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空間翻轉×社區動員:共享之春

$
0
0
作者: Gorge Gerini(Architecture In Delvelopment);翻譯: P.Lu(眼底城事)

就如曾經驚動世界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有效的利用社群網路串聯組織,喚醒人們意識到被壓迫,進而付諸於行動與示威,創造阿拉伯世界的改變。我想用「共享之春」(Common spring),來形容正在席捲全球的城市革命—居民在街坊鄰里間自己動手創造更好的公共空間,而這樣的風潮,帶領更多更好的公共空間被創造出來 。

「共享之春」行動是透過幾個不同做法來凝聚街道共識,如:社區農園、蚊子電影院、閒置建築物活化再利用、或利用街頭藝術因而降低車禍的發生。即便任何這樣的城市運動離阿拉伯之春的影響力都有一段距離,但如同阿拉伯之春的運動強化了對自由的想像,這樣的行為也強化了人們願意爭取有品質的城市空間,尤其是社區自發性空間發展的渴望。

欲深入探究「共享之春」這個運動,首先需要先花點功夫了解 「共享 (commons)」這個擁有多重歷史脈絡和文化意涵的詞彙。這個詞發源於英國前(或早期)資本主義時代的圈地運動:commons一詞用來形容中世紀莊園制度下,領主將其部分土地劃設為「公有地」,使其屬下平民有權在上頭從事一定程度的放牧、採集等活動。第二層的脈絡,則與義大利1960年代的自主活動(the Italian autonomic movement註1)有關。今日,「共享」則可以被理解在社群網絡之中的資源共享與再創造,以及另類全球化議題的串聯與發酵。

R-urban 是一個整合性的規劃發展方式,直接介入社區營造的過程中,並引導社區在議題上實踐。圖片來源: R-urban 

所以,什麼是城市的「共享之春」運動呢?目前已經有一些定義如:DIY城市主義(do it yourself urbanism)、城市針灸(urban acupuncture)、游擊城市(tactical urbanism)等。總而言之,代表了一種依循由下而上的操作策略,具有使命感的市民們類似途徑操作,爭取對社區有益的空間再利用行動。這樣的行動常常是短時間,低花費,並可以將既有空間、閒置空間或新空間加以活化成為公共空間,在政策與創意上延展新的使命。過去幾年間,這類行動在世界各地像是馬拉松似的持續進行著。參與的人也相當多元,可以是建築師、都市設計師、規劃師,社會學家、政治人物或任何人。吸引人的背後原因,也許並非所建構的設施,而是建構過程中所凝聚的社區力量。

這樣的城市發展方式也影響了工作與生活。有越來越多的工作者選擇生活的地方更優先於選擇工作,越來越多的公司設址在一個地方不再是因為租稅優惠,而是受到這個地方的氛圍與生活方式所吸引。人們渴望在一個有歸屬感,自明性強,並有地方認同之處生活 – 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代表著社會網絡的連結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互相分享的價值與交流經驗,這樣的分享能再深化社群間的合作與交流。

 

Wikihouse組合步驟(照片來源:wikihouse)

正是這樣對社區交流與建構的需求帶來「共享之春」的運動,並連帶喚醒了對過往城市治理方式的反思,以及對未來城市發展新的想像。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linor Ostrom女士,就曾針對這種城市治理形態上的改變提出見解,認為在現有的「私人」與「政府」的角色之間,應該增加「社區」這個新的角色—此一也會深刻影響都市發展的介面來進行考量。以下對治理(governance),都市治理(urban governance)與政府(governmnet)做一些簡單的說明:

  • 政府 (government): 一群被賦予權力來制定政策,行動與事物,來推動地方(或國家)發展的人。
  • 治理(governance): 治理所指的並非政府,其指涉的是一個認定權力存在正式機構或政府部門的概念。治理定義了三個參與治理的主要角色:公部門決策者,私部門代表,以及公民社會。其次,治理強調決策的過程,一個空間發展的決策來自於不同參與者間複雜且持續不斷的討論,才能從其中梳理出發展的優先順序。
  • 都市治理(urban governance): 都市治理是個人與制度,公共與私人,計劃與發展的總和。他代表著一個持續在不同利害關係之間協商的過程,當中自然也包含了不同利益團體間的競合關係。都市治理包含體制內的討論以及體制外的各種意見表達方式。好的都市治理意味著都市經營的永續,公平,效率,透明,質詢,公民參與,社會安全,以及相互共融。

一年一度的Park(ing) Day活動 (照片來源:http://parkingday.org)

在全球有許多城市共享活動的案例,但我們來看一下近年來的代表行動:

置中640(圖說)。攝影:。圖片來源:(授權)。

這些案例都以由下而上的方式操作,參與者充分利用了閒置的空間來建構屬於他們的社區空間。也許,這也說明了「公共的財產就是沒有人的財產」與「沒有人的財產就是公共的財產」這兩句話相互並存的微妙關係。空間治理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在合適的都市紋理下合理的使用合宜的土地,就是有效的治理。共享之春也幫助我們學習如何藉由對目標(如空間如何使用)明確的想像,將低使用頻率的空間轉換成有趣有價值的空間。這其中也許可以歸納出一些共同的特質,例如:

  • 找到可以與之共鳴的群體,並共同參與
  • 廣納對話與討論
  • 回饋
  • 提供參與者發聲與表達意見的空間
  • 積極並持去的推動共享之春活動,以持續佔有這些爭取來的空間
 

橋下空間轉換為藝術與社區活動空間(照片來源:Assemble)

「社群是我們一起做些什麼,它不是一個臨時簡陋的貨櫃屋」,社會學家David Brain這麼表示。城市的公共設施,道路,水資源,下水道系統,供電系統和住宅提供了居住其中的人們一個「殼」,而在這個「殼」裏面,人們可以發聲以共同創造內部生活的蘊含。生活不只是教育 、醫療、商業消費、休閒與心靈儀式,共享之春活動的珍貴之處在於提供人們分享與共同創造的價值,並呈現一個更具場所意義的社區空間。

隨著社群網路的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我們可以樂觀的預見,共享之春的運動將會越來越依賴社群網路作為發起行動,組織與串連的溝通平台,發生改變的門檻,也前所未有的降低。成功的(有趣的)共享之春運動,也更快速的在全世界流傳與討論,例如倫敦政經學院(LSE)的城市研究部門剛以設計城市公共空間為題舉辦競圖比賽,邀請參與者重新想像倫敦作為一個更具有共享精神的城市空間的可能。另一個著名的例子則是park(ing) day,透過社群網路的宣傳,世界各地紛紛舉辦、分享創意停車格的空間利用。

在共享之春的運動裡,免費的資訊共享與免費的公共空間這兩個概念找到了完美的連結,不同的利益關係人共同打造一個對所有人開放、免費的公共空間,這是一個天生的開放資源,從其他案例的成功與失敗中學習,一個在不斷透過嘗試與錯誤過程中淬煉出的都市主義。

當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自己的生活都市環境出一份力,我們可以期待更多都市公共空間的出現。希望以上的案例可以激發更多的人與靈感,拒絕當城市治理下的順民,起而動手打造想望的都市公共空間,讓「共享之春」的運動星火燎原。也許正如美國文化人類學家 Margaret Mead所說:「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群具有使命感的公民擁有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這句話從這波新的城市革命看來,顯得比以往都更具有說服力。

註1:義大利operaismo(autonomic movement)起初的發展,是與一群議會外的、非義共的左翼知識分子緊密聯繫在一起。他們自1960 年代起,發展出一套對馬克思的獨特詮釋,並積極介入工人運動。相關研究可參閱:萬毓澤 (2006) 義大利自主主義運動與政治馬克思主義:對《帝國》的脈絡化解讀與批判,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18:93-149

 


檢討空污基金 縣市要求提高分配比 環團要求公眾監督

$
0
0
本報2016年4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喊出目標2020年PM2.5不超過每立方公尺15微克,環保署的「清淨空氣行動計畫」要如何做到?環署每年徵收的空污基金約40億,然運用的結果可有實際改善空氣品質?29日上午立委賴瑞隆與陳曼麗舉辦空污基金的收支與運用公聽會,想為新政府尋求空污防制費的效益極大化。

出席的各縣市代表異口同聲表達,希望更多比例的費用交由地方運用,更提出空污具流動性,除了污染源所在,也應關照位在下風處的縣市;與會環團則強調公民參與、資訊公開,讓NGO在決策過程中有身份,由公民來決定基金怎麼用,確保「防制計畫是我們需要的」。

20160429賴瑞隆陳曼麗召開空汙基金公聽會

立委賴瑞隆、陳曼麗召開空污基金公聽會,討論收支與運用。攝影:賴品瑀。

環署空保處處長陳咸亨報告,空氣污染防制費從1995年開徵,以徵收空污費的方式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目前在固定污染源方面,公私場所固定污染源,依照防制區分級、排放量累進方式,分三級計費,主要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三項徵收。40%由中央統籌運用、60%直接撥交地方政府自行運用;營建工程則由縣市政府徵收運用;至於移動污染源,則是以0.2元/公升對汽柴油徵收,徵收與統籌運用都屬中央主管機關。

空污基金年預算40億 是否對症下藥?立委籲檢討

以2015年為例,空污基金的總收入有74億元,29.7億來自移動污染源,固定污染源方面,中央拿到的60%有10.8億、地方收入的40%則有16.5億,地方另有營建工程的13.4億。地方除了上述的固定污染源、營建工程外,尚有中央補助款11.2億,合計起來地方可運用的經費為41億708萬8千元。

檢視2016年空污基金的用途分配,所編列的40億4565萬元,46%用在移動污染源管制、
再者地方政府執行空污防制工作10%、固定污染源管制7%、溫減基金7%、推動低碳永續家園7%、空氣品質監測6%、空氣品質規劃6%等。據環署資料顯示,中央與地方每年執行的空品維護改善相關計畫有300項以上,包括對PM2.5、工廠、營建工地、機車、綠美化、柴油車、餐飲業等管制。

但民眾是否有感受到空氣品質的改善?對此,立委賴瑞隆質疑,空污基金的運用自設績效目標、再自行評鑑,且現行法規並未明列中央補助地方的依據與後續監督機制,都顯示空污基金的運用有需要改善,因此他打算再為此召集更多會議與討論,陳曼麗亦透露,雖然本日民進黨在議場甲級動員中,因此下任環保署長李應元無法到場,但是他相當關心此事,還要了資料。

「並不是有繳錢就可以污染!」空污費的收費標準劈頭就遭檢討,彰化縣政府代表便指出,境內許多固定污染源為小型鍋爐,空污費一季僅需900,認為偏低應該提高。看守台灣協會理事長劉志堅建議拉大級距,以迫使高污染者不再將污染的成本外部化外,彰化環盟秘書長施月英也提出增加溫室氣體、臭氧、PM2.5等項目,並應有季節性差別。

而在基金的分配上,包括彰雲嘉南高等地方縣市代表,一口同聲的爭取更大的比例提撥由地方來處理。彰化與嘉義縣更指出,該縣自身污染源少,然空污會流動,身處下風處的地區才是實際受到影響的,因此彰化縣建議因建立一套擴散模式,讓受到波及者能得到這筆經費。

空污基金如何花 縣市:爭取更高比例提撥 民間:更多公民參與

但在地方政府爭取更多經費的同時,民間團體則質疑縣市政府是否善用了空污基金,因為不乏在空曠無人處劃設空污禁區,並種幾棵樹綠美化了事的實例,顯然沒有對症下藥。而環署至今仍將空污基金拿來補助電動機車,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粘麗玉也質疑其效用,認為環署從未估計此舉是否真的減掉二行程機車所造成的污染。

民間團體認為,空污基金所投注的工作中,不乏一直在重複、不見效率的需要檢討,不能埋著頭預算一年一年照著編外,更重要的是,應該在制訂計畫的過程中,便做好公民參瑀瑀資訊公開,讓NGO在其中有所角色。

施月英更指出,目前中央僅在台北設立一個委員會,不說開會都只在台北外,在台北也恐怕很難理解中南部縣市的真實需求,建議應該北中南東四區都設有委員會,更貼近在地狀況,也方便區域跨境治理。

環境法律人協會秘書長林仁惠提醒,美國的超級基金中,重視地方合作、更有公開徵選方案機制。對民間而言,應在編列預算、提出計畫的階段,就有更多民間參與決策,讓公民來決定基金怎麼用,確認「防制計畫是我們需要的」。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開冷氣不再實用? 法專家:氣候劇變 建築調節成趨勢

$
0
0
本報2016年4月29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氣候變遷不僅帶來自然環境的改變,人的生活型態、居住環境和人際關係也因極端氣候而面臨各種威脅,過去用冷暖氣來調節居住空間的方式,恐怕變得不再有效益。法國格勒諾布爾(Grenoble)國立高等建築學院教授帕斯卡‧侯列(Pascal Rollet)日前受邀來台,分析氣候變遷對人們居住環境的影響,指出可調節氣候的建築型態是未來建築的解決方案。

巴斯卡侯列在高美館演說,從氣候變遷下思考未來的建築解決方案。攝影:李育琴

巴斯卡侯列在高美館演說,從氣候變遷下思考未來的建築解決方案。攝影:李育琴

侯列也在目前高雄駁二鐵道園區展出的「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中,提出以貨櫃建構公共住宅的設計概念「方舟100」。他表示,用貨櫃設計緊急應變計畫中災民的彈性生活空間,除了展現高雄的在地特性外,民眾也能透過這個展覽思考台灣未來居住空間的議題。

可調節氣候的建築概念  為建築增加一層皮膚

去年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侯列名列法國文化部建築諮詢顧問。他指出,極端氣候造成水資源短缺、海洋生物死亡和人居空間變小,面對這些衝擊,當今全球不平衡的能源使用方式必須改變,並要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有效降低未來地球和後代子孫所要承受的生存成本。

侯列說,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過往四季分明的法國,農業型態已經在改變。原本在法國南部種植葡萄釀酒的農場,開始到北部尋找土地,遷移農場。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受到影響,根據統計,氣溫在一週間出現大幅波動,或一天之內天氣劇烈變化的情況,幾乎成為常態,過去用冷暖氣來調節居住空間的方式,變得不再有效益。

侯列指出,現在的建築必須要能更快速調適這樣的極端氣候,「就好像人的皮膚為人體調節外在氣溫一樣。」

侯列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可調節氣候的建築。圖片來源:Lipsky+Rollet architectes

侯列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可調節氣候的建築。圖片來源:Lipsky+Rollet architectes

可調節氣候的建築概念,是現代建築師的挑戰和創新突破,使用可調式太陽能板屋頂、回收可再生的循環材料、自然素材的建材等,在建築技術的作法上,設計讓空氣流動,多開窗帶動熱空氣上升排出,使用厚泥土牆把熱氣隔絕並保濕,使室內涼爽,或者為建築外層增加隔熱層,阻擋熱氣進入等等。

公共空間的設計也一樣,綠色植栽和溝渠製造水循環的概念,讓廣場等公共空間成為調節城市氣候的據點。

都市蔓延、耕地縮減  城市設計的解決方案

除了單點的建築,城市規劃、都市設計也面臨重新思考的時刻。侯列指出,在水資源短缺之下,人與人之間因爭水造成的衝突,為了尋找水資源人們開始遷移,形成大量移民湧入都會地區的情況,都對社會帶來衝擊。

隨著全球人口快速增長,聯合國預估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10億人,然而地球資源最多只能容納80億人口,實際上,與目前的人口數已經相去不遠。

人們為了追求好的生活環境,更集中在都會區,造成「都市蔓延」(urban sprawl)的問題,農業耕地跟著流失。因此,要思考如何運用空間產生足夠的建築單位,同時把都市耕作的概念帶進來。侯列說,結合農業景觀的城市,會是未來的都會風景。

大量移民進入城市,結合農業景觀的城市成為未來的都市風景。cc bySPUR@Flickr

大量移民進入城市,結合農業景觀的城市成為未來的都市風景。cc bySPUR@Flickr

目前在歐洲和法國的案例中,以100戶為單位的社區建築,透過舊建築空間改造,以創新建築技術、增加植栽空間並使用太陽能發電等,達到自給自足,侯列認為,這樣的解決方案是可行的。

舊+新  整合型建築改善居住空間

在台灣,居住空間的問題顯而易見。2014年,交通大學建築所團隊以台灣居住空間的解決方案,參加國際「太陽能建築十項全能競賽」(Solar Decathlon)而獲獎。他們提出的能源屋作品「蘭花屋」,試圖解決台灣常見的頂樓加蓋鐵皮屋的問題。該團隊指出,在都市熱島效應下,頂樓加蓋的鐵皮屋並不適宜人居,但卻是青年在房價高漲的城市中不得已的選擇。

交大建築所2014年參加太陽能建築十項全能綠色競賽作品「蘭花屋」。圖片來源: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

交大建築所2014年參加太陽能建築十項全能綠色競賽作品「蘭花屋」。圖片來源: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

「蘭花屋」透過改造鐵皮屋頂,加上新建築技術,不僅讓頂樓加蓋住起來舒適,也能達到能源自給自足,身為當時競賽主席的侯列說,年輕人的發想讓看起來戲劇化的案例有可能實現,因為他們已經在行動。

侯列表示,為了讓全球增溫控制在1.5-2℃以內,新建築就是要降低排碳,並且能夠生產能源。以整合型的建築設計概念,把舊建築的外層透過可再生利用的材質重新改造,如木材、玻璃、太陽能板等等,而改造舊建築的經費,則可用太陽能發電的收入來支應。

侯列強調,「比起鋼筋水泥的耗能建築,可再生材質的建築成本現在看來比較貴,但是卻可以省下未來面對地球災害的大筆成本。」

改變生活方式  追求能源平等

從能源使用的角度來看,目前全球各國人均用電量是不平等的。已開發國家每人每年用電超過5000 KW,包括台灣也名列其中,而如海地等低度開發國家,人均用電僅32 KW。侯列認為,這種過度耗用和不平衡的方式,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因此過度耗用能源的國家必須減低需求,根據研究,只有人均用電降低至2000 KW,全球能源供給才可能達到平衡。

「現在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方式,」侯列說。改變人的移動方式,減少不必要的交通,在家工作;食物供給盡量採用在地而非跨國運輸;此外,都市設計以舊建築加上新的技術來改建,讓建築增加綠能生產和食物生產的功能。

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作品之一「呷飽未」。攝影:李育琴

2015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作品之一「呷飽未」。攝影:李育琴。

能源政策地方化 一場悄然進行的變革正在發生

$
0
0
作者:陳文姿(本報記者)

2015年3月下旬,離總統大選僅剩一年多,時任行政院長的毛治國推出為期一年的全國節電計畫。除了總經費高達30億元,這個趕在政權移轉夾縫間生出來的計畫,並未引發廣泛的關注,最後也以「失敗」收場,所謂失敗,是指節電2%的目標並未達成。

但,這場節電計畫的意義又啟止於節電量!它是中央緊握的能源大權首度鬆手,台灣走向節能地方化的開端,19個縣市首度被授權發展地方型的節能策略。被趕著上架的計畫,有的草草收場,有的努力掙扎,有的玩出了花樣,欲罷不能,令人驚艷。新政府若讓它延續,或許在台灣的擁核與反核爭議中,將走出一條全新的路。

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能源是國家戰略 突破點卻在地方

「自己的電自己省」智慧節電計畫從2015年4月展開。由中央提供30億元的經費,補助19個縣市(不含離島)規劃、執行節能計畫。計畫分三階段,除了第一階段外,實際補助是依「節電目標達成率」而定。

不起眼的計畫其實挑戰長期以來能源事務歸中央管的思維。從2015年1月,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談話,就可看出端倪。柯市長當時說:「我目前是台北市長,無法解決能源政策問題,可能要當總統才能解決!」

不過,另一個市長卻不這麼想。2012年,首爾市長朴元淳上任不久就展開「減少一座核電廠」計畫,一手推動地方性的能源政策,另一手則打臉韓國政府的核能政策。

朴元淳三管齊下,除了傳統的節能外,大力鼓吹綠能開發,並利用新技術提升能源效率,例如更換燈具、鍋爐、加裝能源管理系統等。除此之外,朴元淳非常重視民間的參與,節能的法制化,同時培植綠能產業,這是為讓政策走的長久穩健,不受市長更迭影響。這不是節能口號,而是一場全方位的地方能源改革。

2014年中,朴元淳宣布目標提前達成並進入第二階段,目標是再省下兩座核電廠。年底,首爾經驗傳到台灣,民間團體大為振奮,突破台灣能源轉型困境的解答似乎就在這裡。

台灣的能源轉型走的極為緩慢,中央的能源政策必得要穩健,少一分則會大亂,國民黨稱之為當家者的責任。首爾經驗卻說明,地方也能發展地方節能策略。而且少了負擔,更可放手一搏,多幾個成功案例,全國的能源需求降低,誰說還要等中央說了算?

凡事總有第一次  地方準備好了嗎?

於此時機推出的「自己的電自己省」節電計畫,就像是「減少一座核電廠」的試驗版,它打破中央一貫上至下,單向又老調的省電指導,主權交到地方,只是,19個縣市準備好了嗎?

既然過去地方政府不負責能源事務,就沒有專責人員,計畫只有一年,就不須為此弄出專責單位來。於是,各縣市負責人不一,或交由環保局、或經發局、或公用事業科兼辦。負責的科員層級不高,無法請各局處配合。關鍵回到縣市首長,首長重視,雷厲風行,首長不重視,計畫歸零,花蓮縣即為一例。

其二是,過去地方只負責「獎勵節電」的傳統宣導,節能該怎麼做,經驗有限,有了經費,卻看到地方想像力的侷限。有的跳不脫過去的作法,也有的縣市將經費大量用在LED燈具更換。

與首爾相比,朴元淳由於自身的社運與能源參與背景,對於能源轉型早是胸有成竹。但台灣卻是由中央決定,地方施行。對計畫持高度期望的民間團體為此大力抨擊,中央只給經費,不給訓練,好政策被做爛。

惡劣的現實下,新北市府卻能突破限制,大玩特玩起來。從能源城市自治條例、智慧節能推動委員會、參與式預算、綠能產業等樣樣都來。只因市長朱立倫說了:「不只做一年」,副市長陳伸賢帶頭整合,人才獲得充分授權,得以全力施展。

另外,雖然這次綠能發展並未被納入計算,但台南、宜蘭、屏東等縣市還是穩健的發展綠能。節電率或許一時難以展現,但對長期節能而言,卻是重要的一環。

智慧節能計畫總成果: 18縣市用電成長率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智慧節能計畫總成果:18縣市用電成長率。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地方型的能源轉型  悄然進行的能源改革

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曾指出,近年來,國際特別強調地方層級的能源轉型,已有1000多個城市提出能源戰略。2015年的這個智慧節能計畫,對台灣而言,是踏出地方節能的第一步,非常關鍵。

但這項計畫卻低調地進行著。宣傳不力是個問題,但另一個因素,或許是受限於傳統的「節能」二字。民眾對關燈、爬樓梯之類的老生常談早已麻木,而忽略了新時代早已賦予「智慧節能」全新的意義。

現代的「智慧節能」不強調個人犧牲,而是從制度與科技產品的改良-例如省電標準、耗油標準就可以讓人在同樣的生活標準下,達到省電的成效。「智慧節能」更是跨領域的題材,從交通規劃,變更建築規範,河川綠地整治,都可以達到節能效果,需要的想像力與行動力。

「智慧節能」需要時間累積,偏偏這個計畫受限於政治因素,就僅止於一年。由於30億的預算是依地方的節能率予以補助,成效未達到標準的,就領不到下一階段的補助,一年下來,節電率有限,經費最後只花掉10.14億。

三月底計畫結束時,卻傳來振奮的消息。跟前一期用電量相比,計畫共省下了2.3億度電,已經相當於6.5億元,更不用說,許多設備更新的節電效益,還會在未來的5年10年延續,加上帶動的周邊經濟效益,這樣的成效算是划算。如果加上計畫不實施下的預估用電成長,等於省了32.6億度,相當於91億元。

一年期的「自己的電自己省」挑戰了過去中央掌握能源大權的思維,也挑戰過去傳統節能的老舊作法,還要求立竿見影的2%節能。這是一個節能新時代的開端。能源局長林全能承諾,將會輔導地方專責人員、並爭取經費延長計畫,但這件事還要等新政府點頭。

一道閃電:圓翅絨弄蝶

巡山手記:大武山林間歲月

$
0
0
作者:拉巫(大武山區巡山員)

大武山對很多民眾而言,可能是遠處眺望的一處風景或山友的郊山步道。然而對我而言,不僅是需要深入探訪的山林,更將之掛在心頭長期守護。經常花上一至兩週,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造訪不易到達的山谷,在沒有路徑的林間闖蕩,跨越斷崖殘壁,探索全新的路徑,查看林木生長情形、巨木位置或野生動物。

北大武山 Tumaz 側拍 。圖片來源:billlushana1。CC BY-NC-ND 2.0

雖工作艱辛,每一次回顧所走過崩壁、絕崖、稜脊、秘徑等路線或地形時,都會感到不可思議,也不經神氣了起來。

佇立萬年 守護屏東的大山

每年颱風季節,中央山脈擋住了來自太平洋上發展形成的颱風,攔截了西南季風所帶來的充沛水氣,造就屏東平原充沛的地下水資源。大武山即是水質源的故鄉,養活千千萬萬屏東人的母親。

當我們穿梭在雨水豐沛的大武山區,各式珍貴巨木,如中高海拔的紅檜、鐵杉、牛樟、木荷、烏心石與台灣櫸,亦或經過巨木群下或母樹林時,無不令人驚嘆這些巨木的高大或粗壯,其間所蘊育而出的水資源,是天然無污染的水脈。尋著水流至源頭,無不跪地就飲亦或洗臉放鬆一番,或在大石頭下歇腳,欣賞她的壯麗,配著身旁驚豔的峻峭或絕美的景緻,成為工作與生命中的旅程。

為了掌握各山區資源,每天總有走不完的路程,思索哪些區域需安排探訪?不斷回憶山與山的相關位置、檢查過往遺蹟或山路是否還在;調查相關案件、生物存活率、造林成功與否、亦或林木生長情形,在腦中歷歷在目,成了生活回憶與工作檔案。因工作研究與管理大武山,而事實上大武山才是屏東人生命與財產的守護者,這份情感與使命使我感到執責的偉大與神聖。

檜木的悲情故事

十年歲月足跡遍及大母母山、霧頭山、大小鬼湖及南北大武山,連綿至來社山、衣丁山、姑子崙山、大漢山,直到里龍山區。有時山區可能要花上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整拜訪完畢,如大母母山(族人謂牛樟山),就有四面八方的路徑可達,是不同部落與族人歷年山中足跡與歷史事件交集的網絡,這也是探索山林的一大樂趣,讓我一一連結記憶中的山林資源與故事。

有時親臨魯凱族人所言的台灣最大神木,倫原山紅檜巨木,見識到數一數二大的大神木—紅檜巨木,粗壯的程度甚至比阿里山或拉拉山神木更讓人感受她的獨特與壯麗,長達640公分寬的胸徑,讓人一輩子也忘不了。

台灣最大神木。圖片來源:拉巫。

然而在抵達巨木之前,有一處充滿怪異神秘的氛圍,眼前竟是讓人震懾的景象,林中大片面積的紅檜林死亡或枯立,全株若非黑色,就是半黑,模樣像是一根根如木炭般的巨大薪炭材,挺立在針闊葉樹林間、任由雲霧繚繞在其間,顯得昏暗迷惘,像是不讓人知曉其中的悲情與經歷,檜木的悲歌,不由得引發我的好奇,像是轉輾傾訴的意境。

經尋問耆老才輾轉得知,是當年日人離台前,懊惱無法取得該區紅檜巨木,索性採取焦土政策,強逼族人上山,放火燒山,還強迫燒毀該區的紅檜,刻意從檜木根基放火強燒林木,將近一個月把該批神木全毀。耆老還說,燒掉檜木群更包括昔日前往大鬼湖路據點所謂的「大樹洞」,也就是昔日山友遮風蔽雨的紅檜大樹洞。(此外,在北大武的檜谷山莊上方,還有一處類似被火刻意燒掉的檜木,約有20幾棵,是否也是當年的遺世殘骸,不得而知)

森林的脆弱與悲慘遭遇

族人不忍心如此粗壯的神木與廣大的山林放火燒掉,刻意蒙騙帶隊的日本警察,哄騙至別處,才得以保留最下方處的一棵大神木,如今這棵神木可說是當年的遺物或遺產;以檜木生長環境,終年雲霧遼繞,相對濕度幾乎百分之百,屬霧林帶氣候環境,極為潮濕,若非刻意燒毀,絕不易燒死或呈木炭樣,燒毀的檜木甚至延伸到樹頂。想起牛樟的處境,不也同樣令人惋惜,甚至牽動著山難事件及盜獵案件,像是不好的因緣所聯結。

遭砍斷之牛樟木。圖片來源:拉巫

疑似山老鼠所建置的簡易山屋。圖片來源:拉巫

生態寶藏 處處驚喜

如能走進中央山脈的台灣杉巨木林內,見識到上百公尺的巨木,看著巨木通達雲端的筆直與高聳,除了當下的震撼外,更讓人有如置身仙境中,猶如迷霧中的王者;此外,山中的植物世界也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有著壯碩的木荷、稀有的槲樹、珍貴的武威山茶與霧台花椒等,尤其是當我遇到珍稀植物如紅豆杉、威氏粗榧及台灣穗花杉等,更會不由得興奮起來。

偶而遇到山羌、黃喉貂或穿山甲,無不感動,更何況還會遇上百步蛇、台灣野山羊或水鹿,雖不一定每一次都是活的,可能是死屍或骨骸。而至今尚未親面遇見台灣黑熊,但在山中殼斗科巨木上發現它明顯的腳印,直叫人心驚膽跳與感動不已。

在森林中遇見任何生物,都是一份驚喜。圖為黃喉貂。圖片來源:billlushana1。CC BY-NC-ND 2.0

萬物陪伴度過山上歲月

幾年來追逐林中動植物的過程,讓我已熟悉每種生物的分佈大略分佈位置,也經常夜行在各山區做研究調查,還好有野生動物的相知相惜,成為我山林中的伴侶。當我遇見好朋友植物們,但下一次的見面又將事隔多年,不知它們過的好嗎?僅能給予最溫馨的問候與祝褔。

雖然一年中有將近三分之一漫長時間是在野外度過,且進行查緝盜獵、盜伐與山難搶救等艱難任務,所慶有它們的靈氣相伴,這種力量反而讓我感到安心。每每看見野生動植物並完成任務安全歸來,要感謝那些動植物們的保祐與祝福,因此在這幾年的山林任務中,先後得到林務局模範林業人員、山難搜救有功人員與積優勞工等殊榮,是山裡的千千萬萬生命與各式各樣的生物,讓筆者天天順心如意,也讓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能過得心安理得與心滿意足。

投入中央山脈母親的懷抱,山成為我的舞台,動植物是我的導師,水成為我的恩師,每一刻都盼望著走進大林大水與叢山峻嶺內,與萬物一起共生存,與蟲魚鳥獸共生活,直到永永遠遠。

呵護屏東大地的大武山林。圖片來源:拉巫

 

築巢孵蛋驅猛禽 灰喉山椒鳥育雛全紀錄

$
0
0
資料來源: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春天是生意盎然的季節,許多鳥類都在這時節進行繁衍後代的大事,太魯閣國家公園(以下簡稱太管處)管理處的保育人員就記錄到一對灰喉山椒鳥從築巢育雛到小鳥離巢的完整過程。太管處將這些珍貴的影像剪輯上傳,讓民眾瞭解灰喉山椒鳥的生態,並作為環境教育的教材。

這對灰喉山椒鳥從3月1日開始築巢,築巢的材料主要是小樹枝和蜘蛛絲,再加上地衣,慢慢拼貼築巢,過程中雄鳥、雌鳥通力合作,而雄鳥也會隨時在周邊警戒,注意安全。

左:灰喉山椒鳥(雄鳥);右:灰喉山椒鳥雌鳥,啣地衣作巢材。圖片來源:太管處

3月中旬,築巢工程結束後,雌鳥開始坐巢產卵孵蛋,如果遇到低溫或雨天,雌鳥幾乎都坐在巢中,即便離巢覓食,也是快去快回;有太陽時,可以見到雌鳥停歇在周圍護巢,如果有其它的鳥類靠近,親鳥會一起將其驅趕。有幾次保育員還發現巢位附近有鳳頭蒼鷹徘徊,讓這對灰喉山椒鳥大為緊張,牠們並肩力抗強敵,對著鳳頭蒼鷹猛叫,最後終於成功趕走鳳頭蒼鷹。

4月初,三隻幼雛終於破殼而出,為了餵養幼雛親鳥變得更加忙碌,大約每20到30分鐘餵食一次,雄鳥主要負責外出尋找食物,雌鳥多數時間在附近維護安全。親鳥還會啣走雛鳥糞便,以免糞便污染鳥巢,另一方面則避免氣味引來天敵覬覦。

幼鳥不停地吃,體型也愈來愈大,羽翼漸豐,大約十多天後,已經可以觀察到幼鳥頻頻拍翅,整理羽毛準備離巢。最後牠們選擇在4月中旬一個晴朗的日子離巢,開始另一個生命旅程。

左:灰喉山椒鳥雌鳥坐巢孵蛋;右:巢中的灰喉山椒鳥幼鳥。圖片來源:太管處

在整個紀錄的過程中,保育人員始終保持距離,非常小心地紀錄,深怕驚擾到牠們。最後終於紀錄到灰喉山椒鳥從築巢到離巢的完整過程。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灰喉山椒鳥主要在低海拔闊葉林中活動,以昆蟲為主食。鮮亮的顏色是牠們最吸引人的地方,雄鳥胸、腹部是橘紅色、雌鳥則是鮮黃色,成群停棲在樹上時,遠遠看起來很像一片片掛在枝頭的彩葉;成群飛行時,像一片片紅、黃葉在空中飄飛,相當美麗。

讓我們從山的那一邊傾聽海洋與土地的聲音

$
0
0
作者:羅素玫 Alik Nikar
在台灣的地理區劃裡,東部被稱之為「後山」,這不僅只是地理學或地理空間的區分,在政府主導的各項開發計劃中,「後山」是被視為落後而待計劃的;後山的好山好水是為都市人觀光需求而保留的後花園;後山也是空曠荒野、無人使用而待保護與保留的自然環境。

東部偏遠嗎?假如以需要往返的時間所需耗費的交通時間,或是加上更加劇這種邊緣性問題的結構性因素,例如永遠很難買得到的火車票?然而,發展的主體性的辯證困難,可能也正是凸顯了東部被邊緣化和很少能被正確認識的地方。

東海岸觀光資源豐富,圖為花蓮七星潭海灘。圖片來源:Fred Hsu。CC BY-SA 3.0。

這些觀念上的落差,無視於當地原住民社群數百年以上的土地與資源利用之智慧,也無視現居於當地阿美族社群的經濟生計和儀式需求。居住在台灣東部海岸的阿美族人,還保有對環境豐富的傳統知識與日常生活的使用的需求,這些是他們不需大量倚賴貨幣就可以生存於這塊土地的技能,這也是一種世代承繼的生活方式,即使在環境變動之下也能適得其所。

關於莫拉克風災這樣的環境變化,都蘭阿美族的老人很有智慧地回應

Suming說,我們的老人家很有那樣的環境智慧,把2010年新成立的年齡組命名為Ladatong,沒有叫「拉颱風」或是「拉莫拉克」,Datong的意思是大的木頭柱跟拿來作樑的木頭,表示年輕的一組要扛起責任來,老人家也把漂流木形容為山在掉頭髮。莫拉克風災後漂滿整個都蘭灣三個月的漂流木,影響了整個地區的生活,部落裡充滿了木頭的氣味,老人家都說一輩子沒有看過這麼嚴重的情況。(2015/12/10-國際生態農夫研討會系列活動演講-舒米恩‧魯碧

都蘭部落在風災後由青少年傳令員級完成過渡階段Atangas身份正式晉級為青年級的新階層,級名Ladatong即來自頭目與部落耆老以紀念「八八水災的來臨致使部落有許多的漂流木於岸邊」為名。這既是阿美族的年齡組織具有的創名制度,具體呈現出一個社會集體對於當下歷史時刻的紀錄的意義。但是這個命名不只在於單純的紀念性,還有更複雜的發生在2009-2010年之間與傳統領域跟漂流木之間關係的行動事件為背景。

漂流木是原住民的重要自然資源。圖片來源:劉烱錫

2009年台灣發生史上傷亡最慘重的莫拉克風災,相較於受害嚴重的地區,其中絕大多數也都是原住民所居住的地區,位於台灣東海岸的都蘭部落所面對的漂流木問題似乎並非太大的問題,而為數眾多且從未見過的漂流木集中在海岸將近一個月以上的這個事件發生後,也未再引起外界太多的注目。但此類生態災害對於當地倚賴海洋資源為生的阿美族人來說,卻是又再一次地必須面對因環境變遷而帶來的危機。在風災之後所發生的環境事件,不但凸顯出原住民地區的環境問題與台灣所面臨的政治及不同區位間的發展問題的衝突性,這些不斷發生在這塊原住民領域上的環境事件,也激發了該文化與社會組織內部,更多針對部落與所在社會環境間的關係的反省,和不同政治權力的展現。

2009年8月8號發生的莫拉克颱風過後漂流木造成的驚人數量,以及事後政府負責處理漂流木的單位的推託舉動與執行方式,引發了都蘭青年階層集體在都蘭網站上與社群網站、部落格的串聯,於當年的9月19日進行了《都蘭部落阿美青年捍衛傳統領域自然資源主權行動》,該行動的內容是由參與青年抬走一些位在部落重要的傳統領域都蘭鼻上的官方堆置地的漂流木搬運至部落,以作為部落活動中心或集體聚會所的裝飾之用。行動當天是刻意以未向漂流木管理單位申請來凸顯問題的議題性,也邀請了媒體來報導,而到場的青年一共有15人,部分特別由外地回到都蘭參與此一行動,過程中雖然大家面對的是一個嚴肅的問題,然而參加者還是不忘彼此互相調侃,甚至有點玩笑地用抬漂流木的方式玩起manpower來。然而當天的行動看似輕鬆,還是驚動了警察機關。事實上,一個月前就已經開放申請撿拾漂流木了,但此次活動並未提出,因此當晚警察即至部落中"請”了四位參加青年到警察局去作說明,但只有一個人被找到,到警察局去被詢問解釋為何會有此次行動以及是否還有後續行動計畫。警察官員擔心的是這些年輕人是否接下來又要針對東管處進行抗議行動。而當他們得知其實並沒有時,就直接讓關係人離開了。

此一事件在網路上的訊息傳播和參與者的串聯有很大的關聯。都蘭網站是由一位部落青年於2001年所設立,目前大約有 400 位註冊成員。成員多以真實的阿美語名、綽號或匿名代號註冊,而註冊者的身分會以其註冊時登記的年齡組織圖像出現,性別也具同樣的圖像區別功能。因此,網頁上發言的成員其實大多互相知道彼此的身分,論壇設計除了部落重要公告之外,也以年齡組織為架構,以及以部落主要的宗教團體與社團,包括天主教會、基督長老教會、旅北同鄉會、旅高同鄉會等等為另一個架構方式。但若以論壇使用的狀態來看,以年齡組織為架構的使用率遠遠高於其他,而由拉中橋以下的青年階層使用率亦遠高於其他往上的壯年階層,唯一的例外是拉元簇,年齡大約在45至50之間,屬於壯年組的中間階層,該階層服務於文教公務單位的比例較高,且使用電腦與網路的比例也高。

這個事件後續的發展是,風災後部落木雕藝術家Siki Sufin以漂流木作為創作申請後來也落空。都蘭部落所在的東河鄉公所後來在開放各地機關申請後,也未向東管處申請漂流木使用權利,這也導致都蘭部落社區集體也無漂流木可用,而更諷刺的是,這些漂流木到2010年風災過後一年還堆放在當地部落具重要象徵意義的傳統領域都蘭鼻之上。

而相較於青年階層的抗爭行動,部落頭目與耆老則是以漂流木(datong)列入級名,亦即以Ladatong來做為新入級的青年階層的名稱,讓這個名稱將永遠跟著這個階層世世代代地流傳下來,而此一命名的行動也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發生在部落的青年「漂流木行動」,也使得其作為標識都蘭鼻的傳統領域行動的一部分,以及部落集體針對此一時代事件所進行的立場表述。

什麼樣的土地長出什麼樣的人,生活在海邊和原野之上的阿美族

不同於都市生長居住的人群,東部的環境跟人之間依舊保有緊密的關係,我認識的阿美族朋友身體裡彷彿有一種潮汐的聲音,他們只要望向海邊,就知道今天可以幾點下海,只要是適合下海的時間,你就知道要去哪裡找人,每個人有自己習慣喜歡的地方,他們各個腦中也有一張潮間帶可食生物和近海可以射魚的知識地圖,但每個人的也都不一樣,端看各人的能力、傳承和造化。

布農族的朋友那布有回開玩笑說,只要有阿美族經過的地方,可以吃的植物通通都會不見!那是何等的恭維,因為阿美族對於可食性野菜的知識,已經到了令人驚豔的程度。阿美族的野菜也是一種多元的概念,就像一種草根生態學一樣,單一物種不好種,讓不同的植物生長在一起,高低乾溼水生陸生恰似各得其所,長在一起長得更好,也有更多樣的食物供給,而一個家庭能吃的也有限,多樣提供了選擇。當然,同樣的菜長多了,可以送給親人和常常往來的好朋友好姊妹,而收了禮的他們,也會把自己多了的菜園裡的或採集所得的食物回送過來。

有次做訪談,Rupi姊提到她農園裡有的tahupulay(葛仙米藻),一年四季都可以有,只需要有乾淨的水。他們在農園裡引入泉水,挖了一個池子,從都歷那邊的魚池採集了tahupulay放入這邊的水池中,就這樣不斷地生長,便可以隨時在需要的時候用網子撈起,這種藻類冬天會長得比較小,夏天會比較多,煮的時候不要加太多水,因為它會不斷地出水。這池子裡還養過鱉、觀賞魚和尼羅紅魚。她都跟自己的好朋友,跟阿姨們說,要她們有需要自己來,用來撈的網子就是常來拿tahupulay的好朋友回送的。

野菜,葛仙米藻。攝影:林婷婷。圖片來源: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資料庫。CC BY-NC-SA 2.0 TW

稱tahupulay媽媽的眼淚這個名字是她自己想的,因為她在小學的年紀就因為媽媽忙著田裡的事,她常常要一個人照顧比她小的弟弟妹妹,煮飯菜,家裡沒有什麼菜可煮,她就時常用池子裡有的tahupulay煮湯,加點雞肉和油鹽巴就這樣配飯吃,不然會沒有味道,就常常靠這道菜餵飽弟弟妹妹,想起這些以前的辛苦,讓她到現在都很想掉眼淚。園子裡隨時都有幾十種野菜和蔬菜可以採用,而比較老的山萵苣sama’ 、水芹菜可以拿來餵雞與鵝,農園裡構樹的枝幹被白鷺鷥攻佔,經常下來騷擾鵝群,那就修剪砍掉一些,公的構樹的花長得長長的,可以拿來燉排骨湯,構樹的枝幹也是老祖先拿來做樹皮衣的材料。

當我們在做野菜園裡的植物紀錄時,路過來看我們的Cawan說:「原來野菜也是一種阿美族的傳統智慧,這些我們常吃常用,但因為那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沒感覺這也很特別。」的確,或許對於生活其中的人不會特別想到,日常生活裡每天在吃的菜,也可以是一種具有族群文化特色的知識。而我們作為文化的學習者,也可能會忽略非儀式性,也無禁忌性的這些日常實踐裡,蘊含著的豐富的知識層次,也因此這種日常與知識的連結更需要被察覺,被論述,被發現,但阿美族的野菜確確實實隱含了人和土地、社會網絡與文化知識的記憶與脈絡,這是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地方」之上,緻密地生長出來的食物地景。

豐年祭,也是傳統技藝與環境知識傳承與實踐的時節

都蘭部落的青少年與青少女是幸運的。因為這裡有青少年和青少女的年齡組織訓練營,還有Hana老師帶領的「薪傳舞團」,除了傳統山海環境知識與野菜採集知識的學習之外,還一路溫馨地時時陪伴他們的成長和歡笑一直到成年。作為都蘭的孩子,是很幸福的,因為除了爸爸和媽媽,他們還有舒米恩和Hana老師,還有他們背後一路支持他們KAPUT年齡組,在學習和叛逆的時候,有一雙雙期待的眼睛時時在留意,「路在哪裡」,孩子就要在那裡。

在都蘭因為有現代教育體制與公家補助制度的介入,而開始了重新建立制度化訓練,甚至帶入原先非體制內的青少女訓練和更具體成組活動的機會。青少年的訓練營所帶出來的第一個階層為2000年升級青年級的拉千禧組,而拉千禧組的成員不只成員數眾多,凝聚力強,領袖人才也很多。他們之中,還有即使出外就學以及開始創作歌手生涯,但一直堅持積極擔當年齡組織責任的部落歌手舒米恩 。升級後不久,他便開始負責組織部落青少年的訓練工作。一開始青少女的訓練與青少年共同進行,但小姐組的訓練只以密集練習大會表演的歌舞為主,不像青少年的訓練還包含其他傳統工藝教學,如竹器製作、檳榔葉鞘收集與食器編製等,和在豐年祭前一天開始即參與misahafay的大會準備工作。舒米恩自2007年邀請屬於拉贛駿組女性成員Hana老師負責青少女的訓練。

自2007年之後,豐年祭前由7月10-13日的青少女訓練課程開始納入適合女孩的傳統技藝訓練課程,例如到粗放的農園進行野菜的採集、海邊或溪邊的貝類採集、到農田插秧,每年也請部落善於女性工藝的婦女擔任老師,教授串珠、手環、頭飾等實用的技能,邀請婦女組的組長來帶領傳統舞的學習,以及由2011年之後,由總管組拉贛駿和其上級拉元簇的女性成員們,來教導海邊採集等阿美族女性擅長的技藝。結訓時邀請部落頭目夫人前來驗收與精神講話,內容包含教導年齡組的精神如上下級的服從、學習與帶領。肩負青少女訓練的Hana老師也提到,在訓練青少女的過程,還好有自己拉贛駿的年齡組友的幫忙,而她也把年齡組織一級帶一級的精神,傳遞給受訓的青少女成員,讓她們也能自己上級帶動下級。

回來正是肥沃土地的開始

2000年到2015年的都蘭鼻傳統領域抗爭運動,在東台灣發展的爭議前台沸沸揚揚地走過了15年,共管協定簽下的那一刻,反而是默默地安靜地就完成了。關於共管這件事,部落裡大部分的人或許沒有主觀地解釋或回應,但是其實改變也早就俏悄地在發生。

越來越多部落的青年選擇觀光餐飲休閒媒體設計相關的科系,相較於他們的父執輩多以軍警公教公職體系,作為優先選擇的選擇,那些也是當時時代下台灣的公費教育體系支撐的原住民菁英流動的方向,但今天選擇一些可以更加獨立與做自己的機會在提高,未來也許會有更多人可以保持與部落生活高度互動的行業在產生。

回來是重新肥沃土地的開始,但是肥沃土地,種植作物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而已。

要與土地產生連結的方式其實更加多樣,從都蘭阿美族人的實踐裡也讓我們看到這種力量的發揮,從不同世代的旅外成員回到部落參與集體生活的頻率,與回來定居的人數,都在慢慢地增加中,而從很多時候,年輕人更加以作為都蘭部落的身分為驕傲,更關心部落正在發生的事情,也更喜歡與部落的文化產生關連,當人的流動增加了,互動的頻率增加了,一起做的事情也更多了,部落的生活就不再只是離散遊子的想念與回憶,而是真實與真切的集體情感的流瀉與交匯。

當然,部落裡也有很多從來沒有真正離開的人,他們彼此之間密切互動的生活型態,也因為有了更多的事情要一起做,而更加地忙碌起來。作社團,作教育,作照護,作工藝,作展演,作創作,作生意,這些自發性的動態與部落接下來的發展緊密相關,也絕不是像官方或是都會觀點下,對於台灣的東部後山僅有的那種,非常有限的「觀光」發展。

這裡當然還有以舒米恩為核心組織舉辦的《阿米斯音樂節》。大家認識都蘭可能是因為這裡有個金曲歌手舒米恩,他的曲風從嘻哈雷鬼到電音,多變的音樂內涵和精彩的現場表演魅力使得他每次表演都會爆滿。但是在部落裡,他可是所有人的拉千禧哥哥弟弟,從他升級到年齡組織的青年級開始,每年的夏天豐年祭前後他都會排除萬難的留在部落,擔當青年級的責任,組織與訓練部落的青少年巴卡路耐。

阿米斯音樂節  都蘭少女時代  熱舞阿美族傳統舞蹈。圖片來源:舒米恩工作室。

「海邊的孩子」系列演唱會和活動,就是舒米恩為了部落青少年訓練從2009年開始的發想,他帶著部落的弟弟們走上各式舞台,也讓弟弟們對自己的文化和表現更有自信,而2013年開始在都蘭舉辦的《阿米斯音樂節》更創下了台灣原住民部落獨立舉辦大型音樂節的紀錄,這些年來,大家的努力有了更廣大的舞台和挑戰,可以向大家展現屬於阿美族原住民部落的表演和特有的生活美學。音樂節沒有任何政府金援,完全是部落自己組織,作為創辦人和靈魂人物的舒米恩表示,經費壓力是還蠻辛苦的,但他相信靠大家的力量,原住民精彩的創意和努力應該可以被看到的!

我的拉贛駿好姊妹Hana說話一向很有智慧,我曾經問她說,擔不擔心一年只舉辦一次的音樂節,不會有實質的效果?當然我指的是都市人眼光下的經濟效益,她很大器的回我說:「那又不是重點。我們可以自己辦這個音樂節,讓那麼多人來都蘭這裡看,還能夠站上舞台,表演自己組織的歌舞,這才是重點。」自主性和因為工作更加緊密連結的社群關係,被視為是繼續參與在這個屬於阿美族的小巨蛋舞台的重要原因。

原住民地區觀光應該連結地方人物和文化

多少人還在抱著原住民地區觀光可以大規模發展的南柯一夢?大型觀光與高度結合資本投資的觀光對部落的衝擊有多大,已經不需要再驗證一次,不論是花蓮的太魯閣或是屏東的三地門,還是其他地方,大型資本化進入的觀光產業發展,會留下的只有大量的垃圾和交通擁塞帶來的不便,也不太可能進入到部落的人經營的很有特色的小型工藝品店、餐館、民宿和咖啡館。就算找部落的人導覽一次,下一次旅行社的導遊就可以自己說了,不是嗎?他們不會想到要把話語權和認識在地部落的媒介留給當地人,觀光資本化的結果就只有強調降低成本與提高獲利的考量。每年一到寒暑假的觀光旺季,東部海岸都有一輛接著一輛通過部落卻甚少停留的大型巴士,每10分鐘就可以有好幾台連續地呼嘯而過。他們一定都會停留在跟旅行社簽約的特定餐廳,有抽成的特定商店,遊客吃到看到的,跟在台灣其他觀光景點不會差太多,只是車窗外掠過的是只有東部特有的豐沛的藍天、大海和綠地。

面向對岸那個一點都不美麗的美麗灣的都蘭部落,對這裡的人來說,象徵醜惡資本跨尺度連結的大型建築恰像是個很難看不到的標記,時時刻刻地在提醒著對岸的都蘭,這裡必須更加堅決地創造出屬於在地部落自主性發展的道路向前邁進…...

都蘭部落青年為土地而跳,宣誓守護傳統領域的決心。圖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資料照。

 


準主委謝曉星:原能會將嚴守中立 推動資訊公開透明

$
0
0
本報2016年5月1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準原子能委員會(原能會)主委謝曉星,昨(30)日現身核廢處理專家卓鴻年的演講現場。對於爭議未決的高放射性核廢料乾式貯存問題,他建議乾貯應放在室內,嚴加管控溫溼度,避免腐蝕。如現行法規不夠嚴謹、就應修法檢討。

謝曉星表示,過去原能會無法取得民眾信任,他將推動透明公開與全民監督,並納入一至二名公民代表擔任原能會委員。至於核廢料的選址,他坦承很艱鉅,美國找了三、四十年也以失敗收場,但台灣必須要找到一個出路。

準原能會主委謝曉星 攝影:陳文姿

準原能會主委謝曉星 攝影:陳文姿

室外乾式貯存難以控制溫濕度  應修法規維護民眾安全

28日準行政院長林全終於敲定原能會主委由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教授謝曉星出任。學者出身的謝曉星一上台就要面臨核廢料乾式貯存、最終處置選址等難解問題。

就乾式貯存的部分,目前台電核一與核二採用室外貯存,外面再加鋼筋混凝土結構,但受到居民強烈反對。謝曉星認為,台灣溼度高、加上海風侵襲,長時間下易造成腐蝕與侵蝕,民眾的擔心是合理的。他建議乾貯置於室內,嚴格控制濕度與溫度。

中期的乾式貯存安全堪慮

中期的乾式貯存安全堪慮。照片提供: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謝曉星表示,依據現有的法規,台電採室外乾貯是合法的,但民眾不相信它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把安全層級提高,法規不夠嚴謹的部分,就應該修法檢討。

核廢料選址難  新主委:必須面對

雖然台東縣達仁鄉及金門縣烏坵鄉已被列為建議低階核廢料的候選場址,但居民反對下,縣府不肯答應。加上核一、核二廠燃料池接近滿池、核電廠除役在即,高階核廢料的選址的準備工作也刻不容緩。

謝曉星坦承,核廢料最終處置廠址選擇很棘手,即使是在美國沙漠地區,還是受到強烈反對,三、四十年來,都以失敗收場。但台灣還是非做不可。

謝曉星說,選址涉及科技層面,需有專業考量,不會採用ivoting模式來解決。但這也牽涉到社會觀感,所以他建議納入公民參與、全民監督機制,試圖找出一個平衡點。

翻轉「台電底下的原能會」 納入公民委員

謝曉星承認,原能會過去沒有受到民眾的信任,甚至被批為「台電底下的原能會」,因此上任後,將嚴守中立、並推動資訊公開透明。由於原能會是委員制,他希望在委員名單中能加入一至二名的社會意見領袖。

謝曉星說,他將扮演好溝通的角色,面對社會大眾,把大眾聲音傳達給原能會同仁,同時秉持原能會的專業向民眾說明,希望雙方達成默契,朝向非核。台灣地處地震帶,就應有最高規格的安全標準,民眾才可能配合。

準原能會主委謝曉星已馬不停蹄與台電、原能會、立委等展開溝通,近期也會拜會地方與民間團體。他說,雖然原能會是監督的機構,但他不會等事情發生了再去處理,而要防範於未然。

農青養成不馬虎 美國緬因州農業復興這樣做

$
0
0
科技農報2016年5月2日綜合外電報導,Angus編譯;柴幗馨、林韋佑編輯 

青年返鄉務農,好像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放棄高薪的科技新貴,決定回到鄉下阿嬤家種有機田。」覺得這樣的故事很耳熟嗎?新聞媒體類似的報導或許兩隻手都數不完,彷彿在台灣,「投入農業生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然而在同樣有農村勞力老化問題的美國緬因州,要成為有機農民可不是一蹴可幾的簡單事情。你必須經過專業的農民訓練,老老實實的親自耕種,經過緬因州有機協會審核後,才是 「被認可的有機農民」。

Suzie's Farm

不只是台灣,美國也面臨農村勞力老化的問題。本圖僅供示意。圖片來源:Suzies FarmCC BY-NC-ND 2.0)。

美國東北方的緬因州,是全美勞力老化最快速的地區。但令人驚訝的是,緬因州的農業就業人口卻正快速地成長中,增加的速率更是全美平均的四倍多。

儘管緬因州是美國最古老、最富裕和最小的州之一,但卻是美國農業復興最重要的一個區域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法律少數允許能夠販售生乳的地區,更是繼康乃狄克州之後,美國第二個規定基改食物必須清楚標示的行政區。此外,當地使用有機農法的比例也是全美第一。

穩健的農夫訓練與農田信託系統

和MOFGA合作的經驗多達數十年,美國佛州布魯克斯(Brooksville) 四季農莊創辦人科爾曼(Eliot Coleman)將「MOFGA」稱作是「緬因州農業最重要的力量」。

「緬因有機農夫及園丁協會」(Maine Organic Farmers and Gardeners Association, MOFGA)是美國歷史最悠久且最大的州有機協會,會員數高達8071個。該協會做了很多退伍軍人之農夫訓練和協助計畫,像是「journeyperson program」及農夫學徒方案(farmer apprenticeship)和駐點農民教育班訓練(farmer-in-residence)計畫等等。

一、駐點農民訓練班

在二英畝的灌溉田區,進行至少兩季的作物栽培。包括田間施肥管理、灌溉技術教學、各種經濟作物的栽種教學等完整的農業訓練學程。待課程結束之後,通過資格考,才能得到MOFGA的認可,而該單位也會協助農民銷售自己的農產品。

二、農業學徒媒合計畫

美國第四代青年農夫,背景為他自己的洋蔥田。圖片來源:USDAgov(CC BY 2.0)

「journeyperson program」是小規模有機農業的農場培訓計畫,協助願意從事有機農法的年輕人,配對合適的且具相關經驗的農民進行栽種學習。除了農業技術指導之外,更提供農民行銷的管道,甚至協助創業規劃。

另一方面,良好的「農田信託系統」(Farmland Trust,類似台灣的農會)則為緬因州農業結構的次重要支柱。從1999年開始,農田信託為緬因州保留了超過約2萬7000英畝的農田(約1萬900公頃,1萬1260甲,3307萬坪),同時它也幫助努力想從事農業生產的年輕人加入農業的行列,促進農業耕作世代的年輕化和耕作型態的轉變。

無惡鬥的黨派支持與高度參與的人民

緬因州的農業信託執行董事不諱言,討論政策方向時,如探討新舊商業模式之間的優劣之處時,往往大型農場與當地小農會有意見分歧的時候,然而即便議題本身很複雜,但人民是很樂意參與討論的。同時,緬因州的農業因有來自不同黨派人士的大力支持,甚至州議會本身也是極力伸張保護當地農業,上述幾點都是促使緬因州農業轉型成功的重要原因。

緬因州農村再生的關鍵在於:「農業的生產活力源於嚴密且團結的組織,而非巨額的財富。」

若要緬因州人在當地產的貝克斯特啤酒(Baxter)和捷克產的百威啤酒(Budweiser)兩種之間做選擇,多數人會選擇喝大廠牌的百威啤酒(Budweiser),但緬因州人一定會選擇貝克斯特啤酒,因為緬因州人絕對是全力支持自己的社區。

 

【你來報報】「貓性格」堅守保育崗位 陳美汀盼與石虎同行

$
0
0
本報2016年5月2日台北訊,公民記者蔡阿婆報導

「還好我有貓,沒有貓我會瘋掉。」人稱石虎媽媽的屏東科技大學博士陳美汀,除了自己養的四隻家貓,研究對象石虎也是貓科動物。曾有多隻失去母親的小石虎,都由陳美汀獨自照顧,避免石虎太親人失去野性,接著移居到山上的籠舍,訓練小石虎回歸大自然。不管早晨或夜晚,她在荒野中與小石虎同行,就像媽媽看著孩子長大,只盼這個物種能繼續存活。

4月9日,陳美汀接受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的邀請,以石虎為主題發表演講,並撥空接受記者採訪。位於台北公館的永樂座書店空間不大,民眾反應卻很熱烈,討論時間一延再延,但陳美汀必須當天趕回苗栗,因為她還要去追蹤野放的小石虎。

陳美汀。攝影:蔡阿婆。

陳美汀接受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邀請,於永樂座書店發表演講。攝影:蔡阿婆。

保育理念始終如一:圈養動物不是幸福

陳美汀介紹自己:「是一個做野生動物研究的人,對象是石虎,但關心所有的動物,因為太愛貓科,立志要為貓科動物做事。」她在小學一年級養了第一隻貓,長大後常撿流浪貓狗,妥善照顧並找人領養,當時沒有網路,只能拜託親友詢問。等她接觸野生動物後,沒有精力再救援貓狗,但至今已送養近百隻貓狗,目前陪伴她住在苗栗的四貓二狗,也是她撿來的流浪貓狗。

陳美汀就讀碩士時,選擇石虎為研究主題,在山上架設自動相機,發生意外被虎頭蜂叮了100多針,住進加護病房20多天。家人問她可不可以別做了?她也曾有過動搖,但出院後教授交給她一堆工作,她又順理成章的做下去。儘管沒有找到石虎,碩士論文也改了方向,還考慮到越南國家公園研究石虎,但這時剛好在苗栗拍到石虎,於是又「順理成章」地留在台灣研究石虎。

陳美汀從1998年開始尋找石虎,原本以為深山、國家公園、保護區比較有可能,到處調查卻從未發現,直到2004年8月在苗栗拍到石虎蹤跡。碩士畢業後,她花了十年時間攻讀博士,主題仍是石虎,她形容自己:「很幸運也很高興,有堅持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有什麼成就,而是在乎我要做的事,我承諾過我要保護石虎」。

陳美汀曾在動物園工作兩年,但她認為:「圈養動物不算保育,讓野外動物過得幸福,才是我想做的保育工作。」台灣的原生貓科動物只有雲豹和石虎,雲豹已經消失,石虎也有滅絕的可能。為了做石虎研究,她搬到苗栗已是第三年,深入社區與民眾溝通,但她覺得還需要更多的努力,讓當地居民願意更關心野生動物和生態環境。

保育的問題不在動物,而在於人

陳美汀說自己不擅長跟人往來,做野外生態研究的人大多如此,直到她發現石虎跟雲豹一樣可能絕種,才強迫自己去接觸人,因為「保育的問題不在動物,而在於人。」陳美汀研究、保育石虎的資歷將近20年,樂見越來越多人關心石虎,但她認為如果公部門不重視、不提供經費,研究只能斷斷續續的做,她說自己「不是不願意做,而是沒有資源可做。」

她問現場有沒有跟她同樣領域的人,笑著說:「做生態領域的人,應該要給自己鼓掌一下。」因為做這一行很辛苦卻不賺錢,要風吹日曬,沒有經費和人力,可能被家人阻撓,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前途。「必須集中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我就是這種特質,貓個性,完全不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這條路一開始很孤單,但我不難過,我很享受,貓很享受一個人的。」

面對差異  陳美汀:保育資訊應更全面

談到為什麼要保育石虎?陳美汀舉例,小朋友可能會說石虎很可愛,所以願意保護石虎,但是阿公可能會說石虎不可愛,而且會偷吃雞,所以不一定願意。每個人對保育的認同價值不同,所以要「提供更多的訊息,讓更多人了解保護石虎的重要性」。

石虎是一級保育類動物,淺山生態系的旗艦物種,位於食物鏈頂端,獵物包括老鼠和松鼠等,如果沒有石虎,就要放更多農藥和老鼠藥,人類也會受害。「可能要過幾十年、上百年,我們才知道一個物種的消失會有多少影響,關注石虎、保護棲地及各種動物,最後就是保護到我們自己。」

石虎。攝影:蔡阿婆。

看似虎斑貓的石虎,其實長的很不一樣。攝影:蔡阿婆。

早期台灣石虎分布很普遍,因為牠的食性很廣,適應各種環境,但在這幾十年,台灣的自然環境破壞嚴重,目前只剩苗栗、台中、南投地區確定有石虎族群。石虎的危機來自人為開發、棲地減少、破壞嚴重,尤其是對淺山地區的開發,犧牲了自然林地和動物棲地。

陳美汀表示,苗栗也有農舍問題,財團購買土地後,在山上留幾棵樹,其它都砍掉,再種上草皮,把農舍蓋成別墅一樣,吸引很多都市人來購買,希望到鄉下有個放鬆的地方。

「當我們人想要很多幸福,就表示很多動物要面臨不幸,很多人只是多一棟房子,動物卻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陳美汀說那些買房的人嚮往山野生活,喜歡大自然卻傷害了動物,如果大家能了解當地野生動物的狀況,也許就不會用這種方式去建築自己的幸福。對於道路的開發,陳美汀並不反對,但希望能給動物一個出路,「我們必須要有道路,但必須要那麼多、那麼寬、那麼快嗎?願不願意為了動物犧牲一點我們的方便?」

陳美汀也告訴大家,保育石虎要從社區做起,有些苗栗的當地人覺得,大家要保育石虎但不關心他們,石虎很重要但他們不重要。「對於保育議題,越說越激起對立,外面的人好支持,可是裡面的人好反對。先站在當地人的立場去想,不是只要求怎麼做,而是協助怎麼做,讓他們了解,動物保育對他們也有幫助。」

購買石虎友善商品 就是最好的支持

陳美汀認為,一般民眾可多支持友善石虎的產品,例如石虎米,有人支持就能做下去,藉著石虎的名氣把社區推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也讓當地的居民在獲益的同時,了解與石虎一起生存並非壞事。

「坦白說,關心生態環境與動物算是少數,我在這邊感受到熱情,但在社區中一直提醒我,我們永遠是少數、弱勢。所以需要一個組織、很多志工和經費,好多事情沒有做,我覺得這是我的責任,希望我可以幫石虎,希望更多人一起來幫石虎。」陳美汀說自己一個人只能做一個社區,最近決定跟一群朋友成立協會,希望大家一起來加入,只靠少數關心石虎的人太慢了,因為台灣的石虎只剩不到500隻,真的面臨絕種危機了。

接受記者採訪時,陳美汀坦言自己沒存什麼錢,都花在動物上面,即使沒有經費也一直在做研究。「因為喜歡動物就有動力,10年、20年後也會做下去,我們這群人都知道為什麼要做,大家的初心都是一樣的,能力有多少就做多少。」

合照。攝影:蔡阿婆。

陳美汀受邀分享石虎保育經驗,現場聽眾反映熱烈。攝影:蔡阿婆。

沉陷的復興

$
0
0
採訪、撰稿:于立平;攝影、剪輯:劉啟稜

日本311地震,造成日本史上受災範圍最大的土壤液化災情,就連距離震央三、四百公里遠的東京附近地區,都難逃沉陷危機。至今五年了,有些土壤液化區,還在進行防治改善工程。有些房子沒有復原,就算大部分居民已恢復正常生活,還是憂心下一場地震來襲,會不會再發生沉陷危機,家園沉陷之後,日本是如何復興,又遇上哪些難題?

沉陷的復興。攝影:劉啟稜。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東京,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繁忙城市,超過1300萬居民,相當於全日本1/10人口。從小漁村蛻變為日本首都,都市開發建設,逐漸往大海與鄰近區域擴張。

位在東京灣東北方的千葉市,距離東京市區約50分鐘車程,是首都重要的衛星城市。311地震時,千葉市美濱區瞬間發生土壤液化,地鐵站前的廣場,道路龜裂、泥漿噴出,泥沙淤積厚度達到20-30公分,美濱全區受災道路約達44公里,交通系統嚴重癱瘓,連帶整個城市的運作都大亂。不只如此,土壤液化導致地下水壓上升,下水道人孔蓋被擠壓浮起,管線也被拉扯斷裂,使得家庭廢水四溢。

千葉市土壤液化情況嚴重,發生道路龜裂,不均勻沉陷等現象。攝影:劉啟稜。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修復不只是恢復城市原貌,千葉市在站前廣場,灌入三公尺深的混凝土漿,進行地盤補強,並且花了一年多時間,投下17億日幣,重建防災型下水道系統,首先將管線連接頭改為可撓式(軟性、可彎曲),當強震來襲時,可以上下搖動不會斷裂,另外也加重人孔蓋重量,以抵抗地下水壓升高。

311地震,讓東京灣周邊42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為液化災區,長期研究土壤液化的東京電機大學安田進教授分析,東京灣發生土壤液化的區域,大多是填海造陸的海埔新生地,地質相當軟弱,再加上這次地震搖晃時間長達3-4分鐘,才導致嚴重的土壤液化。

千葉縣浦安市是這次災情最慘重的地區,有86%的土地發生土壤液化,光是清出的噴砂量總共就有7萬5000立方米,可以堆滿208座25公尺的游泳池,浦安市從1960年代後期到1980年期間,陸續進行填海造地,這次所有的海埔地都出現液化災情,共有8700棟住宅受損,大部分居民在購買房屋時,不太清楚土壤液化的風險。

千葉縣浦安市1980年代所做大規模填海造地,全在此次地震中發生土壤液化。攝影:劉啟稜。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朝野夫婦12年前買下浦安市的房子,由於這裡社區規劃完善,離東京市區近,又可以避開擁擠,沒想到尋求優質住宅環境的夢想,卻因為一次地震而幻滅。

地震之後,他們發現房屋傾斜下陷,住在傾斜的房子裡,會頭暈、想吐、不舒服,於是他們花了將近500萬圓日幣,用千斤頂將房屋扶正,再將噴砂的地方用混凝土補強,現在房子勉強能居住,但生活的社區有些不一樣了。走出家門,路面因為下陷有點高高低低,目前還有20%道路還沒修復,而街頭巷尾部分鄰居,由於房屋受損太嚴重,只能拆屋等待重建或賣地搬家。

來到神栖市的豐田區,也是同樣情形,豐田區原本的地盤相當堅硬,因為曾經被開採砂石拿去當建材,要蓋住宅時才又再回填,這一來一回的人為擾動,終於惹禍上身。

經過5年時間,豐田區仍可見到歪斜、荒廢的房子,零零星星佇立在田間,部分沉陷的土地,已經成為水與荒草的世界,土壤液化修復,需要大筆財力,當居民無力負擔時,最後只能選擇棄守家園。

神栖市的豐田區原本堅硬的地盤受到人為擾動,挖走土石又重新填回,使此區域土壤液化嚴重。許多人選擇棄守家園。攝影:劉啟稜。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東京電機大學的安田進教授表示,像這種回填地或海埔新生地,在地質條件不良的情況下,只是將房子扶正復原,難保能安然度過下一次地震考驗。

為了防止土壤液化災難再次發生,外加311地震造成的土壤液化面積過於廣大,有將近2萬7000戶的住宅受災,於是日本的災後重建策略,不再只著重個別住宅的補強,而是以改善整體區域為考量。日本國土交通省首次推動「市街地液化對策事業」,只要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尺的區域,而且該區域內有十戶以上住宅,其中有2/3居民同意實施土壤液化防治對策,中央政府就給予經費補助。而可以選擇的工法有兩種,分別為地下水位調降工法及格子狀中壁工法。

土壤液化三大要素,高地下水位、疏鬆細砂、地震強烈外力,當其中一個要素水排除,就可以避免土壤液化,日本根據過去經驗發現,只要地下水位低於2公尺,就鮮少發生土壤液化,為了保險,地下水位調降工法,就將設定水位降到3公尺。

抽得太少沒有達到效果,抽得太多反而會造成地層下陷,三公尺是剛剛好的距離,但這不是說做就做,也不是每個地區都適合,面對不同地質,必須採取不同因應之道,每個地區都得經過詳細的地質調查與實驗。像是千葉市針對土壤液化的區域,每隔200公尺進行地質鑽探,因為有可能只是隔條街,地質狀況就不太一樣。然後再花上一年時間進行模擬實驗,確認抽出地下水不會造成地層下陷,才開始施工。

為了避免發生土壤液化,部分居民選擇接受政府資助調降當地地下水位攝影:劉啟稜。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在日本,私人住宅的補強修復由個人負擔,政府會按照房屋受損程度給予小額補貼,如果是在公共區域施工,則全由政府出資。由於地下水位調降工程,全數都在公有道路上施作,附近住宅地下不需要埋設排水管,地下水位就會連帶下降,達到防治效果,因此工程費居民連一毛都不用出,未來只要分擔抽水幫浦的管理費用。

目前在神栖市、千葉市等地,都採用地下水位調降工法,而浦安市政府表示,因為浦安當地的地質條件鬆軟,擔心抽取地下水位可能引發地層下陷,於是選擇使用格子狀中壁工法。

將水泥柱排列而成的牆面,埋入住宅與住宅間及住宅和道路間的交界處,以十幾戶到百戶為一個區域,形成一個格子狀地基,藉此減緩地震帶來的震動幅度,這種工法費用相當高,若以100戶為例,格子狀工法至少需花費11億日圓,除了部分由政府補助,每戶居民還得自己負擔大約200-400萬日圓,尤其這個工法是全球首創,實際效果如何,居民與學者都有疑慮,許多人陷入做與不做的兩難。

部分居民擔心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層下陷,選擇格子狀中壁工法攝影:劉啟稜。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五年來,浦安市一直難以達成共識,直到2016年4月,才有一個區域的住戶們決定嘗試,有居民期待土壤液化防治工程讓土地回春,有居民早已等不及放棄離開,還有人在等待更好的對策。

填海造陸50多年,浦安市面對全面性土壤液化的考驗,預計投入至少600億日圓,相當於140億元台幣,希望讓城市全面復興,復興之路很漫長,那到底什麼才是這片土地原來的樣貌?

在東京灣僅存的濕地裡,水鳥自在棲息,這是填海造陸前,沿岸土地原來的樣貌,一次地震,見證了日本東京灣的發展史,震出人們在各地土地上開發的痕跡,在東京灣旁,新的建設又拔地而起,人們將持續和土壤液化奮戰,從日本到台灣,土壤液化這堂課,是人與大自然間,一場無止盡的學習。

水田輕嘆

$
0
0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張光宗

美麗的蘭陽平原,一直是重要的糧倉,10多年前農發條例通過後,它漸漸不一樣了,夾雜在豪華亮麗之間,是農民沉重的嘆息。

蘭陽平原在農發條例通過後漸漸不同了。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趁著天剛亮,友善小農吳佳玲,拿著衝天炮走進田裡。她想嚇跑的是水田常客,紅冠水雞。五年來,還在摸索耕種訣竅,今年紅冠水雞卻給了她前所未有的難題。

為了貫徹友善理念,她不毒鳥,而是花一筆錢重新補秧,不停變換招數來趕鳥。即使花招百出,仍無法完全把鳥嚇跑,補秧後又被拔下的秧苗,還是得彎腰收拾。

紅冠水雞是田裡的常客。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和其他人口老化的農村很不一樣,這裡聚集了許多年輕的友善小農,在勞動中實踐夢想。湧泉清澈,綠野阡陌,不少都市人也來這裡擁抱田園夢。這處充滿活力的農村,同時也是豪華農舍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這些豪華別墅頂著農舍身分,有著精緻的庭園造景、被高高的景觀植物圍繞,吳佳玲的田,有一塊就位在豪宅旁,她在這裡種植秈十,這個品種怕冷,插秧時間比其他稻種晚一些,她刻意拉寬植株間距,希望減少病害,卻遇上鳥害。

深溝村其他田也有紅冠水雞活動,但吳佳玲的特別嚴重,除了播種時間比較晚,這塊田土質比較軟,秧苗來不及長穩,還有其他因素嗎?吳佳玲猜測,她的田緊鄰造景漂亮的豪宅跟荒地,紅冠水雞有隱蔽的躲藏點,她的田就像牠們的餐廳。

豪華農舍對鳥類的影響,也在深溝村耕種的謝佳玲,看法不同。她說:「蘭陽平原並沒有變大,同樣面積裡,水泥鋪面變多,這些地方與水田,從前都是野生動物活動的環境。假設90%的土地是農田,可是忽然只剩下70%,那20%原本生活在上面的鳥類,就是往剩下的田區集中。」

豪華農舍緊鄰水田,改變了田裡的生態。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屏科大野保所畢業的謝佳玲,高中時代就對鳥類著迷,因為工作來到宜蘭7年,3年前決定加入小農行列,立志做個伴鳥農夫,種田是想為鳥類提供生活空間。根據她與資深鳥友的觀察,蘭陽平原的鳥種與數量其實是下降的。她在這裡7年來,只見過兩三次紅隼,從前有的黑鳶,現在也沒有了。

水田是介在荒野與都會間的重要生態系,少了猛禽,多了豪宅與廢耕田,對鳥類會造成什麼影響,還需要時間與科學數據來印證。相較之下,田間豪宅對作物的衝擊,其實更直接。謝佳玲說,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土壤,農舍全部都影響到,空氣雖然看不到,緊鄰豪宅空氣無法順利流動,水稻容易產生病蟲害。 吳佳玲則明顯感到鄰近農舍的水稻,生長狀況比較差。

除了帶給農民耕種上的困擾,農地價格因豪宅而暴漲、連帶衝擊農村文化與環境,豪宅主人享受著田間清新,卻成為農村負擔。而這一切,從2000年開始,農發條例第18條(註),讓農地建農舍開了大門。

雪隧通車後,大大縮短宜蘭與台北的交通時間,加上農發條例讓非農民身分的人可以買地蓋農舍,十多年來,從農地上長出7000多棟豪華農舍,佔據了12%、大約1900多公頃的農地。

農發條例讓非農民身分的人可以買地蓋農舍,田間豪宅迅速滿延開來。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今年5月,宜蘭縣政府將針對民國89年1月28日以後取得建照的農舍,依其違規使用的土地面積大小,加徵一到三倍的房屋稅,希望能遏止濫建亂象。然而想止住這股歪風,還是得回歸到農發條例修法。行政院在2015年9月通過農發條例修法,18條之一,直接限定農舍繼受人的資格須為農民,但這項修正草案去年由於屆期不續審,退回行政院,尚未通過立法三讀。

握緊方向盤,轉往熟悉的田區,被紅冠水雞弄得灰頭土臉的吳佳玲,決定把田裡的水放乾,與其讓紅冠水雞與福壽螺吃了秧苗,她選擇與雜草奮戰。謝佳玲則是透過劃分生產區與保育區,搭配招募股東,共同承擔因鳥類活動而受影響的產量。

方法雖然不同,他們都在承擔農舍濫建苦果。守護農地不該只是農民的責任,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任務。

註:農發條例第18條
本條例中華民國89年1月4日修正施行後取得農業用地之農民,無自用農舍而需興建者,經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核定,於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及農村發展,得申請以集村方式或在自有農業用地興建農舍。前項農業用地應確供農業使用;其在自有農業用地興建農舍滿5年始得移轉。但因繼承或法院拍賣而移轉者,不在此限。

都更強拆旗山大溝頂 居民辦音樂會:老街不拆、工藝傳承

$
0
0
本報2016年5月2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高雄旗山老街上建於1950年代的大溝頂商店街老屋,今年初高雄市政府以都更及治水疏洪為由,單方面告知要進行拆遷,引起大溝頂33戶居民和地方文史團體強烈抗議。為了守護大溝頂老街,太平商場自救會、尊懷文教基金會和實踐大學學生,上週六(30日)共同舉辦了「留下老街-守護大溝頂音樂會」。

長期關注旗山文化保存的尊懷文教基金會認為,大溝頂是旗山老街文化的重要資產,會長王中義說:「老屋、老街與老產業,是串起旗山文化觀光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旗山少了大溝頂,老街將失去意義。」

旗山大溝頂太平商場老屋面臨市府強拆,居民週末辦音樂會訴說大溝頂文化價值。攝影:李育琴

旗山大溝頂太平商場老屋面臨市府強拆,居民週末辦音樂會訴說大溝頂文化價值。攝影:李育琴

香蕉產業興盛  造就大溝頂太平商場誕生

週六午後的旗山老街,大量遊客湧入,以旗山火車站為首的中山路上,有成排的巴洛克建築,街上盡是各種小吃、農產品攤商,生意熱絡,許多商店以香蕉衍生的產品為號召。過去台灣香蕉全盛時期,旗山地區是全台最大產地,旗山鎮上成為當時蕉農交易和轉運休憩的所在。從老街上華麗的巴洛克建築,可以想見當時香蕉產業造就旗山地方富庶的榮景。

聲援團體和自救會舉辦音樂會,並上街遊行,邀請民眾了解大溝頂拆遷議題。攝影:李育琴

聲援團體和自救會舉辦音樂會,並上街遊行,邀請民眾了解大溝頂拆遷議題。攝影:李育琴。

蕉農的富裕帶動旗山的經濟發展,大溝頂太平商場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反對政府強拆的太平商場自救會表示,旗山大溝頂是政府許可的合法建物,每一戶都有門牌號碼。1956年,旗山鎮公所為了善用土地以繁榮地方經濟,經高雄縣政府核准,由民眾出資興建太平商場,在縣長陳新安(副總統陳建仁父親)見證剪綵下,熱鬧開幕。

當時太平商場周邊有電影院、飯店、酒家、茶室、西服店、布莊等等,開創旗山商業發展與戲院文化的高峰。旗山農會的文獻中記載,「當時酒家、茶室的女侍者,只要見到穿著沾滿蕉汁衣服前來的客人,無不奉為上賓,招待更是無微不至,而衣物乾淨者,就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太平商場正是見證這段過往旗山商業活動,曾經燈紅酒綠、繁華富庶的片段。

保留手作工藝老產業  太平商場與其他老街不同

然而隨著產業沒落,時代更迭下,旗山老街的巴洛克式建築群,已不見蕉農出入,反而販賣起香蕉煎餅、香蕉蛋糕和各種小吃,而大溝頂的太平商場,卻宛如把時光凍結一般,保留著許多過往門庭若市的工藝老店。

「旗山大溝頂老街保留了手作皮箱、針車、西裝、布莊、刻印、飯店等傳統老產業,是台灣工藝文化的活教材,代表香蕉經濟奇蹟與手作文化軟實力,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尊懷文教基金會專員王繼強,去年開始投入大溝頂的文化調查,發現這裡的老產業與中山路老街上不同,而台灣的老街在連鎖商店和攤商進駐下,幾乎已經沒有地方特色,宛如一個模子套出來的。

在一場大溝頂老街的小旅行中,遊客跟著王繼強的腳步,走進大溝頂太平商場。透過解說,認識西服店的女店主,述說年輕時北上習藝到返鄉開店的小鎮流行服飾史;手工皮箱店老闆,則描述那個商務貿易興盛、人手一只旅行皮箱的年代;更有曾經經營大飯店的總舖師,示範手路菜「五柳枝紅燒魚」,讓年輕遊客品嘗快要消失的經典台菜。布莊的老闆,更是看盡數十年來大溝頂的演變,近年他還協助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學生找尋布料,提供專業服務。

遊客參加大溝頂小旅行,認識手作傳統工藝與旗山經濟發展的過往歷史。攝影:李育琴

遊客參加大溝頂小旅行,認識手作傳統工藝與旗山經濟發展的過往歷史。攝影:李育琴

看似與周邊老街新興商業不相襯的太平商場,卻以工藝傳承的方式,和年輕世代連結著。為了守護大溝頂老街,自救會設立了「大溝頂文化館」,為民眾解說太平商場的歷史價值。實踐大學學生也加入守護行動,與太平商場自救會和尊懷文教基金會共同籌劃音樂會。

辦音樂會聲援  籲政府勿短視近利、剝奪人民的記憶

「大溝頂老街影響了旗美地區的飲食文化,也影響1960-90年代旗美九鄉鎮的時尚觀感,」台青蕉樂團團長王繼維在音樂會中說,「老街的保存,就是要這些老產業可以傳承、發展與創新,讓年輕人可以向這些老師傅學習,並用地方的文化素材,成為他們設計的靈感,開創老產業的新面向。」

音樂人達卡鬧、黃瑋傑、雲鐵客主唱阿修,也來為旗山大溝頂老街相挺,中學時曾在旗山就讀的達卡鬧,以他在台東反美麗灣運動的經驗,痛斥政府總是不做人民要它做的事,他說,「高雄市政府強拆大溝頂,就是剝奪人民珍貴的回憶。」

黃瑋傑用創作歌曲表達政府總是短視近利,只用一紙公文就要強制拆遷,猶如聖旨,其中飽含荒謬和政策暴力。他說,政治應該是要讓地方民眾討論出要走怎樣的路,由下而上告訴政府人民所要的。在地的旗美高中、實踐大學、台青蕉樂團等,都獻聲響應大溝頂,反對政府強制拆遷。

聲援團體和自救會舉辦音樂會,達卡鬧以台東反美麗灣運動,痛訴政府違背民意。攝影:李育琴

聲援團體和自救會舉辦音樂會,達卡鬧以台東反美麗灣運動,痛訴政府違背民意。攝影:李育琴

自救會:不拆遷、不求償  要求召開公聽會

居民接到高雄市水利局行文告知,要求在4月30日搬遷,6月16日將進行拆除。但是音樂會這天,沒有任何一戶離開,自救會會長鄭淵文表示,政府將旗山淹水當成強拆民宅的理由,又拒絕公開溝通,實在太無理。

大溝頂居民說,最近政府不同單位一再來要查估,居民不勝其擾,心裡都是家被拆了的恐懼。鄭淵文表示,政府在沒有召開公聽會下,要求民眾進行查估領取補助,「自救會與住戶,堅持不求償、不拆遷的立場,呼籲高市府召開旗山區域的排水治水會議,與旗山大溝頂老街文化論壇,討論旗山淹水問題與文化保存價值。」

自救會會長鄭淵文表示,居民不妥協、不拆遷,要求市府召開公聽會。攝影:李育琴

自救會會長鄭淵文表示,居民不妥協、不拆遷,要求市府召開公聽會。攝影:李育琴

王中義則批評市府假治水、真都更,為了都更要將大溝頂改為親水公園,卻漠視地方文化資產的重要性。王中義說:「政府在地方發展與都市規劃中應該要妥善規劃,將這些文化資產納入,才能夠對於旗山有整體的助益,否則任何沒有民意與文化基礎的建設,都會變成地方的毒瘤。」

日前市議員劉馨正已要求文化局針對太平商場進行文化勘察與評估,同時尊懷文教基金會也提出文化資產提案,要求文化局進行文資保存審議。

部落靈魂吃得到! 「美式」野菜夏季正當道

$
0
0
本報2016年5月2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夏季高溫常使植物生長不易,也讓喜愛吃葉菜類的民眾為了買菜苦惱。其實,這個季節的番杏、野莧、土人蔘等台灣野菜長得正好!這些與環境共生、深具原住民部落傳統利用智慧的野菜,經過部落農友與花蓮農改場輔導種植,已初具產業規模,春夏吃野菜正是時候!

蕗蕎、山苦瓜、葛鬱金等多種野菜組合。攝影:廖靜蕙

蕗蕎、山苦瓜、葛鬱金等多種野菜組合。攝影:廖靜蕙

在馬太鞍經營瑪布隆農場的柯春伎,這幾年在邦查農場學習及花蓮農業改良場輔導下,逐漸種出成績來,上週二(4月26日)花蓮場舉辦野菜示範觀摩會,與當地農民分享野菜帶給部落的前瞻,包括傳統利用的智慧、農業種植技術、營養分析,以及加入創意之後的料理食譜。

花蓮農業改良場場長黃鵬表示,野菜種植規模與產業雖然在主流市場不大,但對於部落產業發展卻相當重要、深具潛力。

吃進阿美魂  以知識換貨幣

在馬太鞍經營農場瑪布隆農場的柯春伎,農場上隨時都有野菜。攝影:廖靜蕙
在馬太鞍經營農場瑪布隆農場的柯春伎,農
場上隨時都有野菜。攝影:廖靜蕙

「若說豐年祭是我們主體,野菜就是我們的靈魂了!」柯春伎說。野菜被形容是「人家不要的菜」,而阿美族則將其邊際效益發揮到極致,說是阿美族的靈魂毫不為過。如今他透過農場大量栽種,將野菜知識分享給消費者。

2公頃農場上,他以一半土地種植野菜作物,一年約輪種13~15種野菜,即使春夏兩季種類少一點,4月底農場上仍有8種野菜作物,其中野莧和番杏更是一年四季都吃得到;另一半地則種黃豆和黑豆,全以有機農法栽植。農場生產的作物與固定餐廳、商店及私人企業合作,並固定在台北市「水花園」市集設攤。

只是番杏、土人參、野莧、龍葵這些名詞,對社會大眾來說非常陌生,為了讓民眾熟悉這些野菜,花蓮農改場特別推出「野菜卡」,挑選十種菜做為宣傳主力,包括番杏、龍葵、黃麻、翼豆、角菜、木鱉子、山苦瓜、地瓜葉、土人蔘、赤道櫻草。除了附上圖片供辨識,還初步介紹每種菜的功能,以及建議食譜,讓民眾從認識、熟悉,進而愛上野菜。

柯春伎表示,他的責任就是將這些知識交換成貨幣。「我喜歡農業,因為可以和老人家在一起;我喜歡農業,因為孩子可以在純淨的地方生長,很快樂。」但也要能維持部落生活所需的經濟。

他不諱言,這些在部落隨處吃得到,例如,紫背草、野莧,一包20~30元的野菜,經過組合包裝,再加上野菜卡說明,在台北的市集售價可達150元,而且幾乎都是搶購,因此把菜種好,把菜賣好,顧好農場維持經濟規模,就是實踐責任。

消費者常問他,野菜怎麼吃?他說,部落的基本概念是「通通放到湯裡煮」。因此,吃泡麵放一把,冬天火鍋更是百搭,健康、營養又美味。另外,他也建議消費者以切碎的角菜,取代蔥花,炒蛋、烘蛋,美味十足。

營養破表  吃野菜有益健康

雖然部落族人代代相傳野菜的厲害,但要說服現代人,則需具備營養成分分析。花蓮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游之穎,收集了數十種野菜進行營養分析,發現無論在維生素、礦物質,都高於市售的蔬菜,蛋白質的表現更有利於蔬食者。

游之穎說,蔬菜熱量雖不高,卻提供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礦物質。研究室分析數十種野菜營養成分,在維生素A上,不少野菜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A的前驅物)都相當豐富,例如炭母草、昭和草、落葵、野莧、刺蔥、龍葵,都遠高於胡蘿蔔[1]

野菜的維生素C也十分豐富,例如細葉碎米薺、山蘇、落葵、魚腥草,每百克都含40以上毫克,不下於檸檬(約40mg)、蘋果(2.9mg)。

在礦物質方面常說的「女性補鐵、男性補鋅」,鋅、鐵兩要元素,野菜同樣有很好的表現。一般認為蘋果、葡萄和黑棗已經是鐵王了,但是餐廳吃得到的雨來菇,質含量就高於蘋果、葡萄十倍以上,也比黑棗高出數倍;黃鵪菜、細葉碎米薺與刺莧都是鐵質優選。而黃藤心、檳榔心與落葵的含量也直逼草蝦、白蝦[2]

總酚類[3]與抗氧化、防老美白很有關係,市售蔬菜與水果中以地瓜葉和桑葚的抗氧化能力最好,卻比不上糯米糰、艾草、山萵苣、魚腥草、鳢腸、刺蔥、黃麻與黃藤心。

雖然蔬菜不是蛋白質主要的營養來源,但對蔬食者卻相當重要,除了豆類富含蛋白質,龍葵、艾草、紅藜葉、青苧麻、刺蔥、糯米糰與木鱉子葉的蛋白質以及必需胺基酸含量都很高。

不過游之穎提醒,野菜雖具有相當豐富多元的營養素,仍以少量多樣攝取,替代多量的單一蔬菜攝取較佳。

花蓮場野菜種植重要推手是作物改良課副研究員全中和。攝影:廖靜蕙

左上:土人蔘、左中:花蓮場野菜種植重要推手全中和、左下:馬太鞍部落的野菜創意料理;右上:番杏、右中山茼蒿、左下:山萵苣或稱鵝菜。攝影:廖靜蕙

「馬太鞍」在阿美語就是「樹豆」的意思,位於花蓮光復糖廠西側的馬太鞍部落,居民殷勤地持續生產族人喜愛的野菜,包括樹豆、箭竹、山蘇及黃藤等,也都成為地區特產的經濟作物。

花蓮場於去(2015)年成立「原住民傳統農業研究室」,期能深入發展原鄉部落特色作物。計畫主持人林泰佑表示,原住民農業和漢人社會不同,有特色有文化故事,和大眾作物不同之處;他強調部落傳統作物具豐富營養及抗氧化的機能性,並且不易有病蟲害,耐淹水抗旱等耐逆境的特性,由於具備這兩大優勢,使得在現代氣候變遷、糧食短缺之際得以異軍突起。

野菜通常指本土原生或傳統民俗上栽培利用,在野外馴化近百年,已能適應本土環境又不會造成入侵事實,如昭和草;但仍有一些引進的原生蔬菜頗具爭議,例如赤道櫻草,逸出野外很可能與原生植物競爭資源,在經營管理上需謹慎。

註解:

[1]β胡蘿蔔素以市售的高麗菜、小白菜為例,每百克約35.6微克(μg,100萬分之1克,10-6克),小白菜542微克;但是炭母草就高達19,370微克,其次是昭和草(飛機草)11,400多微克,其他如落葵6,633微克、野莧、刺蔥,也有5000多微克,艾草、龍葵也都有4000多。請注意重量代換,攝取同樣重量物質才有比較基礎。

[2]鋅含量(每百克):

  • 野菜類:黃藤心2.61mg、檳榔心2.05 mg、落葵1 mg
  • 大眾蔬菜類:高麗菜0.34 mg、小白菜0.3 mg
  • 海產類:草蝦仁0.74 mg、白蝦1.46 mg

[3]總酚量含量(每百克):糯米糰1504 mg、艾草1407 mg、山萵苣1215 mg、魚腥草934 mg、鳢腸918 mg、刺蔥820 mg、黃麻701mg與黃藤心617 mg的總酚含量遠高於地瓜葉400mg、市售蔬菜高麗菜87 mg及小白菜96 mg。


海面掉下來的禮物 深海綠洲:鯨落

$
0
0
作者:瑭芯

當一頭鯨魚殞落,其屍體將成為深海綠洲。成為許多生物賴以維生的食物與養分,變換成「深海食物的來源」之一,供養着海洋生態整套生命系統,生物學家將這個過程稱為──「鯨落(Whale Fall)」。圖片來源:Isaac Kohane。CC BY 2.0

陸地上環境多變,高聳山脈、起伏丘陵、寬廣平原。「有光的世界」讓擔任生產者的綠色植物結合「光」、「二氧化碳」及「水」將「無機的碳」轉化成「有機的碳」,提供生物消費。而光線照射不到的深海世界,這些固碳作用無法進行,海底生物究竟靠什麼維生?

如同一棵倒樹倒下後,不久就很快會被蜂擁的微生物分解;而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因鯨屍太龐大,食腐動物又無法順利撕裂之下,最終將沉入數千米的海底。但死亡的鯨魚屍體宛如海洋荒漠中的綠洲,成為許多生物賴以維生的食物與養分,變換成「深海食物的來源」之一,供養着海洋生態整套生命系統,生物學家將這個過程稱為──「鯨落(Whale Fall)」。

當一頭鯨魚死在淺海區,各種腐食者會迅速將有機物瓜分殆盡。圖片來源:Joyce cory。CC BY 2.0。

由鯨落形成的海洋生態整套生命系統,起初進入移動清道夫階段(mobile-scavenger stage),由移動的食腐動物,如:盲鰻、睡鯊、深海魚類等先會吃掉90%的軟組織、拆解屍體。

大型腐食者離去後,接著為機會主義者階段(enrichment opportunist stage),輪到多毛類和甲殼類小型生物等寄生在殘餘鯨落身上,此外,還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也會蠶食殘渣。對這些分解者牠們而言就是一場美食盛宴,這頓饗宴依照鯨魚體型的大小,可以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

最後鯨屍只剩骨架的鯨屍,即進入化能自養階段(sulphophilic stage)釋放硫化氫,並開始提供能量給化能自養生物(chemoautotroph),而這個階段可以持續好幾十年。化能自養類似植物行光合作用方式,生物可以通過化學反應自己生產食物,海洋中有些生物如:蛤蚌、蠕蟲都是這樣的通過化學反應可以自己生產食物稱化能自養。鯨骨中含有60%的脂肪;科學家發現深海有大量特殊厭氧細菌,這些細菌會吃掉鯨魚的骨頭,進入鯨骨分解脂類。

隨後,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鹽,產生硫化氫(一種有臭雞蛋味道的化學物質),創造出類似深海熱泉口的富硫環境。過量的硫化氫雖對大部分陸地、海洋中的動植物造成毒害,並破壞臭氧層,但有些化能合成細菌可自海水中的氧氣氧化得到能量來源,成為一些海洋共生生物的能量供給生養與繁殖。

抹香鯨頭骨。鯨骨中含有60%的脂肪且分解緩慢,而深海有大量特殊厭氧細菌,這些細菌會吃掉鯨魚的骨頭,進入鯨骨將脂類分解。攝影:瑭芯

海洋生物學家艾莎·德沃斯(Asha de Vos)曾在一場演講提及,為什麼拯救鯨魚對保證海洋的自我調節很重要?有兩項重要的關鍵,鯨魚糞便和腐爛遺骸。鯨屍是從海面落下最大的腐質之一。1988年,夏威夷大學研究人員也發現,在北太平洋深海洋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萬多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鯨骨體型巨大,富含脂類且分解緩慢,一頭大型鯨落形成,開始供給養分給大洋裡上百種無脊椎動物,到完全被分享殆盡,可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鯨魚也是遷徙距離最長的哺乳動物之一。美國海岸外的灰鯨每年遷徙1萬6千公里,在營養物豐富的捕食水域和營養物缺乏的繁殖水域間來回移動。而全世界鯨目物種只有達到30噸級別的大型鯨,才能真正形成繁盛的鯨落;因此在200多年的捕鯨期間,當我們忙著獵殺及從海洋中移走這些遺骸時,我們很可能改變這些應下沉至深海的鯨落產率和地理分布,而導致專門仰賴遺骸為生的物種滅絕。

艾莎·德沃斯表示鯨魚遺骸也能運輸約19萬噸的碳,深海即所謂的「碳匯」(指從空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能捕捉及儲存大氣中多餘的碳,藉此幫助減緩全球暖化。有時這些遺骸也會被沖上岸,為陸地上一些獵食物種提供食物。我們該省思的是大型鯨類數量越來越少,若沒有鯨魚屍體,對深海的生命意味著什麼?永續海洋生態,保育鯨豚,不僅為鯨魚,也是為自己。

深海通常是個低能量的環境,因此出現一條完整的鯨魚遺骸,就代表有大量食物湧入。艾莎·德沃斯演講影片:Why you should care about whale poo

新北投車站非文化資產? 北市府強勢表決遷址爆衝突

$
0
0
本報2016年5月3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2日,台北市文化局召開「新北投車站重組位置議題公聽會」,支持A方案(原址微調)的文資團體和支持D方案(七星公園內、距原址50公尺)的里長、溫泉業者、在地居民等,數百人到場關切,會中兩造不時發生口角衝突。

主席副市長陳景峻表示「新北投火車站不具文資價值」,立場明顯偏向後者,其行政不中立的介入態度,促使對立愈發升高,最後更強勢雙重「投票表決」,通過D方案送都市計畫委員會續審。

刑警一字排開錄影蒐證,主席副市長陳景峻強勢表決。攝影:林倩如。

刑警一字排開錄影蒐證,主席副市長陳景峻強勢表決。攝影:林倩如。

七岔路口  交通難解

基於2月2日都發局主辦之新北投車站重組位置議題公聽會,決議實施交通模擬後再後續討論,4月15日~5月1日於七星公園東側與光明路口進行臨時路型及站體模擬試辦計畫:D方案(多數里長主張,位於七星公園內、距原址50公尺)以框設範圍示意;微調A方案(民間提案,原址微調)、微調D方案(都發局提案,D案向東移20公尺、向北移8公尺)以一比一輕鋼架量體模擬、臨時標線、交通錐等方式試辦,藉此評估交通影響、蒐集民眾意見。

交通局說明市民反應,試辦期間共收陳情案件29件,均認為微調A方案影響車輛通行及行人安全,建議放置於七星公園內。並分析提出幾點結論:平日晨昏及假日旅行時間增加6~56%;光明路(北往南)車隊等候長度增加20~47%;試圍後,大客車轉向易跨越至內側車道提升事故風險;大型車輛轉向占用對向車道行車空間,同樣將增加擦撞風險。

副市長陳景峻召開新北投車站重組位置議題公聽會,副主席文化局局長謝佩霓全場無言。攝影:林倩如。

副市長陳景峻召開新北投車站重組位置議題公聽會,副主席文化局局長謝佩霓全場無言。攝影:林倩如

(左起)D方案、D方案微調、A方案微調,三方案位置示意圖。圖片來源:回家吧!新北投火車站

(左起)D方案、D方案微調、A方案微調,三方案位置示意圖。圖片來源:回家吧!新北投火車站

意見不同難溝通  小混亂變大暴走

公聽會上,陳景峻先是一一唱名鄰近里長全到齊了,都來關心「文化的北投」。市府簡報後,各方人士開始陳述意見,初始還算平和,都市計畫學者楊重信、BATTAO自主行動聯盟蕭文杰、建築改革社孫啟榕、鐵道文化協會理事羅文德、北投文史工作者楊燁、淡大建築系教授黃瑞茂等關心文資人士,紛紛發言支持微調A方案。同時亦間入反對文資團體主張的民眾鼓譟,但主席卻少加以制止雙方衝突上升,甚至出現主席喝斥發言公民、與台下直接對嗆的失當舉動。

下半場支持D方案的地方人士,里長、溫泉業者陸續發言,公聽會進行到了尾聲,雙方依舊沒有任何交集,陳景峻說,已經超過五點表定時間,硬是卡斷僅進行到一半、尚未全部發言完畢的流程;繼而表示,已經兩年多這麼久了,再不處理將是行政怠惰,「我要聽在地人的聲音」突然要求現場投票做表決。

文資團體抗議違反民主程序、不該現場做裁決,陳則反嗆「你抗什麼議」、「公共議題要聽在地的聲音」、「我就是在處理公共議題」等等,概以主席具「行政裁量權」強行「雙重」表決。先是表決「贊成今天就公聽會意見做表決的舉手」,再表決「贊成微調A方案或D方案的舉手」且「照相照起來」。

文資成員情緒激動欲衝上前理論遭警察攔阻,刑警並拿著數台錄影機、手機站在陳身後,向台下抗議人士監控蒐證,推擠、雙方互罵場面火爆,民眾經動員而來,贊成D方案獲壓倒性勝利,文資團體則以離席、劃掉出席簽到的方式表達強烈抗議,公聽會在一片混亂中告結。

陳景峻突然要求現場舉手投票做表決。攝影:林倩如。

陳景峻突然要求現場舉手投票做表決。攝影:林倩如

里長、溫泉業者、在地居民贊成D方案,獲壓倒性勝利。攝影:林倩如。

里長、溫泉業者、在地居民贊成D方案,獲壓倒性勝利。攝影:林倩如

政治的遊戲  文資的慘敗

經歷公聽會如此粗暴蠻橫之舉,楊重信形容「簡直比滿清政府時代還不可思議!」他表示,公聽會僅蒐集各方意見作為決策參考,一輩子參加公聽會,從沒遇過最後用人頭表決。今天溫泉業者、里長明顯動員人馬,當互相尊重,不應動用表決,表決沒有法定約束力;不管是說明會、聽證會、公聽會都不能做出決策,公聽會也沒有表決權,這完全是政治的操弄,製造紛爭,不是解決問題。

而一直講交通,交通問題長期在那裡,現跟火車站連結是個假議題,他呼籲,回歸理性、專業的討論,即由文化局提案到文資大會審議,台北市政府身為主管機關,應做好完整評估、排定優先順序,就可行方案再跟民眾報告。重點在於車站無論回到哪裡,得盡快取得文資身分,至少是歷史建築,若放到不對的地方,連月台、軌道都沒有,怎麼可能獲得文資認定?不解大家為何不面對這個事實?

蕭文杰亦補充,諸多公民參與條件不平等之處,首先訂於2日無法更改,很多人得上班到不了,該日卻是特定業者的休假日;再者,文資團體有100多份連署書支持微調A方案,也送達至文化局,但他們無法到現場表決,其投票權利被犧牲掉;加上許多里的佈告欄沒有公告訊息,里民根本不知道要開會。且如果它不是文資,何必花這麼多時間、成本去討論?文資不是反對觀光,乃訴求永續觀光。

提出微調A方案、發起「回家吧!新北投火車站」的在地青年陳柏翰,昨礙於課務不克到席,他提出三點回應:第一,譴責訂於周一下午這個時間一般民眾無法參與;二、同意用i-Voting蒐集真實民意,現場表決排除了無法到場者;三、強行表決開了先例,等於未來就也不用參加任何案件的公聽會。他重申,自己的設計不夠成熟,只希望溝通、謀求一個更好的結果,不是交通專業,被質疑的部分都可透過專業大規劃來處理(如光明路變成單行道、大業路縮短路寬等等),交通問題牽拖火車站導致民怨,市府應提供解決方案,而不是丟出問題。

針對陳景峻口出新北投火車站不具文資價值,陳柏翰直嘆,強調給火車站一個文資身分,即是考量《文資法》特別法高於一般法,重組比較蓋得出來,現在說它不是文資,一個新建物如何符合建築、消防等相關法規在公園裡興建?是否又要在都審卡關?

何況,去年7月23日D方案都審未通過,因緊鄰七星公園地下停車場,還有樹保等問題,需調整修正;今公聽會決議卻又通過D方案,現場更不乏民眾搞不懂D方案、微調D方案的差別。

新北投火車站的歸宿原是一樁美事,政治做秀、民粹當道,無奈造成地方關係繼北投纜車後再撕裂,另竟有車站料件短少失蹤情事,回家的路越見漫長…...

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蕭文杰。攝影:林倩如。

BATTAO自主行動聯盟蕭文杰攝影:林倩如

北投文史工作者楊燁。攝影:林倩如。

北投文史工作者楊燁攝影:林倩如

水美溫泉會館業者。攝影:林倩如。

水美溫泉會館業者。攝影:林倩如

 

美非營利組織推魚菜共生 先從校園花圃開始

$
0
0
本報2016年5月2日綜合外電報導,台灣水資源日團隊編譯

每個學校都有個花園,但對於學校來說可能是不小的負擔,因為缺乏資源,維護花園的工作往往交給志工和愛心家長幫忙,寒暑假亦是如此;如果可以換個方式,用自給自足的概念,建立魚菜共生教室,不僅解決了資源缺乏的問題,更可以建立學生對於週遭環境的正向思考。

美國非營利組織SchoolGrown開設的魚菜共生「教室」。圖片來源:SchoolGrown

魚菜共生「教室」 成最佳食農教育

Ouroboros是美國國內若干大型商業化魚菜共生體系的其中一個。然在同一屋頂下,卻有另一有趣的故事在發展。名叫SchoolGrown的非營利組織,在商業化農場的隔壁開起了魚菜共生「教室」。

SchoolGrown在去年由一群志同道合的魚菜共生愛好者創立,他們覺得學生在種植食物及瞭解自身與周遭世界的連結上,都缺乏足夠的實務經驗。該組織現在每月為成年人舉辦工作研討會,也為小孩安排參訪活動。

他們有一群協助維護魚菜共生系統並採收農產品的熱心志工。不過他們現在的重點是將魚菜共生系統推廣到全國各地的學校並傳授可長可久的農作方式。

共同創辦人賀任(Sundown Hazen)在創立這個組織前,曾在舊金山灣區的蘋果(Apple)專賣店工作達十年,促使他走出這一步的部份原因,是讓自己的四個女兒了解食物來自哪裡。他覺得她們在學校可能學不到這些。

讓校園花圃自給自足 減輕財務負擔

「我們看到學校裡的花園經常成為校方的負擔,」賀任說。「很少學校能有可分配給校園內花園的資源,經常得靠志願協助的家長和老師來維護花園,甚至是暑假期間。我們了解這個狀況,於是構思要怎麼做才能讓學校的花園自給自足。」

賀任和具有工程師暨魚菜共生「大師」身份的另一共同創辦人帕爾決定,必須讓校園裡的花園取得一定程度的財務獨立,也就是要能賺錢,如此便可解除學校的財務負擔,不用再投入資金及維護的人力。要達到這個目標,可不能只種一些番茄或萵苣,那是目前多數學校的能力範圍所及。不但要種出許多的農產品,還要人願意購買才行。

帕爾著手去做,設計出30英尺乘60英尺大小、稱為L.E.A.F(生機生態系統魚菜共生設施的縮寫)的溫室,裡面的魚菜共生系統一星期可生產約1000磅農產品。那可是一批數量龐大的有價值蔬菜。

以下是學校所需具備的條件:

  1. 一塊位於校區且在保全範圍內、40英尺乘70英尺大小的平地,需水電供應及車輛進出通道。
  2. 良好的坐北朝南採光。
  3. 一位願意並有能力在地方需求和SchoolGrown員工之間折衝協調的專案推動者。
  4. 一個願意並有能力贊助每週的農產品捐助計劃的學生/家長團體。

募資蓋溫室 三年看成效

但這套系統的建置費用很高——要7萬5000美元來架設溫室及展開運作。這些費用包含所有的一切開銷,像是建築材料、魚、種子、甚至是屋頂的太陽能板,也包括支付給兩位兼職員工的薪水,他們每星期來溫室兩次做四小時的工作。賀任說他們將負責系統的維護和農產品的收成,學生和其他員工則提供必要的協助。

7萬5000美元對任何一個學區來說都是一筆可觀的金額,但SchoolGrown已想出一套他們認為可行的贊助機制——其中2萬5000美元來自80個學生家庭或社區內其他家庭,他們自願在每一學季或約13週的期間內,每週購買一盒價值25美元的農產品;另2萬5000美元來自當地社區或商家的贊助(譬如當地木材公司捐了木材後便可看到溫室建築印上他們公司的名字);再從組織自行開發的群眾募資網站募集剩餘的2萬5000美元。

「溫室將歸SchoolGrown所有,」賀任說。「我們向校方承租土地,移除校方所承受的負擔和義務。校方只要給與三年的期限,時間一到,我們可選擇繼續營運或拆除設施到別地另起爐灶」

名副其實的戶外教室 激發新世代農夫想像

在溫室工作有一些好處——了解魚類和植物,以及牠們在魚菜共生系統中的獨特夥伴關係——除此之外,賀任說學校還可利用這套農作系統來教導與STEM(代表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有關的概念,像是生物學、數學、化學、及工程。某些古代文化就曾用魚菜共生系統來種植作物。

賀任和帕爾希望藉由他們的計劃和相關的教育推廣活動來達成一項更大的目標——他們想激發出新一代的農夫。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農業領域每年提供5萬7000個以上工作機會,然只有約3萬5000名學校畢業生受過足以勝任這些工作的訓練。賀任看到這些數據後認為,在校學生可在魚菜共生系統的工作中得到訓練並受惠。

「農作不再只是如何使用鏟子和耙子,」賀任說。「而是如何操作機器人和經營網頁。現在種植糧食需要一定程度的科技,魚菜共生是一種良好的新舊結合模式。我們要讓那些工作機會都有人做,也要讓人們感興趣。」

 

森林遊樂區掛巢箱為哪樁? 監測、復育鳥兒好幫手

$
0
0
本報2016年5月3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春天,鳥兒們忙著築巢、繁殖、育雛。在山裡的台灣繁殖鳥類,勤勞的啣著各式巢材尋覓合適的場所,興建育兒房。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則為專門利用樹洞或岩石縫隙築巢的雀鳥,準備各式鳥巢箱,每年約有20多巢、數十隻雛鳥,出生在這些人類精心準備的巢箱中。

森林遊樂區缺老樹  巢箱代替樹洞為家

昨天還在育雛的青背山雀,隨著幼鳥飛走,如今已鳥去巢空,巢箱再度完成階段性任務。

1990年代奧萬大成立森林遊樂區前,為了復育山雀科鳥類,在樹上掛上鳥巢箱。然而一開始的十多年,卻未能建立正式的監測資料。921大地震震動山林,在修復與山林關係之際,鳥類研究者姚正得也在尋覓鳥類監測地點,透過與南投林區管理處合作,接手鳥巢箱監測計畫,以制式的標準方法收集資料,2002年至今累積15年,是目前國內鳥類繁殖參數監測累積最久的一項資料。

為何在大自然中,還要為鳥兒準備人工的巢箱?特生中心高海拔試驗站主任姚正得解釋,當初是林務局考察西方國家在溫帶地區做法,鳥類一般而言都會使用天然的樹洞,但是次生或人工林環境,缺乏老熟的樹,樹洞也跟著較少,所以鳥巢箱成為經營管理的措施。

奧萬大原為利用河階地進行育苗工作的土場、苗圃,森林遊樂區規劃之初,開始植樹,成為次生林、較為人工的環境;在缺乏老樹的條件下,以鳥巢箱增加山鳥繁殖育雛的機會。

「就算沒有人工巢箱,奧萬大的山鳥依然可以找到繁殖的樹洞,只是族群數量可能不及目前這麼多。」不但姚正得這麼說,長期關注此地的人也說,目前的鳥況比起15年前更容易觀察的到。

奧萬大森林中的鳥巢箱,每年約30隻雛鳥從這裡離巢。攝影:廖靜蕙

奧萬大森林中的鳥巢箱,每年約30隻雛鳥從這裡離巢。攝影:廖靜蕙

監測鳥兒繁殖15年  作業流程標準化

人工巢箱同時也是一個工具,提供收集鳥類繁殖的監測資料。姚正得一開始便以標準化作業流程,讓操作流程一致化,任何研究人員都可依照程序操作,取得客觀的資料。

趕在繁殖季之前,研究人員已先檢查過鳥巢箱,有些巢箱住的不是山鳥,而是螞蟻、松鼠或蝙蝠,只得請牠們搬家。3~8月繁殖季期間,研究人員每周都會來檢查鳥巢箱的狀態。監測過程最辛苦的莫非扛著梯子一個一個檢查鳥巢箱,看看有或沒有鳥類育雛,2~8月間,每周一次的定期監測,才能得知牠們產卵、孵化、離巢的時間與過程,即使是失敗了,仍需記錄下來。

鳥類育雛期間,研究人員必須扛著梯子一個一個檢查鳥巢箱有沒有鳥類育雛。圖文:廖靜蕙

鳥類育雛期間,研究人員必須扛著梯子一個一個檢查鳥巢箱有沒有鳥類育雛。攝影:廖靜蕙

「我們的標準化作業就是,每次繁殖育雛完,我們就把巢裡清空,還給他一個空的乾淨的巢,很多鳥為了避免寄生蟲,如果去年的寄生蟲留到隔年,都會非常飢餓,大量吸幼鳥及幼鳥的血,啃羽毛,造成生存上的負擔,以青背山雀而言,都會避免使用舊巢。」所以我們一直以來的操作程序是,即使是育雛期,只要育雛結束,幼鳥一離巢,我們就清空,還給牠們乾淨的空巢。

所以一個鳥巢箱,一年不只使用一次,一年以內這個巢箱有可能用兩次;同一對鳥可能利用不同巢箱繁殖二到三次。

每次觀測雖造成約五分鐘的干擾,但親鳥似乎不太在意,有遇到在附近觀察,研究人員離開後很快回巢;或在巢中孵蛋、不為所動的親鳥。

繁殖季過後,研究人員不再觀察鳥巢箱,因此無法得知鳥巢繁殖季後,巢箱的樣態,其他動物可能會使用。研究人員從隔年繁殖季前的清理仍可得知:松鼠、囓齒類、蝙蝠、蜜蜂、蛇,都曾以此為家。

「鳥巢箱對野生動物有如庇護所、良好的居住環境;只是目前監測以鳥為主角,不得不將其他物種使用的狀況排除。」姚正得說,鳥巢箱架設的樹種及高度不是問題,巢箱開口大小才是關鍵。有些洞口大,吸引了貓頭鷹來投宿;另一邊卻住著茶腹鳾,這讓研究人員很苦惱,該不該讓貓頭鷹知難而退?

茶腹鳾勤勞、黃山雀高調  巢箱讓人更瞭解鳥

相較去年同期,青背山雀和棕面鶯都延遲築巢時間,和3月超低溫有關,但茶腹鳾就未受到影響。

茶腹鳾育雛。圖文:廖靜蕙

茶腹鳾育雛。攝影:廖靜蕙

一隻茶腹鳾,啣土回巢補巢,即使幼鳥就要離巢了,親鳥仍然勤勞補洞口。不久另一隻親鳥帶來食物到洞口餵食小鳥,健康的森林提供了充裕食物,讓親鳥快速補充食物。接著另一隻飛入巢內,不久啣著幼鳥的食繭飛出來。短短幾分鐘,就可觀察到鳥巢箱的動靜,奧萬大之春非常熱鬧。「目前是育雛後期,雛鳥食量比較大,親鳥顯得十分忙碌。」姚正得說。

研究團隊以一年時間測試發現,「每種鳥的習性都不同,雖然是人工的巢箱,鳥類仍會依需求啣巢材修飾。」例如茶腹鳾就叼黏土,洞口內外補不停,直到舒適為止。

這幾年觀察下來,黃山雀處境令人同情。研究人員監測,每年都有兩三巢,十幾年累積下來,約有20多巢,但成功育雛不到五窩。他們觀察到的原因有:雛鳥很小時,親鳥給很大的食物,變成無效餵食;親鳥覺得小鳥吃夠了,但小鳥根本沒吃飽;而成鳥「高調」發出很大的叫聲,相對也吸引天敵前來。這些原因是雛鳥無法順利長大的致命傷。

而雖然黃山雀的育雛能力非常弱,但其競爭性最強,故能維持一定族群量,附近都可見黃山雀築巢。

除了黃山雀、青背山雀之外,赤腹山雀也是常見的山雀科鳥類,20幾年來,只用過一次巢箱,是最神秘的一種;棕面鶯和青背山雀使用機率較高,一年約20幾窩。一般而言,巢箱遠多於他們需求的數量,也有一些裝了之後從未使用過,但寧可備而不用,並不需拆掉。

只是,鳥巢箱不但鳥會使用,也可能吸引天敵前來,成了生態陷阱,使得育雛的成功率變低。「你讓他來了,是必死無疑,對他而言並非好事。」遇到這種情形,這個巢箱只得放棄、拆除。

那麼,鳥類有能力評估地點是否安全嗎?姚正得認為,應該是經驗法則,遇到一次劫難,就不會再來;若今年成功,隔年也配對成功,會有較高的機率再選同一個巢箱。

盼監測資料延續累積  成觀察氣候變遷依據

根據2005~2010年間《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繁殖鳥類之長期監測與天敵類型調查》,包括青背山雀、棕面鶯、茶腹鳾以及黃山雀這四種鳥都會使用鳥巢箱繁殖,繁殖期間主要的天敵是蛇類,如錦蛇與臭青公,以及十幾種潛在天敵;無脊椎動物則以螞蟻與寄生性的蠅類是可能會造成鳥類繁殖失敗的原因。這也說明何以巢箱的蓋子都用繩子綁起來——因為猴子會去掀開,吃好吃的鳥蛋!

台灣設置鳥巢箱的區域不只有奧萬大,鳥巢箱設置的成敗與設定目標及管理有關,姚正得說,若沒有定期巡巢箱,離巢馬上清理,多數鳥類就不會使用;光是設巢箱而無其他的作為,形同虛設。

監測就是不斷累積資料,但台灣各部會的委辦計畫,以及由科技部主導的研究計畫,往往因「過了兩三年還是相同題目代表沒有成效」的思維主導,無法讓正規監測計畫累積厚度。

而對於這15年來的繁殖參數監測資料,姚正得卻認為「還不夠久」。他希望自己退休前,能交出30年的累積資料,成為觀察氣候變遷影響時的重要依據;而他建立的標準化作業流程能讓奧萬大監測計畫持續不輟,放諸四海皆獲肯定。

 

桃園航空城聽證會首登場 詹順貴:正反廝殺、政府觀火

$
0
0
作者:公庫記者楊鵑如、黃怡菁

桃園航空城聽證會從29日起連續三天舉辦,航空城正、反方代表會議上針鋒相對,贊成「蛋黃區」的居民在場外擺設花圈「恭賀」反方代表律師詹順貴和長期參與反迫遷運動的王寶萱,一個成為新政府的準環保署副署長,一個進入北市府擔任機要秘書,反諷意味十足;贊成「蛋白區」的居民則批評詹順貴和王寶萱「只想靠航空城踏入政壇,其心可議。」

詹順貴抨擊整場聽證會就是「荒謬」兩個字,不僅缺乏深度討論,政府更把問題交給正反方「互相廝殺」,而官員們卻坐在對面「隔岸觀火」,難和人民形成對話。

詹順貴擔任桃園航空城反對方代表。攝影:楊鵑如、黃怡菁。圖片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公庫)

詹順貴擔任桃園航空城反對方代表。攝影:楊鵑如、黃怡菁。圖片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公庫)

聽證會第一天上午分為蛋黃區(機場園區)、蛋白區(附近地區第一期),反對和贊成的居民劃分為甲方、乙方輪流陳述意見、提問,而政府官員每次回答限三分鐘回應居民的質疑,同一時間分別在竹圍國中及大園區老人文康綜合活動中心舉行。

正反對立激烈 聽證會過程順利

首場聽證會討論爭點主要在於桃機擴建及第三跑道與自由貿易港區興闢,衍生航空周邊地區,區段徵收的合理性與必要性。蛋白區聽證會前半場,正方拿出一份宣傳單,緊咬反迫遷聯盟利用該份文宣欺騙在地鄉親,區段徵收30坪建地換回的抵價地只有六坪,造成恐慌轉而反對航空城,在場官員回應文宣抵價地的估算方式錯誤,反對居民回擊文宣根本不是他們做的,雙方情緒升溫,氣氛緊繃。

桃園航空城發展策略示意圖。資料來源:擬定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書。

桃園航空城發展策略示意圖。資料來源:擬定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書

桃園航空城開發面積超過4000餘頃,拆遷近8000戶、2萬多名地主受影響,反方代表指出部分鄰近工業區開闢率連六、七成都不到,為何要讓土地閒置在那,再來徵收其他土地因應產業開發?也有反對居民質疑,航空城預期產值2.3兆元、創造26萬個工作機會,但民國一百年整個桃園縣工業產值不過突破2.8兆元,單單航空城就能替大桃園工業產值翻倍成長嗎?居民說這不只是愛台十二項建設「旗艦計畫」,已經是愛台十二項建設的「旗艦神話」。居民繼續分析,若真有這麼偉大的產值,稅收也應大幅成長,但航空城預期稅收僅840億元,和民國96年全縣總稅收2081億元相差甚遠,「那消失的稅收跑到哪裡去了?短少的稅收,我想,是財團的免稅額。」

反方悲觀認為經濟產值、利益,到頭來只是一場空,錢財最後還是會落到財團口袋,村民分配到的只剩無奈。該居民也提到,正反雙方唯一的共識是「發還地主抵價地比例40%實在太低,很不合理。」

第三條跑道的必要性 民航局的根據在哪?

蛋黃區聽證會主要由長期參與航空城反迫遷運動的王寶萱及居民委任律師王絃如、蔡易廷代表發言。主要爭點放在交通部民航局是基於什麼基礎來評估第三條跑道的必要性,並預測未來20年的航運發展為目標,以此為由徵收大面積的人民土地?

桃機第三跑道是否有建設的必要?王寶萱問民航局官員,為什麼改善機場既有設施沒有辦法改善運量需求?她詢問,香港機場與桃機用地差不多大,跑道數同樣二條,香港卻可以在去年達到6000萬人次運量?民航局官員反駁,台港跑道的自然環境、交通狀況等的特殊性與差異性,因此無法以此比擬。王則說,去年桃機單跑道營運達到3847萬人次,為什麼2條跑道無法達到7000萬人次?「民航局的目標運量就只有到6000(萬人次),你是用這個運量依據去徵收土地的,所以失去正當性。應該要重新評估需不需要做第三條跑道。」

民航局則回應,跑道並非兩條就有兩倍運量。另外桃機的客貨運量需求壓力越來越大,但土地取得及使用沒有進展。王寶萱認為,交通部民航局以預估客貨運量成長率的依據徵收人民土地,民眾就有權利要求政府必須更清楚證明客貨量預估會不會達成。

桃園航空城聽證會,蛋黃區蛋白區同時異地舉行。 資料來源:交通部民航局網站

桃園航空城聽證會,蛋黃區蛋白區同時異地舉行。 資料來源:交通部民航局網站。

過去反方主張可直接利用機場南側的軍用基地改建,無須另外徵收機場北側的腹地,但蛋白區聽證會上,正方提出「六大不可行」,例如機場北側僅有14個里,南側卻有53個里,影響範圍更大;二來,他們擔憂跑道往南擴建鄰近人口區將影響都市發展,加上軍機跑道長度僅3000公尺,無法滿足E類大型航機(B-747)以上滿載的需求;若真要徵收,地主將面臨一般徵收而非區段徵收,得到的補償將是領價金,無地可配回。

自由貿易港區擴建三倍大 招商情形?

關於擴大自由貿易港區,航空城計畫預計在2030年達到貨運量448萬噸,因此預計在現有45公頃的自貿港外新增130公頃。自貿港區45公頃,其中10公頃為公共設施,已開發25公頃,還有第二期10公頃尚未開發。已開發區塊廠商使用17公頃,尚有閒置8公頃。

蛋黃區聽證會上,反對方認為自貿港區在閒置下仍要徵收130公頃土地,並且在綱要計畫中看不見評估需地的過程,更未提出具體的產業需求數據。另外,反方提出證據表示,監察院報告指出桃機現有四個貨運站年容量218萬噸,若加上現有自貿港二期貨運站(預計2018年擴建)可有70萬噸能量,再加上機場園區計畫內之新貨運站預計達200萬噸,實已超過2030年目標448萬噸。

民航局說,因為綱要計畫是成果報告,並未放入評估過程。但王寶萱質疑,通過重大建設就是核定綱要計畫,土地徵收的依據也是綱要計畫,在資訊未充分揭露的情形下,就貿然徵收人民土地會導致無法回復性,更要提供評估過程給民眾檢視。

正方民眾則不以為然,認為欲投資台灣的國外廠商,無法等待數十年的建設過程,這樣台灣經濟無法與國際比拼。必須加速自貿港區擴建,讓免關稅、減免優惠措施吸引國外廠商進駐。桃園機場公司代表則說:「我們做這案子,是為了40年做準備,而不是為了明天做準備。」

聽證會過程中,不管蛋白、蛋黃區的正方居民都大力贊同計畫內容,反問拒絕拆遷居民「難道要等2030年肚子餓了才來賺錢嗎?」並且點出大園區長期忍受噪音污染、農田重金屬污染等問題,期盼未來能藉由區段徵收、一村一安置,換得更佳的居住地點。

聽證會主要由正反兩方輪流15分鐘、共五回合表達意見,官員也能直接回應,但詹順貴認為政府機關幾乎是照本宣科居多,無法深化討論,詹順貴也提及520後的新政府,交通部長將交由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賀陳旦接任,詹說平日關心環境議題的賀陳旦若順利上任,勢必會審慎規劃桃園航空城一案,意味桃園航空城計畫走向,新政府上任後仍有未知數。

桃園市竹圍國中,蛋黃區舉辦聽證會情形。攝影:楊鵑如、黃怡菁。圖片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公庫)

桃園市竹圍國中,蛋黃區舉辦聽證會情形。攝影:楊鵑如、黃怡菁。圖片來源: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公庫)

Viewing all 19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