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歷時5年調查 世界新種「深脈松露」發表 揭開台灣真菌多樣性珍寶

$
0
0
直徑3公分30年來首見 經濟價值高 但有失落危機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和魚子醬、鵝肝醬並列美食三大天王的松露,有餐桌上的鑽石美譽,尤其白松露更是極品;過去品嘗這項珍饈,必須仰賴自中國、波蘭或義大利進口,未來國人有望吃到本土松露!由農委會林試所團隊經過五年的調查,在台灣發現的新種白松露「深脈松露」,5日首度正式發表。農委會期待透過培養技術研發和國內技術移轉,國產白松露可望面世。

松露視為餐桌上的鑽石,其中白松露又優於黑松露。
松露有餐桌上的鑽石美譽,其中白松露又優於黑松露。攝影:廖靜蕙

台灣也有白松露

由林試所副研究員傅春旭研究團隊發表的「深脈松露」,是在南投溪頭發現,是自1989年後,30年來首見直徑可達3公分的台灣本土白松露,也是世界新種松露。

一般俗稱的松露,指的是一種地下真菌,與林木根系發展共生關係後所產生的特產品。當松露孢子依附到合適的寄主根系,形成菌根,在適合的環境中形成營養共生的塊根狀子實體(菇體),就是餐桌上的松露。學術界歸為塊菇屬(Tuber),屬於真菌界、子囊菌門/綱、盤菌目、塊菇科。

「挖松露本身既辛苦又浪漫。」傅春旭說,深脈松露的研究調查,源自尋找台灣本土松露、為本土產業打基礎,原本預計十年時間完成,至今過了五年,除了發現它,也能培養它,技術也能轉移給民間業者。現在就等待業者埋單,讓本土松露產業起步。

研究人員野外調查除了靠資料,還有一連串的摸索,和一點運氣。林試所提供
研究人員野外調查除了靠資料,還有一連串的摸索,和一點運氣。林試所提供

能挖到松露,靠的是經驗,看起來像是松露的子實體,就帶回研究室進行菌絲分析,確認是可供利用的「松露」菌絲。團隊成員黃勁暉說明,現場挖掘時,從外觀跟氣味大概就可以大致確定不是松露,又因切開後會有氧化現象,所以挖到後要立即冷藏,再帶回室驗室進行鑑定,如孢子,DNA跟菌絲的純培養。

傳統上人們是帶著豬去找松露,因為豬天生受松露的氣味吸引。不過豬找到松露後反應過於激烈,往往破壞了菌絲或非得立刻吃掉它不可,這使得現代人不得不改由狗替代豬的角色。不同的松露,要靠不同的狗來找尋。研究團隊則靠土法煉鋼,藉由林務局、林試所植被調查資料,找出熱點,再根據歷史文獻爬梳,加上一連串的探索與一點點運氣,終於逐步找出台灣的松露味。

黃勁暉說,通常最貴的法國黑孢松露跟義大利白松露是接到訂單才去挖,在土裡保存比較好,一挖出來,保存效期在室温約1~2星期,冷藏最多2~4星期。

研究人員找尋深脈松露的短片紀錄,林試所提供

一般來說單一松露愈大愈高價,越新鮮的松露,氣味越好越濃郁。近年來松露產量逐年減少,售價因此節節攀升。2017年外電指出,氣候變化、乾旱、風暴來襲等因素,加上越來越多人為釀酒將田地改種葡萄,是松露產量減少的主因,當年平均每公斤售價6000歐元(約21萬元台幣)。

台灣早在1989年即由台大森林系教授胡弘道發表兩種:「台灣塊菇」(Tuber formosanum Hu)、「粗鱗塊菇」(Tuber furfuraceum H.T. Hu & Y. Wang),卻未受到足夠的重視,未能發展成產業。

浪漫的台灣本土白松露

傅春旭說,這幾年陸續發現了三種新紀錄的松露,分別為火冠豆松露、緻密硬皮腹菌及涂氏腔塊菌。五種新種的真松露,包括台灣腔塊菌、深脈松露、雲杉松露、小西氏石櫟松露及台東松露,其中深脈、雲杉和小西氏石櫟松露都是白松露。

深脈松露子實體剛挖出來時,顏色接近白色,氧化後顏色逐漸變深;氣味特殊、穿透力強且濃郁芬芳,因為直徑大小超越介於0.2至1.5cm之間的「雲杉松露」,經評估更具經濟價值;又因深脈松露的生育地,位於人來人往的遊樂區內,環境更容易遭受人為破壞,迫使研究人員不得不加緊研發腳步,率先發表。

深脈子實體剖面圖。林試所提供
深脈子實體剖面圖。林試所提供

深脈松露子實體大小。林試所提供。
深脈松露子實體大小。林試所提供。

提到為何取名「深脈松露」(Tuber elevatireticulatum)?傅春旭說,出土於南投溪頭油杉根圈土壤的新種松露,原本想命名為溪頭松露,只是它的形態太特別了。「一般的白松露就像龜殼,可是這個白松露的菌脈非常深,因此以這個特徵來命名。」他說,深脈語意上又接近含情脈脈,讓本土首個白松露染上一絲浪漫情懷。

黃勁暉解釋,深脈松露種小名「elevatireticulatum」是由elevated和reticulatum組合而成,前者代表升高,後者指孢子外表的網脈或脈絡,是因其孢子脈絡很深,形成明顯特徵而得名,中文以「深脈」傳遞這一長串拉丁文的意思。

本土松露揭開真菌多樣性

台灣森林蘊藏豐富的真菌,與林木共生,幫補彼此生長所需的養分。有了這些菌根,可幫助苗木度過乾旱、病蟲害和逆境,造林成功率也提高;例如過去武陵回收的高冷菜地,pH值高達9,一般苗木幾乎無法存活,但根系有了菌根菌,就能一起克服鹼性土壤。

「植物的根系與真菌形成菌根之後,其實是互利的,光合作用的營養提供菌絲的生長,菌絲形成保護,防止病害,還能提供水分、磷鉀這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讓土壤營養吸收的效率增加很多。」傅春旭說,在一些劣質、崩塌地,有了這些菌根菌,植物較易存活下來;松露也有這些功用。


傅春旭強調真菌與林木的共生,具有多樣性功能,不容錯過。攝影:廖靜蕙

除了與林木的共生關係,有些菌種菌絲,與細根發展出的結構,也可供人類利用,只是分類上的重要性,未受到充分的認知。也就是說,不只是概念上知道真菌與苗木的共生關係,更要透過分類,了解每種菌的特徵,進而掌握不同菌種在各種環境條件下,可以預期的產出;否則可能就錯過這些好處。傅春旭舉馬勃菌為例,不只讓樹長得好,可藥用也可食用。

這項技術發展,幫助林木抵禦旱鹼逆境、讓苗木長得好,又能生產松露,說明林業的多功能性。研究團隊發展出將菌種打成孢子懸浮液,再接種到苗木的根系;收成時,挖的是細根、小根,並不會影響主根以及苗木生長。

傅春旭說,過去松露技術移轉,主要配合獎勵造林。2016年林業試驗所首次推行松露造林計劃,是以印度松露與青剛櫟菌根苗的接種技轉,目前已完成了數萬棵的松露菌根苗木的生產,完成數公頃松露造林地。

替代進口、接管檳榔園也行

林試所依據財政部的資料指出,松露消費依賴進口,近五年的可食用菇類及松露平均進口量約為210公噸。深脈松露讓林木健康之餘,有望替代一部分進口。目前研究團隊初估,從接種到出栽,需8年時間,也就是8年後開始收成;未來隨著技術成熟穩定,也許能降低出栽時間。此外,他們嘗試在一些退場中的檳榔園中,種植接種了松露的苗木,當苗木長大能收成時,接管檳榔園。

研究團隊除發展深脈松露的固態培養及液態培養方法及配方,也進行可能寄主苗木的接種試驗,以擴大了解其寄主範圍。

研究人員表示,能與松露共生的物種,包括針葉樹主要為松科(如二葉松、五葉松、台灣雲杉、台灣油杉等)、闊葉樹則有殼斗科(如青剛櫟、栓皮櫟)、樺木科(如川上氏鵝耳櫪、阿里山千金榆、榛樹)等,都深具潛力。

林試所與中央研究院等單位正展開深脈松露全基因定序,以及香氣調控基因的研究;期望有助於解碼台灣本土的白松露的秘密,並促進未來的開發利用。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燃木發電算不算再生能源? 歐盟環團請法院裁示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氣候之家報導,倡議人士4日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試圖阻止歐盟將木材視為再生能源。

木質燃料顆粒。圖片來源:Biomasa(CC BY-NC-ND 2.0)

來自六個歐洲國家及美國的原告團體認為,燃燒生質產生熱能和電力會惡化氣候變遷現象,是錯誤的解決方案。根據原告的簡報,歐盟再生能源指令可能提高原始森林砍伐的風險,違反歐盟位階更高的原則和個人權利。

該訴訟挑戰了歐盟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的32%。歐盟有近三分之二的再生能源來自各種形式的生質能——還有更多計畫正在研擬中。

「這麼做是在燃燒森林碳匯,並將二氧化碳注入大氣層,」訴訟的首席科學顧問、美國政策誠信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Policy Integrity)總裁布斯(Mary Booth)說:「為了滿足歐盟的生質能需求,得將森林生質運輸數千英里。我們認為不該再這麼做了。」

木材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煤炭還多。然而,歐盟將木材燃燒視為碳平衡(碳中和),因為樹木會重新生長,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

歐盟執委會氣候變遷部門的發言人不對該訴訟的法律價值表示意見。發言人強調,執委會的政策框架旨在保證「生質能的永續發展,同時加強土地和森林作為碳匯的作用。」去年通過該指令時,成員國和歐洲議會都贊同這一點。

森林管理的碳會計系統長期以來一直充滿爭議,布斯這一派科學家警告這些計算方法不能反映氣候真正的影響。她在一次記者會上說,應該讓樹木成熟並儲存碳,而非砍伐之。

原告也對其所在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文化遺產和人類健康危機表示擔憂,包括愛爾蘭泥炭沼澤的劣化,以及對愛沙尼亞少數宗教傳統的威脅。

律師彼得洛克利(Peter Lockley)解釋,從法律角度來看,該案需要證明再生能源指令以直接關係個人的方式與更高位階的法律《歐盟運作條約》(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TFEU)衝突。

參考資料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循著土石的紋理整復古道 「樟之細路」逐段牽起山林城鎮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林睿妤報導

台三線北段沿線,是客閩、原住民等族群開墾、遷徙的歷史縮影。由客委會主導,在2018年8月完成定線的「樟之細路」國家級綠道,連結了古道、公路與山村。客委會與林務局新竹林管處今攜手,偕同民間團體手作步道經驗,逐步修整國有林地內的古道路段,並設置指標系統,未來旅人將可循先人足跡,體驗山林及城鎮風光。

客委會、新竹林管處合作,偕同千里步道協會招募志工,逐步修整古道。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

客委會、新竹林管處合作,偕同千里步道協會招募志工,逐步修整古道。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

2018年行政院核定7條國家級綠道,串連山徑、水圳、台糖鐵道、自行車道等線型空間,期待透過修護、打造長距離綠道,幫助國土保育,也牽起人們和土地的新連結。其中,由客委會主責的這條「樟之細路Raknus Selu Trail」,縱貫桃、竹、苗、中四個縣市,路線主、副線共407公里。這條綠道曾是漢人與原住民生活邊界的土牛溝、隘勇線,也是樟腦與茶產業的經濟要道,因而在命名上,突顯產業發展歷史,並納入不同族群文化。(註:賽夏族、泰雅族以Raknus稱呼樟,Selu是客家話「細路」,即小徑。)路線穿越內山地區,有聚落風情,也有山林風光,具備國際觀光潛力。

樟之細路整體路線中,約有46公里路線位在新竹林管處所轄之國有林班地。近代公路開通後,古道乏人問津,倒木阻道、路基流失都不是罕事,去年1月,樟之細路修護工作首次在苗栗縣頭屋鄉的水寨下古道路段展開;今年2月,新竹林管處與客委會協同千里步道協會,再次於該路段舉辦工作假期活動,邀集了22位在地居民及外部志工,以手作步道方式繼續向南修整。

步道志工齊力清整古道。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

步道志工齊力清整古道,大多數的工作是清整路面、移除藤蔓、倒木,少數若有路面流失、高低路差太大等情況,則需要砌石駁坎、設置橫木跨橋、過溪踏腳石等更複雜的工法介入。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

就地取材 手作回應自然

手作步道的理念在以符合周邊自然環境及文史特色的手作工法,維護及修復步道。長期推動手作步道,更曾遠赴美國阿帕拉契山徑學習步道修護經驗的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說明,修復原則包括採以原工法、原材料,盡量就地取材,若有外購材料,應盡量融合當地整體環境、顏色;應減少設施如棧道、仿木欄杆等,並不宜以花崗石、大理石、植草磚等人工材料或鋪面「整建」步道。

最好的例證即是,跟著徐銘謙走在甫經修復的古道路段,才有辦法在看似自然的路徑上,尋出工法的痕跡——就地取材鋪設出來的路緣木,看起來就像偶然埋入土壤的木頭;遇到突出地面的板根,之所以能平穩跨過,原來是早在周圍鋪設石頭、填土,墊高了路面。

在甫經修整的古道路段,腳下踏著土壤,每一步都能穩健地接續。對比不自然的石作硬鋪面、好漢坡階梯,這樣的手作步道,不需要特意抬高腳步,較為省力也不傷膝蓋,更重要的是步道本身就是自然物構成,不耗費過多資源,也對生態干擾較少。攝影:林睿妤。

修復一段可以供人行走的步道,在意的不僅是不過度介入自然的態度,也重視用路人的行走感受,在高低落差大的地方,或挖去或填土,將坡度拉緩,亦可設土木階梯;遇到崩塌處,則以砌石駁坎,穩定邊坡後,繼續清整出可供行走的路面。

要能因地制宜、善用技法,考驗著步道修護者的智慧,也仰賴經驗,今年稍早,千里步道協會辦理首屆步道師授證會,鼓勵經過兩年培訓課程的志工成為步道種子教師,繼續投入手作步道行列。這一次的工作假期也正是授證步道師帶領下一代志工的新舞台。

設立指標系統 步道清楚又美觀

當步道作為一種公共空間,須有實用、安全考量,更可講究美學。上個月,水寨下古道已經設置起路面指標以及告示牌,透過牌面上的樟樹葉logo,旅人可輕易辨別自己正走在樟之細路,也能知悉鄰近地標、景點。這些指示牌採黃色系,在山林裡辨識度高,且顏色、大小在視覺上,對比周遭環境不會顯得突兀;另因應山區在夜間或降雨起霧,面材以反光貼紙為主。

樟之細路跨越多個縣市,為免各處指標作法不一,故而設置獨有的整體識別設計,並參考林務局山徑指標系統,在綠道轉折處、定點都設立牌示,引導用路人。右圖指示牌RSA39 012,RS意指樟之細路、A39為主線第39段、012則是點位編號,在密集處每100公尺可設一個點位。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左)。

樟之細路跨越多個縣市,為免各處指標作法不一,故而設置獨有的整體識別設計,並參考林務局山徑指標系統,在綠道轉折處、定點都設立牌示,引導用路人。右圖指示牌RSA39 012,RS意指樟之細路、A39為主線第39段、012則是點位編號,在密集處每100公尺可設一個點位。圖片來源:千里步道協會(左)。

為了確保標示方向固定、耐久及維護方便性,指標牌多設置在樹上,但以鋁釘半釘入樹幹方式,預留了樹木成長空間,並可依樹木情況或其他需求拔出重釘。目前,水寨下古道是樟之細路上第一條完成標示系統設置的步道。

隨著整建工作展開,樟之細路面臨的挑戰也正要開始。在林地範圍,路徑需要有人持續維護、定期除草;綠道行經私有地、社區聚落處,要能兼顧用路人的通行權與土地所有者的財產權,雙方得互信、尊重。而當人們更願意走訪,這條路才會真正走成。

位在苗栗的水寨下古道,是先民從頭屋行至獅潭地區的路徑,古道主要循後龍溪河口入山,深入老田寮溪流域,沿途峭崖險徑,水瀑不斷,故稱水寨下古道。文字整理:千里步道協會。攝影:林睿妤。

位在苗栗的水寨下古道,是先民從頭屋行至獅潭地區的路徑,古道主要循後龍溪河口入山,深入老田寮溪流域,沿途峭崖險徑,水瀑不斷,故而得名。最早是在鄭成功統治台灣時期,平埔族入山遷徙之路,後也是馬偕到訪獅潭傳教、行醫之路。文字整理:千里步道協會。攝影:林睿妤。

作者

林睿妤

念過森林,見過幾次微光透入林子的魔幻場景。現在覺得世事不能勉強,但願還有話可說。

農地工廠新政策出爐前夕 環團控「到昨天都還在蓋」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環保團體努力檢舉,但政府的即報即拆卻是說一套做一套、是喊假的!」行政院打算輔導農地工廠,政院版《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草案預計3月就要出爐,讓2016年5月20日後新增農地工廠即報即拆入法。環團卻拿著一張張到昨天都還在蓋的農地工廠照片,打臉政院政策不落實。

20190306檢舉三波農地工廠前後現況_190306_0025

1月初檢舉的新建農地工廠已經蓋好蓋滿。圖片來源:彰化縣縣環境保護聯盟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彰化縣環保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環團今(6)日在行政院前控訴,520後新增農地工廠拆不了,政院又打算放寬520以前已存的低污染工廠在農地上無限展延。農工分不開,如何好好發展農業與工業?

行政院經濟農業處參議呂貞慧代表政委張景森出面接受陳情,澄清修法會納入民眾聲音並納入吹哨者條款。對於縣市政府不拆工廠,政院也在研議中央可以代為執行拆除的配套,絕不會讓520後新增的工廠合法。

農地工廠長不完  「到昨天都還在蓋」

根據農委會資料,農地工廠共佔1萬4000多公頃的農地,除了影響農業生產、更有污染農地之虞。蔡政府上台後旋即宣告,任內新增農地工廠即報即拆,作為止血點,但實際卻是另一回事。

彰化縣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以一張張的鐵皮屋廠房照片指出,「這是2017年檢舉的、現在公司還在營運」、「這是今年1月初檢舉的,當時兩棟建築物,昨天去看又多了三個建築體,現場還有怪手施工。」她指責,「政府完全沒作為」。

細雨中,環團來到行政院前,再度控訴「新建違章工廠 拆!拆!拆!」這個兩年來一貫卻未落實的主張。

17544-2

彰化農地工廠無視檢舉,持續興建。圖片提供:彰化縣縣環境保護聯盟

行政院雖然也曾祭出520後新建農地工廠拆除專案,但第一波僅公布17家,共拆除16家,一家停工,至今未公布第二波。

「這不應只是一場抓倒楣鬼的大戲」,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指出,事實是農地工廠還持續增加。

他呼籲政府持續監測,落實檢舉違法案件的資訊公開,讓輿論與社會大眾作為執法的後盾。「看誰在包庇,公布出來!」

行政院:研議代位拆除條款

為處理農地工廠輔導就地合法化,政院打算今年3月提出《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草案,蘇貞昌日前也於立院公布修法方向。堅持不允許新設農地工廠,也表明不願花1萬4000多公頃的農地來安置數萬家農地工廠。

呂貞慧說明,修法將納入民間意見與吹哨者(檢舉)條款,絕不允許新建農地工廠合法化。至於工廠屬可以留在農地上的「低污染」工廠也會重新檢討。

對於就是不肯執行拆除的地方政府,呂貞慧表示,政院打算在《工廠管理輔導法》法中訂定由中央代為執行拆除的條款。由於牽涉到地方自治法,在改善期、罰鍰、斷水斷電等相關規定都需要詳細的配套,政院已為此開過很多次會議。

0306-1

行政院經濟農業處參議呂貞慧(左三)接受陳情,並說明政院修法方向。攝影:陳文姿

至於還在持續新增的農地工廠,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科長雲瑞龍解釋,會先斷水斷電處理,也會查察業者是否利用合法建築用電偷接電力到工廠。

環團憂修法方向農工混雜 農地上的未爆彈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指出,廠商無視政府繼續違法新建工廠,地方政府也不拆,修法意義何在?落實新建違章工廠即報即拆是基本前提。

環團也憂心政院版修法中對520以前低污染農地工廠的處理態度。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郭鴻儀說明,政院打算輔導低污未登記工廠,以繳納回饋金來取得二年一換的「特定工廠登記」,等到這些工廠爆發污染、工安問題才會強制遷走或關廠。

「這等於是農地上的一顆未爆彈。」郭鴻儀指責,這些號稱低污的工廠包括金屬加工、化學製程產業,對農業有一定的危險。難道要等污染發生後,再跟農民說:「對不起,你的農地不能用了」。

他指出,這對工廠經營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這些農地上的工廠會被限制發展。如此修法方向將導致農工混雜,喪失土地分區管制,農、工各自發展的雙贏機會。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Why not Australia/與鯨鯊共游的行前課:只想用最好的姿態與你相見

$
0
0
文:Why not Australia

在這幾年開始陸陸續續看到很多人跑去宿霧,然後伴隨著與鯨鯊共游的照片影片,直到最近即將要去宿霧,認真的看了資料,希望將一些資訊分享出去。

不管去過了或是沒有去過,看過鯨鯊還是沒有,這樣的事情其實都很值得再去思考一次。想要講這些也沒什麼理由,只是因為鯨鯊其實就是我的初心。

在Oslob,最有名的莫過於100%目擊率的鯨鯊共游,根據「phillinestravelpackage.com」所發表的文章中,揭露了在Oslob的鯨鯊正在面臨什麼樣的情況,以及為什麼這樣的旅遊資訊平台不再宣傳Oslob的鯨鯊共游行程。

2012.05.11菲律賓歐索陸鯨鯊 攝影者:謝新曦
2012.05.11菲律賓歐索陸鯨鯊。攝影者:謝新曦;本報資料照。

1. 餵食行為對於遷徙模式的影響

鯨鯊就像其他魚一樣他們也是高度迴游的魚類,遷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食物以及繁殖。在夏天以及春天的時候大部份的鯨鯊會沿著熱帶地區的海岸線游,例如墨西哥灣、澳洲、非洲、東南亞等地方。鯨鯊遷徙的路線每年大概是幾千英里,在2018年還有數據顯示有一隻叫做「Anne」的鯨鯊游了兩萬多公里的距離。雖然不知道鯨鯊確切的遷徙目的是什麼,但是我們知道鯨鯊是一種有遷徙模式的魚,但是在Oslob的鯨鯊,停留的時間卻是越來越長,因為當地的漁民業者對鯨鯊的餵食,導致當地的鯨鯊停止進行遷徙這樣的行為,當地有一隻叫做「Mr. Bean」的鯨鯊就被記錄了在當地停留了392天。

這樣的餵食行為很顯然的影響了他們的遷徙模式,特別是像鯨鯊這種已經被列為瀕危的物種,他們的繁殖週期會受到餵食行為的負面的影響,母鯨鯊為了要增加下一代的存活率,會找一個「適合」的地方生小孩,有足夠的食物又安全的地方,但是當他們不再遷徙,這樣的繁殖週期也會被影響,鯨鯊後代的存活率也會降低,然而已經瀕危的物種就會更加的危險了。

2. 鯨鯊進食行為的改變

鯨鯊是一種濾食性的鯊魚,鯨鯊的進食行為是仰賴多功能的吸濾器(versatile suction filter-feeding method),這樣的方法讓他們可以捕捉更大的、更活躍的獵物以及浮游動物的聚集體,但是也可能代表他可以過濾比較少的水,讓他們更有效率的集中這些浮游生物然後吃掉。

簡單來說鯨鯊就是,吸進一大口海水然後將海水從鰓過濾出去,把他要吃的東西留下來。鯨鯊的主要食物為浮游生物,偶爾會吃一些小型的動物比如說磷蝦、水母、沙丁魚、魷魚以及螃蟹,只要他們夠小就好。

但是當地觀察的海洋學家以及科學家指出在Oslob的鯨鯊,已經不會出現這樣的進食方法了。在Oslob的鯨鯊出現了進食方法為「垂直進食Vertical feeding position」,「被動進食passive feeding」以及「海面進食surface feeding behaviour」,這些進食方式對鯨鯊來說,都不是最自然的進食方法,雖然這樣的進食方法還是有在個體上被觀察到,但是並不是他們主要的進食方式。

3. 受傷

Oslob的鯨鯊已經被養成這種習慣,他們看到船就會直接聯想到食物,即使他們是游到了互動區、餵食區域以外,也養成了看到船就衝上去等飯吃的這種型態,他們沒有辦法分辨哪一艘船是要餵他們的哪一艘船不是,最危險的莫過於當他們到了餵食區外它們看到動力小艇也是一股腦地衝上去,科學家也觀察到很多在Oslob的鯨鯊撞到機動小艇造成的傷口,有一個例子是一隻叫做Fermin的鯨鯊,就有很多的傷口在他的臉跟眼睛的部分,他有好幾天都沒有進到互動區內因為他把疼痛跟接近船隻聯想在一起了。雖然傷口好了,但是在眼睛部分造成的傷好卻已經是永久的了。

4. 食物的營養成分

前面就講到了,鯨鯊吃什麼,浮游生物還有一些小型的甲殼類動物,像是磷蝦、螃蟹幼蟲、橈足類、小型魚類,像是沙丁魚、鳳尾魚、鯖魚,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大型的獵物像是,小金槍魚、長鰭金槍魚跟魷魚 (Compagno,1984; Last&Stevens,1994)。還有一些浮游植物及大型藻類。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長得跟一台公車一樣大,所以他們也吃很多很多很多,平均一天裡面有7.5個小時都在吃,大概會吃掉44公斤的浮游生物,但是在Oslob,他們只餵食鯨鯊吃小蝦,根據報導指出,如果沒有遊客的話,他們也不會被餵食。

由於從船上餵食的效率很低,當地的鯨鯊並沒有辦法獲得「足夠」的食物,因為他們主要被餵食櫻花蝦,他們的營養來源跟一般野生的什麼都可以吃到的鯨鯊就差很多了。

除此之外,因為Oslob櫻花蝦的價格上漲,越來越多的漁民從很遠的地方買進櫻花蝦,這樣子的長途運送,也使得櫻花蝦的品質並沒有那麼好,造成了鯨鯊常常不吃這些品質不好的食物,而常常處於飢餓甚至營養不良的狀態。

5. 造訪Oslob的遊客並沒有被正確的教導與野生動物應該如何相處

共和國法案9147就明文指出,狩獵、出售或是騷擾鯨鯊是違法的行為。但是這樣的政策在Oslob其實並沒有被好好遵守,有些旅遊業者並沒有告知遊客相關的訊息已經該遵守的規範,也沒有強調為什麼要保護他,這樣的漠視法規,讓當地鯨鯊的處境是越來越艱難。

根據LAMAVE的調查,他們計算了鯨鯊與人的肢體接觸,其中調查期間記錄了1823次活動觸摸,累積3849分鐘。換算下來等於一個小時內鯨鯊就會被觸摸29次,97%的時間這個法規都是沒有被遵守的,當違規事情發生也沒有處罰以及監督。


這樣子一篇文章關於「五個你不該去Oslob與鯨鯊共游」在好幾年前就被轉傳了,但是這些年來,去Oslob的人有沒有減少,就我身邊的同溫層來說,是沒有的。

有些人根本不在乎,但是我想有更大部分的人是「不知道」,我常常聽到回來的人跟我說,我去跟鯨鯊游泳了他們好酷,但是水超臭。

大部份的人不知道關於鯨鯊餵養這件事情背後的意涵是什麼,不知道鯨鯊餵養到底會怎麼樣,你只知道你一定要趕在8點當第一批出去的遊客,因為之後就沒那麼舒服了。

對,為什麼如果不是第一批出去就會這樣呢,因為水下的環境很不OK,你下去幾十分鐘都覺得不OK了,想想看這些因為被餵食而不迴游的鯨鯊,他們要在那裡待多久?

從保育方面來看,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人道的事情,但為什麼他們還能夠繼續這樣呢?


這時候我們要從其他方面的角度來看,根據一篇剛出爐的研究(2018年12月)顯示,鯨鯊共游對當地漁民帶來了多大的經濟效益,我聽過很多人跟我說,甚至我也都是這樣告訴自己,在那樣的環境總比死掉好,如果他們不做鯨鯊共游的這個活動,他們就會死。與其讓他們死,不如就這樣讓他們活著吧。

Oslob有一家於2011年所成立的潛水公司,在主打鯨鯊旅遊後剛開始的五年吸引了超過7萬5000名遊客。門票收入達到1840美元,大約5億6700萬台幣。

在開始鯨鯊共游這種模式開始前,在Oslob當地一直都有糧食的問題,主要是以漁業為生,海流強的時候無法出海捕魚,就等於沒有收入。長期的過度捕撈以及珊瑚礁的破壞是造成糧食供給問題的原因,除了糧食問題以外,還衍伸的很多的社會問題,童工、醫療問題、教育,等等的,為了填飽肚子,生態的問題當然就會往後擺了。

開始了鯨鯊生態旅遊後,對生態的改變當然還是有的,當地的漁民知道鯨鯊活著他們可以賺到的錢比把鯨鯊殺掉還要更多,鯨鯊帶來的收入能夠讓社區擺脫貧窮,提供更多的糧食、醫療、教育與住宅,也能夠防止珊瑚礁因為不當的漁法被摧毀。

除了保護鯨鯊以外,這樣的旅遊方式所帶來的收入也資助了Ta-awan和Oslob的旅遊以及當地基礎建設、衛生、教育及社會福利計畫,並管理五個海洋保護區。


Oslob鯨鯊旅遊這件事情很顯然的就是改變的當地的經濟,讓當地的孩子能有錢去讀書,有錢看病,甚至能夠吃飽飯。但是鯨鯊呢?因為被餵食的關係,他們幾乎是就困在那裡了,他們不會再用「正常」的方式進食,後代也沒辦法在食物充足安全的地方成長,甚至他們也吃不飽了。

沒有人有什麼錯,他們為了吃飽飯,而去做這樣的事情也是人之常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育以及管理才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更嚴僅的管制,甚至是教導漁民在以不改變生物習性的前提下進行生態旅遊,更完備的法規,這樣才是能夠讓鯨鯊生態旅遊永續的方法。


這篇的結論其實也不是要告訴大家不要再去Oslob看鯨鯊了,只是我們每一次的消費,都在選擇這世界的樣貌。選擇有好口碑、好的行前教育的船家,甚至是選擇到其他的地方去例如說菲律賓的Donsol,西澳的Ningaloo,在鯨鯊迴游到那裡的時候再去看他,讓他們健健康康的長大,好好的生活,再用最好的姿態與你們相見。

後記

在去年決定要去宿霧的時候,我其實也是第一個說出我要去Oslob看鯨鯊!但是可能是因為路程不順,我哥就問我說:「你確定要去Oslob看鯨鯊嗎?」

我就說:「為什麼不看?當然要看啊!我真的很喜歡鯨鯊。」
「你希望你人生中第一隻看到的鯨鯊就是小小臭臭的嗎?」

然後我就覺得很難過,發自內心的難過,我查了很多跟Oslob鯨鯊旅遊相關的資料,我甚至開始找我到底可以去哪裡看鯨鯊,用更友善的方式去接近他們。

我買了一套鯨鯊樣子的泳衣,然後到處假裝自己是鯨鯊XD

雖然聽起來很白癡,但是我好想好想在看到他們的時候,告訴他們說:「我來看你們了,希望你們都健健康康的,能夠看到你們長得這麼好,我就心滿意足了。」

*本文轉載自Why not Australia 粉絲專頁

參考資料

  • Colman, J. (1997). A review of the biology and ecology of the whale shark.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51(6), pp.1219-1234.
  • Davis, D., Banks, S., Birtles, A., Valentine, P. and Cuthill, M. (1997). Whale sharks in Ningaloo Marine Park: managing tourism in an Australian marine protected area. Tourism Management, 18(5), pp.259-271.
  • Lowe, J. and Tejada, J. (2019). The role of livelihoods in collective engagement in sustainable integrated coastal management: Oslob Whale Sharks.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170, pp.80-92.
  • PHILIPPINES TRAVEL PACKAGES. (2019). Whale Sharks Tours in Oslob, Cebu Are a Crime Against Nature.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philippinestravelpackage.com/oslob/ 
  • Thomson, J., Araujo, G., Labaja, J., McCoy, E., Murray, R. and Ponzo, A. (2019). Feeding the world's largest fish: highly variable whale shark residency patterns at a provisioning site in the Philippines.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2019). 鯨鯊救了整個漁村 菲律賓Oslob的社區型生態旅遊.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e-info.org.tw/node/215879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海洋熱浪更頻繁 科學家警告:後果有如野火燎原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不只是陸地,海洋也會受到熱浪侵襲,影響可能更為嚴重。科學家在一份最新研究中警告,影響海洋的熱浪次數急劇增加,殺死大片的海洋生物,有如「大面積焚毀森林的野火」。

英國衛報報導,全球暖化正使海洋平均溫度逐漸增加,科學家首次針對海洋熱浪進行全球系統分析,探討海洋溫度達到極端溫度五天或以上的現象。

嚴重白化的叢狀軸孔珊瑚。提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昭倫
嚴重白化的叢狀軸孔珊瑚,攝於2018年野柳海域。圖片提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

科學家說,此種破壞也危害著人類,因為人類依賴海洋獲取氧氣、食物、抵禦風暴以及消除溫室氣體二氧化碳。

熱浪天數增50% 海洋死亡有如遭祝融

研究發現,熱浪變得越來越頻繁,持續時間越來越長,過去幾年間熱浪發生次數增加了三倍。長期來看,與1925年至1954年相比,截至2016年的30年間,熱浪天數增加了50%以上。

隨著熱浪的增加,海藻林、海草床和珊瑚礁逐漸消失。這些基礎物種對海洋生物至關重要,提供棲地和食物,但是從加州到澳洲,乃至西班牙的海岸都受到打擊。

英國普利茅斯海洋生物協會學者史邁爾(Dan Smale)說:「熱浪引發的野火會焚毀大面積的森林,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水中。」他將研究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數百公里的海岸線上,海藻和海草奄奄一息,幾週或幾個月後消失。」

研究論文分析 找出全球有害「熱點」

除了量化熱浪的增加外,該團隊還分析了116篇研究論文,其中包括八次研究豐富的海洋熱浪事件,例如2011年襲擊澳洲的破紀錄熱浪「Ningaloo Niño」以及東北太平洋從2013年到2016年持續存在的「熱點」。「這些熱浪對浮游生物到無脊椎動物、魚類、哺乳動物和海鳥等各種生物都有不利影響,」史邁爾說。

科學家們將熱浪增加最多的地區,與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或已接近其溫度極限的地區,以及已經發生污染或過度捕撈等額外壓力的地區進行了比較,找出從東北大西洋到加勒比海到西太平洋的有害熱點。「許多海洋系統受到多重壓力的打擊,」史邁爾說。

海洋整體升溫 熱浪跑得比魚快

自然發生的聖嬰現象是推高海洋某些地區溫度的關鍵因素,全球暖化對這個現象的影響仍然不確定,但海洋的逐漸整體升溫,使熱浪襲擊時情況更加惡化。

「起始溫度要高得多,因此熱浪來襲時的絕對溫度也高得多,壓力也更大,」史邁爾表示。他說,可以移動的海洋動物,理論上可以游到較涼爽的水域,但是海洋熱浪往往比魚類速度更快地衝擊大片區域。

研究人員表示,海洋熱浪會產生「重大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影響」,例如2012年西北大西洋龍蝦受到嚴重影響,造成美國與加拿大邊境的緊張局勢。

參考資料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最新數據凸顯中國的低碳轉型複雜性

$
0
0
文:馮灝(中外對話研究員)、白睿(中外對話氣候研究及溝通專員)
2018年中國煤炭消費再次上漲,能源結構轉型的力度和持續性成關注焦點。

位於內蒙古的露天煤礦。圖片來源:Qiu Bo / Greenpeace

中國國家統計局2月28日上午公佈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中國煤炭消費繼2017年經歷小幅反彈後,2018年再次上漲。

中國煤炭消費總量在2013年達到42.4億噸峰值,之後在政府優化能源結構、控制污染排放的努力下,曾實現2014-2016年連續三年下降。

專家表示,煤炭消費連續第二年上漲表明中國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可能調低了節能減排目標的相對優先級。基礎建設投資熱潮的再度興起,也使人擔憂高耗能產業的增長,以及經濟與能源脫鉤步伐放慢。

低碳轉型步伐放慢?

煤炭消費回升推高了中國碳排放。根據綠色和平的測算,去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了約3%,這是中國自2013年以來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

近期,中國國內有不少聲音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提出應該給煤炭消費量一定的增長空間,呼籲通過煤製天然氣、煤製油的方式緩解中國的能源供應壓力。針對這些聲音,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表示,「再怎麼提高技術,煤炭都是低效的、高碳的。從全球減排溫室氣體和低碳轉型出發,回頭去依靠煤炭,是在開倒車。」 

針對「 清潔煤電 」的提法,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告訴中外對話,「煤炭可以清潔化利用,但煤炭本身不能叫清潔能源。煤炭發電可實現常規污染物超低排放,但沒有解決低碳排放。」

何建坤表示,中國的綠色轉型是相當艱難的挑戰,在很短的時間內要完成從峰值到零碳,但是同時,綠色轉型的行動力度越大、成果越顯著,中國對於未來的掌控就越主動。

趨勢仍在

儘管煤炭消費有所回升,但中國煤炭消費並未回到2013年的水平,總體下降趨勢未變。


綠柱:煤炭生產量(單位:十億噸),藍柱:煤炭消費量(單位:十億噸),黃線:煤炭消費佔比。圖片轉自:中外對話

從能源結構來看,2018年中國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59.0%,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是中國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首次低於60%。在中國把天然氣歸類為「清潔能源」的前提下,2018年,中國清潔能源消費量(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占到了能源消費總量的22.1%,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

預計到2020年,中國可以完成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十三五」目標。

周大地表示,2019年對於達成大氣治理攻堅戰定下的階段性目標非常重要。在大規模依賴脫硫、脫銷、除塵等末端治理手j段之後,下一階段必須依賴能源結構的調整。

電力消費高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發電量同比增長7.7%;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5%,兩者的增速創下2012年中國經濟放緩以來的新高,高於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6%的增長速度。

這一方面顯示出中國終端能源消費清潔化加快的趨勢,以更清潔的電能來替代燃煤和燃油等能源形式;另一方面,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潮再度興起,高耗能產業,比如煤炭、鋼鐵、建材、化工,加速反彈,也大規模的帶動了電量增長。這些行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依然佔據重要引擎作用,因而影響減煤的持續性。

電力消費的快速增長凸顯了中國綠色轉型的複雜性。一些行業的污染減排行動表現為更高的電力消費。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以鋼鐵行業為例分析認為,隨著落後產能的淘汰、電爐鋼比重的大幅提高以及環保設施投運,鋼鐵工業用電量大幅增長9.8%,比上年提高8.6個百分點,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8個百分點。

基建熱潮復甦?

一些分析人士擔心,中國政府可能會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再次通過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來促進經濟增長。

在中國,經濟刺激往往是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來進行。儘管有些基礎設施可能是必要的,但短期內,這些項目將促進對能源密集型建築材料(如鋼鐵、水泥)和電力的需求,進而增加煤炭消耗,並推高排放。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中國選擇的經濟發展方向對全球氣候努力具有重要意義。綠色和平能源分析師柳力(Lauri Myllyvirta)在去年12月的一篇文章中說,「中國新一輪的工業和建築刺激計劃將使得全球排放量再增長幾年。」 

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一直在避免推出全面的刺激計劃,而是選擇了有針對性的刺激措施,如投資8600億元人民幣,專門用於高速鐵路和地鐵系統的發展。

國際金融服務機構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彭藹嬈去年11月預測,中國今年將向經濟注入價值9至10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刺激方案。根據2018年底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她還預測,基礎設施將是2019年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這意味著對金屬產品的需求將繼續增長。

然而,就在上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重申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大規模刺激。

袁家海表示,2019年宏觀經濟增長形勢必然會比2018年更加艱難,尤其是受到全球經濟增長低迷,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中國政府把「穩投資」作為穩定經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本輪穩投資不會對高耗能行業形成顯著刺激。

根據國家發改委在其官網上2月26日公佈的文件,2019年將加大關鍵技術、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等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人木諮詢(北京)有限公司研究員劉嘉表示,「從行業的角度來看,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在提高。這些基礎設施建設與碳排放的關係從數據上看還不明確。」

問責可以解決塑膠危機 WWF籲訂定國際條約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5日發布報告警告,全球塑膠污染危機只會惡化,除非塑膠價值鏈中的所有參與者都能為塑膠對自然和人類造成的真實代價負責。 WWF的新研究〈問責解決塑膠污染〉發現,解決塑膠污染的責任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費者和廢棄物管理端,除非整個價值鏈都採取行動,否則努力仍然不夠。

垃圾掩埋場。圖片來源:WWF
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掩埋場。圖片來源:WWF

該報告在下週奈洛比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前發表。報告中警告,接下來到2030年,若情況一直沒有顯著改變,可能再有1.04億噸塑膠進入生態系統。

塑膠管理不完善,已經對野生動植物和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性影響。超過270種物種因塑膠纏繞而受害,已發現超過240種物種誤食塑膠。每年人類和動物繼續從食物和飲用水中吃下塑膠,到底會有什麼影響則仍然未知。

根據該報告,若一切照舊,塑膠生命週期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預計將增加50%,而塑膠焚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30年達到三倍,原因是錯誤的廢棄物管理方式。

「我們現有的生產、使用和處理塑膠的系統應徹底改革。這個系統缺乏問責制度,讓不斷增加的塑膠進入自然界,」國際WWF總幹事蘭博提尼(Marco Lambertini)說。

在3月11日至15日舉行的UNEA會議上,塑膠污染將是世界各國領導人的主要環境議題之一。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各國政府開始談判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海洋塑膠污染國際條約。

這個條約必須建立國家目標和透明的報告機制,而且企業也必須報告。此外也應提供低收入國家財政和技術支援。

〈問責解決塑膠污染〉報告要求採取行動加強現有的制度,例如消除非必要的一次性塑膠,升級國家廢棄物管理計劃和達到100%的回收率。

2月11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了一項全球請願,要求針對海洋膠料污染產生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迄今已吸引了25萬人連署。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全球城市排碳榜揭曉 台灣都會區進500強

$
0
0
文:高宜凡(前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城市產生的碳足跡約有1/3來自公共交通和建築等基礎設施,只要當局對症下藥,把公共運輸系統(公車、火車、地鐵等)轉換到更低碳的能源,或針對住宅樓宇設定必須遵守的能源效率標準,就可降低至少25%的排放量。


城市的確是主管當局必須優先管制的減碳重心。攝影:高宜凡

城市,早該是抵禦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主要戰場。翻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14年的統計,城市地區集中了全球54%的人口數量,每年消耗超過70%能源,名列前茅的600個大城市,合計貢獻全世界約60%的GDP,無論就環境負荷或經濟貢獻等條件考量,城市的確是主管當局必須優先管制的減碳重心。

事實上,從全球暖化引發的一連串風險因子來看,城市更是首當其衝,全球超過90%的主要城市(從首都、大港口、到工商重鎮)皆位居沿海區域,一旦氣候變遷加劇海平面上升和極端氣候災變,相關衝擊可想而知。如不久前盛大舉辦亞運的印尼,原本全國上下還沈醉在時隔56年(繼1962年後)再次舉辦該盛會的喜悅,想不到被萬隆理工大學(ITB)的研究潑了一盆冷水。該團隊研究發現,日益嚴重的氣候災難(海平面上升、豪雨成災、洪水氾濫等),加上當地長年超抽地下水,到了2050年,整個雅加達可能有一半會泡在水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水淹沒的首都。

首爾名列全球城市排碳量榜首,前20名高排碳城市即有13座位於亞洲(含中東)地區。 圖片來源:WEF
首爾名列全球城市排碳量榜首,前20名高排碳城市即有13座位於亞洲(含中東)地區。圖片來源:WEF

城市排碳榜,「亞洲」獨占鰲頭

話說回來,各城市的溫室氣體排放結構與其面臨的環境衝擊不盡相同,想了解哪個城市最有條件對抗氣候變遷?誰又處在高風險地帶?從「碳足跡」這個指標來看,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今年中,挪威科技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發表了一份報告《Global Gridded Model of Carbon Footprints》,蒐集到散落189國的1萬3000座城市排放資料(不含工業部門和土地使用),算是迄今最完整的城市碳足跡統整資訊。

先比較總排放量,排行第一的是南韓首都首爾(2.76億噸),其次是中國的廣州(2.72億噸)和美國的紐約(2.33億噸),而前10名的高排碳城市,就有七個位於亞洲地區(包含中東),剩下三個名額則由美國城市(還有第五的洛杉磯、第八的芝加哥)通包。即使範圍放大到前20名,仍有13座城市來自亞洲,前面提到的雅加達(8370萬噸)即名列第19。

比完總量,接著看「人均」(per capita)排放強度。鄰近台灣的香港以每人每年排放34.6噸二氧化碳奪得第一,緊追在後的兩座城市(Mohammed Bin Zayed City & Abu Dhabi)皆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不意外的,這份榜單同樣是亞洲城市的天下,不僅包辦前10名,更在前20名囊括了16個名額,而且幾乎都由中國(九座城市)和中東(六座城市)兩大區域瓜分,唯一的漏網之魚,是名列第四的新加坡(每人30.8噸)。至於非亞洲城市群,以美國的紐奧良(第12名,每人26.1噸)最高。

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前十座城市,全部位於亞洲地區,光是中東就占了五個。圖片來源:WEF
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前十座城市,全部位於亞洲地區,光是中東就占了五個。圖片來源:WEF

而大家最關心的台灣,這次也有五座城市進入世界前500強榜單,以排放量名列全球第39名的台北(5330萬噸)最高,人均排放強度則以新竹的每人7.3噸最多。

不過這裡要說明的是,挪威科技大學把人口密度達一定程度以上的地區都當成城市,所以有些統計資訊跟官方的劃分方法不太一致。比如,代表日本登上全球城市總放榜第九名的城市,就把東京跟橫濱湊在一起(Tokyo/Yokohama,1.32億噸)。至於台灣部分,研究團隊可能也把台北、新北、桃園算在一起了,因為「Taipei」的人口竟高達859萬人!

排放集中化!城市地位舉足輕重

除了排碳重心明顯往亞洲和開發中國家移動,挪威科大第二個重要發現是「集中化」,不但許多大城市是該國主要的排放來源,放大到全世界,狀況也相去不遠。

台灣有五座城市進入前500強,但台北、新北、桃園似乎被研究單位合併計算為同一都會區。資料來源:GGMCF

台灣有五座城市進入前500強,但台北、新北、桃園似乎被研究單位合併計算為同一都會區。資料來源:GGMCF

首先,排碳位居前100名的城市,合計人口約占全球城市群的11%,卻貢獻高達18%的排放量。研究觀測的187個國家裡,過半(98國)國家前三名的排碳大城,即貢獻該國逾1/4排碳。比方,南韓首善之區的首爾,便貢獻該國45%的排放量,英國前三名的城市(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罕),也占有該國占約兩成排碳,就算位居全球第二大排碳國、地廣人稀的美國,前三名城市(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也貢獻了近10%的比重。

報告作者之一的Dan Moran分析:「結果再明顯不過了,更多的人口和財富,意味著更多的排放!」但他話鋒一轉,當碳足跡高度集中在城市地區,表示城市採取的行動可創造事半功倍的成果,尤其許多地方政府都對溫室氣體排放源和環境事務握有管轄權,大可採取比中央政府更快速、也更具企圖心的行動。他舉例,城市產生的碳足跡約有1/3來自公共交通和建築等基礎設施,只要當局對症下藥,把公共運輸系統(公車、火車、地鐵等)轉換到更低碳的能源,或針對住宅樓宇設定必須遵守的能源效率標準,就可降低至少25%的排放量。

全球前十大排碳國家中,前三名城市均貢獻該國極高的排碳比重。資料來源:Scientific American

全球前十大排碳國家中,前三名城市均貢獻該國極高的排碳比重。資料來源:Scientific American

另一個好處是,比起國家層級或大範圍的行政區域(如州),城市不但可以更量身訂做地設計適合該地條件(地理、氣候、收入、人口)的氣候行動方案,也更便於在同儕間分享成功案例和推廣經驗。2005年成立的C40,便是國際聞名的城市倡議組織,另一個成立近30年的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也聚集了上千個會員城市,每年都在世界各地舉辦許多氣候倡議和培力工作坊。

「地方」先行!減碳行動反客為主

這股「城市帶頭」的熱潮,本來在近幾年就不斷到處延燒,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球已有超過2500個地方政府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想不到去年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的刺激,又再攀上史無前例的高峰。

早在2016年川普意外當選時,包括紐約、加州、華盛頓等16個州政府(加上波多黎各)便合力籌組「美國氣候聯盟」(United States Climate Alliance),一方面代表民間參與國際氣候會議,二來也誓言繼續履行美國的減碳承諾。據估算,美國氣候聯盟所涵蓋的範圍,合計排放量可在2025年削減24%,距全國整體目標(減碳26~28%)已經不遠。此外,另外還有將近70個美國城市加入「市長氣候行動計畫」(Mayors National Climate Action Agenda),以「地方包圍中央」的模式執行氣候行動,不受中央牽制。如紐約市自訂了2050年排放量要比2005年減少80%的長期願景,西部大城洛杉磯的目標,是打算在2035年減碳60%,芝加哥的短期計劃,則是2020年排放量要比1990年水準降低25%,紛紛展現強烈的減碳野望。

即便國家領導人態度消極,但從城市、企業界、到校園,美國各界依舊展現強烈的減碳抱負。資料來源:We Are Still In
即便國家領導人態度消極,但從城市、企業界、到校園,美國各界依舊展現強烈的減碳抱負。資料來源:We Are Still In

前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也和知名環保團體「塞拉俱樂部」(Sierra Club)前總裁波普(Carl Pope)合著《希望的氣候:城市、企業和公民拯救地球之道》(Climate of Hope: How Cities, Businesses, and Citizens Can Save the Planet),書中特別強調「城市」在減碳領域的重要角色。而他發起的「We Are Still In」網站,更洋洋灑灑地羅列願意繼續履行減碳承諾的州政府、城市、大學、企業、甚至宗教團體,證明美國各界不會在世界減碳賽場上缺席。誠如彭博所說,當孩子氣喘發作送醫的時候,家長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打電話要求市長改善空氣品質,「沒錯,城市是主要的問題來源;但也是提供解決方案的地方!」

當世界減碳競技場的遊戲規則,不再是中央政府說了算,改以城市和地方政府為主要行動者時,台灣可得做好準備。

全球城市排碳榜揭曉 氣候行動板塊大位07

近年的聯合國氣候會議現場,到處可見以「城市」和「地方行動」為主題的活動。攝影:高宜凡

農地工廠/《工廠管理輔導法》修什麼 六大關鍵重點整理

$
0
0
文:陳文姿(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農地上的工廠成為台灣奇特的風景,佔據優良農地、甚至污染良田。歷年來,政府都拿不出有效的處理方式。2011年嘗試以「臨時工廠登記」的方式納管,但成效不彰。「臨時工廠登記」輔導期明年即將到期,蔡政府預計3月底前提出新的納管方式。

新的農地工廠政策能否同步解決既存與新增農地工廠的問題,真正輔導農地工廠走向合法化與長期經營,抑或是繼續放任農地工廠興建?關注農地保護的環保團體如何看待這次修法?本報特別整理《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說明農地工廠六大爭議

關於《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你應該知道的事

1. 農地工廠有幾家?

目前仍無法確定家數。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的推估是3.8萬家;根據農委會的農地資源盤查,農地工廠占用面積是1.4萬公頃,若從占用面積推估,有一說法是13萬家。

2. 為什麼這會期非修不可?

政府於2010年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試圖管理農地工廠。開放2008年3月14日前已經存在的低污染工廠辦理「臨時工廠登記」(簡稱臨登),且在輔導期限(2020年6月2日)以前免受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相關的處罰規定。

由於已經辦理臨登的7421家工廠僅有十家完成合法化、五家遷移,絕大多數仍處在暫時性的「半合法」狀態。過了輔導期限,臨時登記證將形同廢紙,也因此立委、業者、政府均急於修法。

3. 立委版的修法方向

立委已經提出多個《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版本,主要訴求:

  1. 放寬臨時登記受理門檻(亦即讓2008年3月14日後的工廠也可以辦理臨登)
  2. 放寬輔導期限(延到2020年6月2日之後)
  3. 輔導期限期滿再展延。(延伸閱讀:解決農地工廠  經濟部拚本會期提《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案)

4. 政院版修法方向

目前行政院版尚未公布,但行政院長蘇貞昌2月在立院回覆質詢時說明三個方向:(參考影片)

  1. 不准新設農地工廠;既有工廠不得污染、不得危及公安。但也不會再浪費14000多公頃的農地來安置這幾萬家的工廠。
  2. 已辦理臨時登記的7400多家工廠,不會因明年輔導期到期而失效。政府將優先輔導他們合法。 
  3. 對於長期群聚、沒有污染、沒有公安危疑的工廠希望「就地」輔導。讓這些為台灣拚經濟的工廠老闆安心拚經濟,並提供就業機會。

行政院也曾對外說明,將增加吹哨者(檢舉人)條款與代位拆除(中央代地方執行拆除)配套,預計3月底前送立法院審查。

5. 政院版初步方案(尚未定案)

以蔡政府上台(2016年5月20日)作為主要分界:

(1)2016年5月20日以後新增農地工廠:停止供電、供水,限期拆除。
(2)2016年5月20日以前既有農地工廠:
        a. 高污染者:遷廠或關廠,否則停止供電、供水。
        b. 低污染者:提出工廠改善計畫並輔導改善(配套:「特定工廠登記」)。未提出者停止供電、供水。

新制——「特定工廠登記」

2016年5月20日以前既有的低污染農地工廠應提出工廠改善計畫、繳交回饋金、改善環保、消防、水利、水土保持等設施。

        a. 兩年內未改善完成者,重新申請、重新繳交回饋金,直到完成改善。
        b. 完成改善者,可申請「特定工廠登記」。
        c. 特定工廠可擬「用地合法計畫」,變更使用地編定,留在原地。

台南農地污染控制場址(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因為遭受污染,農地只能被掛牌宣告不得耕作。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一次看懂農地工廠六大爭議

【爭議一】「不會再浪費1萬4000多公頃的農地來安置這幾萬家的工廠」

所謂的1萬4000多公頃,指的是農委會調查農地工廠佔據農地的面積。政院不希望另找土地集中工廠,對外的說法是如此一來會再破壞農地。換言之,這政策是讓農地工廠「有條件」保留在「原地」。

環團態度:農地和工廠用地需要有明確區隔,才能避免工廠排污污染農地,這是基本原則。

【爭議二】沒有污染疑慮的「低污染」工廠

低污染工廠可以留在農地上,但誰是「低污染」工廠?過去經濟部曾在《未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辦法》第4條附件列出36種非屬低污染事業。不在這個表單的就是低污染工廠。這裡面有的工廠製程會產生廢鑄砂、化學液、甚至廢酸洗液等,都是環團認為無法接受的。(延伸閱讀:農地工廠高污染?低污染? 經濟部這麼認定,環保署裁罰紀錄這樣查

另外,經濟部認為有購買污染防治設備的工廠「相較」有誠意解決問題。但工廠防治設備「故障」導致污染的新聞不時發生,這也是爭議點。

【爭議三】已辦理臨時登記的7400多家工廠

這是比較沒有爭議的部分。環團認為,這些工廠「相較」不甩政府政策的農地工廠有誠意解決問題。但所謂的解決問題,也不能全靠繳補償金。如何避免農工混雜,輔導廠商在合適的地點群聚還是基本的方向。

【爭議四】2008年3月14日  VS.  2016年5月20日

「臨時工廠登記」是2008年3月14日以前已存的工廠,設有輔導期限;新的「特定工廠登記」是2016年5月20日存在的既有低污染工廠,需先改善環保、消防等設備才能拿到特定工廠登記,但「沒有」設定輔導期限。

環團態度:這等於讓不理會「臨時工廠登記」制度、2008年3月14日後繼續違法興建的農地工廠也納入合法化範圍,而且只要以每兩年繳一次回饋金的方式就能無限期地在農地上經營工廠。(延伸閱讀:農地工廠新政策出爐前夕 環團控「到昨天都還在蓋」

【爭議五】長期群聚

以拚經濟為名,蘇貞昌希望長期群聚的工廠「就地」輔導,但多久叫長期,多大叫群聚?並沒有說明。

環團態度: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工廠群聚並加以輔導會比工廠分散在農地上好,但什麼叫「長期群聚」應該講清楚!

【爭議六】即報即拆

政府對外說明2016年5月20日後新增的工廠會即報即拆,作為遏止農地工廠擴張的止血點。不過,政府至今僅拆了16家,而新建農地工廠還在增加中。空有法規,卻無法遏止違法,是否將成為農地工廠持續惡化,永遠處理不完的大漏洞?(延伸閱讀:農地工廠新政策出爐前夕 環團控「到昨天都還在蓋」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詹順貴/《非核家園》與 5:3:2 的能源轉型配比,需要進行政策環評嗎?

$
0
0
文:詹順貴
綠源科技位於雲林的另一個追日型太陽光電場域。攝影:陳文姿
雲林的追日型太陽光電場域。本報資料照。

今天監察院部分監委,跳過馬英九與江宜樺決定封存核四過程,刻意直接拿小英總統《非核家園》與5:3:2能源配比開刀。據說原本認為這二項政策,都屬能源政策,想糾正蔡政府實施前,沒有先辦理政策環評。

臨時受田秋堇委員之託,快速簡單地寫了法律意見。現在消息已見諸媒體,可以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了:

標題結論:依現行環評制度,尚無須進行政策環評。

按依《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第3條規定,應實施環評影響評估(下稱環評)之政策,固然包括能源政策。惟同辦法第2條亦規定:「本辦法所稱政府政策,指與本法第5條第一項規定之開發行為直接相關,且自本辦法施行後,應經行政院或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之事項。」也就是說,必須能源政策中,與環評法第5條第1項規定之開發行為「直接相關的事項」,才需要實施政策環評。核其立法意旨,主要是基於單純高度上位的能源政策,範圍大而且較空泛為抽象,難以實施政策環評,且效益有限,所以,才將應實施政策環評的範圍,框架在「與環評法第5條第1項規定之開發行為直接相關的事項」,才能發揮藉直接上位的政策環評成果,指導下位的個案開發環評。

再對照經行政院核定之現行同辦法第4條第1項授權環保署會商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的《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政策細項》,有關能源政策應實施環評的細項,乃指「能源開發政策」。基此規定,如離岸風電的區塊開發,蔡政府上任後積極辦理,並於2016年12月28日完成。有此上位政策環評指引,乃有後續2017年受理22件離岸風電個案開發,並通過19案的環評典範,讓外國廠商來台投資再生能源的信心大增。

至於燃煤、燃氣電廠的新建或擴建、天然氣接收站的新建或增建馬頭等,蔡政府均係延續馬政府時代已規劃或核定之開發政策,且都依環評法辦理個案開發環評或環境影響差異分析,並無系統性新增電廠開發案。

而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包括能源占比),目的在於落實環境基本法第23條規定,但並未與個別應實施環評的開發行為直接相關,僅僅是務實盤點現有核一到核三所有機組的法定運轉與除役年限、上述原本即有規畫或已核定的燃煤、燃氣電廠及接收站等之新建、擴建而定。其中燃煤已較現有占比約43%,減少至30%,並以全力發展再生能來填補,對於未來空污治理成效,將能發揮正面助益。

綜合以上所述,2025年《非核家園》與燃氣50%、燃煤30%與再生能源20%等能源政策,不惟與現有長期因素所導致之空污無關,甚至是降低空污的有效良方;而且依上述現行環評相關法規分析說明,亦無需實施政策環評。

黑面琵鷺基因組首次解碼 遺傳多樣性足 棲地保護才是正解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節氣到了驚蟄之際,來台度冬的黑面琵鷺,累積足夠的能量、換上亮麗繁殖羽,準備離開蟄居一個冬季的棲地,往北飛回夏季繁殖棲地。就在此時,特生中心與台師大組成的研究團隊率先全球,正式宣布完成黑面琵鷺全基因定序,解開黑琵遺傳多樣性之謎。

在台灣度冬棲地累積足夠的能量、換上美麗的繁殖羽,黑面琵鷺即將返回夏棲地,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攝影:郭東輝、特生中心提供
在台灣度冬棲地累積足夠的能量、換上美麗的繁殖羽,黑面琵鷺即將返回夏棲地,完成繁衍後代的使命。攝影:郭東輝、特生中心提供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7日聯合召開記者會,發布這項經過兩年合作整理分析、全球首度黑面琵鷺基因組完整定序訊息。結果顯示:歷經1990年代族群數瓶頸效應之後,全球積極保育行動,促使族群擴展、遺傳多樣性恢復豐度;而棲地多樣性、經營管理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找出多遺傳多樣性現況  解答族群適應的潛能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7日召開記者會,發布這項經過兩年合作整理分析,完成全球首度對黑面琵鷺基因組的完整定序的訊息。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列為瀕危(CR)的黑面琵鷺,每年10月至隔年4月,約有6成的族群來台度冬,西南沿海淺灘濕地是其重要的度冬棲地,魚塭收成後的淺池,也常有黑琵造訪覓食的足跡;牠們是這些棲地的居民。

1990年代,全球黑琵族群數一度下降到300隻以下,讓全球保育組織意識到需協力保護這個物種。無論是繁殖棲地或度冬棲地所在地,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雖族群數大幅提升,直至去年全球黑琵普查,族群數仍不足4000隻。今年全球普查結果尚未公布,可喜的是,台灣度冬族群數比前一年多了500隻,直逼2600隻。

不過,1990年代的瓶頸事件是否造成近親交配,導致黑面琵鷺喪失大量的遺傳變異?最新研究指出,「遺傳多樣性和族群數有相對關係,族群數越大越穩定,遺傳多樣性相對豐富多元,適應環境的能力就越強。」因此,研究團隊試著從黑琵的基因序列中尋找答案。

「瓶頸效應就好必一罐醬油,平底較寬,瓶口較小;一個族群數從數量較大的瓶底,例如從1萬隻到300隻,300隻明顯是瓶頸,由此說明族群大量的衰退。」特生中心高海拔試驗站主任姚正得表示,全基因組定序技術雖已發展成熟,仍須仰賴好的樣本,只是瀕危物種的研究材料取得相當不易。

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此時發揮了重要功能。2015年冬天在台灣南部救傷的雄性黑琵個體,依據當時檢查血液時所獲得高品質的DNA樣本,並針對10隻在2002年因肉毒桿菌中毒而傷亡的黑面琵鷺個體取得黑面琵鷺樣本,進行全基因組重定序。

即使如此,仍需針對龐大的訊息進行分析,研究團隊即花了兩年的時間進行基因組定序,從基因片段的總長看,約11.9億個鹼基對(組成基因最基本的分子)、完成基因組中約1萬2774個基因。姚正得說,從鳥類的共同基因來看,黑琵分析出的總數是相當完整,成為後續分析的基礎。

歷經1990年代瓶頸效應,黑面琵鷺隨著族群數量壯大,近親交配的影響逐漸緩解,遺傳多樣性與皇家琵鷺不相上下。攝影:郭東輝、特生中心提供
歷經1990年代瓶頸效應,黑面琵鷺隨著族群數量壯大,近親交配的影響逐漸緩解,遺傳多樣性與皇家琵鷺不相上下。攝影:郭東輝、特生中心提供

近親皇家琵鷺提供比較資訊 遺傳差異度不大

完成定序後,如何得知其遺傳多樣性?李壽先說,棲地位於澳洲、紐西蘭、新幾內亞的「皇家琵鷺」(P. regia),是黑琵的近親,而且族群數量大,約10萬隻,長久來處於穩定的狀態,是絕佳的比照對象。

基因組的變異程度可用來推估過去歷史的有效族群量;從相關研究如游隼、黑猩猩、紅毛猩猩、熊等所進行的推估,有效族群通常只占實際族群的1/10。

研究團隊從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約1萬8000年前),進行比較。姚正得解釋,冰河期造成大多數物種族群萎縮,冰河期結束後,每種物種族群發展則有差異,皇家琵鷺的族群數呈現微幅上揚,而黑面琵鷺則相反。透過推估,黑面琵鷺冰河期後族群數約有6萬隻左右,即使在瓶頸效應發生前,黑面琵鷺也應有1萬隻規模。

儘管族群數這幾年來有長足的進展,仍有必要了解遺傳多樣性是否足夠。基因多樣性是否具有未來發展的潛能,尤其黑琵近代曾落入族群瓶頸,更須了解是否因近親交配窄化基因多樣性。

透過近親交配的因子長度比對,黑面琵鷺呈現的情況雖較皇家琵鷺顯著,瓶頸效應確實對黑琵造成影響,但是近親交配的程度,也隨著族群數量的回升逐漸緩解。姚正得解釋,在一個很緊迫的時間造成的近親交配,會隨著族群數增加而降低影響。

研究團隊進一步與皇琵進行遺傳多樣性比較,結果顯示旗鼓相當;表示瓶頸效應對黑琵遺傳多樣性的影響相當有限。

姚正得對此總結說,從冰河時期結束,黑琵的族群數量就不斷下降,加上戰爭、化學藥劑的使用等人為因素,更加劇瓶頸效應,短暫的瓶頸效應曾導致黑面琵鷺近親交配,但也隨著這30年的努力,族群上升,近親交配的影響逐漸緩解中。

特生中心提供。
特生中心提供。

棲地保護及復育  黑琵最佳禮物

這個訊息顯示,30年來保育的方向,讓族群數壯大是正確的發展;瓶頸效應並未造成遺傳基因丟失的現象。研究團隊認為黑面琵鷺仍具有環境適應的潛能;另一方面,台灣要恢復黑琵族群數到瓶頸效應之前,仍有一段努力空間,而關鍵就是度冬棲地保育上,須善盡保育的責任,避免族群劇烈的下降。

儘管今年全球黑面琵鷺普查尚未公布,但台灣普查數據已經出爐。過去一想到黑面琵鷺就連結到曾文溪口、四草等棲地,如今已被布袋鹽田濕地取代,尤其四草的數量明顯下降;另外,無論七股或布袋鹽田,都因光電開發用地甚窘,未來是否能安然棲息仍充滿變數。

黑琵來台度冬族群數量再添500隻,一則以喜,但棲地環境沒有準備好,卻令人憂心。高屏溪口雖然有十幾隻黑面琵鷺穩定的族群,近日引發度冬水鳥集體暴斃,顯示棲息環境品質惡劣。

姚正得認為,黑面琵鷺會自己找棲地,增加棲地多樣性和範圍有助於族群健康。此外,對於既有的保護區、國家公園、國家重要濕地等,透過經營管理,增加黑面琵鷺的負載量,是黑琵保育契機。

這項研究凸顯了,維繫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從基因多樣性到物種多樣性,最後端賴多樣性的棲息環境。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說,黑面琵鷺是全球關注的物種,超過一半的族群每年選擇到台灣度冬,牠的基因組定序台灣當仁不讓。這份認知與使命,促使台灣拔得頭籌,為全球瀕絕物種指引保育方向。

黑面琵鷺近五年來在台灣過冬的數量趨勢仍持續成長中,他邀請民眾共同支持棲地改善與維護,一起推動增加棲息環境,用積極的保育行動,善待這群冬天的居民。

左起:師大生科系研究員葉佳芬、特生中心姚正得、楊嘉棟。特生中心提供
左起:師大生科系研究員葉佳芬、特生中心姚正得、楊嘉棟。特生中心提供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恐總統承諾不算數 環團促龍崎月世界設自然保留區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爭論一時,台南龍崎月世界泥岩地景上設置廢棄物掩埋場的風波,在台南市長黃偉哲、行政院院長蘇貞昌、總統蔡英文,三位重量級代表允諾下暫時中止開發,41公頃範圍也暫訂自然地景。不過,環團還是不放心。今(8)日向台南市府、農委會分別遞送「具自然地景價值者提報表」,希望龍崎341公頃全區劃設為「自然保留區」,不讓開發死灰復燃。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表示,一是希望龍崎全區保留,以免下次又有新的開發案進來。二是從桃園藻礁的案例看到政治人物承諾的結果。希望龍崎有明確的法律地位,避免因選舉、政策因素再度生變。

從里長到總統同意龍崎掩埋場不開發,環團希望進一步落實。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從里長到總統同意龍崎掩埋場不開發,環團希望進一步落實。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恐承諾淪為空口白話  環團促340公頃劃設自然保留區

歐欣公司原定在台南龍崎設立的41.2公頃的事業廢棄物掩埋場,由於涉及珍貴的青灰岩惡地形與污染,爭議不斷。去年底,台南代理市長李孟諺核發掩埋場的水土保持施工許可後,衝突升高。環團極力舉證、抗議後,黃偉哲1月依文資法宣佈41公頃掩埋場址暫定自然地景。蘇貞昌2月19日表態歐欣掩埋場設置文件屆期不展延。2月25日蔡英文親訪龍崎,允諾開發案永久中止、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推動龍崎奇特景觀保存。

雖然獲得政治人物三重的承諾,但台南社區大學、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看守台灣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團體仍於今日向農委會、台南市政府遞送「具自然地景價值者提報表」,希望盡速啟動《文資法》程序,將退輔會原龍崎炸藥工廠全區341公頃劃設為自然保留區。

蔡雅瀅解釋,這裡具有獨特、豐富的青灰泥岩惡地形,完整、未被破壞且大範圍的珍貴地景,希望全區保留。避免日後又有別的開發案進來。

龍崎月世界景觀。照片提供:看守台灣協會。
龍崎月世界景觀。照片提供:看守台灣協會。

蔡雅瀅進一步說明,雖然樂見政治人物的承諾,但從過去桃園藻礁來看,市長鄭文燦跟總統蔡英文也都說過藻礁永存,在開發案前又是另一件事。希望龍崎能在一年內劃入自然保留區,有明確的法律地位,不受選舉或政治影響。

農委會簡任技正羅尤娟代表接下「具自然地景價值者提報表」。她表示,自然地景的劃設需要地方居民的支持。依據法令,地方政府收到提報後半年內要進行相關審議、包括調查、說明會等,再提報台南市府的地景審議會審查。

環團向農委會代表(右三)遞送「具自然地景價值者提報表」。攝影:陳文姿

環團向農委會代表(右三)遞送「具自然地景價值者提報表」。攝影:陳文姿

盼成為「自然保留區」 避免過度人為開發

依據《文資法》自然地景依性質可分為「自然保留區」與「地質公園」,環團的目標是「自然保留區」,但進一步規畫還需與地方團體、居民共同討論決定。

看守台灣協會謝和霖秘書長表示,這裡過去是國防的工業用地,鮮少受到人為開發影響,而成為野生動物棲息之地,加上退輔會原龍崎炸藥工廠所留下的工業遺址,也是重要文化資產,符合「自然保留區」的標準。

大家較為熟知的高雄田寮月世界是屬於「地質公園」。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晁瑞光研究員解釋,「自然保留區」保護強度較高,以高雄月世界所設置的人為步道為例,步道曾因泥岩滑動而鏤空,最後以蛇籠堆積穩住步道,卻遮掩了月世界的景緻,這是非常本末倒置的事情。他希望龍崎自然保留區的規劃能更重視自然。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苗栗風機監測兩年 蝙蝠減半 鳥擊屍體是零 環評要求補件再審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苗栗的「通苑風場」12座風機,營運期間的陸域生態監測已超過兩年,開發單位認為植物、鳥類、蝙蝠都未受顯著影響,因此向環保署提出停止監測。今(8)日進行環評審查時,環評委員指出,監測資料中的「蝙蝠數量減半,鳥擊屍體是零」並不尋常,要求補正再審。

遷徙路線鄰近風機的鳥群。圖片僅為示意照,拍攝當時風機並未運轉。圖片來源:台灣水鳥研究群 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CC BY-NC-SA 2.0)。
遷徙路線鄰近風機的鳥群。圖片僅供示意。圖片來源:台灣水鳥研究群 彰化海岸保育行動聯盟(CC BY-NC-SA 2.0)。

鳥擊屍體為零 蝙蝠數量減半 環委要求進一步分析

通苑風場位於通霄、苑裡、竹南,其中的12座風機於2014年、2016年分批取得電業執造並進入商轉,施工期間與營運期間均進行生態監測。營運期間至今超過二年。開發商「通威風力」與「崎威風力」(原屬於英華威集團,後來由達德能源併購)認為,監測結果顯示風機並未對陸域植物、鳥類、蝙蝠發生顯著影響,故提出停止監測的變更。

依據通威公司說明,植物部分歷次監測都沒有發現稀有種,特有種則有石朴一種,喬灌木、地被層整體均勻度良好;鳥類則受季節影響變化較大,但數量與物種數並未因風機而顯著減少。另外,監測至今,該風場風機下方50公尺內均未曾發現過鳥擊屍體。

環評委員焦點放在蝙蝠種類、數量與鳥擊的屍體。委員吳義林指出,兩個蝙蝠監測點,編號14-3號風機的蝙蝠從2016年7月的140隻,降到2018年7月的70隻。而編號25號風機則從100隻降到60隻左右,數量幾乎都減半,種類也減少,怎能說沒影響?

20190308 通苑風場停止監測

通苑風場第14-3號風機蝙蝠利字調查變化圖。圖表來源:開發單位簡報

委員李公哲與環評主席鄭明修質疑,鳥擊是風機常見的問題,其他風場都有撿拾到被風機撞擊的鳥屍,為何此處的鳥屍為零?是不是因為太久才撿一次,鳥屍早就被其他鳥類、老鼠、貓、狗叼走或吃掉了?

此外,環評委員也對此處冬候鳥東方環頸鴴、高蹺鴴數量不減反增感到興趣,詢問是否是大陸保育變好,來台候鳥增加?或是鳥類習於風機,已經會閃躲?

20190308 通苑風場停止監測

通苑風場歷次鳥類監測結果雖然整體呈現數量增加,卻缺乏有力的分析。圖表來源:環評書件

風場地形、氣候、周圍環境均影響生態  環委要求補件說明

通威公司說明,去年西濱快速道路的高架段通車,蝙蝠大多位在西濱道路東側,所以風機下蝙蝠減少。此外, 2018年高溫少雨,蝙蝠的食物——蚊子也減少,這也會影響蝙蝠數量。至於冬季很少蝙蝠,則是東北季風強、氣溫低,蚊蟲飛蛾等食物減少的緣故。鳥類的監測是一年八個月,每月進行一次監測並撿拾鳥屍。

對此,環委認為,撿拾鳥屍時間間隔太久,可能是撿不到鳥屍的主因。通威公司則解釋,在鄰近的苗栗後龍風場、台中的大安、大甲風場都以相同的方法進行監測,都曾發現鳥屍,而這幾個風場近幾年也沒撿到鳥與蝙蝠屍體,評估是領頭蝙蝠已經會閃避風機。

雖然環評委員對於監測頻率與撿拾頻率仍有疑慮,但這都是過去環評的要求,現在難以更正。最後,環評委員要求通威公司補充說明蝙蝠減少與鳥類屍體為零的原因。通威公司也同意將歷次發現蝙蝠的位置、氣溫等資料更詳實的呈現,以整體環境說明鳥類的變化。

20190308 通苑風場停止監測

通苑風場環評,委員關注蝙蝠數量變化與鳥擊屍體。攝影:陳文姿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那些企業品牌故事沒有告訴你的事

$
0
0
轉載自B Lab Taiwan;文:B Lab Taiwan(B型企業協會)
RoundPeg Benefit 是一家客戶關係顧問公司,他們建議客戶在架構客戶關係時,必須要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企業品牌經營的用心程度,也清楚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品牌時應根據全面的資訊來比較、判斷、支持他們所使用的品牌。

絕大多數企業都試圖讓消費者相信他們對世界及人類是好的。有些企業會透過企業社會責任(CSR)計畫或參與公益行銷;有些企業則將自己定位為社會企業,或是透過某些認證來達成他們設定的目標。

這些行為很容易讓人們信以為真,但若要精準地確定企業行為真正的善意,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需要收到整合的資訊而不是單一事件。

當你想要將某一件事與類似事件進行比較,在擁有可供比較的外部資訊以前,不能僅僅憑著一股信心,相信某某企業就是在「做好事」。例如「X筆電公司使用10%的再生紙」的資訊看起似乎很好,但外部資訊會帶我們在看到Y筆電公司使用50%的再生紙,Z筆電公司使用100%的再生紙。所以我們要使用可供比較的資訊,來判斷使用「X筆電公司使用10%的再生紙的好處」。

同樣的道理,在你真正擁有完整的內部資訊以前,也不能僅僅憑著一股信心,相信某某企業就是在「做好事」。例如X公司從保麗龍包裝轉向生物可分解的包裝材料,看起來似乎是件好事,但內部資訊會帶你看見X公司支付給員工的卻是低於法令的工資。也就是說,你會發現X公司雖然減少資源浪費,但虧待員工的行為就不能稱得上是家「好」公司。

有些人很關心企業的生產是否友善環境,同時善待自家員工,對這些消費者而言,他們隨時可以透過各種衡量標準和指標來獲得外部資訊。但是關於實質性的企業內部資訊,全球只能透過B型企業認證的形式可以取得。

知識就是王

消費者可能會擔心一家公司「漂綠」(greenwashing),或是以喊口號(causewashing)作為行銷的手段,企圖讓人們相信他們在環保或社會層面具有影響力。 但其實更大的威脅在於那些只願意說部分實話的公司,以及那些對資訊沒有全盤瞭解的消費者。

企業聲譽研究機構(Reputation Institute)提供的全球企業社會責任 Global CSR RepTrak® 100清單,明列了企業社會責任聲譽最佳的公司。

蘋果(Apple)在2015年的榜單上排名第七,且環境這項指標被列為「蘋果價值」(Apple Value),該份報告還詳細介紹Apple如何讓世界變得比我們想得更好:

  1. 與保護基金(The Conservation Fund)合作,採用保護雨林的包裝材料;
  2. 美國營運和數據中心使用100%再生能源;
  3. 重新循環廢水;
  4. 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使用更清潔、更安全的材料,以減少或消除電子產品中常見的毒素。

但事實上,消費性電子產品在生產上依賴多種稀土元素。這些元素精煉過後,被用於各行各業──也就是說,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極度可怕的環境影響。CNET的圖片提供給我們一個大致的輪廓,事關 Apple如何使用這些稀有金屬。


iPhone的化學週期表

2009年,中國為全球市場生產了95%的稀土元素。中國的稀土生產有很大一部分發生在內蒙古包頭市,這個擁有250萬人口的城市依靠採礦和精煉這些元素來維持經濟收入。包頭以西的「尾礦池」(tailings pond)存放精煉過程所衍生的副產品,因其存放放射性黑色污泥池在建造時沒有妥當處理,所以漏出的放射性物質滲入到地下水中。導致當地人口患癌症的比例增加,農田遭受破壞,人們牙齒健康狀況不佳,以及呼吸系統疾病和其他疾病等等問題。

有別於以上所述,對環境危害較少的稀土開採方式成本更高,使企業聲稱與同業無法競爭。然而這只是部分假設罷了,原因就在於需要稀土元素的企業不願意付出相當的溢價(premium)購買。

這並不是指Apple關心環境的作為是有誤的,或Apple 必須以一個公司的身份為包頭市那座巨大的毒池負責。這些資訊只是想強調一個事實:Apple若是在這些破壞性的做法之下生產產品,但卻將其排除在品牌故事之外,著實會影響人們如何描述和理解其運作。更強烈地說,這是一個被遺漏的謊言。有了這些完整的背景資訊之後,消費者就更能瞭解一個企業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及影響。

企業沒告訴你的事

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 of Design)助理教授Raz Godelnik描述了H&M在其2013年永續發展報告中如何犯下類似的行為。

該公司說它將3,047噸不需要的服裝進行回收,但卻沒有與其每年銷售5.5億件服裝進行比較。沒有比較,就不能確定H&M在紡織品製造的產業中確切的好壞程度。因為人們根本不知道3,047噸回收的衣服在年銷售5.5億件服裝中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程度,或者只是杯水車薪。

這種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企業,甚至也會發生在經過認證的機構。一項為期四年的調查計畫曾針對非洲衣索比亞和烏干達的公平貿易、就業和扶貧進行研究(Fair Trade, Employ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 Project FTEPRP) ,旨在了解公平貿易政策如何影響世界上最貧窮的工人。該項調查發現,在公平貿易組織的管理下,工人們工資更低,而且整體情況更加糟糕。

公平貿易確保了生產者的合理補償,但並不能確保企業分潤給實際操作的工人。在某些情況下,或者是以「社區照顧專案」為名的行銷活動,消費者支付公平貿易高於市場價格的產品,也不會使那些「社區」的工人受益。例如,在一個公平貿易茶葉合作社中,用那些消費者消費的錢所建造的現代的廁所,只限於合作社的高級經理才能使用。

再次強調,這不是說公平貿易認證是不好的,或者它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這並不一定意謂所有為生產做出貢獻的工人都得到相對充分的回饋,也並不能保證「持續地改善」那些第三世界國家工人們的生活狀況。

B型企業會是一種可能

以上說明了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不見得能清楚看見品牌故事的全貌。而且企業在經營品牌時,總是從他們的角度講出他們想說的故事──這不一定是壞事,只是消費者和其他團體需要得到全部的事實,而不是只聽從品牌的單方面的說法。但即使是具有相當意識的消費者,也有其他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不總是有充分的時間去瞭解他們所消費的每個品牌全貌。

而B型企業認證中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提供了企業完整和高度評量標準,用來解決單方面且片面描述,也試圖緩解現今資訊過多的緊張感。下一篇我們將會介紹商業影響力評估,或許能夠幫助企業在經營品牌,以及消費者在選擇品牌時作為參考標準。


解謎海味身世,花枝是烏賊的「藝名」?

$
0
0
摘自《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文: 曹銘宗

在台灣,「花枝」是烏賊(墨魚)的俗名,甚至是代名詞,而且是「國台語雙聲帶」(台語音hue-ki,華語音花枝)。有人說花枝是烏賊的「藝名」,觸發我尋找花枝小姐的身世。

花枝
花枝。繪圖:林哲緯

目前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說:墨魚是一種烏賊,也稱為墨斗魚、花枝;花枝是墨魚的別名。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說:烏賊台語稱「墨賊仔」(ba̍k-tsa̍t-á);花枝就是墨魚、烏賊。以此來看,花枝等於烏賊已有官方背書。

近年來,台灣網路上出現很多教人分辨章魚、花枝、小卷、透抽、軟絲,以及比較花枝與軟絲(擬烏賊)差異的圖文,但沒有談到烏賊為什麼叫花枝,因為多年來一直沒有答案。

台灣清代方志談到烏鰂(又名烏賊、墨魚)、柔魚、鎖管、章魚,但沒有花枝。台灣的荷、西、英文獻也沒有花枝。蘇格蘭籍長老教會牧師甘為霖編的《廈門音新字典》(1913年)也沒有「花枝」詞條。日本語言學家小川尚義編的《臺日大辭典》(1931年)則有「花枝」詞條,並有兩個解釋:一是生花的枝,一指烏賊。

看來像是台灣在日本時代才有花枝一詞,難道花枝是日文?我查了日文辭典,也問了日本人,日文並沒有以「花枝」指稱或比喻烏賊的用法。

然後,我想到曾有人說花枝的台語發音hue-ki源自南島語,難道花枝是原住民語音譯?我查出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稱章魚、烏賊、魷魚為Wheke,源自「原始玻里尼西亞語」(Proto-Polynesian)Feke。

Wheke的音確實接近台語「花枝」,但毛利語與台語似無關聯,除非與台灣較有關聯的南島語也用Wheke一詞來指稱烏賊。

我再查台灣靠海阿美族、噶瑪蘭族、卑南族、排灣族,甚至早年北台灣原住民馬賽族(Basai)的語言,以及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南島語族國家的語言,結果都不是以Wheke指稱烏賊,而且各有不同語彙。

但我發現,如果以菲律賓語的發音方式來念Wheke,ke念ki,簡直就跟台語念「花枝」一樣,會不會菲律賓除了有烏賊的菲律賓語,也使用Wheke稱烏賊?因為台灣南部稱番茄為「柑仔蜜」,就是源自菲律賓語Kamatis。於是我特別去問麗星郵輪的菲律賓廚師,結果他根本沒聽過Wheke。

找到這裡斷了線索,有點懊惱,卻又在網路上看到一種說法:廣東人也稱墨魚為花枝,但只有作為菜名時用,因為烹煮墨魚要先切花刀,做成花枝片。我隨即問了香港朋友,證實廣東菜的菜單上確有「花枝」,但香港人平時不稱墨魚為花枝,墨魚蛋(丸)也不叫花枝蛋。

既然廣東菜有花枝片,我想到台灣在1920年代,有些酒家除了本來屬於閩菜的台灣料理,也開始引進粵菜、川菜,粵菜的花枝料理會不會在那時傳入台灣?

於是,我查日本時代《臺灣日日新報》數位化資料庫,結果沒有「花枝」的資料。但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幫我找到兩筆日本時代的資料:一是當時的日文書《臺灣名詞集》(1903年),書中的台灣料理詞彙有「紅燒花枝」;一是1936年台灣人以日文寫的文章中,提到了「炒花枝」。

以此來看,台灣在日本時代的花枝料理似乎未必與粵菜有關。我就請翁佳音再查廣東方志,結果沒有找到「花枝」。他再找福建文獻,結果找到「花枝」,而且內容讓人意外,我依年代順序列出如下:

• 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何喬遠《閩書》:「烏鰂,一名烏賊,一名墨魚,一名纜魚,大者名花枝。」(見第93頁)

• 清康熙《福清縣志》:「俗呼烏賊大者為花枝。」(福清位於福建東部沿海。)

• 清乾隆《晉江縣志》:「墨魚尾圓,花枝尾尖,肉較嫩脆。」(晉江位於福建泉州東南沿海。)

• 清乾隆《泉州府志》:「按墨魚花枝有異,墨魚尾圓,花枝尾尖肉較嫩脆,又一種小者名墨斗。柔魚形似烏鰂,乾以酒炙食之味最美。鎖管似烏鰂而小,色紫。」

這些資料不但指出墨魚與花枝不同,還提到有一種小型墨魚叫墨斗。哇!原來古人對花枝的定義是:比一般墨魚大,而且尾部是尖的。

為了印證以上說法,我首先去菜市場詢問,雖然很多人還是說墨賊就是花枝,但有人指出兩者不同之處:一、墨賊(墨魚)最大只有手掌大,但花枝可以長很大。二、花枝的尾巴是尖的,而且有骨刺。

哇!這種說法跟福建文獻吻合。可惜,我在菜市場沒能看到實物對比。

我突然想到台語的歇後語:「墨賊仔花枝──無血無目屎」或「小管仔花枝──無血無目屎」,都用來比喻一個人沒有感情,也間接指出墨魚與花枝是兩種不同的海產。

此外還有「賊拚賊,魷魚食墨賊」、「大賊劫小賊,魷魚劫墨賊」,比喻黑吃黑、大吃小,也說明墨魚體型較小。

另有一句台語俗語:「我花枝,你共(kā)我當做墨賊仔!」比喻狗眼看人低,更直接說明墨魚不能跟花枝相比。

查到這裡,我已經可以了解,為何廣東人平時稱「墨魚」,只在廣東菜才說「花枝」?因為花枝較大而味美,才能切成一大盤的花枝片。

我在中研院《臺灣貝類資料庫》查看烏賊科的各種烏賊,找到一種「虎斑烏賊」,俗稱「花枝」,標本的尾部呈三角形,尾端還有突出的「骨針」,主要分布在台灣海峽、南海,符合上述有關花枝的紀錄和描述。

虎斑烏賊
虎斑烏賊。繪圖:林哲緯

我再查英文資料,虎斑烏賊的英文名Pharaoh cuttlefish,直譯「法老烏賊」,或許與這種烏賊在埃及蘇伊士運河一帶是傳統經濟海產有關。這種大型烏賊,身長含外套膜(Mantle)可達42公分,重量可達五公斤,身體會隨環境變色,從灰白到深棕色,並出現斑點。

最後,我在蘇格蘭長老會牧師杜嘉德編的《廈英大辭典》(1873年出版,廈門腔白話羅馬拼音對英文),找到相關詞條及英文說明:

• ba̍k-hî(墨魚):the cuttle-fish.
• ba̍k-cha̍t(墨賊):the cuttle-fish.
• hoe-ki(花枝):a large spotted sort of cuttle-fish.

這裡很清楚說明,花枝是指一種大型有斑點的墨魚。

以此來看,虎斑烏賊俗名花枝,與古文獻描述名實相符,但其他的墨魚就不一定能稱為花枝,這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烏賊都叫花枝!

台灣沿海的「烏賊屬」有11種,虎斑烏賊是常見的一種,因捕獲量減少,近年已在研發養殖。

以上是我對花枝的探討,但我仍不知為何叫花枝?或許身體的花紋、斑點、變色與「花」有關,但「枝」就較難解釋了。

很多人說花枝之名大概指烏賊在水中游動的樣子。花枝確實讓人想到花枝招展、花枝亂顫,但烏賊圓胖,透抽、魷魚相對修長,其實更像花枝。

謹以此文拋磚引玉,請大家繼續追尋花枝小姐的身世。


《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作者:曹銘宗

繪者: 林哲緯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2/08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零廢棄》生活:減少垃圾為首務,掌握消費的自主權

$
0
0
摘自《零廢棄:不塑、不浪費、不用倒垃圾的美好生活》
作者:蘇小親

一個「世界末日級」的錯誤?

我們都很清楚,經濟是奠基在「成長」之上。這意謂我們必須不斷地消費更多,才能持續滿足對經濟成長的期望,因為成長表示經濟「健全」。

在這方面,我們確實表現卓越,保持成長於不墜。儘管家中已經囤積了許多東西超出需求,或是根本用不完,我們依舊買不停。如果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的人均消耗量和一個普通的美國老百姓一樣多,我們需要四個地球才足以維持我們的消耗需求。

遺憾的是,我們只有一個資源有限的地球。長期來看,追求無止境的成長,最後一定無以為繼,但我們至今依舊靠此系統運作。我認為,一個奠基在追求無止境成長的系統,從一開始就注定會失敗。我把它稱為「世界末日級的錯誤」,因為一個未經深思熟慮而犯下的錯誤,將帶來不堪設想的毀滅性後果。

不論我們是否接受這個事實,事情一定要改變。一些經濟學家呼籲,要把經濟成長的焦點放在質的成長而非量的成長,主張「去成長」(degrowth)的經濟學家也想出了其他可替代的社會架構,來善用我們有限的資源,達成經濟平等。他們主張以「更好」(better)來取代「更多」(more)。

人們不喜歡聽到派對結束了,尤其在他們享有特權、生活於權貴階級時,更是如此。

——社會心理學家哈洛德.威爾策(Harald Welzer)1

此外,去滿足我們追求更快、更新、更便宜的貪婪欲望,甚至不會讓我們更快樂!美國的國家幸福指數在1950年代臻於最高峰2,換言之,從此只有走下坡。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實就是,我們渴望更多的結果,是惡化了地球另一邊人民的悲慘處境,那裡的勞工(有些還是童工)遭到剝削,只為了滿足我們對快時尚和廉價商品的熱切需求。

零廢棄就是把「減少垃圾」視為首要之務。只要你開始付諸行動,把自己的垃圾製造量減到最少,就會帶來一些美好的副作用——你會自動開始少買東西;你也會更審慎地選購物品,聚焦在真正會讓自己感到快樂或幸福的東西上,而不是滿足一時的快感。你會開始把重點放在「更好」而非「更多」上。

無包裝商店以減少包裝浪費為理念,維護環境的永續發展。
無包裝商店以減少包裝浪費為理念,維護環境的永續發展。圖片來源: Kake(CC BY-NC-SA 2.0)

請記住:我們可用的天然資源有限,而且在不斷減少中。然而,就像經濟學家修馬克(E.F. Schumacher)於1975年所指出的,我們把地球資源當作可以任意揮霍的收入,而不是無可取代的資本3。我們正在大量浪費稀缺的有限資源,像是用化石燃料生產一次性的塑膠製品。看著我們把日漸減少的資源浪費在生產那些用過一次就丟棄、馬上變成垃圾的物品上,不是很荒謬嗎?

再者,因為一次性包裝產品的用途就是用過即丟,所以售價必須壓到非常便宜。為了削減成本,必須低價生產,因此只能將成本外部化。換言之,為了追求廉價,只好犧牲勞工和環境。只具一次性價值的資源,往往會轉換成有毒廢棄物,經由食物鏈(例如:變成微塑膠〔microplastic〕)或是污染地下水的途徑,就而回到人體。到最後,我們終究必須為低廉的售價,付出健康的代價。

要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企業指責消費者只想用低得離譜的價錢購買精美商品,讓企業無法供應更環保的永續性產品。另一方面,消費者則說做出影響重大決策的是企業,當然是企業需要先改變。坦白說,對於雙方交相指責的這種戲碼,我已經深感厭煩了。

這是一個沒有贏家的乒乓球賽,沒有人願意負起責任。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人產生無力感,覺得自己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做不了任何影響廣大的決策。

就我自己來說,我既通過不了任何法案,也不是大企業的執行長。但我會因為這樣就覺得自己勢單力薄、無力改變嗎?並不會。對於生產和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上游廢棄物,我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可能無法產生直接的影響力,但我可以樹立榜樣,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拒絕廢棄物。

對我來說,零廢棄就是在我自己做得到的範圍內,具體地實行。

我意識到一件事,我對自己的消費有完全的自主權。現在該是我向這種風行的消費趨勢說「不」的時候了,我可以選擇把錢用在能創造福祉的地方。

人們總是告訴我,我所做的事情不過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但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氣候變遷或全球暖化也不是某個有權有勢的人單憑一己之力造成的,沒有人做得到;它是數以百萬計的人經年累月共同導致的。我的一位同事以前常說:「你怎麼上階梯,就怎麼下階梯──事情都是一步一步來。」不用說也知道,我選擇創造正面的影響力,而不是去扯後腿。

我們可以在許多小事情上做出貢獻。我們花的每一筆購物消費,無論是出於有意或無意,都
是在表達對這件產品的更多需求,等於是投下贊成票支持廠商生產更多這項產品。如果我買快時尚的服飾,就會有更多快時尚被生產出來。我們的購買無異告訴公司,繼續它們的生產方式是有利可圖的。

好消息是,這也表示我們有力量支持那些致力於創造正面改變的企業!

但要注意了,如果我們選擇不成為這個系統的一部分——譬如說,過著水電自給自足的生活,或者成為不消費主義者(freegang,不買任何東西,完全仰賴被人們浪費的物資過生活)——我們就放棄了「用購買行動投贊成票」的權利。

雖然成為不消費主義者確實具有微小的影響力,但我寧願選擇去創造對某些東西的需求,那些我相信它們有朝一日會成為常態,而不是例外的東西,像是有機食物、公平貿易貨物和無毒產品等等,它們都在生產過程中製造出最少的廢棄物和包裝。

對更具永續性的產品表達、創造更多的需求,可以徹底改寫遊戲規則。儘管仍有改善的空間,但生產銷售這些商品,可以迫使大企業迎頭趕上這股潮流──整個經濟系統運作的規則就是透過這種方式,逐步朝一個對所有人都更有益的環境來改變。

1 北德廣播電台(Norddeutscher Rundfunk),〈新領域〉(Neuland)。
2 McKibben,《在地的幸福經濟》(Deep Economy),35-36。
3 修馬克,《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14。

零廢棄:不塑、不浪費、不用倒垃圾的美好生活

作者:蘇小親

譯者: 劉卉立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9/01/30

台灣人一年使用165億個塑膠袋、30億根吸管,平均每個人一天生產的垃圾就將近1公斤!可怕的是,這些驚人的數字還在不停增加,讓我們處理垃圾的費用與壓力越來越大。

如果有一種有趣又容易實行的方法,可以減塑、減碳、讓垃圾爆減,那會是怎樣的?答案就是──零廢棄生活!

作者來自全球垃圾利用率最高的德國,她以自身實踐零廢棄生活的成功經驗,加上德國零廢棄的觀點與做法,和讀者分享上百種的技巧、食譜與DIY配方。

零廢棄不是完美主義,而是量力而為,盡可能地支持永續的做法或產品。你將發現,原來永續生活一點也不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問題的一部分。

 

 

 

 

只是雜草?芒草心清炒的滋味——白背芒

$
0
0
文:周昭蕊(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 專案經理)

還記得2011年剛到協會時,負責陽明山二子坪生態工作假期以及雍來廢礦場濕地調查期間,一個月至少跑陽明山國家公園兩次。每當秋冬季到來時,陽明山上一整片芒花美麗又柔和的景象,到現在依然歷歷在目。滿山的芒草,也是陽明山被稱為「草山」的由來。

「芒草」較容易在土石流崩落區、開發過土地、荒地或高山見到。而台灣因早期開發以及天災土石流的影響,一般生活周遭非常常見。也因此在最近幾年,到了秋冬季時就會開始在網路上,發現民眾拍照分享各地芒花盛開的的景象。但說到「芒花」,其實是好幾種芒草的統稱,包含「甜根子草」、「白背芒」、「高山芒」及「五節芒」,而今天主要跟大家介紹的則是在自然谷及鹿寮坑社區皆可見到的「白背芒」。

陽明山上的芒草。
陽明山上的芒花。圖片來源:Yen-Chi Chen(CC BY-NC-ND 2.0)

但是看到這麼多種芒,大家是否也茫了呢?(老實說一開始認識時,我真的茫了。)

秋天最早出現的芒花是「甜根子草」,搶先在河床出現,延綿茂密的芒花看似幫河川鋪上一層雪白的棉花。接下來在低海拔山林地區出現的芒花,就是白背芒,感覺好像山林在進入冬季前幫自己蓋上一層雪白棉被,亦像是山中出現白色浪花一般。白色的芒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山坡上就好像披了一層新娘禮服的白紗,隨風吹動搖曳非常美麗。尤其是黃昏,天空一片火紅,但芒花卻散發金色光芒,乍看好似有人給山戴上了金色光環。

白背芒是中國芒的變種,常被誤認為五節芒,但「五節芒」葉背綠色,花期為6到8月,而「白背芒」葉背具白粉,花期為10到12月。

白背芒的果實。
白背芒的果實。圖片提供:周昭蕊

芒草,在一般人的眼中,多半會覺得是種頑強的「雜草」,生長旺盛又難以清除,一個不注意往往會長到比人還高。但殊不知這「雜草」,其實全身上下都是寶啊!

芒草生長旺盛又難以清除,一個不注意往往會長到比人還高。
芒草生長旺盛又難以清除,一個不注意往往會長到比人還高。圖片提供:周昭蕊

生長快速能迅速累積生物量是芒草的優勢,在歐洲已有將芒草與煤炭混和燃料發電外,也正好提供了牛或羊的天然纖維,因此常見到農家到戶外採收芒草給家裡的牛羊。除了葉子可供牛羊食用,芒花剛開時,若輕輕的將花梗抽出,前端較嫩的花梗可食,可以補充些許水分,還帶有一點清甜味。

去年初,意外獲得機車行老闆教工作站夥伴如何採集芒草心,以及烹調方式。短短1個多小時,採集了一桶的芒草心。川燙去澀味後(煮不夠的話苦味還會留下),加上肉絲下鍋快炒後之美味,馬上成為工作站的野菜新選項。

芒筍採集。
芒筍採集。圖片提供:周昭蕊

剝好的芒筍。
剝好的芒筍。圖片提供:周昭蕊

炒芒筍加上一點辣椒
炒芒筍加上一點辣椒,超好吃。圖片提供:周昭蕊

除了食用,花穗更可以編織作為掃把,大可掃地,小可掃桌子或鍵盤。如此多功能的植物,下次再看到還會覺得是雜草嗎?

植物小知識:芒中的玻璃世界
走在步道上,看似柔軟的葉子,劃過皮膚卻可留下一道像刀傷一樣的傷痕,也許很多人對於芒草都有這樣的經驗。仔細觀察芒草葉子邊緣,有許多細小含「矽」的鋸齒狀構造。矽是製造玻璃的原料,結構堅硬,因此被芒草割到,就好像被破掉的玻璃劃傷。下次要進入芒草茂密的地方,記得一定要穿長褲長袖,還要保護好臉部,不然回家照鏡子時,會看到自己變成花面貓喔!

白背芒

中文名:白背芒(中國芒變異種)

科名:禾本科

學名:Miscanthus sinensis f. glaber Nakai,Botanical Magazine 31: 17. 1917. (Bot. Mag. (Tokyo))

分佈:原產於亞洲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為中國芒(Miscanthus sinensis)的變種

特徵:

  1. 多年生。
  2. 葉下具白粉,葉舌膜質,上緣具毛。
  3. 圓錐花序長15-35 cm,小穗具有短柄。
  4. 約於10月進入花期,而至12月或次年1月果實飄散。

生態:全島低海拔山區廣泛分布,一般棲地開發後較容易生長,覆蓋地表。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感謝CHOICE喬義司  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支持自然谷之星專頁

作者

自然谷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是台灣環境信託的首例。
我們相信,這不會成為唯一的案例,而是一把開啟更多可能的鑰匙。
還不認識自然谷嗎?
快來瞧瞧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是什麼模樣吧!
》》前往官網粉絲專頁

綠盟/全場「核煤復辟,打壓綠能」, 舊官僚們還要阻礙台灣能源轉型多久?

$
0
0
回應國民黨版能源會議
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311福島核災八週年前夕,前總統馬英九成立的「馬英九基金會」跟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成立的「長風基金會」,在今日(3/10)合辦「2019民間能源會議」,邀請與談名單一出,此會議在前幾天就已經被民間團體譏諷為「2019國民黨前官僚核能會議」,根本毫無民間代表性。會議主辦單位雖然邀請了眾多與談代表,針對「化石能源」、「再生能源」與「核能發電」談論自己的分析與見解,但聽完整場會議的發言內容,很清楚本場會議一以貫之的是兩大復辟:「國民黨前官僚復辟,以及核煤發電復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也必須針對會議內容作出以下回應。

國民黨「前官僚們」,還要再耽誤台灣能源轉型多久?

如果細看本次會議的與談名單,即可知道這就是馬政府執政時代的舊官僚大集合,除了前總統馬英九與前行政院長江宜樺,還包括前能源政務委員梁啟源、前經濟部長杜紫軍、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前環保署長魏國彥與前原能會主委蔡春鴻,再加上高度參與馬政府執政時代的幾位學者,同時,本次會議還邀請了最愛在媒體大談不該減煤的煤核包商陳立誠,以及屢次釋放離譜再生能源謠言的台大醫師王明鉅。

長期熟悉台灣能源政策發展與再生能源產業界的朋友都知道,馬政府一直是台灣能源轉型與再生能源發展的最大阻礙,前總統馬英九與他的部會官僚一直主張再生能源昂貴、不穩定,不該大幅投入發展,甚至說出「核能是主角,再生能源是丑角」等離譜言論。

事實上,這樣的認知完全是出於傳統的核煤集團的主張,這與近幾年全球能源轉型與再生能源爆發式的發展背道而馳,刻意忽略近年全球再生能源投資早已超過核電快二十倍,而核電的重要性在多數國家都在持續衰退中得清楚事實。簡單說,這批馬政權的前官僚,正是違逆全球能源轉型趨勢的「轉型阻擋者」,我們要問的是,這批「轉型阻擋者」已經浪費了台灣八年,而現在到底還要阻礙台灣能源轉型多久?

全場會議主張「核煤復辟,打壓綠能」

在本次會議中,前總統馬英九不止主張既有老舊電廠要延役,核四要運轉,甚至繼續提出比現在蔡政府更高的煤電40%發展目標。而燃煤發電包商陳立誠董事長更誇張地在會議中,否定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的影響,甚至說出「氣溫提高1.5度C會對人類有益」,進而反對減少燃煤發電的主張。但讓人意外的是,後續有幾位與談者與主持人,都表明自己是請教陳立誠董事長,或他在媒體上的文章來了解能源問題。

即便部分與會者提到應該要氣候問題的影響,但相當一致的是,這些前官僚與學者們仍舊高度主張「核煤基載」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即便在「再生能源」的專題場次中,幾乎充斥著「不可行、會造成崩潰、技術不成熟、浪費錢」等等就如同過去打壓再生能源的守舊看法,無視國際上已從過去崇尚基載的觀念,轉向要求電力系統應加速增進其彈性(flexibility)調度能力與速度的新趨勢,更別提許多企業與城市都以在探討與制定再生能源百分百供應的計劃。

但在「核能發電」的場次中,幾位核工系教授與核電社團的成員,只是一味以偏狹的資訊淡化福島核災的影響,甚至說出「核災也不過如此」如此內容,扭曲福島核災發展現況與影響,無視日本社會至今仍在深切地檢討福島核災,絕大多數被迫疏散的民眾仍無法、也不願回鄉,甚至到現在都還有六成日本民眾反對重新啟用核電。談到核廢料難題時,眾多擁核者卻只敢以「需要多溝通」、「這是政治問題」帶過,完全不敢提馬政府在核廢料處理的一團爛帳的失敗,與近八成民眾反對接受核廢料的問題。

綜合以上,大家赫然發現,這場能源會議貫穿全場的主張,就是「核煤復辟,打壓綠能」,雖然以反對空污點綴,但真正意在鞏固核煤利益集團與政黨的利益,成為實質的「核煤復辟,打壓綠能」誓師大會,一方面刻意淡化核災的影響,另一方面輕率地保證核安與核廢料的處理,而這些「前官僚們」與核電利益集團的離譜主張與與會者的組成,當然沒辦法如陳宜民委員最後所說,是一場「民間能源會議」,充其量只是「國民黨前官僚核能會議」,更與國際能源轉型與再生能源的全力發展趨勢違背。

最後,我們要跟這批「能源轉型阻擋者」說,你們已經浪費了台灣轉型契機八年,拜託饒了台灣社會吧!

林于凱/貓熊很可愛 但請先想想其他動物的處境

$
0
0
文:林于凱(高雄市議員)

〈韓國瑜月底訪中,中國欲贈2貓熊給高雄〉擷取自3月10日公視晚間新聞畫面

憑心而論,我認為高雄養不起貓熊。

因為就預算來說,壽山動物園一年預算3200多萬,只有台北木柵動物園1/20。

貓熊是溫帶動物,到台灣來,必須常年開冷氣維持25℃左右的常溫,所以木柵動物園2008年引進貓熊時,光是新建的貓熊園設備費用就花了3億,而每年維持貓熊生活及照顧的費用也在2000多萬之譜。

這兩天剛好有朋友帶小孩到壽山動物園,回來跟我說,動物園裡獅子瘦得跟狗一樣,看起來很不忍心。我本想詢問動物園,是不是食材採購費用不足而導致?

跟台北木柵動物園屬於北市府教育局不同,高雄壽山動物是附屬於觀光局底下,對於動物照護的專業獸醫人力本就較少,如果貓熊進駐,除了在經費預算排擠原先已捉襟見肘的其他動物照顧資源,在專業照護人力不足的情況下,貓熊能否獲得充分的照顧?

如果為了貓熊要從市府其他項目找額外的預算,那經費從哪裡來?觀光局說因引進貓熊預期可以創造更多的門票收入,也是過度樂觀。台北動物園的規模及環境都優於壽山,有多少遊客會因為高雄有了貓熊而特地來到壽山動物園?

去年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因為不堪貓熊長期的照護經費負擔,只好將兩隻貓熊返還中國,即代表貓熊是貴客,不是那麼容易照顧的。貓熊的食物只有特定種類的竹子,在野外的活動範圍有4~7平方公里才能獲得充分食源。光是替貓熊準備食物,就不是容易的事。

我曾經到四川大貓熊保護基地、臥龍、王朗貓熊保護區參訪,當地對貓熊的照護規格,是每隻貓熊配一台監視器,由照護人員輪班監控貓熊狀況,每隻貓熊每年花費的預算超過千萬。

貓熊很可愛,但是,壽山有更多的動物,需要被好好照顧,一旦引入貓熊,會不會其他動物變得很可憐?

※ 原刊於作者臉書

Viewing all 199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