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8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保障黑琵吃得健康 魚塭「曬池」殺菌成關鍵

$
0
0
本報2016年3月1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2016年全球黑面琵鷺數量為3,356隻,其中台灣2060隻佔61.3%,全球最大越冬地仍為台南曾文溪口,數量為963隻,佔全球總數29%。無論全球或台灣普查數量都創新高,朝著族群越來越穩定發展,學者推估7000隻的數量才能讓黑琵擺脫瀕絕的陰影,台灣是否預備好迎接逐年壯大的黑面琵鷺族群?曾文溪口濕地的經營管理是關鍵。

曾文溪口主棲地、東魚塭是黑面琵鷺重要餐廳。攝影:郭東輝

搶救廚房大作戰  鎖定曾文溪口

中華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世鵬表示,過去黑面琵鷺聚集之處都以台南七股為主,這幾年觀察到有逐漸往南、北擴散的趨勢。這幾年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調查也顯示,主棲地及「東魚塭」的族群數量顯著減少,是否因食物減少、周邊棲地增加有關,還需進一步探討。

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郭東輝即認為,擴散代表原棲地資源不足,台灣雖然畫設很多棲地,卻缺乏經營管理,食物來源不夠充足,「把這些餐廳(棲地、濕地)擴大規模,食物越多,越可能容納更多黑面琵鷺。」

曾文溪口濕地經營管理,將是搶救黑琵廚房的關鍵。攝影:廖靜蕙

曾文溪口濕地經營管理,將是搶救黑琵廚房的關鍵。攝影:廖靜蕙

黑琵保育最艱辛的挑戰就是魚源缺乏,台灣則取決於能否與養殖漁業共生。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陳添水與中興大學特聘教授林幸助的研究中,發現近幾年人為干擾程度增加及魚塭養殖型態改變,可能是曾文溪口與四草濕地黑面琵鷺數量降低的原因;原本季節性(固定曬池)淺水養殖魚塭轉變為長年性淺水與深水養殖魚塭,使得原本的棲地,食物量供不應求。

國家雖劃設「黑面琵鷺保護區」保育黑面琵鷺及伴生候鳥,不過位於曾文溪口北側的東魚塭,更是歷年研究記錄中,黑琵長期主要覓食及夜間活動場所,其重要性不亞於對曾文溪口主棲地之依賴。

以往漁民在池深約1公尺的魚塭養殖虱目魚,冬季收成之後,將水逐漸放乾到約30公分,池子維持的水量仍能讓一些魚蝦、底棲類生物存活,這種所謂的「淺坪式養殖」方法,幾乎是渡冬的黑面琵鷺最愛光顧的地方,吸引上千隻黑面琵鷺,成為重要的棲息地。但淺坪式養殖經濟效益低,高經濟魚種只能深水養殖,高出淺坪養殖每單位3~4倍,逐漸替代淺坪式養殖。

縣市合併前,台南縣政府為了避免衝擊東漁塭區的漁民權益,讓原佔墾漁民可重新辦理登記承租,將彼此關係合法化,承租漁民為了經濟效益,部分轉租出去,或改為池深1.5~2公尺深的水池,終年不放乾,維持相同水位的深水養殖,改變地貌與環境。少了避風的紅樹林、也沒有可吃的魚兒,疑似黑琵減少的主因。每次提到黑琵保育,東魚塭放租政策以及養殖方式就會浮上檯面,成為關注焦點。

去年媒體即點名占地約300公頃的東魚塭,因放租政策不當,造成黑琵度冬數量逐年減少,甚至掛零。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隨即回應「租約要求漁民必須維持友善黑面琵鷺覓食的『淺坪式養殖』,而且明確反對挖深的「深底養殖」方式」,「違反者可以終止租約隨時收回……顯然市政府並沒有依約執行」。

此外,東魚塭在同意出租給漁民(保障漁民生存權)的條件下,準備移交給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來管理。質疑為什麼台江沒有接管東魚塭?

但是,深池養殖真的無法友善黑面琵鷺嗎?

養殖業者表示,問題不在於魚池的深度,而在於冬季水池放乾與否。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理事吳世鴻指出,讓黑面琵鷺有得吃,不在於深池或淺坪養殖,關鍵在於曬池。

「深堵(池)虱目魚塭一樣會怕病菌滋生而曬坪,只是沒有每年都曬。」他說,漁民在20年前逐漸棄淺坪而改深池,是因深堵的虱目魚產量大且價格好,又較不用擔心冬天的寒害;相較於深池養殖,一些長期荒廢陸化的魚塭,反而更不利黑琵覓食。

同樣的道理,淺坪式魚塭如果冬季不放乾水,45公分的水池還是不能讓黑琵使用。鼓勵漁民每年冬季放乾水池,留下約15公分的水以及雜魚,才是解決之道。

「鹹水淺坪虱目魚塭的養殖方式,確實對生態環境及黑面琵鷺有相對上較友善之處,但並不能就此否認或忽視深池魚塭及其他廢棄、休養魚塭及濕地的保育功能。」吳世鴻解釋,深池養殖的利益高於淺坪養殖數倍,尤其淺坪養殖的氣候風險過高,已經回不去傳統的養殖方式。」

他認為,東魚塭不管租約是否要求淺坪式養殖,至少須要求承租者每年有一定面積進行曬池,曬池的面積增加,就能提供黑琵食物來源。光是這個動作就是友善環境的做法。

「族群數增加與繁殖棲地有關,度冬棲地重點在於降低死亡率以及提供充足的食物。」他說,最近幾年因病死亡的黑面琵鷺,無論是肉毒桿菌或腸病毒,都與吃的食物有關,顯示未有安全覓食的環境,因此需要注意的是覓食環境的健康。

另外,東魚塭給國家公園管理比較好?

吳世鴻認為增加黑琵覓食環境,與其期待私人魚塭改變,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不如最好將七股、四草園區內,實質管理範圍內的數千公頃魚塭、鹽田及濕地,進行改善及營造,讓乾涸的廢棄魚塭、鹽田重現濕地生態功能,讓黑面琵鷺年復一年減少的主棲地重新吸引黑面琵鷺回來棲息。

2002年10月15日經農委會公告劃定634公頃的「台南縣曾文溪口黑面琵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其中300公頃為「黑面琵鷺保護區」,稱為主棲地。

 


填湖3公頃「做實驗」? 立委爆爐碴入侵成大安南校區

$
0
0
本報2016年3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 17:03 新增成大回應報導。

在無任何法規可規範下,校園用地可能將成為爐碴最好的去處?15日上午,立委吳焜裕、陳曼麗與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披露,成功大學與中鋼子公司「中聯資源」合作,以實驗為名,在成大安南校區填埋轉爐石。

看守台灣提供

成大安南校區進行填湖工程。圖片來源:看守台灣。

經濟部工業局、教育部皆表示目前尚未掌握成大所要進行的實驗內容為何,至於成大校方則將在下午3時出面回應。

成大於1991年取得安南校區,規劃了多項研究計畫,如研究總中心、水工試驗所、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環境資源研究管理中心及資源回收廠等。

謝和霖指出,該校地原是濱海濕地,曾是鹽田,水文與生態都相當豐富,鄰近也有不少魚塭,且在2013年的第二次規劃時,該校區內仍有18.6公頃龐大水體,其中校地的南側有片14.6公頃的湖泊,規劃為一半保留作為滯洪池,另一半轉為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的未來發展區合計有5.4公頃,其中至少3公頃的「現地環境地工試驗場」便是將作為填埋中鋼爐石的「試驗用地」。

「幾乎是小型掩埋場的規模了!」謝和霖質疑若要進行爐石的環境相容性實驗,何需這麼大的面積,是否表示中鋼的轉爐石根本沒地方去,才需假實驗之名填湖堆放?

立委陳曼麗不滿轉爐石以實驗之名大舉進入校園,更批評成大自身擁有環工系所,其中張祖恩教授更曾擔任過環保署長, 怎能為了爭取經費而坐視爐碴讓校地未來成為廢地,也質疑「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佔地達5.4公頃,為何沒有辦理環評審查。

對此,在場的經濟部工業局主秘游振偉與教育部代表,皆表示目前尚未掌握成大所要進行的實驗內容為何。教育部解釋,此案屬委託研究案,並不需要報部,由成大校方自行監督,教育部將會督促校方負起監督責任。至於是否需要進行環評,環署廢管處副處長蘇國澤則表示需要帶回署內釐清討論。

「轉爐石」屬「產品」  不在廢棄物管理規範中

中聯資源的轉爐石,來自中鋼、中龍一貫作業鋼廠,是礦砂經高溫轉爐冶煉產生。中聯公司的網站上可見,有對轉爐石「具有環保標章及綠建材標章等認證的綠色資源產品。」的說明,強調轉爐石可應用於施工便道、整地工程材料、土壤改良、填海造陸、圍堰工程填料、衛生掩埋場、覆土材料等用途,且不含戴奧辛、重金屬溶出濃度均遠於「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也因此日本將轉爐石用在稻田、菜園等農地上。

20160315中鋼爐碴入成大

立委吳焜裕、陳曼麗與看守台灣、綠色陣線協會驚爆爐碴進入成大校園。攝影:賴品瑀。

但謝和霖指出,轉爐石與日前松菸文創大樓的電弧爐還原碴類似,都有強鹼、遇水膨脹的特性,溶出後的三價鉻,將會衝擊水體。

在事業廢棄物相關管理中,轉爐石目前屬於「產品」,因此游振偉一再強調,並不能要求以廢棄物相關的規定去管理。

登記為產品後,流向不受廢棄物管理系統掌握,只能由業者自行管理流向。這也是14日立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中,林淑芬等立委一再抨擊的管理漏洞,讓廢棄物以產品之名流竄全台農地。例如旗山農地一案,環署與工業局至今仍稱「填錯地方的產品」,因為不屬廢棄物,所以也不能以廢清法開罰或要求回復。

立委吳焜裕批評,在市場無法上架的產品,沒有資格叫做產品,爐碴一公噸賣5元,卻要補貼220元的運費,實在不合理。謝和霖亦指出,在國際上,對此類廢棄物的定義有三,是持有人有意圖要丟棄、已經丟棄、根據法規應該要丟棄。而不管是旗山案,或是今天的成大案都是付錢請人處理,就是不想要了,應該要視為廢棄物,即便本來登記為產品。

相對於農地有農委會出面禁止爐碴進入農地,目前校地卻無相關管制,是否等於校園將會是爐碴的「下一個好去處」?需要相關單位關注。工業局則表示,將在一個月內舉行爐碴相關公聽會,預計在三個月內提出制度。

回應「爐碴實驗」計畫 成大:環署、科技部也參與

$
0
0
本報2016年3月15日台北訊,鄒敏惠整理報導

今(15)日經立委爆料,成功大學與中鋼子公司「中聯資源」合作,以實驗為名,在成大安南校區填埋轉爐石,面積至少3公頃。成大稍晚則回應,這項計畫環保署、科技部也有參與合作。

轉爐石與日前松菸文創大樓的電弧爐還原碴類似,都有強鹼、遇水膨脹的特性,溶出後的三價鉻,將會衝擊水體。

成功大學永續環境實驗所為推動煉鋼爐石等無機副產物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究與綠色工程材料開發,除與中鋼進行產學合作計畫,尚與環保署、科技部合作,同步進行資源循環及土壤污染整治技術開發計畫,結合成大永續環境實驗所、公共工程研究中心、水工試驗所、環工系、土木系、資源系、環醫所等教學研究單位,透過環境監測、風險評估等方法,評估煉鋼爐石應用於填築材料對周邊環境之影響,並建立施工前後附近區域土壤、水體、空氣之環境監測資料庫。

2016/2/15 混凝土隔離層完工。圖片來源:成功大學提供。

2016/2/15 混凝土隔離層完工。圖片來源:成功大學提供。

本報報導,作為填埋中鋼爐石的「試驗用地」為至少3公頃的「現地環境地工試驗場」。「幾乎是小型掩埋場的規模!」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質疑,若要進行爐石的環境相容性實驗,何需這麼大的面積?

成大回應指出,為了研究煉鋼爐石作為河、海岸工程替代性材料,需加強放大規模之現地實驗,以確定將其應用於河、海岸工程之環境安全性。該處為一兼具教學、研究、訓練、示範等多功能的教研基地,累積開發面積約3.4公頃,未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面積。

成大總務處強調,場址有設置30公分混凝土阻隔層,再塗一層瀝青,最外再襯1mm不透水布,且於周遭設置地下水等相關監測設施,確保周圍土壤及地下水不受影響。若未來發生環境污染,中鋼公司承諾無條件移除試驗區所填築之爐石,並負起污染整治責任。

校方表示,該計畫是依校內程序召開校園規劃工作小組審議,針對分期分區規劃、監測計畫、相關研究試驗報告數據、安全衛生管理及環境保護措施、未來爐石處理方式等,召開過多次討論會議所決議。

2016/1/25 不透水布完工。圖片來源:成功大學提供。

2016/1/25 不透水布完工。圖片來源:成功大學提供。

監控事業廢棄物流向 環署GPS列管8888車輛

$
0
0
本報2016年3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事業廢棄物管理因爆出爐碴屋而廣受關注,15日環署廢管處發佈消息,包括多項爐碴、有害事業廢棄物、廢液、污泥、病死豬等267項事業廢棄物,藉由清運車輛安裝GPS即時追蹤系統,流向受到列管監控。

20160315廢管處gps車

受列管GPS的清運車在全國的分布情形,翻拍自簡報資料。攝影:賴品瑀。

累計至2015年,列管的車輛達到8888輛,合計申報清運的事業廢棄物約有1400萬公噸,而據環署資料,我國每年產生的事業廢棄物約有1880萬公噸。

環署廢管處處長吳盛忠表示,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第31條規定,清運列管廢棄物之車輛,應裝置GPS監控系統,以追蹤廢棄物清運追蹤過程。從2001年的270輛車開始,目前已有8888輛車受列管。

包括製程有害事業廢棄物、毒性有害事業廢棄物、有害特性認定廢棄物、一般事業廢棄物、混合五金廢料、公告應回收或再利用廢棄物,若清運的廢棄物為這六類,或是清除許可證屬甲級清除、乙丙級槽罐車,車輛就需要安裝GPS。

廢管處展示,這套GPS系統,可以提供事業及各環保單位可透過即時監控,歷史軌跡監控功能等監控各列管清運機具的軌跡,掌握廢棄物清理流向資訊。若車輛行徑有所異常,系統便會自動化勾稽名單報表給地方環保局,以辦理後續的稽查。

該系統也可以由各環保單位自行建置「警示區域」,鎖定特定非法棄置場址或要加強監控的地區,並搭配系統自動化監控掌握GPS車輛進出警示區域情形,藉此嚇阻不肖業者非法流用或棄置廢棄物,吳盛忠表示,目前累積下來,已經有1300處警示區域。

此系統監控了事業廢棄物從產源到處理場之間的清運過程,對業者有遏阻效果、更讓合法業者也有自清的效果,但如何打擊惡意棄置的行為,吳盛忠表示未來仍須繼續研發新科技設法追蹤流向。

國土法,給問嗎?地政學者戴秀雄來解答(二):公民力量決定國土未來

$
0
0
本報2016年3月15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台灣國土的最高指導原則,延宕23年的國土計畫法(簡稱國土法),2015年終於完成立法。《國土法》將成為引領台灣土地良好規劃的根本?還是成為空有其表的規劃?這其中,「公民參與」扮演著重要角色。

無論是因規劃帶來的開發限制,或是不當規劃下產生的各種災害,公民都首當其衝。公民該如何看待土地規劃?又如何發揮公民力量?繼上一篇從歷史脈絡談《國土法》的觀察,本報繼續請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來解說公民在《國土法》中的關鍵角色。

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公聽會南部場

公民是國土不當規劃的第一線受害者,也扮演監督者的角色。圖為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公聽會南部場。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Q1:《國土法》通過後,不宜開發的地區勢必有所限制,個人的財產權是否因此受到影響?

戴:國土規劃天生就是人民土地與財產權的天敵。只要做規劃,就會伴隨一定的限制。

以產權的角度,土地使用都是產權擁有者的個人自由。但是當每個人要求高度的自由發展,就會產生矛盾與衝突。並非每個人都能站在互利的角度或是公共整體的高度思考,因此才賦予政府權力去做合理的空間規劃。

政府規劃需考量民眾的居住權、生存環境與社會經濟等因素。如果有不合理限制,政府不能強迫民眾買單;但若是合理限制,民眾也要調整心態。不能因為地價跌了,就要求政府賠償。

至於高度危險地區,為防止天然災害傷及民眾生命,政府就應補償民眾搬遷損失。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真是高危險地區,民眾也不應等政府補償才搬遷。

Q2:國土沒有規劃時,民眾感慨國家缺乏《國土法》來保護山林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但有了規劃後,民眾又抱怨層層法規,效率低落,限制過多。這樣的兩難該如何看待?

戴:效率跟控管,是一種平衡遊戲,端看重點要放在那邊。最終結果,將取決於社會的價值觀。

整體而言,台灣人重商、重效率、重經濟發展。在台灣,超過二至三年的政府計畫就會被認為是效率低落。但是在德國,土地重劃動輒耗時十幾年都是常見的現象。

開發所造成的影響是長久且廣泛的,從廢棄物處理、生態保護、能源計畫、到社會人文都要納入全面評估,台灣卻在一兩年內就要完成生態跟棲地調查,我們是不是太過急切了?

Q3:傳統上,雲嘉南地區是全國糧倉,工業區則多在中南部。這樣的區塊規劃常引發不滿,《國土法》如何協調這類問題?

戴:這樣的規劃確實有不公平之處。例如:要求某縣市作為全國糧倉,則必須壓抑該縣二級產業發展,其工商業收入勢必較低而愈顯弱勢。

《國土法》在這方面能做的非常有限。以全國農地面積為例,可能的做法是要求各縣市符合最低基本值的農業土地面積,地方政府是否願意額外增加,則由地方自行決定。如果政府對地方政府有特殊要求,就必須解釋其必要性及公益性。

我們無法規定某些縣市不得再設立工廠,但是,當某地區增加工廠,另一地區相對就要減少,而不是全面性增加。《國土法》就是扮演溝通與協調的腳色。

至於誰該增加工廠或誰該增加農地,中央應釋出善意,提供有相對的補貼或補償,至少要讓地方甘願。國際間也不乏類似案例,例如,一味要求熱帶雨林國家不得砍雨林,卻罔顧該國人民發展需求,也不給補償,難怪被說是環境帝國主義。

Q4:水庫、電廠、工廠、甚至保護區,這些設施常遭地方民眾反對,該怎麼看待這些規劃?

戴:從國家整體空間發展來看,環境是極為重要的元素,卻非絕對唯一優先考量,必須與其他元素相互權衡取捨。我們或許不歡迎工廠、反對水庫興建,卻不可能在法規或計畫裡全面禁止。

至於一個設施在特定地點是否合適,須先將考量因素具體呈現,才能精確評估與討論,原理與環保署所進行的環境影響評估(環評)是相通的。

我很期望《國土法》能引入「迴避原則」跟「生態補償原則」,即政府應先證明這些建設在該地點有其不可迴避性。無法避免時則當全力減輕傷害,並藉生態補償的觀念,用另一塊地來彌補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可惜的是,《國土法》並沒有從《濕地法》中完整承襲這兩項機制。

Q5:國土規劃是站在國家高度思考做的整體規劃,民眾也能參與甚至影響國土規劃嗎?

戴:《國土法》是站在全國角度思考,原理是上至下的規劃,但實際分區、落實管制兩項權責都落在縣市政府。而民眾最清楚地方需求,所以,唯有民眾參與,國土規劃才能務實。

《國土法》雖已通過,但未來還有一連串施行細則、認定標準、劃定辦法尚未公布;全國國土計畫、縣市國土計畫等也還在規劃中。未來這些法案與計畫都必須辦理公開展覽、公聽會。民眾只要有意見,都可以表達,而政府也須予以回應。

台灣公民很少注意這類訊息,但這些都是切身權益,不去關切,就是放棄權益。這是公民應要培養的習慣。

Q6:請問您對這部《國土法》的觀察—它足以確保我們有更完整的國土規劃嗎?

戴:雖然《國土法》已討論多年,但這次立法其實是在倉促中通過,其中仍包含不少需要時間討論的問題。至於依據《國土法》能否訂得出擲地有聲、深具說服力的國土規劃,這是規劃實務的問題,目前無法憑空揣測,畢竟「計畫法」和「計畫」是兩回事。

從執行面來看,法律條文必須能防堵弊端,但法律卻不是萬能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政府是否切實執行?民眾是否想辦法鑽漏洞取巧?這都影響法律執行的成效。

就法律制定技巧而論,德國法律在類似法領域裡並沒有比台灣的法規更嚴格、更細密,成效卻勝過台灣,其中的差異就在公民對環境認知素養,民眾自發性遵循的結果。這一點或許可以提供大家想一想。

【比西里岸故事】攤開部落地圖 複習前人生活足跡

$
0
0
作者:李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東工作站專案執行)

※ 前言:2015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比西里岸部落青年一起製作部落立體地圖,部落地圖開啟的是一段尋訪傳統地名與老人家記憶的路程。儘管地圖製作已告一段落,2016年,部落地圖任務未竟,這趟記錄之旅將繼續走下去......

比西里岸部落立體地圖的製作,於2015年底大抵告一段落。在2016年,我們也開始讓部落地圖在各種展示場合曝光,希望更多人能用另一種角度看見我們所守護的比西里岸。當一大片的立體模型地圖攤在眼前,總是會有人好奇地詢問,為什麼要做這個地圖啊?

比西里岸部落地圖於環資家庭日展出,工作人員正在向來賓解說地圖。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從傳統領域說起

部落地圖,就是將部落的傳統領域給繪製出來。傳統領域,亦即「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大家或許多少聽過,只是這個詞彙,究竟是什麼意思?範圍又是如何劃定?在去年6月才剛通過的「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對於「原住民傳統領域」有如下的定義:

(一)傳統祭典區域:指原住民族祖傳之信仰、禁忌等慣俗認定為神聖不可侵犯之區域。

(二)祖靈聖地:指原住民族基於祖靈信仰所認定之聖地,包括祖靈居住之地及祖靈安息之地。前者,如邵族所稱之祖靈聖地,各氏族之人會在其各自祖靈聖地進行祖靈祭;後者,通常指祖先埋葬之地(如泰雅族之祖墳)或是指祖先死後靈魂安息之地。

(三)舊部落土地:指原住民族長久居住,且成為該族文化中心之部落(如鄒族之特富野部落及達邦部落),或原住民族被迫遷移(如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強迫原住民部落集體移住),或部落部分人口自行遷移而離開原居地至別地,則其原來居住地或原來部落土地均屬之。

(四)獵區範圍:指原住民族由部落、家族或個人以所有意思,固定於該土地上狩獵使用之一定範圍土地。

(五)耕墾土地:指原住民族舊部落作為耕墾使用,傳統上可能屬部落共有、特定家族或個人所有之土地。

看起來很複雜,其實簡單來說,傳統領域就是一個部落的居民們代代生活所賴以生存的土地。住民們在這片土地中移徙、耕作開墾、在山林中獲取生活所需的資源,在與土地互動中發展出一套倫理、信仰與價值觀,隨著歷史過程演變至今,大概建立出一個活動的「範圍」。

但這個範圍的界線並不是像我們一般所想像的界線那樣,既固定又牢不可破,而是在漫長歷史中不斷協商出來的。要探討這個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充滿變動性的傳統領域,我們都應該先回到每個部落的脈絡去理解才行。回到部落,詢問老人家們,所謂的部落土地究竟指設哪些地方、這些地方經歷過什麼事件;祖先的足跡從哪裡來,又曾踏向哪去。

部落地圖  記錄依附傳統領域土地而生的知識

部落居民對於傳統領域的認識和理解,是人與土地長時間互動下所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蘊含了居民代代累積、關於如何與自然共生存的環境知識,與如何妥善運用自然資源的環境倫理。在傳統領域中,我們可以發現有許多地方,因為對居民們深具意義而被賦予地名。這些地名可能訴說了地方的環境特色、記錄了其所富有的環境資源、或者記述了土地上曾發生過的真實事件,因此這些地名,除了記錄部落居民在特定時空下所累積的環境知識,也串成了部落的歷史。

在當代社會生活中,有各種來自或內或外的力量,不斷的將部落的後輩們推離部落的山與海。對比西里岸的青壯年們來說,要在充滿挑戰的當代社會中思考著該如何生存、另一方面又要能兼顧「找回部落的文化」,一直都是充滿挑戰與掙扎的事。

比西里岸部落地圖,標示出部落的傳統領域。攝影:李昀

缺少年輕人看顧的部落土地,被財團與外地投資客環伺;寫滿故事的部落土地也或者因族人的無可奈何、又或者因誘人的利益,被視為單純的商品交易著。試想,先代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積累了百餘年的文化厚度,因此成就了如今的部落,成就了部落老人家茶餘飯後和我們分享的精彩往昔。當人們一點一滴失去了滋養文化的根本,又如何能期望後代在土地上持續書寫與累積?

部落地圖,是一個能記錄、保存落土地知識的具體方式。或許我們沒辦法如此輕易將部落的「國土」都走一遭。但利用模擬的地圖,我們可以先將傳統領域土地上的環境知識、及所蘊含的歷史與記憶保存下來。我們期望更多人,都能因此看見比西里岸的豐盛與美好,凝聚出守護部落土地的力量。這是拉近與部落土地距離的第一步。

一百個入會的理由:國民信託的會員制度

$
0
0
作者:許惠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專案執行、國際國民信託組織執行委員)

※ 2016年《環境信託》專欄將介紹國民信託的營運,從會員制度、食物與農業政策、與社區合作、募款與訪客體驗、推動親近戶外空間等不同角度,和您分享英、美、澳等世界各地的國民信託的成功秘訣。提供給有興趣深入了解國民信託運作的民眾與保育團體參考。

全球第一個國民信託組織──英國國民信託,自1895年成立以來,即不斷透過會員制度累積來自大眾的支持力量,為國民信託帶來財務以及人力的支持,現在擁有超過400萬會員,是英國最大的會員團體;蘇格蘭國民信託亦有33萬會員。許多國民信託組織都是依靠著會員等支持者的支持而興起,會員制度則使支持者亦能享受到國民信託組織保育珍貴環境帶來的廣大利益;本文將介紹各國國民信託組織的會員制度以及運作情形。

國民信託廣告海報。鼓勵大眾加入會員,能夠親近超過500處國民信託管理的珍貴環境,並且支持國民信託的保育工作。左右分隔的設計則呈現出國民信託管理的自然與文化襲產等多樣環境。圖片來源:National Trust

找到你的認同與歸屬

人們為什麼選擇加入國民信託或類似的保育組織?最直接的理由可能是認同這些組織的理念、或是希望藉由成為保育組織的會員來傳達對保育行動的支持、甚至是為了能在有相同理念的群體中建立人脈並得到歸屬感;也有許多人是受到成為會員的好處吸引,例如可以免費參觀眾多國民信託受託保存及經營管理的物業、收到會員雜誌、參與會員專屬活動、活動費用折扣、紀念品店折扣等……。簡單來說,人們成為保育組織會員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因為支持他們認同的理念使他們感覺良好,或是二,成為會員對他們是有利處的。

幾乎所有擁有並管理物業的國民信託組織都提供他們的會員免費參觀物業的權利,甚至能進入一些不對一般民眾開放的區域;國際國民信託組織的部分成員還簽下互惠合約,任何一個組織的會員都可以免費參訪彼此的物業。他們也提供各式多樣的活動,例如講座、旅遊行程、參與並一窺國民信託的保育工作的幕後樣貌等福利。英國國民信託有將近300個區域性的會員小組,每一個會員小組有各自關注的議題、領域或地點,各自舉辦許多不同活動,也另外收取金額不等的費用;多樣的選擇讓會員能找到最契合的歸屬,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進行共同有興趣的活動。2015年,這些會員小組為英國國民信託貢獻了近17萬個小時的志工服務、70萬英鎊捐款,是支持國民信託保育工作的強大力量。

400多萬名會員繳交的會員年費為英國國民信託帶來了1億6千萬英鎊的年收入(2015年資料),是英國國民信託的第二大收入來源,約占總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近年會員人數和帶來的收入都呈現穩定成長;因此,會員是英國國民信託維持保育工作和組織運作的一大重要資源。

會員年費的金額的訂定有一些指標可以運用,包括組織的經費預算等評估,但最終也必須考慮區域內其他類似性質團體的會費,避免相差太多。一些比較大型或歷史悠久的國民信託組織則發展出了分級會員制度,針對不同族群推出不同的會員方案;例如學生、青年、年長者、家庭的會費優惠、以及榮譽會員、終生會員等會費金額較高但提供會員更多歸屬與認同感的身分,英國國民信託甚至推出可以將國民信託的會籍作為禮物送給親友,可以付費為親友入會的制度,也有針對在家自學的家庭及學校團體的教育團體會員等分類很細緻的會員種類。

經營會員制度的注意事項

美國歷史保存國民信託則建議,組織財源中會費的收入應低於40%(他們本身的會費收入佔約8%),因為雖然會費被視為是穩定的財務收入,但過度依賴特定財務來源,將使組織容易受到單一事件衝擊,例如組織對爭議性議題的立場可能導致組織在短時間內失去大量會員,而這種程度的損失將使組織難以重振旗鼓。

為了維繫既有會員,國民信託必須培養會員對組織的向心力與忠誠度,英國、愛爾蘭等國民信託近年來,開始透過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與資料庫等較新的資訊科技,分析每位會員及不同族群的興趣與背景,讓每一個會員都能得到最適切的資料與服務,感受到獨特的重視*

近年,英國國民信託的會員有超過8成的續繳年費比例。除此之外,國民信託也不斷積極鼓勵大眾參與,加入成為會員。英國國民信託盡力讓所有前往參訪他們所管理的各種自然、文化襲產的民眾,無論是否為會員,都能感受到歡迎。國民信託也努力在這些參訪的過程中,對訪客傳達出國民信託的會員的價值與重要性。國民信託設計了一系列的海報,以簡單、好讀、顯眼的設計傳達國民信託的精神、加入會員的好處、以及會員對國民信託的保育工作的重要性;這些海報與展版陳列在入口處、售票台、禮品店、咖啡廳等處,不斷加強訪客的印象並鼓勵他們加入國民信託成為會員。

本文搭配圖片是英國國民信託2015年版本的招募會員海報,明確地傳達了會員可以全年免費參訪超過500處珍貴的自然與文化襲產與室內外空間等好處、以及會員的支持是國民信託可以保存這些珍貴環境的能量來源這項重要價值;海報左右邊,結合室內歷史空間與戶外自然環境的設計則傳達了國民信託保存的物業的多樣性。

大部分國民信託都是由下而上組成的民間保育運動,會員、捐款者、志工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支持是國民信託在各地成功的保育工作背後的推手;會員制度鼓勵更多人加入與參與,並更親近與享受國民信託保存的美好環境,可說是國民信託的基石。

※ 註1. 關於會員與訪客體驗,將在後續專欄中另文討論。

蔬果攝取難! 醫學證實 暖化成健康頭號威脅

$
0
0
本報2016年3月16日綜合外電報導,高妙嬋編譯;蔡麗伶審校

好的食物對控制心血管疾病、中風甚至是癌症來說至關重要,但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最新研究卻顯示,氣候變遷讓食物流失越來越多營養、蔬果產量大幅下降,影響飲食均衡,全球每年因此死亡人數將在2050年增至50萬人。

這份醫界研究指出,氣候變遷是21世紀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頻頻發生的水災、旱災以及傳染性疾病,很可能導致我們的發展倒退50年。

走訪傳統市場,可以品嘗到許多當地生產的生鮮蔬果。圖片來源:Franklin Heijnen。CC BY 2.0。

走訪傳統市場,可以品嘗到許多當地生產的生鮮蔬果。圖片來源:Franklin Heijnen。CC BY 2.0。

全球暖化 蔬果產量、營養價值都減

這是第一次有學者研究,探討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日常飲食的品質。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恐怕遠超乎我們想像。研究作者,牛津大學的史卡博羅(Peter Scarborough)表示,「這項直接的衝擊在未來某個時刻將影響成千上萬個民眾。每個人都需要食物,因此食物的一點小變化,便會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

「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健康問題比我們想的嚴重許多。」史卡博羅說,「但是我們可以藉由減少碳排放,改善教育以及增加蔬菜水果的產量來減低死亡的數量。」

研究發現,到2050年,嚴重的氣候變遷將使蔬菜水果產量減少4%,熱量減少3%,紅肉及加工肉品減少0.7%。迄今,造成死亡的最大因素是蔬菜水果產量減少,尤其是在富裕國家。

而熱量的減少則導致越來越多人死於飢餓,特別是在印度及中國。然而,因為減少肥胖而免於死亡的人數和前述的死亡人數幾乎相同。由於減少攝取紅肉,有2萬9000人得以生存。幾乎所有國家都無法逃過此劫,但有少數國家,像是在中美洲或是南非的國家,因為肥胖減少的數量比其他因素還多,因此能降低死亡人數。

農作持續減產 營養不良死亡人數恐遽增

他指出,由於這項分析頗為複雜,包含許多不確定性,因此只能預測接下來35年的影響。但他也警告,2050年之後,最嚴重的案例所造成的影響將會更加嚴重。

史卡博羅以中國南方為例,熱浪導致稻米無法生長,百年難得一見,然而到2100年,這將成為四年便會發生一次的尋常事情。

「當風險很高時,我們在其他領域,像是國家安全,不難看到進行風險評估時,會選擇分析最嚴重的案例。」他們解釋,這項新研究使用一系列的電腦模型模擬可能發生的場景,包括稻米生產、經濟發展、貿易以及氣候變遷。以目前全球的趨勢來看,由於稻米生產量增加以及減貧,人們得以獲得營養,因此每年死於營養不良的人數越來越少。

但是持續大量的碳排放將嚴重扭轉此正向趨勢。研究顯示,嚴重的氣候變遷現象,將導致食物減產,到2050年,會比沒有氣候暖化時多了52萬9000人死亡。「儘管我們現在力挽狂瀾,採取有力的行動,到2050年還是會多了15萬4000人死亡。」

氣候變遷影響農業 只會越來越嚴重

史卡博羅認為這項預測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研究顯示,2050年的死亡人數估計是31萬4000人到73萬6000人。但他說,這項研究的預測是目前為止最精準的,而且此研究明確指出,處理氣候變遷這個問題對人類健康有非常大的好處。

雖沒有參與此項新研究,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教授查連洛(Andy Challinor)說:「這項研究量化氣候變遷對未來食物生產的影響,是非常大膽的嘗試。要精準預測會有哪些影響非常困難,但我們能確定的是,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嚴重。」

「每年食物產量的變動會越來越大,導致全球食物市場越來越不可測。」查連洛說。「極端的氣候事件會越來越常見,像是2010年俄羅斯小麥收穫不豐,連帶影響英國的食物價格。英國及全世界將感受到那些氣候問題對食物產量及價格所帶來的影響。」


用CO2和廢稻稈 美科學家做出可分解塑膠

$
0
0
本報2016年3月16日綜合外電報導,王美禧編譯;蔡麗伶審校

今年1月的世界經濟論壇,揭露出塑膠產業的五大醜陋真相。美國史丹佛大學科學家如今藉由創新的研發技術,從二氧化碳和非食用性植物(例如農業廢棄物和草)製成可分解塑膠,或可大幅度降低塑膠產業的碳足跡。

史丹佛大學研究中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塑膠。圖片來源: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史丹佛大學化學系助理研究教授卡南(Mattew Kanan)說:「我們的目標是用二氧化碳產製的塑膠取代石化產品,如果製作過程能夠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更可以大幅度降低塑膠工業的碳足跡。」該研究團隊的成果刊登在3月9日的線上版《自然》期刊

改變塑膠公式

日常許多塑膠製品是從一種稱為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聚合物產生。每年全世界有5000萬噸的PET用來製造如紡織品、電子、可回收飲料容器和個人照護用品等。

PET由兩個化合物組成——對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和乙二醇(ethylene glyco)——這兩者皆是石油及天然氣再提鍊出而成,製造過程會產生大量助長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使用石化燃料當原料,加上合併生產PET所需要的能量,一噸的PET會產生超過四噸的二氧化碳。」卡南說。

卡南和同事將目光集中在一種前景看好的替代物——PEF。PEF是由乙二醇(ethylene glyco)和2,5-呋喃二甲酸(2-5-Furandicarboxylic acid,簡稱FDCA)的化合物組成。

卡南表示,PEF可以取代PET,因為FDCA可以取自有機物並取代石油,而PEF比PET優良的另一個原因,是在瓶裝容器的應用上可以封存氧氣。

永續生產成挑戰

儘管PEF有許多優點,塑膠工業仍然必須找到低成本的製造方法,FDCA的最大瓶頸在於商業上可行的模式,又能兼顧永續生產。

其中一個辦法是從穀類糖漿中將果糖變成FDCA。荷蘭一家公司Avantium已經和可口可樂及其他公司結盟發展這項科技,但是為工業生產穀物需要許多土地、能源、肥料和水資源。「使用果糖是很難處理的,因為生產果糖會衍生出大量的碳足跡,而且最主要的困難還是與糧食生產對抗。若從不可食用的有機物製造FDCA,例如草或收割之後的廢棄物就比較好。」卡南說。

為此,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曾經實驗使用糠酫(C4H3OCH3),一種由農業廢棄物製成的化合物,幾十年來經過廣泛使用,每年生產40萬噸合成樹脂、溶劑和其它產品。但是一般由糠酫和二氧化碳製造FDCA需要昂貴的且危險的化學製品,以及使用高耗能源(energy-intensive)。「這確實與我們的目標背道而馳。」卡南說。

回收「碳」 打造循環經濟

史丹佛大學團隊於是使用對氣候、土壤都溫和的化合物——碳酸鹽——來解決這個難題。研究主要作者 , 研究生班納吉(Aanindeeta Banerjee)嘗試結合二氧化碳和2-福喃甲酸C4H3OCOOH糠酸(糠醛的衍生物)。她將此混合物加熱到攝氏200度,形成已融化的鹽。非常神奇地,5小時之後89%的溶化鹽混合物變成FDCA。

「下一步將FDCA變成PEF就非常簡單,其他研究者也已經研發出來了。」卡南說。

製造PEF需要的二氧化碳,可以從燃煤電廠或其他工廠排放的廢氣取得;PEF產品可以透過回收或焚燒而變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氣,由植物再吸收,又可以製造更多的PEF。

史丹佛大學的團隊研究有可能大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因為「我們有信心解決PEF的難關。這只是第一步,我們仍然必須進一步了解,做許多研究看是否有發展可能,又能量化碳足跡。」卡南說。

「農企」課稅否? 農委會:先釐清自力經營、營利事業

$
0
0
本報2016年3月1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16日立院經濟委員會,由農委會進行業務報告,其中委員質詢聚焦於農企課稅議題,與森林法、原基法兩法涉原住民傳統領域的競合之處;亦有委員關注農會改革與及台灣漁業遭歐盟發黃牌的因應之道。

本月初財政部指知名蛋雞場「石安牧場」等大型農企,應比照企業繳稅並追繳過去五年營所稅,雖財政部隨即澄清初級農產品免稅規定未改,但引起財政部與農委會討論,兩方當時表示,將持續研議可供認定「農民自力經營」與「營利事業」的標準。

20160316經濟委員會 農企課稅

立委林岱樺對農企課稅議題,提出一級產業不論是否公司型式都不該課稅的意見。攝影:賴品瑀。

成立公司賣農產  財政部:「有所得就要課稅」

所謂「農民免稅」是什麼意思?依照目前所得稅相關規定,其實並未明文規定針對農業免稅,而是因所得稅法第14條規定了個人綜合所得屬「第六類:自力耕作、漁、木、林、礦之所得」時,成本及必要費用計為收入的100%,這樣的計算方式讓農民的所得額計為0,因而免繳個人綜合所得稅;但農民若有其他收入來源,如營利所得,仍須繳稅。

財政部次長許虞哲接受質詢時表示,農民養牛產奶屬自力耕作,沒有課稅問題,但若成立公司、販售農產品,「只要有所得,就要課稅」。

農委會主委陳志清在報告中指出,現行稅制在「自力耕作、漁、牧、林」與「營利事業」兩者間認定並不明確,徵納雙方常有認知落差。例如當小型家庭農牧場經驗規模擴大時,便受財政部認定為營利事業,經營所得不再適用「自力耕作、漁、牧、林、礦之所得」的規定,需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或併入個人綜合所得中的營利所得。

課稅提高生產成本  恐衝擊從農意願

希望兼顧農業競爭力的提升與賦稅公平性,農委會提出,將會同財政部綜合考量包括生產經營型態、員工人數、銷售方式、銷售收入、經營規模等條件來釐清自力經營與營利事業的界線,但農林漁牧業產各自型態差異頗大,仍須多方收集採樣現況。

陳志清指出,為了因應日後加入TPP等開放市場的衝擊,農委會積極輔導農民朝規模化經營,以提升產業規模效應,來加速農業轉型升級加值,但課稅使農業生產成本提高,可能削弱家庭農牧場規模化經營的意願,影響農業施政推行。農委會擔憂將衝擊活化休耕地、小地主大專業農、鼓勵農青從農等政策,將導致從業人員老化、退出,更使初級農產品的自給率降低。。

召委林岱樺指出,支持二三級產業課稅,但要求農民「自力耕作、漁、牧、林」屬一級產業時,不論是否公司型式都不該課稅,才能鼓勵農民進步發展,對抗將來TPP等衝擊。

委員會以臨時提案對農企課稅議題,提出意見。攝影:賴品瑀。

三井倉庫掰掰? 文化景觀不通過 下週定案告急

$
0
0
本報2016年3月16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16日進行第78次文資會議,再審議「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保存方式可行性評估案,副主席北市文化局局長謝佩霓因為訪美缺席,主席鄧家基卻「呼嚨過」,無視贊成原址保留的委員意見,且在文化景觀價值討論缺席的狀況下,即裁示提報文化景觀不通過。

會議歸納結論導向以「暫定移置」為主要方向等八點意見,然因委員認為決議模糊,並具體建議其他原址保留方案,方做成決議併陳三個路型方案,下週再議,若無共識則進行表決。

圖說4:文資團體不滿審議過程獨裁,貼出抗議標語。攝影:林倩如。

文資團體不滿審議過程獨裁,貼出抗議標語。攝影:林倩如。

排除公民參與  北門案為何如此急迫?

截至16日為止,文資團體「搶救北北三:北門x北三線x三井物產舊倉庫」(以下簡稱搶救北北三)向文化局提送三井具「古蹟」價值建造物提報表共363份、另提送「見證台北府城北門周邊地區現代化歷史進程之文化場域」具「文化景觀」價值提報表167份,共530份提報表。

然而於昨(15)日進行的文化資產價值審查專案小組會勘,文化局卻於前日傍晚才發出開會通知單,明顯排除公民參與的可能。

搶救北北三成員林奎妙在16日會議上表示,民意反應如此踴躍,一連串錯誤的程序下來決定三井的去留不妥,建議不要今天(16日)做出決議。她強調,未來三井將不是個案,若要用交通解決不想面對的文資問題,就是帶頭破壞文化資產。她並呼籲回到制度面處理,為了都市發展好,不該是文資委員承擔的責任,委員應回歸服務文資價值。

都發局副總工程司陳建華重申,程序上尊重文資,「北門精神」文化資產群的重要,行政程序上基於公共利益都發局、工務局程序合法無須迴避等。文化局副局長田瑋則拿出2013年喻肇青教授主持之《國定古蹟台北府城廣場─北門廣場周邊改造計畫報告書》以回應上次委員提出應有調查三井文資價值的需求,說明文化局已移交該研究予都發局,西區門戶計畫不完全缺乏文化基礎理論,顯示文化單位依舊站在開發的同邊。

圖說2:文化局副局長田瑋以《北門廣場周邊改造計畫報告書》說明三井有經過專家調查其文資價值。攝影:林倩如。

文化局副局長田瑋以《北門廣場周邊改造計畫報告書》說明三井有經過專家調查其文資價值。攝影:林倩如。

委員李乾朗補充,三井為北門直徑300公尺內年份第三文化資產,僅次於清代北門、機械局遺構,肯定其作為歷史見證性的角色。委員張崑振提出新文獻資料,推論三井倉庫建於1914~1915年,全名「廣通運輸社三井倉庫」,相關調查尚待考證,強調原址保留是原則、也是態度,交通存在變動性。

除此之外,亦有委員力陳支持原址保留。委員黃英霓表示,文化乃立國基礎,文化才是永久的,道路交通不會比文資重要。希望公部門再努力一點協調配套。委員劉淑音則是提問:「一直沒討論交通減量,且為何北門形塑如此急迫解決?」

文化局:就算是文化景觀 也沒規定不可遷!

15日的現場會勘由委員王惠君擔任主持人,另有辛晚教、張崑振、劉淑音、堀込憲二共五位委員,整合意見包括以下幾點:勾選達「古蹟」指定評定基準及達「文化景觀」登錄評定基準未達現勘委員之半數、古蹟部分,無委員勾選達指定評定基準、文化景觀之登錄依現行文資法須召開公聽會討論範圍及保存原則、今日視委員會決議是否具文化景觀之審議等。

無論如何,登錄文化景觀仍有爭取空間,然文化局對外卻詮釋成「沒有委員認為三井倉庫達到古蹟標準」,認為北門周邊達文化景觀標準的委員也沒有過半數;就算認定北門周邊跟三井倉庫為文化景觀,現行文資法也沒有規定不可以遷移或拆除,堂堂文化單位竟毫不思量搶救希望!

此外,會議明明還有視委員會決定文化景觀審議的最後機會,文化景觀根本沒被討論,亦被主席直接裁示「委員沒人贊成文化景觀」帶過,令人傻眼。

而主席決議的八點意見極為籠統抽象,委員提出疑問,才具體化三個方案,留待下週再議,若無共識則進行表決:原址保留的民間優化、方案五及都發局往東遷移51公尺的方案二。

時間緊迫,三井或還有一線生機嗎?

圖說7:在旁聽室玻璃塗鴉(可清理),表達無奈與悲憤。攝影:林倩如。

在旁聽室玻璃塗鴉(可清理),表達無奈與悲憤。攝影:林倩如。

原民傳統領域採集行不行? 管理法12年未完成遭批

$
0
0
本報2016年3月1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20160316高潞以用質詢林務局局長李桃生
高潞以用質詢林務局局長李桃生。圖片來源:取自立院IVOD。

16日立院經濟委員會,農委會林務局對「森林法有關原住民林產物問題」做專案報告,承諾將積極會同原民會完成「原住民採取傳統領域土地森林產物管理規則」。

然此規則從2004年《森林法》修訂、2007年展開試辦,至今仍未完成。原住民立委鄭天財、高金素梅等感到不滿,高潞以用亦強調,除了原民會與林務局會商外,更應讓真正的傳統領域主體「部落」也參與其中。

《森林法》於2004年修正公佈時,增訂第15條第4項,規定「森林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者,原住民族得依其生活慣俗需要,採取森林產物,其採取之區域、種類、時期、無償、有償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定之。」

哪些種類可採集?  林務局諾幾週內發布管理規則

當時雖然率先將「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一詞入法,卻因「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未完成,傳統領域未獲確認;同樣的,「原住民族生活慣俗」所需採取森林產物,也需要與各族各部落協商確認。

「無法想像」鄭天財批,此管理規則12年來未完成。林務局在2007年於新竹縣尖石鄉選了玉峰村與秀巒村展開作業要點試辦。但「試辦並沒有按照我們的希望進行」林務局局長李桃生表示,在說明之始,當地泰雅族人就已對傳統領域的認定有爭議。

試辦九年至今,對領域與採取種類都無共識。李桃生表示,在採取種類上,原民會與族人的意見傾向負面表列,但林務局屬意正面表列;鄭天財不滿,認為林務局堅持正面表列,是不尊重原住民長久以來守護、運用山林資源的智慧。應依照原民會意見,盡快發佈此管理規則。

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志清承諾將在幾個星期內發佈。李桃生則補充,去年10月已行文原民會,要求原民會提供種類清單,正面、負面表列皆可,以作為依據。立委高金素梅再提醒簡化程序,且若為「自用」,不需填寫申請單據,但至於如何認定自用,陳志清仍爭取與原民會做最後溝通。

部落長輩採集藤心。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攝影:黃苑蓉

「原住民採取傳統領域土地森林產物管理規則」試辦至今,對領域與可採取種類都無共識。圖為部落長輩採集藤心。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攝影:黃苑蓉

禁作高山農業斷生計  立委促輔導轉型

除了原住民如何運用林產物,高潞以用亦從阿里山山葵年底即將禁種一案,提出山區原住民從事高山農業的議題。高潞表示,雖然許多人將矛頭指向高山農業,歸咎為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土石流等災害的肇因,但許多住在山區的族人,以高山農業為生,若僅是一味禁止,豈不是逼死他們?

高潞表示,如同山葵,還有其他在地質敏感地區耕種的農作,應師法國際對高山農業做研究,例如德國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地區,針對高山牧場如何兼顧水土保持做研究。研發環境友善的農業技術之外,也在要求調整經營模式的同時,對於牧場因而減少收入進行「環境補貼」。

高潞強調,高山農業不只是農業,也是屬於山上居民的生活基本權益,因此農委會應尋求輔導農業轉型,而非一味禁止,否則只是造成居民與政府的衝突。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國土法,給問嗎?地政學者戴秀雄來解答(三):細說國土分區眉角

$
0
0
本報2016年3月16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國土計畫法》(簡稱國土法)制定後將全國土地劃成四大分區: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農地上長工廠,農地變都市,劃設保護區,難解的問題會在分區劃設後,就此解決嗎?

而分區劃分,必然成為《國土法》能否真正落實土地管制的關鍵,也是未來各界角逐的戰場。在全國國土計畫、縣市國土計畫、國土分區都未訂定的曖昧時刻,本報專訪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戴秀雄,搶先解析國土分區的奧秘。

國土功能分區簡介
「分區」概念在土地規劃裡並不新,例如工業區、特定農業區、風景區等。然而過往分區變更太浮濫,只要變更分區,即可開發,以致分區未能配合計畫而失去實質意義。《國土法》施行後,將依規劃重新劃設分區,並嚴格限制分區變更。

《國土法》四大分區為: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以下簡稱國土保育區、海洋地區、農業地區、城鄉地區),每個分區下有三個類別。全國土地未來都將依特性與規劃,分成12種類型進行控管。

國土法的四大功能分區 (分區圖來源:內政部)

國土法的四大功能分區。圖片來源:內政部

Q1舊分區方式為何達不到管制成效,新分區方法可改變弊端嗎?差異在哪?

戴:1974年《區域計畫法》通過後,政府開始針對非都市土地進行分區與編定,當時還未進行真正規劃。而所謂編訂,也僅紀錄當時土地使用現況。例如,進行農作的土地就編為農牧用地,已蓋工廠的就是工業用地,這種方式只是記錄土地自然演進中呈現的狀況,而非土地規劃。

再者,分區只能藉由限制個別土地變更編定種類來控管土地利用。所謂分區管制,實質上幾乎全無功能。2000年增訂《區域計畫法》第15之1條以後條文,個別開發案除了可變更編定程序外,毋須連動檢討區域計畫便能以「開發許可」變更分區,使得分區管制形同虛設。

而《國土法》四大功能分區則是依據空間功能需求來規劃。例如,全國糧食生產需求多少?需要多少農地(面積)?各縣市在擬定地方國土計畫時就必須評估、劃出最基本的「農業地區」;劃設「城鄉地區」時,也須評估未來人口趨勢,需要多少居住區域,不可任意以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來增加。

Q2:因人口變動、經濟趨勢,產生實際分區變更需求時,將如何進行?

戴:《國土法》規定,不同分區間的變更只能透過變更國土計畫,即五年一次的「通盤檢討」,或特定原因導致的「臨時變更中辦理」,不能化整為零、漫無節制的變更。

以都市為例,人口密集的都市屬「城鄉地區」第一類,當第一類土地不夠用時,只能動用同區的第二類,甚至第三類。但並不允許去挪用其他分區。

想將其他分區的土地,例如將農地、保育區變更為都市發展,只能在通盤檢討中提出調整分區需求。縱使決定要調整分區配置,也只能先從「農業地區」的第三類挪出,分區第一類基本上必須保留。

 國土法的四大功能分區的分區變更(分區圖來源:內政部 製圖:陳文姿)

國土法的四大功能分區的分區變更。資料來源:內政部;製圖:陳文姿。

Q3科學園區、航空城等重大開發,土地多來自農地。《國土法》可確保農地農用嗎?

戴:由於都市土地昂貴,政府在新訂工業園區或都市計畫時,多會動用便宜的農地,導致農地大量消耗,並承受極大開發壓力。

依據《國土法》,中央只能規定每個縣市必須劃定農地最低總量,而劃設分區的任務落在直轄市、縣(市)的國土計畫(簡稱縣市國土計畫)上。因此未來地方政府如何具體劃設、配置城鄉發展區和農業發展區就成了關鍵,這也是未來的主戰場及必須密切觀察處。

以航空城為例,航空城四周雖有不少農業區,但劃設時若被劃入「城鄉地區」,未來開發阻力就會很小。當然,即便是劃為「農業地區」,國土計畫通盤檢討時仍可能變更為「城鄉地區」,但程序會更耗時、複雜。往後,不會讓「農業地區」隨時被個案變更為高強度開發利用區。

因此,《國土法》下的土地分區穩定性會比現行法高,而第一次發布實施縣市國土計畫時的各分區的初始配置,將會非常重要。

Q4經濟部「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方案」劃定了186個「特區」,輔導非法工廠就地合法。這類「農地上的特區」該設定何種分區?

戴:嚴格來說,這類特區未來會被劃入「農業地區」第三類,還是「城鄉地區」尚不可知,這是規劃實務問題,目前不好揣測。

有一種想法是,在農地總量門檻下,被污染的農地乾脆劃入「城鄉地區」,換來另一塊完整的優良農地劃入「農業地區」。這樣的概念固然不錯,但如果我們就此放棄被污染的農地,而不考慮農業環境完整性,污染農地問題將會像爛瘡一樣持續擴大,連好農田也會被破壞,這後果必須加以思考。

《國土法》雖設有國土永續發展基金,未來可供地方使用,強迫遷出非法工廠。但從法律執行面來看,現有法規就可要求工廠搬去新工業區,官員不去執行,反以「就地合法」來解決,可見問題日積月累,至今如此嚴重,其實是人謀不臧。

光靠《國土法》單一法規之力,無法讓政府執法決心振衰起敝,因為這不是法規問題是執行問題。

Q5: 《國土法》中的「特定區域」分類,與其他12種分區有何不同?

戴:「特定區域」不同於四大功能分區,是在四大功能分區上另外疊上去,從目前狀況看來,原住民土地、都會區、河川流域都可能劃為特定區。

舉例來說,一條河的流域可能橫跨「國土保育區」、「農業地區」、「城鄉地區」,如果要對特定流域的特殊事項進行規範,例如水質保護或是洪氾區,四大功能分區的規範可能不足,那就可以運用「特定區域」的做法,建立一個計畫圖層疊上去以進行調整。

再假設,如果絕跡的雲豹身影再現,或許也可引用「特定區域」的做法,畫出特定範圍,額外壓低該地區範圍的利用與開發。

「特定區域」的規劃是計畫主管機關手裡可活用的一只活棋,可能性非常多,目前還不好評估。等都會、流域與原住民特定區區域計畫有具體內容後,才能推估特定區域的運作模式。

「偽自然」美照歪風 誘拍鳥類國家公園開罰

$
0
0
本報2016年3月17日台北訊,公民記者瑭芯報導

3月1日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六大隊玉山分隊塔塔加小隊員警巡邏時發現,位於台21線145公里處的停車場,有人不當餵食鳥類,遂前往了解。發現有攝影者,確實在玉山國家公園境內疑似攀折樹枝造景,並且自備麵包蟲上山餵食鳥類,以達成拍出美照目的,給予開罰。

一群鳥類攝影者,在玉山國家公園內用麵包蟲為餌食誘拍鳥類,以期拍出偽自然的美照效果。玉山分隊取締勸導開單過程全都拍錄存證。玉山分隊提供。

執法單位勸導無效 祭出罰單以導誘拍歪風 

玉山分隊分隊長莊理德表示,該攝影者以麵包蟲為餌食誘拍鳥類,質疑從平地到高山的攜帶過程,食物若變質腐壞而帶菌,對鳥類無疑是一種傷害;此外,為了誘拍而攀折樹木,破壞國家公園也違背生態法則,知法犯法行為實不可取。

分隊長莊理德同時呼籲鳥友以及攝影人士,觀賞拍攝鳥類,不該只為了拍攝到心目中認為好看的美照,在同好中引領風騷,而挑戰執法公權力,刻意營造人工環境和以餌食引誘鳥類。因為,過去到現在玉管處都落實取締不法餵食,勸導無效將依「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違反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8項」祭出罰單,絕不手軟!

讓自己成為真正愛鳥攝影人士

在野外觀察鳥類的行為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鳥類本來就棲息在隱密的樹叢,生活模式也難以捉摸,部分拍鳥人花高價購買拍攝器材也不一定捕捉得到完美影像。若為了滿足拍攝者自私的炫耀感,常將鳥類引誘至空曠處拍攝,無疑增加被天敵獵捕機會。以食物誘拍也會影響牠們覓食習性,一旦被餵食習慣,可能喪失野外求生能力,也失去對人的警戒心。

生態觀察者李璟泓呼籲喜歡誘拍鳥類的民眾,能顧及生態完整性,自制不當的餵食誘拍行為。李璟泓更進一步表示:目前台灣餵食拍鳥的風氣造成了干擾鳥類及影響棲地,甚至有影響其他遊客的動線或者與單純的賞鳥者產生衝突的事件,在野柳、大雪山、塔塔加等地都有許多案例傳出。建議各主管機關應加強取締以維持尊重自然的風氣。

「鳥類誘拍事件簿」詳實紀錄有被發現的部分美照背後真相,更多未被發現的案例並未被收錄。生態觀察者李璟泓提供

「鳥類誘拍事件簿」詳實紀錄有被發現的部分美照背後真相,更多未被發現的案例並未被收錄。生態觀察者李璟泓提供。

又將進入侯鳥北飛季節 仍需強化禽流感防疫措施

防檢局表示,禽流感疫情雖已趨緩和,但因禽流感潛伏期短,病毒變異快又多,感染宿主也多,而且有些水禽剛開始感染時不會呈現症狀,因此預防禽流感這種人畜共通傳染病,防疫措施仍需持續並強化預警機制,才能提升防疫效能。

下個月又進入候鳥北飛的季節,玉山國家公園也特別提醒民眾,賞鳥應保持適當距離,勿進入棲地、避免餵食及接觸禽鳥,除可避免對鳥類生態干擾,也能避免禽流感病毒傳播。

台灣生態環境發展快速,真正喜歡鳥的人,拍鳥時通常不會做出傷害鳥類的行為,賞鳥拍鳥除了讓我們認識鳥的名字,還要知道鳥類的行為,才能保育物種,保護生態。建立正確環境生態保育物種觀念才是好的賞鳥人,拒當危害生態物種的人,大家一起來守護這片美好土地和珍貴生命,因為好的環境才留得住鳥兒,生命得以永續,後代才有美麗的鳥類可欣賞。

 

中國政協提案:立法課徵環境保護稅

$
0
0
作者:中外對話

中國空氣污染嚴重。圖片來源:DaiLuo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PPCC)是向中國中央政府提供政策建議的諮詢機構。每年三月,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北京,就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各方面進行討論和建議。政協委員也會選擇就他們特別關心的問題提交正式的提案。雖然提案中的建議並不一定會被政府採納,但中國政府保證對於政協委員的提案「件件有答覆」。中國兩會*3月16日剛落幕,中外對話特刊登全國政協委員賈康關於環境稅立法的提案。

政協提案:環境保護稅立法建議 

賈康(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近年來,我國採取的一系列改善環境、減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突出問題:一是以霧霾等為代表的資源環境危機繼續凸顯,二是針對這些矛盾和危機,單純依靠傳統的行政干預方法已經明顯不足以解決現階段面臨的突出問題,而且對市場經濟和微觀群體的負面影響亦不可忽視,必須出台*更合理更全面的政策,包括財稅政策等經濟槓桿調節手段。

以環境保護稅和「稅制綠化」為代表的綠色財稅制度改革,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改善民生。我國現在尚未設立專門的環境稅種,現行的環保排污收費政策徵收標準偏低,範圍過窄,整體環境稅收政策缺乏系統性。環保效果不顯著,在一定程度上與此有關。

中共18屆五中全會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我國要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制度、稅收制度,實現資源環境可承載的發展新格局。健全環境稅收法律體係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戰略。《決定》以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都明確提出要「加快資源環境稅費改革」,包括「加快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

歷經多年醞釀和討論,2015年6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佈了《環境保護稅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在落實稅收法定、提升環境稅收的立法層次,以及提高環境稅徵收的規範性和透明度、加強環境稅收支付力度等諸多方面,都打下了堅持的基礎。但是現有的方案過於保守,過多的保留了排污費的設計思路,費改稅改革的力度略顯不足。因為種種原因,原計劃於「十二五」期間推進完善的環境稅費改革並未能出台。

為了讓環境保護稅能夠更有效更靈活的發揮促進節能減排的作用,使環境保護稅設計與其他改革日程和政策工具更順利銜接,在此提出如下建議:

  1. 順應總體財稅改革的方向開徵環境保護稅。在穩定宏觀稅負的前提下開徵環境保護稅,在開徵環境保護稅、改革資源稅的同時,可以減少企業和個人所得稅、關稅、營業稅等對經濟行為產生扭曲比較大的稅種。同時,建議環境保護稅全部進入地方稅收入,作為一般預算統籌管理,不建議延續「專款專用」的老路(即排污費只能用於環保治理)。為了解決基層環保官員靠排污費發工資的情況,從編制和預算上向基層環保部門進行傾斜,壯大基層環保力量。同時,環保部門可以將中長期或更有前瞻性的環境治理的財政需求納入預算體系,並可以建立完善的環保項目庫、充實環保項目儲備,使其在預算編制中發揮更多基礎性的作用。

  2. 提高環境保護稅稅率並縮小免徵範圍。在徵收標準上過於保守的設計會重蹈排污費的覆轍,並不利於有效調動企業減排的積極性。可以參照一些省市已有自行調高的排污費率,如北京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排污費水平均已提高到每千克10元,遠高於徵求意見稿中每千克1.26元、1.26元和1.4元的水平。據測算,我國電廠脫硫脫硝成本分別為每千克2元和5元,均高於現有徵求意見稿中每千克1.26元的水平。如果不調高徵收標準,開徵環境保護稅對減排的促進作用會大打折扣。此外,不建議對非規模化養殖的農業、達標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處理廠免徵環境保護稅。2013年,城市污水排放占我國廢水排放總量的近七成;2014年到2020年預計我國城鎮生活垃圾將新增3162萬噸;2014年農業貢獻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占到了總量的48%和32%。這三類污染源從絕對量和相對量上都非常可觀,建議取消對其免徵規定。

  3. 設立清晰的部門協調分工。建議採用環保部門現已擁有的排污申報及核定數據作為核定環境保護稅應納稅額的基礎數據。因為環保部門作為環境監管的主管部門,對於企業排污數據的收集是其主要工作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環保部門掌握的企業排放數據,避免重複工作給企業和政府部門帶來的額外負擔及工作量。企業向環保部門申報污染物、環保部門審核污染物排放數據、企業根據審核後的排污數據向稅務部門申報環境保護稅、稅務部門徵收,同時各部門實現信息共享。

  4. 利用環境信息公開提高環境保護稅徵收效率。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以法律形式確定企業排污信息應當向社會公開,接受全社會監督。環境保護稅依據企業排污信息和公開透明的計稅依據、標準進行計算徵收,因此公開環境保護稅信息既有法律基礎、也有技術可行性。在《環境保護稅法》中應當明文規定稅務部分需要公開環境保護稅信息。公開的過程及結果要係統化和細節化,應當至少包含每季度企業排污信息及技術依據、適用稅率、減緩依據以及繳稅情況等。稅務部分可以同環保部門聯合公開環境保護稅信息。建議建立企業環境保護稅信息數據庫,以便於公共監督企業排污及納稅。

註:

  1. 兩會:人民代表大會與政治協商會議
  2. 出台:中國用語,此指:頒布。
  3. 可持續: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台灣譯為:永續發展。

砍紅樹林種棕櫚 東南亞失海岸天然防護網

$
0
0
本報2016年3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高妙嬋編譯;蔡麗伶審校

濫伐熱帶雨林種棕櫚,需付出慘痛的生態代價,但我們或許低估了棕櫚對東南亞海岸紅樹林的威脅。研究顯示,在2000至2012年間,有38%遭砍伐的紅樹林是轉種植稻米及棕櫚所致。

MyBukit(CC BY-NC-ND 2.0)

馬來西亞一處河岸邊,可見種有棕櫚油。圖片來源:MyBukit(CC BY-NC-ND 2.0)

養殖漁業被比下去? 棕櫚、稻米成紅樹林消失主因

紅樹林是重要的碳匯,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同時也提供海岸周邊社區燃料及食物,同時也是天然的海岸防線,常生長在海岸線、河岸,及三角洲旁,特點是耐鹽、長青。超過120個亞熱帶及熱帶國家都有紅樹林,紅樹林植物的根系已經被證實能消散波浪能。

研究作者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理查茲(Daniel Richards)解釋道:「養殖漁業一直都是造成紅樹林砍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泰國及菲律賓這些國家。」據理查茲所說,在1970年代到2000年代初,有八個國家發現,54%遭砍伐的紅樹林轉而用作養殖魚蝦的養殖池塘。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養殖漁業雖然是造成紅樹林砍伐的一項重要原因,但讓我們驚訝的是,東南亞地區在2000至2012年間,只有30%的紅樹林砍伐是用作養殖魚蝦。其他原因,諸如種植白米及棕櫚,所造成的影響超乎我們預料。」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也曾報導此項發現。

東南亞海岸深受威脅

理查茲指出:「在2000至2012年間,緬甸有將近2萬5000公頃的紅樹林變成種植白米的稻田。」他補充,儘管之前有幾項研究已經強調過種植棕櫚是造成紅樹林消失的一項原因,但他們並不清楚砍伐的規模。

他說道:「在我們研究期間,東南亞就有16%的紅樹林砍伐是用來種植棕櫚。」

「我們通常認為種植棕櫚會影響熱帶雨林,但我們的研究顯示,對棕櫚油的需求也是造成海岸邊紅樹林遭砍伐的原因之一。」

理查茲及他的同事福萊斯(Daniel Friess),運用Google Earth來監看紅樹林遭砍伐之後,土地的使用狀況。「我們監看(超過)3000個紅樹林區塊並紀錄它們改變後作為什麼用途。」他說,「馬里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及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諸位科學家也為這項研究提供可靠的數據。」他警告道,這些地區的紅樹林「深受威脅」。

「我們的研究主要著手於近期,但是東南亞的紅樹林數十年來已經遭受許多大規模的砍伐。」

「先前的研究指出在新加坡有大約90%的紅樹林已經消失。」該地區為全球1/3紅樹林的原生地,包括那些生態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

研究者指出紅樹林對人們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它提供了魚、蟹、木材、木炭,而且能幫助保護海岸線免於遭受侵蝕。他們接著說,紅樹林蘊含非常高密度的碳,因此能調節大氣中碳的含量。

iansand(CC BY-NC-ND 2.0)

紅樹林是天然的海岸防護網。圖片來源:iansand(CC BY-NC-ND 2.0)

日益提高的意識

不過在其他地區,像是斯里蘭卡,政府當局相當重視紅樹林的完整性,並且已經實施多項保護措施。

理查茲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人了解紅樹林的重要性,但這個過程相當緩慢。「令人振奮的是,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在越南、菲律賓及汶萊,紅樹林遭砍伐的比例並不高,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國家對紅樹林的保護更甚其他地區。」

有些國家開始倡議要修復紅樹林,例如泰國的紅樹林行動計畫(the Mangrove Action Project)以及印尼的藍森林(Blue Forests),都藉由政府及地方社群共同努力來保護並修復紅樹林。」

但他告誡我們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印尼擁有全球最多的紅樹林,而位處印尼非常偏遠地區,像是在印尼巴布亞省(Indonesian Papua)的紅樹林幾乎都還保持完整。然而,因為最近一項准許在該區發展農業的計畫,這些紅樹林面臨遭砍伐的危機。」

「如果我們想要保護印尼現存的紅樹林,我們就必須馬上行動。」

瀕危物種「第一次」全紀錄 英國海岸生物普查收穫豐

$
0
0
本報2016年3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王美禧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海岸線最大規模的生物調查,記錄到許多野生動物的「第一次」,包括諾福克郡(Norfolk)唯一有紀錄的巴利阿里海鷗(Balearic shearwater)和北愛爾蘭超過百年未現蹤的甲蟲。

BiteYourBum.Com Photography(CC BY-NC-ND 2.0)

BiteYourBum.Com Photography(CC BY-NC-ND 2.0)

百年難得一見物種 一日普查都紀錄到了

沿著英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一帶,英國國民信託組織設立25個地點,在這次最大規模的野生動物調查中,記錄到3400種生物。

其中少數是第一次發現新的棲地,或是消失多年之後再次現蹤,包括第一次在諾福克郡海岸的布萊克尼(Blakeney)看到巴利阿里海鷗(Balearic shearwater,學名Puffinus mauretanicus),這種鳥通常出現在康沃爾(Cornwall)、德文郡(Devon)、多賽特郡(Dorset)和西部威爾斯的遠方外海上。據英國皇家森林看守員表示,能在東部海岸看到很不尋常。

在西威爾斯彭布羅克郡(Pembrokeshire)的西福瑞許瓦特(Freshwater West),自1966年以來第一次發現一種慢蠕蟲蜥蝪(Anguis fragilis);罕見的大栗鰓金龜(Melolontha hippocastani)則是第一次在北愛爾蘭安特里姆郡(Co Antrim)懷特公園海灣(White Park Bay)的沙丘發現。

本次調查是配合國民信託慈善組織的保護海岸線運動(National Trust's Neptune Coastline Campaign)50週年慶。該組織目前已經取得長達775英里海岸線的所有權。

限時24小時 全民玩生物多樣性普查

去年六個多月,共有4000人參與生物多樣性普查(bio blitz),目地是在12小時或24小時之內儘可能記錄最多樣的物種。其中共有53種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包括達特福德鶯(Dartford warbler)。這種鶯自從1980年以來,在多賽特郡(Dorset)白浪島(Brownsea Island)只記錄到兩次。

這次調查也記錄到95種英國濱危的物種,例如水鼠—在薩福克(Suffolk) 海岸的鄧里奇希思(Dunwich Heath),40多年來只看過2次,還有紅帶柄大黃蜂(red-shanked carder bee),第一次在東蘇塞克斯郡(Sussex)柏林峽(Birling  Gap) 看到。

信託組織的保育計畫主持人布洛克(David Bullock)博士說,這個結果讓信託機構更了解英國海岸的物種 ,我們海岸線自然地正在變動中,我們需要前瞻考慮海岸的棲地正在發生的狀況 ,以及我們如何確保靠海維生的野生動物的未來。

英國多佛(Dover)的白色懸崖

英國多佛(Dover)著名的白色懸崖。攝影:林育朱。

年年普查 呈現海岸線信託保育實況

2015年6月20日位於北諾福克(Norfolk)海岸的布蘭克斯特(Brancaster)觀測點記錄到最多物種,為1018種。第二多的的觀測點是同樣在北諾福克(Norfolk)的布萊克尼(Blakeney),其次是賽特郡(Dorset)的白浪島(Brownsea Island) ,薩福克(Suffolk)的鄧里奇希思(Dunwich Heath),南威爾斯高爾區(Grower)上的常春藤(Cwm Ivy)鹽沼區。

數量最多的物種是在陸地生活的無脊椎動物(1511種), 如油蟲(oil beetle) (Meloe proscarabaeus),自從1994年來第一次在威爾斯錫爾迪海岸(Ceredigion coast)的卡迪根(Cwm Tydu)找到。其次是開花植物(899種)和低等植物(苔類和地衣), 只有4種爬行動物,5種海洋哺乳動物。

在西蘇塞克斯郡(Sussex)的義思特黑德(East Head)首次記錄到一種跳蛛(Phlegra fasciata),在英國不到十個觀測點可以看到這種跳蛛。

水獺出現愛爾蘭的東北方唐郡(Co Down)的墨拉芙(Murlough)自然保留區和北威爾斯安格爾西島(Anglesey)的色拉(Cemlyn)。在英國本島只有毒蛇——首次在約克郡海岸的雷文斯卡(Ravenscar)記錄到極北蝰 (Vipera berus)。

國土法,給問嗎?NGO來解答:公民參與實戰篇

$
0
0
本報2016年3月17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我們需要國土法,國土法一定要趕快通過!」過往,遇到無法可解的土地爭議時,許多社會團體只好滿懷希望地等待《國土計畫法》(簡稱國土法)來解決。如今,這心願已實現,但新的挑戰正開始──如何避免土地規劃與管制的原意被有心人士扭曲。

本報持續關心《國土法》的不同面向,繼律師詹順貴、內政部、地政學者戴秀雄來解答之後,我們邀請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公民團體—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潘正正,來解析如何從公民的角度來關注《國土法》?為何公民需要注意《國土法》?

贊成與反對的地方人士均出席環評表達對開發的意見,圖中為地球公民研究員潘正正。攝影:陳文姿。

Q1立法後,公民還可以做什麼?

潘:《國土法》通過僅是開端,實質內容有待內政部訂定施行細則、認定標準、劃定辦法等20項子法來充實。除了法案,依據《國土法》,中央政府須在2018年底前提出「全國國土計畫」,訂下國土空間規劃指導原則,並協調各部會「部門計畫」。接著,各地方政府要擬定地方的「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簡稱縣市國土計畫),並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

這些子法與計畫目前都尚未訂定,將有許多公聽會,討論,都需要公民參與。即便計畫完成後,計畫的執行成效、管制取締也有待公民監督。所以說,公民們的課題才正剛開始。。

其中,「縣市國土計畫」與功能分區將直接影響地方發展,與民眾權益息息相關,各地公民尤須注意。

我們希望公民除了發揮監督力量,更要讓政府感受到人民的期許。無論是中央或地方都要好好做,「因為人民正在看」。

Q2:法條好複雜,無專業背景的公民如何參與?

潘:中央、縣市都會提供「國土法專區」網頁,公布相關法規、計畫、期程、說明會、公聽會等,民眾可閱讀、參加。「國土計畫」確實相對複雜,但說到對地方的認識與理解,在地人佔有絕對優勢。

我認為,集合幾位不同背景、領域、專長的公民,甚至是對未來發展願景不同民眾,一起坐下來好好討論,會比一個人研讀更有效,對問題癥結的理解與分析也更有助益。

一個比較務實的建議是,每縣市的公民都嘗試組織一個專門追蹤國土議題的公民團體或聯盟,負責交流討論、引入專業協助與資源,並向外傳遞訊息。讓其他人可藉由關注或加入這團體,進一步認識《國土法》。例如「台中城市發展田調團」參與台中市區域計畫的經驗,就很值得參考。

Q3公民團體在關心《國土法》時,應注意哪些事情?

潘:過去「地球公民基金會」在處理地方開發爭議時,發現地方民眾常有兩極意見。所以,公民團體要非常小心,不能把自己認同的價值當成唯一正解,必須多跟其他公民及地方團體溝通。

其次,國土規劃是以全體人民的長遠需求為考量,公民團體須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思考。舉例來說,「地球公民基金會」雖然是環保團體,也要接受國家需要合理的水利設施、工業區或交通建設,而非全盤否定。

相反地,我們希望這些規劃都須納入「部門計畫」,並於事前提出,接受《國土法》指導,整合國家整體規劃,這樣才能完成一部兼顧國民需求及土地規劃的「國土計畫」。如果因為反對開發而刪除「部門計畫」,反而會讓這些開發脫離規劃,更難掌控。

新竹關西居民與環團表達反對亞泥返回西部採礦。圖片提供:地球公民

公民團體在處理地方開發爭議時,要十分小心,不能將自己的觀點視為唯一解。圖為新竹關西居民與環團表達反對亞泥返回西部採礦。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Q4《國土法》能終結土地亂象嗎?

潘:幾乎所有的國土亂象,都與土地管制有關,但問題背後盤根錯節,並非單靠《國土法》就能解決。

以農地上蓋工廠的問題為例,除了農地污染與糧食自主,我們也要問,工業區政策出了什麼問題?為何中小企業無法進入工業局規劃的工業區?而都市計畫的產業用地沒人使用?未檢討病因,只是強制把工廠趕出農地,恐讓問題轉移而蔓延,導致另一個問題。

想解決土地問題的結構性病因,非常需要跨領域溝通的平台,這也是我對《國土法》抱持高度期望的原因之一,因為《國土法》明定行政院須成立一個跨部會的「國土計畫審議會」,並納入公民代表。這是公民與政府共同面對、解決問題的機會。

Q5:「徒法不足以自行」,公民如何改變法令執行不力狀況?

潘:只要不涉及個人損失,一般人很少會關心公共事務。我們以為選舉時,選了好的民意代表,他們就會翻轉既有的不公不義。但現實是,如果希望民代維持理想性,民眾就要持續關注這些問題,給他力量去對抗利益團體、遊戲規則。

也許,有些人會說,執行不力是因為地方公務人員沒有肩膀或接受關說。其實,我也看過許多公務人員懷著理想,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下努力堅持,也有人最後敗下陣來,我希望更多人看到這點。

這也是為什麼需要更多人一起關注《國土法》,當一切都攤開在陽光下,利益團體的施壓與綑綁就不得不收斂,讓有心人撐更久,去對抗上級與外界不合理的要求。

Q6:現階段,「地球公民基金會」有哪些關心土地議題的具體作法?

潘:長期來說,我們會辦理一系列工作坊,邀請專家釐清來解說《國土法》的脈絡與規劃,並廣邀大眾參與討論。但眼下這個時機點,我們有更迫切的工作,就是凝聚公民共識,清楚表達公民訴求。

520新政府新人事即將上任,新政府在選舉期間全面避談國土政策,內閣也多以財經為主導,《國土法》的理想是否會被輪替、能否持續,實在令人憂心。我們希望新政府在上台前,要很清楚的知道人民要什麼──我們要一部確確實實的《國土法》,不容《國土法》被有心人士扭曲,重蹈過去的弊端。

318兩周年 民間仍緊盯自由貿易 主張TPP不應傷害台農

$
0
0
本報2016年3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因反對服貿協議而起的318運動,轉眼已兩周年,在政權輪替之際,「經濟民主連合」於17、18兩日舉辦論壇,除了強調服貿、貨貿、自經區與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台灣發展都是負面衝擊,持續表達反對立場;更討論新舊政府都有高度意願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經濟學者陳吉仲主張,面對談判,必須把農業在生態、環境與景觀等各方面的多元價值彰顯出來,才有可能做出不傷害台灣農業的決定。

二週年 經民連辦論壇著眼TPP衝擊

經濟民主連合舉辦318兩周年論壇。攝影:賴品瑀。

賴中強:服貿、貨貿與亞投行 都是負面衝擊

當時因為對馬政府服貿協定的黑箱程序與中國因素引起社會不滿,在民眾的大規模響應下,318運動提出「退回服貿」、「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先立法再審查」、「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等四項訴求,雖然抗爭現場早已退場,但原「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轉為「經濟民主連合」兩年來仍堅持攻防,目前服貿協議的生效仍處凍結狀態、貨貿協議亦未完成簽署。

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包括ECFA、服貿、貨貿、自經區、亞投行等對中經貿政策,執行的是國民黨與共產黨政府「先經後政」的談判路徑;然而,檢視馬政府財經官僚所謂「台灣經濟的出路」的宣稱,卻可發現是基於錯誤而過時的假設而來,包括假設關稅是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將自由貿易協定(FTA)覆蓋率等於零關稅率、不加入區域貿易協定即是鎖國、高估中韓FTA對台灣產業的衝擊、假設亞投行可以為台灣企業擴張市場。

賴中強解釋,服貿、貨貿與亞投行對台灣都是負面衝擊。服貿將醫療照護徹底商品化外,開放中資經營金融、電信、廣告、印刷等產業,更讓中資可藉經濟活動影響台灣的民主制度運作。

邱俊榮:貨貿犧牲勞工權益  養肥狼群

而貨貿大量開放中國農工產品進口,犧牲農民與基層勞工權益,換得石化、面板、汽車等財團的短期效益。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提醒,「我們要出口的就是紅色供應鏈要發展的。」他更指出台灣目前出口了很多中上游產品,沒有最終產品,因為下游早已外移至中國,「上游養的又肥又大」,只能走低價搶單,過份依賴中國的結果,反拖垮台灣自身產業升級的腳步。

邱俊榮警告,更嚴重的是,恐讓台灣產業面對的是競爭對手是「有國家撐腰的狼群」。

曾昭明:加入亞投行  助中國惡化勞工與環境標準

至於亞投行,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協會秘書長曾昭明批評,除矮化台灣主權外,更可能協助中國惡化勞動與環境標準。「最快賺到最多錢,」他如此形容亞投行,指出亞投行並非一般商業銀行,而是中國為解決自身產能過剩問題,專門投資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

曾昭明提醒,除了台灣根本無鐵路、水壩工程相關產業可因此得利外,中國標榜的高效率,更是從資訊不公開、不受公民監督而來,對生態、環境、人權與勞動條件等將造成的衝擊讓人擔憂,他提醒世人,回想中國是如何建設三峽大壩等案。

新舊政府都想加入的TPP  對台衝擊仍有疑慮

持續反對貨貿、服貿、亞投行的想法,在此318周年論壇中較無爭議,立委徐永明也到場表達時代力量黨抱持相同立場,但加入美國為首TPP是否就是擺脫對中國依賴的關鍵?雖然新舊政府都對TPP有高度的意願。但台灣是否能順利加入、加入是否對台灣產業有幫助、台灣又能怎麼在談判中讓農業受到最小的衝擊?則有多方討論。

許博任:受益產業與蔡英文創新政策方向不相符

綠黨秘書長許博任與台大跨領域創新專案博士後研究吳啟禎皆認為,比起經貿意義,TPP更多了地緣政治意涵,TPP作為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工具,其「堵中」戰略明顯。
但是否對台灣的產業升級有幫助,許博任指出,目前顯示受益產業可能落在紡織、石化、金屬、塑膠、成衣、汽機車零配件,與蔡英文推出的「五大創新」,綠能、亞洲矽谷、生技醫療、國防航太、智慧機械並非相符。

陳吉仲:面對談判  要彰顯農業的生態環境等價值

而目前TPP第一輪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智利、墨西哥、秘魯、澳大利亞、汶萊、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越南、日本等12國,多為農業大國,也讓不少人擔憂台灣農業再受衝擊。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主張,應探討「如何讓TPP不會傷害台灣農業 」。

關於最受關注的萊克多巴胺美豬是否有可能「開放、但進不來」?陳吉仲指出,若師法日本,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豬牛肉進口,但不允許國內農民使用,若加上積極查驗與產品標示,讓消費者有兩種選擇,在價差不大狀況下,就可能在自由競爭的狀況下達成「開放卻進不來」,而政府更可以從豬隻保險、防疫、輔導豬排泄物做綠能等,讓豬農獲利再增加,將是消費者與產業的雙贏。

陳吉仲更強調,在簽約談判過程中要如何不犧牲農業,還是端看政府看待各種產業。若能不只計算產值,而是看重農業對生態、環境、景觀、文化、糧食等含意,能體認到是「全民的農業」,才有可能不做出為了工業犧牲農業的決定。

「日本如何保住五大農作?」陳吉仲指出,日本因為重視稻米在文化上的意義,寧可用汽車產業的關稅期限來換保護稻米16年,希望台灣的政府也可能有這樣的思考,並且為此做足完整的評估與談判準備。

如果一定要加入TPP可以如何因應?陳吉仲認為,一為調整保價收購制度,並實施綠色對地的環境給付,再者,將小農集合成各種農民團體,把生產、包裝、行銷、標章制度垂直整合起來,建立台灣品牌。陳吉仲表示,對台灣農產的品質有信心,若有明確的標示,對台灣的農業與消費者的食安將是雙贏。

關懷野生動物請保持距離 莫要愛之反害之

$
0
0
作者:李玲玲(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被譽為「生物多樣性之父」的哈佛大學教授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 曾經寫過《親生命性 (Biophilia)》一書,該書指出人類天生就有與其他生命系統緊密聯繫的傾向。或許正是因為這種親近自然、親近其他形式生命的本能或天性使然,無論居住的環境多麼都市化、多麼疏離自然,人類都會設法找出時間的空檔,逃離水泥叢林,到郊外擁抱自然,即便是欣賞野花、野草,看看野生動物,都令人感到無限愉悅。

我們和野生動物的關係是複雜、微妙的,而且依歷史、社會、文化和態度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把野生動物視為珍饈,或是把野生動物視為寵物,代表的是兩種極端的關係,聰明的人似乎應該在兩個極端中求取中道。當文明的進程發展到21世紀的時候,我們和野生動物最恰當的關係就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人類和野生動物的距離太近,不利於任何一方。對野生動物而言,人類太過靠近,甚至企圖觸摸,會干擾野生動物的正常行為、造成野生動物的緊迫:牠們會被迫打斷原本的活動模式,包括覓食、求偶、育幼、休息等,或是被迫逃離原本舒適、安全的棲地,緊迫更可能影響荷爾蒙分泌或導致免疫力下降,進而影響牠們的成長、繁殖、甚至存活。對人類而言,有些野生動物看似溫馴可愛,實則蘊藏危機,人類靠得太近,可能使野生動物感到威脅,反擊或攻擊人類,造成傷害。更大的風險在於人類和野生動物有許多彼此共通的傳染疾病,近距離的接觸會顯著增加疾病的傳播,弄得兩敗俱傷。

除了接近野生動物,有些人還喜歡餵食野生動物。姑且不論餵食動機的好壞,餵食的結果大都會影響野生動物的覓食行為與營養均衡,長期倚賴餵食,還會使牠們喪失自然覓食的能力、降低對人類的警覺性,使得牠們更容易遭致另一批人 (包括懼怕野生動物的人、不喜歡野生動物靠近的人、甚至獵人) 的傷害。另一方面,被人餵食慣了的野生動物,也有可能反過來騷擾、攻擊人類,或是進入農田為害作物、進入人類住處破壞器物。

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有此一說:「被餵食的動物就和死了的動物沒有兩樣 (A fed animal is a dead animal)」,因為在大峽谷曾有許多開車的人餵食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因而太靠近馬路而造成交通事故,獸死人傷;還有許多野生動物對人類的攻擊性過強或是過度依賴人類餵食,使得國家公園人員必須將牠們以安樂死的方式處置,讓這些原本以保育野生動物為職志的人員痛心不已。因此他們呼籲:「讓野生動物保持野性,對彼此都更安全。」

左圖,溫哥華市禁止餵食野生動物,宣導野生動物並非寵物,請大眾尊重其野性的標示。圖,大峽谷國家公園禁止餵食松鼠,以免感染鼠疫的標示。

大峽谷國家公園「讓野生動物保持野性」的標示

因此,全世界許多國家公園或保護區在歡迎大眾親近自然的同時,也嚴格要求造訪者尊重野生動物的天性,不但禁止餵食,同時規定與野生動物保持人獸彼此都安全的距離,不得用任何的方式騷擾、影響牠們的行為。

或許有人會問,在保護區外的很多地區不都用親近野生動物、餵食野生動物的方式吸引遊客嗎?有些遊憩區甚至宣稱這樣可以激發遊客的愛心。然而,真正愛護野生動物的經營者越來越注意到人類與他們所照顧的動物不能太過親近,否則會有許多潛在的傷害,包括生理緊迫和疾病的感染等。

去 (2014) 年一篇發表在「生物保育 (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的論文指出,由於動物腎上腺皮質激素代謝物 (glucocorticoid metabolites, FGCMs) 的多寡可以反映動物生理緊迫的程度,一群科學家便透過測量中非共和國數群低地大猩猩糞便中的FGCMs 含量,來比較這些大猩猩生理緊迫的程度。其中一群大猩猩長期習慣人類(包括研究者和生態旅遊者)在附近活動,另一群短期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第三群正在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還有一群尚未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

結果顯示,三群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中,短期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和正在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兩群大猩猩糞便中的 FGCMs 含量顯著高於尚未習慣人類的大猩猩。長期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糞便中FGCMs的含量也高於未習慣人類的大猩猩,而且幾乎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短期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糞便中FGCMs的含量則略高於長期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惟其統計差異尚不顯著。正在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群糞便中 FGCMs 的含量最高,且在接觸人類後第 21 天達到高峰,顯示 FGCMs 有累積效應。研究也發現,在人類不遵守至少應與大猩猩保持 7 公尺距離的規定時,或是有醫療干預時,大猩猩糞便中 FGCMs 的含量特別高。

以上結果明白地指出,即便是所謂「長期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仍然會呈現生理緊迫,牠們糞便中的FGCMs含量遠高於尚未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而與短期習慣人類在附近活動的大猩猩沒有顯著差異。因此,牠們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完全的習慣人類在牠們左右活動。此外,若不和野生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就會使牠們產生緊迫,這也充分說明了「保持距離」才是減少野生動物生理緊迫、愛護牠們的適當方式。

馬來西亞沙巴省的西必洛紅毛猩猩復育中心 (Sepilok Orangutan Rehabilitation Center) 成立於 1964 年,主要是收容失去雙親、受傷或被沒收的紅毛猩猩和其他瀕危動物,並幫助牠們康復的機構。這些被暫時收容的紅毛猩猩在經過六個月的檢疫後,就會由中心的人員教導牠們如何自行覓食,並重新適應森林中的生活;之後再經過全面的健康檢查,才會被野放到附近的森林裡。

為了進行大眾教育與籌措營運所需的資金,西必洛中心曾每天開放兩次,讓參訪者參觀中心人員餵食自由活動的紅毛猩猩、長尾獼猴及豬尾猴。不過,中心禁止參訪者吸煙、飲食、隨地吐痰、攜帶藥物、袋子或驅蟲劑,並且餵食動物的場地與參訪者所在位置至少相距 10 公尺。每次參訪的時間不長,僅約 30 分鐘,但從不限制參訪者的數量。該中心每年大約有100,000人次參訪,西必洛中心的紅毛猩猩和獼猴不會像完全野生的靈長類那樣常在高樹上活動,因此牠們比真正野生的靈長類更容易接近人類,難免造成參訪者和這些靈長類的直接接觸。

為瞭解參訪者、紅毛猩猩和獼猴之間病原體傳播的風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和馬來西亞沙巴野生動物部門的團隊自2007年起在西必洛紅毛猩猩復育中心以問卷的方式調查到該中心參訪者的健康狀況。在633位完成問卷的參訪者中,大約有超過一半的人說他們正在接種肺結核、A型肝炎、B型肝炎、脊髓灰質炎和麻疹疫苗。雖然造訪西必洛的遊客大多來自流感相當普遍的溫帶地區,從事與醫療相關職業的受訪者中,高達67.1% 並未施打流感疫苗。此一結果和國際旅客疫苗接種率很低的研究結果相符,這個結果更顯示要求遊客在造訪有野生動物 (尤其是人類以外的靈長類野生動物)的旅遊地點時,應該提出標準化疫苗接種證書的重要性。

西必洛的研究也發現,在2007 年15% 的受訪者都有咳嗽、喉嚨痛、鼻塞、發燒、腹瀉和嘔吐等症狀,而最近曾與牲畜、其他地點的野生動物、或不明的寵物接觸過的人,有呼吸道症狀的比例更高。這些結果顯示許多已經生病或具潛在感染性的遊客還是會參觀野生動物區,從而提高了將病原體傳播到野生動物 (包括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動物) 甚至附近居民的潛在風險。有些遊客可能會忽視這些風險,但還有更多人根本不知道或不了解這種風險。他們不但低估了自己潛在的疾病傳播能力,也低估了自己受感染的風險。

西必洛在 2009 年又收集了650份問卷調查。受訪者中有48% 曾到其他國家去參觀猿、猴,其中僅有11% 的受訪者瞭解參訪地區的相關公共衛生規定,而認為這些公共衛生規定被妥善執行的人只有 5.7%。儘管96% 的受訪者知道人類可能會給野生動物帶來疾病,仍有35% 的受訪者想要觸摸猿、猴,此一問題實在值得關注。

研究人員在同年取得600位西必洛參訪者的咽喉抹拭、唾液和漱口水的樣本,其中529個樣本成功取得核酸,足以用來判定各型的流感 (A型、B型或H1N1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 (A型或B型)、偏肺病毒 (A型或B型)、柯薩奇病毒、鼻病毒、腺病毒 (B型或E型)、博卡病毒和冠狀病毒NL63、HKUI (229E oc43株)。結果發現感染了病毒的遊客為6.24% (33人帶有9種不同病毒)。自報在過去的24小時內已有症狀的受訪者帶有呼吸道病毒的機會比一般參訪者高出三倍。雖然這些遊客對環境保護和觀賞瀕危動物的興趣很大,卻幾乎完全忽略了自已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可能讓牠們所關愛的野生動物感染疾病。

從以上的兩個研究,可以一窺人類和野生動物親近互動的各種風險,足以支持野生動物「可遠觀不可褻玩」的論點。真正關心、愛護野生動物的人,應該和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尊重牠們的自然行為,不給牠們壓力,更不給疾病傳染留餘地,以免愛之適足以害之。

Viewing all 198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