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海岸管理第一步 內政部公告「海岸地區範圍」

$
0
0
本報2015年8月2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海岸管理法》已於2月4日公布實施,依法中央主管機關內政部應於六個月內劃定公告海岸地區,界定範圍後以利海岸資源調查、資訊蒐集或整體規劃作業。趕在法令規定內搶灘,內政部於本月4日依海岸管理法公告「海岸地區範圍」,交由有關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有關鄉(鎮、市、區)公所分別公開展覽。

海岸地區範圍圖。圖片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圖資。

依據《海岸管理法》第2條規定,海岸地區包括「濱海陸地」及「近岸海域」兩部分;濱海陸地是指平均高潮線至第一條省道、濱海道路或山脊線間的陸域為界線;近岸海域則以平均高潮線往海洋延伸到30公尺等深線,或平均高潮線向海3浬涵蓋的海域。

內政部已將海岸地區範圍圖資上網公告。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海岸地區的劃設是界定《海岸管理法》的適用範圍,尚未直接限制或禁止區內相關利用行為。

營建署強調,劃設範圍不代表限制,而是作為海岸資源調查規劃及未來推動整合管理之參考。至於相關的管制規定,則將於「整體海岸管理計畫」、「海岸保(防)護計畫」時討論確定;無論是計畫規劃、審議及核定等相關程序,也都須依《海岸管理法》規定,實踐民眾參與機制,廣大徵求各方意見。

而在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海岸地區範圍」公展期間,各機關團體及民眾如有符合「海岸地區劃設原則」或基於海岸保護、防護需要之範圍修正建議,都可透過直轄市、縣市政府彙整相關意見,做為研訂整體海岸管理計畫之檢討及參考。

營建署表示,公告海岸地區範圍僅是法案上路後的第一步,尚有諸多內涵需進一步擬定。目前已著手辦理施行細則(草案)等相關子法及整體海岸管理計畫規劃作業,接下來將召開相關會議研商。


地熱發電行不行? 宜蘭利澤案環評仍無共識

$
0
0
本報2015年8月20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國內地熱能開發腳步仍在試驗階段,遲遲無法進入大量開發。反核人士高成炎決意以民間力量自組公司在宜蘭開設民營電廠「利澤地熱發電廠」。本計畫將以十年內分三階段開發101MW,完成後可緩解台灣缺電問題,但計畫目前停留在中央環評。

這是國內第一個深層地熱(深度約3~6公里)開發案,也是第一個民間地熱商業模式運轉的案例,如能成功,未來民間將可依循此例開發地熱,具指標性意義。但也因無前例可循,在深層鑽井技術及安全上,均無明確數據,環評委員不敢貿然通過本案。19日環署召開第三次小組環評審查會,仍無法達成共識。最後決議另開專家會議。同時本案將由環評大會決定是否進入二階環評,或再進行第四次審查。

由反核人士高成炎以民間力量籌設的「利澤地熱發電廠」,因無前例可循,不確定性太高,第三次環評審查會仍無法獲得所有環委的共識。攝影:陳文姿。

技術疑慮將由專家會議釐清

「利澤地熱發電廠」計畫位在宜蘭五結鄉的利澤工業區。總開發面積1.49公頃,開發單位是蘭陽地熱公司,董事長高成炎是國內知名反核人士。本計畫將以三階段開發,2016年先做第一口試驗井1MW,之後逐年擴大,預計2018年達到11W,在2025年擴大至101MW。依高成炎估算,完工後每年供電將近8億度(註)

「利澤地熱發電廠」計畫位在宜蘭五結鄉的利澤工業區。圖片來源:環評報告書。

地熱發電不受天候影響、可24小時穩定供電,是少數能做為基載電力的再生能源,但國內地熱發展緩慢,據經濟部能源局2014年能源產業技術白皮書,計畫2016~2020年擴大調查深層地熱潛能區,並完成初步評估;2021年後才開始進行深層地熱發電示範。民間業者這次搶先政府進度,反而引來環評委員疑慮。

爭論點在地質資料不足,恐污染地層、誘發地震,或因地震引起斷管釀災。高成炎表示,將採新技術CEEG工法,不抽地下水,水會延管線循環使用,並找來鑽井及地質專家說明,表示技術可行且安全無虞。但因涉及專業,國內無案例,開發方也提不出地層資料,環委無法證實開發單位的說法。

高成炎表示,將採新技術CEEG工法,不抽地下水,水會循環使用。圖片來源:環評報告書。

地質學者:每個階段都需要突破

會後,記者詢問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陳文山表示,每個階段都需突破,中油在台灣西部挖過五公里深的井,技術上沒問題。今年科技部也將在宜蘭三星打三公里深的井進行評估。業者沒有資金做探勘,直接選地熱資源豐富的地方,選錯點會導致成本增加。至於地震,五公里算淺層地震,影響不大。

而大家擔心地熱探勘引發地震,陳文山解釋,這視使用方法而定。抽取大量地下水,或灌注大量的水,確實會擾動,但一天數十萬噸都在容許範圍內,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因開採頁岩油,一天灌注60萬噸,確實有危險,已決定立法加以規範。

1981年台灣第一個地熱發電廠在宜蘭清水運轉,最後因出水量下降等問題而終止;2013年工研院研發團隊也置入50kW雙循環地熱發電機組,供應地熱園區用電。陳文山表示,近年來在技術上已有突破,以現在技術,清水地熱仍可發展。

民間投入開發  資金成關鍵

近半數環評委員認為政府應鼓勵民間地熱開發與技術研究;也有環委建議開發單位妥協,先小規模試驗,取得確實技術再擴大規模。但高成炎反問「錢在哪裡?如果是國家給我錢,我當然先做,你們投資嗎?」

高成炎分析,開發1MW要5億資金,11MW需20億元,100MW則需100億元。對商業運轉模式而言,規模至少需達100MW ~ 250MW,才能降低開發成本。

審查進入膠著狀態。會議主席表示,地熱附近的民眾擔憂鑽井引發危險,通過此案,恐引起爭端。立委田秋堇提議,針對地質與鑽井問題召開專家會議,做全面討論,獲得主席贊同,最後決議召開專家會議,並交由環評大會決定廠商是否應「補件再審」或進「二階環評」。

會後,高成炎表示,會配合繼續補件;但若大會決定進二階環評,他將考慮撤銷本案,改成更大的250MW計畫再送環評。

開採地熱不是問題  成立電廠才須環評

經濟部能源局11日在新北市大屯火山區舉行地熱試驗井開鑽典禮,開採成功後,預計將以BOT 模式建造10MW地熱電廠,屬淺層地熱。

能源局陳世南科長表示,開採過程不需環評,但成立電廠受電業法規範,其中規定電廠必須通過環評,所以,未來大屯山的電廠一樣要經過環評。

能源局為鼓勵國內發展地熱,考量探勘成本高,2013年提出「地熱能發電系統示範獎勵辦法」,廠商達成供電後,便可申請每案5000萬補助,但至今未有任何一家民間地熱電廠參與。

陳世南表示,原本獎勵截止時間是在今年年底,目前正要修法去除時間限制,以鼓勵民間投資地熱電廠。

註:101MW*24(小時)*365(天)*0.9(容量因素)=796,284,000度

減碳不只是二氧化碳 美環署大規模限排甲烷

$
0
0
本報2015年8月21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歐巴馬政府本月初宣布極具野心的減碳政策,要在2025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6%至28%,而威力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甲烷,將會是整體政策的達標關鍵。

為了幫助達到減碳目標,美國環保署18日提出一連串的甲烷限排措施,目標要在10年內大幅減少甲烷排放。

Chris Bentley
富含沼氣的地下管線。圖片來源:cementley(CC BY-NC-ND 2.0)

減碳要徹底 化石業還需減少甲烷排放

根據美國環保署,甲烷是威力第二強的溫室氣體,佔全美溫室氣體排放的10%。白宮表示,有30%的甲烷排放來自石油和天然氣產業。

美國環保署空氣輻射辦公室代理助理署長Janet McCabe表示,環保署欲使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減少排放會吸熱的甲烷,「這些措施讓本土資源的開發活動能善盡責任,有助減少珍貴資源的浪費、提高產量,並保護氣候和環境。」

環保署這次提出四項計畫,透過更新現有產業法規、澄清現行規範和擬定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量(VOCs)的指導原則減少排放。

根據環保署估計,這些計畫截至2025年可減少34萬至40萬噸甲烷。

石油業反對 環團盼能落實政策

白宮曾於2014年1月宣示,要在2025年減少甲烷污染40%至45%。

「歐巴馬政府實踐了今年稍早新增和修改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甲烷排放標準的承諾,值得嘉許。」潔淨空氣工作小組(Clean Air Task Force)宣傳主任Conrad Schneider在新聞稿中表示。

環團肯定這項決策,並期許這些措施有助政府解決現有基礎建設的碳排問題,畢竟現有基礎建設的碳排放,是碳污染的主要來源。

「對抗甲烷這類強效氣候污染物,必須透過產業規模的淨化,從全國新舊基礎建設下手。我們希望今日的政策公告能起實質的帶頭作用。」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資深律師Meleah Geertsma發出聲明表示。

美國石油協會(API)則表示,環保署提出的措施無助減少排放,並主張這些措施會影響「美國的競爭力」:「我們最不缺重複性高、昂貴,又會增加美國能源成本的規範。」API總裁兼執行長Jack Gerard說。

風災避難何處去? 你不可不知的防災地圖資訊

$
0
0
本報2015年8月21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天鵝颱風來不來,全台都在警戒中,面臨極端氣候災害,防災應變不可少。以日本311海嘯為例,在災情慘重的岩手縣釜石市,釜石小學締造了無人傷亡的「釜石」奇蹟,其原因就在於平時嚴密的防災教育訓練,讓這些孩子在災難突襲時,展現出比成年人更正確、快速的決斷力。反觀台灣,我們如何獲取環境變動的相關資訊?該往何處避難比較好?

對此,國內各部會已釋出各種防災資訊,並製作成可在行動載具上使用的APP,例如想知道是否會有水災,水利署「行動水情」App會告訴你最新資訊;而中央氣象局提供「地震防災求援」App;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提供「土石流防災資訊整合版」APP;核災,請查原能會。

內政部消防署網站則提供了避難地點資訊,但每種災難都指向同一個避難場所嗎?面對複合式災難,比如急降雨造成通訊與道路中斷、地震海嘯導致核災等等,又該如何因應、找到失散家人?記者尋遍各網頁後,發現答案不只一個。

防災地圖? 先找區公所網站

國內的災害防救體制,採三層分級觀念,由中央部會提供災害潛勢地圖等圖資,地區再依據當地特性,如地勢低窪,人口多寡,地理位置等,繪製在地的地區防災地圖。也就是說,無論是地震、水災、或是土石流,資料都會彙整到各區公所。所以只要到區公所網站的防災專區,就可以查得簡單又易懂的防災避難疏散地圖。內政部消防署針對全省各地也提供類似的資訊。

由地方民眾與專業團隊合作繪製防災地圖,這樣才可以確保地方資訊的正確性,但實際上,大部分的防災地圖還是由政府單位決定,而各地的防災地圖資訊差異也很大。

台南市麻豆區巷口里防災地圖(資料來源:消防署)
台南市麻豆區巷口里防災地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消防署)
逃難地點可能比你想像的遠。圖為台北市北投區永明里疏散避難地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北投區網站)

消防署災害預防科李國齡科長表示,消防署的深耕計畫戶分期補助地方建立防災體制,但個別淹水清淤的工程,或是土石流等,不同災害是由不同主管機關負責。

所以,如果你家是在土石流潛勢區,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也針對土石流災情的村里提供地圖。水利署的水患自主社區資訊系統,也針對容易發生水患的地點製作更詳盡的地圖可供參考。這兩個網站都提供更詳盡的地區防災資訊,但這只針對特殊地區。

宜蘭縣頭城鎮土石流疏散避難圖。資料來源:水保局網站。
宜蘭縣頭城鎮土石流疏散避難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水保局網站。
永樂社區水災防災地圖(資料來源:水利署網站)
永樂社區水災防災地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水利署網站。

為什麼我不知道我家的防災地圖?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去哪裡找防災地圖的資訊?這答案跟所處縣市有關。防災地圖的推廣,各縣市不一,高雄市從2011年就每戶發放防災卡,有些地區會以年曆印製發放,有的地區僅公佈在里民中心。

除此之外,教育部針對各級學校,積極推廣校園防災計畫「家庭防災卡」,請家長與學童共同參與討論填寫,資訊包括不同情境的安置地點與收容所。透過事先規劃,在災難發生時可盡快與親人取得連繫。

教育部推動的家庭防災卡
教育部推動的家庭防災卡

但如果已畢業多年,或是無就學子女,縣市首長或里長也沒積極傳播防災資訊,就只能自己上網去找資訊了。

防災地圖玩真的還是玩假的?

進一步看這些防災地圖,通常會指出一個原則:水災應就地避難或垂直避難;低窪地區前往避難收容處所,地震:前往開放空間或公園避難。此外,地圖中至少會有一處的收容所,有些地區會提供室外與市內兩種不同選擇,或依據災害特性提供不同避難地點。

防災地圖的圖示
防災地圖的圖示。點圖可放大。

我們以麻豆區圖示來看,防災地圖具備的項目:針對不同災情的收容所、取水點、物資儲備點、通訊設備放置點、福利機構等,大致都被納入考量。

2010年中度颱風凡那比侵襲下,老人養護中心老人半身淹於水中的畫面,引發各界重視福利機構在災害中須被優先撤離的問題,因此,福利機構也特別標示出來。這份防災地圖概念完備,可惜的是,取水點、物資、通訊設備放置點等資訊都未在地圖中標示出來。

相較之下,許多縣市只提供簡易疏散避難圖,簡單逃生方向,加上一個避難地點,與連絡電話,訊息嚴重不足。

但因不同災害而設置不同避難點,是否也容易造成混亂?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舉例說,2014 年日本廣島發生嚴重土石流,兩位老人在慌亂中,反而跑到地震避難處。故提供單一、相對安全的選擇,也是另一種考量。

如果剛好外出去旅行時發生災害….

PWS功能,將來若遇到災難時,政府可以在數秒內、大量傳送災防示警訊息。資料來源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
PWS功能,將來若遇到災難時,政府可以在數秒內、大量傳送災防示警訊息。資料來源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

若剛好外出而身處災區,透過Google台灣災害應變資訊平台,就可得到即時資訊,目前可顯示颱風、豪雨、土石流、淹水、河川水位和公路等資訊,資料來自中央氣象局、水利署、水土保持局、公路總局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正在推動公眾示警系統(PWS),主動將災防示警訊息傳到民眾手機,預計2017年完成,但功能僅限於使用4G手機的民眾。

若還想進一步了解防災資訊,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可依地址查到地質資料,如順向坡、土石流、斷層等,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的「地圖查詢」,也可查到各區天然災害,包含斷層、土石流、暴雨淹水潛勢等資訊。

不過,不管查了多少地圖、APP,提前準備,跟家人事先商量才是趨吉避凶之道。另外,災難發生時,交通運輸、通訊等可能都會中斷,這些因素都要納入考量。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蘇迪勒啟示】災害超出經驗值 調適防災策略需更新、落實

$
0
0
本報2015年8月19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天鵝颱風可能來襲,回顧蘇迪勒颱風帶來驚人雨量,各地傳出大小災情。記者於災後走訪新北市烏來山區,雖因防範得宜,未造成嚴重人員傷亡。但也發現此次風災超過以往經驗值,包括避災、土石流潛勢地區資訊建立等都有所不足,顯示面對愈來愈頻繁且難以預測的天災,需要加緊腳步訂定、實踐更靈活的調適策略。

信賢部落烏砂溪旁的大納渡假農場全部沖毀,溪流也改道。
信賢部落烏砂溪旁的大納渡假農場全部沖毀,溪流也改道。攝影:陳文姿。

天災變動大  而我們對土地仍有太多不了解

蘇迪勒颱風於8日清晨登陸台灣,帶來連夜狂風豪雨,烏來地區從7日深夜起陸續降下600多毫米的雨量。根據烏來信賢里居民林福全表示,7日傍晚就已在到當地活動中心避難,是以土石流沖入他家時,人並不在屋內。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表示,等大雨來臨才通知避難對老年人來說相當不便,這次提前預警,證實是相當有用的。

福山里與信賢里因有石流潛勢溪流,颱風期間會提前進行避難。但這次傳出土石流淹沒民宅災情的忠治里並沒有土石流潛勢溪流,反而沒有提前避難。長期在忠志部落的傳道師尤命美卡證實,部落沒有嚴重災情,以往颱風雖有道路坍塌,但至多一兩天即可搶通。這次災情始料未及。據忠治村民以萬解釋,這次不幸被土石沖走的村民,是因為在部落的房子年久失修,所以搬到工寮居住,「但即便是工寮,以往也是安全的區域。」

雨勢集中加劇的趨勢造成的災害,往往超出以往的經驗值。陳政宇說,隨著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地質更新資料,未來土石流潛勢區域還會再增加。我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知道的還不夠,我們需要知道更多。

信賢部落附近的道路已被完全阻斷
信賢部落附近的道路已被完全阻斷。攝影:陳文姿。

部落就地避難、自主救災  不缺糧最缺汽柴

至於為何採取就地避難,陳振宇解釋,新聞中「滅村」的說法是不確實的,無論是傳出滅村的小林村、或是合流村,都不是全村被淹沒,村中有相對安全的地區,可以提供避難。

陳政宇表示,在外援抵達前,因應災區村莊的自救,水保局有提供鄉公所補助,可事先請廠商提前將重機械待命災區,以便裡應外合,盡快修復災區,但機具應配置在哪裡,卻往往無法事先預料。此外,消防署跟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也都有維護災區通訊的機制,但是衛星電話會受雲層的影響。食物方面,山區應維持十天,平地三天儲糧。

烏來區公所沈惠康課長則表示, 每年區公所都會進行防災演習,至於對外聯絡的衛星電話,這次因設備被吹斷,無法使用,防災儲糧應該有五天。

但忠治村民質疑官方說法,區公所的演習並沒有針對村民,村民對這方面並不知情,存糧在哪也不知道。這次主要的糧食來源,是村民平日備有的。「我們原住民家的冰箱都很大,打獵來的會先冷凍,也有養雞鴨等。大概可以提供一個禮拜。」

這次物資比較不足的其實是運輸所需的汽油、發電的柴油。至於水的部分,因為山區水源乾淨,並沒有問題。

對當地居民來說,比較不足的物資其實是運輸所需的汽油、發電的柴油。攝影:陳文姿。

天災不可免  地質敏感區應禁止開發

從短期防災來看,蘇迪勒颱風期間,政府的防災對策發揮一定成效,但在執行上,卻又不足,仍有改進空間。

長遠來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陳永明組長指出,未來這類極端災害事件將常態化,超乎過去歷史經驗,而面對無法預知的災害,降低生命財產損失的方法就是人們必須避免在危險的地方居住。

隨著更多地質研究資料出爐,公私部門是否願避免地質敏感區位的開發,或仍把開發利益當前提,無視災害的可能傷亡?更多擋土牆更高堤防能否將災害阻擋於外?蘇迪勒颱風已成過去,我們仍將面對未來災害。

公民參與水雉普查 台南官田424隻拔頭籌

$
0
0
本報2015年8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由台南鳥會發起的全台水雉大調查,台南地區調查結果出爐,光是計算繁殖成鳥即高達570隻,其中424隻位於官田,再度證明水雉與菱角產業緊密扣連。

幼鳥因存活率低,標準化監測調查之後,只計算繁殖成鳥。圖片來源: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公民參與 水雉保育更加分

7月正是水雉繁殖高峰,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也趁此機會透過公民科學家的力量,從7月26日到8月15日展開全台水雉大調查,台南地區則於8月1日結束。

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台南水雉繁殖季,族群數量570隻,比去(2014)年7月422隻顯著增加;其中官田就佔424隻。不過,台南地區原有13個區域曾有水雉的紀錄,目前僅存六甲、麻豆、官田、新營、下營與鹽水還有水雉。

不同於以往,今年透過公民調查的參與,由成大野鳥社、台南荒野、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台南市野鳥學會等民間團體與關心水雉的民眾,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進行,藉此了解水雉棲息的環境與變遷,了解台南地區水雉的族群狀況。

台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蔡佳玲表示,透過公民參與的調查,得以了解與實地觀察水雉的生態之外,也增加水雉保育環境行動的機會。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郭東輝說,許多農民對於水雉來到他們的菱角田繁殖育雛,言談間有一份驕傲與喜悅,常與調查人員分享著他們與水雉的故事,讓參與此次監測調查的公民感染了這份感動。

調查標準化:拼出國家生物多樣性指標藍圖

另一項不同於以往的做法,則是與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生物多樣性指標研究室」合作,首度以標準化流程進行調查,藉由每年台南地區繁殖季水雉成鳥數量調查,監測成鳥族群趨勢。

生物多樣性指標研究室成立的目的,是整體的反映全台灣生物多樣性狀態與變化趨勢,未來也將與林務局合作,設置生物多樣性指標入口網,彙整全台生物多樣性現況,例如湖泊面積增長、受威脅物種的變化等。

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組長林瑞興表示,水雉屬於瀕危物種名單(Red List),需長期監測族群現況與變化,這次與水雉園區工作人員利用兩個月時間制定出水雉繁殖季監測流程標準化(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過去數鳥,不管大小通通算進去,但根據標準調查流程,特生中心建議計算繁殖成鳥,因為當年出生幼鳥存活率偏低、變動程度大、移動模式不明,且可能有遷徙個體等因素,所以應優先掌握繁殖季期間出現於台南地區的成鳥數量。

綠色消費助水雉 你也可以!

今年6月由水雉園區與友善大地社會企業共同提出的「陪伴官田濕地、綠色保育永續」專案正式啟動,讓農民安心以不使用化肥、農藥的耕種方式生產,維繫水雉棲地以及台灣珍貴的水田生態系,並將辛苦生產的作物分享給國人。

這項專案不但幫農民賣產品,還將原本回饋給園區的利潤,全數回饋給農民。這些回饋金70%依照農地友善程度給予「友善耕作回饋金」,10%是新人加入的鼓勵金,剩餘的20%作為農民家戶的急難救助金;首月營收可實際回饋農民近5萬元。

郭東輝指出,社會大眾透過消費友善種植的菱角,就能鼓勵農民願意照顧好菱角田與水雉、為保育盡心,期待透過水雉的保育,維護官田的農業文化以及地景。

【延伸閱讀】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側拍導演 張博鈞用想像力訴說生態 實現兒時夢想

$
0
0
作者:黃小玲

工作多年後,張博鈞在土地上找到一份內心的寧靜,在野外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一隻螢火蟲的身影喚起過往的記憶,也開啟通往生態紀錄片的大門。

時常接觸農友 種下熱愛自然的種子

自他有記憶以來,祖父便在宜蘭種植稻米和三星蔥自給自足,那時交通不便,生活相當不易,祖父中年舉家搬來台北當起菜販,父親總跟隨祖父往返宜蘭台北販售薑、青菜。後來父親結識幾位農友,幫助農友銷售農產品,變成現在的蔬果批發商。

年幼的張博鈞常在父親身旁幫忙,隨著父親勤跑田地與農友交涉,藉此了解農友的工作情形。雖住在台北,小時候他便常返鄉玩耍,即便到了高中仍會自行搭火車到祖父家度假,為了是要遠離都市煩擾。玩樂之餘,他也開始關注生態,閱讀大量的雜誌及書報新聞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些都成了張博鈞拍攝生態的基礎。

張博鈞從小對環境的渴望、生態知識的追尋成了他拍攝的養分和基礎。圖片提供:張博鈞。

出社會後,張博鈞曾經在電視台工作多年,日以繼夜過著忙碌的生活。直到擁有家庭後,這時他開始思索未來。他明白物種最活躍的時段是清晨、黃昏及夜間,為了擁有自由的時間,同時實現那份從小深植在內心的夢想,他毅然決然辭去電視台的工作,在幫忙父親賣菜的同時,開始進行他的拍攝計畫。

為小孩說故事 淺顯易懂的生態紀錄片

 在拍《戀戀火金姑》以前,張博鈞早已熟識天機伯,也曾帶營隊到天機伯的梯田觀察自然,有次看了日本里山的紀錄片,發現影片故事跟他所知道的天機伯故事相當雷同,他不斷問自己,日本可以拍得這麼生動、有趣又好看,為何台灣還沒有人拍出這樣的影片?

老梅自耕自食的老農民天機伯。圖片提供:張博鈞。

拍《黃金蝙蝠》時,張博鈞的女兒才2歲,讓他更堅持紀錄片的內容一定要連小孩都看得懂。另一個原因是黃金蝙蝠館的遊客多數為小朋友,用「講故事」的方式將科學知識簡化才能吸引民眾。如今科普知識容易在網路上找到解答,已不必在影片多加贅述,引發大小朋友的興趣反而成為守護環境的關鍵。科普片要能與眾不同,得用不一樣的方式敘述。

數位化後,拍攝器材不斷進步,然而張博鈞不追求高檔器材,反將重心放在「找故事」上,他追尋的是如何以影像講出動人的故事,這才是影片好看的核心。他的兩部作品《戀戀火金姑》和《黃金蝙蝠》都是故事已經在心中確立了,然後付諸行動去拍攝。目前拍攝小白鶴是他受委託的任務,在拍攝過程中去尋找故事,對他而言將會是另一種不同的挑戰。

自從有了寶貝女兒後,張博鈞開始從兒童的觀點訴說黃金蝙蝠的故事。圖片提供:張博鈞。

時間獵人 等待拍片時機

《戀戀火金姑》有很多畫面是經過設計的,如梯田的水下能見度只有10至20公分,完全是混濁的背景,為求畫面背景清澈,張博鈞在家中佈置水缸耗時3個月,營造出接近野外的環境,等待紀錄的昆蟲孵化、羽化之瞬間。

為了拍出那幾秒清晰動人的畫面,張博鈞花了3個月營造野外的生態環境。圖片提供:張博鈞。

《黃金蝙蝠》拍攝前,張博鈞為了解物種,用一年時間跟誠正國小的張恒嘉老師請教,繁殖季節就到當地觀察,透過網路蒐集資料。等到正式拍攝時早已駕輕就熟,拍出連研究蝙蝠多年的張恒嘉都沒看過的畫面。在接下來拍攝小白鶴的計畫中也是如此,他選擇跟附近的鳥友聊天,先了解鳥的特性,才知道下一步要如何著手。

回顧兩部生態片的拍攝過程,張博鈞都遇到夜間拍攝須打燈使得畫面不自然的情況。當時一直研究如何在夜間拍攝昆蟲和哺乳類,尤其蝙蝠是生活在黑暗中的物種。為了克服困難,他利用清晨、黃昏或大光圈鏡頭拍攝,在天色漸暗時,每天搶拍關鍵的5至10分鐘,在漫長的日子等待難得一見的珍貴畫面。

長時間野外觀察物種習性、了解生態,才能知道下一步如何拍攝。圖片提供:張博鈞。

若能縮短拍片的時程,就能節省經費,而拍攝生態片卻是無法節省時間。生態片最大特點就是要呈現自然中難得一見物種多樣的身姿,而野生動物不聽指令,營造畫面也相當困難,同時身兼攝影師及導演的張博鈞須不斷地去構思畫面。在每部作品中,他的耐力、毅力與觀察力都顯而易見,因為他是擅長「等待」的獵人,捕捉每一個在鏡頭前活躍的生命,這些生命都是台灣最獨特的榮耀。

配樂是影片的靈魂 專業分工各司其職

製片前前後後所有的工作若能一個人統包,當然能省下一筆經費,但品質絕對有落差。張博鈞堅持後製專業原則,《戀戀火金姑》和《黃金蝙蝠》兩部紀錄片有一半的花費是在後製,依照各種專業領域找剪接師、旁白配音員、音樂家等人來協助。雖然剪接、配音、配樂的工作都難不倒張博鈞,但前製拍攝才是他的專業,且後製工作一定會佔用到野外拍攝生態的時間,可能因而錯失拍攝珍貴畫面的機會。

貫穿黃金蝙蝠的配樂,融入民謠風,簡單的樂器與曲風,從文化角度走進黃金蝙蝠的世界。提片提供:張博鈞。

一般剪接影片常以音樂為架構調配畫面,有時難免出現聲音與影像不太契合的狀況,但礙於經費有限,只要畫面與音樂勉強搭配得上即可。然而張博鈞明白,除了影像,聲音搭配也是重要的一環,會讓影片帶來加分的效果。為了符合畫面情境,儘量不以罐頭音樂來充數,而是在影片剪接完成後,聘請音樂家製作,配樂者會主動幫影片對點,才能使影音自然地融合為一體,當然製作花費與影片品質成正比,追求好品質的代價是花費也高出數倍之多。

團結力量大 不再單打獨鬥

為節省人力成本,張博鈞連助理都不敢請,因與助理聯絡便會錯過許多拍攝的黃金時間、且行程調配難控制,薪資更是成本負擔,於是拍攝過程都是一人進行完成。拍攝生態片必須行動力十足,最後張博鈞整理初剪再送後製,至少前製作業就能省掉近一半的花費。

然而拍攝一年,經費若沒超過100萬,計畫相當難維持下去,起初拍攝第一部紀錄片《戀戀火金姑》時,張博鈞只想給自己留部紀念作品,除了實質花費在器材、出差費外,他根本無法計算自己的薪資,甚至須自行倒貼費用。當時他花很多時間寫企劃自己投案,得到林務局補助90萬後,全都投入後製部分如剪接、配樂、租錄音室配音等約60萬左右,經費相當吃緊。所幸第二部紀錄片《黃金蝙蝠》友人贊助100萬,其餘款項只能靠寫企劃爭取政府專案補助。

張博鈞也曾多次尋找民間或企業贊助,但沒有太多與贊助者來往的資歷和交情,往往募資效果有限。經過長期單打獨鬥後,他瞭解必須尋找相同理念的單位合作是較理想的辦法,現在他跟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合作,就不必再花心思去找經費和整理相關行政事宜了。

《戀戀火金姑》發行後,張博鈞一年內受邀十幾場的宣傳活動,讓他精疲力竭。經過這次的經驗,他確信應將時間主力放在拍片上,因為他要專心去構思畫面,更綿密規劃整體故事和生態觀察,絕不能一心二用,且拍片的時間運用必須保持機動性,當物種有任何動靜,才能隨時到現場拍攝。而紀錄片背後的推廣行銷活動藉由合作單位協助支援,讓合作夥伴們彼此專長發揮極致,導演得以專心拍片,紀錄片得以有效宣傳、延伸觸角,讓基金會的守護計畫得以落實。

一位生態紀錄者應具備條件就是十足的行動力,才能及時在對的時間捕捉畫面。提片提供:張博鈞。

當天使降臨金山濕地

迷途的西伯利亞白鶴Siberian White Crane在2014年12月來到台灣的金山清水濕地,年幼的牠與親鳥走散,停留在75歲老農夫黃正俊的有機蓮花田裡,恰巧基金會在金山深耕多年,想做個記錄,於是找上張博鈞拍攝小白鶴。

原本所有人都預期小白鶴不會在台灣久待,記錄到2015年2月底的時候,沒想到小白鶴卻未返回西伯利亞,張博鈞決定自費繼續拍攝,截至2015年6月溼地上的小白鷺內容足已剪輯成半小時以上的故事,張博鈞因此把發行紀錄片的想法告訴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邱銘源,兩人商量結果決定從教育先著手,第一步即發行小白鶴的繪本,要讓小朋友藉由閱讀故事了解濕地的重要,還要透過繪本銷售來募款,為拍攝小白鶴的計畫籌措經費。

第三部紀錄片的小白鶴,牠是豐富故事的關鍵角色,但紀錄片的核心其實是北台灣的金山清水濕地,讓農民明瞭有機耕作可以帶來利潤、社會認同、生態平衡,更避免汙染和農藥傷害,使原來不耕作的農地也可以復耕。

鶴類有種習慣,牠如果喜歡這片棲地,回去繁殖地,第二年繁殖後,很可能攜家帶眷一起來。這次張博鈞預計遠赴國外棲地拍攝小白鶴的生活史和生態環境,是為了增加影片的豐富度,與台灣濕地做連結,也期待來年小白鶴帶著家人再度來台灣,讓小白鶴報恩在當地成為美談。

解決眼前障礙 渴求真善美紀錄片

曾經張博鈞也有一年沒有工作邀約,仰賴妻子的支持,雖然他很擔心自己隨時會失業,但拍攝生態是他熱愛的工作,不必讓自己的時間與行動都被限縮在公司裡。不過在野地工作總被人誤解是在外逍遙,家人當然也出現兩極的聲音,一方贊成他拍攝,認同他的理想,另一方則因擔心收入不穩定而反對。

過去有不少人認為張博鈞非科班出身,無法獨立作業拍攝紀錄片,都勸他不要做這麼大的冒險,應該去找份安定的工作,不過他並不退縮,反而認為遇到難題更應該想辦法解決,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當初沒有堅持信念,勇敢跨出第一步,也就不會完成自己心中的夢想,更不會有這些環境故事可看了。

張博鈞說,紀錄片所追求的「真善美」,意即以善良的方式呈現真實的自然美景。如果無法在野外記錄到畫面,也會盡可能的將真實狀態呈現出來。他說,至少在自己的作品中要能看見其中兩項,那就是藉由表達對環境的善意、呈現美景來感動每一位觀眾。

下一步,張博鈞要將台灣之美推向全世界。提片提供:張博鈞。

找尋跨國合作契機 讓台灣生態受國際矚目

國外生態片近幾年也不走科普路線,改走故事路線比較吸引人,甚至夠水準的生態片還能躍上電影。在台灣通常會看生態片的只有關心這個領域的人會看,多數人並不熱衷於此,反觀國外關注生態影片的人較多,為取得更多跨國合作的機會,勢必要將生態片提升至電影影片的規格,才能增加參加國際影展的機會,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張博鈞把自己投入野外一整天也不喊苦,用生態紀錄片反映出他的人生經歷。現在的他不停在摸索台灣生態片的可能性與自己存在的價值,克服每一次困境讓他越能掌握生態拍攝。雖然前置拍片耗費時間與金錢,影片後製也馬虎不得,張博鈞堅持應有的品質,讓專業分工、深化影片內容,整體的契合感更要帶給觀眾衝擊。他說,除了累積作品的數量,未來更會積極參加國外影展,增加與國外合作的機會,一步一步的將台灣之美推向全世界。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正舉辦「自然,我的家」短片徵件活動,邀請您展開家鄉的自然探索旅程,深入記錄自然生態等交織的動人故事,在記憶的足跡中用心觀察與感受、挖掘你未知的環境寶藏,記錄家鄉獨特的自然故事!徵件截止至 104 年 9 月 25 日止,參選作品以2至6分鐘為限,拍攝器材不拘,最高獎金30,000元,還有親子特獎與行動特獎等著您! 

【看守台灣論壇】澎湖不需垃圾焚化爐

$
0
0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

在2000年前後數年期間,國內眾多環保團體與社區因為環保署的垃圾焚化政策,而展開了一波接一波的反焚化爐運動,成功阻擋了十座大型垃圾焚化廠,並讓環保署修正垃圾處理政策,確立垃圾零廢棄目標,預定2020年時要達到75%的垃圾回收率,既已營運中焚化廠則預定2012年開始除役,並於2026年全部除役完畢。

同時當時環保署也宣佈未來不再興建焚化爐,我國的垃圾回收率,也逐年提高,至今已達50%以上,使得需要焚化的垃圾還不到營運中的24座焚化廠設計處理容量的一半。若非環保署允許這些焚化廠收受可燃的一般事業廢棄物,這些日夜排放戴奧辛與重金屬的焚化廠早可關掉近一半;即使收受了一般事業廢棄物,這些焚化廠的實際處理容量,平均也只達設計處理容量的70%。

小琉球堆滿垃圾的焚化廠。來源:小琉球海洋志工隊

在焚化設施餘裕量如此充足的情況下,卻由於高雄市調漲外縣市垃圾處理費、台中市以自顧不暇為由拒收外縣市垃圾,而使得今年年中前,中南部部份縣市(如南投)垃圾堆置無處去,離島如澎湖也因為垃圾轉運及處理費用增加,而企圖爭取自設焚化廠。在這場根本不該發生的「垃圾大戰」鬧劇暫歇之際,環保署不思好好檢討如何避免再次發生這種垃圾調度問題,同時藉機督促與支持沒有焚化爐縣市積極減量與回收,反而在拜會澎湖縣政府時,由署長親自表達支持縣府興建小型焚化爐的決定,並允諾協助爭取相關經費(約5億)。[1]

在垃圾零廢棄目標已達成一半的此時此刻,在各焚化爐餘裕量越來越大的此時此刻,在中央與地方財務皆越來越困難的此時此刻,環保署長有必要違背曾與民間社會達成共識的政府政策,做出這樣的承諾嗎?由此可見,環保署雖然政策已經定調為零廢棄,但心態上仍然以末端處理的舊思維在面對垃圾問題,令人遺憾。

澎湖縣是個生態資源相當豐富的群島,面積不大,約128平方公里,人口十萬人,居民主要仰賴漁業及觀光維生,觀光人口於2014年時達95萬,但由於秋冬兩季海風強勁,遊客多集中在4-9月之間到訪。據澎湖縣環保局估計,觀光季節的垃圾清運量約較非觀光季節增加10%左右。該縣垃圾產生量於2014年時約每日91噸,其中有48噸回收(包括36噸的資源物、11噸的廚餘、1噸的巨大垃圾),回收率達52.76%;其餘的43噸則有38噸送至高雄焚化,5噸就地掩埋。因此讓縣府頭痛的,正是這每天43噸沒有回收的垃圾。

這每天43噸的垃圾中有什麼?根據澎湖縣的垃圾成份分析資料,其中有將近18噸的廚餘與木竹稻草落葉類,16噸的紙類以及近8噸的塑膠類;這三者就佔了95%以上。廚餘等可分解的有機物質,若能與其他垃圾分開來,可堆置成肥;但若與其他垃圾混在一起送去焚化,反而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因為廚餘中含有鹽分,且可能和澱粉或蛋白質產生水和,據日本一研究指出,這樣狀態下的氯鹽在焚化時很容易產生戴奧辛。因此縣府當務之急不是蓋焚化爐[2],而是想辦法教育民眾並採取配套措施,讓民眾務必把廚餘和其他垃圾分開來。日前,驚傳澎湖垃圾分選廠因為惡臭引發附近居民抗議而宣佈關廠,究其失敗原因,正是沒有要求民眾要把廚餘與其他垃圾分開來,而只想靠環保署補助購買機械設備來解決問題。[3]

20150817phgarbagecontent.jpg
澎湖垃圾的組成。圖片來源:看守台灣協會

對於一個以觀光與漁業為定位的小島而言,教導居民與觀光客做好垃圾分類,應該不困難吧!如果能讓所有島民認知到,把廚餘和其他垃圾分開來,不僅廚餘可進一步堆成肥料,也有利於其他垃圾進一步分類回收,在降低垃圾處理費用的同時還可為政府或社區增加收益;同時島上堆置的垃圾或資源物也不會發臭長蛆,可保持環境整潔,提升整個島的觀光價值,如此會有多少民眾不願配合?對於觀光客而言,在其坐船或飛機來島的過程中,在其住宿的地方,在導覽的過程中,都有充足的機會與時間,教導他們不要亂丟垃圾以及在澎湖如何做垃圾分類,要讓他們知道保護澎湖的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己觀光權益;應該沒有多少遊客會喜歡泡在滿是垃圾的海洋吧?同時在一些景點或人潮聚集地,設置廚餘、塑膠、紙類、金屬等不同類別的回收桶,讓遊客不會為了貪圖小方便而隨手丟棄垃圾,如此當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垃圾回收率及降低清掃環境的頻率。

除了廚餘以外,如何減少塑膠及其他垃圾的產生並促進其回收?這個問題相當適合島上居民一起來討論,讓大家一起來發想。比如,如何建立一個旅行杯的服務系統,讓商家不用提供免洗飲料杯?縣府是否可以在適當地點設置飲水機,減少民眾購買瓶裝水?島上販賣商品如何減少不必要包裝?餐飲業如何避免使用塑膠?旅館與民宿業者是否可以不提供牙膏、沐浴乳、洗髮精等,同時讓觀光客知道,洗澡根本不必用這些個人「害生」用品?是否可協請海軍在巡航台灣海峽時,順便停靠澎湖,協助運送垃圾或資源物回台,減少垃圾清運費用及增進在地回收商回收低價值資源物的意願?在島上長達半年的淡季期間,每年縣政府與島上居民皆有充份時間,好好討論、規劃與準備這些可促進垃圾減量與回收的措施。

日本有個美麗的小村莊叫上勝町,在2003時宣稱要達到零廢棄,至2008年垃圾回收率就已經達到85-90%的水準。這個村莊的居民透過自己的方式,達到這樣令人驚豔的環保成就,方式包括高達44項的垃圾分類項目,整理得乾乾淨淨同時有人將回收物資再製/修復的資源回收場,以及不提供包裝、要求民眾自帶容器盛裝的生活用品販賣店。[4]除了上勝町以外,全球也有好幾個城市早在2003年就已達到60%、甚至80%以上的垃圾回收率!所以,只要大家能夠以創新思維來看待廢棄物,零廢棄目標並非不可能,希望環保署與各地方環保局有為者亦若是,千萬不要半途而廢。

20150817sf77at2009.jpg
舊金山在2009年達到77%的垃圾回收率。圖片來源:看守台灣協會
 
20150817citiesabove60percent.jpg
2003年以前達到60%回收率的地方。圖片來源:看守台灣協會
註:
1.〈環保署支持澎湖興建垃圾焚化爐〉,中央社,2015.06.22。
2.如若蓋了焚化爐,以每日43噸的規模,也只能設置小型焚化爐,但小型焚化爐的空氣汙染防治設備更為簡陋,排放的戴奧辛與重金屬對澎湖海產與食物鏈會有更不利的影響,且有害飛灰的固化物一樣要掩埋,澎湖的掩埋場不是已經飽和了嗎?難道日後還要擴建掩埋場或把飛灰固化物海運回台?這樣的選擇,反而是不智的選擇。
3.〈澎垃圾分選處理場 要吹熄燈號〉,自由時報,2015.07.28。
4.〈山村阿婆賣樹葉年賺千萬圓:締造傳奇的德島上勝町〉,自由時報,2015.08.14。

 

※ 本文轉載自 看守台灣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檳榔葉、檜木邊料變餐具 社企打造「新食器時代」

$
0
0
本報2015年8月22日花蓮訊,公民記者謝宗璋報導

餐具的製造成分,能連同廚餘直接當作堆肥嗎?答案就在戶外常見的一草一木。在台灣,有人善用檳榔葉鞘、麵包樹葉及檜木建材邊料製作食器,替代用完即丟的免洗餐具,由於取材大地,用完亦可回歸大地,在吃飯之餘也懷有體貼地球心意。

8月15日在花蓮縣鳳林鎮「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上千民眾湧入北林社區共襄盛舉,現場攤販有各式美食惹人垂延三尺。為減少餐後造成的垃圾量,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今年特別邀請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副會長吳永斌、社會企業「葉食台灣」創辦人王馨曼現身教導民眾,自己的餐具自己做。

利用草木製成的餐具,取材大地亦可回歸大地。(攝影:謝宗璋)

遊客體驗手作餐具  垃圾減量從社區觀光做起

這場「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是農曆鬼月的重頭戲,來自各地的民眾一起變裝成各路鬼怪,創意十足。舉辦至今邁入第四年,已是鳳林年度的大型活動。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美玲表示,雖然樂見傳統文化透過創意行銷為社區帶來觀光,但卻總是留下大量垃圾,造成環境負擔,也失去活動敬天愛物的宗旨。

去年六月鳳林鎮成為「義大利國際慢城組織」認證的全球第一座位於台灣的「國際慢城」,李美玲表示,為建立鳳林對外界的良好形象、強化大眾環保意識,今年活動從垃圾減量著手,希望為環境盡一份心力。除了鼓勵民眾自備環保餐具、現場提供餐具租借服務,今年更邀請民眾體驗手作餐具的樂趣。

許多體驗民眾都是第一次動手做,手感陌生,做起來容易「打結」,但吳永斌、王馨曼都在一旁給予細心解說與指導。來自桃園的遊客林奕衡說,一般人多認為種植檳榔樹會造成水土流失,是無用的作物,從未想過原來檳榔葉鞘可以做成碗。來自香港的遊客徐雪晴則指出,生活在都市的人太依賴工業製品,從未思考可以利用天然資源,創造同樣具有實用功能的物品,而不會破壞環境。

親子檔認真聆聽王馨曼(右一)解說如何運用麵包樹葉製作成碗。(攝影:謝宗璋)
親子檔認真聆聽王馨曼(右一)解說如何運用麵包樹葉製作成碗。(攝影:謝宗璋)

使用免洗餐具  生態旅遊徒勞無功

檳榔葉鞘碗是阿美族人傳統石頭火鍋容器的素材,耐高溫且不怕漏水,相當堅固。在花蓮馬太鞍濕地從事生態旅遊多年的吳永斌指出,夏季正值檳榔落葉期,沿路都可撿拾檳榔葉鞘,若妥善保存,可以製成碗,剩餘的材料還可另製成湯匙,物盡其用。

吳永斌的本業是一名室內裝潢師傅,三年前他發現可以將用不到的檜木建材邊料重複使用,經過一番削磨,就可以做成一雙筷子。

吳永斌表示,走訪過許多社區、部落,當地居民招待外地人多半習慣使用免洗餐具,他指出,這樣的行為將在外人心中留下負面印象,見到他們沒有用心愛護環境,會認為他們缺乏環保觀念,再度造訪的意願就會不高,減損外界對這裡的觀感。

因此每當有民眾造訪馬太鞍濕地,他都會在用餐前指導大家製作這組餐具,他說,生態旅遊若不能做到這點,一切生態解說與宣導都是徒勞無功。

吳永斌(右二)教導民眾利用檳榔葉鞘製作成碗。(攝影:謝宗璋)
吳永斌(右二)教導民眾利用檳榔葉鞘製作成碗。(攝影:謝宗璋)

食安問題找出路  盼帶動食小革命

東台灣各地常見的麵包樹,葉片闊大而表面光滑,而八月間盛產的肉質肥大的複合球果「巴吉魯」,更是居民的家常菜,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它的葉子也是大有用途的。王馨曼表示,一片麵包樹葉其實相當堅韌,足以讓我們在一頓飯的時間使用而不會破裂,用畢後還可以直接當作堆肥,回歸大地。

王馨曼曾走訪東南亞國家,發現當地居民家常、小吃攤販使用樹葉作為食器盛裝食物的現象相當普遍,這種與免洗碗筷同為「一次性餐具」,但用畢後卻不污染環境,甚至還可以當作堆肥,滋養土壤。有鑒於台灣人使用免洗餐具情形已甚氾濫,她開始省思:「台灣是否能在現行的免洗餐具以外,發展無毒永續的食器類型?」

2014年10月,她成立社會企業「葉食台灣」,希望找尋台灣在地葉片,產製成健康而不傷害大地的一次性餐具,不只提高葉片附加價值提高農業收益,也盼望為免洗餐具造成廢棄物與化學殘留的食安問題找出路,讓台灣人不再過度仰賴工業製品,而能從食器開始,觸摸土地。

她說,林業資源豐富的後山便是極佳起始點,未來將與北林社區長期合作,除了作為材料供應面,也希望在社區掀起飲食小革命。

台灣山坡地常見的檳榔樹、花東地區隨處可見的麵包樹,除了果實具有經濟價值,葉片更是盛裝食器的好幫手。(攝影:謝宗璋)
台灣山坡地常見的檳榔樹、花東地區隨處可見的麵包樹,除了果實具有經濟價值,葉片更是盛裝食器的好幫手。(攝影:謝宗璋)

環保非一蹴可幾  部份攤商、民眾仍貪用免洗餐具    

為今年「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大力倡導垃圾減量、資源再生的李美玲,活動前更在社區舉辦工作坊,在吳永斌、王馨曼的指導下,社區居民學習運用檳榔鞘、麵包樹葉及檜木建材邊料製成簡易食器,預備今年活動所需餐具之際,親手體驗自然帶來的美好經驗。

當天便有社區婦女「學以致用」,不只販賣客家肉粽,還用葉子盛裝滷豆干,方便遊客拿著吃,又不會產生垃圾污染環境,讓李美玲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按讚」。

然而,活動當天現場可見不少攤販仍提供民眾塑膠杯、免洗碗筷,民眾為求方便也不願拿出自備的餐具,或是向社區租借餐具,因此當晚垃圾量還是非常可觀。

「環保理念果然不是舉辦一次活動或宣導就可以達成的。」李美玲說,今年成效確實不如預期,主辦團隊也有反省執行不彰,沒有嚴格要求攤商與民眾。她表示,明年將不再邀請未依規定不主動提供免洗餐具的攤商。經檢討,未來只要社區有舉辦大型活動,都會備足環保餐具供大家使用。

照顧好地球,也保護了自己

$
0
0
作者:汪中和 (中央研究院 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很早我就聽過「樸門」的生態農法,但是直到2014年2月在東吳大學參加了「小獵犬工作坊」才當面認識亞曼,也進一步了解「樸門」的精神,以及亞曼十年來在這個領域熱情的付出。現在亞曼要將累積的寶貴經驗與大家分享,我十分的欣賞與佩服。

《亞曼的樸門講堂》封面。圖片提供: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我們都知道全球氣候正在暖化,環境也在快速的惡化;我們也知道這是工業革命後沒有節制使用石化燃料,與人類貪婪掠奪地球有限資源的後果。但是我們卻沒有料到因全球暖化及環境惡化所帶來的後患,正以加速的方式威脅我們的生存。如果我們不即刻悔改回頭,可能在2050年就提前達到升高攝氏兩度的危險門檻。

屆時氣候改變所帶來的衝擊,將是乾旱頻生、農作物大規模歉收、水資源嚴重缺乏,以及廣大沿海低窪地區因海水面的快速上升而相繼被淹沒。這個警訊我們不能輕忽,更不能置之不理。如果不審慎因應,我們這一代就會深嚐這些可怕的苦果。

今天世界的環境現況有如一個人患了癌症,情況當然十分危急。癌症不必然是絕症,但是化解癌症帶來的不幸結果,一定要做到三件事:一、嚴肅認真的面對病情;二、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三、要改變自己過去不當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對地球環境來說也是如此,我們首先要正確認識當前環境的危險現況,繼而推動各種因應與調適的行動策略來減緩或是扭轉環境的劣化,最後還要用全新的思維改變我們過去不當的生活方式。

「樸門」的三個基本的核心價值是:「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資源」;推動的方式是以和諧積極的態度,實際可行又多元的生態農法,喚起大家對我們周圍環境的關心與認同,進而營造一個健康又永續的生活方式。這些理念與行動策略正是挽救地球環境的正確良方。

亞曼的新書告訴我們,環境保育不但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基本態度,也是要從身邊帶出來的實踐行動,更是我們惜福的美德。

我們照顧好地球的環境,也保護了自己健康,更改變了我們的命運。願讀者能從這本書中,不只是汲取新的觀念,活出新的生活,更能創造出我們優質的未來。 

亞曼的樸門講座訊息。圖片提供: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寂靜的生命

$
0
0
撰文:布萊恩.克里斯帝 Bryan Christy;攝影:羅伯特.克拉克 Robert Clark

※ 編按:標本原來只是家居裝潢的一部份,是人們炫耀財富或獵殺技巧的展示品。然而標本不只能提供虛華表象,藉由標本製作師敏銳的觀察和細緻的作工,精確還原出動物生前的某個時刻,彷彿下一刻牠就要轉身、邁出下一步。當我們永遠失去了某個物種,標本製作師以最完整的形式保存生命的曾經。

卡爾.艾克利(Carl Akeley)是現代動物標本製作之父。這位出生於紐約的博物學者兼探險家,僅憑一人之力將動物標本製作從一種臭味四溢的室內裝潢形式(剝皮、煮骨頭、用金屬線將骨架拼回去、將破布和稻草填入用骨架撐起的皮囊內)提升為一種藝術形式。

巴黎戴羅勒標本商店中展示著宛如諾亞方舟般豐富的動物標本。創立於1831年的戴羅勒標本商店是藝廊,也是科學研究中心。攝影:羅伯特.克拉克 Robert Clark 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雜誌2015年8月號

艾克利使用黏土和混凝紙將動物身體雕塑成自然的姿勢,以前所未有的解剖精確度呈現動物的肌肉與血管,然後再覆蓋上動物的毛皮。之後,他將這些栩栩如生的標本分組放在用來重現這些動物棲地的生態造景裡,連地上的葉子都是會出現在動物真實生活環境中的種類。

艾克利帶來的不只是新穎的屍體處理技術。他發明了一種讓我們得以體察這些死去動物的敘事框架,且一直延續至今。「製作動物標本的關鍵在於訴說故事的全貌,」參與錦標賽的22歲新手喬丹.海克爾說。它的重點不在於裝填一隻鹿的標本,他解釋,而在於訴說這隻鹿的故事。時間在冬天嗎?那這隻公鹿身上的毛必須有一定的長度。牠在發情期嗎?有母鹿嗎?那麼你最好把牠的鼻孔做得張開一點。

只要在有動物標本的地方,就能看到艾克利所造成的影響。他最著名的一些作品仍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與紐約市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展出。

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艾克利非洲哺乳動物廳中央,是由八隻大象組成、名為《警報》的生態造景。這件作品已經有百年歷史,卻依然鮮活生動,許多人認為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動物標本。

然而,大廳裡的另一件作品,可能才是艾克利最重要的作品。這是一件山地大猩猩的生態造景,這些大猩猩是1921年艾克利的團隊在比屬剛果獵殺的。那次旅行改變了艾克利的一生:他後來曾說,當他俯視著死去的銀背大猩猩,「必須傾盡我所有的科學熱忱,才能不覺得自己是個兇手。」

從非洲回國後,艾克利遊說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為山地大猩猩設立保護區。建立於1925 年的阿爾貝國家公園是非洲第一座國家公園, 如今已改名為維龍加國家公園。艾克利的努力也讓他被視為大猩猩保育的先驅。

在艾克利眼中,製作動物標本是一項有價值的科學工作,一種將他擔心會絕種的動物保存下來的方法。在1912年8月號的《國家地理》雜誌中,他曾為文描述他為了《警報》狩獵大象的過程,裡面就提及了這樣的擔憂。艾克利感嘆,自己此行收集到最好的一頭公象,象牙的重量各只有大約45公斤,但是象牙重90公斤的大象並不罕見。他寫道,希望能替後代收集到一個這樣的標本,並預言不久後「僅存的擁有巨大象牙的大象,都會因為牠們的象牙而被獵殺。」

現在,即使是象牙重45公斤的大象都非常少見了。

《河貓》的誕生

$
0
0
作者:隱匿(寫詩的人、有河貓奴)

「河貓」,是出沒於有河book書店的街貓。因為書店的會員有「河友」和「河親」兩種,理所當然的,書店照顧的貓就稱為「河貓」了。加入兩種會員的條件不同,而加入「河貓」的條件則是一樣的:只要是能夠上二樓來吃飯,並且維持一段時間的街貓,都可以算是河貓。一旦符合入會標準,我都會編號並且取名。

從2006年底第一隻河貓「貓老大」,到2015年3月新來的「燦燦」,編號已到達115號了。

有河照顧的街貓甜粿(台語)。攝影:隱匿。

這八年多來,我對貓咪的態度改變很大。從一開始我喜愛街貓的自由與野性,堅持不願帶牠們上醫院治病或結紮;到現在,我不僅學會各式各樣的捕貓與餵藥技術,前往動物醫院的路,也變成我最常走的路了。

現在的我,生活作息已完全被貓咪改變了,每天到書店上班,好像只是為了貓。我也完全無法離開書店,每年一次回娘家,只敢離開兩天,期間我的同事兼室友:686,必須駐守有河餵貓,我才能放心離開。而且每次推辭各式邀約時,也總是拿貓咪當擋箭牌:「因為要照顧病貓,沒辦法離開。」……等等。朋友們對我「堅守崗位」、「守護地盤」的變態行為,都頗不以為然,但也無可奈何。

回顧這幾年來的文章,感慨最深的是:早期我不願意讓貓咪結紮(當時書店虧損嚴重,經濟能力也不允許),卻在書店的部落格詳細描述街貓發情、生育、鬥毆、爭風吃醋的故事。沒想到,這些故事讓我飽受批評,還記得我曾因為這些批評而流下許多眼淚。然而現在,我卻幾乎要變成當時最討厭的人了!每次看見發情和生育的貓咪,就焦慮不堪!好像我最愛的不是貓,而是「維持街貓的文明秩序」,這樣真的是對的嗎?這次整理舊作,也讓我重新回到原點。當然,過去是已經回不去了,但我絕不能忘記。

話說回來,現在的我之所以有能力負擔結紮和醫藥費,完全不是因為書店賺錢的關係(沒有一家靠賣書營生的書店可以賺錢的),而是自從我開始使用fb之後,有些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願意經常捐贈河貓基金,還有由淡水有貓粉絲團的王瓊賢領銜主持的「淡水有貓桌曆」,所得全數用於淡水街貓,每年河貓都因為有這筆經費,才能過著品質較好的生活。

其他貓友對河貓的幫助也是我感激不盡的!一開始伸出援手,幫助我帶第一隻貓咪就醫的是忽忽姐。而在忽忽姐車禍過世之後,有段時間我孤軍奮鬥,我的稿費和額外接設計稿的所得,都用作貓的伙食與醫藥費。回想起來,那是一段恐怖的黑暗期,不知道我是怎麼度過的。

河貓No.50 樣子。個性和體型不成正比,一點風吹草動就可嚇到牠。攝影:隱匿

在這之後,當我打算開始大規模給貓咪作TNR(捕捉、結紮、放回)時,小賢、kt和葉子伸出援手。接著,汐止的林醫師動員淡江動物關懷社的同學幫忙。當時上哲的王院長總是主動給街貓折扣,也曾義務為河貓作結紮。最近則是遇到了小小貓咪動物醫院的徐醫師,對街貓特別照顧。

還有,2013年我生病時,安石榴自願照顧金沙,阿吉照顧粉鳥,彩郁和青松夫妻幫忙餵食潑潑等貓,大山和朱百夫妻則每天到店裡餵貓。Allman經常幫忙抓貓、送醫,麗麗和Tomo夫妻也曾照顧短尾一段時間,Nina夫妻、小寶、店狗、沈默都曾幫忙送貓咪就醫。一直關心有河的黃先生,曾作了一個貓梯讓貓咪可以上二樓來,我也很感謝他。俋杉則是照顧被捕獸鋏所傷截肢的金針,直到找到領養人。

當然,領養河貓的朋友更是我永遠感激的對象:謝謝小南願意領養當時不親人又已截肢的愛滋貓金針。謝謝一樓老闆夫妻將可可帶回家照顧。謝謝菁茹、大美和洛辰願意領養有愛滋的小紅,並且在發現牠有心臟病之後細心照顧牠。謝謝阿吉照顧白血貓綠豆,還有口炎加鼻竇炎的粉鳥,無微不至,無所不用其極。

而在這張感謝名單裡,當然絕不可漏掉四季動物醫院的黃醫師和帕子媽。河貓受到他們太多、太多的照顧!我經常規勸他們醫藥費不要算這麼便宜,深怕四季無法維持下去,不過,他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浪費了我不少口水。

當然,我也要感謝賜給我文章和照片的朋友們:安石榴、沈眠、Erica、阿米、潘家欣、老瞎貓、假牙、店狗、686、阿吉、小南、俋杉、阿吱、何維民、河馬、藍毛山羊、Nina、劉璁澓。

最後,盡管有千言萬語,但我只能說:河貓的存在並不容易,謝謝你們。

【糧家賦女】處暑:菸葉將綠

$
0
0
作者:李慧宜

8月,是屬於父親的月份。處暑,是颱風侵襲的季節。這一段時間,有風有雨,象徵暑熱的天氣即將結束。今年的8月中,進入農曆七月,也是老爸十年忌日。

女兒的大玩偶

鄉下,特別忌諱在農曆七月買車、買房、結婚或遠行。像是老媽,就不喜歡孩子在鬼月去河裡游泳,不過那個我家鄰居口中沒家教的長山人*老爸,卻常擋不住我們姊妹的央求,不時偷偷帶著兩個女兒下水抓魚摸蜆仔。到現在為止,只要想起父親,我腦海中都會浮現一個仰視逆光的強壯身影,張著一口大白牙對我微笑!

民國七〇年代初期,鄉下孩子想要擁有蛙鏡,不是容易的事,可是我們姊妹的父親,就是會搞些新鮮玩意兒跟女兒們一起玩!妹妹小我七歲,她老愛跟我爭寵,總說我的名字是姨丈取的,只有她的名字琍君是爸爸取的。圖片來源:李慧宜

老爸是出生在泰國曼谷而祖籍在中國廣東的客家人。據他說,當年約莫十歲出頭,他捧著父親的骨灰返鄉安葬。幾年後,不滿二十歲,被族中長輩安排婚事,但他不從負氣離家。為了混口飯吃,老爸糊裡糊塗地跟著國民黨退守的軍隊一直往南方移動,等他發覺狀況不妙時,他人已經搭上往海南島的軍艦並繼續輾轉混到香港和台灣。跟許多外省老兵一樣,老爸身上總有說不完的離奇故事,倚在他的身邊,一邊聽一邊看著他手臂和小腿上的槍傷,我常常有種錯覺,似乎戰爭才剛剛結束。

不過,我的小小世界裡,充滿和平與良善。爸爸是全宇宙最美好的人,他從不打我、罵我,雖然媽媽常說家裡沒錢,可是他讓我什麼都不缺。小學畢業前,我們一家住在新竹橫山台三線上的一個小村子裡。兩、三百戶的人家沿著油羅溪北岸,長出長條形的村莊。跨過寬廣河面的新興大橋,是爸爸帶我們到南岸歷險的時光隧道。

那個年代,村子裡沒有補習班。學校一放學,爸爸會帶著我、妹妹、表妹和鄰居一夥孩子們,到派出所後方的爬龍眼樹。老樹主幹最高處岔出的枝枒,是我佔據的老位子,一天沒攀上去磨蹭,我渾身不舒服。如果是夏天,白日比較長,我們一夥人,會到河裡的大石頭上跳來蹬去。有時候站在最大的巨石上放眼河岸兩邊,初秋的田野盡是黃澄澄的稻田,等到阿兵哥收割後,農民們會撒下油菜花籽,入冬不久稻田就會化身為明亮燦爛的大花園,一點兒都沒有冬天的蕭瑟感。面對這樣一處谷津田*,老爸曾說,「爸爸小時候的家,有山有水有田有稻禾,現在的妳們,也在一模一樣的地方長大!」

很遠很遠的地方

後來我離童年越來越遠,那個時候起,爸爸臉上的微笑,也漸漸變少。為了給我上升學率好的大校,上國中前,我們全家搬到熱鬧的竹東鎮。我印象很深刻,搬家後,家裡開始出現一些從泰國、美國寄給爸爸的信,只要一收到信,他總是收起招牌笑臉,獨自走進房間關上房門好久都不出來。

忘了哪一年,但我記得很清楚那天的顏色和味道。暖哄哄的夕陽,穿過一整面走廊西側的落地窗,投射到日式老宿舍的木質地板,窗影打在紙糊而成並吸飽水份的厚重推門上。媽媽一人在廚房忙著張羅晚餐,此起彼落的鍋鏟聲,攪拌著蒜頭爆香的氣味,濃郁而強烈地傳送到依然還高掛先總統和十一次革命國父的客廳裡。我循著一股不尋常的悲傷,看到了爸爸對著信紙啜泣而起伏不定的背影。

那天晚餐,有一世紀那麼長。面對爸爸的反常,我的腸胃有如堅石無法蠕動。經過幾天,實在忍不住,我偷偷翻看那些每封都至少五、六張紙的信件。信上的字體,是怪模怪樣的簡體字,書寫的筆跡,看起像出自小學生或半文盲,文句不通順,而且使用的筆很差,每個字寫來幾乎都斷水。寫信的人,自稱「大哥」,稱爸爸為「阿二」,他寫了很多關於家裡很窮、田裡收成差、沒錢給孩子讀書、老房子被政府收走、祖墳破損無力整修的種種。最上面一封信,明顯不是這個人的筆跡,一張信紙上,簡單交代「大哥」已經過世的消息,信末的日期是老曆*七月七日。

這些,都是爸爸的家書。偷看信的這一天,我猛然發現,原來我還有很多家人,住在很遠很遠的地方,而父親就是從那裡來的人。

爸爸第一次寄家書回中國,特地帶全家上相館,為了就是要向中國親人介紹台灣家人。圖片來源:李慧宜

落地生根?落葉歸根?

2005年年中,我曾經利用到廣東參訪的機會,到爸爸的梅縣老家走一走認認親戚。雖然爸爸那邊親人說的客家話,一樣是所謂的四縣腔,但我從小四海腔(四縣海陸腔)說習慣了,他們講的話,我沒幾句聽懂,但我可是狠狠地記住了回爸爸老家的路。

2006年初春,爸爸過世前半年,我開車載他到南寮漁港。父女倆人奮力爬上海堤勘察地形,就因為他說了一句,「這邊有你們,那邊有我的祖先,要顧到兩邊,就要海葬!」然而,老爸越老越像孩子,心猿意馬得很,沒過多久又改變主意。他說,「不然就葬在這邊好了,反正就是落地生根,如果留在台灣,妳們掃墓比較方便。」這一年,爸爸身體狀況明顯下降,多次進出榮民醫院,有次出院回到家,他又提出新想法,「妳們都是細妹仔*,以後都要嫁人,回娘家拜拜不方便,我還是回大陸比較妥當!人,就是要落葉歸根!」

就這樣來來回回不知道多少次,有一天我陪爸媽吃晚餐,爸爸剛吃完飯正擦著嘴,我問他,「你想好了嗎?台灣、大陸,還是海裡?」他沒多想就回,「大陸,我還是回我爸媽那裡好了!」我說,「為了避免你改變心意或其他長輩會有異見,我去拿機器,你再講一次。」這次錄影,也是爸爸人生中唯一一次出現在我的鏡頭裡。

帶爸爸回家

2006年閏七月中,在昏迷一星期後,爸爸安詳辭世。同年12月底,我請託梅縣老家的大堂哥,幫我先處理老爸的墓碑。我們決定,2007年4月清明,全家人一起陪爸爸回家。

為了老爸的返鄉路,我跟堂哥通過幾次電話,其中一次越洋電話。
堂哥問,「老妹啊!墓碑上,子孫的名字要刻什麼?」
我回,「就刻我跟妹妹的。」
他又問,「還有沒有可以刻上的男生名字?」
我說,「沒有。」
他竟然直接建議,「先為妳或妹妹的小孩取名吧!我們可以先刻上去。」
我大驚,「我跟妹妹都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
他說,「沒關係,可以先刻。」
我強調,「我們都不一定會結婚,也都不一定會有小孩。」
他說,「沒關係啦!先取名刻上去再說。」
我說,「可是誰知道我跟妹妹會不會生出男生?」
他肯定地表明,「我也不知道,但沒有男生的名字,不行!」
我近乎懇求口氣說,「只剩我跟妹妹兩個人的名字,可以刻上去。」

父親墓碑上刻著兩個女兒的名字。圖片來源:李慧宜

2007年4月1日,老媽、我、妹妹還有妹夫,再加上一位我的同事攝影師,一行五人,打早從新竹出發前往中國。在地圖上看,梅縣和新竹不遠,可是從坐飛機、搭船到包車,我們花了整整16個小時才到。

抱著爸爸的骨灰罈走下車,我瞄了一下手錶,8點06分。一抬頭,看到大堂哥正在拭淚。在他的引導下,我們避開正門,轉進三合院旁的側門,走到一間小廂房,房門前,立著一張方形高桌子,看起來是放古董花瓶的那種。大堂哥輕聲對我說,「二叔在外地過世,對祖先不孝,不能走正門回家,今晚先暫時放在桌上。」

隔天一早,推開嘎嘎作響的老木門,映入眼簾的,是層層疊疊的山巒和村莊邊緣的幾個小山頭。迎接爸爸老家的第一個清晨,每個人都精神百倍。中午前,我們爬上山腰,站在高處往老爸的老家眺望。清明時節雨紛紛,鎮上的屋舍、田園、水塘,籠罩在一片朦朧水氣之中,一條溪流如細蛇蜿蜒流過田野。山下的圍龍屋,是爸爸的成長之地,以後在墳中安息的他,低頭一看,隨時就能看到自己的家。我突然明白,爸爸在我小時候說的那句話,原來就是這般景致。

父親故鄉大景,丘陵、溪流、田野、老厝,還有錯落有致的小庄頭。圖片來源:李慧宜

人死後能落葉歸根,是好事。骨灰罈入新厝這一天,堂哥買了個大紅紙炮,說等爸爸一安座好,就會燃放。同時山下的祠堂,也會有親戚等著這個鞭炮聲,當他們在山下聽到山上的鞭炮燃放之際,祠堂裡也會跟著放。山上山下互相呼應迴盪的炮聲,表示遠方的遊子,終於回到祖先的懷抱,這樣的大喜事,當然要讓全世界知道!

秋菸和春菸

停留梅縣四天,正值一期作期間,老爸家鄉的田野,幾乎沒有種稻,一半以上的田地,都種植菸葉。明明是老爸回家,可是看著菸田,嗅著空氣中微微的農藥味,我彷彿置身台灣的美濃,唯一不同的,就是梅縣不見烘烤菸葉的煙樓。問了問當地農民,他們說菸葉採收後,會直接送到製菸工廠,生產的香煙就是梅縣特產「五葉神」。這「五葉神」可神了,一包人民幣20元,折合台幣90元,可以在當時市集買到一隻宰好的肉雞。

美濃種的是秋菸,梅縣種的是春菸,不過大片大片正綠帶毛的菸葉,令人想起美濃、想念台灣。我很感謝老爸,他最後選擇落葉歸根擁抱父母,才讓我得以有機會站在他的故土上,找到那座小小島嶼才是我的歸宿。父親的回鄉之旅後,我的返家路程正要展開。

中秋節前後,是美濃菸農假植菸苗的時間。再過一陣子,我們這兒又要菸葉滿田了!

美濃的菸葉在秋季收成。攝影:李慧宜
註1:長山人。台灣部分客家庄,會以長山人來稱外省籍老兵。
註2:谷津田。源自日本里山概念,在山與山之間河谷沖積地上的田野,是淺山丘陵的一種環境類型,擁有水田、埤塘、水路、森林、旱地、聚落等多元棲地,生態系統豐富。
註3:老曆。梅縣人稱農曆為老曆。
註4:細妹仔。客家話,女孩、女生之意,通常指尚未嫁娶的女性。

作者簡介:

公共電視記者。高中喜歡看電影,大學蹺課玩社團,23歲到30歲之間,換了11個工作、搬過9次家,直到投入新聞工作後才得以確立人生志向,近年積極拍攝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

影像作品獲獎(入圍)紀錄:

【農村的生存遊戲】系列報導(榮獲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穿越時空看佳冬】系列報導(入圍2006年第一屆客家新聞獎)
【水圳在唱歌-美濃水圳】系列報導(入圍2007年第二屆客家新聞獎)
【淹沒溪望】水患系列報導(入圍2008年第七屆卓越新聞獎)
【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獲邀2011年國家生態電影節)

音樂作品:

2005年【好客戲】音樂專輯(協力製作人)(第17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2005年【被遺忘的國寶~樂生黑手那卡西】音樂專輯攝影
2010年【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配樂

 

手牽手護恆河

$
0
0
作者:莊慕華(地球公民基金會教育推廣兼任專員)

「那一天,沿著河有上萬人牽起手呢!」穿著藍色毛背心的職員興奮回答。位在瓦拉納西市恆河畔的桑卡莫漢基金會(Sankat Mochan Foundation),致力於降低恆河污染,2006年世界水資源日第一次舉辦手牽手護恆河活動,長達七公里的河灣,被一萬多在地居民手牽手連起,成立近20年的環保團體終於將多年成果,轉換為一次盛大曝光、喚醒全民的在地行動。

恆河文明

每個文明都有一條河,每條河都有無法簡化的神奇;每條河都是母親,滋養與聯繫著萬事萬物。在印度,恆河(Ganga)就是神話的開端,這條長達2510公里的水源命脈跨越印度三分之一國土,灌溉著不同種族與階級的夢想。

恆河是許多虔誠印度教徒夢想親自沐浴的宗教聖地。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在正午時分沿著河岸,來到桑卡莫漢基金會所在的圖爾西河壇(Tulsi Ghat),近40度的高溫蒸騰著河水,這短短四公里,各式各樣生命儀式彼此銜接:沐浴、祭祀、勞動、死亡......,河岸的牆從蒼老到新生,匯集著所有人對母親之河的讚歎。空氣中有焚燒氣味,是火葬場日以繼夜不計其數的軀體燒化,並將灰燼推入河中;不遠處洗衣工捶打的聲響更如鐘擺,啪嗒啪嗒,泡沫一同流入廣大的流水之歌。下個轉角,虔誠的朝聖者戰戰兢兢走入水中,提壺念誦、掬水淋身,一次又一次口含河水祈求庇蔭。

河壇有不同功能,包括日常洗衣場。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恆河母親正在受苦

1982年桑卡莫漢基金會創辦人Veer Bhadra Mishra 表示恆河陷入重大的污染危機,多數瓦拉納西人拒絕承認。他們說大河母親是聖潔有神力的,「她會自己清理!」,現在問及關於河川污染,瓦拉納西人仍然毫不懷疑的表示「你看,這麼多年來這麼多廢水排入......但恆河一點都沒有改變哪!」

的確,我們肉眼凝視的河水自始至終相同混濁,過去從山麓帶進平原的是懸浮物,現在卻是無法明辨的細菌。城鎮擴張,沒有處理過的家庭廢水排放進入,上游都會被工業佔領,肆無忌憚拋出重金屬廢水。擁有婆羅門高等祭司與大學教授身分的 Veer Bhadra Mishra ,創立桑卡莫漢基金會,並展開長達30年的清理恆河(Swatcha Ganga)行動。 

桑卡墨漢基金會門口。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基金會最初以收集數據作為研究主軸。1993年,與瑞典自然保護學會(Swedish Society for Nature Conservation)合作,設立了一個實驗室來檢測恆河污染數值。 Mishra 教授試過各種倡議方式,包括與在地政府溝通,然而在地政府以興建污水處理場作為回應,卻也因當地長期缺電無法有效發揮功能。 Mishra 教授將河水污染的防治追向其中一個重大來源:一天近20萬噸的家庭廢水流入河中,他知道自己必須找到方式讓人民理解:恆河母親正在受苦。

群眾將恆河神聖化,身為祭司的 Mishra 教授有最深體認。印度人將生活中所有事物都解讀為神的一種展現,所有狀態都是命運:命運是神祕且無法干預的,這種傳統心態造成過去的遊說成效不彰。這次他們決定從教育下手,面對印度大部份學校未設有自然教室,基金會決定將小小的水質檢測實驗室,借給當地學童們進行科學教育。他們的策略顯然有用,排隊要申請參觀實驗室的學校絡繹不絕,只見一群又一群學童來到這裡,老師們介紹著顯微鏡的功能與效用,也讓孩子們看見顯微鏡下的生物。

城市的用水與排水,都來自這條河流。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每天標示河川檢驗數據的黑板。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那是一滴恆河水,與上萬隻細菌

廣泛的接觸學校老師與學童後,基金會在2006年世界水資源日舉辦了第一屆「手牽手護恆河」活動,用溫馨行動包裝著嚴肅議題,首次將恆河污染議題在瓦拉納西曝光,當各種年紀的學生與在地組織紛紛響應「守護恆河」,過去迴避的政治人物和宗教團體終於加入牽手行列。 Mishra 教授知道「看見」只是改變污染的第一步,尤其並不只是瓦拉納西的恆河遭受污染的困擾,這條穿越國土的大河再再挑戰著印度政府維護環境的能力與決心。

2006手牽手護恆河的活動照片。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反台鐵賣掉百年高雄港站 千人放風箏護鐵道園區

$
0
0
本報2015年8月24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擁有百年歷史的高雄港站及鐵道,近年經高雄市政府指定歷史建築保留部份建築,並向台鐵局認養綠地,規劃成打狗鐵道故事館與鐵道文化園區,如今成為當地居民及遊客假日休閒、認識高雄港史蹟文化的空間場域。2013年並因此獲得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國際宜居城市金牌獎。

不過,台鐵局在高雄港站2008年停止營運後,積極計畫開發這塊12公頃的土地,2010年透過都市更新,以提供高雄輕軌路廊土地交換,讓舊高雄港站變更為商業用地,並多次招商要進行開發,不過幾年來都流標。

今年台鐵局捲土重來,以土地面積6.01公頃公開招商。5月,交通部舉辦招商說明會,希望高雄港站都更案能引進民間資金,開發成區域型商業中心,預計將為台鐵帶來198億元收入。招商案經媒體曝光後,高雄市民才發現,這片百年歷史代表高雄鐵道文化記憶的場域,就要被賣掉。

高雄港站都更招商,藍色區塊為2015年底台鐵局預計招商區塊,圖片來源交通部招商手冊
高雄港站都更招商,藍色區塊為2015年底台鐵局預計招商區塊。點圖可放大。圖片來源:交通部招商手冊。

放白風箏救高雄港天際線  籲全區保留

為此,哈瑪星願景聯盟發起搶救行動,上週六22日號召近千名民眾,一起在鐵道文化園區放白色風箏,要求政府立即將園區指定為文化資產,全區保留,並讓公民參與鐵道園區的未來規劃。哈瑪星願景聯盟並在網路發起連署,獲得超過40個團體和1300多人連署。

千人放風箏拒賣文化資產。李育琴攝
千人放風箏拒賣文化資產。攝影:李育琴。

22日下午,許多父母帶著孩子,還有關心園區保留的民眾,站在鑲嵌著38股鐵道的綠地上,用白色風箏排出KEEP的字型,並高呼「高雄港站,全區保留!」隨後一起將風箏放向空中,除了表達反對商業大樓的開發破壞高雄港天際線,並訴求高雄市的願景應讓全民參與,政府不應將全民資產任意販售。

近千名民眾在打狗鐵道文化園區綠地上用白風箏拼出KEEP字樣。哈瑪星願景聯盟提供
近千名民眾在打狗鐵道文化園區綠地上用白風箏拼出KEEP字樣。圖片提供:哈瑪星願景聯盟。

哈瑪星願景聯盟總召周和勝說:「高雄港站絕對不能賣!否則,我們將會一併賣掉土地的歷史、賣掉記憶、更賣掉了尊嚴。」

聯盟發言人彭渰雯則說,之前台鐵多次招商失敗,這次招商不僅未對外資和中資設限,而在財團炒作下,當地生活品質會更為惡化,「高雄還缺百貨商場、商辦大樓嗎?」她擔憂百年的鐵道文化園區,淪為外資或中資的炒房地皮。
文化局文資審議定為文化景觀

由於本案引起民眾關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在20日召開文資審查會,審議委員認為高雄港站及周邊舊港區鐵道線群具有歷史價值,因此決議將全區定為文化景觀,予以保護。

打狗鐵道文化園區保留38股軌道,是活的歷史文化資產。李育琴攝。
打狗鐵道文化園區保留38股軌道,是活的歷史文化資產。攝影:李育琴。

文化局指出,哈瑪星地區是高雄現代化發軔之地,且高雄港站及鐵道是歷史發展重要場域。文化局呼籲台鐵局面對地方保存文化資產的聲音,暫緩相關開發計畫。

不過,台鐵工會卻對反對開發民眾不滿,他們選在聯盟舉辦放風箏活動當天,也號召了數十位台鐵員工和親屬,到場表達捍衛台鐵資產,支持台鐵局招商開發。

台鐵工會:反對地方搶奪台鐵資產

台鐵工會理事長謝勝明表示,台鐵經營總是配合政府政策,即使不賺錢的路線也繼續營運,卻讓外界認為台鐵經營不善,虧損嚴重。現在台鐵的土地資產要進行開發,卻又遭特定團體加以阻擋,先是今年3月台北機場被指定為古蹟,現在高雄港站又以文創為名,不讓台鐵開發。他認為對台鐵員工非常不公平。

謝勝明強調,目前的招商計畫已經兼顧了鐵道紋理的保存,應積極引進民間資金挹注開發,對於台鐵累積虧損的一千多億元,才有喘息的機會。

台鐵工會放黑氣球與白風箏行動對峙。李育琴攝。
台鐵工會放黑氣球與白風箏行動對峙。攝影:李育琴。

工會擔心,繼台北機場後,高雄港站開發案又遭阻擋,其他如彰化扇形車庫、苗栗、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和台東舊站等台鐵的資產,地方政府都會以文化保存名義進行搶奪,工會認為這是「假文創、真圖利」。

對此,822放風箏活動召集人陳美子回應,台鐵員工是鐵路養大的,工會的說法無異是割媽媽的肉來賣。她指出,鐵道屬於全民的公共設施,怎麼變成台鐵的私有財產,而人民卻無權聞問?政府應保護鐵道文化園區的珍貴價值,要開發高雄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蓋大樓。

高雄市議員張豐藤則說,鐵道屬於全民的公共財,且文化資產保存是全民的利益,不需經過台鐵同意。他指出,目前鐵道文化園區已列為文化景觀,未來台鐵所提的相關計畫應合乎文資法的規範。

彭渰雯表示,儘管園區已列入文化景觀,但對於開發計畫並無實質的約束力,民眾應持續監督,除了要求全區保留,政府也應讓公民參與未來的園區規劃,「高雄的願景應由全民參與。」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肉身擋機具 德示威群眾癱瘓煤礦場

$
0
0
本報2015年8月2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據俄國媒體報導,為抗議燃煤擴大使用,德國示威群眾16日突破警方封鎖線,成功阻止一處露天礦場220公尺長的斗輪挖掘機啟動。

Paul Wagner
抗議者圍坐在大型機具前面,阻止煤礦場運作。攝影:Paul Wagner。圖片來源:350.org(CC BY-NC-SA 2.0)

此次抗議活動由民間反煤團體「到此為止」(Ende Gelände)發起,目標是萊茵能源集團(RWE)的露天褐煤礦。這座礦場加上RWE其他三座發電廠,是歐洲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

據《MINING.com》報導,警方發言人表示,現場約佈署了1,200名警力,並使用胡椒水、警棍和催淚瓦斯將抗議群眾驅離礦場。不過,抗議人士仍成功阻止了露天礦場220公尺長的斗輪挖掘機啟動。

抗議人士被警方抬走。攝影:Ruben Neugebauer。圖片來源:350.org(CC BY-NC-SA 2.0)抗議人士被警方抬走。攝影:Paul Wagner。圖片來源:350.org(CC BY-NC-SA 2.0)

而在乾淨能源計畫的政府電力收購制度下,各公用事業必須以固定價格購買綠電,但當再生能源無法供應時,公用事業傾向購買便宜的燃煤發電。儘管德國早有乾淨能源轉型計畫「energiewende」,德國的煤礦用量卻越來越高,引起民間強烈反彈。

德國總理梅克爾加速淘汰核電後,情況更嚴重,2012年至2013年燃煤發電佔德國總發電量45%,實際碳排增加了。

為了在2020年減少碳排至比1990年還要低40%,德國在去年12月提出燃煤發電稅的政策,這讓當地燃煤發電公司大感不滿。

RWE表示,若實施燃煤稅,自家3座褐煤礦場中有2座必須關閉,20間發電廠中17間必須關閉。因此,政府決定從其他來源減少排放,付款給其他營運商讓其他小間的褐煤礦場除役。

Ruben Neugebauer
抗議者圍坐在大型機具前面,阻止其運作。攝影:Ruben Neugebauer。圖片來源:350.org(CC BY-NC-SA 2.0)

抗議人士之一、作家Naomi Klein表示:「這些礦場是對人類的威脅,我們必須站出來阻止、使之關閉。」

煤是全球最大溫室氣體來源,其中褐煤因為含水量高,污染程度也比其他種類煤要高。科學家計算出,如果要將暖化控制在比前工業時代高2度C以內,歐洲89%的煤藏都不能開發。

而對「到此為止」發言人Dorothee Häußermann來說,這表示政府的氣候決策無法被信任。該組織遂決定於8月14至16日以肉身癱瘓礦場的挖掘活動。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近十年沒下落 馬國蘇門答臘犀牛宣告野外滅絕

$
0
0
本報2015年8月25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儘管馬來西亞投入了大量調查資源,科學家還是自2007年起就完全找不到蘇門答臘犀牛(Dicerorhinus sumatrensis)的野外蹤跡,只剩下2011年和2014年為繁殖而圈養的兩頭母犀牛。

科學家因此認為,該物種已經在馬來西亞野外滅絕。

馬來西亞只剩下兩頭為繁殖而圈養的蘇門答臘母犀牛。圖片來源:brett211(CC BY-SA 2.0)

跨國戀難成正果 棲地破碎保育難

這個結論發表在國價保育期刊《Oryx》上,該期刊由哥本哈根大學巨觀生態學、演化與氣候中心所主持,研究合作夥伴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犀牛基金會,以及發表瀕危紅色名錄的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

蘇門答臘犀牛是亞洲數量最少,也是最後一種兩角犀牛,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超過兩千萬年。蘇門答臘犀牛在歷史上曾遍佈東南亞,現在卻只有印尼僅存野外個體,數量不到100隻。

根據估計,印尼的野外個體分散在三個獨立的族群,其中一個族群過去10年間數量大減了70%,和1980年到2005年間,蘇門答臘最大保護區Kerinci Sebelat國家公園的犀牛從500隻減至滅絕有著相同的趨勢。

除了野生族群外,目前全球有九隻圈養的蘇門答臘犀牛,其中之一在美國辛辛那堤動物園(即將移至印尼),三隻在馬來西亞沙巴,準備透過體外受精繁殖,剩下五隻在印尼蘇門答臘犀牛保護區。

野生不到百隻 印尼擔起保育大任

專家呼籲印尼加緊保育工作的腳步。

專家認為,解決辦法是建立密集管理區、增強盜獵防護措施並移入犀牛個體,增加交配機會。「要保護僅存的蘇門答臘犀牛,最好將牠們視為群聯族群,也就是以全國性或跨國的單一計畫來管理,以最大化整體出生率,包括目前被圈養的個體。」生態學、演化與氣候中心博士生Rasmus Gren Havmøller說。

密集管理區和群聯族群策略,是2013年四月新加坡蘇門答臘犀牛高峰會產生的主要保育方案之二,同年,印尼政府簽署班達楠榜宣言,同意執行這些保育策略。

「印度前總理甘地的太太直接介入,建立老虎計畫,成功拯救印度虎免於滅絕。印尼總統Joko Widodo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幫助蘇門答臘犀牛。」研究作者之一、WWF亞洲犀牛與象行動協調人Joko Widodo說。

另一位研究作者、印尼犀牛基金會董事Widodo Ramono進一步解釋:「印尼政府應投入更多心力於犀牛保護,包括建立密集保護區、加強調查已知棲地、棲地管理、圈養繁殖,並動員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相關資源。」

兩年前的保育計畫 仍在等候政治決心

亞洲黑市的犀牛需求居高不下,盜獵仍然嚴重威脅犀牛生存。

科學家提及的全球保育策略中,還包括就地持續發展犀牛保護單位,保護僅剩的繁殖族群。雖然目前這個計畫已經實施,但研究作者認為仍有必要強化這些保護單位對抗盜獵的能力,尤其在北蘇門答臘。

圈養繁殖於2013年起成為主要保育行動之一,但關鍵的繁殖技術還需要數年時間發展,而科學家認為,我們很可能在這段期間失去所有的野外蘇門答臘犀牛。

在澳洲與土地談場戀愛:我的樸門之旅(四)

$
0
0
作者:林貞妤(蓋亞行者工作室創辦人)

※編按:數十年來,糧食生產量趕不上世界人口激增,而就在許多先進國家糧食浪費問題層出不窮同時,卻依然有無數饑荒人民沒有基本飽糧可提供,到底糧食分配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從樸門生活的概念下我們可以怎樣回歸糧食自主權?又怎樣落實在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今日我們一起來探討。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在1999年定義「食物權」為:「人人有權定期獲得足夠的、營養充足的及為社會文化所接受的食物,以維持活躍而健康的生活。」這樣有尊嚴地獲得食物養活自己的權利,是許多國家都長期致力實現的一項國際人權。

在地農產品。圖片來源:Dana McMahan。(CC BY-NC 2.0)
支持在地食材可有效改善糧食分配不均問題。圖片來源:Dana McMahan。(CC BY-NC 2.0)

過剩的糧食問題

2011年獲頒環保工作者最高榮譽「蘇菲獎」( The Sophie Prize)的Tristram Stuart指出:「如果我們將全球生產的糧食比喻成九塊餅乾,第一塊是農夫採收不了,只能直接丟棄在田裡的食物。之後三塊,人們將這些食物拿去餵家禽以生產肉類,而通常動物只能轉化三分之一的食物變成肉,所以加減後我們還有六塊餅乾,然後人們再丟掉兩塊食物到垃圾桶裡,剩下的四塊才是真正進到人們口中的食物。」

Stuart也提及,過去數十年,我們一直被告知糧食生產趕不上世界人口的增長,全世界都有正在挨餓的人們,因此各國農業學家,化肥公司,政治家無不努力增長糧食的產量,在農藥、殺蟲劑、基因改造的多重使用下,整個世界的農業產量確實有著極大的進步,但我們卻看見國際糧價仍然節節上漲,各地的飢荒依然存在。

我們一邊呼籲說因應糧食短缺,需要砍伐更多的森林做農田,噴更多的農藥,種產值更高的基改作物,另一方面,卻任由財團收購農地,沃田轉為工業區,也放任遠超於我們所需的食物被當垃圾處理掉。

Stuart說:「我們生產了足夠餵飽120億人的糧食,如今我們有70億人,這裡面有10億人卻沒有足夠的食物。而這10億人又有一半是專門生產食物但卻沒辦法餵飽他們自己的農夫」。大部份歐洲國家與美國其實都擁有超過實際需求三倍到四倍的食物,美國環境保護署指出美國每年要丟掉大約3400萬噸食物,價值13億美元的食物!

人們浪費食物的程度令人驚訝。
人們浪費食物的程度令人驚訝。圖片來源:楊宗翰。

既然原本的消費體系是追求極大化的食物生產量,造成過剩的食物,再經由層層中盤商轉運到各大賣場、超市或店家,擺在架上以近似亂槍打鳥的方式,希望消費者購買其中少部分,其利潤便可抵消剩下未賣出必須丟棄的部分,那何不創造另一種體制?何不思考如何讓已存在的糧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輸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何不讓行有機農法的農人直接與消費者做接觸,掌握消費者的數量,以預先訂購的方式,種植出適地、適量的優質食物?

社群支持型農業:一群人與一塊土地間的相互承諾

1960 年代,一群在德國、瑞士與日本的農夫與消費者團體,因著對於食物安全與農地都市化的反思,開始了一場農業行銷的革命運動。他們關注到塑膠與石化(如農業與化學肥料)猶如一堵高牆阻隔了城市人與健康食物的源頭,人與土地失去了聯結。

因而這場革命運動的作法就是「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他們相信健康的糧食絕非只單單以產物價格來衡量,也應該將生態與社會成本一併納入考量。傳統的農業行銷常讓消費者和生產者看起來是對立的關係,但實際上兩者之間應該是緊密合作的夥伴關係。

要維護一個有機或自然動力農場絕不是件容易的事,農人常常擔負起氣候天災、農產歉收等風險,社區支持型農業便是讓該農場附近社區居民認購部分農場股份或加入會員,每年繳交一筆食物預購費,成為農夫共同風險與利益的支持者。農人會每禮拜將自然農地所產出最新鮮、健康、營養的高品質食物送到每戶股東或會員家裡,以最直接環保的方式餵養人們,作為人們支持農地的回報。

當季節交替,這些會員還有他們的小孩便能學習當季食物的特色,所在土地有了更深的聯結。甚至藉著自願性的投入部分農事,例如幫忙配送或是割草,來抵扣他們的會費,這些會員家庭會瞭解到有機農作技術與需付出的心力,進而對農人有著更多的尊敬感恩。會員與農民結合成一個互信有活力,兼顧文化豐富性與生物多樣性的社區,並落實了糧食安全、食物正義與公平貿易。

社區支持型農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地知識、在地資源、在地投入。也因此我個人覺得未來人類生活的形態不會是超級大城市,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生態社區或小鎮。這不僅僅是因小農場的能源轉換率是大農場的七倍,且在人口規模小的社區,每人認識彼此,也直接看得見食物的產地、生產者(農人)、加工者(例如麵包師等),在信任為前提的基礎下,以預付制度(又稱提攜制度)為主的支持型農業也能順利運行。

農夫市集。圖片來源:hans peter meyer。(CC BY-SA 2.0)
農夫市集。圖片來源:hans peter meyer。(CC BY-SA 2.0)

位於十字路口生態農業與全民生活形態

現行的慣型農業是依賴外加物質(如肥料)及強勢掘取農地資源(如抽取地下水),使得自然體系的平衡受到破壞。像樸門這樣的生態農業,或說是保育性農業,其實是希望回歸早期農業養賴土地自有的生產力和自然資源。

這此澳洲參訪之行,除了在課堂上理論傳授之外,還有大量的實務訓練,並實際造訪鄰近生態社區與當地市集。這套課程開放給全世界的人來此一同交流學習,彼此學員也帶來不同國情的永續生活設計案例。

現今各國高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使得地球增溫,全世界氣候調節與生態系統大亂,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日趨嚴重的威脅,全民實踐低碳生活是目前公認快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最具體方式之一。樸門永續生活設計的目標是希望實踐照顧地球,社區鄰裡關係的連結強化、食品安全把關、或環境教育實踐都能起著莫大的功用。它甚至也可能可以是鄉村青年人口外移問題的舒緩之道,當青年人認同社區裡的永續環境,有機農業等理念,就會希望回鄉傳承,以農人、綠色民宿業者、公平貿易商店業者、生態旅遊導覽員等為職業。

就如同Tom在課堂上教導的:「The longest path over the longest distance taking  the longest time with the most passive resistance.(你應選擇距離最遠、耗費最多時間、遭遇阻力最大的長路)。改變世界從來就不是一蹴可及的事,但如果不先改變自己成為那個美好藍圖中的一部分,那藍圖就永遠無法實現。

【相關文章】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都會區的城市獵人——「鳳頭蒼鷹 」繁殖監控記事

$
0
0
作者:楊明淵(台灣猛禽研究會 研究專員)

稜線上出現的雙翼,優雅盤旋的猛禽總是吸引著大家的目光。台灣分佈較廣泛的猛禽,包括大冠鷲、鳳頭蒼鷹及松雀鷹等,都可以棲息在靠近人類的淺山環境。其中大冠鷲因體型而需要較大的棲地、松雀鷹則是個性害羞懼人。唯有鳳頭蒼鷹能夠適應都會區環境,成為台灣唯一在公園綠地中穩定繁殖的日行性猛禽。

台灣的鳳頭蒼鷹族群(Accipiter trivirgatus formosae)為特有亞種。雖然猛禽的族群數量都很少,但與熊鷹、林鵰等難以見到的大型猛禽相比之下,鳳頭蒼鷹算是容易觀察又親民的,其在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及丘陵都不難見到。

也因為鳳頭蒼鷹的體型不大(體長約40至48公分),活動範圍與棲地的需求也較小,近10年來可能是適應了都會區的破碎棲地,因此不論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各大都會區的公園中,發現越來越多巢位。藉地利之便,研究者易收集包括食性、棲地環境、繁殖成功率等生態資料,網路上也常見到各地觀鳥人或攝影者的觀察心得。

都市環境中的鳳頭蒼鷹。攝影:楊明淵。
都市環境中的鳳頭蒼鷹。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藉由標記辨識個體,可以追蹤幼鳥離巢後的存活狀況。攝影:楊明淵。
藉由標記辨識個體,可以追蹤幼鳥離巢後的存活狀況。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鳳頭蒼鷹不太挑食,從昆蟲、蜥蜴、蛙類,鳥類、鼠類,甚至都市公園裡隨處可見的赤腹松鼠,生活周遭可見的小動物幾乎都來者不拒,在不同環境的族群,也會以不同的主食為生,如原始環境的族群有些以斯文豪氏攀蜥為主。而都市裡的生物種類雖然較單調,如台中都會區的鳳頭蒼鷹就以數量豐富的麻雀、紅鳩等為食,也足以支持族群的生存。適應破碎化的棲地、懂得利用都會區的食物資源,再加上幾乎沒有天敵(其他猛禽或蛇類等)出沒的環境,是鳳頭蒼鷹能在都會區生生不息的原因。

溝鼠也是鳳頭蒼鷹的主食,可以控制都市鼠類的數量。攝影:楊明淵。都市公園常見的鳩鴿科,是鳳頭蒼鷹常捕捉的食物來源。攝影:楊明淵。
溝鼠也是鳳頭蒼鷹的主食,可以控制都市鼠類的數量。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都市公園常見的鳩鴿科,是鳳頭蒼鷹常捕捉的食物來源。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最熟悉的陌生人

雖然台灣已經有許多不同地區的鳳頭蒼鷹繁殖紀錄,但是牠們畢竟是猛禽,在觀察過程中,我們仍有許多的疑問包括:繁殖期後的親鳥會離開這個公園嗎?明年再度築巢時,親鳥會是相同的兩隻個體嗎?幼鷹長大後該何去何從?每隻鷹可以存活多久?每年看著幼鷹一波波的離巢,我們也發現,這些近在身邊的猛禽仍是相見而不相識,更有許多人固定在公園裡活動,卻未曾發現牠們的存在。

台灣猛禽研究會本著對猛禽深入觀察、研究的初衷,2014年起在林務局的支持下,展開台北都會區的鳳頭蒼鷹研究,進行繁殖族群調查、個體標記、追蹤與食性紀錄等,其中希望藉著都會區的便利,將原本各點的觀察紀錄,能有較全面的探討。除了人力的觀察外,也架設監視器以便紀錄不同巢位的行為,希望這些透過網路即時傳送的影像,讓更多市民能更關注這些隱藏在樹梢的神祕鄰居,並一同欣賞新生命成長的喜悅。

巢位監視器。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巢位監視器。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監視器影像。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監視器影像。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不在野外的野生動物研究

相較於許多跋山涉水的野外工作,在都會區進行的研究確實是輕鬆多了。不過台北盆地的悶熱、喧囂、車輛廢氣,加上蚊蟲的叮咬,環境可不比山林舒服,長時間的行為觀察也得比照野外。身為以靜制動的掠食者,鳳頭蒼鷹多數時間仍以休息、保存體力為優先;整日的觀察下也許僅能見到2~3次的餵食行為。敵不動,我不動的情況,幾小時的大眼瞪小眼算是家常便飯。

架設監視器的過程,相較野外得三五時扛著沉重的電池,舉步維艱才能抵達巢區的情況,市區裡當然方便多。只是事情也絕非想像中簡單,首先是都市裡的樹木,因種植時間及生長空間的限制,通常不夠粗壯,不足以支撐研究人員攀上巢邊,必須仰賴升降車等機具。在人來人往的台北市,想出動這陣仗,可得先經過巢樹所在單位的核准,包括人行道、校園、公園等,每一個巢都得分別跑完正式的申請流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以升降車在巢位旁裝設監視器。攝影:楊明淵。
以升降車在巢位旁裝設監視器。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監視器的電力則又是另一個難關。孵卵、育雛加起來超過三個月的時間,電力、網路與設備所需空間,在公共空間裡可不能隨意亂接。巢樹又常位在人行道、公園等遠離電源的地點(公園內通常僅有的電力是來自路燈,日間是沒有電力的)。每巢都必須依位置,評估最接近且較易取得的電源後,分別向學校、公園、人行道等不同的管轄單位溝通與申請,以避免被當成竊電賊移送法辦。

猛禽的繁殖影像紀錄其實也不是什麼創舉,台灣早有配合巢箱,紀錄領角鴞的繁殖研究,但是要將影像即時傳送,還得有網路及更多的設備需求;國外的猛禽相關研究,多數選擇每年固定使用的巢位,或人工的巢位等以便架設。鳳頭蒼鷹可能因舊巢常被颱風摧毀,或是避免滋生寄生蟲等因素,親鳥每季都會選擇不同的位置,重新構築新巢。

研究人員必須在次年的繁殖季初重新搜尋,並確認使用中的巢位(保險起見,會以是否產卵確認)。還得依據環境、樹枝粗細、電力與網路的可及性等,選擇可以裝上監視器的巢位。也許鳥只是換到道路的另一側築巢,管轄單位就完全不同,即使是相同單位,申請程序也是不可少。

每一個巢的環境與角度,是否適合裝設監視器,其實都是不同的挑戰。盡可能地搜尋巢位、評估、完成申請程序與準備工作,都得趕在幼鷹孵化前完成。監視器架設後,仍有許多繁殖季的後續工作,包括人力觀察、個體繫放標記、追蹤、機器回收、影像資料的分析等,也得隨著幼鷹成長,不斷的進行。

城市中的美麗與哀愁

在監視器與人力的紀錄下,我們觀察鳳頭蒼鷹在台北市區的主食:鳩鴿科、麻雀仍為大宗。另外發現牠們也捕食了許多溝鼠,無形中為市區控制了這些小動物的數量,只是不免令人擔心,牠們是否有受滅鼠藥影響的可能性。

另一個觀察重點則是幼鳥的存活率。雖然食物不成問題,也沒有天敵威脅,大多數幼鳥都能順利離巢。畢竟都市裡的空間有限,相對良好的棲地則多已經被成鳥佔據了,初出茅廬、獵食技巧不佳的幼鳥,能不能找到其他食物足夠、或適合繁殖的容身之處是攸關個體能否存活的關鍵。而棲息在都市的人工環境裡,包括玻璃、建物或車輛等的撞擊意外、棲地或巢位的人為干擾等,都是野生動物與人類共存時的考驗。

猛禽研究會利用個體的標記,包括有編碼的金屬環、不同組合的塑膠色環,給予每隻鳳頭蒼鷹一組獨特的「身分證號碼」。再配合無線電發報器的追蹤技術,希望未來能追蹤到鳳頭蒼鷹在台北都會區裡的活動、播遷、覓食等行為,對於牠們的生存狀況、棲地需求有更多的了解。

在幼鳥離巢前,進行繫放標記。攝影:楊明淵。以無線電發報器追蹤都市鳳頭蒼鷹的活動範圍。攝影:楊明淵。
在幼鳥離巢前,進行繫放標記。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以無線電發報器追蹤都市鳳頭蒼鷹的活動範圍。圖片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鳳頭蒼鷹是唯一能夠適應台灣都市叢林的日行性猛禽,雖然族群數量看似不少,但也只有棲地面積及食物資源足夠的綠地,才能滿足一對猛禽的生存所需。不僅是看著牠們的繁殖不息,我們更希望藉由更多地點、不同個體的追蹤與研究,未來能夠發掘出每一對鳳頭蒼鷹的獨特故事。

中科管理局死性不改 敷衍中科三期的健康風險評估

$
0
0
作者:楊品妏(環境法律人協會法規專員)

8月22日上午,中科管理局針對中科三期二階環評當中的健康風險項目評估,於台中市后里區舉辦「健康風險評估規劃及範疇說明會」。

說明會上,中科管理局不僅忽略后里民眾抗議3月23日的範疇界定會議尚未開完不應開此說明會,就逕行報告,引發后里居民及環保團體的憤怒,亦不願向后里居民承諾將其要求評估既存風險的意見確實採納作為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的方法或範圍,僅說會列在會議紀錄當中,導致此場說明會完全失敗。

2010年8月12日中科三期專家會議場外抗議海報。本報資料照。

法院曾經明確以中科三期環評未進行健康風險評估為由撤銷中科三期第一次的環評結論,顯見健康風險的評估對於中科三期環評的準確度至關重要。然而中科管理局在整場說明會的表現,可以發現中科管理局在中科三期訴訟和解之後即有恃無恐,不把后里居民的意見當意見,不僅再次踐踏我國環評制度,亦將后里居民的健康及生命置於不顧!

誇張之一:麥克風被藏起來

今年3月23日於環保署舉辦的中科三期二階環評第11次範疇界定會議,會中各方對於進行健康風險項目的評估方法、評估範圍都未有共識,主席卻逕行宣告散會,有程序上的瑕疵。然而,昨日說明會一開始,中科管理局完全不理會民眾要求應該暫停說明會、先回到環保署開範疇界定會議對於健康風險評估方式產出共識,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劈哩啪啦的報完簡報,甚至在此其間把其他所有的麥克風藏起來,不讓民眾有機會發言,完全再現張慶忠30秒通過服貿的荒謬狀況。

實際上,在眾多民眾抗議中科管理局此一蠻橫作為的混亂場面下,整個會場根、本、沒、有、人有辦法聽清楚簡報人報了什麼,顯見中科管理局完全不在意現場民眾是否了解他們要如何進行健康風險的評估,只想趕快走完說明會此一程序。

誇張之二:拒絕評估既存風險

3月23日範疇界定會議上對於健康風險的評估爭議,主要為中科管理局提出的評估方式,僅願意對於中科三期內部的污染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即增量風險)進行健康風險評估。至於后里當地原有的污染源(包括正隆紙廠、豐興鋼鐵及后里焚化爐所製造的空汙)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即既存風險),中科管理局以個案環評僅需評估個案的環境影響為理由,不願進行健康風險評估,並且將責任推給台中市政府,說這是應該由台中市政府來作。故針對既存風險,中科管理局僅願意作流行病學的調查。

然而,在範疇會議上面,多位健康風險評估領域的專家皆指出,因為后里當地原有的幾個汙染源,后里當地的空汙問題所造成的健康風險實際上已經非常嚴重,恐已達到不應再新增污染源的程度,若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的既存風險僅用流行病學的方式調查,根本無法釐清此一問題,必須使用健康風險評估的方式才能達到。

后里居民僅是想要確實知道后里當地的污染程度到哪裡、適不適合再有中科三期進駐,卻連這一點了解現況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中科管理局根本不願意!中科管理局口口聲聲說作不到、不在其權責範圍,實際上僅是因為若作了,結果可能會導致中科三期不能存在於后里。

誇張之三:你的建議我聽到了

既然中科管理局不願意先回到範疇界定會議去把健康風險的評估方法及範疇確定,至少應該向后里居民承諾說此說明會會提出的意見會被納入評估方法及範疇,以解決爭議,讓後續的評估有意義。然而,對此,中科管理局僅說會將大家的發言詳實紀錄在會議紀錄中。換句話說,中科管理局根本不想要把居民的意見納入,並且認為把居民的發言寫進會議紀錄就是盡到溝通的義務,再次顯現中科管理局只想趕快走完程序,完全不在意后里居民的健康險評估是否完備,荒謬至極!

從此次會議,死性不改的中科管理局這般敷衍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完全以行動再次示範了如何將我國司法威信踐踏到底。如此,我們又怎麼能夠信任,進入二階環評之后,中科管理局會好好的確實評估呢?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