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粉紅鸚嘴基因解碼 物種適應氣候變遷、入侵種防治有線索

$
0
0
台師大團隊費時十年研究有成 躍上PNAS期刊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報導

面對氣候變遷,具備哪些條件的物種,較能挺過環境劇烈變動的衝擊?由台師大教授李壽先率領的跨國研究團隊,針對廣佈於台灣及亞洲大陸不同海拔的鳥類「粉紅鸚嘴」(Sinosuthora webbiana bulomacha),進行全基因組變異分析,及兩地粉紅鸚嘴遺傳變異的比較,發現原來早在遠古時期的共同祖先,就將適應不同海拔環境的能力寫入基因中!

這項研究說明了基因多樣性越高,越有機會讓物種適應逆境。研究成果近日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李壽先領導的跨國團隊,透過粉紅鸚嘴基因組定序,解答基因多樣性與環境適應的關聯。研究團隊提供。
李壽先領導的跨國團隊,透過粉紅鸚嘴基因組定序,解答基因多樣性與環境適應的關聯。攝影:呂翊維。

帶著環境適應遺傳變異  各分東西

粉紅鸚嘴是台灣特有亞種,體長約10~12公分,從海邊一直到海拔約3100公尺的松雪樓,都有機會看到牠小小的身影。跨國研究團隊首先對一隻粉紅鸚嘴雄鳥,進行完整的遺傳密碼(基因組)解碼。

接著針對分佈在台灣中央山脈兩側,不同海拔間的四個樣點,各採取十個樣本,總共40隻粉紅鸚嘴,對其基因組的遺傳變異進行分析,並發現基因組內有29個與高低海拔環境適應相關的區域。研究團隊也比較另外40隻來自廣西至吉林的粉紅鸚嘴基因組,在台灣發現的環境適應突變,約90%也可在亞洲大陸的粉紅鸚嘴族群中發現。

從基因組序列分析顯示,台灣和亞洲大陸上的粉紅鸚嘴是在10~15萬年前才分家。研究團隊因此推估:台灣與亞洲大陸上粉紅鸚嘴所共有的遺傳突變,應該是繼承自牠們最後一次分家前的共同祖先,而非近期才產生的新突變。

這項研究的結果,也有助於了解生物未來如何在暖化下,應對環境的變遷。研究論文指出,粉紅鸚嘴在台灣不同海拔的分佈,應是1萬8千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隨著氣候不斷變暖,分佈範圍由低海拔不斷向高海拔擴張的結果;近代則因人類活動導致地球的升溫,造成生物的分佈範圍向高海拔移動。

粉紅鸚嘴適應環境的能力,透過遺傳,一代傳一代。攝影:姚正得
粉紅鸚嘴適應環境的能力,透過遺傳,接力傳遞給下一代。攝影:姚正得

粉紅鸚嘴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個角落,圖為其棲地樣貌。攝影:呂翊維
粉紅鸚嘴廣泛分布於台灣各個角落,圖為其棲地樣貌。攝影:呂翊維

基因多樣性 保留既有遺傳變異

「環肥燕瘦」除了代表不同時代的審美觀念,也隱含基因多樣性的道理。來自不同家族,各帶著不同的基因版本,具備的功能各異,當環境變化時,就能看出適應環境的本領。同理,鳥類身上各帶著不同的基因版本,基因版本越多樣,應變環境的機會就更大。

李壽先說,演化學上計算出,產生一個新的基因突變率約10-9;在機率固定,環境相對變化快速的條件下,生物幾乎等不到這種機會;此時,只能反求諸己,向既有、已經形成的遺傳變異(突變)尋找解答。

「我們的結論是既有的突變很重要。」李壽先指出,能將這些遺傳完整延續,維持族群數不墜是眉角。這項研究是首次對整個基因組內變異產生的相對時間進行評估,並用來判斷適應相關的突變,是本來就存在於族群內不同個體間的變異,或是新突變。

全基因組定序是把染色體上所有的基因解碼,從獲得的龐大訊息中,解答和適應有關的問題。「物種存續與否,和他們是否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息息相關。」李壽先解釋,保育一個物種,除了要維持、甚至增加它的數量外,更要避免或減緩這個物種丟失「遺傳多樣性」,這樣物種才能有足夠潛能,應對持續的環境變化。

這也解釋《生物多樣性公約》強調基因多樣性保全,就是希望讓好的基因不要消失。

外來種難題  多次進入、越容易入侵成功

這項研究也對外來種入侵的防治提供新思維:並不是所有的外來種都會構成入侵的事實,有些外來種入侵成功,關鍵就是異地適應的能力。過去研究發現,多次管道進入的外來種,較易造成入侵的事實。李壽先說,多次進入,意味著不斷補充遺傳多樣性,遺傳多樣性越來越高,適應性也越來越好。

這項訊息提供了外來種管制上,應避免大量進口外來種,以及在持有上避免外來種逃逸;進口越多、從越多不同地點進入,都會提供入侵成功的機會。他舉19世紀末年開始入侵佛羅里達州的沙氏變色蜥為例,隨著從起初分佈侷限到往外擴散,採集的樣本遺傳多樣也越來越高。

小小粉紅鸚嘴 適應環境有一套

提到為何選擇粉紅鸚嘴作為研究對象?李壽先說明,首先,廣泛分佈的特性,代表環境適應力強。其次,從過去的行為研究,無論台灣或韓國,都顯示這種鳥的移動能力不強。這個特性代表和環境的關係較密切、連結度高。

何謂移動力不強呢?他舉幾項研究資料為例,1983年前後,前中研院研究員劉小如在東海大學校園執行研究計畫,為這些鳥類做了繫放、上腳環監測;依據監測數據推斷,這種鳥類終生活動範圍不超過兩公里。近期東華大學教授許育誠研究團隊,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內進行長達十年的鳥類繫放,其中記錄到的粉紅鸚嘴活動範圍也是如此。

此外,粉紅鸚嘴在東亞大陸也廣泛分布,因此能有比較對象。「若只看台灣的個體,只能知道和環境適應有關的遺傳基礎,但這個遺傳基礎到底是新的或舊的,就無從比對。」李壽先說,而選擇粉紅鸚嘴為研究對象,最關鍵的因素就在於劉小如1980年代對粉紅鸚嘴的行為研究,打下這次研究的基礎。

粉紅鸚嘴一生的活動範圍約2公里,適應環境的能力尤其重要。攝影:呂翊維
粉紅鸚嘴一生的活動範圍約2公里,適應環境的能力尤其重要。攝影:呂翊維


在高海拔棲地,粉紅鸚嘴依然能適應。攝影:姚正得

以基因組序列 解答野外的問題

研究團隊陣容龐大,由李壽先帶領碩士班研究生賴郁婷,以及國內外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東華大學、特生中心、中研院、美國馬利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及海南師範大學等單位研究人員所組成。

這項研究約花了五、六年,若再加上中國方面的資料收集,將近十年。原因是材料收集需要時間。例如許育誠團隊在合歡山上的定點研究,每個月一次的調查,幾年下來只能在高拔地區捕捉十幾隻粉紅鸚嘴。類似的樣點,台灣和中國各有四個點,每個點都取得十個樣本。

此外,基因組定序是新技術,必須從頭開始學習,直到研究完成、撰寫成論文、投稿,又是一兩年時間。

有別於基因解碼是穿白袍在實驗室作業的刻板印象,這項研究是從野外連結到實驗室,「我們終究要回答的是野外的問題,只是我們使用的方法是基因組序列。」李壽先為此註腳。

目前科學進展已能達到遺傳基因解碼,但台灣運用這項技術做的研究非常少。他認為,遺傳多樣性的研究在台灣很缺乏,不只鳥類,而是普遍的野生物都缺。尤其,因氣候暖化而面臨棲地不斷縮減的高海拔生物,能否具備足夠的適應力,更需透過這類研究盤點。

台師大教授李壽先認為,基因組定序技術應推及野生物保育。攝影:廖靜蕙
台師大教授李壽先認為,基因組定序技術應推及野生物保育。攝影:廖靜蕙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不願讓珊瑚「積灰」 寶盛進駐基翬海岸 在地居民有想法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吳宜靜報導
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開發案3月1日動工在即,由於地點所在的台東成功鎮基翬,具有珍貴的海岸景觀與水下珊瑚生態,不僅環團與生態學者極為關注,在地居民也憂心忡忡,紛紛表達反對的聲音,聽聽他們怎麼說……

開發下去,下雨之後海裡就會很髒,連漁場都會受到影響!

「我並不接受在那邊蓋什麼海洋、什麼娛樂場的,如果排放了什麼到這裡,海難免會污染,我想珊瑚可能就都會死掉。我反對開發,開發下去的話,海裡的魚啊、貝殼什麼都會就沒了。開發下去,下雨之後海裡就會很髒,我天天都在海邊工作,想也知道。嚴重的話,連漁場都會受到影響!」

──基翬漁港漁民


基翬海岸水下含藏豐富的珊瑚生態系。攝影:吳宜靜

空間不完整,文化就是片面的、斷裂的、架空的

「文化是建立在空間的完整之上,如果空間不完整,文化就是片面的、斷裂的、架空的。海是承載文化的地方,是部落人們學習生活技藝、傳承文化的地方。但是(基翬海岸)開發的話,海下的生態系勢必會受到影響。雖然大部分的人會覺得『不要直接影響到我的生活,在改變還沒發生之前,我都不會太在意』,然而,海下生態的破壞,等到人們發現,就已經來不及了。」

「我注重的是參與的過程,而不是部落只能接受開發商的作法。如果從頭開始就有居民參與的話,不管最後討論出什麼結果,至少部落居民的想法有表達。我並不是反對開發,但就是要從程序上讓居民有參與的權利。當初的資訊不對等、不公開透明,於是變成今天的局面……如果部落有人覺得不明不白,或是有疑慮,我就覺得不能放掉(與開發商溝通居民參與的權益)」

──比西里岸部落居民


台東縣成功鎮基翬海岸。攝影:吳宜靜

不必到國外,這裡就可以看到漂亮的海底世界,開發後就絕對看不到了......

「以前珊瑚都是這麼一大片(展開雙臂比畫),浮潛的時候大概一兩公尺深就可以看見整個珊瑚礁和魚,我們會適度地到海裡去採海菜和貝類,從沒有想過要破壞珊瑚礁。部落裡不乏「旅北」的人口,對於家鄉的變化,礙於工作與生活,經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開發,一定是會擔心的,因為人一多,污水一定排的多,一定會破壞原來的狀態。不必到國外,在這裡就可以看到漂亮海底世界,開發之後就絕對看不到了…

我覺得重要的是共存,要開發又要保有原來的環境,技術層面一定會比較高,大家需要共同努力,而不是從單一個角度來看事情,因為從我們部落的角度,事情可能不會和其他人的看法一樣。海是大家共有的,是屬於大家的,好的東西是共有的,我們不會站在自己的利益為導向去想…」

──比西里岸部落北漂居民


基翬海岸水下含藏豐富的珊瑚生態系。攝影:吳宜靜

科技帶給人的是方便也是毀滅,眼看著污染比發展還要多

「如果能夠帶動我們的觀光,民國九十年小丑魚主題館開的時候,我多高興啊,想說成功鎮發了!現在三十年過去了,根本就沒有為地方帶來效益!反而現在,人家(遊客)都是來追隨這些自然的東西,外地的人意識越來越高,人們知道說這些自然的東西遠比那些建築物還要珍貴。

對我來講,當然會覺得說要適度的開發,不能沒有開發,就像那個關野吉晴(日本知名探險家)老師講的,『科技帶給人都是方便,可是科技帶給人的也是毀滅』所以你要善用科技的便利,而不是善用科技來毀滅人類。你如果說這些硬體設施是能夠幫助我們成功真的發展的話,我們絕對是雙手贊成,可是眼看著污染比發展還要多…」

──成功鎮居民


台東縣成功鎮基翬海岸。攝影:吳宜靜

開發商從頭到尾都很不尊重在地的人

「他們(開發商)從頭到尾都很不尊重在地的人。既然是要做說明會,建築師或者是結構師是不是也應該來到現場?不然你讓我們發問,卻沒有任何人可以解答。然後建築師說我很忙然後就要走了。我們的問題都沒有被回答......(說明會)我那天是很想跟他們講:『你為什麼你明明知道要開說明會,但是這些人都沒來,而且你們都回答不出問題。』你看,這個說明會就是拿蛋糕換出席的簽名而已。」

──成功鎮居民


面對三仙台的比西里岸部落。攝影:吳宜靜

【你來報報】隨心付費的回收食材Cafe 「Pay What You Feel」

$
0
0
文:Way@食光光(過去一年自香港跑到英國去,看看食物浪費,看看當地如何拯救食物。)
PWYF Cafe現場。
PWYF Cafe現場。

由英國居民組成的Food in Community不只將回收得來的蔬果等食物「送完就算」,還會利用「剩食」炮製美食,舉辦每月一次、「有乜煮乜」的「Pay What You Feel Cafe」 (PWYF Cafe),客人隨心付費,認為Cafe的食物、服務值多少,就付多少,「值幾多,畀幾多」。

「我們會根據手上有何食物再設定餐單,通常包括湯、主菜、素食、沙律、麵包,有時還有甜品!」FIC的董事Chantelle和義工們一起檢視手上有的食材:農場捐出的graded-out 薯仔、甘旬、椰菜花、菠蘿、蘋果、啤梨、蘋果汁,還有食物銀行送出的雜豆…..義工們於是決定煮最簡單的「茄子雜菜煲」(就是將所有蔬菜、雜豆煮成就是)、薯仔沙律(編按:馬鈴薯沙拉)、啤梨菠蘿沙律(編按:莓果鳳梨沙拉)。另外還欠調味料及主糧,要到超級市場購買。

茄子雜菜煲。
茄子雜菜煲。

Cafe於區內教堂舉行,我與一眾義工上午就來到會場準備和佈置。我當了一天的待應生,將飯、雜菜、蛋糕端到桌上,客人自行隨便取餐。Cafe的水準與英國普遍餐廳相若,不少人也會光顧,當中不少是區內居民,吃過午飯,還留在cafe聊天,小孩一起玩耍,熱熱鬧鬧的像個社區會堂。

不少客人取餐時都問及定價,我們回答:「隨便啊,你認為該付多少就付多少啊!」客人大都慷慨,不吝嗇付錢吃這些「剩食」。

碰巧當天街上有遊行示威,帶旺了cafe呢(想起香港的七一遊行的下午,街上的麥當勞、7仔生意都很好,不少遊行人士都排隊買吃的喝的)。

PWYF Cafe的菜式。
PWYF Cafe的菜式。

PWYF cafe是「全素cafe」,「難道因為這邊素食風氣較盛行?」原來這某程度上是基於實際考慮,FIC董事David解釋,他們獲農場捐出大量蔬果,當然要先盡量利用,而且肉類難以長時間儲存,所以PWYF cafe選擇「走肉」。

其實為了這一天的Cafe,我們共花了兩天準備。第一天我們一共三個義工,一起煮雜菜煲,上午我們切蘿蔔、薯仔、洋蔥等切個不停,中午小休一會,食個午飯喝個tea後,就將全部蔬菜和雜豆倒進鍋裡熬,這就煮成了「雜菜煲」。第二天,我和幾位女義工在會場準備啤梨菠蘿沙律,她們一邊慢慢地切啤梨,一邊分享上法文課的心得。我心裡驚訝為何他們願意花一整天在切菜,真的很「悠閒」的樣子。

香蕉還是很新鮮,還有因為太小而被捐出的薯仔、啤梨和香蕉用作造沙律(沙拉)。
香蕉還是很新鮮,還有因為太小而被捐出的薯仔、啤梨和香蕉用作造沙律(沙拉)。

香蕉還是很新鮮,還有因為太小而被捐出的薯仔、啤梨和香蕉用作造沙律(沙拉)。
香蕉還是很新鮮,還有因為太小而被捐出的薯仔、啤梨和香蕉用作造沙律(沙拉)。

打包了Cafe的飯菜,吃了好幾天。
打包了Cafe的飯菜,吃了好幾天。

PWYF cafe結束時,還剩下很多餸菜,唯有由義工「清底」。我打包了三盒飯菜、兩盒沙律回家,連續吃了幾天,「食到有啲唔想食」,感覺無論怎處理,都總會有很多食物剩餘,「食都食唔哂」。這就是我們都只能「減少廚餘」、「minimize food waste」,而非「消滅廚餘」?

從原民文化和狩獵 看布農族與黑熊的人熊情誼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吳宜靜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於去年(2018)舉辦黑熊系列講座,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邦卡兒·海放南(以下簡稱邦卡兒)主講「原住民文化中的人熊關係」,並邀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張君玫教授與談,從保育與原住民傳統文化兩種不同視角探討狩獵議題。兩位講者與現場聽眾擦出許多火花,本文將該場講座重點內容整理如下。

邦卡兒從一張合照作為演講的開場,指出照片中一位叫做「海粟」的前輩(漢名林淵源),他是一位資深的布農族獵人,協助黃美秀教授從事黑熊野外調查,前後長達十多年的時間。黑熊野外調查依賴繫放的方式搜集黑熊活動的資料,但調查之始,台灣並沒有太多關於「抓黑熊」的資料,於是黑熊調查工作便仰賴布農族獵人以「布農族的方式」進行。在黃美秀的調查中,一共抓過12隻熊,全數都用布農族語命名。

台灣黑熊多半出沒在中央山脈海拔 1000~3000 公尺的山區,邦卡兒說明,台灣黑熊的棲息地剛好和住在高山的布農族、泰雅族,和鄒族等原住民族的活動範圍重疊。其中,布農族是台灣垂直分佈最廣的民族,生息在崇山峻嶺之中,他們熟悉地理、植物特性、動物習性,長久以來便在山林中開展出獨特的狩獵文化與生活智慧,也與黑熊交疊出深遠的共同生活經驗。

布農人看黑熊:友伴、同盟、尊敬、恐懼

邦卡兒出身於布農族巒社群,24歲就進入玉山國家公園任職,玉山山脈、雪霸、太魯閣的山脈他大都爬過,「剛開始進入以前祖父、爸爸、叔叔口中的山,我們也覺得很陌生,」


講者邦卡兒·海放南講述布農族與黑熊的故事。攝影:吳宜靜

「我們從來沒有把黑熊當作食物。」邦卡兒開宗明義地說。黑熊之於布農族,就像精靈一般的存在,並不是山羊、山羌一類「看到就可以打」的動物。經過多年研究發現,黑熊獨愛玉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帶,尤其喜歡在布農族祖居的大分地區出沒。

因為世世代代都和黑熊有所交集,在赤手空拳、獵槍和配刀並不充足的狀況下,布農族自然地發展出對於黑熊又敬又畏的態度。儘管布農族有不同的社群,但是受過嚴正傳統教育的族人們,對身形巨大、力大無窮黑熊所抱持態度是一致的敬畏和禁忌。


位於中央山脈東側之大分地區。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在布農族語中,對黑熊有四種不同的稱呼:Tuaz(督瑪斯)、Tutumaz(督督瑪斯,原意為「英雄」)、Dahdung(達動,黑色的意思)、Hanidu(哈尼度,泛指神、鬼、精靈等來無影去無蹤的靈體)。透過這些稱號,大致可以看出布農族對於黑熊的敬畏,「遠遠聽到黑熊的聲音,大概就是要趕快先跑了,絕對不是跑去看熊或是去獵捕牠。」族人聽說黑熊出沒,通常不敢輕易靠近,而且「有熊的地方,通常也沒有東西可以吃了,」邦卡兒說。

熊的身影反覆地出現在布農族的神話傳說、禁忌、家族教誨裡頭,人熊之間的故事在族人之間世代流傳著,遠遠多過其他原住民族。傳說中,布農族人也曾和黑熊一起生活,關係就像夥伴或兄弟一樣,向黑熊學習分食等智慧。

「懶媳婦與小米」就是一個廣為流傳的寓言故事。傳說中,布農婦女只需要用一粒小米就能煮出一大鍋飯,有個婦女懶得只取出一粒米,直接將整把米倒在鍋子裡面煮,沒想到小米飯越煮越多,幾乎塞滿了房舍。眾人配蜂蜜或者其他食物,都吃不完眼前海量的米飯,後來搭配著熊肉吃,才把這麼多的小米吃完。這個故事警惕布農族人:婦女要勤於家事,別為了一時懶惰釀成大禍;而東埔地區的布農族人,也曾傳說因為熊肉太好吃,配著小米卻忍不住將糧食都吃光的故事,因此族人一直把獵捕黑熊視為貧窮的象徵。

因為黑熊兇猛,部落也流傳黑熊吃人的傳說,族人不但恐懼,也相信黑熊是一種禁忌,很多人把獵熊視為不吉祥或麻煩的事情。族人也相傳,如果在種植小米到結穗期間獵到熊,小米結果之後會變黑,像燒焦了一樣。若真的獵到了黑熊,熊肉也不能直接帶進家裡,要放在房子外面,否則以後就會諸事不順。

山林生活發展出深厚且複雜的人熊關係

邦卡兒分享他聽說過的狩獵經驗,據說黑熊是非常聰明的動物,被陷阱夾到之後,牠會躲藏在陷阱周圍,等待獵人回來查看,再趁機將獵人打死、吃掉作為報復。因此獵人對黑熊向來敬而遠之,放陷阱時也格外戒慎。有時,黑熊甚至會觀察獵人設置的陷阱,並且把陷阱當成是現成的「便當」,把落入陷阱的動物吃個精光。


布農族人對台灣黑熊十分敬畏,並流傳相當多與熊有關的傳說。圖片來源:waychen_c via Flickr.(CC BY-SA 2.0)

狩獵不僅是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是自我表現、 爭取社會認同的方式,更是文化、祭典的重要象徵。即便部落有獵熊的禁忌,但因為黑熊兇猛且數量稀少,不易捕獲,打到熊又被當作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認為獵熊是英雄的表現。邦卡兒由此點出,早期的原住民族一方面視熊危險而盡量迴避, 另一方面也視獵熊為英雄行為,山林生活經驗使得黑熊和布農族的關係顯得非常複雜。

狩獵文化其實只是「一起生活」的一部分

布農獵人出門前,從不張揚,也不敢做任何像是「我要打五隻山羌、三隻水鹿」之類的目標設定,邦卡兒說,在傳統文化中,打獵的成果是上天給的,心中不能帶任何盤算,就是把自己交給山林、交給祖靈,安靜地出門打獵。姑且不提狩獵的危險,僅僅是出門一趟,就必須經過許多道關卡:出發前做了不好的夢,出發時放屁了,或看見某一種鳥從天邊飛過,也或者是出門後有人打個噴嚏,又或是被什麼東西刺到,按照傳統習俗,都要立刻返家,不能繼續入山。

與談人張君玫回應,布農人原生的知識,視其他生命與自身是相互關連的,在意的是對自然資源的適度利用,非常符合整體生態的概念。在狩獵文化之下,人與動物的關係就是人和不同的生命共同生存於生態系統裡頭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狩獵文化下和在肉品生產線下,動物所過的生活,是非常不一樣的。「然而,原住民文化卻常常成了生態女性主義或動物保護倡議者的代罪羔羊,狩獵被視為『殺生』或是不尊重生命的行為。」她提出反思。


講者邦卡兒·海放南與與談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張君玫教授。攝影:吳宜靜

近年也有人對於原住民祭儀「走調」提出批判,認為某些豐年祭活動流於形式或是傷害動物。張君玫認為,「評判他人」這件事情,在台灣社會中經常發生,身為動保倡議者,她認為「吃肉」本身不一定是件錯誤的事。人類祖先利用動物的生活方式由來已久,而「吃肉」之所以成為環境負擔,根本的原因在於資本主義系統下肉品的生產方式。她認為,過一個合乎「生態合理」的生活、與其他生命共存,或許是更務實的思考方向。

如何在現代生活傳承傳統狩獵文化?

幾位講座參與者對於傳統狩獵文化的傳承表達關切:現在漢人和原住民處在同一個教育和生活環境中,該如何傳承祖先和自然共存的傳統智慧?

邦卡兒說起自己的生命歷程,「從小不敢承認自己是原住民,只想要把國語說好、把學科學好,以免被貼上『山地人』的標籤」。直到年,他才發現「啊!原來獵人很重要,原來我的文化很重要。」現在政府推動原住民實驗小學、族語認證、加強文化傳承等措施,他認為已經為時太晚。他舉自己改回傳統姓名為例,當他將名字恢復成「邦卡兒・海放南」之後,便遇到許多困難,「花了超過半年的時間才完全將和姓名有關的事情改過來,包含身分證、職章、護照、存摺、戶籍資料......」,光是改名字已經這麼繁複,更不用說是悠遠又複雜的狩獵文化了。


講座現場有多位關心狩獵議題與原民文化之民眾提問。攝影:吳宜靜

回復狩獵文化的議題,首先是為時已晚的困難,同時也會面臨來自其他領域的壓力,諸如宗教團體、動物權團體等等。再者,若要讓孩子學習原民傳統文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壓縮「正規」教育的時間,父母難免會擔心孩子跟不上一般學生。面對主流社會,如何不讓傳統成為現實生活的負擔,至今還在拉扯著。

張君玫認為,原住民族的知識系統確實帶給人們很多啟示,然而,另一個陷阱是把原住民文化浪漫化──一旦認為原住民族有義務要體現、維持傳統生活的樣貌,便形同是一種物化。傳統與現代互動,勢必會不同於以往,而歷史結構的不正義、個人主義式的競爭都會對原住民族的生活造成莫大的影響。從文化多元主義的觀點出發,她特別提醒:不同民族必須有意識地保持「一起生活」的覺知。

過一個「生態合理」的生活

「如果原住民持有更強大的工具,例如火槍等等,是不是會改變布農族對於黑熊的敬畏?」邦卡兒回應,打到黑熊這件事情在布農族中不是沒有發生過,但他舉出布農族打到黑熊的「後果」還可能會讓家族女性不孕,造成斷子嗣的後果。一旦不能傳宗接代,就等同是家族的滅絕,他認為即使擁有進步的工具,布農族還是會把打到黑熊視為禁忌。

科技和自然科學發展帶給人類的另一個反省就是「當你知道越多,你就會發現自己不知道的其實更多」。布農族害怕黑熊,其實也可以視為原住民知識的一部分。有機會退一步看未知與不足,才能和其他生命共同生活著。

在原住民社會中,黑熊不只是是受到敬虔、禁忌的動物。黑熊也存在於原住民無形的空間之中,在文化裡頭,在古老的傳說中。演講最後,邦卡兒以一首詩作結:

黑熊是原住民生命中的一部份,
牠是神話中的生命文學,
牠被視為與人甚至比人更高一級的生命體,不敢去獵捕,也不敢正視牠,
牠帶有不可侵犯的靈形,
牠像風一般的遊走在山林中,
進入那濃霧的氣息,
牠隨時會出現在
石頭、
枯樹、
岩石或是樹梢上,
牠深邃的眼眶看透你的動向,
在你刀鞘移動剎那,
牠已離開好遠好遠。

​​​​​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吳宜靜

右手按快門,也寫字。念過歷史、勞工關係和攝影。希望自己經營的圖文,能像孤獨星球一樣,提供訊息,同時也保留自由且開放的可能。嗜奶茶,正在學著當一個好人,想要明年去尼泊爾爬山。

大潭藻礁獲國際指定為「希望熱點」 內政部海審仍通過觀塘案

$
0
0
整理:彭瑞祥(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針對中油在桃園觀塘工業區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開發計畫,內政部海岸管理審議會27日召開第二次審查;儘管「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與中研院學者在會前與會議中提供資料,說明大潭藻礁已被國際保育團體指定為「希望熱點」(hope spot),經過近3小時會議審查,此案仍通過海審程序。此案於3月14日將再進入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若再通過,內政部程序便算告一段落。

大潭藻礁已獲國際保育團體指定為「希望熱點」。圖為G2區,彭瑞祥攝。
大潭藻礁已獲國際保育團體指定為「希望熱點」。圖為G2區,彭瑞祥攝。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海審會開始審查前,聯盟成員先在營建署前召開記者會,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宣布,國際知名的海洋保育組織「MIssion Blue」(藍色任務)22日正式發函,確認將大潭藻礁列入全球「Hope Spots」(希望熱點)之一。這也是東亞地區首次上榜的熱點,再度證實大潭藻礁具有世界級自然遺產的價值。

陳昭倫說,3月份「藍色任務」將透過知名國際網路社群與媒體,在全球發布認定大潭藻礁為希望熱點,因此這片海域非常珍貴,應該要完整保留,不宜開發。

海審會則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林務局移轉的藻礁調查結果,如果要劃設保護區或保留區,必須成立諮詢委員會,但目前尚未成立,無法確定是否要劃設。營建署則說,大會做成附帶決議是請主管機關儘快決定是否劃設?但此案的審查應同步繼續進行,如果最後在發出許可前確定要劃設保護(留)區,就要求開發單位剔除該區域;即使已發出許可,仍可要求開發單位提出變更計劃。

根據客家電視台報導,海審會期間,經濟部強調,三接站未來每年可提供300噸天然氣,開發單位中油承諾,若預定的墩位上,出現柴山多杯孔珊瑚,就會立刻調整墩位,甚至移動棧橋區位,環團則強調,這個區域富含柴山多杯孔珊瑚、蟹、貝,甚至海豚等豐富生態,希望開發案懸崖勒馬。

營建署綜合計畫組表示,海審會決議通過,後續開發單位須依委員會決議補正後,才核發許可,針對特定範圍是否劃設為保護區,主管機關海委會需盡速決定,若確定需劃為保護區,中油則必須剔除這個區域,或另提變更計畫。

跨產業結合社區經營,台灣生態養殖帶動在地經濟多元提升

$
0
0
轉載自農傳媒;內容提供:豐年雜誌;文:洪嘉鎂;攝影:謝佩穎

在注重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趨勢下,台灣近年越來越多養殖業者決定加入生態養殖行列,然而台灣目前對生態養殖尚無明確定義及規範,時常出現在水產品外包裝的字樣,例如不用藥、使用益生菌、友善環境等等,大多出於養殖業者根據自身經驗統整的做法。另一方面,生態養殖生產過程背負更高風險、生產成本,該如何兼顧收益與環境,成為最大挑戰。
建立品牌可提高收益,但須維持穩定供貨

生態養殖業者都會面臨是否建立品牌,邁向自產自銷以提高收益的抉擇,但這並沒想像中簡單。雲林縣台西鄉生態養殖業者李宗燦,以自己養殖文蛤經驗為例,每批文蛤收成數量龐大,大多只能賣給盤商,於是2016年創立品牌「台西聚鮮」,標榜生態養殖,專賣超大顆文蛤,部分供應盤商,另一部分供應有機商店、一般民眾,拓展銷售管道。

文蛤收成上岸後真空保鮮,最佳賞味期只有10天,雖然供應有機商店價格較高,但每週都要出貨1~2次,不像交給盤商,少量、多次出貨僱工捕撈並不划算,李宗燦只能自行處理摸文蛤、吐沙、真空包裝等事宜,且剩餘文蛤不一定會平安長大,有可能因環境變動或疾病因素,而一夕之間大量暴斃,使他背負龐大風險成本與銷售壓力。

鰻鄉企業社負責人邱經堯與弟弟邱健程也在約2011年時決定推出品牌「邱家兄弟」,讓消費者更認識自家產品。冷凍水產品雖不像文蛤有短時間銷售的壓力,而目前台灣也並未規範冷凍水產品保存期限,但消費者仍會在意,他目前將保存期限設定為1年,通路商一般希望允收期限至少為三分之二保存期限,若期限內未賣出,產品價值就歸零。

邱經堯表示,建立生態養殖品牌得考量供貨穩定度,當產量不足以供應所有通路時,得面對捨棄部分通路的難題;另一種情況是自家產品銷售狀況很好,通路商希望增加供應量,產量卻不夠,通路商可能因此尋找其他生產者,萬一其他生產者報價更便宜,便有可能因此失去合作機會。

邱經堯指出,成立品牌之後才慢慢發現許多經營細節,例如每個通路利潤不同,得精算投入成本、收入是否合理,再提供報價,過程經歷一段撞牆期。「須要思考建立品牌自產自銷,對生產者的實際助益有多少。」

對生態養殖業者而言,成就感除了來自豐收的喜悅,也來自周遭欣欣向榮的生態環境。
對生態養殖業者而言,成就感除了來自豐收的喜悅,也來自周遭欣欣向榮的生態環境。

借鏡國際趨勢,注重環境負荷、低成本投入

除了台灣外,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等國生態養殖發展也十分蓬勃,已有學者提出一套定義。澳洲新英格蘭大學教授貝瑞․科斯達—皮爾斯(Barry A. Costa-Pierce)是國際提倡生態養殖先驅之一,他在2015年提出生態養殖七大原則,明確指出生態養殖發展應涵蓋系統生態、生態工程、農業生態、社會生態等跨領域知識,並且提供經濟與社會利益。

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秘書長陳詩璋指出,台灣生態養殖的低密度相對於歐洲、非洲、東南亞國家等國外案例仍算高密度,但仍值得鼓勵,然而若養殖業者願意降低50%放養密度、減少使用環境用藥微生物製劑、藥物,對環境皆有幫助。

國外生態養殖與台灣相比,主要以放牧方式為主,從動物福利角度來決定放養密度、並將環境負荷納入考量。陳詩璋舉例,人工飼料中含有氮、磷,考量環境負荷程度,國外通常從漁獲量、飼料投餵量計算氮、磷排放比例,這是台灣生態養殖較少顧及的部分。另外使用地下水或外部水源會也會造成環境負擔,因此大多會使用雨水、潮差換水或是循環水再利用,台南市七股區也有養殖業者利用潮差換水,以節約能源。

「國外生態養殖比較朝向透過自然方式去維護生態鏈。」陳詩璋解釋,以人為方式控制水質,即使只是添加益生菌,仍是干預自然環境,例如原本每平方公尺水體含有5千隻細菌,人為添加益生菌後細菌數增加為1萬隻,就是生態改變,雖然這是一種生產管理方式,卻不符合國外生態養殖定義。另外,國外也會考量混養物種是否為當地原生物種。

陳詩璋表示,正因生態養殖風險高,國外操作生態養殖以低成本為原則,包括飼料、水電、生產設備等等,才能維持生產者獲利,例如部分東南亞國家會直接在河床三角洲養殖,使用類似定置網漁具,防止養殖生物隨水流走,僅須投入魚苗成本,食物、水源就依靠自然水流。

社區參與成為台灣生態養殖發展新方向

養殖業與周邊社區的連結亦是重要一環。陳詩璋表示,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SC)、全球良好農業規範(GLOBALG.A.P.)、海洋管理委員會(MSC)等主要國際水產養殖驗證機構,皆強調與利益團體溝通,例如養殖業用水可能影響社區用水,養殖業者就須與當地居民溝通;另一方面,若養殖場位在如非洲、東南亞等收入水平較低的國家,也要求聘僱當地人管理養殖場,促進社區和諧並提供就業機會。

科斯達—皮爾斯亦指出,生態養殖應與當地社區結合,提供就業、培訓機會,提高經濟與社會最大價值;銷售產品不僅是賺取利潤,也應嘗試與其他當地產品共同行銷,帶動整體發展,例如旅遊、餐飲服務。不過,目前台灣多數生態養殖大多較為關注生態,較少提及當地民眾、社區參與,社團法人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是少數已往此方向努力的例子。

同樣獲得第6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的社團法人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淑芳與先生陳清樟投入生態養殖僅3~4年,然而他們積極將生態養殖概念擴展到社區,促使鄰居改變養殖方式、提供社區新住民工作機會,甚至讓新住民成為生態養殖推廣者。

社團法人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辦理導覽活動時,聘請當地新住民婦女烹調風味餐,也藉此活絡社區經濟。
社團法人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辦理導覽活動時,聘請當地新住民婦女烹調風味餐,也藉此活絡社區經濟。

夫妻倆剛投入生態養殖時什麼都不懂,只知道虱目魚可以與白蝦混養,靠著洽詢養殖專家、鄰居提供養殖經驗,從頭開始學起。「自己做是證明給人看,重點是要能大家一起做。」吳淑芳表示,生態養殖模式成功建立後,可能考量擴充規模,需要相同觀念的人加入,假設當地多了幾位生態養殖業者,就能互相支援、連結,帶動整個社區發展,所以希望把生態養殖概念引介到社區。

除了向當地人示範生態養殖,吳淑芳更將自己的魚塭規劃為參訪地點,並提供風味餐,銷售生態養殖產品及社區產品,例如以冬瓜、龍眼乾製成冬桂香酥。平日社區婦女與新住民在魚塭旁小屋製作虱目魚丸、一夜乾,每場導覽活動開始前,則有人負責準備材料、烹調風味餐、準備解說。在此經營模式下,經營者除了魚塭生產收入,還有解說費、餐費等收入,過程中也提供工作機會給當地居民。

導覽活動可為生態養殖業者帶來業外收入。
導覽活動可為生態養殖業者帶來業外收入。

對生態養殖業者而言,成就感除了來自豐收的喜悅,也來自周遭欣欣向榮的生態環境。吳淑芳表示,當生態養殖觀念深植人心,口耳相傳下逐步融入生活,生活環境就會更好。例如曾有個年輕人到社團法人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工作、了解生態養殖後,進而與祖父調整家中養殖模式,創造品牌「祖孫蝦」。

這幾年吳淑芳不僅逐步推動生態養殖、帶遊客體驗農村生活,更讓社團法人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成為吸引年輕人回鄉的據點之一。在服務當地長者、新住民、關懷社區孩童的過程中,也讓生態養殖的理念走入更多家庭。

吳淑芳表示,生態養殖收益要能支持生計、維持運作,但不僅是為了累積財富。他的目標是希望結合友善環境、友善生產及社區關懷,不過度開發、產品重質不重量,減少環境衝擊,當環境變好,人的生活就會健康快樂。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農傳媒》、《豐年雜誌》2019年1月號。《豐年雜誌》電子書平台,請參考:udn讀書吧、TAAZE 讀冊生活、HyRead、Zinio、華藝線上圖書館、Kono。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 

作者

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以「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為宗旨,關注農業各個面向的專業網路資訊平台。

 

第一屆「全球氣候行動峰會」報佳音,27大城減碳奏效

$
0
0
文:王一方
「根據知名倡議組織C40的統計,國際有27個大城排碳量皆從2012年起逐年下降,如今約比高峰期減碳一成。更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是,這些城市的經濟並未因此被拖垮,不僅每年維持3%的平均成長率,人口也同步增加1.4%。」

2018年底在加州盛大舉辦的第一屆「全球氣候行動峰會」(Global Climate Action Summit,簡稱GCAS),最讓人振奮的消息並非來自中央政府,而是散落各地的城市。

從北美、澳洲、到歐洲各國,此刻已有27個全球一線城市,都跨越了「排放零成長」的里程碑。現任巴黎市長、也是C40氣候領導組主席的伊達戈(Anne Hidalgo)高呼:「27個城市同時達到排放零成長,無疑是非凡的成就!」

城市實例,證明環保&經濟能雙贏

根據知名倡議組織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的統計,上述27個大城合計人口超過5000萬、GDP規模達6兆美元,排碳量皆從2012年起逐年下降,如今約比高峰期減碳一成。更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是,這些城市的經濟並未因此被拖垮,不僅每年維持3%的平均成長率,人口也同步增加1.4%。


推廣公共運輸及低碳運具(如電動車),是許多城市常見的減碳手法。(圖片來源

根據IPCC《全球升溫1.5°C特別報告》的預測,全球最晚得在2020年前開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才可能守住升溫1.5°C的活命線。主要減碳手段不外乎: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推廣大眾運輸系統、提高各部門能源效率、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等,而規模適中、政治包袱較小、且擁有自治權的城市,正是最佳實踐場域。

成立於2005年的C40,則扮演經驗分享、協同合作的推手角色,該組織提出的氣候倡議和減碳工具,目前共獲得96個大城市響應,更有60位市長公開承諾,打算讓自己的城市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形同在全球帶起一場城市間的減碳競賽。

或許你不知道,這27個排放零成長城市,其實有1/3位於川普當政下的美國(華盛頓特區、波士頓、芝加哥、紐奧良、紐約市、費城、波特蘭、舊金山、洛杉磯),證明即便白宮不斷出招干擾,但美國的地方政府並未棄守。

美國未缺席,東西岸城市既減碳又拚經濟

在九個美國城市裡,舊金山堪稱對抗氣候變遷的領頭羊。該城在2000年就達到排碳高峰期,之後開始逐年遞減,至今締造約三成的減碳成果。而且這段期間內,舊金山不但經濟成長111%,居住人口也增加兩成。他們最新的減碳計畫是2030年減少一半垃圾量,並要求建築部門在2050年達到零排碳。


舊金山2000~2016年締造了3成的減碳實績,是極具代表性的美國城市氣候先鋒。
圖片來源

同樣位於加州的另一大城洛杉磯也不遑多讓,藉由強化大眾運輸及投資太陽能,該城光是2016年便一口氣減碳11%,效果相當於減少了73.7萬輛汽車。更值得關注的是就業狀況,過去五年增加的三萬個環保相關職位,讓當地失業率大降14%,「我們的人口只占全美1%,但創造出來的環保工作,相當於美國煤炭產業的六成,」洛杉磯市長賈西迪(Eric Garcetti)得意地說。

鏡頭轉到東岸,2017年成為世界第一個LEED城市白金獎(LEED for Cities Platinum)得主的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D.C.),則努力維持綠建築領導者的地位。該城不但打造遍佈全市的自行車與滑板車分享系統,也廣設大眾運輸服務,最新通過的氣候法案,更要求該區(包括川普每天辦公的白宮)所有電力須在2032年前全部產自再生能源,讓最力捧化石燃料的美國總統,以後也不得不使用低碳能源。

誠如前紐約市長、同時也是聯合國氣候大使的彭搏(Michael Bloomberg)所說:「這些城市證明了降低排碳是可以做到的,而且還能同時提振經濟、創造就業、改善居民的健康,」既然有這麼多好處,台灣的城市還遲疑什麼呢?


 知名倡議組織C40串連近百個指標大城,讓城市領跑全球氣候行動。
圖片來源

※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台灣毒魚排行榜: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誰是危險份子?

$
0
0
摘自《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文: 曹銘宗

台灣毒魚排行榜

台灣俚諺有「好魚排行榜」,相對也有「毒魚排行榜」,一般常聽到的是:「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

所謂「毒魚」,並不是說吃了會中毒,例如有些河魨含有致命的神經性「河魨毒素」,或是鯖科魚類不新鮮時會產生引起頭暈等症狀的「組織胺」。事實上,台灣常見的「刺河魨」,魚肉和内臟都是無毒的。

這裡的「毒」指的是「刺毒」,就是魚的胸鰭、背鰭或尾部的硬棘有毒腺,刺到會紅腫劇痛。不過,有些名列「毒魚排行榜」的魚並沒有刺毒,但硬棘鋒利,人一不小心就會被割傷、刺傷。簡介一下這五種魚:

• 魟:魟魚。魟魚尾部上方有毒棘,被刺傷會劇痛,若不緊急送醫,可能危及生命。

魟魚。
魟魚尾部上方有毒棘,被刺傷會劇痛。圖片來源:Matthias Hiltner(CC BY 2.0)

• 虎:虎魚。鮋科魚鰭硬棘有毒腺,魚類體色多變化,並會隨周遭環境擬態,常偽裝成石頭,以便近距離捕食獵物,故俗稱「石頭魚」、「石狗公」。其中「鬼鮋屬」、「虎鮋屬」、「毒鮋屬」又稱「虎魚」,「玫瑰毒鮋」則毒性最強,被刺有如燒灼、鞭抽疼痛,以至於喪失知覺。


石狗公。圖片來源:Devlon Duthie(CC BY-NC 2.0)

• 沙毛:鰻鯰。鰻鯰科的「線紋鰻鯰」,是生活於珊瑚礁區的鯰魚,胸鰭、背鰭有銳利的毒棘,被視為危險的海洋生物。

• 臭肚:象魚(象耳)。臭肚魚科魚類,魚鰭的硬棘尖銳而有毒腺,刺到會劇痛,所以台語俗語說:「象耳無名,鑿(tsha̍k)著叫阿娘。」

• 變身苦:又稱遍身苦,即金錢魚。金錢魚的背鰭硬棘尖銳而具毒性。

另一個「五毒」排行榜:「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金鼓」,其中的「金鼓」就是指「變身苦」。

還有一個「六大」毒魚說法:「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倒吊、六斑午。」

倒吊指粗皮鯛。刺尾鯛科魚類的尾柄上有非常鋒利的硬棘,雖然沒有毒性,但有如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人很容易被其劃傷,故此魚英文俗稱Surgeonfishes。「倒吊」之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被魚網捕獲打撈上船時,尾刺常勾掛在網上,魚頭朝下。二、受驚嚇時,以魚頭朝下、尾鰭向上迎敵。

斑午指花身雞魚。鯻科的「花身鯻」、「條紋鯻」,鰓蓋外緣有尖刺,雖然沒有毒性,但要小心被牠刺傷。

上述「毒魚」,主要威脅漁民、魚販、釣客、潛水人,但一般饕客在食用上不必擔心。


《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作者:曹銘宗

繪者: 林哲緯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2/08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劉克襄:古早空心菜的魅力

$
0
0
文、圖:劉克襄

隆冬清晨,沿著淡水河邊走路。經過一處河灘突起的小丘溼地。有一陌生男子拎著塑膠袋在採摘野草。


陌生男子拎著塑膠袋在採摘野草。

我每天經過,遠遠瞧著,直覺平凡無奇。若真有何野草值得摘採,應該是雞屎藤或黑甜菜之類。但看他認真採摘的背影,終究忍不住,還是繞去觀看。只見他正在處理一種類似魚腥草的小葉,但色澤明顯不同。

好奇的探問,對方答以,紅骨空心菜。順手取了一片,展示紅梗之莖。我愣了一下,許久未聽到此名,過去看過各種水耕或旱地空心菜,都是綠梗。只在雙連傳統市場見過一回,擺攤賣此菜的老兄弟跟我說,有人當做中藥補身,地方老人家特別愛炒食。但他在社子島種的並不多。


紅骨空心菜。

這片小丘過去是荒廢的菜園,如今雜草覆蓋。乾旱的地方,優勢植物是單花彭麒菊。紅骨空心菜多在邊緣的濕濡環境,零星的莖葉間,尚有些如牽牛花的淡紫色小花朵,孤伶伶地生長著,應該是時節過了,最後的殘花敗絮。但我腦海開始浮現,晴朗的春日,紅骨空心菜的花朵綺麗地點綴草原。


這片小丘過去是荒廢的菜園,如今雜草覆蓋。


紅骨空心菜開出的淡紫色花朵似牽牛花。

只見那男子一片片摘採,彷彿至寶,一邊跟我說河邊也有,但那兒生長在污水浸潤之處,不適合食用。這片在草地的較為乾淨。

紅骨空心菜,乃台灣原生種蔬菜,傳統市場很少見了。主因其葉莖纖維較粗,野性又強,不適合肚腹。可這位仁兄堅持,若只摘冬天的嫩葉,還不難下嚥。聽其如此稱許,再想到老兄弟講過的話,明早我也想擷取一些,回家品嘗看看。

來真巧,隔日清晨前往,只見一輛挖土機矗立其上。據說昨午就來報到,準備定期整理河濱公園。結果不用半天,便將小丘的雜草鏟除乾淨,只剩邊緣兩小棵殘株。上百餘隻八哥和白頭掠鳥高興地跟在後頭,從翻新的泥土裡尋找昆蟲。


挖土機定期整理河濱公園,將小丘的雜草鏟除乾淨,也只剩兩小棵空心菜的殘株。

不知過了一個冬季,它們有無可能再蔓延拓生。好想試吃看看。

※本文原刊於作者臉書 劉克襄
※編註:河灘地種植的部分植物,如空心菜,有吸附重金屬淨化水質的功能,提醒民眾切勿任意採摘食用。

 

 

【自然谷之星】野菜上桌 味道似茼蒿的昭和草

$
0
0
文、圖:吳佳奇(鹿寮坑土地守護計畫 專案經理)

路邊的野花野草隨風搖曳,不甚起眼,似乎也不特別,所以一般人很少停下腳步觀察,雖然看似普通,但其實我們周邊的野花野草可是非常多種呢,您以為只是綠綠的?雜亂無章的嗎?不不不,其實有各種顏色的小花、各種不同線條、質地的葉子穿插其中,這才發現,原來是如此的多樣性。 

 
火炭母草。
火炭母草。


 
 
圓葉鴨跖草。
圓葉鴨跖草。


 
 
成功白花菜。
成功白花菜。


 
 
菁芳草。
菁芳草。


 
 
馬齒莧。
馬齒莧。


 

民以食為天,這次要跟各位介紹的,就是個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野草,叫做「昭和草」,由於它的口感與味道非常類似我們在秋冬季常吃的茼蒿,因此又稱作野生茼蒿或山茼蒿。昭和草可以說是我最愛吃的野菜之一,常常可以在路邊、開發過的荒地見到他們的存在。種菜的人常遇到這種困擾:如果不使用農藥,除非是用網室把菜整個罩起來,否則不是菜葉被吃個精光就是被鼬獾挖洞,導致菜葉生長不好,常常有種無回完全不夠吃。這個時候昭和草就是餐桌上的最佳選擇,隨手可得,重點是味道跟茼蒿很像,感覺就像天上掉下來的免費青菜,所以我特別青睞昭和草。

路邊不起眼的昭和草。
路邊不起眼的昭和草。

昭和草這個名字體起來很日本,在阿美族中相傳是因為日本人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因為昭和草是適應環境的高手且繁殖力非常強,日本人靈機一動便將其從日本引進台灣,以便戰時可以當作日本軍官的蔬菜,當時約是日治時期(大正、昭和),因此就叫做昭和草。

昭和草的葉脈中間有微微藍紫色,邊緣不規則鋸齒狀。
昭和草的葉脈中間有微微藍紫色,邊緣不規則鋸齒狀。

仔細觀察,昭和草的葉脈中間有微微藍紫色,邊緣不規則鋸齒狀,生命力旺盛且長得很快。花吐出的時候非常低調,在末端長出一朵朵呈現磚紅色的管狀花,如沒有注意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由於昭和草的莖部較細,小紅花的重量難以承載,每朵小花呈現羞澀的模樣,微微的的低下頭,就像是小小的蓮蓬頭一樣;當成熟以後,昭和草的花便會逐漸由紅轉白,最終脹破花萼並形成白絮棉球狀,四處隨風而起,飛散各地。

在末端長出一朵朵呈現磚紅色的小花,由於昭和草的莖部較細,讓每朵小花呈現羞澀的模樣。
在末端長出一朵朵呈現磚紅色的小花,由於昭和草的莖部較細,讓每朵小花呈現羞澀的模樣。

細細小小的管狀花所組成,如沒有注意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細細小小的管狀花所組成,如沒有注意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成熟以後,昭和草的花便會逐漸由紅轉白,最終脹破花萼並形成白絮棉球狀,四處隨風而起,飛散各地。

成熟以後,昭和草的花便會逐漸由紅轉白,最終脹破花萼並形成白絮棉球狀,四處隨風而起,飛散各地。
成熟以後,昭和草的花便會逐漸由紅轉白,最終脹破花萼並形成白絮棉球狀,四處隨風而起,飛散各地。

野菜通常指生長於山間野外,沒有經過人為栽培的野生可食植物。昭和草可以說是野菜中的佼佼者,成株可食用外,重點是好吃阿,不論是清炒或者是涼拌、裹麵粉香煎,都別有一番風味。根據藥誌記載,昭和草整株有健脾消腫、消熱解毒、行氣立尿之效。現在科研中更發現,昭和草中含有豐富的活性化學成分。這類化合物除了可以有效降低老鼠皮膚過度的發炎反應外,富含這類化合物的昭和草抽出物,也證實能夠有效抑制老鼠皮膚黑色素腫瘤的生長。所以說,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試試看,可以在網路上查到各種料理方式,為家中餐桌增添新菜色。

不論炒、油炸、入湯麵都非常適合的昭和草。
不論炒、油炸、入湯麵都非常適合的昭和草。

植物小知識:新野菜主義
面對極端氣候,現在越來越多國家鼓勵吃原生、粗放的野菜。台灣引進了許多外來的溫帶蔬菜,但其實一年四季在我們生活周遭就有許多的野菜適合去採收食用,這樣的野菜適應當地環境,且不需要太多的肥料去照護,成本低也不需要擔心農藥和化學的殘留,同時運用上還包含了老祖宗的智慧,有些口味鮮美、有些稍稍苦澀,但只要稍加調理,就會是一道佳餚。 野菜大多有高成分的纖維質,除野莧菜、龍葵、昭和草等直接炒或煮就相當好吃,有些則需要經過處理,如纖維質高的野菜,需要先加鹽並用鹽水川燙;帶有酸味的野菜,則需要先煮燙去除酸味;而帶有黏性的野菜,料理時則適合加些醋油或沾麵糊油炸,只要稍加認識,我們的生活周遭可是充滿了許多好吃又有趣的可食野菜。 

昭和草

中文名:昭和草

別名:taulu-sanglav(布農族)、hikuki(阿美族、卑南族)、qaudriyudri(排灣族)、神仙菜、 山茼蒿、 野茼蒿

科名:菊科

學名: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

分佈:非洲、南美熱帶地區。世界泛熱帶至亞熱帶地區。

特徵:

  1. 一或多年生直立草本。
  2. 莖有縱條稜、無毛,莖葉柔軟多汁。
  3. 開花時頭狀花序朝上,授粉後再度朝下,全部由細瘦的管狀花所組成,特徵極為明顯。
  4. 葉長橢圓形至長卵形,長 5~18 公分,寬 3~10 公分,葉子基部羽狀深裂,葉基下延成葉柄,葉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葉子中肋暗紅色,葉子柔軟多毛;葉柄長 2~2.5 公分。
  5. 瘦果圓柱形,赤褐色,具線紋,被細毛;有白色冠毛,呈球狀,冠毛細絲狀,風一吹就隨風飄揚。

生態:全島2500m以下荒地、農地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載於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感謝CHOICE喬義司  與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支持自然谷之星專頁

參考資料

作者

自然谷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是台灣環境信託的首例。
我們相信,這不會成為唯一的案例,而是一把開啟更多可能的鑰匙。
還不認識自然谷嗎?
快來瞧瞧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是什麼模樣吧!
》》前往官網粉絲專頁

水下生態、原民權益問題未解 寶盛動工 居民快閃抗議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吳宜靜台東報導

儘管爭議不斷,成功鎮基翬海岸旁的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仍於3月1日如期動工,部落居民與環團,在基翬漁港舉辦出航快閃行動,阿美族人划獨木舟出海,在水上都拉起布條快閃,高呼「還我乾淨基翬,守護傳統領域」。珊瑚礁體檢潛水志工也在海下一級保育類珊瑚的福爾摩沙偽絲珊瑚旁,舉起布條為珊瑚生存權發聲。

整個東海岸面對眾多開發案,海邊居民起而相互聲援,多位民眾在基翬漁港舉辦出航快閃行動。

多位關心寶盛水族生態園區開發案之民眾聲援基翬漁港舉辦出航快閃行動。照片:Diaz Photography提供
關心寶盛開發案,多位民眾聲援基翬漁港舉辦出航快閃行動。Diaz Photography提供。

比西里岸青年:我們沒有可以再失去的本錢

包括比西里岸部落青年會、比西里岸文化教育促進會、環保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東部居民、珊瑚礁體檢志工,共同發起這次快閃抗議。

寶盛開發區域位於台東縣成功鎮基翬,此地是高台分支下的四個部落──基翬、芝田、高台、比西里岸中一處,為阿美族傳統領域,也代表這四個部落同根同源。

比西里岸部落青年會總召Fusay rekal(林筑涵)表示,部落非常關心基翬開發案,因為這地區是部落過去到現在共同的生活圈,也是族人與傳統連結重要的土地,因為比西里岸的阿美族有45年文化斷層,而部落正積極文化振興,「我們沒有可以再失去的本錢」。

他強調寶盛開發預定地下方的潮間帶,是族人的「大冰箱」,也就是採集貝類或海菜的地點,豐年祭前青年會帶領部落孩子認識老人家生活的採集路徑,這些與過往文化有與連結的土地,都須好好保護,擔憂寶盛的開發將影響到原住民族文化傳承。

多個開發案,造成部落面臨極大的壓力

比西里岸文化教育促進會發起人黃苑蓉感嘆,在進行文化復興的過程中,發現傳統領域受到很大的威脅,不是像開發商聲稱「只是開發部落一小塊土地」而已,各個開發案加起來,讓部落面臨到極大的開發壓力。

他補充說,從早期三仙台遊憩區,到近年高台地區興建自來水廠,再加上部落北側壘球場開發成露營區,高台稜線BOT開發成飯店;甚至部落公墓被遷移後,計劃要蓋成婚紗公園。這些開發決定都沒有經過與部落討論或受到部落認同,都是「部落被決定」。

比西里岸部落青年與比西里岸文化教育促進會高聲呼籲傳統領域保存與部落參與的重要性。攝影:吳宜靜
比西里岸部落青年與比西里岸文化教育促進會,呼籲傳統領域保存與部落參與的重要性。吳宜靜攝。

成功鎮居民宋明燕質疑,寶盛開發將設置海洋文化館及海洋餐廳「是否真的能夠吸引到觀光人潮?」地方不需要財團在這裡蓋一棟建築物提供在地居民工作機會,成功鎮居民衣食父母是這裡的好山好水、這些珊瑚、風光明媚的藍天與綠地。觀光客也是為了這些風景而來。而地方特色是要靠在地文化內涵而來,這些開發案破壞傳統領域後才說要給在地居民利益,這是不可能有的。

他直言,成功鎮當然需要發展,但合宜、適度的發展才是重要的。

心念一級保育類珊瑚  憂心開發衝擊

基翬是天然港灣,也是重要珊瑚礁棲地。憂心珊瑚遭受破壞的珊瑚礁體檢志工團隊,在2月已是三度潛入基翬海中,除了前幾次是進行珊瑚礁體檢,這次更在珊瑚礁旁舉起「我要活下去,還我生存權」布條,為珊瑚發聲,呼籲開發業者重視水下生態。

志工替珊瑚礁發聲「我要活下去,還我生存權」,蕭伊真提供。
志工替珊瑚礁發聲「我要活下去,還我生存權」,蕭伊真提供。

環境資訊協會珊瑚礁體檢專案人員唐寧襄說明當日水下珊瑚的情況,他提到此處珊瑚生長狀況良好,但本次泥沙記錄為2014年以來水下調查數據之冠,且底質泥沙堆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泥沙若是過多,就會覆蓋在珊瑚表面時,使共生藻無法行光合作用,導致珊瑚死亡。

他擔憂海下的一級保育類福爾摩沙偽絲珊瑚,會因動工後表土受雨水沖刷下海,導致珊瑚被覆蓋而無法存活;呼籲政府應停止動工,重新評估動工對珊瑚影響,並要求政府要以實質政策保護保育類珊瑚。

珊瑚礁體檢志工們憂心珊瑚因開發案遭受破壞。攝影:吳宜靜
珊瑚礁體檢志工們憂心珊瑚因開發案遭受破壞。吳宜靜攝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黃斐悅指出,寶盛案2009年的環評漏做珊瑚礁調查,質疑環評許可是否有效;同時強調寶盛大部份面積是私有地,所以很多人以為它不用按照原基法21條進行部落諮商同意,但事實上有5公頃面積的公有地,上面僅有設置道路、草坪、公園涼亭,這麼大面積的開發對部落影響甚鉅,要求原住民委員會一定要查清本案是否應該要依原基法21條諮詢部落同意。

寶盛開發案涉及環保署、營建署、海保署等海岸權責單位,除了日前環保署曾回應將到此地進行會勘,基翬一案尚待其他部會正視。

參考資料

【你來報報】農地上「人棄我取」 收割「沒價值」作物——Gleaning

$
0
0
文/圖:Way@食光光(過去一年自香港跑到英國去,看看食物浪費,看看當地如何拯救食物。)

英國的12月真夠凍,除了冷,就只有冷,什麼感覺都沒有。這天,我隨英國Devon轉型城市Totnes的食物回收團體Food in Community的義工於清晨,到農場收割「多餘」的韭蔥(Leek)、羽衣甘藍(Kale)和紫椰菜,他們叫這做「gleaning」。

FIC董事Chantelle。
FIC董事Chantelle。

幾星期前,農夫已收割了一次韭蔥,當時有些韭蔥還未長得夠大,故未能收割,任其繼續生長。至於羽衣甘藍,因農場已交夠貨給買家,不會再花錢花時間收割多餘的農作物,任於農地枯萎算了。還可以吃的農作物,只因經濟原因而任其枯萎至死,實在太浪費了,故農場也樂意讓我們來收割「多餘」的農作物。

大家分工合作,我負責收割韭蔥和羽衣甘藍,有義工去收紫椰菜,在寒風下收割真的冷死了。因我們人手和運輸車輛有限,只能收割到農田內約一半的蔬菜,真難以想像全世界還有多少農作物,耗用了水、肥料、電力、力氣和心機種了出來又被浪費掉。

羽衣甘藍。
羽衣甘藍。

義工在收割韭蔥。
義工在收割韭蔥。

接下來一星期,我們都將這些韭蔥、羽衣甘藍和紫椰菜送給FIC受惠者。

根據英國食物環保團體Feedback,其調查發現平均每年英國農場收成的10%至16%都被浪費掉,浪費的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背後所耗用的水和能源。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估計,歐洲差不多有六成的食物浪費,在消費者購買前已遭浪費,其中有49%是在農場甚至是收割前已被浪費。所以,英國有不少團體也組織義工,到農場收割被遺棄的農物。

收割到的農作物
收割到的農作物。

收割到的農作物。
收割到的農作物。

義工們循例問我,香港也會這樣到農場拯救剩食嗎?我想,香港的農場少之又少,況且政府資料顯示,在2011年,香港人每天共丟棄約3600公噸廚餘,其中2/3來自家居(約2500公噸),1/3來自與食品相關的工商業源頭(約1100公噸)。那麼,似乎從家居和商業入手減廢更有效…….是嗎?

*本文轉載自食光光

山林河畔六龜心事 自成一格的風土

$
0
0
公視記者 李慧宜 張光宗

高雄六龜很特別。它位在中央山脈、玉山山脈和屏東平原的交會處,地形優美而壯麗。這裡先是布農族和鄒族的居住地,後來樟腦產業、伐木事業,陸續開創出繁華榮景。六龜的族群自成一格,閩南人聽得懂原住民話,客家人大多講台語,1960到1970年代,又有外省老兵來開路。只是說半世紀內,樟腦業消退、森林禁伐,2009年又遇上八八風災,現在的六龜,還好嗎?

高雄六龜位在中央山脈、玉山山脈和屏東平原的交會處。
高雄六龜位在中央山脈、玉山山脈和屏東平原的交會處。

十八羅漢山,是高雄六龜的入口意象。山壁上細沙、砂石層層疊疊,是百萬年來荖濃溪沖刷與沉積的結果。為了保護特殊地景,林務局在1992年,設立「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

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解說員蔣昭貴說,在十八羅漢山被納入自然保育區後,連本地人都不能進入,可是八八風災後,六龜發展幾乎停滯,居民開始跟林務局溝通,希望可以開放讓遊客進入。為了兼顧生態保育與地方發展,林務局答應有條件開放該區,前提是必須培訓在地人做解說員,由六龜人來保護自己的保護區。

十八羅漢山日治時期完成的隧道。

十八羅漢山日治時期完成的隧道。

蔣昭貴強調,十八羅漢山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日治時期完成的隧道。同為解說員的廖志雄解釋,這裡共有六個隧道,總長大概三點多公里。他說:「隧道是日治時代穿鑿的,主要作用除了人民通行,還有一個是運送木材和樟腦。」

在林務局和屏東科技大學合作下,經過三年努力,六龜的山林環境教育解說工作,終於在十八羅漢山開花結果,甚至還能將經驗傳遞出去。前來參觀的唐佳豐,是屏東霧台的魯凱族青年,看到六龜人以保育為基礎,透過導覽重建在地產業。他意識到,要往前走,得先走回過去、認識歷史,就像現在的六龜人一樣。

1927年出生的范阿旺,身體很健壯,每天早上,一定先跟土地公打招呼,才展開一天的生活。小小的一片菜園,種了十幾種作物。93歲的范阿旺看似腳步緩慢,但是說起日治時期六龜的樟腦產業,記憶還非常清晰…他說,早期焗腦算是高尚人物,在日本人口中,焗腦的人是「師傅」。昭和16年以前,是以手工製作樟腦,後來就換成機器來製造了。

樟腦可以製造無煙火藥,全球在1914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需求量最高。1916年,日本外銷樟腦近1000萬公斤,其中八成來自台灣,這同時奠定樟樹量密集的六龜,在世界樟腦產業的重要性。六龜耆老鍾士明、鍾照明兩兄弟也回憶,日治時期犯罪的人,只要願意到山上焗腦,就能免除罪責。

六龜耆老鍾士明、鍾照明兩兄弟,回憶當時樟腦產業。
六龜耆老鍾士明、鍾照明兩兄弟,回憶當時樟腦產業。

樟腦產業在北部先發展,桃竹苗採樟量減少後,逐漸轉向中南部。20世紀初,許多掌握技術的腦丁,和擁有資金的投資者也就是腦長,紛紛舉家南遷六龜。像范阿旺,鍾士明和鍾照明兄弟,他們的父親都來自新竹。

日本政府撤台後,樟腦產業急速沒落。1952年,鍾家在六龜鬧區開了一家雜貨店,名為永光行,也參與到剛起飛的伐木產業,和1960年代末南橫公路的開墾。鍾照明說,早期永光行算是六龜地區最大的一家雜貨店,從山上工作下來的人,只需挑個扁擔、兩個茄芷袋(傳統農用袋),到永光行就能買到所有家用品。

永光行算是六龜地區早期最大的一間雜貨店。
永光行算是六龜地區早期最大的一間雜貨店。

靠山吃山的人越多,六龜越熱鬧,不同族群的人在山裡一起討生活,交換著彼此的語言和文化。洪稇源商號第四代洪勝林說,他的阿祖會講原住民話,早期原住民比較不喜歡日本人,可以接受漢人,所以阿祖都是用原住民話跟他們溝通買賣山產。范阿旺和鍾士明、鍾照明也是如此,都是來自新竹竹東的客家人,說的是海陸腔的客家話,可是來到六龜,不僅會講北部的海陸腔客語,也學會了南部客家人慣用的四縣腔客家話,連台語、日語也很道地。

很難想像,現在看起來平凡無奇的山城馬路,一百多年前曾經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六龜最老字號的蕃產物交換所——洪稇源商號,由旗山人洪見濤在1911年設立,專門買賣原住民提供的各式山產。現在洪稇源商號的負責人洪勝林說,牛車裝滿就是一稇,當年取名洪稇源商號,是希望豐收富足之意。

六龜的洪稇源商號,過去專門買賣原住民提供的各式山產。
六龜的洪稇源商號,過去專門買賣原住民提供的各式山產。

洪稇源商號的格局,以商業為主、生活為輔,從店面到倉庫、廚房、房間,一直到客廳,每個空間都有兩道門,彼此相通,機能性很高,甚至還有個大房間,專門給下山的原住民休息。至於洪稇源商號的斜對面,是日本人從1929年起,開始營運的旅宿池田屋,現在已經是高雄客運六龜車站。

洪稇源商號、六龜客運站,地處鬧區裡的華南街,另外一條光復路,則是雜貨店、山產店林立,永光行就在這條馬路上。至於六龜最老的光華戲院,位於太平路上,現在已經是一家牛肉麵店。六龜返鄉青年李佩,回鄉從事社區工作,時常會載妹妹四處溜達,一邊騎車一邊跟妹妹解說六龜早期的榮景。她說:「我會跟我妹妹講說,這邊以前是六龜第一家戲院、那裡是第二家戲院,然後我妹很訝異,她反問我『六龜現在這麼無聊耶!』」 

對比現在的六龜市區,其實過去繁盛時期,單單只是街上往來的人,至少就超過1萬。
對比現在的六龜市區,其實過去繁盛時期,單單只是街上往來的人,至少就超過1萬。

沒錯!現在六龜區常住人口只剩1萬人上下,其實過去的繁盛時期,單單只是街上往來的人,至少就超過1萬。

2018年底,六龜誕生了一本充滿老故事的新書「六龜風華、山林人生」。這本書由三位文史工作者完成,主要負責的是從高雄市區搬進六龜定居11年的吳憶萍,另外兩位是屏東高樹社區工作者黃素鑾,和六龜在地居民黃姝妍。

吳憶萍表示,回到六龜定居後,一直想了解當地的文化與歷史脈絡,又因為很喜歡跟老人聊天,才想盡快把老人的口述與記憶留下來。黃素鑾表示,一開始並不知道六龜的過去這麼豐富,進行田野調查後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故事。至於黃姝妍本來只是單純的訪問、記錄,沒想到無意間問到自己的父親,發現原來祖父是當年樟腦業鼎盛時期的腦長,自己老家正是老字號的腦館。

吳憶萍回到六龜定居,一直想了解當地的文化與歷史脈絡,想盡快把老人的口述與記憶留下來。
吳憶萍回到六龜定居,一直想了解當地的文化與歷史脈絡,想盡快把老人的口述與記憶留下來。

挖掘家鄉的故事,有時候像瞎子摸象,只能看到冰山一角,有時候又如穿越時空隧道,只要度過黑暗就能看到光亮。吳憶萍強調,山林會讓六龜人思考,人與土地的情感,以及人與山林共存的道理。

荖濃溪貫穿六龜奔流,河岸邊的淺丘、山巒交錯而生,孕育出一個個山林聚落。對六龜來說,荖濃溪是書寫歷史的墨汁,周遭的森林,不只記載過去的移民故事,也道盡大自然被過度取用的事實。歷史不老,但缺乏記錄很快就不見,六龜還有機會,因為人還在、大山大河還在,故事待續中。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山林河畔六龜心事】

03/04(一) 22:00首播
03/09(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望遠鏡裡的公民科學 新年一起來數鳥

$
0
0
公視記者 陳寧 葉鎮中

聚精會神,透過望遠鏡仔細搜尋,期待和美麗飛羽不期而遇,鳥兒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賞鳥人的目光。每次在望遠鏡中的驚喜發現,只要積少成多,喜愛自然的鳥友,也可以成為科學研究的好幫手…

每年12月中到隔年1月間,是新年數鳥嘉年華。

每年12月中到隔年1月間,是新年數鳥嘉年華。

2013年開始,每年12月中到隔年1月間,全台各地的鳥會、鳥友,就會開始大動員,號召調查志工,一起參與新年數鳥嘉年華。主要目的,是希望對全台灣的度冬水鳥,進行全國性監測。

為了掌握度冬水鳥的數量,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和中華鳥會,發展出一套調查方法。先選定重要的水鳥停棲地點,劃設出半徑三公里的調查樣區範圍,接著再由經驗豐富的鳥類觀察者,分頭認領樣區。

目前全台大約有100位鳥老大,協助統籌每年的新年數鳥活動,鳥老大除了要想辦法找到一起調查的夥伴,也要幫忙帶領賞鳥新手學習鳥種辨識,希望在三個禮拜內,盡可能累積大量的鳥類觀察紀錄。

新北市貢寮田寮洋是候鳥南來北往路途中的驛站。
新北市貢寮田寮洋是候鳥南來北往路途中的驛站。

王正安是新北市貢寮田寮洋樣區的鳥老大,從大學時期就經常到這裡踏查,十分熟悉生態。田寮洋濕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型態豐富的地景,提供了鳥類多樣化的選擇,成為候鳥南來北往路途中的驛站。

台灣曾經紀錄過的鳥類,高達663種,田寮洋就超過300種。這片濕地曾經在2011年面臨區段徵收威脅,在輿論壓力下,這片野鳥樂園才得以保留。在台北鳥會和台大自然保育社的號召下,每次都有近百位成員參與新年數鳥嘉年華,調查到的鳥種,更是在全台樣區中拔得頭籌。王正安期望,透過每次的調查,捲動更多人,一起關注這塊土地未來的動向。

新年數鳥的調查範圍,不只在郊外,都市裡只要仔細觀察,也可能發現野鳥的蹤跡。跟著另一位鳥老大呂翊維,我們來到關渡樣區其中一條調查路線,沿著距離復興崗捷運站不遠的貴子坑大排,步行一小段,就能走進關渡平原的水稻田間。

目前全台大約有100位鳥老大,協助統籌數鳥活動,也要幫忙帶領賞鳥新手學習鳥種辨識。
目前全台大約有100位鳥老大,協助統籌數鳥活動,也要幫忙帶領賞鳥新手學習鳥種辨識。

調查志工一邊觀察,一邊用手機裡的eBird軟體做紀錄,這是一款全世界通用的賞鳥紀錄平台,只要輸入資料,不僅可以做為新年數鳥的紀錄,也可以把觀察結果共享給全世界的鳥友和研究者。不只用眼睛仔細觀察,有時候,鳥兒藏在樹林草叢間,只能聽到鳥鳴,還是要算進紀錄。

六年來,新年數鳥嘉年華的參與人數,從一開始的五百人,增加到將近一千三百人,調查樣區總共有172個,最近一次,2018到2019年的調查,就累積了超過三十萬筆紀錄。

特生中心的研究人員彙整資料,進一步分析之後,也發現了一些生態警訊。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大利表示,在27種度冬水鳥中,有13種度冬水鳥數量顯著下降,比如說小水鴨,三趾鷸,黑腹濱鷸等,即使在參與人數跟調查地點都增加的情況下,族群量還是下降,相關部門應該更積極的為這些鳥類,做出進一步的保育策略。

許多國家都鼓勵公民科學發展,號召愛好自然的民眾,累積野生動物分布的大數據。

許多國家都鼓勵公民科學發展,號召愛好自然的民眾,累積野生動物分布的大數據。
許多國家都鼓勵公民科學發展,號召愛好自然的民眾,累積野生動物分布的大數據。

專精野生動物研究的科學家,人力十分有限,現在,許多國家都鼓勵公民科學的發展,號召更多愛好自然的民眾,一點一滴累積野生動物分布的大數據。

有些公民科學,調查的是特定鳥種。例如1993年就開始進行的黑面琵鷺全球普查,調查範圍橫跨台灣、港澳、中國、日韓、與東南亞等地,每年一月,各國的調查者選定三天,同步進行計數。雲林也有一項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的公民科學調查活動,活動主角,就是被農民俗稱為「土豆鳥」的小辮鴴。

農民俗稱為「土豆鳥」的小辮鴴。

農民俗稱為「土豆鳥」的小辮鴴。

2009年開始,雲林鳥會成員,注意到每年冬季都會有不少小辮鴴,停棲在元長一帶的農田裡度冬,為了了解每年到底會有多少小辮鴴,於是開始規劃普查活動。

十年前開始,靠著雲林鳥會的十幾位夥伴苦撐,在特生中心加入後,透過網路募集調查志工,現在每年有上百人加入調查,許多鳥友甚至遠從外縣市前來,讓土豆鳥的調查,越來越精確,範圍也越來越廣。

透過網路募集調查志工,現在每年有上百人加入土豆鳥的調查。

透過網路募集調查志工,現在每年有上百人加入土豆鳥的調查。
透過網路募集調查志工,現在每年有上百人加入土豆鳥的調查。

林大利表示,當一個生物出現在某個地方,做某件事情,如果當下沒人紀錄下來,這個現象就再也沒辦法追溯了。如果能有更多人,協助提供大量的生物分布資料,經過長期累積,都可以成為研究跟保育的重要基礎。

拿起望遠鏡,走向自然,不分年紀,不管是賞鳥老手或新手,都能加入這場很不一樣的跨年行動。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望遠鏡裡的公民科學】

03/04(一) 22:00首播
03/09(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

 

 

人造化學品推陳出新 防雞尾酒效應 毒性測試能力跟不上

$
0
0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日常用品當中的化學物質種類繁多,單一物質的毒性或許還能掌握,但如果400至500種混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英國獨立報報導,科學家回顧了相關研究後提出警告,人類合成新化合物的速度太快,超過我們檢測其毒性的能力,導致人類和野生動物都面臨潛在有害化學物質暴露的風險。

垃圾掩埋場可能含有多氯聯苯。圖片來源:Prylarer。CC0 Public Domain
垃圾掩埋場可能含有多氯聯苯。圖片來源:Prylarer。CC0 Public Domain

藥物、清潔劑和阻燃劑等日用品常含有環境荷爾蒙。這些廣泛被使用的產品會導致雄性魚類轉為雌性,並在鯨魚和其他大型肉食動物的體內累積,甚至使牠們完全停止繁殖。

光是歐盟就批准了14萬多種常用化學品,而這些問題通常只有在導致野生動物族群崩壞後才會被揭露。即使是肥皂這種看似無害的化學品,在環境中分解時也會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

布魯內爾大學的生態毒理學專家桑普特(John Sumpter)指出:「在日常使用的化學物質中,我們對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毒性不是很瞭解,甚至是一無所知。」

「這個知識差距正在擴大中,因為新的化學品不斷進入市場,我們和野生動物都暴露在其中,這超出了我們進行毒性測試的能力。」

市面上化學品如此多,測試環境中每一種化學品和數不清的可能組合已經是不可能的事。研究作者說,科學家需要開發更好的系統,以根據其分子結構來預測化學物質的影響。

該研究發表在期刊「英國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 Biological Sciences)

此外,研究作者建議把精力放在這些潛在有害化學物質的現有來源上,例如清理全歐的電子與建築廢棄物垃圾掩埋場,因為這些場址多含有多氯聯苯(PCBs)。

這些化合物可以使魚類雌性化,已於1980年代被禁用,但針對鯨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測試顯示,這些化學物質的水平並未像DDT等其他禁用化合物一樣下降。

這表示清理工作必須加強,另一個方法是處理廢水,因為抗生素和激素避孕藥等物質會進入水文系統,產生顯著的後果。

「我們身邊的化學品種類繁多,許多在我們祖父母那代根本不存在」,桑普特補充說,「這麼多化學物質,單一種物質也許不會怎麼樣,但如果400~500種混在一起呢?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以核養綠」二部曲 核能減煤、重啟核四公投提案送中選會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以核養綠」繼去年底通過公投,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亦即廢除2025年非核家園年限)後,今(4日)下午再將「重啟核四」、「核能減煤」二公投提案送交中選會。提案領銜人黃士修、廖彥朋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提案內容,並對中選會喊話不要刻意刁難。

廖彥朋(左)、黃士修分別領銜提出「核能減煤」、「重啟核四」二項公投。攝影:陳文姿

廖彥朋(左)、黃士修分別領銜提出「核能減煤」、「重啟核四」二項公投。攝影:陳文姿

黃士修說明,核四重啟僅需2至3年,且2030年以前新增核電機組是可行的。廖彥朋也補充,核廢料只要放置廠區即可,沒有立即找尋處置場的必要。

對於核能團體可能提出的公投第三案「核電廠延役」案,黃士修說明該案為備案,只要「重啟核四」、「核能減煤」二案不受阻撓,未必會提出。至於核廢退出蘭嶼案則還在與當地部落討論中,如果要提公投,會由地方領銜提出。

擁核陣營 訴求「專法」回應核能政策

「核能減煤」的正式條文為:「您是否同意,立法院應制訂包含究責機制之核能減煤專法,使 2030 年以前達成核能發電比例不得低於燃煤發電?」此公投提案屬於立法原則的創制案,亦即要求政府立新法案,由廖彥朋擔任提案領銜人。

「重啟核四」則屬重大政策之創制案,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領銜者為黃士修。

0304-1

黃士修表示,「重啟核四」公投去年於以核養綠公投期間提出,已獲得20萬份連署,從中選取3948份造冊;「核能減煤」則於兩週前提出,目前收到5000多份,選了4254多份造冊,預計下午4點半送交中選會。

廖彥朋表示,有鑑於去年「以核養綠」的複決案雖然成功廢除了電業法第95條第1項的條文,政府卻沒有回應使用核能的訴求,所以這次提出創制案,要求立新法來解決能源爭議。

黃士修與廖彥朋點名中選會準主委李進勇、代理主委陳朝建、法制處處長賴錦珖,不要像去年一樣處處刁難,否則將會看見民眾的反撲。

「核能減煤」四套劇本  黃士修:新建核電機組十年內可完成

「核能減煤」要求2030年核能比例不得低於燃煤。廖彥朋解釋,公投條文並未指明能源配比,是因為核融合、再生能源儲能等技術都還在發展中,依據當時技術的狀況來決定配比才是務實的做法。

黃士修曾為「核能減煤」提出四套劇本,分別是核煤各占二成、三成、四成,及核煤都歸零。不過,他補充,核煤歸零需要天然氣八成,實際上並不可行。他自己認為的基準點應該是燃煤、核能三成。他也不諱言,希望保留核能、甚至增加核能。

0304-2

他解釋,假設核一、二、三、四共八部核能機組都運轉,則年發電量有600億度。假設2030年用電量達到3000億度,則核能約占兩成。要使核煤達到三成、四成,勢必要蓋新的核能機組。根據民調,重啟核四支持度比蓋深澳燃煤電廠還高。而現有核電廠都有剩餘空間,從2020年到2030年還有十年時間,沒有政治干預的話,新增核能機組絕對可以完成。

黃:「重啟核四」僅需2至3年  廖:核廢放核電廠

以核養綠公投後,經濟部長沈榮津多次表示,重啟核四起碼還要N+六到七年。包括奇異公司(GE)與日立合組的規劃團隊已經解散,且數位儀控更換原廠停產,不確定因素將耗時N年,再加上立院預算、規劃、施工所需的時間,還有核廢等問題,並不可行。

黃士修對此加以反駁,他指出曾詢問過前原能會主委蔡春鴻,蔡預估有政治障礙下重啟核四約需六年,但扣除政治障礙僅需二至三年。黃指責沈榮津對於奇異公司要修約難以估計是騙人的,儀控備品怎麼可能找不到,這是謠言。

對於核廢料,廖彥朋補充,「答案非常簡單,核廢料就是放在核電廠」。他說,核燃料再生技術正在發展中,沒有立即處理高階核廢料的需求。現有廠區足夠存放40年甚至一兩百年,蘭嶼核廢料也可以移回核電廠。

準備中:核電延役公投 蘭嶼核廢公投 

除了這兩案外,核電陣營預計提出的公投案還包括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提出的「核電廠延役」案,主文為「您是否同意,在核能安全管制機關審查通過後,政府應將現有核能電廠使用執照延長20年?」與核廢料退出蘭嶼公投案。

黃士修轉述,李敏的意思是把「核電廠延役」作為「重啟核四」、「核能減煤」的備案,後兩案被卡關時才會提出。同時有核工學者支持延役的宣示意義。

至於核廢料退出蘭嶼案,黃士修說明,他們主張核廢遷回核電廠。目前還在與蘭嶼當地達悟族友人溝通中。確認要提案的話,會由當地人領銜。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往碳中和邁進 歐盟投100億歐元發展再生能源、碳捕捉技術

$
0
0
環境資訊中心外電;姜唯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ENS

為了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歐盟執委員會26日啟動創新基金「The Innovation Fund」,這項價值超過100億歐元的投資計畫,將投資能源密集產業的低碳技術,支持再生能源和碳捕捉技術。

圖片來源:SBM Offshore
歐盟將投入100億資金,支持再生能源和碳捕捉技術。圖片來源:SBM Offshore

創新基金是依據巴黎氣候協定履行歐盟經濟承諾的關鍵資金工具,支持執委會在2050年前實現歐洲氣候中和的戰略願景。歐盟執委會稱,創新基金將成為全世界大規模的氣候行動籌資計畫。

資金將集中挹注碳捕捉和利用、建設和營運碳捕捉和儲存設施,以及創新再生能源發電和能源儲存技術。

能源密集型產業中獨特的低碳技術和流程,特別是可替代碳密集型技術的產品,將獲得資金支持。

2018年11月歐盟執委會採行一項新的長期策略「共享乾淨地球」(A Clean Planet for all),要在2050年實現繁榮、現代化、具有競爭力且氣候中立的經濟。新投資計畫是這項策略的其中一部分。

執委會氣候行動和能源委員阿里亞斯·卡涅特(Miguel Arias Cañete)說:「我們在宣布採行歐洲氣候中立戰略願景的三個月內,就讓資金到位。...我們的目標,是繼續為所有歐洲人建立一個現代化、具有競爭力和社會公平正義,且遵守巴黎協定的經濟。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以工業規模部署創新乾淨技術。」

執委會的目標是在2020年啟動創新基金的第一次徵件,接著定期徵件直到2030年。資金來源是2020至2030期間,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碳排放配額銷售收入。這些銷售收入取決於碳價,目前約為20歐元。

創新基金將根據碳價匯集資源,總額約為100億歐元。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中至少有4.5億份配額預計在2020年至2030年間在碳市場上銷售。

創新基金預計將帶來當地綠色就業和成長、節能住宅、減少能源費用、更乾淨的空氣、更有效率的城市大眾運輸系統,以及安全能源和其他資源的供應。

EU Invests €10 Billion in Lowering Carbon Dioxide
BRUSSELS, Belgium, February 27, 2019 (ENS)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uesday introduced The Innovation Fund, an investment program worth over €10 billion for low-carbon technologies in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The program supports renewables and carbon capture as burning fossil fuels produces carbon dioxide (CO2), the most prevalent greenhouse gas.

The Innovation Fund is a key funding instrument for delivering the EU’s economy-wide commitments under the Paris Agreement on climate and supporting the Commission’s strategic vision of a climate-neutral Europe by 2050.

The Innovation Fund will be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funding programs for climate action, the Commission claims.

Funds will flow to endeavors that focus on 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facilities, innovative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nd energy storage.

Unique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nd processes in energy intensive industries, especially products that can replace carbon intensive technologies, will be funded.

The initiative is part of a new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Commission in November 2018, a strategic long-term vision for a prosperous, modern, competitive and climate neutral economy by 2050, called “A Clean Planet for all.”

Commissioner for Climate Action and Energy Miguel Arias Cañete said, “Less than three months after adopting our strategic vision for a climate neutral Europe by 2050, we are putting the money where the mouth is.”

“Our objective,” said Cañete, referring to the 2015 Paris Agreement on climate, “is to keep building a modern, competitive and socially fair Paris-aligned economy for all Europeans. For this to happen, we will need deployment of clean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on an industrial scale.”

The Commission aims to launch the first call for proposals under the Innovation Fund in 2020, followed by regular calls until 2030.

The investment program will be backed by the revenue from sales of carbon allowances from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 ETS) sold on the carbon market in the period 2020-2030.

The revenues from these sales will depend on the carbon price, which is currently around €20.


Diagram of how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works (Infographic courtesy European Commission)

These revenues will go into an Innovation Fund, which will pool together resources amounting to around €10 billion, depending on the carbon price. At least 450 million allowances from the EU ETS are expected to be sold on the carbon market between 2020 and 2030.

The Innovation Fund is projected to lead to the creation of local green jobs and growth, energy-efficient homes with a reduced energy bill, cleaner air, more efficient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in cities, and secure supplies of energy and other resources.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永續海鮮】餐桌上的海鮮從何而來?鬼頭刀捕捉流程揭密

$
0
0
文:曾椲涵 (成功海洋環境教室專員)

上一篇我們講到東海岸當紅明星——鬼頭刀從古至今的各種吃法,你是否有想過這麼兇猛、美麗又兼具美味的生物是如何從汪洋大海中被捕上岸呢?

一條鬼頭刀的由來:延繩釣

延繩釣是鬼頭刀最常見的捕撈漁法,台語俗稱為「放棍」,主要漁具則稱為「棍」。延繩釣主要由一條長達數百公尺至數公里長的主幹繩(主棍)、主棍每隔數公尺附上的百來條支繩、支繩末端綁著魚鈎能掛上的釣餌,以及幹繩上用來控制整條棍的深度的浮標和重錘所組成。以鬼頭刀為例,其捕撈範圍主要在海面表層,所以就是用「浮棍」來作業。

延繩釣作業示意圖

延繩釣作業示意圖:延繩釣主要以幹繩、支繩、釣鉤及浮標構成。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漁法的作業方式是願者上鉤,船長們精心選擇適合的漁場後,會將一條長至五公里的幹繩及掛著餌料的釣鉤投放入海,靜待漁獲上鉤,浮棍的目標魚種通常以鬼頭刀、鮪魚、旗魚為主,根據目標魚種的大小不同,所使用的魚鉤大小及幹繩與支繩的粗細也需不同。

若有機會走在漁村小鎮,可以看到漁港邊或是討海人家門前擺著一簍簍的延繩釣漁具,延繩釣的幹繩與支繩會一綑一綑地放置在圓桶中,魚鉤一個個整齊地排列在圓桶邊緣。在出海前,漁民們會先將漁具拿出來整理一番,由於上次海上作業時可能會有斷裂或打結的情況,第一步便先順理漁繩中的結,同時檢查是否有生鏽斷掉的魚鉤,將這些魚鈎淘汰後,重新綁上新的魚鉤,穩穩地卡在桶邊的凹槽裡,再依序將漁繩一綑一綑整齊放進桶中,這就是漁人口中的「清棍」。

延繩釣漁具

走在漁村小鎮,時常可以看到路邊擺放一桶桶的延繩釣漁具。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除了漁具以外,延繩釣另一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魚餌了。延繩釣的餌料大多使用冷凍的魷魚、秋刀魚、鯖魚等,但鬼頭刀更偏好活餌,因此有時甚至會使用虱目魚來作活餌,但一隻活餌要價12元,還得養在活艙中,成本高上許多。一般的延繩釣漁民還是會選擇冷凍魚餌,有些人則是穿插幾隻活餌在一般冷凍餌中,希望能夠增加鬼頭刀上鉤的機率。

出發放棍去!延繩釣作業過程大揭密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船長們隔天凌晨兩點就必須出港,準備搶先到好漁場佔位置。因為延繩釣的漁繩範圍長達五公里以上,為了避免與其他漁船之間的漁繩勾結纏繞,還有海流海浪的漂動範圍,船與船之間下棍作業必須間隔七公里以上。在鬼頭刀旺季時,漁民們為了搶到好流水的最佳漁場,必須更早出海排隊。等待的時間除了將所有工具一切準備就緒,也會聽到船上無線電中彼此確認作業範圍的對話,準備「落棍」。

Step 1:落棍

凌晨三點至四點左右,漁人開始下鉤 (落棍),首先會將綁在漁繩頭的網位儀(鳥仔) 投放,開啟下鉤的工作。經驗豐富的船長會以慢速緩緩前進,船員同時在船尾將支繩上的魚鉤掛上餌後拋至海中,作業中船員必須全神貫注,若是有一個閃神,不只釣線可能會糾纏打結,失控的魚鉤也可能會劃破皮膚傷到自己。在放完所有魚鉤後,最後放下主繩尾端的網位儀就完成下鉤了!通常平均一艘小船放三到五桶,每桶作業大概花二十分鐘,須在天亮之際放完,因為船長說此時正是鬼頭刀覓食的時候,所以漁民們才必須在魚兒起床之前準備就緒。

魚鉤

船員將魚餌掛上支繩的魚鉤。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接下來就是耐心地等待。整組浮棍在海面隨海流漂流,船隻需跟在漁繩附近,船長利用船艙內的螢幕顯示器,觀看網位儀回報的位置。從遠遠的海面上,可以看到一條長長的幹繩,幹繩上有綁著旗幟的浮球,連接著其他在海面上載浮載沉的浮球,靜靜地在海面等待鬼頭刀上鉤。若有機會在鬼頭刀盛產季節的凌晨時刻經過花東海邊,可以在晨曦中見到漁火點點的景色,都是努力與海拚搏的討海人們。

無線電發報器監控漁繩位置

船長可以透過無線電發報器來監控漁繩的位置。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Step 2:起棍

等待一段時間後,船員們準備開始收回釣鉤,這個動作俗稱為「起棍」,起鉤時利用船上的揚繩機,用機械動力將主繩捲上來,船員則在一旁處理支繩。

收繩

船員正在專注收繩。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沒有漁獲時,船員將沒被吃掉的魚餌解下後拋回大海;若是遇到上鉤的鬼頭刀,船員則先停止揚繩機、徒手將漁線拉至船舷邊(從繃緊的漁線可以感受到鬼頭刀驚人的力道),再利用長勾竿將鬼頭刀拉上甲板,此時鬼頭刀仍奮力掙扎著,船員必須快速壓制牠,若面對體型大的鬼頭刀,甚至需要敲打頭部,使其迅速死亡,保存肉質也縮減其痛苦的時間,最後再將漁獲妥善收在船上的冰箱保冰。

船員用長勾竿將鬼頭刀拉上船。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延繩釣作業流程大揭密紀錄影片(點擊圖片連結至YouTube觀看)↓

願者上鉤 永續的傳統漁法

運氣好的話,每桶幾百鈎總能釣上數十隻以上,但遇到海況差的時候,可能連一隻鬼頭刀都沒有。近年來漁獲越來越少,捕捉到的鬼頭刀體型也比以前更小,一趟出海下來,漁獲販賣的收益是否能平衡油料、餌料及人事成本,一直都是漁民頭痛的問題。延繩釣作業耗時又費工,還有逐年增加的成本,讓人不禁好奇為何漁民會堅持放棍呢?老船長只用一句簡單的回答道:「因為對海洋環境比較友善。」

網具漁法的捕魚效率比較高,尤其是近海流刺網,讓經過的大小魚都無法逃脫,甚至連經過的海龜、鯨豚等非目標魚種的海洋生物也會因中網而溺死。談起網具漁法,船長臉色沉重許多,不禁嘆息道:「這樣以後怎麼還會有魚?」

延繩釣是釣鉤,由魚群主動咬餌來捕獲,相對於魚兒路過就被卡住的網具,對所捕獲的海洋生物較有選擇性,即使還是有可能會有鯊魚或是其他魚類上鉤,但上鉤的主要還是目標魚種。加上延繩釣的漁船在落棍和起棍後都會完整將漁具回收,減低廢棄漁網在海中變成死亡之牆的機會。

鬼頭刀

延繩釣中鉤的鬼頭刀,身體色彩斑斕。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高成本低收穫 考驗友善漁法的永續性

十幾年前,台灣的討海人缺乏年輕人加入,轉而雇用中國漁工。當時中國漁工在農曆春節、端午節仍會回鄉放假,漁季有明顯的淡旺季,海洋也得以有休息的時間。但近年來開始引進東南亞漁工人力後,船家一年十二個月都必須要負擔外籍漁工的薪水,有了更高的人力成本壓力,漁船一年四季都必須要出海作業。

「每一天都出海,只有颱風天沒辦法出海而已,就是要多少抓一些給外勞的薪水啦!」船長這麼形容近年的漁業活動變化,使得海洋資源越來越少,更沒有修復喘息的時間。

但是出海捕魚就一定會有收入嗎?細數延繩釣出海作業的成本,一箱魷魚餌料近1800元、一次用掉三箱就要近6000元,再加上出海一趟的油錢、冰塊、人力成本超過上萬元,這樣的高成本低收穫,正考驗著對海洋環境友善的漁法。

下午的成功魚市場

下午來到成功漁市場,可以看到許多漁船正在卸下鬼頭刀、旗魚等漁獲。圖片來源:成功海洋環境教室

地方自主發起 產官學界合力踏出永續漁業第一步

近年來,成功新港漁會自主發起新港地區鬼頭刀的「漁業改進計畫」(Fishery Improvement Project,FIP),邀請漁民、加工廠及貿易商籌組鬼頭刀FIP工作小組,並委託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協助計畫事宜,同時邀請台灣海洋大學教授王勝平參與鬼頭刀族群科學研究,作為漁業改進計畫推動的科學依據,這是朝向漁業永續利用所踏出的第一步。

然而實際訪問在地漁民,雖然整體的鬼頭刀漁價因為FIP而變得更穩定。但對於參與FIP管理辦法的漁民,販售的漁獲收入並沒有直接受益。漁販在挑選漁獲時,價格還是以新鮮度來評比,並沒有特別考量船長們是否有遵照FIP管理辦法。如果要讓守法愛海的漁民能持續支持好的漁業制度,還是要更積極的保障他們的權益。

或許台灣在踏往永續漁業的道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過目前根據王勝平教授最新的鬼頭刀族群科學研究顯示,改變的契機點是存在的。這部分我們會在下一篇與大家一同探討。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 本文原刊載於「成功海洋環境教室」,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

    苗縣石虎保育條例再闖關 民間呼籲:溝通是關鍵 莫讓退案重演

    $
    0
    0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去年五月遭苗栗縣議會退回的石虎保育自治條例,經縣府月前召開草案說明會徵詢各方意見後,於2月26日通過縣務會議修改定案,將函送縣議會,預計於五月定期會時審議。

    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於去(2018)年首度提出,遭議會駁回,當時議會第四審查會小組召集人林寶珠指出,經充分討論,多數成員認為條例中「開發逾1公頃或闢路逾1公里須諮詢」的規定,恐造成公部門及民眾諸多受限,因此退回研議。苗栗縣政府修改部分內容後,於今年一月召開說明會徵詢各界意見,修改後的條例草案於2月26日再次送議會闖關。


    2019年1月9日,苗栗第二起石虎路殺。照片來源:「貓徑地圖王小明」授權轉載

    縣府自我約束 民間則以鼓勵取代限制

    本版草案,除了維持「約束縣府」的基本方向以外,並再加入數項「鼓勵民間」的條文,包括新增對於社區及推行友善環境耕作者的補助等,另外也明列縣府內各機關單位間的權責分工,減少實際執行時的模糊空間。

    石虎保育課題廣受重視,本條例若經議會審議通過,可望成為全國第一個石虎保育自治條例。對於地方上有擔憂保育條例恐阻礙經濟建設的聲音,縣府強調,此條例的約束對象僅限於苗栗縣政府,不會限制人民私有財產與其他權益。自然生態保育科科長張葦表示,一月底臨時會時府方也至議會報告、回應地方上的疑慮;此外也有不少議員表態支持將石虎保育納入法規,計有15名議員聯署支持條例草案。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顧問陳祺忠則認為「關鍵還是在溝通」。他表示此版本條例基本上和去年被駁回的版本沒有太大差異,去年遭到議會審查會駁回,某程度和法規艱澀難懂,以及民間對於「保育」、「發展」二元對立的刻板印象有關。

    保育與發展是否只能擇一?或許不然。樹黨國際秘書潘翰聲投書表示:「議員把草案中『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機制』當作限制來反對,並不了解這有助降低未來施工時遇到強力抗爭的風險,反而可以讓開發過程更順利。原本環評是相對於末端汙染的源頭管理,但這幾十年實務運作上,當開發案送到環評時已走了過半的行政程序,推動者通常不願因此喊停,便造成衝突導向零和遊戲而白熱化。」

    石虎 苗栗
    苗栗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今年再次闖關,能否踏出保育與發展和解共存的第一步?全國拭目以待。(資料照,照片提供.:陳翊綾、范穀)

    不讓去年退案重演 石虎協會呼籲苗縣府重視溝通工作

    一月的草案說明會上,出席的15位議員各自針對條例提出意見與疑問,但是其他未出席的議員對條例看法為何?尚不得而知。去年退回保育條例、今年預計將再次對條例進行審議的第四審查會小組召集人林寶珠與議員韓茂賢則持保留態度,表示待仔細研讀條例後再作結論。

    「議員的態度還是關鍵,」陳祺忠說,「因此主動去跟議員們溝通,解釋清楚這個條例的內容,讓去年的誤解不再重演很重要。苗栗縣政府如果希望能在本次會期通過條例,就不能忽視這些溝通工作。」

    新版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內容,主要包含獎勵地方社區之相關機制,以及指定縣政府自辦公共工程在特定規模及時間點下應啟動專家諮詢與友善工法,確實獎勵及宣示成分大於實際約束效力。對此陳祺忠表示,協會的立場還是期望條例草案能在本次會期順利通過,「總是要先有第一步跨出去,才能往下走。」

    ※ 人與野生動物主題報導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參考資料

    作者

    鄭雅云

    本來面目。

    姜博仁:雲豹在台灣的前世今生

    $
    0
    0
    文:姜博仁(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先來說二個跟雲豹歷史有關的小故事,再來談談最近阿塱壹部落的雲豹目擊。

    前世

    或許是因為石虎的關係,去年又再度翻出了1932年高島春雄所寫的「臺灣産Felidaeの和名に就いて」(關於台灣產貓科動物的日本名)這一篇日文文獻,習慣性地又再看了雲豹的部分,寫到「單單只是根據最近的鹿野忠雄氏的觀察紀錄(1929,1930)也可以當作台灣產,沒有異議。」,作者提到其曾經收到牧茂市郎(對台灣兩爬研究有重大貢獻的日本籍生物博士)給他的二張台灣雲豹採集的照片,一張照片是在台中州埔里的原住民部落領域由高羽氏採捕到的雲豹,另外一張照片則是「在1923年4月左右,牧氏在阿里山捕殺之後,在他的指導之下,由他的採集者山崎先生剝製成標本,送至台北的博物館時拍攝的照片。」

    因為看過國外以自動照相機透過斑塊辨識雲豹個體估算族群數量的研究文章,而最近也準備進行利用斑紋辨識石虎個體的相關研究,突然驚覺應該可以將牧氏的雲豹照片比對一下國立台灣博物館台灣雲豹標本的斑紋。國立台灣博物館藏中有八件來自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留下的台灣雲豹標本,包括四件成體立姿標本(雌雄皆有)、二件幼豹立姿標本、一件泡在福馬林中保存的幼豹,以及一件頭骨,下圖是1937年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展示的「台灣的哺乳類」,這批標本在戰後移交給國立台灣博物館。

    底下左圖就是高島春雄文章中牧茂市郎博士採集的雲豹照片,右圖則是目前台博館藏其中三件,與左邊那一隻仔細比對斑紋之後,X,這同一隻! 再看了一下台博館藏紀錄,當時因為戰後交接,許多文件交接不完全,八件台灣雲豹標本雖說是台灣的,卻僅有一件雲豹標本保有詳細採集地點資料,居然就是這一件標本,然後更神奇的是,採集地是「阿里山鄉沼平」,我幾乎要從椅子上跳起來!

    去年10月底,好友鄭勝文傳給我一個訊息,在《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有篇在花蓮捕獲豹的新聞。新聞提到昭和12年1月(1937年)在花蓮瑞穗村大和山地區的陷阱,活捉到約3歲雄豹與雌豹各一頭,最後由台北動物園交涉購入。而在《臺灣日日新報》也有後續報導,雖然字稍模糊,但大致可知這兩隻豹後來由火車運往圓山火車站,且在2月11日凌晨2點發生其中一頭豹逃出的事件。因花蓮瑞穗的大和山已是戰前的舊地名,勝文進一步對照戰前戰後的地圖,推測「大和山在今日多稱為嘉羅蘭山,在大農大富的西側」。

    今生

    時間拉回到最近阿塱壹部落巡守隊員目擊雲豹,這樣的消息令人振奮,但也因為尚未有影像紀錄,難以證實。這樣的目擊,因為2013年的雲豹絕種報導,在以類似「絕種N年後再現蹤」的新聞標題,引起大眾的關注。對於台灣的雲豹,絕種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用詞,因為台灣的雲豹和亞洲雲豹(拉丁學名Neofelis nebulosa)都是同一種,現今也沒有充足的外型、斑紋與遺傳證據顯示有顯著的亞種差異,在2017年冬季IUCN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貓科專家群所出版的貓科動物分類專刊,亦先認定亞洲雲豹為單型種,不再區分亞種,而分布在婆羅洲與蘇門答臘的則是另外一種巽他雲豹(拉丁學名Neofelis diardi)。

    「台灣雲豹」並非台灣特有或獨有的物種,只是名稱上冠上區域,雲豹並沒有絕種,而是在台灣的雲豹族群很有可能已經區域性滅絕或幾乎消失。我們與許多研究人員和林務局巡山員近20年來在山林中透過各種研究調查計畫架設紅外線自動照相機調查應已超過2500處以上的樣點,從海邊到最高峰玉山,也包括許多杳無人跡的偏遠山林,到現在都還沒有拍到雲豹。

    是的,我們無法證明沒有了,但國外只需要一二十台自動相機,數百個相機工作天就可以拍到,雲豹在台灣還有的機率很低,或許雲豹還存在某個尚未被調查的小區塊,這樣的小族群,如果我們沒有繼續做任何努力,在未知的未來,最後一隻雲豹可能就在未知的角落孤獨的死去。美國特有亞種佛羅里達山獅在剩下40多隻時,開始受到小族群近親交配的影響,便開始引入其他地區亞種的山獅,來增加基因多樣性以確保存續,歐洲的貓科動物伊比利猞猁在發現只剩下不到100隻時,便開始自野外捕捉個體,積極圈養繁殖,並再引入個體回野外,進行族群強化的再引入復育工作,現在已經讓族群數量增加到近600隻,從極度瀕危脫困到瀕危等級。

    此次阿塱壹部落傳出目擊雲豹,另外一個可以思考的面向還包括要怎麼積極作為與復育,才能確保雲豹在下個百年還會存續在台灣山林?而不是讓雲豹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在森林的某個角落,而這樣的工作,需要的是許許多多的跨族群、跨單位、跨領域的合作。

    部落的自然主權與雲豹復育

    但是,部落和劉老師最想讓大家關心的部落自然主權議題,卻被雲豹新聞的熱潮淹沒了。雲豹在台灣為何會幾乎消失或滅絕?以狩獵單一因素來韃伐原住民或因而禁止部落的狩獵是偏頗的,相反的,讓雲豹在台灣滅絕或幾乎消失的,不是因為原住民,而是「我們」全體的共業!數百年來的低地大開發、山區的大伐木,對山林資源的饑渴需求,讓動物沒有了家,也讓部落族人失去了家。

    這次阿塱壹部落發出聲明要自主調查雲豹與保育,這種部落發起的為動物做點什麼,有很多很好的經驗可循,譬如,從最早的《多部落野牛復育備忘錄》(1997)到《野牛協定:合作、更新與修復》(2012、2014)的簽署,北美洲原住民的多個部落集結起來,要求政府做出行動:以有效的方法在北美大草原上讓野牛回來。被確認野地已經絕跡100年的野牛,就這麼在2012年跨部落聯盟的努力下,讓早已看不見的野牛族群回到他們的文化地景,也再次協助活化了生態系,是部落自然主權落實引領生態修復的優秀案例。

    這樣的協定,不只包括生態層面,條例前三小節表達了部落人群與野牛的關係、協定宗旨與目標、並詳列了協定參與各方的組織與人員;接下來的條例內容有九小節,各節主題分別有關於自然資源利用與保護、文化、經濟、健康、教育、研究、合作、合夥關係與支持、校訂細節。即使這次沒有再發現雲豹,透過類似的,政府與部落簽訂的「雲豹協定」或尊重族語稱作「里谷烙協定」(註5), 雲豹復育野放是否可以是一個修復生態以及恢復部落自然主權的一個新契機? 現在林務局開啟山林保育與永續利用的新篇章,也不再將人抽離山林,在原基法的「知情同意權」規範下,逐步調整過程中與部落的關係或許跌跌撞撞,但相信是在往相同的方向前進,在調整的過程中,需要彼此伸出友誼的雙手。

    省思

    過往在山林穿梭調查雲豹的過程中,每一次仰望大樹、輕淺小溪浸濕雙足的冰冷透澈、野生動物的驚鴻一瞥、傾頹的部落家屋,對這都曾是雲豹眼中的風景,對照在每一晚宿營火光中原住民夥伴的背影,都越加烙印我們對這一片山林與部落,曾有的掠奪的罪惡感。對於過往在山林中的調查,我們雖有與一些部落友人接觸,但沒有與所有相關部落有充足的互動,我們也深表歉意。不要忘記過去犯過的錯誤,我們必須謙卑和聆聽,嘗試修補關係,一起迎向更美好共同的未來!

    【註】
    1. 于詩玄協助撰寫關於「野牛協定」此一段落之部分。
    2.  感謝鄭勝文提供日文文獻相關資訊。
    3. 感謝張東君協助翻譯高島春雄文章。
    4. 感謝國立台灣博物館在相關館藏與數位化的努力。
    5. 「里谷烙」在魯凱與排灣族語中代表雲豹。
    Viewing all 199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