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Viewing all 1921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賴內閣上任 反南鐵北上算帳 諷「功在迫遷」

$
0
0
本報2017年9月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8日上午就職,行政院門外,卻有南鐵東移、大觀社區等迫遷案居民送上「功在迫遷」的匾額,痛批上任的是「迫遷內閣」,所謂以「戰鬥內閣」為名組閣,要戰的卻是人民。群眾更一度與現場警力發生推擠衝突,由於等不到行政院配代表出面協商,他們便將匾額貼在行政院大門上。

2017-09-08_10-57-40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8日上午就職,行政院門外迫遷案居民卻送上「功在迫遷」匾額。賴品瑀攝。

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最大的爭議即是南鐵東移案,雖然台南市府、內政部一再澄清,台南鐵路地下化的計畫,選擇目前的東移方案,是較安全、拆遷範圍、衝擊戶數較少,對未來週邊環境空間也有較好的發展機會。

不過,自救會指責南市府在南鐵案一路的程序上,根本等同「戒嚴」。自救會會長陳致曉控訴,南市府曾動用警力強力抬離異議者、限制設籍當地者才能發言、員警無故站崗抗爭者店鋪等控制。而他們一再請求辦理聽證會,卻遭賴的重要左右手陳美伶曲解法令,始終拒絕辦理,而現在陳美伶也一起入閣,接任國發會主委。

「一手用媒體粉飾、一手壓制人民」陳致曉如此批判賴清德,並指控內閣中,留用多位有關迫遷爭議的閣員,包括南鐵案未完成徵收就發包工程的交通部長賀陳旦、護航南鐵案強過都計案與拒絕主導行政聽證的內政部長葉俊榮、次長花敬群,與強拆板橋大觀社區的退輔會主委李文忠、主導大量浮濫徵收的張景森。陳致曉因此質疑這個內閣將來會製造各地更多「迫遷難民」。

除了南鐵案,航空城、黎明幼兒園、大觀社區溫仔圳、琉公圳等迫遷案居民也都現身,直呼要向賴內閣開戰了。大觀社區自救會成員謝毅弘指出,賴清德在市長任內,對於南鐵爭議都說由中央決定,如今他就是中央了,卻拒絕出行政院跟他們見面。

大觀社區將在11日面對強拆,是賴內閣上任後的開拆第一案。謝毅弘強調,事實並不如退輔會所說,所有點交戶都是自願點交,居民是因為迫於負擔不起後續的土地使用補償金與強制執行費,才只好做出這樣的選擇。因此他希望新內閣暫緩強拆,重啟協商機制。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老宅新裝潢如何節能? 我的「涼感建築」小實驗

$
0
0
作者: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七月的早晨,人坐在30年老宅的客廳裡,沒開冷氣,卻也沒預期的一身胖汗。通風的大門帶來陣陣微風,直流風扇巧妙順著風向,悄然運作當中。

室內溫度只要不突破29℃,冷氣在老宅客廳的功能,就只是偵測溫度用。天光已足以用電腦讀書打字,不需要另外點燈補充照明。

這是我剛換中古屋的日常,在夏天,室內即使不開空調,仍可維持在自覺涼感的程度下工作,並將每小時耗電控制在0.03度電以下。然而,這一切不是從天而降,當初為降低建築降溫的成本,從有需求換屋時,就刻意針對座向、通風、遮蔭來作挑選,即使大半年過去,也持續針對每日的建築使用,尋求最有效率方式。

利用推門可讓空調更有效率,空間使用也更有彈性。(本文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利用推門可讓空調更有效率,空間使用也更有彈性。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從挑選好物件著手

因工作的關係,近年在接觸幾位專家後,固然對於西曬屋如何降溫也略知一二,但當角色轉換,自己成為可以決定物件位址的業主,自知若能從第一步挑選物件就著手,後續的改善作法必定會事半功倍。

既要選涼感建築,西曬房是最早出局的選項。戶外有樹蔭、或已作深遮陽的物件,則分別考慮白天與下午的採光,與予折衝。

通風也是我四處看房時,最強調的重點。但在鄰近幾個老社區轉了幾月,我發現舊建築裡的通風路徑,被阻礙幾已成常態;此外,帶看的房仲往往一進門就旋開冷氣,就算應我的邀求開窗,也常被鄰宅的抽油煙機排風管內給逼回。房仲說那叫「炒菜香」,但我提醒那個現在是代表令人致病的PM2.5。

最後所選中的這間老宅,第一次走進梯間時,就能感受室內外的溫差所帶起的涼感。通風良好的梯間,如同一座通風塔般,將熱氣源源不斷帶到上方散去,連打開住宅鐵門,都能感覺到梯間的微風一併進入。

原屋主在北向外推的陽台設有雨遮,室內略顯陰暗,因此屋主在客廳裝有大量的照明燈具。長型的房間配置,讓位於屋尾的主臥房雖有大面窗台,但原屋主外推後陽台後,又再加裝深屋簷與鐵窗,明顯感覺悶濕,採光與客廳同樣不足。

即使如此,在經過多重考量下,仍決定買下老宅再作修繕,或能充份發揮被隱藏的涼感潛力。

善用隔間可提升空調冷房效率。1

善用隔間可提升空調冷房效率。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建築的涼感潛力

首先必要的改造選項,是重建通風路徑。老宅本身呈現長形配置,且近乎全為單面開窗,本就通風不易。除非能在不影響結構、且大樓管理委員會同意的情況下,能在其他牆面開窗,使其室內產生對流。

此時由一樓盤級而上,舒適且涼爽的微風,就是我急需爭取的新風選項。原屋主所設有的兩道鐵門中,外層鐵門原設有紗窗的設計,後有一半以玻璃封死。接手老宅後我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請裝潢工班先將玻璃拆下,還原紗窗與鐵門結合的設計,並決定除非家裡噪音擾鄰,否則大多數時間只關第一道鐵門,第二道大門則維持開啟。

但即使大開通風之後,風向要貫穿整間房仍然不易,仍會需要搭配通風的設備。在主臥內的浴室中,我換上直流省電的排風扇,功能除了是抽取浴廁穢氣外,另也能讓原本單側開窗的主臥房,創造一進一出的通風路徑。現在只要設備一開啟,很明顯可以感受到換氣的效果。

善用隔間可提升空調冷房效率。
善用隔間可提升空調冷房效率。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恰如其分的設備輔助

不過主臥另受限於鄰宅過於接近,連之前在裝潢時,好心的鄰居都可以站在她家陽台,直接出聲幫我拿意見。為怕家裡的小孩吵到鄰居,主臥窗戶全換成隔音窗,晚上到家後隔音窗均會關上,此時就要靠一台全熱交換器,將戶外夜晚涼爽的新鮮空氣引入,也能搭配變頻冷氣使用,降低外氣引入後,對於冷氣壓縮機的負荷。

全熱交換器可讓新鮮空氣進到室內,但不會造成變頻式空調太大負荷。(本文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全熱交換器可讓新鮮空氣進到室內,但不會造成變頻式空調太大負荷。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原屋主外推陽台加裝的鐵窗,在拆除後已能大量引入日光,白天足以讓客廳不需開燈,但卻也新增了東曬的問題。

由於過去看屋時沒有一早叨擾,因此東曬的問題是入住後才發現,如今夏季每日早上6點到10點,太陽就會從玻璃窗照進室內,雖可充份利用來晾衣,但帶進的熱能也不可小覷。目前正在詢價包括改換薄膜太陽能窗戶、加裝有外遮陽功能的兩用曬衣架,以及最簡單的是升級現有的玻璃隔熱係數,貼隔熱膜或換一片Low-E玻璃。

當然相關設備都作了之後,冷氣仍舊是城市住宅的必需品。家裡除了兩台變頻冷氣外,通常一過29℃,首先會開啟的是與熱泵熱水器結合的定頻冷氣,吹冷氣的同時,可以回收熱能製造熱水。待200公升的熱水製造完畢,再將熱泵關閉改開另一台變頻冷氣,也將使變頻冷氣的運轉壓力不會那麼大。

熱泵熱水器與水撲滿,住宅內會需要有空間可以存放。

熱泵熱水器與水撲滿,住宅內會需要有空間可以存放。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家裡另外也新增一些拉門,會發熱的電器如電冰箱、微波爐等,本已全都集中到廚房,即可用隔門阻擋,讓其他空間的冷房效果持續。而在客廳內也另圍出一小空間,平時冷氣開啟時將拉門關上,至少可以減少三坪的冷房消耗,讓冷氣壓縮機的運轉能更有效率。

從老宅陽台往外望,各家的涼感設計也是各擅乾坤,有利用竹簾架在南向的陽台,也有決定犧牲日照而採用深遮簷的鐵架窗台。植栽也是經常被採用的形式,同樣具有外遮陽的效果,若能配合隔熱玻璃,涼感效果更顯著。附近的地標建築更直接仿造植物紋理,在外牆玻璃外整面加上木紋外遮陽結構,應較傳統耗能的玻璃帷幕建築節能不少。

在城市暖化的趨勢之下,如何將既有建築改造,升級成低能耗的涼感建築,已成為許多城市的必要施政課題。在台灣,要如何再增加更多誘因與降低改造的門檻,讓每一位城市居民,都願意透過個別的改造,使得整體社會得到助益,或許是另一種前瞻考量,為下一世代的公平正義而準備。

廚房是家裡熱源的來源,開啟空調時,可將其隔離在非冷房的空間中。

廚房是家裡熱源的來源,開啟空調時,可將其隔離在非冷房的空間中。圖片提供:立可居家設計。

※ 本文原刊載於綠建築雜誌48期,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

參考資料

將空污闖進美術館 「我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林泰州個展 

$
0
0
本報2017年9月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為了讓更多人注意中南部的空污問題,視覺藝術創作者林泰州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並發起「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邀請多位導演一起創作也展開系列巡迴,這個夏天,林泰州更將個人創作推進台北市立美術館,辦了「我的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展,要藉著這個「闖入美術館」的行動,衝出同溫層。展期至9月17日結束。

21246629_2380113268879549_979228507746241744_o

林泰州在北美館辦「我的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個展,展期至9月17日。

進入展間,首先聽到的是彰化大城鄉民許立儀控訴著「我身體就是空污監測站」,這一段錄音是出自2015年4月,環保署在雲林斗六所舉行的防制中部及雲嘉南地區PM2.5公聽會中,許立儀的發言。林泰州以藝術實驗的手法,將畫面投射在轉角處,讓畫面曲折,並非一般所習慣的長方形穩定畫面。拼貼著石化廠的大量煙囪廢氣影像,以閃爍、疊影、顛倒、色彩正負翻轉等效果,給觀者一個迎頭痛擊。

接著是為空污遊行所製作的宣傳廣告與風格強烈的實驗影像與裝置藝術,合計有5主題、18件作品,其中更有14部影片的總片長約3小時。

轉進展間後段,原有落地窗可看看窗外的圓山飯店與周邊景色,讓觀者可喘口氣,但在實景旁,林泰州卻又擺上合成了煙囪、輸油管與油槽的「圓山工業區」影像,兩者對照下,要住在讓台北觀眾無法逃避地要去想像,若台北也要承受中南部的空污,將會是怎麼樣的狀況。

《台北圓山工業區》, 數位影像輸出, 2017,林泰州作品

《台北圓山工業區》, 數位影像輸出, 2017,林泰州作品。

「因為我就是這樣的感覺著。」林泰州解釋為何這個展要讓觀者感到悲傷、焦慮等不愉快、負面的情緒。

林泰州完成在英國的影像訓練後,回國便在雲林科技大學任教,並定居在雲林斗六,卻在2、3年前發現肺部長出肺結節,也發現周遭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人罹癌,因此開始用影像創作來參戰空污問題。

因此他不只自己展開創作,更與紀錄片導演蔡崇隆等人成立「PM2.5影像行動小組」,聯合製作並巡迴放映了「脫口罩!找藍天」共20部短片的影像行動計畫。

但林泰州反省「巡迴的效益不好,來的人並不多。」也認為不能只是在環運範疇重複,而是應該採取其他策略,要入侵到電影院與美術展等其他領域,因此向北美館申請了這一次的個展機會。

「他們可能是來美術館約會、可能是來看其他展順便逛過來,可能剛好是暑假,來看的人蠻多的。」在這一次闖入美術館的計畫中,林泰州尋求每一個不小心闖入展間的機會。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自然谷之星】抓的人會倒楣! 四隻腳的鯉魚——穿山甲

$
0
0
作者:吳佳奇(自然谷專案人員)

我挖我挖我挖挖挖,這是之前在自然谷拍攝到的穿山甲影片,影片中的穿山甲似乎完全不覺得身後的光影會礙到他,自顧自的找尋美味的食物——螞蟻。最近不知為什麼,住的地方天天有螞蟻出現,煩惱如我,突然好希望家裡有隻穿山甲,幫我吃掉這些螞蟻大軍吧!(誤)

全世界的穿山甲有八種,四種在亞洲。而台灣的穿山甲只有一種,牠最大的特徵是除了腹部外,全身皆佈滿鱗片,因此以前又稱作台灣鯪鯉(台語音是ㄌㄚˊㄌㄧˋ),因為看起來就像是一隻有四隻腳的鯉魚一樣。

自古以來,漢人就嗜吃穿山甲,將其視為珍野味美食外,也將牠身上的盔甲鱗片入藥使用。在日治時代,台灣將穿山甲皮製成皮包、皮鞋與皮帶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好,穿山甲不只可以吃;還可以製成產品,可以說是全身上下都具有「利用」的價值,因此也誘使很多人加入獵捕行列。而穿山甲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將自己捲曲起來,就像一顆大毬果一樣,藉由堅硬鱗片的保護自己,讓其他生物無法攻擊牠;但此舉遇到人類就慘了,因為剛好被獵人拎起來放進布袋內,成為宰殺買賣的動物......。

到了民國40年到60年間,由於台灣皮革的加工產業非常興盛,每年穿山甲皮革需求量甚至高達六萬隻。當時工人每個月的薪水也不過兩、三百元,但一隻穿山甲在市面上卻可賣上1000多元,因此,抓到一隻穿山甲相當於好幾個月的薪水,難怪有獵人甚至形容:「那陣子幾乎每個台灣人都在抓穿山甲。」除此之外,早期有些中藥如通乳丸等,也會直接將穿山甲的鱗片磨成粉,甚至連包裝上都會畫上穿山甲的圖片;如此經年累月的大量獵捕,使得現在台灣穿山甲數量急遽下降。也有科學家指出,亞洲的穿山甲未來可能將於20年內滅絕!因此,IUCN正在審慎評估穿山甲的保育情形。2016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CITES) 更將穿山甲物種從附錄II提升至附錄I,從而禁止穿山甲的一切國際商業貿易。

穿山甲洞穴。圖片來源:自然谷團隊提供。

穿山甲洞穴。圖片來源:自然谷團隊提供。

雖然在閩南、客家或是原住民的禁忌裡,都有「抓穿山甲的人會倒楣」的說法,但隨著社會的日趨貪婪、笑貧不笑娼,捕捉穿山甲的人也發展出一套破解這些禁忌的做法,例如在抓穿山甲之前,先祭拜土地公與山神,祈求神明的原諒。穿山甲是胎生動物,每年僅產一子,族群增長速度本就緩慢,加上早些時候的大量捕抓、棲地破壞,還有農藥噴灑使得螞蟻數量銳減等因素,讓台灣的穿山甲因而瀕臨絕種的危機。所幸政府終於在民國61年頒布禁獵令,經過這40多年的休養生息,穿山甲的生存危機才算是暫時解除。近年來,也許因為保育風氣較盛,現在如果在路邊看到受傷的穿山甲,大家開始會撿起來送到專責機構或者通報。

穿山甲為台灣特有亞種。所謂「特有亞種」,指的是一生物能在其他地區找到符合同種定義的生物,但因為環境與棲息地的不同,其習性或型態已趨異演化得與其親族不同,但尚未獨立成種的生物。穿山甲與台灣本島的自然生態體系及台灣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除了獵捕的因素外,不論是人口增加或工商業發展,皆需大量開墾土地,也因此不斷的侵犯到穿山甲的棲息地,穿山甲的家園因而逐漸消失與破碎,並重重威脅到牠們的生存。若能獲得合理的保護,則將永遠存在;反之,若其一旦在台灣滅絕,也將永遠自地球上消失。

自然谷努力保護這片自然生態環境,也同時提供了穿山甲一個良好的棲息環境,希望許多生物都能在這裡能夠順利的生活並繁衍下去。除了穿山甲外,在這裡也發現許多生物如台灣藍鵲、台北樹蛙、黃嘴角鴞、八色鳥、鼬獾、山羌等等,這些皆是自然谷重要的生態寶藏,更是我們想為後代子孫留下來的重要環境。


穿山甲 檔案

【自然谷之星】穿山甲

中文名:穿山甲
別名:臺灣鯪鯉
科名:穿山甲科
學名:Manis pentadactyla
分佈:台灣各山區從低海拔地區到2000公尺高山皆有分布,最常出現在海拔500公尺左右。
特徵:

  • 全身大部分覆蓋著暗褐色、呈半透明狀的鱗甲 。
  • 動作遲緩、個性羞怯是穿山甲的寫照,平常活動都是一付慢吞吞的樣子。
  • 具有尖狹頭部,及口內具有條狀的長舌。
  • 舌頭表面有具黏性的唾液,可以沾黏螞蟻送入口中

穿山甲的英文名稱源自於馬來西亞,文字意為可捲成球狀的動物,當牠休息或躲避敵人的時候,便會捲成一團,將頭抱在中間,因此「滾開」是極好的方式,所穿山甲喜歡在坡地活動,遇到敵人時可以一滾了之。

※本文由自然谷團隊提供,原刊於環境資訊協會官網

【參考資料】

作者

自然谷

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是台灣環境信託的首例。
我們相信,這不會成為唯一的案例,而是一把開啟更多可能的鑰匙。
還不認識自然谷嗎?
快來瞧瞧台灣第一個環境信託是什麼模樣吧!
》》前往官網粉絲專頁

【玉山文學獎散文組優選】森之琴

$
0
0
作者:曾昭榕

記憶中,水里溪山谷環繞下,一隻翠融融、靜謐的眼。

書籤一般白紙的山嵐,很適合珍藏在記憶的夾頁裡,那是比蟬翼還輕的輕音樂,以水晶敲擊的方式演奏而出,將山中之聲,水中之色,花中之光,禽囀之萬態,都溶解在碧沉沉的湖心碧綠中,那是無色香味觸法的境界,最初的一片冰心玉壺。

那該是沈光文擊缽吟詩的年代吧!或許在更早,那些樹齡300、500的雲杉、紅檜與台灣杉,呼吸過名為鄭森與陳永華這些漢族吐納過的塵埃,當彼之人肉身化為塵埃之際,古老的松木、檜木們依舊挺立,以寂寂無語的姿態,於無人的澗戶溪谷間,自開自落。

那年的月光還未聽過德布西,但光陰流轉,不久,來自東北奉天照為名的大和民族來了,他們選中了八仙山,光聽名字就像一把漾著流光的吟遊曼陀羅,還有阿里山,建立最早的林場。

轟然倒落,像是一記重拳,狠狠的皴在山的肉身裡,但自千里之外遠遠望進雲霧帶,卻渺小的像是山皮膚上一層層掉落的黑白琴鍵,起初人們還覺得掉幾個音節根本不成氣候,但久了森林便不再有聲音。

有些人不太明白不同品種的樹木對森林、和對原生物種的的意義,就像有人永遠不懂,隨著不同的木料,所製作出音板、琴鍵,傳遞出的音色亦是不同。

 

木琴。圖片來源:kaex0r (CC BY 2.0)。
木琴。圖片來源:kaex0r (CC BY 2.0)。

陪著vivi去上YAMAHA的共學班,我們敲著塑膠琴鍵唱著〈神奇的鞋匠〉、〈吃麵包〉和〈魔毯〉,按下不同數字的按鍵,電子琴可以模擬弦樂銅管木管和各色敲擊樂,但怎麼就是模擬不出真正樂器的聲音,離去前試彈了一下一樓的展示琴!兩者音色完全無法相提並論,此時才真正知道好的琴也需上好的木料,不是所有材質,都可以發出被稱為音樂的聲音。

當小木琴槌敲擊在鋼弦上,DO—RE—MI—FA—SO,聽見一種深沉而翠綠的聲響,不知怎麼,總是令我想起被砍伐的巨木被運送下來,經由天車落在貯木池中的巨響,砰一聲後—緩緩的,一圈一圈的共振漣漪,那會是什麼樣的音符,而隨著落下的木料是雲杉、檜木、扁柏或肖楠,落入儲木池的音色又是否相同呢?

 

而所有被砍伐的木材有個共同的名字,針一級木,在商人與政客的眼中,他們與新台幣等價。

「全省之天然林,除留供研究、觀察或風景之用者,檜木以80年為清理期限,其餘以40年為清理期限,分期改造為優良的森林。」

讀到這份史料,我些許是有些心領神會了,在這個星球上,你並不是孤證,自日治時期日本人便已經大量砍伐原始針葉林木,阿里山的樹靈塔至今仍孤寂的立於參天樹林中,像是自釋迦牟尼佛身上斷截的舍利佛骨,用沉默訴說彼時無數伐木的歷史,但國民政府遷台後,卻加速伐木的腳步,於是,我們在原本的八仙山、阿里山、太平山之外,增加了丹大、巒大、木瓜山、林田山與鹿場大山。

於是磨刀霍霍向林場的鏈鋸聲,以八荒六合的瀰天蓋地之姿,指爪般的深入1300公尺、乃至2600公尺的山腹。

大馬力電鋸隨著引擎發動聲轟隆作響,6月天一下子下起了暗赭色的雪,噴出的木味是血,瀰漫在空氣中,轟!

轟!

轟!

轟!

砰——————

 

驚嚇了數窩松鼠、啄木鳥……將上頭附生植物全部清潔完畢,沒有人想過一顆大樹就是一個圓滿自足的星系,一株巨木落下沒有驚擾了一池春水,那是沒有平仄的音節,砰

  砰

      砰

          砰

              砰

當然,我們可以舉出許多冠冕堂皇的例子,光復初期,國庫空虛,百廢待舉,什麼都需要錢呀!以經濟之名之大纛,但我們沒問過當地原生的物種,在人類統治的輿圖下,牠們並不存在。

但李奧波顯然不會同意這點。

冰心在貯木池裡沉澱,玉壺在天上流轉,天上一天,人間數甲子,森林琴鍵片片凋落,各種樹齡不一的針一級木浸泡在貯木池,一浸,甚至十幾、二十年,浸在水底沉成了一種香,比阿伽羅香更悠久、繚繞。

潭水吸納了巨木無數的私語,當中或許藏有啄木鳥、松鼠和大冠鷲的柔情秘密,吐納出一點點細微的泡泡,潭水又像一個曾經孕育過的卵胎,在邵族白鹿的指引下,夜半時間走出山林的,但盈手而握,卻只剩滿滿的冷霧。

聲音落到水中,轉世成了流螢。

讓心魂隨維管束中的樹脂稀釋,讓肉身一寸寸切割,沿著島嶼的脊柱分散南北,渡過南至東南亞、北至日本的洋流,轉世為神佛、八仙桌乃至神社支撐的橫梁,只有蟲聲唧唧的子夜,環珮空歸月夜魂。

車程儲木池。圖片來源:晨星 飛鳥(CC BY-SA 2.0)。

車程儲木池。圖片來源:晨星 飛鳥(CC BY-SA 2.0)。

將車子停在咫尺的明潭水庫發電廠,步行至下方小鎮,此處,約莫於民國50、60年代建立了火車站,主要是將上游的丹大林場砍伐木料送至此地停放後,再透過鐵路集散,蓬勃的伐木業曾經為小鎮帶來一波繁盛的榮景。

眼前的天車像是一座巨大的調音器,以紅檜為基、鋼為骨,那時天車是如何運作的呢?我想像音樂盒上的發條,達達達……舉起百丈巨木,在天空無盡的展延下,巨木瞬間變得好小好小,小的像是一根頭髮似的琴鍵,砰——掉至貯木池中。

而底輪憑藉著索道來來、回回,我聽見底下木工搬運的聲音,像是螻蟻、又像蟲豸…… 

 

一隻白鷺鷥以高音譜記號之姿,佇立於貯木池邊,幾隻綠頭鴨與鴛鴦以滑音的航行緩慢滑出一道道水紋,一旁種著一簇簇野薑花、鳶尾花,放慢腳步,沿著木棧道,想像自己是宇宙中孤寂的B615小行星,十幾分鐘的公轉,將腳步聲踢踏成詩意的雨夜花。

 幽幽的,牛奶色一般馥郁的野薑花芳菲菲兮襲予,總讓我想起咫尺水沙漣上一座座飄盪在水面上、栽著野薑花移動式的浮舟,或是數年前帶著小Vivi前往簡媜的冬山河水濱,燠蒸暑熱的七、八月,那幽幽沁鼻的冷香。

小vivi和柚子糖滿足的丟著隨處可買到的魚飼料,池中雖早已無任何木料,但一尾尾覓食來躍動的錦鱗像一道道金波、又像八分之一音符、時閃時現,我突然驚覺到原來快樂是如此簡單,只需要一池澄澈無垢的水、充滿生機的生態圈,孩子便會忘記五色令人目盲的3C產品,比誰都還認真的,將自己的魂魄,投入到山光水色裡。

 

森林其實是充滿聲音的,但聲音的結構是什麼呢?現代物理學會告訴我們:那是能量透過振動的方式,以疏密波的結構在空氣中傳遞,而如果顏色與氣味同樣屬於一種能量的波動的話,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把聲色味嗅,同樣視為聲音的展現。

就像「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形容的,曾經有論文研究過王維詩中那股「畫意」,我總覺得那股畫意應當來自於對自然聲色的觀察,就像木末芙蓉花,他或許是目擊了一朵花的自開自放,如生態攝影所看到的,架一座攝影機24小時不間斷錄影,於焉我們看到一朵花是如何自花苞誕生為一朵盛開的模樣,以16倍速播放。

或許我們目擊了一朵花的盛開,但我們未必能看的見花魂,甚至是聆聽花開的聲音。花開有聲音嗎?我曾經在花蓮的和南寺,傍晚時分,等待一種名為天山水蓮花的綻放,當月白色飽脹的花苞,以氣球鼓盪之姿,彈開,我彷彿聽到細微的花音,啵一聲,像是剔透一地的水晶念珠、又像羊水中細微的胎動。

 

檜木香亦是如此,我看著林業博物館上,展示的一透明塑膠圓柱中的檜木碎片,一股強烈卻又回甘的氣韻,像是僅存魂魄而肉身不存的神紙,以震顫的男高音發出一個悲嘆的長音。

我想去森林撿拾那遺落的聲音,如果一吋聲音是一份綿長的記憶,就讓片片凋落的伐木滄桑史,在世人的記憶中永存吧!

 

坐在林班道的木造DIY工坊中,我忍不住思索,什麼才能被稱為真正的森林呢?又或者我該問,森林的定義是什麼?

我問了小vivi,(以蝴蝶姐姐雙手飛舞的高亢語調道,雖然年齡百分百不可被稱為姐姐了)一架流線型、能夠發出美妙樂聲的鋼琴,應該要有哪些構造,她以充滿元氣的聲音回答我:琴鍵、琴蓋和琴弦、敲擊用的小木槌……喔!不夠不夠,這些當然不夠,(繼續擺弄著蝴蝶姐姐的架勢)一架音色優美的鋼琴必須有雲杉為音板、槭木為弦軸板、紅松為白鍵、腳踏板、烏木為黑鍵……

可惜,目前的造林仍停留在「撫育疏伐」的政策中,撫育是種植國家認為合乎人類使用的木材小苗,而疏伐則是將種植太密的樹木以百分之四十八的比例砍除,好讓其餘的樹木更能充足的照到陽光。

這又讓我想起林務局的史料文件:以40年為清理期限,分期改造為優良的森林。合乎人類使用的「優良」森林,也會適合飛鼠與大冠鷲嗎?而一座真正森林也不該是單一林相,必須以大、中、小喬木高低錯落,灌木、苔蘚植物與藤類、植被均衡種植,當雨水撞擊著山坡地時,才會在林間樹杪的層層拂弄下,將粗暴的重低音轉為濕潤而細緻、連綿不絕的獨奏曲。

如果鋼琴上只有一種鍵,我們如何期待它能發出旋律來。 

 

早期林業鼎盛,我們切割了無數森林的髮膚,用來賺取經濟外匯,養育了島民嗷嗷待哺的血肉,或許我們不該一味的責怪什麼、但更不該一味忽視什麼?但,坐於貯木池畔的隱茶:日式木構建築裡,望著天光雲影盪漾於翠溶溶的方塘明鏡間,有聲細微波動。

那是靈魂之聲、漣漪之聲、森之琴聲……

我願意成為你的義路。

我相信,千千萬萬與我有相同信念的人來此,即使轉世成了徘徊於林間的流螢,在繁殖期的四月,必定飛舞、聚集於貯木池畔,月光疏淡有致如琴弦,聆聽你彈奏的樂曲,那是森林壓根兒還未德布希、也未雨夜花的初始,等著你的復育,聽你一錘定音。

伐木。圖片來源:林軍佐(CC BY 2.0)。

伐木。圖片來源:林軍佐(CC BY 2.0)。

美好是真實還是想像?《石油秘辛》揭露石油價格和危機真相

$
0
0
作者:李怡萱

你曾想過如果時光能倒流,現在會如何嗎?我們有機會不用面對高油價和石油短缺,你相信嗎?影片以美國歷任總統演說揭開序幕,點出觀影的重點:石油的需求和價格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為什麼?怎麼辦?片中除了介紹新技術和乾淨能源的存在,論述降低石油需求的可能性,也帶領觀眾走過美國石油公司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歷史,見證壟斷勢力操控石油價格的手段和效果。

石油的問題千絲萬縷,能源的需求和價格控制是經濟問題。政商體制,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是政治問題。人民的生活習慣,對待地球的態度和價值是社會問題。這部影片以文獻整理、人物採訪、新聞畫面和統計資料穿插提問,試圖讓觀眾對石油危機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認識,終能有一個更聰明正確的答案。

石油秘辛 劇照。圖片來源: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秘辛》劇照。圖片來源: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影片的第一部分講述了歷史上降低油耗引擎的發明和技術消失停滯的故事。《石油秘辛》團隊試圖證明一公升汽油跑40公里以上不是天方夜譚。1946年的一款水噴式化油器,一加侖幾乎可以跑一百哩。1977年的蒸氣化油器也讓改裝汽車用一公升汽油跑了100哩。影片透過書面資料和受訪者帶出了第一個質疑:降低油耗的技術是否一直存在,只是石油公司刻意隱藏?導演再將鏡頭轉至美國的政商結構,描繪出一幅石油公司如何壟斷市場創造高油價,以金錢操控國會影響政策的寫實圖像。

影片也揭露了一個事實:市場價格由財團決定。天災人禍可以漲價,太平無事也可以透過控制煉油廠的供應能力掌握價格。當觀眾看到美國這個民主政府如何苦吞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果」,影片同時也解釋了當初種下這毒樹的「因」。

美國低廉的油價,在洛克斐勒和其合夥人1862年開始進行煉油廠的聯合整併後結束。洛克斐勒的標準石油公司透過併購、商業間諜及削價競爭等合法、非法手段進行收購,到1899年幾乎控制了整個石油工業的上下游。美國法院裁定將標準石油公司由一個全國性壟斷公司變成20個地方型壟斷公司,但原本的股權不受影響。結果洛克斐勒為首的股東們更加富有,仍舊左右著市場價格。

現在美國知名石油公司都是當初的分公司,而目前的趨勢是又再度進行整併。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是另一個控制石油價格的團體,只要該區域降低產油速度油價就會上漲。中東地區的政治局勢和開發中國家高速成長的能源需求讓石油危機加劇,政府發展節能科技和替代能源刻不容緩。

石油秘辛 劇照。圖片來源: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秘辛》劇照。圖片來源: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影片的第三部分總結了美國面對的能源問題和解決方案,提出包括生質柴油,氫氣車,燃料電池,電動車等已實現的技術。生質柴油可輕易融入現有的柴油體系,不需改裝也有相同馬力,發展綠色燃料也促進就業機會。但就如同石油公司買下了影片中的生質柴油公司,這些技術都未能獲得石油公司和政府的支持持續發展。影片結束於小布希執政時期,但故事尚未結束。

石油的功能多用途廣,但對空氣污染的影響也大[1],包括燃燒後產生的空氣污染引發呼吸器官疾病,廢氣煙塵又成酸雨影響生態和生活。廢氣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被認為是氣候異常和冰帽溶解的禍首,極端氣候和海水水位上升的現象令人憂心。石油在開採,煉製,貯運,使用過程中都造成海洋污染,過去幾次大規模的污染事件都對環境造成永難磨滅的創傷[2]。影片時間有限未能談及石油和石化工業的製造品,但這些廢棄物都將造成地球永久的負擔。

根據國際能源署2014年的預測,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比目前水準增長37%達到峰值,這將給全球能源體系構成長期的壓力[3]。由於能源產地的持續動亂和缺乏能源政策,未來要滿足持續成長的能源需求是困難重重。除非民眾從政治和經濟勢力的合謀體制中覺醒,《石油秘辛》中的情節將不斷重演。在生活中力行節約能源,以換購節能小車,共乘搭載,多利用大眾運輸系統的方式都可以協助降低石油用量。以公民力量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發展綠色經濟和替代能源,才能在未來的石油危機和高漲的油價中掌握契機,延續台灣經濟成果也延長地球壽命。

《石油秘辛》紀錄的是美國石油業的歷史和現實,但看在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民眾眼中,痛苦是感同身受,改變是更迫在眉睫。

註:

[1] Air Pollution
[2] Oil Pollution: Overview
[3] 國際能源署(IEA)12日在倫敦發佈的《世界能源展望2014》報告

※ 編按:本文為2014年環境線上影展《小確幸不幸》參展影片《終結石油年代》影片賞析文章。原刊載於《環境通訊網》,刊登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參考資料

導演現身「核電影」開幕座談 《漢娜反核日記》記錄芬蘭小蝦米抗爭日常

$
0
0
本報2017年9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灣在日本福島核災後走向非核,但世界上其他國家卻不見得有相同的決定,例如芬蘭,就是在2011年當年決定要在北部的一個小鎮漢尼奇維(Hanhikivi)興建核電廠。當地居民雖然組成自救團體反抗,但「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英雄故事,終究沒有上演,目前相關的工程仍持續施工中。

紀錄片《漢娜反核日記》(Nuclear Neighbour)紀錄了反核者漢娜(Hanna Halmeenpää),從一位平凡的中學教師和家庭主婦,為了捍衛家園而開始反核,甚至參選國會議員的過程。此片為第三屆「核電影影展」開幕片,8日在台灣首播,導演Fredrik Oskarsson也親自來台座談。

Fredrik Oskarsson表示,他是瑞典人,居住地離芬蘭要興建核電的漢尼奇維不過50公里距離,但瑞典卻從未討論過要如何因應鄰國芬蘭的核電廠興建計畫。再者,他也相當關注漢尼奇維這個人口不過3千多人的小鎮會有什麼反應,因此展開拍攝計畫。

當地居民組成了反核組織「捍衛漢尼奇維」協會,而漢娜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在這之前,我從來不曾參與過任何社會運動或者涉入政治。直到有一天,一個巨大深沉的理由改變了這一切。」漢娜在紀錄片中如此敘述。她為了給孩子親近自然的環境,因此一家決定遷居到漢尼奇維,不料新家才剛落成,就傳來這個核電廠興建計畫。讓原本並不是有多關心環境議題的他,因此捲入其中。


《漢娜反核日記》(Nuclear Neighbour)紀錄片劇照,轉載自影片官網

紀錄片呈現著漢娜與他的夥伴們,在每個晚上和週末和為反核花上無數時間心力,漢娜不同的國家之間旅行奔走、上電視與政府高官辯論,甚至投身選舉,為了要直接在國會守護漢奇維尼。但也在這段過程中,讓自身的家庭生活陷入危機,面臨無力感與身心俱疲。

Fredrik Oskarsson表示,談論核能爭議的紀錄片很多,而他選擇不去談技術面的問題,他要拍的就是漢娜個人的心路歷程。在拍攝初期,原本期待能得到一個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英雄故事,但即便沒有等到想要的結局,他與漢娜還是有繼續拍下去的共識。


Fredrik Oskarsson來台座談,為核電影影展加溫。轉載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臉書

主辦「核電影影展」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則認為,《漢娜反核日記》對照著台灣在福島核災後民間反核運動的過程,也提醒了他要不忘初衷。而世界各國在福島核災後面臨了什麼核能爭議、對能源轉型有什麼討論,也都在後續的核電影場次中陸續登場。

此次核電影影展將於9月8日至16日在光點華山等場地舉辦,供民眾免費索票入場,之後也將有到全台巡迴的計畫。參展影片片單、放映表等,詳情可見「2017年核電影官方網站」,網址 http://zeronuke.gcaa.org.tw/2017/filmfestival.php 。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桃園在地聯盟:能源、國安 VS.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替代方案

$
0
0
作者:桃園在地聯盟、李碧恬、戴兆華、潘忠政
本文希望讓官方了解:
  1. 如何避免斷電限電事件再發生,遏阻執政危機
  2. 解決台灣電力的建議
  3. 配合非核家園時程以及未來的能源電力規劃,「台北港」才是最佳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方案

能源與國安

近期連續2個電力供應危機,讓國人有機會直接看到我們面臨的問題。在電塔倒塌事件中,我們看到供電網的脆弱;從大潭機組的跳機引發全國大停電,更是讓我們窺見嚴重的管理問題。所幸,蔡英文總統直接出面定調:未來,分散式的發電及綠能的推動,是不會改變的政策方向。

雖然總統堅定的表態,有些許穩定的力量,但仍讓人感到憂心忡忡。若方向不曾改變,為何沒有先行檢視已經進行中的重大計劃有無違背政策方向?需不需要重新調整?尤其是大潭火力發電廠擔負全國約11%的電力供應,已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殊不知未來還規劃到發電占全國23.8%,近1/4的供應責任,一旦出事,國安問題立現,委實不可不慎。

因為有超級大電廠,導致需要更大的電力備援以防電廠出包,因此國家電力政策被迫朝向建置更多大電廠;此舉顯然違背世界電力「小型化、分散化」的趨勢;同時也衍生出國內再生能源發展甚早,卻無法健全成長而停滯不前的畸形狀況。因此如大潭電廠這種將取代台中電廠成為世界第一大火力電廠的政策就亟需改弦更張。

但是為了非核家園的願景和PM2.5空汙對健康的嚴重影響,也為了安然轉換過渡期,在地的居民與環團均有相忍為國讓大潭電廠擴充產能的共識;只是期待未來能訂定縮減大潭電廠產能期程表,及讓大潭藻礁這稀世珍寶得以受到法源保障,留給大潭居民喘息的窗口,更是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因為資料顯示在專業學者投入研究調查後,她是極有可能讓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珍貴自然地景。

解決台灣電力的幾點建議

一、應確實盤點現有資源,確認真正的供電能力

透過這個行動,同時整頓人事、落實管理、提升經營能力,了解真正的供電能力後,全國的電力配置安排才會有正確的政策。

二、儘速建置智慧電網、智慧電表

我們相信在這次嚴重的跳電危機後,政府將痛定思痛的對能源及電力系統做根本的改革,以有效達到非核家園的願景,其中延宕多年的「智慧電網」的建構會是必然的舉措,讓人民不只是被動坐在家中用電,甚且可以主動成為電力生產者。就目前能源局的規劃,智慧電表到2024年完成300萬戶,2029年才布建600萬戶,這樣的規劃顯然緩不濟急。期待政府發條能再繃緊,將此重要的政策提前落實。

三、善用「汽電共生」電力

此外,台灣電力夠不夠眾說紛紜,但若從資料解讀,可以找到改善電力不足的方法。汽電共生是公認最有效率的能源設備,也是政府鼓勵多年的政策,事實上也是現成的電力資源,若予充分利用,渡過夏日尖峰負載沒有問題。根據2006年台綜院的報告指出,當年汽電共生產能已占全台電量16%,而該年台電也向汽電共生廠買了佔全國發電量6.6%的電力(目前僅用約1.5%),足見,善用這塊被忽視的資源,可以讓國家電力獲得更充分的管理運用。

四、鼓勵工業大戶建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

根據「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執行限電時以工業用戶為先,從初始的限電5%到更緊急時的15%,然後才是一般用戶。斷電對工業產值影響巨大,企業本身當然不願受限,對國家經濟發展也有影響,此時政策即可據此鼓勵相關企業在自家廠區建置相當於5%~15%以再生能源為主的發電設施。這樣一來,企業平時可以自行發電使用,緊急時又可以避免遭限電之苦(甚或得以在需量競價中獲取額外利潤),國家之總體電力亦可獲得挹注,誠為值得大力推動的電力政策。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替代方案建議

在北部設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平衡南北需量落差,已為多方共識;但是選址在條件不佳的觀塘港又破壞國寶級地景,顯然是錯誤的決策,對綠色執政必然會造成極大的負面效應,將嚴重影響2018地方選舉及其後的相關選戰。

就國家整體資源配置,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設在台北港應是較好的選擇,可規劃較大的營運量,充份供應北部需求,如此即可讓現有第二接收站轉而供應中部需求,減少再進行第五接收站的投資。

雖然根據中油2014年委請顧問公司對台北港、台中港、觀塘港做過可行性研究,極力推薦觀塘為第三接受站站址,但是綜觀該可行性評估有為特定目的(財團解套?)而量身訂做之嫌,內容多所謬誤;諸如:評比項目比重失之公平、時程長短評估標準不一、對藻礁珍貴性無知、對環團護礁決心漠視…等不一而足。

根據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所做的研究指出,觀塘港是北部地區最不安全的場址;事實上中油在1994年時也經評估觀塘地區冬季海象不佳、潮差過大,天然氣接收站安全操作日數過短而拆夥;可行性研究極力推崇觀塘的確是疑雲重重。

於此我們直接提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在「台北港」的優點供參:

時程可提前

可行性評估預設台北港必須另行填海造陸建站,但事實上台北港已有許多現成的閒置土地可供使用(見圖一),需要的只是透過中央單位與地方政府行政手續的轉換,如此可縮短約3年時程。至於環評部分,目前環評法正在如火如荼的修改,縮短時程以提高效率為基本方向;前些時日前行政院長林全也才表態半年內可以完成。如此又可縮短相關時日,這些對第三天然氣建站時程都非常有利,甚至可比觀塘更早到位。

綠色框為台北港預定地,但周邊各色框已有現成的土地閒置(繪圖:戴兆華)
圖一:綠色框為台北港預定地,但周邊各色框已有現成的土地閒置。繪圖:戴兆華。

站位可成北部天然氣供應樞紐

除了台北港海象較觀塘為佳外,地理位置亦符合北部設站樞紐的地位。配合分散大潭電廠電力過度集中的課題,在核電廠停役後, 核一、核二廠都可以改為燃氣電廠,而其現有的輸電、配電系統可以立即沿用,這是非常符合能源利用管理的原則(見圖二)。

台北港是最佳北部天然氣接收站站址(繪圖:戴兆華)
圖二:台北港是最佳北部天然氣接收站站址。繪圖:戴兆華。

經濟效益高

節省了輸配電系統的經費替國家省下大筆經費之外,在中油可行性研究中,台北港建港成本就比觀塘省約70億(圖三),若再如前述用現成的閒置地建儲氣槽,可再節省超過270億。如此的經濟效益盤算才是綠色執政可為稱道的睿智抉擇。

image003
圖三:個可能站址總投資成本比較表。

民團對藻礁保育的決心

2007年中油對觀音保生藻礁開腸剖肚,經由台灣特生中心劉靜榆博士揭發引發全國撻伐,環保團體開始集結為藻礁發聲。十年來,這股力量一日一日壯大,志工與支持者不斷增加;近期包括中研院生多中心學者、東海大學學術團隊等也投入研究調查,發現這裡是全台甚至可能是「全球最大、最獨特的藻礁生態系」,其生態多樣性及豐富度都極高。越來越多投入調查研究的學者專家認定桃園藻礁是台灣可以推出到國際的重要世界資產,絕對應予最高規格的對待。

建一個電廠40年,要毀掉7000年的世界級地景,這是環團不願見到的未來,相信賢能的政府也會為世代子孫留住她,讓她為台灣發光發熱!


小水力 大創意

$
0
0
作者:公視記者 張岱屏 陳佳利 陳添寶 賴冠丞 鄭嘉明

水,灌溉農田、孕育生命、給人清涼,還蘊藏著源源不絕的巨大能量。不用燃料、沒有污染,發揮創意,小小水圳也可以成為電力來源…

炎炎夏日,都市人躲在冷氣房,但是花蓮南華村的孩子們,有不一樣的消暑辦法。這裡是個水圳圍繞的鄉村,一年多前,發明家陳仁性在這裡架了一台微型垂直軸水力發電機,點亮水圳旁的燈光。

922-1-03
發明家陳仁性在花蓮南華村架了一台微型垂直軸水力發電機。

台灣有完整綿密的水圳,根據能源局估計,小水力發電的裝置容量,可達500MW以上,豐沛水力是隨手可得的資源,卻沒有被妥善運用。

922-1-17
台灣有完整綿密的水圳,豐沛水力是隨手可得的資源,卻沒有被妥善運用。

今年7月,環保聯盟和花蓮初英山協會等團體,合作舉辦全國小水力競賽,希望喚起大眾對小水力的重視。來自各地十幾所學校的大專生、高中生,發揮創意,用各種回收材料設計水車,希望能發出最多的電力。

經過第一階段淘汰,第二回合比賽來到社區,各個隊伍扛著改良過的發電機組,實際在水圳裡組裝,準備一較高下。台大學生利用鋁板與寶特瓶兩種材料,製作水輪機,整個發電機組的成本還不到1400元。

慈濟高中用壓克力板製作水車葉片,並且製造水的高低落差,體積雖小發電效果還不錯。比賽除了請專家教授來當評審,社區居民也可以參與投票,學生們不但要操作,還要詳細說明,讓大家了解設計的原理與優點。

922-1-06

922-1-31

得到大專組第一名的台科大,學生模擬魚的尾巴,設計出垂直軸的水車。台科大師生製作了各種葉片模型,研究什麼樣的葉片可以發出最大功率。學校裡還有一個風洞,測試各種發電機的發電效率。

922-1-32

有些學校很早就開始利用水力,台中東勢高工在2009就裝設了水力機組,大水車用來揚水提供生態池水源,小水車則是用來發電。東勢高工綠能源區的發電系統,除了小水力外,還裝了太陽能和蓄電池,太陽下山後可倚靠水力,沒有水時則仰賴太陽,電力互相支援。不但可以供應園區夜間照明需求,多餘電力還可以存到鋰電池,提供電動機車使用。

922-1-35
台中東勢高工在2009就裝設了水力機組。

東勢高工還模擬抽蓄式水力機組,白天利用太陽能多餘的電,將水抽到水塔,晚上再取水發電。這裡的小水力發電已經持續運轉八年,比較大的問題是水量會因為旱季、汛期或颱風而變動,另外水圳垃圾也造成發電的困擾。

922-1-24

早期水力發電曾是台灣發電主力,像是台東的東興電廠、美濃竹子門電廠,發電年歲超過70年,仍然穩定運轉,目前台灣水力發電占總發電量的2.5%,跟其他發電方式相比,成本低廉。近年來各地小水力有復興趨勢,新竹軟橋電廠就是其中之一。

水力是完全自產能源,也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環,政府計畫水力發電裝置容量,2025年將從現在的2089MW,提高到2150MW。台電與水利單位、農田水利會,目前正進行小水力普查,篩選出23個適合開發的潛力場址。

除了台電規劃的場址,民間對小水力電廠也躍躍欲試,但是昂貴的水力機組,降低社區居民或農民參與投資的可能,自發自用的微型水力,可能是更貼近農民的運用方式。

922-1-26
自發自用的微型水力,可能是更貼近農民的運用方式。

再生能源的發展,逐步走向分散而多元的發電方式,每個地方由社區開始,尋找適合發展的能源,讓更多創意找到實踐舞台,台灣的綠能產業才會有更豐富的樣貌出現。

※ 本文轉載自 公視 我們的島【小水力 大創意】

09/11(一) 22:00首播

09/16(六) 11:00重播

食鹽、啤酒、自來水 全球微塑膠污染明朗化

$
0
0
本報2017年9月11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日常食用的鹽巴、海鹽、蜂蜜、啤酒,甚至飲用水,多個國家的樣本中都檢驗出了微塑膠纖維。全球微塑膠污染規模正在逐漸明朗化,然而,吃下塑膠到底會造成什麼健康影響?只能說目前仍不清楚。

不過科學家警告,微塑膠本身跟上面附著的有毒化學物質、病原體都是危險來源。現階段的研究顯示,微塑膠含有的有毒化學物質不但會在動物體內釋放出來,在腸胃道內的環境還會加速釋放。

自來水遭污染 83%含有微塑膠

英國衛報揭露,非營利組織Orb Media檢驗全世界十多個國家159件自來水樣本發現,其中83%的樣本內含有微塑膠纖維,顯示許多國家的自來水已經遭到塑膠污染。

過去研究大多針對海洋,指人類透過攝食海鮮吃下微塑膠。這份調查更加凸顯了微塑膠污染在全球環境中無所不在。其中美國的污染率最高,達94%,連國會大廈、環保署總部、紐約川普大樓等地的自來水樣本中都有微塑膠。第二和第三名分別是黎巴嫩和印度。

2017年5月Orb在美國國會大廈遊客中心的自來水中檢測到微塑膠。作者:Chris Tyree;圖片來源:Orb

2017年5月Orb在美國國會大廈遊客中心的自來水中檢測到微塑膠。作者:Chris Tyree;圖片來源:Orb

在黎巴嫩貝魯特,來自天然泉水的自來水竟有高達94%被污染。英國、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的污染率最低,仍高達72%。美國每個500ml的自來水樣本中平均含有4.8件微塑膠纖維,歐洲平均1.9件。

這份調查由環境諮詢機構Difaf蒐集樣本,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衛學院以標準技術排除受到其他污染的機會。

食鹽海鹽也中標 美國人每年吃下660件塑膠粒子

英國衛報報導,繼自來水之後,一系列新研究進一步發現,英國、法國、西班牙、中國和美國的海鹽也被塑膠污染,進一步證實了科學家對塑膠無所不在、滲透食物鏈的擔憂。

海鹽。Yair Aronshtam(CC BY-SA 2.0)

海鹽。圖片來源:Yair Aronshtam(CC BY-SA 2.0)

今年8月,西班牙學者實際檢驗21種常見食用鹽,發現每一種都含有塑膠,研究結果登上《科學》期刊。這些食用鹽中,最常見的塑膠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也就是寶特瓶的材料。

根據英國衛報獨家率先取得的研究結果,如果美國人遵照公衛有關當局的建議,每天吃2.3克的鹽,每年會吃下660件塑膠粒子。然而,實際上美國人吃下的塑膠粒子數量可能遠多於此,因為根據官方統計,90%美國人吃得太鹹。

糖、蜂蜜、啤酒、塑膠雨 微塑膠污染無所不在

德國研究檢驗24個品牌的啤酒,結果全數驗出微塑膠纖維和碎片,蜂蜜和糖中也有。2015年巴黎研究發現空氣中有微塑膠不斷落下,學者估計該城市中每年下10噸的「微塑膠雨」,連住宅家中也有。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校區教授梅森(Sherri Mason)和明尼蘇達大學學者合作,檢驗鹽巴、啤酒和飲水中的微塑膠。鹽巴包含購自美國零售店的12種鹽,其中10種是海鹽。

今年春天,來自法國、英國和馬來西亞的學者測試八個國家的17種鹽巴,發現只有一件樣品未檢出塑膠,其他全中鏢。最常見的塑膠種類是聚乙烯和聚丙烯。

2015年科學家首次在中國的鹽巴中檢出塑膠。來自中國零售商店的15種鹽品中,含有來自面部磨砂產品、化妝品和寶特瓶的塑膠微粒。

梅森等部分學者相信,海鹽是經海水乾燥製成,更容易被塑膠污染。

可能來源:服飾、地毯、滾筒烘乾機

微塑膠進入飲用水的途徑尚不清楚,但是大氣明顯是來源之一,因為大氣中有許多來自服飾和地毯等日用品纖維的微塑膠。滾筒烘乾機是另一個可能的來源,而美國80%的家庭中使用這種會噴出微塑膠纖維的烘乾機。


標榜舒適、好摸的「刷毛」衣物,現有的污水處理廠卻無法負荷其中的超細纖維。圖片來源:dvw2(CC BY-NC-ND 2.0)。

微塑膠纖維也可能被沖進水系統。一份近期研究發現,洗一次衣服就會釋放70萬件微塑膠纖維到環境中。


洗衣球實測,攫取出的微纖維放大照片。圖片來源:Rozalia Project。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2013年的研究指出:「每個人一生中任何時間點,從胎兒時期到死亡,都多少會接觸到塑膠。...美國95%成人的尿液中曾檢出雙酚A。」

微塑膠附著細菌 生物體內腸道加速釋放

針對這樣的發現,科學家警告,微塑膠本身跟上面附著的化學物質跟病原體都是危險來源。「微塑膠的地方就可能有這些無法測量的奈米粒子。這麼小的粒子可以穿越細胞、進入臟器,相當危險。」愛爾蘭戈爾韋 - 梅奧理工學院博士馬洪(Anne Marie Mahon)說。

污水中的細菌會附著在微塑膠上。馬洪指出,有些研究已經在廢水處理廠下游的微塑膠上發現有害病原體。

針對野生動物進行的研究發現,微塑膠含有有毒化學物質,而且會在動物體內釋放出來。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教授湯普森(Richard Thompson)說:「微塑膠不但會釋出有毒化學物質,腸胃道內的環境還會加速釋放。」他的研究發現,英國捕撈的漁獲中有1/3含有微塑膠

研究人員認為,大部分的塑膠污染來自微纖維和寶特瓶等大宗免洗塑膠垃圾。根據聯合國的資料,每年有1270萬噸塑膠進入全球海洋,等於每分鐘就一卡車。

吃下塑膠到底會造成什麼健康影響,目前仍不清楚。科學家試圖進行相關研究,但苦於找不到不曾暴露於塑膠污染的人當控制組。

作者

蔡麗伶(LiLing Barricman)

In my healing journey and learning to attain the breath awareness, I become aware of the reality that all the creatures of the world are breathing the same breath. Take action, here and now. From my physical being to the every corner of this out of balance's planet.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能源再生社會 日本小水力發電轉動農村再造

$
0
0
作者:公視記者 胡慕情 賴冠丞

日本岐阜縣郡上市石徹白地區,海拔700公尺,自繩文時代就有人居。是日本自然崇拜的發源地之一。這裡的杉木因為生長在豪雪地帶,成長緩慢、品質良好,二戰過後發展林業,是日本居民重建家屋的木材來源。

石徹白在昭和時代30年,人口有1300人,現在總人口只剩250人,65歲老人占了一半,中學校因此廢校,小學新生今年才6人。人口外移,讓石徹白變得安靜寂寥。街上少有人跡,肥沃田地也逐漸廢耕。就算田裡還有勞動身影,大多都是蒼老的面孔,成為日本所謂的限界集落,面臨消失危機。

922-2-02 人口外移,讓石徹白變得安靜寂寥。街上少有人跡,肥沃田地也逐漸廢耕。
人口外移,讓石徹白變得安靜寂寥。街上少有人跡,肥沃田地也逐漸廢耕。

922-2-03 人口外移,讓石徹白變得安靜寂寥。街上少有人跡,肥沃田地也逐漸廢耕。
人口外移,讓石徹白變得安靜寂寥。街上少有人跡,肥沃田地也逐漸廢耕。

為了拯救石徹白,NPO安樂故土石徹白理事長久保田政則,和當地居民試著發展觀光來留住人口,但努力多年依然失敗。直到2007年,受岐阜地域再生機構委託,進行小水力發電調查的平野彰秀來到這裡,改變,才開始萌芽。

「農村或山村雖然人口漸減,但這些地方本來不管是食物或能源都是自產,在尋訪過程中來到石徹白,發現這裡的人表達高度發展小水力的意願,所以就一起合作。」平野彰秀說。

922-2-10 日本石徹白的小水力發電。
日本石徹白的小水力發電。

居民高度接納水力發電和歷史因素有關。西元1924到1955年間,居民就曾組成石徹白電氣利用組合,利用鋸木用的水車,來發電提供村落夜間用電。這段歷程,讓有電機背景的久保田政則,有了投入的信心。

但重新嘗試水力發電,過程波折不斷。光發電機機型就換了三種,為了不讓水流大小影響電壓穩定,久保田政則還得自行研發調整電壓的裝置。2008年,水車總算穩定運作,率先供電給農產加工和NPO辦公室使用。

2003年,日本推動新能源利用特別辦法(RPS),規定電力公司要收購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農業大縣岐阜縣開始思考,新設裝置容量較多的小水力發電設備,賣電來聘僱人力維護灌溉渠道。縣政府選定石徹白一號用水道做為示範點,但僅給居民微薄的管理費,加上這裡也是居民想蓋發電設施來賣電振興村莊的地點,因此引發反對。

自治會和縣府協調討論後,決定在石徹白設立兩座發電廠:一座由中央和郡上市出錢;另一座則由村民自行建造。為了確保發電和農村再生可以緊密連結,居民並不躁進。他們組成發起小組,討論了半年,才確定了要以合作社的方式來發電。

番場清流發電所在2016年6月啟用,一年發電量是71.1萬度,足以提供石徹白全村用電。由於日本政府在311核災後,為了大力提升再生能源,推出電力收購制度,收購價高達每瓩34日圓,居民決定把所有的電都賣給中部電力公司,拿賣電所得來清償成本,並且振興農業。

黑木靖一本來是IBM的資深員工,但對農業一直很有熱情。2011年初,他決定辭去工作、專心務農,妻子擔心生計問題,曾經大力反對。但石徹白的小水力發電,解決了黑木太太的部分憂慮。

922-2-11 黑木靖一本來是IBM的資深員工,2011年辭去工作專心務農,同時投入地方發電所工作。
黑木靖一本來是IBM的資深員工,2011年辭去工作專心務農,同時投入地方發電所工作。

「地方上設有發電所的另一層意義是能創造工作機會,我自己也有承接一些工作,生活因此得以維持。」黑木靖一表示,水力發電的賣電收益,一部分被用來復耕荒廢農地,「在這筆賣電收益的幫助下,我們可以進行大範圍復耕,並進行農產品的販賣。最終期待農業可以成為居民賴以維生的支柱。」

小水力發電所帶動的改變契機,讓人口開始回流石徹白。返鄉加新移民共有12戶。平野彰秀一家也是新移民之一。

平野彰秀表示,過往經驗讓他們學習到,以經濟成長為前提的社會終將無法維持。如果以全球規模來解決能源與資源匱乏的問題,並不容易,「但如果以地方為基點,每個地方各自克服自身的問題,說不定可以找到出路。」

922-2-09

平野彰秀的思考,在311核災後蔚為主流,加上電力收購制度的經濟誘因,以市民為主體的發電組織愈來愈蓬勃。比如福島縣的喜多方市,便集合了個人、企業、銀行與地方自治單位,一起來經營電力公司。

不僅核災地區以此重建,東京居民也思考透過市民發電,做為反核的基礎。川崎市民發電所把市民電廠的發電所得,用來支援福島災民,並藉此讓社會與電力公司明白「我們自己也可以發電、不必仰賴電力公司」。

922-2-17 川崎市民投入市民電廠發電,希望藉此讓社會與電力公司明白「我們自己也可以發電」。
川崎市民投入市民電廠發電,希望藉此讓社會與電力公司明白「我們自己也可以發電」。

不同於傳統、由電力公司掌握的發電方式,市民電廠的所有權,是所有共同出資的市民組成的合作社所有;發電用途可由合作社決定,產生的利益,回歸地方。

根據日本經產省統計,日本的再生能源,從2002年通過新能源利用特別辦法後就開始成長,但2003到2008年間,年均增長率僅5%,2008到2012年,也僅增加8%,直到311核災與電力收購制度的雙重影響,才讓再生能源在2013年一年就飆升32%,其中又以太陽能發展最快速。

922-2-19

2010年,日本再生能源占比是9.6%。2013年是11%,2017年已提高至14%。由於日本在2039年,要將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24%,而相較於地熱或風力發電,中小型水力發電不須經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讓經產省也開始把發展重點轉移。

目前經產省著眼的,是裝置容量三萬瓩的發電設備。但這種規模的發電裝置,很可能必須建新的攔河堰,影響生態。曾受環境省委託調查水力發電潛力的學者小林久表示,不同於經產省的調查方式,環境省把發電規模限縮在一千瓩,發現兩者得出的總發電量一致。目前試驗的結果,也發現一千瓩規模的發電裝置,對環境幾乎沒有新的衝擊。

小林久主張,無論考慮環境衝擊或能源轉型,未來水力發電方向,都不該再回到傳統的大資本結構去推動,而必須以地方視角去思考。

除了石徹白,三重縣的多氣町,也開始發展小水力發電。

三重縣多氣町伊勢和村被環山群繞,因地勢關係而缺水,只能種耐旱雜糧。1808年,西村彥左衛門思考建渠,1820年開始鑿山越嶺,終於在1823年完成長達30公里、可灌溉5400公頃農地的立梅用水。2014年,立梅用水被登錄為世界灌溉設施遺產,促使當地居民思考如何維護措施,也帶動社區看見存在已久的,如獸害、休耕、人口流失等問題。

922-2-28 2014年,立梅用水被登錄為世界灌溉設施遺產,促使當地居民思考如何維護措施。
2014年,立梅用水被登錄為世界灌溉設施遺產,促使當地居民思考如何維護措施。

922-2-32 2014年,立梅用水被登錄為世界灌溉設施遺產,促使當地居民思考如何維護措施。
2014年,立梅用水被登錄為世界灌溉設施遺產,促使當地居民思考如何維護措施。

眾多問題等待解決,如何著手?居民想起中部電力公司早期在櫛田川上游興建的水力電廠,也去參訪石徹白的成功案例,決定發展小水力發電。但實際操作才發現,立梅用水存在落差太小、難以發電的困境。幸好遇見研發小水力發電的協和顧問公司,問題才獲得解決。

小水力發電正式在多氣町轉動。不同於石徹白透過賣電來活化農村,多氣町思考的是,如何讓能源與生活更加緊密結合。他們把小水力發的電,用在避難所的照明、消防車的電瓶充電。此外也設置了幾部電動車,用來支援長者購物、就醫和巡邏。同時電力還被用於電網,來解決農作物被野生動物破壞的問題。被保護下來的農作物,會被送到農產加工廠做成產品。目前加工廠的部分電力,也由立梅用水提供。擴大發電成本來源,就倚靠農產加工品的販售來進行。

922-2-36 多氣町把小水力發的電,用在避難所照明、消防車的電瓶充電。也設置了幾部電動車,用來支援長者購物、就醫和巡邏。
多氣町把小水力發的電,用在避難所照明、消防車的電瓶充電。也設置了幾部電動車,用來支援長者購物、就醫和巡邏。

立梅用水,不僅成為活絡農業的軸心,同時也更緊密連結村莊的每個人,而這正是居民不願意賣電的關鍵。立梅用水堅持不賣電的思考,不僅是農村再造的核心,同時也是日本目前市民發電急需突破的困境。

2014年,日本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比福島災前成長至少兩倍。以九州為例,太陽能發電量已超過九州電力公司的供電量。但當時電力公司卻以電網不能負荷為理由,中斷收購契約。

經產省表示,這是因為目前把核電當成基載電力先放進去,其次是火力,最後才是再生能源,「因此晴天太陽光電發電太多,就會導致供需失衡,如果不弭平差異、減少收電,就會發生停電。」

922-2-41 飯田哲也表示,是否能妥善進行功率調整,的確是電力公司在對收購再生能源時,會到的擔憂。
飯田哲也表示,是否能妥善進行功率調整,的確是電力公司在對收購再生能源時,會到的擔憂。

日本再生能源研究所所長飯田哲也表示,是否能妥善進行功率調整,的確是電力公司在面對收購再生能源時,會遇到的擔憂,「但更深層的危機感,則是擔心壟斷地位恐怕不保,所以才緊急暫停新契約的受理,中止讓再生能源上傳到送電線的申請。」飯田哲也說明,日本需要進行電網改革,透過電腦技術掌握電力需求與氣象預報,就可以仿效歐洲,以再生能源為基礎電源,電力不足時再添加其他電源。

日本市民電廠發展瓶頸,除了電網限制,還包括電力公司會以,再生能源間歇性發電會引起電壓波動、影響電力品質為理由,拒絕收購。茨城大學農學部地域環境科教授小林久表示,市民電廠的再生能源發電廠因為規模小,所以沒辦法做好品管,畢竟要多花錢,「因此一般來說都是由大電廠負責,但因為日本的電力公司長久以來壟斷市場,所以才會擺出一種按我的規矩辦事的姿態。」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起,日本政府進一步下修太陽光電、生質能與風力發電的收購價格,這些限制與政策,都影響市民發電的投入。不過小林久認為,電力收購制度本來就有極限,發展微電網,是未來勢必要思考的方向。

立梅用水,已經走在自己發電自己用的路上;至於石徹白,因為人口過少、投資發電成本過高,離架設微電網,還有一段距離。但平野彰秀並不擔心,深深相信石徹白蘊含著扭轉的可能性,而這正是他移居來此打拚的理由。

這樣想著、努力著,期待有一天,把能源的自主和選擇權,交給下一代。

※ 本文轉載自 公視 我們的島【海岸上的生態樂園】

09/04(一) 22:00首播

09/09(六) 11:00重播

彰化離岸風機9案併審12小時 2案可望過關7案再審

$
0
0
本報2017年9月1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為了發展離岸風電,彰化縣政府11日才與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CIP)簽署合作備忘錄。同日,環保署也進行了彰化外海航道外離岸風力9案的第二次環評初審──「大彰化」4案、「海鼎」3案、「海龍」2案,審查結果「大彰化」與「海鼎」7案需補件再審;而「海龍」2案若補件後經小組確認無問題,即不需再審。

2017-09-11_08-40-15

馬拉松式審查  9案併審近12小時

由丹麥丹能風力(DONG Energy)投資的「大彰化」、新加坡商御山能源(Yushan Energy)及麥格理合作的「海龍」以及上緯主導的「海鼎」,由於同在彰化外海的航道外,且彼此範圍相連、審查時程相近等原因,環保署從第一次初審便將屬同一個業者的案子併案,且因為9個開發案彼此都有連結且都需要整合,又安排在同一天審查。加上新上任的環評委員又有新的意見,第一案從早上9點半審到下午4點,三案完成已是晚間接近9點。

在6月底第一次初審時,不但多位環評委員強調需要補充加乘效應,要求身為3案顧問公司的光宇,應該將資料整合起來,環團也建議,有意進駐航道外9個區塊風場的業者,應成立共同管理中心。3公司也表示,在7月中已開會,一起建立了溝通協商平台,未來將討論出共同管理機制。

此外,在這段時間中,經濟部在8月定調,彰化離岸風電將以南、北二個「共同廊道」,限制這些纜線在範圍內上岸。北側為彰濱崙尾工業區、南側在芳苑。而丹能、海龍、海鼎這三個航道外的,則規劃要各拉一條纜線上岸,加上台電的離岸二期,都將從北側共同廊道上岸。至於如何上岸,海龍表示,雖然還沒正式公布,但台電已經有所規劃。


彰化共有三個離岸風機海纜上岸點與共同廊道規劃圖。圖片來源:台電

避開白海豚棲地  仍須考量其他生物與漁業

由於這些風場已在航道外,離岸已達50公里以上,與位在近海的白海豚棲地已相隔20公里以上,衝擊已是較小,但有關鯨豚、鳥類生態與漁業的部分,仍獲關注。

雖然沒有位在白海豚棲地,但業者提出的調查資料中,仍有印太瓶鼻海豚出沒,會議對於噪音限值花了許多時間,不只單次的音量要看,更要評估其累積與加乘效應,如丹能便表示打樁時約是2個小時要打4000下左右。環委李公哲認為,限值應該訂就在鯨豚發生行為改變時,而非到了可能產生聽力損傷才限制。媽祖魚保育聯盟粘雨馨則希望,施工時不要用聲音驅趕鯨豚。

鳥類的部分,如何避免發生撞擊,環委與環團多希望有更多調查與資料。環評委員王价巨提醒,不該只是點狀,而是從三度空間與時間等向度,去提出整體的狀況。

風機施工示意圖。畫面擷取自大彰化西北/東北/西南/東南離岸風力發電環評簡報
風機施工示意圖。畫面擷取自大彰化西北/東北/西南/東南離岸風力發電環評簡報

鳥類資料取自英國  需加強

目前由於此案離岸風機以「風場」整個區塊為概念來進行環評,風機數量、位置、形式則無實質審查,但風扇高度與鳥類飛行高度,卻受到討論。

目前業者多暫訂25公尺高,但以丹能案為例,由於他們提出的資料為英國的統計數據,遭環團質疑兩地的鳥類與地形不能一概而論。丹能表示在英國的風場,97%以上的鳥類高度是在25公尺以下,而英國與丹麥的鳥類中,很大的比例是鵝,迴避率有99%以上,而台灣出沒的鳥類體型與靈活度,評估可以有更好的迴避率。不過海龍卻表示,目前他們用雷達可以監測鳥類的路徑,但飛行高度的調查卻較有困難。顧問公司光宇則表示,他們在七八月海上進行雷達監測遇到颱風而狀況不佳,未來將九案一起再去做調查。

機座聚魚  但無證據支持有復育成效

在漁業的部分,雖然當地是否是魚類繁殖熱點、風機形成的人工魚礁僅有聚魚效果、還是也會增加魚類繁殖數,環團與業者沒有共識,但是卻都認為若能將風場劃為漁業保護區,才是對於漁業有幫助的作法。

中研院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邵廣昭受,此次以顧問公司光宇的顧問身份參與會議,表示舉雙手贊成劃為漁業保護區。邵廣昭表示,目前並沒有太多的研究報告證實風機機座是魚類繁殖場,且過去丟了那麼多人工魚礁,也不見魚類復育的成效。但他擔憂,風機聚魚之後,漁民來大肆捕撈,將加速漁業資源的耗損,因此支持搭配禁漁管制,讓魚群數量增加以後,自然逸出到周邊,才能恢復魚類數量。海龍也表態「不建議漁船進來」,理由主要是是擔心底拖漁船不慎破壞了電纜。

不過業者也面臨了「不同意漁船進入的話,漁民署就不讓你去設風機」的現實問題。能源局、漁業署證實,在7月時行政院跨部會的會議中,已定調會答應讓漁船進入風場,以保證漁民權益。環署副署長詹順貴則表示「不去管就沒有魚,如果沒有魚就沒有漁民的權益可言」,未來可能會在行政院能源與減碳辦公室繼續協調此事。

蔡嘉陽:生態調查資料像是擠牙膏

三案最後丹能還需補件再審、海龍則是補件經小組確認後通過,如無問題即不需再召開小組、海鼎則是也需補件再審。

其中大彰化案更遭外聘專家蔡嘉陽重批,「生態調查資料像是擠牙膏」,委員要求他才願意丟出來,而非主動交出將已經做出的成果。王价巨也批,業者一直稱他的風機不會風險的可能,也就沒有分析、提不出相關對策。你要分析會有怎樣的風險「如果這樣就過了是很壞的示範」蔡嘉陽批。

海鼎案也同樣遭環評委員砲轟資料不完整,這也讓環評委員們感到疑惑,明明為何是聘同一個顧問公司,為何交出的報告差距那麼大。環評委員李克聰認為,這是開發業者「態度」的問題。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潺潺水梯田】阿公阿嬤和八個傻瓜 豐濱「森川里海」 的生態農業實踐

$
0
0
作者:廖靜蕙(台灣濕地網特約記者)

豐濱新社村Dipit部落(復興部落)水梯田旁,一排竹子敲打著鐵器發出咚咚咚的聲音,一旁忙著農事的Fayi(阿姨嬸嬸)、Faki(叔叔伯伯),好像回到小時候跟著他們的Fayi、Faki在田裡工作的情境,就是這樣的咚咚咚聲音,讓他們確信嚇跑雀鳥,讓水稻豐收!


鄧敦方的裝置藝術「ciyasepong」阿美族語水搗米的意思,放置於水梯田旁,是藝術品也用來趕鳥。圖片來源:花蓮林管處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畢業的鄧敦方,今年參加林務局主辦的「濕地藝術季」,即以過去一年陪伴部落的心得,轉化為「ciyasepong」,阿美語是水搗米的意思,這件藝術品,與水梯田融合度百分之百,又可以幫忙Fayi、Faki看守稻田。Fayi、Faki務農時,也不覺得寂寞,甚至誇讚悅耳!這些鐵器都是Fayi、Faki家中拿出來不用的廢鐵器,原本視為廢棄物,現在有了好歸屬,Fayi、Faki都很開心!


水搗米利用部落廢棄物做成,是藝術創作,也是實用的趕鳥器具。攝影:廖靜蕙

今年Dipit復耕水梯田,首種「台梗4號」,這是里拔哈生態農場賴萌宏推薦的品種,廢耕20多年後,今年7月重現過去部落「黃金」歲月,金黃色的稻浪與遠處的太平洋互相輝映。


Dipit部落鳥瞰。攝影:廖靜蕙

Dipit復耕水梯田 台梗4號米飄香

復興部落社區發展協會幹事張慧芬說,部落復育水梯田是希望回到以前早期自己種稻自己吃,又可以讓早期離家出走的生態及昆蟲回家,更希望透過水梯田復育慢慢的讓年輕人回鄉陪伴年老的爸爸媽媽。「讓年輕人回鄉是件很難的事,但有做總比沒做的好!」

7月4日一早,部落阿公阿嬤全副武裝聚集在田邊收割稻田,並拉來早期收割稻穀機,以人力將稻穗一把一把的送到滾筒機內,打出稻穗,再藉由日光曬穀,未來將遵循部落傳統共食,佐著山裡的野菜,海裡的鮮味,品嘗Dipit好時光。

今年在農委會水保局、林務局協力修復部落水圳,加上花蓮農改場農耕技術協力下,族人逐步復耕,期待開創部落產業的格局。

提到海岸山脈半山腰的Dipit,是1940年代花東縱谷幾個阿美族家族為了尋找充足的水源,舉家背起行囊、翻越海岸山脈,來到這個有三條溪流流經並彙集的地方開墾、生活和耕作。

逐年種植水稻、作物的成果,是山腰間出現大面積的水梯田景觀。孩子們牽著牛在山間嬉戲,大人們頂著大熱天、彎腰在水田裡忙碌;各式各樣的動植物也跟著周邊森林四季的變化與人們農耕的節奏,與這片山林和平共存。這些景象,至今仍是老人家津津樂道的往事。

1970到1980年代之間,台11線與北迴鐵路的開通,隨後歷經土石流災變,促使人口搬遷、外流,部落逐漸安靜了下來,水梯田也就在僅存住民的歲月年長下,慢慢荒廢了。而當灌溉用的水圳也損壞時,阿公阿嬤們也無法種稻。

王明源阿公說,自從復耕之後,在這水稻成長的半年間,水田吸引許多種蜻蜓和蛙類聚集,鳥類在水田邊的森林築巢,溪蟹在水圳裡覓食,山豬也為香甜的稻米而來,多樣的生態故事在這裡發生,直至收割前的最後一刻,部落因為農耕再度熱鬧起來。


Dipit部落水稻田,種植品系為台梗4號。攝影:廖靜蕙

海岸山脈孕育的潔淨水源,透過Dipit友善環境的耕種方式,流到下游的噶瑪蘭族新社部落,這裡則有八個傻瓜組成的農場,也不用農業化肥,憑藉一股對大地的珍惜,辛苦地以人力耕種。

從廢耕到復耕  新社部落的「八個傻瓜」

「八個傻瓜」是一座農場的名稱,顧名思義就是由8個自認為是傻瓜的人集合而成。為何稱為傻瓜呢?四傻林玉妃說,這塊地一開始是廢耕的狀態,沒有水也沒有田埂,整地過程,部落長輩都覺得不可能,因為要花非常多的人力,被認為是傻瓜的行為。

座落於台11線旁的水梯田,刻印著林玉妃的媽媽辛苦耕種、對土地殷勤照顧的足印,自從母親去世之後,這塊土地曾經閒置一段時間,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林泰佑的鼓勵下,開始整地種植水稻,當用鋤頭清理出第一塊田、第一道田埂清理出輪廓時,令所有人大為讚嘆:原來景觀這麼美!


噶瑪蘭族新社部落以古法曬穀,讓種植更友善環境。攝影:廖靜蕙

為了維護景觀,幾個傻瓜陸續投入,以人工砍草;又因石梯坪水梯田復耕的故事,開啟二傻宮莉筠與花蓮農改場合作一連串以田埂作物維繫天敵昆蟲的生物防治。這些努力也讓左右鄰田的阿公阿嬤誇讚之餘,也將自己的田委託給傻瓜們做「傻事」。於是從1分地,到接近2甲,幾乎周邊的農地都交到八個傻瓜的手裡。

不但復耕水稻,砍完草種黃豆、黑豆,第一年幾乎沒有收成,今年邁入第三年,終於可以吃到黑豆!另外也種植傳統作物苦蕎,計畫研發成茶包。「雖然不是專業農民,但基於愛部落,愛環境,就一直做下去,」農忙季節每天做到12點,白天則忙著社區以及學校事務。

幾位傻瓜原本都在花蓮市區從事白領工作,有醫生、心理師、研究人員,以及軍人等,但回到部落知道有些國小孩子不會寫作業,或回家沒有飯吃,就利用時間陪孩子放學後寫功課,從寫作業開始,幾乎三餐都在學校解決,幫助孩子能自動寫功課。

農產業的復興與維繫,目的是讓年輕人回家賴以為生,人回來了,傳統的噶瑪蘭文化也就有人承襲。莿桐花開時是捕飛魚的季節,這時候是進行海祭的儀式,當地沒有港口,以人力拉船的獨特景象,在在都印記於噶瑪蘭族的血液中。「最重要的是不要賣地!」林玉妃說。


第八個傻瓜潘國祥的加入,讓夥伴們更有信心。攝影:廖靜蕙

他平時在新社國小教族語,除了語言,傳統技藝也要傳承給孩子們,香蕉絲編織或籐編,最重要的是還種田技術。在森川里海的部落長大,一切都是自給自足,半島就是冰箱,傍晚去撿青苔、螃蟹、青蛙,螺類當晚餐,晚上就很多抓泥鰍,除了自己吃還可以賣。

今年半島進行珊瑚礁體檢,在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以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協助下,族人和志工一起潛水觀測珊瑚礁覆蓋率,成為調整農法的依據,也是部落自主重要的里程碑。

搭建整合平台  人人都是「森川里海」的權益關係人

去(2016)年10月,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東華大學的倡議下,結合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及水保局花蓮分局,共同與在地阿美族Dipit部落和噶瑪蘭新社部落組成「森川里海」生態農業倡議的多元權益關係人參與平台,透過跨域治理模式,重新連結和增進生態系多樣性的服務功能,在地部落則更有方法和行動守護自然資源。


林玉妃說明新社部落加入森川里海多元權益關係人的過程。攝影:廖靜蕙

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光中表示,介於自然環境與都市之間的鄉村地帶,是生物多樣性重要的保護者,並連結自然環境提供生態系統服務輸送到都市,站在國土計畫立場,鄉村的繁榮或沒落,具有關鍵性地位;然而現實上,鄉村這個大環境概念,卻呈現整體衰退的狀況。

因此,里山倡議尤其重視多元權益關係人的競合。這項任務,不只靠當地居民,還須把相關具有影響力的公部門、在地團體、民間團體以及企業加進來。而里山倡議著重於農業生產地景的保全,因此也優先以與這項目標相關的政府單位加進來。

搭建的多元權益關係人平台,最主要的是整合政府部門之間的資源,達成活絡部落的目標。光是要讓政府部門之間齊心協力完成一件事,就是一項重要的突破。去年12月20日第一次平台會議後,陸陸續續召開幾次會議,森川里海的面貌逐步浮現,期待能成為跨域治理的標竿。

「權益關係人」的概念來自英文stakeholder,字義上是指「握有籌碼的人」,用在生態環境保育,籌碼代表的是重要性和影響力,受到影響越大的人,代表其重要性越大。權益關係人又分為主要權益關係人以及次要權益關係人。這項計畫關係居民的生活生計以及生態環境,最重要的權益關係人非當地居民莫屬。
另一方面,從影響力的角度來看,握有資源、能分配資源、執行法令的人,越具有影響力,次要權益關係者尤以政府部門最具影響力,其他包括在地組織、民間團體、企業,都是具有不等程度的影響力,都是次要權益關係人。而次要權益關係人的重要性,會隨著當地居民自主能力而改變。

※ 本文轉載自《台灣濕地網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畢竟是人的社會,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與貓先生、龜小姐,微曦中閱讀,斗室中寫作。個人粉專「小麻通訊」。

北投丹鳳山自救會:專家不是神 正視「偽陰性偏誤」避免下一個林肯大郡

$
0
0
作者:北投丹鳳山自救會

本文旨在透過北投丹鳳山順向坡的欣巴巴豪宅案動工事件迄今的發展為例以說明,目前在制度上對於私有地的開發存在大規模環境災害疑慮時,並不存在足夠緩解大眾恐慌的專家知識與判斷,進而足以權衡所有實質利害關係人的損益。而涉入本案的公部門專家傾向選擇基於特定「有科學根據的立論」,作為此類開發案的成案基礎,但這種立論的選擇常常忽略考量專家知識所可能衍生影響深遠的社會性衝擊。也因為這樣的選擇使得環境風險的承擔者承擔不成比例的風險,而土地開發的受益者獲得不成比例的利益,是為社會不正義。

本文旨在凸顯接受統計推理上的偽陰性偏誤在這類極具爭議的案例中不應該是不證自明的假設,並且存在有待釐清的倫理(及潛在法律層面的)問題。

2015年9月10日,台北市都發局林洲民局長上北投丹鳳山爭議位址勘察。圖片來源:北投丹鳳山自救會
2015年9月10日,台北市都發局林洲民局長上北投丹鳳山爭議位址勘察。圖片來源:北投丹鳳山自救會。

在此,科技專家指的是具備相關科學及技術訓練的從業者,例如大地處、建管處或四大技師公會的技師,他們熟稔力學、工程經驗則、田野調查採樣等知識,並且足以根據他們的知識作出專家判斷,透過理論、建模、經驗、設計、實驗等方式為某種工程的施行作背書。知識分工的時代,沒有人可以同時熟稔各種知識,因此不免得依靠專家的判斷,公部門尤甚,但若專家判斷呈現出系統性偏誤且可能有深遠影響時,應該存在可糾正這種偏誤的方式,以謀公共利益。大規模環境災害於此,參照過去台灣史上類似的經典案例,設想可能是林肯大郡、國道走山或小林村。儘管地質條件有其局域特殊性,但參照北市大地處及經濟部地調所的資料,我們合理將此地最糟糕的環境災害設想為與上述三者同類,特別是林肯大郡,除非有新的專家知識及判斷告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不做此設想。

偽陰性(false negatives)是指涉及統計推理的過程中,對於原先「假定不存在的東西」後來被證實該假定為假的統計偏誤。反之偽陽性(false positives)則指涉原先「假定存在的東西」後來被證實該假定為假的統計偏誤。以疾病檢驗為喻,前者是明明有病被判說沒病,後者是明明沒病但被判成有病。在此,「接受偽陰性偏誤」指的是在建照核發的過程中,諸專家知識及判斷背書「沒有充分證據顯示未來發生大規模環境災害」的立論,據此綜合諸專家的知識及判斷於是核可建照。前者我們姑且稱之為「眼見為憑」的科學立場,稱後者為「預防勝於治療」的立場。在此引用科學哲學家Heather Douglas提案的「歸納風險」(inductive risks)概念,當專家判斷中或隱或顯地預設偽陰性或是偽陽性時,我們說其接受了某種歸納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統計及歸納法被運用時,專家預設哪種誤判的結果是可以接受的。這樣的「接受」至少會出現在專家選擇研究方法、說明資料以及詮釋結果的過程之中。而這種接受除了是知識性的問題,同時也是倫理問題。

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歸納風險案例應該是氣候變遷爭議中,相信與否認人因氣候暖化兩陣營對於施行預防、減緩及適應氣候災難措施及氣候變遷經濟學的辯論。倫理層面上則可類比氣候行動、全球及未來世代正義的問題。本文案例規模小得多,但也呈現類似的結構。本案中,專家判斷中預設了大規模地質災害是可以接受的誤判結果,歸納風險歸給當地居民;而傾向預防勝於治療的居民則認為把大規模地質災害做為開發所直接或間接導致的結果,而此大規模地質災害沒有發生是可以接受的誤判,但此歸納風險是歸給持有土地及開發權的開發商。兩者實際上都是可能且可待科學驗證的假設,邏輯上都是有效的,唯社會面向上,兩者強調了不同的社會性價值,還有經濟利益損失歸給誰的問題。

既然邏輯上兩種誤判可隨意擇其一預設有待驗證到底有或沒有災害,為何此案中的專家會偏向接受偽陰性的統計偏誤呢?在此我試圖說明在非科學邏輯的社會面向上,「公部門作業盡量不妨礙他人自由合意的交易」(經濟自由)的預設下,接受偽陰性為可接受誤判的預設蘊含數個公部門(對特定對象的)善意。我試圖從工程收益、不確定性的大小及事件的週期等三個層面來說明。之後我會再說明,此自由合意的預設必須與其他預設平衡看待。

從上提及的氣候變遷為引,眾所周知推廣暖化否認論最力者是美國共和黨科技智庫,這類意識形態相對於民主黨傾向支持小政府,政府對於企業的營運及自由交易活動管制越小越好,政策上支持減稅,也更不願意支持政府簽署管制工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的外部成本的國際氣候諸協議或是課碳稅的做法。此案中,市政府的科技官僚也傾向小政府的作法,即使在關鍵坡度上引發極大公眾爭議時也傾向避免干涉開發商的山坡地開發計畫,避免干涉其獲得因為施作建築工程使得土地增值的利益,同時也避免大政府那般透過地方財源徵收民地的方式將有爭議的林地劃定為保護區域。這是對於開發商工程收益的友善。

至於不確定的大小,要是存在某個辦法可以告訴你今天必定會下雨,一般狀況下今天你出門就會帶雨具。如果到了一個犯罪率極高的地區旅遊,我們也通常會更加小心隨身物品。簡言之,要是有跡象讓我們推論一個負面事件好發程度的確定性越高,我們傾向避免促成其發生。更進一步則有所謂量化不確定性的問題,如機率的使用時機。某類降雨、疾病好發率可以機率說明,但是地震可以嗎?山崩可以嗎?真實世界中的災變好發程度是否可以量化是有相當爭議的問題。

北投居民抗議丹鳳山建案

北投居民抗議丹鳳山建案。照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如IPCC近幾次的報告在氣候變遷的各項重大環境衝擊的好發率也不會給個確切的機率數值,反倒是一些模糊的形容詞描述。面對區域地質條件的特殊性,我們大地處發言人在陳述地質災害類型的「統計」性質時不會是正在訴諸不恰當的統計推論嗎?即使真的有人能將各式造成大規模地質災害的變數獨立解析出來,認定機率表述並無不恰當,也得面對做實際決策時的「決定閾值問題」,簡言之就是多小的災害發生機率叫可以接受?這樣的標準是如何訂出來的迄今似乎還欠缺說明。在此,因為目前實際的結果是準照,所以我們暫且善意地解讀科技專家的判斷是這樣的災害好發率非常非常低。因此,居民所暴露的環境風險(要是可以量化的話)事實上是極低的。若非如此,就像是讓你置身犯罪率極高的地區旅遊卻不先告訴你這裡有什麼犯罪日常一樣。

至於第三個善意我認為來自專家知識對災變「事件頻率」的解讀。或許要有科學素養的人說「不可能發生」本身就是一種強人所難,畢竟真實世界是很複雜的。從統計力學觀點來說某個不違背物理定律的事件之發生只有機率高、低跟極低之類的差別。那這樣我們似乎可以將專家判斷之所以預設偽陰性的部份理由歸諸因為這樣的災變「很不頻繁」,說不定50、100、500甚至1000年才發生一次,要將這樣不常見的事件作為阻擋我們發展都市獲得經濟利益的理由似乎很愚蠢。就像是我們為什麼要擔心50年後地球平均氣溫上升多少度而要現在開始採取減碳打趴工業為基礎的經濟成長一樣。有什麼理由我們要為百年一次的災變犧牲眼前的數十億的利益,怎麼算都不划算。從小政府避免干涉自由交易利益的角度來看,專家判斷沒有理由阻止唾手可得的近利,且災害好發率極低及事件週期極長的狀況下,在地居民承受巨災的歸納風險,即不發生偽陰性統計偏誤就是值得下的注。

不過以上從避免大政府干涉開發商經濟自由的預設出發,以至於選擇接受某類型歸納風險的說法真的表示這些科技專家傾向擁抱經濟自由這種價值嗎?恐怕未必。這裡以居民傾向接受的偽陽性偏誤出發,說明特定人士的自由似乎已被科技專家的小政府善意事先排除在外。接受偽陽性偏誤表示居民傾向認為開發案會促成大規模地質災害,而不發生(但侵害開發商經濟利益與目前已沉沒的投資成本)就是可接受的歸納風險,預防勝於治療是最好的策略。居民出發點(儘管可以但也)不必然是基於保護環境與生態的理由,一旦承認了自然界「(特別是難以量化的)不確定性」以及「很不頻繁」這樣的大規模災害預設,常駐於此的居民出發點直覺想到的是長期的自身安全以及不動產的價值的風險。大規模地質災害若在有生之年實際發生,那下場就跟林肯大郡一樣非死即傷,然後持有的不動產價值瞬間變成0,即便只是意識到潛在發生的可能性,非短期的心理層面的壓力與環境風險上升所造成的不動產價格看貶的損失也似乎未納入專家知識的小政府避免擋人財路的善意之中。也就是小政府邏輯對於經濟利益自由的保障是有選擇性的。不過,目前有能力可以處理公辦都更、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將之美名為公共利益的北市府真的崇尚小政府邏輯嗎?

我們也可以解讀成專家判斷在此傾向接受在時間上「小確利」與「大不確害」的兩選項中選了前者。不過接受這種偏誤似乎與區域計劃中的「計畫」強調的「長期」概念有所牴觸。都市要是有「計畫」可言,豈能直接將長期的「大不確害」排除在外?這不會跟洪水治理與耐震防震相關的都市發展政策有所牴觸嗎?同時這也是環境風險管理與成本效益分析中的「外部成本」由誰承擔的問題,目前開發案的這些沒算在帳面上的外部成本似乎不是由開發商或是為案件背書的公部門科技專家負擔,而是常駐於丹鳳山周遭數千居民與潛在買家(甚至銀行)承擔。這樣的選擇是否「公平」恐怕有待商榷。若「避免傷害」或「惻隱之心」是人之所以為人至為基礎的倫理原則,在缺乏從居民立論出發的公正第三方專家知識緩解大眾恐慌的狀況下,似乎也沒有理由說從「預防勝於治療」的觀點出發不合情理。

北投居民來到北市府抗議開發。照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總而言之,我認為公部門科技專家根據其知識與專業判斷選擇接受的統計推論偏誤除了是科學論據檢證方式上的選擇,同時也是有待擴大從倫理以及法律責任層面來探討的議題。從國人普遍接受且通過國會立法的氣候法案中預設的預防原則看來,國人對於預防勝於治療的「大不確害」危機處理方案並非無法接受,而預設偽陰性偏誤也不見得是明智的選擇。

※ 原文轉載於:專家判斷及環境災害的偽陰性偏誤的倫理(與潛在法律上的)問題

增長的人口、受威脅的環境 馬達加斯加的現況與困境

$
0
0
馬達加斯加生物多樣性補償系列之一
作者:賀彥儒(德國布蘭登堡工業大學環境經濟所碩士)

馬達加斯加,座落於東非外海約500公里的島國,在1億6500萬年前與非洲、南極洲大陸分離後,島上的動植物即走上了自成一格的演化路徑。這座全球第四大、與世隔絕的島嶼上,島上的動植物皆高度的特有化,85%的植物、91%的爬蟲類、99%的兩棲類以及舉世聞名的狐猴(僅2種非特有種)皆只存在於馬達加斯加。

獨特且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正是馬達加斯加迷人之處。攝影:賀彥儒

獨特且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正是馬達加斯加迷人之處。圖片來源:賀彥儒。

貧窮加上人口成長,持續增長的威脅

馬達加斯加最早的居民是大約5世紀時從印尼、馬來西亞乘著船前來的南島民族,他們帶來了作物(稻米為主食)、文化以及語言(台灣原住民語和馬達加斯加語有許多相同的字根)。之後從非洲來的班圖人才在約11世紀時移居此地,為該島的族群融入了更多元的面貌。

經歷了將近70年的殖民時期,終於在20世紀中葉正式脫離法國的統治。但即便如此,整個國家至今依舊動盪。尤其在2009年發生了一場政變後,使得佔了公共支出費用約75%的外來金援中斷,許多國家基礎建設計畫因此嘎然而止,失業率高漲。直到現在,馬達加斯加仍然是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2400萬人口中有超過90%的人日薪不到2美元。筆者在走訪馬達加斯加首都「安塔那那利弗」(Antananarivo)時即注意到,當地沒有交通號誌,交通跟治安都很混亂;各個銀行、飯店都有荷槍實彈的警衛以防搶劫。且貧富差距甚大,路上行乞的人們身旁不時有豪華進口車呼嘯而過。

此外,該國的經濟依然非常倚賴農業,全國有75%的工作與務農相關。然而,傳統的農作方式為刀耕火種(馬島語稱之為Tavy)。此類耕種方式須將大片森林剷除、燒毀後,轉變成農地,待地力下降後,再轉移到下個林地。即使刀耕火種已被認為是導致森林退化的主因之一,該耕種方式也已被禁止,但是對於居住在林地周圍的人來說,它仍然是取得主要經濟來源的方式。加上快速成長的人口,偏鄉在缺乏其他經濟來源以及基礎建設下,對於農用土地的需求更是有增無減,使得林地的破壞更為嚴重。

根據統計,馬達加斯加已經損失超過80%的原生植被。不僅如此,目前島內的森林損失率為每年0.9%,在某些地區甚至高於2%。棲地的減少直接影響到物種的存活,使馬達加斯加的生物多樣性遭受到嚴重的威脅。

刀耕火種(Tavy)雖已被禁止,但在偏鄉依舊非常普遍,空中不時彌漫著焦味。攝影:賀彥儒

刀耕火種(Tavy)雖已被禁止,但在偏鄉依舊非常普遍,空中不時彌漫著焦味。圖片來源:賀彥儒。

需要維持的生態系統服務,嘗試補償開採的礦業公司

隨著人為的開墾消失的,不只是棲地中的物種,也不只是人類從自然中直接砍伐的樹木、取用的泉水等資源,更有人類間接地從生態系統中受惠的「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像是氣候調節、水質淨化、昆蟲授粉……等。維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回復力不僅對保存物種至關重要,為了能長久保有良好生活環境,也是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據統計,生物多樣性最大的威脅來源即為棲地的退化與零碎化,這是因人類恣意地將野生棲地轉換成農業用地或進行商業開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生物多樣性屬於公共財的一種,也就是大家共同擁有的資源,而這樣的利益、風險共享特性使的生物多樣性難以維持。因為即使公共財的損耗影響了多數人的權益,但平均分攤下來,每個人並不會覺得損失太大,而忽視了嚴重性。相同的,公共財如果沒有一個公權力的法規來約束,每位使用者都會盡可能的極大化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所謂的「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或翻公有地的悲劇、共同悲劇)。

這樣的思維使得公共自然資源容易被濫用,甚至是被少數人所剝削。為了減少環境破壞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許多補償概念的環境政策紛紛在70年代由歐美國家提出 。而其中的一項環境政策「生物多樣性補償」 (biodiversity offset)的概念即是:藉由在別處重建同等質量的生物多樣性,來彌補因發展建設而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然而,這樣的作法仍然必須建立在經過完整的環境影響評估後,實在無法避免破壞時才適用。

馬達加斯加正是一個迫切需要生物多樣性補償的例子。該國擁有高比例的原生物種,但同時也嚴重地遭受到人類的威脅,因此成為保育人士關注的生物多樣性熱點1(biodiversity hotspot)。然而,一昧的禁止當地人使用自然資源、或是拒絕商業開發,卻並非務實的作法。尤其在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極為緊密的馬達加斯加,在高度缺乏其他經濟來源的情況下,直接使用周遭的自然資源,便成為他們求得溫飽的主要方式。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是馬達加斯加迫切的議題

然而,除了快速擴張的農業以外,馬達加斯加的森林更受到了來自礦業的壓力。馬達加斯加擁有的豐富礦產資源其實提供了非常大的經濟潛力。據估計,在馬達加斯加的兩個主要採礦公司(QMM和Ambatovy)將可以帶來18%的國庫收入,且提供超過一萬多名的就業機會。但採礦卻會大量破壞當地特有的原生林,總計約一萬公頃的森林將因此消失,影響範圍更不僅止於森林棲地中的生物、植物,連帶附近的溪流以及出海口的生態,也都將會受到衝擊。

有鑒於此,這兩間大型採礦公司,Rio Tinto QIT Madagascar Minerals (QMM;位於該島東南沿海) 以及 Ambatovy(位於該島中部),都決定自發性地實施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雖然在實施細節上略有不同,但其目的同樣都是希望藉由復育礦區周遭的原生棲地來抵消採礦所帶來的生態破壞。同時,此計畫也能增加採礦公司的聲譽,並減少與當地民眾、環保團體的衝突。

這兩間大型採礦公司,各自有著不同的開採計畫,也威脅著不一樣的環境,因此他們也推出了不同的生物多樣性補償計畫,但隨著不同的營運狀況、實施方法與各式問題地浮現,也面臨了各自的挑戰。

→本文為系列第一篇,待續

註1被定義為生物多樣性熱點(biodiversity hotspot)需要滿足兩項嚴格的條件:(1)必須包含至少1,500種的原生特有維管束植物,且 (2) 已失去至少70%的原生植被。全球有25個地區符合此定義,馬達加斯加即是其一。

※ 本系列節選自作者碩論,在布蘭登堡工業大學環境經濟所Frank  Wätzold教授指導下完成。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賀彥儒

深信「你自己必須成為你在世上想見到的那個改變」。期許自己能貫徹此信念,為這寶貴的環境持續奮鬥。

有興趣歡迎與作者聯絡,Email:ck4u04@gmail.com


【保育動物名錄】孓遺在西仔灣落日下的繽紛 柴山多杯孔珊瑚

$
0
0
作者: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按:在今年正式上路的新版《保育類動物名冊》當中,有著兩種2012年才命名發表的特有種珊瑚,也是保育類動物當中為二的珊瑚。然而,這兩種珊瑚卻都因為面臨著開發的威脅,棲地狀況不良,其中柴山多杯孔珊瑚(Polycyanthus chiashanensis)主要分布於高雄西子灣柴山海域不到500公尺的海岸上,少於50個群體,今年才又另外在大潭藻礁發現牠的蹤跡,本文就要介紹這種特殊、卻已經瀕臨絕種的淺水珊瑚。

珊瑚礁——海洋的熱帶雨林

珊瑚礁生態系被暱稱為「海洋的熱帶雨林」,不僅涵養非常高的生物多樣性,而且所提供生態服務對人類社會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然而,整個生態系背後最重要的功臣——造礁珊瑚,卻是一群相當奇特的海洋生物。在分類學上,造礁珊瑚屬於刺絲胞動物門、花蟲綱、六放珊瑚亞綱中的石珊瑚目,而與石珊瑚目同屬於六放珊瑚亞綱的花蟲動物還有海葵、擬珊瑚海葵、菟葵、管海葵與黑珊瑚等五個目,其中石珊瑚目是唯一會分泌碳酸鈣形成骨骼的花蟲動物。由造礁珊瑚所形成的骨骼在珊瑚死亡後留在礁區,經過百萬年的逐漸膠結與變質,形成今日我們熟悉的珊瑚礁。穩固的礁體提供給新的珊瑚附著與成長所需的底質,然後再吸引其他與珊瑚礁共棲的生物定居,進一步造就成為海中的熱帶雨林。

除了能夠形成骨骼這個特色之外,造礁珊瑚體內住有一群非常細小的藻類,稱為「共生藻」。這些圓球狀金黃色的渦鞭毛藻能夠在珊瑚體內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和醣類等小分子可提供珊瑚成長所需,而珊瑚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和一些含氮的廢物,剛好可以轉回給共生藻行使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並提供藻類一個庇護的棲所。這樣的共生關係隨著珊瑚長期的演化,加速石珊瑚骨骼的成長,才能夠進一步的造礁。相對於淺海的造礁珊瑚,生活於深海或是高緯區海洋的非造礁珊瑚,因為體內缺乏共生藻,生長緩慢,因而無法成礁。同時,共生藻體內有相當多的色素,與珊瑚本身的色素一起在陽光照射之下,反射出我們看到珊瑚礁五彩繽紛的色澤。然而,當受到強光、高低溫、優養化、沈積物等等自然與人為活動影響,珊瑚體內共生藻會大量排出,始使得珊瑚失去顏色,露出白色碳酸鈣的骨骼,呈現出「白化」的生理緊迫的現象。當這些緊迫因子去除之後,珊瑚體內共生藻數量會逐漸回升而恢復顏色。但是,如果緊迫持續,將造成珊瑚大量死亡。因此,當環境變遷、增強這些緊迫因子的強度與頻度,對珊瑚和珊瑚礁生態系的健康都非常的不利。

珊瑚白化過程示意圖。圖1,在健康珊瑚中,珊瑚和共生藻(zooxanthellae)形成共生關係,共生藻是珊瑚主要的營養來源,也構成了珊瑚的顏色。圖2,當珊瑚緊迫時,共生藻就會離開珊瑚。圖3,珊瑚白化,沒有共生藻的珊瑚,失去了主要的營養來源,顏色變淺或是白色,此時珊瑚非常脆弱。 圖片來源:NOAA。

目前已知的石珊瑚種類高達1600多種,而在淺海珊瑚礁區能夠造礁的種類估計將近有800多種左右。根據造礁珊瑚的地理分佈,物種多集中北起菲律賓中部、東至巴布亞新幾內亞與索羅門群島交界、西至印尼與馬來西亞附近的海域,稱之為「珊瑚三角帶」的熱點地帶,總共有500多種珊瑚在此被紀錄到。而台灣座落在菲律賓的北部,剛好是珊瑚三角帶的邊緣,大約有300種珊瑚被紀錄過。其中有許多造礁珊瑚是廣泛分佈,較為常見,不管是在墾丁、澎湖、綠島、蘭嶼或是南中國海的東沙與南沙都是珊瑚礁主要的建構者。例如,軸孔珊瑚有枝狀、桌狀、花叢狀等等多變的外型;微孔珊瑚則長成山狀,雄偉巨大,都是珊瑚礁主要的種群。另外一類較為特別是單體型的蕈狀珊瑚,可以長得像拖鞋或是圓形的碟子,緩慢但是自由的在珊瑚礁移動。其他像是長得像饅頭狀的菊石珊瑚或是腦紋珊瑚,像洋芋片薄薄一片的表孔珊瑚或是雀屏珊瑚等,這些都是礁區常見的造礁珊瑚。因此要能夠在台灣的珊瑚礁發現新品種、而且還是只有台灣才有的物種,在珊瑚分類學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柴山多杯孔珊瑚——少數生長在淺水域的多杯孔珊瑚

柴山多杯孔珊瑚(Polycyathus chaishanensis)顧名思義就是在高雄柴山海域發現的新種多杯孔珊瑚。柴山位在高雄市西側,是一座由大約在200萬年前更新世隆起珊瑚礁遺留的化石堆積而成的小山。柴山為一南北向約6公里延伸的山脈,而柴山的海岸線佔高雄市海岸線15.6%。不管是在壽山公園或是在中山大學到柴山聚落這一段的岩壁上或是馬路旁都常可見到珊瑚、海膽與海貝等化石。但是由於時空環境的變遷、以及過去百年來高雄海岸的開發與擾動,柴山海域並不算非常好的棲地,也沒有機會發育成如墾丁或是小琉球一樣現生的珊瑚礁。因此,能在柴山的淺水域找到多杯孔珊瑚其實是彌足珍貴。

多杯孔珊瑚是一種小型的石珊瑚,其主要的地理分佈都是在高緯度的冷水域或是深海。因此,大部分已知種類的多杯孔珊瑚都是不具有共生藻共生。然而,柴山多杯孔珊瑚主要分布於1~3 公尺水深的珊瑚礁石上,有的群體具有共生藻共生,有些群體則不具有共生藻。這種特殊「選擇性」(facultative)的共生關係,說明了柴山多杯孔珊瑚雖然只生存在淺水域,卻同時保有其他多杯孔珊瑚的生存在深水域特性。柴山多杯孔珊瑚被發現的環境,也有其他珊瑚與無脊椎動物分佈,包括藻類、海葵以及其他可以耐沈積物或是擾動的珊瑚,例如微孔珊瑚、菊石珊瑚、沙珊瑚以及偽絲珊瑚等,但卻因為環境的特性而無法成礁。


在大潭藻礁發現的柴山多杯孔珊瑚。陳昭倫攝。

柴山多杯孔珊瑚在剛被發現時,被認為只分佈在西仔灣中山大學大門入口處崩落的珊瑚礁岩,以及海洋科學院往左營軍港方向的珊瑚礁岩區,但今年六月,卻也大潭藻礁一帶發現。而截至目前為止,另外一種已知在淺水海域被發現的多杯孔珊瑚,是在加拉巴哥群島中的伊莎貝拉島海灣中的伊莎貝拉多杯孔珊瑚(Polycyanthus  isabela)。而伊莎貝拉多杯孔珊瑚則因為只有在伊莎貝拉島的一個小族群,成為最早被國際保育組織列為已經瀕危的珊瑚。比起伊莎貝拉多杯孔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不僅體內有共生藻選擇性共生,又有可能是更新世所遺留在柴山海域的珊瑚,因此在演化生物學上的意義更顯重要。未來如能進行柴山一帶化石珊瑚的研究,找尋可能是柴山多杯孔珊瑚的化石證據,更能進一步確認冰河孑遺物種的假說。

柴山多杯孔珊瑚標本。左為大潭藻礁採集的樣本。攝影:廖靜蕙
柴山多杯孔珊瑚標本。左為大潭藻礁採集的樣本。攝影:廖靜蕙

柴山是觀看高雄西子落日美景的最佳地點。而隱居在柴山山腳下,面對高雄海域的污染、海岸的開發、漁業垃圾等威脅,柴山多杯孔珊瑚的保育研究工作不能延遲。西仔灣停車場擴建工程已摧毀掉科學家在描述柴山多杯孔珊瑚時所登記的的「模式地點」,目前只留下柴山山腳下的族群。而在大潭藻礁的分布族群,則面臨著電廠的威脅。幸運的是,柴山多杯孔珊瑚已列入野生動物法瀕危野生動物列管,同時壽山自然公園也正式成立。期待未來更長期的海岸生物多性的監測與保育的管制計畫實施之後,確保柴山多杯孔珊瑚不會猶如入海的夕陽一樣,走入演化長河滅絕的命運。

柴山多杯孔珊瑚

學名:Polycyanthus chiashanensis
分類:動物界>刺絲胞動物門>花蟲綱、六放珊瑚亞綱>石珊瑚目>葵珊瑚科>多杯孔珊瑚屬
保育等級: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屬I級(瀕臨絕種)保育類
分布地點:高雄柴山、桃園大潭

作者

陳昭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專長海洋生態及演化、珊瑚礁生物雜交與種化、系統發育分析、無脊椎動物保育遺傳領域。期待有那麼一天東沙環礁能夠成為台灣大堡礁,工作站人員不再為枉死的綠蠵龜愁眉苦臉,而是對著滿堂聽眾講述著保育成功事蹟。

【你來報報】從無常到無悔 以大海為師 海豚為名的人

$
0
0
本報2017年9月12日嘉義訊,公民記者洪佳如報導

長年參與鯨豚活體擱淺救援的李昕育,從2010年5月至2016底,經歷25場活體救援行動,而嘉義荒野協會本月初的講座,是鯨豚救援志工李昕育以「擱淺鯨豚教我的事」為題所進行的第六場演講。

李昕育開口第一句是詢問大家他能不能脫鞋演講。樣子很接地氣。第二句是:「每一次相遇都不是理所當然,人生有幾次機會把生命故事帶給另一個人?」

李昕育講解鯨豚身體構造中,洪佳如攝
李昕育講解鯨豚身體構造中,洪佳如攝

以大海為師的他,為自己起了一個自然名——海豚。自從擔任救援志工,七年來,海豚在昕育生命中扮演了舉重若輕的角色,彷彿成為人生的轉捩點,讓自己從一個過往不會注意到環境議題,庸庸碌碌求生存的人,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主動給予時間與心力。誠如《小王子》書中所言,「你在玫瑰身上所花費的時間,讓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不過他也再三提醒,不是一定非得像自己一樣擔任鯨豚救援志工不可。靜下心,好好思索投入的初衷、本心,不要像自己一樣一頭栽入,經過反覆撞牆,最後選擇以分享的方式,將大海教會自己的一堂課繼續傳遞。

李昕育笑說,真的沒有人會細數曾經救過幾次海豚,但他發願分享,於是花了好幾個晚上,上網查詢過往的記錄與新聞,回憶一條條有如隕星的生命。

首先從鯨豚與魚類差異開始細細說起,為什麼大眾需要明白鯨豚生理結構?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緣碰上海豚擱淺,民眾的不當處理如堵住氣孔,反而會對鯨豚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過程中有「三要四不」口訣——扶正、保濕、紀錄呼吸心跳、確保不日曬、不站在頭尾附近、不拉扯、不喧嘩。

李昕育再三向聽眾提醒,野生動物有一定的防備與攻擊性需要保持距離。過去他的手臂就有曾被海豚牙齒劃傷的經驗,在送往急救室時,屢屢聽到民眾開口問道「海豚會咬人喔?」,讓躺在病床上的他,只能苦笑回答解釋「會!因為鯨豚是野生動物,所以牠們還有野性的...。」

對他而言,在救援鯨豚時,獸醫師是醫生,志工是看護而不是家人,因此,不會對病人做的事情,就不要對海豚做,需要放手時懂得捨得。需要救援的鯨豚,第一時間往往連浮都浮不起來,為了確保牠們安全呼吸,直到自行漂浮之前,身邊都需要志工,站在水中扶著身軀做保定。觀察鯨豚身體細微動作與生理變化,鯨豚志工往往是第一時間注意、回報的人。

「我不是獸醫,沒有專業;不是有錢人,沒有錢;但我是工人,我有時間。」他曾許下不要讓鯨豚死在人手不足的心願,因此時常接起電話,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往往就是「幹!真的假的啦?」搔著頭請假、排假連忙上陣。全台各地,就是這樣仰靠著好幾位鯨豚志工,將生命放在心上的人們,以人力代替浪花,讓擱淺鯨豚有機會從陸地重返大海。

擔任救援鯨豚志工時所攝,李昕育提供
擔任救援鯨豚志工時所攝,李昕育提供。

最讓李昕育印象深刻的是經驗,最讓李昕育印象深刻的是經驗,莫過於救援天數第二長(64天)的瓶鼻海豚——順子,時常望著池子,對著牠痴痴的笑,親密的貼心照顧,內心產生悸動,後來卻非常後悔與之如此親密。新聞報導指出,孩子試圖騎在海豚背上,他一眼就認出是順子,長時間接觸人類的經驗,因親人而帶來危險,讓他相當懊悔與自責。另一件打擊甚深的是小虎鯨阿淦的生命故事,只要一天沒辦法游泳便需要人手保定,這一扶就是兩週,扶正志工身旁搭配紀錄志工,每天至少需要48位人手輪班,66天的救援可是野放五天之後卻收到死亡消息,死因一張漁網纏繞致死,李昕育忍不住直呼「這完全不成比例」,在救援過程中,死亡往往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死後的鯨豚製成標本、解剖,努力累積用生命換來的經驗。

照片中的短肢領航鯨名為小梧子,死後解剖發現甫斷奶的牠,胃裡滿滿都是塑膠袋,李昕育提供。
照片中的短肢領航鯨名為小梧子,死後解剖發現甫斷奶的牠,胃裡滿滿都是塑膠袋,李昕育提供。

擔任救援志工期間,李昕育逐漸從新手變老手,在照顧取名為阿公的年邁糙齒海豚時,他瞥見了新任志工的手指微微顫抖,熟悉的動作。這一次,換他出聲執行死後的紀錄與行動。他說「雖然死了,我們要像活著一樣對待。」一行志工小心翼翼抬起擔架,注意不要刮傷尾鰭,持著來時的謹慎態度送牠離開。對李昕育而言,最無力的是救不了擱淺鯨豚,到最後,卻發現其實是自己被那些擱淺的鯨豚救了...。

曾經聽過擔任鯨豚志工的朋友自問,是不是只為了滿足幫助動物的欲望?尤其對第一線的研究人員、志工,相信心中永遠都存在這樣的掙扎,同樣的,李昕育也是。從無常到無悔,聽他分享,很像在看老天爺下的一場棋局,故事一一到位。

赤著腳開場,連續講了幾次所有相遇都不是偶然,態度謙遜卻講的非常篤定,單純處在聽眾的立場而言,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這般質地的講者,不說教只是攤開生命曾經有過的相遇,僅僅而已。在古老的故事裡,鯨魚是大海的使者,將重要的啟示譜成曲子向世界傳誦訊息,希望藉由文章的分享,能夠讓海洋捎給人們的訊息被看見、被注意,讓這趟生命旅行繼續下去。

「擱淺鯨豚教我的事」講座。洪佳如攝
「擱淺鯨豚教我的事」講座。洪佳如攝。

※本文由講者李昕育協同整理。

參考資料

這天幾乎零空污 玻國「行人自行車保護地球之母日」受好評

$
0
0
本報2017年9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自從玻利維亞城市實施全國性的無車日,除緊急用車輛外所有汽車不得上路後,都市空氣污染大幅降低。

過去10年來,玻利維亞中產階級增加,車輛數也大增,導致都市道路雍塞。拉美污染程度前五名城市之一的科恰班巴(Cochabamba),在18年前開始實施無車日,後來逐漸擴散全國。2011年,由於無車日大受好評,國會宣布每年有一天的「行人自行車保護地球之母日」(Day of the Pedestrian and Cyclist in Defense of Mother Earth)。

Adam Pečeňa(CC BY-NC 2.0)

「行人日(Dia del Peaton)」當天,孩子可以在街上玩。圖片來源:Adam Pečeňa(CC BY-NC 2.0)

「空氣污染減少60~70%,因為我們的空污70%來自車輛。」市府人員戴加迪洛(Soledad Delgadillo)說。

「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平常污染物質濃度大約是100 ppm3,降到幾乎零。」環境公益團體PAAC主任維拉羅爾(Jorge Martin Villarroel)說。

科恰班巴現在一年包括全國無車日在內有三天的無車日,玻利維亞的高原城市波托西(Potosí)最近增加到四日。

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La Paz)利用2017年無車日推廣運動:「我們辦理許多封路跟遊行,鼓勵市民佔領街道。」市府人員尼托(Jessica Nieto)說。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由於70%的玻利維亞都會區勞工是非正式雇用,全國無車日時,各種小販湧入街頭。「最大的問題變成飲食包裝塑膠袋和一次性容器暴增。」戴加迪洛說。

無車日深受家庭喜愛。住在科恰班巴北邊的羅密洛(Jesus Romero)說:「我們很喜歡這裡安靜無車的樣子,孩子們可以安心在街上玩。」14歲的羅佩茲(Deyanira López)則說,「我們的城市很美,但以前塞滿了車子時看不出來。」

上週科恰班巴啟用第二條自行車與行人專用道。「我們的目標之一是將市中心的一部分規劃成行人徒步區,並引進跟其他城市一樣的全市自行車系統。」維拉羅爾說。增加自行車使用率是首要任務。「我們和直轄市合作,推動新法推廣自行車,並獲得超過1000人連署支持。」維拉羅爾說。

今年4月,拉巴斯設立了第二個年度無車日。「無車日其實和市民權利的擴張息息相關。」尼托說。

參考資料

作者

蔡麗伶(LiLing Barricman)

In my healing journey and learning to attain the breath awareness, I become aware of the reality that all the creatures of the world are breathing the same breath. Take action, here and now. From my physical being to the every corner of this out of balance's planet.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社子島明闖內政部都計審議 學者籲展開聽證

$
0
0
本報2017年9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社子島不需要做葉克膜!不需要做外科手術!」立委姚文智如此諷刺北市府。台北市社子島定位為「防洪計畫區」,但幾十年來不受政府重視,甚至淪為禁限建的遭遇,在市長柯文哲上任後,終於要著手處理。不過,北市府目前提出的計畫是圍堵防洪,將高築提防並全面填高土地,恐怕全面改變當地生態水文,也造成全區區段徵收,讓當地居民迫遷離家。

在進入內政部都市計劃委員會小組審查前夕,立委姚文智、吳玉琴、都計學者楊重信、廖桂賢等人,陪同社子島居民,要求為社子島案進行聽證會,尋求一個兼顧防災、生態、人文的方案。

2017-09-12_12-53-39

立委姚文智、吳玉琴、都計學者楊重信、廖桂賢等人要求為社子島案進行聽證會。轉載自OURS臉書

社子島規模有240公頃,現在更居住了上萬名居民,都市改革組織彭揚凱指出,這可說是台北市有史以來最大的都市計畫案,雖然也肯定柯文哲有心處理這個延宕多年的問題,但此案太過複雜,應該進入聽證程序進行更細緻的討論。讓北市府藉著聽證,好好的提出有系統、完整的回應。

彭揚凱表示,去年10月內政部推出「內政部舉行聽證作業要點」,言名若是案情複雜、爭議眾多且涉及技術、專業的事證與爭點時,有必要舉行聽證,而社子島案即是「完全符合」。彭揚凱強調,聽證作業要點上路至今,還沒有正式在個案上落實,若連社子島案都不做,將讓民間質疑到底是認真的還是說說而已。

社子島案目前分頭進行了都市計畫與二階環評的審查,不過由於都市計畫尚未拍版定案,二階環評也就卡關在主方案、替代方案的爭論中。

台北大學都市所副教授廖桂賢表示,由於目前北市府仍屬意「圍堵式防洪」計畫,要興建9.65公尺高的堤防、填土600萬立方把整個社子島墊高,而且為了要做這些而展開區段徵收,也必然帶來居民的迫遷問題。

廖桂賢指出,目前市府的計畫,依據的水文資料是20年前的,舊思維是否能因應目前的極端氣候遭到質疑。再者,興建了提防之後,也將牽動整個台北的防洪計畫,包括社子島北岸堤防得退縮130公尺、五股得興建200年高保護設施、淡水河左岸蘆洲與大漢溪左岸三重的兩處垃圾山必須移除。

再者,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郭鴻儀也擔憂,社子島的全區區段徵收,將造成現有居民再也回不來的狀況。

社子島居民陳朝燦敘述,包括他自家,當地許多居民都是一戶3、40人以上的大家族,除了徵收補償一定不足以讓所有人有地方住外,陳朝燦也不滿他們世居當地百年,為何淪為違建者,承受著污名與犧牲,且重建後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環境都沒有了,對居民來說,居住、生存、工作權都將因此受到影響。

陳朝燦更不滿,當地的里長、市府都沒有積極把相關會議資訊給居民,甚至告訴他們不要去投、投票率低就不會成案,讓ivoting低空通過。「社子島從來不淹水、只是會積水」當地居民王麒崴認為,要解決社子島的水文問題,根本不需要如此大興土木。

楊重信表示,社子島其實是一個相當特別的地區,可以是一個融合濕地生態、人文的環境。但目前的計畫卻還是「人定勝天」的思維,要把地填平墊高、用堤防封住,相當可惜。

社子島將透過住民自決來確定發展方案
社子島有潛力成為一個融合濕地生態、人文的環境。圖片來源: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楊重信更指,目前社子島居民1萬多人,市府現有的規劃是重建後可容納3萬多人,但據他的估算,市府要平衡財務,就必須提高容積,最後恐怕是引入5萬人。然而,這些新房卻會是住一、住二的豪宅,不是原居民可以負擔的房價,因此人口將會洗牌。也就是說,這個計畫根本並非為了當地居民,而是其實是為了建商、為了有錢人,而且,也的確早有建商開始大肆收購土地了。

楊重信提醒,不單是當地居民的迫遷、不單是此舉是否能改善當地的排水問題,社子島原本是大台北散熱、通風的重要通道,如果大肆開發,只會讓台北更熱、空氣更差。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德商wpd與桃園簽MOU 投資1000億衝台灣第一個離岸風場

$
0
0
本報2017年9月12日桃園訊,陳文姿報導

12日桃園市長鄭文燦、德國wpd達德能源集團執行董事柯朗夫(Ralf Ketteler)簽下合作備忘錄(MOU)。wpd規劃於桃園投資設置約 623MW再生能源,總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將提供桃園在地綠色就業機會與在地產業合作。

wpd達德能源集團子公司麗威風力公司的離岸風場已經於今年7月通過環評,是全台潛力場址中進度最快的風場。達德能源集團董事長王雲怡表示,希望於明(2018)年10月底取得經濟部籌設許可,2020年開始建置並併聯,衝台灣第一個完成併聯的離岸風電風場。

0912-6

桃園市長鄭文燦(左三)與德商達德能源集團執行董事柯朗夫(Ralf Ketteler)(左四)簽署再生能源發展合作備忘錄。攝影:陳文姿

德商投資千億 桃園在地綠色產業再提升

今(12)日的備忘錄由鄭文燦與柯朗夫共同簽署,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主任黃佳鈴、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陳秀全副處長、德國在台協會副代表施碧娜(Sabrina Schmidt-Koschella)、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執行長何飛逸(Freddie Höglund)擔任見證人。

柯朗夫表示,wpd規劃於桃園投資設置 623MW再生能源,包括離岸風力發電523MW及太陽光電100MW,總投資金額超過1000億元。除了提供桃園在地綠色就業機會,也會積極維護在地漁業權益、落實生態教育,發展桃園綠能產業。

鄭文燦說,桃園在風力發電上扮演兩個角色,一是風場,二是產業基地,桃園很多風電關聯產業,例如機座廠商世紀鋼鐵、發電機華城電機等。跟wpd達德集團的合作將讓綠能產業向前,供應鏈在地化。

柯朗夫表示,wpd來自德國不萊梅,是第五大工業城。樂見看見同為工業之都的桃園,充分利用在地特色,發展綠色能源。

0912-5

wpd達德能源集團執行董事柯朗夫(Ralf Ketteler)說明在桃園投資計畫。攝影:陳文姿

衝第一個離岸風場併網 達德希望進度提前至2020年

wpd達德集團今年4月才跟雲林簽署合作備忘錄,今再度跟桃園簽署備忘錄。離岸風電部分在桃園規劃二個離岸風場,分別是子公司麗威風力的363MW與築能風力的160MW。麗威風場已於7月通過環評。

鄭文燦表示,麗威風場是全台第一個通過環評的離岸風機潛力場址,9月也已取得桃園市的同意籌設許可函。預定2022年建置完成,總裝置容量363MW,一年可供應10萬5000戶家庭用電。可望成為台灣第一個離岸風場,將是重要的里程碑。

2017-09-12  001

標桃園離岸風力發電預計設置。資料來源:桃園經發局。

王雲怡表示,希望麗威風場的興建計畫提前,趕在2020年開始建置並且併聯發電。築能風力公司的「桃新離岸風力發電廠興建計畫」明(13)日將在環保署審查,如果能趕上麗威,二座風場同時建置可再降低成本。

鄭文燦強調,漁民溝通、海洋生態保護、在地居民對話一定要做好。相信達德準備好了,經濟部跟桃園市府也準備好了,一起讓綠能產業往前走。

歐商大舉來台  望政府解決法規與融資問題

施碧娜大推德國技術。她說,台灣陸域風機50%都是wpd的,所有wpd的陸域風機都是德國的,德國陸域風機在颱風跟地震都沒問題。離岸風場是艱鉅的挑戰,德國公司將為台灣提供最好的設備與技術。

何飛逸說,台灣極具發展風力發電的潛能,將是亞洲區的風力產業製造與支援中心。歐洲的風力發電產業領先全球,而領先的歐洲業者大都已經來到台灣。今天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就是台歐合作很好的例子。

何飛逸話鋒一轉,希望台灣政府要有效解決法規政策及融資的問題,才能確保歐洲投資業者的信心。

0912-4

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明桃園綠色能源發展。攝影:陳文姿

作者

陳文姿

理工科系畢業的打字人~

Viewing all 19213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Latest Imag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4.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