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球黑面琵鷺數量為3,356隻,其中台灣2060隻佔61.3%,全球最大越冬地仍為台南曾文溪口,數量為963隻,佔全球總數29%。無論全球或台灣普查數量都創新高,朝著族群越來越穩定發展,學者推估7000隻的數量才能讓黑琵擺脫瀕絕的陰影,台灣是否預備好迎接逐年壯大的黑面琵鷺族群?曾文溪口濕地的經營管理是關鍵。
搶救廚房大作戰 鎖定曾文溪口
中華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世鵬表示,過去黑面琵鷺聚集之處都以台南七股為主,這幾年觀察到有逐漸往南、北擴散的趨勢。這幾年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調查也顯示,主棲地及「東魚塭」的族群數量顯著減少,是否因食物減少、周邊棲地增加有關,還需進一步探討。
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郭東輝即認為,擴散代表原棲地資源不足,台灣雖然畫設很多棲地,卻缺乏經營管理,食物來源不夠充足,「把這些餐廳(棲地、濕地)擴大規模,食物越多,越可能容納更多黑面琵鷺。」
黑琵保育最艱辛的挑戰就是魚源缺乏,台灣則取決於能否與養殖漁業共生。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陳添水與中興大學特聘教授林幸助的研究中,發現近幾年人為干擾程度增加及魚塭養殖型態改變,可能是曾文溪口與四草濕地黑面琵鷺數量降低的原因;原本季節性(固定曬池)淺水養殖魚塭轉變為長年性淺水與深水養殖魚塭,使得原本的棲地,食物量供不應求。
國家雖劃設「黑面琵鷺保護區」保育黑面琵鷺及伴生候鳥,不過位於曾文溪口北側的東魚塭,更是歷年研究記錄中,黑琵長期主要覓食及夜間活動場所,其重要性不亞於對曾文溪口主棲地之依賴。
以往漁民在池深約1公尺的魚塭養殖虱目魚,冬季收成之後,將水逐漸放乾到約30公分,池子維持的水量仍能讓一些魚蝦、底棲類生物存活,這種所謂的「淺坪式養殖」方法,幾乎是渡冬的黑面琵鷺最愛光顧的地方,吸引上千隻黑面琵鷺,成為重要的棲息地。但淺坪式養殖經濟效益低,高經濟魚種只能深水養殖,高出淺坪養殖每單位3~4倍,逐漸替代淺坪式養殖。
縣市合併前,台南縣政府為了避免衝擊東漁塭區的漁民權益,讓原佔墾漁民可重新辦理登記承租,將彼此關係合法化,承租漁民為了經濟效益,部分轉租出去,或改為池深1.5~2公尺深的水池,終年不放乾,維持相同水位的深水養殖,改變地貌與環境。少了避風的紅樹林、也沒有可吃的魚兒,疑似黑琵減少的主因。每次提到黑琵保育,東魚塭放租政策以及養殖方式就會浮上檯面,成為關注焦點。
去年媒體即點名占地約300公頃的東魚塭,因放租政策不當,造成黑琵度冬數量逐年減少,甚至掛零。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隨即回應「租約要求漁民必須維持友善黑面琵鷺覓食的『淺坪式養殖』,而且明確反對挖深的「深底養殖」方式」,「違反者可以終止租約隨時收回……顯然市政府並沒有依約執行」。
此外,東魚塭在同意出租給漁民(保障漁民生存權)的條件下,準備移交給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來管理。質疑為什麼台江沒有接管東魚塭?
但是,深池養殖真的無法友善黑面琵鷺嗎?
養殖業者表示,問題不在於魚池的深度,而在於冬季水池放乾與否。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理事吳世鴻指出,讓黑面琵鷺有得吃,不在於深池或淺坪養殖,關鍵在於曬池。
「深堵(池)虱目魚塭一樣會怕病菌滋生而曬坪,只是沒有每年都曬。」他說,漁民在20年前逐漸棄淺坪而改深池,是因深堵的虱目魚產量大且價格好,又較不用擔心冬天的寒害;相較於深池養殖,一些長期荒廢陸化的魚塭,反而更不利黑琵覓食。
同樣的道理,淺坪式魚塭如果冬季不放乾水,45公分的水池還是不能讓黑琵使用。鼓勵漁民每年冬季放乾水池,留下約15公分的水以及雜魚,才是解決之道。
「鹹水淺坪虱目魚塭的養殖方式,確實對生態環境及黑面琵鷺有相對上較友善之處,但並不能就此否認或忽視深池魚塭及其他廢棄、休養魚塭及濕地的保育功能。」吳世鴻解釋,深池養殖的利益高於淺坪養殖數倍,尤其淺坪養殖的氣候風險過高,已經回不去傳統的養殖方式。」
他認為,東魚塭不管租約是否要求淺坪式養殖,至少須要求承租者每年有一定面積進行曬池,曬池的面積增加,就能提供黑琵食物來源。光是這個動作就是友善環境的做法。
「族群數增加與繁殖棲地有關,度冬棲地重點在於降低死亡率以及提供充足的食物。」他說,最近幾年因病死亡的黑面琵鷺,無論是肉毒桿菌或腸病毒,都與吃的食物有關,顯示未有安全覓食的環境,因此需要注意的是覓食環境的健康。
另外,東魚塭給國家公園管理比較好?
吳世鴻認為增加黑琵覓食環境,與其期待私人魚塭改變,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不如最好將七股、四草園區內,實質管理範圍內的數千公頃魚塭、鹽田及濕地,進行改善及營造,讓乾涸的廢棄魚塭、鹽田重現濕地生態功能,讓黑面琵鷺年復一年減少的主棲地重新吸引黑面琵鷺回來棲息。
註2002年10月15日經農委會公告劃定634公頃的「台南縣曾文溪口黑面琵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其中300公頃為「黑面琵鷺保護區」,稱為主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