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提升珊瑚礁生態韌性 台灣海洋保育的第一哩路

$
0
0
本報2016年1月25日花蓮訊,黃苑蓉報導

中央研究院結合台灣珊瑚礁生態、水域環境、社會經濟與模式模擬等專業領域的團隊,以墾丁國家公園的珊瑚礁為對象,進行跨領域的整合研究,期望為台灣珊瑚礁提出永續管理的模式與建言。

翻攝自陳昭倫簡報 (2)

研討會現場。攝影:黃苑蓉

從生態研究 到政策治理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研究中心自2015年起,進行為期三年的「面對氣候變遷下台灣珊瑚礁生態之永續發展」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為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其團隊18日在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舉辦研討會,報告2015年的研究成果,有近40人到場參與,包括相關單位的公務員、NGO,以及多位參與研究的學者、關心議題的學生。

陳昭倫在開場簡報中表示,研究地點選在墾丁,這個目前全台灣珊瑚研究資料累積最豐富的地區,在核三廠設立前就有資料,面對氣候變遷影響加劇,學界應該提供跨領域的科學證據,讓政府能夠落實到政策應用,進一步有效保護全台灣的珊瑚礁生態系。

全球珊瑚礁生態系岌岌可危

由於受到人為強烈干擾,全世界珊瑚礁生態系正在走向衰退,IPCC已在2014年提出警告,如果人類繼續破壞環境、持續排放溫室氣體,現生的珊瑚礁生態系將在本世紀末消失於地球,其所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也將瓦解。在生態研究領域,近年以「生態韌性」(ecological resilience,註一)理解自然界的複雜運作機制,並作為跨領域整合的共同語言。若要強化生態韌性,就必須有效管理人類活動,以降低對生態的影響。

如何協助生態系回到人為干擾前的狀態,就必須探討有紀錄以來,生態系狀況與社會經濟狀況的關係,讓數字說話。於是,參與計畫的學者們,紛紛將自己的研究領域,包括從環境、生態、社會、經濟,與珊瑚礁生態系連結,得到許多具體的發現。

陸地與海洋 大有關係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從一個河口死魚的事件開始追溯,從墾丁地區主要溪流上游的集水區,一路往下到出海口,發現人類社區排入汙水到河中,嚴重影響了水質,最終在河口形成一灘髒水,而以人類為中心思考的河川整治工程,導致河水變濁、河川沿線棲地流失、生物多樣性變差,以上發生在陸地的事情,最終通通對最靠近人類的珊瑚礁海域,以及河口的生產力,產生極大的「負面」貢獻。

邱郁文與研究團隊運用公部門既有的生態評估指標,為不同時間點的同一條河川打分數,發現過去以來,人們在陸上流域對河川做的事,完全反映在河口與珊瑚礁的健康情形:越多的河川汙染,河口附近的珊瑚礁生態受損越嚴重。

邱郁文表示,與其看到一些漁民釣客,就說「都是他們把魚抓光」,應該要考慮到整體情況,找出關鍵影響因素,從中找到保育的動能。他舉出後灣社區產業的案例,居民正使用古法製做海鹽醃漬物,有乾淨海水,才會有乾淨的海鹽,人們自然會關注「海水有沒有被汙染?」

研討會現場。攝影:黃苑蓉

現行海洋保育區的反思

「一個保護區至少要維持十年以上,才能看到功效,十年過後則須要看屆時的成果,而做後續的管理規劃修改」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生鄭念昀指出,保育是長期的工作,必須建立長期、跨領域的資料庫。鄭念昀說明保護區的設計,需要考慮設置時間、保護標的、成本估算(得與失)、邊界長度、執行懲處機制的成本與反饋等課題,而管理保育區的各種作為,最終是要達到某種目標,例如保護某物種,不應落入管理個別活動的疲於奔命,而不知道行動的意義何在。管理單位、執行者與在地居民,應該要對以上課題有共識,保育區才可能順利運作。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溫國彰整理發現,台灣的東沙與墾丁保護區,跟全世界的保護區相比,保護等級算不上最嚴格的「無人為干擾」,僅是「國家公園」等級,成效也差強人意,因為台灣在保育工作上並沒有很好的資料基礎,環境的現況並無法被具體反應,換句話說,人們不知道自己正在破壞環境,不知道什麼行為會造成什麼影響。

陳昭倫說,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自下海看到海裡的問題,所以人們對海的感受不同,例如在墾丁,也不是每一個遊客都會下海,治理單位的人員也不一定都具備充足的管理知識,在在增加管理的難度。

守護最後海岸線

當今海洋面臨過度人為干擾,包括過漁 、棲地破壞破碎,而氣候變遷會加劇效應惡化,陳昭倫這次集結生態、環境、社會經濟、永續等方面跨領域團隊,將模式整合,找出科學證據,以提升墾丁海域珊瑚礁的生態韌性,並應用於台灣其他的海域生態環境。

「東海岸是台灣最後僅存的連續自然海岸!」陳昭倫呼籲各界應注意東海岸的特殊性,因應國土三法的實施,針對自然海岸與海洋保育,提出科學為基礎的永續管理策略。從墾丁的保育經驗出發,守護台灣最後的海岸線。

註一:「生態韌性」是用來描述生態系,在面對不同逆境因子干擾之下,如何利用其生態的特性,進行抵抗與恢復的過程。在自然無人為活動干擾下,生態韌性為一動態的過程,包括抵抗(可以撐多久)、吸收與恢復(如何回到之前的狀態、要花多久時間)等程序,但在人為活動產生後,這些程度會因為不同的干擾強度的介入,造成延遲或停止反應,讓生態韌性在時間與空間上,都產生異質,使得管理與保育措施便的困難。參考資料:研討會簡章資料

 


【你來報報】誤觸獸鋏石虎截肢保命 未來當保育大使

$
0
0
本報2016年1月25日南投訊,公民記者瑭芯報導

南投縣集集特有生物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1月6日收到熱心民眾在檳榔園救援一隻誤觸獸鋏的石虎;經由獸醫師研判左前腳中獸鋏的石虎,因組織壞死,必須截肢才能保命,不適合野放,宣告野外族群再減少一隻。不過未來將擔任保育大使,呼籲國人關愛石虎,也促進域外保育研究起步!

石虎是淺山生態系頂級消費者,對農地鼠類族群的控制及生態系統的穩定皆扮演重要角色。「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授權

石虎是淺山生態系頂級消費者,對農地鼠類族群的控制及生態系統的穩定皆扮演重要角色。圖片來源:「貓徑地圖王小明」

誤觸獸鋏的石虎,是中寮鄉一位民眾在住家附近山林散步,隱約聽到動物哀嚎聲,循聲尋覓後在檳榔園發現救援,不確定中獸鋏時間,只見左前腳腫脹,隨即將石虎連同獸鋏裝在紙箱內,送往集集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

在食物鏈中扮演著高階消費者角色的石虎,食物習性主要是靠兩隻粗壯有力的前肢,獵食活體而不吃腐肉。因此,截肢後的石虎將無法獵食,注定無法回歸野外。

特生中心研究助理林育秀說,石虎在台灣發現的地點十分零星,雖被列為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卻因為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度高,可能攻擊農民或農場圈養的雞隻,造成農民損失而遭受捕殺傷亡,野外受傷經送至救傷單位的石虎中,超過一半以上是被獸鋏夾傷。加上近年人類密集開墾中低海拔山區坡地和道路切割,棲地嚴重破碎化和喪失,更常受到車禍等人為干擾,威脅到牠的生存領域,瀕臨絕種的處境十分危急。

急救站去年共接獲13起石虎救助案件,救傷原因包括路殺及獸鋏夾傷截肢無法野放等,11起就是路殺造成,而幸運救活卻只有1起,就是去年年底苗栗縣卓蘭鎮郊一隻年幼雌性小石虎車禍,經救治後可望野放;而10月在名間鄉山溝落難失親小石虎,目前仍接受特生中心育幼健康長大中,並持續進行野放前置練習。

左前腳中獸鋏的石虎,組織壞死須截肢才能保命,不適合野放,未來將擔任保育大使。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授權苗140路殺被民眾撿拾事件中的冰存石虎,在大家努力下終於寄到特生了,不管是死是活,在研究單位眼中,每一隻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都很重要!石虎路殺事件-撿食或收藏保育類動物都觸法 照片「貓徑地圖王小明」授權
左前腳中獸鋏的石虎,組織壞死須截肢才能保命,不適合野放,未來將擔任保育大使。圖片來源: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苗140路殺被民眾撿拾事件中的冰存石虎,在大家努力下終於寄到特生了,不管是死是活,在研究單位眼中,每一隻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都很重要!圖片來源:「貓徑地圖王小明」

林育秀也表示,石虎是淺山生態系頂級消費者,對農地鼠類族群控制及生態系統的穩定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保育石虎避免族群持續減少甚至滅絕為當前最重要課題。而現階段石虎保育工作應著重「棲地保護和推動友善石虎棲地」,以在地經營的方式,透過解說教育活動讓民眾認識石虎及了解其重要性,並藉由溝通過程讓農民了解獸鋏、鼠藥或農藥對石虎可能造成的危害,讓農民自發性減少農地用藥及使用對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

藉由推動在地居民認同石虎保育,同時建立一個就地保育模式,未來可望擴大範圍到其他地區石虎族群或其他瀕危物種的保育工作。再由農民雞舍危害通報網絡的建立、校園保育教育宣導、以及農民友善石虎農作推動等方式,降低人與石虎衝突造成的傷亡,創造雙贏局面,確保石虎族群永續。

★ 野生動物急救站提醒您:

該石虎為雄性亞成體,體重約3公斤,已由急救站治療收容。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授權
該石虎為雄性亞成體,體重約3公斤,已由急救站治療收容。圖片來源: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

野生動物急救站隸屬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因應動物照養與醫療,全年無休,但並非24小時,上班時間為8:30到17:30。若晚間有緊急野生動物案件,可先來電「049-2761331分機309」並將動物送至特生中心警衛室,由警衛聯絡處理。

若不方便晚上送來,或並非緊急狀況,可將動物放在舖報紙或毛巾的打洞紙箱中,並視情況進行保溫,隔天早上再盡速送往救傷單位。

如無法將動物交給急救站人員,而交由警衛處暫時保管,請務必填寫「野生動物急救申請表」,藉由表上提供的資訊,可幫助獸醫師更快判斷動物狀況,以及未來野放地點依據。

 

水田生態好處多多 顧保育也顧居民生計

$
0
0
【濕地列傳】之七
作者:廖靜蕙(本報特約記者)

春分之前的好天氣,農田裡秧苗逐漸茁壯,溪州尚水米契作的幾塊農地,秧苗行距比一般農田來得大,顯得稀鬆嫩綠。江水伯望著自己的農田,滿足寫在眼裡。他的稻田邊,長著鼠麴草,農產公司董事長寶元嬸為了下週四活動,準備做在地美食草仔粿,跟江水伯打了聲招呼,專心摘了起來。

田埂的野草很多都是可以利用的植物。攝影:廖靜蕙

田埂的野草很多都是可以利用的植物。攝影:廖靜蕙

水田豐富多元 好處數不清

因為田埂維持原貌,過去播的種原,持續提供蔥、芫荽以及一些只有農村成長的人熟知利用的野草,而鼠麴草只是其中一種。如果願意請教農民,發現一小塊田埂,就蘊藏了強身健胃補氣解毒的材料,而他們總是很樂意分享。只有當農地不用藥,這些常民利用的植物才能出頭。

另一邊,花蓮南安以及卓溪部落族人,為了維持祖先留下來的潔淨土地,同樣以友善環境的農法保護拉庫拉庫溪灌溉的第一畝水稻田,結實纍纍的稻米,便取名為「玉山瓦拉米」。

優質的環境,有紅蟲(「搖蚊」的幼蟲)來證明。牠們在水田扮演分解有機質活化土壤,是很多肉食性昆蟲的食物來源。如果站在平台往田區眺望,有白鷺鷥、蜻蜓、鷸鳥以及燕子的田絕對是有機田,因為有機田裡有蟲、稗草供作食物。

現在田裡很多動物會來過冬、覓食,南安部落頭目賴金德說,插秧時最大的困擾就是水鴨,去年春天農曆年前,兩夫婦就到河邊露宿,幫大家守田地,以升火、燃放鞭炮趕斑嘴鴨,如此守了一星期,等秧苗長得一定的高度,再也不怕水鴨侵襲為止。

拉庫拉庫溪流域有布農族人用心耕種的玉山瓦拉米。攝影:廖靜蕙

拉庫拉庫溪流域有布農族人用心耕種的玉山瓦拉米。攝影:廖靜蕙

花蓮農改場副場長范美玲即選定水稻田生態指標性物種進行監測,了解生態系健不健康。蜘蛛、橙瓢蟲以及寄生蜂入選為農田生態系的代言人,農民透過定期的監測,數算蜘蛛的數量和物種多寡,就知道生物多樣性好不好;如果物種太多記不清,那麼可以選定長腳蜘蛛,以作物每年生產季節做比較。

水田是台灣面積最大的濕地生態環境,除了水稻,菱角、蓮藕、筊白筍等,都是平常熟悉的水田作物,除此之外,擅長植物利用的原住民,也利用水生植物輪繖草編織,大葉田香以及水生芋頭也常見於水田中。

水田耕作過程,更具有涵養、補注地下水源、防止地層下陷、滯洪消波、調節微氣候與防止土壤沖刷,還可提供水鳥庇護、繁殖與覓食的場所等生態功能。農田對地表溫度具有降溫的作用,學者透過衛星影像資料推估,桃園、新竹、宜蘭等地區,水稻種植期間每公頃約可節省8,033度電;在減碳的表現,每公頃水田每日吸收量,約台北都會地區800輛公車行駛1公里所排放之二氧化碳。

蓮藕田也能吸引水雉來訪。攝影:廖靜蕙

蓮藕田也能吸引水雉來訪。攝影:廖靜蕙

菱角田、筊白筍 保育水雉與台灣副細鯽

南投埔里是台灣茭白筍重要產地之一,也是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台灣白魚的主要棲地。埔里一新社區十多位農友,將茭白筍田轉作有機耕作,他們在茭白筍田旁刻意保留一塊生態池,以友善農法善待物種,過程中,復育珍稀保育類動物「台灣副細鯽」(學名Pararasbora moltrechti,俗稱台灣白魚),並以台灣白魚取得綠色保育標章,消費者大啖健康筊白筍,還兼復育台灣特有種。

台南官田保留約400公頃的菱角田,一期稻作收割之後,接著種植菱角,此時保育類物種水雉也換上美麗的繁殖羽,菱角田正好提供了牠們築巢育雛的機會。2010年,由於冬季稻作農法改變,原本插秧改為直播,摻毒的種子造成水雉等水鳥大量死亡,由此掀起一波農業復興;以友善生態系的綠色保育標章因應而生,目前在官田,十幾位農民為了保育水雉而使用友善生態系的農法。

水雉提供了伴生物種保護傘的功能,只需一小塊不使用農藥化肥的綠保田,就可以感受生物多樣性之豐富。無論是台北赤蛙、金線蛙、鉛色水蛇,都屬於需要保育的對象,但在水雉撐起的這把保護傘下,幸得一片可依存的棲地。

現代保育學觀念,除了生態系之外,還須兼顧居民生計、傳統知識保存以及聚落發展等,維繫生物以及人類福祉的重要功課。諸如彰化溪洲、花蓮南安部落、埔里一新社區以及台南官田的居民,願意以友善環境的農法自主保育,比劃設保護區更具實質功能。

 

小朋友吃魚怕刺? 瞭解漁獲來源 大魚也可放心吃

$
0
0
本報2016年1月2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吃到魚類營養,但不要吃到魚刺受傷,因此選擇鮭魚、鱈魚、旗魚、土魠這類中大型魚。只是這些魚種都處於食物鏈頂端,支撐著海洋生態,一般建議少吃。但專家表示,小朋友會隨年齡成長逐漸了解中小型魚的美味,不必完全限制不吃大魚,關鍵是家長須選擇優良管理的漁獲,挑選可永續的漁產,才能永續海洋。

「小時候媽媽都會幫忙把魚刺拿掉,長大反而不懂得怎麼吃有刺的魚!」學者這句話反映了不少家庭的現況。1960年代台灣社會常吃小型的肉鯽魚,整條魚放在盤子裡剛剛好,也可以認識這條魚的形狀、特徵。隨著經濟富庶,台灣家庭餐桌上的魚種也跟著改變,不再喜歡多刺小魚,改吃少細刺的大魚。這些切片端上餐桌的魚肉,已無法讓消費者看到牠的全貌,尤其是這些魚種都處於食物鏈頂端,支撐海洋生態。

大魚少吃,並應慎選來源。攝影:廖靜蕙

大魚少吃,並應慎選來源。攝影:廖靜蕙

漁業管理好  大魚聰明吃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研究人員廖運志表示,中大型魚並非都不能吃,只是必須要想清楚,尤其了解產地來源及漁法更是關鍵,漁產認證是關鍵。以鮭魚為例,例如挪威和智利的鮭魚都是箱網養殖,但管理上就有差別,挪威管理比較完整。

全球漁業永續模範生阿拉斯加從一開始源頭的科學調查、監測、管理做起,當其他國家都抓50%的量,阿拉斯加維持只抓10%的量,而且大家守法、政府執法嚴格。東港櫻花蝦是台灣漁業資源管理成功的案例,關鍵在於漁民自我的管理,而不是政府管理。

水產品認證在國外行之有年,從捕撈端的漁船、使用的漁法是否友善環境,甚至運送過程全程追溯,有了這些認證,相對讓消費者能安心採購。

台灣這方面有水產養殖產銷履歷認證,以及湧升海洋公司推動「責任漁業指標」,海洋撈捕的認證剛起步。廖運志建議,消費者應鼓勵海撈認證制度的建立,選魚盡量找已有的認證,無論有沒有認證,學習認識魚,是消費者對食安、環境永續可努力之處。

看、按、聞三法  永續挑魚有撇步

而上了菜市場,要如何挑魚才能新鮮又永續?廖運志提供「看、按、聞」幾項辨識原則供消費者參考。

「看」:初階版:觀察魚眼是否明亮,包括魚眼週邊的虹膜透明不凹陷,翻一下魚鰓是否紅潤,這些都代表越新鮮;進階版:魚身完整沒有綁痕、鱗片沒有掉落,代表是使用釣法等友善海洋的漁法,優先搶購!

「按」:這個道理和人類很像,按下去能回彈的肉越新鮮!不過多數魚店老闆都不喜歡魚被按來按去的,所以只能暗地進行!

「聞」:新鮮的魚讓人連結到海洋的味道;反之,就是一身腥味!

到市場選魚,莫忘看、按、聞。攝影:廖靜蕙

到市場選魚,莫忘看、按、聞。攝影:廖靜蕙

漁法的選擇也是重點。市場上,釣上來新鮮的白帶魚,呈現清白色,灰灰黑黑的白帶魚都來自底拖網;頭足類都是推薦的種類,如夏日清晨歸航的漁船,滿載著新鮮的鎖管,漁法永續盡量吃;軟絲棲息環境岩礁旁邊,只能用釣的,捕撈過程不破壞海洋。

另外,不要貪圖便宜的價錢,好好的吃一條魚。過去魚市場80%是野生,逐漸被養殖魚所取代。而撈捕的漁獲比養殖貴,但是養殖魚並不都是台灣養殖,可能是國外進口,為了保鮮就會用藥。例如常見的黃魚,雖然低價但多為中國養殖進口,養殖過程需吃下雜魚,用藥的機會也很高,管理不一定重視食品安全、友善環境的標準。

「消費者心態必須改變,不能只想買便宜的魚獲,否則可能吃進一些來源不明的魚,連帶吃入殘留的藥劑。」廖運志說,國外水產養殖、運輸過程,使用保鮮劑、吊白塊時有耳聞,建議多和魚老闆多聊聊,了解魚獲來源,平常做點功課,才能為健康及環境把關。

至於過年買什麼魚比較好呢?不妨從俗諺找到蛛絲馬跡!廖運志解釋,俗話說「一午、二紅鯊、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獵」就是用以區分魚類等級。最好的魚是午仔魚(馬跋),其次是紅鯊(黃臘槮),第三是鯧魚,第四是馬枷魚(鰆魚或稱土魠魚),第五鮸仔魚,第六則是嘉獵。「一午、二鮸、三嘉鱲」、「一鯃,二紅魦,三鯧,四馬鮫」都不外乎這個道理。

永續海鮮原則:食用挑選量多、長得快、漁獲管理佳者

由中研院出版的「海鮮指南」,去(2015)年4月修訂新版本,是國內海鮮永續飲食最重要參考。另外,廖運志也提供幾個原則讓讀者快速掌握!

撈捕魚類

他建議,中小型表層洄游性魚類屬於大洋性的,數量多、繁殖快可常吃,如飛魚,牠們的特徵是背部比較深,好騙過從上往下看的捕食者;腹部是淺色,讓下面的捕食者往上看時,有如天空。

很多遊客到墾丁就想吃珊瑚礁魚類,但顏色鮮艷底棲魚盡量少吃,是因為棲地多為岩礁、珊瑚礁,捕捉過程可能造成海底的破壞,一旦破壞很難恢復。廖運志建議,珊瑚礁魚、深海魚都少吃,以免破壞海洋生物的家!

臭肚魚、黃雞魚、四破魚、竹筴魚、沙丁魚、馬加魚,這幾種魚幾乎都是安全牌,建議多吃。

養殖魚類

養殖魚需要土地,還須砍除紅樹林,尤其使用下雜魚、用藥管理、逃逸到野外都牽涉到環境治理議題,因此並非養殖一定好。養殖魚的選擇以草食性為主,如虱目魚、吳郭魚,避免吃肉食類魚類,石斑、鮭魚等。另外,吃撈捕的小魚會比大型肉食性養殖魚類更划算

認識鱈魚、選對旗魚  吃好又照顧海洋

鱈魚

一般所說的鱈魚,分為扁鱈和圓鱈,簡單的說,真正的鱈魚快吃光了,大多是口感接近的魚種。

真正的鱈魚有三個背鰭,是整條切片,有三個種類,分別是大西洋鱈魚、太平洋鱈魚與格陵蘭鱈魚。過去西方人覺得鱈魚是取之不盡的資源,1992年突然發現抓不到鱈魚,才驚覺數量這麼多的魚種,也有消失的一天。即使從此禁漁,20多年過去了,族群仍未恢復。因為當物種消失時,生態棲位很快就被取代,即使族群回來,也難收復失土。

鱈魚的原貌。圖片來源:廖運志

鱈魚的原貌。圖片來源:廖運志

現在所說的扁鱈,是指大比目魚(Halibut),也稱庸鲽魚或星鲽,因為構造特別,因此需斜切;圓鱈是指巴塔哥尼亞齒魚(或美露鱈),長相抱歉難以與美食連結,漁撈使得南極鱈魚快速消失,南極的生態系統也跟著改變。現在大多以俗稱油魚的異鱗蛇鯖(又名鱗網帶鯖)取代。

旗魚

有幾種漁法,都能捕捉到旗魚,其中沿襲自日本人的鏢法,是最永續的方法,這項特色仍保留在基隆、蘇澳、石梯坪以及成功這幾處漁港。紀錄片《戰浪》便以史詩般的拍攝方式記錄這群和海浪正面對決的漁民。

漁船上的旗魚鏢台。攝影:廖靜蕙

漁船上的旗魚鏢台。攝影:廖靜蕙

廖運志說,鏢旗魚的漁船有「鏢台」,當漁民看到旗魚那奇特的尾鰭時,即展開一場征戰。站在鏢台上,距離海面約4公尺高,迎著東北季風,撐著20公斤的標槍,尋覓旗魚的蹤跡,既危險又充滿希望。這種方法雖危險,但專一性高,絕不會誤捕其他魚種。

廖運志接觸基隆漁民的過程得知,過去旗魚最多時,一天約100~200隻,現在登記的,一年只抓得到2隻。如流刺網等不當漁法的過度捕撈,使魚類越來越少,而漁民都不樂見這種結果。

從「新鮮」垃圾著手 海洋吸塵器將沿海啟航

$
0
0
本報2016年1月26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2020年,海洋中累積的塑膠垃圾量將暴增10倍。因為塑膠生物分解需要極長的時間,其後果將延續數個世紀,想辦法清除海洋塑膠垃圾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海洋清理計畫(The Ocean Cleanup)。圖片來源:The Ocean Cleanup

海洋清理計畫(The Ocean Cleanup)。圖片來源:The Ocean Cleanup

清除海洋垃圾 沿岸作業更有效

目前民間已經出現知名的「海洋吸塵器」計畫,欲將100公里長的「海洋吸塵器」放在太平洋中央的「垃圾帶」隨洋流漂流,蒐集垃圾。

不過刊登於《環境研究通訊》的新研究顯示,海洋吸塵器若在人口密集的沿岸作業會更有效率,尤其是中國和印尼沿海等大部分垃圾入海處。

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科學家比較兩種海洋垃圾蒐集法進行10年的成效,一種是在海中央蒐集垃圾,一種是在人口密集的海岸邊蒐集垃圾。電腦模擬結果顯示,海洋吸塵器在海岸邊蒐集可以移除31%的塑膠微珠,但如果在垃圾帶中漂流,只能移除17%。

降低塑膠污染 從垃圾集散地著手

太平洋大垃圾帶是顯而易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不過研究人員認為最好從垃圾的來源處——海岸著手。每年全球每一吋海岸線都有相當於五個購物袋的垃圾進入海洋。

「在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趁垃圾剛入海的時候就撿起來是很合理的,可以讓塑膠垃圾沒有機會造成傷害。在垃圾帶中的垃圾已經漂流了很久,也很可能已經造成傷害。」研究主要人員、倫敦帝國學院學者Erik van Sebille說。

「太平洋垃圾帶有大量的塑膠微珠,但塑膠垃圾最大量流動的地方實際上是沿海地區。太平洋垃圾帶垃圾雖多,但和沿海地區相比,生態相對沒那麼豐富。」參與研究的倫敦帝國學院物理系學生Peter Sherman說。

海洋清理計畫(The Ocean Cleanup)。圖片來源:The Ocean Cleanup

海洋清理計畫(The Ocean Cleanup)。圖片來源:The Ocean Cleanup

據估計,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分解成「塑膠微珠」後,吸附有毒物質,被最小的海洋生物攝食進入食物鏈。

去年一份針對全球192國進行的研究指出,海洋中大部分的塑膠垃圾來自距離海岸線50公里以內的居民。這份研究也估計,全世界每年製造2億2500萬噸塑膠垃圾,其中480萬噸到1270萬噸流入或「故意」丟入海中。

註:關於塑膠垃圾量增加的預測,已將開發中國家工業化程度增加、人口成長和陸地垃圾管理等因素納入考慮。

彌補拆除錯誤決策 自救會籲新政府「重建樂生」

$
0
0
本報2016年1月26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26日,樂生保留自救會及青年樂生聯盟前往蔡英文、陳建仁全國競選總部,高呼喜氣洋洋的口號,致贈春聯予兩位當選人,上下聯「民進黨面對錯誤 新政府重建樂生」,橫批「讓院民回家」,並邀請正副總統到樂生院參訪。

青年樂生聯盟指出,2007年民進黨的錯誤決策,拆除包括最具古蹟價值的王字型大樓入口、中山堂、老市場等10棟珍貴建築,且強制搬遷居住於七星舍、竹雅舍、貞德舍、喜一舍、大屯舍、高雄舍等地院民,造成地景破壞、人權毀棄的傷痕難以癒合。如今民進黨重新執政,希望可以還給院民一個遲來的正義,面對錯誤、重建樂生。

青年樂生聯盟林秀芃發言

青年樂生聯盟林秀芃發言,呼籲「民進黨面對錯誤 新政府重建樂生」。攝影:林倩如。

自救會會長周富子阿姨說,祝福當選人一路平安順遂,能多多關心痛苦的老百姓,有時間來樂生,重視我們所有的病人。榮譽會長李添培阿伯則痛斥,拖了八年都沒執行,《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新政府要盡快徹底落實。茆萬枝阿伯也特地帶著王字型第一進模型出席,再現蓋回來的心願。

青年樂生聯盟林秀芃重申蔡英文、陳建仁對樂生爭議曾多次發表看法,並非不知情,2008年12月3日(樂生院10棟建築遭拆除之日),蔡英文如此聲明:「樂生暫定古蹟前,應暫停拆除作業,讓台灣社會有思考與反省的機會和空間。」2011年12月15日首度競選於「文化界提問總統候選人」座談會上,亦公開表示:「過去在規劃過程中少了去評估文化因素,只把開發案做完整後發現有文化或環境問題。」「台灣已經到了不可以完全以經濟為考量的發展地步,因此不能沒有成本概念,在面臨經濟發展上,比須把其他面向的成本考慮進來。」2016年12月26日,陳建仁更於辯論會後表示,「我常去樂生療養院;民間的疾苦我很清楚。」

樂生保留自救會榮譽會長李添培發言

樂生保留自救會榮譽會長李添培發言攝影:林倩如。

茆萬枝阿伯特別帶著王字型大樓模型出席

茆萬枝阿伯帶著王字型模型出席。攝影:林倩如。

提醒上位者言猶在耳,今提出以下三點訴求:一、委託台北市捷運局以外公正單位,對新莊機廠工程進行全面安檢;二、重建被拆除樂生院舍,以「大平台」工法恢復舊有地貌;三、重建「樂生療養院」照顧漢生病患獨立性,與迴龍醫院分離運作。青年樂生聯盟何欣潔強調,立院新會期將開始,民進黨現為國會多數黨,編列預算上針對第三點根據《漢生條例》第3條第3、4項,區分醫療、安養權益,絕對是可以先進行的事情。

文化部三個字牆壁殘留形跡,過去幾十年來院民一再到此抗議(文建會舊址),要求「指定古蹟」、「修繕樂生」,呼籲文建會肩負起守護國家重大文化資產的職責。陳再添阿伯因而補充,這次感覺很歡喜、輕鬆,跟之前來的心情不一樣;想請總統、副總統到樂生吃古早味,滷肉飯、菜脯蛋、豆腐乳,聽聽院民的心聲。

每過一個冬天,院民人數就又少了一些,現在僅存147位,平均年齡逾80歲。在他/她們有生之年,還給安居終老的尊嚴、安全重建的家園,一場跟時間的競賽,不能再等!

由民主學院主任楊長鎮代表收下院民邀請正副總統午餐的邀請函

由民主學院主任楊長鎮代表收下院民邀請正副總統午餐的邀請函。攝影:林倩如。

投樂生一票

一張有所盼望的選票高舉「重建樂生」,貼於地上。攝影:林倩如。

 

當大家忙著追雪,我更確信保存「種子」的重要性

$
0
0
作者:羅恩加(瓦旦達路,泰雅族, 在部落種菜的人、自然農業推廣者)

農民的留種自用,同時也替全人類進行種子保育的工作。圖片來源:環境資訊協會

趕著北上,但為了即時把心得寫下來,只好停在路邊整理自己的思緒。

這幾天,樂的要走了,苦的要來了?這場大雪讓許多人開心,我們種菜的人也笑了......這就是人生。對農夫而言,大雪與風災後都要進行災後重建。當然,農作物的損失,所影響的,除了我們農夫本身之外,還包括你的荷包(買菜的人),希望菜價不會高的離譜。

最近,腦袋不斷地催促身體,趕緊去尋找老人留下來的原生種子。許多泰雅族朋友提醒我,目前市場又沒有需求,種這些作物幹嘛,又不能賺錢。確實,我同意他們的看法,它現在或許無法成為主要的經濟,但種植原生種作物,目前也並不是要大家靠此而生,而是提醒族人,關注到問題了沒,它好像關係到我們日後生存和糧食的問題。

大雪後,我更清楚全球氣候變遷對大環境之影響,未來也將會更冷。然而,對冷,或者異常的氣候,我們預備好克服糧食問題了嗎?

然而目前積極尋找原生種子,事實上與我種菜生活和推廣自然農業相當有關,意識到全球環境變遷之影響,經濟作物/糧食還能在氣候變化無窮的環境中繼續生長嗎?雖然我也同意,科學可以透過基因改良,使現在的種子不斷地適應新的環境,但結果只會造成更多負面問題產生,而令我感到憂心。

我必須說,種菜的生活給了我許多的提醒,為什麼是原生種子,而不是選擇現在的經濟作物的種子呢?原因是,它曾是祖先們重要的產食,延續民族生存。同時,長年從事自然農業工作,我和父親也在這幾年漸漸發現,病蟲害問題相當頻繁,甚至某些蟲害是父親沒遇過的。儘管可以透過天然藥劑抑制問題,但針對這些現象,我和父親都有相同的感受是,大自然與土地似乎提醒著我們,未來恐怕還有更多棘手的病蟲害要發生。

雖然族人從經濟作物的立場上,仍不太能明白和接受我的概念,但總有一天,大家會了解我談種子的目的和意義,如部落在十幾年前,他們不以為然的有機農業,如今卻成為部落農產業的重要指標。

因此,我們提醒自己,未來種菜會越來越辛苦,生產也會變得相當艱辛。應該趕緊預備種子,復育原生作物,使傳統作物可以盡快適應現在惡劣的環境和氣候。所以,大雪之後,讓我更確信,預備原生種子。它現在或許不能取代經濟作物在市場的位置,但我要反省的是,哪種農作物可以面對日後異常氣候與環境之影響,成為糧食的解藥呢?

最後,泰雅族的老人家會說,自然現象的背後必然存在一些意義和啟示……所以大雪之後呢?就請大家一起思考吧。

防水、耐髒、致癌? 多家戶外用品大廠被指用毒

$
0
0
本報2016年1月27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綠色和平(Greenpeace)組織25日上午指出,一系列的測試發現,從服裝、鞋子、背包、帳棚到睡袋等戶外裝備,普遍含有有害化學物質,在測試的40件產品中,只有4件不含全氟化合物(Per- and polyfluorinated chemicals,PFCs)。

攝影:Kajsa Sjölander/Kajsa Sjölander;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將防水外套拿到實驗室中進行測試。攝影:Kajsa Sjölander/Kajsa Sjölander;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這項研究顯示,有毒化學物質仍然普遍存在於Jack Wolfskin、the North Face、Patagonia、Mammut、Norrona和Galewa等戶外品牌的產品中,「尤其是鞋類、褲子、睡袋和部分夾克」。

綠色和平指出,全氟化合物是讓戶外裝備防水和耐髒的添加物,但是有害環境和人體健康,「一旦進入環境中,全氟化合物分解的速度很慢,可以留在環境中好幾年並且散佈全球。」

綠色和平報告中寫道,這些污染物質可在偏遠的山區湖泊和雪中發現,累積在北極熊的肝臟中,甚至能在人類血液中偵測到。綠色和平指出,研究顯示部分全氟化合物「在動物實驗中對生殖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有致癌的可能性。」

根據綠色和平的資料,一獨立實驗室測試了11件夾克、8件褲子、7雙鞋、8個背包、2個帳棚、2個睡袋、一條登山繩和一雙手套。其中沒有全氟化合物的分別是Vaude和Jack Wolfskin的夾克、一件Haglöfs的背包和一雙the North Face的手套。

綠色和平也強調,生產戶外裝備可以不使用全氟化合物,呼籲所有戶外用品公司加入他們的「無毒時尚」(Detox My Fashion)活動。「無毒時尚」的宗旨是快速去除織品業全體供應鏈中的有害化學物質。

「部分戶外用品品牌的目標是2020年淘汰全氟化合物,不過這並不夠。沒有辦法繼續讓這些產品釋放不易分解的潛在有害物質5年了。」綠色和平說。


震南依《產創條例》侵良田一切合法? 高雄農民提行政訴訟要求停工

$
0
0
本報2016年1月27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位於高雄的震南鐵線公司依《創新產業條例》,欲於新園農場設廠,當地居民憂心廠區酸洗廢水污染二仁溪及農漁用水,抗爭多次未果後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停止執行震南開發案。昨(26)日在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開庭,包括環境法律人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綠黨和樹黨,以及部分關心本案的大學生,皆到場旁聽,為路竹、湖內居民聲援。

新園農場自救會會長蔡春紀說,自從新園農場開始變更工業區後,當地居民為了護衛家園,不停抗爭,疲於奔命。

委任律師之一、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詹順貴則表示,酸洗業是老舊、污染、待淘汰的產業,高雄市政府只看土地使用,卻不管產業是否真創新。核准如此開發,已造成居民安全危害。

震南案行政訴訟,環保團體和關心民眾到法院為路竹居民聲援。攝影:李育琴

震南案行政訴訟,環保團體和關心民眾到法院為路竹居民聲援。攝影:李育琴

高污染「創新產業」  侵入農地

震南鐵線公司依《產業創新條例》在高雄市路竹區台糖新園農場設置產業園區,當地居民未被告知下,2013至2014年間高雄市政府通過了該公司申請的土地利用區域變更和環評審查,2015年11月,即便數百居民抬棺抗議,震南仍強勢動工。

路竹和二仁溪下游湖內居民不滿權益遭市府漠視,且擔憂震南公司的金屬酸洗製程廢水,將污染周邊優良農地和二仁溪養殖漁業,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震南開發案停止執行。

居民委任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詹順貴、律師陳譽尹和陳品安擔任本案律師,除了要求撤銷環評審查結論,律師也抨擊高雄市政府核定變更台糖農地為工業區,不顧國家糧食安全政策、優良農地頻遭開發,且未考量周邊居民和農民的生活和生產環境受到危害,因此提起撤銷區域計畫變更許可之訴。

震南以鄰為壑  高市府:淹水不一定是開發造成的

律師陳品安在法庭上說,震南開發案是以鄰為壑。他表示,本案區域變更後將造成台糖優良農地難以回復之損害,且因開發基地填土墊高,增加居民遭受颱風暴雨的淹水風險,當地農業用水也因震南公司酸洗作業的廢水排放增加污染風險。

律師陳譽尹也指出,震南預定將其工廠之事業廢水排入二仁溪,嚴重影響下游湖內區的養殖漁業。本案在環評審查時僅要求業者的廢污水處理符合「放流水標準」,但是這樣的標準卻與養殖業用水標準相差30倍。目前二仁溪經政府整治已經改善水質,震南若排入酸洗廢水,對於湖內地區農漁民將造成難以回復的損害,要求法院停止本開發案之執行。

新園農場震南開發基地圖。圖片來源:環境法律人協會

新園農場震南開發基地圖。圖片來源:環境法律人協會

高雄市政府則辯稱,本案已經完成所有法定程序,業者依法取得申請開發資格,而提起訴願的民眾並非開發土地之所有人,因此質疑其提告資格;此外,高市府認為民眾不應將淹水的原因指向開發案本身,氣候變遷強降雨也可能是當地淹水原因。

針對廢水排放,高市府答辯,符合放流水標準為《環評法》所規定,沒有法規要求工廠廢水排放須符合灌溉水體的標準。而業者未來若違反環評結論承諾,主管機關也將依法開罰。

市府將環評推給符合國家標準  未做整體全面考量

詹順貴反駁市府,區域計畫變更的審查,應考量是否影響周邊整體的自然環境和災害防治,讓私人土地利用不以鄰為壑。對於業者開發過程造成居民安全危害,市府不去現場嚴加審查,卻在法庭為業者辯護。

而市府一再說震南是依「產業創新例」加以核可設立,但是在地狹人稠的台灣,酸洗業是老舊、污染、待淘汰的產業,市府是否確認了該業者所設立的產業為中央核准的創新產業?高雄市政府只針對土地核可,卻不管產業是否真的創新。

詹順貴最後強調,不管是《環評法》或《區域計畫法》,審查時都應整體考量,當開發行為加進來之後,對多邊環境是否產生影響,如有加重影響應要求減輕對策,或降低開發強度,甚至根本不應該開發。其立法意旨是在事前把所有問題考量清楚,而非只是單一考量,或全部推給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即可。

世代番茄農起而抗爭  反對酸洗業廢水污染

路竹區是高雄重要的農業產區,自救會會長蔡春紀說,當地農民世代種植柑仔蜜(番茄)、蔬果等超過50年。數年前同樣在新園農場租地開發的天聲公司,因處理電鍍酸洗製程,並在環評中造假,經居民告上法院後,法官判決不得進行高污染的電鍍酸洗製程。

自救會擔憂震南開發案若未能擋下,另一家天聲公司的酸洗製程恐將死灰復燃。攝影:李育琴

自救會擔憂震南開發案若未能擋下,另一家天聲公司的酸洗製程恐將死灰復燃。攝影:李育琴

蔡春紀解釋,「酸洗」是在金屬製品的製程中,用強酸浸泡30秒就可將金屬表面的炭和鏽等物質去除,讓金屬瞬間發亮,「你看酸洗廢液有多毒?很多當地老人家連酸洗是什麼都不太清楚。」他質疑震南公司說廢水可做到90%回收,那剩下的10%究竟如何處理?
蔡春紀表示,居民並非反對產業園區設立,而是不要電鍍酸洗這類高污染產業,危害當地農業和居民生活。

自救會也擔憂,天聲公司的酸洗製程很可能因為這次而死灰復燃。自救會向法院提出本案的區域計畫審查和環評審查的撤銷訴訟,昨進行申請停工的程序準備庭後,2月2日將接續審理,環境法律人協會表示,希望民眾一起關注農地不斷長出工廠的問題。

 

【你來報報】墾丁土魟遭捕殺 居民「怕傷人」說法惹爭議

$
0
0
本報2016年1月27日屏東訊,公民記者瑭芯報導

繼日前闖進屏東定置漁場被捕到的鬼蝠魟事件,民眾氣憤尚未消退;這張讓人用船錨鉤拉到海灘,全身覆蓋海砂的斷尾古氏魟魚照片,又在臉書各大社團廣為爭議討論。

事件發生在景色優美的墾丁國家公園白砂海灘,22日下午傳出一隻約10公斤以上的古氏土魟被宰殺訊息。保七總隊第八大隊據報後,立即循線訪查,原無所獲,王姓小隊長與潘姓警員仍鍥而不捨地追查,24日終尋獲夏姓在地居民坦承「魟魚是我拉的。」

照片可清楚看到斷尾後傷口殘留著血痕,斷尾後毒棘仍會釋出毒性,而被斷了的尾部丟到哪裡?沒有處置好一樣有機會傷到遊客!李先生提供

照片可清楚看到土魟遭斷尾後,傷口殘留著血痕。圖片來源:李先生提供。

國家公園內獵捕合法性 魟魚事件後再受討論

夏姓民眾聲稱,原欲解救被廢棄魚網纏住奄奄一息的魟魚,又覺得牠太靠近岸邊,且魟魚尾有毒,為了避免傷害遊客才會拉上岸後剪尾丟棄。但此舉已違反《國家公園法》禁捕規定,將依法開罰3000元。

目擊者李先生直指,「當時看到他們用魚網撈,再以水上摩托車拉上岸,本來要用沙灘車載走,因太重載不動,又改用曳引機拉離海岸,魟魚就活活被拉上灘致死。」這一幕讓現場不少國內外遊客都目擊,並議論紛紛。殘忍的手法讓李先生既生氣也無法接受,於是拍下照片PO上臉書社群,被輾轉分享並引發網友熱議。

回顧整起事件,是漁民真的不懂保育?還是只是怕誤傷遊客這麼單純?事件顯然已是羅生門,卻顯示出政府的海洋政策和親海教育出了問題,也再度掀起開放釣魚之外,墾丁國家公園內獵捕生物的合法性。

當地潛水教練表示,「潛水時偶爾會遇到魟魚,但都是沈沙地低低的游,且魟魚怕人,比海龜還難遇到,雖在海裡遇過幾回,但想接近是不可能的;捕抓過程也有風險,只是尾刺看來也割去了,所以質疑『避免危害遊客』而抓起來的說法。」

因台灣漁民順口溜「一魟、二虎、三臭肚。」夏姓居民認為毒性居首的魟魚會傷及遊客,斷尾後用船錨鉤拉到白砂海灘。李先生提供部分民眾認為魟魚平時在海底活動,會接近海域已是生病不健康,為免危害遊客,拉上岸是正常處理方式。卻引來國內外觀光遊客圍觀議論。李先生提供
夏姓居民認為毒性居首的魟魚會傷及遊客,斷尾後用船錨鉤拉到白砂海灘。圖片來源:李先生提供魟魚引來國內外觀光遊客圍觀議論。圖片來源:李先生提供

保育識不足? 魟魚非主動攻擊型

因台灣漁民順口溜「一魟、二虎、三臭肚。」部分民眾認為魟魚平時在海底活動,會接近海域已是生病不健康,為免危害遊客,拉上岸是正常處理方式。

但有學者指出,古氏土魟尾部毒棘無論死體或活體都具毒性,斷尾後毒棘仍會釋出毒性,若是隨意丟棄,沒有處置好一樣有機會傷到遊客;且魟魚在澎湖還是有被捕抓並曬製成魚乾的經濟價值,而墾丁海域的魟魚雖然不常見,但也不代表是到水淺區就是不正常、不健康的個體。

保育人士則認為,魟魚尾端雖有毒,而澳洲「鱷魚先生」案例,也是主動去碰觸魟魚才發生悲劇,少有真實傷人事件。而大型海洋生物只要一上岸,存活率微乎其微。任何魚類活活被拖上岸不是黏膜乾掉,就是窒息死亡。主動攻擊性很低的土魟,棲地在低潮線以下,而非潮間帶,平常平貼在海底,根本不太可能踩到牠,就算鉤子也不見得能拖上來。

保七總隊第八大隊副座倪連樹表示,「這隻魟魚雖非台灣保育類生物,但不論保育與否,依《國家公園法》第13條2款規定,禁止於國家公園區域內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而在國家公園範圍,距岸一海浬內亦不得獵捕魚類等生物。」倪連樹呼籲,若遇類似狀況,民眾應先通知主管機關處置。

魟魚在澎湖還是有被捕抓並曬製成魚乾的經濟價值。朱雲瑋提供

魟魚在澎湖還是有被捕抓並曬製成魚乾的經濟價值。朱雲瑋提供。

古氏土魟小學堂
古氏土魟成體吻肛長可達70公分,尾部毒棘無論死體或活體都具毒性;受驚嚇才會主動用毒棘刺攻擊自衛。生活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20℃均溫海域低潮線以下沙泥質海底,活動力不強,常將身體埋入沙中,僅露出兩眼及呼吸孔,伺機捕食底棲蝦蟹為食。

魟魚毒棘與毒素
海洋生物為適應生活環境,而具各種特殊方式自我防禦,如體內毒素、體表黏液毒素、魚刺毒等。魟魚尾部因保護作用演化出骨質扁平針狀的毒刺,刺呈中空狀,尖端生有兩排小倒刺,毒液屬神經性毒,毒刺本身會隨著成長定期替換重長,替換期常可見新舊兩刺上下重疊並存,甚至三根並存。但毒刺前端有倒鉤,極難拔除,因此漁民在捕獲後就先把魚尾毒刺部分切斷。

魟魚毒棘主體上是由象牙質的骨狀組織構成,毒棘兩側有小鋸齒狀的突出,棘的外層為外皮鞘,內含腺上皮細胞而形成毒腺,魟魚毒素為中性不安定蛋白質(Protein Venom),室溫下放置4-18小時或凍乾後毒性幾乎消失。當魟魚毒棘刺入敵人體內時,外皮鞘會被破壞,而釋放毒液。

【關於軟鯊魚,魟魚尿騷味】
牠們調整肌肉中的阿摩尼亞來適應不同鹽分濃度的環境,也是一般認為魟魚肉有腥臭尿騷味,口感差,買賣不受青睞的由來。

【被魟魚毒棘刺傷臨床症狀 】
傷口劇痛,燒灼感;約1小時後轉變為間歇性抽痛或陣痛。患部腫大,周圍皮膚紅腫,伴隨衰弱、噁心、嘔吐、腹痛、頭暈、痙攣、肌肉麻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心跳加速等症狀,通常在24-48小時內症狀減退;但若未適當處理,傷口極易受細菌二次感染導致潰爛壞死,毒棘刺到胸部或腹部或感染破傷風菌時則導致死亡。

正確急救方式
迅速將血與毒液擠出,利用蛋白質不耐熱的原理,傷口浸泡水溫41- 45℃熱水分解破壞神經毒素,減輕疼痛。浸泡時間無限制,最好30分鐘以上並間隔浸泡,以防燙傷。同時緊急送醫治療,適當消毒處理傷口防止細菌感染。

(資料來源: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

 

 

台灣諺語說:「一魟、二虎、三沙毛、四斑五、五象耳、六倒吊」,但只要不主動攻擊,土魟也非危險生物。

民間公開縣市節能政策評比 新北、屏東、台北列前三

$
0
0
本報2016年1月27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台灣面臨能源轉型的重要關頭,政府終於動起來,行政院大刀闊斧投入30億元,提出「自己的電自己省」縣市節電計畫。民間團體自主成立「能源轉型推動聯盟」監督各縣市的節能政策,並於今(27日)公布評比成績。新北市、屏東縣、台北市列表現最好的前三名,而基隆市、苗栗縣、彰化縣、嘉義縣、花蓮縣則被列為有待加強。

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強調,節能工作需要長久持續,所以評比不看節電量,而是以推動長期節能的治理能力為主。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強烈呼籲政府,應提供地方政府長期常態的資源跟輔導,「不要只是想一次性的撒錢了事」。

由民間團體組成的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公布各縣市節能政策評比。攝影:陳文姿

由民間團體組成的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公布各縣市節能政策評比。攝影:陳文姿

由民間團體組成的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公布各縣市節能政策評比。攝影:陳文姿

由民間團體組成的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公布各縣市節能政策評比。攝影:陳文姿

節電成效需長期   民間強調不以「節電量」為指標

行政院所推出的「自己的電自己省-智慧節電計畫」期程一年(2015年4月~2016年3月),以民生及商業用電節電2%為目標,總經費高達30億元,不過,實際補助金額則視實際的「節電目標達成率」而定。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十多個民間團體自主成立「能源轉型推動聯盟」,六個月來深入縣市政府訪談並分析節能計畫,今宣布最後評比結果。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強調,有些縣市因人口移出而用電量減少,用節電量來評比有不公平之處,且節電政策須長期經營才看得出效果,因此指標是以「地方縣市政府節能的治理能力」為主。

根據能源轉型推動聯盟評選結果,新北市、屏東縣、台北市列表現最好的前三名,而基隆市、苗栗縣、彰化縣、嘉義縣、花蓮縣則被列為有待加強。

縣市節能評比名次 資料來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縣市節能評比名次 資料來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地方政府首度規畫節能計畫   缺乏經驗但有亮點 

雖然以往都以夏季節能計畫,但「這次不一樣」,不僅經費與規模更勝以往,對多數地方政府,也是首度推動整體結構性的節能計畫。

聯盟評選結果,新北拿下第一名,聯盟認為,新北不管在政策擬定、跨局處整合、民間參與、以及長久機制,都有全面思考,也有創意的參與式預算,可說是「地方能源轉型的典範」。

屏東、宜蘭及南投雖然不是六都,資源有限,但屏東縣政府長期推動綠電,已累積相當的經驗;宜蘭則對境內的地熱、節能都有清楚的策略;南投可貴在不倚賴中央一次性的補助,地方已自行編列常態性的節能預算。

此外,台南從法規著手,針對800kwh以上用戶強制要求裝設至少10%的太陽光電系統,高雄則有「能源雲」的規劃,雖然短期沒有顯著效果,但都有長期效能。

但也有縣市缺乏積極作為,聯盟發現有縣市聯絡負責人屢次更換,或是僅更換省電燈具了事,並未帶入長遠治理的量能。

中央計畫僅一年  節能計畫 未來地方是重點

根據能源局於12月進行「自己的電自己省」期中盤點,其中18個縣市4~ 11月累積用電共減少1%,其中14個縣市用電量呈負成長。

2015(4-11月)節電成效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2015(4-11月)節電成效 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

上個月剛參加巴黎氣候大會的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指出,過去都在談中央政府層次的能源轉型,但現在特別強調地方的角色,估計已有1000多個城市已經提出能源戰略,台灣在這波節能行動中,踏出地方節能的第一步,非常關鍵。

經濟部能源局節能組林公元組長表示,「自己的電自己省」計畫只有一年,長期性效果很難顯示出來,因此不再計畫範圍內,不過,經濟部1月也辦了「縣市創意節電競賽」,鼓勵努力的縣市與地方人員。經濟部的縣市創意獎前三名為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

限於政黨輪替,明年計畫能否持續,可能要待新政權決定。對此,能源轉型推動聯盟極呼籲,中央不要一次性的撒錢了事,要提供提供長期常態的資源跟專業輔導,讓地方政府成為能源治理的力量。

縣市節能政策評比項目 資料來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縣市節能政策評比項目 資料來源:能源轉型推動聯盟

 

歌聲像愛黛兒的鳥 科學家認定為新物種

$
0
0
本報2016年1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行蹤隱密的喜馬拉雅森林鶇(Zoothera salimalii)生活在印度和中國東北部,因為鳴叫聲豐富,比其他近似的高山鶇刺耳沙啞的鳴叫聲更具有音樂性,科學家將牠判定為新物種。

攝影:Craig Brelsford;圖片來源: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

喜馬拉雅森林鶇。攝影:Craig Brelsford;圖片來源: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

這樣的發現相當罕見。印度1947年獨立後,這僅是第四次在印度境內發現新鳥種。2000年後,全球平均每年發現五個新鳥種,大部分在南美洲。

「對鳥類學家而言,喜馬拉雅森林鶇的歌聲聽起來像愛黛兒(Adele),但是高山鶇的歌聲聽起來像洛·史都華(Rod Stewart)。」研究作者之一的Shashank Dalvi說。

研究者表示,「高山鶇(Zoothera mollissima)的歌聲沒什麼音樂性,聲音刺耳、嘶啞,混著一點短促尖銳的音符。但是喜馬拉雅森林鶇的鳴叫聲混和著長而渾厚和短促的音符,幾乎沒有刺耳嘶啞的聲音。」

喜馬拉雅森林鶇的學名「Zoothera salimalii」得名自印度鳥類學家Sálim Ali博士。該研究也認定亞種四川森林鶇為新物種。研究者說,中國可能有第四種物種,但特徵尚待描述。

喜馬拉雅森林鶇的鳴叫聲較有音樂性。高山鶇的鳴叫聲較為粗啞。

研究團隊花了六年時間檢視229個物種,比較其形狀、歌聲、DNA和生態學,方確立喜馬拉雅森林鶇為新物種。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國家生物科學中心校友Shashank Dalvi說,可能已經有數百位賞鳥人士看過這個新物種,但因為賞鳥季節的關係,他們可能沒有聽過喜馬拉雅森林鶇唱歌。

居住在樹上的喜馬拉雅森林鶇腿、尾巴和翅膀比高山鶇短,但喙比較長,短腿和尾巴有助牠們在森林裡隱密地移動。「牠們的棲地並不偏遠,至少在印度境內是如此。道路上就可以看到。」Dalvi說。

Dalvi補充,不同於其他新發現物種,喜馬拉雅森林鶇存續未受威脅,在其活動範圍相當常見。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耗水耗能源 中國瓶裝水還能再蓬勃發展嗎?

$
0
0
作者:劉虹橋(環境調查記者、自由撰稿人)

出於對水質下降和污染問題的擔憂,中國的瓶裝水飲用者人數已經達到歷史新高。 瓶裝水已經成為許多城鎮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瓶裝水產業耗費大量水、能源,同時產生大量塑膠廢棄物。圖片來源:saw2th。CC BY-SA 2.0

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來自100座中國城市的3萬名城市居民中,僅有59%的人飲用(煮開的)自來水。 供水行業協會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瓶裝或桶裝水比用民用淨化系統或者家用過濾器淨化的水更受歡迎,成為放棄飲用自來水的居民的首選。 

這得瓶裝水產業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自1990年代中期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瓶裝水已經快速佔領了中國各地區的便利店貨櫃。 

雖然企業領導者和地方政府都對這一現象帶來的經濟增長前景表示欣喜,但瓶裝水產業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沉重負擔以及潛在的商業危機仍有待解決。 

中國水危機是一家駐香港的非營利性組織,主要關注中國水資源短缺給環境和商業帶來的危機,它在 「中國瓶裝水:繁榮還是衰敗」(2015年9月)一文中探討了這些危機和中國瓶裝水產業的發展前景。 

中國是全球瓶裝水消費第一大國 

世界瓶裝水協會(IBWA)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市場消耗瓶裝水總量達3950萬立方米,佔全球總量的15%,成為全球最大的瓶裝水市場。 

報告顯示,瓶裝水已經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快速消費品(FMCGs)之一,複合年增長率達到了18.1%,是全球平均的兩倍還要多。 

然而,世界瓶裝水協會(IBWA)很可能低估了中國市場的實際消費規模。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度包裝飲用水的產量已經達到5560萬立方米,比世界瓶裝水協會的估值高出近2000萬立方米。 

伴隨瓶裝水生產而來的是水、能源和塑料的大量使用 

非盈利環境機構 太平洋研究所在一篇報告中指出, 每生產一瓶瓶裝水需消耗三瓶的水量和四分之一瓶石油。 這一估計值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國家標準相一致,該標準為包裝飲用水的生產設置了取水額能耗限額基準。 

以這些基準為基礎,中國水危機估計為了滿足中國瓶裝水的年生產需求,該產業消耗的水量將足夠灌滿約20個西湖(中國著名的人工湖泊之一);電力消耗則達到870億到1580億千瓦時之間,相當於三峽大壩的年發電量;包裝水用的塑料製品則可以填滿整個金茂大廈(上海著名摩天大樓,高420米)。

增長潛力

中國是全球瓶裝水第一消費大國,但中國人均瓶裝水消費量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9%。 一些人認為,國內外消費率的差異說明中國市場尚未甦醒。

目前,吉林省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飲用水生產力提高 至5000萬立方米 ,西藏自治區(TAG)則計劃提升至500萬立方米 。 考慮到兩個省份當前的飲用水產量,這兩個計劃都相當大膽,它們分別計劃將生產力在原有基礎之上提高12倍和52倍。

2011年,中國出台了旨在控制水資源利用、提高用水效率、遏制水污染的「三條紅線政策」。 國務院2015年4月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又稱「水十條」)也對三條紅線政策做了重申和強調。 新推出的水管理政策更加嚴苛,說明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與水資源管理息息相關。

目前,中國國家政策重點關注降低能源、紡織和農業等主要耗水部門的用水量。 為了節水,中國在這些部門投入了數百萬的資金。 若以噸為單位進行比較,開採一噸煤的耗水量約等於生產同等重量瓶裝水的耗水量。 然而不知為何,瓶裝水產業還在增長。

到2020年,中國的人均瓶裝水消耗量如果能夠達到全球平均水平,那麼該產業的總耗水量增長將超出「全國總用水量」紅線。 即使個別生產企業採取行動提高用水效率並降低用水消耗,但由於行業的總用水量仍會繼續增加,這種努力很可能只是徒勞;瓶裝水產業用水缺乏規範。 這對於其他產業來說是不公平的,在水資源短缺的省份更是如此。

繁榮還是衰敗

瓶裝水產業已經對中國的地下水、 冰川和上游流域造成了壓力。 中國71%的瓶裝水生產都位於「乾旱11省」或「風險9省」 ,這些都是淡水資源稀缺的省份。 中國的瓶裝水中有20%產自北部平原地區,那裡卻飽受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過度開採以及地面沉降問題的困擾。 作為「乾旱11省」,山東以及河南省的缺水程度不亞於中東國家約旦。 但儘管自身高度依賴調水工程緩解用水問題,這兩個省份2012年的瓶裝水產量仍占到全國總量的12%。

正如之前所說,瓶裝水不僅耗水量大,耗能量也高。 中國計劃在2020年之前達成7020億千瓦時的節能目標。 如果能夠改善公共供水,讓自來水適合飲用,那麼瓶裝水的需求量可能會減少。 假設瓶裝水生產能夠就此停止,那麼中國的節能目標就能完成12%到22%。

塑料使用也是一個問題。 在中國,由於塑料回收十分有限,具體數值更是不得而知,再加上瓶裝水生產消費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塑料出現在垃圾填埋場、廢物焚燒站,或是流入河流、海洋、森林和農田等生態系統。 這一切都可能給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進一步的挑戰。 近來,科學家 在中國的食鹽中發現了塑料微粒 。

中國已經到達了一個臨界點。 在通往「生態文明」的路上,中國的環境已經沒有任何可以惡化的空間。 對決策者而言,重新思考瓶裝水相關政策、讓地方與中央政策相協調十分重要。

對瓶裝水品牌而言,公開信息、提高用水效率自然十分重要,但風險已經超出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這些品牌也是時候需要重新思考未來的戰略——中國政府承諾在2020年之前達成自來水飲用完全安全的目標,屆時,中國人是否還會繼續青睞瓶裝水?隨著地下水相關政策變得愈發嚴格,中國政府是否會禁止從水資源短缺地區或脆弱的上游流域開採礦泉水? 巴黎氣候大會之後,所有的氣候行動計劃都必須徹底執行,到時候「第三極」上高端冰川水生產瓶裝水的能力是否會受到威脅? 企業怎樣才能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生產出價廉物美的「綠色」飲用水產品? 與此同時,消費者也應該對自己的飲水行為負起責任。

在一個水資源並不太充足的國家,瓶裝水的未來可能會很不一樣。

都市種菜可能吃下重金屬? 研究實測發現土壤含鉛

$
0
0
科技農報2016年1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楊卓勲編譯;林韋佑、柴幗馨編輯

都市農園近幾年越來越流行,除了可以體驗「自己吃的菜,自己種」的樂趣,也很適合作為親子娛樂空間,教導孩子作物的生長過程和從產地到餐桌的藝術,但利用這些土壤生產的作物,究竟會不會有食品安全的風險?特別是在校園的都市園圃,小朋友常常出現用手沾吮嘴的行為。

都市的土壤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甚至可能有重金屬殘留的疑慮。令人嚮往的都市農圃,是不是反而讓我們長期暴露在污染的風險下呢?有西班牙科學家試圖找出答案。

攝影:Sergio Ruiz;圖片來源:urbanists(CC BY 2.0)

美國的都市農園。攝影:Sergio Ruiz;圖片來源:urbanists(CC BY 2.0)

近幾年由於食安風暴、糧食不足、都市空間計畫等議題興起,提倡農業生產、都市發展、食品安全以及永續概念,使得「都市裡的市民農園」,成為一項風靡全球並逐漸壯大的社會經濟活動 。

許多研究證實市民農園對於環境、經濟和文化都有貢獻,但城市的土壤往往因為眾多污染源、或是過去不良的使用習慣,導致土壤產生危害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這些受污染的土壤被作為都市園圃使用、繁殖種子、或是做為兒童休閒娛樂的空間,都有可能讓人們暴露在污染的風險下。因此,對土壤進行安全性研究分析是確保安全的必要措施。

西班牙的研究團隊,針對不同的都市農園的土壤進行重金屬物質檢測和物理化學分析,以評估土壤中的重金屬物質對人體健康的風險。此外,他們還透過兩種情境設定,測量在不同的情境:1,成人在市民農園耕種;2,幼童的休閒娛樂場域,兩種情況下暴露在重金屬危害下的潛在風險。

科學家根據污染物在環境中的總濃度,計算出風險評估模型。研究結果指出,都市農園土壤中,重金屬含量並未超出危害人體健康的最大劑量;而土壤中部分重金屬如鉻和鉛,確實為都市土壤的主要污染源。

這份結果可以提供科學家針對污染的土壤,進行生物復育的策略目標。不過該團隊並非以真正被人體吸收的有害物質濃度,做為評估依據。

此外,都市農園土壤的元素種類及其含量濃度,會因為不同地點的不同歷史用途,存在顯著的差異。例如馬德里社區(Community of Madrid)的市民農園之土壤含有較高含量的銅、鉛和鋅。

目前,研究團隊也針對土壤中碳酸鈣含量進行研究,同時針對主要的污染源,擬定策略及發展技術,來管理和整治遭污染的城市土壤。

 

※ 本文轉載自 科技農報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核能大國風向轉! 法國立法極力發展再生能源

$
0
0
本報2016年1月28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去年12月,聯合國在法國巴黎舉辦氣候大會(COP21),各國達成具歷史意義的巴黎協定,決議擺脫化石燃料,走向低碳世代。

為了能引領這次大會順利達成協定,法國卯足全力,當年7月便通過極具野心的法國能源轉型法案(ENERGY TRANSITION FOR GREEN GROWTH ACT),將目前的核能發電佔比從75%大幅下修到50%,並極力發展再生能源。核能大國法國風向大轉,引發各界注目。

「你們也做得到!」  法國示範再生能源之道

通過法國能源轉型法後,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身為COP21主辦國,法國希望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能源多元化與再生能源發展上都有示範作用,藉此告訴其他國家:「你們也做得到」。(原文:Since we are hosting COP21, we must be able to tell the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and the new emerging powers: "You can do it too".)

法國能源轉型法2015年八月生效。

這項法案設下許多能源轉型目標,包括:

  1. 溫室氣體減量2030年排放量比1990年標準減少40%
  2. 發電量配比:核能佔比由目前的75%降至2025年的50%,再生能源則提高,2030年達到40%。
  3. 發展再生能源:提升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耗的比例, 2020年達23%,2030年至32%。
  4. 碳稅:2020年碳排放稅提高至每噸56歐元(約2000元台幣),2030年再提高至每噸100歐元(約3580台幣),但降低能源轉型相關的產品與服務稅率,以減低(補償)民眾、企業負擔。
  5. 2050年整體能源消耗量比2012年減少50%。
  6. 2030年化石燃料消費量比2012年減少30%。

法國再生能源發展現況 左:風力發電。右:太陽能。圖表來源:2014年法國電力報告

法國再生能源發展現況。左:風力發電。右:太陽能。圖表來源:2014年法國電力報告

不僅如此,本法案也通過許多修正案,在老舊建築翻修,鼓勵清潔能源車輛、廢棄物回收、綠色融資等都提出具體措施。例如:2016年起禁止提供塑膠袋、2030年提供7百萬個電動車充電站、以及2016年的能源券試驗計畫協助弱勢家庭支付能源費用等。

核能大國的再生能源之路  突破價格與政治

雖然能源轉型計畫是全面性的,但大眾的焦點還是放在為何法國願意不再主力發展核能,而走向再生能源。

法國再生能源產業對外貿易召集人讓.巴朗德拉(Jean Ballandras)攝影:陳文姿。

法國再生能源產業對外貿易召集人讓.巴朗德拉(Jean Ballandras)攝影:陳文姿

法國再生能源產業對外貿易召集人讓.巴朗德拉(Jean Ballandras)日前來台分享法國能源轉型經驗時,他告訴大眾,再生能源的價格已快速下跌,去年摩洛哥風能的招標價格每千度是28歐元(約1000元台幣),阿拉伯聯合國大公國的太陽能每千度是56歐元(約2000元台幣),即便是與核能跟化石燃料相比,再生能源價格都極具競爭力。

不過,巴朗德拉也坦承,能源轉型除了價格因素,還有高度的政治因素。法國能源轉型法中就將核能發電容量上限定在目前的63.2GW,意即未來如要啟動新核電機組,就必須先關閉相當容量的核電老舊機組。要達成這樣的決定,對長期能源價格偏低、還出口電力的法國並不容易。

巴朗德拉說,這其中,除了政府由上到下的政治意志,也有不少從下而上的民間觀點。

全國能源辯論八個月  提升民眾參與

巴朗德拉說,法國政府面對重大建設或決策時,便會啟動公共辯論的機制。民眾並非只能在「同意」或「不同意」中抉擇,而是藉由討論,提升社會參與關注,並分享觀點。

這場「全國能源轉型辯論」(Débat National sur la Transition Energétique ,DNTE)長達8個月,從2012年11月底進行到隔年7月,不過,最後達成的總結報告,卻遭到企業界強力反對。延了一年,2014年7月,內閣才提出法國能源轉型法案草案。最後在2015年7月底,離氣候大會召開不到五個月的緊迫狀況下,國民議會與參院終於通過能源轉型法

曾在法屬留尼旺島(La Réunion)進行再生能源創新科技計劃的巴朗德拉對再生能源深具信心。他表示,法國海岸線長,已經發展海洋溫差發電、海水空氣調節(Sea Water Air Conditioning, SWAC)、潮汐能、離岸風機等技術。加上許多法屬島嶼都在發展再生能源與獨立電網,台法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期望未來台法能展開再生能源交流與合作。

法國再生能源發展現況, 左:再生能源的類別及比重。右:再生能源約佔總電力需求的20%。圖表來源:2014年法國電力報告。

法國再生能源發展現況, 左:再生能源的類別及比重。右:再生能源約佔總電力需求的20%。圖表來源:2014年法國電力報告。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檢討柯P「田園城市」政策 民團只給及格分數

$
0
0
本報2016年1月28日台北訊,鄒敏惠整理報導

柯P當選台北市市長後,兌現競選承諾的「田園城市」政策,民間團體相當肯定市府團隊的努力,但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揚志彬秘書長認為僅達60分的程度。27日上午在台北市政府市民廣場,由民間團體、社區工作者、市民所組成的「都市農耕網」,召開記者會,提出建議與應精進訴求。

圖片來源: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圖片來源: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台北市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府外召集人陳彥良表示,自去年起,北市的都市農園遍地開花,KPI成效提升,但表面的建設與數據未能反映田園城市的核心價值。

陳彥良說,參考首爾、西雅圖等各城市推動都市農耕議題,皆有專責的單位,以及充份讓市民共同參與。而在台北市田園城市實踐體系的過程中,民間相較走得比政府前面,市府應與民間團體共同成長與努力,發揮1+1>2的成果。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分會長張菁砡也強調:「生態城市不是只有綠美化。田園城市是個城市轉型的機會,讓我們思考生態的價值。我們願走在政府的前端,但是政府要開啟大門,與人民互動。」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賴曉芬秘書長也到現場呼籲,小田園計畫不單只是教學生們種菜,更應談低碳、減少廢棄物、減少排放的食農教育意涵,進行師資整合培訓。台北市作為首善之都,對於田園城市的想像與高度不應該被侷限,台北客家農園老師林朝棟表示,食農校育並不難,只要走到戶外、實際行動,就可以將城市美好的綠地做為環境教育的場所。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的林邦文副理市長認為,過去社會風氣對於柯P田園城市政策的批判實在太「友善」了,市民應該要好好監督各局處官員,別亂花這7000多萬的預算,讓政府作些粉飾門面的政策。

綜合各團體的聲音,「都市農耕網」發言人陳沅蓀提出兩大訴求:

第一,「成立專案辦公室或統籌單位」,有效整合市政府的資源,同時與民間定期開會討論。

第二,「開放田園城市的預算,讓市民參與」,於今年三月前舉辦民國106年預決算共識工作坊,公開相關訊息。

最後,都市農耕網參與者劉哲瑋呼籲:「市府若願意落實民眾參與的精神,應從3月開始邀請市民辦理田園政策願景活動討論並共同預算編列。在公開、透明化的過程當中,由市府於民眾共同討論。」

圖片來源: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圖片來源: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新科立委】讓台灣青創走向世界 余宛如力推公平經濟

$
0
0
本報2016年1月29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編按:即將上任的余宛如,名列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第八名,推廣公平貿易與社會企業多年,是年輕一輩代表。她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環境保護可以是經濟轉型、創業投資、社會企業、食品安全、性別平等…,需以創新思維與當代連結。而食安、食育也將是其未來問政要項之一,將會和同黨委員吳焜裕合作倡議。

余宛如精神奕奕地走進來,社企聚落的工作人員體貼端來香醇的咖啡,一室馨香,她開心地分享去年12月濾泡式掛耳隨身包榮獲中焙綜合豆組第一名的欣悅。去年5月,原行政院長官邸活化變身社企聚落開幕,推動公平貿易多年的生態綠接下營運管理工作,期待打造一個真正匯聚社會創新能量、提供台灣社會企業圓夢的平台。

同年,余宛如多年經營與推廣的公平貿易,在台北市政府的參與下,開始推動台北接軌國際、成為公平貿易的亞洲之都,而台灣公平貿易推廣協會也正式成為國際組織的一員,觸角向世界展開。

生態綠,從創辦到上創櫃板,余宛如一路走來,深知創業過程所要面臨的層層挑戰考驗,進入國會在即,辭去董事長一職,「做的比說的多」她明快俐落且充滿活力的實幹個性,亦將展現在其問政的幾個主要訴求:青創、社企、食安、性平等方向。

余宛如精神奕奕地談述預計推動的工作規劃

名列民進黨不分區第八名的新科立委余宛如,問政重點將展現在在青創、社企、食安、性平等面向。圖片提供:余宛如。

政治不是偶遇

最初被新創界的友人推薦給民進黨參加海選,名列不分區立委第八順位。相信公平存在所有產業當中,抱著推廣公平貿易進入政治領域討論的理念,余宛如極致地決心一搏。自承其實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立法院擔任國會助理,「很喜歡接觸基層,追求知識,不打嘴砲,想要了解政治、參與社會改變,並不一定要成為政治人物,但有種使命感,一直推著你走。」她回想。

2010年赴英國攻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飲食人類學碩士,有次參加倫敦公平貿易城市的支持者大會,遇見支持公平貿易的英國綠黨女性國會議員,見識到可倡議的多元面向,讓余宛如開始慢慢改觀,能夠想像公平貿易走進政治,可能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當今政經趨勢,多國針對公平貿易已提出相關國內外政策,比如歐盟於2014年1月通過公平貿易採購法,公部門編列預算時,會有一部分比例採購具有公平貿易認證的產品,平衡失衡的南北與經濟發展;同年11月,澳洲外交部公布一項為期四年的「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公平貿易援助」計畫,企圖銜接區域性的新夥伴關係。

看見公平貿易在政治領域的突破,加上英國的經驗產生認同,「只要能為公平貿易發聲,做應該要做的事。」因此,當回國後受到台灣綠黨的邀請,投入2012年台北市分區立委選舉,為仍是弱勢的公平貿易運動發聲,雖然缺乏資源與資金而落選,不過,體認到不因政黨較小,還是可以關注到弱勢,發揮幫助的力量,2012、2013年接連兩屆擔任共同召集人,至2014年因專注在生態綠的業務發展,才沒有參與黨務。

年輕人其實想打世界盃

被民進黨提名,先是感到驚訝,戰戰兢兢上任乃志在「做人民的大聲公」,「民進黨辜負過人民的期許,曾經跌倒再站起,歷經反省改革,一定謹記教訓,」她誠實道;公平貿易之於余宛如、如同空氣與水,如今換個場域實踐,希望為青年打造一個公平的創業環境而奮鬥。談到台灣現實:求生存,她如此強調,這幾年與許多積極創業的年輕人接觸,滿載希望、熱情、創意卻處境艱難,不得不出走、或低頭屈就於現實。

台灣創業的法規與環境,都還是製造業思維。年輕人想打的是世界盃,但往往就被陳舊的法規與環境綁住。因為創業艱辛、一路體嚐人情冷暖的余宛如說:「多痛,為台灣的困境、也為創業家感到切膚之痛」如何創造可以與國際接軌的公平創業環境,讓台灣想投入新創的年輕人不要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上,是多元奔放的新創產業迫切需求。

所以,新創產業、社會企業,將是她關注的重點議題。競爭環境已轉變,不能再守舊於節省成本的經營模式,一昧壓低成本,食安出問題、勞動被剝削、環境有污染,都是可預期的連鎖反應,「台灣的經濟轉型,有賴於一個兼顧公平性的市場機制,更快更新產業結構與類別、讓產業創造價值、把國際化帶回台灣。」余宛如分析說。

另一方面,她還認為未來會是一個女性發光發熱、愈顯重要的時代,承擔更大的責任,且女性特質正是地球生態的原生意識,不製造對立衝突,而建設共生和諧。近年來常為高階經理人、企業主上課,意外發現,她們很想為社會做更多事,如何提供女性愈加廣闊的視野,促進培力其永續發揮的職涯空間,性別平權亦是去年剛當上母親的余宛如尤其感同深切的著力點之一。

公平貿易的公平、透明精神,期待在國會開花;經濟轉型新創產業,打造年輕人多元奔放的藍圖

公平貿易的公平、透明精神,期待在國會開花;經濟轉型新創產業,打造年輕人多元奔放的藍圖。圖片來源:Unitarian Universalist Service CommitteeCC BY-NC-ND 2.0)。

素人新生代  有話直說

初始,為了推展公平貿易,700多場演講,讓余宛如從緊張轉變到從容自如,創造公平貿易的專業論述;到了政治舞台,不變的仍是實踐公平貿易公平、透明的核心精神,才36歲的她,疾呼時局關鍵在「思維要改變」。試想在一個公平的文化裡,產製流程透明,且人人得到公平的分配及對待,形成善的循環,或是以循環經濟的視角、把過去眼中的廢棄物轉化成可利用的資源,怎不令人期待?

或像食安問題,余宛如補充解釋,政府把關只是市場裡的一個環節,消費者也應深刻反省,食物價格其實是反應了世俗價值,總希望物超所值又便宜,鮮少去主動理解除了生產成本之外,它的社會成本、環境成本;習慣被化學味道餵養,不肖業者為了迎合大眾需求想當然爾會造假,劣幣驅逐良幣,因為「土地污染、食安威脅、醫療成本、勞動條件......,我們在追求銅板經濟、廉價的同時,又付出了什麼社會與環境的代價?」歸納回到倫理消費的改革,她一再邀請公民隨時參與。食安和食育,問政要項之一,將會和同黨委員吳焜裕一起合作倡議。

跳脫線性思考,環境保護在腦袋裡轉呀轉,她說,可以是經濟轉型、創業投資、社會企業、食品安全、性別平等……,一起來創新思維與當代連結。

變動風電、智慧電網、需求反應:丹麥能源轉型概述

$
0
0
作者:瓜南

丹麥的目標:2050全面廢除化石燃料

丹麥的轉型目標是2050年全面廢除化石燃料的使用,改採百分之百的再生能源系統來支撐持續的經濟成長與舒適的生活。在此之前,2020年要讓電力消費量的50%產自風電、20%來自生質能,2030年棄用煤電,2035年便會採用百分之百的再生能源發電。除了能源效益外,丹麥選擇風能與生質能作為綠色轉型必需的重要能源。對丹麥而言,完美的能源轉型除了力求轉換成綠能系統,也要同時保障能源安全、對抗暖化,更要在轉型中施行綠色增長戰略:投資綠色科技與培植企業,使之既領先全球,又增加就業機會。

丹麥的轉型目標。來源:丹麥清潔能源發展之路,Danish Energy Agency。

丹麥已向歐盟承諾,以2005年為基準,要在2020年前降低2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種高標準在歐洲是數一數二。它的碳排量在90年代時曾高達7500萬噸,此後逐漸下降。若政策不變,未來的碳排量亦持續滑落,直到能源轉型成功後的1000萬噸左右。

左圖是丹麥碳排量的歷史與短期預估。右圖是丹麥碳排量的2050年預估。來源:The Danish Climate Policy Plan,the Danish government

零核的未來

丹麥的能源系統中也曾使用許多煤炭,但比例會逐漸降低,生質能與能源效益貢獻卓著。依丹麥的轉型策略,未來十年可削減33%的化石燃料用量,降低依賴。依丹麥的官方估測,再生能源的比例由1980年的3%升至2010年的19%,在2020年前持續升至33%,也就是三分之一的能源將主要由風能與生質能提供。在廢除化石燃料的能源組合中,核能依然缺席:丹麥的核電廠與離岸風場興建成本差不多,但前者的不確定性高多了,芬蘭的Olkiluoto核電廠3號機即是興建進度延遲與預算超支的例子,此外核電廠全日全速運轉的偏好也不適合與變動的風能搭配。

對世界核能協會而言,由於丹麥電網與鄰國相接,故由鄰國輸入的核電量——儘管比例遜於風電——依然算成丹麥的消耗電量。不過依照丹麥政府的能源戰略與它對核電的評價[註1]來看,零核是難以動搖的國家政策。


化石燃料的比例在丹麥能源生產量中逐漸降低。來源:ENERGY IN DENMARK 2013,Danish Energy Agency。

分散式發電系統

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與對核能安全的恐懼讓丹麥轉向於探索風能。反核與擁風的社會影響了政府,在1988年時立法禁用核能,也連結起社運人士與科學家,促進新式風能科技的發展。丹麥電力系統曾由大型集中式熱電廠主宰,但卻已進化成讓分散式與集中式電廠並存:約有1000個基於天然氣、廢料、沼氣與生質能發電的汽電共生廠(CHP)、工業用和在地化電廠,與5200架風機及92000塊太陽能面板彼此串接;另有16座集中式電廠,採用煤、天然氣、燃油與生質能發電。

從前的丹麥是由接近工業區與城市的少數集中式電廠來供電。但現在,朝分散式發電演化的系統內,已有許多風機與在地的CHP廠供電。來源:The Danish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ing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Agora。

綠電量看漲

根據丹麥的能源戰略,生質能與風能在初始能源消耗量中的比例將不斷攀升,但這樣的成長趨勢需要政府強大的決心與友善的法案來扶持。

左圖顯示的是初始能源消耗量中的再生能源組合,可見生質能與風能為大宗。右圖則顯示政府的意願與持續的挹注會強烈地影響再生能源成長的幅度。來源:Energy Strategy 2050 

2014年,丹麥的風電量佔全國用電需求量的39%,此比例屬全球最高。它的每年停電秒數偏低,去年的平均只有15秒(註2,註3)。丹麥有兩個電力的子系統:日德蘭半島與菲因島組成的西丹麥,電網接向歐陸與北歐,以及主要由西蘭島構成的東丹麥,電網接向瑞典;東西兩邊由直流電線相接(註4)。西丹麥的用電需求與再生能源發電量都比較大,在2014年共有1230個小時產出超過需求的風電量。丹麥的負電價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別有15小時、33小時、39小時、46小時,這是源於丹麥與北德在冬天時產出的大量風電。儘管負電價對消費者有利,但發電商蒙受損失,這項挑戰需要兩國擴張電網來解決。

丹麥逐年的發電量中,風電的比例越來越高。來源:A Snapshot of the Danish Energy Transition,Agora

整合飄忽不定的風能

既然風是時有時無的自然資源,丹麥如何在電網中整合高比例、多變化的風能呢?

與鄰國的電力交換是應付高比例風電入網最重要的工具。丹麥的電力進出口是為了調節國內電網的供需,而不是因為缺電才進口。丹麥尖峰需求有6GW,與挪威、瑞典、德國相連的淨電力傳輸容量就有6.4GW。丹麥能在風能發電量高時出口電力,也能在風能發電量低時進口電力,過多的風電量透過跨國電網出口有助穩定電網。丹麥藉著北歐電力池與挪威、瑞典相連,讓後者的水力設施成為風電的儲存場。不過丹麥與德國間產生的出口瓶頸倒是個新問題:北德風勁之時,自己的風電量也很多,便沒有容量來吸取丹麥的出口電量。不過雙方的輸電系統商認為這個問題將來會被解決。

風電量大時,整個電力系統需彈性備戰(註5)。除了出口到鄰國、降低傳統電廠的電量,也可以增加當地住宅的電力消費量:意即在電量大而電價降低的時刻,電動車、電暖器等設備開始自動充電,消費者享有低價時也平衡了電網供需。截至目前,丹麥內部的電網擴張用以應付越來越多的風電一直是足夠的。電力系統也可以選擇棄風,對新式風機而言,風電量過剩的問題不在於技術而在於經濟損失;當能源系統的其他部分更有彈性時,可將這個問題最小化。

電動車的普及能夠降低柴油與石油的消耗量,還能作為再生能源的儲電場,再將電賣回電網。電動熱泵也降低了暖氣原本所需的石油消耗量。理想中,它們能協助增加需求電量以平衡風電供給量。大多數的汽電共生廠(CHP)中有儲熱系統,儲熱也可以增加電網的彈性:在風電量大時從儲蓄池中供熱給消費者且減少供電,在風電量小時則協助供電。丹麥2014年的電力消費量比1990年相比增加約13%,與2008年相比跌了7%,跌幅是基於工業電力消費量降低之故。電力需求量的未來預測將依能源效益的效果與新設備(電動車、熱磊等)的用電量而定。

然而,隨著電動車與熱磊的普及,用電量將大幅上升。也就是說,轉型為一個能整合風電的智慧電力系統,需要隨之擴充電網與建造更多發電容量。讓電網變得更有彈性以即時反應供需,又準備充足的發電與傳輸容量,是能源轉型的兩項重要議題;第三項則是讓居民願意接受相關設施,另有專文敘述。

隨著電動車與熱磊的普及,用電量將大幅上升。來源:The Danish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ing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Agora。

智慧電網與智慧住宅

前述的分散式發電廠與智慧電網都是再生能源發展的基礎。丹麥政府在2013年時施行「智慧電網戰略」:消費者不但能在遠端遙控家中的電錶,也能以每小時為單位購電。2020年前,智慧電錶須在全國消費者中普及,故每年將安裝20萬至30萬個。過半數的消費者已能從遠端讀取每小時的智慧電錶數據。儘管智慧電錶需要額外成本,仍能讓消費者獲益,尤其是選擇按小時計電費的那些人。

根據丹麥國家電網公司(Energinet.dk,屬於丹麥氣候與能源部)的擘劃,太陽能板、電動熱泵(取代燒油的熱水器)與小型CHP設備(供應暖氣)能協助新式住宅成為零耗能的再生能源儲存場。未來的智慧住宅設計也能讓住戶輕易地控制耗能量。他們可藉手機、筆電來開關空調、冰箱、洗衣機等耗能產品,也可預先設定在風力強、電價低的時段內使用這些設備。電動車亦如室內產品,可用手機軟體設定在低價時段內充電之。這種依供給電量來調控需求端的模式被稱為需求反應(Demand Response),不但能平衡電網的供需,也能協助消費者省錢。若要讓家家戶戶享受到需求反應的好處,則需要智慧電網的普遍鋪設。

未來的再生能源系統將有三種特性:變動的生產量、強壯的跨國智慧電網與需求反應。在智慧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的變動性不成問題。智慧電網與發電端相連並大量輸電至國際市場,再從最便宜的源頭購電,輸送至消費者的智慧住宅。來源:Energinet.dk on Youtube

綜上所述,對丹麥而言,未來的再生能源系統將有三種特性:變動的生產量、強壯的跨國智慧電網與需求反應。丹麥的能源轉型是以高漲的環保意識與強大的社福制度為前提,再由政府打造出因地制宜的能源系統。能源轉型不只講究培育出價格合理的能源組合,也考慮到丹麥在相關產業裡的國際競爭力。研究丹麥,不是為了將它的轉型方式與組合完全複製於台灣,也不是要以兩國殊異之處否決轉型在台灣的可能性。期待台灣政府能藉丹麥的前瞻來計劃轉型目標,趁早準備再生能源所需的電力建設與法案,積極規劃出適用於本地的能源組合。推展再生能源是微小的台灣向世界發聲的前衛做法,期待台灣政府勇於任事,讓我們成為亞洲的綠能之島。


註1:energy strategy 2050

註2:各國停電分鐘數比較:German grid keeps getting more reliable 

註3:丹麥2014年的停電平均時間為15秒

註4:丹麥跨國電網


丹麥跨國電網。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

註5:丹麥現有與預估各種整合風電入電網的方法:

圖片來源:The Danish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ing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y,Agora。

罕見氣候巧合? 澳洲千年森林自燃 僅存老樹燒光光

$
0
0
本報2016年1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澳洲塔斯馬尼亞世界遺產森林發生大火,千年老樹和泥炭地被燒得焦黑。塔斯馬尼亞大學環境變遷生物學教授David Bowman指出,這種種氣候事件過去都發生過,但是非常罕見,可能千年才發生一次。

Greens MPs(CC BY-NC-ND 2.0)

空拍澳洲塔斯馬尼亞島上的原始森林。圖片來源:Greens MPs(CC BY-NC-ND 2.0)

古森林無法重生 懷疑與氣候變遷有關

岡瓦納古大陸塊上僅剩的比爾王松和鉛筆松生態,以及澳洲唯一的冬季落葉喬木南山毛櫸皆被破壞殆盡。

不同於澳洲的桉樹林,這些植物並未演化出浴火重生的能耐,一旦燃燒就會死亡,因此他們生長在潮溼難以起火的澳洲中部高原。但是一次異常乾燥的春天和夏天卻讓最潮溼的雨林和和高緯度沼澤也變成火種,上週一場反常的乾燥雷暴則成了災難的導火線。

這波森林大火前,剛好同時發生印度洋偶極震盪和太平洋聖嬰現象,惡化了火勢。印度洋偶極震盪的冷卻效應讓塔斯馬尼亞原本多雨的春季異常乾燥,聖嬰現象則延長了乾熱的夏天。

這些自然現象每數十年發生一次。過去也曾同時出現過,但沒有發生過森林大火。「我們不得不懷疑這和氣候變遷有關。」Bowman說。

森林火災將越來越頻繁 威脅世界遺產

在澳洲大陸和全世界其他地區,森林火災的發生頻率隨著氣候暖化升高。氣候變遷的徵候之一是,這些火災是風暴,而非人為引起。

澳洲國家大學生態學和保育生物學教授David Lindenmayer指出,氣候模擬預測雷擊現象將會越來越頻繁。1993年至2003年間,塔斯馬尼亞公園與野生物管理局記錄下17次雷擊引起的火災,下一個10年間增加到30次。

氣候變遷現在不只威脅全世界的珊瑚礁,也威脅其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塔斯馬尼亞公園與野生物管理局在一份世界遺產火災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之下,雷擊不應再被視為天災,而且是該世界遺產森林最主要的威脅。

Bowman認為,這意味著岡瓦納雨林將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中繼續生存。塔斯馬尼亞雨林和大堡礁同病相憐,都是消失中的淨土。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2年將島上150萬公頃的面積劃為世界遺產。

電動車挑戰五日環台 充電站不足成最大考驗

$
0
0
本報2016年2月1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第一屆電動車環台Party於上月27日中午從台北101大樓出發,於今(1)日中午返抵101大樓,結束五天旅程。活動主辦人、「綠動未來」創辦人劉小麟表示,此活動除了想讓各地民眾見證電動車環台沒問題,也為參加6月西班牙舉行的世界電動車環球賽熱身。

這次參加環島的車款分別是美國進口車特斯拉TESLA Model S、國產車代表納智捷Luxgen 商務車M7 EV+以及日產Nissan Leaf輕巧通勤車,三台都是純電動車。其中,納智捷與日產是都市用車,每次充飽只能跑150公里,充電站設備不足成了最大的考驗。

劉小麟說,已將各地充電站狀況記錄下來,提供全台想趴趴走的車主參考,未來將辦更多電動車環台體驗,帶起電動車風潮。

環台電動車經過五天返抵台北101 攝影:陳文姿

環台電動車經過五天旅程返抵台北101。環台電動車為右起三輛。攝影:陳文姿

充電站不足  環島規劃無法隨性

這次參加環島的車款中,「特斯拉」號稱是電動車界的超級跑車,每次充電可跑480公里,環台不成問題;但納智捷M7 EV+與日產Leaf續航力僅150公里,在充電站不足的情況下,還要供三台車充電,難度更高。 

劉小麟說,西部新竹、苗栗、雲林、嘉義、高雄與屏東都沒有公共充電站;東海岸更缺,台東、花蓮、宜蘭則均無公共充電站。有些私人充電站願意提供借用,都找不到充電點時,就只好去汽車廠、警察局、消防隊充電,或晚上在民宿充電。他們會將這些願意提供充電的地點整理出來給大眾參考,讓未來電動車主環島行更方便。

充電站是環島行的重要關鍵。日產Leaf的車主楊玟淵表示,不可能每次充電都剛好是午餐時間,只能買好便當,慢慢等充電。電力不足又找不到充電站時,就只好去警察局或消防隊求救。但使用一般電源充電耗時很久,這都是電動車環島無法隨性之處。

三台電動車主環台途中,應邀參加宜蘭踩街活動。圖片來源:劉小麟。

三台電動車主環台途中,應邀參加宜蘭踩街活動。圖片來源:劉小麟。

劉小麟說,這次活動除了要讓國人看到,電動車也能環島,更希望帶著國人研發的納智捷Luxgen M7 EV+參加6月西班牙舉行的世界電動車環球賽,挑戰台灣電動車首度80天穿越20國、25,000公里的綠能長征,不過經費還在籌募中。

電動車推動障礙多  想「綠」也買不到

劉小麟說,早先幾年看著國內電動車一直做不起來,覺得很火大,因此決定跳進來這個市場,想辦法促成國內的電動車發展。

他表示,國內研發的電動車僅有少量供民眾購買,進口車商看到國內政府沒有補助,不是不願進口,就是不想促銷;加上銷售員偏好賣汽油車,這些都是造成國內電動車市場萎靡不振,想買都未必買得到的原因。

不過,劉小麟也承認,電動車銷售確實有障礙,都會地區許多社區大樓管委會不願裝設充電站,想推動環保減空污的人士也無法購買電動車。

台灣不僅公共充電站少,還會發生充電停車位被一般汽車占用的窘狀。攝影:陳文姿

台灣不僅公共充電站少,還會發生充電停車位被一般汽車占用的窘狀。攝影:陳文姿

電動車主楊玟淵買的是展示車,他說,喜歡跑步,想給小孩好空氣,所以才選擇電動車。除了有心,楊玟淵也很務實,計算過保養費、燃料稅、電費等,考量展示車售價低,五年就可回本,才說服家人買下電動車。

楊玟淵認為台灣電動車難推動的原因在充電站跟價格。續航力不是大問題,有快速充電站的話,僅需十幾分就可以充飽電池,等於是跑一百多公里後,休息十分再上路。不過,全台僅有兩個快速充電站,看到日本到處都有,感慨「太不可思議」。

汽車充電站APP plugshare。橘色為快速充電站,綠色為一般願意提供電源地點。 左:台灣,右:日本 圖片提供:楊玟淵

汽車充電站APP plugshare。橘色為快速充電站,綠色為一般願意提供電源地點。 左:台灣,右:日本 圖片提供:楊玟淵

 

Viewing all 1985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