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8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原民狩獵如何行】裴家騏:適當狩獵有助保育 前提為持續生態監測

$
0
0
【原民狩獵如何行】系列報導一
本報2016年4月14日花蓮訊,賴品瑀報導

※編按:多年來,狩獵與保育爭議始終未解,與其爭論不休,本報更想探討兩者能否找到並存的方式。系列報導專訪生態學者裴家騏及戴興盛,盼提供解方,也歡迎讀者一同來討論。

「對於遭到獵捕的個體來說,當然牠的生命權是受到損害了,但是若以族群角度來看,狩獵行為也是永續利用。」近日原民狩獵權再受熱議,生態學者東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裴家騏,推介國際目前成功案例遠多過失敗案例的「ICCA社區治理」概念。強調在持續的監測下,適當狩獵是達到保育的辦法。台灣正到了應該建立相關資料的時刻,要揮別總是因抗拒、過份擔憂而不願起步以致失去開始管理的時機。

2010年3月13日台東林管處在太麻里溪查獲盜獵案,起出土製獵槍7支、山羌10隻、大赤鼯鼠1隻。(台東林管處新聞照片)

禁止狩獵恐引發不利保育的對立,但裴家騏認為在適當監測下,開放狩獵有利保育。圖片來源:台東林管處

「就算是瀕臨絕種的動物,也每年都有狩獵配額。」裴家騏解釋,狩獵也是一種永續利用,因為狩獵得到的利益與好處,促使利用者關懷在地資源。在這樣的邏輯下,即便獅子、大象、北極熊等屬瀕危的動物,在非洲、阿拉斯加等地的原民部落,也每年都核有狩獵量供外來者前往休閒娛樂用的狩獵用途。因為每一隻動物的獵捕,都帶給當地驚人的價值,例如到辛巴威獵殺一頭獅子,需繳給部落3萬美元、並全程聘請當地嚮導等費用,這樣的利益可改善當地生活現況,也使當地人設法去妥善治理守衛,達到保育效果。

然這樣「精打細算」的作法,其實是經過改變的。裴家騏指出,在1980年代前,國際曾對瀕危動物採取「一個也不能少」的態度,想努力保護每個珍稀個體,甚至採取軍隊荷槍實彈的跟隨守護。但這種把動物與社區居民徹底隔離的作法,並沒有讓這些要保護的動物「從此在我們留給牠的小花園順利的生長著」,因為當地居民受限法令,只能承受著大象、犀牛闖入造成破壞,卻無法採取任何反制,引發出來的不歡迎心情,讓他們選擇設法在不違法的狀況下,想辦法讓自己的地盤變成動物不會喜歡來的樣態,反而更破壞棲地。

狩獵個體換族群保育  精算機制仰賴監測生態趨勢

在接受了「以犧牲個體的生命、動物權換取族群的保育」邏輯後,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那可以開放狩獵的數量如何來?」裴家騏表示,關鍵就在監測資料。

但監測並非是算出每一種動物的真實總數。裴家騏強調,難以計算,且誤差極大,目前僅有瀕危動物才會統計個體數量,然也的確還是存在誤差,一般而言,生物族群管理看的是「趨勢」。

如何看出生態趨勢,裴家騏指出,例如原住民獵人的傳統智慧與山林經驗就富有許多指標。例如管理一座獵場的原民獵人,每年走固定的路線,便可以從沿途聽到的鳥啼聲、山豬行走的痕跡等察覺獵場生態狀況,不需細究幾聲鳥叫聲代表有幾隻鳥,而是理解鳥叫聲與族群數量是正相關的,累積下來,便是一個足以顯現出生態趨勢的指標。

而原民獵場往往是數個輪流替換,有的獵人從觀察捕捉到的獵物數量來評估是否該換了,也有獵人是選擇幾個月前上山探勘,看哪一個地面的植披最少、甚至早已滿地動物排遺,表示動物數量豐富,便能決定要使用哪個獵場。

裴家騏指出,類似的指標非常多,複雜的、簡而易見的都有,都足以作為狩獵管理的條件,若仍不放心,也可再佐以現代化的設備如自動相機、錄音機等,來協助驗證。但裴家騏表示,其實並非一定要由學者的研究團隊負責調查,獵人的傳統智慧也都已有可信的指標性。

展開監測資料累積  才有開始管理的機會

裴家騏強調,不管是狩獵這種受歸為「消耗性」的利用,或是所謂生態旅遊、目擊式狩獵的「非消耗性」利用,也同樣需要監測。一般民眾往往認為沒有獵殺行為對動物族群就沒有消耗,動保團體也時常建議以非消耗性的利用取代狩獵。但殊不知賞鯨船的水下噪音、深夜上山賞飛鼠、貓頭鷹等,同樣是在擾動當地生態,也應該進行監測,並不一定非消耗性使用對族群保育就是絕對安全的。

裴家騏認為,應該盡快將趨勢的概念納入狩獵規範中,讓相關監測資料開始累計,才能真的開始有所管理,反之,選擇繼續忽視、否認狩獵行為其實一直持續發生,反而錯失開始管理的機會。裴家騏舉例美國的狩獵管理,美國的狩獵人口達到全國的1/10,可說相當樂衷,約3000萬的人口在獵季進入獵場狩獵,政府如何決定賣出狩獵票券的數量跟總類、甚至報紙在體育版刊出狩獵分析,都是來自累積百年的統計。

總量管制阿里山試辦中  能拿多少看生態

裴家騏與研究團體也在嘉義阿里山的鄒族特富野與達邦兩部落展開實驗,輔以自動照相等科學監測,要將部落文化祭儀年度的狩獵行為「文本化」,其中也試行了「總量管制」的管理模式。

實驗計畫先依照兩部落過去參與文化祭儀的人數與經驗,估算出每年文化祭儀的山肉需求量,分別是120~130公斤、70~80公斤,因此將此訂為部落今年在文化祭儀中可以獵捕的總量,若生態監測的結果顯示族群數的趨勢惡化了,那來年的需求量就必須下修。裴家騏解釋,這樣不斷循環、滾動從監測結果去的修正目標,就是「適應性管理」。

將來若要把所謂「自用」用途的狩獵行為也納管進來,同樣是從監測所得到的趨勢來檢討,再逐年增加許可狩獵的數量。(繼續閱讀系列報導二


【原民狩獵如何行】戴興盛:原民狩獵管理 應嘗試有彈性的三方共管機制

$
0
0
【原民狩獵如何行】系列報導二
本報2016年4月14日花蓮訊,賴品瑀報導

※編按:多年來,狩獵與保育爭議始終未解,與其爭論不休,本報更想探討兩者能否找到並存的方式。系列報導專訪生態學者裴家騏及戴興盛,盼提供解方,也歡迎讀者一同來討論。

立委孔文吉提出《野保法》修法草案,以增加「原住民族地區」、「非營利自用」兩關鍵字來處理原民獵人個人的除罪化。然將只談個人狩獵權利,卻無論及群體規範,反而引發論戰。對此,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戴興盛推介「有彈性的三方共管」思維。

戴興盛指出,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Elirior Ostrom以「共有資源治理」理論獲獎,主張根據許多成功經驗分析,「資源使用者與監督者作為同一群人」時效果良好。

禁止狩獵恐引發不利保育的對立,裴家騏認為在適當監測下,開放狩獵有利保育。圖為太魯閣族要求開放狩獵權。圖片來源: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狩獵權無限上綱恐危及保育?戴興盛認為,若能讓部落族人擔任資源使用者與監督者,可以兼顧原權及保育。圖為太魯閣族要求開放狩獵權。圖片來源: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資源使用者參與管理  在地補足管理真空

為何不會有「球員兼裁判」弊病叢生的疑慮,反而獲得成功?戴興盛表示,過去台灣原住民獵人打獵時,進行第一線狀況掌握與管理即是一例。反言之,當兩方為不同批人時,從現況來看,國家就是沒有能力做到時時刻刻嚴密守衛每一塊土地與資源,「政府缺席卻又不願下放權力」,正是造成許多管理上的真空原因。

「正視目前機制的失靈,也看看國際最新的經驗。」放到目前現況來看,戴興盛建議嘗試以在地社群、國家力量與NGO、學者的第三方,一起合作的三方共管。戴興盛以狩獵議題來解釋,即便是當地社群也不能完全掌握一些來自外部的影響,需要三方結合起來,政府負責提出政策、學者與民間組織協助監控、研究與發掘問題、在地居民則負責執行、落實。互助也有制衡監督的效果。重點是,這個共管機制是有彈性、能修正的。

台灣尚無共管相關法令 成敗端看政府作為

例如澳洲大堡礁的經驗便是成功的三方共管,政府除了提出不再開發港口、減少污染物進入礁區外,也下放權力,找來學術界展開學術調查,也協同傳統擁有者共同管理。

反觀台灣,戴興盛提出,目前僅有東港櫻花蝦談得上是成功資源共管,東港櫻花蝦產銷班不但訂定作業漁船公約也,建立了社區型漁業管理制度,更經由資源評估訂出總許可漁獲量,與可作業船數,縣政府便據此進行相關規定與公告。

其餘也有不少地區開始相約禁漁,但仍端看地方政府是否相挺,成果還有待觀察。戴興盛表示,目前中央尚無一套對於共管的法令,也許可從《野保法》的狩獵部分先納入允許共管的試驗部分,將來在海洋資源、在原住民土地等管理,也可以陸續讓共管機制發揮功能。

共管機制需彈性 各自談出大不同

戴興盛強調,共管的機制需要彈性,每個議題都要看其性質,如外部性、公共性等條件,並非只有0與100兩頭極端。例如加拿大的原民狩獵,由個別群體與加拿大政府談判,因此每個規範的內容大不相同。反推回台灣的狀況,族群眾多、各地自然資源也大不相同,便可以以個別族群、或相鄰且條件類似的幾個部落合組,在健全的三方共管機制中,討論出各自專屬的共管規範,才能符合實際狀況與需求。

目前學界普遍將人類社會與生態兩個系統,詮釋為相互影響也不停變動的概念。已不是「待收集完所有資訊」再來決定該怎麼做的科學管理態度。追根究底就是因為承認了「永遠不會知道所有資訊」的缺陷,但相關的因應與管理仍須迫切著手,因此在「不能假定我們有天將會全部知道」的狀況下,以能快速回饋、有修正的彈性開始了「做中學」的機制。

原民狩獵對環境的衝擊有多大?戴興盛表示,目前並沒有學者能斷言,因此更應該有共管「實作」的空間與可能性。不能因為擔心可能有副作用,就全然反對改變現有機制。

而在此波原民狩獵議題的論戰中,檢討保育類動物名錄的主張又獲重視,包括例如台灣彌猴、水鹿、山羌、山羊這些保育類動物數量早已過剩,超過環境負載的現象不時遭人提出,但一直在名錄上,沒有人敢去除名。戴興盛認為,已是應該逐項以實際狀況討論的時候,各界應該理解,名錄的變動與檢討本該是常態,不需抗拒與逃避,就像毒物名錄必須因為科技持續發展而不斷更新一般。(繼續閱讀系列報導一

農委會擬修《野保法》 全面禁用獸鋏、違法放生最重罰250萬

$
0
0
本報2016年4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14日立院經濟委員會審議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草案,除了立委孔文吉為原民「非營利自用」狩獵除罪的草案已引發熱議而暫不審理僅詢答外,尚有農委會提出全面禁用獸鋏與放生相關的管制。

農委會此次提出全面禁用獸鋏,取消野保法中所有例外,是提高了管理強度,在委員會中並無面對爭議。

獸鋏對野生動物的傷害極大。圖為腳被夾住的山羌。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獸鋏害動物也害人  擬全面禁用

農委會主委陳志清表示,原先野保法對野生動物的捕捉,採「原則上不得使用」獸鋏。但對於危及公共安全、人類性命之虞,與原民傳統文化祭儀所需,可以例外使用。

但獸鋏的不當使用案件不斷,造成野生動物斷腿傷殘,廣受動保團體與大眾關注,嚴重影響國際保育形象,此次農委會打算提高為全面禁止使用,相關法令為野保法第19、第21、第21-1條。

宗教放生年破2億隻  將入法管制

而原本在野保法中並無明確規範的宗教放生行為,也在此次修正獲得納入。陳志清指出,放生活動有朝向大型化商業化的趨勢,每年放生的動物,涵蓋蟲魚鳥獸數量超過2億隻。其中來源多來自購買野生動物飼養販賣,也造成放生動物不適應野外環境而死亡、污染環境、民眾恐慌等,更造成破壞生態、傳播疾病、危害野生物種等。

因此農委會對野保法第32、 46兩條提出修正,包括第32條釋放經飼養野生動物需經主管機關同意,且將另定相關程序、種類、數量、區域等遵循事項,第46條則規定違法放生者,一般動物處5萬以下、保育類處5萬以上20萬以下,造成大量死亡者則處50萬以上250萬以下。也在第52條,加入將沒收沒入放生相關物品與機具。

農委會期待法案能夠順利在立法院這會期完成三讀,年底前就可以上路實施。

經濟委員會正在協商修法事宜。攝影:賴品瑀。

全台最大最完整日式宿舍群恐不保 文資守護者喊搶救

$
0
0
本報2016年4月14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立法院文化教育委員會13日到屏東勝利崇仁眷村文創園區進行考察,由於《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於14日進行修訂審查,立委鍾佳濱邀請陳學聖、柯志恩、黃國書等南下屏東,會同文化部、國防部及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針對地方政府活化保存眷村所遭遇的困難,共同討論解決之道。

舊勝利崇仁眷村70棟日式宿舍在屏東縣政府登錄歷史建築群,並透過標租方式活化利用,現已形成屏東市獨特的藝文聚落。然而當地關心眷村文化資產保存的民眾當場向立委陳情,指出還有140多棟未列入文資保護的日式舊官舍,今年7月恐遭國防部拆除賣地,希望搶救全台僅存的大片完整日式官舍群和飛行場相關設施。

屏東六處未列入文資保護的日式官舍群恐遭國防部拆除賣地,極待搶救。圖片提供:葉慶元。

屏東日治時期飛行軍官宿舍  成功變身藝文園區

屏東市勝利新村、崇仁新村是日治時期屏東飛行場的飛官眷舍,2007年由屏東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群,共保留了70棟建於1928至1951年的日式木構宿舍。

這些眷舍建築風格獨特,每棟皆有庭院,且花木扶疏、大樹參天,歷經日治時期飛官宿舍、二戰後國軍的眷舍,到今日變為藝文園區,鍾佳濱表示,在縣府積極爭取眷村保留和活化利用下,現在有很好的案例成果。

屏東市勝利崇仁眷村70棟歷史建築透過標租由個人業者進駐經營,讓文化資產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屏東市勝利崇仁眷村70棟歷史建築透過標租由個人業者進駐經營,讓文化資產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文化處表示,這些歷史建築在國防部點交給縣府後,透過中央補助經費進行整修,建築結構外觀良好的,就提供一般民眾或企業、團體標租使用,每月收取約2萬元不等的租金。不過多數建築在標租時,內部狀況不佳,因此標租人也須共同承擔維護歷史建築的責任。

目前在屏東市中山路、青島街一帶,就在這樣的活化利用下,吸引藝術、文創工作者進駐,形成藝文聚落和特色餐廳,文化處樂觀表示,未來要讓更多民眾停留、駐足,將招募藝術、教育文化、文創等工作者以及旅宿業者進來。

值得一提的是,多數標租者為屏東在地人,或原眷村子弟,文化處表示,為了讓在地青年有發展文創產業的場域,因此當初就決定不以財團合作方式來規劃,而是各別標租,而有今天各種特色店家,如茶藝、民謠、設計工作室和各種特色餐廳等。

眷村歷史建築由藝術家進駐後成為恆春民謠教學傳承教室。攝影:李育琴。

眷村歷史建築由藝術家進駐後成為恆春民謠教學傳承教室。攝影:李育琴。

國防部管轄140餘棟  未列文資官舍恐將拆除

不過文化處表示,目前《文資法》和《眷改條例》對於眷村文化保存仍有相當困難,包括《眷改條例》中的容積轉移規定、《文資法》對公部門文資保存的不足,以及地方政府面臨文化資產整修的龐大經費問題等。

另一方面,儘管在縣府努力下保留了二區共70棟的日式眷舍,但是根據地方文資守護成員葉慶元的調查統計,在屏東市和東港鎮總共還有140多棟共計6處,都是建築完整的日式飛官宿舍群,對於台灣過去的軍事文化資產和區內珍貴老樹,有重要歷史文化意義,他極力訴求盡快以《文資法》加以保存。

由於這些眷村土地為國防部管轄,這些日式建築即將面臨國防部眷服處的處分。據了解,國防部將在今年7、8月進行拆遷計畫。鍾佳濱指出,這些未列入文化資產保護的眷村建築,同樣擁有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卻因坐落在非縣有土地,縣府無法主動保護,同樣的建築卻因管理單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命運。

見證軍事飛行文化  具都市綠肺、國際觀光價值

「救救日本時代屏東與東港飛行場官舍群!」葉慶元說,屏東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航空重鎮、軍事要地,全台同時期建造的日式宿舍群幾乎都已拆光,只剩下屏東和東港可以看到這麼大片的珍貴建築,見證過去飛行場的盛況。

從他多次進出這些老房子所拍攝的照片紀錄可見,在大樹包圍下的宿舍,屋頂以日本黑瓦披覆,有造形特殊的鬼瓦,山牆上的木格氣窗、屋簷下的通氣孔、屋身的雨淋板、木造雨遮、基座紅磚、區內的防空壕和老樹群等等,在在突顯如此大面積完整的日式宿舍群在台灣已經少有。

大片完整的日式木構建築在台灣已經少見。圖片提供:葉慶元。

大片完整的日式木構建築在台灣已經少見。圖片提供:葉慶元。

葉慶元認為,縣府不應為只保留1/5的歷史建築而自滿,要更積極將剩下的六處官舍群列入文化資產,完整保留下來。他說,這些官舍群具備都市綠肺、生態廊道功能,也有國際級軍事文化資產價值,對於屏東縣要推動的觀光產業是很重要的亮點。不過首先要阻止國防部在7月進行拆除計畫。

立委:透過都市計劃容積轉移尋求保留

關心眷村保存的地方文資守護成員葉慶元(右)積極向立委陳情,希望盡快將其它宿舍群進行文資保護。攝影:李育琴。

關心眷村保存的地方文資守護成員葉慶元(右)積極向立委陳情,希望盡快將其它宿舍群進行文資保護。攝影:李育琴。

土地管理單位不同,卻影響著文化資產保存的命運。葉慶元認為國防部無權變賣屬於全民的資產和土地。鍾佳濱則說,國防部眷服處可能需要處分其管理的土地,來解決未來償債的問題,然而拆除歷史建築對社會是損失,或許可考慮透過不同的手段,以容積轉移的方式,讓國防部其他土地建案中獲得容積,來取代保留的歷史建築土地。

陳學聖也建議屏東縣政府與國防部進行整體眷村文化保存區塊的土地盤點,透過都市計劃找到足夠的腹地與軍方交換,更有效益。此外,他也提出針對《文資法》進行修正,讓超過50年的公有建築在未經文資審議前不得任意拆除,以及由中央補助公有管理單位進行文化資產的維護工作。

 

原民狩獵自用除罪有望? 農委會:還是要申報

$
0
0
本報2016年4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立委孔文吉提案修《野保法》,將原民「非營利自用」狩獵除罪化引起動保團體激烈反彈,14日在經濟委員會的審議中,主管野生動物保護的農委會有所讓步,表態「如有修正必要,將尊重原民會意見」,僅提出原民自用狩獵也需申請。

包括在21條、21-1條增加「原住民族地區」、「非營利自用」,孔文吉所提出的《野保法》修正草案。孔文吉據《原基法》第19條,「原住民得在原住民族地區依法從事下列非營利行為:

  1. 獵捕野生動物。
  2. 採集野生植物及菌類。
  3. 採取礦物、土石。
  4. 利用水資源。

前項各款,以傳統文化、祭儀或自用為限。 」的規定,但在《野保法》中,卻僅提及傳統文化、祭儀,因此一般在執法上,往往遭限縮解釋為祭儀,而不少原民獵人因此入罪,「生活即是文化」的主張仍常有爭議,因此孔文吉提案以在第21條、第21之1條中加入「非營利自用」一詞為解。

20160414

多位原住民在經濟委員會門外等待孔文吉,爭取自用狩獵除罪。攝影:賴品瑀。

《原基法》位階等同憲法,公佈實行之後,相關法令依法應該進行修正。農委會主委陳志清解釋,農委會與原民會會銜發佈了「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其附表所列的傳統文化及祭儀名稱,包含了「成年禮」、「生命禮俗(如婚喪喜慶、房屋落成)」等,顯示該辦法已經蘊含了傳統文化、祭儀中的「自用」行為。

因此面對此次「非營利自用」除罪的修法建議,農委會主委陳志清表示,尊重原住民文化,同意將「非營利自用」獵捕部分明文納入法條中,但基於生態保護,仍建議應比照現行傳統原住民祭儀需向主管機關事先申報的方式,並承諾將簡化相關申請程序。

依照「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現行的申請規定,要求原民提出計畫獵捕的動物種類、數量、獵捕期間、方式及區域,而傳統領域、文化、祭儀、 獵捕區域、期間、方式及動物種類,則在該辦法的第6條附表中以正面表列呈現。

由於此案,罕見地有八位原住民陸續前往經濟委員會發言表態。提案人孔文吉強調狩獵是原住民的人權、文化,更向反對的動保團體喊話,要求正視原住民處境、請將注意力轉向棲地保護等。陳瑩亦強調原民狩獵不等於野生動物絕種,高金素梅呼籲別再污名化原住民,要找回獵人的尊嚴,提出以「獵人證」來管制,違法者可由部落懲治。至於日前就已表態不願支持此案的高潞以用,則重申並不支持以個人為開放對象,應該回歸集體規範下的狩獵制度,更強調日後相關法令與管理的制訂,應該納入部落的參與,並加入部落自主管理。谷辣斯‧尤達卡也預告,近日會提出自己版本的草案。

非原住民立委對此案也有不少意見,林岱樺指出,尊重原基法,但將原民狩獵相關規定放在《野保法》,早被批評是圖方便,應該儘早另定專法。

管碧玲則指出,此草案引起動保團體的激烈反彈,顯示民眾並不相信政府的對野保事務的管理能力,應該尋求新的管理制度來因應,打破如此零合、對立的狀況。陳曼麗表示尊重原住民的傳統與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但該有的配套與管理也應該一併討論。

違法偷排無所遁形 135家事業污水即時監測上線

$
0
0
本報2016年4月15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日月光、台塑、核電廠、中鋼、中華紙漿、科學園區、工業區,以及曾發生重大違規事業的工廠,包括日月光K7廠等共135家業者的廢(污)水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數據大公開!過去只有連結到地方政府環保局的水質監測數據,現在這些資訊均已連結環保署的公開平台上,有沒有違法偷排廢污水,24小時不漏看。

日月光K7、台塑麥寮、核二廠、竹科、中華紙漿等 2016/4/15 12:30-12:40 間擷取畫面。資料來源:環保署重大點源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資訊查詢系統。

日月光K7、台塑麥寮、核二廠、竹科、中華紙漿等 2016/4/15 12:30-12:40 間擷取畫面。資料來源:環保署重大點源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資訊查詢系統

除了首批上線的業者外,第二批將鎖定每日排放量達5,000公噸的中型工廠,預計約60餘家預計明年初完成連線。之後會繼續鎖定每日排放量1,500公噸的小型工廠。完成後,將可掌握全國80%以上的排水量。

另外,20,000多家工廠的許可證、定檢資料、查核處分資料等4月份開始分批上傳,因資料量龐大,預計10月底才會完成。

圖片來源:我們的島,變色花蓮溪。攝影、剪輯:陳忠峰)

長期遭到中華紙漿廠排污水污染的花蓮溪出海口,圖片來源:我們的島,變色花蓮溪。攝影、剪輯:陳忠峰

即時監測與歷史資料  全民監看水質  半夜看得到 

過往,大型工廠的監測資料連線只有連線到縣市政府環保局,地方政府也不願公開,關心水污染的人士屢次抗議,根本不可能一直守在工廠外去紀錄。2013年日月光排放廢水污染後勁溪震驚全台,促成水污法修正,環保署也修正「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強制排放量達每日1,500公噸的工廠與發生過重大違規工廠水質監測資料都必須公開。

即時監測資料依日排水量分成三個階段公開。第一階段鎖定核准許可廢(污)水排放量達每日15,000公噸的大廠、以及大於2, 000公噸的工業區、發電廠,與曾經發生重大違規的工廠,共計135家。

連線內容則包含水量、水溫、導電度、氫離子濃度、化學需氧量及懸浮固體等,並以3種燈號顯示,綠燈表監測設施正常且符合放流水標準,紅燈則表示疑似有放流水超標。

除了即時監測值外,資料也可追溯到2015年1月1日,並顯示歷史的日趨勢圖與月趨勢圖。

歷史資料與圖表查詢:例:日月光K7廠 T00007沉澱池導電度 (2015年1月) 資料來源: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資訊公開查詢系統

歷史資料與圖表查詢:圖為日月光K7廠 T00007沉澱池導電度 (2015年1月) 資料來源:放流水自動連續監測資訊公開查詢系統

第二階段將加入日排放量大於5,000公噸的中型工廠。第三階段則是擴大到日排放量大於1,500公噸的小型工廠。估計共增加270家工廠。這些業者之前並未建置監測設備,預計要到2017年才會陸續建置完成。

三階段完成後,環保署將掌握全國近400家,約80%的水質即時監測資料。不過,考量連線與監測建置費用高昂,小型工廠可能僅以電子看板方式公布於工廠門口。

許可文件、定檢資料陸續上傳中 

除放流水資自動連續監測資料公開以外,水污法所列管的工廠的水污染防治許可證、定檢資料、以及水污染查核處分資料等也都在平台上一併公開。包括金屬表面處理業、晶圓製造及半導體製造業、電鍍業、印染整理業、畜牧業、廢水代處理業、紙漿製造業等超過20,000多家業者的資料。

考量資料量龐大,環保署規劃依事業別分5批次上傳,預計10月底上傳完畢,目前已經有部分資料。

水污染防治許可證、定檢申報等資料仍在陸續建置中,目前已有部分資料。圖片來源:水污法相關資訊公開平台。

水污染防治許可證、定檢申報等資料仍在陸續建置中,目前已有部分資料。圖片來源:水污法相關資訊公開平台。

水污法相關資訊公開平台所包括的項目及內容。圖片來源:水污法相關資訊公開平台。

水污法相關資訊公開平台所包括的項目及內容。圖片來源:水污法相關資訊公開平台

迎接再生能源 我們需要更彈性的電力系統

$
0
0
作者:柯妤萱

※ 編按:再生能源乾淨環保、成本低廉,但不穩定的發電量,使再生能源被缺乏彈性的舊有電力系統排拒在外。為了迎接再生能源潮流,如何才能使電力系統更加具有彈性,而令人在意的系統更新代價又是如何呢?

電力系統的「彈性」

想將更高比例的再生能源整合入電力系統時,不僅要考量再生能源設施建置的進程與比重,為了因應再生能源不穩定的發電量,電力系統必須擁有更多的「彈性」。

電力系統的「彈性」意指:在最具成本效益的條件下,穩定地因應供需兩端的變化量,並持續服務消費者的能力。

電力系統越有彈性,再生能源發電量的起伏也無損於電網,才能保障供需安全。國際能源總署(IEA)認為,翻新電力系統的總成本僅略高於堅守舊式系統,長期來看甚至可能比排拒再生能源的系統更廉價,守舊即輸家。

當再生能源遇上傳統電力系統

電力系統中的再生能源發電量比例較高時,傳統能源發電廠需要配合這些發電量來升降載,所以傳統能源發電量將如下圖的灰色區域一般起起伏伏。如何因應這樣的發電量變化,便要靠製造彈性的各種技術了。這些技術才是彼此的競爭對手,而大型煤、核電廠等基載容量將退場或轉為備用容量,能源轉型後的未來將基載的觀念置諸腦後。

根據Agora智庫的預估,未來的彈性電力系統已不適用傳統的基載觀念。能提供彈性的技術才是彼此的競爭對手,基載容量可謂是備而少用。來源:The integration of wind energy when paving the way for renewables in Germany,Agora

讓電力系統更彈性

在任何電力系統中,都有增加彈性的好幾種做法。

協助電力系統更有彈性的技術可分為六種類別(如下圖),其中的技術有:需求反應(如:時間電價,尖峰時間電價高,離峰時間電價低)、能快速升降載的天然氣機組、智慧電網等。儘管增加電網彈性的技術成本不同,但改善制度才是最便宜的選擇。

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仍需加強相關硬體建設,不過最便宜的彈性選項其實是透過法規改造「售電市場」與「發電系統的營運」,如:透過保障綠電優先入網的制度來開放售電市場,與規劃適合再生能源發電的電網規範(grid code)等。

六種能增加系統彈性的類別如上:系統營運、市場、負載、發電、電網、儲能。其中可見樹立規範來改善營運與市場是最便宜的選項。每種技術的實際成本高低仍要以個案來考量。來源:Integrating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 into the Grid,USAID。

國際能源總署(IEA)也預告了未來的電網型態,再生能源與足以即時調控供需電量的智慧電網將是硬體系統的主角。

國際能源總署也認為,整合5%至10%的低比例再生能源至電網中不成問題。圖片來源:Renewables Grid Integration and Variability,IEA。

增加彈性這樣做

各個國家都有因地制宜的彈性選項。以德國為例,德國電力系統增加彈性的選擇是跨國電網、汽電共生、天然氣廠等,其中最重要的選項是與他國電網互連。

各國的彈性選項不同,德國最重要的彈性技術是與他國電網互連。來源:Flexibility in 21st Century Power Systems,NREL。

在德國,尖載*的黑煤電廠於風電量大時因為高成本被關閉,核電、褐煤等基載*電廠也以最小量運轉,此時的電價跌破零元。為了解決負電價與棄風的問題,德國將興建更多電網,讓系統更健全。德國政府也發布了推廣智慧電錶的指令,年用電量超過6000度的家庭從明年起都需安裝智慧電錶。在不久的未來,德國就能透過智慧電網來監控系統的軟硬體安全*

由德國2011年2月的單週發電量可見,風電量(綠)不但壓縮尖載電廠的空間,也縮減基載電廠的電量,使之起伏不定。來源:Flexibility options in electricity systems,ECOFYS。

德國將興建更多電網,確保更多北德的風電量能被輸送到南部。來源:The integration of wind energy when paving the way for renewables in Germany,Agora。

再以丹麥為例,風電量小時,丹麥的汽電共生廠可以大量供電與熱予消費者;風電量過大時,汽電共生廠與電鍋爐則將電轉為熱能來供暖氣、熱水,或是儲熱備用。

風電量(淡藍)小時,汽電共生廠可以大量供電和熱(紫和深藍)予消費者;風電量過大時,汽電共生廠與電鍋爐則將電轉為熱能。來源:The power of transformation,IEA。

轉型之利

主管英國輸電系統的國家電網公司(National Grid)執行長也認同Agora智庫的預估,宣稱大型基載電廠的觀念已經過時了*。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研究,就算缺乏跨國電網,轉型為一個硬體健全、法規完善、彈性滿點的電力系統,其成本只比不含再生能源的舊系統增加11美元/千度,也比缺乏彈性的電力系統便宜,可見技術與法規相輔相成的電力系統可有效降低系統成本,讓社會以溫和的代價達到轉型目標。

在再生能源佔45%的獨立系統裡,彈性優良的電力系統成本最低為97美元/千度,比0%再生能源系統(0% VRE,以煤電、天然氣、核電為主)增加11美元/千度,也比含有再生能源但缺乏彈性的電力系統(Legacy)便宜。在IEA的研究模型中,此獨立系統沒有跨國電網。來源:The power of transformation,IEA。

長期來看,一個轉型成功的新式彈性電力系統,不但能因應供需電量的變化,甚至不需社會付出任何額外的系統成本!這是未來的再生能源價格滑落與碳價上漲之故。據國際能源總署推測,這種新穎的彈性系統甚至還可能比毫無再生能源、僅有化石燃料與核電的守舊系統更廉價。

為求建立彈性的新式電力系統,不只需要硬體升級與擴建,還要立下足以立即因應電量變化的制度規範。硬體升級首要之務便是設置足夠的電網與智慧電錶,而如何創造出適合新硬體的法規與有彈性的市場,則需要政府規劃相關法條,如:綠電優先入網等。理想的轉型能讓系統內各軟硬體通力合作,彈性地調控發、輸、配、售電端的變化,唯有如此才能盡量降低新系統的額外成本。希望台灣也能邁向國際能源總署預期的前景,藉由成功的電力系統轉型創造非核家園。

註解

  1. 尖載。機組需滿足可長時間連續運轉且發電成本低之特性,如核能及燃煤火力等。來源:電力小辭典
  2. 基載。尖載機組必需具起、停快速之能力,可適時增加出力,滿足 尖峰用電需求,如抽蓄水力、水庫式水力及氣渦輪機等。來源:電力小辭典
  3. 整合:全球能源市場的過渡與變革,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4. Steve Holliday, CEO National Grid: “The idea of large power stations for baseload is outdated”,Karel Beckman,2015/09/11

台灣水鹿為什麼啃樹皮? 顏士清「逐鹿」十年不倦解謎

$
0
0
本報2016年4月1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近年來,台灣水鹿因為磨樹皮、啃樹苗,疑似影響森林更新屢佔媒體版面,甚至有學者認為水鹿破壞性恐成「台灣獼猴」後繼者。

關於水鹿的真相為何?十年來在台灣各個山頭追蹤水鹿蹤跡的顏士清,是少數幾位提供第一手資料的研究者。這幾年他與研究團隊持續監測水鹿蹤跡,提出「自我醫療假說」解釋水鹿行為,他的博士論文更以數學模式,遍尋水鹿適合的棲地,並探索水鹿如何選擇與使用牠們的生活空間。

年輕的顏士青累積十年鹿科研究,梅花鹿、水鹿都是研究對象。圖片來源:顏士青

年輕的顏士清累積十年鹿科研究,梅花鹿、水鹿都是研究對象。圖片來源:顏士清

遍尋水鹿的家

2008年就讀於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的顏士清,啟動了一項水鹿棲地選擇的研究,調查水鹿可能使用的地方以及活動範圍,也開啟他實現水鹿研究的夢想。在野外研究,正是他之所以選擇師大的原因。

他大學就讀清大生命科學系,以分子科學出名的科系,系上只有曾晴賢教授研究生態,顏士清跟隨他一段時間,受他影響很想做生態研究,研究所時改投台灣師範大學師事王穎教授,就此一「鹿」完成博士學位。

他收集全台水鹿出現的資料,包括有水鹿以及沒水鹿出沒的地點,再以數學模式計算出和此地環境因子的關係,並依此建立公式,計算任一地區水鹿出現的機率。他以此公式算出,全台適合水鹿的棲地約有7,000多平方公里,包括過去有、現在已經沒有水鹿出沒的地點,未來若水鹿族群擴散,即可成為棲地使用。

為何會有適合水鹿的棲地卻沒有水鹿?顏士清解釋,很多局部性滅絕可能是狩獵造成的,這些地方都可能重新接納水鹿歸回,現在條件和過去不同,不至於因為獵捕滅絕。

數學模式考慮的眾多環境因子中,影響水鹿的兩個最大因子是海拔及道路距離,海拔越高、離道路越遠,水鹿棲息適合度越高。

海拔越高、離道路越遠,水鹿棲息適合度越高。圖片來源:顏士青

海拔越高、離道路越遠,水鹿棲息適合度越高。圖片來源:顏士清

被逼上梁山的水鹿

「我們一直以為水鹿是高海拔物種,但是國外海平面附近都有水鹿活動;80年前鹿野忠雄的報告也指出,台灣水鹿活動範圍是海拔300到3000公尺,但是1980年代林良恭報告則顯示都在2000公尺以上。我們無從得知這半世紀發生什麼事,使得水鹿往高海拔遷移。」顏士清說,從一些低海拔考古,都發現水鹿蹤跡,因此海拔300公尺以下都有機會成為棲地。

目前找到的天然族群最低海拔棲地則大約500公尺。「雖然我們計算的模式,海拔影響很大,但還是跟人類開發有關。」他說,靠近人類開發之地,生存較不易;反之,則較易生存。

第二個研究方法是標放水鹿進行追蹤,2009~2014年間,他進行了30隻水鹿標放,以網具捕捉、保定,再上發報器追蹤,紀錄牠去過哪些地方及活動範圍,完成台灣水鹿行動拼圖。標放過程都在30分鐘完成。

他發現水鹿呈現季節性遷移,冬天氣溫低,就往下降,夏天則往上遷移;公鹿大多獨來獨往,母鹿則呈現3~4隻小團體聚集,公鹿與母鹿只有繁殖季在一起;有些照片顯示部分棲地,例如嘉明湖,會有10~20隻水鹿聚集在一起,顯示該棲地十分吸引水鹿,大家不約而同都來,但並非群居概念。

鹿科研究不倦

這項研究直到2013年才通過口試取得博士學位。而其實他的碩士論文也是研究鹿科,在墾丁研究梅花鹿。他發現梅花鹿公鹿發情期會發出奇特的聲音,而且每一隻的叫聲不同,因此可用以個體辨識。鹿科研究前後加起來超過十年,累積厚實經驗。

顏士青發現梅花鹿公鹿發情期發出的奇特聲音,可用以個體辨識。圖片來源:顏士青

顏士清發現梅花鹿公鹿發情期發出的奇特聲音,可用以個體辨識。圖片來源:顏士清圖片來源:顏士清

問他為何對鹿科這麼情有獨鍾?他笑著說,因為好玩。「野外研究很辛苦,若不是覺得好玩,做不下去。」他說,光去一趟奇萊的磐石山樣區,就要先重裝走兩天才能抵達,幸好有太魯閣國家公園支持,才能在國家公園內設置樣區。他大學參加登山社,爬山時就喜歡水鹿優雅的形象,一直到博士論文才有機會申請足夠的資源進行水鹿的野外調查。

現在,他學以致用,繼續投身於台灣野外研究調查工作。這幾年調查包括太魯閣、雪霸、玉山、丹大,這四個地方都有做植物樣區的調查,水鹿磨角的現象,發現最嚴重的地方在玉山,其次在丹大,北邊太魯閣和雪霸的比例相當低。

在玉山的研究經過分析之後,發現水鹿愛啃冷杉、鐵杉、雲杉這類針葉樹的樹皮,雖然有一些闊葉樹牠們也愛啃,但闊葉林的多樣性及承受衝擊的能力比較高,而使得研究團隊聚焦在針葉樹林。

停在二葉松林

高山地區大部分是松科植物,或是冷杉、鐵杉純林。水鹿啃食冷杉、鐵杉,造成一些地區純林大面積死亡。

顏士清解釋,森林演替過程中,從苔蘚類、箭竹草原到二葉松林,然後針葉樹苗在底下冒出頭,更新成為成熟的冷杉鐵杉林,二葉松林位處演替較前期,森林要更新需要二葉松林底層的杉小樹苗有機會長大,把二葉松取代掉,才會成為杉樹林。

然而,水鹿不喜歡吃二葉松,加上牠喜歡胸高直徑10~20公分左右的小樹,調查發現二葉松林下原本應更新的植被確實受到影響。

顏士清解釋,一棵樹要死掉,是因環狀剝皮,水分和養分無法輸送造成死亡;鹿角磨樹通常只磨一面或磨一半;但重覆啃食的行為更易造成環狀剝皮,啃食造成的死亡機率更高。

面對這個現象,最常問「與族群數量有關嗎?」顏士清說,「大多數人都認為就是水鹿太多,沒有東西吃才吃樹皮,但我們的調查並不是這樣。」例如,水鹿族群數多的定義為何?依據調查,雪霸園區範圍內數量最低,太魯閣、玉山、丹大則相近。在太魯閣、南湖大山深處的水鹿密度並不低於玉山,但啃食的情況卻不明顯。

吃單寧自我醫療說

在各個樣區也有簡單估算地表植被覆蓋度,如果食物不夠,應該會先把地表的吃光再去啃樹皮,結果顯示地表還有植被在,樹仍然被啃光,最後的數據都指向,不是族群密度高,也不是因為食物不夠。

團隊也分析樹皮的營養成分,和玉山箭竹比較有何不同,分析出來礦物質的比例沒什麼差太多。

玉山箭竹是水鹿主要的食草,70%都來自玉山箭竹,如果不吃玉山箭竹而去啃樹皮,那麼是否樹皮有何特殊成分是玉山箭竹所缺乏,又是水鹿所需要的?

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翁國精發現杉樹皮有一種成分「單寧」,是玉山箭竹沒有的。單寧是一種化學物質,和綠茶的兒茶素相關,單寧讓植物得以抗病蟲害,或者因為苦澀讓動物不喜歡吃它,是植物自我防禦的機制;水鹿需要這種成分,可能是為了治病。他們從一些針對家羊的研究報告得知,吃了單寧成分的山羊,能排出體內的寄生蟲。

有可能是水鹿腸胃道寄生蟲盛行率比較高,所以會吃單寧刺激排除,因此提出「自我醫療說」解釋水鹿啃咬樹皮的行為。

對於水鹿種種行為,還有很多未知的空白有待填補。「我們並不知道百年或千年前,台灣水鹿數量到底有多少,所以也不知牠和森林的互動影響,現在的現象是不是到了臨界值,以後會不會趨緩、會不會達到平衡,因為缺乏資料,我們無從回答。」顏士清說。

這說明長期基礎資料監測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顏士清以及研究所進行的基礎研究工作,是一場耐力賽,將為台灣森林生態解開更多謎團。

 


回收廢水釀啤酒 美製酒業盼擺脫高耗水惡名

$
0
0
本報2016年4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編譯;賴慧玲審校

2014年的秋天,美國加州迎向第三年的嚴重乾旱。同時,環保建築師丁克爾(Russ Drinker)開始著迷於以洗手檯、淋浴間、和洗衣機的回收水釀造啤酒。

懷抱著孵了一年的省水構想,丁克爾與半月灣釀酒廠(Half Moon Bay Brewing Company)洽談,老闆曼東卡(Lenny Mendonca)絲毫沒有猶豫就採用了。該酒廠隨即於2015年10月在加州灣區一場城市永續研討會上,發表了用回收水釀造的半月灣經典印度淡啤酒,並成功通過品酒師的矇眼測試,就連專業品酒師也無法分辨哪一款啤酒是用清水製成,哪一款又是以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科技回收水釀造。

半月灣釀酒廠出產的各式啤酒。圖片來源:emilee rader(CC BY-SA 2.0)

隨著原料及釀造方式不同,啤酒呈現不同色澤。圖片來源:emilee rader(CC BY-SA 2.0)。

不只是澆花  回收水再利用潛力高

傳統釀酒業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雖然一些釀酒廠已在努力省水——有些已經省到用三加侖的水來做出一加侖的啤酒——仍然無法改變高耗水的事實。

「媒體比較關注保育議題。但如果真要改善加州水資源的問題,我們必須思考回收利用僅有的淡水資源,並且克服使用廢水的心理障礙。」丁克爾說。

「人們一向認為水是啤酒最關鍵的原料。」曼東卡說:「如果回收水釀的啤酒不只是好,還跟傳統啤酒一樣棒,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在生活中多應用回收水呢?」

目前加州政府禁止將回收水直接泵進飲用水供應系統中,因此很難用回收水大量釀酒,且不合乎成本效益。曼東卡自己也只用過再生水釀造啤酒樣本兩次,他表示將產品商業化並非初衷,他期待的是透過這樣的經驗,提醒大眾重視回收水的可能性,甚至促使政府立法,讓回收水進入飲用水系統。若成功立法,將可以做為廣泛應用回收水的第一步,就像缺水的新加坡推動再生水廠一樣。

釀酒工藝變綠了

雖然用回收水釀造啤酒仍不那麼可行,但在美國,已有越來越多的獨立釀酒廠正在尋覓新的方法來降低環境足跡。

以波士頓為基地的綠能科技公司「寒武紀創新」(Cambrian Innovation),研發了一款就地污水處理系統「生態電能」(EcoVolt),只需一個貨櫃就能將污水處理系統帶著走。寒武紀創新的行銷主任葛伯利(Baji Gobburi)表示,該公司用厭氧菌來淨化啤酒廠產生的有機廢水,能消除90%的污染物。

EcoVolt 貨櫃型污水處理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擷取自Cambrian Innovation發布之說明影片。

EcoVolt 貨櫃型污水處理系統示意圖。圖片來源:截圖自Cambrian Innovation發布之說明影片

「生態電能」專為酒品和乳製品等精緻食品的釀造廠而設計,這些飲料和食品每日產生的廢水可達30萬加侖之多。該系統不僅可以將淨化過的水回收給釀造廠作為清洗用水,還能把廢水產生的甲烷轉換成熱能和電能。位於加州索諾瑪(Sonoma)的拉根尼特斯釀酒公司(Lagunitas Brewing Company)就為自家釀酒廠添購了貨櫃型污水處理系統。

「當拉根尼特斯酒廠安裝完第2個系統後,他們的水足跡立即少了40%。」葛伯利補充,「生態電能更可以供應酒廠20%的耗能。」而拉根尼特斯酒廠原本每天必須用卡車運送5萬加侖的濃縮廢水到40英哩外的奧克蘭處理廠,現在這筆費用、時間和碳足跡都省下來了。

而在密西根州德克斯特鎮(Dexter)的北盟釀酒廠(Northern United Brewing Company),也用密西根州政府提供的20萬美元創新科技補助金,購置了小型的生態電能來處理廢水。該鎮社區發展經理阿尼歐(Michelle Aniol)表示,有了這項科技,就不須為當地廢水處理廠提升處理酵母和糖的設備,幫德克斯特鎮省下了數百萬美元的花費。

「北盟釀酒廠案件的成功,代表這項科技能廣泛推廣於以家庭工廠為主的密西根州。」阿尼歐說,「而且成本並非天價,這些工廠將有機會發展得更好,同時讓廢水量控制在規範之內。」

另外,科羅拉多州一家釀酒廠嘗試將沖洗麥渣殘糖的廢水——淡麥汁(weak wort),送給圓石市內的污水處理場來取代分解氮廢物的醋酸,替市政府每天省下500元美金的花費。

「我們一直在尋找在地碳源來處理氮的問題,而碳通常是別人眼中的污染物。」污水處理場經理杜維爾(Chris Douville)表示:「這樣的安排對酒廠和污水處理廠來說是一種雙贏的互利關係。」該市目前正在強化利用淡麥汁來處理氮的淨水廠設備,可望於2016年底正式上線運轉。

釀造啤酒小知識
 
釀製啤酒時因洗滌麥料和裝瓶會產生鹼性廢水,而糖化、醱酵時會產生含有有機酸、菌體等高生化需氧量(BOD)、懸浮固體(SS)、化學需氧量(SOD)的酸性有機廢水。
 
參考資料:李奇樺(2000)。啤酒廢水二級出流水之回收處理再利用。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 本文同步刊載於環境通訊網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陳秉亨:野保法修法,頭痛醫頭卻傷心

$
0
0
作者:陳秉亨(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

在大家關心肯亞事件中國強行擄人的時候,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4日通過了《野保法》修法,立委孔文吉提議將「非營利自用」納入條文,替原住民狩獵除罪。消息一出,引發動保圈、野保圈一片譁然。原住民狩獵權並非新鮮議題,為什麼這些團體如此擔心孔文吉此修法版本?

這是因為約莫自2008年開始,台灣出現保育類野生動物出口的案例。在中國市場炒作之下,烏龜、穿山甲變成走私貨品;山老鼠大砍珍貴檜木、牛樟,新聞也時有所聞,甚至用毒品控制部落的人。就連大家心中的模範部落司馬庫斯,也難避免族人受利益驅使而盜伐檜木的憾事。

遭到黑幫以毒品控制的盜伐集團遭逮。圖片提供:陳秉亨

自用?盜獵?  模糊邊界

利之所趨,於是山上撿到散彈殼、打到後沒帶走的山羊;包商假借工程期間,晚上去狩獵回來「自用」。這些既存現實,連我這不算常上山的人,都能拍到幾次,很難想像現況又是如何?

我也曾在台東卑南看到自稱「北部來的原住民」,帶漢人到魯凱族傳統領域裡獵山豬。而悲哀的是,就算別的部落的人帶人進來「非營利自用」打獵,當地部落也沒有自主機制阻止傳統領域被入侵。

散彈、還有打了來不及抓的山羊。圖片提供:陳秉亨

散彈、還有打了來不及抓的山羊。圖片提供:陳秉亨

包商每天晚上頭燈帶著,找好料的回來。圖片提供:陳秉亨

包商每天晚上戴著頭燈,找好料的回來。圖片提供:陳秉亨                                   

散彈、還有打了來不及抓的山羊。圖片提供:陳秉亨

工程還沒開始,就上山不知做何勾當?圖片提供:陳秉亨

自稱北部原住民,帶漢人到台東獵山豬。圖片提供:陳秉亨

「非營利自用」  不是恢復部落狩獵文化的藥方

確實,有些山區因為野生動物很多,且沒有天敵,把灌木層、地被層植物吃得乾乾淨淨,只剩少數口感可能真的很不好的植物,如瓦氏鳳尾蕨。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支持科學研調結合部落傳統智慧的原住民狩獵文化。

但若真要恢復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必須給部落資源,強化其自主管理能力,要強到能對內自我規範,對外防止外人入侵傳統領域進行不符傳統文化規範的狩獵行為;要結合科學跟原住民傳統智慧調查獵期、物種、數量的狩獵規範;要更強力杜絕非法狩獵利益,避免違法狩獵讓真的獵人蒙受污名。

而這些,都不是今天《野保法》修法開放「非營利自用」可以解決的。

配套子法、執法落實不易  恐致保育漏洞

14日的經濟委員會,立委本來對動保團體說,只詢答不處理法條,但最後竟發生未經細緻討論就快速通過修法的情形(還好高潞・以用辦公室加了修正文字)。不過,這樣的劇碼不但令人不解,恐也動搖了民間團體對立委的信任感。而修法雖然算是幫原住民爭取了狩獵權,但把管理責任丟給主管機關(農委會)制訂相關辦法,離落實可能遙遙無期。

舉例來說,集水區本應劃設特定水保區,山上違法開發一直想要就地合法,導致特定水保區劃設多年來滯礙難行。回過頭來要修改水保法,跟社會大眾說,沒關係、還有其他管理辦法可以把關。最後的結果,就是齊柏林《看見台灣》拍攝到的慘況。再舉個例,「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預公告兩年.......然後它就死了(羅瑩雪上身)。

原權團體在意的是善良同胞因自用遭起訴,保育團體看的是伴隨盜獵跟盜伐的綜合犯罪行為。而因現行法規無法制止盜獵、盜伐、走私,保育團體擔心,未來將如同下面的新聞案例,盜獵、盜伐者遭查緝後,可因母法明文,得辯稱「非營利自用」,再推給子法遲遲未訂定,不是人民的錯(如同開發單位主張,政府未劃設傳統領域,所以開發沒有錯一樣),搞不好就沒事了。

未來,盜獵者恐會以母法「非自用營利」,子法未訂定來規避刑責。圖片提供:陳秉亨

還是很遺憾,原本可以慢慢、細緻解決的修法工作,就這樣草率結束了。

2016年4月14日,今天過後,希望看到因為「非營利自用」條文爭議,能有助回復傳統狩獵文化,而非增加台灣野生動物走私出口的亡魂。

今晚,突然想到1969年滅絕的最後一隻台灣野生梅花鹿。

 

火力發電式微 乾淨天空絕對值得更多的投資

$
0
0
作者:彭瑞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資訊中心主任)

這個月的電費單開始降價,這項政策也引起準執政黨內部和環保團體關於電價合理性的爭議,雖然最終仍是實施了,不過,爭論核心的議題畢竟沒有解決:究竟電價只求反映燃料成本,而不考慮環境成本,是不是合理的?空氣汙染、PM2.5造成的公共衛生的成本,究竟是該不蓋涵蓋在電價之內?

美國火力發電廠。圖片來源:ribarnica(CC BY-NC 2.0)

全球的燃煤發電廠投資比例正在下降。圖片來源:ribarnica(CC BY-NC 2.0)

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待更多細緻的討論,但我們不得不注意,在電價降不降的爭論期間,國際上有一波波能源趨勢報告,尤其我國的發電結構以火力發電為最大宗,而其中燃煤電廠又比天然氣的占比多,報告中關於燃煤發電產業與再生能源投資趨勢,值得注意,簡要回顧如下:

◆ 「燃煤之疾」! 全球蚊子電廠1500座 浪費近兆美元
環團聯合發表報告指出,若氣候變遷和空氣污染等因素,讓全球新建燃煤電廠閒置,可能形成近1兆美元的浪費。另一份英國能源氣候智庫(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ECIU)的報告發現,中國、印度、印尼和越南等四大煤業成長國規劃中的燃煤電廠,可能半數以上都不會完工。

◆ 美百年煤業皮博迪能源宣布破產 債務規模破百億美元
皮博迪能源是全球最大私人煤礦公司,該公司受冶金煤價格暴跌、便宜天然氣競爭、政策因素影響,難以繼續經營下去。

◆ 耗水量驚人 綠色和平:火電廠用水足供應10億人
這篇報導講述綠色和平組織在水資源日提出的調查報告:全球44%營運中的燃煤電廠和45%規劃中的燃煤電廠位於水資源緊張地區,約1/4規劃中的燃煤電廠位於淡水短缺地區。

◆ 新紀錄! 全球燃煤投資再降 不及再生能源一半
聯合國指出,去年再生能源吸引全球2860億美元的投資,超過2011年2780億的紀錄。這個數字不包含大型水力發電廠,但包括太陽能、沿岸與離岸風力電廠和生質能電廠。去年化石燃料價格大幅降低並未影響再生能源投資。不過報告只涵蓋2015,可能看不出化石燃料價格長期下跌對未來投資的潛在影響。

◆ 全球布局再生能源 溫室氣體排放量兩年零成長
國際能源署(IEA)整理2015年的趨勢發現,儘管全球經濟成長超過3%,能源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卻停止成長,其中再生能源投資增加,扮演了關鍵角色。在IEA長達4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記錄中,零或負成長只出現過四次,其中三次發生在經濟危機期間,這次卻出現在經濟成長時期。

從上述跡象顯示,台灣以燃煤發電為主要基載,國際上卻有種種跡象顯示燃煤發電走向式微,我國若不轉型,未來我們要面臨的除了PM2.5等導致的公共衛生成本,以及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遷應對成本,恐怕還得面臨燃煤產業自身的營運危機。

我們都理解,即便只是每個月家庭帳單少幾十元的開銷,也有政府照顧人民基本用電需求的重要意義;但是也可以來看看其他的聲音:4月13日,一群家長和彰化醫界聯盟共70人,到立法院前開記者會,其中一位來自彰化的母親張淑芬表示:

「家住在彰化市有台化公司,是燒著燃煤發電的氣電共生廠,天天都可以看到煙囪冒煙,也常常聞到臭味,台化公司用便宜的煤炭發電,賣給台電公司,然後在買台電更便宜的電,給公司用電,兩頭賺錢,這次降價賺更多。但是空汙紫報的時候,還是繼續燒,且是24小時,365天天燒,沒有停過,政府不是給我們乾淨的能源,而是骯髒的煤,燒煤還會生產許多有毒的廢棄物。」

「想不透為何政府,怎麼不是用乾淨的天然氣發電,還要我們少付錢,頭殼壞了,我兩個兒子還在讀國小,對髒空氣也是過敏,常常空氣不好就要看醫生,掛號。一個月補貼80元,怎麼夠用,一家四口都掛號就超過500元,所以我願意再多筆補貼80元更多的付錢,來換取好空氣,健康的身體。」

來自一部分民間的聲音顯示,只要人們有資訊,理解燃煤發電的成本不只是煤炭價格,還包括呼吸骯髒空氣的代價,他們是願意多付些費用來終止這樣的代價。他們知道,乾淨的天空,絕對值得更多的投資。

省房貸 抗暖化 一起打造《理想的蝸居》

$
0
0
作者:邱姿蓉(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劃主任)

走在寸土寸金的台北東區,動輒一坪上百萬的單價,對於領薪水度日的上班族來說,無疑是買了房子,卻賣掉人生的有毒糖衣。當「再不買就買不起」的建商話術以及房產廣告將房子和理想生活畫上等號,這時候聆聽:「我們要放棄土地所有權,我們要放棄高額的銀行貸款,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上的妨礙,使我們沒有時間陪伴小孩,與其他人同樂。」好像是當年施洗約翰在曠野中傳講的話語,聽起來刺耳,卻是大多數像你我這樣平凡老百姓想要卻不敢行動的心底話。

更讓人振奮的,是真有群人不服膺現代社會壓力,而更積極的找出生存之道。《理想的蝸居》這部片就在記錄一群劃時代設計家與藝術家的居住和環境革命,意義更在縮小個人旅居地球的碳足跡。

拆除既有框架 打造蝸居新想像

傑薛佛的「房車」(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傑薛佛的「房車」。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紀錄片蒐集了來自不同區域的蝸居故事,他們的共同目標是在現代社會和越來越稠密的城市空間,解決居住空間並納入永續發展思維,回應城市生活所帶來的人際關係疏離、能源環境議題、社會運動甚至人和自然關係重建的議題。簡而言之,蝸居其實並不如眼見這麼小,保持「有土斯有財」想法的人可能會很驚訝的發現,土地所有權不是最重要的。像是來自北加州的傑薛佛把五臟俱全的小房屋加上輪子,就成為可以簡單開上馬路的「房車」,讓我聯想起以前西部拓荒時期的棚車,整家家當帶著遷徙,當房子可以帶著走,也許代表掙脫了為房貸而活的命運。

居住的需求也不盡然都以空間呈現,它也可以穿在身上,來自加拿大的安娜她的家就是一件配備太陽能的充氣外衣,不論她在旅居到那,簡單充氣衣服就成為可居住的簡易帳篷,她蝸居就是一個人躺下來的大小。而我最嚮往的蝸居形式則是澳洲打造出來的樹睡袋,帳篷樹上的一顆果實,讓人可以像蟲子一樣鑽在裡面睡覺,讓人重新看待樹其實是眾多生物棲地的角色。

與其買地不如開始資源回收,墨西哥女人島的藝術家理查索瓦就是利用隨處可見的塑膠瓶和垃圾來建造整座島嶼,其中70%來自於再生資源,居住空間、花園、菜圃樣樣不缺,自給自足之外,他甚至每天在屋頂上面對湖水坐瑜伽。

從照明、空調著眼 DIY打造理想的蝸居

(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確實更小的房子,更少的(房貸)負擔,實際的減少荷包負擔會是蝸居吸引人之處,但是從氣候變遷的觀點來看,確實也是個人能夠力行減少碳排量的居住方案。因為其量體相對能夠減少能源使用,從營造過程、建材使用到入住後的實際水電,確實較一般建築物減少碳排放量。根據第五份IPCC報告明確指出,在人類各種行為中,建築物碳排量有高達 40%的減碳潛力,綠色科技扮演重要角色之外,有沒有起行的決心才是抗暖化之役的決勝點。

不過回想起從小到大在台灣教學系統中,其實不太崇尚動手做、鼓勵自製的技能。一時半刻要大家向蝸居理想看齊有難度,建議先培養自己動手改造現有環境的本事,至少不要把個人舒適家居建築在高碳排上。

一般建築佔最高比例的是照明和空調系統,談到照明,更換節能燈具確實是一般人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卻忽略了傳統上為了設計和施工方便,常不顧空間照明條件而給予等量照明設計,反而造成照度不均勻或者過亮的狀況。所以在更省電、更亮的LED燈具出現後,其實最先要做的是減少燈具設置的密集度。我曾經在公司的停車場發現燈並沒有全亮、燈具有損壞回報給管理單位。對方解釋是因為現有燈具已經足夠照明,對部分燈具施以斷電。這樣其實就是在推廣節能科技之餘,人們培養適切使用科技的態度。

處理空調的對策,則可以先找出室內熱源所在。在台灣夏季多半是頂樓過熱或者西曬,前者最簡易經濟做法可以透過塗白漆反射日光,或者黑色塑網來避免陽光直射頂樓的狀況。更進階版本則可以打造綠屋頂,不想花太多時間整理的話,盡量選擇簡單耐旱抗風的植栽讓老天爺負責照顧。想要體會開心農場的人,也可以用保利龍箱來種菜,我認識的一些朋友因為勤用果菜渣廚餘來施肥,偶爾還會收穫小西瓜。

屋頂太陽能板;攝影:陳文姿

屋頂太陽能板;攝影:陳文姿

在屋頂加裝再生能源系統如太陽能板,則是最能兼顧發電和遮蔭的好選項。以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普及性,事先做功課算出用電量和發電量後,除了委請廠商來施作外,小模組可以試著嘗試DIY,其實整套系統從太陽能板、電瓶、逆變器每一樣設備上網都能採購的到。當然裝了再生能源系統並非就坐等電從天上掉下來,也要記得安排時間去清潔太陽能板上的灰塵和鳥屎,才能確保最好的發電效益。

簡單提及的個人節能作為,離真正打造「理想的蝸居」仍有差距。但從反省自身出發,想為地球盡一份力的心意,跟設計蝸居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們的出發點亦相去不遠。

半農半「史」的幸福米

$
0
0
作者:陳怡樺(文字工作者)

李漢鵬:野鴿子的哀歌  青蛙的咯咯聲,是務農的真正理由

「野鴿子的晨間哀歌,青蛙劃破黎明水面的咯咯聲,就是挽救這片大地的真正理由。」是譽有「生物多樣性之父」的威爾森在《生物圈的未來》的序言中,寫給曾經住在瓦爾登湖畔的梭羅一封信,這也是幸福米包裝上給穀東們的一句話,也是李漢鵬堅定半農的緣由。

「彰化平原先住民巴布薩族馬芝遴社後裔。也種稻,也掘歷史,熱愛田野工作。我們的田,在後壁土溝、在福興外埔。我們的米──幸福米!」幸福米的臉書上的專頁這樣簡介,是李漢鵬半「史」的延續。

童年:和阿公阿嬤一起的田間記憶

李漢鵬與家人合影。圖片來源:李漢鵬。

「清朝年間,家族應是佃農,但戰後沒有分到農田,三七五減租也就沒有受惠到,我應該是戰後家裡務農的第一代。」出身勞工家庭的李漢鵬絮絮地細數家族的務農歷程。

李漢鵬有兩個田間老師,小學前後的老師阿嬤(外婆),國中階段的老師是阿公(爺爺),還沒上小學的時候跟著外婆學種菜,認識菜的名字,記得第一個認識的菜是韭菜花。阿嬤讓李漢鵬帶一點菜苗回家種,小小的李漢鵬拿著菜苗,跑去跟魚販要保麗龍箱,再到田裡挖土,把菜種進箱子裡,收成後,讓媽媽炒來吃。「每次菜收成,吃到自己種的菜,超有成就感的!」李漢鵬的眼神裡有小時候的驕傲亮光。

本業是水泥匠的阿公沒有農地,倒是租了一塊台糖舊鐵道兩側三十來坪的地,業餘種菜留自家吃。阿公的地包含部分的廢棄糖鐵車站,一租將近半世紀,阿公把火車站站務室改裝成資材室,還自己拆掉廢棄的月台,增加耕種面積,遺憾的是,阿公過世前一年,種了一輩子的農地就被政府收回去了。李漢鵬說,阿公教我種菜,鄰居農夫阿伯們也會教我,豌豆、白菜、A菜、花生都種過。

李漢鵬的半農人生,受和阿公、阿嬤過往一起生活的經驗影響很深。考高中之時,李漢鵬甚至默默打定主意,「我以後要當農夫!」本來想選填農工的他,因為成績太好考上彰化高中。「當時國中老師找我喝咖啡,聊了一個半小時,我就被說服了。」儘管進入一般高中,但務農的心願,李漢鵬一直沒有忘懷。

彰中台文社:重建對台灣的認識

進入彰化高中那三年,因意外加入了台灣文學研究社,遇見了敢於衝撞體制的呂興忠老師,這一切對李漢鵬影響至深至遠,他直說,自己選對了路!

早期的彰中十分保守,不太允許異議思想,台文社自辦了一本社刊「台陽專刊」,專門挑戰權威、挑戰原有校刊。曾經發生一件讓李漢鵬印象深刻的事,校內的國文老師在校刊感嘆「自古香蕉乏人吟!」呂興忠老師旋即發動台文社成員搜羅台灣古典文學作品裡的香蕉詩詞,「台灣位在亞熱帶,不論從中國來的文人或台灣本土的作家多有提及香蕉,絕非乏人吟頌,長時間浸淫中國文學領域的老師,往往只看到『中國土地』上的人事物,站的位置不一樣,如果願意駐足一會兒看看台灣作家的作品,會更了解台灣。」

彰化是日治時代台灣新文學發展的重鎮,呂興忠老師經常帶著社團同學深入了解。如此一來一往的激盪思辨,也讓原本對中國文學有著極高的興趣的李漢鵬,高中三年都浸泡台灣文學的世界裡,大量閱讀台灣作家的作品,甚至決心選填台灣文學系,甚至後來繼續念了台文所。

高三那年,呂興忠老師成為彰化高中圖書館館長。每週三下午例行聯課活動邀請各界大師到校演講,包括葉石濤、鍾肇政、陳芳明、陳玉峰等極具台灣本土意識的大師都曾到校演講。在台文社,已歷經了對台灣歷史的崩解,沒想到陳玉峰老師的一場演講更是全面打破李漢鵬對環境的思考。

聽演講時段常常是大家的補眠時間或是背單字時間,那天,陳玉峰老師一上台講不到十分鐘,看到台下的學生昏睡一片,對著學生說,你們不聽,我不講了。現場學生全數嚇醒,再問:「『你們要不要聽?』大家齊聲說,『要!』」後來,那場演場反映熱烈。李漢鵬說,「陳玉峰老師是用他的生命演講,用投身守護台灣山林超過30年的經驗告訴每個人,台灣環境正在面臨結構性的崩解,未來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預言即將發生的一切。」「在台灣,長到18歲,對台灣竟然如此陌生。赫然驚覺以前學的都是『謊言』。」當時李漢鵬聽得不可思議,而今回憶這段往事時,依然很激昂。

李漢鵬與陳玉峰老師合影。圖片來源:李漢鵬。

陳玉峰老師的自然史史觀對李漢鵬的衝擊甚鉅,「陳玉峰老師將台灣主體意識連結到台灣生態,從這幾百萬年間台灣經歷的演化,讓我對於台灣的思考更深層,不論是歷史或環境發展,都是架構在台灣土地和變化上。」

彩虹農場:務農的第一堂課

軍旅生活的最後一站恆春,無人的山海之間,讓李漢鵬心神嚮往。退伍前正巧看到彩虹農場正在招募實習農夫,便寫信給農場主人洪輝祥老師,收到欣然歡迎的回信。李漢鵬在默默打算「先斬後奏」,出發前一晚再向父母說明務農計畫,豈料父母不支持不諒解甚至引發長達半年的冷戰。最後李漢鵬賭氣地屈服了,隔天到就業服務站找了一份月薪兩萬元的生產作業員的工作。李漢鵬開始了白天工作,假日進行文史調查,晚上整理資料的生活。之後,因家庭重要支柱的外婆過世,家庭關係亟待重新修補。

同時又看到彩虹農場釋出新職缺「農村旅遊規劃員」,負責做農村深度旅遊。李漢鵬厚著臉皮再問洪輝祥老師,有沒有機會。依然得到「歡迎!」的回覆。有了第一次的慘烈經驗,李漢鵬換了一種說法「我要去當導遊」,也許是策略奏效,父母竟然接受了。他偷笑說,其實到了農場,農務太忙也沒時間做旅遊規劃。

「到農場的第一天,我就後悔了。因為我什麼都不會。」現在回想,李漢鵬非常感謝彩虹農場給予的第一次種稻學習,還有第一次巨大的挫折,和第一次種稻就創下最低的收成記錄。經歷了第一期稻作之後,李漢鵬也算是「出師」了。

守護環境:不需要理由也沒有原因

「蜻蜓回來了!好多蜘蛛都來了!好難得啊!在彰化的田,我看過蜻蜓幼蟲,台南的兩期稻作,還有紅冠水雞來築巢,好感動啊!這兩塊田的農法才改變一年,馬上收到大自然的回報。」親眼見到自己管理的農地上,這麼多生命都安心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對李漢鵬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親眼見證有機農法的成功,是對李漢鵬莫大的鼓勵。資料來源:李漢鵬。

「我有兩塊田,一塊在後壁,一塊在彰化福興自家附近。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我瘋了!」一切都是緣分使然,2014年底,李漢鵬先找到了後壁的田,爸爸幫忙在彰化家附近找到另一塊田。父母從堅決反對務農到幫忙找地,甚至加入成為田間管理員,一切都讓李漢鵬相當感動。

「一剛開始施有機肥,為了養菌、養地,到了二期稻的有機肥減半,最後連肥料也不下。」李漢鵬相信,田地會恢復生機,田間的循環會更好。彰化台南的奔波,也曾讓李漢鵬掙扎於兩塊田之間的取捨,最後說服自己的理由是,親眼見證了生機恢復的過程,從慣行到有機的過程,所有的生命在這塊田上找到一個避難和喘息的空間,是最大的安慰。」每每站在後壁田望著滿滿的浮萍,心中滿是欣慰。

半農半史的人生道路

半農的心願已經在成型的路上,那半「史」呢?李漢鵬說,文史工作是我的最愛,原本的研究領域是媽祖信仰,常到廟裡,偶然發現匾額上承載了很多故事,就開始了追逐匾額的日子,不要小看一塊匾,從一塊匾額可以看到一個地方的開發史。

「馬芝遴田野工作室」和「匾額微歷史」是李漢鵬在臉書上經營的兩個專頁,「馬芝遴」是老家福興的古地名,這裡有田間生意盎然的美好,而另一個則是不間斷地分享「匾額」的田野收集。

同時為農夫與文史工作者的身分,李漢鵬更能體會賴和詩句:勇士當為義鬥爭。圖片來源:李漢鵬

 

撐不住氣候變遷 瑞士出現首批「動物難民」

$
0
0
作者:洪郁婷

水面上搖搖晃晃的一塊浮冰,上頭站滿等待救援的北極熊,耳邊彷彿有小小的呼救聲傳來。極地冰川消融、海水位上升,氣候變遷已經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而首當其衝的島嶼國家和極地生物,生存危機已經迫在眼前。浮冰是生存的最後一線希望,隨著海流載浮載沉,哪裡才是難民的依歸?

斯德哥爾摩近郊湖畔,水面上漂浮著一塊浮冰,上頭載滿了等待救援的動物。圖片來源:黃瑞芳。

仔細一看,身穿醒目橘色救生衣的北極熊與企鵝們一同擠在小冰面上在湖裡載浮載沉,狼狽及無辜的模樣,道盡極地生物生存環境的悲劇與堪憂的未來,作品中的意象更凸顯出近年來全球最棘手的氣候變遷與難民議題。

台灣藝術家黃瑞芳雕塑作品:動物難民。圖片來源:黃瑞芳

台灣藝術家黃瑞芳獲邀參與4月6日瑞典環境永續會議,此次瑞典環境永續會議跳脫節能減碳泛論,更深入反思人類中心主義對現代社會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提出更深入的探討。人口僅900萬的瑞典愈積極打造成為全球最綠的國家,近年積極致力於永續發展,將於2030年成為全球首位「零化石能源」的國家,近年來人均接受難民數量最多,有「難民天堂」之稱。

在斯德哥爾摩近郊的湖畔上,黃瑞芳創作出全球首批「動物難民」的作品:由三十多隻的北極熊與企鵝雕塑組成,儼然是氣候變遷底下的難民縮影。而去年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居民以海平面升高為由,向紐西蘭政府申請居留庇護遭拒,曾引發全球媒體聚焦。

黃瑞芳認為去年12月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看似全球各國面對處理氣候變遷爭議,但各國自主減排承諾能否達標──2020年減緩全球碳排放量,控制未來地球增溫不超過2℃──在全球經濟疲軟之際,還有更多不確定性。

回頭看看台灣,新政府能否在被排除於聯合國氣候變遷組織正式會員國外的逆境中,透過更宏觀的國際視野與創新測略,提升更綠的國際形象。

 

祈願之森:明治神宮的百年生命

$
0
0
撰文:江口繪理;攝影:佐藤岳彥

參天的樟樹和日本栲,在明治神宮南參道入口處的鳥居上方形成一片 華蓋。前人經過縝密的科學規畫,在神宮周遭種下了這片森林,至今已走過約百年的歲月。攝影:佐藤岳彥。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雜誌2016年4月號

耳邊傳來響亮的敲擊聲,我擡頭一看,原來是小星頭啄木鳥正敲著參道旁的樹。這隻鳥似乎在尋找早餐要吃的蟲子,很有節奏地敲鑿著,完全不注意經過的行人。直到車站的廣播聲加入了啄木聲,我才霍然想起,這座森林其實緊鄰著原宿車站,但此處的幽深濃密足以讓人忘卻塵囂。這裡隨處可見樹齡百年以上的大樹,最高的大樹,葉片在離地30公尺處搖曳。

在日本,只要是巨木和深邃森林覆蓋的山陵,自古以來都是大眾崇拜的對象。開始有人建造神社之後,圍繞在神社外的原始林就被稱為「鎮守之森」,也就是守護神森林。明治神宮的森林看來就像是這類從過去保留下來的森林,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其實是一座人造林。

明治神宮是在日本人民請願下於公元1920年所建,以供奉明治天皇與昭憲皇太后。天皇駕崩後,民間發起運動,希望能建造一處可供人民追思天皇的神社,這項運動逐漸累積聲勢,最終說服了日本政府。

代代木區從多個候選地點雀屏中選,但在當時,除了部分地區原本是大名(也就是藩主)宅邸的庭園之外,整個區域只有零星的小叢松林或柳杉林,其餘全是荒原或光禿禿的空地。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種出一片像樣的森林來供奉神明。這項史無前例的任務由三個人共同接下,那就是留學德國的森林學教授本多靜六、任職於本多研究室的講師本鄉高德,以及同一間研究室的研究生上原敬二。

曾受教於上原敬二的東京農業大學名譽退休教授進士五十八說:「上原教授告訴我們,為了明治神宮的計畫,他調查過全日本數十處神社森林,每一次都繪製了調查地圖。」上原敬二在做田野調查時曾造訪仁德天皇陵,看到籠罩陵墓的蓊鬱森林讓他相信,即使是經過人為開發的土地,也能長成如原生林一般的森林。

然而,要等待荒地自然發展成一片蓊鬱森林,必須花上數百年,因此本多教授和他的團隊認為,他們應該先創造一片原型森林,這樣就能縮短森林演替成理想狀態所需的時間。

這片森林作為神靈的居所,也必須能夠在沒有人為介入的狀況下,永續地自給自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認為,未來營造出的森林,應該要是以許久之前覆蓋著這片區域的栲樹、櫟樹等常綠闊葉樹為主的森林。這樣一來,這片森林將能達到適合這片土地的最穩定狀態,成為「極盛相森林」,可以一代一代自然演替,並因此得到永恆的生命。


拚最後一次機會:記新園農場守護戰

$
0
0
作者: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能源與產業部主任)

2012年我們與居民許東源先生一起關注台糖新園農場開發案,揭露這個民國95年大溫暖大投資政策下良田變工廠的荒謬案例:60公頃台糖農地被一塊塊分租給六家私人企業,開發成各種金屬工廠,沒有整體環評,沒有公共與環保設施。當時附近種植番茄、蔬菜的老農與居民都站出來反對,利用各種場合陳情抗議、自費興訟,堅持一間都不給蓋。結果迫使其中一家工廠移除電鍍酸洗製程,同時也逼迫環保署公告「日後任何台糖農地進行工業開發,超過一公頃就必需環評」,間接保護了全台其他台糖農地。

但法不溯及既往,新園農場這六家工廠,還是一間間蓋起來,爭議最大的是去年通過環評的震南鐵線公司,主要的爭議點是:

(1)每日95噸酸洗廢水將排入二仁溪,危害下游1200公頃湖內養殖魚塭。
(2) 每日855噸酸鹼中和廢水用於澆花,恐令地下水鹽化,但廠商束手無策。
(3)環評過程沒有通知湖內養殖漁戶,造成他們權益受損。
(4)若未撤掉震南酸洗製程,恐引其他廠商跟進,重提高汙染製程,白費過往努力。

160121P16-001.jpg

警方佔住通往說明會的樓梯,阻止居民參加震南鐵線公司開工說明會。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160121P16-002.jpg

社區抗爭培訓課程,張譽尹律師(右二)、蔡春紀會長(左一)示範就地抗爭人鍊。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2015年4月環境法律人協會張譽尹律師、陳品安律師,協助湖內漁民李耀慶、劉瑞泰等人及許東源,針對震南的環評與區域開發提起訴願,當地居民也在李長生議員贊助下成立自救會,由下坑國小前家長會長蔡春紀擔任自救會會長。

6月,震南打算舉辦開工前地方說明會,因地方反彈聲浪大,區公所不敢出借場地而延期。7月,再次舉辦說明會,到場關心的路竹及湖內鄉親和警察將會場擠得水洩不通,陳明澤議員在場點名應出席的高雄市府官員,無人敢回應,現場喧嚷說明會玩假的,呼籲大家別簽到,最後有黑衣人竄入掀翻會議桌,自救會幹部、里長、議員們極力控制場面,阻止一場可能爆發的衝突,而說明會也再次流會。

8月,三度召開說明會,時逢農曆七月,自救會請來八家將舉行驅魔儀式,希望趕走震南,鄉親與記者擠爆現場,但警察早已用人海戰術,將通往二樓會場的樓梯佔住(圖一),用樓上座位已滿為由,拒絕居民上樓參加說明會,引爆環境法律人協會、議員、居民與警方激烈口角。最後僅有少數幾個人可以上樓,不料樓上果然坐滿震南公司員工,廠方已簡報完畢。事後環境法律人協會與地球公民行文給高市府,主張說明會無效,但高市府環保局用廠商說詞,認定說明會程序已完成。

9月,訴願結果如預期遭環保署駁回,地球公民乃協助律師、原告,至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召開記者會,並遞送起訴書,對高雄市政府提起訴訟。

面對隨時到來的整地動工,環境法律人協會規劃社區抗爭培訓課程(圖二),教導居民如何在現場抗爭中自我保護、如何堅持非暴力抗爭,並邀請苗栗苑裡反瘋車自救會陳薈茗里長分享抗爭經驗。陳里長說:「堅持下去,拖越久,廠商損失越大」,大大鼓舞社區居民。

160121P16-003.jpg

震南鐵線公司動土拜拜儀式,路竹當地居民悲憤抬棺抗議。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11月,震南舉行動土拜拜儀式,再次找來大批警力阻擋居民抗議。警方將人群圍擋在新園農場農路入口,但由於這並非震南承租地,沒有道理攔阻人民進入,差點引起更激烈的抗爭。經議員協調後,眾人在距離拜拜儀式一百多公尺遠處舉行抗議記者會,遭警方舉牌2次。居民請來電子花車和棺材,哭喊毀田的不願與對未來的憂心。

本文撰寫期間,震南正開始進行整地排水工程,自救會幹部如臨大敵,環境法律人協會則連絡南部義務律師團,預備抗爭現場所需的法律支援,同時申請停止執行,令震南在爭議被解決之前暫停施作。地球公民也會一如往常,持續協助居民爭取土地正義。

野溪整型記

$
0
0
採訪、撰稿:葉明蘭;攝影、剪輯:葉鎮中

2014年10月,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一群關心野溪生態的夥伴,組成野溪小組,每個月選定一條溪,進行實地踏查,記錄台東野溪現況,也希望透過公開調查資料,與大眾及公部門對話,進一步影響政府決策和制度。

現有溪流被人工堤防限縮,河道走信相當不自然。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一年多來,他們已經踏查過20條台東野溪,發現有的溪流被人工堤防緊緊限縮,呈現不自然的河道走向,溪旁還有民宿及耕地。小組也發現,踏查到的每條野溪,幾乎都有水泥整治工程,這些工程後,溪流雖然清澈,卻找不到豐富生態。小組更觀察到,沒有整治的野溪在颱風過後,清澈度比整治過的還好。

荒野協會踏查台東野溪。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東野溪的水泥工程有多少,透過野溪小組的空拍畫面,可以看到羊橋溪從下游開始,密密麻麻,一段又一段的固床工,從傳統固床工到生態工法固床工,這些工程真的能保障居民的安全與財產嗎?

整治工程能否保障生命財產安全?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2015年7月,小組將踏查資料提供給水保局台東分局,希望公部門能看到水泥工程的問題,台東分局除了邀請野溪小組進行座談,也首度在溪流整治前,請民間團體實地踏查給意見。

台東長濱野溪,長期有居民反映,大雨來時雨水宣洩不及,水保局原本規畫在野溪中游,進行沉沙池與固床工工程,不過野溪小組調查後發現,工程並不能改善居民擔憂的現象,因此提出希望水保局暫緩相關工程的建議。民間團體的參與,能夠改變公部門的決策嗎?

為了整治淹水,2006到2014年,政府以八年1160億,投入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接著2014到2019年,再編六年660億,進行流域綜合治理,龐大工程經費下,台灣大大小小河川,幾乎都改了面貌,當人定勝天的想法,一再被大自然否定,如何找出與環境共存共生的更好方式?

如何找出與環境共存共生的方式?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野菜新勢力

$
0
0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陳忠峰

幾千年前,神農氏為了醫治疾病,親嘗百草,現代的神農氏,則藏身在部落鄉野田間。當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野菜抗逆境、抗蟲害的特性,逐漸受到重視。從田間到餐桌,一場野菜復興大業,正在進行...

野菜具有抗逆境抗蟲害的特性。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放眼望去,對於看不懂的人來說,綠色雜陳的一片,全都是雜草,但是對於內行的阿美族媽媽來說,春天的野地到處是寶貝,到處是驚喜。曾有人開玩笑說:「阿美族經過的地方沒有雜草」「阿美族桌上總是有十菜一湯」、「十種野菜煮成一鍋湯」。這些玩笑話,說明了族群生活方式與野菜的密切連結。

阿美族與野菜有密切連結。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阿美族的文化,有一半是紀錄在媽媽們敏銳的舌尖上。野地裡,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透過採集與交換,代代傳承。吳雪月鑽研野菜20多年,近幾年她驚覺,因為環境破壞,許多野菜正逐漸消失。消失的不僅是野菜,隨著部落耆老凋零,關於野菜的知識、背後蘊含的耕作文化,也迅速流失。

為了讓原住民傳統作物與相關知識,不要在這個世代失傳,吳雪月從去年著手進行野菜保種與復育計畫。這塊園區一共有37種原住民特色作物,除了野菜,還有原生種的玉米、高梁,以及現在正火紅的紅藜等等。

野菜保種與復育計畫。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早年原住民家門前總會掛著小米、雜糧。吳雪月回想起來,這就是傳統保種的方式。部落耆老對野菜的知識,是野菜復育的關鍵,吳雪月鼓勵部落老人家復出耕作,希望各地家傳的種子,有機會重新被種植。

對邦查農場的主人蘇秀蓮來說,野菜是童年難忘的回憶。邦查農場是花蓮光復鄉第一個取得有機認證的農場,蘇秀蓮以計畫性生產方式來經營。她的有機非常徹底,各種作物育苗全都自己來,用現代化又精準的方式管理農場,但她最不能忘情的,還是野菜。

不同於一般蔬菜的計畫性種植,野菜則是順應時節自由生長,時間一到自然會發芽,但採集上比較耗費人力。為了方便採集,蘇秀蓮把龍葵、野莧等集中移植到野菜區,每週客戶訂購的蔬菜箱裡,除了一般常見的蔬菜,當季野菜也是主角。

邦查農場目前有十多個員工,一方面提供部落婦女就業機會,老人家也可以來採摘野菜。農場目前耕作面積達17公頃,除了蔬菜,還種植各種雜糧。這裡的作物非常多樣,動物夥伴也不少,附近的環頸雉,就常常來享用大餐。

近年來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大規模單一化生產的蔬菜,很容易受損害,野菜頑強的生命力,逐漸受到重視。花蓮農改場近年來成立原住民作物研究中心,園區裡蒐集許多原住民特色作物,第一步是保留不同地方的品種,保有它們適應逆境的能力。花蓮農改場也計畫分析各種傳統作物的營養價值,出版野菜食譜,向社會大眾推廣。

花蓮農改場和原住民部落合作,除了在技術上提供協助,也提供種原給部落種植。除了農改場本身有保種與育苗的溫室,邦查農場也是另一個保種基地。

這波野菜復興運動中,葛鬱金是根莖類的代表。

野菜復興運動的根莖類代表。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海岸山脈腳下的織羅部落,近年發展有機農業,葛鬱金是部落重要作物之一。早期葛鬱金在阿美族部落甚至漢人社區,都是常見作物,煮熟後直接吃,有點像馬鈴薯,又有點玉米的風味,纖維質非常豐富。

根據原住民老人家的說法,葛鬱金跟南島民族遷徙歷史息息相關。很可能是原住民祖先千百年前漂洋過海,帶來台灣的。它曾經是重要的食品加工材料,可以用來做太白粉、果凍等,後來因為成本考量,被化工原料取代,葛鬱金也因此消失了30年。7年前,靠著媽媽們到處尋找,終於把葛鬱金種回來。

葛鬱金加工做成粉的過程十分費工,要先洗淨,經過機器攪碎後,用手搓洗,一次又一次過濾、沉澱。每15公斤到20公斤生鮮的葛鬱金,只能做出1公斤的葛鬱金粉。

葛鬱金。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為了推廣葛鬱金粉的利用,織羅部落發展協會研發出各種葛鬱金料理,還舉辦甜點DIY活動。毒澱粉事件後,部分飲料與糖果工廠,也向織羅部落採購葛鬱金粉,但目前部落產量仍是供過於求。

過去,原住民老人家留給孩子的是種子,跟辨識植物的知識,如今環境變遷,部落的媽媽們還是在努力。不論旱澇,不論肥沃或貧瘠,野菜依舊是田野裡最堅韌的生命、最美麗的風景。

省水也能快樂洗澡 日本、瑞典掀起淋浴新革命

$
0
0
本報2016年4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編譯;賴慧玲審校

根據2015年發布的千禧年發展目標進度報告,世界上約有6億6000萬人沒有乾淨水源可用。如何明智利用水資源已然成為當代重要課題,如今更有科學家將目光放在改善沐浴設備,企圖在不影響人們既有洗澡習慣的狀況下,達到省水目的。

當人們淋浴時,約有20%的水並沒有真正用來沖洗。圖片來源:Steven Depolo(CC BY 2.0)
當人們淋浴時,約有20%的水並沒有真正用來沖洗。圖片來源:Steven Depolo(CC BY 2.0)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水意識計畫(WaterSense program)家庭與建物技術協調員尚恩(Jonah Schein)表示,美國民眾平均淋浴時間是八分鐘,每分鐘使用至少 9.46 公升的水量,但其中約20%的水沒有真正用來沖洗,而是在抹肥皂過程中白白流掉。

最簡單的省水方式是當你沒有真的在沖水時,就把水龍頭關掉。即使如此,淋浴仍會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而根據美國能源部旗下的勞倫斯柏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一項研究,洗澡水浪費的比例應該更高,應有30%的洗澡水和41%的「熱水能」(hot water energy)浪費。

由於洗澡牽涉到個人生活隱私,許多人並不喜歡受干涉。1992年美國政府規定蓮蓬頭每分鐘的出水量須小於9.46 公升,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然而民眾普遍不滿,連喜劇影集「歡樂單身派對」(Seinfeld)也在劇中揶揄這項政策,故意讓影集主角們到黑市尋找水力強大的蓮蓬頭,來滿足沖澡的樂趣。

移動式帳篷淋浴間新發明 讓水持續循環利用

滴管般的蓮蓬頭不受好評,東京一家新創公司螢(Hotaru)則從水循環下手,發明了洗澡水回收過濾系統,讓民眾可以盡情享受淋浴又不會有浪費水的罪惡感。

這款同樣名為Hotaru的移動式帳篷淋浴間,附有手持式蓮蓬頭,還有一個可盛裝約19公升水量的塑膠底座。將該系統連接到汽車的點菸器,就可以獲得維持基本運作的電力,用過的洗澡水會流入地板下的排水管,然後被打入淨水系統過濾。若要加熱水,仍需要再外加發電設備。

目前這項系統設計細節尚未公諸於世,美國知名科技網站《TechCrunch》在2016年3月採訪該團隊,指出該系統可回收95-98%的洗澡水。透過不斷循環利用,使用者實際上只需要19公升的水量,就可以獲得相當於606公升水量洗澡的暢快感。

團隊補充,該系統內建水質感測器隨時監控過濾水的狀態,即使同一桶水經多次使用,水質應仍清澈良好。只要每兩個月更換一次濾芯即可。

Hotaru可以摺疊收納,目前設備總重量約32 kg。圖片來源:擷取自Hotaru Co.公布之說明影片。

Hotaru可以摺疊收納,目前設備總重量約32 kg。圖片來源:擷取自Hotaru Co.公布之說明影片

洗澡未來式 封閉式循環淋浴系統

無獨有偶,瑞典工業設計師馬迪歐比(Mehrdad Mahdjoubi)也發表了一個名為「軌道系統」(Orbital System)的淋浴水循環系統。據統計,瑞典每人平均淋浴10分鐘,該系統以此為設計基準,目前每分鐘可持續過濾五公升水,並循環供應10分鐘,堪稱為「洗澡未來式」。

「人們處在極端的生活環境時,會用最永續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別無選擇,必須珍惜手邊有限的資源。如果我們將地球想像成這樣的空間──當我們家裡的浴室就是個太空艙時,我們會怎麼做?」馬迪歐比表示,設計構想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科技。

目前馬桶和洗衣機都已經內建省水設計,但淋浴設備卻被忽略了。「若不改變現有的耗水淋浴科技,我們每次洗澡就好像是把水加熱,然後直接倒到排水管。」他補充道。

馬迪歐比設計的「軌道系統」包含兩個濾芯,第一個用來過濾較大的粒子例如沙子、皮屑和灰塵;第二個則用來過濾細菌、病毒和血液等細小的分子。過濾後的水流過熱水器,可由使用者自行調控溫度,最後透過噴嘴撒下,就像人們習慣的使用方式一樣稀鬆平常。

最後,排水管設有一個水質監測器,負責檢測洗澡廢水是否可以再次循環使用,只有無法再利用的污水才會真的流入下水道。該系統可設定以五公升的水重複循環利用,如果過程中有水量溢失或由過濾系統排出,感應器會自動偵測並補充水量。除此之外,蓮蓬頭的最大出水量可達每分鐘20公升,比傳統蓮蓬頭每分鐘12公升的水力更強大,洗起來更暢快。

Orbital System沐浴設備示意圖。圖片來源:Orbital Systems臉書粉絲頁。

Orbital System沐浴設備示意圖。圖片來源:Orbital Systems臉書粉絲頁

這套設備能裝設在屋內與樓板系統結合,或是當作獨立的玻璃淋浴間使用。目前這套系統的主要客群是健身房、住家、游泳池還有瑞典軍方。療養院和醫院也看上這個過濾系統,加入買家行列。

「不過他們購買的動機並不是為了省水,而是因為過濾系統能確保水質的純淨。」馬迪歐比說,就算舊水的水質仍很乾淨,結束後系統都會將水換新給下一位使用者。

除了省水及淨水功效,該公司推估若以一個英國家庭每日使用四次、每次九分鐘來計算,這套系統每年能幫民眾省下1100英鎊之多。當然,可以省下多少錢,仍取決於水費、能源和使用的頻率。

這個淋浴系統最大的開銷是裝置時的成本,若系統與浴室地板的管線結合,需花費3300英鎊。若是作為獨立的淋浴間,則需要4100英鎊。不過,馬迪歐比認為,隨著銷售量增加,價格應可在3年內調降到2000英鎊之下。而安裝之後,一個家庭平均每年需花110英鎊來替換濾芯。

截至2016年2月底,該公司已經賣出數百套淋浴系統。另外,歐盟區裡水費偏高的國家丹麥,以及近年飽受持續乾旱之苦的美國加州也表示出購買興趣。

文青沒鬼扯! 邱星崴推「真文創」復興南庄山林產業

$
0
0
本報2016年4月1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南庄青年邱星崴分享返鄉創業經驗。攝影:賴品瑀。

「返鄉年輕人,會做的不出文創、新農、小旅行、咖啡店、、獨立刊物、青年旅社...啊,真巧我自己都做過了。」已經返鄉九年的南庄青年邱星崴笑稱, 他是「耕山農創公司」的負責人,對他而言,真正的文創不只是表面包裝,而是瞭解當地後的社會創新。

10日在台灣教授協會舉辦的座談會中,來自苗栗南庄的青年邱星崴分享自己的經驗。

他指出,擁有煤礦、天然氣、水泥等大量天然資源的「台三線」地區,年輕人要「回鄉種田」,卻得面臨水已被科學園區搶走、土地價格遭投資客炒為天價的困境。於是他反其道,從第四級產業,創辦青年旅社,提供深度旅行與背包住宿的體驗開始,再走向第三級產業,開設農創店,提供餐飲以及選物服務,目前更期許自己成為地方工法的小火車頭,再次推動土地的生產力。

取名「耕山農」,期許的就是「把山種回來」。邱星崴描述,台三線地區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因此有了產業如清朝開始的樟腦、日本時代開始的採煤、蠶、糖、紅茶、林業等,且有閩南漳州、四縣客家、海路客家、大埔客家、賽夏族、泰雅族,共六種文化族群在此生存,文化也非常豐富。

真文創  從復興地方工法做起 

「曾經,我們的生活與山林緊密相依」。邱星崴解釋想法,以當地客家文化而言,山歌因為採茶而來,若不再有人從事採茶工作,即便大肆辦理客家山歌班,流傳下來的文化也將逐漸走味。

「文化是產業的前提,而產業是文化的載體。」邱星崴強調此點,近期計畫要在廢棄小學校地內復興地方工法。他舉例,當地傳統產業的段木香菇、茶葉生產都需要用上地方工法烘烤;花生油、苦茶油都需要榨取;樟腦、香茅都需提煉;木炭、陶器需要窯燒;生活用具則需要編織。因此他認為,營造出這些運用地方工法的場域與設備,也讓這些也讓地方生產這些農產的農人可以參與加工。對他而言,這才是真正的文創,瞭解當地後做出的社會創新,可不只是做點表面的包裝就稱文創。

從第四級的青年旅社先做、再做第三級的農創店,一、二級的農地復耕、農產加工卻留在最後,與大多返鄉農青的經歷相反,邱星崴坦言,是因為在家鄉已沒有土地、沒有水。他指出,南庄的土地早被炒高,不是做遊樂園就是蓋小木屋去了,目前1甲農地要200萬,但一般一個足以養家的有機農,大概需要3甲的土地來耕作才行;而水的部分則是被科學園區給搶走。

因此他只得選擇先從青年旅社「老寮」做起,藉著推行打工換宿,讓各國背包客落腳、品味山城美景與文化,也帶領旅人在鄰近各族群有合作的定點體驗生活,從中談出農業生活的價值。再者從「Valai農創店」提供餐飲、特色農產與深度旅遊的農創服務。他近期的計畫「山林學寮」便是活化廢棄小學校地,要作農產加工與職人學校,希望做到保存在地工藝,進而邁向小農共享經濟。

邱星崴從經營青年旅社開始,提供旅客了解自己家鄉的旅遊服務。圖片來源:「老寮」網站。

苗栗要突圍  拉起在地土地文化的產業鏈

「完全不能學習美濃經驗,他們反水庫運動後,成立社區大學、年輕人越來越活躍、像鍾鐵民這樣的大老會出來挺;但我們參與抗爭、社運後,反而摧毀了之後行動的正當性。」邱星崴也面對之前曾有過的失敗經驗,回首做社造不受歡迎,淪為蚊子館;租地嘗試有機耕種,被譏笑「種草的」,結果地主憤而收回的經歷,讓他們只能另循途徑。

為何兩地命運大不同?邱星崴認為,苗栗擁有大量天然資源,煤礦、天然氣、水泥等,吸引了國家與財團進駐開發,導致小農、原住民生活空間日漸萎縮;更進一步透過水利系統、資材補助等生產工具的控制,壓縮農民政治選擇空間。關鍵資源受到黨國派系控制,地方社會開發過短,自我組織保護力量孱弱。邱星崴表示,不只是苗栗,一樣其實擁有豐富資源的花蓮與台東也是如此,因此淪為長期單一政黨控制的狀況。但面對新的局勢,他認為拉起台三線的產業鏈,推動土地與文化的復耕,才是當地可能突圍的關鍵。

Viewing all 198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