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車諾比、福島非動物天堂 美專家證實輻射致基因病變

$
0
0
本報2016年2月16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發生核災20多年後,國外媒體曾報導少了人為干擾後的車諾比成了野生動物天堂新興觀光勝地。但長年在車諾比及福島核災現場研究的美國生物學家提摩西・莫梭(Timothy Mousseau)卻直指——車諾比不是動物天堂。

提摩西・莫梭表示,車諾比災區動物在數量跟多樣性都大幅減少,鳥類身上更發現腫瘤、白內障等病變,生殖能力也大受影響。而在日本福島的研究,也發現鳥類數量大幅減少,災區迎來「寂靜的夏天」。

「我們對輻射的影響所知還很少!」莫梭感慨,輻射研究需時較長,目前做的還不夠。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系教授、車諾比研究計畫主持人、福島研究計畫主持人-提摩西・莫梭(Timothy Mousseau)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系教授、車諾比研究計畫主持人、福島研究計畫主持人-提摩西・莫梭(Timothy Mousseau)

鳥類出現腫瘤、白內障等病變 車諾比不是天堂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生物科學教授莫梭與國際團隊2000年起在車諾比核災現場展開長期研究,探討長期暴露輻射對生態的衝擊。2011年福島核災後,團隊也前往日本福島研究。至今發表相關論文超過80篇,證實輻射確實導致基因病變,並對生物產生重大影響。

莫梭在車諾比受輻射污染區的鳥身上找到病變的證據,1600多隻鳥中,有25隻的鳥的眼睛周圍、頭或翅膀發現腫瘤, 莫梭說,這在野生動物界幾乎是前所未見[1]

20160125 Mousseau輻射對生物影響

車諾比地區發現鳥類的腫瘤與其他變異 圖片提供:Timothy A. Mousseau

車諾比地區發現鳥類的腫瘤與其他變異 圖片提供:Timothy A. Mousseau

車諾比地區發現鳥類的腫瘤與其他變異 圖片提供:Timothy A. Mousseau

此外,他們也研究一千多隻鳥,試圖找出鳥類得到白內障的機率與背景輻射值的關聯性,結果證實輻射值愈高,白內障機率愈高。另一篇研究則指出,輻射會影響鳥的腦部發育,車諾比的鳥腦部小了5%,小腦的鳥在認知上有障礙,存活機率也較低 [2] [3]

車諾比地區鳥類的眼睛(白內障與畸形) 圖片提供:Timothy A. Mousseau

車諾比地區鳥類的眼睛(白內障與畸形) 圖片提供:Timothy A. Mousseau

數量與多樣性均減少 沒有蟲鳴鳥叫  核災區成寂靜的夏天

輻射不僅引發病變,也影響繁殖。研究團隊研究鳥類的精子,在車諾比輻射劑量超過50uGy/hr 的地區,有近40%的鳥沒有精子或精子死亡。[4]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核災前後的物種及數量差異,莫梭採用「大規模複製的生物存量」(Massively Replicated Biotic Inventories)方式估算,結果發現,車諾比核災後鳥類大幅減少2/3,而種類也較災前減少50%。

2011年福島核災後,莫梭與團隊也多次到日本進行研究。他說,應該是蟲鳴鳥叫的夏天,卻在輻射污染後,聽不到任何鳥、昆蟲或其他動物的聲音,簡直是瑞秋卡森所著「寂靜的春天」的翻版。

日本福島受污染災區,沒有蟲鳴鳥叫的夏天。圖片提供:Timothy A. Mousseau

日本福島受污染災區,沒有蟲鳴鳥叫的夏天。圖片提供:Timothy A. Mousseau

福島地區的輻射研究已陸續出爐,日本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冷杉出現畸形變異,而常見的酢漿灰蝶(pale grass blue butterfly)上也有基因突變,眼睛跟翅膀都出現怪異形狀。莫梭也發現,鳥類受到輻射衝擊非常顯著,數量跟種類均快速減少。[5][6][7]
 
福島地區鳥類的種類跟輻射值關係 圖片提供:Timothy Mousseau

福島地區鳥類的種類跟輻射值關係,背景輻射愈多,鳥的種類愈少。 圖片提供:Timothy Mousseau

輻射並非沒有影響 而是「我們知道的還很少」

核災二十幾年後,官方與媒體開始大力宣傳,表示車諾比在核災後,已恢復蓬勃生機,成了動物天堂。對此,莫梭直指,「這是謊言」。

莫梭在車諾比除了研究鳥,也對蜘蛛、蚱蜢、蜻蜓、大黃蜂等進行調查。結果都證實,這些物種在核災後數量顯著減少,連哺乳動物的也不例外。莫梭說,只要到當地就知道那些宣傳並不是真的。

莫梭強調,他是一位獨立的演化生物學家,而非反核人士,這些研究資料都經過國際期刊審查。他強調嚴謹的研究與科學證據,不能以猜測解決事情。

他舉例,加拿大的海灣曾發生海星大量死亡的事件,當時,人們都認定這是福島核災導致海水升溫與污染,但最後研究卻證實,當時海星的死因是傳染病。

莫梭認為,許多政府的報告都缺乏科學性研究,甚至帶有偏見。他建議政府應召集頂尖專家,沒有政治介入、或個人利益介入、進行嚴謹的獨立研究,才能提出正確的對策。

一般人不靠近核災地區,不靠近高輻射污染地區,也可能因醫療行為而暴露較多的輻射量,對輻射災區食物有疑慮,甚至要面對核廢料的問題等。莫梭認為,我們需要認識輻射以及輻射累積的效應,但並非因此不做斷層掃描,不做X光檢查,而是要更多資料去判斷我們可以承擔的風險。

莫梭說,輻射有累積的效應,許多研究還在進行中,或許還要十年或更久的時間,我們才能了解輻射外洩的影響。他感慨,「我們對輻射所知還很少」。
 
※註:

[1]High frequency of albinism and tumours in free-living birds around Chernobyl

[2]Elevated Frequency of Cataracts in Birds from Chernobyl

[3]Chernobyl Birds Have Smaller Brains

[4]Aspermy, sperm quality and radiation in Chernobyl birds

[5] Morphological defects in native Japanese fir trees around the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Plant

[6] The biological impacts of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on the pale grass blue butterfly

[7]Cumulative effects of radioactivity from Fukushima on the abundance and biodiversity of birds


【比西里岸故事】採芒桿 做掃帚

$
0
0
作者:黃苑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編按:眼看部落歷史、老人記憶一點一滴的消失,黃苑蓉和李昀兩位城市女生決定要搶在時間洗去痕跡之前,記錄下珍貴的比西里岸故事。

她們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東成功環境守護計畫」的工作人員,長期駐點在三仙台邊的阿美部落──比西里岸。和許多農村、部落一樣,比西里岸也面臨人口流失問題。文化即生活,然而青年人口外移、部落文化出現斷層,許多年輕人反而是藉由網路資訊來認識自己的部落。

藉由專欄圖文紀錄,黃苑蓉和李昀用城市眼光,看見部落文化的質樸美好,重新發現Amis生活。2016年2月17日起,《比西里岸故事》不定期在禮拜三和大家見面!

2013年12月,長在田埂上的芒草。攝影:黃苑蓉

2015年的冬至(國曆12月22日)過後,晴朗的好天氣,不管先前經過幾次雨漬,總之所有東西都曬乾了。在一無所有的路邊,一台機車靜默停放,為了防風防草割傷,全身手腳頭面通通包起來、看不出是誰家ina還是mamo的婦女,沿著好走、不須砍草的道路邊邊,一路蒐羅芒桿,歷經半個冬天,她等待的這一刻終於來臨。

她不是全部拿,她的心有所選擇。被她經過的芒桿,只剩下稀疏、柔弱的。精心挑選的豐厚芒桿,綁成一大綑,放在機車腳踏墊上,輕輕鬆鬆發動引擎,她完成了一趟芒桿採集,僅需要一把刀,俐落的身手,還有挑選的老經驗。

好天氣不是每天都有,海岸線的採集好手伺機出沒,等到你發現有台車子沿途飄散愉悅的芒種,想起「對唷,該採芒桿了!」的時候,觸目所及方便採集的區位,已經沒有後來者採集的份了,因為好材料是留給勤勞早出發的人,後知後覺的人得往更偏僻的角落尋覓。

還有那裏可以採集?芒草可謂大眾化的公共財,喜歡長在乾燥的向陽地或乾旱地,花穗成熟時轉為黃褐色,通常在農地田埂、田間小路,或久未人為擾動的土地,是東北季風下最生猛躍動、最容易辨識的地景,當芒花翻飛時,彷彿看得到風的流動,讓我們跟著風走:從北方迤邐而來的冷空氣,揚起海浪、在消波塊上撞擊出鹽霧,橫掃過部落的每一座屋頂,爬上第一段海階,進入比西里岸廣袤卻焦黃的田野,休耕地田埂或邊坡上,每一排熬過除草劑摧殘的芒草叢,在風中堅毅挺拔,阻擋鹽分,大量的種子從芒穗起飛,承著強風,散播到更多被挖破裸露的表土,頑固地守護原生地。

上圖左:部落裸露的荒野地,長滿芒草;上圖右:冬至過後,芒花盛開成熟,種子隨風飄散,此時也是採集芒桿的好時機;下圖左:採下的芒桿需等待完全曬乾才能作成掃把;下圖右:等待芒穗種子落盡,就是綁掃把的時候。攝影:黃苑蓉

芒桿採回去後,部落裡季節性的微型經濟,也跟著啟動。芒草掃帚市面上的商店幾乎沒在賣,得在鄉間找尋。善於綁紮芒帚的人,在家裡或工寮的避風處,製作掃把,每支100到200不等,識貨的親友、鄰居會搶著買,因為細緻的穗梗能將沙塵掃走,比起塑膠製的掃把更好用。掛起簇新的芒草掃帚,為即將來臨的農曆年前大掃除做好準備。

綁紮芒帚的方法並不難,但正在失傳,因為太容易用錢買到感覺更耐用、更「進步」的替代商品(通常是塑膠製品),而傳統智慧中,需要花一年時間等待冬天來臨、勞動身體到田野採集製作的手工掃把,儘管好用,也對環境零負擔(用完可棄置分解或燒卻,回歸自然),卻越來越少人懂得取用大自然給人類的冬季限定禮。

筆者身邊目擊到有在製作芒帚的,多是7、80歲的老人家,就地取材製作生活用品,對他們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經歷無塑膠時代及傳統社會的長者們,不認為事事都要花錢處理,錢買到的也不一定是最合用的,東西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壞了會先修理,而不是丟掉再買新的。與其覺得老人家的邏輯過時,不如回頭想想,我們擁有的生存能力、生態智慧,還遠不及老人家。若部落是一所學校,老人家都讀到博士後了,我們可能還在幼幼班。

比西里岸部落長者製作的芒草掃帚。捆紮繩用白色尼龍繩取代。攝影:黃苑蓉

芒帚的製作流程是,先將芒桿靜置到完全乾燥,中途不時輕輕拍打花穗,讓種子佚失。再剝去層層莖片(連著葉子的莖片別丟,之後還可以當作綁繩),剩下最內的芒桿。接著為芒桿分級,芒桿較粗、穗梗較豐厚者集中一組,如此可以用較少的數量綁成一只掃帚,反之,若芒桿較細,則綁成的掃帚把手可能會太粗,導致不輕巧利用。

芒桿準備妥當,最後是捆紮。拿四、五支芒桿,花絮基部對齊捆成一束,將四、五束階梯狀排列,頭先兩束綁一起,接著二加一,三加一,四加一,最後五束是綁在一起的。然後將把柄綁緊,間距10到15公分左右。把柄末端手常握處,用刀將芒桿削成圓頂不扎手,繩段收尾時可追加一繩圈,以方便吊掛收納,因為柔軟的芒草掃把若直接牴觸地面,芒梗會變形。

技巧熟練的人,做好一支掃把不用半小時,旁觀者與老人生命經驗的傳承斷層,可能長達半個世紀。人們已脫序太久,大自然需要重新熟悉人的存在,人也需要重新認識大自然的秩序。拾回芒桿,重返自然之道。

【採芒桿筆記】

  • 芒桿挑選重點:1.花穗基部到第一片葉子距離較長、2.芒桿較粗、3.花穗落盡的梗較豐厚者、4.整體修長無彎曲者、5.採集時從第一節以下切斷,盡量留下最長的芒桿以利後續修剪。
  • 採芒桿的阿美語mitinting(音近「米丁定」),採集時需全副武裝,保護皮膚,以免被芒草葉割傷。
  • 無法做掃把的芒桿可以當作天然逗貓棒或折成童玩。

印度農業政策轉彎 天災保險新制更照顧農民

$
0
0
科技農報2016年2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梁正宏編譯;林韋佑、柴幗馨編輯

程序冗長的農業災損發放系統、緩不濟急的農業補助,根本無法幫助失去經濟來源的務農家庭,讓許多農民面臨生存困境,甚至使得負債農夫最後走向自殺一途。因此印度農業農民福利部決定在新的一年,推出更為友善農民的優惠保險方案。

收割。圖片來源:S Pisharam(CC BY 2.0)

收割。圖片來源:S Pisharam(CC BY 2.0)

氣候異常,讓以農立國的印度面臨重大民生危機,頻繁的天災讓農業災損情況日趨嚴重。這兩年非雨季的異常降雨、以及連續乾旱,已經衝擊印度農民的生活,農業災損亦導致全國2/3以上人民面臨生計問題,也讓民間對政府充滿怨言,沸騰的輿論立即反映在執政者的支持度上。

去年11月的選舉結果,總理莫迪在農業重鎮Bihar的人氣大幅下降,支持率也不斷滑落。漫天而來的壓力,迫使當局決定改革農業保險政策。有別於效率低落的補助系統,新政策的重點在於如何更有效率進行農業保險補助的發放流程。

根據路透社報導,總理莫迪決定重新分配2016年的政府預算,將過去著重在基礎建設的部分,轉投入於農業保險方案等社會議題。此外,當局也決定將保費盈餘投入無人機偵查以及其他科技勘災技術,減少理賠爭議並且加速辦理索賠支付的流程。

像美國這樣的已開發國家,早已開始使用衛星或是無人機等技術去評估作物的保險措施,而印度農業部也終於在去(2015)年底揮別最原始的人力檢查、記錄危害方式,推行新的農業保險方案——以無人機評估農損——而這將會是第一個針對當地貧困農民所推行的重大決策。

不過,印度保險理賠的標準,比較有利於使用高品質種子、肥料以及擁有栽培設備的農民。換言之,受變幻莫測天候操弄的窮苦農民,其受益反而不大。

等不到文資審議 近百年東港溪鐵橋遭工程破壞

$
0
0
本報2016年2月17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建於日治時期屏東縣境內的東港溪鐵橋,擁有95年以上的歷史,全長約250公尺,自1920年起持續使用,直到2013年台鐵屏東線雙軌高架鐵路通車後才退役,退役前是台灣環島鐵路最資深的鐵橋,由於建築工法獨特具有歷史意義,讓鐵道愛好者不捨。當時屏東縣政府主動向台鐵認養管理及後續活化,預計規劃做為自行車道。

台鐵高架化後,具有古蹟價值的舊鐵橋並未拆除,由縣府認養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台鐵高架化後,具有古蹟價值的舊鐵橋並未拆除,由縣府認養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不過2015年底,屏東縣政府工務處進行腳踏車道施工時,當地民眾發現百年鐵道慘遭工程破壞,不僅將日治時期至今的鐵橋漆成大紅色,更在施做腳踏車引道時,挖除鐵橋基座磚塊和橋台護坡。屏東大學講師賴福林痛批,舊鐵橋具有古蹟保護價值,縣府不盡快進行文資審議,卻讓工務單位以不具文資身分為由任意破壞。

日前,台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緊急向文化處提出要求將舊鐵橋暫定古蹟,防止工程後續更多的破壞,當地關心民眾成立「搶救潮州舊鐵橋自救會」,呼籲縣府正視東港溪鐵橋的文化資產價值。

東港溪百年鐵橋本為鐵灰色(上圖),後遭屏東縣工務處噴漆成鮮紅色(下圖)。攝影:李育琴。後製:環境資訊中心。

東港溪百年鐵橋本為鐵灰色(上圖),後遭屏東縣工務處噴漆成鮮紅色(下圖)。攝影:李育琴。後製:環境資訊中心。

工務處:鐵橋不具文資身分  部分損毀為工人不慎

對此工務處表示,鐵道橋墩和橋面的部分都沒有損毀,因施工工人不了解鐵橋的珍貴性,施作時僅損毀橋台基座一點點,後續會請廠商進行修復。

工務處土木工程科科長黃有成說,由於鐵橋目前沒有登錄古蹟或歷史建築,不具文資保護身分,因此在當初設計規劃時,雖有考慮採用透明鋪面方式,呈現鐵橋的歷史建築特色,但考量腳踏車道的安全規範,最後採用目前以鋼板架在鐵道枕木上,再鋪設水泥步道。

這樣的做法讓在地團體不滿,認為造成鐵橋珍貴的文化資產價值無法回復,而且以紅漆將原本灰黑色的鐵橋重新油漆,不僅污染花崗岩底座和枕木,更與鐵橋的歷史脫節。

對於工務局表示會針對部分損毀處進行修復,賴福林認為,潮州鐵橋的合理範圍不是只有鐵橋、橋墩、橋台而已,還包括橋台的護坡、擋土等,都是一體的,施工時應注意整體環境。而工務局要在上面做腳踏車道,卻在規劃設計時不請文資專家一起聯席審查,是否要規避文資保護的責任?

因進行腳踏車引道,挖除橋台基座和石塊護坡。攝影:李育琴

因進行腳踏車引道,挖除橋台基座和石塊護坡。攝影:李育琴

文化處:列冊就已認同文資保護  後續將進行內部溝通

此外,賴福林認為應盡速完成鐵橋的文資審議流程,縣府不要放著列管,卻不審查。二年前東港溪鐵橋已由地方團體提報建議登錄文化資產,經文化處現勘後,決定列冊追蹤,不過一直排不進審查會議。文化處表示,由於待審案件過多,本案暫時還沒列入審查會議。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主任王文章解釋,法定上列冊追蹤就是有文資保護的認同,但是還沒有判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他說,工務處在設計規劃的時候缺乏橫向溝通,只針對工程的安全性去考量,而少了文化資產保護的態度。後續文化處將與工務處溝通,要求召開委員會商討是否變更設計,此外,也希望盡快完成文資審議程序,預計今年4月會召開第一次審查會議。

文資專家:以保護文化資產為優先  再討論利用方式

不過據了解,當初縣府為了在活化利用上不受文資法限制,因此遲不登錄東港溪鐵橋文資身分,否則在規劃和施工上會更加綁手綁腳,恐怕也無法改建成自行車道。

對此,賴福林認為,要如何規劃施工,應看縣府用何種態度來看待這座百年鐵橋,若認為它有古蹟的價值,就會規劃用徒步方式,腳踏車可以用牽的,讓民眾好好體會鐵橋和景觀之美,而非騎著車快快通過。

他指出,高屏溪舊鐵橋就是很好的案例,登錄國家古蹟,以保護文化資產為優先,再討論可利用的方式,現已成為高屏熱門景點。

賴福林也呼籲民眾一起關注文化資產,東港溪鐵橋不只是潮州鎮民的,也是大家的,若民眾能參與關心,後續社區團體也可共同來管理維護,讓古蹟真正活化利用。

潮州當地民眾成立搶救舊鐵橋自救會,拉布條抗議。圖片來源:搶救潮州舊鐵橋自救會

潮州當地民眾成立搶救舊鐵橋自救會,拉布條抗議。圖片來源:搶救潮州舊鐵橋自救會

預測氣候變遷將強化「莫拉克」 災防中心研擬避險策略

$
0
0
本報2016年2月17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近十年來,短時間極端降雨趨勢愈來愈明顯,災害也超乎預期。造成八八風災的「莫拉克」的記憶猶新,而若「莫拉克」又遇上氣候變遷,會有什麼結果?我們又該如何提前準備?對此,擔任我國防災科技幕僚的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災防中心)已展開研究並提出策略分析。

根據災防中心副主任林李耀所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究結果顯示,世紀末極端暖化的情境下,如果「莫拉克」再度發生,屆時降雨量可能比2009年的「莫拉克」的降雨再多出40~60%。若這樣的「莫拉克」再發生在大台南地區,受災面積可能比原本的「莫拉克」再增加7.6%,災害損失也將從257.7億增加至327.2億。

2009年莫拉克與模擬極端暖化下的「莫拉克」災損評估比較。圖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2009年莫拉克與模擬極端暖化下的「莫拉克」災損評估比較。圖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兼顧經費與成效 尋找最佳解決方案

為未來氣候變遷預做準備,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計畫」(TCCIP)針對未來不同二氧化碳濃度下,預測與模擬全台各地的溫度與雨量。災防中心則利用這些資料,計算不同二氧化碳情境下台灣可能面臨的災情。

據災防中心研究結果,推估未來(2075-2099年)暖化情境下,排名前十大颱風平均降雨相較於目前的颱風降雨將會明顯增加。

2009年莫拉克與模擬極端暖化下的「莫拉克」災損評估比較。圖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曾文溪排名前10名颱風模擬降雨比較。左圖:1979年-2003年 右圖:2075年-2099年。圖片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而極端暖化的情境下,推估世紀末「莫拉克」再度發生時降雨量可能比真實版「莫拉克」再多出40-60%。為減少災情,政府已開始著手規劃減災措施,但如何施行卻因地而異。由於災情會隨地形、流域、降雨、人口、設施等因素而異,各地區因自然與人文條件限制,可採行的減災工程也不同。

災防中心以台南市為示範點,模擬都市公園防洪池,到上游的山坡地滯洪池等不同工程的調適效應,試圖找出可行性與防災效果最佳的組合,提供地方政府作為施政參考。不過,在此同時,另一個新課題是貯水。

林李耀表示,氣候變遷的另一個影響,就是豐枯期降雨愈來愈不平均。台灣雖降雨多,卻有降雨不均的問題,因此不能只想到把水排出,也應思考如何把水留下。

救災難為無米炊  各國研議氣候變遷保險

除了與國內專家配合,災防中心也長期追蹤國際間的防災趨勢與資訊,災防中心氣候變遷組組長陳永明就帶回了上個月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COP21)會場上的第一手觀察。

陳永明表示,以往的防災講究效率,救人優先,但近年來,國際間特別重視「永續」。以蓋堤防或重建為例,這是對環境永續的做法嗎?是最適合的位置嗎?未來的風險如何?都要納入考量。

另一個焦點就是財務機制。如果氣候變遷災害難以避免,巨災重建的龐大財務支出從何來?國家財務風險分擔機制是否可行,這一點尚未定論。

陳永明表示,氣候變遷保險是一個可能,所謂氣候變遷保險與地震險有點相似,不過,除了家戶、工程、農業的氣候險,國際間也在研議國家層級的保險的可能性。

國家層級的氣候變遷保險是透過再保公司,以國家或公部門為單位的財務分擔機制。平時公部門繳納保險金,一旦發生氣候變遷災害,則由保險公司理賠。可減少國家重建的財務負擔,也不需動用特別預算。構想與理論上雖可行,但陳永明認為,對台灣等先進國家而言,災害風險的計算與分攤更為複雜,需有研究數據才能確實精算,目前各國還在觀望評估中。

現代生活便利性高  民眾風險意識降低

面對未來的氣候災變,民眾準備好了嗎?以去年的蘇迪勒為例,合流部落的居民因提早撤離而獲得保全,成了正面範例,但相對來看,蘇迪勒引發台北用水混濁與停水問題,民眾的防災準備以及對停水停電的忍受度都較以前低。

林李耀指出,適當的停水與停電可以避免設施損壞,反而有助於設備盡速回復運作。迅速恢復水電供應與交通有助恢復正常生活,但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冒著大風雨提供服務的警消、油氣水電維修人員,傷亡的比例卻有逐年增高的趨勢。

另一個防災的困難,在於過往沒發生災害的地方,即便災害潛勢已經非常明顯,但民眾卻常以目前還很安全為由拒絕撤離。

極端降雨颱風2000年後有明顯增加趨勢。圖表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極端降雨颱風2000年後有明顯增加趨勢。圖表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林李耀表示,只能透過教育與溝通,希望民眾能理解,台灣的地理位置本來就是天然災害的高風險地區,而災害頻率與災害特性一直在改變,也因此,過去從未發生災害的地方,並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生,民眾也應瞭解切身的災害,避開風險。

傳統作物耐得住氣候衝擊 花蓮農改場積極向部落取經

$
0
0
本報2016年2月17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面對風災、寒害種種極端氣候衝擊,台灣農業戰鬥力可能隱藏在原鄉部落中!花蓮場去年成立的「原住民農業研究室」,積極向部落尋求傳統作物種原,這些長期馴化、經過環境歷練,藏種於部落的原生作物,有望成為極端氣候下糧食安全的解方。

花蓮農改場與原住民部落合作發展傳統作物護食安,抵禦極端氣候!圖為織羅部落的葛鬱金。攝影:廖靜蕙

花蓮農改場與原住民部落合作發展傳統作物護食安,抵禦極端氣候!圖為織羅部落的葛鬱金。攝影:廖靜蕙

向原住民取經 花蓮場成立研究室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去(2015)年8月正式成立的原住民農業研究室,針對原鄉特色作物進行保種與研發,期能促進原鄉農業文化特色發展。

事實上,花蓮場輔導花蓮、宜蘭原住民農特產業發展早有基礎。無論是前進部落的原住民農業專業訓練、與邦查農場合作栽培原鄉野菜、協助太巴塱部落傳統紅糯米的純化,及東海岸新社及靜浦部落傳統釀酒米的留種及繁殖,「幾乎是傾全場之力陪伴、輔導原住民部落發展傳統農業。」花蓮場副場長范美玲表示。

原住民農業研究室主持人林泰佑表示,由於原住民部落在農業環境上,因人口老化缺乏人力,又位處山區或灌溉水源不足之處,生產成本相對提高,若以大宗市場為導向,如水稻、平地社會常吃的蔬菜,競爭力大受考驗。隨著食品安全、養生等種種因素,原住民特有的農產作物,反而逐漸嶄露頭角。

更重要的是,這些由部落不斷種植而長期馴化、藏種於部落的作物,當台灣農業環境面臨極端氣候衝擊時,反而更具耐逆境的特質,得以異軍突起,保障糧食安全;而部落長年保有的優良種源,可能因人口老化隨之流失,而栽培的品種難以抵禦氣候變遷的衝擊,「到那時候談保種、育種都太遲了!」林泰佑說。

尤其傳統作物獨特的營養成分和機能性,常口耳相傳於部落中,卻苦無機會印證,正可讓研究室發揮功能,並挖掘更多隱藏的價值。

因此研究室的成立之初,將積極募集原住民傳統作物種原,以找出特色作物選育成經濟作物為目標,獨具價值又能維護食品安全。

保種抵禦氣候變遷 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研究室成立的第一步,就是充實資料庫,以及種原庫。「在發展部落傳統作物中,一定涉及種原保存,連帶也將傳統利用方式,文化上或季節上的意義一併收集!」林泰佑說。

為發展部落特殊農產業提升競爭力,研究室將針對部落特有作物,如紅糯米、中草藥、野菜、雜糧,品種改良及有機栽培技術;在研發方面則聚焦在原生豆類。

花蓮縣光復鄉的「馬太鞍」這個地名(部落名),就是阿美語樹豆的意思,象徵適合種植樹豆之地,而樹豆蛋白質、異黃酮抗氧化物成分高,在原生環境生長,具有抗逆境的能力,可導入現有的黃豆品種中育種。其他如鵲豆、萊豆等豆類,也期待能循著類似的脈絡,與部落一起尋找農產業契機。

樹豆是阿美族傳統作物,馬太鞍就是阿美語樹豆的意思。攝影:廖靜蕙

樹豆是阿美族傳統作物,馬太鞍就是阿美語樹豆的意思。攝影:廖靜蕙

另外,根莖類澱粉作物,如葛鬱金、樹薯,也是重點作物,這半年積極與織羅部落合作葛鬱金研發,朝品種改良、養分分析及建構產業模式發展,即為一例。

林泰佑說,面對極端氣候,保種是在跟時間競賽,不少部落耆老都逐漸失落,留存在記憶中的知識還來不急紀錄、流傳下來。

港口部落的舒米如妮為了重現記憶中的釀酒技藝,復耕大葉田香草做酒麴,而這還算幸運。林泰佑在新社部落聽老人家提到7種做酒麴的植物,現在只記得4種,而且只知噶瑪蘭語叫法,沒有中文名,一些遺忘了的物種,必須要看到才知道;在南安部落,族人告訴他以前家裡都種個3、4分地紅藜,要釀酒時,就拔一些來當酒麴,現在卻成了榖類添加物,但部落根本不是這麼用。

林泰佑聽到耆老以前種過什麼,快要失傳了,就會希望能留下種原,以專業的方式保留下來。他到部落逢人就說,有傳家品種要記得分送給改良場,讓改良場協助保種選育,守候糧食安全。

目前研究室鎖定幾個大類不設限保種,例如:

  • 糧食作物:野菜、豆類、禾本科、黍類、薯類、根莖、塊莖、翼豆等;
  • 香料作物:馬告、刺蔥、香椿、大葉田香等;
  • 染料作物:木藍、山藍、大青、薑黃、薯榔等;
  • 編織作物:黃藤、黃麻、苧麻等;
  • 建造作物:赤楊木、箭竹等。

民眾提供珍貴種原可撥打花蓮場原住民農業研究室「原住民作物保種專線」03-8521108轉341。

一年開採八百萬噸陸砂 礦務局政策遭環團、業者砲轟

$
0
0
本報2016年2月1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經濟部礦務局17日上午舉辦「砂石開發供應方案政策評估說明書」第二次公聽會,仍將「砂石供需以自主供應為原則,進口調節為輔」列為主方案,並維持由河川砂石轉向開採陸上砂石的的政策,提出將在北中南設置八個砂石採區,預計每年合計開採800萬公噸砂石。

不但到場的環團人士持反對意見,指出將破壞山林與水土保持,甚至有進口砂石業者認為,開採陸砂再復育環境得不償失,要求礦務局應加強輔導進口及提出明確長期計畫。

礦業局不採河砂改採礦砂,但此政策引發疑慮。圖為高屏溪上開採砂石。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20160217礦務局政策環評說明會
礦務局預估台灣各地區未來5年的砂石需求量,翻攝簡報資料。攝影:賴品瑀

北中南設八採礦區  年採八百萬噸

依照環保署2012年修正發佈「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政策細項」,規定砂石開發供應應該實施政策環評及每5年進行檢討,並在2015年要求礦務局大幅修正2006年版本的政策環評環說書,重新研提。此次公聽會為礦務局第二次辦理,前次為去年10月底舉辦。

公聽會由礦務局副局長陳逸偵主持,出面進行簡報者為計畫主持人蔡穗,蔡穗亦為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理事長,是礦業資深業界人士。蔡穗指出,依照1992年至2014年統計數據進行推估,加上1.5個月的庫存,算出未來5年中,每年全國的砂石需求為81,276,931公噸,等於每人需求3.462789公噸。預估需求量最高的地區為北區,其中新北市最高,平均每年需求12,841,760公噸。

礦務局根據估計需求,提出在北區、中區各設置3個陸上砂石區,南部2個,預計8個礦區合計每年開採800萬公噸。離島以台灣供應或進口,不設採區,至於東部則以河川疏浚為主力,由於量豐,不但自足尚可供應北部所需。

目前行政院的政策仍是「河川砂石轉向開採陸上砂石」。礦務局所提出的主方案,以自主供應為主,進口調節為輔。預計河川砂石38,250,000公噸,佔供應量47.1%、營建剩餘土方9,975,224公噸,佔供應量12.3%、進口砂石25,051,707公噸,佔供應量30.8%、陸上土石採取8,000,000公噸,佔供應量9.8%。

20160217礦務局政策環評說明會

台灣過去10年砂石供應來源統計,翻攝簡報資料。攝影:賴品瑀。

礦業局:水庫疏浚砂石漸少,戰備考量也不宜提高進口

蔡穗解釋,2005年~2014年之間,台灣的砂石供應來源以河川水庫疏浚為主,營建剩餘土石方與進口砂石為輔,土石採取僅佔2.1%。但莫拉克風災相關疏浚以中南部使用,且疏浚量已有逐漸減少趨勢,並不屬穩定供應來源;營建剩餘土方則在近10年內佔了23.6%的供應量,但目前公共工程重大建設以逐漸減少,民間建築工程也因空屋率高,新建案減少,因此未來營建剩餘土方量也勢必減少;至於進口砂石,目前僅有中國持續出口供應,曾經的北韓與菲律賓都已宣告失敗。

蔡穗強調,中國自身砂石需求正在提高,對我國的出口政策已轉向「合理數量、逐年遞減」原則,且中國目前僅對港澳台三地出口砂石,政治企圖明顯,視為國家重要戰備資源的砂石,應該降低向中國進口比例才較安全。

開發山區衝擊生態  恐得不償失

但開採陸上砂石的政策,讓民間與進口業者都相當有意見。雖然目前是政策環評階段不討論個案,但產出的礦石堪作為建材者實際上也有限,蔡穗會後受訪,指出應為宜蘭、新竹、南投、雲林、旗山等地區的山區。

此舉對生態與水土保持所造成的衝擊,不但在場環團提出質疑,指出計畫書不見對稀有動植物的生態補償對策、對地質水質的影響評估等,且過往經驗復育成效不佳等;就連進口業者都有意見,連成砂石有限公司董事長蕭勝旗便指出,開採後的復育成本更遠高於開採所得收益,且若將砂石視為戰備資源,更應有保本概念,先選擇進口以保存國內的礦業資源,並提出完整的長期政策讓業者準備跟進。

環團:礦業局高估砂石需求,應加辦中南東部公聽會

至於此次提出的環說書以估計所需來反推出未來產量的說明為主,也遭指責不但有高估需求之嫌,且也避談了水庫清淤後污泥的再生利用技術發展,環團水資源保育聯盟、要健康婆婆媽媽團成員表示,並不認同礦務局以成本過高而不考慮的態度,直說業者已在努力研發,政府應該盡力協助以求雙贏。

2016-02-17_04-43-09
民間團體與業者到場關心。攝影:賴品瑀

而兩次公聽會都選在台北市召開,民間團體指出,應在中南東部也舉辦場次,否則顯得僅是想草草跑完程序,沒有充分蒐集民意的結果,在進入環保署的政策環評會議只怕又是遭大會打回票。環保署則表示,政策環評的公聽會場次數量並無限制,若礦務局有意再到其他地區舉辦,樂見其成。

河砂仍多非法盜採  宜加強執法

捍衛苗栗青年聯盟成員陳祺中進一步指出,雖然目前禁採河砂,但他在苗栗的在地經驗,多的是假疏浚之名大行開採的非法業者,礦務局應將如何落實執法納入討論,並提出更多跨局處的統合作法。

曾任台中市都發局局長的水資源保育聯盟志工何肇喜提醒,政院應嚴謹看待此政策環評,不能只想通過以後成為上位政策,再凌駕如國土計畫、環評等相關法令。

【綠色中國】新常態下的農業革命

$
0
0
作者:陳統奎(社區營造工作者)

編按:最近中國環境狀況如何呢?大多數台灣人或許能約略說出像是霧霾、黑心商品或是那裡的工廠爆炸...等單一事件,但是政府政策、農業發展、環境工作者...等,牽動中國環境變化的因素卻鮮少有人了解。海峽隔絕不了環境污染擴張,而台灣民眾對中國環境現況的認識仍是模糊。有鑑於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別向中國獨立媒體人及NGO邀稿,用他們敏銳的眼光透視中國正上演的環境問題。為忠實呈現作者本意,我們僅作註解而不修改用詞。這是第一篇,今後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海南島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區,圖為南風與海南農場。攝影:葉人豪。

大陸*有一個政治性詞彙,叫「新常態」。我一開始很納悶,怎麼用這樣一個中規中矩的詞彙來形容一個國家的態勢。不過,在2016年初,我參加共青團*中央組織的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工作座談會上,我聽到了一位團中央領導的解釋:「我們國家在很多方面的探索,遇到了危機或挑戰,而且這個危機和挑戰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這就是新常態。」於是乎,用「新常態」來形容大陸的農業環境現狀,就太恰當不過了。

那麼,大陸農業環境的「新常態」是什麼呢?

就是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此外還有激素、膨大劑、保鮮劑等化學製品,不僅對土壤造成了短期內難以修復的破壞,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危機。過去的2015年,引起全國性轟動的事件是海南島萬寧市的「毒西瓜事件」,青島消費者在商場門前舉辦砸毒西瓜活動,把這件事炒得轟轟烈烈,引起全國消費者的強烈憤慨。而在2013年,山東則爆發過「毒薑事件」。這兩起事件的原因都是種植者違規使用了強毒性農藥。

最近,一位大陸新農人告訴我,他去參觀一片芒果園,他在園裡發現了10餘種激素的包裝袋,頓時傻住了:以後,我還敢吃芒果嗎?

大陸農業環境污染之最,我認為是除草劑。東北地區,我去採訪過,那裡的農戶以種植水稻、黃豆等作物為主,一戶人家動則上千畝,現在基本上都是機械作業。我問了村支書*,除草問題怎麼解決?村支書直言,用除草劑。

50多歲的村支書回憶,以前農民當然都是人工除草,但是現在誰還願意,一是勞動成本增加了,划不來;二是,現在的農民使用機械作業後,心態上也變懶了,誰還勤快除草?大陸農業專家也寫文章警告,大量使用除草劑對土壤危害很大,甚至需要百年以上,才能修復過來。目前,世界上對除草劑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種對除草劑殘留有吸收能力的草,但最快的也要連續10多年才能修復。請問,種植者哪能允許一塊地10多年不耕種?悲哀的是,大陸除草劑的使用,‌不僅沒有阻止的勢頭,反而是愈演愈烈,哪怕是在窮鄉僻壤也逃不出除草劑的魔掌了。

大陸農業環境污染之二,我認為是農藥的濫用。最嚴重的領域是瓜菜種植。濫用體現在:一是違規使用強毒性的農藥,二是藥效不過期就上市*,三是頻繁使用導致農藥殘留。不用說別人,就在我們海南島老家的小村子,左鄰右舍就有人,昨天才打藥,今天就採摘上市去賣了。反正,現在的市場,要的是漂亮貨,沒有蟲眼是最好的標準,沒有人追究安全性。西安有一個新農人跟我說,她拉生態蘋果到市場上去賣,很自豪的說,她的蘋果沒有農藥殘留,可以吃皮的。結果,她遭來鄙視,人家告訴她,最好你的蘋果變漂亮點,讓我們去經銷能多賺幾個錢,不要跟我們囉嗦這麼多。這就是市場的叢林法則!不過,最近我也聽到好消息了,海南島作為大陸的菜籃子,最近對出島賣到大陸的蔬菜,進行強制性農藥殘留檢測,如果不合格,就禁止出島銷售。但是,對於海南島內流通的蔬菜,還沒有具體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相比而言,化肥的「罪」相對比較輕,我就不多說了。我們都知道,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除了污染土壤,會進一步污染飲用水水源,污染地下水。我們很不幸地聽到,沒有一些工業污染的農村地區,也已經出現「癌症村」了。我堂姐就是因為癌症,前年離世的。他們那個村莊,是一個傳統的水稻種植村莊,飲水水源比較淺,家家戶戶在院子裡打不足10米深的水井取水。這幾年,這個村莊已經有近10人因為得癌症而離世,坊間給它戴上了「癌症村」的帽子。

另一則真實的故事是關於激素,一位新農人跟我說,她的姐姐,2歲半的女兒已經早熟,令人非常震驚。對於消費者而言,農業環境污染引發的食品安全危機,其實天天都在餐桌上上演。大陸目前還比較普遍的一個問題是,很多女人懷孕3個月後胎兒就不動了,醫生大多都把問題指向食品安全。

這就是大陸農業環境的「新常態」。

2015年,大陸政府對這個問題,看得很重,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也比以往更嚴厲了。但是,光靠政府遏制不住這個態勢。我們也必須說,光靠生產者,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其實,農人使用化肥、農藥、激素等,都是「利益最大化」這根魔棒在起作用。作為消費者,去質疑,去大罵農人,一點作用都沒有。農人呢,是一群弱勢群體,在市場潮起潮落中,他們跌宕起伏,沒有太多主動權,此外還有自然災害的風險。

因此,我在大陸,屬於那個大力倡導消費者運動的人,我們非常需要邀請消費者一起來發起共同購買運動,支持農業變革,讓農人有尊嚴走向市場。

從積極的角度看,我們看到大陸目前正在崛起一個新群體,即新農人。他們不是媒體貼過標籤的「農二代」,不是那個在「官二代」、「富二代」面前就自卑的傳統農家後代,而是一群不是傳統農夫的新農人。新農人有一個共同的使命,即徹底扭轉「穀賤傷農」的產業宿命,很多人選擇有機、無毒的栽種方式,突破傳統農產品的紅海市場,加以精緻包裝與品牌營銷,結合社交媒體傳播與再造故鄉情懷兩種跨界資源,喚醒都市消費者的責任意識和情感互動,期待人們能夠重拾「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溫柔感動。

其中,最火的是Farmer4*組合,這是我帶頭創立的新農人組合,我們已經在上海、北京、深圳主辦過3場千人演唱會,通過唱歌和演講的娛樂方式,倡導大陸新農人一起行動起來,去改變農業現狀。我們倡導友善耕種方式,一方面創造健康安全的農產品,另一方面可持續*地利用土地、保護環境。令人欣慰的是,新農人群體對土地格外珍惜,而不是對土地一味地攫取,榨乾土地。

其次,我也看到了消費者力量的崛起。上海浦東有一個非常高端*國際社區——聯洋社區,它已經養活了三個社區媽媽採購團,一個叫「蟲媽媽」,一個叫「7仙女」,另一個雖然沒有好聽的名字,但是他們每個月都做到了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採購金額。他們對食品的要求比較高,尤其要求農藥殘留檢測,生態和有機食品是他們的最愛,哪怕比市場上貴4倍以上,這個社區的消費者都願意購買。

我認真分析了一下,這個社區國際化水平高,海歸*比較多,換言之就是消費者意識受國外影響覺悟的比較早。當然,聯洋社區只是一個個案,代表不了整個大陸。

我們更多看到還是團購,還是為了低價格,去跟生產者斤斤計較。比如,有一個平台叫「拼好貨」,上面都是以瘋狂打折吸引消費者,那我可以肯定地說,這樣的平台沒有辦法拼出好貨,沒有辦法吸引和鼓勵生產者好好耕種健康農產品。遺憾的是,這個平台竟然能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最近融資成功了,而且是好幾億人民幣。天啊,所謂資本主義,就是這個樣子。它關心的不是人民的健康,而是逐利!

不過,我還是比較積極地看待大陸新農人的未來,以及他們即將帶來的新農業變革。這個群體,在2015年得到了中南海*的肯定和鼓勵,國務院出台*了支持返鄉創業的國家級政策。此外,我還會比較積極地看待大陸消費者的覺醒,以及他們即將帶來的餐桌革命。

其實,大陸已經誕生了「上海菜團」、北京、上海、西安、深圳、南京、成都等地的農夫市集。一場將生產者與消費者串聯在一起,凝聚力量去改變農業現狀的革命正在形成之中。我是其中的參與者,實踐者。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來自政府、社會以及市場的力量,越來越多對這股變革點讚和鼓勵,並且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持我們往前走。以我自己為例,我們賣的轉型自然農法荔枝,一斤賣到人民幣66元,依然獲得消費者的購買支持。

搞掂*大陸農業環境「新常態」,真的需要一次革命,這是一次關於農業的品質革命。

作者簡介:
陳統奎,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2009年「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期間結識的青年記者,30出頭已經是中國返鄉青年、新農人的代表,在這之間他全力耕耘家鄉海南博學村的社區營造,並把地方農作荔枝推上全國舞台,刻印出「火山荔枝」品牌。

【註】

  • 大陸:中國大陸的簡稱,通常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區域。
  • 共青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簡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青年政治團體。
  • 村支書:村黨支部書記,簡稱村支書,是中國共產黨最低一級的黨內領導職務。由村全體黨員選舉產生,主管一個村的黨務。村支書與村民委員會主任是村的主要負責人。(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藥效不過期就上市:意指噴灑農業後,還沒等到安全期就在市面販售。
  • Farmer4:Farmer4是由四名「做農業」的年輕人組成,他們不是傳統的農夫或單純的農產經營者,而更多在於扭轉傳統的農業思維、提升農業價值。他們分別是:陳統奎、劉敬文,從媒體到NGO再到維吾爾族的南疆喀什,以合作社結合農民,將產品融入文化民族元素、趙翼,四人之中唯一農業學科出身的,大學時為農民編寫農業科普書籍,現在創茶葉品牌「鄉土鄉親」、鐘文彬,廣告系畢業卻沒進到商業公司,而是創設微信公眾號「品牌農業」與「新農堂」,成為農業交流學習平台。
  • 可持續:永續
  • 高端:高級、高水準
  • 海歸:有過海外工作、求學經驗者。
  • 中南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共中央辦公廳等重要機關辦公所在地。被視為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高層的象徵。(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出台:頒布
  • 搞掂:粵語,使事情妥當、順利。

種有機吃得飽! 研究:暖化抗飢餓 無化學農業是關鍵

$
0
0
本報2016年2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一項新研究揭露,過去被認為無助於解決全球飢餓問題的「有機農業」,反而可能是全球暖化問題之下,餵飽全世界的關鍵。

United Nations Photo

有機種植的咖啡豆。圖片來源:聯合國 United Nations Photo(CC BY-NC-ND 2.0)

從誤解到受歡迎 全球有機農業占比攀升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John Reganold主導團隊在《自然植物》期刊發表研究,回顧過去40年來的數百篇文獻,推翻刻板印象以及英國糧食標準局(FSA)的立場,認為長期下來,無化學農業(chemical-free agriculture)的產量和獲利反而都比化學農業更高,是「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理想辦法」。

研究也坦言,無化學農業常被誤解為一種「意識形態驅使」、「缺點很多」的農業,特別因為其「需要比傳統農業更多土地才能生產等量的糧食」。

研究亦不諱言,有機農業產量低於化學農業,但僅低8至25%,差異並不如過去所認為的那麼高。此外,一項加州大學的大型研究發現,有機農業由於輪作和避免單一化,副作用少一半以上。甚至對於豆科農產品來說,有機農業和傳統農業產量幾乎沒有差異。

研究指出,「有機糧食和飲料佔全球食品工業的比例越來越高。全球銷量從1999年到2013年成長五倍至720億美元(約為2兆3976億新台幣),2018年預計將再成長一倍。

有機農業現在獲得全球170國的認證。美國農業部長維爾薩克(Tom Vilsack)形容,有機農業在消費者需求驅使下,成為美國農業中成長最快的領域之ㄧ。

氣候變遷衝擊下 無化學農業勝出

在氣候變遷之下,有機農業甚至比傳統農業更具立足點。「乾旱時期,有機農業的產量往往比傳統農業更高」,因為有機農業用的糞肥保留了土壤中的水分。而許多地區很可能因為氣候變遷,嚴重乾旱的機會增加了。

另一項研究顯示,有機肥料增加土壤中的碳,而密集農業則會減少之,惡化土壤侵蝕並降低生產力。一般而言,傳統農業的小麥產量遠高於無化學農業,但實際上小麥產量在50年間成長三倍後,已經停滯了20年。

英國土壤有機質減少已經造成每年8200萬英鎊的損失,英國政府也承認這是因為長期非永續農業的結果。但是政府對此少有積極作為,甚至缺乏全國性的土壤健康監測計畫。

有機和慣行農法的各方面比較。圖片來源:Reganold and Wachter

研究評估有機和慣行農法並進行各方面比較,顯示有機農業較能均衡永續。圖片來源:Reganold and Wachter

開發中國家種有機 產量加倍

有機農業技術在開發中國家更加有效,因為開發中國家農民買不起太多人工肥料或殺蟲劑。一份聯合國報告回顧114項共200萬非洲農民參與的有機農業計畫,發現有機農業產量是傳統農業的兩倍。

無化學農業在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都比傳統農業獲利更豐:40年來、涵蓋55種作物、遍佈5大洲的研究顯示,有機農產品獲利比傳統化學農產品高22至35%。這當然和有機農產品的附加價值有關,但就算大幅減少價差,有機農產品獲利仍然優於傳統化學農產品,而且提供更多工作機會。

不意外地,研究也發現有機農業對自然和野生物較友善,減少暴露於有毒殺蟲劑的機會。而且80%的有機農產品營養價值研究顯示,有機農產品營養價值較高,與糧食標準局意見相左。

研究最後強調,「沒有哪個單一農業系統可以餵飽全世界人口」,但呼籲不應忽視有機農業的影響力,應搭配傳統化學農業的最佳作法加以運用。

【南台強震】公布土壤液化圖民心惶惶? 專家籲正確解讀不恐慌

$
0
0
本報2016年2月18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206地震與土壤液化議題,引發民眾對地質的高度關注,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調所)的地質、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等網站,更因不堪查詢負載而數度當機。行政院長張善政14日要求地調所在一個月後公布土壤液化潛勢圖,建商、房地產業紛紛表示憂心造成民眾恐慌。

對於政府提供的防災公開資訊,民眾應如何看待、運用?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博士賴文基認為,解讀災害潛勢圖時,應先了解潛勢代表風險,不代表必定有危險,位在高風險地區的民眾可先進行房屋健檢,掌握真實狀況,加強防衛;而政府應從長遠考量,不以民粹心態討好大眾,在土壤液化上大作文章,錯失全面提升建築及防災安全的機會。

台南多處傳出土壤液化災情 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南多處傳出土壤液化災情 。攝影:李慧宜

災害潛勢不表個別狀況  需做房屋健檢

206南台地震震出台南市土壤液化與房屋傾斜陷落問題,全國民眾都開始關切自己所住地區會不會發生土壤液化。行政院長張善政14日表示,將要求地調所於一個月內公布土壤液化潛勢區,內政部提出配套措施及補助方法,讓民眾安心。

消息一出,再度引發民眾知情權與房價崩跌的爭議。事實上,災害潛勢並不僅止於土壤液化,面對活動斷層敏感區、山崩與地滑敏感區、淹水潛勢區、土石流潛勢區等災害潛勢圖資,民眾應如何正確看待?

中央地質調查所 台灣活動斷層查詢網站 資料來源:中央地調所網站

民眾上網即可查得地質等多項資料。例:中央地質調查所台灣活動斷層查詢網站 資料來源:中央地調所網站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單信瑜認為,以地震為例,全台都會受到影響,並不限特定地區。而工程界處理土壤液化由來已久,1970年代以後的建築多做過地質鑽探,也可以工程方式改善地質問題。是否老房舍就會比較危險,影響因素很多,無法單從潛勢圖下判斷。

賴文基說,災害潛勢圖是模擬與推估的資料,針對較大範圍,個別房屋的真實風險需要進行房屋評估檢查才能確知,建議高風險區的民眾先做房屋健檢。

賴文基舉例,空污嚴重的地區,誰會生病?哪一種病?嚴重性如何?如何診療?並非每個人都一樣,要做過身體健康檢查才能知道。

風險不可能為零  提早補強多一分安全

賴文基解釋,以這次台南維冠金龍大樓為例,四周均是高風險區,卻唯獨維冠大樓倒塌,如果維冠大樓能提前做健檢,了解建築結構本身的脆弱,進而補強,或許大樓仍不免受損,但不致死傷慘重。

賴文基坦言,要做到地層檢查,費用會很高,不過,土壤液化的主要危害是塌陷,房屋結構破壞較少。從防災的觀點來看,重視的是人命,若結構能撐住,存活機率就很高。

檢查的下一步,就是依個別狀況進行結構補強。至於工程上的補強是否可以萬無一失,賴文基表示,這與財力預算相關,如果地震很大,誰都無法保證不會倒,連中低風險地區也可能發生災害。

賴文基說,所謂「風險」,代表無論怎麼做,還是有發生的機率,但多一分準備,就可減少傷亡的機率。

至於計畫搬家者,賴文基提醒,即便搬離土壤液化區,仍可能要面對斷層、淹水、颱風、汙染、交通等風險。

台南都會區土壤液化潛勢圖  資料來源:中央地調所

台南都會區土壤液化潛勢圖。資料來源:水利署、中央地調所

民眾應共同承擔責任 政府須從長期建築規範著手

地震災後,除了內政部推出老屋健檢2000件外,高雄、新北也加碼提供老屋健檢名額。單信瑜呼籲,就算政府不補助,民眾也該自己來做,耐震評估費用不過數千元,「為什麼自己的家都要別人來救?」

「防災,應該是每個人自己要做的。」賴文基說,民眾也要承擔責任,政府可以部分補助,並加強對弱勢者的補貼,但民眾不應有政府應當出錢的心態。

賴文基期盼,政府能扮演建立體制,全面提升建築規範與標準,加強監督、管理的角色。他說,補助土壤液化區的房屋,雖有助益,但政府經費有限,不應忽略了地震最大的傷害,來自搖晃造成的倒塌,而建築設計與施工、監督不良,才是傷亡主因。政府應從長遠著手,全面提升防震能力。

賴文基憂心的表示,從目前的政治運作來看,政府一味想討好民眾,可能變成短暫煙火式的政策。

※註:因部分都會區尚未調查完畢,2016年3月預計先公布台北、高雄、宜蘭、新竹、台南、屏東6大都會區土壤液化潛勢區。

蘇嘉全允修法設旁聽席 中興樓設公民記者室

$
0
0
本報2016年2月18日台北訊,彭瑞祥報導

立法院院長蘇嘉全、副院長蔡甫昌與秘書長林志嘉,昨(17日)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會談國會改革事宜。會中林志嘉表示,內部正積極開會研商辦法,讓公民記者能到國會採訪,朝野協商會議也願意開放採放,全程錄音錄影。蘇嘉全則允諾以最快速度設置國會頻道、以及在中興大樓設置公民媒體室同步轉播委員會實況;另於本會期修法開放旁聽,休會期改造空間增設旁聽席,下個會期即可申請。

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攝影:彭瑞祥。

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攝影:彭瑞祥。

國會頻道設置  以最快速度實施

公督盟理事長、東吳政治系教授黃秀端、常務理事顧忠華、陳建甫等代表17日下午3時拜會立法院正副院長,要求落實選前的國會改革承諾,包括國會頻道設置、黨團協商透明、委員會專業化等承諾。

針對設置國會頻道,全程轉播議事,蘇嘉全在會中表示,到任以後對此開過兩次會,內部均無人反對,實施方式有兩種選擇,一是編列預算由國會開設專屬頻道,但因為立法院同時有八個委員會開議,單一頻道轉播無法顧及;二或是借用現有頻道,如公共電視或其他有線電視頻道,希望至少要有三個固定頻道可看;內部會請秘書處、公報處和法制局研議,「一定會做,就看怎麼做最快。」

政大政治系特聘教授顧忠華則提及,希望國會頻道不是只有議事轉播,也能兼顧國會的教育功能。他提及,國會應該是可以提供公民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功能,建構開放學習的文化。

另外,公督盟也建議加強國會研發功能,仿效澳洲在國會圖書館設置研究員,以及以「民主基金會」為媒介強化國會外交功能,蘇嘉全也均表示認同,會逐步討論如何辦理。

公督盟拜會立法院院長蘇嘉全、秘書長林志嘉。攝影:彭瑞祥。

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攝影:彭瑞祥。

委員會透明化:先設同步轉播室  三月前修改旁聽規定

關於外界期待委員會開放透明,並開放公民記者採訪,蘇嘉全回應,他第一次召開院務會議,就已請秘書處和總務處討論,開放一大型空間,讓公民記者可以一次看到所有委員會的議事轉播。現在考慮以中興大樓原國會展館空間改裝,設置轉播電視,讓議事透明化,公民記者可以了解現場狀況。現在空間有限,「大家為什麼要擠到現場,不必嘛。」

至於各委員會現場,現行議事規則是禁止申請旁聽,只能由召集委員授權,單次邀請特定人士。對此,蘇嘉全表示,修法之前,會先選擇四個場地做試做旁聽席,並會以玻璃矮欄隔開旁聽席和問政席,避免干擾問政。

他允諾會在三月份之前修改法令,並在本會期休會期間改造會場,下個會期,可申請旁聽的會議空間就有了。至於申請規則與方式,蘇嘉全在會中並未多談,與4:30結束會談趕赴接待外賓。

公民採訪須提交計畫書?  獨立媒體質疑

然而,稍晚蘋果日報發出獨家報導〈立院試辦 公民記者採訪須提交計劃書〉,報導中提及:「未來到立法院採訪或旁聽,將分為三種,一種是一般的線上記者,有公司營業證,可直接向立院申請採訪證;若無公司,則屬公民記者,但必須提交未來半年或一年的採訪計劃,經過審查後才可獲採訪證。」

對此,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管中祥在臉書批評,質疑為何假設「媒體就一定是『公司』,不能是其它的機構或組織?」這樣的假設,「有比較進步嗎?」「為什麼有『公司』的媒體不用寫採訪計劃,其它的都要?」

【2016年2月18日15更新】

針對蘋果日報報導內容,立法院中午對媒體發布簡短澄清簡訊,內容如下:

針對媒體報導有關「試辦公民記者採訪須提交計畫書」乙情,由蔡其昌副院長所召開之開放國會推動會議中,並未討論該內容,立法院更無任何決議。

蔡副院長將於2月25日(四)召開「立法院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座談會」,聽取各界意見與充分討論後,再進一步研議具體處理方式,特此澄清說明。

全台首座浮動型太陽光電啟動 蔡英文:優先修法推動再生能源

$
0
0
本報2016年2月18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全台第一座浮動型太陽能發電今(18)日在屏東縣正式問世。由旭光環保科技公司和李長榮集團旗下全利能源實業公司一起打造的浮動型太陽光電系統,架設在佳冬鄉的縣管滯洪池上。屏東縣政府表示,目前裝置容量為102KW,與台電併聯,後續擴充至整個滯洪池將達到499KW。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出席啟動典禮時表示,新政府在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上有強大決心,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和電業法也將列為新國會的重要優先法案。

蔡英文出席全台第一座浮動型光電啟動典禮,強調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決心,強調要優先修法。攝影:李育琴

蔡英文出席全台第一座浮動型光電啟動典禮,強調政府推動再生能源決心,強調要優先修法。攝影:李育琴

在地業者研發浮動型太陽能  成功打進日本

浮動型太陽能光電的發想,早在2010年屏東縣政府推動「養水種電」計畫時就已出現,前縣長曹啟鴻表示,八八水災後,在地居民與縣府共同思索如何因應變遷,除了高架和屋頂型的太陽能發電,水面型則從在地養殖使用的排筏和水車等去發想。後來,曹啟鴻鼓勵屏東在地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業者旭東公司進一步研發浮動架台,投入建置水面浮動型太陽能發電系統。

旭東過去為養殖箱網製造業者,投入研發水面型太陽光電浮動架台成功後,在台灣卻因為法令限制無法推廣,因而轉到日本。日本政府在311地震後,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旭東的水上型太陽能系統技術與產品,歷經一年半在2014年9月成功打進日本,在一處滯洪池安裝1MW的發電系統。

旭東董事長董基旭為屏東在地業者,轉型研發浮動型太陽能後,成功打進日本。攝影:李育琴

旭東董事長董基旭為屏東在地業者,轉型研發浮動型太陽能後,成功打進日本。攝影:李育琴

旭東董事長董基旭說,推動再生能源能讓台灣的產業向上發展。他指出,這座水面太陽光電系統99%都是台灣製的,包括浮台的塑化原料和太陽光電板,都是台灣在地企業,且原料都通過認證。他強調,旭東的產品在日本通過風動測試,因此結構安全無虞,不必擔心颱風的問題。

全利能董事長李謀偉則指出,目前水上型太陽光電設備只有兩個國家有商業化,一個在法國、一個在台灣,台灣有技術優勢。水上型光電系統的優點,除了可以解決土地問題外,根據國外的經驗,水上型發電效率增加11%,且能減少水體優養化及蒸發,同時能保護水資源。

全利能在莫拉克風災後開始投入太陽光電產業,陸續建置了200多座共50MW的太陽能發電廠。李謀偉指出,蔡英文的產業之旅第一站來看太陽光電,為綠能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因應巴黎協定,希望新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要盡快推動,有好的政策,業者一定會配合。

屏東全力發展綠能產業  蔡英文:能源法要跟上民間創意

今天的啟動典禮,經濟部、台電、水利署等官員也應邀出席,縣長潘孟安指出,從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的養水種電,到去年突破法令限制,開始進行水面型太陽光電,其中的政策配合和法令調整過程,都花費很多有心者的努力。

他說明,屏東縣去年成立了綠能產業發展辦公室,不僅要開發新能源,也要推動能源節約。未來將持續推動包括聚熱型、浮動型,洋流、川流、沼氣、風力發電等,也透過綠建築自治條例、農業發展綠能自治條例等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潘孟安說,「2016將是屏東綠能產業新元年。」

全台第一座浮動型太陽光電在屏東滯洪池誕生。攝影:李育琴

全台第一座浮動型太陽光電在屏東滯洪池誕生。攝影:李育琴

蔡英文說自己見證了屏東過去幾年努力的成果,太陽能光電在屏東有很多令人驚艷之處,屏東的經驗未來可以在其他地方複製、學習。

對於未來的綠能政策,蔡英文表示,台灣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再生能源,具備了技術創意和天然條件,但缺的是政府的決心和好的政策導引。為了讓法令跟上民間創意的能量,必須優先修改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和電業法,讓法令能夠與時俱進,讓充滿創意的民間業者及政府官員有發揮的空間,期待走入先進國家的再生能源和綠能產業,未來能夠順利產生。

 

無助紓解交通的台13線三義外環道

$
0
0
作者:洪維鋒(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總幹事)

三義外環道設置路線示意圖。圖片來源:三義外環道.鄉民要知道粉絲頁

苗栗縣政府正在進行公告「台13線三義外環道新闢工程-生態環境專案計畫勞務採購企畫書需求」,經費預算為新台幣1800萬元整,工作內容是本外環道案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審查委員無法認可,建議適當研究以利後續環差審查報告之相關減輕/補償措施研擬,提出具體可行之工程減輕/補償對策和保育類哺乳類動物之棲地復育/經營管理計畫之研擬等。

筆者對此提出看法與建議,首先肯定縣府爭取經費對保育類動物研究的用心,補足生態研究長久以來缺乏的完整性。再則花費高達1800萬元在生態研究領域是得之不易,在政府財務越來越艱困的狀況下,希望別造成資源的耗損與生態不可回復的傷害。

回顧興建三義外環道,已經有很多的討論,提出外環道無助於解決三義市區內塞車問題,若能增加市區停車和部分路段交通處理即可改善,而且絕大部分在短期的節慶日所造成,或在鄉內東邊的另一條興建道路也是個選項,但卻執意要興建此8.5公里花費52億元的經費,造成生態環境的擾動和居住的不安等情事,不知心思何在?

再則本次專案計畫,完全是以石虎保育對策作為主要項目,雖然石虎的生態習性在各界努力研究下有些成果,但仍有很多需要研究釐清,竟然要求兩年內完成具體可行之工程減輕/補償對策和保育類哺乳類動物之棲地復育/經營管理計畫,如此急就章的作為令人難以認同,其一:台灣從無實例證明有效的案例,即便所知苗栗泰安至南庄新建的新中橫道路,有設置生物的廊道,但有何成效?其二:本計畫所提的作為,是如何驗證其可行性?筆者深怕以本工程興建作為實驗,若不如預期,不僅石虎棲地遭致切割破碎化,造成加速族群滅絕。

因此建議既然有心花費來研究,應已改善目前各道路路殺的補救方式為主,逐漸從中得到正確的改善之道,當可以做為往後各項工程中施行的規範,而且可以讓每個生態棲地連結一起,才能一勞永逸目前個棲地破碎化的問題。

台灣不缺爆衝式的規劃,盼主政者當慎思謹行,免再增加無謂的衝突,能穩步紮實的基礎研究,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能源轉型未必吃苦:丹麥的電價與經濟

$
0
0
作者:瓜南

丹麥在1970年代深受石油危機之苦,走上能源轉型之路。轉型過程並未讓經濟一落千丈,40年來,丹麥已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低碳典範國家。風電的蓬勃發展,也為丹麥在去年的聯合國利馬氣候大會上贏得尊敬。本文將專注於探討丹麥能源轉型的代價與收益。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丹麥的競爭力在全球排第13名,在歐洲排第8名。20年來,丹麥的GDP持續增長,已與碳排量脫鉤。2014年,丹麥的能源消費量也創新低。

丹麥全球競爭力排第13名。來源:世界經濟論壇。GDP(藍)成長時,能源消費量下降。來源:ENERGY IN DENMARK 2013,DEA。
 

2014年的能源消費量是自1983年來最低。來源:DEA。

2014年,丹麥的電價是0.23丹麥克朗/度(0.03歐分/度)。丹麥是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這樣的低價要歸功於鄰國;丹麥被分為東西兩個價格區,西丹麥電價有89%的時間由他國決定,東丹麥的電價有95%的時間至少與一個鄰國相同。相鄰的北德風電容量的擴張是丹麥的三倍,源於此的風電量進口決定了丹麥的低價,而非本土的風電。

不過本土風機仍對批發電價有貢獻。同年,多風的西丹麥不但在風電消費量比例高時降低了批發電價(<40EUR/MWh),縮減了熱電廠的發電比例,也把電力出口到鄰國。儘管丹麥的風電協助降低了批發電價,威脅傳統電廠的生存,但對發電商而言,電價若低到不能支應發電成本,便難以吸引新電廠投資,如此也會影響到含風電的再生能源業。而維持順暢輸電的電網也是穩定電價的重要前提。

丹麥的電價會受到鄰國乾旱與否的影響。挪威、瑞典的水電對丹麥電價的影響很明顯,導致丹麥在乾旱時價格上漲。 北德的風過剩時,則影響丹麥的電價下降。電價也是電力進出口的依據,如:丹麥電價較德國便宜時,就出口電力到德國;丹麥電價較德國貴時,就從德國進口電力。

電價也是電力進出口的依據。圖片來源:Agora,The Danish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ing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

圖片:西丹麥在風電消費量比例高時降低了電價(<40EUR/MWh)。來源:The Danish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ing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Agora。

丹麥的電價受鄰國影響,乾旱時電價上升。來源:A Snapshot of the Danish Energy Transition,Agora。

分散式天燃氣電廠的電價比集中式電廠高,丹麥電價最低的則是風電,每度電價為4歐分;太陽能則居中。風電的價格一直都低於平均系統電價。丹麥能源部長說:「風電比起其他種能源都便宜。」IEA也認為丹麥是風電最便宜的歐洲國家。

丹麥的電價中有57%是稅,純粹的發電成本只佔15%。家戶消費者的一度電費是2.26丹麥克朗/度(0.3歐元/度)。

 

陸上風電價為每度4歐分。來源:EA Energianalyses rapport om elproduktionsomkostninger 2014。

陸上風電價為每度4歐分。來源:EA Energianalyses rapport om elproduktionsomkostninger 2014。

陸上風電的均化成本最低。來源:THE DANISH ENERGY MODEL,DEA。

丹麥的風電由於邊際成本最低,故能優先進入電網供電。優先排序(merit order)。來源:A Snapshot of the Danish Energy Transition,Agora。

丹麥的電價中有57%是稅。來源:Annual report 2014,energinet.dk。

若不計高昂的稅,丹麥家戶消費者純粹為發電、輸電所付的電價(綠)比歐盟平均低。來源:Eurostat。

五年來,丹麥家戶消費者電費內的稅(taxes與VAT)的比例皆超過一半。來源:Annual report 2014,Energinet.dk。

丹麥的工業電價低於歐盟平均。來源:Eurostat。

丹麥已計算出2050年採用無化石燃料的能源組合所需的每年成本,能源轉型不會大敲消費者一筆。再生能源的擴張固然是由消費者買單,但其發電效率也在提升,這表示2020年的消費者享用33%再生能源所需付的成本低於2002年再生能源只佔11%時的成本。綠色轉型的成本相對便宜,也無損產業競爭力。為了轉型成功,政府推測每戶消費者2020年額外的能源帳單增加到175美元,電費額外增加的數目是49美元,每戶也會減少5%的能源消費量。政府也認為這些費用對於不可測的化石燃料價格而言是一種保險,亦是對未來能源安全的投資。研究指出,一般而言丹麥沒有電力貧戶的問題,積欠電費或無法負擔暖氣費的住宅消費者比例較歐洲平均都低得多。

以右方的化石燃料情境為基準,風與生質能的情境貴約10%。丹麥能源署認為設計出成本划算且在2050年可廢除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系統是可能的。來源:THE DANISH ENERGY MODEL,DEA。

如上圖,能源效益(橘色)在能源轉型的任一情境中皆不可或缺,此經費將透過對公司課稅轉嫁於消費者。政府原本可從化石燃料發電業收取的稅收將隨其退場而減少,故需開始徵收附加於暖氣費的能源供應安全稅以彌補。

能源轉型成本的四種來源。來源:Energy Strategy 2050,the Danish Government。

在丹麥,電費成分中的PSO(Public Service Obligation)是主要支持再生能源的成本來源,由所有的電力消費者支出,政府的公用預算只付一小部分。不過在2020年前,此結構將轉換成公用預算支應1/3,消費者經PSO付出2/3。儘管比例將降低,但對家戶消費者而言,加諸於電費內的稅相對於工業用戶卻增加了,以平衡此低比例。從2015年開始,工業用戶付的稅較高,但貢獻卻較低,也能享受稅負免除(exempt from the electricity tax)。2014年的PSO與2015年第三季的PSO是2.9歐分/度(21.6丹麥克朗/度),約零售價的10%。德國的再生能源附加費則是近兩倍的6.2歐分/度。

PSO的用途是保障再生能源業者不受市價波動影響而獲得固定收入、補貼小型熱電聯產廠、電力系統其他開支,以及研究。來源:Annual report 2014,energinet.dk。

PSO的用途:根據2011年的估計,丹麥的PSO在2020年時達45億丹麥克朗(6億歐元),其中風電的補貼約佔1/3。來源:Energy Strategy 2050,the Danish Government。

丹麥風電產業的收益由2013年的105億歐元增加到2014年的113億歐元,出口價值達72億歐元,佔丹麥總出口的5.2%。風電產業還創造約2萬8千個就業機會,每位員工創造的收益連續兩年達3.9億歐元;全世界每三支風機中就有一支由丹麥製造。

丹麥風電產業的收益。來源:Danish Wind Industry Association。

丹麥風電產業的出口價值。來源:Danish Wind Industry Association。

丹麥風電產業的員工數目。來源:Danish Wind Industry Association。

丹麥選擇棄用化石燃料與核電,以風電、生質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組合成嶄新的能源系統,不但可以確保能源供應安全、對抗氣候變遷,還能視之為全國性的經濟保險,免於燃料進口價格波動之憂。新能源帶來新商機,風電產業不但催生世界知名的Vestas風機公司,還創造龐大收益與就業機會。能源轉型需伴隨細緻的計算與執行以躲避高風險,不過本地與國際商機卻也無限。新式技術、龐大投資與堅強的政治意志共存,方能落實轉型目標,也讓丹麥在付費之餘享受低污染、高獲利的環境。希望台灣以丹麥為鏡,與公民共享實惠的綠色經濟。

【註】

註1:OECD Better Life Index:http://www.oecdbetterlifeindex.org/countries/denmark/

註2:
2011,丹麥的material deprivation rate低於歐洲平均。

2013年,丹麥的material deprivation rate也低於歐洲平均。

圖片來源:歐盟。

2012年丹麥家戶欠繳水電費的比例是5.5%,房屋不能保暖的比例是 7.1%。這樣的數字比起重用核電的法國低得多。

圖片來源:BPIE

以台灣的資料來對比,可知台灣用戶欠費的比例是萬分之七,遠低於歐洲國家。但由於丹麥奉行課重稅的社會主義,故也會以社會福利來保障貧戶的生存。

 

圖片來源:立法院第7屆第8會期第7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逾期待催繳電費分析及改善解決方案」專案報告。

註3:更精細的丹麥電費組成介紹。

資料來源:A Snapshot of the Danish Energy Transition,Agora。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1. 世界經濟論壇:http://www.weforum.org/reports/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4-2015
  2. 丹麥的GDP:http://www.ens.dk/sites/ens.dk/files/info/tal-kort/statistik-noegletal/aarlig-energistatistik/energyindenmark.pdf
  3. 能源消費量創新低:http://www.ens.dk/en/info/news-danish-energy-agency/lowest-danish-energy-consumption-32-years
  4. Agora,A Snapshot of the Danish Energy Transition: http://www.agora-energiewende.de/fileadmin/Projekte/2015/integration-variabler-erneuerbarer-energien-daenemark/Agora_Snapshot_of_the_Danish_Energy_Transition_WEB.pdf
  5. Agora,The Danish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ing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http://www.agora-energiewende.de/fileadmin/Projekte/2015/integration-variabler-erneuerbarer-energien-daenemark/Agora_082_Deutsch-Daen_Dialog_final_WEB.pdf
  6. 丹麥電價中有一半是稅:http://ec.europa.eu/eurostat/statistics-explained/index.php/File:Electricity_prices_for_households_consumers_2014s2.png
  7. 丹麥的工業電價與歐盟平均相距不遠:http://ec.europa.eu/eurostat/statistics-explained/index.php/Energy_price_statistics
  8. 丹麥的風機產值:http://www.windpower.org/en/knowledge/statistics/industry_statistics.html
  9. 丹麥能源轉型的成本:http://www.ens.dk/sites/ens.dk/files/dokumenter/publikationer/downloads/dk_model_150422.pdf
  10. 丹麥陸上風電價為4歐分/度http://www.ens.dk/info/tal-kort/fremskrivninger-analyser-modeller/beregning-elproduktionsomkostning
  11. 能源轉型的四個成本來源:http://www.efkm.dk/sites/kebmin.dk/files/news/from-coal-oil-and-gas-to-green-energy/Energy%20Strategy%202050%20web.pdf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石虎研究與開發脫鉤 立委喊停三義外環道「天價環評」

$
0
0
本報2016年2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苗栗縣政府公告三義外環道生態環境專案研究計畫標案,以兩年1800萬元,尋求減輕工程對石虎的衝擊;但是以大筆經費、短時間內做出重要結論,學者認為不可能,擔憂淪為工程背書。

為此,立委余宛如18日召開「不用天價環評,只需良心辦事」記者會,說明將提案凍結這項標案,直到標案內容符合學術研究中立性;同時將協助保育主管機關爭取研究計畫,為台灣留住最後貓科動物石虎完整棲地。

立委余宛如為三義外道勞務採購及石虎保育召開記者會。攝影:廖靜蕙

立委余宛如為三義外道勞務採購及石虎保育召開記者會。攝影:廖靜蕙

讓遊客進三義消費又能停車  不須外環道

立委余宛如及陳曼麗共同提案中,提及「台13線三義外環道新闢工程」開路必要性備受質疑,無助於提升台13線道路效益以及減少木雕街壅塞,而「生態環境專案研究計畫勞務採購」案,採購金額過高、有逾常理,且對於廠商資格的規範,僅將生物相關科系列為選項,不符合本案之所需,「應予凍結」並要求交通部中止此筆補助。

兩位立委表示,將循學者專家建議,研究期程增加至5年,並以既有已知石虎路殺熱點道路先行研究,列為標案內容參考,期能創造國家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石虎的保育、解決三義交通壅塞問題,創造多贏局面。

苗栗生態保育學會前理事長郭榮信表示,三義地區可利用中山高速公路兩端的銅鑼交流道以及三義交流道當作外環道,新闢工程根本沒有必要、是假議題,更無助於解決三義的交通問題。「三義真正需求是增加三義對外聯絡道路的吞吐量以及停車場空間,通往三義的路線改善才能解決問題。」郭榮信說。

前立委田秋堇說,三義面臨的是讓人進來三義增加經濟繁榮又能不塞車。他建議周末可協調老街附近的兩個學校,和附近比較空曠的地方成為臨時停車場。

學者專家擔憂,這條沒有必要的新闢道路,不但增加空污健康風險,更直接衝擊石虎棲地。根據郭榮信推算,公路開發面積是20公尺寬,8.5公里長,加上道路兩旁約1公里寬,計算面積約1600公頃;而一隻石虎需要的棲息環境約200公頃,換算起來約8隻石虎。

但這還不包括開路引發的一連串,如周邊賣地、建築等產生的效應。東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裴家騏即推估,台13線三義外環道或平面施工,至少影響20隻左右的石虎生存。

道路造成年輕個體死亡 棲地破碎阻擋個體交流

裴家麒表示,全台石虎數量推估,約500隻以內,這與最近研究盤點石虎棲息地,適合石虎棲息的環境約可容納500隻石虎一致。

他的學生整理過去5年來,在苗栗、南投、台中,發生車禍的石虎死亡案件,就有24起,其中還包括懷孕的母石虎,平均每年5隻;然而,實際的數據有可能是發現個體的2~3倍,也就是每年有十幾隻石虎因車禍、路殺死亡。「這對族群數量只有400多隻的物種,不能不擔心!」這也說明,何以如此關心道路開發對石虎的影響。

今年一個半月內已知4隻因路殺死亡的石虎,而且通常都是年幼的個體。年輕個體若因車禍、路殺壓低的話,十年後,可能因老化死亡而使得整體族群瞬間崩潰。

一些因工程、道路等人為因素,造成小石虎無家可歸。圖片來源:陳美汀提供

一些因工程、道路等人為因素,造成小石虎無家可歸。圖片提供:陳美汀。

裴家騏解釋,牠們必須跨越馬路尋找新天地,往往一天走上5~6公里,其中常需冒險跨越馬路,而寬度5公尺以上的道路很容易發生車禍;也就是說年輕個體很容易因為跨越馬路遭車輛輾斃,是車禍的高危險群;但這些年來道路綿密程度和寬度不斷增加。

此外,道路切割了棲地,使得道路兩邊的成年個體不相往來,基因無法交流而弱化,而這類問題是看不到的。「我們只關注到看得見的路殺現象,卻無法了解這些道路阻隔是否已經造成石虎個體基因的弱化。」裴家騏認為,這些問題應列入研究的項目。

「公路總局大可拿這筆錢和時間用來改善既有的平面道路問題。」他肯定這樣研究計畫立意良善,但若要減少石虎路殺,最好從既有道路做起。反之,以一條新建的道路,以及一些不充分的資訊,發展減輕對石虎衝擊的設計,「是相當冒險的作法。」

裴家騏說明,苗栗和南投已有幾條石虎路殺頻繁的道路,先從這幾條道路發展實驗計畫,據此改善道路;如果那些道路經過幾年的觀察後,證明這些措施是有效的,未來新建或道路拓寬工程,即可參照這些經驗施工。

公路總局第二養工處:依據研究結論提可行性評估

工程編列1800萬的生態研究調查經費是天價?郭榮信收集近十年來石虎相關的研究經費,總金額不到700萬,相較之下確實優渥多了!

他認為石虎還有很多未知的空白值得探討、學術研究,尤其以跟人類互動重疊所產生的「社會棲地」研究最重要,如養雞戶與石虎之間互動產生的影響;他建議公路總局的研究經費應回歸保育主管機關,由他們訂規格,才能維持學術研究的中立性與尊嚴。

十年來石虎研究經費。郭榮信提供

十年來石虎研究經費。郭榮信提供。

對於民間團體質疑生態研究經費過高,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處長陳敬明表示,是依據環評會議時,環評委員要求補充的資料,以及民間團體、各界代表要求進行的生態調查事項,包括幾個生態議題、須調查幾季、該怎麼做等等;將所有意見都納入調查事項,並依據這些內容編列預算。

「身為開發單位有義務依據環評決議執行相關的研究調查,而這些結論將納入可行性評估,至於最後能不能開發,則由環評會議決定,絕非以大筆預算將不可行做到可行。」陳啟明說,一切依據調查結論行事,工程開發也須兼顧環境生態保育的普世價值,即使最後結論是不宜開發也能接受;至於委由苗栗縣政府招標,是尊重他們比工程單位更了解研究調查。

就算交通部公路總局堅持繼續做這份調查,田秋堇認為應重寫招標規格書,維持研究的客觀性。

【附件】台13線三義外環道新闢工程-生態環境專案研究計畫勞務採購

 


1/4軟骨魚瀕絕 國際組織啟動保育鯊、魟新策略

$
0
0
本報2016年2月19日綜合外電報導,李培福編譯;蔡麗伶審校

15日在哥斯大黎加聖荷西的《移棲物種保育公約》(CMS)鯊魚保育會議上,多個國際組織共同發起一項保育新計畫,呼籲全球各國採取緊急行動,保育及強化脆弱的鯊魚和魟魚族群,同時強調鰩魚、鋸鰩、犁頭鰩和魔鬼魟等魟魚,應受到與較為人知的近親鯊魚等同的關注與投資。

濾食中的鬼蝠魟 (Manta birostris) from 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4.0

濾食中的鬼蝠魟(Manta birostris)from Wikimedia Commons CC-BY-SA 4.0

魚翅市長仍在 鯊魚肉需求也上升

長久以來亞洲的魚翅需求被視為鯊魚過度撈捕的主因,但這項策劃強調最近發現到鯊魚和魟魚的魚肉需求也很大,並且持續上升。

國際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鯊魚暨魟魚倡議領導人表示,「自1990年代國際鯊魚和魟魚的魚肉交易量已經倍增,現今認為等同魚翅造成這些動物的過度捕撈。這項策劃包括,推動大幅度減少全球魚翅和鯊魚、魟魚魚肉的需求,目前絕大部分來自非永續及無法追蹤的來源。」

《移棲物種保育公約》提出者針對列舉的鯊魚和魟魚物種,呼籲會員國確保幾個符合公約義務的關鍵步驟,包含:各國嚴格保護五種瀕危鋸鰩物種、所有蝠鱝和魔鬼魟;針對灰鯖鯊、雙髻鯊和長尾鯊等大量捕撈與高度洄游的鯊魚,採取國家與區域捕釣限制。

鯊魚、魟魚近半數「資料短缺」 阻礙保育行動

這項策劃也強調,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已將全世界近半數鯊魚和魟魚物種歸為「資料短缺」(Data Deficient),意思是資訊不足以評估這些魚群的健康,進而會阻礙保育行動。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鯊魚專家小組共同主席Nick Dulvy和Colin Simpfendorfer說,「針對《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我們的分析顯示全世界1/4的軟骨魚瀕臨絕種,需要大力防止鋸鰩、犁頭鰩、鱝、淡水鯊魚和魟魚等70個最臨危的物種滅絕,並釐清600個資料短缺物種和新發物種的保育狀態與需求。」

野生動物保育協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WCS)鯊魚暨魟魚協調員Amie Bräutigam說,「缺少管理所致的過度捕撈,是鯊魚和魟魚最重大的威脅。這項新策劃主要特別為魟魚改進漁業管理及加強保育。」

這份為期10年的策劃文件〈全球優先鯊魚暨魟魚保育:2015-2025策劃〉是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鯊魚專家小組(Shark Specialist Group)的技術導引與投注下,由國際鯊魚倡導者組織(Shark Advocates International)、鯊魚信託基金會(Shark Trust)、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國際野生物保育協會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專家根據廣泛的資料分析與合成提出這項策劃。

透過全球鯊魚暨魟魚倡議(the Global Sharks and Rays Initiative),這些組織正共同將這項計畫付諸實行。

全球鯊魚暨魟魚倡議是由麥克阿瑟基金會(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和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基金會(the Leonardo DiCaprio Foundation)提供部分支持。

確保永續 保育團體盼望科學式管理

國際鯊魚倡導者組織主席Sonja Fordham說,「我們迫切將我們的全球鯊魚和魟魚保育策劃分享給各國政府,並朝著許多行動時機恰好的共有目標討論具體步驟。」這項策劃強調魟魚需要更多關注,為了終止過度捕撈和確保永續,急迫需要科學式的鯊魚和魟魚捕撈與交易限制。

鯊魚信託基金會保育執行長說,「有些鯊魚和魟魚長期上能夠支撐漁業。」「永續利用是一項保育的務實手法,重視大自然、生計的重要性、產品的文化意義和充分利用減低浪費的需求,也需要落實這個策劃的重點目標,科學式魚群管理。」

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漁業計劃領導人Glenn Sant警告:「鯊魚和魟魚保護措施唯有確實施行才有價值。為了評估規範的效用和最終帶來的實際保育助益,必須確保漁業產品交易鏈的可追溯性。」

 

打破求償無門困境 環境法律人尋求跨國訴訟新策略

$
0
0
本報2016年2月1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跨國企業在東道國侵害人權與破壞環境的案例時有所聞,但求償與提告難度極高,如台灣RCA案纏訟15年才在2015年4月間做出一審判決。面對此困境,法律界正不斷尋求突破的方法,「需要有新的發想,也許會從意想不到的地方勝訴,並引起瀑布效應,讓判例在國際間互相引用。」台大法律學院教授張文貞如此期待。

環境法律人協會18日晚間舉辦座談會,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攻讀人權碩士的王欣于,於會中分享他在歐洲人權機構ECCHR(European Center for Constitutional and Human Rights)的實習經驗。ECCHR設於德國柏林,致力於跨國訴訟,針對2013年孟加拉成衣工廠倒榻案,拜耳在印度上市的農藥品涉及毒害人體與野生動物等案,均已提起訴訟,其訴訟策略與相關國際人權法規分析經驗,值得借鏡。

20160219王欣于分享環境跨國訴訟

王欣于分享t在跨國NGO的人權、環境訴訟見聞。攝影:賴品瑀。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跨國企業主導著全球經濟。在2014年前100大經濟體中,有40%為跨國企業。但跨國企業往往為謀求公司最大利益,對東道國(host state)實行人權侵害以及環境破壞。而受害者卻常因為本國法律執法鬆散、治外法權提高訴訟難度,以及不同企業集團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而求訴無門。

近年國際已陸續為此提出因應的相關規定,如聯合國於2011年協商通過的《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The UN 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也正在準備在這一兩年內,提案嚇阻跨國企業環境犯罪的相關國際公約;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多國企業指導綱領》等。

而在訴訟的戰場中,也出現跨國人權機構以提供國際判例、訴訟策略來協助當地律師的作法。王欣于分享他在ECCHR實習見聞,以菲律賓、印度的農藥案,與孟加拉的成衣工廠倒塌案為例,探討跨國訴訟的訴訟策略與困境。

究責困境:實質影響力認定困難、原始資料難取得

有關2013年死傷上千人的孟加拉成衣工廠倒塌一案,供應歐美時尚品牌成衣的工廠,為求低成本、快速,時常有剝削勞工的爭議,ECCHR所訴訟的對象不只是工廠負責人,究責對象也包括時尚品牌商,以及受品牌商委託從事人權狀況把關的安全審查公司(據信該公司提供不實的調查報告)。然而,由品牌商的訂貨量比例來看,是否對成衣廠構成實質支配力,認定上仍無共識,究責仍有疑義。

而印度與菲律賓的農藥案,則對環境、健康權造成傷害。拜耳公司在印度販售的殺真菌劑「Nativo」,並無如同歐盟標誌警告,提醒對眼睛、嬰幼兒、水生動物將造成危害,拜耳公司亦無提供正確使用教學、護具,而遭到訴訟。但目前訴訟面臨的困難是進度緩慢,且檢察官要求原告負責提出資料,但民間在無公權力介入下,相關資料的取得其實相當困難。

韓籍慰安婦判例啟示:資訊取得先於求償

張文貞指出,在人權與環境訴訟中,資訊的取得往往相當困難,但若從近期大量韓籍慰安婦案獲得勝利的判例來看,可以發現,控方是先以「政府資訊公開法」要求韓政府公佈當年的外交檔案,在確認當時日韓賠償中並無提及慰安婦賠償,當時的賠償並不包含慰安婦部分,因此近年陸續取得勝利。

「資訊取得的訴訟先於求償的訴訟」,張文貞建議法律人從不同視角思考,必須如「撞球」般一一鬆動相關事務。

目前國內法律人對於環境與人權侵害的訴訟,往往直觀提出救濟、損害賠償的請求,但張文貞建議,也可多方嘗試。張文貞更提醒,雖然人權的發展遠早於環境權,環境相關公約遲至1980年代才陸續產生,但法律人可以試著爭取將人權相關法令解釋,目前已有不少前例,將環境權、健康權、甚至未來世代的環境權在人權條約中獲得解釋與納入。

菲律賓農藥案:NGO可擔任原告

菲律賓農藥案則是先正達(Syngenta)公司將已遭歐盟禁用的巴拉刈(Paraquat)在菲律賓等國持續販賣,但包裝上的標誌僅有英文,造成當地農民身體的危害,與污染水源。除了進行公民訴訟外,也循行政訴訟要求修法禁用。

張文貞補充,菲律賓由於先後遭西班牙、美國殖民,特殊的背景讓該國常有創新的判例誕生,例如環境訴訟相關規定中,相當特別的是,對當事人適格採較放寬的態度,例如為了公益,非政府組織(NGO)可擔任原告,與我國常在公益訴訟初期陷入當事人適格的爭論不同。

張文貞建議,法律人尋找相關案例時,別只是從傳統的案例來看;跨國的法律訴訟NGO,往往能提供該國法律人以外的發想與跨國案例的提供,讓困難的訴訟案可能從「意想不到的地方」的勝訴,而不同國家的法律人各自突破的判例,也應該有更多的跨國交流,以達成漣漪、「瀑布效益」,帶動全球在環境與人權的前進。

【延伸閱讀】

露營地BOT成400房旅館? 鳳林遊憩區需重辦環評

$
0
0
本報2016年2月1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19日下午環署進行鳳林遊憩區開發計畫環差第一次初審會議,為了將來開發旅館BOT案 ,由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出面,提出開發行為類別的申請變更。但因此案由原規劃的露營區變更為渡假旅館設施,遭小組提出對環境品質維護有不利影響的疑慮,因此建議縱管處依照環評施行細則第38條第1項第5款,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縱管處有意在當地進行BOT案,因此打算循環差提出變更,要增加渡假旅館的使用一項,並表示由於招商尚未展開,因此先提出最大限值400間住宿房間等旅遊服務相關設施,預估建築需求面積增加約18,609.7平方公尺,總容積樓地板面積則是增加約33,350.7平方公尺。

20160219鳳林遊憩區開發案

鳳林遊憩區有意將露營區改為最多400房間的旅館,翻攝簡報資料。攝影:賴品瑀。

鳳林遊憩區位於花蓮縣鳳林鎮與光復鄉交界處,馬鞍溪北岸堤防與9號省道東側之間,總面積約48公頃,是一片基地方正完整的平緩地區,由縱管處管理,陸續於2000年通過「風景區開發」的環評、2002年取得觀光局遊憩用地的籌設許可。

縱管處代表解釋,該地的地籍本是「遊憩用地」,分區為「風景區」都沒有改變,依照「非都市土地管理使用管制」當中對遊憩用地的相關規定,可以作為露營區也可以做為旅館使用,當時提露營地僅是模擬方案。而此次申請的變更,目的為讓環評與營建署兩者所核定的一致,也向環署釐清當年所通過的環評中對遊憩用地所能開發的項目依法是包括旅館的,也讓縣市政府與有意參與開發的業者得以減少疑慮。

鳳林遊憩區相對位置圖

鳳林遊憩區與周遭環境相對位置。製圖:賴品瑀。

但環評小組對此環差表達難以接受,指出此案並未提出明確的開發計畫,環評會議要依照開發目的進行實質審查,對於縱管處代表提出「類似工業區的概念」提出最大值來送審的想法表示不能接受,環評委員游繁結、歐陽嶠暉更指出,從露營變成旅館,兩者開發強度大不同,不能說預估將來的容納人數將降低及建築容積率、建蔽率會之前以上限核准來得少就不需要重新辦理環評。

因此即便縱管處一再表示將來旅館規模若超過一公頃,將依法另案進行環評,但包括環署綜計處、小組召集人李公哲等環評委員皆建議縱管處先撤案,待有具體開發計畫後再重新送環評。縱管處則一度表示,若此案環差未過,將難以招商,不但業者不願意投入,甚至可能有詐騙之嫌。

此次會議並未對報告內容進行討論,就已經遭小組建議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但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與立法委員高潞・以用辦公室皆有代表到場關注,高潞・以用的助理郭雪芬提醒,雖然此次並未審查內容,但他們提醒,該地區是馬太鞍的傳統領域、周邊有不少原住民部落縱管處有意開發,應該要依照原基法取得部落同意,在目前的環說書裡並沒有看到相關的資料,環評小組則回應,這屬於環評施行細則第38條中「對影響範圍內之生活、自然、社會環境或保護對象有加重之虞」的範疇,將來此案若重新送審,必定重視並會依法審查。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南部獨立音樂節帶動地方活化 大林蒲、旗山接續搖滾

$
0
0
本報2016年2月19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才剛過完農曆新年,高雄大林蒲、旗山二地將接續舉辦獨具特色的獨立音樂節。20日首先登場的是大林蒲地方民眾首次籌辦的「西南瘋音樂祭」,接著在27日旗山小鎮,由尊懷文教基金會青年志工發起,每年於年節期間舉辦的「搖旗吶喊搖滾音樂節」。

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視覺。圖片來源: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

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視覺。圖片來源: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

用音樂會取代開發說明會  邀民眾認識大林蒲的海風滋味

「我們不要只是聽開發案的說明會、公聽會,這次要來個不一樣的音樂會。」西南瘋音樂祭執行長,也是大林蒲鳳興里里長洪富賢表示,長期被工廠包圍及污染的小港沿海六里,政府總是不斷來這裡辦開發案的公聽會及說明會,民眾為了環境及孩子們的未來生存,不斷抗議。但這一次想要以辦理音樂祭的不同方式,讓外地人看看不一樣的小港沿海六里。

洪富賢表示,音樂會同樣以反對南星計畫遊艇製造專區開發為訴求,但要藉由和平歡樂的音樂會,招募志工和工作人員一起籌辦,除了凝聚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也期待喚醒更多民眾對環境議題的重視,讓更多人了解大林蒲。

靠海的大林蒲,因地理位置的關係,夏季總吹著西南風,在小港沿海六里外海開始填海造陸工程,十大建設和南星計畫相繼進來後,居民長期飽受重工業污染之苦,唯一能喘口氣時,就是由西南方吹來的海風,讓他們記起過去家鄉曾有的新鮮空氣和面海滋味。

西南風鹹鹹有海味,伴咱大漢快樂少年時,
來自琉球的海面起,新鮮清涼的好空氣……

大林蒲耆老,也是長期參與自救會反對南星計畫的許順良,寫了《西南風》一詩,由艸執法樂團譜曲演唱,述說過往大林蒲聚落的海邊生活,抗議政府對待大林蒲人的不公義。「台灣十大建設及南星計畫的開發造就國家經濟奇蹟,卻要犧牲大林蒲人,我不甘願!」許順良說。

許順良創作[西南風]歌詞述說過往大林蒲的海邊生活和對政府的抗議。攝影:李育琴

許順良創作[西南風]歌詞述說過往大林蒲的海邊生活和對政府的抗議。攝影:李育琴

「西南瘋音樂祭」將在20日下午2點在鳳林國中南星路開唱,除了在地的表演團體,也邀請獨立樂團演唱,現場並規劃大林蒲老照片展和文創美食商品販售,邀請民眾前往參加。

用搖滾音樂節進行社造  關注文化資產、老產業消失議題

離開小港海邊,27日民眾可到高雄山城旗山,參加「搖旗吶喊搖滾音樂節」。連續六年在旗山舉辦的搖滾音樂節,由在地的青年志工籌辦,最初為了搭配獨立音樂推廣地方特色,帶動社區音樂風氣與文化產業,近幾年更關注地方議題,透過音樂節讓更多人了解和關心議題。

主辦搖旗吶喊音樂節的台青蕉樂團成員王繼強說,「我們是用舉辦音樂節的方式在進行社造。」

2010年主題為旗山火車站重起爐灶出發、2011年旗山香蕉產業新形象、2012年關注旗山風災後的重建發展,到2015年的旗山反爐渣等,今年旗山面臨了馬頭山垃圾掩埋場開發案以及旗山老街太平商場大溝頂拆遷等,每一年,搖旗吶喊都為音樂節注入關注社區的議題,藉此帶動民眾更了解旗山。

位於旗山老街上的太平商場,舊稱大溝頂,是過去旗山最熱鬧的老產業聚集地,王繼強表示,大溝頂是旗山老街上唯一直接能感受到過往經商文化的街道。不過隨著旗山發展觀光的同時,政府在陸續拆除旗山的文化建築物後,今年想要拆掉這片充滿歷史記憶的老建築。

旗山老專門店小旅行,帶領民眾走入大溝頂認識過往傳統產業。攝影:李育琴

旗山老專門店小旅行,帶領民眾走入大溝頂認識過往傳統產業。攝影:李育琴。

在今年1月舉辦的旗山老專門店小旅行,王繼強透過大溝頂老產業的調查,帶領遊客走入大溝頂,認識這些過往風華的老產業,老布莊、手工女裝、手工皮箱、拳頭師、刻印師等,讓參加民眾深度感受與一般逛老街、吃美食不同的旗山老街。尊懷進行的老產業調查和後續辦理的小旅行,也引起大溝頂商場內居民對過往歷史的認同,反對政府執意拆遷行動。

青年志工在旗山老街為搖旗吶喊音樂節募款。攝影:李育琴

青年志工在旗山老街為搖旗吶喊音樂節募款。攝影:李育琴。

今年搖旗吶喊音樂節主軸為「跳脫現代」,搭配社區小旅行,回溯50年前的旗山風華,希望透過獨立搖滾音樂節的舉辦,讓更多遊客認識不一樣的旗山,深入了解旗山的特色和文化。

為了舉辦今年音樂節,尊懷文教基金會志工也上街向旗山老街遊客募款,音樂節將在27日中午12點開場,地點在旗山後壁田運動場武德殿前,音樂祭也舉辦搖滾寫生比賽和特色商品展等活動。

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海報。圖片來源: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

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海報。圖片來源:大林蒲西南瘋音樂祭

【週末環漫畫】天燈高飛 天燈好美

$
0
0
文字:詹嘉紋;漫畫:玉子漫畫

下週一就是元宵節了,台北燈會主燈「福祿猴」奇特的造型成功引起了熱議,全國各地奇形怪狀的花燈傾巢而出。而除了拿在手上、固定在地上的燈。這個時節的另一重頭戲落在會升空高飛的天燈上,南台大地震後,馬英九總統也特地到平溪放起高達兩呎的大型天燈,期盼台灣「勇度難關」,災民能「轉危為安」。

眾人將心願寫在燈紙上,不管是更好的生活、賺更多的錢、找到另一半、考試金榜題名,天燈比健達出奇蛋還棒,多種多款願望,一次滿足。點燃後看著熱空氣帶著願望緩緩升空,彷彿能將這些祝福上達天聽,確實是非常療癒溫馨,透過這樣的儀式,似乎能獲得祝福和力量,讓我們在艱難泥淖的現實中,再往前多爬幾吋。

人總需要透過一點什麼來讓鼓勵自己,而傳統文化也有維持的可貴之處,所以我並不反對放天燈。但當它成了一種觀光梗,當局大力宣導,大量遊客湧進平溪小鎮,爆量施放的天燈讓這事整個變了調。

前幾年的新聞都披露過,滿載甜蜜負荷的天燈,在燃料用盡後,可不會選擇降落地點,於是河灘地、屋頂頂樓、山間樹上,都成了「迫降」點。若再下過幾場雨,看著破爛燈體和上頭模糊的字跡,你簡直很難說服自己這些願望還會成真。而事實上,它們的身份,也從「幸福高飛~」成了亟待清理的垃圾,甚至還造成野生動物的傷亡。

據說新北市政府安排了清潔隊員,要撿拾這些節慶後掉落的天燈,減少環境污染。但問題不在放天燈,而在大量複製、一窩蜂式的操作模式。放眼台灣,好多事都落入了這樣的圈圈。於是老街全都長一個樣,滿山改種桐花,什麼設計/計畫都加上文創,不考慮適不適合,只剩行銷討好。

就如同春節期間在電視上不斷跳針播放的手機遊戲廣告,雖然莫名其妙又爛得要命,但透過媒體鋪天蓋地播放洗腦,似乎也變得流行好笑、有點意義。元宵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只有平溪在放天燈?不重要,只要知道做什麼、買什麼就好,而我們的文化、環境、創意、在地特色,或許就是這麼一點一滴磨損掉的。

 

Viewing all 19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