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才剛開始,由台北市文山社大、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主辦的樸門自然建築課程就在順興社區如火如荼展開。本次來參加的學員中,不乏遠從宜蘭、台中、台南來的熱血學員,學員中人材濟濟,有人很會木工、有人很會裁縫、有人很會思考與記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拿手的技能,只是我們常常遺忘了,而這次的工作坊,就是要讓我們重回「雙手萬能」。
民以食為天,自己的廚房自己建
廚房,是烹煮好料、連結起人情與飲食文化的場所。在這個容易為了方便而浪費能源的時代,我們重新思考,如何讓烹煮這件事,能夠從源頭減少耗能?許多人都覺得要做自然建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應該要自己有塊地、應該要住在偏遠的地方、應該要十項全能。然而,這次為期六天的都市自然爐灶工作坊,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在都會區小小的空間中也可以打造一個節能的自然廚房。
看著眼前空蕩蕩的小空間,難以想像我們要在這個地方,打造出兩個爐、一個灶、一個悶燒鍋跟置物架,暫且放下腦海中的疑問,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泥土的全新面貌
泥土,是自然建築中很重要的一樣材料;泥土的選擇與使用,是大自然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一開始,老師先教大家如何辨識泥土,在地上畫一個大圓,不同水含量的泥土放在圓圈內,讓大家試著觸摸跟感覺,了解其之間的差異。這才發現,原來一個看似平凡的泥土,竟然像五行八卦陣一般,不同成分、水份與黏性,都有不一樣的使用方式。除了用觸感區分、拍打敲揉,還可以泡水透過沉澱後,找出我們所需要的材料。
這是我第一次那麼認真觀察泥土,也許這也是大夥的第一次;讓人覺得很神奇的是,原來只要有泥土、沙子、水,再加上一些植物纖維,就可以成就一個會呼吸的建築。
嗡嗡嗡 嗡嗡嗡 大家一起來做工
第二天,許多人開始穿著雨鞋、不怕髒的衣服上工。經過昨天老師細心的解說,大夥對於整個工作流程已有了想法,接著就要開工了。工作主要分為兩大組,一組在外頭準備所需的材料,分解泥土的、混合馬糞的;各自分工,各自精彩。
你沒有看錯,我說的就是馬糞。在搭建自然建築的時候,光有泥土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更多的纖維成分,才能增加建築的強度;因此泥土跟馬糞混合的材料,就是很適合的黏著劑。想像一下,馬兒吃草,但又無法完全分解這些纖維,所以這就像一個大型的果汁機,幫你將纖維切斷,切好切滿。
發酵過後的馬糞,一點味道也沒有,本來老師擔心有些人會怕,可以選擇不要碰或戴手套,不過看來學員們都是有備而來,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在自然中,沒有什麼是被浪費掉的
工作的過程中,大家都有許多的疑問,如果我找不到這些材料呢?我怎麼知道泥土的成分對不對?那我今天沒有馬糞怎麼辦?一萬個為什麼,老師用一段話回答:其實沒有什麼比例跟材料使用是絕對的,不同國家、不同氣候與不同材料,都可以有自己的做法,工作坊的用意,其實就是讓大家能從做中學,不論你身邊有的是石頭、竹子、泥土、稻殼、稻桿等,都能用來搭建屬於自己的特色建築,重點是學習如何運用並且不怕失敗試著踏出這一步。
上頭才說完,接著我們就要將泥漿跟稻桿混合,這些土團用來填充大的空洞,想像一下,如果材料只有土,一旦遇到晃動非常容易就斷裂,但如果加上富有韌性的稻桿,要折斷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室外的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室內也不遑多讓,看著大家從無到有,開始在室內推疊起廢棄的磚頭,塗上準備好的黏著材料,一磚一塊的搭建起爐灶的基底。多數人從小就習慣學習一套標準的作業流程,當要自己動手的時候,學員每個步驟都想請教老師,但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自由,不想對大家的施工給太多的干涉,除了一開始的說明,接著就讓學員們一個教一個,要我們自己思考是否可行,簡單來說,做就對了。這對學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衝擊跟反思,原來我可以自己思考,想像跟怎麼做,而不是都要別人手把手的帶領。
這個廚房,蘊含了每個人的思考與做法在裡頭,整個施工的過程,是一種實踐的快樂。
火力全開 全面啟動
工作進入第四天,已經可以看到整個自然爐灶的雛型,爐的基底跟區隔都已分開,接下來還剩下的,是中間的填充、熱氣的管線、灶上方半圓形的建模跟悶燒鍋的部分了,大夥都好興奮,讓人想趕快看到最後完成的模樣。
一大早,老師在黑板上解釋爐灶的概念跟火箭爐的做法,讓人覺得火箭爐的設計概念很簡單,但也很不簡單。
火箭爐是一種隔熱與煙囪效應原理的一種應用,內部結構為L型,當火燃燒時,空氣的流通非常重要,進出氣口的大小要一致,才不會有空氣不足的問題。當熱氣在鍋子下方形成高溫,完全燃燒可減少煙霧的產生,而當完全燃燒後,空氣就可從爐的底部源源不絕的吸入,也就是所謂的煙囪效應,不需特別煽火,也能保持燃燒,能提高烹煮效率,也減少能源的使用。
室內說明完,接著就是走到戶外,拿起地上的磚頭堆疊看看,來製作一個火箭爐囉。在這次工作坊中,我們不用火箭爐來煮吃的,而是煮麵粉,黏糊糊的麵粉,也是這次要使用的材料之一。
大家都是最重要的小螺絲釘
本來一群不認識的人,在這幾天的相處後,彼此已有非常好默契。比起一開始,現在每個人都能自己找出需要做的事情,就像小蜜蜂一樣,一群群地辛勤工作,輪流加入不同組別,發揮自己的效力努力著。工作同時,當然也少不了彼此交流,笑聲不斷,讓人覺得時間咻一下就過去。
不同於前幾天,今天除了要繼續準備材料外,還要多準備幾種不同的材料,來做灶上方半圓形的部分;同時,也比需有人開始拿起鋸子鐵鎚,將水槽跟悶燒鍋的架子給完成。
幾個有經驗的大哥,蹲在地上七嘴八舌的討論,該怎麼使用現有的材料,將水槽建構在廚房中,幾次來來回回反覆的量測。沒過多久,就已得到結論,效率之高讓人佩服,這些大哥真是雙手萬能呀。
做中學 學中做
在工作坊的尾聲,開始進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爐灶管線的隔熱與絕緣,以及灶外圍半圓的部分。
大家小心翼翼在管線的外圍塗上一層又一層的隔熱層,同時,在周圍部分填充入稻殼跟稻草來做絕緣。老師讓大家試著想像熱源的走向,當底下添入柴薪後,熱空氣向上升,在上方留下兩個口也就是可以放鍋子的位置,一邊是直接加熱,另一邊則是蓄熱,管線延伸到灶的下方,如有多的熱源就可供其用,讓能源之使用不被浪費。
這樣的方式,是很多人沒有思考過的,現代人習慣了能源的便利使用,轉開瓦斯就有火,卻忘了這些石化能源,是幾億年前沉澱所產生的。在這次的工作坊,不僅是學習自然建築的技巧,這些實踐的經驗,也讓大家能夠重新思考能源的使用。
最後的這個灶,是經由許多人的手「按摩」出來的,而其中所需的材料,則是大夥用雙腳,一遍遍「踩」出來的。在許多人手腳並用以後,才能混和出適當的材料,讓這個自然爐灶,有了另一種溫度。
課程的結束並非互相道別,而是開始交流產生更多的火花,有人準備開始在自己的土地上動「手」打造屬於自己的自然建築,有人邀約大夥來自己的小屋參訪,有人送上自己種的無毒天然柑橘給大家;一切的互動都很自然,也很真心,經過這六天的勞動學習,讓彼此帶著滿滿的知識與感動回家。
學員美玲最後說到:「其實我來的才知道我們要建一個廚房,一開始,我想要瞭解每一個細節深怕錯過,可後來才發現,大家會在每個需要的地方去補位,我們在彼此接觸的過程中交換生命的經驗,我覺得這樣真的很棒,也希望之後可以去其他人的地方,一起做我們的自然建築。」
本次的工作坊暫時告一段落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表面的塗層,如何製作防水層呢?那又是另一門重要的課程了。(點此報名2016自然塗料工作坊)
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山社大、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