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絕處逢生 讓瀕絕植物回家

$
0
0

影片提供、簡介: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報導:廖靜蕙

它們不是沒有名字,只是被人們所遺忘; 它們曾經生生不息,但是人為干擾迫使它們走向瀕絕; 它們是台灣的瀕絕植物,孤獨地在山林角落走向衰亡,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並沒有袖手旁觀,在野地採集瀕危植物果實, 帶回研究室透過繁殖技術培育植株,期待有天親手將植株引回原棲息地。 絕處裡或許還有幾道曙光照耀著, 生命就在研究人員沾滿泥巴的雙手中,逢生。 PS:本影片榮獲2018年美國國際金勳章影片競賽, 自然/環境/野生動物類、 攝影類、 公共服務影片類, 三項卓越大獎。

《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評定為極度瀕絕(CR)等級的紫苞舌蘭,過去在蘭嶼的芋頭田到處都看得到,後來僅剩東清溪上游一小塊族群,但2012年當地遭逢天秤颱風而崩塌,讓最後的族群幾乎消失。為了進行復育,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人員從原棲地採集植株回實驗室組織培養,進行苗木培育後,再揹回蘭嶼,找到野生族群,種回它們身邊,這段過程拍成紀錄片,24日正式對國人發表。

這部紀錄片《絕處逢生-讓瀕絕植物回家》由特生中心與大為文化團隊合作,歷經六年規劃、兩年拍攝完成,詳實記錄紫苞舌蘭的復育過程,以及如何運用公民科學力量,引種重回蘭嶼的故事。影片首度以4K高畫質影像紀錄瀕絕植物的美麗與多舛命運,也一舉拿下2018年美國全球影片競賽肯定。(閱讀報導全文


「一魚一線」 印尼推永續漁法 成果豐碩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鮪魚捕撈國。據英國衛報報導,近年來印尼全力改變當地漁業因漁藏枯竭和非法捕撈等問題。政府採取的措施──包括砲擊在印尼水域非法捕撈的外國船隻,在過去五年間讓魚類族群增加了一倍以上。

現在印尼鮪魚捕撈業達到另一個新高度:西巴布亞省的「PT Crac Sorong」公司的鰹魚和黃鰭鮪魚「竿釣」作業獲得海洋管理委員會(MSC)永續捕撈標準的認證,是印尼第一個、東南亞第二個,獲得永續認證的漁業公司。


以「竿釣」作業捕魚的印尼漁民。照片來源:國際竿釣基金會(IPNLF),Paul Hilton攝。

「PT Crac Sorong」的竿釣作業已成為當地最佳實踐的燈塔,擁有35艘竿釣漁船,並僱用了750名當地漁民。

PT Crac的新身份將為它在出口市場創造新的商機。英國Sainsbury's連鎖超市和瑞士最大的零售商Migros等公司已經承諾優先採購經認證的印尼竿釣產品。

傳統的竿釣在印尼已有許多世代的歷史。PT Crac執行長Ali Wibisono表示,該公司自1975年成立以來一直採用永續的漁法。

但是為了達到國際標準,必需收集大量資料,在船上設置觀察員,報告鮪魚和餌魚捕獲量以及與易危級物種的相互作用。

Wibisono向衛報表示,獲得認證是印尼的重要里程碑,但他們資源的永續性其實不只限於認證的範圍。「我們的業務對印尼人來說也非常重要,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食物和生計。」

他指出,25%捕到的鮪魚進入當地市場,同時750位漁民每一位都會帶一些漁獲回家。「竿釣船隊的漁民以及Sorong魚廠的工人都有工作機會。這能吸引非竿釣漁業追隨我們的腳步,並改善當地的經濟周轉率。」

全世界大多數鮪魚漁產都是由漁船捕獲的,這些漁船使用大型圍網包圍魚群,主要目標是鰹魚和黃鰭鮪魚。

據印尼政府估計,雖然在印尼經濟區海域內作業的圍網漁船貢獻捕撈量最大,但其環境影響遠遠大於每年漁獲50,000公噸的竿釣漁業。

支持印尼竿釣漁業的英國慈善機構國際竿釣基金會(IPNLF)董事總經理普爾維斯(Martin Purves)解釋,「圍網漁船混獲多,而且管理不如竿釣鮪魚漁業妥善。」「我們認為一根釣竿、一條釣魚線,在船上用手線或曳繩一條一條釣,才是最永續的作法。」

參考資料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猴其無辜 保育類除名後的人猴共處智慧

$
0
0
公視記者 胡慕情 陳添寶

每個週末,獼猴研究者林美吟,都會在高雄壽山舉辦獼猴導覽團。她從小跟著熱愛獼猴的父親上山,耳濡目染下,也愛上獼猴。發現人類對獼猴有許多誤解,因此從2010年辦起導覽,希望讓大眾更加了解獼猴生態。

獼猴研究者林美吟,從小跟著熱愛獼猴的父親,她發現人類對獼猴有許多誤解。

獼猴研究者林美吟,從小跟著熱愛獼猴的父親,她發現人類對獼猴有許多誤解。

台灣獼猴,是台灣除了人以外,唯一屬於靈長類的動物。在1972年,被列為珍貴稀有的保育動物。

一般獼猴的主食,是果實、葉片、嫩枝芽、嫩莖髓,取食的天然植物達到三百種之多,偶爾也會吃昆蟲、蝸牛,補充蛋白質。但隨著人類足跡往淺山移動,棲地遭到破壞的獼猴,開始吃起人的食物。

許多農民,一提起獼猴就滿肚子氣。台中谷關農民羅仁佑抱怨,每到甜柿產季,他每天都得損失三、四百顆柿子。獼猴不只損耗農果,為了入侵果園的行動,也會破壞農民的設備。農民想方設法防堵獼猴,始終一籌莫展。他們質疑,這是因為保育政策過頭導致。每年農損議題反覆重演,讓民代要求農委會,提出對策。

許多農民一提起獼猴就滿肚子氣,因為他們不只損耗農果,也會破壞農民的設備。
許多農民一提起獼猴就滿肚子氣,因為他們不只損耗農果,也會破壞農民的設備。

時任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在2018年一場立法院備詢時回應,因為獼猴數量已經非常龐大,將在2018年6月的野生動物保育審議委員會,重新審視獼猴是否有必要繼續保育。這場備詢過後,台灣獼猴被列入保育類除名名單。動保團體認為,林務局用數量超過30萬隻的理由,將獼猴移出保育類,過於草率。同時,農委會也迴避了農損衝突的根源。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台灣獼猴的棲地範圍,分布在海拔零到三千五百公尺左右,和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疊。林務局始終沒有徹底清查並處理國有林被竊占的問題。因為獼猴棲地被破壞得很嚴重,否則牠們不會隨意地要侵擾人類的範圍。」

遊客餵食,長久下來,獼猴養成群聚討食的習慣。

遊客餵食,長久下來,獼猴養成群聚討食的習慣。
遊客餵食,長久下來,獼猴養成群聚討食的習慣。

動保團體擔憂,林務局將獼猴除名後,保育資源就會稀釋,獼猴可能因為人猴衝突,遭遇更多不幸。不同於農損問題源於獼猴棲地與農地重疊,獼猴搶食的衝突,則來自人類與猴的不當互動。

台東東河的泰源幽谷,是著名的觀猴景點。這裡的猴群數量之所以龐大,來自觀光客的餵食。長久下來,獼猴養成群聚討食的習慣。有些遊客,會故意用食物逗弄獼猴,導致牠們為了確保食物,做出粗魯行為。

儘管台東縣政府明定禁止餵食,遊客很少遵守。台東林管處為了抑制衝突,只好放置誘捕籠,透過絕育來減少猴子數量。因為人類不當行為而被迫無法繁殖下一代,加上棲地和人類高度重疊,林美吟認為,種種條件,都不利台灣獼猴的存續。

地方政府明定禁止餵食,遊客很少遵守。
地方政府明定禁止餵食,遊客很少遵守。

2016年,林美吟在壽山發現一隻獼猴,遭人毒死。告別式中,她唸著一隻又一隻死去獼猴的名字,這些獼猴,都是人猴衝突下的犧牲品。擔心獼猴從保育類除名,會讓原本厭惡獼猴的人,更加肆無忌憚。在除名風波後,林美吟決定更積極地教育宣導,並且培訓在地收費解說員。

告別式中,她唸著一隻又一隻死去獼猴的名字,這些獼猴,都是人猴衝突下的犧牲品。
告別式中,她唸著一隻又一隻死去獼猴的名字,這些獼猴,都是人猴衝突下的犧牲品。

不同於部分農民希望透過除名來解決農損問題。台中谷關農民詹東運認為,人類才是要為人猴衝突負起責任的人。「不管是農損,或是這幾年經常在遊樂區發生獼猴跟人類搶食的問題,這歸咎起來,就是民眾讓獼猴產生『這是一個覓食容易的地方』的認知。對野生動物來講牠只要容易取得,當然就會養成這習慣在這邊取食。」

12年前,他因為不堪猴害,參考國外經驗,自行設計防猴電網。架設電網前,獼猴一年要吃掉他上千顆甜柿,現在除非電網故障,否則損失只有個位數。詹東運說,曾經回饋經驗給林務局,但林務局設計的電牧器對農民相當不便,使用率低。

走訪谷關多處果園,當地居民的電網,幾乎都是自行架設,電壓是220伏特,危險性高。詹東運說,起初設計電網沒有保護措施,發生猴子不小心被電死,掛在電網的事件,經過反覆改進,才成為現在使用的電網。

十二年前,農民詹東運因為不堪猴害,參考國外經驗,自行設計防猴電網。

十二年前,農民詹東運因為不堪猴害,參考國外經驗,自行設計防猴電網。
12年前,農民詹東運因為不堪猴害,參考國外經驗,自行設計防猴電網。

除名風波發生後,林務局的確強化了電網補助,不論是補助面積或資材方面,都比過往放寬補助限制。但詹東運認為,林務局的推廣腳步早就慢半拍,電網設計若再不改善,恐怕無益解決衝突,也無法真正達到人猴共存的目的。

這場獼猴除名風波,突顯了保育制度推行時,配套措施不足所引發的對立,以及人類看待衝突的單一視角。2019年1月,獼猴正式從保育名單除名,未來如何與猴共處,考驗著人類的智慧。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猴其無辜】

03/11(一) 22:00首播
03/16(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藻礁微光 東亞地區第一個海洋希望熱點

$
0
0
公視記者 陳佳利 張光宗 顏子惟 賴冠丞

有一段神奇海岸,位在桃園,深棕色的礁體,就像聚寶盆,經常拋出驚喜。冬季,是藻礁最美的時候,配合海水最低潮位的短暫時刻,才能見到它的嬌豔。然而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就選址在大潭藻礁,開發案在2018年10月通過環評。身處保育與能源的拉鋸,已經存在7600年的大潭藻礁,能否繼續發光?

大潭藻礁開發案在2018年10月通過環評。身處保育與能源的拉鋸。
大潭藻礁開發案在2018年10月通過環評。身處保育與能源的拉鋸。

布好網具,等待漲潮,大潭藻礁在居民眼中,是豐富的食物庫,在學者眼中,是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全球罕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博士,已經習慣在天亮前摸黑調查,就著頭燈微光,在潮水與礁體間,尋找生命。

陳昭倫費心尋找的柴山多杯孔珊瑚,是一級保育類動物,在桃園大潭與牠們相遇前,他只在高雄海域見過,長達30年的研究生涯中,也只有在大潭找到這麼多柴山多杯孔珊瑚。

陳昭倫在天亮前摸黑調查,在潮水與礁體間,尋找生命。
陳昭倫在天亮前摸黑調查,在潮水與礁體間,尋找生命。

台灣1600公里的海岸中,唯獨桃園這段,有長達27公里的連續性藻礁分布,白玉以北的藻礁,因為工業廢水污染而死寂,南邊的觀新藻礁,雖然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但是受到海堤影響,嚴重侵蝕。只有大潭這段持續生長,生命力旺盛。

中油修改計畫闖關 學者批評行政暴力凌駕專業審查

因應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天然氣發電占比,將要提高到50%,為了因應大潭電廠、北部新增民營電廠與工業用戶改燃天然氣的需求,中油計畫在大潭藻礁區設置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搭配現有永安接收站與台中接收站。

第三接收站包括觀塘工業區與工業港兩部分,分別在1999與2000年通過環評,由於通過後三年內沒有施工,2017年進行環境現況差異分析,中油規劃開發總面積232公頃,把大潭藻礁G1、G2、G3全部覆蓋,受到環保團體反對,呼籲政府異地建站,考慮台北港、林口港等替代方案。不過中油公司認為只有觀塘符合建站需求,若改在台北港興建,恐怕至少18年,才能完工營運。

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從海象分析,認為觀塘地區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裡是台灣海峽最窄的地方,風速大,冬天會有好幾個月,天然氣船無法進出。

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從海象分析,認為觀塘地區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裡是台灣海峽最窄的地方,風速大,冬天會有好幾個月,天然氣船無法進出。

2018年,農委會委託學術團體,在3月到12月,從生態與文化面向進行調查;同時,環評程序還是持續進行。2018年7月3日,環評專案小組會議認為開發案可能衝擊藻礁生態,建議本案退回原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2018年8月23日,中油公司提出迴避替代修正方案,將工業區開發面積從232公頃縮減到23公頃,只使用已開發區域,維持G1、G2、G3藻礁區現況,儲槽從九座減為兩座,工業港的海堤長度,從2800公尺縮減為1600公尺,採取開放式設計,讓海水自然流通,並且承諾成立觀塘工業區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進行保育工作,認養觀新保護區與白玉海岸,但工業港的開發面積仍維持900公頃,接近當年國光石化(1900公頃)的一半。

2018年8月中油公司提出迴避替代修正方案。

2018年9月12日環評大會,環評委員要求官派委員迴避,但官派委員不同意,希望進行投票,五位環評委員退席拒審。9月26日再度開會,主席李應元宣布只進行討論,不做決議。

10月3日環評大會,委員出席人數不足流會,10月8日,再度召開。當天上午,原本的會議主席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請辭。現場只有七位官派委員與三位民間委員出席,勉強達到法定開會人數。最後七票同意,在爭議中通過環評。從專案小組會議、專家小組會議到環評大會,觀塘案前後歷經十一次會議。

陳昭倫表示,這是用行政暴力凌駕專業審查,有相當多針對藻礁生態的委員,都沒有出席,官方就用程序的方法,讓案子通過,這對台灣的環境保育運動與環境學術研究是很大的傷害。


民間團體抗議大潭藻家案環評審查不公。

列入全球海洋希望熱點 開發審查仍陸續闖關

2019年2月下旬,中研院舉辦藻礁論壇,首度公開農委會委託的藻礁生態調查結果。研究團隊發現,桃園藻礁至少有24種殼狀珊瑚藻,一塊小小的礁體上,就發現到50種以上的生物。在大潭藻礁,發現到52種螃蟹,估計33.67公頃的範圍,內有1725隻體長超過50公分的裸胸鯙。

整合生態調查與漁民訪談,印證藻礁環境是幼魚的棲息熱點,豐富的生態系統,支撐著沿海居民半農半漁的海客文化。與觀新保護區和白玉藻礁相比,大潭藻礁有最高的生物多樣性。

根據研究團隊調查,藻礁區域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態系統。

根據研究團隊調查,藻礁區域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態系統。
根據研究團隊調查,藻礁區域擁有非常豐富的生態系統。

長期關心藻礁的劉靜榆博士特地與會,以樹木做比喻,她說:「裸露的藻礁像是樹幹與樹葉,潮水之下看不見的藻礁像是樹根,就算避開裸露藻礁,港灣工程還是會造成傷害」,強調保留完整生態系的重要。

另外,研究團隊建議將現有的觀新保護區往北擴大,納入大潭與白玉藻礁,往外海延伸30公尺水深,劃設南桃園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國際海洋保育組織Mission Blue,在2月下旬,將大潭藻礁列為東亞地區第一個海洋希望熱點。與此同時,觀塘工業區與工業港的相關審查,卻火速進行,陸續通過內政部區委會專案小組與海岸管理審查,3月14日將提送區委會大會。

面對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來勢洶洶,全球罕見的珍貴生態系統深陷黑夜,隨著時間推移,大潭藻礁能否繼續閃耀生命的光芒?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位置圖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位置圖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藻礁微光】

03/11(一) 22:00首播
03/16(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屏東和平公園建長照據點 民眾抗議綠地變水泥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育琴屏東報導

植樹節到來,政府單位在各地發放樹苗給民眾鼓勵植樹護林。上週六(11日)在屏東市千禧公園,市公所的植樹節活動,卻遭屏東和平公園護綠聯盟到場抗議。由縣議員蔣月惠帶領的20多位民眾,拉起白布條,抗議市長林協松一邊發放樹苗,卻又帶頭毀壞公園綠地,在和平公園興建水泥設施。

屏東和平公園護綠聯盟抗議市公所增加公園水泥化,違背生態城市的政策口號。攝影:李育琴
屏東和平公園護綠聯盟抗議市公所增加公園水泥化,違背生態城市的政策口號。攝影:李育琴

公園蓋設施未開說明會

屏東市公所要在和平公園興建一座社區活動中心,作為社區長照關懷據點。去(2018)年底動工時,附近居民才發現公園綠地圍起工程圍籬,原本綠地不多的和平公園,又要被一幢水泥建築所覆蓋,他們感到相當憤怒,要求工程停工,抗議市府在本案規劃發包前,都沒有徵詢在地居民意見,也未召開說明會。

經民眾抗議,市公所後來雖在2月時召開協調會,但是對於護綠聯盟提出的行政程序和法規問題,以及公園塞滿了水泥公共設施的不當政策,市長林協松卻以「配合中央長照政策興建」以及「法令無規定興建社區活動中心應辦理說明會或公聽會」等理由,直接宣布繼續動工。

公園內已有兩座社福設施

「市長提倡生態城市,卻破壞綠地來蓋水泥公園,對照植樹節發放樹苗真是一大諷刺!」華山里居民,也是護綠聯盟的發起人陳品君說。

她提出多項行政程序瑕疵,包括社區活動中心的規劃根本沒有徵詢社區居民的意見;對於社區活動中心興建的必要性評估,也沒有實際合理的數據;而且根據〈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辦法〉,公共設施的興建除應提出整體性計畫,也應保留公園總面積1/2以上的綠覆地,市公所卻未有相關使用計畫文件。

和平公園內已有社福館、老人文康中心等設施,屏東市公所仍要再興建社區活動中心,作為長照關懷據點。攝影:李育琴
和平公園內已有社福館、老人文康中心等設施,屏東市公所仍要再興建社區活動中心,作為長照關懷據點。攝影:李育琴

和平公園在屏東市屬於社區公園,然而在公園內已有屏東縣社福館、老人文康活動中心兩座大型建築,目前縣府正在公園內施作共融遊戲場工程,再加上市公所的社區活動中心工程圍籬,實際走入公園發現,公園幾乎已被水泥建築和工程圍籬所包圍。

鄰近有八處社福設施 市公所未盤點既有可用空間

陳品君質疑市公所以減損公園綠地、樹木的生長環境面積,來增加里民活動空間的合理性,要求市公所提出評估數據。

「根據縣府建置的『屏東縣福利地圖』,在中正里、華山里兩里範圍內可提供社區活動、長照2.0服務功能的場所,至少就有八處可供利用的場所,和平公園內就有兩座(社福館、老人文康活動中心)。」她質疑公所未盤點現有的公私場所可利用空間,卻一味要在公園內再興建一座長照設施。

屏東市公所表示,活動中心的興建是為了落實高齡長者的照護,讓長者可以就近在熟悉的環境中參加社區活動,接受志工服務。

在和平公園附近的一廟埕,有許多長輩團坐喝茶聊天。經詢問,在場的長者表示,目前社區關懷據點活動使用的是民間社福團體的空間,要讓30多位老人使用非常狹窄,而且未來會有更多老人。

不過,詢問為何不使用和平公園內的老人文康中心或社福館?在場的長者卻未進一步回應,只說那不是屬於這個社區的。

護綠聯盟:綠地和社區照顧一樣重要

公園水泥化,塞滿了公共設施。攝影:李育琴
公園水泥化,塞滿了公共設施。攝影:李育琴

「公園是都市之肺,是依法留設的公共空間。」陳品君強調,綠地環境和社區照顧政策一樣重要,公園綠地除了提升市容景觀,增進市民休閒空間,也有助於減緩都市熱島效應。面對設置大量水泥建築的和平公園,不只減少了屏東市的綠覆率,甚至造成公園內視野封閉,可能帶來社會安全疑慮。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

【永續海鮮】該吃還是不該吃?邁向永續漁業的鬼頭刀

$
0
0
文:曾椲涵 (成功海洋環境教室專員)

鬼頭刀特輯第一第二篇我們介紹了鬼頭刀在東海岸美食界的崛起,以及鬼頭刀是如何從大海來到餐桌,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已經看得口水直流了吧!

但是你知道嗎?鬼頭刀在「台灣海鮮選擇指南」裡,卻是被歸為「斟酌食用」等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到底該不該吃鬼頭刀呢?

海鮮指南是什麼?

台灣海鮮指南

翻開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可以清楚看到台灣常見海鮮的分級與說明。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所編製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將台灣常見的海鮮分為「建議食用」(綠燈)、「斟酌食用」(黃燈)與「避免食用」(紅燈)等三種等級,並將分級的原因列出,包含海鮮種類的生態棲位、捕捉漁法及漁業管理現況,供大家瀏覽食用海鮮分級之餘,也能了解要如何判斷海鮮是否永續。

翻開2018年最新版的「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卻看到我們前兩篇的主角——鬼頭刀赫然列在「斟酌食用」的黃燈區中,或許你會感到很驚訝,但仔細一看分級說明,主要原因來自於「捕撈的漁業管理未完善,需求增多會帶來問題」與「屬於食物鏈高層生物,數量較少」。


在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中,鬼頭刀列在「斟酌食用」的黃燈區中。圖片提供:台灣魚類資料庫

鬼頭刀捕捉飛魚等小型魚類與魷魚為食,雖然屬於海洋生態系中的掠食者,但相較於其他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如旗魚和鮪魚等,鬼頭刀的生命週期較短,平均壽命大約四年,而且成長速度相當快,一年就可以達到性成熟準備開始繁殖,因此適量捕捉與否的問題對鬼頭刀來說,較其他壽命長的大型魚類輕微,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海洋中漁獲資源與捕捉數量的平衡。

為什麼是「斟酌食用」?

鬼頭刀在台灣東部地區幾乎佔總漁獲量的一半,是極為重要的經濟魚種。早期未受到國內市場的青睞,主要以外銷為主,而近年來因能穩定進軍歐盟市場而身價水漲船高。但除了享受這黑潮贈來的漁獲大禮外,之前卻沒有完整的資源監測與漁獲量管制措施;也就是說,我們並不瞭解目前鬼頭刀在海洋中的數量與資源現況,同時也沒有妥當管理所捕捉的鬼頭刀數量。當海洋中的生物資源減少,但需求卻逐年增加時,到底捕捉數量的極限為何,又如何確保鬼頭刀資源的永續?

正因為這些問題都還沒有答案,鬼頭刀才會被歸類在「斟酌食用」的黃燈區中,提醒人們還有努力的空間。

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 黃燈轉綠燈新契機?

為了改善過往漁業管理不善的情況,同時期望進入歐美國家注重生態永續的漁產品市場,以穩定外銷與漁價,台東新港區漁會自主發起了「新港鬼頭刀FIP漁業改進計畫」,集結了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當地漁民、漁販、加工業者與貿易商等,透過漁民自主性登錄捕捉鬼頭刀的數量與漁場位置、漁獲的核實登錄等循序漸進的改善方式,期望開始建立漁業管理的基礎。

船上有FIP標誌的延繩釣作業漁船

在成功新港港口可以見到貼有FIP標誌的延繩釣作業漁船。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FIP漁業改進計畫」的推動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紮實的漁業生物科學研究數據基礎,其中海洋大學與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隨著計畫開展,調查了台灣海域鬼頭刀的資源與族群現況,近期剛公布了初步的調查結果。

以漁獲的捕捉數量來說,在東部海域不僅是總產量自2009年後減少至以往的一半甚至更低(每年僅剩下3000至4000公噸),每艘船每次出航的單位捕捉量也持續下降中,這些降低的趨勢可能代表著需謹慎看待資源量的改變。

從研究團隊的數據來看,在分析鬼頭刀體型變化的研究中,雖然平均體型歷年來並無太大變動,但近年來出現較多體型較小的漁獲。其中引人注意的是,一年有兩次的鬼頭刀盛產期,在4到5月盛產期中,鬼頭刀的體型較大,而且八成以上的雌魚已經產卵;但在10至12月盛產期所捕獲的鬼頭刀體型明顯較小,捕捉到未成年的鬼頭刀比例也偏高。持續捕捉的漁業對魚群年齡結構壓力的影響,以及目前西北太平洋鬼頭刀的族群資源是否夠穩定等,還需要更多的探討。我們或許可以思考,是否能在10到12月減少漁業捕捉量,來確保鬼頭刀安心長大,並先在大海裡繁衍下一代,讓海洋中的資源能永續利用呢?

體型較小的鬼頭刀
近年來,在漁市場中可以看到較多體型較小的鬼頭刀。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關鍵時刻如何行動?

未來十年,我們認為正是鬼頭刀漁業的關鍵時刻,鬼頭刀在生物學特性上不易受到適當捕捉的衝擊,近年來冷凍等各方面保鮮技術的成熟,加上漁業資源管理的在地投入,如果能即時管理與改善,這些不同面向的優勢將能讓鬼頭刀有更好的命運,不再重演鯖魚和土魠等來不及挽回的崩盤結局。我們消費者能做的就是持續關注並以行動來支持永續海鮮理念,選購對海洋友善的海鮮食用,當然更期望未來能夠在「建議食用」的綠燈區中看見鬼頭刀的身影,安心地和孩子們享用大海的珍禮。

後記

鬼頭刀一直是新港漁市中的主角之一,這幾年我們觀察到漁民、漁會人員與研究單位各方的努力,包含漁市場變得更整潔,鬼頭刀隨地擺的情景也不再,而是規規矩矩地躺在藍色整理箱中。漁船靠港時,一艘艘船上的FIP標示,與研究人員穿梭在魚群中測量與採樣的身影,讓人感覺鬼頭刀受到高度重視。

但漁民邊搖頭邊說鬼頭刀量好少,連在地人都感嘆的魚好小的畫面,是讓我們想要撰寫這系列文章的原因,因為消費者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需要發揮的。 當我們看到拍賣中,小刀 (三公斤以下的鬼頭刀)的價錢幾乎僅有大刀的一半多時,會深刻感受到漁價夠高、夠穩定才能真正對漁民的收益有所幫助,也才能改變以量制價、掠奪海洋資源的習慣。而我們認為改變是有可能的。

令人印象深刻的王記鬼頭刀陳老闆曾說:「鬼頭刀養育了新港人」。我們更希望鬼頭刀能世世代代養育著更多的新港人,還有黑潮生物圈中的子民們。(系列完)

    【永續海鮮】鬼頭刀系列專文

    1. 【永續海鮮】來自大海的珍禮 鬼頭刀成東海岸餐桌盛宴
    2. 【永續海鮮】餐桌上的海鮮從何而來?鬼頭刀捕捉流程揭密
    3. 【永續海鮮】該吃還是不該吃?邁向永續漁業的鬼頭刀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 本文原刊載於「成功海洋環境教室」,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

    「要用出現、用完消失」的肛門 科學家從水母揭演化線索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獨立報報導,科學家偶然發現了一種具有「暫時性肛門」的生物,肛門只在需要時出現,用完就消失。這種生物叫做淡海櫛水母(Warty Comb Jelly, Mnemiopsis leidyi),看起來很像一般水母,但這項新發現可能揭示了演化史上的一個關鍵階段。

    淡海櫛水母(Mnemiopsis leidyi)圖片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一般水母吃下食物後從同一個開口排出消化後的廢物,但淡海櫛水母只有腸道滿了時才會出現肛門孔,噴出消化後的廢物。

    發現這個特徵的海洋生物實驗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學者譚姆(Sidney Tamm)博士表示,這實在是「太壯觀了」。

    「據我所知,目前沒有記錄到其他動物具備這種需要才出現的肛門,」譚姆說。

    大多數其他櫛水母有分開的口和肛門,這是牠們與水母的不同之處。

    譚姆檢查了淡海櫛水母的標本後,一開始找不到這種物種有任何肛門的痕跡。「當淡海櫛水母沒有在大便時是看不出肛門的,在顯微鏡下也完全看不到。」

    譚姆說,當淡海櫛水母的腸道積滿了廢物,便會膨脹並把皮膚往外撐,此時皮膚上才出現開口並釋放出廢物。而在這個孔出現前,此處的皮膚是完全平滑的,沒有任何之前曾經開過孔的跡象。排出廢物後,肛門孔完全消失不留痕跡。

    體長0.8吋(2公分)的幼年淡海櫛水母,整個過程耗時約2~3分鐘,體長1.2~2吋(3~5公分)的成年淡海櫛水母則需時4~6分鐘。譚姆將這個發現發表在「無脊椎動物生物學」(Invertebrate Biology)期刊

    由於淡海櫛水母在地球上的歷史超過5億年,生物學家認為這個發現揭示了這群物種長期的肛門演化過程。

    學者認為,有臨時肛門的淡海櫛水母是有肛門的動物——如人類——和沒有肛門的動物——如水母——之間的連結。繼續深入研究,有機會發現永久性的肛門是如何在動物身上演化出來的。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311八周年民間能源會議 見證福島核災風險仍籠罩當地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鄒敏惠報導

    日本福島311事故至今邁入第八年,根據2018年12月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核災災民人數已降至4萬人,但福島真的已經沒事了嗎?台灣環保聯盟11日舉辦民間能源會議,除了有日本環保團體的第一手資料指出核災風險仍然籠罩,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立委黃國昌、吳焜裕、陳歐珀、陳曼麗、監察委員田秋堇等人都到場,從核災風險提醒台灣社會能源轉型的急迫性。


    2019民間能源會議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多個公民團體共同舉辦。鄒敏惠攝。

    為北海岸居民抱不平 黃國昌:能源轉型要趕快

    黃國昌表示,公民團體的意見對未來國家能源政策的制定其實相當重要,而身為選區內有兩座核電廠的在地立委,他也非常清楚當地居民的訴求,也就是無法解決的核廢料風險。例如,當地在核電廠興建時,居民獲得台電承諾表示,核廢料問題會隨著時間與科技的進步解決,但如今核電廠已走到除役階段,核廢料仍然無處可去。

    「北海岸的居民已經犧牲很久了,我們還要他們繼續犧牲多久?」黃國昌說,我國的能源轉型已經蹉跎良久,必須迎頭趕上。他強調,當今政府必須提出負責任的能源政策,負責的不只是工業用電大戶的需求,也是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的安全。


    2019民間能源會議開場,由長老教會牧師鄭英兒帶領進行追思祈禱儀式。鄒敏惠攝。

    綠色和平:福島縣內輻射仍超標 部分居民在疑慮中返鄉

    福島核災後,日本政府雖然大力投入事故周邊的輻射除污工作,卻成效不彰,部分居民在輻射值仍然偏高的情況下返鄉生活。

    綠色和平於2018年10月前往福島實地檢測,發現福島縣內許多地方的輻射值遠超過日本政府自訂的安全標準每小時0.23微西弗(或每年1毫西弗),並於2019年3月發表最新報告「福島核災輻射偵測前線」(On the Frontline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Workers and Children)

    綠色和平於福島浪江町、飯館村內多處,以距離地面一公尺高、網格狀方式測量輻射劑量,發現輻射污染狀況仍然嚴重。以浪江町大崛社區為例,社區內檢測出的平均輻射量為每小時4.0微西弗,超標17倍,測到最高的輻射量甚至達每小時24.3微西弗,超標逾100倍。

    儘管輻射超標,綠色和平卻發現,日本政府在2017年3月解除福島縣內浪江町、飯館村等地區的避難指示,讓居民回到輻射值仍超標的家園,甚至正計劃陸續開放許多輻射劑量更高的地區,準備將輻射安全標準調高20倍,從每年暴露量1毫西弗改成每年20毫西弗。

    綠色和平輻射檢測團隊。
    綠色和平輻射檢測團隊。綠色和平提供。

    除污工人、兒童被推上輻射污染前線

    福島地區輻射污染嚴重,首當其衝的是第一線的除污工人。根據綠色和平的調查,除污承包商以低薪聘僱社會底層的經濟困難者與街友,未提供必要的訓練與輻射防護,沒有完善的健康檢查,甚至偽造健檢報告,每天只支付工人20元美金(約600元台幣)的薪資。

    另外,福島兒童也面臨極大的健康風險,兒童不僅因身高較靠近輻射量高的地面(距離地面10公分的輻射值可能為1公尺高處的近五倍),身體也較成人更易受輻射損害。

    綠色和平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的聯合國大會與2019年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均為此對日本政府強烈抨擊,認為其開放民眾回歸輻射仍高的地區,並將輻射安全標準值調高20倍以求過關的做法,違反日本過去簽署的兒童權利公約(CRC)。

    綠色和平能源專案經理李之安表示,「福島的經驗告訴我們,核災的風險真實存在,環境一旦遭受輻射污染,現有科技難以處理。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急迫減碳需求,以再生能源淘汰化石燃料,才是正確決定。」

    福島除輻污土存放場址。綠色和平提供
    福島除輻污土存放場址。綠色和平提供

    日本地球之友:看不見的污染不能說安全

    今年311八週年前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前往日本參與原子力資料情報室、日本地球之友( FoE Japan)、首都圈反核聯盟的紀念活動,並將現場影像製作成〈莫忘311,福島核災八週年研討會〉短片於現場播映,傳達日本民間團體對核災的省思和提醒。

    日本地球之友事務局長/理事滿田夏花透過鏡頭表示,福島目前還有4萬多位民眾過著相當艱苦的避難生活,他們要面對土壤表層附著的輻射污染物質,漸漸深入土壤而難以清除。「看不見這些污染就認為很安全,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滿田夏花說道。

    對於日本政府為了東京奧運,希望2020年災民人數歸零的做法,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洪申翰表示,目前災民人數雖已從2012年的16萬人,降至2018年12月統計的4萬人,但受核災影響人數不因此而減少。他引述日本廢核辯護律師團律師河合弘之的說法,截至2018年3月止,已有2222名死者被福島政府認定「核災關聯死」。

    綠盟也記錄了10日在日本國會前的「首都圏反原発連合」311紀念儀式。在紀錄影像中,積極參與反核運動的前首相菅直人說:「核災比戰爭還嚴重,我們應該用再生能源取代核電。」

    李遠哲:翻轉「五缺兩多」 再生能源才是正道

    「福島核災是人為疏失,並不是天災。」李遠哲在會議上受邀致詞,他話鋒一轉指出,產業界常說投資障礙有「五缺」(缺地、缺水、缺電、缺才、缺工),但台灣面臨的是「五缺兩多」,多了污染和碳足跡。

    李遠哲也提到社會結構的重要,他點出兩個重要關鍵——碳稅、由下而上的小型能源系統。李遠哲說:「現階段的能源政策還是由上而下,但能源轉型是透過分散各地的再生能源,經由智慧電網,成為由下而上的力量。」

    藉由徵收碳稅、由下而上的能源轉型,李遠哲期待在自由市場的選擇下,化石燃料被自然淘汰的一天終將到來。


    會議為災民祈福儀式過後,核能減煤公投領銜人黃士修在台下出聲表示核災無人死亡,引發現場口角,遭到勸阻。鄒敏惠攝。

    參考資料

    作者

    鄒敏惠

    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以「保護農地」之名就地輔導 蘇揆違章工廠新策 挨轟放任污染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農地長工廠是台灣農地多年的傷痕,有人將之歸因為1972年的「客廳即工廠」政策,讓工廠毫無計畫到處長。2010年,《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開放2008年3月14日前已經存在的低污染工廠辦理「臨時工廠登記」(簡稱臨登),是謂首波的「止血」。但無奈工廠繼續長,擴增到14000多公頃。

    今年,政府將再度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展開第二波「止血」,這次將時間壓在蔡政府上台,也就是2016年5月20日,520之後的農地工廠不准新增,520之前已經存在農地上的低污染工廠則允許繼續存在。

    行政院長蘇貞昌說明修法三原則,一是不准新設農地工廠(指2016年5月20日後);既有工廠不得污染、不得危及公安。二是優先輔導臨登的7400多家工廠。三是長期群聚、沒有污染與公安危疑的工廠「就地」輔導,安心拚經濟。他表態,「政府也不會再浪費1萬4000多公頃的農地來安置這幾萬家工廠。」

    蘇貞昌2019.2.19於立法院說明農地工廠修法三大方向。截圖自蘇貞昌臉書。
    蘇貞昌2019.2.19於立法院說明農地工廠修法三大方向。截圖自蘇貞昌臉書。

    將工廠移往工業去是浪費農地媽?行政院經濟農業處參議呂貞慧日前在環團的抗議場合補充說明,再新闢工業區去安置農地工廠,反而會再破壞農地。經濟部也說明,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保護農地。

    不過,這項「保護農地」的政策,卻讓關心農地政策、糧食安全的環團齊聲重批──農工混雜、污染將繼續危及農地。

    2016年520後工廠持續新增,農地工廠拆除與管理受到環團質疑。攝影:陳文姿

    主婦聯盟: 工廠不遷走  糧食安全失守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指出,農地工廠除了讓農地破碎化,更重要的就是農地污染。你怎麼跟小孩解釋,農地上一棟棟的是工廠,又如何解釋我們吃到的東西是安全的、無毒的呢?

    他以農地工廠密集區,以及鄰近地區一個個被環保署列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的農地指出,「這就是農地污染的事實,這就是農工區位混雜的的結果。」

    鹿港特定地區X污染控制場址

    違章工廠群聚的地區(橘色)土壤污染控制場址(表示土地已經被污染)(紫色)關係圖。資料來源:中台灣公民行動陣線

    環團主張農工分離,政府應該輔導工廠進去工業區。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再三強調,環團「不反對」政府以財務借貸、策略輔導7000多家已經取得臨時工廠搬遷到工業區,或是閒置的工業土地。但新的修法完全沒有提到輔導,政府擺明吃定台灣的農地跟環境,就是不要工廠搬走。

    14000多公頃的農地工廠遷到工業區,代表需要將14000多公頃的農地轉成工業區嗎?湯琳翔認為蘇貞昌的說法並不合理。他表示,各縣市本來就有合理的都市擴張以及工廠用地的需求,原本就可能使用到農地,更遑論還有很多蚊子工業區未被使用。

    對農地工廠而言,搬遷到工業區最現實是搬遷成本與風險。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郭鴻儀說,確實有些工業區土地太貴,農地工廠沒有資金無法進入。務實地來看,環團不會全然反對密集的農地工廠進行區塊整體規劃,然後收納附近的違章工廠。甚至認為政府應予以輔導或貸款協助遷廠。以這種方式,縱使犧牲一點農地,對農地整體的發展卻是好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14000公頃的農地工廠留在農地上,潛在污染的面積卻不止於此。吳其融引用環保署「內梅羅綜合指標」分析全台農地重金屬超標加上農委會資料,估算農地污染範圍高達2~3萬公頃,這些工廠繼續留在農地上,污染危機就難解決。


     彰化頂番婆與和美地區遭到污染的農地。攝影:陳文姿

    「低污」加回饋金  讓工廠留在農地?

    對於環團擔心的污染,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科長雲瑞龍澄清,高污染一定會遷廠、輔導轉型;低污染要提出工廠改善計畫、繳交回饋金、改善設備後,申請「特定工廠登記」,才會讓他們留在農地上,違反者還是會予以斷水斷電。

    不過,政府和環團對於高低污染的認定方式存在很大差距。郭鴻儀說明,所謂的低污,應該是指污染發生後可以儘快恢復的,例如製麵廠或木材加工廠,他們對農地的危害低。而現行的低污染認定方式,不乏化學製程、金屬加工等,農地一旦被污染,要恢復到可耕種的程度就要耗費巨大的成本與時間,受害的依然是農地。


    農地工廠政策關乎糧食安全。資料照片,柯金源拍攝。

    呂貞慧再三保證,中高污染這一類的會全部遷到工業區去,高低污染認定方式也一定會再重新檢討。

    這些工廠將在農地上留多久?蔡政府以「特定工廠登記」取代舊的「臨時工廠登記」制度,卻沒有設下落日條款,規定多久以內一定要完成合法化。

    雲瑞龍解釋,對廠商而言,每年都要繳交回饋金,這就會增加負擔,進而促成他儘早合法化,合法化等同一次繳清;用這種機制去誘導廠商。但郭鴻儀認為,這等於只要每年(或每兩年)繳納回饋金就能一直留在農地上,除非這些工廠爆發污染、工安問題才會被強制遷走或關廠,「這等於是農地上的一顆未爆彈。」

    蘇貞昌的新農地工廠政策也與現行政府部門、地方政府的方向大相逕庭。

    例如台中市府就曾宣布,農地工廠應配合輔導或搬遷到工業區,限原土地搬遷六個月內恢復農用;當時這項政策被主管土地的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大讚「有guts」、「很勇敢」。新北、台中、高雄等縣市也都有新設工業區以容納農地工廠的計畫,高雄的仁武工業區甚至因此獲得環保署環評委員支持。這項新政策能否獲得主管農地、土地與環境的部會支持?值得進一步關注。

    台中市區域計畫之前遭批浮濫劃設工業區,這次提出修正案。圖為神岡區田寮聚落四周,農田與工廠景觀。圖片來源:守護神岡聯盟。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林吉洋/地方創生從河流運動開始:雙溪人「守護丁蘭谷」、發起「為河流而走」行動

    $
    0
    0
    文:林吉洋

    有人愛一座山林,有人熱愛一片土地,也有人熱愛一條溪流,然而大多數的人沒有機會去愛上一個環境與自然的協調美好,為了讓人們感受到河流與故鄉雙溪的美好,台北近郊的雙溪正在發起一項為河流而走的故鄉重生運動。

    由空中俯視雙溪與丁蘭谷是一片綠意盎然。吳杉榮拍攝
    由空中俯視雙溪與丁蘭谷是一片綠意盎然。吳杉榮拍攝。

    東北角的雙溪鄉原本是個平靜的小鎮,去年(2018)由於前瞻計畫預計在雙溪支流丁蘭谷興建水庫而引發爭議,居民自組反水庫自救會展開行動,在去年3月17響應國際河流行動日舉辦河流音樂節活動。雖然順利暫緩了雙溪水庫開發計畫,但是地方上雙溪的發展困境依然沒有突破。

    於是到今年的3月17日,居民再度發起國際河流日行動,以「為河流而走」、「守護丁蘭谷」為訴求,希望藉由在地人的經營,在外地朋友與訪客的見證下,推廣雙溪的人文地產景、河流與鐵道匯集於舊礦城小鎮的獨特人文美景。企盼為人口逐漸凋零的地方帶來生氣與活力的發展,重新看見自身人文與自然條件,找到雙溪自身另立發展途徑的起點。

    在地團隊企盼丁蘭谷的森林與河流保護運動,能夠轉化為人文精神與無形自然保育資產,成為推動雙溪地方重生的起點!林吉洋拍攝。
    在地團隊企盼丁蘭谷的森林與河流保護運動,能夠轉化為人文精神與無形自然保育資產,成為推動雙溪地方重生的起點!林吉洋拍攝。

    環境運動的「破」與「立」

    在去年的317河流音樂節活動結束後,地方上的幹部就在思考,要如何延續這一股力量,讓雙溪的人文意識與自然環境保護,可以凝聚更多在地人的認同與支持,可以成為雙溪人文與環境意識繼續成長的集體行動力量。

    所幸,我看到雙溪在地團隊的許多有志之士,與專業的環境運動團體協助,在運動過程不斷重建自己故鄉的想像,結合淡蘭古道的人文資產、地方農業的振興、綠色生活的思潮,決定在去年反水庫運動的基礎上,再次展開今年的317「為河流而走」行動。

    在地的夥伴,而是如何透過活動設計、安排,由在地人向外地人介紹,這個過程,重新看到自己故鄉的山谷、森林與河流,人文精神與自然資產。

    假使說去年的317「河流音樂節」是一場「反對」水庫建設的運動,那麼今年的「為河流而走」,就是一場「見證」的集體行動,號召公眾「為河流而走」、「守護丁蘭谷」,從行動的根本用意上,雙溪的環境運動從「破」走向「立」的差別。

    雙溪水庫預定地,身處於山谷實際感受到丁蘭谷裡面開發與保護力量的衝突。林吉洋拍攝
    雙溪水庫預定地,身處於山谷實際感受到丁蘭谷裡面開發與保護力量的衝突。林吉洋拍攝

    一場環境運動的抗爭,真正重要的,不僅僅只是反對某個開發案、或者反對破壞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運動的過程,讓地方上重新聚集一群人,生長出一股力量,一種更有自信的姿態。

    人如何跟自然環境產生心靈的牽引與羈絆?

    年前有幸與友人再度造訪雙溪這個美麗的河流小鎮,在環保團體「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組織的「東北角環境營隊」課程,再度踏入丁蘭谷,使我想起前年第一次在綿綿冬雨中造訪這個美麗的山谷,在路上偶遇躍動的山羌,從老樹成群飛起的台灣藍鵲,丁蘭谷溪水清秀靜謐,這種人文與自然的協調美好,讓人悸動不已,慚愧於無法以文字形容。

    為了揣摩這種河流與人文精神相融的情懷,我重溫1992年勞勃瑞福執導電影《大河戀》,電影背景是20世紀初期的美國西北蒙大拿州的小城鎮故事,一對典型的美國鄉村兄弟檔,包括平凡踏實的哥哥與才華洋溢活潑熱情的弟弟(布萊德彼特飾演),還有充滿愛與教養的理想型美國鄉村家庭。 

    《大河戀》,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紀錄成長悲喜的劇情片,電影也透過簡樸的鄉村生活,單純的人性與家庭情感,喚醒許多人對逐漸失去的傳統價值的嚮往。特別是城市化劇烈推進的時代,電影中優美的自然景緻,人在自然河流裡面徜徉,都讓人感覺到平靜與嚮往。

    大河戀不僅刻畫生命與成長,也召喚每一個人心靈裡面的鄉愁與自然環境的情感_圖片取自IMDb
    大河戀不僅刻畫生命與成長,也召喚每一個人心靈裡面的鄉愁與自然環境的情感。圖片取自IMDb

    透過劇情的安排,人物性格的刻畫,在自然環境為背景襯托出獨特的人物個性,以及嚮往河流與自然環境所賦予的風土魅力,包括為了適應河底下鱒魚的生態特性,而發展出來的飛蠅釣法(fly fishing)——以蚊蠅昆蟲外形的人工假餌,從視覺來誘引魚上鉤。當釣魚人在河面上揮舞釣竿的動作,優美的弧線往往會讓人感覺到一種視覺上的藝術享受。

    人為了適應環境而演化出來的生活習慣,文化價值觀念,透過電影巧妙的融合在一處。實際上,或許《大河戀》有更多溢出畫面之外的訊息,那些對於往日美好的嚮往情懷,更多是由於自然的河流與原野所觸發,人對於自然的親近性,本身就是一種環境與人類思考的交互產物,而產生一種本能性的追求。

    透過描述往事、或者與特定的情感連結,我們便足以標定出空間場景與我們的情感聯繫。

    Now nearly all those I loved and did not understand in my youth are dead, even Jessie, but I still reach out to them. Of course, now I am too old to be much of a fisherman. And now I usually fish the big waters alone, although some friends think I shouldn’t. But when I am alone in the half-light of the canyon, all existence seems to fade to a being with my soul and memories, and the sound of the Big Blackfoot River and a four-count rhythm, and the hope that a fish will rise. Eventually, all things merge into one, and the river runs through it. The river was cut by the world’s great flood, and runs over rocks from the basement of time. On some of the rocks are timeless raindrops. Under the rocks are the words. And some of the words are theirs. I am haunted by waters.

    「現在幾乎所有我年輕時愛過但不完全了解的人都死了,包括傑西。但是我仍然向他們伸出我的手。當然我現在老了不再很會釣魚,我通常單獨地在大河裡釣魚,雖然有些朋友勸我不要。但是當我單獨在山谷的陰影下,周圍環境完全融入我的心靈和回憶,大黑腳河的聲音和四拍釣魚法,以及釣大魚的希望。最後所有的事情溶合為一,成為流動的大河。古時候的大洪水創造出河流,河流沖刷著古老的岩石。有些石頭上有不老的雨水。在石頭下有字。有些字是他們擁有的。我產生了一種大河戀。」

    對家鄉的依戀,足以產生行動的力量

    我回想起人在宜蘭深溝務農生活,推動土地運動的前輩賴青松演講,提及人對於土地的情感:

    如果從不動產的角度,我們對土地的態度是從所有權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希望有一塊土地或一棟房屋,是屬於我們的財產。

    Some place belong to me.

    但是什麼時候,我們可以說,有一塊土地,我是屬於這塊土地的子民?

    Some place where I belong to.

    我想抗爭的集體行動是不得已,被迫應戰的緊急行動,如果要找到抗爭的力量,那麼或許我們必須要憑藉在地居民與土地的這一層情感羈絆,不僅僅是生活上、或者物質生產上的需求,而更重要是人與土地的精神連結。

    或可說是一種「家」的意識的延伸,連結通往土地意識與鄉土情感的連結。如果能夠找到這種力量,描述這種力量並進而運用,擴大為集體行動的可能,或許能夠幫助一場地方型的環境運動,能夠走得更遠。

    雙溪反水庫自救會會長呂瑞弘親自帶領環境營隊學員走讀認識雙溪的自然人文條件_林吉洋拍攝
    雙溪反水庫自救會會長呂瑞弘親自帶領環境營隊學員走讀認識雙溪的自然人文條件。林吉洋拍攝

    317雙溪「為河流而走」的行動,讓在地人帶領步行雙溪,體驗河水淌流於舊礦城小鎮,自然景觀與人文生活的協調美好,我衷心地感謝這一群因熱愛故鄉而勇於採取行動的人們。

    參考資料

    • 2019國際河流行動日 活動網站
      2019國際河流日第二屆在雙溪「317為河流ㄔ亍」GO GO RIVER (river)健走活動(讀音:喜ㄙㄨㄚ、台語形容為走路時手腳磨擦產生的聲音)

    作者

    林吉洋

    原籍滬尾現移居打狗,台灣NGO工作者,關注風土人文與城鄉環境變遷,以寫作紀錄人群的抵抗。曾任職於社區大學,2012-13年獲浩然基金會國際志願者計畫支持,於北京一所中國本土環保組織服務,現在仍是一位關注中國公益/環保發展的觀察者。

    吸管限塑只管內用 外帶照「塑」 環團批開後門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環保署根據近年來海洋廢棄物監測統計結果,發現塑膠吸管佔海洋廢棄物的比例年年增高。根據《廢棄物清理法》公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預計今年7月1日正式上路,規定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及連鎖速食店,四大場所共超過8000家商家業者,不得於「內用餐飲」提供消費者一次性塑膠吸管。

    環保署昨(11日)召開台北第一場公聽會,近200位業者、環團及民眾與會。由於草案僅規範「內用餐飲」時的塑膠吸管限制,環團質疑消費者若以外帶方式購買後,在室內用餐則不在此限,無疑是開後門。業者也擔心稽查時難以認定。環保署將在中南部公聽會後,4至5月公告正式版本。

    內用飲料吸管。圖片來源:Lorianne DiSabato(CC BY-NC-ND 2.0)

    內用飲料吸管。圖片來源:Lorianne DiSabato(CC BY-NC-ND 2.0)

    只罰內用不管外帶  業者問稽查如何認定?

    依據環保署資料,台灣平均每天消耗800萬根的一次性塑膠吸管,每年產生30億根的塑膠吸管垃圾。為了減少塑膠污染環境,特別針對一次性塑膠吸管提出限制草案。

    不過,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淨塑小組總監陳立信質疑,草案僅針對「內用」規範,外帶消費即可規避處罰,等於是幫業者開了後門。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說明,草案中規定的「內用或外帶」是以結帳購買時作為區別。因此若消費者以外帶的方式購買,實際上仍在餐廳內用餐,並不會受到該草案的限制。

    不過,商家也擔心,這樣的稽查規定不夠明確。萬一稽查時被認定是內用吸管,如何證明消費者是以外帶方式購買。

    環團:吸管替代方案仍會造成環境負擔

    為了提供替代材質,草案將「取得環保標章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及「以紙類或木片、麥稈、稻穀等植物纖維為主體,貼合塑膠黏膜或其他可以物理方式分離,且塑膠含重量低於百分之十之吸管」兩者排除在規範之外,也引發爭議。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認為,生物可分解塑膠必須在特定的環境才能完全分解,而且目前台灣沒有能夠妥善處理的回收機制,仍會造成無法妥善回收的垃圾,並非是一次性塑膠吸管的替代方案。

    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多數人內用飲料時並不需要使用吸管,以口就杯即可。若有個別需求者可自行攜帶吸管,或者可以加價購買的方式取得,以價制量才能真正減少一次性廢棄物。

    宏力生化科技公司專案經理王舜弘則表示,目前台灣僅有一家檢驗機構准許核發生物可分解塑膠產品的環保標章,對於產品的檢驗需耗時八個月至一年的時間,且政府並不承認歐盟及美國的認證標章,廠商根本來不及在法案生效前獲得認證。

    連鎖餐飲事業的三商餐飲表示,若使用重複清洗的玻璃吸管與不鏽鋼吸管會有安全及衛生的疑慮,未來的替代方案目前仍在評估階段。此外,未來若採取加價方式購買吸管,希望環保署會有更明確的價格與告示,業者與民眾響應環保,政策推動也會更順利。

    塑膠吸管限制於7月1日生效  兩年內首犯先勸導

    賴瑩瑩表示,這是政府第一次對塑膠吸管做出管制,希望能以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避免一次到位的限制對民眾既有的生活習慣造成太大的衝擊,未來會再視狀況進一步擴大塑膠吸管限制的方式及場所,逐步完成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

    一次用塑膠吸管即將上路,環保署在北中南辦理公聽會。攝影:陳文姿

    一次用塑膠吸管即將上路,環保署在北中南辦理公聽會。攝影:陳文姿

    環保署表示,三場公聽會後將參考民眾及業者提出的意見做討論及調整,新制預計在今年7月1日上路,上路後會有兩年的勸導期,這段時間首次經主管機關稽查違法會先開立勸導單,若未改善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處1200到6000元罰鍰,2021年7月後違法業者將會直接開罰。

    福島被曝少女:我有罹癌的覺悟,但媽媽想哭的表情我看了難受

    $
    0
    0
    文:宋瑞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我有罹癌的覺悟,但媽媽想哭的表情我看了難受。——福島被曝少女

    福島縣一名少女在核災剛發生時,輻射被曝超過低劑量門檻,並在數年後罹患甲狀腺癌。原本日本政府表示,沒有未成年人被曝到如此程度,因此沒有明確的罹癌風險(註1),但今年初日本媒體卻從政府資料裡發現反例。少女憤怒地說:「政府掩飾核災危害的企圖被揭穿了。」

    東京新聞報導,災後福島縣未成年人罹患甲狀腺癌比例超乎尋常,日本政府向來以輻射被曝劑量有限等理由否定。有少女被曝超過低劑量門檻,等於政府說法被駁斥。政府說法出自核災初期對1080名未成年人的調查,相較於車諾比核災的30萬人,調查比例太低,僅達當時福島未成年人的0.3%。

    這名少女在核災剛發生時年僅11,輻射被曝4年後發現甲狀腺癌,少女表示:「我的家族裡沒有人得過甲狀腺癌,除了輻射被曝想不到其他罹癌理由。」「雖然對罹癌有心理準備,但看到母親想哭的表情,我覺得很難受。」當時負責檢查的醫學單位則表示,少女的輻射被曝數值,是簡易推算後的結果,未經詳細討論,因此沒有公開。

    少女遭遇輻射被曝的居住地,在福島核電廠附近;然而,輻射被曝的影響,卻可能遠及沖繩。

    體內輻射被曝專家、沖繩縣琉球大學名譽教授矢崎克馬表示,因為核食的影響,即便是離福島很遠的沖繩,老人的死亡率在311後都和福島類似,有急遽增加的傾向(上圖、出處)。

    此外,為了降低農作吸收放射性銫,日本核污染區廣泛使用過量鉀肥,作物的含鉀量可能因此提高;福島一家養護機構提醒,人體可以透過多吃鉀來減少放射性銫,但需要注意鉀攝取量的腎臟病患除外。

    過量鉀肥農法實行後,福島傳出牛隻因為含鉀過量牧草而大量死亡(下圖),各級議會提出質詢;當地團體代表小澤洋一說:「我認為,人吃了這種牛,狀況也會變差。」

    福島在地媒體報導,因含鉀過量牧草,大量牛隻死亡。
    福島在地媒體報導,因含鉀過量牧草,大量牛隻死亡。

    福島少女輻射被曝超過低劑量,不是第一次官方說法被拆穿;先前日本政府宣稱,因福島罹患甲狀腺癌的未成年人大於五歲,和車諾比狀況不同,藉此否認與核災有關,結果媒體發現有五歲以下案例,令政府公信掃地。

    就台灣人關心的核食議題而言,日本政府的說法也屢屢遭到拆台,諸如「日本核食標準世界最嚴格」等不實宣傳,不僅多個福島團體抗議政黨(日本綠黨)抗議,還有地方政府加以拒絕

    民間抗議日本政府拿外國緊急時的核食標準, 來襯托日本平時的核食標準顯得較低,為不當類比。(出處:日本綠黨)
    民間抗議日本政府拿外國緊急時的核食標準, 來襯托日本平時的核食標準顯得較低,為不當類比。(出處:日本綠黨

    有鑑於311後多項健康數據惡化,以及不實的核食安全宣傳擾亂視聽,除前述的抗議與行動,日本「思考內部被曝市民研究會」從去年開始,受邀各地巡迴演講,打破「拒吃核食等於歧視福島」的迷思,帶領民眾認識核食危害。

    去年台灣通過禁核食公投,日本外務大臣提出警告。非核亞洲日本論壇(NO NUKES ASIA FORUM JAPAN)紛紛留言聲援台灣,「依車諾比標準要強制避難的區域,避免那裡的農林水產,這是世界的常識。」、「日本政府先做到不要捏造偽造才是吧。」試圖打破政府謊言、傳遞真相的聲音,在日本國內如火如荼,甚至向著台灣呼喊。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本文轉載自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註1:這名少女被曝超過100毫西弗,坊間常見的解釋是,增加0.5%的終身致癌率,在此之下沒有明確的關係(應為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然而,這是指全年齡段、全癌症而言,若是特定年齡段或某些癌症,就會有顯著差異了。詳見日本流行病學學者津田敏秀於環境省會議的說明影片

    作者

    宋瑞文

    專欄寫手/演講講師,範圍包括福島核災、同志、日本節能等題目。經營日本歌手中島美雪介紹會。男同性戀,小王。

    茄萣1-4道路毀黑琵棲地 居民提告敗訴 環團籲儘速劃國際級濕地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李育琴 高雄報導

    爭議多時的茄萣1-4號道路開發案環評,在地居民和環團兩度提起行政訴訟,昨(12)日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居民敗訴。

    由於1-4道路一旦開闢,將切割黑面琵鷺的重要棲息地,且對茄萣當地交通改善無明顯必要性,長期關心茄萣濕地生態和地方發展的保育團體及民眾,到場聆聽判決後感到相當失望。

    環團呼籲重視濕地價值,劃設茄萣國際級濕地,保護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攝影:李育琴
    環團呼籲重視濕地價值,劃設茄萣國際級濕地,保護黑面琵鷺重要棲息地。攝影:李育琴。

    環團在會後舉行記者會表示,將不排除上訴到最高法院,且呼籲新市府懸崖勒馬,終止1-4道路的開發,完整保留茄萣濕地,並要求內政部將茄萣濕地評定為國際級濕地, 以保護黑面琵鷺在台灣、也是全球前三大的重要棲息地。

    環團:市府環評程序合法,不代表開發案的內容沒問題

    本案纏訟超過三年,2016年1月第一次環評結論遭法院撤銷,但市府隨即重啟環評,並在同年8月再次通過環評審查。2017年居民與環團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最終法院判決駁回本訴訟案。

    根據法院新聞稿說明判決理由,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為本案的開發單位,因此在環評大會審查時,僅其主管機關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需要迴避,其他市府局處代表委員不需迴避。對於環團認為高雄市政府是本案主管機關,其下機關代表委員應迴避的見解,法院並未認同。

    此外,合議庭認為,環評委員已針對環說書內容詳細審查本開發案對環境有無重大影響之虞,而作出環評結論,因此尊重其專業判斷結果。

    對於法院判決,環團表示尊重,但他們指出,法院基於權力分立原則,僅審查環評行政程序是否完備,無法實質審查環說書的內容,雖程序合法,不代表開發案的內容沒有問題。

    環團在法院宣判後召開記者會,呼籲高市府撤銷1-4道路的開發。攝影:李育琴
    環團在法院宣判後召開記者會,呼籲高市府撤銷1-4道路的開發。攝影:李育琴.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表示,茄萣1-4道路計畫有重大瑕疵,其中針對《濕地法》所提出的保育利用計畫,有許多疑慮和爭議作法。

    他強調,茄萣濕地吸引全球5.5%黑面琵鷺在此過冬,是《聯合國拉姆薩公約》認證標準的5.5倍,也是全球前三大度冬棲息地,這樣國際級的濕地,卻任由道路開發計畫破壞,是不對的。他也呼籲內政部重要濕地審查小組,應以專業判斷,將茄萣濕地評定為國際級濕地。

    在地居民:鳥走了,茄萣還有什麼特色?

    居住在茄萣、且長期調查茄萣濕地生態的茄萣生態文化協會總幹事鄭和泰說,這條道路花費1.3億元卻只節省90秒的時間,實際上當地人不可能利用。沒有需要的道路又破壞生態,對在地經濟有什麼幫助,很讓人懷疑。

    「道路開了,鳥就不容易靠近,道路的開闢只會造成棲地破碎,未來要看到茄萣濕地豐富多樣的鳥類和珍貴的黑面琵鷺,時間只會越來越少。鳥走了,茄萣還有什麼特色?」鄭和泰憂心地說。

    鄭和泰說,茄萣濕地有豐富多樣的鳥類,鳥走了,茄萣還有什麼特色?攝影:李育琴
    鄭和泰說,茄萣濕地有豐富多樣的鳥類,鳥走了,茄萣還有什麼特色?攝影:李育琴。

    包括美濃愛鄉協進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南市野鳥學會、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都出席宣判後的記者會,呼籲高雄市政府展現保護完整茄萣濕地的決心,同時發表聲明,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用最高的規格保育這片國際級濕地,讓遠道而來的黑面琵鷺在茄萣有永續無憂的家。

    保護生態 茄萣需走向更永續的發展方向

    對於茄萣的地方發展,環團指出,不應以利用道路開闢來帶動房地產開發的方向走。台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岱瑢以四草和七股為例,保護黑琵棲地並不會阻礙地方發展,反而讓在地可以推動生態觀光,也有豐富的漁產。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陳泉潽說,當初因應興達港的都市計畫開發而劃設1-4道路,但10多年過去,興達港已經成了蚊子港,這條道路還要蓋嗎?這樣的大建設思維,對於茄萣濕地這個重要的國際級濕地來說,並不適合,市府應變更都市計畫,讓茄萣朝向生態觀光和旅遊的方向發展。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祕書長鄭仲傑呼籲政府重視濕地的價值,茄萣濕地不只可提供生態觀光,更有氣候防災和家園保護的正面作用。他也宣告,環團對於茄萣濕地的守護行動不會停止,將持續督促政府,撤除1-4道路,並要求劃設國際級濕地,讓茄萣濕地保留珍貴的黑琵棲地,推動永續發展的願景。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

    高屏溪過境水鳥暴斃 顯示河川巡守仍有死角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正當台灣研究團隊領先全球,率先解開黑面琵鷺基因組定序,顯示棲地質量的維繫是族群擴大的基礎。然而,冬季原是許多小水鴨、琵嘴鴨、赤頸鴨等雁鴨科,以及鴴科、鷺科覓食棲息的高屏溪口,卻出現水鳥集體暴斃的現象。


    高屏溪再傳過境水鳥集體中毒,經鳥友通報,數個公、民團體一起巡守救治傷鳥。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提供

    暴斃水鳥確認感染肉毒桿菌C型毒素

    今年由於暖冬,氣溫偏高,南部久旱不雨更形明顯。2月底,由鳥友通報高屏溪畔發生雁鴨科水鳥大量死亡,染病的水鴨無法划水、飛行,身體還會不自主的抖動,高雄市、屏東縣政府陸續進行檢疫措施,屏縣農業處動物保護及保育科將採樣的小水鴨檢體,送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在小水鴨體內檢驗出肉毒桿菌C型毒素。

    屏縣府動防所長李永文表示,肉毒桿廣泛存於自然界中在土壤、湖水、河水及動物的排泄物內,在厭氧環境中則形成芽胞,產生強烈神經毒素,導致肌肉麻痺。

    他解釋,逢高屏溪枯水期,平常即帶有肉毒桿菌寄生的底棲性魚類,存活時並不會有肉毒桿菌毒素產生,但因此時期氣候變化大、水質不穩定,造成魚蝦類死亡;死亡的魚蝦暴露且易腐敗,進而寄生之肉毒桿菌會產生大量毒素,水鳥吃到被毒素汙染的動物屍體或是蛆時,就會發病,這時出現垂頸、翅膀肌肉麻痺下垂無法飛翔,舌頭外露不能吞嚥,最後昏迷死亡等症候。

    高雄市林園區公所也於2月底會同高雄市野鳥學會勘查,發現有群聚水鳥運動遲緩、精神沉鬱及死亡狀況。為降低禽鳥染病機率,高市農業局、林務局、高雄鳥會、屏東鳥會等數個機構,救治傷鳥並清理現場的死鳥遺體,集中送至高雄市動物保護處緊急救護與檢體解剖檢驗。

    群鳥暴斃敲響河川巡守警鐘

    經查死亡禽鳥為小水鴨、琵嘴鴨、赤頸鴨等8種143隻;另體弱的禽鳥小水鴨、琵嘴鴨、赤頸鴨、小環頸鴴等6種31隻;3月2日屏東祁偉廉醫師與屏東鳥會、大仁科大師生志工、巡屍偵測犬搜查新園,並救傷小水鴨5隻,尖尾1隻,琵嘴2隻、赤頸6隻,共14隻;撿拾死亡小水鴨19隻、尖尾2隻、琵嘴11隻、赤頸4隻、小環頸鴴2隻、東方環頸鴴2隻,共40隻。3日七河局局長調動人力進行空拍偵測,4日農業局野放28隻1日救傷成功的個體。

    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連續數日到現場探勘,並拍攝影片,從幾處高屏溪入水口,觀察沿岸、河川水體,屏東縣萬興吊橋一帶,攔河堰集水處,陽光曝曬下,水體冒著泡泡,廢棄物占滿水體,整個環境非常混濁、髒亂。

    林昆海說,2、3月雖是枯水期,南部整體環境缺雨、河水少,造成魚類死亡後擱淺,再經日照曝曬、腐敗長蛆,肉毒桿菌毒素也循這管道進入食物鏈,再透過潮水散佈,造成覓食的鳥類中毒死亡、再長蛆、再擴散。


    高屏溪過境水鳥暴斃這不是第一次,圖片為2015年中毒死亡的雁鴨。圖片來源:高雄鳥會

    他認為,過程中仍存在人為介入的空間,例如,加強巡守檢舉廢棄物濫倒,勤加清理魚類屍體,這不只是為了不讓鳥類暴斃,更重要的是避免河川品質劣化,回饋到人類社會。

    此次事件是由當地鳥友通報,因他對鳥類有一定程度的關注,而察覺這項訊息;然而鳥類死亡前,歷經乾旱、魚死、曝曬、長蛆等漫長時間,卻未有通報機制,顯見巡守的方式必須更具彈性,是否能發展無人機空拍,避免巡守死角,才能有效維護河川水質。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在民族學校種下排灣鼻笛專用「火廣竹」 副總統植樹 彰顯生態、文化共融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屏東報導

    3月12日植樹節當天,位於屏東來義鄉的「部落之心──排灣民族學校」預定地上,副總統陳建仁手持排灣部落故土,放入台灣赤楠的樹穴中,為總統植樹儀式拉開序曲。

    陳建仁副總統在民族學校種樹,為中樞植樹儀式揭開序幕。廖靜蕙攝
    陳建仁副總統在民族學校種樹,為中樞植樹儀式揭開序幕。廖靜蕙攝。

    延續過去兩年逐漸建立的植樹節意象──總統植樹結合重要保育政策,今年地點選在歷經莫拉克八八風災重建後的來義鄉,由排灣族人種下象徵民族傳統知識傳遞的「火廣竹」,也為即將動土的民族學校立柱。

    今年總統植樹,集合了國寶級排灣口、鼻笛製作與演奏的傳承藝師:金賢仁長老、許坤仲長老、謝水能長老;並由青壯年鼻笛傳承表演者少妮瑤‧久分勒分,以及謝水能現場吹奏口、鼻笛;泰武古謠傳唱隊小朋友除了吟唱古謠,在當地部落祭司現場祈福後,手捧故土穿插全場,象徵不忘排灣文化,代代相傳的希望。

    民族學校預定地,將由屏東縣政府興建一所供排灣族多世代、不同年齡層、老幼共學的場域。民族學校所需的林木資源,也將結合林務局國產材,共同創造山村新價值。陳建仁表示,兩項重要計畫的結合,展現行政院跨部會合作的效能,也象徵自然生態與在地文化的共融與共和。

    手捧故土的泰武國小學童,穿插會場。攝影:廖靜蕙
    手捧故土的泰武國小學童,穿插會場。攝影:廖靜蕙

    平和部落長老謝水能出吹奏鼻笛。廖靜蕙攝。
    鼻笛是排灣族重要的象徵,這項技藝逐漸失傳,此次植樹節則有平和部落長老謝水能吹奏鼻笛。廖靜蕙攝。

    種下特有種火廣竹製作鼻笛 保存森林音樂遺產

    年逾九旬的人間國寶金賢仁(Legeai Tjaudada),在兒子金天光扶持下蒞臨現場。他曾是排灣部落唯一還擁有吹奏及製作鼻笛的技術者,2002年起,透過與林務局合作,陸續成立「鼻笛工藝文化班」、「森林笛響音樂會」,並於部落周圍種下用來製作鼻笛的台灣特有種「火廣竹」(Bambusa dolichomerithalla Hayata)。

    只是這片火廣竹不敵八八風災沖刷而消失,使得金賢仁傷心落淚。如今,在林務局媒合下,結合竹類專家,再度引種種回民族學校預定地。時隔十年,他還能吹奏口、鼻笛,但身體已不如往昔,為了見證這一刻,再度親臨現場種下火廣木。金天光也追隨父親的腳步,持續排灣文化的演繹。


    人間國寶金賢仁手植火廣竹,象徵排灣文化代代相傳。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鼻笛工藝文化班」製作的鼻笛文創品。攝影:廖靜蕙

    提到火廣竹,排灣族人必不陌生。它的材質筆挺,向來是族人用來製作口、鼻笛的材料。金天光說,從過去老人家所言,鼻笛是模仿百步蛇的聲音製作而成,聲音非常悲傷,過去只有在部落頭目去世時才能吹奏,目的是撫慰頭目家屬,也是對已逝排灣族頭目至高的推崇。

    另依據文化部的資料,傳統上只有頭目家男性才能使用,後來也讓平民吹奏;而只有貴族才能在口鼻笛上雕刻圖案。不過,這項傳承岌岌可危,現在女性也加入學習。

    金天光說火廣竹在部落生活中用途很多,除了當作生活用具編材,竹筍也能吃;除了根部外,其他部位都有用途。

    植樹凸顯與原民共享山林 看見造林外的意義與價值

    林務局繼2017年到金山萬里沿海植樹,2018年以國土綠色保育網路計畫,縫補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廊道;今年再種下數種排灣族民族植物,透過手植原生樹種儀式,呼應今年聯合國世界森林日(3月21日)「森林與教育」(Forests and Education)的主題,開啟以教育傳承原民工藝文化的序曲。

    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今年總統植樹,要讓民眾看見台灣山林的豐富,以及與原住民共管山林的決心,同時宣告,未來屏東縣政府和林務局在民族工藝學校上有緊密的合作。

    民族工藝學校其中一項課程是木竹藝的推廣,課程媒材則將由林務局提供。這項合作,林務局與屏東縣政府從去年即緊鑼密鼓的討論,縣府也希望在民族學校周邊展示民族植物,這讓今年總統植樹選擇此地深具意義。

    「植樹有很多功能和價值,當我們種下火廣竹,代表重視及再現排灣傳統智慧。」林華慶說,在每次活動,都能讓民眾看見政策背後的用心。他舉去年結合國土綠網的植樹為例,經過一年的監測,已經有野生動物在此活動。這也說明,植樹造林雖是好事,但透過明確的目標、細緻的規劃,讓這項行動產生更多元豐富的意義,更透過植樹把傳統知識傳承下來。

    而以火廣竹為代表的植樹活動,揭開的是一連串族群永續的契機。林華慶說,傳統工藝結合現代生活、藝術、文化創意,甚至科技,是民族學校未來可以賦予的當代價值;林務局也將提供木、竹材,來源可能是疏伐木或漂流木。「這樣的去處,比單純標售更有意義。」

    莫拉克風災十年 讓傳統文化在永久屋生根

    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民族學校是老少共學的場域,是民族語言、文化、技藝傳承的中心,也是讓部落展現生活、生產及生態智慧的所在。將部落的泥土帶來民族學校預定地,是希望把原來部落土壤的基因帶到這裡來;預計下個月就可以動工,加上原生樹種的展示,希望能讓永久屋將充滿在地性、民族性、藝術文化性,長安久居。

    八八風災曾重創台灣,屏東也是受創嚴重,潘孟安認為,極端氣候是人類省思發展的瓶頸與困境,從中學習敬天畏地,和自然平共存。屆滿十年之際,他指出,政府在此興建永久屋將部落遷移到此,不應只求遮風避雨,更該讓原來的文化在此生根發芽。透過民族學校、咖啡博物館的設立,結合林下經濟、有機栽培等,導入部落的生態導覽旅遊;並透過族人口述撰寫,把逐漸佚失的古謠曲調,保留下來代代相傳。

    2019年中樞植樹×排灣族傳統植物


    火廣竹是排灣族重要的民族植物。攝影:廖靜蕙

    1.火廣竹
    文化背景:排灣族部落製作鼻笛與口笛之最佳工藝材料,亦為製作籃、簍等生活器物的材料,為臺灣特有種。排灣族雙管鼻笛為世界獨特民族音樂文化,傳其為模擬百步蛇的聲音,為頭目、勇士特用之樂器,與百步蛇、熊鷹等排灣動物精神圖騰有強烈關聯。
    用途:口笛、鼻笛、圍籬及手工藝品等。
    2.樟樹
    文化背景:全株用來蒸餾提煉樟腦被譽為台灣三寶,在排灣族生活使用上極為廣泛,包括房屋之建材,為部落重要之樹材,另外在野外工作時,會採摘一些樹枝放火堆中,讓族人燃燒,可以用來驅趕蚊蟲。
    用途:柱子、木板、刀鞘、連杯及箱子之材料等器具材料。
    3.烏心石
    文化背景:siaze材質相當細密,為製作建材之上等材料,亦是族人最常用之木材,排灣族人及勇士製作獵槍、番刀之刀鞘。
    用途:房屋建材,製作杵臼、巫術箱、祖靈柱,頭目門楣及屋簷等。
    4.櫸木
    文化背景:櫸木材質非常堅實,為排灣族最重要的建築材料,其堅硬耐磨的特性,亦成為女巫使用之巫術箱所選用的材料之一。
    用途:家屋最重要的樑柱,牛車輪,巫術箱。
    5.台灣赤楠
    文化背景:排灣族人重要儀式,如立鞦韆、五年祭及部落歲時祭儀各項建材。
    用途:台灣赤楠材質堅硬,故成為排灣族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器具,如杵臼等。
    6.九芎
    文化背景:排灣族部落男女未婚送情材最佳木材。九芎樹幹彎曲不適合用來當建築材料,族人僅使用於生活用具的短料,如刀把、鋤頭柄等。九芎在排灣族生活領域中極為常見,為族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材薪之一。
    用途:房屋建材及送情材、薪材、狩獵陷阱及外傷消炎用。
    林務局長林華慶說,今年總統植樹,要讓民眾看見台灣山林的豐富,以及與原住民共管山林的決心,同時宣告,未來屏東縣政府和林務局在民族工藝學校上有緊密的合作。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它核他們的故事/非要等台灣發生核災,大家才能感同身受嗎?

    $
    0
    0
    文:它核他們的故事

    311日本大地震距今已經八年。「它核他們的故事」團隊特別於今年311前,訪談了目前就讀台大的日籍學生與日籍老師,製作了「福島核災八年後」影片,希望透過影片,提醒大家莫忘福島經驗,應該從教訓中學習。

    它他團隊認為,八年後,台灣人已淡忘當時的災難,而現今的大學生,八年前只是國小、國中生,對核災缺乏完整的印象。為此,它他團隊採訪了現今在學的日籍學生與日籍老師,透過親身經歷的感受,帶大家回到八年前的情況,也希望他們能夠從自身經驗,對台灣的能源發展給予想法。

    然而,採訪影片於3月11日在臉書專頁公開後,就有留言質疑「福島事故中,因輻射和爆炸而死亡的人數為 0」,在310由前總統召開的民間能源會議上,更有人直言「福島核災不過這樣而已」。它他團隊無意消費福島,但對於這些言論,我們相當不以為然。311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對於自然環境造成了至今仍難以處理的傷害,同時也讓當地社會產生了多重複雜的問題,而這些都不是人員死傷所能衡量。

    福島,那些被遺忘的地方

    八年後,福島一帶仍有一些地方是一片荒蕪。受訪者池田一穗形容那是一個「被遺忘」的地方:「災害之後,大概就是當這個影片發布時剛好過了八年,福島變得怎麼樣?我想答案漸漸地被遺忘了,感覺自己也在逐漸忘記。」他呼籲,社會大眾應對當地有更多的關心,去了解當地發生了什麼、受災者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比起爭辯災害事實,了解這些現況更加重要。

    核災,無法挽回

    受到多重複雜災害摧殘的福島,至今仍有許多未解的問題,核災所造成的影響,即使不是當地人,亦能深刻感受其破壞之深。受訪者山內美波在幾年前與家人開車經過當地,見到了災後仍未復原的情況。她擔憂地說:「我想不只是我,很多人也對於核電廠是多麼危險、核電廠能毀掉多少人的生活等問題不太清楚。因為核災是無法挽回的事,也不應該再發生第二次,所以我想台灣人也應該去了解這是多危險、多恐怖的事。」

    重新審視人、土地與核電的關係

    一位不具名的同學提到,當核災發生時,政府封鎖了大量的消息,大家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就像當初被告知的(核電)安全神話,當時完全不知道危險性,也根本沒有把它當作問題來看待。」安倍政府一味淡化核災造成的各方面影響,甚至透過修改法規縮小核災禁制區,正是為求表象繁榮所致之人禍。

    福島核災發生前,許多人對核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福島有核電廠。災後,這個事件促使日本人重新思考他們與土地、核電的關係。原先對於核能單一乾淨、無害的想像也轉為對於核災風險的擔憂。

    台灣,無法承受一次核災

    受限於經費與時間,它他團隊所找到的受訪者並非核能或理工專業背景者,對於能源議題亦沒有深入的了解,但仍對於福島核災有許多深刻的反省與人文關懷。福島對於日本人的影響極深,對於台灣多數人而言卻只是一段模糊的記憶,是別人的故事。而少數的科學信仰者則認為只要技術完備,就不會有核災發生、就算萬一發生了也能完全復原。對此,我們不禁想問:「難道要等到台灣發生一次核災,大家才能感同身受地了解嗎?」

    福島經驗猶未遠,對於災害與復原,我們都應該關心。災害真實存在,不應被淡化。因災害而受難者更不應該受到歧視與漠視。唯有以謙抑的態度,務實面對核能風險,正視核災所影響的人事物,對於自然與社會環境之破毀,投入更多的支援與關注,才是讓福島走出陰霾,真正復興的方法。「它核他們的故事」團隊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從教訓中學習,一起攜手走向更好未來。

    「福島核災八年後」影片:


    〈它核他們的故事〉是一群在2018年公投的紛擾中,自發地組織起來的大學生。它他團隊創辦的初衷,是想要透過走進地方,了解居民的生活經驗、地方文史、產業變遷,觸及網路世界外的人們。藉由探詢核電廠周遭居民們對電廠的想法,以常民能理解的語言,交流對議題的看法,並且透過新時代的社群力量將其擴散至社會。

    【全文】氣候罷課全球響應 學子發「新世代的公開信」

    $
    0
    0
    無論你喜不喜歡,我們將會改變人類的命運!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近日世界各地的年輕學子們紛紛集結,將在3月15日串連全球大罷課,要求「大人們」採取行動因應氣候變遷。響應學校已遍及全球98個國家。在這天之前,他們發出了一封毫不妥協的公開信,表示「無論你喜不喜歡,我們都會改變人類的命運。」(We are going to change the fate of humanity,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現年16歲的瑞典女孩桑柏格(Greta Thunberg),去年8月開始舉行單人抗議活動,目前正值學校放假。2月底時,她是比利時安特衛普約3000名學生示威者之一,3月1日早上又出現在德國漢堡參加抗議活動。
    這次行動也獲得聯合國氣候首長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女士的支持。2015年聯合國在巴黎達成了因應全球暖化的氣候協議。她說:「是該關注年輕人的心聲了。巴黎協定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但及時實施是關鍵。」
    《彭博新能源財經》顧問委員會主席李布萊希(Michael Liebreich)則說:「任何覺得這波罷課潮很快就會消失的人,都忘記了年輕是什麼樣子。」
    為氣候罷課。campact(CC BY-NC 2.0)
    為氣候罷課行動將在3月15日於全球98國同步開跑。圖為義大利波札諾(Bolzano)2019年2月15日的響應行動。圖片來源:1satzSuedtirol(CC BY-SA 4.0)

    【公開信全文】

    我們年輕人對我們的未來深感憂慮。人類是始作俑者,第六次物種大規模滅絕正在發生,全球氣候系統正處於災難性危機的邊緣,世界各地有數百萬人感受到氣候變遷的破壞性影響。然而,我們卻遠遠未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

    年輕人佔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我們這一代伴隨著氣候危機長大,我們的餘生不得不與之共存。儘管如此,我們大多數人並未參與當地及全球的決策。我們是人類的無聲未來。

    我們將不再接受這種不公義。我們要求替氣候危機所有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受害者伸張正義,因此我們選擇站出來。過去幾週,我們成千上萬的走上街頭,走遍世界各地。現在,我們將讓更多人聽見我們。3月15日,我們的抗議行動將遍及各大洲。

    我們終究會意識到,氣候危機是一場人類的危機,它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威脅,而我們所不能接受的是,整個人類文明因為決策者的不作為搖搖欲墜。我們不會接受生活在恐懼和殘破中。我們有權實現我們的夢想和希望。

    氣候變遷已經發生了。有人因此死去,或正在、即將因此死去,但我們有辦法,也將會阻止這種瘋狂的事繼續發生。

    我們年輕人已經展開行動。無論你喜不喜歡,我們都會改變人類的命運。在看到氣候正義之前,我們將串連彼此,不斷發聲。我們要求世界上的決策者承擔責任,解決這場危機。

    你們過去曾讓我們失望。如果你們未來繼續如此,我們年輕人將會自己做出改變。這個世界的年輕人已經開始行動,而且不會停歇。

    Greta Thunberg。圖片來源:Anders Hellberg/維基百科
    現年16歲的瑞典女孩桑柏格(Greta Thunberg)是啟發為氣候罷課的推手。圖片來源:Anders Hellberg/維基百科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科學調查:全球暖化恐重創中國東海漁業

    $
    0
    0
    文:亞瑟·奈斯倫
    中外對話:全球變暖或重創中國東海漁業
    海洋暖化導致全球某些魚類種群數量銳減高達35%,而過度捕撈更是加劇了這個問題。圖片來源: pixinoo

    一項新研究發現,海洋暖化導致全球某些魚類種群數量銳減高達35%,而過度捕撈更是加劇了這個問題。

    很多魚類無法適應全球暖化的速度。據科學家記錄,從1930年到2010年,全球可持續漁獲總量下降了4.1%。

    據估計,受影響最嚴重的日本海海域漁業損失量達到了34.7%,中國東海漁獲總量則下降了8.3%。


    海洋溫度升高,北海海域的黑線鱈不幸成為氣候變化的受害者之一。圖片來源:NEFSC / NOAA

    該研究報告作者之一、美國羅格斯大學副教授馬林·平斯基表示:「全球漁業已經對海洋暖化有所反應,這讓我們很震驚,它們不再是假設可能在未來發生的變化了。」

    「受影響的不僅是當地經濟,還有全球貿易,而且整個世界都會受到波及。中國東海、日本海和北海海域尤其令人擔心,因為這些地區的漁獲降幅實在是太大了。」

    他告訴「中外對話」,中國東海地區可以說遭受了全球暖化和過度捕撈的連環打擊。過度捕撈造成了魚類種群規模的縮小,並且改變了魚類的年齡結構分佈。

    體型較小、較柔弱、基因相對單一的魚類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羅格斯大學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們對38個生態區的235個魚類種群和124個魚類品種進行了研究。

    研究人員利用全球漁業數據和海洋溫度圖估計了全球可持續漁獲量受溫度驅動的變化,而可持續漁獲量大約佔全球報告漁獲總量的三分之一。

    他們發現,受海洋過熱影響最嚴重的5種魚分別是(北海與愛爾蘭海域)大西洋鱈魚、沙鰻、鰨目魚、綠青鱈魚和黑線鱈魚。

    有小部分魚種反而能在這種較為溫熱的海洋環境中「茁壯成長」,比如格林蘭島比目魚、大西洋鱈魚(聖勞倫斯灣地區,該地區此前溫度較低,不適宜鱈魚生長)、大西洋鯡魚、扇貝和紅蝦都是如此。

    中外對話:全球變暖或重創中國東海漁業

    黑海鱸魚是氣候變化的受益者之一,隨著海洋溫度的升高,它們的繁衍能力也在上升。圖片來源:Orion Weldon

    該研究的另外一位作者、羅格斯大學教授奧拉夫·延森警告稱:「魚類種群只能忍受目前這樣的暖化幅度。目前受益於海洋暖化的大多數物種的數量很有可能會隨著溫度的不斷上升而開始下降。」

    這篇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海洋暖化還會改變洋流和海洋層化結構,引發水體含氧量下降,導致魚群分佈和性質發生變化。

    這會使得魚類面臨的生理壓力越來越大,進而影響人類糧食供應。大多數沿海發展中國家都很擔心這個問題,因為這些國家居民膳食的動物蛋白質攝入有一半都來自魚類。

    平斯基表示,海洋暖化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減少甚至可能引發地區衝突,北歐「鯖魚戰爭」就是一個例子。

    他指出:「當鯖魚向北遷徙至冰島海域後,冰島與歐盟沒能就漁業資源的使用權達成一致,過度捕撈和隨之而來的貿易爭端甚至導致冰島放棄加入歐盟。」

    這個問題可能產生這樣的惡性循環——過度捕撈導致漁業更容易受到海洋暖化的影響,而海洋暖化又會影響魚類種群的恢復。

    該研究負責人克里斯·弗里表示:「我們建議漁業管理人員在決策時,要杜絕過度捕撈,重建漁業環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制定者可以通過建立貿易協定和合作夥伴關係,實現漁業資源充裕和匱乏地區之間的資源共享,從而解決地區間的漁獲量差異。」

    另外一份來自《科學進展》的報告顯示,成功實現《巴黎協定》的1.5攝氏度全球暖化溫控目標將會產生極大影響,不僅能保護全球數百萬噸的漁獲資源,而且能造福75%以上的海洋國家。

    該報告第一作者拉希德·蘇邁拉表示:「基里巴斯、馬爾代夫和印度尼西亞等發展中國家水域將成為這一舉措的最大獲益者。因為這些地區的食品安全、收入和就業都嚴重依賴漁業,因此氣溫升高給他們帶來的風險也最大。」

    羅格斯大學的研究顯示,全球海洋暖化給日本海、北海、伊比利亞半島沿海地區、黑潮暖流海域和凱爾特-比斯開大陸架海域帶來的損失最大。相比之下,拉布拉多-紐芬蘭海域、波羅的海、印度洋和美國東北大陸架地區則獲益最多。

    海洋暖化的下一階段的研究可能會關注熱帶地區遭受的影響,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目前不多。海洋含氧量和酸度變化等因素也會被納入考察範圍。

    「敗部復活」訴願成功 福海離岸風機重啟環評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離岸風機進度持續邁進,上緯、達德、中鋼、CIP陸續取得籌設許可,並與台電簽署購售電合約。但位於彰化外海、最早一批開始離岸風場計畫的福海二期風場卻未能通過2018年2月的環評審查,而走向訴願之路。今年2月,行政院判環保署敗訴,撤銷原處分。環保署於昨(13)日重新召開環評審查。

    歷經一年再審,福海鄰近風場的風機配置都已經明確化,風場間的干擾也比預期低,但海纜從彰化漢寶濕地上岸,鄰近野鳥棲地,恐有疑慮。環評委員要求福海針對周遭風場配置、鳥類調查、海纜上岸等疑慮補件再審,且下次直接進入大會審查。

    福海贏得行政院訴願,重返環評大會。左二為福海風場開發業者、永傳能源董事長林鑫堉。攝影:陳文姿

    福海贏得行政院訴願,重返環評大會。左二為福海風場開發業者、永傳能源董事長林鑫堉。攝影:陳文姿

    「敗部復活」福海:沒有獎勵也要繼續做

    台灣的離岸風電開發分三個階段──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福海與上緯、台電同屬示範業者,都是離岸風場的先鋒。不過,福海一期卻被能源局認定進度過慢,不接受展延申請。隔壁的福海二期,則因與漁業經濟利害關係者溝通不良、退縮後規模無法符合示範獎勵要求、一期計畫展延遭否決顯示執行力不足等三項理由,被環評認定不應開發。

    不服環評結論,業者向行政院提起訴願。2月結果出爐,行政院訴願會判福海勝訴。理由是漁業補償並非環評審查範疇、環評沒有提出退縮後規模的具體計算、且示範獎勵無關環評,故撤銷原處分,要求環保署於2個月內重做處分。

    「我一定要掙回程序正義」,福海風場開發業者、永傳能源董事長林鑫堉憤怒表示。福海是跑在最前面的開發,遇過很多的第一次。許多拖延都肇因於中央與地方。彰化其他潛力場址都還沒跟漁會達成協議,依舊可以通過環評、拿到許可。福海支付了3500萬,跟漁會達成協議,卻是彰濱海域唯一未通過環評的離岸風場。

    福海贏得行政院訴願,重返環評大會。圖為福海風場開發業者、永傳能源董事長林鑫堉。攝影:陳文姿

    福海贏得行政院訴願,重返環評大會。圖為福海風場開發業者、永傳能源董事長林鑫堉。攝影:陳文姿

    永傳事業發展部經理王瀧也解釋,示範獎勵不能做為不通過環評的理由,就像一個申請獎學金的學生,不能因為獎學金沒了,就叫他退學。福海就算沒拿到示範獎勵,也會繼續開發。

    尊重訴願結果,環評委員不再針對漁業補償與示範獎勵等多所著墨,但認為當初福海確實與周圍風場間有相互干擾。也有委員同情福海「贏在起跑點、也輸在起跑點」。

    彰化漢寶濕地上岸 生態疑慮仍待澄清

    福海風力位在彰化外海,距離岸邊僅8~12公里,屬於離岸較近的風場。第一期計畫共2座風機,採4MW風機,二期包括12~15座風機,採用8~10MW風機。二期共128MW,將同時建置,海纜預計由彰化漢寶濕地上岸,業者希望今年第三季拿到籌設許可,2020年開始建置。

    福海提出鄰近台電、彰芳、西島最新的風機位置,證實並無與其他風場干擾的問題,且福海風場周邊5公里已無風機設置,鳥類飛行寬廣。

    福海的海底電纜將走最短距離上岸,預計經過漢寶濕地。環評委員很擔心生態衝擊,詢問為何不像其他風場走共同廊道上岸。福海回覆,距離增加、干擾也會增加,並承諾不在鳥類遷徙的11月到隔年3月施工。環評委員卻認為,漢寶濕地生態豐富,不僅只有冬候鳥而已,應有更詳盡鳥類調查資料。

    最後,環評要求福海確認鄰近風場配置點位,並請能源局協助釐清。並要求鳥類調查資料、海纜的布設位置、上岸路線、施工期間都需補充資料,下次直接進入環評大會審查。

    福海二期的鄰近風場的風機設置位置,目前離福海較遠(左)福海二期的海纜預計經彰化漢寶上岸(右)截圖自環評直播。
    福海二期的鄰近風場的風機設置位置,目前離福海較遠(左);福海二期的海纜預計經彰化漢寶上岸(右)。截圖自環評直播畫面。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86%是「一人開車族」 開路無助解決塞車 淡北道環評補件再審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爭議長達20年、歷經三次環評大會的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淡北道路)開發案,在環評專案小組審查建議通過後,昨(13)日進入環評大會審查。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與會。不過,三小時會議中,正反方民眾發言占去大部分時間,環評委員認為疑慮未被澄清,決議下次召開延續會議。

    「給我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擁護道路開發者陳訴長年塞車之苦。反對者則擔心道路開發將吸引更多車輛進入,塞車惡夢無解,發展大眾運輸才是解決之道。環委則指出,淡水應發展在地就學、就業、就養,才不會都往台北跑,交通大打結。真要開發的話,也應開發大眾運輸,才能讓86%的一人駕駛者導向公共運輸。

    民權一街

    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淡北道路)示意圖。新北市府提供。

    路再多都不夠  大眾運輸優先 

    淡水是觀光重鎮、加上淡北新市鎮的開發帶來眾多人口,上下班時間、假日常見塞車。新北規劃淡北道路,主要沿淡水河右岸紅樹林至竹圍路段,北起登輝大道與中正東路交叉路口,南至台北市台2乙線與大度路交會點,全長5.45公里,原意是紓解交通,卻一直爭議不斷,這次是20年幾年來第三度進入環評大會。

    民眾希望淡北道路開發前就要先進行交通改善措施,但新北市府強調,即便規劃了淡海輕軌、淡江大橋,仍不足提供所需交通量。現行道路空間不夠,等有了淡北道路後,會有更多的彈性調整大眾運輸。

    03

    新北市長侯友宜親自出席淡北環評大會。攝影:陳文姿

    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親自出席為淡北道路背書,他表示,淡北道路能平衡前後路段車道、消弭幹線瓶頸。計畫通過後會調整私人運具與大眾運輸的空間分配,結合快速的跳蛙公車、電子票證、淡水輕軌及Ubike等,讓公共運輸品質更完整。

    不過,環委劉希平指出,淡北塞車的問題大家都有體認,但路開越大,反而會讓更多人搬來淡水。他向侯友宜建議,根本之道是讓淡北「自給自足」,在地就業、就學、就養,不用每天往返台北。這點做到了,再來談道路。

    15

    淡海新市鎮帶來大量人口,原目標是在地就業、就學、就養。圖片截自環評線上即時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副教授、環評委員李克聰表示,要面對淡水擁車民眾的使用特性。新北調查顯示大度路上二人共乘僅13%,三人以上1%,86%的車流量都是一個人開車。淡北道路即使蓋了,也是這些一人開車族使用。

    他認為要從捷運增班下手,真不可行而必須開發淡北道路,也要縮小規模,並且蓋雙向各一的BRT或是公車專用道。讓公眾運輸的人享受到快速與便捷,才能將開車的人導向大眾運輸。

    淡水河口牽動台灣史保存  環評要再審交通與文化

    淡北道路爭議已久,尤其沿著淡水河、緊鄰紅樹林,對於景觀、生態影響都有疑慮。2000年第一次環評就做出「不應開發」的結論。2008年新北市府改以平面道路(部分高架)再送環評,2011年「有條件通過」環評。但在地居民不滿、提起行政訴訟,審查結論被最高行政法院撤銷。2015年環評重新審查,2018年底環評專案小組建議通過,送交大會決議。

    許多支持建設的在地議員、里長13日紛紛出席,堅持需要淡北道路緩解塞車之苦,認為淡北擁有好觀光、卻輸在交通。民間團體環境法律人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新北市在地深蹲協會、在地居民也召開記者會指出,淡北道路離紅樹林區僅3公分,主張發展大眾交通、進行道路改善、甚至拓寬台二線部分路段。

    20190313 淡北道路環評大會

    淡北道路與淡北紅樹林貼近開發。圖片提供:蔡嘉揚

    環團也質疑淡北道路將使淡水壅塞的車流轉移到北投地區,新北市府則回覆已經與台北充分協調,台北福國路延伸段會有配套建設紓解車流。這一點卻被知名考古學者、曾擔任台北市環境影響評估委員的環委劉益昌打臉。他指出,社子島開發已經箭在弦上,新北並沒有將社子島4至5萬人口從福國路段出入的車流納入估算。

    17

    新北提出已有銜接台北市的道路紓解計畫。圖片來源:環評書件

    劉益昌也指出,從關渡到淡水河口的北岸跟南岸是台灣17世紀以來歷史發展的重點區域,一旦開路就會遭到破壞。雖然新北回覆已經進行文資審查,但審的只是小部分的視覺報告,而非台灣史。

    環評委員認為,新北已回覆爭點,但不夠完整,如退回小組審查的話,大部分委員都不會聽到回覆。且這次大會因20位民眾發言而壓縮到委員審查時間,決議下次繼續開大會,並要求新北補充資料檢討交通量分析、設置單線公車或BRT、生態影響、及歷史文化景觀等。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Viewing all 199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