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8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製造者付費! 回收基金虧損 六種容器處理費三月起調漲

$
0
0
本報2016年2月29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為補貼廢容器回收廠商,環保署定期向容器製造廠商收取清除處理費,以作為資源回收基金財源。但鐵、玻璃、鋁箔包、紙盒包、未發泡聚苯乙烯(PS)、發泡聚苯乙烯(俗稱保麗龍)六項容器的回收基金卻長期虧損。為健全基金財務,環保署決定向製造商加收費用。3月1日起進行第一階段調漲,漲幅10%至87%不等。

不過,受影響最大的保麗龍容器業者卻認為此舉無助於補足基金漏洞,廠商認為地下製造工廠多未繳錢,一味向合法廠商加收費用,終將導致合法廠商倒閉。

環保署容器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表 製圖:陳文姿

環保署容器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表 製圖:陳文姿

入不敷出  六項容器回收基金長期虧損

環保署於去年7月公告修正「容器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指出鐵容器、玻璃容器、鋁箔包、氣密或液密包裝紙容器(不含免洗餐具)、塑膠容器(PS 未發泡)、塑膠容器(PS 發泡)等六項容器的回收基金,因平均每期收支虧絀,為健全基金財務,將分批提高向廠商收取的清除處理費。

除了玻璃容器自2017年起才實施外,其餘五項均自3月1日起進行第一波調漲,2018年再進行第二波。漲幅則依材質而定,從10%至87%不等。鋁容器、紙製平板容器、保特瓶(PET)、PVC、PP/PE等其他容器則不調整。

資源回收基金運作 製圖:陳文姿

資源回收基金運作 製圖:陳文姿

基金虧損另有因? 廠商不平

此次調整主要是針對容器製造業者,廠商表示,除了自行吸收成本,也可能調漲容器價格。回收端的補貼價格沒有調整,預估對回收率影響不大。

保麗龍杯製造廠禹尚企業總經理特助張明華認為,向製造業者收取的處理費高過給回收商的補貼,理論上不應發生虧損。問題出在地下工廠未確實繳交處理費,製造的廠商多,繳錢的廠商少,才會發生基金虧損的問題。

張明華也質疑,過去都說保麗龍回收率差,既然回收率差,那補貼就不會支出太多,何來基金虧損的問題?他無奈表示,從每公斤37元調高到近70元,只會讓合法廠商倒閉,或是把合法廠商逼向地下化,最後只剩逃漏繳費的廠商。

對此,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會組長李守謙解釋,以保麗龍為例,過往所收取的處理費是每公斤37.29元,扣除20%作為基金的營運管理,還要支出36元的回收補貼費,實在入不敷出。雖然2015年10月起已將補貼調降至31.61元,但過去累積的虧絀實在過多,才必須向廠商多收處理費來彌補。

相較於一般的PP/PE等塑膠製造商僅需負擔每公斤7元的回收清除處理費,保麗龍廠商的清潔處理費將近8-10倍,李守謙表示,除了基金的因素外,保麗龍很輕,回收不易,所以給回收商的補貼費要比較高,才能有誘因。

對於非法製造廠商逃漏繳費,環保署表示,平時都有在查核,除了靠檢舉,也會去市面訪查,不會讓好廠商倒楣。

保麗龍回收作業。左:拆解保麗龍壓縮塊,右:被壓扁的保麗龍杯跟泡麵碗 攝影:陳文姿

保麗龍回收作業。左:拆解保麗龍壓縮塊,右:被壓扁的保麗龍杯跟泡麵碗 攝影:陳文姿

左:廢棄PE/PP等塑膠杯,右:廢保麗龍杯  攝影:陳文姿

左:廢棄PE/PP等塑膠杯,右:廢保麗龍杯  攝影:陳文姿


秘魯輸油管破裂 3000桶原油覆蓋亞馬遜叢林

$
0
0
本報2016年2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許祺景編譯;蔡麗伶審校

秘魯主要的輸油管因土石流而破裂,整片叢林覆滿黑色的油污,污染了八個原住民部落賴以為生的河流。

祕魯。圖片來源:Galeria del Ministerio de Defensa del Perú(CC BY 2.0)

祕魯西北部的Morona河。圖片來源:Galeria del Ministerio de Defensa del Perú(CC BY 2.0)

秘魯主要的輸油管破裂,漏油量約3000桶原油已流入亞馬遜地區,污染了兩條當地原住民賴以為生的河流。

秘魯環境評估與執行局(西文:Organismo de Evaluación y Fiscalización Ambiental,OEFA) 表示:從破裂的油管洩漏出來的油都已流入秘魯西北部的Chiriaco和Morona河。當地的部落首領Edwin Montenegro表示,至少有八個依靠這些河流為生的阿丘雅人(Achuar)部落受到影響。

秘魯國營石油公司(Petroperu)表示,輸油管平常每日約輸送5000至6000桶原油,輸油管中的兩處破裂讓整個都停擺。秘魯衛生部(health ministry)宣布,在5個鄰近漏油地區的水質進入緊急狀態。

OEFA表示,若經檢測證實這些一月底二月初的漏油影響當地居民的健康,秘魯國營石油公司將會面臨最高1700萬美金(約5.6億新台幣)的罰款。

秘魯國營石油公司的董事長German Velasquez說:「這需要『一些時間』來恢復營運。」

秘魯國營石油公司負責這些輸油管的業務,同時也精煉這些原油。但因為這幾個月油價下跌,這項業務漸漸減少到每日剩下約5000到6000桶。連日的滂沱大雨打亂了秘魯國營石油公司的清運計畫,這些油污流出石油公司築的阻擋牆並流入鄰近的河川中。

從電視影像中可以看到叢林中的灌木叢完全被黑色的油污所覆蓋,而清運人員從河中提起一桶又一桶的原油。Velasquez說:「土石流很可能是造成第一處油管破裂的原因,但第二處破裂的原因仍然未明。」

OEFA命令秘魯國營石油公司更換破裂的輸油管並加強維修。OEFA在聲明中指出:「很重要的一點,這些漏油並不是單一個案。輸油管不同部分的瑕疵也常造成同樣的緊急事件。」「我們公司正在評估這些70年代所建輸油管的狀況,藉此預防未來任何的漏油情形,這個評估過程可能需要2個月。」Velasquez說。

他否認公司付錢請孩童清理油污的報導,但他說他正在評估是否開除四個相關官員,包括允許孩童清理油污的官員。他說:「秘魯國營石油公司或是太平洋探勘與生產公司(Pacific Exploration & Production)都尚未引用不可抗力條款(force majeure),這條款可以使當事人因為無可避免的意外事故或事件,而免除責任或義務。」太平洋探勘與生產公司並沒有馬上對此事做出回應。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旅遊新法】這次不賣島! 印尼龍目島永續觀光成焦點

$
0
0
【旅遊新法】系列報導(二)
本報2016年2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編譯;賴慧玲審校

※編按:自助、跟團,旅遊還能怎麼玩?或許你可以試試「責任旅遊」!打破對旅遊的刻板認知,選擇人與環境雙贏的觀光方案,重點是會犧牲享樂,何樂不為呢?不管你是否已經排好出遊計畫,就讓【旅遊新法】系列報導替你找到下一次的旅遊新玩法。

印尼龍目島(Lombok)正面臨巨大的開發抉擇:是否要和它赫赫有名的鄰居峇里島一樣,因為開放觀光而犧牲島內豐富的生態。

龍目島南端的沙灘(Tanjung Aan Beach)景緻。(圖片來源:Hansel and Regrettal)

龍目島南端的沙灘(Tanjung Aan Beach)景緻。圖片來源:Hansel and Regrettal。CC BY 2.0。

下一個峇里島? 龍目島走不同的路

兩島隔著僅40公里的龍目海峽對望,命運卻截然不同。「觀光客已經佔領了峇里島大部分的地區,到處都是飯店、餐廳、酒吧、紀念品店和精品店,龍目島只是還沒變成那樣而已。」英國雅加達旅遊(Jacada Travel)業者愛德華茲(Kate Edwards)表示。

現在,印尼政府正策劃一個生態旅遊計畫,確保原始純淨的龍目島不會像鄰近的峇里島一樣,由觀光客主導發展。

龍目島一直是印尼繼峇厘島之後,公認的下一個國際旅遊勝地。然而,2005年峇厘島發生爆炸案,接著亞洲金融危機襲來,加上種族暴動頻傳、地方政治腐敗、與缺少中央政府資金挹注等因素,龍目島的開發速度非常緩慢。

不過,現在局勢有了新變化。自從2011年新國際機場落成之後,造訪龍目島的觀光客數量大增,從2009年的62萬人次,快速成長到2014年的163萬人次,觀光需求也帶動了島上新的道路和電力供應建設。

隱藏於龍目島山林間的瀑布景色。(圖片來源:shanlung)

隱藏於龍目島山林間的瀑布景色。圖片來源:shanlung。CC BY 2.0。

高級酒店不用塑膠 生態旅遊也很「時髦」

印尼政府已研擬了一項龍目島生態旅遊總體計畫,並編列海外行銷預算。同時,當地新政府要求島上80%的新興旅遊發展應符合生態旅遊的要求。

政府當局表示會謹慎處理龍目島的開發,確保龍目島不會步上峇里島的後塵。

位於龍目島西北岸的西拉海灘(Sire Beach),已經是許多時髦生態旅遊產業的聚集地。由一位藝術收藏家經營的龍目島圖古酒店(Hotel Tugu Lombok),開幕以來標榜不使用任何塑膠製品,進行廢水回收再利用,並將觸角深及社區,為當地村莊執行滅蚊和珊瑚礁復育計畫。

「我的客人告訴我,龍目島看起來就像是20年前的峇里島,」圖古酒店總經理東彼(Attila AE Domby)表示:「差異是,現在當地政府了解到,觀光發展必須強力地導入在地參與的模式,增加當地的工作機會和收入。」

位於一旁2010年開張的西拉海灘別墅(Sira Beach House),雖然頂著昂貴的棕櫚茅草屋頂,砌著雨花石牆,也不忘使用太陽能設備來供應熱水,並利用回收的有機廢料種植蔬菜。來這裡度假的有錢客人們,大啖的是在地食材製成的木瓜沙拉、雞肉、檸檬草咖哩、和烤蔬菜串。

此外,第一個在發展中國家建立高價、永續觀光旅館的安縵國際酒店(Aman Resorts International)集團也相中了龍目島,將在這裡設立濱海飯店。來自北歐的印尼生態地帶(Eco Regions Indonesia)公司則籌畫在天然純淨的龍目島東岸進行兩個大型開發計畫,並承諾將在計畫初始便採行在地參與和環境永續的開發模式。

但是,開發與保育的拉鋸依舊存在。龍目島居民極度貧窮,而環境學者表示,當地政府並沒有資源或心力來遏止破壞環境的經濟行為,包括非法伐木、破壞性漁法(Destructive Fishing)、珊瑚盜採、捕鯊取鰭、和小規模的金礦、銅礦開採等。

「雖然觀光投資暴增,但是污水處理和電力供給的問題仍將是龍目島揮不去的陰影。」經濟學者安迪洛洛(Imanuella Andilolo)在國際地理學會研討會上直言,「問題是,我們要如何維持能讓環境永續的發展,並且同時保護在地社區及其文化資產。」(看系列報導一

走訪傳統市場,可以品嘗到許多當地生產的生鮮蔬果。(圖片來源:Franklin Heijnen)

走訪傳統市場,可以品嘗到許多當地生產的生鮮蔬果。圖片來源:Franklin Heijnen。CC BY 2.0。

 

認識牠,聆賞牠,包容牠:台灣夜鷹

$
0
0
作者:瑭芯(公民記者)

夜鷹棲息地遍布全台,近年來,全國多個鄉鎮都有台灣夜鷹「都市化」現象,在都會區築巢,清晨鳴叫求偶,並常發出音似「逐伊逐伊」或「追伊追伊」的宏亮鳴聲,長達4-5小時,因此遭民眾反映夜鷹太吵擾人清夢。

多以昆蟲為主食的夜鷹,有利於生態環境平衡,移除夜鷹只是不智之舉的下下策,政府應該加強宣導,讓全民更了解夜鷹習性,認識牠對大環境的助益,進而包容牠,與夜鷹共生共存!

多角度看待野生動物,理解牠,包容牠,夜鷹鳴唱只為追愛。野生動物追思會臉書社團製作提供

為愛鳴唱

台灣夜鷹在每年1月底到8月為繁殖期。雌鳥也會鳴叫,但聲音很小,而雄鳥在求偶鳴叫期表現出很強的領域行為,所以天黑後和黎明前的鳴叫頻率最高,台灣夜鷹每次繁殖領域,每窩約2顆蛋,因牠們不築巢,停下來也不停在樹上而是停在地上,所以郊區的夜鷹是直接下在沙地上,停棲城鎮中的夜鷹則選擇寬廣的大樓頂樓地面下蛋,雖說雛鳥由雙親一起照顧到成功離開親鳥領域範圍才視為繁殖成功。但是孵蛋、育雛大部分還是由雌鳥負責,公鳥只負責躲在暗處鳴叫警戒。而夜鷹天敵是有殺手紀錄的鳳頭蒼鷹與領角鴞。甚至犬、貓、老鼠都是會捕食夜鷹的。

夜鷹分布全世界,共15屬83種(Gill 2000),主要分布在南亞地區:印度、中國南部、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而在台灣僅發現有台灣夜鷹(Caprimulgus affinis stictomus)和普通夜鷹(Caprimulgus indicus)二種分布。

在台灣廣泛分布於平地至1100公尺低海拔山區,南橫梅山、天池及塔塔加都有發現記錄。棲地以溪床、農耕地、機場、短草地和城鎮等。李璟泓拍攝

首次發現紀錄 台南市1861年

台灣夜鷹屬於夜鷹目(Caprimulgiformes),夜鷹科(Caprimulgidae) 非保育類特有亞種,別名:南亞夜鷹、林夜鷹、疏林夜鷹、石磯仔。為夜行性中型鳥,體長20至25厘米,頭大,頸短,腳短,翼、尾皆長,張開面大,基部有剛毛。1861年在台南市首次被發現,是台灣普遍的留鳥。(註1)

夜行習性的夜鷹總在薄暮時分,天色漸昏開始活動,因喙短而寬闊,利於邊飛邊撈捕獵食昆蟲,通常在路燈或照明佳的地方飛捕昆蟲。白天多停棲地面休息;且休息時眼微閉,黃色眼圈呈線形。由於全身羽色似枯葉,呈暗褐色,掺雜黑或黃褐色的條紋,保護色極佳,能混淆天敵視覺,因此不被輕易發現;若被發現外敵靠近,成鳥也會做出張嘴威嚇的模樣。

夜鷹保護色極佳,能混淆天敵視覺,即使在人工環境也不被輕易發現,而表現得有點天然呆;但若發現外敵靠近,成鳥也會做出張嘴威嚇的模樣喔。王士豪提供

防制噪音並非完全消除噪音

有些民眾認為聲音太大、尖銳、造成干擾;若以都會噪音而言,同樣進入求偶繁殖期的浪貓叫聲,更勝於夜鷹鳴叫。筆者鄰居也養了一隻護院家犬,一到半夜就無法受控制的上演夜半狗吠,由於浪貓喜歡在護院家犬的屋簷上表演飛簷輕功,挑釁驚醒了睡夢中的狗,這下子,寧靜巷弄總要被貓跳狗吠驚擾一小時以上,也是有住戶能包容,當然也曾聽過微詞,但人類展現愛的包容不該分物種。

台灣夜鷹每年繁殖兩次,繁殖期依各地稍有先後不同,筆者住家鄰近大公園也有夜鷹棲息,筆者就覺得夜鷹求偶鳴叫形同另類催眠曲,不過也聽聞鄰人受不了高分貝嘹亮叫聲而抱怨,當然也有部分人同筆者,願意聆賞夜鷹清亮鳴叫聲,其實只要過了這段求偶繁殖期,牠們便不再每晚高唱情歌,反而會讓人有些懷念。

台灣夜鷹每窩約2顆蛋,直接下在沙地上,有幼鳥成功離開親鳥領域範圍才視為繁殖成功。李璟泓拍攝

面對夜鷹,我們能有不同的態度

一位生態玩家分享觀察夜鷹生態習性,過去夜鷹本來是在郊區開闊的地方,人類開發迫遷到都會區只是原因之一,都會區有夜鷹是因住、商大樓林立,而夜鷹求偶才會追飛,即使迫遷到都會區,也只能選擇沒有人跡的空曠頂樓才能起飛,公園裡能有夜鷹棲息也必須有夠寬廣適合的棲地條件,因為有樹有障礙物,起飛動能很小的牠就無法起飛與降落;把夜鷹比擬成噴射戰鬥機,起飛降落都要夠長的跑道空間,且動線不能有障礙物,就不難理解。

其實公寓頂樓有加蓋有雜物,造成牠們飛行動線不佳就不會停棲。而學校校舍頂樓因管制而無人為干擾,腹地寬闊廣大,是牠們很愛的停棲地。大樓頂樓若也是這樣的環境,將頂樓綠化種些植物牠們也就不會停棲了,而頂樓綠化除了能改善熱島效應,吸收熱能有助散熱,還能美化環境,利用植物可隔濾懸浮粒子的能力改善空氣品質,還能展現出都市生態跳島與多樣生物棲地不同的生態群像。

夜鷹以空中飛蟲:蛾類和其他飛行的小昆蟲,如白蟻為主食,能有效控制昆蟲密度、數量,維持生態平衡!而野生動物追思會則希望大家能用更寬容的心來看待台灣的野生動物;身處都會區的我們應該很慶幸,還有野生動物願意彼鄰而居,牠們不懂牠們的習性成為擾人的節奏,但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該尊重大自然的恩賜,放下負面印象、改變一下觀點,走進夜鷹的世界,認識夜鷹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用聆賞的態度來包容夜鷹鳴叫問題,或許所謂「擾民」,也只是人鳥和諧共存的過渡現象。

註1:參考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鳥類資料庫

【鯨彩一生】抹香鯨前世今生 坎坷的認祖歸宗路

$
0
0
作者:蔡政修(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2004年擱淺後運送到成大的過程中,在台南金華路上那隻「爆炸」的抹香鯨?而2015年10月,又有一隻大抹香鯨上岸到台灣。

抹香鯨在人類捕鯨史中,長期為主要捕鯨對象。所以1851年的梅爾維爾【白鯨記】是以抹香鯨為主角也就不會太讓人感到意外,除了這點讓他們在人類歷史中的貢獻外,像是龍涎香等有高度經濟價值的產物都是從抹香鯨身上產出的,所以幾乎每個人對於聽到抹香鯨這個名詞都不陌生。而現生的抹香鯨在齒鯨類群(生物分類上的齒鯨亞目 Odontoceti)中只有一科一屬一種,而且是體型最大的齒鯨類,身長可達18公尺。

抹香鯨。圖片取自:Wilson, D. E. and Mittermeier, R. A. eds. 2014. Handbook of the Mammals of the World. Vol. 4. Sea Mammals. Lynx Edicions, Barcelona.

抹香鯨。圖片取自:Wilson, D. E. and Mittermeier, R. A. eds. 2014. Handbook of the Mammals of the World. Vol. 4. Sea Mammals. Lynx Edicions, Barcelona.

而在2015年末的這一陣子,抹香鯨一家也是蠻出風頭的,有電影來刻畫出他們在自然界中的威力(2015年 In the heart of the sea 白鯨傳奇:怒海之心),也有抹香鯨的化石被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所啟發而命名的抹香鯨化石物種(學名為 Albicetus oxymycterus)。

這些都不斷的提升了抹香鯨的知名度,不過大概就好像「鯨」怕出名,豬怕肥,有了名氣,似乎不免連祖宗十八代都會被起底?!抹香鯨的家族史中有什麼人才呢?他們又是從那裡來的呢?

最古老的抹香鯨

在化石紀錄中,目前所知道最古老的抹香鯨化石大約生活在2500萬年前的漸新世(Oligocene)。而這化石是在目前的阿薩拜疆(Azerbaijan)地區所發現的。

如果不是因為有這個抹香鯨的鯨魚化石,薩拜疆這個國家對我來說依舊很陌生。阿薩拜疆的地理位置大概土耳其的東邊,伊郎的北邊。而在2000多萬年前的時候,這一大塊地區都是沈浸在海中,也因此到目前為止發現了不少鯨魚化石的紀錄。

這件目前被認為最古老的抹香鯨化石是在1970年的時候由在喬治亞(Georgia,阿薩拜疆西邊的鄰國)的古生物學家姆契德利澤 (G. A. Mchedlidze,1931-2009年)所命名為 Ferecetotherium kelloggi的。fere 在拉丁文中有類似或是接近的意思,而 cetotherium 則為鯨魚;而kelloggi 是姆契德利澤將這新發現的鯨魚物種名稱獻給另一名在美國的古生物學家凱洛格(Remington Kellogg)。也因此或許這鯨魚化石的中文名稱可以用凱洛格鯨。

有趣的是,當時姆契德利澤為這新鯨魚物種命名「凱洛格鯨」的時候,並不認為這是一種抹香鯨,而是另一種已經完全滅絕的齒鯨類。

凱洛格鯨 Ferecetotherium kelloggi 的下顎骨。圖片取自:Mchedlidze, G. A. 1970. Osnovnye cherty paleobiiologicheskoi istorii kitoobraznykh. Akademia Nauk Gruzinskoi S.S.R., Institut Paleobiologii, Metsniereba P

凱洛格鯨 Ferecetotherium kelloggi 的下顎骨。圖片取自:Mchedlidze, G. A. 1970. Osnovnye cherty paleobiiologicheskoi istorii kitoobraznykh. Akademia Nauk Gruzinskoi S.S.R., Institut Paleobiologii, Metsniereba Press, Tbilisi.

六年後(1976),姆契德利澤受到其他研究的影響,有了新的想法,轉而認為凱洛格鯨應該是一種早期的鬚鯨!(這一部分的細節,日後會試著在談早期鬚鯨演化的故事中來詳細說明。)

在將近40年前的時代,資訊的交流並沒有現在的那麼方便,但現在只要有心,用網路搜尋一下,大概都會搜出一些相關文章,但是當時的年代要找資料的話,通常都要等個一年半載的才會拿到相關的資料。再加上當時姆契德利澤的研究文章(1970和1976等)是用俄羅斯文寫的,所以姆契德利澤所命名或是研究的鯨魚化石並沒有很廣泛的為人所知(在當時的環境下,英語已是在科學研究中很強勢的語言)。

到了1984年,姆契德利澤於1976年用俄羅斯文寫的關於鯨魚化石研究書籍有了英文翻譯(原文的書名《Osnovnye cherty paleobiiologicheskoi istorii kitoobraznykh》。英文翻譯後的書名為《General features of the paleobiological evolution of Cetacea》),而隔年巴恩斯(L. G. Barnes)就在海洋哺乳動物科學期刊(Marine Mammal Science)寫了一篇文章,指出姆契德利澤命名的凱洛格鯨應該是屬於抹香鯨家族的人,而不是其他的齒鯨或甚至是鬚鯨。

從巴恩斯寫了這篇評論文章後,至今已經邁進30個年頭,當提到最古老的抹香鯨化石的時候,人們總是想到在阿薩拜疆所發現的2000多萬年前的凱洛格鯨,但嚴格來說,凱洛格鯨並還沒有完全被確認真正是應該被歸類在抹香鯨家族的一員(如我們在上述所講的一樣,凱洛格鯨已經至少換過兩次名字了!而這樣的情形在化石的研究中,其實很常見)。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針對凱洛格鯨的新研究來幫他驗明正身。

而另一個抹香鯨家族的成員在認祖歸宗的過程也是挺坎坷的。

鯨魚、海象傻傻分不清楚

在一開頭的時候,我們有提到最近2015年12月有抹香鯨的化石被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所啟發而命名的抹香鯨化石物種(學名為 Albicetus oxymycterus)。

耐人尋味的是,這化石抹香鯨已經被寄養在海象家族90年了!去年(2015年)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所發表的新研究才將他正名,正式歸回抹香鯨家族。

大概很少人會將海象和抹香鯨搞混。但是在古生物學的世界裡,非常有趣的是,我們常常要靠著僅存的化石來判斷,雖然我們藉著看更多的標本來減低誤判的機會,但是出差錯的狀況也是時有所聞。

Albicetus oxymycterus 的學名是由拉丁語的 albus(白色)和 cetus(鯨魚)組合而成,所以有白鯨的含義,是博爾司馬(A. T. Boersma)和派恩森(N. D. Pyenson)紀念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所取的名稱。而 oxymycterus 是在1925年的時候,由 凱洛格(R. Kellogg)用希臘語 尖銳(oxy)和鼻子(mycter)所命名的,所以有尖鼻子的意思。也因此這個化石抹香鯨的中文名稱或許可以被翻譯為──尖鼻白鯨(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是抹香鯨家族的人,不是在大家另外熟知的小白鯨家就是了)。

尖鼻白鯨 Albicetus oxymycterus 頭骨的復原圖,灰色的部分為化石有保留的部位,右下角的比例尺為 20 公分。圖片取自:Boersma, A. T. and Pyenson, N. D. Albicetus oxymycterus, a new generic name and redescription of a basal physeteroid (Mammalia, Cetacea) from the Miocene of California, and the evolution

尖鼻白鯨 Albicetus oxymycterus頭骨的復原圖,灰色的部分為化石有保留的部位,右下角的比例尺為 20 公分。圖片取自:Boersma, A. T. and Pyenson, N. D. Albicetus oxymycterus, a new generic name and redescription of a basal physeteroid (Mammalia, Cetacea) from the Miocene of California, and the evolution

尖鼻白鯨首先在1925年時由凱洛格 (R. Kellogg,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凱洛格鯨的名稱擁有者)所研究並且命名為 Ontocetus oxymycterus。當時凱洛格認為這件新發現的鯨魚化石和在1859年由萊迪( J. Leidy)所命名的一種鯨魚化石 Ontocetus emmonsi 很像,所以在1925年的時候將新的鯨魚化石命名為 Ontocetus oxymycterus,已呈現出這兩種鯨魚的相似性。

但其實在1869年時,萊迪就已經意識到他在10年前(1859年)所命名的那個新鯨魚物種,有可能根本就不是鯨魚,而有可能是海象。

一顆牙齒定終身

為什麼會有鯨魚、海象傻傻分不清楚這樣的情況呢?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萊迪在 1859 年命名的 Ontocetus emmonsi只有依據「一顆牙齒」!

J. Leidy(萊迪)於 1859 年命名新的鯨魚的模式標本。目前確認其真實身份為海象的犬齒!圖片取自:Kohno, N. and Ray, C. E. 2008. Pliocene walruses from the Yorktown Formation of Virginia and North Carolina, and a systematic revision of the North Atlantic Pliocene walruses. Virginia Museum of Natural

這樣的想法在之後及最近的研究(像是 M. Chruchill 等人於2015年在演化期刊 Evolution 所發表的研究文章)都指出當時萊迪在 1859 年所命名的那個物種確實應該就是海象,而不是鯨魚化石。所以 Ontocetus這一個生物學分類上的屬(genus)是應該被歸在海象這一個大家族裡,而當時在1925年由凱洛格所命名的 Ontocetus oxymycterus 則是屬於鯨魚中抹香鯨這一家。

因此很明顯的,Ontocetus oxymycterus 需要一個新名字來正名!而結果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尖鼻白鯨(Albicetus oxymycterus)。

尖鼻白鯨生活在大約1千6百萬到1千4百萬年前的東太平洋沿岸,在現在的美國加州附近。

現生的抹香鯨幾乎分布在全球各個角落。雖然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好幾種抹香鯨的化石物種被發現及命名,而其廣泛的地理分布(如生活在目前中亞一帶的凱洛格鯨及太平洋東岸的尖鼻白鯨)及長遠的歷史(如2000多萬年前的凱洛格鯨和1500萬年前左右的尖鼻白鯨)都暗示著抹香鯨家族史在全球海洋歷史中佔有一席的地位(但化石紀錄目前還是只能說著斷簡殘篇的家族史,像是凱洛格鯨和尖鼻白鯨到目前為止都各只有這麼一件標本被發現)。

而台灣除了最近(2015年10月)及2004年全球注目的爆炸抹香鯨吸引了眾多的目光之外,目前還沒有在抹香鯨的化石留下正式的紀錄。不論是現生或是化石的抹香鯨都遍佈了天涯海角,其抹香鯨的形象,不論是因為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最近的新電影 In the heart of the sea 白鯨傳奇:怒海之心、人類長期以來對於抹香鯨的獵捕或是因為他們龐大的體積及在海中優雅、迷人及難以捉模的蹤跡,都在人們的心中佔據了一個角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從台灣發現的化石紀錄會在抹香鯨的家族史中寫下新的一頁!

 

20世紀海面上升最快 研究:人為暖化是禍首

$
0
0
本報2016年3月1日綜合外電報導,許祺景編譯;蔡麗伶審校

過去2800年以來,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快了好幾倍。新研究證實,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暖化為海平面加速上升的原因,且到了2100年海平面可能會上升131公分

 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CC BY-NC-ND 2.0)

洪水。圖片來源: 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CC BY-NC-ND 2.0)

國際研究團隊針對世界上數個不同地點進行檢測,持續追蹤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以來海平面的變化。

科學家警告,工業化是溫度加速上升的罪魁禍首。在1880年代與工業化之前,海平面每世紀最快約上升3到4公分。以2000年以來的海平面平均值為準,這段期間內全球海平面一直保持在平均值正負7.6公分的範圍內。可是20世紀全球海平面已經上升了14公分。

根據2月22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的二份不同研究中皆預測,因工業或汽車所排放之溫室氣體量的多寡,2100年時全球海平面將上升28到131公分之間。

研究的主要作者(lead author)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地球及行星科學系(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教授Bob Kopp回顧了過去3000年來的海平面高度,他表示:毫無疑問20世紀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最快。

「海平面上升速度最快的原因是因為20世紀溫度的增加,而溫度增加的原因則是化石燃料的使用。」

研究作者們表示,20世紀海平面上升幾乎都是人為造成的。另外一份由Kopp與其他科學家共同研究但尚未發表的報告同樣發現,從1950年以來,美國27個海岸遭到淹沒的案例中,約有2/3與人類造成的暖化有關。

研究的共同作者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PIK)的 Stefan Rahmstorf則說,如果海平面如預測中不斷上升,只要上升45公分就會造成許多問題並讓人們付出許多代價,其中例如風暴潮(storm surge)的產生。「溫度與海平面高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我多希望他們沒有任何關係,這樣我們就不用那麼擔心。」Horton說。

如果溫室氣體仍然維持目前的排放速率,二份研究都預測海平面將上升57到131公分。任職於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Jonathan Overpeck雖然沒有參與這次的研究,但他對於這次研究表示肯定,他認為此研究清楚的說明了海平面高度和溫度之間的關聯和影響。

出國體驗傳統生活 「部落召集」歡迎生態旅人

$
0
0
【旅遊新法】系列報導(三)
本報2016年3月1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編譯;賴慧玲審校

※編按:自助、跟團,旅遊還能怎麼玩?或許你可以試試「責任旅遊」!打破對旅遊的刻板認知,選擇人與環境雙贏的觀光方案,重點是不會犧牲享樂,何樂不為呢?不管你是否已經排好出遊計畫,就讓【旅遊新法】系列報導替你找到下一次的旅遊新玩法。

也許在建築工地裡消磨假期時光對你來說很煞風景,但就是有人喜歡!義大利中部翁布里亞地區(Umbria)一處山丘上 ,有一座建於15世紀、名叫蒙內斯特沃勒 (Monestevole) 的小村莊。1990年代中期新地主買下重建、修繕之後,開始推廣翁布里亞傳統農村小旅行。

2013年該社區與社會企業「部落召集」(Tribewanted)合作,以永續旅遊生態村的新面貌重新開張,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體驗永續生態社區的慢活樂趣。

部落召集在蒙內斯特沃勒打造的生態村一景。(圖片來源:Tribewanted Monestevole臉書)

部落召集在蒙內斯特沃勒打造的生態村一景。圖片來源:Tribewanted Monestevole臉書

在那裡,旅人呼吸著由橡樹苗溫潤渲染過的空氣,享受親手打造工具室、乳牛棚的樂趣。工作後,用沾滿泥巴的手捧著大杯白酒,和工作夥伴們一邊啜飲,一邊浸淫在山城溫暖的春光裡。偶爾還有好奇的小狗和馬兒受歡笑聲吸引探頭過來。至於工作進度,酒酣耳熱之後似乎也沒人在意了。

部落召集:打造自己的旅遊地

部落召集發跡於網路,由一群關心再生能源、永續農業、生態建築等同好組成的社會企業。從一開始缺乏資金、舉步維艱的窘境,部落召集已發展成線上會員制,透過會員的幫助,一步步實現國際生態村計畫。

目前,線上「部落成員」每個月繳交10英鎊會費,即可享有到訪生態村的優惠價,同時,成員們也擁有生態村營運的發言權,可以共同決定資金要投資在哪些地方。

2006年部落召集創立,相當於在旅遊界投下一枚革命震撼彈,當時吸引了大批媒體爭相採訪。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更以部落召集的第一個計畫為題,採訪全球各地「部落成員」飛到斐濟佛洛佛洛島(Vorovoro)攜手打造生態村的過程,最後製成「天堂的誕生或毀滅(Paradise or Bust)」五集紀實節目,影發熱烈迴響。

繼斐濟之後,部落召集陸續將觸角伸入非洲獅子山共和國、義大利翁布里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相較於其他地點,在翁布里亞地區的蒙內斯特沃勒的聯外交通較為方便,雖然少了點冒險風味,但對當地的社會衝擊也比較不明顯。

「我們希望嘗試在已開發的地方發展生態村計畫。」部落召集的共同發起人肯尼(Ben Keene)說明,「不管在何地,我們的初衷都是想要透過更聰明地利用能源、水資源和廢棄物,摸索出結合文化遺產和永續發展的觀光模式。」

在獅子山共和國,部落召集與加州泥土藝術與建築協會(Cal-Earth)合作打造友善環境建築。(圖片來源:Liz Cantu Davenport)

在獅子山共和國,部落召集與加州泥土藝術與建築協會(Cal-Earth)合作打造友善環境建築。圖片來源:Liz Cantu Davenport。CC BY 2.0。

體驗當地,與自然共處

在蒙內斯特沃勒,部落召集安排遊客住進山邊一間被迷迭香環繞的美麗石砌屋,該棟建築曾經是城堡的瞭望塔,生活也傳承自好幾個世紀以前的韻律:一早起來幫忙擠牛奶,照顧豬隻,烘焙手工麵包,收成橄欖,釀酒。午餐和晚餐時間,辛勤上工的人們紛紛放下手邊的勞動,回到小屋,圍聚在巨大的木桌上享用美好的食物。

肯尼強調,住在這裡並不是打工換宿或志願服務,旅人沒有幫忙家務、農事的義務,只在想要工作時加入即可,不需要感到壓力。況且,也要等有好天氣的時候才有農事要忙。

作為2013年第一批「體驗」蒙內斯特沃勒的成員,英國衛報專欄作家賽娜(Emine Saner)表示,雖然這裡並非完美,因為對素食者來說,因為餐餐都有醃肉或加有豬油的料理。不過這裡的一切都處在試驗和變動之中,可以依各種需求和狀況彈性調整。最重要的是,生活在這裡最動人之處,是體驗當地與自然和諧共處、不受網路和手機訊號打擾的生活。

這其實是一種有趣的翻轉,部落召集依靠現代化網路社群媒體來吸引客群、進行群眾募資,但提供的卻是一個手機和網路訊號都很微弱的生活體驗。這裡有的,是工作後刮去沾黏雙手的泥巴,和夥伴在暮色之中踏著橄欖林道回家用餐,一種單純而充實的快樂。(看系列報導

 

焚燒核廢減體積不減輻射值 日專家籲電廠公開監測資訊

$
0
0
本報2016年3月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日本「原子力資料情報室」核廢專家澤井正子週末受邀來台,繼日前對台灣高階核廢將採露天乾貯方式處理提出疑慮外,29日於座談中,再對台灣目前以焚燒方式進行低階核廢減容,提出謹慎檢測輻射、公開數值的建議。

「不管是壓縮、焚燒、或是電漿火炬的方式減容,都只是減少體積,輻射並不會消失」澤井強調。

20160229

澤井正子提出照片,顯示日低階核廢料的鐵桶因水氣腐蝕。攝影:賴品瑀

焚燒法減不去輻射  專家籲持續監測

澤井指出,為了減少低階核廢料的體積,世界各核電廠陸續以壓縮、焚燒、或電漿火炬的熔融方式來進行減容。壓縮僅是物理性壓縮,但減少體積有限,約僅能減至1/10至1/20的體積;而包括台灣目前仍採用的焚燒法,則有產生戴奧辛與放射性廢氣逸散的問題;目前國際趨勢轉向以能達到更高壓縮率的電漿火炬來熔融,但為了達到所需的中心溫度15,000度高溫,需要大量電力。然即便減少了體積,輻射與核種數量仍不會減少,仍有部分半衰期長達千百年部分輻射物質存在,須持續監測輻射數值。

低階核廢減容方式缺點
■ 壓縮法◈ 物理性壓縮,減少體積有限
■ 焚燒法◈ 產生戴奧辛、放射性廢氣散逸
■ 電漿火炬熔融法◈ 達到熔融高溫15,000度需耗大量電力
→ 減體積,不減輻射、核種,仍須長期監測。

核子工程博士賀立維補充,雖然台電聲稱國內已開始使用原能會核研所研發出的電漿火炬技術,但至少核二、核三廠都曾親口對他否認,表示目前台灣仍使用一般焚燒垃圾用的焚化爐,來處理低階核廢減容。

不過澤井也指出,目前有些使用電漿火炬處理低階核廢的核電廠,也在設法藉此提煉出鐵,要再利用作為高階核廢貯藏桶原料,同樣讓人感到憂心。

20160229

澤井正子提醒,低階核廢料減容只是減少體積,無法減少輻射量與核種,仍有千百年的半衰期。攝影:賴品瑀。

台灣輻射值高  民間質疑焚燒低階核廢散逸

而民間對於台灣核電廠的焚燒減容有諸多疑慮,質疑台灣輻射值過高,是來自核電廠焚燒低階核廢料的過程有疏失所致。例如「台灣環境輻射走調團」從2013年在全台展開監測,在全台40多處測得0.4微西弗/小時以上的偏高數值。召集人林瑞珠表示,原能會再2014曾對這些地點進行複測,數值也落在0.26至0.43微西弗/小時之間,甚至比民間數值更高。

對此,澤井表示,若台灣的確無其他可能產生輻射物質的來源,那麼的確很大的可能就是來自核電廠。因此她會建議核電廠應公佈排出口、過濾網等監測數值,一方面接受監督,一方面也是自清。澤井強調,不只是原能會與立法院應依照職權提出要求,各界人民也應團結起來提出要求,讓核電廠提供相關資料。

尚無完全阻隔輻射容器  核廢儲存僅為「拖延時間」  

放在蘭嶼的低階核廢料,早已面臨遷出時限,也獲得澤井的關注。澤井提出日低階核廢貯存場「六所村」的經驗,委婉表示「雖然沒有蘭嶼這麼隨便,但也不能說是好方法。」六所村同樣以鐵桶、水泥護壁來放置低階核廢,雖放在地下20公尺,但在無完善的排水設計下,仍然有鐵桶腐蝕的現象發生。

蘭嶼核廢料桶鏽蝕。圖片提供:立委田秋堇辦公室。

蘭嶼核廢料桶鏽蝕。圖片提供:立委田秋堇辦公室。

「人類沒有辦法生產出來任何容器來完全阻絕輻射,我們只是把問題拖延到一兩百年後。」澤井如此坦言,再次提醒低階核廢料的輻射劑量雖然比起高階核廢料低,但是有毒的核種都還是存在,仍有千百年以上的半衰期,只能盡量放在離人類活動遠一點的地方。


20年了 影帝李奧納多的環保路繼續前行

$
0
0
作者:鄒敏惠

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李奧納多獲得新科影帝的頭銜。但平常開油電混和車、家裡裝太陽能板的李奧納多,一生獲得的獎項卻多半與環境保護有關。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已經捐出2百萬美元給海洋保護組織。(圖:Alex Wong/Getty Images。)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已經捐出2百萬美元給海洋保護組織。(圖:Alex Wong/Getty Images。)

【李奧納多環保大事記】
 
1998年
 
◆ 4月22日地球日當天,23歲的李奧納多成立「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基金會」,積極推動環保意識。
 
2007年
 
◆ 出資拍攝、參與製作環保紀錄片《第十一個小時》(The 11th Hour)。
 
2010年
 
 
2011年
 
◆ 支持美國加州禁賣魚翅法案。
 
2012年
 

2014年

以個人基金會名義捐出逾3億台幣給數個海洋保育組織。

◆ 39歲的李奧納多出任「聯合國和平大使」,協助對抗氣候變遷的工作。

◆ 出席紐約聯合國總部的氣候高峰會議並發表演說,呼籲全球正視氣候危機。

◆ 獲頒柯林頓基金會「柯林頓全球公民獎」。

◆ 為了引發各界關注氣候變遷,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前美國副總統高爾(Al Gore)共同參與紐約的「人民氣候遊行」活動。

2015年

◆ 40歲的李奧納多藉個人基金捐出4.65億台幣給數個野生保育與環境保護團體。

◆ 出席在巴黎舉行的第21屆氣候變遷締約國(COP21)大會。

2016年

◆ 因長期獻身人道環保公義,獲「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頒發「水晶獎」(Crystal Award)殊榮,並於致詞時公開指責煤礦、石油及天然氣等企業摧毀地球的事實。

◆ 出資支持全球鯊魚暨魟魚倡議(the Global Sharks and Rays Initiative),呼籲全球各國採取緊急行動,保育及強化脆弱的鯊魚和魟魚族群。

◆ 以《神鬼獵人》(The Revenant)首次成為英國影藝學院獎影帝、第2度成為金球獎戲劇類影帝。

◆ 41歲的李奧納多以《神鬼獵人》獲頒第88屆奧斯卡影帝。

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帝李奧納多發表感言

2016金球獎得獎感言

 

自行車不只休閒娛樂! 全球「騎行者」相約打造宜居城市

$
0
0
本報2016年3月1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首次於亞洲主辦的2016全球自行車城市大會(Velo-city Global 2016),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彙集各國經驗與交流討論,擘畫城市「再進化」的可能。大會第二天主題為共享與生活型態、第三天銜接產業和經濟連結,第四天則發展設計之變。

從與城市人們息息相關的生活交通角度切入,進一步探討何謂「宜居生活」。除了政府政策之外,納入公眾意見,開放討論制度設計、未來願景,讓騎乘單車的焦點從個人休閒運動,提升到關注公共議題、社會倡議,是城市迎向永續發展的轉型契機。

智慧城市  集體主張

第二天以共享與生活型態為題,「智慧悠遊騎,一種生活方式」座談上,來自印度的Siddharth Padit,任職於國家城市事務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Urban Affairs, NIUA)智慧城市研究室(CIDCO Smart City Lab),先介紹自行車的應用歷史,後串連至國家級智慧城市計畫。

印度雖然沒有自行車相關政策,但素來已有騎行習慣及修補的次產業生態,民間奠定一定的基礎架構。光靠一台腳踏車即可從鄉村移動到城市,乃低收入戶的移動方式;它除了是2人以上的交通工具,藉由低成本的創意能將之改裝成攤販車、計程車等等謀生工具。現約30~50%的家庭擁有一台腳踏車,屬於很重要的資產內容。

隨著人口成長,交通工具之間的競爭,如今更需要建置公有自行車系統。2005年,前總理尼赫魯曾推動全國城市改造計畫(Jawaharlal Nehru National Urban Renewal Mission, JnNURM),把自行車路網納入無動力運輸(Non motorized transport, NMT)項目。到了今天,新任總理莫迪則擘畫智慧城市藍圖,1月選出了首批20個城市進入具體實施階段,中央核撥70億美金預算,自行車亦為建設智慧城市六大任務之一。

印度在Diu島成功打造自行車專用道。圖片來源:NIUA。

印度在Diu島成功打造自行車專用道。圖片來源:NIUA。

ECF研發總監Kevin Mayne,自七O年代因危險交通導致嚴重死傷事故,民眾憤怒群起抗議、引發變革迄今,自行車產業創造歐洲60~100萬個就業機會,每天有4,000萬人騎自行車,第一階段革命已經完成,但任務尚未結束!對騎行者(cyclist)來說,環境仍不夠友善,相比汽車,有如弱勢的道路使用者。

所以,此刻正是一個轉捩點,如何維護交通安全,並又保障到騎行者的安全,必須緊盯針對自行車設計的基礎建設,擴大其生存空間的機會。他強烈呼籲,智慧城市往往推崇高科技,做大的計劃,現在不行動,未來將面臨更邊緣化的位置。提出三個行動方向:一、與IT、交通安全、產業、高端製造商合作;二、用人性化的角度去定義智慧城市,加入討論、整合;三、重新自我定義,不只是自行車愛好者,還是積極參與城市脈動的公民。

來自日本Broad Band Tower的大和田廣樹(Hiroki Ohwada)先生說明,透過物聯網(IoT)GPS MAP個人智慧系統的自行車服務,新型移動社會指在眼前。最後,丹麥自行車聯盟(Danish Cyclists Federation)執行長Klaus Bondam補充呼應,單車騎乘的天堂──丹麥,九成以上人口擁有自行車,近40%人口使用自行車上班上學,自行車文化之所以蓬勃發展,靠的是眾人活躍參與公共事務。他強調,推廣必須跟不同領域的人互相合作,唯有集體才能集結影響力。

英國公衛專家Nick Cavill說,自行車是一個可創造雙贏的永續運動。攝影:林倩如。

英國公衛專家Nick Cavill說,自行車是一個可創造雙贏的永續運動。攝影:林倩如。

另一場「騎出優質好生活」延伸切入公共衛生議題,英國公衛專家Nick Cavill認為,在生活裡落實固定運動的人不到10%,而自行車特別是一個可創造雙贏的永續運動;誠然人們擔心交通安全、空氣污染的危害,比起不敢騎行罹患心血管疾病、再減損到經濟效益,各研究報告顯示,無庸置疑,當選擇多做運動,「運動」說是全球挑戰亦不誇張。

宜居生活  操之在我 

29日,一方面銜扣產業和經濟,相關業者齊聚一堂交流情報,產品有所生產才能續繼倡議;另一方面,丹麥單車大使(Cycling Embassy of Danmark, CED)「宜居城市實踐與政策」上午座談場次,則帶來活潑的互動氣氛。CED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結合私人企業、地方當局及非政府組織的合作網絡,旨在促進自行車推廣,且溝通騎行的解決方案與知識。

建築師Riccardo Marini先發表,反思建築師一行,得理解需求,方設計建築,以co-creation為概念,若不與其他領域溝通,忽略以人為本,不過是虛假的效率,就像拉美、中國的發展。一旦超過人跑步最快時速32公里,之後問題浮現,至於何謂宜居?即降低人的時速,步行時速5公里時所有感官打開,越自由、越刺激想像,越多人享受空間,每個人都是神奇粉塵!號召重新奪回街道的時候到了!

丹麥Gehl建築事務所Riccardo Marini生動的簡報,他不多談設計,拋出引人深思的啟發。攝影:林倩如。

丹麥Gehl建築事務所Riccardo Marini生動的簡報,他不多談設計,拋出引人深思的啟發。攝影:林倩如。

丹麥單車大使「宜居城市實踐與政策」座談,趣智對話。攝影:林倩如。

丹麥單車大使「宜居城市實踐與政策」座談,趣智對話。攝影:林倩如。

接著,哥本哈根市技術與環境事務局的Morten Kabell,同樣以宏觀的視野來勾勒宜居。市民想要什麼?答案是,一切關乎自然,重點恆是態度,希望經營優質生活方式及水準,自行車的盛行僅是一個成果。並例舉2014年完工啟用的蛇形自行車橋(The Cycle Serpent),是為丹麥志在成為世界上最佳自行車城市的大膽嘗試兼成功典範,包括讓開車族改變行為,八年後可回收成本等正面成效。

又為了爭取2025年實現碳平衡之都的目標,汽車勢必得退出城市。他笑稱,其實不完全為了環境保護,市民希望省事,而自行車證明了節省時間成本、速度更快的便捷性,環保成了附加價值。說到底,確立自行車方便的利益,自然吸引廣大使用群。

Morten再以路易斯女王橋(Queen Louise’s Bridge)分析公共空間的新形塑,橋面設計自行車道後,使用者出現了,相約橋上、休憩,社群空間被打開了,自行車作為一種工具、方法,刺激思考行為的模式。

末一場「智慧與宜居城市設計」綜合座談,荷蘭建築師Francine Houben表示,移動性一直是她設計的核心,優先次序第一是人、其次地方,第三需求。而建築師Riccardo再次生動言表,越多道路,越多車;越多自行車專用道,越多騎行者;越好的公共空間,越好的公共生活。城市的宜居,你要發出令人不可抗拒的邀請。城市的進步,沒有一蹴可及的萬靈丹,打造政府民間對話的平台,溝通、溝通、再溝通。

世界銀行的都市顧問Julia Nebrija則傳來馬尼拉的消息,未有自行車支援體系,發展中大城市的危機總相似,城市進程太快,微型交通網絡跟不上,不過,仍具一定潛力開發。

自行車倡議  路上你我他 

大會第四天議程聊設計之變、談各國情況,「社會總動員─自行車倡議的力量」邀請六位講者,分享倡議遭遇的現實,騎行文化是否暢旺,往往民主條件是關鍵因素。中國唯一的自行車NGO組織──「拜客│Bike」來自廣州,2010年創立,創始人陳嘉俊提示四個策略:發聲、行動、媒體操作、積極與官方溝通;畢竟在中國,政府握有資金和權力乃不爭事實。他也說,西方自行車從不多到增加,相反地,中國從腳踏車大國到淘汰自行車,迅速擴充城市尺度之下,道路越大、點到點距離加越長,均對自行車的普及造成種種後天限制,但幾乎很難去抵抗這股強勢推進。

巴西自行車聯盟會長Andre Geraldo Soares則補充最新資訊,國家都市移動政策(National Urban Mobility Policy)自去年4月公佈實施,規定超過兩萬人口的城市必須提擬交通規劃,亦得含括自行車,然70%城市未依法行事。因此,相關自行車NGO除協助政府推動該法,也企圖接觸30個大小不一的城市加入聯盟等團體發起的全國計畫(Urban Mobility Plan),由下而上響應,提供個人化騎行的諮詢服務:技巧、資源、指南、法規、資料庫、網路工作坊等等,今已有十個城市加入。

「社會總動員─自行車倡議的力量」,西方、東方經驗交流。攝影:林倩如。

「社會總動員─自行車倡議的力量」,西方、東方經驗交流。攝影:林倩如。

德國出生、移居英國20多年的倡議者兼學者Katja Leyendecker女士,闡釋學界需走出象牙塔,和倡議走在一塊,完美搭配。不要質問人們為何不騎自行車?而要傾聽,希望在何種環境裡騎乘?讓包容性的自行車文化轉變為常態思維。倡議者的訊息要更團結一致,更清楚、和諧,並引入學界論述,把故事講好,宣揚傳播才有效率。她提醒,當代倡議者的姿態得更堅毅、具韌性,且逢政治情勢丕變時能彈性因應調整。

愛爾蘭出生、在紐西蘭以孩童上學之路的安全性著手推廣自行車文化的Will Andrews,坦言沒有很成功。所屬CYCLING ACTION NETWORK、Ireland's National Cycling Lobby Group為志工型結構,組織架構及財務來源仍不穩定,即使如此,戮力十年熱情不減。

台灣代表旅遊部落客──業餘男孩(Amateur Boyz),活力十足擅長影音製作,他們洋溢青春前進揮灑,自己的單車路線自己找!亞洲經驗還包括馬來西亞的Jeffrey Lim,2014年推出吉隆坡騎行樂腳車路線圖,Bicycle Map Project也是仰賴志工熱心協作繪製,他形容,馬來西亞少有騎行文化,或覺得騎行者的社會地位較低,心態一時很難變改,便從揪團慢慢開始,恢復看地圖的習慣。

團隊進行一系列嚴謹的現地調查以標示路線,同時也做居民田野訪調,尋找休閒之外的意義,是為所有人做的地圖!一個拋磚引玉的動作。

吉隆坡騎行樂腳車路線圖。攝影:林倩如。

吉隆坡騎行樂腳車路線圖。攝影:林倩如。

倡議行動有順利常挫敗,Katja女士回憶自己從流行自行車文化的德國到英國北部定居,本也以為因自行車之於象徵低等身分的聯想,判斷當地社會沒可能興盛起來;所以,自行車不僅流於休閒樂趣,必須傳達一種強烈的信息,從社區工作、政治倡議兩方面雙管齊下,塑造支持性社群的氛圍。

 

【比西里岸故事】家的意念

$
0
0
作者:黃苑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東工作站專案經理)

前言:比西里岸部落的Kacaw(陳先順)阿公,他今年已經88歲了,人生經歷了三個時代,部落傳統社會、日本時代、國民政府時代。他說,「這幾年身體明顯變差了,趁我還有辦法說話,回憶過去的時候,把我的故事寫下來!」老人家所珍惜的、想要傳承給下一代的、不管時代如何變換都要守護的,所謂部落的價值是什麼?就從人之初的「家」開始說起吧……

比西里岸傳統領域山區之一。攝影:黃苑蓉

昭和2年(1927)的夏天,Kacaw誕生在Pisilian(漢語音譯白守蓮或比西里岸)部落Licay的家裡……

部落依水而生

Pisilian的舊部落(Kaniaro),現在叫做「高台」的地方,她的南側有一處溪谷,終年流水不斷,這裡是部落重要的水脈,溪水源自海岸山脈,東流入海,經過Kaniaro時往下切過海階台地,切出陡峭而潮濕的山谷,斜坡上布滿竹林,陽光難以穿透,族人在竹林間走出一條蜿蜒的道路,一邊通往海,一邊通往部落。

靠近部落的溪谷裡,是大家洗澡、洗衣、取水、設置水力設施的地方。說到洗澡,男女生各據一區洗澡,坦誠相見,從小洗到大,也不覺得怎麼樣,如果在現在的社會就會覺得害羞了。奇特的是,這水脈似乎有一點地熱,冬天洗澡時,水是溫的,不覺得寒冷。各家的少女清晨從這打水回家,把家裡的水缸裝滿。

2016 舊部落全景。攝影:黃苑蓉。

Icowa ko roma ni Licay(Licay的家在哪裡)

Kacaw的家距離溪谷最遠,在Kaniaro外圍的西北側,四周有水田、水圳環繞,家裡有寬廣的院子,大樹,茅草屋住的是大家族,最多曾有20多人一起生活,除了父母、自己、兄弟姊妹,兄弟姊妹的孩子,還有母親的兄弟同住,好不熱鬧。主屋裡有通鋪及火塘,冬暖夏涼。

Kacaw小學畢業的年紀,還沒有進入聚會所擔任pakalongay(阿美語,音近「巴卡隆愛」在阿美族部落,成為正式年齡階級的青年之前,受訓練磨練的青少年群體)之前,開始幫忙家中工作。

左圖上:陳先順阿公的老家;右圖上:陳先順手繪老家內部;左圖下:陳先順阿公與自己的家園地圖;  右圖下:2016 KACAW阿公工寮向東的景色。攝影:黃苑蓉

青年Kacaw的一天

水圳示意圖,此圖為花蓮吉拉米代部落的水圳,2015年6月拍攝。

清晨四點,起床、吃早餐,展開一天的milaoc(維護水圳工作)。首先去看自家水田的水圳有無正常,若流水變少,就到kasalilaman(汴頭,指分流圳水入支渠的閘口,按用水比例分配,用水量大的田區,閘口就較大)查看,疏通阻塞流水的異物。

早上七、八點,帶著自用的工具與便當,到Katatala'an(會合點,族人前往田區、山區前的重要路口,大家都在此相約集合出發)與「Kakoting」水圳的巡水組員會合,集合時每人繳交50元當作當日共食的買菜基金,同行的有30多人,因為大家共用這條水圳,所以每個用戶要出人力一起維護。

出發後沿途巡水,移除阻塞水路的枝葉土石,排除各種狀況,以保持流水暢通,直到tafa'(源頭取水口)。Kakoting圳的源頭在tinkikaishia(傳統領域地名,日語「電氣會社」之意,因為這裡曾預計設置水力發電機組)的下游不遠處。中午工班就地野餐,通常都是自備糯米飯當主食,下午繼續工作,傍晚4點半左右解散。巡水工也是有微薄日薪的,同樣由使用家戶集資支付。

Kacaw出門巡水時,其他的家人都在水田裡忙碌,農忙時,親族之間會mibaliu(集體換工),集中火力到各田區完成農事,例如插秧,收割……等,若沒有大家合力互助,農事不可能獨自及時完成,巡水的工作也是一樣的道理。

夜幕低垂,部落瀰漫著煮飯的炊煙,各家主屋內,或升起篝火、或點上油燈(padawdaw'an),影子聚攏。剛結束一天工作,盥洗完畢,吃飽飯的家人們,通常拿張木製小椅子,圍著主屋內的火塘坐下,光影投射在被煙燻得黑黑的屋頂(有煙燻的屋頂不容易壞),各自訴說今日種種好壞遭遇,有時是老人講古,或是朋友來訪,大家都是圍聚在一起,談話或歌唱。冬天在主屋內取暖,夏天則在大榕樹下的涼台(sasa)。這涼台真是好,足夠全人躺在一起,當時沒有時鐘,觀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就知道時間的流逝。又過了一天。

家的遷徙

阿美族的茅草屋,重要的梁柱為實木,其餘主要建材是竹子,以卡榫、黃藤固定結構。茅草屋只怕颱風。颱風季節來臨前,家裡的男人要上山採藤條,回家削成藤皮,越長越好,把屋子梁柱綁牢加固。房子如果被颱風吹到歪斜,就找部落的人來幫忙一起「扶正」。Kacaw印象中,家屋就歷經三次重建,都靠親族合力完成。

不過,到了民國40年代(1950年代),一年有好幾次大颱風,很多人的家遭殃,有屋頂飛到山坡上,有家屋整間位移,不勝其擾,「乾脆往海邊搬比較避風」人們心想,紛紛移居海岸林中。以前的海邊腹地還很寬,從舊部落的斜坡下山,會經過一大片海岸林(土質是沙子),然後才是寬度50公尺以上的沙灘,最後才碰到海水。

以前的男人下海潛水可以繞nowali'an(現在俗稱的三仙台)一圈找魚採菜。Kacaw的姊夫Lekar是部落裡有名的「海男」,擅長釣魚、潛水射魚,餵養了全家人。以前的海,魚很多,多到宜蘭來的人在部落前方的海上做定置漁場,還設有copo(瞭望台,浮在海上),漁民在高處觀察魚群動向,一有魚群進入漁網區域,就做信號告知漁船圍捕。

2016年1月,當年阿公們活躍的舞台Nowalian(三仙台)海灘上多了許多塑膠垃圾。攝影:黃苑蓉

成為守護家園的力量

關於海的技能,Kacaw是在sfi(部落集會所,男子限定)跟著哥哥們學會了下海。Kacaw公學校畢業後到17、18歲之間,有5年的時間住在sfi,接受pakalongay的訓練。實際上,沒有太太的青年(可能是未婚或者離婚狀態)及pakalongay都要在sfi過夜。

Kacaw回憶起當時,還禁不住說「原住民的規矩是很厲害的唷!」,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連坐處罰」,若同級成員中有一人犯錯,同級全部的人都要受罰。例如,若沒有按照規定到sfi過夜待命,所有青年就會到違規人的家中取走薪柴作為懲罰。身為pakalongay經常得服從上級哥哥們的指示,跑腿打雜,像是寒冬季節,sfi內會升起大火,非常溫暖,大家都喜歡烤火,這時負責砍柴加柴的是pakalongay。

但在sfi期間,也有很多機會跟長輩學習手作物品,從籐籃到魚槍,看到老人在做,就跟著學做,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教育。

Kacaw與同伴們malakapahay(升成為青年階級)的時候,正值二次世界大戰,部落的外海出現了從未見過的軍艦,因此部落賦予的級名是「拉軍艦」。

Kacaw在新港公學校繼續唸完2年的高等科,畢業後雖然沒有繼續升學,但在當時算是知識分子了,原想當軍人,不過在外地當兵一年多,日本政府就戰敗了。戰後回到家鄉,由於需要掙錢的工作(做農無法賺到「錢」),曾在新港當船員捕魚,期間經常隻身到外地,像是基隆、高雄海域作業,Kacaw身為部落年齡階級的一份子,經常缺席kiroma'an(收穫祭)的事前準備,像他這樣缺席的青年,kiroma'an期間要奉獻一大缸自家釀的酒來彌補部落。

kacaw阿公與他親手做的家用品之一:捕魚苗三角網kacaw阿公模擬在海中潛水的樣子。

農民的心情

在海上工作6年後,Kacaw決定回鄉種田,但那個年代,越來越多部落青年出外。在部落守著祖傳農地做農的生活並不好,工作辛苦收入又少。

在日本政府來以前的時代,不用繳所謂的「稅」給誰,部落自給自足,日本人來之後,開始要繳出辛苦種作的稻穀,想增加耕地,就要用稻穀去買地才能開墾。二戰的時候,日本政府實施糧食配給,自己種的稻米,只能保留少部分自用,其餘全數充公,米不夠吃,每餐碗裡都是地瓜。國民政府來之後,要繳的稅更多,生活中需要用「錢」的比例增加,日子更難過。

但除了年輕時短暫外出過,之後的歲月,kacaw從沒想過要離開部落,他覺得「在家,沒有困難」。在家鄉,有家人,有土地,有房子,有山,有海,有困難親族會一起陪伴度過,若離開了這裡,有什麼地方值得拋下這一切前去呢。而那些把土地房舍賣掉,離開部落前往外地「發展」(更像是「賭一把」)的族人,又抱著什麼心情呢。

感謝主耶穌蒙福

Kacaw經歷過部落還有kiroma'an及kakita'an(領袖)的年代,但也親眼看到傳統社會的瓦解。

民國42年3月,Kacaw永遠記得這一年,他信仰真耶穌教。又隔兩年,他結婚成家,之後的人生一直住在部落,以農為業。進入教會,讓務農的他得以持續閱讀文字,教會的文本從日文、羅馬拼音到中文字,他每日讀經、禱告、寫筆記、種田、工作、照顧家庭。幾十年後,當兒女們紛紛離巢,Kacaw又回到獨居的生活,看顧田地就是他的生活重心。

部落的街道,田野,每一處風景、每一棵老樹、每一條水圳、每一條稜線,都充滿了故事,與家人共同生活的痕跡。對Kacaw來說,故鄉的一切,就是他所擁有的全部,關於「家」的記憶,都在這裡了。這裡不是無人看管、無人居住的地方,這裡是Pisilian。

2013年底,Kacaw阿公探訪老家舊址。攝影:黃苑蓉。

 

電動車春天來了? 彭博:2022年將比傳統汽車便宜

$
0
0
本報2016年3月2日綜合外電報導,許祺景編譯;蔡麗伶審校

分析師預測,在電池價格大跌的關鍵轉捩點之下,就算傳統汽車每年提升3.5%的燃油效率,一台電動車的價格(包含售價和後續的花費)有望在2022年比傳統汽車更便宜。

Nissan的電動車Leaf。圖片來源:Janitors(CC BY 2.0)

日產(Nissan)的Leaf是2009年以來最暢銷的電動車。圖片來源:Janitors(CC BY 2.0)

2022年關鍵 電動車可望逆轉勝

儘管在許多國家都有電動車補助,價格卻仍遠高於傳統的車輛,再加上電池續航力的限制,目前全球只有約1%的新車是電動車。然而,彭博新能源金融(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BNEF)的分析家預測,在2022年時電動車將比傳統汽車便宜,而這將開啟整個電動車的市場。

《英國衛報》報導,分析家是以美國政府預估在2020年代的油價每桶50到70美元(約1500到2100新台幣)為依據,而如果油價每桶只要20美元(約600新台幣),電動車價格比傳統車輛低的時間將延後三至九年。

BNEF資深分析師Salim Morsy表示,「在未來幾年內,傳統汽車在價格上依然佔有優勢,現階段我們當然不期待電動車在市場上超過5%,若有政府補助則另當別論。不過這種情形將在2020年代出現顯著改變。」

BNEF首席分析師Colin McKerracher補充:「這個預測的核心是電池價格。鋰電池價格從2010年到現在已經下跌了65%,2015年時將達到每kWh(千瓦小時、度)350美金(約1萬新台幣)。我們預期電動車電池的價格將在2030年時低於120美金(約3600新台幣),未來若有新的技術成熟都會使價格更低。」

電動車市占率最高50% 間接帶動能源轉型

大規模量產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EVs)被視為減少碳排放的重要關鍵,而碳的排放為氣候變遷的元凶。另外電動車也可以減少都市的空氣污染,這些污染每年都造成許多早死的情況。

這份報告預測2040年時,全球每年售出的約4100萬輛新車中將有35%是電動車,約占全部的1/4。這會對全球能源使用造成間接影響,石油消耗量將減少14%,總電力消耗也會減少8%。

報告指出,若這些電動車在市場上和共乘方案中都大受歡迎,2040年新電動車的銷售量最高可望達到50%;或者就算油價在未來幾年持續位於低點,電動車的銷售量最低也有25%。

先前對電動車銷售的預測太過樂觀。美國總統歐巴馬預測,2015年時在美國電動車數量將達到100萬輛,然而在2015年1月時僅有28萬輛。不過McKerracher說,以前的預測是以非常有限的實際銷售數據和下跌的電池價格作為基礎,儘管規範空氣污染和燃油效率的政策越來越嚴格。

降低國家整體碳排放 電動車相對成本低

根據BNEF的資料,從2009年以來最暢銷的電動車為日產(Nissan)的Leaf(leading environmentally-friendlyaffordable family car)(約售出18萬6000輛),第二名為特斯拉(Tesla)的model S(約售出7萬9000輛)。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方面最暢銷的則是雪佛蘭(Chevrolet)的Volt(約8萬7000輛)。但BNEF預測在2030年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因電動車價格下跌且航程加長而漸漸式微。

英國政府的官方顧問氣候變遷委員會(Committee on Climate Change, CCC)說:「2030年英國新售出的汽車中將有60%是電動車,以最低的成本來減少整個國家的排碳量。」McKerracher表示這非常「有挑戰性」,他認為在某些投資充電基礎設施或者取締空氣污染的城市,電動車的銷售量將會快速成長。

關於氣候變遷的政策同樣非常重要,他補充:「如果有人把去年(2015)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的承諾當作一回事的話,在交通運輸方面減碳勢必不可免。」

根據BMW對2000位英國汽車駕駛的調查顯示,他們對電動車的概念表示欣然接受。其中20%的駕駛說他們的下一輛汽車將會是電動車,儘管59%的駕駛不知道英國政府現在提供5000英鎊(約25萬新台幣)的補助。

譯註:
傳統汽車 Conventional vehicles:指以汽油或柴油為燃料,內燃機(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CE)做為動力來源的車輛,或稱汽油車。

電動車 Electric cars:純電動車,又稱電瓶車、電池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BEV), battery-only electric vehicle(BOEV), all-electric vehicle),是指以事前充滿電的蓄電池供電給引擎的車輛,而電池的電量由外部電源提供,簡稱作電動車,常與其他以電力推動的車輛(如無軌電車Tram)混淆。(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綠色經濟企業帶頭做 台積電「一滴水用3.5次」創競爭優勢

$
0
0
本報2016年3月2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2012年聯合國於里約召開的永續發展高峰會(Rio+20),呼籲各國推動綠色經濟,將綠色經濟視為實現永續發展和消除貧窮的重要工具。我國行政院永續會也在此國際趨勢下,研擬推動綠色經濟的可行方向,訂定策略方向,作為各機關相關施政計畫的指導原則。

召集研擬綠色經濟策略的國發會,在今年2月24日及3月1日分別在北高舉辦二場「綠色經濟論壇」,以讓更多國內機關組織了解綠色經濟的意涵和國際趨勢,以及政府推動綠色經濟的政策方向,也邀請國內實踐綠色經濟的民間企業,包括台積電、中鋼、台達電等企業到場分享其企業綠化作為。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說明政府綠色經濟的策略方向。攝影:李育琴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說明政府綠色經濟的策略方向。攝影:李育琴

以綠色經濟實現永續發展  國發會提出相關策略

國發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組長謝敏文指出,我國面臨永續發展的課題,包括糧食自給率低(32.7%)、能源自給率低(2.18%)、水資源供給不穩且房價所得比攀高,2000年以後,極端強降雨颱風的頻率更增加為一年至少發生一次。另一方面,在世界競爭力排名上,包括經濟表現、基礎建設和企業效能、政府效能等競爭力則有提升。

面對這些挑戰,國發會表示,綠色經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途徑,而綠色經濟指的是在環境資源限制條件下,用以提高人民福祉和當代及世代公平,同時顯著降低環境風險與生態稀缺的經濟模式。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說明,政府推動綠色經濟的策略架構包含總體策略和部門策略。在總體策略方面,包括制度資本如推動綠色財政改革、落實世代財政正義、強化生產製程綠色標章等法律制度,建構企業社會責任的國家政策、讓綠色經濟資訊易於取得等等,此外也要建立廣泛的公民參與制度,強化社區、社群的合作共享消費型態,落實法定工時和推動環境教育等。

總體策略也包含自然資本方面,要建構國家資源循環管理政策,建置生態系統服務付費及給付制度,保持自然資源存量的永續;另外還有人力資本和人造資本等面向策略。

在部門策略上,則包含農業、林業、海洋與漁業、水資源、能源、製造業、交通、環境保護、城市及建築,以及旅遊等十個部門,透過政策制定來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不過,綠色經濟在民間的行動已走在政府政策前面。在論壇中,企業代表受邀分享當前面臨氣候變遷的考驗和國際競爭下,如何透過綠色環保措施,既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又能獲得競爭優勢。

建立綠色供應鏈、產業自律協定  台積電做全球綠化領先企業

全球半導體大廠台積電的主要產能出於台灣,雖然每年創造經濟價值占全國GDP3.6%,卻也耗用了許多國內的資源和環境成本。台積公司風險管理與環安衛生處處長許芳銘指出,台積電為國內核心企業,對於環保工作有資源也有責任要做好,且已經練就一套可供外部分享的經驗,在面對氣候變遷、水資源和能源、污染防制等議題上有相當成果,並且獲得國際認可和效法。

台積電風險管理與環安衛生處處長許芳銘說明台積電的環保措施。攝影:李育琴

台積電風險管理與環安衛生處處長許芳銘說明台積電的環保措施。攝影:李育琴

許芳銘說,國際化越成功的公司,受全球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越大。台積電對氣候變遷的減緩和調適,除了要符合國內政策和《溫減法》等相關規定,在國際上也要回應客戶要求,減少產品碳足跡,並使用綠電和減碳等作為。

台灣水資源風險高  練就一滴水用3.5次

在水資源管理上,台積電建立用水減量指標,除了政府規定製程水回收率須達85%以上,也建立國際產業節水指標,在世界半導體協會推動減量活動,讓單位晶圓產出的耗水量減少30%,此外也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設置「環安衛生委員會」合作平台,將指標納入產業自律協定。

許芳銘說,台灣是水資源風險高的國家,因為缺水,台積電在節水、回收處理技術上已是國際半導體產業的先驅,「一滴水用3.5次」,讓美韓的英特爾、三星等企業私下探詢如何做到。

台積電水資源使用圖。圖片來源:台積電

台積電水資源使用圖。圖片來源:台積電

要求設備製造廠將節能設計進去  須節能30%

而在能源管理上,台積電推動各廠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有系統地落實製程及設備節能。許芳銘說,台積電是半導體智能設備採購大廠,因此從制高點建立綠色供應鏈,要求全球主要半導體智能設備製造公司,去改變設計,直接把節能設計在設備裡面,台積電喊出設備須節能30%以上,如此也能因應電價上漲30%的空間。其能源管理系統在2016年機台端節能目標為2%,預計每年可節省2.3億元。

企業綠化的舉措,讓台積電連續三年成為道瓊永續指數(DJSI)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產業組最高分數之企業,在經濟、社會、環境面指標都獲得肯定。

串聯半導體、面板業產業自律 

許芳銘指出,這些節能、環保策略所花費的成本是有效的,不過要推動更多企業重視並加入行動,產業的生態需要改變,產業間的溝通也須花費相當工夫。

目前台積電要求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每一家廠商都照做,也聯合面板產業,同意將其稽核表格工具拿來使用,作為產業自律的協定。他希望台積電的經驗能夠帶動供應鏈和其他產業一起效法,甚至可作為政府的規範準則。

 

中國經濟走下坡 恐成減緩氣候變遷阻礙

$
0
0
作者:龍•信鑫(Jost Wübbeke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學者)、比約恩•康拉德(Björn Conrad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學者)

中國經濟增長漸緩可能會刺激高耗能產業捲土重來,阻礙低碳經濟的發展, 龍•信鑫和比約恩•康拉德認為。

經濟學家們預測了中國面對經濟增長漸緩可能出現的情景,這將影響二氧化碳達到峰值的時間。圖片中國上海城市建設一景。圖片來源:Peggy Marco。CC0 Public Domain

中國的氣候倡導者最近的心態應該很樂觀。因為中國的煤炭消費和鋼鐵生產持續下降,市場預計「全面峰值」也會同樣出現在碳排放方面。樂觀主義者認為,經濟成長下滑,尤其是能源密集型重工業增速趨緩,能夠進一步帶動排放下降。中國政府去年12月在巴黎氣候峰會上做出的氣候變遷應對承諾無疑給了他們更多信心。

但是如果現在就斷言中國會迅速實現低碳經濟轉型,恐怕還為時尚早。在穩定的經濟環境下,中國最終應該可以完成從重煤炭經濟向低碳增長的模式轉變。誠然,目前的經濟下行讓一些氣候倡導者看到了希望;但從長期來看,這樣的經濟增長漸緩反而會成為中國應對氣候變遷的巨大阻礙。

中國歷史碳排量及未來預算碳排量

經濟增長放緩的直接影響是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然而從中長期來看,這種經濟下行壓力反而會刺激人們犧牲長期氣候目標,採用原有方式實現短期增長。

經濟緩步的三種排碳情景

在經濟增長漸緩的情況下,未來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將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延遲」是最有可能出現的,這無疑澆滅了氣候倡導者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因為政府需要首先保證經濟增長、穩定就業,所以有些必要的結構性變化政策可能會延遲出台。短期內通過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來刺激增長的措施可能會延遲碳排放密度下降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經濟增長漸緩,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仍然會緩慢增長。

另外一種消極的情況是「倒退」,在政治壓力之下選擇犧牲減排目標來換取增長。由於擔心經濟下滑在短期內無法控制,以及由此帶來日益增長的失業率和政治風險,中國政府可能會首先支持傳統重污染行業發展,希望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快速增長。這種經過測試的刺激引導方式對於國家領導層來說無疑最為保險。

這樣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因為中國過往的的經濟刺激計劃都傾向於支持既定行業。比如2008年到2011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的救市資金中有70%投入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並由此在煤炭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造成了毀滅性的後續影響。儘管遭受瞭如此重大的環境損失,但卻成功幫助中國實現了快速的短期增長。因此,中國很有可能「汲取經驗,再次來過」。

支持重工業和建築業發展能夠穩定就業——應該是「倒退」模式可能出現的核心原因。經濟下行速度越快,短期失業率上升的可能性越大。

在經濟快速下滑的時候,首要任務就是保證採礦、重工業、製造業和建築業這些既有產業的就業率,而不是將勞動力轉移到新型領域。

然而,這些傳統經濟「藥方」的作用正在逐漸減弱。要想實現與2008年一樣的就業人數增長,需要注入相當於當年兩倍的投資。所以說,在這些行業增加就業越來越難。

這些措施的確還能在短期內微量刺激經濟發展,長期下去卻不大可能。所以說,這種最消極的情形對政府最缺乏吸引力。即便中國政府只採取了部分這類措施,仍然會對整個中國應對氣候變遷的努力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中國許諾到2030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濃度下降60%到65%,如果真的採用上文所述的經濟方案,那中國恐怕要食言了。

中國恐將錯失 因應氣候變遷的良機

在積極的「加速」模式下,中國將抓住經濟增長漸緩的機遇,加快向永續經濟模式轉型。比如政府會利用刺激措施促進經濟結構重組,加快低碳經濟領域產業發展。

這種模式會改變原有的行業政策驅動機制,環境技術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催化劑。政府將會在環境、高科技和服務行業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有研究預計,到2020年,經濟轉型將在能源密集型領域削減290萬個工作崗位,同時也會在 環境領域創造出125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 。

如果這種積極「加速」模式可以實現,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將會快速下降。中國將超額完成2030年提升非化石燃料比例和二氧化碳排放密度削減的雙重任務,並成為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的中堅力量。

然而在經濟嚴重下滑時期,側重長期綠色增長模式的經濟刺激措施並不實際。要在環境科技或者互聯網經濟這種從未經歷過考驗的領域實施經濟刺激計劃,國家領導層要面臨巨大的風險。他們是否能夠在宏觀經濟層面上實現全面快速增長? 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在經濟和政治的雙重壓力之下,在永續發展行業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也絕非易事。中國能否在新興領域快速完成勞動力轉移? 中國的教育系統能否保證新工作崗位有足夠的合格就業人員? 讓政府將賭注都壓在快速創造綠色經濟就業機會上,這個風險太大。

碳排放峰值將會延後到來

上文提到的消極「倒退」和積極「加速」模式都是極端情況,現實情況很可能出現在兩者之間。

第三種「推遲」模式就是以上兩種模式的綜合,也最有可能出現。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領導層會抓住基礎設施建設刺激措施帶來的經濟和就業利好。

這些活動恰好代表了這種經濟蕭條環境下的專門刺激措施和危機應對方式。由於中國的政策決策者對這種新型經濟模式還比較陌生,所以他們應該會從原有經過檢驗的政策入手。

當這些行業的產出逐漸下降之後,領導層就會逐步將經濟恢復措施的重點放在長期經濟模式轉型上來。

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政府還會繼續開發既定行業中的就業機會。只有在這些領域的機會枯竭之後,他們才會轉向環境和高科技行業進行大規模就業開發。換句話說,就業機會向新型產業轉移的過程還會延長。

現有的環境框架模式保證中國應該不會出現全面「後退」的情況。但是,經濟增長漸緩的確會阻礙新規定和政策的落實。地方政府債台高築,赤字頻現,進行環境投資的意願也並不高。這會導致原計劃於2017年實施的全國碳交易市場等一系列項目全部延期。

在「延遲」模式下,二氧化碳排放會在經歷初始下降階段後迅速反彈。由於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逐步向低碳模式靠攏,二氧化碳排放增速也會相對放緩。中國最終還是會達到二氧化碳的排放峰值,但是肯定會晚於原定的2030年。

在這之後,由於經濟結構變化持續受到經濟波動臨時應對措施的影響,即便經濟增長緩慢,溫室氣體排放下降的進程還是會緩慢進行。雖然難度很大,但是中國依然希望能夠為避免氣候變遷做出一份努力。

未來幾年將是關鍵

未來幾年中國的經濟政策走向對巴黎氣候協議的實施至關重要。如果中國的經濟政策能夠躲過短期利益的誘惑,採用「加速」模式,那麼必將會對全球氣候變遷應對做出突出貢獻。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中國的經濟和生態健康將長期受到直接經濟必需品的影響。如果中國採取了「延遲」模式,推遲主要經濟模式轉型和永續氣候應對措施出台,那麼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的努力注定是要付之東流。

查看政策簡報全文,請點擊此處。

美聯邦水域開先例 水產養殖業可進駐墨西哥灣

$
0
0
本報2016年3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王美禧編譯;蔡麗伶審校

曾在2010年遭受嚴重漏油污染的墨西哥灣,如今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允許私人企業於聯邦水域設立水產養殖場的先例。近期,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宣布墨西哥灣將開放為養殖漁場,但專家擔憂此舉可能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破壞。

美國緬因州的沿海水產養殖。圖片來源:NOAA(CC BY 2.0)

美國緬因州的沿海水產養殖。圖片來源:NOAA(CC BY 2.0)

進口漁獲難競爭 美政府擬扶植養殖業

這項政策主要是和難以管制的外國進口漁獲競爭,但是開放墨西哥灣的水產養殖並不便宜而且可能帶來環境問題。然而,海鮮供應商Harlon's Louisiana Fish的老闆皮爾斯(Harlon Pearce)對此表示歡迎。該公司供應整個美國南部的餐廳和雜貨店。每年此時,他在紐奧良外的倉庫裝滿了捕來的冷凍魚貨,儲量已達到三萬磅以上。

冷凍這麼多的魚是為了要供應全年的需求。他說他想要賣到全國,打進像紅龍蝦(Red Lobster)的大供應鏈,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足夠的魚可供應市場。主要的原因是墨西哥灣的海鮮產業尚未從2010年英國石油公司的漏油事件中復甦,海鮮產業也時常受到颶風和污染的波動影響。

海灣海鮮研究所委員會(Gulf Seafood Institute)的皮爾斯說,水產養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養殖許可效期十年 原生魚種限定

世界上其他國家也已密集投資養殖漁場。根據NOAA的資料,美國90%的魚來自國外,其中一半還是養殖的。

雖然美國有養殖漁場,但這個產業還有待起飛。直到如今,聯邦水域仍屬管制禁區。美國政府說,開放墨西哥灣養殖漁場將能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並增加安全性。NOAA理事長Kathryn Sullivan說,「我們將此視為恢復海洋和魚群韌性的一項重要措施,雖然先開始在墨西哥灣施行,但意味著別的地區也可以在政府的許可下開放。」

未來幾年,NOAA將對想要在聯邦水域建立商業養殖場(通常要離岸3哩)的公司發出十年許可證,這些養殖場只能養殖當地的原生魚種,例如墨西哥灣的紅鼓魚(red drum)、海鱺(cobia)等,而非鮭魚或吳郭魚。

NOAA和聯邦政府機關表示,將在兩年內發出第一張許可證。

波及漁民 養殖業環境危害成隱憂

但有專家認為,說這樣的養殖場會危及勉強糊口的漁民。

Loyola 大學環境法律副教授Marianne Cufone說,這些養殖系統會佔據海洋空間並取代漁民。設施附近將會設置漁民無法進入的緩衝區。養殖場還要冒著大量魚群逃跑的危險,而這可能會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破壞。

Cufone表示,全世界已有數百萬條的養殖魚逃跑,後續將不只引發基因問題,還有如與野生魚種之間的疾病傳播等問題。魚飼料及排泄物也可能落在養殖場上,影響其他的海洋生物。

NOAA則表示,經過數千場的討論已經將所有因素列入考慮,且將執行相關的環境措施,例如對養殖場進行持續監控。

Rusty Gaude,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漁業專家表示,在海洋中養殖魚無法速成也不容易。他特別提到NOAA建立起許多相當繁瑣的環境規則,還要面臨颶風淹沒養殖場的威脅。「成長期可能會相當痛苦,」Gaude仍相信這項計畫將成為定局:「最終,全世界和路易斯安納州將會見證墨西哥灣的養殖漁業。」


仿紐西蘭「奇異果模式」 蔡英文農業新政拚外銷

$
0
0
本報2016年3月3日台北訊,鄒敏惠整理報導

為了讓台灣農業與國際市場接軌,並提高農民收入,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提出成立「農地銀行」、「農產品出口管理公司」、「農業勞務公司」等多項新政,以保障農民、環境永續的方向進行改革。

蔡英文1日在嘉義與農民代表座談,並親自替洋桔梗剪枝。蔡英文說,洋桔梗的行銷模式相當成功,也期許未來台灣農產品可以仿傚紐西蘭行銷奇異果的作法,成功賣到全世界。

洋桔梗。圖片來源:胡慕情 Muhchyng(CC BY-NC-ND 2.0)

蔡英文表示,洋桔梗產銷是非常成功的模式。圖片來源:胡慕情 Muhchyng(CC BY-NC-ND 2.0)

讓農民賺錢 農產行銷學問大

合報報導,根據民進黨的規劃,下一個世代的新農業將仿傚紐西蘭奇異果的作法,希望能結合小農,由政府協助組成「農產品出口管理公司」、成立「農地銀行」和「農業勞務公司」,並建立安全標章制度、「綠色對地給付」制度,把台灣農產品賣到全世界,農民就可以賺錢。

農地銀行:有農民反映農地取得不易、價格高,因此農地銀行的概念即為釋放老農的農地使用權,轉租給其他有意從事生產的農民,仲介的角色則由政府來擔任。

農產品出口管理公司:為希望結合小農,且農業從生產、包裝到冷藏,都牽涉相當專業的環節,將由政府成立「農產品出口管理公司」,採公辦民營形式,由專業經理人來管理,一改農業「弱勢」的形象,將台灣農產品賣到其他國家市場。

《上下游》報導,外傳公辦民營的形式可能由台糖主導,不過民進黨農業智庫成員陳吉仲澄清沒這回事,目前還在討論階段,希望5月20日總統就任前出爐。

農業勞務公司:「農業勞務公司」為媒合平台,針對農業勞動力老化的問題,將其他產業過剩的勞動力仲介給農業需求。

綠色對地給付:農地在種植農作物的同時,另外還有許多生態文化、涵養地下水等附加價值,總額多過農作物的產值,因此政府應給一筆補償金額,就是所謂「綠色對地給付」。搭配綠色環境補償政策,未來農民可選擇綠色環境對地給付,或保價收購。

楊儒門:信心還是最大挑戰

對於上述政策,白米炸彈客楊儒門卻指出,這五項政策在執行面都有困難。

《中國時報》報導,楊儒門認為,最大的困難「農民信任」、「行銷」,唯有解決這二大困難,才可望落實。楊儒門說,新政府「成立政府出口管理公司 」要把農產品賣到其他國家,但目前較有能力購買台灣農產品的只有日本以及中國沿海城市。他認為,台灣農產品目前問題出在消費者對「認證」的信任度不高是最主要的原因。

面對現今農村勞動力嚴重老化,新政府期待成立農業勞務公司來化解。對此楊儒門認為有點「本末倒置」。他說,政府應優先透過政策運用誘引年輕人返鄉務農,如果真的不可行,再來考慮農業勞務公司或引進農務外勞。至於農地銀行的政策已經推廣多年,但效果顯然不彰,關鍵在農民普遍對「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仍存有陰影,對政府的政策無法完全信任。

對於「保價收購」與「綠色環境補償」雙軌政策,楊儒門倒沒有特別質疑,只強調這關係到農民的觀念是否接受,以及政府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不論如何,都要「有心」才做得成。

至於農業生產被污染破壞的疑慮,《ETtoday》報導蔡英文上月在彰化進行產業之旅時指出,未來將以整體國土規劃的角度,兼顧環境與農業的永續性,合理規劃農工用地的分區,解決農業用地和工業用地衝突的問題,讓廠商可以用合理價格取得工業用地,也要保護優良的農業區。

垃圾白皮書420出爐 各界要求法令應互相整合

$
0
0
本報2016年3月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垃圾場爆滿、拒收垃圾等現象陸續在全國多處,可說「垃圾大戰」一觸即發,環保署廢管處提出相關政策白皮書初稿,並在近日展開「家戶垃圾與事業廢棄物妥善處理共識凝聚會議」分區預備會議,3日在北區,4日、7日將接連辦中部場與南部場,檢討現行垃圾處理政策,更尋求零廢棄的目標,到場民間團體、地方政府與業者則不約而同表示,需要相關的法令能更明確、跟上國際潮流,並盡快互相整合,讓法令變得「有用」才能有效執行。

在這三場分區會議後,環署預計要在3月底前舉行全國會議,在4月20日前提出政策白皮書。

20160303垃圾白皮書北區分區會議

環署提出廢棄物白皮書初稿,並舉辦分區會議邀各界討論,攝影:賴品瑀。

據環署統計,台灣每年產出廢棄物約2,710萬公噸,其中屬一般廢棄物的家戶垃圾約830萬公噸,佔31%;1,880萬公噸的事業廢棄物則佔了68%,近7成,當中又以污泥、爐渣、營建廢棄物等一般事業廢棄物1,720萬公噸、佔91.5%,廢液、有機溶劑、重金屬污泥等有害事業廢棄物160萬公噸則佔了8.5%。

在家戶垃圾方面,垃圾產生量逐年下降,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從1998年的1.149公斤降至2014年的0.863公斤。「丟垃圾是有成本的。」到場關注的立委陳曼麗參與討論,提醒各地方政府,不管是採隨袋徵收或是隨水費徵收家戶垃圾處理費用,應該向民眾公開相關經費,讓民間理解成本有多大,不是把垃圾丟了就好。

與會的里長代表、環團表示,目前各地政府的分類不同,讓民眾困擾,需要統一並且更多的宣導。

地方政府無力回收廚餘  流入焚化爐 

在場環保團體與地方政府對於其中的「廚餘」相當關注,廚餘回收量已從1998年的0.05萬公噸大幅提昇至2014年的72萬公噸,目前再利用方式為養豬或是堆肥兩途,但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生廚餘堆肥由於受限目前法令無法販售,部分縣市在無力處理也無經費委託民間業者的狀況下,拒絕回收生廚餘,將生廚餘送入焚化爐,相當可惜;環署應該要求縣市政府自行堆肥,並協請農委會把對肥料的補貼轉向協助地方政府堆肥,再把這些成品分送給農民使用。

主婦聯盟代表吳心萍則點出賣場、超市等通路的食物浪費問題,認為將這些廚餘應該列入「事業廢棄物」嚴謹管理並公開資訊,減少廚餘量也減少碳排量。

環境資訊協會代表林育朱表示,雖然廢管處報告顯示環署歷年推了不少限塑、減少包裝與一次性用品使用,但政策的落實與成效也應該檢視。

台灣廢棄物年產生情形數據。攝影:賴品瑀。

台灣廢棄物年產生情形數據。攝影:賴品瑀。

事業廢棄物管理策略  政府部門不同調

事業廢棄物則以產業源頭減量與流向追蹤管理成為焦點。目前事業廢棄物流向,「再利用」佔了80%為最大宗,其次為委託環保局垃圾焚化爐及民營處理業者佔15%。環署提出「零廢棄」的遠景,也表示正在整合「廢棄物清理法」與「資源回收再利用法」為「資源循環利用法」。

至於事業廢棄物,「產品」、「原料」與「廢棄物」等認定仍較無共識的討論,由於廢清法並沒有明確定義「廢棄物」,早期依照「產品登記」來區分的作法,造成目前使用不當與產銷失衡的情況。此次有回收業者認為,許多資材落入廢棄物的分類後,便較難以利用,應該儘速正名,但環團也重申對有毒事業廢棄物的戒心,強調不該以「原料」名義進口廢五金等,以免衍生廢棄物無處可去,污染環境得不償失。

至於包括環保署、經濟部、科技部、科學園區等機關,對於事業廢棄物管理也並非同調。包括產業界期待成立產業專區,藉此避免零星的小規模業者難以管理,也認為擴大規模、強化產業資源鏈結也有助於產業發展,但土地如何取得?是否可運用閒置科學園區,經濟部提出異議,指出依照內政部對丁種建築用地工業用地的規定,無產品產出、無具工廠身分的機構並不適用,應該尋求公共設施用地,但公共設施用地是否足以提供,則仍須協調。

而流向的管理方面,目前環署與經濟部已整合出平台,但目前科學園區卻無,因此環署也希望科學園區建立一套登錄管理系統,並盡快加入平台。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最愛還是台灣! 全球黑琵穩定成長 專家籲擴大「濕地餐廳」助保育

$
0
0
本報2016年3月3日香港、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今天是「世界野生物日」,在這個深具意義的日子,香港觀鳥會公告了2016年全球黑面琵鷺普查結果:3,356隻,較去(2015)年上升2.6%,穩定成長中,其中台灣2060隻佔61.3%,仍為全球重要的黑琵度冬棲地。另方面,全球黑琵須達7000隻才算脫離險境,為其中的60%族群預備度冬地,專家建議應加強現有濕地經營管理,擴大黑琵的「餐廳」規模!

全台黑琵普查成果呈現穩定略為成長。攝影:郭東輝

全台黑琵普查成果呈現穩定略為成長。攝影:郭東輝

全球黑琵:整體成長,開發仍是最大威脅

根據香港觀鳥會資料,2016年的全球普查數量總數為3,356隻,比去(2015)年的3,272隻多了84隻,上升2.6%;最大的越冬群仍是在台灣,全台總數目為2,060隻,佔全球黑臉琵鷺的61%,比去年的2,034隻多了26隻,上升1.3%;而當中最大的越冬地為台南曾文溪口,數量為963隻,佔全球總數 29%。

后海灣記錄到371隻,比去年的411隻減少了40隻,佔全球總數的11.1%,跌幅約9.7%;越南於1月普查期間的黑臉琵鷺數量大幅下跌,由去年的 40隻跌至9隻,估計與人為干擾有關;韓國、日本、中國大陸和澳門均錄得數量上升;而中國大陸今年的升幅達31.5%,多了104 隻。

2016年黑面琵鷺全球普查結果。資料來源:香港觀鳥會

2016年黑面琵鷺全球普查結果。資料來源:香港觀鳥會

從全球角度分析,台灣曾文溪口及八掌溪口穩坐黑琵度冬棲地第一、二名,第三名則位於深圳及香港的后海灣。不過,后海灣的情況令人憂心。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暨全球同步普查統籌員余日東指出,除了去年有增加外,族群數由2010年的462隻一直下跌到今年的371隻,累積跌幅約2成,光是與去年比較就少40隻, 減幅達11%。

飛行中的黑面琵鷺。攝影:鄭和泰

飛行中的黑面琵鷺。攝影:鄭和泰

雖然黑臉琵鷺的數量整體呈現成長,但仍有在部分棲息地數量逐漸下跌;除香港外,越南的數量大幅下降,余日東與當地研究人員聯絡得知,人為干擾是最大因素。目前黑臉琵鷺面對最大的威脅仍是棲息地受破壞及面積減少,中國大陸及韓國沿海多個地區的發展計劃及棲地改變均嚴重威脅黑臉琵鷺的生存。

「就如過往記錄到數十隻黑臉琵鷺的福建莆田,近年開始填海後,情形每況愈下,很多魚塘已被填平;而香港及深圳后海灣一帶多年來也同樣面對城市發展的壓力,因此保育黑臉琵鷺的前路仍是荊棘滿路。」余日東指出。

今年度普查地點包括韓國、日本、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台灣、海南、廣西、廣東、深圳及香港、澳門、越南、菲律賓、泰國和柬埔寨。菲律賓在普查以外的時間記錄到一隻黑臉琵鷺。

台灣:曾文溪口主棲地呈現飽和,黑琵餐廳需擴大經營

今年全球同步調查訂於1月15~17日,台灣則選擇16、17兩天,共26個團體投入,在過去曾出現過、或一些濕地或海邊有可能發生黑面琵鷺的51處進行調查,並選擇兩天調查中數字較多的一次。

台灣黑琵普查成果於2月24日以記者會公布,農委會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表示,黑面琵鷺從過去20多年全球300隻不到,一直到去年的3200多隻,尤其 台灣保育成果更於2013年獲得國際鳥盟贈予中華鳥會及林務局兩個單位獎勵,之後幾年台灣黑琵度冬數量不但破2000隻,並呈現穩定成長,今年到達 2060隻,比去年增加26隻。

台灣黑琵普查成果於2月24日記者會公布。攝影:廖靜蕙

台灣黑琵普查成果於2月24日記者會公布。攝影:廖靜蕙

根據中華鳥會資料,今年台南市記錄到1528隻,毫無意外仍是全台、甚至全球最重要的度冬棲地;嘉義305隻、高雄市208隻,數量超過10隻的有雲林縣24隻與宜蘭縣14隻;若以IBA(重要野鳥棲地)首推台南七股、青鯤鯓以及嘉義布袋濕地;並呈現西南部族群量越來越增加、東北部縮減的現象,是否與寒冷或棲地受干擾,還須進一步了解。

中華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世鵬表示,過去黑面琵鷺聚集之處都以台南七股為主,這幾年觀察到有逐漸往南、北擴散的趨勢,北邊到達嘉義的鰲鼓溼地,南邊則到達高雄永安、茄萣濕地,甚至雲林也記錄到。

黑面琵鷺這兩年普查結果,分布情形之比較。中華鳥會製作

黑面琵鷺這兩年普查結果,分布情形之比較。中華鳥會製作

不過雖然全球數量破3000隻,黑面琵鷺族群命運仍未脫離險境,推估需7000隻才算安全。

今年寒害造成魚塭魚群大量死亡,候鳥的食物也相對減少,鳥會志工也發現黑面琵鷺等候鳥出現河床覓食的情境;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郭東輝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擴散是代表原棲地資源不足,台灣的棲地已呈飽和,雖然畫設很多棲地,但食物來源不是那麼充足,需主管機關積極地經營管理,「把這些餐廳擴大規模,食物越多,越可能容納更多黑面琵鷺。」

去年引發爭議的輕航機空域申請,郭東輝認為一些敏感地並不適合開放空域觀光,他在野外觀察到,只要有干擾,野鳥就會驚慌,無論多高都一樣,都會使得野鳥遠飆。

啟動全年監測  保育更上一層

黑面琵鷺全台普查也首度進行全年監測,藉以了解四季變化,才能對現有的保育策略進行調整修訂。中華鳥會2015年接受林務局委託研究黑面琵鷺全台普查,進行全台黑面琵鷺每月族群數量調查。

台南鳥會理事長郭東輝說,台灣雖畫設一些濕地保育黑琵,但濕地經營管理必須更積極。攝影:鄭和泰

台南鳥會理事長郭東輝說,台灣雖畫設一些濕地保育黑琵,但濕地經營管理必須更積極。攝影:鄭和泰

蔡世鵬表示,「黑面琵鷺雖然是冬候鳥,但有少量的年輕黑面琵鷺個體,夏季依然留在台灣未北返,因此希望透過每個月1~2次、一整年度的調查,除了解度冬的黑面琵鷺族群外,也能掌握過境期、與未北返的黑面琵鷺棲息狀況,才能了解黑面琵鷺對於整個台灣濕地的利用情形,才能對黑琵保育做全面性的規劃。」

:世界野生物日紀念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1973年3月3日於美國華盛頓簽署通過,2013年聯合國大會將是日訂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第3屆活動主題為「野生動物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人類的未來更不可能脫離野生物以及其構築的生態系。

黑面琵鷺遷徙路線

黑面琵鷺是一種候鳥,每年初春3月,牠們會陸續分批離開越冬地區,返回北方繁殖地完成「人生大事」;直到10月,牠們又會返回越冬地區,如此周而復始。

為了找出牠們的遷徙途徑,研究員以衛星收發方式追蹤黑面琵鷺。研究員發現一些黑面琵鷺在台灣及香港過冬後,途經福建、浙江、江蘇沿海地區,飛往遼寧省、南北韓西岸及俄羅斯海參威沿海的小島上繁殖。

回到繁殖地的黑面琵鷺,大約在5月後即進入繁殖期,約在6月初完成求偶、交配、產卵的工作。孵化期約需30天,幼鳥出生後在35天後可離巢,但仍和親鳥留在繁殖區,再過約30天左右才離開親鳥,獨立活動。(資料來源:香港觀鳥會)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延伸閱讀】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訪台中火電廠適逢「紫爆日」 時代力量要台電提改善空污時程

$
0
0
本報2016年3月3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中部地區今(3日)又紫爆!適逢時代力量三位立委偕同環保團體參訪,台中火力發電廠第三度啟動降載程序,反應速度更勝以往,中午前就完成通報並降載。相較於以往連三天紫爆才反應,時代力量黨團總召徐永明立委表示肯定,但希望今天不是特例。

除了短期的降載機制,時代力量立委也關切台中電廠提出的空污改善、生煤堆置與燃氣機組新建計畫。徐永明說,台電要有決心,提出明確改善時間表,「不要像馬總統一樣,總是用限電、缺電來恐嚇人民」。

時代力量三位立委訪台中火力發電廠 右起:洪慈庸、高潞•以用、徐永明。 攝影:陳文姿

時代力量三位立委訪台中火力發電廠 右起:洪慈庸、高潞•以用、徐永明。 攝影:陳文姿

長期計畫:台電提三大計畫改善空污  洪慈庸:恐緩不濟急

空污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台中火力發電廠成焦點。上週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才參訪過台中電廠,今天,時代力量三位立委徐永明、洪慈庸、高潞•以用也到廠參訪。其中,洪慈庸是台中人,又在衛輻社環委員會,空污將是未來問政重點,而徐永明則在經濟委員會,直接影響經濟部與台電。

台中電廠共有10部燃煤機組,供應全台19%電力。台電表示,已排定1至4號機空污改善工程,總預算92億元,預計2020年完成。生煤儲存方面,將興建2座棚式煤倉,分別於2021與2024年完工。至於燃煤改成天然氣機發電,現正規畫2部90萬瓩級燃氣複循環機組,約需時10年。

由於台中市今年1月已公告施行「臺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規定自2019年起生煤堆置要採封閉式建築,且公布日起4年就要減少生煤使用量40%,相當於影響4部機組共220萬瓩,但燃氣機組最快卻要10年後才能發電。

對此,洪慈庸認為台電計畫與台中市府規劃的時程有很大的落差,台電應加強協調,正面回應。徐永明說,雖然空污改善需要時間,但台電要有決心,說清楚時間表與投資規劃。

短期改善靠降載? 環團:降載細節未公開  不容台電作爛

今天一早台中天空就灰矇矇,中部空品測站也再度紫爆。相較去年11月8日與今年2月22日,都是紫爆連三天才進行降載,今天台電立即反映。八點多台中環保局通知台電後,11:38就已經完成跨部會通報與降載。

從廠區望向台中火力電廠四個煙囪, 攝影:陳文姿

從廠區望向台中火力電廠四個煙囪, 攝影:陳文姿

台中火力發電廠預計興建室內煤倉取代露天儲煤場 攝影:陳文姿

台中火力發電廠預計興建室內煤倉取代露天儲煤場 攝影:陳文姿

對此,徐永明表示肯定,他說,台中電廠的空污不僅影響台中市民,也影響南部縣市,希望未來保持這樣的速度,而不是因為今天有立委跟媒體來訪的因素。台電副總經理鍾炳利解釋,台中電廠已有兩次降載經驗,部會間配合與流程更順暢,這次才會反應快速。

主婦聯盟台中分會許心欣則希望台電進一步承諾預防性降載。對此,鍾炳利持保留意見,他表示,降載程序有標準程序及降載門檻,須經中央調度中心確認供電安全才能啟動。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降載的條件、方式、時間、調度都應更加透明公開。空污嚴重的季節是固定的,這段期間應提高燃氣比例,避免燃氣機組歲修。降載模式也該檢討,慎重評估哪種方式改善空污效益最大,不容台電以「降載對空污影響不大」一句結論就帶過。

燃煤比天然氣便宜?  立委:外部成本未納入 能源轉型應有新思維

對於台電簡報中,核電發電成本1.15元/度最低,火力燃煤1.21元/度次之,火力燃氣則為2.67元/度,徐永明說,現在核廢料問題非常棘手,這樣的算法明顯忽略核廢料的外部成本,以及空污的健康成本。能源政策要有新思維,不要像馬總統一樣,用限電、缺電來恐嚇人民。

洪慈庸則表示,未來能源轉型中,火力發電只是其中一種方式,無論是節能或是支付更多電力成本,都要全民討論並共同承擔。

台中火力電廠針對「臺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的預計因應  製表:陳文姿

台中火力電廠針對「臺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的預計因應  製表:陳文姿

 

海洋變酸珊瑚也「長歪」 骨骼變形又易染病毒

$
0
0
本報2016年3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周念學編譯;蔡麗伶、郭兆揚審校

第三次全球珊瑚白化潮迫在眉睫,兩份新發表的澳洲研究更指出,人類繼續排放二氧化碳,讓珊瑚不單單要克服白化,還將面對骨骼變形、感染皰疹樣病毒的處境,因此更不容易從白化事件中恢復。

左邊是正常的珊瑚骨骼;右邊是高酸度下的骨骼照片。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左邊是正常的珊瑚骨骼;右邊是高酸度下的骨骼照片。圖片來源:Taryn Foster/影片截圖。

海洋暖化又酸化 珊瑚健康隱現危機

大約30%從工廠、汽車和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會被海洋吸收。新研究指出,這會造成海洋酸度上升並導致珊瑚更難累積碳酸鈣骨骼。

然而,目前還無法清楚地了解酸化的海水會如何影響珊瑚成長。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副教授Peta Clode指出,如果只看珊瑚的存活率,他們確實都還活著,因此數據會讓我們以為珊瑚一切正常。

她也指出「用顯微鏡也不易看出,生長在較酸的海水中的珊瑚有何不同之處」。所以Clode和同事將珊瑚培養在一系列不同溫度和酸度的水缸中,並用高解析度立體X光顯微鏡觀察珊瑚的生長狀況。

表面坑坑洞洞 骨骼甚至變形

正常狀況下,珊瑚寶寶會長出對稱且堅實的厚骨骼。

但若目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無法快速降低,將水缸內的海水酸度也提升至2100年的預期水準後,此酸度的海水會導致珊瑚骨骼中針狀結構的生長狀況不一致,有的會生長遲緩,有的會加速生長而變得較長,甚至部分骨骼也會完全消失不見。

這些珊瑚會生成不對稱的形狀,骨骼表面坑坑洞洞,其中一半還產生骨骼變形的現象。Clode博士表示,原本預期只有珊瑚的生長速度會受影響而降低,但令人驚訝的是,不一致的生長速度導致骨骼變形。

研究結果也指出,單單暖化效應對珊瑚的影響有限,而且在高溫度高酸度的情況下反而會減緩因高酸度而發生骨骼變形。

Clode博士認為上述情形並不很令人驚訝,目前已知道如果海溫不要太高或突然升高的話,稍高的水溫並不會對珊瑚造成壓力且證實有助於促進珊瑚生長。Clode博士也表示,這樣的結果顯示在海洋酸化的狀況下,年輕的珊瑚將比較不容易恢復因白化或颱風造成的骨骼損傷。

同時,澳州湯斯維爾(Townsville)詹姆士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博士Tracy Ainsworth指出,新生的小珊瑚是未來形成珊瑚礁主要的建構者,牠們遭受到的危害,關係到未來的珊瑚群生態,因此科學家開始擔心牠們可承受多少環境壓力。

白化伴隨病毒爆發 珊瑚瀕臨可承受極限

Ainsworth的團隊最近發表另一篇文章描述未來的珊瑚需要如何奮鬥以求生存。

2011年,他們測量澳洲大堡礁的珊瑚在白化三天後於珊瑚上的細菌量,並將結果發表在journal Frontiers of Microbiology期刊。

高溫、暴露在空氣中、暴雨過後導致鹽度下降的海水等因素,都將導致珊瑚受到緊迫並白化。全球溫室效應預估會將溫度推高至珊瑚可承受的極限,增加白化發生的頻率。

Ainsworth和同事也發現,珊瑚白化伴隨著病毒爆發的現象,病毒量高達以往記錄的四倍之多。除此之外,在爆發的病毒中,有一種特別大量的病毒和感染人類的皰疹病毒相似。

Ainsworth指出,還未有研究探討過珊瑚白化時伴隨的病毒增生現象,不過此種病毒爆發可能是一個常態的現象。若是如此,令人擔憂的是更頻繁的白化與伴隨的病毒增生現象可能會超過珊瑚的負荷程度。珊瑚不單單要克服白化,還要因應伴隨而來的微生物群聚變化的影響。

Viewing all 198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