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防古坑「螢火蟲之墓」事件重演 立委提修《森林法》保育天然林

$
0
0
本報2016年5月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不願先前遭稱「螢火蟲之墓」雲林古坑蛇皇洞林地遭濫墾的憾事再發生,立委余宛如3日上午召開公聽會,表示將修正《森林法》,提出包括將「天然林」增列入法、鼓勵復育天然林等,要讓《森林法》轉向積極保護天然林。

而為了發展造林區經濟,農委會林務局近期推出如啟動伐木、發展林下經濟與放寬「租地造林」標準的政策,也獲進一步檢視。參與者多認為,需有全面的森林資源盤點與完整林業政策白皮書,才能兼顧國土保安、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

2016-05-03_04-56-45

立委余宛如提出將「天然林」增列入法、鼓勵復育天然林等,要讓《森林法》轉向積極保護天然林。攝影:賴品瑀。

保安林顧國土  天然林面積不得低於30%

我國國有林大致可區分為保安林、林班地、人造林及國家公園四大部分,其中以「經濟發展」目的為主的林班地及人造林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25.5%;而負責國土保安的保安林,面積則佔國土總面積13%。

余宛如表示,保安林分布破碎,即便再加上其它高山國家公園的面積7%,用在「國土保安」用途上的國土佔地比也僅20%,有不足之虞。因此余宛如提議,精確調查國有林中已恢復為天然林,或坡度陡峭、地質脆弱,須恢復為天然林的區域,皆改編為「保安林」,直接增加保安林面積,維護國土安全。

余宛如指出,依目前法規,「禁伐天然林」屬行政命令,且條文僅是消極保護,因此提出修法,盼藉此展開社會對話。

在余所提出的修改條文中,除要求中央主管機關定期普查並公告天然林區域,更提出了其佔國土總面積不得低於30%。因此在保安林的管理經營上,以「恢復天然林為主」,取代原本擇伐為主的概念,對復育天然林也將有不少獎勵。

攝影:傅志男。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余宛如表示目前「禁伐天然林」屬行政命令,且條文僅是消極保護。攝影:傅志男。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保安林越多越好嗎?

但林務局森林企劃組組長黃麗萍則提出「將天然林、保安林一直擴大劃入,是否就最好的保護方式?」的反思。黃麗萍提出,全島天然林高達110萬公頃,亦有近47萬公頃屬保安林已受保護,人民需要安全但同時也需要林產業。

她也回應公聽會中台南社大吳仁邦等人所提,以自然演替取代人工造林的建議,指出基於人民安全立場,有些保安林仍需人為參與,才能爭取時效。

2016-05-03_04-56-45

目前台灣森林資源統計。資料來源:台大生態演化所教授謝長富。

林務局:盼台灣木材自給率提高至3%

而農委會林務局為了發展造林區的經濟,近期推出如啟動伐木、發展林下經濟與放寬「租地造林」標準的政策,在公聽會討論中,得到的意見亦多是需要更多調查與資料來輔助。

在啟動伐木一項,林務局今年開始了造林區計畫性伐木,希望將台灣的木材自給率從不到1%提高到3%。雖然認同木材自給、不要進口非法木材成為謀害熱帶雨林的幫兇,但台大生態演化所謝長富、文大森林副教授蘇夢淮、嘉大森林系助理教授趙偉村等學者,不約而同以到場或書面方式提出,應先對森林資源全面調查、制訂營林政策白皮書的看法。

蘇夢淮指出,營林白皮書應包括目前木材市場供需狀況、目標、細部規劃、檢核機制、環境補償,更要檢討過去的政策效益,以免重蹈覆轍。

林務局今年開始了造林區計畫性伐木,希望將台灣的木材自給率從不到1%提高到3%。圖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林下經濟可行嗎? 先待土地通盤檢討釐清   

林務局也提出發展林下經濟,要開放造林區林下種植中藥草或其它經濟作物,與放寬「租地造林」標準,造林僅需30%,餘70%面積開放種植果樹等經濟作物。

雖然近年里山、林農混合農業討論日漸熱烈,藉國土計畫法施行,檢討相關分區與土地類別之際,亦有不少躍躍欲試的聲音,例如不少山區原民相當期待找回實現傳統智慧機會,但相關的知識與管理規範,都還在研議中。

綠色陣線協會林長茂更提醒,要正視原住民保留地與天然林範圍高度重疊,應盡早弄清楚相關權屬。

但學者看來,應該先將經濟林、保安林明確區分出來,並通盤檢討。趙村偉認為,應先確認哪些土地可以造林、哪些地方不行,並隨著天然變化每隔幾年滾動檢討。

只管放租無專業  林務事權應統一

而「螢火蟲之墓」一事讓放租該地的國有財產署,遭立委蘇治芬重砲攻擊。蘇治芬痛批國產署並無林務專業,根本沒辦法善盡管理,「只能做書面審!」,高分貝要求國產署「不要再放租了」。

而在公聽會中,也有不少聲音提出應將退輔會、國產署等機關,應在組織再造時的將相關權責回歸林務局納入環資部,做好事權統一。


國土法,給問嗎? 海洋學者邱文彥來解答(一)

$
0
0
本報2016年5月3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現任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的邱文彥,以其海洋科學、都市計畫雙重專業背景,長年推動海洋教育及環境政策,起草諸多海洋法案(註)

2012年,邱文彥擔任國民黨第八屆全國不分區立委,於任內推動《濕地保育法》、《海岸管理法》、《海洋委員會組織法》等12項重要環境立法,其中也包括去年底立院會期最後一刻,才驚險闖關的《國土計畫法》(以下簡稱《國土法》)。

5月1日《國土法》公告施行,台灣的土地利用規劃來到歷史新頁。從立法精神、以及長年遭邊緣化的海洋國土來說,《國土法》能帶來什麼展望?本報專訪邱文彥,就實務參與、海洋觀點兩大面向來解析。

前立委、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邱文彥。攝影:林倩如。

前立委、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邱文彥。攝影:林倩如。

Q1:推動《國土法》歷史脈絡為何?

邱:20幾年前,便在談「水土林」一體管理的國土保育,也有成立環境資源部的構想。由國發會(前經建會)主導的國土空間相關計畫,最早始於1979年的「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爾後1996年發布「國土綜合開發計畫」,至2010年則檢討核定「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計畫」。

國土經營的通盤計畫應包含自然資源規劃,和產業發展的均衡分布,但在早年的「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時期,「國土」仍是一個定義敏感的名詞,因此限縮了其發展。另一方面,《區域計畫法》的「全國區域計畫」卻又規範鬆散,非都市土地主要依現況編定土地使用,並非就資源條件做合理分派,難以稱之為規劃。

尤其面臨今天常透過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把非都市用地變更成都市用地或工業區,造成浮濫徵收土地爭議不斷。亟需一個強而有力的法源架構,符合適地適用原則,且發展與保育相互配合,乃為《國土法》的背景。

Q2:《國土法》在管理規劃的核心價值上,跟既往政策有何不同?

邱:規劃界分兩種相異看法,其一為需求導向,其二是順應自然。過去以「人類」的產業為主,現在則考慮「自然」承載量,其演變過程可說是進入階段性省思,規劃角度翻轉到環境思考,是最大的不同。

比如桃竹苗缺水,水源不足之下,還強要發展工業區嗎?這是需慎重考量的。像桃園航空城,跑道不夠是現實,但擴增將影響埤塘人文景觀。而《濕地法》異地補償形同虛設,限縮開發面積、繼而發展與水共生的生態社區,才是規劃重點。再像中科、南科,均可從自然供給條件的問題,來檢討失敗原因。

以上狀況,明顯反映國土計畫的必要、重要性,先調查環境水土資源,確認環境敏感區域、災害潛勢區等等資訊,選擇風險小、適合發展的地方,再進行有節制的土地規劃。台灣地狹人稠,地震颱風土石流天災頻繁,藉《國土法》建設韌性家園、確保國土安全,才足以回應氣候變遷以及發生複合式災難的未來。

而《國土法》第六條論及規劃基本原則,包括第一點國土政策與國際接軌,第五點糧食安全、第九點原住民土地、第十點公民參與、資訊公開等原則,尤其意涵深刻,標誌出一個具國土保育觀點的最上位政策。

台灣颱風土石流天災頻繁,藉《國土法》確保國土安全,才足以回應氣候變遷及發生複合式災難的未來。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Q3:解讀《國土法》,該注意哪些條文重點呢?

邱:第五條,定期公布「國土白皮書」的調查現況,除了維護公民的環境知情權,也讓政府知道哪些是最新的挑戰課題。開發業者亦可避免無謂的失敗投資,如國光石化。逐步建立基礎資訊,反而能加快開發效率,兼顧保障人民健康及環境安全。

《國土法》主管機關為內政部,兩年後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再兩年後,直轄市、縣(市)完成國土計畫擬定並公告實施,由地方政府負責落實施政。一旦產生爭端,則依據第七條,由行政院召開「國土計畫審議會」協調。

另有第20、21條,關於國土四大分區定義,第36、37條國土復育促進地區涉及原住民土地及與居住權,均值得注意其發展。

Q4:守護海洋,《國土法》與《海岸法》如何搭配

邱:攸關國土永續發展與土地使用秩序的國土三法,原本指《國土法》、《海岸法》及《國土復育條例》;後來《國土復育條例》併入《國土法》研擬,加上先通過了《濕地法》,現《國土法》、《海岸法》、《濕地法》合稱新國土三法,三者主管機關皆為內政部。

《海岸法》較著重管理海岸開發利用,至於環境保護及分區使用,則留待《國土法》發揮適地適用的效用。然令人遺憾的是,當初提出《海域管理法》以彌補《海岸法》未規範到的3海浬/30公尺等深線至12海浬海域,卻沒有通過。

整體來說,《濕地法》負責劃設國家重要濕地面積範圍(如海岸濕地);《海岸法》將海岸分成保護區(一級與二級)、防護區(一級與二級)、近岸海域、潮間帶、重要海岸景觀區、第一條濱海道路向海側等六大特定區位;《國土法》則劃有海洋資源地區,透過三法不同類別分區的互相搭配,來保護台灣海域。(明日待續)

海洋國土的管理保護,有待新國土三法互相搭配實施。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註:如1996年「海洋國家的願景」、2000年「海洋事務部籌設構想書」、2001年「海洋白皮書」、2006年「海洋政策白皮書」、2007年「海洋教育白皮書」、2008年「藍色革命、海洋興國」等等,2008年行政院環保署副署長任內並催生《環境教育法》。

最後一個農人是怎麼死的?

$
0
0
作者:施柏榮(自由撰稿人)

近年來,植物工廠(Plant Factory)及其相關技術的發展成為關注焦點,如果按日本經產省的定義,它意味著一種人造的養育(殖)環境,而在此內部環境之中,「生產者」可以自主制定生產計畫,並且透過多個(層)的隔板結構,在少量的空間與時間之中,生產出比傳統農業更為多量的作物(如青菜、番茄、草莓等)。

植物工廠裡,作物在人造環境中自動化生產。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在多數情境中,由於植物工廠具有:「縮短生產時間」、「減少生產面積」、「排除自然環境限制」等特質,因而被視為是解決氣候變遷、糧食短缺、土地缺希、土地汙染問題的藥方,更有甚者以「未來的農業」來稱之。

高度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產業,不能被視為農業

然而,它真的是解決農業問題的藥方嗎?

植物工廠能否被視為「農業」,本身就有非常多有待思辨的地方。首先,倘若詳細觀察植物工廠所仰賴的技術,與傳統農業有著極大的差異,因為植物工廠能否生產出作物,除了高密度的建築設計之外,相當程度仰賴於光質、光週期、光量等「光學技術」,若以所須的技術、儀器的含量來看,應被視為光電產業的延伸,而非認知之下的農業;其次,必須更投入批判眼光進行討論的是:植物工廠中的「生產者」並不能被視為「農民」,植物工廠屬於高技術密集、高資本密集產業,並非多數農民所能投入的範疇(尤其台灣自主生產者是以小農為主的生產體系),換言之,植物工廠的生產者並非農民,而是擁有大量資金、技術專利(排他性)的企業與資本家。此種植物工廠背後的階級、資源差異的事實,卻被有意無意地以「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糧食短缺」、「增加農民收益」來賦予糖衣式包裝。

台灣農業問題在未形成共享價值體系

倘若在未回答「符合誰的利益」之前,便進一步被形塑於農業政策之中,那將會成為「滅農」的最後一支利箭。

以「未來的農業」來稱呼植物工廠更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它並未釐清(或更準確來說是迴避)了台灣真實的農業現況與問題。台灣所面對的問題並非農業生產力或是農業技術不足的問題(這裡指稱的技術包括改良、育種、器械、天氣預測、包裝等與農業生產相關的技術),而是台灣既有的農業從未形成(或接近)「共享價值」(Shared Value)的產銷體系,終端市場的銷量、產值即使增加,但利潤未均享至生產體系最上游的農人,而在此同時,農業生產所有的風險,諸如氣候、土壤等變異,卻仍是由上游農民所承擔。這也可以解釋何以台灣農家所得的比重,來自農業所得的比重從1960前後的65%,到2010年前後的20%(參見主計處98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因為問題始終不是來自「供給端」(如糧食生產不足等),而是:整個農業產銷體系仍是一種高度剝削的殖民體系。

那麼,倘若大規模導入植物工廠之後呢?台灣會出現甚麼樣的境況?能改變此種農業殖民體系嗎?

植物工廠將深化農業殖民體系

未投以階級視角,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一如上述所言,如大規模導入植物工廠,可以想見的情況是,由企業所密集投資的工廠將大量生產出蔬菜、水果(如以單一時間週期,植物工廠可以生產出二至四倍的產量,參考日本經產省植物工廠解釋)投入至市場,將挾其數量、價格的優勢,在市場中對於既有農人形成高度的排擠效應,因而缺乏資本、技術能力的農人無法於市場中生活,陷入更嚴峻的階級境況之中。接續,當農家的農業收入降至20%甚至更低的情況之下,將有更大量的農地被休耕、轉用(成為加工廠、或太陽能發電場等)。於是,有更多的良田在農人收益剝削的情境下,經過宰制階級的細緻手法,被標示成為「不適農地」,而青年的農人將進而進入城市,被收編成生產線上的工人,農鄉陷入高齡化、凋零化的處境之中(關於農村發展的階級視角,參見農舍浮濫興建是更深層的階級剝削問題)。

「擱碗捧去」便是植物工廠優雅之下的真實面容(惡性資本積累)。必須再次呼應的情況是:歷史上的台灣從未有農業政策,而是一連串更為細緻的滅農政策。

就像是有一群人始終對你笑,但卻在你的背後偷偷地拿起了刀。

【你來報報】蟹謝你! 墾丁「快樂天堂」讓寄居蟹安心成家

$
0
0
本報2016年5月4日屏東訊,公民記者瑭芯報導

你看過無殼寄居蟹,或背著塑膠瓶蓋,甚至是沖天炮殼的寄居蟹嗎?寄居蟹們究竟被迫住了那些「違章建築」?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的寄居蟹媽媽黃淑凰,在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中心的路殺社年會上分享成立寄居蟹換殼中心「快樂天堂」的過程,也期盼藉由推動中的「寄居蟹安心成家推手方案」,幫助寄居蟹尋回美麗、安全又堅固的家園。

起初貝殼是放在海邊,怕又被遊客撿走,最後在離海邊600米的活動中心內找了地方先放進20個殼,果真有寄居蟹來換殼,並取名「快樂天堂」。瑭芯攝

起初貝殼是放在海邊,怕又被遊客撿走,最後在離海邊600米的活動中心內找了地方先放進20個殼,果真有寄居蟹來換殼,並取名「快樂天堂」。瑭芯攝。

寄居蟹找家

「媽媽,寄居蟹為什麼穿著沖天炮的殼?」帶女兒回家途中,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停車場發現一隻穿著塑膠瓶蓋的寄居蟹,天真地問著。然而,這天真童語也讓黃淑凰興起為寄居蟹找「家」的想法,並實踐至今。

梅雨季一到,代表將進入每年6-10月寄居蟹釋幼期;牠們在晚間從海岸林緩爬到海邊釋幼,再慢慢爬回海岸林躲藏。以墾丁為例,墾丁海灘很多寄居蟹都背著薄又易碎的蝸牛殼,往往一不小心被踩就碎掉,或在降海時要爬過高達二公尺的水泥堤防時,不慎跌下後而摔破殼,身體失去保護,往往生命也跟著消逝。

很多人對台灣印象就是「違章建築」!生存在台灣的原生種生物「陸生寄居蟹」,如今也被迫住起違章建築物——塑膠瓶蓋,然而,無保護作用的塑膠瓶蓋頂多只能遮風避雨,經不起風吹雨打,常揹著走著就掉落;不像貝殼能讓寄居蟹螺旋狀的勾住自己,也無法將身體完全縮進瓶蓋內,稍碰到就會掉出來,更無保濕作用,太陽一曬很快就會死掉;身形較大的寄居蟹,找到合適殼的機會更小,只能將就小號空殼,導致遇到天敵也難以躲藏,讓人看了很是心酸!

海邊許多無殼甚至背著塑膠瓶蓋、沖天炮殼等垃圾的寄居蟹,都是台灣海洋環境健康指標。海岸污染與土地開發突顯台灣海洋環境持續被破壞的惡劣程度;也導致海岸林破壞,海岸棲地變化,軟體動物缺乏棲地棲息,加上人類濫捉,寄居蟹數量因而逐年減少。

塑料瓶蓋對寄居蟹完全沒幫助,不像貝殼能讓寄居蟹螺旋狀的勾住自己,也無法縮進瓶蓋內,稍碰到就會掉出來;沒保濕作用,太陽一曬很快就會死掉。瑭芯攝

塑料瓶蓋對寄居蟹完全沒幫助,不像貝殼能讓寄居蟹螺旋狀的勾住自己,也無法縮進瓶蓋內,稍碰到就會掉出來;沒保濕作用,太陽一曬很快就會死掉。瑭芯攝

迎來貴客

另外,每到假日遊客眾多,人潮聚集,而旅客除了撿拾貝殼的習慣、更在夜晚燃放煙火,使「沿海『居』民成為難民」的景象處處可見。尤其每當邁入春節和暑假旺季,墾丁沿海岸灘這些情況有增無減。

黃淑凰說,屏東墾丁的寄居蟹因貝殼持續減量中,而寄居蟹又是食物鏈底層生態動物,因此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為喚起民眾對生態重視,自99年1月25日發現背著塑膠殼的寄居蟹後,即發起幫寄居蟹找家活動,增加寄居蟹存活率,讓牠們安心成家快樂長大。隔年4月1日在園區規畫寄居蟹換殼中心「快樂天堂」;同年5月25日終於來第一隻「貴客」,不但選了合適的螺殼,還「汰換」牠原有的塑膠瓶蓋舊房子。

幾年來天天守護這些陸生寄居蟹,想盡辦法用天然、堅固又安全的家,讓牠們順利換掉身上的違章建築。目前為止已為寄居蟹募得2萬餘個螺貝殼,也累換了數百種各式各樣的違章建築。黃淑凰憶訴當時看到第一個被換殼的塑膠瓶蓋霎那,眼眶泛紅感動直呼「我終於等到你們了」!至今,幾乎每日都有寄居蟹來訪,大大小小寄居蟹像會「呷好鬥相報」,互相通報墾丁中心有個換殼的好所在。

「從事野外自然生態觀察研究是件苦差事,蹲伏在『快樂天堂』裡『偷窺』野生寄居蟹,須忍受酷暑悶熱天氣、毒蚊叮咬、雙腳麻痺的痛苦以及清洗旅友送來已發臭的螺殼。但能捕捉寄居蟹覓尋適合螺殼或已穿上嶄新螺殼過程,感動非筆墨能形容,一切辛苦都值得。所以常對寄居蟹說『歡迎你們到我們家來倒垃圾』。」黃淑凰說。

墾丁沙灘上背著蝸牛殼的寄居蟹數量遠比背著貝殼的多!商人為己利,於夜間大量盜捉寄居蟹,觀光客和小朋友除了購買,隨手撿貝殼回家做紀念習慣難改。諷刺的是這些都是公共財產,縱使寄居蟹和陸蟹非保育類生物,但屬於國家公園範圍內,一石一物都是不能撿拾的。當我們旅遊時想隨手撿取紀念品時,花幾秒想想,這些行為都可能危害其他生物生活方式,如此,還忍心帶走貝殼嗎?

幾年的時間,來更換的數百各種各樣的「垃圾殼」有生鏽水管、舊瓶蓋、破碎玻璃口,甚至奶粉勺、乒乓球…等等,即便你想不到的,牠都可以穿。瑭芯攝

幾年的時間,來更換的數百各種各樣的「垃圾殼」有生鏽水管、舊瓶蓋、破碎玻璃口,甚至奶粉勺、乒乓球…等等,即便你想不到的,牠都可以穿。瑭芯攝

「在旅遊中實踐生態保育,那麼這趟旅程將會有不同的意義!」黃淑凰說。遊客遺留垃圾、煙火在美麗海灘,卻撿走寄居蟹賴以維生的殼,為幫助牠們不再委曲求全住垃圾殼,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在2010年發起「寄居蟹安心成家推手方案」,只要旅客帶著捐贈給寄居蟹的貝殼,共同為台灣生態保育努力,即可享有住宿優惠。(優惠詳情請查詢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官方粉絲團)。

「以前看著寄居蟹都沒什麼感覺,自從開始幫牠們作安心成家推手計畫後,這些寄居蟹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黃淑凰說,我們期待看到更多旅客帶著貝殼上門,幫助無家可歸的寄居蟹順利換殼、安心長大;讓住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的寄居蟹更幸福!更快樂!也藉由持續進行中的「寄居蟹安心成家推手方案」抛磚引玉,激起民眾愛心,共襄盛舉。

和人一樣,我也需要個好家!把空殼寄給我;不要再撿拾、買賣貝殼了!好嗎?瑭芯製

和人一樣,我也需要個好家!把空殼寄給我;不要再撿拾、買賣貝殼了!好嗎?瑭芯製

氣候變遷引發職場熱傷害 聯合國籲重視「熱工傷」

$
0
0
本報2016年5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報告,氣候變遷之下,在戶外和工廠工作的工人面臨炎熱氣候造成的職業傷害風險。職場上的熱傷害正影響各行各業的健康、收入和生產力,不少中低收入國家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都暴露於「熱工傷」的風險當中。

 insane_capture(CC BY-NC 2.0)

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已出現因熱浪而導致工時損失的現象。圖片來源: insane_capture(CC BY-NC 2.0)。

《英國衛報》報導,這份「氣候變遷與勞工-職場的熱傷害」(Climate Change and Labour – Impacts Of Heat In The Workplace)報告指出,隨著許多地區的戶外工作者工作速度減緩、休息時間變長以及改在清晨和傍晚工作,生產力損失在2030年可超過2兆元;在40億人口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已經可以觀察到這些現象。

聯合國氣候傷害支援論壇(climate vulnerable support forum)經理麥堅倫(Matthew McKinnon)表示,依自己最近訪問迦納所觀察,中暑發生率增加只是最顯而易見的現象,「老師們抱怨沒有空調的教室太熱,學童也很疲倦。卡車司機抱怨越來越容易爆胎。農民因為要在炎熱季節下田感到憂心。」

Paul Keller(CC BY 2.0)
杜拜的工人午後躲在陰影處休息。圖片來源:Paul Keller(CC BY 2.0)

西非自1960年代起,天氣極為炎熱的天數已經增加一倍,每10年增加約10天。到了2030年,西非、南亞和亞洲、非洲及拉美的10個地區將會損失2%的白天工時。

許多中低收入國家,超過一半的勞動力目前已經暴露於熱工傷的風險中,包括在缺乏適當空調與通風系統的工廠中工作的工人。

如果環境溫度高於體溫37°C,人只能靠排汗才能繼續工作。如果濕度太高,或是有衣著的規定,唯一避免脫水和中暑的方法就是減緩工作速度、休息和飲水。

熱傷害有其性別面向。做粗活、扛重物的男性和為了經濟因素而必須工作的孕婦特別容易受到熱傷害影響,在偏鄉地區更是如此。

本世紀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可能包括孟加拉、柬埔寨和布吉納法索等。這些國家自1990年代中期已經因為極端炎熱天氣現象損失2至3%白天工時。

報告指出,即使《巴黎協定》成功將暖化控制在2°C以內,本世紀末,部分脆弱國家仍將損失10至15%白天工時。

報告呼籲採取低成本的因應措施,包括確保職場有飲用水、頻繁的休息時間、管理產出目標和確保勞工的收入和健康狀況。

不過ILO認為,關於保護勞工和遵循ILO氣候變遷指南的勞資糾紛,未來將越來越常發生。

熱浪。圖片來源:THE CLIMATE VULNERABLE FORUM

氣候變遷影響之下,有些地方已經不適合人居住。圖片來源:THE CLIMATE VULNERABLE FORUM

廢棄化工廠遺毒 中國常州數百學生集體中毒

$
0
0
作者:張春(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

中國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數百學生出現中毒反應,疑與毗鄰的廢棄農藥化工廠土壤污染有關。有關農藥廠廢地中毒事件的報導屢見報端,中國近十年來影響較大的就有四宗。污染土地的合理修復利用以及資訊公開不足,仍然是防範此類事件的痼疾。

常州外國語學校爆發學生集體中毒事件。圖片來源:常州外國語學校網頁截圖

學校蓋在化工廠舊址旁

位於中國東部 江蘇省常州市的這所普通中學在4月中旬成為中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常州外國語 (簡稱常外)新校區使用不到半年,就有493名學生出皮炎、濕疹、支氣管炎等程度不一的身體異常。距離新校區咫尺之遙便是原常州農藥化工廠的舊址,土壤修復工程正在那裡進行得如火如荼。學生家長憂心忡忡,社會輿論也一邊倒地指責學校不該在被污染的土地附近選址建校。

其實這一事件年初就陸續被多家媒體曝光。4月17日中央電視台報導後 ,引起了全國上下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環保部已經和江蘇省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此事件。

4月26日,聯合調查組向新華社介紹了調查最新進展情況。

目前採取的最重要應對措施就是在常外校區、以及附近化工企業舊址開展空氣、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為確保監測數據科學、準確、可信,監測方案還專門設置了對照點,建立了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體系,並開展了第三方質控監理等。

目前最先開展的是大氣監測工作。從初步得出的數據來看,常外校區6個點位與常州市內2 ​​個對照點位沒有明顯差異。土壤及地下水監測,包括打井等前期準備工作,也正在有序開展。

據醫療衛生專家組介紹,學校衛生、飲用水符合國家標準,食品衛生符合要求。學生因病缺課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未發生傳染病等疾病的流行和暴發。環境流行病學相關研究分析正在進行當中。

學校一開始對媒體的密集報導非常反感。校方甚至還發布過公開信,指責媒體不該誇張報導,擴大事態,把平靜的學校推上風口浪尖。

目前校方的態度似乎已經轉變為配合。在常州外國語學校的官網上,已經開闢了 「土壤修復」的專欄,及時向師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通報環境監測的進展和相關數據。此舉似乎與民間環保組織的敦促有關。此前「自然之友」 ,曾經想常州外國語和環保局發出信息公開申請,要求該地塊污染修復方案、修復工程環境影響報告全本及其批復等9項材料。

污染土地改建公園 健康隱患令人擔憂 

時至今日,事態似乎已經逐漸平息。這塊原準備修復之後修建綜合購物中心的地塊,現已種上樹苗,準備改建成公園。常外師生仍然在新校區正常上課。

該污染土地原屬於三個化工廠所有,佔地近400畝。規模最大的常隆化工在此生產經營50多年,主要生產農藥、殺蟲劑等,2009年前後搬離。

家長曾經委託第三方檢測公司對 學校空氣品質和水樣進行檢測 ,水中鐵、鉻、砷等重金屬超標,而空氣中則檢出丙酮、苯、甲苯、二氯甲烷等有機污染物,與農藥化工廠地塊污染物類似。修復場地的環境影響評價書顯示,氯苯和四氯化碳等有機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超標數万倍。聯合調查組的官方數據和這些家長自發調查得出的數據是否能相互印證,目前還不可知。

這些污染物對人體的健康威脅到底有多大?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陳同斌、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郭彪等多位專家認為,這些污染物短期致癌可能性不大,但可引起亞急性中毒,長時間接觸導致白血病、淋巴癌的機率會增高。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副研究員羅茜告訴媒體 ,超標最高的氯苯,「在人體內有積累性,會逐漸損害肝、腎等器官,同時對皮膚和粘膜也具有刺激性。」而四氯化碳,目前認為無致畸和致突變作用,但具有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

為免翻覆土壤再次釋放污染物,修復工程後來由客土置換改為新土覆蓋。未能清除乾淨的污染土壤,將有可能繼續滲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成為未來安全隱患。有專家建議及時建立地下隔離牆,切斷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對學校的後續影響。

土污事件與城市擴張

近年化工污染事件頻發,專家認為和危險化學品和廢品處理監管不嚴關係很大。

涉事企業之一的江蘇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已經多次出現在 江蘇毒地事件中。2015年江蘇靖江一個養豬場(距離此次涉事地塊和常隆化工總部分別約1小時車程)底下土層爆出上萬噸化工廢物埋藏,其中就包含常隆化工的廢料;2014年底江蘇高院針對六家化工廠向河中非法排污判賠1.6億 ,常隆化工獨攬8500萬。

污染土壤的治理,技術難度高,施工量大,且成本高昂,在國內外都是難題。重化工污染場地的修復時間更可能長達數年至數十年。

伴隨著中國過去20年的城鎮化大發展,原來在城市周邊甚至遠郊區的農藥廠、化工廠,逐漸被納入到城區地界,並隨著地價飛漲 外遷新址 。農藥化工廠舊址遺留下來的土壤污染事件卻不絕於耳。


2004年北京宋家莊地鐵站修建過程中,有三位工人在挖掘深井時突然中毒暈倒,後經證實此地原來是北京一農藥廠舊址。該施工場地隨之一度被關閉。北京市環保局隨後開展了場地監測並採取了相關措施。之後污染土壤被挖出運走進行焚燒處理。該事件標誌著中國重視工業污染場地修復與再開發的開始。

同樣的事情也 發生在武漢 。武漢農藥廠漢陽區赫山廠址廢棄後賣給了不知情的地產商,2007年啟動施工後,有工人在施工現場中毒暈倒。武漢市土地儲備中心在退還開發商土地款之外,又賠償了1.2億元,收回了土地。此後,有關方面最終確定赫山土地70%以上的區域都受到了污染,污染總土方量達到29.68萬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磷、有機氯農藥;平均污染深度在1.8米左右,局部最深達9米。專家估算要修復整個赫山地區的土地,成本預計將達到2.8億元。

萬眾期盼 《土十條》呼之欲出 

除了未批先建環評被架空,以及土壤修復施工操作不合格等因素外,對土壤污染危害的重視不足,信息公開程度不夠,妨礙了公眾對此類事件的了解和監督。另外強有力的立法保障,目前也不到位。

4月25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向12屆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0次會議報告說,將出台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就是環保屆人士翹首期盼的《土十條》,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這一擬議中的詳查將以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為重點,實行分級分類管控。完成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設置,建立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目前,環保部門已在10個省份啟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範項目。

《土十條》具體的出台時間還不明確。陳吉寧表示, 《土十條》文稿已大致成熟,下一步將按程序報批後實施。他指出《土十條》將分別針對未污染土地、正在污染的土地、已經污染的土地分類做好風險管控,在風險管控的條件下做好修復。

 

獲金鼎獎肯定 《綠色經濟幸福學》帶您看見台灣新契機

$
0
0
本報2016年5月5日台北訊,吳岱芝、彭瑞祥報導

2016年文化部第40屆金鼎獎名單4日出爐,28件得獎作品中涵蓋多部環境議題相關書籍,包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林務局合作推出的《上課了!生物多樣性(四):綠色經濟幸福學》,也在得獎之列。此系列叢書為本報「生物多樣性」及「生物簡介」專欄與相關報導的重點精華,第四冊聚焦在環境和經濟發展並行不悖的學術基礎與實踐案例,是少數探討綠色經濟在生態保育面向的書籍。

榮獲第40屆金鼎獎之《上課了!生物多樣性》第四冊:綠色經濟幸福學 書封。

根據文化部公告,第40屆金鼎獎得獎名單,包括雜誌類、圖書類及數位出版類三大類組共21個獎項,有1,170件作品報名,經過激烈的初審、複審及決審後,計28件作品獲獎,以及31件獲優良出版品推薦。

今年環境議題書籍獲獎眾多

得獎作品中,與環境議題相關的圖說作品包括由衛城出版、獨立記者胡慕情著作的品《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此書以文學筆觸記錄下灣寶農民16年來,兩度反對政府強制徵收、捍衛土地正義的歷史過程。生態攝影家黃一峯《鳥類不簡單》、兒童文學作家張東君的《屎來糞多學院》也獲得肯定。此外,長期和本報合作的自然書寫作家范欽慧與李鍾旻的書籍《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 6:都市昆蟲記 》,也都獲得獎項肯定。

雜誌類則有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的《Green綠雜誌》或生活類獎項,慈濟發行的經典雜誌〈真食餐桌〉專輯獲攝影獎,以及《國家地理》雜誌互動數位版獲得數位內容獎。

精彩案例 帶您認識台灣在地環境友善產業

本報出版《綠色經濟幸福學》的起源,內容主要來自於與林務局合作多年的生物多樣性資訊推廣計畫,本計畫每年發表近百篇生物多樣性面相的科普知識與國內外現況報導文章,希望讓生物多樣性的觀念更為普及與主流化。

本書的前身有2008年出版的《上課了!生物多樣性》系列叢書三冊, 2015年12月本系列叢書再出版第四冊,從綠經濟出發,透過對既有經濟架構和體制的反思,破除耗用資源的開發經濟模式,以深入淺出的綠色經濟概念介紹到國內外精彩案例分享,探討人類如何在與生態保育共存的平衡下創造綠奇蹟。

而其中許多台灣在地案例的分享,更能讓讀者了解在地居民為這片土地努力的故事,諸如恆春半島別具特色且豐富多元的生態旅遊、屏東霧台鄉阿禮部落如何迎接小米種原回家來守護原鄉的生態文化?通宵的石虎米是怎麼達到人與自然共存?成龍溼地又是怎麼透過環境藝術、生態養殖走出一條綠色道路?各精彩案例都是透過記者深入在地採訪獲得的寶貴資訊。

《綠色經濟幸福學》從人類切身議題出發,期待將各面向友善環境概念融入人類生活,而放眼國際,正好也呼應了聯合國2016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主題「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維持人類的生存與生計」(Mainstreaming Biodiversity; Sustaining People and their Livelihoods),從經濟面向探討人類生活與生物多樣性密不可分的關係。

期待透過本書帶領,能讓讀者進一步認識國際的綠色經濟思潮,在台灣如何在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逐步落實,實踐不一樣的綠色經濟幸福學。

※ 如何獲得這本書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滿500元可獲贈《上課了!生物多樣性》第四冊「綠色經濟幸福學」一本作為感謝禮,滿2000元可獲贈《上課了!生物多樣性》套書一套四冊。
捐款方式請見 https://goo.gl/Jqc5WL 有你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不中斷!

 

【相關文章】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全球鮪魚過度捕撈 百億美元產業瀕臨崩潰

$
0
0
本報2016年5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皮尤基金會(Pew Charitable Trusts)發表第一份鮪魚產業風險評估報告指出,全球鮪魚產業產值超過420億美元(約1兆3589億新台幣),但漁民、加工業和零售業賺取的龐大利潤,正使鮪魚物種嚴重耗竭。

日本宮城縣氣沼市魚市場黑鮪魚貿易。(攝影:Alex Hofford)

日本宮城縣氣沼市魚市場黑鮪魚貿易。攝影:Alex Hofford。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漁民靠鮪魚吃飯 大企業應遵守捕撈限額

鰹魚、長鰭鮪、大目鮪、黃鰭鮪、大西洋黑鮪、太平洋黑鮪和南方黑鮪,這七種最具商業價值的鮪魚,2014年為漁民賺進120億美元,而最終消費者在超市和餐廳付出的總值高達約420億。但保育專家指出,全球八種鮪魚物種中,有五種因為過度捕撈而有滅絕危機。

報告強調,鮪魚是漁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尤其太平洋島嶼的漁民社群。2014年太平洋的鮪魚總捕獲金額為220億美元。皮尤基金會表示,企業、政府應協議能讓鮪魚族群回復的捕撈上限,尤其日本、美國和歐洲的企業與政府,否則漁民收入將面臨風險。

「供應鏈中較不富裕者,尤其是太平洋島嶼的漁民,因瞭解鮪魚資源的價值而想要分一杯羹。而長久以來以捕鮪魚維生者也不見得願意分享。我們不希望鮪魚因為各國談不攏如何管理鮪魚族群,而導致鮪魚資源耗竭。」皮尤基金會全球鮪魚保育主任尼克森(Amanda Nickson)說。

政府向下訂定捕撈上限 零售業也應往上施壓

尼克森表示,目前鮪魚產業對於鮪魚族群管理大多說一套做一套,但他肯定部分英國零售業者和食品處理業者的行動。英國Tesco等業者最近和保育團體合作,呼籲印度洋鮪魚委員會減少捕撈量20%,並導入漁獲控制規範,以幫助族群回復。

「要供應鏈改變有兩種辦法。一種是訂定捕撈上限,要求產業配合,另一種是從零售業往上施壓,要求上游實施具體永續作法。消費者應能放心購買鮪魚,而不用擔心其來源。零售和加工業者應更妥善地管理鮪魚資源。」尼克森說。

近年保育人士最擔心的是黑鮪魚的數量。黑鮪魚雖然尚未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入瀕危(目前是易危),但目前只剩下歷史數量的3%,2012年時還剩4%。


【新聞懶人包】死魚事件拖延一個月 越南政府面臨挑戰

$
0
0
本報2016年5月5日台北訊,鄒敏惠整理報導

越南中部河靜至順化等省份,4月初出現大量魚蝦不明原因死亡,從台塑河靜鋼廠北邊開始,一路向南蔓延到廣平省,漁民懷疑起因是河靜工業區有不肖工廠偷排廢水,但越南官方直到月底才介入調查。

這並不是台商在當地的污染首例。2009年,台資味精製造商味丹因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讓當地河川生態花上十年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同年11月,德國倫理既經濟基金會頒給台塑象徵污染企業的「黑星球獎」,民間視此為「台灣之恥」。

越南官方迄今雖未發現台塑河靜鋼廠或其他工廠的污染證據,但此事攸關當地民眾生計,且台塑越鋼廠的高爐為中國中冶集團所承建,中資背景讓民情走向對台塑更為不利。至於外界最關心的魚群暴斃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越南民眾繪製抗議布條,認定台塑工廠是死魚事件的元凶。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4月4日

總重約10-15噸的大量死魚,開始出現在河靜省海岸。

4月14日

大批魚類死亡的異常現象,往南蔓延到廣平省和廣治省。

4月15日

廣治省隔壁的承天順化省,也出現大量死魚,數量約6000隻。河靜省漁民再通報,永安港(Vung Ang)經濟特區沿岸3至5公里處發現大量死魚。有居民潛入海中,發現大型污水管排放惡臭廢水。

越南農業部立即指派相關單位前往調查魚類死亡原因。

4月23日

越南農業部、河靜省政府與相關部會官員開會討論,因各項環境指標均正常,因此排除傳染病和地震因素。農業部副部長武文八指出,剩下的原因只有幾項:生物毒素(赤潮)、化學物質或重金屬。

4月25日

越南總理阮春福指示相關單位盡速找出原因。副總理張和平則令相關單位在河靜省永安港搜查大型污水管。副總理鄭廷勇指示環境資源部偕同外國科學家調查大批魚類死亡的原因。

廣平省農業部門主管潘文凱(Phan Van Khoa)表示,初步水質監測結果和死魚樣本顯示,魚類死亡原因並非細菌或病毒感染,致命的反而是水中的毒素。

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越南民眾自製海報,直指台塑越鋼和死魚事件有關。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越南資源與環境部副部長武疃仁(Vo Tuan Nhan)表示,永安港下方的污水管屬於台塑越南河靜鋼廠所有的合法排水系統,且須經過處理且檢測達到越南的標準後,工業廢水才會排入海洋。

不料,台塑越鋼一名朱姓經理卻發言:「要魚蝦或工廠,只能選一個!」引起公眾譁然,不少越南網友使用「‪#‎toichonca‬」(我選魚)在社群媒體表達不滿。當地台商也自製貼紙,表明「我是台灣人,我選魚」以自保。

民眾在社群網站上貼出「‪#‎toichonca‬」(我選魚)字樣,表達不滿。圖片來源:臉書。

4月26日

越南網友發起「白宮連署」,指控台商台塑河靜鋼鐵污染越南,目前已蒐集逾100萬人次連署,適逢美國總統歐巴馬本月將到越南進行訪問,網友期盼歐巴馬屆時能對此回應。

4月27日

說出「養魚蝦、建鋼廠只能二選一」而引發失言風波的台塑朱姓主管,已遭解雇。蘋果日報報導,台塑越鋼執行副總張復寧並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致歉。

同日,武疃仁召開記者會指出,赤潮(red tide)現象和廢水中含有毒化學物質,是大批魚類死亡的原因。然而根據專家調查結果,水質檢測正常,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死魚事件與經濟特區的工廠有關。

對於政府的聲明,地方媒體大表失望。越南漁業協會則表示,死魚事件跟赤潮的關聯不大,反而很有可能是人為因素。也有人質疑,海中藻類大量繁殖的赤潮現象,通常是造成海水表面的魚類死亡,但這次卻在死魚現場發現許多深海底棲魚類。

4月28日

越南政府難得一見的坦承反應過遲。環境部長陳紅河承認,越南政府缺乏處理此類災難的經驗,且動作遲緩,並道歉:「一開始處理確實被動。」

越南廣平省廣澤縣的遊行活動,民眾丟出不能販賣的死魚抗議。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越南廣平省廣澤縣的遊行活動,民眾丟出不能販賣的死魚抗議。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4月29日

經濟日報報導,越南資源與環境部長陳紅河要求台塑河靜鋼廠將廢水管挖起,儘管並無證據顯示鋼廠排出的廢水是造成當地河川出現魚類大量死亡的肇因。陳紅河宣布台塑鋼廠的廢水管為非法運作。他表示,「等廢水管挖出後,我們將採用新的措施來監視排水系統,以求更容易掌握情況及監視」。越南總理阮春福同日發表的信函指出,官方尚未找到魚類死亡的肇因。

同日,約有數千人聚集在河靜鋼廠鄰近區域,手拿抗議標語,但沒有正面衝突。

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5月1日越南民眾在胡志明市發起抗議行動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5月1日

越南民眾將矛頭指向台塑,懷疑死於現象與河靜鋼廠排放有關。越南北部的河內到南部的胡志明市都有遊行活動。中央社報導,在河內市,約有200人上街參加示威遊行,示威者拿著寫有「我選魚蝦」、「維護海洋清潔環境」等標語,從大戲院(Nha Hat Lon)前往還劍湖(Hoan Kiem)和市內中心街道,邊走邊喊口號,表達抗議。

當天抗議事件,傳出有走路工疑雲。臉書社團「越南最前線」根據消息指出,走路工拿到30萬越盾。

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標語上寫著:「我愛魚和蝦、「破壞環境就是罪惡」 圖片來源:越南最前線

5月2日

中央社報導,我國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副司長林恩真2日表示,正密切聯繫越南環保部,請越方盡快公布污水水質證明評估。

美國、德國、以色列等多國科學家抵達越南,會同當地政府官員、科學家共同協助調查魚類死亡的原因。

5月3日

越南民眾發生通訊軟體上有關鍵字遭封鎖,無法傳出。臉書社團「越南最前線」指出,這幾個關鍵字分別為「formosa」、「cá chết」(死魚), 「Vũng Áng」(永安)。

5月4日

「越南最前線」引述當地媒體報導指出,廣平省海岸早上出現約1.5km的紅潮,大約11點時退去。當地政府已經在收集證據和處理中。

[註1] 台塑越南河靜鋼廠年產能400萬公噸的第1號高爐,預期今年6月試車,可以生產鋼板、扁鋼與熱軋鋼,2號高爐則將在2020年投產。其中,1號高爐為中國中冶集團所承建。(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註2] 真正造成赤潮的主角是甲藻門(Pyrrophyta)的藻類。甲藻又稱為渦鞭毛藻 (Dinoflagellates),由於它的葉綠體可能來自隱藻類(Cryptomonad)、 金藻類(Chrysophyta)或綠藻類 (Chlorophyta),故其水華呈現的顏色十分豐富,紅、橙、黃、綠、藍、棕均有。因此,赤潮不一定是紅色的,但是赤潮通常就是指由渦鞭毛藻所造成的水華。(資料來源:海大養殖系 陳衍昌

國土法,給問嗎? 海洋學者邱文彥來解答(二)

$
0
0
本報2016年5月5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前言:新環境倫理逐漸受到重視,邱文彥教授認為,國光石化案乃轉捩點,促使人們在思考國土發展的未來時,愈加重視應建構在生態環境永續經營之基礎上,從山到海都應該具備全盤性的規劃。接續上篇報導,再由《國土法》談到海洋事務管理,盼能對這片偌大而陌生的藍色國土,提供觀看視野。

Q5:《國土法》施行後,各部會在海洋事務上如何分工合作?

邱文彥表示,國土法雖給了海委會法源權責,但執行任務的預算,還須向中央爭取。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邱:未來國土發展的內容將橫跨內政部、環資部、國發會、海委會、原民會等五個部會,所以需要「國土計畫審議會」來協調。

而設立海洋部或海委會作為統籌海洋事務的專責機構,一直持續有爭議。之前立法院協商時,甚至有些部會阻擋其成立;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海委會,作業架構縱向與橫向整合,海委會之下轄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保育署和海巡署;未來研究院做海洋資源基礎調查,由海保署進行規劃與保育,海上執法部分主要交海巡署負責,堪稱是未來邁向海洋部之前小而美的架構。另外,漁業、海洋本為一體,一些先進的海洋國家或APEC都已經進行整併,如今海委會仍無法整合到漁業署,亦是深思熟慮下不得已的妥協。

台灣海洋事務的推展,藍綠政府始終並不重視。一個海洋島國,目前海洋保護區的業務只有一人負責,還是兼辦的;環保署是海洋污染的中央主管機關,真正負責海污的人力僅有三人,顯示人力遠遠不足的窘境。

因此,相關業務、人員和預算的整併,刻不容緩。在國家海洋研究院部分,如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交通部港灣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各學校相關海洋科學、能源研究中心等人才,可藉此機會整併進入海洋研究院。一旦整併,將來人資增加、層級提升、資源集中,更能發揮專長。

雖然,《國土法》授予內政部法源權責,將規劃海洋資源地區和相關資料庫之建置,但內政部畢竟沒人沒船,將來必須與海委會密切合作。我們也期望,預算部分須仰賴海委會積極向中央爭取編列,方能確實執行海洋藍色國土的規劃與管理。

由於海岸管理法僅規範到水深30公尺或3海里的海域,未來3~12海里廣闊海域的多目標功能區劃仍欠缺相關法律,因此海委會成立後,更應繼續推動《海域管理法》以完善海域管理的法源依據;海洋界更期盼,過兩、三年之後的展望是──升格為海洋部。不久,我們可以從中檢視新政府領導人的政治意志,是否朝民進黨2000年執政以來、鼓吹以「海洋立國」為本的海洋國家願景付諸實踐。

無論如何,國土計畫法已經宣布於5月1日正式實施法,各界應密切監督各部會是否合力積極實踐。

Q6:海洋事務多元且複雜,國外治理經驗有何借鏡之處?

邱:首先,必須理解,海域三度空間的管理思維和陸地完全不一樣,它有深度、隨時間產生流動性,不像地權可以方方正正,海上沒有界線,只有跨域,且人類很難按照往昔主宰土地的習慣意圖控制它,只能謹慎、永續地利用海洋給予的能量,所以海洋保育管理首重其永續性(Sustainability)。

除了由保育觀點出發的海洋保護區,為因應各項新活動對海洋空間的需求迅速增加,海洋活動的規劃必須更加妥善協調,建立「海洋功能區劃」的制度已是時勢所趨。依據海域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環境條件、社會需求等不同屬性,進行不同功能類型之的空間劃分,比如中國的《海域使用管理法》、歐盟的《海洋空間規劃指令》,以更大的尺度把人類所有的海域行為納入考量,進一步制定永續發展的策略方針。

以台灣來說,如果非核家園已是較多的共識,那麼發展再生能源──離岸風力發電則是當下最急迫處理的問題,經濟部能源局去年7月公告36個潛力場址,多數位於台中、彰化、雲林外海,牽涉國防、漁業、中華白海豚等議題,經濟、環境各部會計畫其政策順位如何折衝權衡?並符合海域之通盤規劃?正是考驗。海域功能區劃必然是未來藍色國土規劃發展的藍圖,而彌補3~12海里的作用法《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國土計畫法》中海洋資源地區的規劃,絕對是關鍵。

將長期缺席的海洋納入國土藍圖,應建立在生態環境永續經營基礎上。圖為澎湖東嶼坪。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Q7:台灣在主張海域主權、護漁方面,不時與鄰國發生衝突,去年更被歐盟祭出非法漁業黃牌警告,置身此局勢如何自處?

邱:世界上的海洋強國莫不早設立海洋事務專責機關,包括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署」、加拿大「漁業暨海洋部」、澳洲「國家海洋辦公室」、中國「國家海洋局」、韓國「海洋及漁業部」、印尼「海洋事務暨漁業部」等等,原則上結合海洋與漁業。台灣卻是分開管理。事實上,當今漁業實務七八成預算是用來補貼而非保育,保育向來做得很少。

印尼最近的動態特別值得關注,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就任以來誓言恢復海洋大國的地位,他們的海洋事務暨漁業部部長蘇西(Susi Pudjiastuti)打擊非法捕魚更是作風強悍,海洋事務暨漁業部外、總統府再設「海洋事務委員會」,由總統召集、各部會首長組成。韓國經過四次組改分合,2013年也確立了「海洋及漁業部」的設立。期望新政府上台、繼而採取具體行動,不光是政宣說說而已。台灣在亞洲的起步已經慢了,印尼、韓國積極投入面海,可以是效法施政的參照。

Q8:請給《國土法》一個宏觀的期許,或提醒?

邱:《海岸管理法》特定區位範圍和管理原則將於2018年2月前公告,最近曾面臨地方政府的挑戰;現行空間計畫體系中之最上位法定計畫的全國區域計畫,在六年後銜接公告《國土法》功能分區圖而將失效,於此過渡階段,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實屬關鍵要務,《國土法》的實踐,六年時間其實相當緊迫。

國土計畫的宗旨,自然資源保育與永續產業發展缺一不可。未來的資訊將完全揭露,不同系統的整併、各部會互相協商,以及如何防止地方政府或政治人物操弄民粹,期待各級政府為所應為。我們也必須回歸一個常被遺忘的現實──台灣四面環海,海陸規劃管理應該視為國土資源的核心主軸、一體共治,至盼藉由《國土法》的施行,全力支持加速推進國土永續發展,這是一場強化海陸共同治理的長期抗戰,籲請全民能為後續世世代代的福祉而全力支持。繼續閱讀上篇

 

混農林業延續傳統森林智慧 原民盼成部落復興契機

$
0
0
本報2016年5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國土計畫法於本月1日開跑,子法與相關規定還在研擬中,藉著重新檢討國土分區與屬性的機會,不少山區原住民期待找回等待復興的森林智慧。

上週末原民會舉行「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治研討會」,混農林業、林下經濟等概念都獲得討論。但其實對原住民而言,這些並非新知識而是傳統智慧,因此,如何進行研究、建立為一套知識體系將成要務之一。

原住民農耕核心精神  體貼土地的管理方式

對屏東原民部落大學校長,排灣族的拉夫琅斯‧卡拉雲漾而言,在排灣族的農耕文化「vuculj」中,核心價值即是「與土地生命的對話」,「kadjunangan」土地是人類生命延續的延續元素,「tjukez」糧作則是聲明存活的砥柱。

傳統領域在南台灣的大武山區域的排灣族,以農糧為主食,動物肉質為副,因此發展出管理山林土地生態的智慧。在排灣族部落的傳統農法中,有將農耕地擬人化的作法,先給予每一塊土地命名,在根據其性質選擇適合的作物種植,再佐以輪耕、不深墾的體貼土地管理方式。

他們以作物間作法、分期採收法,讓土地上的作物總是呈現多樣化的型態。作物的生長期長短不一,收成時間與季節有別,農地在一年四季都一直保持有農作物生長,而不管是小米或是地瓜、芋頭、花生或山藥等,也是以分期採收的方式,拉長生長期與利用時間,拉長發揮了農作與土地的價值。

「不要弄傷土地、讓土地一直呼吸、不要讓它發脾氣。」拉夫琅斯‧卡拉雲漾解釋排灣族看待土地的觀點。

富興農場空中拍攝 見證生態農業之美。照片提供: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

混農林業有望成為原住民部落發展契機。圖為花蓮富興農場。圖片來源: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

混農林業結合部落智慧  顧環境兼拼經濟

台大農藝系博士候選人巴清雄則從過去的經驗,提出混林農業的發展可以兼顧維護環境同時滿足在地居民生活經濟的需要。關鍵是經過千年的觀察與實驗,在自給自足的採即與傳統農業中,維繫在地生態的平衡、成為大自然的一份子。

爭取原住民生計外,也能因應氣候變化。巴清雄強調,傳統農業在生態保護、蟲害防制、生物多樣性保育上,以及從發展中國家農村永續發展的經驗上,都已獲得肯定,並非在殖民的眼光下所看見的落後、破壞生態、沒有科學、沒有經濟產值的負面印象。

巴清雄以霧台部落為例,曾經在日本時代引進稻米、蠶、相思樹、國民政府引進高冷蔬菜、果樹等,但族人決定回覆原來的傳統農業。該聚落除了禁止砍伐樹林的狩獵區,用以涵養水源與生態多樣性外,其他區域都適合農業栽培。

以霧台部落的耕作模式為例,在一塊土地中耕作了玉米、米豆、小米、高梁、紅藜、甘藷、油芒、南瓜、山藥、樹豆,這樣的混作下,農作物不但沒有競爭光線與養分,反而是藉著時序,作物間相互合作,如樹豆固氮、匍匐莖植物的葉面覆蓋土地減少土壤與水分流失等共生共榮。

林務局支持  學者:經營管理,在地經驗不可缺

林務局局長李桃生對於原保地往農林混用發展也表示支持,認為原保地的林產物絕對大有可為,而藉著國土計畫法實行,重新檢討國土分區與屬性的時機,將是原住民部落的機會所在,而林務局一直在協助原住民找回失落的土地與權利,程序不斷簡化。

農委會林試所所長黃裕星亦指出,如瑞士、奧地利、德國等多山國家,也多看重混農林業,追求自給自足,中國的林下經濟亦相當發達,例如在森林下種植中藥材等,而台灣包括烏來福山、南投也多有成功案例。

然而讓人寄予厚望的混農林業要如何執行,目前仍面臨不少法令的限制。巴清雄強調,混農林業需透過在地居民的傳統生態知識來經營管理,才能符合在地環境、滿足在地需求,若仍重單向管控山林經營管理權,則是忽視在地居民長期觀測的有效資訊,也無法妥善利用在地知識來經營山林。因此巴清雄認為,採用在地經驗、由居民結合專家共同商議討論,而非由專家主導。

船難污染海岸,台灣學會了「生態有價」嗎?

$
0
0
策劃:端傳媒、環境資訊中心;撰稿:呂苡榕

那時候的海只剩一灘死水。黑色的油污包覆住海,厚厚的油污,凝結住潮汐,「遠遠看外海還有浪花,但潮間帶這裡,一點浪潮也沒有。」1977年,科威特籍油輪布拉格號不敵強勁的東北季風,擱淺在台灣基隆嶼外海,1萬5千噸的油污外漏,釀成史上最嚴重的擱淺油污事件,沙灘上的生靈,一夕滅絕。當年和老師一起趕到海邊做污染調查的鄭明修,仍記得那片一動也不動的黑色的海。

40年前的油污至今還在野柳女王頭上留下一道污痕,「海邊往下挖50公分,你還看得到黑色的油污。那一陣子大家都超怕附近基隆港士兵站崗時隨手丟煙蒂,一丟就燒起來。」搖晃著手上厚厚一本當年做成的污染調查報告,現任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笑了笑。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廖運志 2008年11月12日,擱淺於北海岸石門海岸的巴拿馬籍貨輪「晨曦號」,洩漏的油污造成長達3公里海岸遭受嚴重污染。

北海岸船隻擱淺漏油事故頻傳,對生態衝擊造成累積效應,然而目前的處理應變及後續求償,仍是慢半拍。圖為2008年11月12日擱淺於北海岸石門海岸的巴拿馬籍貨輪「晨曦號」,長達3公里海岸遭嚴重污染。攝影:廖運志。 

東北季風吹來擱淺潮  北海岸人民「習慣」了

今年3月10日「德翔台北」輪在新北市石門外海擱淺。這回輪到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鄭學淵帶著學生來做污染調查。

每到東北季風吹拂的季節,就是石門與澎湖好發擱淺的旺季。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海洋大學的教授總是不時地望著海面,擔心天候不佳的日子,擱淺便要發生。鄭學淵揪了衣襟一把,「『德翔台北』貨輪擱淺前兩天,我還在跟學生說:『今年都沒擱淺耶。』結果我烏鴉嘴,才剛講完就出事!」

四面環海的台灣,過往有不計其數的擱淺事件,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接受端傳媒訪問時分析,台灣總共有四大易擱淺地點:野柳、石門一帶,墾丁外海,高雄港與澎湖。澎湖附近,甚至還有民國時期北洋海軍的沈船。

北海岸擱淺事件頻繁,「德翔台北」輪擱淺發生的頭幾天,鄰近居民也迅速組成除污大隊,協助現場清除油污。吸油棉、攔油索也都第一時間趕緊佈下,避免污染擴散。「因油污而生活受到影響的居民,現在都很習慣,一有油污就帶著口罩來協助清污。」邱文彥苦笑著說。而這可以說是台灣從1977「布拉格號」至今,慢慢摸索出的緊急應變之道。

只是緊急處理暫告一段落後,邱文彥話鋒一轉,提起他對後續油污求償的擔憂。

「德翔台北」輪擱淺發生頭幾天,鄰近居民迅速組成除污大隊,協助現場清除油污。攝影:Kai Chou。 

海域污漬斑斑  求償跌跌撞撞

1967年3月,賴比瑞亞籍油輪Torrey Canyon在英吉利海峽觸礁,11萬噸原油洩漏,污染面積高達700平方公里,英國東南與法國西北沿岸皆受到波及。這起事件促成了國際油污賠償制度的建立,多年下來,國際上已逐步發展出「民事責任賠償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Civil Liability of Oil Pollution Damage, CLC,1992)」,訂下漏油污染損害賠償範圍,包括:財產損失、漁業、海產養殖和環境損害等項目;且國際間已有「船東營運責任險(Protection & Indemnity Insurance,P&I)」,確保損害發生時會有一定的金錢補償。

不過台灣的法令與國際仍有一段差距。2000年《海洋污染防治法》上路前,台灣對於擱淺油污的求償只能以民事法律求償,例如1977年的「布拉格號」擱淺,1萬5千噸的原油洩漏後,北部沿岸與海域遭到嚴重傷害,在沒有精確計算模式的情況下,漁業粗估損失高達10億台幣,但只能求償到300萬美金(約1億台幣)。

即便在《海洋污染防治法》施行後,台灣在油污損害求償上,依舊跌跌撞撞。回顧2001年,當時《海洋污染防治法》上路才一年,台灣南部墾丁外海發生「阿瑪斯號」擱淺事件。當時行政院在擱淺後21天,才終於成立跨部會緊急應變小組,請研究人員前往勘驗。但潮間帶死亡的生物早已被潮汐沖走,無法記錄到第一時間的生態衝擊。

隨後環保署向「阿瑪斯號」船主索賠生態損失約3億5千萬台幣,但船方僅願意賠償1億多元,雙方協商不成,走入訴訟程序。彼時對於基礎生態資源因為沒有足夠的研究,加上事發第一時間也未有研究人員前往現場勘驗,因此對於生態損害難有有利的證據佐證。

2003年時任環保署長的郝龍斌堅持主張跨海向船東保險公司所在地的挪威法院打官司,但兩年後,挪威法院判決賠償台灣953萬台幣,但珊瑚復育費用、漁業復育費用、稅收損失及觀光收入損失等,因為缺乏基礎資料,遭法院認為無足夠證據證明、或認定該損失與油污間存在因果關係,因此未核准。另外台灣還得負擔訴訟費用1千6百多萬台幣,一加一減,等於倒賠600多萬,被外界譏笑為「賠了夫人又折兵」。

原本環保署還打算繼續上訴,但在評估上訴勝算不高後,決定達成和解,由船東賠償3千4百萬台幣作為生態賠償,並代付1千6百萬的訴訟費用。

200205 墾丁龍坑阿瑪斯號-by珊瑚礁學會-鄭明修

2002年5月,墾丁龍坑阿瑪斯號沈船衝擊海底生態,卻因缺乏基礎調查資料,向船主求償失利。圖片提供:鄭明修(CC BY-NC-SA 2.0

「阿瑪斯號」之後,「重大海洋油污緊急應變計畫」誕生,明定了擱淺油污發生後的權責分工,執行清污、監測與復育等工作,例如農委會負責協助漁業與生態污染,環保署則作為後續求償專責單位。並由環保署撥款1億8千萬用在「充實海洋污染防治緊急設備計畫」。制度逐步建立,讓擱淺油污發生後的財產損失、除污費用等大抵也都能依法順利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但看似權責分明的組織分工,實際上卻是漏了一大塊:「生態損失」落入了三不管地帶。

生態損失誰負責? 各單位踢皮球

談起政府組織分工,邱文彥皺了皺眉頭分析:如果從法規來看,專責漁業與生態損害的單位屬農委會,但農委會底下掌管保育的林務局,過去偏重的是山林而非海洋,「且林務局管的是野生動物,那『浮游生物』算不算野生動物?它管不管?那你說管海洋保護區的,農委會裡就只有一人在做這件事,而且這人還不是專職負責生態業務;另一邊環保署裡管海洋污染的又只有三個人!要怎麼管?」

但生態損害與生物調查,究竟該算誰的權責?端傳媒記者在各政府機關之間問了一圈,得到如下回應:

林務局表示,除非是自然保護區,或是有保育的鯨豚類受到影響,才算林務局的。一般海岸油污造成生態損失,可能要問環保署。

環保署則是強調,油污的處理程序中,生態損害並非屬於他們的權責,「我們是負責油污處理,還有後續訴訟。至於求償中涉及漁業與生態損失的部分,則是等農委會得委託調查報告出爐後,再來討論。」

另一個問題是和漁業息息相關的生物資源,但問及漁業署對於生物調查的態度,漁業署則是強調,擱淺發生後,就會委託學術單位進行調查,以利後續求償,至於平時,漁業署僅有針對「漁獲」數量做調查。

各個單位的回應透露了一個共同的態度:,面對油污侵害生態,唯一的解方便是委外調查污染程度後再求償。但缺了基礎生態調查,生態損失該如何評估?對此曾經承接油污調查工作的鄭學淵,以及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廖正信異口同聲,無奈地說:「就只能依靠零星的學術調查來當背景資料。」

攝影:周昭蕊

台灣海洋及海岸生態調查,如今仍權責不明。圖為受油污波及的螃蟹。攝影:周昭蕊

缺基礎生態調查  求償變喊價

也因為面對廣闊海洋,行政資源卻相當有限,「結果我們對於海洋的認識很少,基礎調查也常是『過與不及』。」邱文彥舉例,像是核電廠附近,為了環境影響評估需要,因此會有大型的海洋調查計畫;或是國家公園的範圍內,主政者對於某些物種情有獨鍾,就會成立相關的調查研究,「但這類調查往往無法延續,上面換人調查就中斷。」至於全面的海洋資源基礎調查,則是從來沒有進行過。

由於平時沒有基礎生態調查,因此每一次擱淺油污,都像是「第一次」為污染地區做生態調查。「2008年同樣在石門,『晨曦號』擱淺,兩百噸重油外洩。那時就是我去做生態調查的,在這之前那邊根本沒有做過調查。」鄭明修說,缺乏基礎調查做比對,因此生態污染就僅能以「污染後的現狀」來評估損失。

「北海岸這邊還好一點,因為有核一、核二廠。」廖正信解釋,過去核一、核二廠每年都得為鄰近海域做生態調查,「因為他們要抽海水冷卻,也會排放高溫的冷卻水,就得調查這會不會影響鄰近海域。」

加上核電廠抽取海水的取水口設有格柵,避免魚蝦蟹被吸入取水口中,而撞擊柵欄的生物數量,正好成為鄰近海域生物的抽樣,有利於理解海域生態。「不過因為核電廠相關經費越來越少,現在都只做撞擊柵欄的生物數量研究而已。」廖正信說道。而油污得依靠核電廠提供基礎生態調查,不啻是一種黑色幽默。

更可笑的是,即便能與船主達成和解取得生態賠償,「像『晨曦號』後來有拿到錢,但卻沒用在生態復育上,因為我們的政府主張『自然復育』,就是讓它自己慢慢復原。」至於錢花在哪?廖正信笑了笑說,或許用在增設路燈上吧。

也因為缺乏持續性的生態調查,讓後續求償總淪為「菜市場喊價」相互殺價最終妥協到雙方能夠認同的數目,「有時候船主還會和漁民先達成和解,付了一筆賠償金,就當成他們有對生態損失做了補償。後續我們在爭取生態損害賠償時,船主還會理直氣壯的說他們已經賠過了。」談起過去參與求償的經驗,鄭學淵又氣又無奈。

海洋事務散落各部會  專責機構猶難產

而長期缺乏基礎生態調查,追根究底便是在行政組織上,海洋事務散落各部會間,而各部會各司其職,同時也畫地自限,因此單單一個生態資料庫,竟能十多年來毫無動靜。拖延多年的海洋專責單位,總是只會在選舉期間「只聞樓梯響」,選舉過後卻「不見人下樓」,最後以「打折」的型態推出。

鄭學淵直言:「海洋沒有選票嘛,你知道農委會底下的『農林漁牧』哪個產值最高嗎?是漁業最高。但是比起農業,投注在漁業上的資源少了許多。因為農業裡頭有廣大農民選票,海洋沒有。」

面對三、五年便發生一次的擱淺油污,邱文彥和鄭學淵都建議,至少應該針對四大易擱淺熱點進行基礎生態調查,鄭明修也認為,每十年就應該進行一次大規模調查,建立基礎生態資料庫;中間則是三年更新一次資料庫。藉此對於油污傷害有更精確的掌握度,生態復育上也能有個參考座標。除了需建立資料庫以利求償,2011年行政院研考會提出的政策建議書也提及,應比照《油污損害國際賠償基金國際公約》,建立賠償基金,來補償損失和協助損害回復。只是依目前組織改造的狀況來看,究竟能否有專責單位肩負起這項工程,答案恐怕並不樂觀。

15年前的「阿瑪斯號」如今還沉睡在墾丁海域,無疑是台灣長期忽略海洋事務所留下的一道疤痕。但15年過去,對於海洋的關注依舊不足。台灣陸地面積3萬6千平方公里,海岸線1千5百多公里;周邊可控制海域17萬平方公里,藍色海洋面積是陸域面積的五倍,但海洋始終無法受到重視,鄭學淵感慨,「台灣哪裡是『海洋國家』,根本只是『海鮮國家』。」

【德翔台北擱淺北海岸-現況空拍影片】

【你來報報】離情依依! 金山小鶴出海後「返台」

$
0
0
本報2016年5月5日新北訊,公民記者瑭芯報導

去年誤闖松山車站的「金山小白鶴」,滯留台灣513天後,昨(4)日隨著三隻東方白鸛展翅高飛,原以為牠想念故鄉西伯利亞,就此展開歸鄉之旅,但就在今(5)日下午2點左右,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在臉書發文:「小鶴仍在台灣,未出海!」

消息傳開,網友對小鶴的不捨心情如同洗三溫暖般,不變的依然是滿滿的祝福。不管小鶴自己對未來去留如何選擇,期盼小鶴能開開心心,順利成長,畢竟牠還是隻尚未成年的亞成鳥。

邊飛邊叫的小白鶴(由上而下第3隻)與另3隻東方白鸛一同盤旋並肩高飛,混群遷徙往野柳方向出海。鳥友林志一攝

邊飛邊叫的小白鶴(由上而下第三隻)與另三隻東方白鸛一同盤旋並肩高飛,混群遷徙往野柳方向出海。鳥友林志一攝

小鶴返台 公部門:不再干預去留

4日早上11點35分,新北市動保處莊國樑紀錄到小白鶴先在濕地上空盤旋五次,最後一次高飛後消失無蹤,接著有鳥友拍到小白鶴與另三隻東方白鸛並肩齊飛的照片。

小鶴仍在台灣北部,請各地鳥友幫忙觀測有藍色腳環的白鶴並回報,更請大家對小鶴保持距離,不干擾、不接觸、尊重自然給予最大的祝福與鼓勵。邱銘源提供
小鶴仍在台灣北部,請各地鳥友幫忙觀測有藍色腳環的白鶴並回報,更請大家對小鶴保持距離,不干擾、不接觸、尊重自然給予最大的祝福與鼓勵。邱銘源提供。

邱銘源說,小白鶴中午離開老農黃正俊的蓮花田,後來飛至海尾遇見另外三隻東方白鸛,四隻鳥一起並肩高飛,漸漸盤旋至肉眼看不見的高度。去年此時小白鶴也曾單獨飛行離開一、二天後回來,但這次多了三隻亞成的東方白鸛作伴,若入夜後還沒回來,研判極可能就是出海北返了。

而至截稿時間,小鶴蹤跡大轉彎。邱銘源臉書再次發文:「下午2點觀測到小鶴仍在台灣,並未出海。」

邱銘源並表示,還是亞成鳥的小鶴,昨日跟隨的三隻東方白鸛也還是亞成鳥;可能是天候不佳,導致牠脫離三隻東方白鸛,選擇獨自留在台灣北部。並且,由去年小鶴曾飛往松山機場事件,經過公部門的討論結果,未來小鶴的去留由小鶴自己決定,人類不再多做干預,除非受傷才協助將他送進動物園。

不只是攝影集、Line貼圖 小鶴帶來「金山倡議」

2014年12月13日遠從西伯利亞來到台灣的西伯利亞白鶴,因一場風暴與親鳥失散後,選擇了新北市金山清水農地落腳成長;親人不怕生的牠,與老農親密互動的畫面,擄獲台灣民眾的心,從此被暱稱為「金山小白鶴」,更喚起台灣民眾善待土地與友善動物的省思,鳥友在前往攝影紀錄其優美姿態中,幾番檢討,也學會面對野生動物需要保持友善的相處距離。

在這500多個日子,雖然台灣歷經兩次強烈颱風,但新北市府、行政院林務局都給予小鶴相當的關懷,尤其農地地主視其如親的照護。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除了替地主提出補助計畫,更為小鶴出版攝影集以及Line貼圖,還在小鶴抵台週年之際,前往99.9%白鶴渡冬必停留的中國鄱陽湖保護區,進行請益與對談。

鳥來是偶然,鳥走是必然。振翅高飛的小鶴再度展開歸鄉旅程,留給台灣人美好回憶,種下環境教育的種子。邱銘源提供

鳥來是偶然,鳥走是必然。振翅高飛的小鶴再度展開歸鄉旅程,留給台灣人美好回憶,種下環境教育的種子。邱銘源提供

另外,為營造友善農業,新北市政府與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提出「金山倡議」,期望透過永續利用自然資源,尋找人與土地共生的未來。邱銘源並說,小鶴今年把棲地黃老伯蓮花田的蓮花吃掉剩1/6的收成,原本他想幫黃老伯捐款改善農損,但黃老伯婉拒了捐款善意,並希望「政府能有制度的補貼因保護保育類動物所受到的農損,也能鼓勵農民接受『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友善環境耕作方式,同時也友善動物。」邱銘源也希望民眾多購買黃老伯的蓮花和相關農產品,支持鼓勵他,期待更多候鳥來作客,才是小鶴曾經留下的價值。

「鳥來是偶然,鳥走是必然。」邱銘源說。白鶴是遷徙鳥和越冬鳥,繁殖地遠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薩哈共和國和西伯利亞西部,要回到西伯利亞故鄉須經過6000哩的長距離遷徙。雖然昨日確定小鶴脫離台灣觀察視線後,已向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發出協尋通報,但目前小鶴還在台灣,未來需要請各地鳥友幫忙觀測有藍色腳環的白鶴並回報,回報消息請寄 ceo.eef@gmail.com。

 

不等《海岸法》 杉原棕櫚明再闖環評大會

$
0
0
本報2016年5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案」環差案,曾在去年7月的第288次環評大會,因需等待釐清《海岸法》與開發案間的競合,而遭到暫緩審查,但在相關子法尚未完成前,此案卻將在明(6)日的297次大會再次進行審查。

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當地部落居民與立委高潞以用、陳曼麗等,5日舉行記者會轟此案既未釐清《海岸法》相關,更未取得當地原住民同意,應該繼續暫緩審查,更呼籲新政府上任後,要對東海岸開發的陳年老案重新檢討、通盤規劃。

杉原棕櫚案環差前記者會

杉原棕櫚明又闖環評大會,遭痛批不等《海岸法》、不甩原民傳統領域。攝影:賴品瑀。

東海岸最大開發計畫 舊政府下台前硬闖關

此案鄰近日前環評違法定讞的「美麗灣渡假村」,同樣位於台東都蘭灣區域。且26公頃面積、550間房間的規模,是台北大巨蛋的2.5倍、美麗灣渡假村的四倍多,更是目前東海岸最大的開發計畫。

早在2002年,此案就已經通過環評,但因超過3年未開發,因此從2010年依環評法展開環境差異分析審查,至今已做了七次環差,當中甚至曾違法進行水保工程而遭環署開罰,亦是充滿爭議的一個開發案。刺桐部落青年林淑玲指出,此案衝擊當地珊瑚、海龜等海洋生態,550間客房的規模對當地居民用水的問題也還沒有得到解決,且當地僅有一條台11線可供出入,應該謹慎評估引入更多遊客的後果,這些當地居民的質疑,在過往的七次環差審查都沒有得到解決。

立法委員陳曼麗強調,延宕十三年的海岸管理法通過,如今美麗灣已經證明是一個錯誤,但就在海岸保護範圍逐步邁向公告,新舊政府即將交接之際,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案卻在此時審查,實有偷跑之嫌
立法委員陳曼麗強調,延宕十三年的海岸管理法通過,如今美麗灣已經證明是一個錯誤,但就在海岸保護範圍逐步邁向公告,新舊政府即將交接之際,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案卻在此時審查,實有偷跑之嫌。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在288次環評大會時,此案遭要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局洽內政部釐清海岸管理法規定,此次重回環評大會,觀光局提出內政部營建署指明本案並未座落於「近岸海域」、「潮間帶」、「最接近海岸第一條濱海道路向海之陸域地區」等三項區位,至於是否位於「海岸保護區」、「海岸防護區」、「重要海岸景觀區」、「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 定之地區」等四項區位,須視未來劃設結果而定。若未來確實座落於上述四項區位,開發單位仍需依海岸管理法第 25 條第 1 項規定,檢具「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向中央主管機 關(內政部)申請許可。

但在民間看來,此案是趕在明年2月《海岸法》子法出爐,與舊政府下台前的最後一次環評大會硬要闖關。 

傳統領域公告未完 廠商不認原民土地 

開發商東合開發建設公司一再宣稱,其基地並非原住民土地。理由是原民會尚未依法完成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的劃定與公告,因此主張不受《原基法》第21條規定,需要許得當地原住民部落的知情同意。對此,立委高潞以用指出,當地族人都說得出每一塊土地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使用的證據,證明族人長期在當地有漁獵、農牧與祭儀的行為,這些都足以做出客觀的認定。

以往以《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相關子法未完成、傳統領域未完成公告為由,而不認原住民區域、不願依《原基法》取得原民知情同意的案件不少,但高潞提醒,從司馬庫斯案的判決可知,傳統領域在司法上已經獲得承認,開發單位與相關政府部門都應正視。

高潞以用:原民知情同意 開發前中後期都應取得

地球公民顧問蔡中岳舉出環署先前在3月時對鄰近的「黃金海」一案的環評中,要求取得周遭的都蘭、刺桐、加路蘭部落的知情同意,提醒環署應該對棕櫚案有一樣的標準,而高潞更進一步認為,不但是相鄰的都蘭、刺桐、加路蘭部落都受影響,都蘭灣也屬更遠的馬蘭、南王部落的傳統領域,這些部落都應該享有知情同意的權利,且應該是在開發計畫的規劃、審查、決定的過程中,前中後期都應得到原民的參與及同意。

除了部落知情同意權外,地球公民研究員黃靖庭指出,都蘭部落正在提出海岸保護區劃設範圍,而棕櫚案也非常可能座落其中,這是他們主張此案應該等待《海岸法》的原因。

都蘭部落爭取參與保護區劃設 《海岸法》有依據

《海岸法》的相關子法進度,現在正在進行調查,內政部營建署預計要在明年2月公告一二級保護區範圍,而都蘭部落即依《海岸法》,積極爭取參與周邊海岸保護區的劃設。

在《海岸法》中的相關規定,包括第7條對「海岸地區之規劃管理原則」中的「八、保存原住民族傳統智慧,保護濱海陸地傳統聚落紋理、文化遺址及慶典儀式等活動空間,以永續利用資源與保存人文資產」;與「九、建立海岸規劃決策之民眾參與制度,以提升海岸保護管理績效。」及第16條的「海岸保護計畫之擬訂,涉及限制原住民族利用原住民族之土地、自然資源及部落與其毗鄰土地時,審議前擬訂機關應與當地原住民族諮商,並取得其同意。」

林淑玲代都蘭部落頭目姜清武與部落階級發表宣言:「此開發案對區域內原民的日常生活甚鉅,且依照《原基法》第21條規定,此開發案部分位於都蘭部落傳統領域內,理應取得都蘭部落的討論與同意;都蘭部落已針對《海岸法》相關規定召開年齡組織會議,決議應由部落自主規劃相關海岸保護區與防護區。在相關規劃完成前,請開發單位與主管機關暫緩審查該開發案」

黃靖庭表示,真正在地生活的部落居民,才是最瞭解當地海岸的實際狀況,海岸保護區的劃設本應如此由下而上。

黃靖庭更重申,目前這批東海岸開發的案子多在十多年前通過環評,但當時的時空背景與法規都以大不相同,這些老舊的環評應該全面通盤檢討,環保署與觀光局不該再「擺爛」。立委陳曼麗亦表示,在520之前先不要處理此案比較好,以免做出「遺憾」的決定,至於之後的新政府對於東海岸的開發案,應該開放更多的公民參與機會,以傾聽民意。

東海岸面臨諸多開發案威脅;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東海岸眾多開發案,環團呼籲通盤檢討老舊環評。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抗議縣府「先施工、再審議」 民團籲東港溪舊鐵橋定正式古蹟

$
0
0
本報2016年5月5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屏東縣政府在東港溪潮州舊鐵橋上施作自行車道工程,遭地方居民抗議破壞百年文化資產,日前縣府緊急暫定古蹟後,將於明(6)日召開文資審議會,確認鐵橋文資身分。潮州舊鐵橋活化保存聯盟今在舊鐵橋旁召開記者會,找來鐵橋兩端鄉鎮首長、在地居民及鐵道文化協會共同聲明,提出指定正式古蹟、恢復鐵橋原始樣貌,以及建立民眾參與三大訴求。

屏東縣政府即將進行文資審議,潮州舊鐵橋保存活化聯盟及竹田、潮州兩鄉鎮首長站出來呼籲將東港溪舊鐵橋定為正式古蹟。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政府即將進行文資審議,潮州舊鐵橋保存活化聯盟及竹田、潮州兩鄉鎮首長站出來呼籲將東港溪舊鐵橋定為正式古蹟。攝影:李育琴

批縣府矛盾  「先破壞古蹟,再來審議是否為古蹟!」

潮州舊鐵橋活化保存聯盟表示,三年前因高架化鐵路局要將舊鐵橋拆除時,在地方團體與縣府介入下搶救下來,以做後續保存活化,但是縣府在去年底開始施作自行車道工程,卻破壞建築體結構,且施工細節不透明,經民眾抗議,工程單位更以鐵橋不具文資身分為由,繼續施工,造成現在舊鐵橋面目全非。

潮州在地居民黃美鈴說,舊鐵橋對潮州鎮民、竹田鄉民都有很美的回憶,如今看了都要流淚。她說,「文化要保存不是用嘴巴講的,呼籲縣府將鐵橋定為古蹟。」

東港溪舊鐵橋兩端的竹田和潮州鄉鎮首長也出席記者會,對縣府不尊重地方意見表達不滿。「縣府自己先破壞古蹟,然後再來審議它是不是古蹟!」潮州鎮長洪明江指出縣府荒謬之處。他說,自己雖非文史工作者,也不是歷史學家,「我只知道古蹟的重要,人民記憶的重要,政府沒有權力破壞人民珍貴無價的記憶。」

他批評縣府在發包施作工程前,不與地方知會、討論,也沒有邀請民間團體或鐵道文化專家共同參與。他說,「一個當政者,要向歷史負責,這座橋百年來連結竹田和潮州間鄉民的感情,希望縣府正視這項地方珍貴的資產,指定正式古蹟。」

地方居民拿出2013年拍攝的照片,要求恢復舊鐵橋原貌。攝影:李育琴

地方居民拿出2013年拍攝的照片,要求恢復舊鐵橋原貌。攝影:李育琴

竹田鄉長:發展地方觀光 要先保留珍貴資產

竹田鄉長傅民雄則表示,舊鐵橋1920年啟用至今,即將屆滿百年,本來要與潮州鎮一起討論聯合慶祝活動,卻慘遭縣府工程破壞,讓人無言。他說,「這座橋連結兩地,也連結現在與過去,更連結到未來,是未來要留給子孫的資產,這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

竹田鄉有日治時期全木造車站「竹田驛站」,過去在民眾參與守護下,獲得保留,周邊並規劃成文化、釀造展示園區,是當地知名景點。傅民雄說,地方對於發展文化觀光旅遊有默契,希望以此串聯鄰近鄉鎮共同推廣,而把珍貴的文化資產保留下來,就是最重要的開始。

縣府:規劃自行車道再利用  舊鐵橋才得以保存

屏東縣政府認為,自行車道的施作是舊鐵橋得以保存的理由之一。原本要被拆除的舊鐵橋,縣府從2015年10月開始認養,同時向體育署爭取2500萬元經費施作自行車道,以串連屏東單車國道。

對於施工造成的破壞,縣府表示,只有橋墩紅磚的千分之0.25遭到損壞,目前已依原狀暫時復原,未來也將擬妥長期改善計畫。對於鐵橋的文資審議,縣府表示,希望明天會有完美的結果。

台鐵高架化後,具有古蹟價值的舊鐵橋並未拆除,由縣府認養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台鐵高架化後,具有古蹟價值的舊鐵橋並未拆除,由縣府認養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鐵道文化協會:屏東最有價值的舊鐵橋  不應用意象式保存

縣府有心保存,但是這種「先施工,再審議」的過程,讓民眾十分氣憤。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發言人陳建竹表示,縣府要發展觀光,民眾會支持,但是不是用這種粗糙的方式,欠缺完整規劃。

陳建竹指出,屏東縣最有價值的兩座舊鐵橋,一是下淡水溪鐵橋,另一座就是東港溪舊鐵橋,而下淡水溪鐵橋幾年前因颱風遭大水沖斷,東港溪舊鐵橋是僅存橋墩完整,且還具有連繫功能的鐵橋。

然而東港溪舊鐵橋卻不是古蹟,他批評,縣府不能因為沒有古蹟身分就以為可以大肆作為,甚至用只損壞千分之0.25這種數據愚民。他說,縣府在再利用的過程中,除了破壞兩邊的橋座,把具代表性的鐵軌拆除,打上混凝土,把漂亮的枕木、橋的架構全埋在裡面,鐵橋的顏色、結構都完全變調,只用意象式的保存,未來人們無法了解鐵橋原本的功能。

自行車道施工後,鋪上水泥、鋼板,將珍貴枕木、結構埋住,看不出鐵橋原有的功能。攝影:李育琴

自行車道施工後,鋪上水泥、鋼板,將珍貴枕木、結構埋住,看不出鐵橋原有的功能。攝影:李育琴

事實上,國外將廢線鐵軌與休閒觀光結合的成功案例很多,既能保存鐵道文化資產,也能多元利用平面鐵道的體驗功能,發展觀光,陳建竹說,縣府這種「動工在先、審議在後」的做法,扼殺鐵道文化資產的價值。


台灣公園真奇怪 不變的榕樹群×水泥仿木欄杆

$
0
0
作者:meowying

從小到大印象中的公園,總是有著群聚濃密的榕樹群,光禿禿的土壤地面,園區步道不是抿石子、就是水泥和柏油路,新修補的可能變成是混凝土磚,但總是有不同的形式與顏色,大約有個三到五種。

群聚濃密的榕樹群,圖為南港公園。圖片來源:meowying。

若有水池的話一定會配上一座中國式的涼亭,大一點的水池還會有中國式的橋,柱子一定是白色的,然後有雕花。

中國式的涼亭,攝於天和公園。圖片來源:meowying

左圖為白色雕花柱,攝於天和公園;右圖為中國式拱橋,攝於南港公園。圖片來源:meowying

大一點公園就會有座磨石子的圓形的溜冰場,但是跳舞的阿姨使用率比小朋友都要高很多,每天早晚和周末定要來跳一番舞! 如果公園有兒童遊戲區一定有座磨石子的溜滑梯,遊具不多但是溜滑梯是必備的。

磨石子溜冰場與溜滑梯,攝於天和公園。圖片來源:meowying

最後還有一個記憶深刻的部分,就是欄杆一定是要水泥柱的仿木或是仿竹欄杆,這些幾乎都是記憶裡公園的基本款。

水泥仿木欄杆與水泥仿竹欄杆,攝於天和公園,圖片來源:meowying

因為一直習慣著這樣的公園環境記憶,從來也沒有特別留意公園的生態環境,或是質疑這樣的環境生態,即使連出國看到國外綠意盎然,舒適美觀的公園,心裡浮現的念頭也常常是「國外嘛,氣候、人文環境都不同,空氣、土壤本來就比較好,人文素質也比較高,當然囉! 」

一直到自己開始接觸景觀建築這個專業,在求學研究與國內外實務經驗的累積後,開始漸漸發現小時候記憶裡的公園其實隱藏著公園很多環境生態不健康的隱憂。早期公園的景觀慣用特有的幾種樹木來創造綠意,其實是降低了公園的生態多樣性,而國人印象中公園必備版的榕樹,也因早期對其特性不夠了解,並未根據榕樹的優點來栽種,種植過密的方式反而讓其原有板根的特點,變成阻礙及侵害公園生態健康發展的原因之一。

榕樹板根現象並攀附到其他喬木,攝於天和公園,圖片來源:meowying

而光禿禿的土壤地面則是顯示公園土壤的貧脊性,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因缺乏複層植栽因此土壤流失頻繁,或是長期民眾的踩踏,同時也是因為大部分的公園底下都是廢棄土,這樣長期的養份不足也直接影響到公園內所有的植栽生長狀況。

左:土壤流失;中:土壤夯實;右:土壤貧脊。攝於天和公園,照片來源:meowying

公園的水池不管是石砌或是水泥,都屬於非自然硬岸,無法有任何動植物生長,以生態永續的角度來看,都是不建議的方式。

左圖石砌硬岸,攝於為天和公園;右圖水泥硬岸,攝於南港公園。圖片來源:meowying

然而溜冰場同時提供民眾跳舞與孩童溜冰的共用使用型式,也啟發了我們有效地規劃空間的多功能特性,同時也提醒設計者對公園使用者特性與需求的重視。

從習以為常的公園慢慢去發現一些特點,不論是環境議題或是新的設計觀點,雖然顛覆了很多根深蒂固的舊有印象觀念,但是也讓自己對台灣的生態環境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因為自己專業背景的關係,受用不少,建議大家下次不妨也注意身邊的公園環境,是否也發現了這些現象呢?下次大家也可以看看自己住家附近的公園,那些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設施物或是樹木種植方式,是否真的對樹木友善?對生物友善?公園在我們生活中越發重要,下一篇會再繼續介紹永續生態公園的願景。

北極融冰加快 美、加發警訊:氣候難民潮迫在眉睫

$
0
0
本報2016年5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內政部長朱爾(Sally Jewell)首次正式出訪加拿大,與加拿大環境部長麥克納(Catherine McKenna)在魁北克會面,共同針對氣候變遷對原民社群的影響發出警訊。朱爾指出,隨著北極持續暖化,美國將需要面對氣候難民潮問題。

ShoreZone(CC BY 2.0)

阿拉斯加西北部的基瓦里納村(Kivalina),逐漸在海水沖刷下流失。圖片來源:ShoreZone(CC BY 2.0)。

北極冰融加速 氣候難民問題國首當其衝

北極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在今年極度溫暖的冬天後,冰量創下歷史新低。

朱爾說,「美國將出現氣候難民。我們必須商討如何因應需要遷移的社群。政府需要提供具體的支援,和原民社群合作,他們將面臨困難的抉擇。」

北極溫度上升、冰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影響人類和動物,如北極熊和海象。動物抓魚和長途遷徙的能力受到挑戰,甚至在阿拉斯加舉辦知名的狗拉雪橇比賽都成問題。

科學家預測,2040年代的夏季,北極將至少有幾天會完全沒有冰。自1980年代起,北極夏日結冰範圍已經縮水約300萬平方公里。北極冰層消失可能在過去無法到達處開啟新的運輸航道,也帶來漏油和原民生計受影響的疑慮。

氣候變遷衝擊文化 阿拉斯加原民社群恐不保

朱爾指出,阿拉斯加偏遠的基瓦里納村(Kivalina)正逐漸在海水沖刷下流失。基瓦里納村位於沿海、北極圈上約80英里處,由於冰越來越薄,有被雪崩掩埋的危險,400個村落將被迫遷移。歐巴馬也曾因此親自前往探視。

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其他地區也將出現同樣的問題。朱爾表示政府必須有所行動和支援,幫助當地社群建立因應氣候變遷的韌性。但目前為止,美國共和黨反對任何保護或移置阿拉斯加城鎮的預算。

「氣候變遷不只是永凍層融化,對文化也將造成巨大衝擊。」麥克納說:「當冰封形成的道路融化中斷,各聚落無法互動,將嚴重影響糧食安全。」

【你來報報】烏來泰雅生產合作社誕生 5月首推桂竹筍節

$
0
0
本報2016年5月6日新北訊,公民記者許宏偉報導

為了推廣烏來泰雅部落的農特產品,第一個族人自主成立的生產合作社誕生了。合作社將和烏來區公所合作,5月14日起連續三個周末,在區公所前舉辦桂竹筍節,展現部落文化與農友無毒農業的成果。

最近七位烏來當地從事有機耕作的農民,包括理事主席周志國、葛思悠農場主人李秀菊等,發起成立了「烏來泰雅農特產品生產合作社」,目前共有農友73人加入,他們將力行無毒、友善環境的高品質農業,也找尋發展各農場的特色,像是發展烏來風味餐,桂竹之旅與原住民陷阱製作教學等,一同對外行銷,希望成爲烏來高品質農產品品牌的推手。

合作社主席周志國(左)與葛思悠農場主人夫婦合影。攝影:許宏偉。

合作社主席周志國(左)與葛思悠農場主人夫婦合影。攝影:許宏偉。

烏來位於大台北的水源保護區,環境自然,水源乾淨,要讓農業永續發展,無毒有機農業是最適合的方式,可以避免污染水源,也更符合現代人追尋健康的的需求。周志國表示,無毒,有機,自然農業,是合作社不同階段的目標,最終走向取用在地資材,製作天然的肥料,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與周遭生物,創造農業與環境生態共生的自然農業。

如何使用自然資材,周志國舉例說明:使用當地常見的咸豐草或桂竹筍殼與黑糖製作的天惠綠汁,只要一點的用量,對於農作物的生長,就有很棒的效果。而使用小米酒加機油製成的誘捕籠,對於蟲子與蝸牛的防治,也是充滿了智慧與效果。

他也表示,馬告因為多年來的推廣,逐漸成爲原住民重要的經濟作物,原始的馬告都是自然生長的,呈現大範圍卻稀疏的分佈,為了擴展馬告的產量,合作社也邀請的新竹農改場五峰站站長、馬告種植專家馮永富,來到此地開設馬告研究班,預計會教導合作社的農民種植下3000棵馬告樹。

合作社也和區公所配合,將於5月14、15日起連續三個週末,在烏來區公所前共同舉辦桂竹筍節。合作社將準備帳篷與攤位,讓10多戶的農民來這裡販售桂竹筍,也利用桂竹舉辦了竹竿舞,桂竹美食,竹蜻蜓,剝桂竹筍比賽等活動,連比賽勝利者的獎品,都是美味好吃的桂竹筍呢!

周志國說,烏來當地原住民有一個心願,就是代代都能夠在這塊祖先的土地上,自給自足的生活下去,活出尊嚴與希望,把這裡打造成一個農業與自然環境共生的生態,便是一個很有機會的方法,而烏來泰雅農特產品生產合作社的73位成員,也一起努力著邁向未來。

從葛思悠農場遠眺烏來「美人山」景致。攝影:許宏偉。

從葛思悠農場遠眺烏來「美人山」景致。攝影:許宏偉。

※ 本文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環保署、大安社區大學、台灣和平草根聯盟、靈山文教基金會合辦之「2016環境大聲公‧環境新聞編採營」學員實作作品。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蘭嶼珊瑚礁魚兒變少又變小 環團籲遊客拒吃

$
0
0
本報2016年5月6日台東訊,蕭伊真報導

適逢勞動節連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帶領18位志工,到蘭嶼協助進行2016年度珊瑚礁體檢,紀錄當地珊瑚礁生態系狀況。整體調查結果顯示,蘭嶼活珊瑚覆蓋率在部分海域達「優良」程度,但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的種類很少,且族群密度偏低、個體偏小。

雖無法證實此與蘭嶼近年觀光客增加,對海鮮需求上升是否有關。但主辦單位提醒,遊客拒絕食用珊瑚礁魚類,將有助於保育海洋資源。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潛水志工每年固定到蘭嶼進行珊瑚礁體檢。攝影:蕭伊貞。

守護珊瑚礁  在地參與很重要

雖然珊瑚狀況良好的地點都在北邊海域,但受天氣影響,僅能選擇北邊的玉女岩、西岸珊瑚分布較少的土地公廟及椰油灣等三處進行體檢調查。

三個地點的活珊瑚覆蓋率介於20-70.6%,差距極大。玉女岩的活珊瑚覆蓋率高達66.9-70.6%,以國際標準來說屬於「優良」等級,而其他兩處調查點位於蘭嶼西岸,本來就是珊瑚分布較少的區域,因此活珊瑚覆蓋率僅有約20%。

而玉女岩及椰油灣的深處發現藻類覆蓋率達5.6-6.9%,志工也在海溝發現大量藻類繁生,可能是因為季節交替所致。土地公廟外及椰油灣的活珊瑚覆蓋度偏低,無法呈現出一向有「世界級潛場」美譽的蘭嶼珊瑚礁概況。

這凸顯出由當地業者或居民參與珊瑚礁體檢的重要性,因為他們不若外地志工受限於駐島的時間,能在風浪允許時,隨時下海調查,也可調查更多的潛點,收集到較全面的資訊。另外,工作人員也在三處發現少部分珊瑚有白化現象,值得多加關注。

珊瑚白化-志工吳啟明提供

體檢在三處檢測點發現零星珊瑚白化現象。圖片提供:吳啟明。

觀光客多了之後...

魚類部分,三處都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每100平方公尺0.25-2.75隻,以土地公廟深處最高,土地公廟淺處最少。另外在這三個地點也零星記錄到石鱸、鸚哥魚。無脊椎動物部分,玉女岩深處、土地公廟淺處及椰油灣都記錄到魔鬼海膽,以椰油灣深處的族群密度最高,每100平方公尺高達23.75隻;另外除玉女岩深處外,其他地點皆記錄到硨磲貝,以土地公廟淺處的族群密度最大,每100平方公尺4隻;但個體都偏小,大部分小於10公分。其他指標性的無脊椎動物則闕如。

整體調查結果顯示,蘭嶼活珊瑚覆蓋率在部分海域達到「優良」程度,然而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的種類都很少,且族群密度偏低、個體偏小。而某位不具名的外地潛水教練表示,其長年帶隊到蘭嶼來潛水觀光,學習到蘭嶼人原本即以海為生,但捕撈量和生態恢復量是平衡的,惟近年來蘭嶼近岸漁業資源不如以往豐富,或與觀光客人數逐年增加,導致業者必須捕撈更多海鮮以滿足遊客的口腹之慾有關。

對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表示,民眾應該學習正確的親海方式,來到蘭嶼,可以拍照、浮潛,但外來遊客不應食用珊瑚礁魚類,可一同協助維持這裡的珊瑚礁持續生機盎然。

志工活動收穫多  潛水親海更知海 

第一次參與珊瑚礁體檢、目前就讀研究所的嚴柏顯表示,因為從小常跟父親到海邊釣魚,非常喜歡大海,也會特別注意珊瑚白化等海洋保育議題的新聞,想要親自觀察;為了做好無脊椎動物的調查,他更辛勤翻閱圖鑑學習辨識,也表示體檢比平常的休閒潛水更累,但十分值得。

而另外一位志工何俊穆表示,很高興自己的潛水技能有附加的貢獻及意義,藉由這個活動可以了解台灣珊瑚礁生態系的現況,往後會對「珊瑚礁」等相關議題有更多的關注。

團體照2-志工吳啟明提供

珊瑚礁體檢號召愛海潛水人一同定期監測海下生態。圖片提供:吳啟明。

※註:2016年台灣珊瑚礁體檢活動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會關渡自然公園共同主辦,並由台灣滙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贊助,而本梯次活動由52龍洞潛水共同舉辦。

核一廠除役進二階環評 公眾參與機會更多

$
0
0
本報2016年5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兩週前因夾帶高階核廢處置設施且不確定性太高,而遭環評大會擱置的核一廠除役計畫環評案,在6日第297次環評大會,終究決定讓此案如台電自願的進入二階環評。包括將來最終處置的地點是否就在核電廠原址內等難解問題,都將在二階環評的範疇界定中,開放公眾廣泛討論。

核一廠除役進二階環評。圖片來源:公視我們的島。

雖然樂見核一廠除役,但此環評計畫包裹高階核廢處置設施的興建,讓電廠所在地新北市政府仍感到不滿意。新北市環保局科長鄭惠芬認為,應該兩部分做分案處理,或至少在案件的名稱上表明,才能讓民眾清楚此除役計畫當中有興建設施。鄭惠芬也提到台電已經完成的露天乾貯設施,即是因為讓新北市無法信任,因此至今仍以不核發水保證照來阻擋,鄭惠芬更翻出核一在各界的值一下堅持超量使用燃料棒,造成現在得再蓋核廢處置的狀況,希望類似狀況別再重演。

台電所提出的除役步驟,需要八年的停機過渡階段、12年除役拆廠階段、三年廠址最終狀態偵測階段與二年廠址復原階段。但其實核電廠的除役除了停機、拆除設備外,台電提出除役需要新建所需的相關設施,才能對核廢進行處理。包括低放廢棄物貯存倉庫、第二期用過核子燃料乾貯設施,然上回台電提出包括用過燃料再取出設施、玻璃固化高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地放射性廢棄物焚化爐、低放射性廢棄物超高壓壓縮機、低放射性廢樹脂濕式氧化設施與外釋廢金屬暫存倉庫等設施將「視需要」興建,遭批不確定性太高,此次台電刪去「視需要」三字,也刪去玻璃固化高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與低放射性廢樹脂濕式氧化設施兩項,也等同剩下的四項是確有需要的設施。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雖然期待核電廠除役,對作為台灣第一個除役計畫的此案非常關心,然此案將過渡期的處理設施,與現在使用中的設施混為一談而顯得模糊不清,如用過燃料棒相關的設施使用期限是40年,與預計25年完成除役的計畫中有落差,且核廢料若因為最終處置場址的選址、興建的過程有延宕,或是真的找不到場址,造成要延期遷出時要如何處理,都應該包含在除役計畫之中,應該要務實的把後續可能的影響都列出來,否則只是虛應故事的審查。

此案如台電所自願的將進入二階環評,環評委員認為,本案的設施內容及期程都還不明確,不足以讓環評大會做出決定,因此提出要求,要台電在二階環評內,要釐清並規劃除役工程的工作項目與工作期程,也要提出核廢料的貯存、處理、處置及管理措施的規劃,並評估可能產生的廢水、廢液量與處理方式,及對水域生態的調查與保育對策。

在大會結論中,更要求環保署另案函請原能會加速辦理「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政策評估說明書」的補充修正。而是否此案環評未完成即無法完成除役?原能會坦言將可能有這樣的漏洞,「核電廠會一直在那裡」。

Viewing all 19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