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8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會呼吸的建築 自然爐灶工作坊

$
0
0
作者:吳佳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新的一年才剛開始,由台北市文山社大、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主辦的樸門自然建築課程就在順興社區如火如荼展開。本次來參加的學員中,不乏遠從宜蘭、台中、台南來的熱血學員,學員中人材濟濟,有人很會木工、有人很會裁縫、有人很會思考與記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拿手的技能,只是我們常常遺忘了,而這次的工作坊,就是要讓我們重回「雙手萬能」。

民以食為天,自己的廚房自己建

廚房,是烹煮好料、連結起人情與飲食文化的場所。在這個容易為了方便而浪費能源的時代,我們重新思考,如何讓烹煮這件事,能夠從源頭減少耗能?許多人都覺得要做自然建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應該要自己有塊地、應該要住在偏遠的地方、應該要十項全能。然而,這次為期六天的都市自然爐灶工作坊,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在都會區小小的空間中也可以打造一個節能的自然廚房。

看著眼前空蕩蕩的小空間,難以想像我們要在這個地方,打造出兩個爐、一個灶、一個悶燒鍋跟置物架,暫且放下腦海中的疑問,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準備要建自然爐灶的空間。攝影:吳佳奇。

泥土的全新面貌

泥土,是自然建築中很重要的一樣材料;泥土的選擇與使用,是大自然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一開始,老師先教大家如何辨識泥土,在地上畫一個大圓,不同水含量的泥土放在圓圈內,讓大家試著觸摸跟感覺,了解其之間的差異。這才發現,原來一個看似平凡的泥土,竟然像五行八卦陣一般,不同成分、水份與黏性,都有不一樣的使用方式。除了用觸感區分、拍打敲揉,還可以泡水透過沉澱後,找出我們所需要的材料。

這是我第一次那麼認真觀察泥土,也許這也是大夥的第一次;讓人覺得很神奇的是,原來只要有泥土、沙子、水,再加上一些植物纖維,就可以成就一個會呼吸的建築。

讓大家用手觸摸不同土讓的黏性與濕度。攝影:吳佳奇

嗡嗡嗡 嗡嗡嗡 大家一起來做工

第二天,許多人開始穿著雨鞋、不怕髒的衣服上工。經過昨天老師細心的解說,大夥對於整個工作流程已有了想法,接著就要開工了。工作主要分為兩大組,一組在外頭準備所需的材料,分解泥土的、混合馬糞的;各自分工,各自精彩。

你沒有看錯,我說的就是馬糞。在搭建自然建築的時候,光有泥土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更多的纖維成分,才能增加建築的強度;因此泥土跟馬糞混合的材料,就是很適合的黏著劑。想像一下,馬兒吃草,但又無法完全分解這些纖維,所以這就像一個大型的果汁機,幫你將纖維切斷,切好切滿。

發酵過後的馬糞,一點味道也沒有,本來老師擔心有些人會怕,可以選擇不要碰或戴手套,不過看來學員們都是有備而來,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

大夥分工合作中,有人去混泥土,有人撥開一團的馬糞。攝影:吳佳奇。

在自然中,沒有什麼是被浪費掉的

工作的過程中,大家都有許多的疑問,如果我找不到這些材料呢?我怎麼知道泥土的成分對不對?那我今天沒有馬糞怎麼辦?一萬個為什麼,老師用一段話回答:其實沒有什麼比例跟材料使用是絕對的,不同國家、不同氣候與不同材料,都可以有自己的做法,工作坊的用意,其實就是讓大家能從做中學,不論你身邊有的是石頭、竹子、泥土、稻殼、稻桿等,都能用來搭建屬於自己的特色建築,重點是學習如何運用並且不怕失敗試著踏出這一步。

上頭才說完,接著我們就要將泥漿跟稻桿混合,這些土團用來填充大的空洞,想像一下,如果材料只有土,一旦遇到晃動非常容易就斷裂,但如果加上富有韌性的稻桿,要折斷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大家協力製作的土糰,排排放好準備使用。攝影:吳佳奇

室外的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室內也不遑多讓,看著大家從無到有,開始在室內推疊起廢棄的磚頭,塗上準備好的黏著材料,一磚一塊的搭建起爐灶的基底。多數人從小就習慣學習一套標準的作業流程,當要自己動手的時候,學員每個步驟都想請教老師,但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自由,不想對大家的施工給太多的干涉,除了一開始的說明,接著就讓學員們一個教一個,要我們自己思考是否可行,簡單來說,做就對了。這對學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衝擊跟反思,原來我可以自己思考,想像跟怎麼做,而不是都要別人手把手的帶領。

這個廚房,蘊含了每個人的思考與做法在裡頭,整個施工的過程,是一種實踐的快樂。

開始搭建爐灶的基底。攝影:吳佳奇

火力全開 全面啟動

工作進入第四天,已經可以看到整個自然爐灶的雛型,爐的基底跟區隔都已分開,接下來還剩下的,是中間的填充、熱氣的管線、灶上方半圓形的建模跟悶燒鍋的部分了,大夥都好興奮,讓人想趕快看到最後完成的模樣。

半成品的廚房攝影:吳佳奇

一大早,老師在黑板上解釋爐灶的概念跟火箭爐的做法,讓人覺得火箭爐的設計概念很簡單,但也很不簡單。

火箭爐是一種隔熱與煙囪效應原理的一種應用,內部結構為L型,當火燃燒時,空氣的流通非常重要,進出氣口的大小要一致,才不會有空氣不足的問題。當熱氣在鍋子下方形成高溫,完全燃燒可減少煙霧的產生,而當完全燃燒後,空氣就可從爐的底部源源不絕的吸入,也就是所謂的煙囪效應,不需特別煽火,也能保持燃燒,能提高烹煮效率,也減少能源的使用。

室內說明完,接著就是走到戶外,拿起地上的磚頭堆疊看看,來製作一個火箭爐囉。在這次工作坊中,我們不用火箭爐來煮吃的,而是煮麵粉,黏糊糊的麵粉,也是這次要使用的材料之一。

火箭爐教學中,最重要的是進出口的大家以及空氣流通的走向攝影:吳佳奇

大家都是最重要的小螺絲釘

本來一群不認識的人,在這幾天的相處後,彼此已有非常好默契。比起一開始,現在每個人都能自己找出需要做的事情,就像小蜜蜂一樣,一群群地辛勤工作,輪流加入不同組別,發揮自己的效力努力著。工作同時,當然也少不了彼此交流,笑聲不斷,讓人覺得時間咻一下就過去。

大家合力分解更多的泥塊,供材料混合使用攝影:吳佳奇

不同於前幾天,今天除了要繼續準備材料外,還要多準備幾種不同的材料,來做灶上方半圓形的部分;同時,也比需有人開始拿起鋸子鐵鎚,將水槽跟悶燒鍋的架子給完成。

幾個有經驗的大哥,蹲在地上七嘴八舌的討論,該怎麼使用現有的材料,將水槽建構在廚房中,幾次來來回回反覆的量測。沒過多久,就已得到結論,效率之高讓人佩服,這些大哥真是雙手萬能呀。

幾位大哥正熱烈討論著水槽架子的製作攝影:吳佳奇

做中學 學中做

在工作坊的尾聲,開始進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爐灶管線的隔熱與絕緣,以及灶外圍半圓的部分。

大家小心翼翼在管線的外圍塗上一層又一層的隔熱層,同時,在周圍部分填充入稻殼跟稻草來做絕緣。老師讓大家試著想像熱源的走向,當底下添入柴薪後,熱空氣向上升,在上方留下兩個口也就是可以放鍋子的位置,一邊是直接加熱,另一邊則是蓄熱,管線延伸到灶的下方,如有多的熱源就可供其用,讓能源之使用不被浪費。

這樣的方式,是很多人沒有思考過的,現代人習慣了能源的便利使用,轉開瓦斯就有火,卻忘了這些石化能源,是幾億年前沉澱所產生的。在這次的工作坊,不僅是學習自然建築的技巧,這些實踐的經驗,也讓大家能夠重新思考能源的使用。

開始處理爐的隔熱跟絕緣,上方兩個箭頭的位置是最後可擺放鍋子的地方攝影:吳佳奇

最後的這個灶,是經由許多人的手「按摩」出來的,而其中所需的材料,則是大夥用雙腳,一遍遍「踩」出來的。在許多人手腳並用以後,才能混和出適當的材料,讓這個自然爐灶,有了另一種溫度。

最後完成的爐灶,上面有每個人小心翼翼的痕跡。攝影:吳佳奇

課程的結束並非互相道別,而是開始交流產生更多的火花,有人準備開始在自己的土地上動「手」打造屬於自己的自然建築,有人邀約大夥來自己的小屋參訪,有人送上自己種的無毒天然柑橘給大家;一切的互動都很自然,也很真心,經過這六天的勞動學習,讓彼此帶著滿滿的知識與感動回家。

學員美玲最後說到:「其實我來的才知道我們要建一個廚房,一開始,我想要瞭解每一個細節深怕錯過,可後來才發現,大家會在每個需要的地方去補位,我們在彼此接觸的過程中交換生命的經驗,我覺得這樣真的很棒,也希望之後可以去其他人的地方,一起做我們的自然建築。」

本次的工作坊暫時告一段落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表面的塗層,如何製作防水層呢?那又是另一門重要的課程了。(點此報名2016自然塗料工作坊

六天下來,自然爐灶工作坊從無到有的成果。攝影:吳佳奇

2016都市樸門自然爐灶工作坊
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山社大、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協會

保證純天然 3D列印家具

$
0
0
作者:綠粉絲

Fg_Gavin-The-Lamp.jpg

英國藝術家&設計師 Gavin Munro,設計出天然3D列印家具。圖片取自:Full Grown

最近3D列印是個紅翻天的話題,粉絲頭想要來分享一個純天然有機的3D列印!英國藝術家&設計師 Gavin Munro 因為覺得現今製作家具的流程太過浪費材料(一張椅子需要一棵長了40~60年的樹砍下來,削去不要的部分、裁切加工才能做成),決定用全新的方法製作家具:用種的!

Fg_Gavin-The-Lamp.jpg

天然3D列印一把椅子。圖片取自:Full Grown

Fg_Gavin-The-Lamp.jpg

天然3D列印燈罩。圖片取自:Full Grown

上圖是預計在2016年春天上市的吊燈。吊燈外側雖然有被人工修飾過的痕跡,吊燈內側還是保留樹幹原始的外觀。

Munro的家具系列名為:Full Grown。主要使用楊柳、懸鈴木、白蠟、榛子和蘋果樹,第一批家具計畫在2015年底收成。要種多久才可以收成一張椅子?八年。八年等一張椅子對於現代人是個不可能的數字,但是相對於文章一開始提到的傳統工法,為了一張椅子去砍掉長了40~60年的樹豈非令人更加難以想像?以下為傳統家具的製作流程:

Fg_Gavin-The-Lamp.jpg

砍樹做家具。圖片取自:綠粉絲

與傳統的家具製造流程相較,這些種出來的家具大約只會產生1/4的二氧化碳。

如何種出一把椅子。圖片取自:Full Grown

其實Munro這個把家具「種」出來的概念並非首創,但是他卻是第一個用量產的方式種家具的第一人。Munro希望未來可以把這個概念「分枝」出去,用來製造單車、椅子或是房子的結構。也許在未來,我們真的會住在一個充滿樹木的城市裡,樹做的椅子、桌子、汽車、公車...應該還不錯吧!

當井水燃燒 《天然氣之國》尋找能源轉型之路

$
0
0
作者:賴偉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理事長)
天然氣之國 劇照:可點燃的水(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天然氣之國》劇照:可點燃的水。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用打火機靠近流出的水,突然就被點著了火燒起來,真是驚人的一幕。」

各位,我在講的不是「天然氣之國」,而是近三十年前,高雄反五輕運動時,後勁居民的親身經驗,就是井裡打出的水,會有嚴重的油味,甚至可點出火來。而整個石化工業區與周邊,空氣污染問題還是嚴重,後來陸陸續續有諸多土地被公告為「污染廠址」,地下水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但是,也沒錯,類似這樣的畫面與居民的感受,也不斷出現在這部紀錄片中。

在美國廣泛分佈的頁岩盆地,有巨量的天然氣蘊含量,隨著新開發技術的突破,一種地面液壓鑽井的「水力壓裂法」工法,得以較便宜地取得頁岩氣。帶點國族主義口吻的業者,標榜著「我們的」天然氣、「我們的」油,能源自主似乎就從美國「自己的」國土長了出來。因此,海量的購置鑽取硬體設備,大規模的鑽取工作機會,成本合理的大量天然氣開採與煉油,燃料成本下降下的製造業興工,樣樣都成為一個猛爆式的美國經濟動力活水。

頁岩氣革命的另一面

然而,天底下沒那麼美好的事,很多問題,也一一浮上檯面。「天然氣之國」紀錄片中,主要就是提出兩大類被淡化的風險:一是頁岩氣開挖、抽取和輸送過程造成外洩、溢散的揮發性氣體,對人與動物的健康衝擊,以及易燃甚至爆炸的風險;另一個是用「水力壓裂法」過程打入大量且種類複雜的有毒化學品,最後造成地下水廣泛污染以及飲用水致癌風險增加的問題。

天然氣之國 劇照:天然氣開發設施(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天然氣之國》劇照:天然氣開發設施。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多年前曾去美國加州拜訪環保團體時,搭一位友人便車進城,那是上班途中行駛高速公路上,他說了一句:「波灣戰爭(石油)就是為了美國這種(開車)生活方式,」令我印象深刻、記憶猶新;而隨著頁岩氣所謂美國能源自主的翻轉,這個「戰爭」,成為美國的「內戰」。

因為蘊藏量分佈廣泛,所以鑽井點數以萬計。很多的點,不只在一些聚落人家的「我家後院」,甚至是「我家底下」。因此隨著片中導演的追蹤,一區又一區,一個又一個的受害者和一些異像呈現出來。於是這紀錄片中,我們看到很正統的問題意識和實證的集結:頁岩氣的開採浮濫,使得環境問題、健康風險問題疑慮越來越多。

「企業的發展模式,就是到某個地區,盡可能地快速開發,如果你排放有毒物質,就讓受害者來證明它吧。你讓他們在法庭上辯論,收買最後的反抗者,繼續前進。」

對於很多公害事件或是環境爭議,這是一個精準、令人揪心卻很真實的描述。然而這一段話,不是在第三世界,而是片中科羅拉多州的Lisa Bracken女士,對這幾年被視為天然氣革命的美國頁岩氣開採企業的真實控訴。

能源開發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層面問題

是的,這個故事再次告訴我們,每一種能源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但如果我們換個方式來思考,對於能源,有幾個層次的問題應該提出:

  1. 開採可能造成的已知與未知風險為何?
  2. 不同開採技術造成的負面衝擊為何?
  3. 不同開採所在地,造成的負面影響程度是否不同?
  4. 是否可以有降低開採環境、健康風險的作法?
  5. 如果有較好的監管體系,可以符合法規要求下,開採的成本和技術極限為何?
  6. 把這些外部成本內部化之後的真實成本為何?

而這也是「天然氣之國」要探討的另外一個重要面向,因為這不只是科技,也包含社會、風險與公眾參與層面。前述每一個階段、層次的問題,本來就該有把關和資訊揭露的機制,然而2005年美國新的「能源政策法」裡,卻得以排除原本很多現有的環保法規規範,以及國家的環境監管體系。

包括片中特別提到對水源區開發的鬆綁,以及隱密工法所使用的毒性化學品清單。也因此,即使紀錄片公開後,很多業者反駁片中有一些環境和風險問題,並不是「水力壓裂法」或開採頁岩氣造成的,可能有資訊誤導之嫌等等,但業者神通廣大讓法規讓位是事實,也是永遠的「信任的危機」。

能源的政商結構性問題,不只是環境問題,也是民主問題

天然氣之國 劇照:戴著防毒面具的彈琴者(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天然氣之國》劇照:戴著防毒面具的彈琴者。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美國社會不像歐盟強調「預警性」(不能證明沒問題,就不許可)原則,因此在強大的政商力量下,「不能證明有問題,就許可」,大開方便之門。所以這部片其實也不只是談頁岩氣的爭議,而是幾乎明白揭示了美國的「能源政治」,甚至是「政治」的真實面貌。後來2013年推出的「天然氣之國二部曲」,紀錄片導演一方面憂心頁岩氣開採全球擴張的疑慮,但更直指「石油和天然氣的大企業,不只污染環境,而是如何『污染民主』」。

而回顧這幾年的所謂「頁岩氣革命」,我們也可了解到能源絕對不只是能源,背後是夠巨大的財團、國家,或是財團與國家聚合體,包括資本、技術、市場、能源自主、外交與國力等複雜考量。而前幾年美國喊出的「製造業復興」;美國開始願意承擔減碳承諾;美國對石油和煤的需求大幅減少,導致石油和煤礦的價格持續低迷;以及這兩年「國際油價下跌以逼使美國開採頁岩氣不敷成本」的說法等等,也都成為全球連動與擾動的重要因素。

另外,極端氣候導致的全球災害風險,讓「低碳經濟」思維下,天然氣所代表的減碳優勢,天然氣與核能、煤炭的替代與否,以及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競合,成為極其繁複的國際爭議和商業博奕。

也因此,這部片子有點像是僅僅處理傳統「環保與經濟對立」層面,而沒有面對上述複雜的「能源國際政治經濟學」。

不只是氣候變遷,更重要的是系統變遷

但這些牽扯到經濟、發展、減碳面向,其實也是陷入「能源選項替代」的迷思裡。因此,這也提醒我們,這一個個圍繞著「氣候變遷」而被美化的「天然氣革命」、「核能減碳論」,或是「淨煤與碳封存CCS」等,即使都還有各自的環境與風險問題,但主旋律卻都是強化「能源需求、能源需求、能源需求」。一個國際重要的非政府組織SCNCC (System Change Not Climate Change)主張,如果不重新反省經濟發展模式和能源使用方式,那所有「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對策,都只是表象的。所以真正更需要的,是由下而上、草根思考的「系統性的變遷」(System Change),為什麼人類的文明進程,非需要消耗這麼多能源的方式不可?

也因此,除了能源開發之外,節能、能源效率、能源需求管理、被動式能源等思維和社會共識的凝聚,可能已經更為迫切了。否則,就像片中最後所說,各種能源開發所衍生的問題,會越來越多,且「從我家後院,擴張到你家後院」。絕對不只是頁岩氣。

尋舊港導航標桿,淡水稅關舊港出張所不遇

$
0
0
作者:阿vi

新竹南寮舊港。圖片來源:Andrew Lin。CC BY-NC-ND 2.0

 謎
 是好的
 無解的
 謎
 當然也是好的

 河流天空湛湛然
 靜止中
 只有凝思流動
 迂迴曲折蜿蜒懸疑
 水,田,樹,草,菜圃
 邊隅的隔絕鬧嚷城市一絲荒涼

 航行的舟船停泊靠岸
 港灣卻早已迷途
 隱晦的繁華過往不遠
 堅持指引不變的方向
 也許寂寞是好的
 未知的憑空想像也是好的
 沒有迷途的迷途更加是好的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美濃的芝麻心願

$
0
0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台灣許多老油行,百來年製作美味油品,然而目前芝麻等榨油作物,卻高度依賴進口,多數地區甚至中斷種植。一群青年農民在故鄉土地,撒下種子,開啟美濃的芝麻心願...

芝麻等豆科植物最怕雨水。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灣各地原本有許多老油行,提供地區油品,在油品工業化後,陸續關店,剩下的油行,只能依賴進口作物來榨油。高度依賴國外進口,不只品質難以管控,價格也會不斷波動,吳政賢家族在美濃經營油行,深知這個問題,於是開始找農民種回台灣芝麻。

芝麻等豆科植物最怕雨水。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美濃田地上,農民劉文峰利用長棍與空罐,自製播種器,不用一直彎腰,就可以將一粒粒芝麻種下,讓播種更輕鬆也更有效率。劉文峰與吳政賢利用契作方式,一起恢復美濃芝麻。這批種子就是去年的育種收成,他們利用每年挑選的優良品種,進行留種種植,培育出適合美濃的芝麻種子。

芝麻等豆科植物,最怕雨水,生長期土地太濕,會爛根,成熟期太濕,豆莢又易感染疫病,加上氣候變遷,造成的雨季變化,讓種芝麻處處有風險。劉文峰種芝麻,不噴農藥、不灑化肥,最頭痛的就是一直生長的雜草,必須人工清理,雨季還要擔心疫病的問題。

到了收成季節,一群青年也來幫忙收芝麻。台灣農村陣線帶著青年,來到農村體驗農事,希望他們瞭解農村的困境,成為城市與農村的溝通橋梁。

台灣農村陣線帶著青年體驗農事。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收好的芝麻,等待載運。劉文峰和吳政賢在貨車上放置紗網,防止芝麻散落,因為每顆芝麻都是一季的辛苦收成。收好的作物,必須經過多日曝曬乾燥,才能取芝麻,劉文峰拿著芝麻說明,這批芝麻產量不高,品質卻很好,芝麻粒很飽實。

收成的芝麻,接著送到吳政賢家中的老油行,製作芝麻油。美濃過去曾有八家地方油行,現在只剩吳政賢家族還持續經營。

製作芝麻油。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榨油的第一步,必須將芝麻倒入滾桶炒熱,老油行保持柴燒傳統,火候的控制,成為決定品質與香味的關鍵。炒熱的芝麻,經過散熱程序,過程中要不斷檢查芝麻的品質,也是傳統油行製作好油的關鍵,要依照每批芝麻的特性,進行調整。

散熱後的芝麻,裝入蒸桶中,再放上大鍋,隔水加熱,利用熱氣蒸出水分。到了一定熟度,讓油水分離,就可以取下製作榨油油包。油包放上小型橫式榨油機,緩緩施壓榨油。最後裝桶沉澱,取出裝瓶,成為一瓶瓶芝麻油。

小型橫式榨油機,緩緩施壓榨出芝麻油。。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吳政賢家族的老油行,產量不高,但是在美濃很有名。他開始推動芝麻復種,也是希望發揮引導作用,讓青年農民種植新作物,讓美濃農業能向上提升。一家老油行與一群青年農民,在美濃展開農業復興的微型計畫,想讓這個芝麻心願,開展農業的希望。

一家老油行與一群青年農民的心願。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美濃的芝麻心願】
02/22(一) 22:00首播
02/27(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

【相關文章】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百年水道頭

$
0
0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打開自來水,生活很便利。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自來水從何而來?百年前,台灣各地陸續興建水道頭,提供公共用水。百年後,這些老水道頭,紛紛揭開神秘面紗,讓我們看見它們的風采...

陽明山水源地-2。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打開深鎖的門,開啟百年故事,台灣最早的公共水源地,映入眼前。淡水山丘上,一個日本時代建立的淡水街水源地,當時主要作為獨立水源,從山上取水設水道,提供山下滬尾港商船使用,避免疫病傳染。

淡水水源地-2。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戰後,台灣自來水公司接管水源地,維持當時的空間樣貌,水源井室的水源,提供淡水市街使用,一旁的水池,早期養魚觀測水質,現今改採人工測試,水質依舊潔淨。這裡的水源能夠維持乾淨優良,而且百年不會枯竭,原因就在水源地後方的山林受到保護,讓人深思守護環境的重要。

台灣早期的水源使用,因為農村的居住型式,水源多半來自村落池塘或水井,隨著現代都市興起,大量水源需求和公共衛生的要求,開始有現代化的水源地,供應城市用水,成為台灣各地的重要建設。

陽明山水源地-1。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陽明山上,一群遊客正參訪陽明山水源地,這裡有出名的寶藍色湧泉。充滿神秘色澤的湧泉,吸引遊客目光,大家爭相拍照,同時也享用陽明山最潔淨的水源。

陽明山水源地所在的草山水道系統,建設於1928年,主要功能是取用陽明山水源,經過一連串加壓輸送,將水送到當時的總督府,成為台北重要的水源地。在山下天母地區,還有一個三角埔發電所,利用草山水道系統的水力,進行發電,近年已經完成修復,成為古蹟園區。目前,陽明山水源地依舊供水,並且維繫百年前的供水系統,成為台灣第一個活用的古蹟,受到文資法保護。

來到嘉義縣朴子鎮,遠遠就可以看見藍色的地標水塔,那是朴子水道系統的蓄水塔。整個水道系統興建於1933年,引取朴子溪水源,經過沉澱、消毒等階段,再送上水塔蓄水,供應朴子市街使用。水塔造型優美,當時因為塔身高聳,日本軍隊在塔頂設置瞭望台與機槍座,防範美國軍機空襲。

朴子水塔。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現在,朴子水源地已經無法從溪邊取水,因為水質污染,必須到更上游取水,朴子溪上遺留一座取水口,見證百年來河流水質的變遷。失去原有功能的水道頭,遺留下來的老建築,卻是地方文化資產,雲林科技大學蘇明修老師極力奔走,希望水道系統能獲得文資保護。為了保留朴子水道頭,舉辦過公聽會,居民希望保留,不過台灣自來水公司考量人力與經費,是否保留還在討論中。

在台灣各地水道系統中,原台南水道頭面積廣大,建物保持最完整,2005年獲得國定古蹟的指定。興建於1912年,直到1922年才完工啟用,以專管送水到台南。整個水道頭園區位於山上區,分成水源地與淨水池兩大區塊。水道頭原本屬於台灣自來水公司,後來陸續移交給台南市府,展開修復計畫。

台南水道頭快濾室。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打開門,走進地底蓄水室,一個生態驚奇,在眼前展開,數以百計的蝙蝠,棲息在頂壁上。台南市府在修復時,發現內部蓄水室棲息大量蝙蝠,於是採用生態工法,讓蝙蝠能留下。棲息蝙蝠以葉鼻蝠居多,每年3到10月飛來棲息繁殖,幾年的修復工程,保留牠們的棲地,創造工程與生態並存的佳話。

台南水道頭蝙蝠。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在台中,水道頭園區依舊保留著取水室、蓄水塔等舊建築,特別是大型蓄水塔,下方增建為辦公廳舍,形成水塔下辦公室的景觀。部分區域整修成為小公園,公園內有座土地公廟,作為守護水源頭的信仰。

台灣的水道頭園區,成為新一波產業遺址,當它們一一揭開面紗,成為城市的文化資產,人們更該珍惜、善用它,體會這些歷經百年,供應城市用水的歷史之源。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百年水道頭】
02/22(一) 22:00首播
02/27(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

【相關文章】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蝶舞茂林

$
0
0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張光宗

有人說,跟著蒼蠅,只能找到腐爛,跟著蝴蝶,能找到花朵。流影幻光,在高雄茂林,跟著紫斑蝶,能看見更多...

紫斑蝶到高雄茂林度冬。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一月下旬,冷空氣讓台灣許多地方都下了雪,台北地區海拔300公尺的高度,被白雪覆蓋,雪景讓人們驚呼連連,但對野生動物來說,驟降的溫度,卻是致命的。

屬於熱帶蝶種的紫斑蝶,受不了北台灣的濕冷,每年11月都會南遷,高雄茂林就是紫斑蝶群聚度冬的重要棲地。這波寒流,茂林低溫只有攝氏三度,一夜間,大約有兩千隻紫斑蝶死亡。

闔起棕色翅膀,停棲在枝條上休息,這是紫蝶拼了命,飛越150公里,才得以享受的寧靜。南台灣大約有30處紫斑蝶度冬蝶谷,茂林就占了1/3,這些海拔500公尺以下的蝴蝶谷,共同點是避風、森林茂密,離水源不遠。

蝶來了,遊客也慕名而來,這是世界級的生態奇觀,與墨西哥帝王谷的樺斑蝶齊名。但為了發展觀光,一個大型蝶谷變成了停車場,而這個離部落最近的蝶谷,加進了人工設施,打造成生態公園,遊客覺得舒服,紫蝶卻變少了。

為了補救,居民在生態公園周圍種植蜜源植物,也會定期灑水,讓蝴蝶有水可喝,幾年細心營造,才讓蝴蝶慢慢回來。居民與蝴蝶志工謹慎把持著觀光與保育的平衡,這十多年,茂林紫蝶打響名號,每年吸引近百萬的觀光潮,紫蝶度冬的核心山谷,卻頻頻受擾。

人工設施影響紫蝶生態。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年底是紫蝶抵達的時節,卻也是區公所例行修整農路的時候。沿著農路兩側,許多樹被砍倒,地表植被清理一空,其實那些看來不起眼的雜草中,有著紫蝶的命根子。紫蝶保育志工廖金山指著一株名為羊角藤的植物說,這是斯氏紫斑蝶唯一的食草,原本低海拔到處都是,卻因為開發跟農藥噴灑,大量消失。

另一個蝶谷殺手,是政府的造林政策。砍掉原始森林再種上造林規定的樹種,導致複雜林相變得單一。

來到茂林的紫斑蝶共有4種,平均壽命6到8個月,牠們一生有一半在南台灣度過,蝶谷的狀況,左右著牠們的未來。同時,紫蝶還面臨另一個更棘手的變局,氣候。今年來到茂林的紫蝶,只有往年的1/3。

氣候及農耕危害紫蝶生存。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為何蝶況如此,原因尚待釐清,可以確定的是,蝴蝶需要的環境,近幾年一直在劣化,茂林居民大都以農耕維生,主要作物是土芒果,居民為了作物噴灑農藥,卻在無意間傷害了紫蝶。

六年前,在蝴蝶志工請託下,慈心基金會與里仁社會企業進駐茂林,帶來友善耕種的觀念和技術,還有契作的收購保證。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蓉表示,剛開始先推減藥,請農友在開花期盡量把農藥降到最少。里仁社會企業副總經理韓敬白認為,以市場力量才能帶動農民,願意朝向無毒耕種,推展生態保育。

加入慈心綠保計畫的農民,剛開始是個位數,現在已經有十多位,還有農民排隊等著加入,綠保田面積從五公頃增加到22公頃,產量也從前年的20公噸,增加到去年的47公噸。

環境友善了,生態旅遊就有更好的立足點,茂林風景區管理處積極培養在地生態導覽人才,湯雄勁就是第一位拿到環境教育認證的專業講師,他希望部落推動友善農業與生態觀光,把外流的年輕人帶回來。

環境教育認證的專業講師。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茂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引來了紫斑蝶,而紫斑蝶引來了遊客、志工與社會企業,改變了居民,改變著茂林。

農報一週:高麗菜價高 不如選有機

$
0
0
新聞整理:柴幗馨、張瑞玶(科技農報)

※ 年假期間農產運銷公司休市,蔬菜僅依靠市場和大賣場存貨作為供貨來源,加上霸王寒流導致嚴重蔬菜寒害。導致今年一開工,庫存無法供應消費需求,菜價飆漲。甚至出現慣行農法的葉菜價格比有機農法蔬菜還貴的現象。

有機農法的蔬菜運銷模式與慣行法不同,有固定的通路與產量,價格雖然高但相對穩定。因此在特殊期間,反而有較優惠的價格。另一方面,農委會也釋出冷藏蔬菜,增加市場供貨量穩以定菜價。消費者可以上網查詢蔬菜批發價格,並貨比三家,選擇安心又實惠的蔬菜。

圖解台灣農人週報0215-0219。圖片來源:科技農報

1. 「素還真到底怎麼種的?」熱博熱門話題

屏東熱帶農業博覽會今天破百萬人次,最引起熱烈討論的是「素還真到底是怎麼種出來的」?甚至有人以為「是噴漆的,不然怎麼這麼像」?縣府透露,是幕後團隊的技術加上農民的巧手,終讓素還真在稻田上「轟動武林」。縣府農業處長姚志旺表示,這次的構圖是由霹靂公司授權畫圖、正修科技大學與苗栗苑裡農會等團隊協助製作3D立體圖,並依稻田比例畫出座標、標明種稻顏色,再由屏東農民林清源率領30人團隊負責種植。現場選用了農試所開發的紫、黃、白、綠四種稻作,去年底播種後,「大約十天就可以看出形態,不像的地方再進場修改」。2016/02/14 聯合報

2. 加強蔬菜調配 穩定市場供應

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表示,昨(14)日臺北果菜市場蔬菜到貨量1,563公噸,較前(13)日1,436公噸增加9%,平均每公斤交易價格53.8元,較前日46.9元上漲15%。因近日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又逢今、明2日市場連休,承銷業者備貨需求增,致交易行情呈現量增價漲。該署已加強各項蔬菜調配措施,充裕市場供應,請消費者放心。為充裕市場蔬菜供應,該署除洽請農民團體加強調配釋出庫存冷藏蔬菜供應市場所需,並鼓勵農民團體視供應狀況,適度進口甘藍及結球白菜,以補不足,另媒合團膳業者採購農民團體庫存冷凍蔬菜。2016/02/1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3. 寒害+鳥啄 秧苗來不及長大

舊曆年節前後寒害,加上麻雀啄食,剛插秧的一期稻作秧苗來不及長大,即傳出災損,至少1成以上。偌大的稻田稀稀疏疏,農民連日來忙於重植或補植,也因秧苗不足,只好四處求援,農民感嘆「這個年很難過」。台南農改場嘉義分場長羅正宗表示,秈稻較有寒害傳出,稉稻較不受天冷影響。他說,一般補植不會影響收成,但也由於農民每欉秧苗多達15株,多不見得好,反而影響生長,所以1欉5株就夠了,實際狀況需現場看了才能判定。2016/02/16 聯合報

4. 農委會精選農產加工業者組外銷軍團,特色解密

農委會辦理「確具外銷潛力之菁英加工食品生產者及其品項」甄選活動,以培訓種子球員的概念,從96家報名廠商中選出32間入選的加工食品生產者。這32間入選的加工食品廠商的商品,符合了以下四個條件(1)使用台灣特色農產原料(2)海外業務布局規劃(3)特色產品包裝設計(4)外銷營運規劃有成,經由評審委員實地訪廠選出,入選的產品包括了毛豆、櫻花蝦、熱帶水果加工品、水產加工品等,洋溢亞熱帶海島物產風情,讓農委會覺得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台灣食品代表。同時,農委會也積極引入國際以及歐盟的標準,輔導廠商配合,以提升競爭力。2016/02/16 食力foodnext

5. 大豆初級選別機品質掛保證 通過測定納入農機補助

為推動活化農地政策,花蓮農改場積極輔導大豆有機栽培,並推動雜糧復耕機械化,提昇作業效率、減輕農事勞力負擔。該場成功開發的大豆初級選別機自去(104)年9月推出後,受到各界農友熱烈詢問,更獲選納入行政院「消費提振措施」中的農機補助機型,讓農民可以在耕作時省一分力。花蓮場表示性能測定包括作業能力、損傷程度、選別精度及連續作業能力等,該款大豆初級選別機均通過「農機性能測定要點」測試結果。此外,大豆初級選別機作業能力可達每小時50公斤以上,效率相較人力至少提高七倍以上,大幅節省農友作業時間,以及免去挑選的辛勞。有豆類選別需求的農友,請把握機會向所在農會提出農機補助申請。2016/02/17 NOWnews

6. 慣行菜價飆漲 買有機高麗菜更划算

現在吃有機菜比吃一般菜還便宜?從年前開始菜價高漲,一般慣行栽培(使用農藥與化肥栽培)的高麗菜每公斤飆上70甚至超過100元,幾乎比有機高麗菜還貴,里仁架上的有機高麗菜,每公斤售價為72元,主婦聯盟合作社的高麗菜一公斤66元,不少民眾直呼慣行蔬菜簡直是搶錢。農糧署表示,這次價格波動主要因需求面強,讓價格相對抬升,預估要到元宵節產量才會穩定價格。嘉義縣農業處長林良懋表示,今年氣候忽冷忽熱,凸顯農業因應極端氣候的能力刻不容緩,否則任何一種天災都會導致產量和價格暴起暴跌。2016/02/16 上下游新聞市集

7. 台灣蝴蝶蘭出現對手 大陸搶攻美國市場

美國市場占我國蝴蝶蘭外銷總金額的4成1,美國農業部2月11日同意中國大陸附帶栽培介質蝴蝶蘭植株輸銷美國本土,並自3月14日起生效。未來中國大陸將是台灣蝴蝶蘭的重要競爭對手;農委會防檢局指出,將加強保護品種權、建立行銷通路等,來維護海外市場競爭力。農委會表示,已凝聚產官學界共識及能量,積極加強蝴蝶蘭品種權海外佈局,建立業者海外接力生產能力及開拓行銷通路,國外市場資訊調查及蒐集,並偕同生產者及產業團體,持續提升蝴蝶蘭品質,穩固海外市場競爭力。2016/02/17 中時電子報

8. 耐寒黑鯛取代虱目魚幫文蛤消滅水藻

年前霸王級寒流凍死上萬尾中南部虱目魚,其中有不少是和文蛤混養、負責吃藻類的工作魚,過年期間陽光普照,農民擔心藻類大量孳生,悶死文蛤,天天撈藻撈到腰都伸不直,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究,黑鯛、黃錫鯛、豆仔魚等等比較適應寒冷氣候,希望推廣取代虱目魚,和文蛤混養,避免寒流後的二次傷害。農民吳彩容認為黑鯛效果沒那麼好,根據經驗有的黑鯛雖逃過寒害,卻被其他凍死的魚細菌感染而死,且黑鯛魚苗成本也比虱目魚貴,難以全面替代。水試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昱翰表示,由於文蛤大約要1年到1年半才能收成,確實有許多農民擔心魚養大了會吃掉文蛤,不過若將魚苗控制在10公分左右,大約養到5、600克就撈起,應不會有吃掉文蛤的疑慮。2016/02/18 上下游新聞市集


不會睡著的防災課 日本以遊戲翻轉災變想像

$
0
0
本報2016年2月22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防災教育一定是筆電加投影機,專家加講解?日本製作出防災遊戲 「十字路口」(Crossroad)(註,企圖以遊戲翻轉傳統的知識傳授,引導民眾想像災變情境、進而思考如何應變。

「防災不應是很困難、很陌生、離我們很遠的東西」,將「十字路口」遊戲帶入台灣,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巨大災害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旉昕說,防災可以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每天自然而然地在生活中實踐防災。

防災遊戲 crossroad 秀出手上的 YES/ NO  攝影:陳文姿

不會睡著的防災遊戲 crossroad ,參與民眾秀出手上的 YES/ NO。攝影:陳文姿

防災是一種沒有正確答案的選擇 

根據1995年阪神大地震災民的體驗,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團隊製作出防災遊戲「十字路口」,帶領民眾思考,災害中該如何在兩難中選擇。

日本創十字路口遊戲 攝影:陳文姿
日本創十字路口遊戲。攝影:陳文姿。

遊戲方式很簡單,參與者針對問題,秀出YES或NO的答案,然後跟大家分享選擇的理由。

以疏散問題為例:主持人先發問,「發生大地震了!如果您是社區的義消,正在海岸規勸民眾離開。但這時傳來海嘯警報,20分鐘後大海嘯即將來襲。您會留在原地,繼續勸導疏散嗎?YES OR NO?」

之後,參與者舉出手中的 YES/NO 紙牌。如果有人的答案與眾不同,則先請他分享原因。之後,再隨機請兩方陳述自己的想法。無論是哪個答案,都無關對錯。

「十字路口」沒有固定題目或題數,專家或民眾都可以出題。既可用於災前思考災變中要面對的選擇,也適用於災後重新檢討。藉由遊戲,讓大家跳脫災變當下的情緒,冷靜思考,同時也聽聽不同想法。

李旉昕說,以義消問題為例,遊戲開始時,大多數人都認為義消理應要留到最後。但隨著討論,民眾逐漸認同,留待有用之身,災後可以做更多貢獻,「逃跑」並沒有錯。甚至,日本也曾討論過,或許該讓義消先跑,民眾才能感受事態嚴重,效果更勝苦口婆心的勸導。

如果是你,你會做什麼決定?防災遊戲 crossroad    攝影:陳文姿

如果是你,你會做什麼決定?防災遊戲 crossroad帶領民眾思考災害來臨時的選擇。攝影:陳文姿。

防災加入軟思惟  願意行動才是100分

李旉昕說,遊戲想要帶給民眾一種可以實踐並持續性的防災教育。我們過去只把災害看做科學現象,認為防災就是要強化科學知識,甚至傳出地震黃金三角這個說法。但現實中,在危急的當下,變數很多,沒有標準答案。

「防災應該是一種文化,內化成習慣一部分,平時也願意去想像、去操作、去體驗,不要抗拒它」。

防災也不應是很陌生、很遙遠、很困難的東西,李旉昕說,把鞋櫃收好,不要擋住逃生路線,把櫃子固定好,不要讓這些東西壓到人,這就是防災。

 

※註:十字路口Crossroad是日本Crossroad團隊的著作產權並且已申請智慧商標。商標的登錄號碼4916923号、「CROSSROAD」:同4916924号。詳細請參考矢守克也・吉川肇子・網代剛「防災ゲームで学ぶリスク・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クロスロードへの招待」(ナカニシヤ出版)。

塑膠微粒難消化 太平洋牡蠣生育力恐減半

$
0
0
本報2016年2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許祺景編譯;蔡麗伶審校

雙殼貝類是海洋中非常關鍵的「生態工程師」,但科學家最近發現,人為的塑膠微粒污染讓牡蠣耗費太多能量在消化系統上,導致生育能力幾乎降低了一半。

LWYang(CC BY 2.0)

牡蠣具有經濟價值。攝於澳洲雪梨魚市場。圖片來源:LWYang(CC BY 2.0)

塑膠微粒特餐 牡蠣吃不飽無力繁殖

牡蠣會過濾周遭水流並消化任何捕捉到的粒子,不論是藻類、浮游植物或者是漂流在海上的微小塑膠碎片。為了找出塑膠微粒對牡蠣的影響,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French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xploitation of the Sea,IFREMER)海洋生理學家Arnaud Huvet和同事以長牡蠣Crassostrea gigas,或稱太平洋牡蠣)為實驗對象,這種牡蠣在世界上不論是商業、生態或食用方面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研究團隊安排了兩個水族箱,其中一個供應穩定的微藻(microalgae)──牡蠣的食物──另一個則以微藻與聚苯乙烯微粒混和供應。這些塑膠微粒與牡蠣平時的食物──浮游藻類,在外觀與大小上十分類似,於是這些牡蠣便很快吃光了所有的塑膠微粒。

這些牡蠣必須吃更多的藻類,並更有效率的吸收這些藻類來彌補誤吃過量的塑膠微粒。但這樣仍然不足以化解危機。牡蠣的消化系統消耗了太多的能量在處理塑膠微粒,導致它們沒有多餘的能量來繁殖。

雄牡蠣的精細胞將會失去活力,而雌牡蠣的卵母細胞(可分裂形成卵細胞)將會萎縮且數量下降。與另一個正常供應微藻的水族箱相比,受到塑膠微粒影響的牡蠣繁殖數量下降了41%,而且在尺寸上也縮小了20%。

無法消化的塑膠微粒 遍布全球每處海灘

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現今全世界海洋中漂浮的塑膠粒子數量大於5兆,總重約25萬公噸。「在世界上任何一個海灘幾乎都以發現塑膠微粒污染,不論是北極冰山或是海洋中的其他角落。」Huvet說,「這確實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一大隱憂。」

這些污染物隨著大型塑膠製品在海洋中分解而產生,或者藉由化妝品、衛生用品、牙膏等含有塑膠微粒的物品,經由下水道流入海洋中。根據2013年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每年大約有400萬到1200萬公噸的塑膠流入海中,這個數字在2025年可能會再增加十倍。

這項本月新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發現,塑膠微粒並不會附著在牡蠣的內臟裡面,這代表大多塑膠微粒並沒有被消化。

研究團隊表示,在正常情況下,牡蠣也會吞下外觀較大且不規則形狀的粒子,這些粒子將會囤積在牡蠣內臟中許久,可能會引起有害的發炎反應。Huvet說現階段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不論是對於野生或養殖的牡蠣,才可以更準確的評估塑膠微粒污染對牡蠣的影響,但他認為大量具有生育力的牡蠣可望克服牡蠣數量銳減的問題。

生態衝擊不只一樣 牡蠣殼會保護海岸

長牡蠣原生於亞洲東岸,但因為養殖業的關係現在已經佈滿全世界。在某些地方因引進長牡蠣而造成整個河口棲地完全被佔據,Huvet說,這些長牡蠣在北歐被視為害蟲。

可是Huvet又說,長牡蠣的數量減少,或者某些本土牡蠣的繁殖能力下降可能會造成問題。在牡蠣的生長過程中殼常會互相黏著,在海岸線外形成礁脈。這些礁脈可以保護海岸線免於洪水的侵襲,同時也形成了養殖某些重要水產的場所。

「塑膠污染讓一切變得更艱困,這些塑膠微粒已對牡蠣生態形成一大威脅。」儘管並沒有參與此次研究,奧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態學與生物地球化學家George Waldbusser表示,「雙殼貝類同樣遭遇到海洋酸化、海洋死區(即低氧海洋地區,dead zones)增加、氣溫上升及氣候變遷等威脅,而這些威脅皆與人類活動有關。」

「當你思考我們將什麼東西丟到河口的時候,我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些雙殼貝類會為了爭取更好的環境而罷工。它們是非常關鍵的『生態工程師』,對人類、水域而言都十分有益。然而我們只是不斷的使它們的處境越來越艱難。」Waldbusser說。

【編註】
長牡蠣也是台灣最主要的品種之一。根據台灣貝類資料庫,其分布可見於台北縣,高雄縣茄萣鄉,彰化縣鹿港,雲林台西,嘉義縣布袋鎮,澎湖大倉島,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海域,自新竹市香山到鹿港,雲林縣線西,雲林縣口湖鄉,嘉義縣東石鄉,台南縣,嘉義縣朴子市,西部海域,新竹到屏東沿海地區,高雄,屏東縣東港,宜蘭縣蘇澳,小金門,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馬祖,龜山島等地。

例如歐洲牡蠣(或稱歐洲平牡蠣)(Europe flat oyster)(Ostrea edulis)、美國西岸的奧林匹亞牡蠣(Olympia oyster)(Ostrea lurida)、或美國東岸的東方牡蠣(eastern oyster)(Crassostrea virginica)。

【鯨彩一生】尋找化石:科學研究還是商業活動?

$
0
0
作者:蔡政修(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I have the pleasure to announce that Sue will spend her next birthday...at the renowned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我很榮幸的在此宣佈,「蘇」將在著名的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度過她下一次的生日...

理查.格雷 Richard Gray

「這是什麼?」、「有多古老?」、「這個很貴嗎,要多少錢啊?」這三個問題幾乎是每個古生物學家或是對化石有興趣者周遭親友會問的。尤其第三個關於化石價值的問題,若公開拍賣後創世界紀錄,對古生物學界所引起的爭論及人們如何看待「化石」會造成很深遠的影響。

天價化石 恐波及化石學術研究

1997年10月4日的一場拍賣會中,一件於1990年在美國南達科塔(South Dakota)發現並暱稱為「蘇」(Sue)的暴龍(Tyrannosaurus rex)化石,由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以760萬的美金標下,加上拍賣會所抽取的佣金費用,買下「蘇」的金額高達836萬2千5百美金,蘇的名稱由來則是為了紀念當初的發現者蘇珊‧翰卓克森(Susan Hendrickson)。

展示在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暴龍「蘇」。圖片取自:Pringle, H. 2014. Selling America's fossil record. Science 343: 364-367.

展示在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暴龍「蘇」。圖片取自:Pringle, H. 2014. Selling America's fossil record. Science 343: 364-367.

這件史上最高價的化石出售後,準備投入這看似前途一片大好的化石市場的化石採集者都準備蓄勢待發。但是有一批化石工作者及研究化石的古生物學家開始擔心蘇的效應會對古生物學的學術研究產生很大的衝擊,因為可能會讓更多具高度教育及研究價值之化石標本從化石市場走入私人收藏品中。因此會失去重要化石所附與大眾的教育意義及學術研究成果。

這個例子中,菲爾德博物館向大眾及麥當勞和迪士尼等大企業募得足夠的資金,成功地在這不可思議的拍賣價格下將蘇帶回博物館,並設置永久的展示區給大眾參觀並亦提供學術研究。只是我們無法得知,在蘇之後或之前,已有多少具有高度教育及研究價值的化石標本因為價格的關係,讓公眾及學術圈不得其門而入。

私人收藏化石 存在保存風險

希瑟‧普林格(Heather Pringle)於去年(2014)在科學期刊(Science)寫了一篇題名為〈賣掉美國的化石紀錄〉(Selling America’s Fossil Record)來討論因為這樣的商業活動對於化石研究的關係及影響。我們在「公民古生物學家之崛起」也曾提過一篇發表在自然期刊(Nature)中關於始祖鳥研究但其化石為私人擁有所引起的爭論。

而同樣由私人收藏家擁有的另一件始祖鳥化石標本(普遍認為是第三件始祖鳥標本),在該私人收藏家愛德華.歐俾屈(Eduard Opitsch)於 1991 年過世後,此化石標本就「神秘」地消失了!此事件隔年由艾莉森.艾博特(Alison Abbott)在自然期刊上寫了一篇報導〈從私人收藏裡消失的祖鳥化石〉(Archaeopteryx fossil disappears from private collection)後馬上引起了注目,但至今我們仍對此標本下落一無所獲。

第 11 件始祖鳥標本。目前仍是屬於私人收藏的標本。圖片取自:Foth, C., Tischlinger, H., and Rauhut, O. W. M. 2014. New specimen of Archaeopterx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pennaceous feathers. Nature 511: 79-82.

第 11 件始祖鳥標本。目前仍是屬於私人收藏的標本。圖片取自:Foth, C., Tischlinger, H., and Rauhut, O. W. M. 2014. New specimen of Archaeopterx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pennaceous feathers. Nature 511: 79-82.

這事件清楚地呈現了一件化石標本在私人收藏所可能遇到的問題:當私人收藏家過世之後,該標本接下來的落腳處沒人可以知道或預測,而消失的始祖鳥標本其中一個說法就是該收藏家要過世前,就已經高價轉手。

學術價值及意義非短期可推估

「好奇心」驅動著我們從化石了解久遠的過去及地球上發生的經歷,但很難在一開始就看到這樣的研究對於人類社會有什麼樣的應用或是經濟價值,因此不可否認,如果沒有經濟上的支持,是很難進行這些基礎的研究。但是,如果我們回過頭來看,大家熟知的《侏羅紀公園》或是《冰河歷險記》等電影都是由長期的研究累積下來而產出的「休閒活動」,而後續的經濟效應也是非常可觀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物以稀為貴」,但是,如果我們不先了解該東西或是物品的「價值」或是「意義」,那再稀有的東西大概也就和垃圾沒有兩樣了。就好像我們在「水肥鍊金術──龍涎香」一文中提到的,龍涎香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如在海上漂浮的黃金。但是如果在海邊散步的人們看到了龍涎香,但是不知道眼前的就是龍涎香,也不知道有什麼價值,那對他們來說就如不期起眼的垃圾了。

對於化石,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他們呢?化石該從科學的研究價值還是從商業的經濟活動來衡量?或許可說是一體兩面的事情,沒有科學的研究成果,我們不知道這些化石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那所體現出來的價值也有限,同樣的,如果沒有商業的經濟活動,很多的化石很可能一開始都不會被發現,也很難長久而持續的進行化石研究。

不論如何,我想現階段的台灣需要更多對於當地的化石研究,對於當地深遠的歷史有更透徹的了解,才能將台灣放進全球的生命演化歷史故事中,也才能有之後的「經濟價值」如拍出台灣的《冰原歷險記》等!

《港都人生》二部曲,旗津岸邊撿風景——專訪李怡志、林佩穎

$
0
0
本報2016年2月23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李怡志、林佩穎的搭檔組合,繼2014年合作第一本圖文書《港都人生:鹽埕市井》,前後沉澱三年、耗時一年多密集走訪,2016年再度推出《港都人生:旗津島民》。過鼓山搭渡輪,踏上狹長離島,穿出嘈鬧的觀光大街、海鮮店、攤販。天際線海平面好久不見,這裡是旗津。

背山面海,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不到3萬人,卻是高雄市都市發展「海線」的起源,也是屏障高雄港的沙汕地堤,乃高雄市海洋港口之發祥地,包括旗後、中洲兩大聚落。往逝歲月回首,先人開墾傳統漁業、養殖業,1975年破港過渡至現代工業發展,岸邊風貌丕變,港邊人家的生存方式亦因此改變,留下來的人繼續依海共生,船廠相關行業因應而起。隨市中心東移,人口外移老化,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戲劇性地被擺回地圖中心,現以打造高雄聖淘沙,去脈絡化的觀光想像為主要發展,它總不太被外人理解。

一書分〈漁村〉、〈大港〉兩大篇,共15則故事,老店、職人、耆老、移民,人物栩栩如真,探索人事物業及空間、歷史交叉輝映的全景視野。而人文活動與文化資產交匯生活點滴的地景眺望,才是旗津深邃的歷史,泛起一波波時代漣漪的精彩。

旗津,高雄西側的沙洲半島,北端與柴山遙望,南端原與紅毛港相連,直到破港。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旗津,高雄西側的沙洲半島,北端與柴山遙望,南端原與紅毛港相連,直到破港。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田野調查寫作  穿梭旗津島民人生

均出身美術科班、且加上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同班同學的機緣,個性沉穩急快冷熱互補,自2009年起開始鹽埕走動進行文史調查,兩人默契長期磨合,如今滲顯出不同的況味。

因說話清脆響亮而綽號「耳機」的林佩穎,創作定位愈發聚焦,對她來說《旗》涵納兩個重點:一是從《鹽》那本,就很明確以「圖文書」作為記錄、理解地方的方式,同時以非文史為目的,這次挑戰比較多在於歷史、地理背景的嚴謹參照;二是依舊保持「田野式」的工作方法。

撰文第一篇〈漁村〉的李怡志坦言,關注點不太一樣,耳機的觀點細膩,自己則習慣去觀察空間如何影響、並對應到人物的處境化。三年多任職高雄市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所延展的社造蹲點經驗,常得穿針引線幫忙安排人物接受外界訪問,早熟稔書中角色,相似的說辭被訪久道疊,便想梳理出不同的詮釋。他說明,開港後沙洲與小港間被水道分割截斷,田野過程可以很快清楚感受到,旗津形成一個「封閉的島,組成單純。一問知其居住地區、姓氏,即可猜到宗教信仰、從事產業,再回過頭來對照住民在該產業發展脈絡中扮演的角色。」環環串連,一個歷經時代淘洗汰換的環境變遷/產業史,躍然浮沉。

節奏上,兩人一起跑田野現場,累積多回採訪,邊考證書籍、文獻,最後才分工寫作、繪圖。雖各自負責說完一個故事,然「小人物的人生和人生扣在一起,補充大歷史說不到的細節。文史資料慎重處理,但不要比對硬套年代,而是在對方的記憶裡,建構合理化的歷史,介於報導文學及類創作,接近說書人的定調。」林佩穎補充,此次更重視編輯方面結構的完整性,15個人物出現位置的順序,亦為建立《旗》整體敘事內容很重要的一部分。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雙人搭檔,(左)林佩穎、(右)李怡志。攝影:林倩如。

《港都人生:旗津島民》一書作者,(左)林佩穎、(右)李怡志攝影:林倩如。

耳機的文字流暢,充滿親切的生活質感,李怡志則巧妙佈設理性的精簡,除了人物口述,特別融合產製的物質描敘,他比喻「顆粒般」地去寫,若遇有捕魚或製作工法不懂之處,就找看youtube進到情境裡去體會,再完成書寫。

產業過渡  從腥味到油味

旗津300多年以來的歷史,早期由漁業發展「討海」起家,經歷荷蘭時期季節性漁寮(捕烏魚為主);清代漁業、兩岸商貿;日治時期漁業、養殖業、造船業;國民政府遷台後,扶植近海和遠洋漁業,造船、修船業興盛,直到1967年高雄港於東南邊擴建第二港口、1975年通航後,乃成為孤立的沙汕之島,僅靠渡輪及過港隧道聯繫對外交通。

承此,撰寫第二篇〈大港〉多數文稿的耳機先是笑稱,不知道是否被《鹽田兒女》影響,總以為漁家很苦吶,一訪發現他們超有錢的!二戰後漁產尚豐饒,從而致富再集資往五甲、草衙一帶買地,當時中洲曾流傳著漁戶收入比田裡地瓜葉還多的說法,旗津甚還有電影院、紅包場、天九牌賭場,喧囂一時。

後期「靠港」後,她不免喟嘆,短短近50年內,環境起了鉅變。以養殖漁業為例,蚵仔養不活、再也養不大,只得另謀生路。就像〈從漁家到船家〉的蔡阿朑,蔡家養殖為業,曾經足以餵飽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六O年代台灣自農業轉型工業社會,前鎮中島加工區出現後,工廠污水遭填土工程擋住、堵塞出海口,污染蔓延導致死亡海岸;曾經倚賴維生的蚵田魚塭改建為造船廠,迄今又因近海漁業沒落、漁獲枯竭,上百艘漁船榮景不再,棄置任其荒廢鏽蝕。

而庶民個人史,往往鑲嵌於一部更浩大複雜的遷徙史引人反思,埋藏許多可供挖掘文史跨時主題的幽微線索。比如蔡家,最初因日軍左營建港從原籍下蚵仔寮搬遷至旗津定居大汕頭,爾後因日本海軍徵收土地遷移到沙仔地,又被中華民國海軍徵收土地輾轉至中華里。三度移動,彷彿旗津一再被決定的命運,自然資源或建設進程,代價總是回不去的生態破壞,「卻讓小人物去面對。」不平之餘,林佩穎看見他們表現出相對的堅毅與平淡,守護土地默默付出。

蔡家從捕魚、養蚵到造船,如今,蔡阿世已正式結束造船業的事業。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蔡家從捕魚、養蚵到造船,如今,蔡阿已正式結束造船業的事業。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中午的造船街,大大小小的船廠,撐起台灣重要的造船基地。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中午的造船街,大大小小的船廠,撐起台灣重要的造船基地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李怡志亦呼應,生命的歷程,尤其見證了地方/產業的變化,那段集體記憶猶未遠,五O~六O年代美援冷戰時期政府鼓勵興建造船,七O~八O年代遠洋漁業更帶動造船業,技術亦從木頭轉型FRP玻璃纖維……,時至今日,中國經濟崛起,港口競爭消長,造船人才外移。提及一段和員工閒聊搭話的插曲令人印象深刻,他們說,彼時起步條件差不多,有能力的人改變命運,今天已成就民間最大的造船廠(指中信造船集團),像我們,是被環境改變。

一書潮起潮落世事更迭,時勢造英雄非關勝敗艷羨,小人物同樣迎擊時代大浪勇渡波折,以其樸素的姿態,邁向世代新格局,用生命厚度刻劃著歷史的弧度。而一句被環境改變,何嘗不是台灣當下面臨邊緣化危機困境的投射,只不過,港邊海海人生,看得早看得多,款款海風推送吹來屈伸豁達的氣息。

(左)藉破港商機成功翻身的郭水發、(右)製作漁用網具的莊碧飛。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左)藉破港商機成功翻身的郭水發、(右)製作漁用網具的莊碧飛。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左)新移民吳秋娥、(右)外省第二代楊台生。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左)新移民吳秋娥、(右)外省第二代楊台生。繪圖、圖片來源:李怡志

海岸嚴重退縮  憂心環境破壞

2012年「蝦米碗糕,旗津跨年環境藝術行動展」,參展藝術家之一李怡志的作品即於戰和館揭示十種污染源,包括台塑電石渣、廢油、廢氣、汞污泥、噪音、玻璃纖維、中洲污水處理廠的海洋放流等,《旗》也不乏提到自來水有怪味、得到高雄載水等等篇幅。

看朵夕陽、遠方船舶剪影,人們揣著浪漫懷想,踏浪腳下是連年流失的沙灘,耳機形容,「海岸灰灰的,船也灰灰的,不光只想像漁村文化的符號,不自然的人工海線,地理的秘密應當被呈現出來,環境議題需要多去關心。」

因高雄港擴建、南星計畫及洲際貨櫃碼頭開發,影響沙源補充,沿岸海浪侵蝕加劇,海岸線不斷退縮,不時發生堤基淘空和堤後漏沙情形,且部分海岸已有立即性危險,離岸最近時剩不到30公尺,海水浴場還因此一度封閉,高市府自2011年啟動海岸線保護工程,近年才稍有緩和。

濃濃海味人情百態  細膩畫筆溫潤呈現

走吧,常民文化不精裝在博物館內,走深一點,換一雙澄透眼睛,屬於旗津的味道襲來,或許是造船廠螺絲行,或許是破敗的房舍磚牆,軍區、民宅、眷村、漁村聚落、閩式建築,蜿蜒巷弄,生活悄靜,恆是歷史悠悠照面。兩大章生動的空間梭行,耳機藉由圖像嘗試另一種敘事軸線,「像分鏡圖的設計情節起承轉合,堅持手繪,以傳達世界轉化的過程,並營造散步其中的氛圍。」

景色部分是耳機的隨性畫風,人物則由李怡志細細描繪。來自島嶼內外各地的城鄉移民,原住戶、新移民、外省人、大陳人等等,流離交會在此共築島史。他認為,「多元族群的身分認同,更構成旗津獨具的人文特色。」

總合貫通,《港都人生》可說是鋪陳了一段段高雄市工業化進程的縮影,《鹽》前工業化、《旗》後工業化,未來的第三部曲,將以前鎮、小港的工業化生活為旨,林佩穎表示。當港灣不再清澈,碼頭職工百態,市街換了樣貌,轉變行業營生,現實條件無法逃避,然且連繫人文資產跟在地經驗的創作初衷、記錄行動,期讓地方感慢慢豐富起來。

不擁抱消極鄉愁,或因失去而追尋,最後,他們指點起跨頁區位地圖,分享典故趣聞,以前處罰小朋友是罰舉超大螺絲耶,有錢人好像是跪魚翅呢。時代風雨的身世,溫潤有心展開回望、再續行,小人物討生計應變環境的調適,扎實的韌性,綿寬的人味,驗證在地自明性的存在;兩人則勤快、專心誠意地收拾寶藏,不張揚、不賣弄,平實地通過圖文,遞嬗耆老職人給予的一切,刨光增亮其真正價值。闔上書,《港都人生:旗津島民》終究是個開放式結局,看達未來,粼粼感動。

假日的旗津北端,總有觀光客與三輪車出沒;岸邊,遊客自拍,遠景是等待入港的船隻,這是只有旗津才會出現的情景。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假日的旗津北端,總有觀光客與三輪車出沒;岸邊,遊客自拍,遠景是等待入港的船隻,這是只有旗津才會出現的情景繪圖、圖片來源:林佩穎。

 

危害等同二手菸! 兒童長期接觸殺蟲劑 肺功能恐受損

$
0
0
科技農報2016年2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鄭舒允編譯;林韋佑、柴幗馨編輯

根據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調查,在廣泛施用殺蟲劑的農村環境,發現多數兒童除了深呼吸的程度較淺之外,呼吸也較一般同齡兒童來的吃力。研究指出,這種肺功能衰退的程度,幾乎與兒童暴露於父母的二手煙造成的影響一樣。

研究發現暴露在殺蟲劑影響下的兒童出現肺功能衰退。圖片來源:Tomasz Zajda / Fotolia

研究發現暴露在殺蟲劑影響下的兒童出現肺功能衰退。圖片來源:Tomasz Zajda / Fotolia

低劑量殺蟲劑影響 首次研究揭露健康危害

過去研究證實,農民暴露於殺蟲劑環境下,將導致呼吸系統衰弱。而本次研究更發現,不只有大人,連幼童也因會長期暴露在有殺蟲劑的環境中,提高呼吸系統受損的風險。

研究結果發表於Thorax期刊,是首次針對長期暴露在低劑量殺蟲劑,這類磷酸鹽化學物質對神經系統(兒童肺部健康的影響)的研究。

研究團隊對279位生活在加州薩利納斯村的兒童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兒童的肺功能有衰退現象,而這些兒童的尿液中,有機磷酸鹽類的比率也比較高。此外,與一般人相較之下,這些孩童只能吸入約92%的空氣。約莫像吹熄一根蠟燭時,周遭會減少8%的空氣的呼吸量(當尿液中的有機磷酸鹽類濃度每增加10倍,肺功能則衰退159毫升)。

「暴露在較高殺蟲劑環境中生活的孩子,呼吸系統功能表現較差。若肺功能衰退的現象持續到成年,可能會提高他們呼吸道問題的風險,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就像空污、廚房油煙 應避開殺蟲劑噴灑環境

此研究雖然沒有檢測暴露於殺蟲劑環境的途徑,但研究者建議,農業工作者在進入家門前先脫下工作服及鞋子,當居家附近的田區正在噴灑殺蟲劑時,應讓兒童遠離田區,若兒童留在家中則應關上門窗;蔬果在食用前先清洗,以減少暴露在殺蟲劑的環境下。

作者認為,將「暴露於磷酸鹽殺蟲劑」列入為愈趨嚴重的環境汙染因子,就像空氣污染、屋內煮飯時的煙、抽煙等,而幼童長時間暴露在這些汙染因子時,則會導損害他們的肺功能。

由於磷酸鹽殺蟲劑在全球仍被廣泛使用,因此作者認為,這項研究應該受到人們加倍的關注。

另一位共同作者,任職醫學院的 Balmes則表示:「全世界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正在增加,既然已知肺功能衰弱會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若孩童在幼時能避免或減少暴露於環境影響因子,則可保護孩子的呼吸系統。」

7歲兒童就肺功能衰退 美國住宅區已減少噴藥

這份研究數據來自美國薩利納斯村,科學家蒐集了嬰兒還在母親的子宮時的健康紀錄,直到青少年時期,屬於一份縱貫性的研究數據(longitudinal study)(註)。從幼童生長過程的尿液樣本,分析有機磷酸鹽代謝的程度。等到孩子7歲時,測試他們的肺功能,了解兒童的肺部呼吸狀況。

此研究也同時評估其他可能影響肺功能的因子,例如:母親是否抽煙、空氣污染、家裡環境中黴的有無、家中是否有寵物,以及是否鄰近高速公路等等。

雖然有機磷酸鹽殺蟲劑仍被廣泛使用,但從2000年後,美國在居住區的使用量已逐步降低。最新資料顯示,從2000年開始(亦為本試驗開始的時間),加州有機磷酸鹽殺蟲劑的施用量,從6.4百萬噸,到2013年已下降至3.5百萬噸。2015年11月,美國環境保護局也建議,農業耕作將停止施用最大宗的有機磷酸鹽殺蟲劑陶斯松(chlorpyrifos),同時減少其餘有機磷酸鹽類殺蟲劑的施用量。

註:縱貫性研究:在不同的時間點上,針對相同的主題、對象,所做的比較性研究。可再細分為趨勢研究(trend study)、世代研究(cohort study)、固定連續樣本研究(panel study)三種。

 

拒當下一個小林村 台東居民集體退席反採礦

$
0
0
本報2016年2月23日台東訊,陽雨山報導

成功鎮是台東海岸線礦區最密集的地方,既有礦區至少13處,近期又有業者打算設置近10.5公頃的露天礦場開採石灰石,在上週的說明會上直接遭到居民強烈反彈,民眾甚至集體退席,不願再跟業者多談。

打星號的位置為成功鎮礦場位置。圖片來源:國土礦業GIS圖台。

打星號的位置為成功鎮礦場位置。圖片來源:國土礦業GIS圖台。

成功鎮公所表態反對採礦 發展原則是永續

成功鎮既有礦區至少13處,由遠在台北市的經濟部礦務局管理,數十年來對地方造成什麼影響?成功鎮公所財政課長林育騰18日上午在說明會上直言:「長年累積下來看,礦場對地方無效益,只有破壞。」

由業者張議文(本案是以個人名義非公司名義申請)提出的採礦案,預定設址在石雨傘部落與重安部落之間,也就是海老溪的上游山頭,每年估計產量達3萬6000公噸。

居民認為,礦業對社區環境只有破壞,並不符合當地發展需求,且礦場緊鄰「石雨傘自然保護區」,政府近年已投入千萬經費在維護本區景觀與觀光設施,礦場在上游山頭開挖,大型車輛進出狹小的部落產業道路,白天又在省道行駛,噪音、揚塵、汙水排放等對周邊水土保持、道路養護、社區安寧勢必產生影響。

林育騰指出:「在地資源被開採,稅收卻繳給中央,地方政府還得自掏腰包修復被礦場影響的公共設施。礦業產生的環境影響,違背地方政府想要發展的觀光產業及永續發展價值。」

部落憂破壞傳統領域 拒成「第二個小林村」

礦場預定地位在「成功鎮小湊段石傘小段」,地號678及840等6筆土地,也是重安部落及石雨傘部落的傳統領域山區,讓大批重安部落阿美族人湧進說明會現場關切。

前頭目陳金錢(Wusen)認為政府有差別待遇,他用族語說:「山上的礦石是祖先留下來的資產,當政府限制族人使用傳統領域內的資源時,為什麼就可以允許財團開挖部落的山?」居民利憲彥(Paca)質疑開發單位沒有考慮到在地居民的身家安全:「山坡地開挖後遇到地震怎麼辦?若影響到部落的水脈,誰要負責?」

出身重安部落的成功鎮鎮民代表楊秋珍(Aciyan)則痛陳,「去年(2015)同一個山區的礦業開發,在美山部落開說明會的時候,就已經反對這種開發方式了,我們不要回饋金,不要被開礦場,不要成為第二個小林村。」

立委劉櫂豪助理周世和也說,「開發單位的溝通方式缺乏誠意,提供的資訊太少了,只有幾頁的簡報、很小的圖面,像是民眾很擔心的水土保持問題,無法瞭解。成功鎮是需要『開發』,但不一定要『這種開發』。」

說明會場。攝影:黃苑蓉。

說明會場。攝影:黃苑蓉。

業者沒說的環境風險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黃苑蓉表示,本案已經涉及原基法第21條規定,開發前提必須取得居民同意。再者,根據政府公告的圖資發現,礦場所在的區位環境體質較脆弱,近年的氣候變遷因素,將使環境風險提高,例如,礦場介於「土石流潛勢溪」海老溪、都威溪之間;開發範圍內的678、678-5地號是「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本區在國土利用調查中被標記為原生林,而業者本次是要從「探礦權」進一步申請「採礦權」,換句話說,是一個全新的礦場,若破壞植被讓地表裸露,對環境衝擊更甚已開發區。

本次說明會為開發案實施前,對開發所在地居民的公開說明會,但已引起地方居民及地方政府的強烈反彈,業者在會議中並未具體回應是否涉及公有土地,而本案目前尚未送進環保署成案,後續需要民眾密切注意開發程序。

本次說明會全名:
臺濟採字第5618號石灰石採礦權礦區申請核定礦業用地案 環境影響說明書公開說明會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國人年陳情27萬件公害污染 噪音、異味居榜首

$
0
0
本報2016年2月2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將20年來的公害陳情案件做出統計,建置出污染時間與空間的熱區,希望藉此達成預警效果,讓地方機關主動稽查以消彌公害事件。而數據顯示,每年20多萬件陳情中,以噪音、異味及環境衛生屬感官可明顯感受的污染陳情近九成,空氣污染、水污染與廢棄物污染相加則約為一成。

20160223環署公害陳情汙染熱區

環署督察總隊隊長林左祥,公佈去年公害陳情案件統計分析,攝影:賴品瑀。

從1996年設置「0800-066-666」報案專線到現在從手機APP「公害報報」就可輕鬆且保有隱私的陳情,20年來民眾向環署提出檢舉案件數量逐年升高,平均每年20萬件以上,去年2015年更已達到277,393件。

當中來自六都的案件便有217,424件,佔了近八成,其中又以台北61,143件、新北60,690件居首。

環署督察總隊隊長林左祥分析,是由於六都人口眾多,且住家與商業區及營建工地混雜缺乏有效隔離,因此噪音、異味及環境衛生類的污染獲得民眾的關注。

而雙北兩市,新北市以板橋地區的三民路、四維路、民生路、民權路、漢生東西路、板新路的營建施工噪音遭到最頻繁的陳情;而台北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大安區,又以永康街、師大商圈、臨江街夜市、市民大道由於餐廳眾多,異味污染的陳情案件數量可觀,中山區也是類似的狀況。

林左祥強調,既然熱區已經統計,地方機關便可以強力稽查來預警,以市民大道地段的案件為例,再去年3到5月噪音與異味的陳情都達到高峰,是當地燒烤店營運所致,經過台北市環保局不斷稽查後,情況已經改善。

林左祥更提出中部、嘉南地區歷年的7、8月與11月,往往是陳情的高峰,如南投草屯、雲林斗六、彰化溪洲等地,原因就出在一期、二期稻作收成後,農民燃燒稻草所致。環署表示,除了將加強巡察、持續宣導法規,提醒依照空污法,可對燒稻草的行為開罰5,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罰款,若造成車禍死亡更有刑事責任外,也將宣導農民將稻草切碎、曬乾後攪入田中轉做有機肥。

20160223環署公害陳情汙染熱區

歷年的7、8月與11月中南部農民燃燒稻草的行為也遭大量檢舉。攝影:賴品瑀。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比西里岸故事】開發商看不見的基翬海岸

$
0
0
作者:李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東工作站專案執行)

前言:2015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比西里岸部落一起製作部落地圖,部落地圖開啟的是一段尋訪傳統地名與老人家記憶的路程......這次,我們來到了基翬。

遠眺基翬海岸。攝影:李昀。

初見基翬海岸

想像自己是隻鷹,從空中往下俯視,三仙台南邊的海岸,向西南延伸一公里多,一個拐彎接著朝西北舒展,過了漁港碼頭,一個大夾角又轉向西南。基翬,就被這段海岸線溫柔擁抱,阿美語原名為Kihaw(音近「ㄍ一」 浩),是擁有天然海灣之處。

從知名的三仙台沿著台11縣舊路往南,左方一片綠野,稀落的幾戶人家,主要道路沿著一塊區域擦邊而過,若是過客,大概除了偶被遠方山海交錯的景致吸引外,不太會有人注意到這塊向海洋延伸的海角。

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曾數次因開發案的傲慢躍上媒體。

2011年,一場「動工前說明會」,居民才發現自家附近將要蓋上10公頃以上的大型遊樂區。地方只依稀記得民國72年左右,開始有財團在基翬附近收購土地,但幾十年過去不見動靜。就在以為這片土將繼續沉寂時,大開發的聲音又席捲而來。基翬的原野,就被兩個十幾公頃以上的遊樂區「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滿地富遊樂區」所佔據。

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從同一片土地長出來。財團看中了此處的山海美景,只說這些休耕的荒野不如讓它開發生金;我卻從基翬土生土長的faki(男性長輩、叔伯的意思)口中,看見基翬的另一種面貌。

部落地圖。攝影:李昀。

土地富藏記憶

民國42年出生的faki Kayama,從出生起便一直住在基翬這片土地上。家族最初落腳的地方是現今三仙台風景區停車場一帶,名為Komayan的地方。水泥化的停車場前身是大片的水田。後來,政府說要徵收,由不得faki家族拒絕,便強迫他們將4分多的田地換成6萬元的現金。

面北往Komayan的左邊看去,與三仙台連成一氣的,是一片叫Lokalok的階地。「像一條龍」faki說,而三仙台彷彿龍頭向東望著。日治時期為了開路,Lokalok的山體因而被挖開。據老人家說,當時開鑿的人總覺得有不明力量朝他們不斷扔擲石頭。但丟石頭顯然也起不了嚇阻作用,巨龍的身體仍被挖出了一個凹洞。

現今開發案的基地,過去也都是豐饒的水田,還有自然湧出的泉水。在還有水田的時候,湧泉常讓田地積水一片。Holiwan,是遠從比西里岸的山中蜿蜒過來的灌溉水渠。儘管地圖上看不見,faki卻還記得有一條水路直到基翬港邊,滿滿的鰻魚和蝦,是他小時候游泳、找青蛙、抓魚蝦的好地方;稍微有高度落差之處,雨水多的季節會形成水瀑,是孩子們的最愛。

俯拾即是生活

舊台11線公路邊的斜坡Apilis,也是孩童的遊樂場。拿段竹子斜放就是現成的溜滑梯,一路從坡頂滑到尚未鋪上柏油的路上,faki的褲子因此滑破了好幾條。

面向大海,從漁港向右方綿延500多公尺的海岸線,過去長滿林投與瓊麻,faki小時候都在這附近放牛;基翬婦女則最喜歡在這裡micekiw(阿美語:採集螺貝類),這裡的cekiw(阿美語:螺貝類的總稱)口感極好;再往北走,叫做Cilifangan的海岸線,最多海藻。

土地不只長著讓人取用的資源,也長出一套使用資源的倫理。Faki說:「以前的老人都不敢去拿竹筍,拿竹筍就會罵...不能夠隨便去採。」竹子是當時蓋房子的主要資材,老人家當然格外珍惜。「你拿竹筍,要做房子竹子要去哪裡拿?有時候去田裡那邊拿一個,阿公知道就罵死了!」

基翬區域地圖。圖片擷取自:Google地圖

民國70年代後,基翬地區有一半的田地不再耕作。灌溉用的水渠,漸漸變成不起眼的水溝。大概也是從這時候起,財團的手腳伸向這片不再耕種的水田。湧泉仍在,會淹水的水田已被財團收編;舊時的灌溉水渠,在沒有汙水處理系統的成功鎮,成為排汙的通道。水道的出海口附近盡是叢生的海藻,水面上也浮著滿滿的泡沫,想來是因沿線的汙水匯流造成的優氧化現象。海藻是阿美族人喜愛的美食之一,但當地居民都知道要避免到這些溝渠出海口附近採集。

Faki Kayama的記憶似乎隨著海潮被推得遙遠。開發,往往以抹去某代人類生活累積的記憶為代價。當地人一直聽聞財團開發會為地方帶來發展,然而建設家鄉的口號喊了十幾年依然在喊,顯見財團根本不是為在地居民的利益在做打算。居民代代生活累積在此的記憶、感情與地方知識,金錢根本買不到,又怎麼能夠讓只懂金錢利益的外人輕易抹去?

 

航空界自訂減碳標準 四年後適用所有新機型

$
0
0
本報2016年2月24日綜合外電報導,王美禧編譯;蔡麗伶審校

全球航空界專家敲定有史以來第一個飛機排放減量標準,將適用於未來四年推出的新機型,但有環保團體認為,航空界的二氧化碳排放減量仍遠遠不夠。

飛機。圖片來源:Heads Up Aviation(CC BY-NC-ND 2.0)

商業機種就占了全世界運輸碳排的11%。圖片來源:Heads Up Aviation(CC BY-NC-ND 2.0)

2028年後 所有飛機須符合減碳標準

位於蒙特婁的聯合國航空機構表示,這項標準是針對所有小型和大型飛機的製造商,並適用於2020年之後出產的所有新飛機機型,以及2023年後製造的舊機型,而其它仍在生產中的老飛機,如747、A380、A330和777,不是遭到淘汰,就是最晚須在2028年的期限之前改善能源效率,以符合最新標準。

儘管這個共識歷經了六年的討論而得來,仍需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今年稍晚的會議上通過,方能成為世界各國飛航主管機關必須遵守的標準。

白宮高級官員表示樂見這樣的結果,並指出美國也曾致力於推動有力的減排標準。布魯賽爾運輸及環境部門長官Bill Hemmings則表示,作為第一次具可行性的開端,新標準是ICAO的最低要求。

然而,新標準實施後的二氧化碳的減量預測仍有很大的變數。白宮簡報預估到2020年~2040年間將能減少6億5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環保團體「運輸及環境」預測的同期減量卻僅接近3億噸,約等於7.7千萬輛汽車的排放量。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的預估值甚至更低。

航空公司投入研發 讓燃料更有效率

重約60噸左右的飛機,包括商業噴射客機,是航空業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商業機種則占了全世界運輸碳排的11%。

全球22個國家的代表一直試著提出航空界第一次的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標準,作為工業界努力對抗氣候變遷的部份貢獻。在去年12月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各國簽署的《巴黎協定》雖並未納入航空業,但是經過六年的討論,ICAO正逐步制定這項分為兩階段的標準,並已敲定第一階段的內容。

波音公司對新標準表示歡迎,並指出他們的商用飛機設計已經符合此標準,甚至挑戰飛行必要條件。空中巴士則說他們將透過大量投資來減少現有及未來飛機的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和噪音。

一位產業專家表示,新標準的生效將影響研發預算。飛機和引擎製造商已經聚焦於燃料的燃燒及確保燃燒後的產物可以重覆利用。

消息來源指出,ICAO將淘汰一些型式的飛機,但是在今年秋天之前不會有動作。新標準也對波音及空中巴士最新型的機種並無影響,如737MAX或A320neo,因為他們已經做得比標準還要好。

台灣原住民不關心氣候變遷? 洪簡廷卉:傳統流失、缺乏參與是關鍵

$
0
0
本報2016年2月24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氣候變遷加劇帶來災害,居住在山區或海邊的原住民部落首當其衝,例如去年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八八風災重創小林村等,因此常被當做「氣候難民」。不過,國際上的原民族群正逐漸跳脫受害者角色,態度趨向積極。除了強調原民共管、共同參與,將開發負面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外,他們也呼籲世界,應認同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在氣候適應、減緩的貢獻。

然而在台灣,原民與氣候變遷的關聯還是個新課題,除了政府氣候變遷計畫鮮少提到原民角色外,國內原民對氣候變遷也缺乏共識。對此,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認為,傳統智慧與「新」氣候議題間缺乏連結,傳統文化的流失、以及原民缺乏參與決策的管道,都是有待突破的障礙。

2015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但究竟是天災或是人禍,仍有探討空間。攝影:陳文姿

2015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但究竟是天災或是人禍,原住民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仍值得深究。攝影:陳文姿

氣候變遷不必然是災難  原民傳統智慧蘊含調適之道

無論是氣候變遷直接引起的自然災害,或是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所進行的水壩開發、風力發電,原民常是氣候變遷下的受害者。不過,去年底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1)的洪簡廷卉卻觀察到,雖然抗議的聲音仍在,但近年原民社群的訴求更積極且具體,強調原民應共同參與氣候變遷計畫,並呼籲國際社會承認原民智慧在氣候適應、減緩的積極貢獻。

洪簡廷卉說,無論是透過種子交換維持生物的多樣性,以適應不同的氣候環境;或是春夏耕作,冬季狩獵,在不同環境採用不同的作法,都是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一直在做的事,現在這些都被視為氣候變遷調適實際且有效的做法。

而氣候變遷也不必然是災難,台北醫學大學醫文所所長林益仁說,原民看待氣候變遷,並非是絕對的「災害」或「福氣」。以今年襲台的寒害為例,雖有災損,但在原民的觀念裡,下雪可減少病蟲害,帶來豐收,並且淘汰較弱的物種,讓強者更茁壯。

林益仁解釋,理解自然並善用衝擊帶來的改變,就可以看到好處;但是因不了解而去對抗這些變化,就會把這些當作災難。

無論在山上或是海邊,原住民常是面臨環境衝擊的第一線。林益仁反倒認為,這些經驗加上原民敏銳的觀察力,都是未來在減緩或調適氣候變遷的最佳觀察與實驗基地,值得好好記錄與學習。「不把原民智慧當一回事,是我們的很大的損失。」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攝影:陳文姿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攝影:陳文姿。

氣候變遷釀災?  「人為因素」多,決策應納入原民意見

相對於多數人把天然災害歸罪於氣候變遷,洪簡廷卉有不同的解讀,「許多災害都是人為造成的」。例如原民受政治壓迫而遷村到危險地區,或是傳統永續觀念受到貨幣經濟挑戰而流失等,背後都是一連串複雜的政治與社會經濟因素,一味歸罪於氣候變遷,反而看不到真正的原因。

解決當前原民的問題,洪簡廷卉認為關鍵在參與。國際間的原民運動從早期反對抗爭,開始出現共管、共同參與的聲音,期望藉著原民加入,讓負面影響降至最小。但在台灣,這樣的管道很有限,原民只能參加說明會,意見也僅供參考,並未從進入決策中。

不過,氣候變遷與原住民的關聯性在台灣很少被注意,不僅原民會中沒有負責氣候變遷的專員,政府也不清楚原民跟氣候變遷的關係。氣候大會的聚會上,政府官員就曾對洪簡廷卉的出席感到意外,並好奇的問:「氣候變遷跟原住民有什麼關係?」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在巴黎氣候大會發表演講。圖片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

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在巴黎氣候大會發表演講。圖片來源:原住民族電視台

但另一方面來看,原民社群間對氣候變遷的討論也還不多。洪簡廷卉說,雖然許多永續環境的觀念都深植在原民文化中,但如何把這些觀念運用到氣候變遷或環境永續,中間還缺乏連結。許多人把這些知識當成過去的歷史,而未去想它在氣候變遷調適中的意義。

目前,已經有學者與部落青年意識到這點,正努力去恢復舊有文化與知識體系,並促進部落間的對話,但要把這些知識統整成具體意見,去跟政府對話,仍需要時間。

洪簡廷卉說,「我們現在可以提出的回應還不夠完整,我們需要更多對話,不僅是對政府,也要對部落族人,該怎麼看我們自己的環境知識跟我們的宇宙觀?我也在重新學習。」

關西採礦案亞泥退場? 遭批鑽環評漏洞

$
0
0
本報2016年2月2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24日下午舉行第294次環評大會,其中第三案原訂要確認位於新竹關西地區的亞泥、羅慶仁與羅慶江三個相鄰的石灰石礦復採案,必須併案進入二階環評審理,但在會議前夕卻傳出業者以亞泥撤案、羅慶仁、羅慶江兩案縮小開發面積的方式避免落入二階,引起當地居民與環團的強力反彈,痛斥「假退場、真切割」是以技術性撤案來鑽法律漏洞。

環署表示,已於2月15日同意亞泥案撤回,在本次大會不予討論。至於羅慶仁與羅慶江兩案,雖然已經減少面積,但環評大會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討論後,以不記名投票做出決定,將兩案合併後退回專案小組,反對此案的當地居民與環團難掩失望神情。

數十位當地居民與環團痛批亞泥撤案是「假退場真切割」。攝影:賴品瑀。

基地相連、皆供亞泥所用  分案陸續送審惹議

此三案皆為開採石灰石用,從2015年4月陸續進入環評程序,首先由羅慶仁提出新竹關西帽盒山地區玉山石礦復採石灰石計畫,當時環署便已掌握到尚有亞泥等案也將送審,且確認該案所採石灰石將全數作為亞泥在新竹的「橫山水泥製造廠」供料。

由於三案不但基地相連,且加工器材與運輸纜線共用,合計開發面積達到81.3802公頃,且緊鄰「土石流潛勢溪流」,及位在集水區、林業用地、保育區、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等,因此環評小組在去年12月與今年1月的會議中,便提出三案合併並進入二階環評的建議。專案小組召集人呂欣怡亦指出,雖然開發者不同,但在審查過程中已發現三案所提出的相關環境調查報告資料為同一份。而亞泥案位於羅慶仁與羅慶江兩案用地之間,且兩案所採礦石仍將供亞泥所用,也讓環評委員質疑亞泥雖然撤案,但三案恐大有關連。

民眾提出三案位置圖,顯示礦場開發基地相連。攝影:賴品瑀。

但關心此案的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卻在本月17日在環署公告中發現亞泥已自行撤案,而羅慶仁、羅慶江兩案亦提出縮小開發面積,質疑亞泥有意規避環評施行細則第19條第1項第1款中「礦場開發50公頃以上強制進行二階環評」的相關規定,因此數十位居民與聲援環團在大會當天上午舉行記者會,呼籲環署將三案直接駁回。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潘正正表示,環署更應該正視環評審查制度的漏洞,避免後續業者一再循切割、技術性撤案的手段規避環評,取巧更浪費行政資源。

業者大幅下修開發規模以求免進二階,翻攝自簡報資料。攝影:賴品瑀。

進二階?退回小組?  大會難抉擇

業者於大會時提出簡報,表示亞泥案撤案後,羅慶仁、羅慶江兩案將開採面積降至合計47.1569公頃,開採量從2,825萬噸降為710萬噸,也剔除坡度40%以上的部分,羅慶江案並將與新竹縣山崩地滑地質敏感區重疊的部分刪除。業者提出,過往環評也有類似縮減面積後退回專案小組的案例,爭取兩案回到小組續審,不進入二階環評。

不過在大會討論時,呂欣怡與環委劉小蘭皆提出,當時小組要求併案進二階的原因,並不含50公頃強制進二階這項,這個規定去年7月才產生,但三案已經陸續進行審查。今次雖然業者提出縮小面積,但是當時讓小組建議併案進二階的原因都還存在。

大會在閉門會議中,面對開發人變動、大幅下修開發面積等修改與原環說書已相當不同,也不願讓後續開發案「有例可循」,面對不利的決議就自行撤案逃避,因此在維持「進二階」或「退回小組重新審查」兩個結論間費時討論琢磨,最後以不記名投票,八票對四票,做出兩案合併後退回專案小組重審的決議。大會提出十項意見要求開發單位補充後,回到專案小組重新審查。之後此案是否進入二階,仍待專案小組審查後決定。

居民批「技術性撤案」  為逃避二階環評

到場表達訴求的關西鎮居民大多來自「白石下山」聚落與金山里,分別位於四份子捨石場下坡與河川下游,2、30年來與亞泥礦場相處,已累積相當不滿。居民羅政宏指出,亞泥的礦場就是當地土石流的主要兇手,且四份子捨石場造成當地的地下水水文改變、更多次發生崩落,擋土牆與道路龜裂,甚至開採的過程中曾造成當地居民死傷,但亞泥多年來卻不見處理的誠意。羅政宏更指出,此次的復採計畫再起,廠商不但不曾向居民進行說明或意見調查,讓他們在此案進入環評後才最後一個知道,甚至在環評書件中隱匿了聚落的存在,是有意誤導環評審查。

「要就三個案子一起撤!」對於亞泥以「為配合重新檢討環境影響評估相關事宜之作業需要」為由撤案,金山里居民宋明光表示無法接受,他指出1月羅慶江案小組建議三案合併進二階時,亞泥橫山廠廠長邱志宏當場提問「若自願縮減面積,可以不用進二階嗎?」便是已有規避環評的打算。宋明光表示,若有誠意,應該三個案子一起撤案、一起檢討,再自主併案後送審。

宋明光指出,依照礦業相關法令,只要礦權沒有廢止,亞泥隨時都可以重新申請核定新礦業用地,但亞泥在這半年的審查過程中,又是切割送審、又是提縮短開採年限、縮小開採面積到現在技術性撤案,規避環評的意味濃厚,若要證明清白應該自主申請廢止礦權,否則之後亞泥還是可以再次送審。「視環評為玩物!」潘正正痛批亞泥,強調亞泥的撤案是以重新檢討環評作業為由,而非考量降低環境衝擊。

DSC_2921

師謝孟羽解釋礦業相關法條。指出業者提「減少開採年限」是在誤導環評。攝影:賴品瑀。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謝孟羽解釋礦業相關法條。指出我國礦業法係採「採礦權以展限為原則,不展限為例外」,因此礦業用地核定之環評通過後,就算採礦權展限,只要礦業用地範圍未擴大或變動,都無須再經環評,實際上等同於可在該礦業用地無止境採礦,因此謝孟羽認為業者以「減少開採年限」來面對環評,只是為了誤導環評委員。

綠黨新竹縣議員周江杰指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向新竹提出「浪漫台三線」的願景,但同時新竹卻有關西採礦、橫山水泥廠、芎林陸砂開採的計畫在蠢蠢欲動,但目前內需已經足夠的狀況下,為何還要選擇破壞台灣的山林去外銷供他國建設。

民間團體提出,礦務局、新竹縣府都應該全面檢討政策,尤其是礦務局開啟西部石灰石礦業保留區解禁的政策環評,新政府更應該全面檢討水泥產業政策。

跨國水壩淹沒生計 泰國村民狀告政府

$
0
0
作者:帕里他•旺奇亞(Paritta Wengkiat);翻譯:奇芳

湄公河上的漁民。圖片來源:Paul Arps。CC BY 2.0

不久前,泰國一農民團體就湄公河大壩向泰國行政法院提起訴訟,這是該地區第一起由當地社區主導的訴訟案件。儘管此次訴訟以失敗告終,該團體並未放棄並提出上訴。

2015年12月25日,泰國行政法院判決五個泰國政府部門在一場官司中勝訴,它們被指控「非法」簽署了一項從寮國沙耶武里水力發電廠購買電力的協議。該案計劃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建成後它將是湄公河下游主流上的首座大壩。

這起訴訟由湄公河沿岸8府的37名村民發起。他們認為政府當局在簽署了協議前既未對該項目的跨境環境和健康影響進行評估,也未按照泰國憲法的規定進行事先協商。

村民表示沙耶武里大壩將嚴重破壞湄公河的生態系統,剝奪數百萬依河為生的居民的食品安全和日常生計。如果放任沙耶武里大壩建設,將成為湄公河上其他11座待建大壩的惡例。

20年抗爭

從清萊府清孔的家鄉跋涉12個小時來到首都曼谷,原告之一的尼哇·羅考前來聆聽法庭的裁決​​。

尼哇說:「我們深感失望……司法體制不能為人們伸張正義,而是把經濟增長放在優先地位,讓人們無法保護自己永續經營自然資源的權利。」

20年前,自從中國在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的六座巨型水壩中的第一座建成,湄公河沿岸的村民們就發現河水的水流不再正常。泰國沿江的農田被大壩水庫洩洪造成的劇增水流(有時就在一夜之間)所淹沒。同時,湄公河的漁獲量也減少了 ,許多人懷疑這是因為魚類的洄游路線被大壩阻斷所致。

儘管村民們對上游中國大壩的負面影響提出了種種質疑,2010年寮國政府和泰國開發商Ch. Karnchang公司還是開始在湄公河下游建造沙耶武里大壩。

工程由六家泰國銀行出資,是湄公河下游11座規劃大壩(2座在柬埔寨、9座在寮國)中的第一座。該案於2010年開工,當時尚未得到湄公河委員會 (MRC)的同意。這個委員會由柬埔寨、寮國、泰國和越南四國構成,旨在就流域管理進行合作,但這個項目卻非如此。泰國對此保持沉默。但柬埔寨和越南認為寮國違反了國際法和湄公河委員會於1995年達成的「湄公河協定」,該協定禁止在協商尚未完成的情況下開始項目建設。

考慮到下游超過6000萬居民的生計將會受到大壩的影響,柬埔寨和越南呼籲在跨境環境影響評估完成前暫停施工。另一方面,寮國堅稱該項目是合法的,並表示2012年才會開工,之前進行的僅僅是準備工作。

在項目開工一年後,泰國國家發電局(EGAT)與沙耶武里電力公司(由包括Ch. Karnchang公司在內的泰國和寮國企業合股建立)簽署了一項電力購買協議,表示收購該項目生產的95%的電力。工程建設進行的同時,「事先協商」也在各個湄公河國家展開。

泰國的村民們認為,大壩建設違反了湄公河委員會的協定,因此泰國政府簽署的上述電力購買協議是非法的。

四年訴訟

2012年,泰國村民們第一次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 ,五個被告的泰國政府部門包括:泰國國家發電局、泰國國家能源政策委員會、泰國能源部、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以及泰國內閣。這次起訴被法院駁回。村民們被迫向泰國最高行政法院(SAC)提起上訴,該院於2014年破天荒地受理了此案,這是湄公河地區的法院首次承認大壩的跨境影響。

案件被發回到行政法院重審,並作出了有利於泰國政府部門的判決。判決書認為,沙耶武里大壩的事先協商會議於2011年在四個府舉行,而且是在寮國正式宣布項目開工之前。協商會議的結果公佈在湄公河委員會的網站上,泰國的購電協議文本也公佈在政府網站上。因此,法院認為政府部門已經盡到了其法定義務。

但是,村民們表示事先協商做得並不合乎規範,他們也無法獲取資訊。原告之一的差那榮·翁拉住在沙耶武里大壩下游的黎府,他參加了在村里舉行的第二次協商會議。他覺得官員們只是來通知各村大壩建設的計劃,而非聽取他們的意見。他說,能上網的村民寥寥無幾,政府機構也不告訴他們資訊已經發布。「法庭只關注官方報紙上寫的事先協商結果,根本不看過程中的實際情況。」

原告們於2016年1月25日提起最終上訴,法庭將於兩年內作出裁決。

投資規範

沙耶武里大壩案向東盟經濟共同體 (AEC)各國發出了一個明確信號,即必須注意投資的跨境影響。

2015年12月,東盟經濟共同體成為單一市場,貨物、服務、投資和勞動力可以在東盟國家間自由流動。泰國投資者已經湧入了那些環境法律相對薄弱的鄰國。就在與泰國相鄰的沙耶武里省,兩家泰國能源公司和一家寮國國有企業正在建設洪沙燃煤發電站 。

中國和泰國的公司也正在緬甸戰亂不斷的克倫邦修建另一個充滿爭議的項目—— 哈希大壩 。2014年,泰國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在緬投資國,累計投資超過100億美元。隨著更多投資項目啟動,人們對跨國影響這匹「脫韁野馬」的關切也會與日俱增。

原告村民的律師、社區資源中心的協調員素拉塔納瑪尼·波拉說:「泰國法律無法跟上這個潮流,儘管企業的總部在泰國,但法律對泰國投資者在境外的行動無能為力。法律必須具有地區視野。」

在沙耶武里大壩的案例中,只要沒有發生實際損害,原告們無法提起民事訴訟,所以他們針對政府部門提起了行政訴訟。

聲浪仍在增強

在法庭裁決後,回到家中的尼哇繼續為提高保護湄公河的意識而奔走呼籲。他所在的地方環保團體——Rak Chiang Khong集團最近開設了「湄公河學校」,為的是讓下一代了解當地生態和文化的價值。泰國的村民們還試圖建立一個規模宏大的「湄公河人理事會」,將湄公河下游國家的村民們聚在一起,增強他們的聲音。

他們意識到,前方還有其他大壩項目的戰鬥。

這些未來計劃建設的大壩包括26萬千瓦的棟沙宏水電站項目(位於佔巴塞省的湄公河上)。據緬甸國營報紙《 萬象時報 》的消息,該項目將於下月開工。尼哇說:「提起訴訟只是伸張正義的道路之一,同時還有其他路徑。」

「我們並非毫無希望,我們將繼續擴大影響來拯救母親河——湄公河。」

Viewing all 198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