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誰的土地?到底! 傳統領域開礦根本無視原民權益

$
0
0
作者:廖靜蕙(本報特約記者)

數十年來,亞洲水泥罔顧太魯閣族人意願,直接在其祖靈地上採礦。族人多年來受盡街頭陳情抗議、行政程序往返與法院爭訟煎熬。10日終於因原民會決定不受理亞泥訴願而稍露曙光。然亞泥即可能依據再提行政訴訟。

太魯閣族人歷經多年街頭陳情抗議、行政程序往返與法院爭訟煎熬,先是去(2014年)12月10日,由花蓮縣政府頒發土地權狀,給僅存兩位的太魯閣族長輩。然而,亞泥並未因此鬆手,隨即提出行政訴願,歷經近7個月的纏訟,原民會訴願決定不受理亞泥訴願。

依據「原民法字第1040043031號」之原住民族委員會訴願決定書,訴願會認為亞泥並沒有任何個人權利上或是法律上的利益受到損害、沒有提起訴願的權利,因而判定亞泥「敗訴」。

亞泥與太魯閣族土地爭議,凸顯的是政府及企業對原民權益的漠視。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攝影:廖靜蕙。
亞泥與太魯閣族土地爭議,凸顯的是政府及企業對原民權益的漠視。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攝影:廖靜蕙。

不過亞洲水泥極有可能向台北高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礦業法第47條保留開發者先行使用土地的權利,保障民住民族權益仍有不足。

台灣從2005年公布實施號稱先進的《原住民族基本法》,實質上立法怠惰,漠視原住民族權益,至今未公告相關子法,原住民族委員會雖已完成傳統領域範圍調查,卻無「法」公告;因此,當開發之手伸入傳統領域時,如入無人之境、為所欲為。更有甚者,開發單位連到了誰的土地上開發都搞不清楚。

上月底萬達鑛業為了取得南澳大白山西側的國有林班地展延用地許可,召開二階環評前的公開說明會,開發位址屬東岳部落傳統領域卻誤認為武塔部落,一階環評甚至未知會「關係部落」。依據實施要點第2點第9款,關係部落是指「因申請事項致其原住民族土地或自然資源權利受影響之部落。」開發單位認為,環評通過了,再召開部落會議,因為那時才能「具體討論利益回饋」。

開發單位雖表示,是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的資料,不過,原民會土管處承辦人員回覆:「環評會議紀錄中所稱『本案位於武塔部落之傳統領域』並非本會所表意見」;環保署綜計處則表示,應為誤認。

雖然是誤認,也比漠視傳統領域來得好。萬達況業於一階環評時,原民會即表示用地位於本會傳統領域調查成果範圍內、本案屬開發行為,適用《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必須取得關係部落的知情同意權,原民會也有具體的規範,可參採「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原住民族部落會議實施要點」辦理部落會議;開發單位認為原住民部落只需利益回饋,而不知需事先徵得部落的知情同意,若非傲慢,顯然是無知。

國際間越來越重視原住民族傳統部落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貢獻,但原住民對於自己的領域沒有主權,無法恢復傳統土地利用的方式,也影響了保育的可能。

太魯閣族人為爭取耕作權歷經40年抗爭,而耕種這個行為,正是太魯閣族人長久以來守護土地、實踐傳統文化以及永續利用自然資源的方法。

當我們談到開發,就必須談到和部落的關係,若部落對於他的權利或自然資源使用有不同主張,就必須不斷的討論,雖然討論的內容不見得直接和保育有關,但取得部落認同的結論,往往就有保育的效果。

相對的,當我們社會漠視原住民權益,放任傳統領域消失,土地變更為不可永續的利用型態,一旦大自然的力量檢視環境現況時,反撲的對象是不會分你我的。


【秘讀自然】風拍浪擊,滿儎又淘盡─《討海魂》

$
0
0
作者:林倩如

一年霍霍一本自產書籍,行人文化實驗室是這樣的狠角色。4人製作團隊包括總編輯周育正、編輯陳秀娟、編輯助理許雅琇及行銷企劃華郁芳,耗時一年,從前調研究、跑田野、集結文字工作者和攝影插畫,採訪到成書,鋪述的雖是討海人的故事,而這段歷程,也是一個曲折跟追。訪談當天,報架上恰巧躺著中國沿海休漁期解禁、海巡護漁的半版頭條,莫名像是一個如鯁在喉,不近不遠卻理解單薄,這些漁人,我們的島。

台東成功鏢旗魚,「啊~~~在那裡!」看魚手扯破喉嚨的音量劃破地平線。圖片來源:行人文化實驗室

島離海邊那麼近

因為「海洋很重要」,周育正想了想破題語出簡扼,補充曾與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相聊,她認為臺灣的位置很可以(應該)發揮兩個主題,其一就是海洋。前年年底「討海人:世界漁人群像」攝影展,忠實展現英國、印尼、泰國、菲律賓及臺灣等地的漁民工作與生活點滴,林裕翔導演的紀錄片《漁人24》更讓他思考起漁法保存背後的自然倫理,是為企劃專案起點,開始關注「臺灣的脈絡、海洋的未來」,發現相關傳統漁業的訊息不多;身為出版專業,便想以不同辦法來創造介入議題的方式,「窗戶稍微打開,讓好奇的人接觸」。

都市人食嚐海味,消費到滋味價值,重視程度遠高於主動選擇永續海鮮或意識生產怎麼來的寫實提問,餐桌上倚賴中國、東南亞魚貨,漁獲走私/賣油交易,非法捕魚等等,漁業經濟整體陷入惡性循環。靠天吃飯,比起陸地農業或遠洋漁業,古老捕魚文化「真的很弱勢,人們不關心」,他嘆道,小型漁業實則對海洋破壞衝擊小,百年歷史發展悠久,竟忽視至今面臨10年內失傳的困窘地步。曾經,漁業撐起島國經濟一片天,演變到漁船擱港、魚市場冷清,海洋政策出了很大的問題吶,至少「把他們的生命及做的事呈顯出來」。

團隊世代殊異,成長於城市或濱海,真要面海?想像貧乏或它一直都存在習慣的陌生輕忽,2048年魚種族群終將崩解的驚世警告?過去如何、未來怎樣,遙遠的情結揣想透露著,一切求索進行前的自省剖白,催促必須儘快做些什麼、直抵海岸最前線的急切。

金山磺港蹦火仔,磺港漁火自清代即為金山八景之一,當年極盛時期有上百艘漁船,現存4艘承續文化。圖片來源:行人文化實驗室

尋漁人啟事

屬於臺灣、獻給職人的計畫成形,團隊從龐大的資料中整合梳理出主軸-傳統漁法,東海岸、西海岸、離島,先各點踏查拜訪在地文史工作室與耆老,端視當地潮汐環境和漁汛期,且走且看四方情報、人際網絡打聽或緣牽隱約,敲定共13種傳統漁法及其漁人。

雅琇老家在彰化芳苑,第一趟田野以此規劃連同苗栗,經彰化縣海牛鄉土文化推廣協會楊玉如熱心介紹找到半農半蚵的李福相,初始頗為順利;苗栗比較辛苦,牽罟幾乎絕跡,幸有一年一度的推廣體驗,後來間接聯繫到曾從事過的漁人。

「天氣無法預料,判斷海象漁人機動出海一個月斷訊常有,原本預計要找的人不一定在,里民中心和居民閒話,挨家挨戶問過去,不時尋找機會取材。第二趟東海岸訪查,花蓮找三角網蠻有趣的經驗,到部落時剛好有人在河口捕魚,還得隨時打開耳朵觀察周遭動靜,因此循聲記錄下自製漁具伐竹的工序;而台東找上《戰浪》男主角陳永福船長。蘭嶼6個部落,不可觸犯的達悟禁忌,謙稱不能代表部落或家族。綠島則資訊少,探訪漁民多表示鰹竿釣每一家男生都會做啊。尋人,漁村社會伏藏著不同潛規則。」團隊娓娓講來輕鬆,坦言其實過程非常謹慎緊繃,擔憂片面了解不足以建/解構該產業全貌層次,12位漁人僅是12個冰山一角,傳統漁法如此幅廣。

花蓮秀姑巒溪出海口操作三角網捕撈,在魚網上找到小小的透明魚體,是眼力大考驗。圖片來源:行人文化實驗室

打漁英姿神乎其技

第一階段田野告一段落、確訪人物後,第二階段才正式安排攝影、採訪,「攝影都男生方便上船,近海不比遠洋仍有所禁忌。」秀娟解釋。13種漁法清晰並陳平衡,謂之人、器、海,鐵三角結構:人的部份,漁人記憶化淡所有驚心動魄和種種境遇,搭配在地文史解說,新舊承傳;器是配件分解,另襯漁獲小知識;海的場域,插畫豋場,把技法、流程靈活串組跨頁全景,神似《男的民俗學》韻味,細節有致,神情停凝在拼搏專注。不管是強調協調默契的牽罟、鰹竿釣,或單人即可的櫓魚栽、八卦網,一篇篇章節猶如紙上紀錄片漁人本事精湛重現,浸泡在海水鹹鹹,彷彿嗅聞得到空氣鼓振,現場感十足。

宜蘭南方澳釣棹(艚)仔技法插畫圖解,不停拉動魚餌,提高上鉤機會。圖片來源:行人文化實驗室

南方澳釣棹(艚)仔、苗栗牽罟,均已失傳,書中職人多六七十歲,一旦退休,等於技藝跟著消失。往昔沒讀冊只能討海這款艱苦頭路的歹命認知,如今漁村凋零人口外移,外籍漁工勢必銜接勞動力,勞雇之間關係易生摩擦,她提及,「陳船長尤其不藏一手,你願意學他就盡量教,船上不少海腳(船員)都會鏢旗魚。旗魚獲利還算不差,台東尚有位23歲年輕的鏢旗魚手有心傳承。」但多數後繼乏人。

繞了一圈臺灣,眾漁人一生與海共存共榮,敬畏順服自然律動,貫徹為生存奮鬥精神堅毅,日常戰役裡沒有雄厚資本亦不使用耗費大量汽油的機具,採取友善環境的漁法,簡單而不過漁,風雨平安歸來焠鍊的身影,手勢俐落經驗老道,對季節、氣候擁有強大內建的知識系統。他們歷經沿海捕撈設備從簡陋到精緻,見證了過度濫捕,海洋資源由繁榮到枯竭的迅速轉變,然不合時宜的危機逼近,船隊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精良,難以保留傳統漁法的勢態,只能趁快記錄銘刻,期待啟發其他社會實踐投入參與,延續對話海事復康漁業的多元可能。

1600公里海岸線,魚不見了?

行人繼去年推出《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自產書籍,《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乃第三本心血打造,不甘於引進、翻譯外國文本,通常是一間出版社但更常做一些實驗,比方化身行動的複數作者,藉此回應關切臺灣漁業及其於海洋資源匱乏議題上擔負極為關鍵角色的反思。一方面,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氣候異常海岸線退縮等等環扣發展條件,另一方面,臺灣可是遠洋漁業世界級強權,年產值400多億元(2014),居全球前三位,延繩釣漁船數量稱霸中西太平洋,鮪魚延繩釣產業規模世界第一,秋刀魚漁獲量世界第一。捕撈實力驚人,如此影響海洋浩劫,無以迴避須力掀保育作為,肩任讓下一代有魚可捕、有魚可吃的責任。

島民曾經逐水而居,對海洋的認識卻相當有限冷感,無論如何,這片海唯有自己守護啊,做一本澎湃之書,被賜予老漁人風霜歲月深邃生命的沉澱厚度,人海相處的生態哲學,指引魚線盡頭關乎未來的全面檢視。《討》文圖豐盛目不暇給,華麗魔幻的蹦火仔,優雅海中散步的櫓魚栽,男人小宇宙的拼板舟,澎湖石滬馬祖打樁…….,出海需要破風頂浪,亦有需要風平浪靜的時候。討海日子苦澀,下輩子不想再討海的喟然;下輩子還要跟旗魚對決的氣魄;以前的人比較聰明現在的人比較會賺錢的自嘲;內褲被大海沒收也開心的幽默;討海大學畢業的樂天…….,而多少人「回去」了,這個風險世界畢竟不若農青返鄉築夢經營社群較容易踏進,漁獲輸贏翻盤,海能給的也可以瞬息殘酷奪回,虧損之餘甚至賠上性命。

蘭嶼拼板舟補鬼頭刀魚(男人專屬的食物),漁人用腳釣魚的絕活。圖片來源:行人文化實驗室

剛過了8月13日地球生態透支日(Earth Overshoot Day),人類比去年又再提早6天開始積欠生態債務,慾望依舊無休無止。耗竭倒數,漁人歇歌,拋擲出更多警惕的同時,則必要開展相對應永續海洋的積極行動。

《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討海魂:13種即將消失的捕魚技法,找尋人海共存之道

作者:行人文化實驗室企畫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你以為如常的海景,卻是漁人搏命演出的詩句。

漁人歷經風浪的手展示著大海拍打過的生命故事,我們轉化以圖文記錄下那些寶貴的傳統技法。

身為台灣海洋島嶼的一員,他們用身體去搏鬥、每日在戰浪中討生活。
大海教導了他們大自然沒有說出口的生存之道,透過漁男見識大海的經歷和風景,提供身為海洋居民的我們,一條更接近己身生活小島的美麗途徑。

 

碧玉海的喪鐘響起?

$
0
0
撰文:尼爾.謝伊 Neil Shea;攝影:藍迪.奧森 Randy Olson

※ 誰來決定,一個族群是否存在?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文化,保存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但主流文華席捲全球,人們漸漸看不見那些多彩多姿的文化,連帶也忽視了承襲文化的原住民。人們帶著主流價值觀進行開發建設或採集資源,從另一種文化來看,很可能是無理的入侵和野蠻的破壞.......

賽利丘位於東非最偏遠地區之一的中心地帶。

它幾乎就在肯亞的最北端,與最近的主要道路相距超過400公里,走一小段路就會到衣索比亞邊界。在這個地方,如果你想抓住希望,涅梅托的家就在不遠處。而她會把病人帶到湖邊治療,也不會顯得奇怪。在這裡,信心和希望很自然地會與水一起出現,而圖爾卡納湖現在所提供的這三種東西都很充足。

它是世界最大的永久沙漠湖,在這個地區已經存在了大約400萬年,在大裂谷邊緣的一道火山蝕溝中時而擴大,時而縮小。遠古時期的人族沿著湖岸生活,而早期人類則在這裡狩獵、採集食物和捕魚,同時逐漸往北遷徙,最後離開非洲。1萬年前,這座湖遠比現在還大。7000年前,湖面逐漸縮小。新石器時代的部落在岸上的聖地立起了神祕的石柱。現在涅梅托延續著深植於湖水中的傳統,這些傳統或許非常古老,卻沒人能確切說出到底有多老。

艾爾莫羅族的部落男子帶著魚叉與耐心,沿著圖爾卡納湖東岸用傳統方法捕魚。攝影:藍迪.奧森 Randy Olson。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5年8月號

然而圖爾卡納湖就和所有的沙漠水源一樣,相當脆弱。湖裡的淡水大部分(大約90%)來自奧莫河。現在衣索比亞政府沿著這條河所規畫的大規模開發項目,包括一座水力發電大壩和需要大量用水的甘蔗園,可能會造成圖爾卡納湖缺水。在最嚴重的狀況下,圖爾卡納湖會逐年乾涸,終至枯竭,導致當地居民成為這個非洲沙塵窩的難民。

面對衣索比亞政府雄心勃勃的開發計畫,涅梅托的族人將會損失慘重,而他們幾乎沒有能力抵抗。達薩納奇人的分布範圍跨越肯亞與衣索比亞邊境;在超過一個世紀前,這片地區在英國殖民勢力與衣索比亞帝國的測量人員劃定邊界時被一分為二。國界的劃分把多數的達薩納奇人納入了衣索比亞,留在肯亞的族人則少得多。這個部族現在是肯亞最小也最弱勢的族群之一。

肯亞大約有1萬名達薩納奇人,但他們最近才有了第一位經由選舉選出的代表,而且只是地方代表等級――離奈洛比的國會還很遙遠,接受政府救援的順序也幾乎排在最後。許多肯亞南部人並不把圖爾卡納湖當成他們國家的一部分。那裡沒有電力線路,沒有中學以上的教育,沒有固定的運輸系統。達薩納奇人就像他們那座湖一樣,對外界的人來說幾乎不存在。

在葉勒瑞特村的一場相親大會上,達薩納奇族的男子揮舞著鞭子、棍棒和傳統凳子,有些人還戴著鴕鳥羽毛裝飾,一邊跳舞一邊擠入一群女性之間,準備為自己找個老婆。攝影:藍迪.奧森 Randy Olson。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5年8月號

對於肯亞的達薩納奇族酋長麥可.莫洛托.洛馬林而言,自從他在大約60年前出生後,這裡幾乎就一直是以這種被忽略的狀態存在著。

「我們沒有被正式當成一個族群,」莫洛托說。個子很高、臉部光滑乾淨的他要大家叫他莫洛托就好了。「我們在人口普查中被列為『其他』。你可以想見,這是個問題。」

《羽的奇蹟》兀鷲禿頭的原因

$
0
0
作者:索爾‧漢森(Thor Hanson);翻譯:吳建龍

當天稍早我們曾前往屠宰場,我們的動物屍體多半來自那兒。他們專門處理一些「野味」,通常是在夜間開工、宰殺鄰近一處牧場運來的牲畜。這裡的肉品是銷往肯亞首都奈洛比一間知名的餐廳,叫「肉食者」。觀光客會來嚐一嚐長頸鹿堡、燒烤牛羚之類的「稀樹草原風味」,給自己的獵遊經驗錦上添花一番。屠夫會把我們要的東西堆在一旁,而且早晨通常有輛小拖車準備在那兒,兀鷲們的點心就整齊地裝在上頭。但是那天早上卻不同以往,內臟、腸子、馬蹄,外加一些殘缺不全的斑馬碎塊混在一起放在屠場的側院,那一堆大概有一個人那麼高。

肯亞的白背兀鷲。圖片來源:左岸文化

「Karibu sana,」一名顧守的老人這麼說著。他解釋後我們才曉得,原來是遇到假日,店家沒營業,但他歡迎我們自己動手處理。

很不幸,我們沒有鏟子、長鐵叉、手套,或是任何能幫我們把這些屍塊腐肉弄上拖車的工具。更慘的是,眼前這些東西放一兩天了,在熱帶高溫下已迅速腐敗。現場骯髒汙穢的空氣中還有幾千隻肥滋滋的麗蠅嗡嗡作響,牠們匆忙飛往爛肉時還不停往我們身上招呼過來。我望著兩個黛安娜,她們也看著我,三個人全都瞪大眼睛滿臉驚恐。我們都是參加海外學習課程的學生。雖然我們都知道修田野生物學可能會遇上一些困難,但這件事壓根兒就沒寫在宣傳手冊上啊!

有人說紳士風度這檔事已經不流行了,但紳士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會有所堅持的:比如在一個浪漫的夜晚替一名年邁的女士打開車門、撐起雨傘,然後幫她提購物袋;或是光著一雙手插入一堆腐爛的大腸小腸中。我很假掰地向黛安娜們揮揮手,示意她們後退,然後走近那堆屍塊,伸手抓了不知啥玩意兒,然後用力拉出來。

斑馬的盲腸位於大腸起始處,看起來是一大包帶點紫色的東西。其外表已經膨起繃得老緊,像個溼、厚的氣球。當它爆開來時,裡頭惡臭的氣體炸在我臉上,頭髮全給往後吹,然後噴了我一身「不鮮」血、黏踢踢的條狀物,以及密密麻麻消化一半的草料。至於氣味則是難以言喻。

後來我才想到,在那一刻,低著頭、撕扯一堆腐肉,我自己像極了一隻兀鷲。但我的長馬尾、T恤、腕錶、毛茸茸的前臂等外表,顯然讓我無法適應這種生活方式。那些血塊噴得我到處都是,害我頭髮全糾結在一起,乾了之後成了臭烘烘的一層紅色,好像當天戴上去的一樣。就這樣,我把拖車堆滿,之後我們也收到資料了,但當晚我得沖三次澡,同學們才准我進到營帳裡。

如果血跟內臟都能牢牢黏在毛髮上,那麼要是沾到羽毛上面去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最近做了個小實驗。我自家附近並沒有現成的屠宰場可去,也沒有成群的非洲兀鷲,不過家裡那些蛋雞的死倒是讓我可以拿到一大堆羽毛。加上幾隻死牛蛙以及一把吹風機,我想這應該可以弄出些什麼成果來。

這些牛蛙是從我們家池塘裡「產地直送」,我之前已經拿壓動式BB槍在那兒追蹤牠們好幾個月了。我通常不打青蛙,可是這些牛蛙是侵略性很強的外來入侵種,牠們會捕食本地的原生兩棲類,甚至小型鳥類,得全數移除才行,但那些殘餘個體至少對我現在來說是有用處的。蘆葦叢間的突擊發起後,我得到兩隻體型還不錯的死牛蛙。之後把牠們放到金屬碗中取出內臟,放進雞毛,然後攪拌。

為了做這件事,我特別挑選了廓羽,因為鳥的頭部通常就是覆蓋這種彎曲又柔軟的羽毛。湯匙快速攪拌,沒幾下這些羽毛就黏呼呼地糾在一起,原本優美的羽枝現在全都亂黏一團。我把羽毛從碗裡挑出,然後開啟吹風機,模擬莽原上的熱風。沒幾分鐘,這些羽毛連同血液跟內臟都變得又乾又硬。我拿針試著把羽枝給梳開,但卻無能為力─它們整個亂到了極致。在肯亞,我簡單的直髮用了整瓶洗髮精洗還是發出好幾天的臭味,那像羽毛這種結構複雜的東西要如何清潔,我完全無法想像。

裸露的鳥頭極少出現在十四行詩、頌歌或情歌裡,但要是講到腐肉,那可真是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裸皮所能沾附的血液遠比複雜的羽毛來得少,而且保持清潔可以減少這類食腐動物暴露於細菌、寄生蟲和疾病的威脅。要是每一餐都得面對一堆內臟跟腐肉,可想而知自然選擇會偏好禿頭;那些「頂上無毛」的鳥,病從口入的機會較小,故能提高其存活率以及繁殖成功率。這麼一來,整件事就很清楚了:羽毛對於飛行或保暖而言或可說是種演化奇蹟,但是當牠們得把脖子伸進斑馬體內時,羽毛不僅沒用,而且可說是禍害。

就吃腐肉的鳥來看,缺少羽毛這件事簡直棒的不得了,而且因為太棒了,所以至少在不同地區、完全不同的鳥種類群身上各自演化過一次。分類學家說這是教科書上所稱「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的案例,也就是不相關的生物卻發展出類似的表徵,以回應近似的環境因素。我在肯亞研究的那些全都是「舊大陸兀鷲」,這類兀鷲的種類不少,親緣上接近鷹、鵰。當初我們準備的屍體曾吸引過白兀鷲、白背兀鷲、黑白兀鷲,以及舊大陸類群中最大型的皺臉兀鷲。當時我根本不會想到帶隻皺臉兀鷲回家,但要是我真的帶一隻回來美國,牠那有皺紋的紅色頭部以及烏黑亮麗的羽色,恰好可以擺進一群紅頭美洲鷲或加州神鷲之間。但美洲的類群隸屬完全不同的科,其親緣毋寧更接近鸛。新大陸和舊大陸的這些鷲並不相關,牠們之間的相似處是為了應付日常生活中那些嚇人的食物,從而演化得來。


《羽的奇蹟》書封。圖片提供:左岸文化

羽的奇蹟

作者:索爾‧漢森 Thor Hanson
譯者:吳建龍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ISBN:9789865727208

俗話說,「二足而羽謂之禽」,隨著科學家的觀察累積,這句通則背後,其實滿是神奇發現。

鳥類如何控制羽毛,進而操控飛行?如此輕盈的羽毛為什麼能夠保暖?羽毛為什麼能夠樣式繁多、色彩鮮豔,甚至發出聲音?

羽毛不只與鳥有關。珍・奧斯汀創作時需要它(鵝毛筆),紅磨坊裡的妮可基嫚也需要它(華麗的舞衣),天使飛向神聖之境需要它(宗教之翼),詩人狄金森的靈感需要它(「那希望披覆羽翼/在靈魂深處幽棲」),毛鉤釣需要它(模仿落水的昆蟲,引魚上鉤),戶外用品廠商需要它,機翼的設計靈感需要它……

讓我們來一場羽毛的驚奇之旅吧。※ 本文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

火紅迷戀 遇見鳳凰花開

$
0
0
作者:陳秀竹

金門的鳳凰木開滿不同的角落,今(2015)年6月路過環島南路,被那一片火焰般的花海吸引,鳳凰木開得好不旺盛,心裡一直想念著。

陽光下的鳳凰木。攝影:陳秀竹

後來有機會在金城的光前路轉角再次與它相遇,於是拿著相機在陽光下,不同的角度都想把它的美麗紀錄下來。之後常常有機會因為工作的關係,開車經過許多地方,都驚喜的發現它在島上自在的生活,如浯江溪口北堤路上,迤邐一整條馬路,枝葉開展、層次分明的疊開著大而艷麗的花朵,我的心一再呼應著那一片花海,彷彿自己的心也和太陽一起約會一般的雀躍著,終於在一次的假期裡,央求先生和我一起在下班時,再次拜訪環島南路,卻發現花已只餘少數點綴其間的綻放,黃昏的餘光未能拍出它的美麗,只有沿路在車上巡禮。

但第二天清晨起得早,利用上班前的好時光,趕緊再驅車去追鳳凰木的花開,幸運的是在北堤路口,追到一棵遺珠,讓我好整以暇的遠拍、近拍、低低的拍,讓陽光飽滿的亮把鳳凰木的花完整的呈現,接著在安和新村旁的公園,更開心的是發現有一棵鳳凰木,還有一整樹滿滿的鳳凰花,彷彿對著我笑開懷,這裡的鳳凰木已結有果實,長而壯碩的果莢十分的飽滿,有的綠色、有的已微熟的轉為褐色,陽光透過綠葉輕輕的揮灑,我是整個心都被它收買了,醉了!我一向對紅色十分的喜愛,遇到鳳凰木的大紅花,那般的討喜、那般的熱情,我的心都酥了!整棵樹是那般的迷人!羽狀的綠葉透著藍天,更像是一位纖細的藝術家,用整個藍天佈展對大自然書寫。

隔了兩天遇到假日,和先生再結伴去追鳳凰木的美麗,我們先在沙美往青嶼的沙青路,路口和社區相近的地方,意外的發現有一棵鳳凰木,獨自開心的開滿一樹的紅花,讓路人不得不側目,那樣的熱情渲染了我的心,於是拿著相機不停的拍,宛如一位百看不厭的美人,即使一個側面,都讓人充滿暇想,為之忍不住駐足欣賞。

紅紅火火的鳳凰花。攝影:陳秀竹

因為路過金門高中校園,這個對我來說充滿生命記憶與故事的校園,特別的有感情,更讓人驚喜的是居然還有一棵鳳凰木盛開,想起那些年服務這所學校時,每年陪著青春的孩子唱著畢業歌,離情依依,與他們朝夕相處三年,一旦要分別是多麼的不捨!但人生的路很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展翅高飛,迎向人生另一個新的旅程,於是我要學會放手,總在鳳凰木火紅的花裡,唱著驪歌,淚眼婆娑中,欣喜這群青春學子的成長及一個嶄新的旅程迎接著他們,是一件美好的事,輕輕的擦著淚水,心情也被鳳凰木帶向一個如陽光般的大道上,鳳凰木的美麗裝滿我的心,在我的記憶裡舖滿美麗的印痕,看著展翅子心轉為滿滿的祝福。

後來轉入公部門服務,跟著專業的老師學習認識自然生態,生命便被大自然更迭的時序與生命的變化佔住,體會到變化的特別與美好,成了我追逐美麗鳳凰木的動力,於是我悠遊於寬廣的大自然,那裡有花香?那裡有花容?我的心總漾動著、追逐著,生物的多樣性就這樣讓我的心迷戀著,鳳凰木的生命也讓我的心盪漾其中。

欣賞與喜歡鳳凰木,才知道原來有一種「鳳凰木夜蛾」的幼蟲,會吃其樹葉,大發生時有些人看見毛毛蟲會害怕,但其實如果要認識這種「鳳凰木夜蛾」的生命史,反而是一種觀察自然生態的大好機會,以前我也是對於蜘蛛絲很害怕的人,但後來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機會了解自然生態的多樣性之後,就開始對生態有了更多的接納態度,也讓自己的生活常常充滿了許多的驚喜,大自然真的十分奧妙。

鳳凰木累累的豆莢。攝影:陳秀竹

濁水啟示

$
0
0
採訪:陳佳利、柯金源、劉啟稜;撰稿:陳佳利;攝影:柯金源、張光宗、邱福財、陳添寶、陳忠峰;剪輯:張光宗

每個颱風,都讓人出乎意料,中颱蘇迪勒,為大台北帶來震撼。水濁、路斷、屋毀,距離市區不到一小時車程的烏來,首次成為孤島。這次,大自然想說些什麼?

黃濁自來水,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訊息嗎?攝影:柯金源、張光宗、邱福財、陳添寶、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中颱蘇迪勒,讓台灣人度過了一個風雨交加的父親節。也讓大台北居民,首次遇上沒有乾淨自來水的意外。黃水不敢用,賣場湧現買水人潮,連續兩天供不應求。

豪雨導致溪水濁度標高到3萬9000多度,但淨水廠處理極限只有6000度。大台北地區的民生用水來自新店溪,而新店溪上游是翡翠水庫所在的北勢溪,與流經烏來的南勢溪,這回南勢溪的濁度遠高於北勢溪,究竟上游怎麼了?

南勢溪上游怎麼了?攝影:柯金源、張光宗、邱福財、陳添寶、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蘇迪勒帶來的豪雨,讓溫婉的南勢溪,瞬間瘋狂奔流,沖斷了橋梁,毀壞了道路,前往烏來變得困難重重。被大雨沖下的砂石,緊急往路邊堆置,滿地泥濘,道路上漫流著土黃濁水,車輛只能勉強通行。

再往前走,烏來地區唯一的聯外道路新烏路,沿線多處崩塌,最嚴重的崩塌,位在10.2公里處,將近兩百公尺的路基崩壞,平時交通方便的烏來成為孤島,1000多人受困山區。

前進到南勢溪與桶后溪交會處,昔日熱鬧的溫泉區已經走樣。洪水漫上路面,溪畔溫泉飯店無一倖免。在烏來長大的林先生,手機錄著永生難忘的畫面。大水退去了,他原本每天生活的地方,不知何時才能復原。地下一樓幾乎被漂流木填滿,地下二樓則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泥沙堆積超過一公尺高,連澡堂的門都打不開。

溫泉區遭受重創,南勢溪畔,位在下龜山橋附近的民宅,8月8號清晨則是完全滅頂。十多戶民宅當中,地勢高一點的房屋沒事,但家當被洪水一掃而空。靠近溪畔的房屋,屋頂全被掀走,大水還帶走了一條人命。泥砂將聚落塗上了沉重的灰色,溫馨家園只剩斷垣殘壁。

烏來地區-災後紀錄。攝影:柯金源、張光宗、邱福財、陳添寶、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烏來地區最深山的部落福山,颱風過境一個星期,聯外道路依然多處中斷,我們跟著空勤總隊,終於能深入瞭解災後情況。目前留在部落的居民不到100人。直升機載運部分物資與汽油,有些物品還是得仰賴部落青年,繞過北107鄉道8.5K的大崩塌,才能取得山下運來的物資。

傍晚,部落婦女開始準備食材,部落共食,共體時艱。電信公司人員也趕上來架設臨時設備,一度與外界失聯的部落,終於恢復通訊。物資、通訊暫時沒問題,但一處養鱒場有五千隻蟳龍魚因為水濁與停電暴斃,散發惡臭,讓居民很擔憂。

山明水秀,因溫泉、瀑布而聞名的烏來,也因為水,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蘇迪勒颱風兩天內在烏來山區降下1300公釐雨量,流竄進山體的雨水,導致土石崩塌,溪水因而濁度飆高,影響了大台北的飲水。

再往上游,南勢溪流經的是林務局管理的烏來事業區,面積有3萬多公頃,林相完整,ˇㄢ年沒有砍伐,只在東札孔溪旁,有個十多公頃的崩塌地。這座崩塌地被外界質疑是導致南勢溪濁度飆高的元兇。但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表示,這兩年執行自然復育,目前崩塌地表是母岩,表面的風化土,也都已在非汛期處理乾淨。

究竟實況如何,水利署的工程人員深入山區,希望能釐清原因。來到南勢溪上游的兩條支流,大羅蘭溪與東札孔溪交會處,大羅蘭溪水非常清澈,但東札孔溪卻非常混濁。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工程員林齊堯表示,這次南勢溪水濁,是烏來老街上游到東札孔溪這一段的自然崩塌所造成。

大羅蘭溪與東札孔溪交會處。攝影:柯金源、張光宗、邱福財、陳添寶、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根據林務局的資料,這次烏來地區的崩塌總面積有56.89公頃,新增的崩塌地都不在國有林範圍內,面積超過1.5公頃的新增崩塌地有五處,總計有10.38公頃。從空中檢視,新崩塌地大都出現在道路與聚落。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表示,烏來地區山高坡陡,岩層不連續面發達,開發是惡化它的基本條件。

蘇迪勒颱風造成8死4失蹤437傷,全台400萬戶大停電,寫下了屬於它的記錄,它在大台北投下了飲用水的震撼彈,透過溪水的黃濁,揭開上游集水區的開發夢魘。再一次提醒我們,依山傍水,美景無限,但越美麗,越兇險。

新崩塌地大都出現在道路與聚落。攝影:柯金源、張光宗、邱福財、陳添寶、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樹倒

$
0
0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陳忠峰、陳添寶、陳志昌、孟昭權;剪輯:陳忠峰

蘇迪勒颱風過境,挾帶強風豪雨,城市裡的樹木們,毫無招架之力,成了最大的受災戶。從北到南,全台超過3萬株樹木嚴重受損,折枝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風雨過後,殘缺的枝葉,訴說著百般無奈……

蘇迪勒颱風過境,全台超過3萬株樹木嚴重受損攝影:陳忠峰、陳添寶、陳志昌、孟昭權。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當大樹倒下,最怕的是危及人命、損傷車輛和房屋,這次颱風造成嚴重的樹災,除了風勢太強,還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人認為棲地環境不良,也有人認為跟修剪很有關係。

以首善之都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來說,受限於修剪經費,每年最多只能修3萬棵左右,全台北市有9萬棵行道樹,等於每三年才能輪一次。然而這些居住在城市裡的樹木想要生長得更好,樹木專家劉東啟認為只要做枯病死枝的整理就好。過去公部門的修剪,經常會引發愛樹人士的抗爭,主要是因為斷頭式的修剪方式。

修剪的位置是門學問,從標本來看,正常生長的側枝就像是三角錐,穩固插在樹幹中,結構扎實,不容易崩落,但錯誤修剪方式所長出來的側枝,從表皮層長出,難以抵抗強風吹襲,這次風災就有不少樹呈現撕裂傷,甚至攔腰折斷。

如果正確修剪就能降低傷害,為了改善修剪爭議,之前台中市政府就推出專人監看修剪,台北市政府則是在去年修訂行道樹修剪作業規範,明定禁止齊頭式修剪。

樹要生長得好,除了修剪的問題,如何種樹也是關鍵。養根是種樹的根本,便宜行事的結果,就是各地都能看見,樹根纏繞塑膠繩或網袋的畫面,顯示這樣的處理方式並非個案。

這次樹災慘重的台北市公燈處,現行的種樹規範已經不容許業者,連同包覆材種植下去。但樹木管理沒有統一規範,大多時候,只能靠主管機關看待樹木的態度,樹木得自求多福。

桃園大溪市區這排路樹,風災過後已經扶正,長期關心樹木問題的林長茂認為,棲地不改善,危機還會再現。這裡也能看到因為擔心樹木站不穩,安裝支架的方式,支架綑綁處直接傷及樹皮,一次又一次的摩擦,導致樹皮剝落,影響樹木生長。長時間依賴支架,樹木發展不出屬於自己的力學結構,就成了殘障樹。

情況好一點的樹來到公園,棲地周邊被開闢步道,或鋪設兒童遊樂設施,影響根系發展,不然就是增加多餘的花台設計,不利於樹的生長。有時候鋪路單位只考慮鋪設的方便,直接灌上柏油,種種行為都顯示出,人們欠缺對樹的尊重與考量。

狹窄的樹穴,讓樹木頭重腳輕容易傾倒攝影:陳忠峰、陳添寶、陳志昌、孟昭權。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錯誤的棲地環境,讓大樹不得不險地求生,卻成了大家口中,惡名昭彰的淺根性樹木,但這真是樹的錯嗎?我們有多重視樹,從主政單位就能窺見一二,有著花園城市稱號的新加坡,舉國都在重視綠化,自然讓大樹擁有最佳的生活條件。

樹災慘重的台北市,在這次經驗有了初步想法,風災過後,基層人員忙著恢復市容,滿身汗水、馬不停蹄地,把有機會存活的樹木,重新種回去。公部門人力有限,一方面有著恢復市容的時間壓力,一方面不斷跟逐漸衰竭的樹木搶時間。但太多的樹木等待救援,於是有民間團體自發性找來志工,加入搶救樹木行列。公私部門都在努力救樹,希望把樹留下,讓城市多一些溫柔。

雨過天晴之後,正是重新體檢樹木管理的良機,我們能否善用這次教訓,重新與樹和解,找回那份和諧與美好。

 

守護竹東老宿舍

$
0
0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新竹竹東地區,以前是林業重鎮,有著許多林業建築,因為環境變遷,只留下20多棟木造老宿舍,現今面臨拆除危機,當地居民和文化團體發起行動,希望留下老宿舍,為竹東保留傳統歷史......

竹東的木造老宿舍。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竹東火車站附近,一片日式宿舍區靜靜藏在巷弄裡,老舊外貌下,有著光耀歷史,訴說竹東林業的發展史。原本繁華的林業城鎮,現在只留下這片林業宿舍區,20多棟日式老宿舍,各有不同規格,如同日式老屋的建築博物館。

林業老宿舍屬於竹東林管處所有,負責維護管理,在老居民陸續離去後,展開空屋收回計畫,未來規劃將宿舍群拆除,再蓋新員工宿舍。

宿舍老住戶心裡十分不安,許多老媽媽半世紀老鄰居,情同姐妹,擔心因為拆除而迫遷分開。在地居民與文化團體則是透過網路發起搶救,並主動提報文化資產審查。

竹東林管處計畫蓋新宿舍。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老宿舍進行文化資產會勘,現場來了許多民眾,表示老宿舍是竹東人的共同記憶,希望保留。為了搶救老宿舍,在地文化團體也不定期舉辦導覽活動,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日式老宿舍的建築美學。

目前老宿舍群仍在文資審議中,但是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透過拍攝紀錄片,以及結構描繪紀錄等方式,參與保存運動。

竹東林業老宿舍命運未定,但是在雲林斗六的日式警察宿舍群,已經完成修復,見證斗六的發展歷史。原本這裡一度面臨賣地拆除危機,在學者與文化團體搶救下,獲得指定為歷史建築,並修復保存。

斗六的日式警察宿舍群。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修復方式採分期修復,對於若干已崩塌的房舍,不再重新建回,保留崩塌空間成為公共區域,成為在地的社區空間。修復的老宿舍,除了部分做為文創空間,也引入咖啡店,提供歇息舒緩的空間。

台灣許多日式老宿舍不斷在消失,也許歷經早期居住需求,現今保存下來,成為文化歷史的據點,讓人們走入老屋、老樹的空間,用著不同心情,體會一座城市的老故事。

老宿舍成為文創空間及咖啡店。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工業區包圍大林蒲 讓人喘息的海怎能再蓋廠房

$
0
0
作者:王敏玲(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

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被定位為工業城市的高雄,至少有十幾萬人日以繼夜忍受著與高污染工業區相鄰之苦。其中,規模最大的臨海工業區約500家工廠,鋼鐵、燃煤、煉油、石化、醫療廢棄物焚化等煙囪應有盡有,但就在其西南側一路之遙,竟有大約1萬9000位高雄市民居住。

為了保留最後一口新鮮空氣,大林蒲居民北上抗議工廠四面圍城。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此地名為鳳鼻頭、大林蒲,原本是擁有椰林與純淨沙灘、漁獲富饒之地,如今不僅污染問題嚴重,我們每次到訪,只要吹北風或東北風,很快就會聞到異味,從早到晚川流不息的卡車、化學槽車、油灌車、連結車等,帶給居民無止盡的噪音夢魘及頻繁的交通事故,有居民甚至因此罹患憂鬱症,需服藥入眠。

環境如此惡劣,為何不搬走呢?有大學生在當地參訪時問道,一位年近70的居民回答他:我們的祖先來這裏開墾、居住幾百年,工業區才來幾十年,為什麼是我們要走?

污染這麼嚴重,你們受得了嗎?大學生再問,老先生說,政府把垃圾、廢棄物丟到我們海邊填,說是南星計畫,害我們從小玩的沙灘沒了,但至少我們還有那片海,吹南風時空氣會比較好,還涼涼的,可以帶孫子去散步。

沒想到,這片讓居民喘息的海,竟然還要長出巨大的廠房!各種開發案不斷覬覦這片填出來的南星計畫土地,遊艇產業園區、自由貿易港區,甚至石化專區等等,儘管環評會已認定遊艇園區設在此地並非必然為最適區位,高雄市政府卻僅稍稍修改計畫,以促進高雄產業轉型契機為名,重送環評。

產業轉型豈能犧牲弱勢居民?產業轉型豈能無視環境正義?居民談污染痛苦、談噪音擾人、談交通危險,沒有人能出面改善,談工業開發時卻大方擁抱?當喘息的海邊一塊一塊被砂石車載來的東西填滿,當一間間廠房擋住了散步的路,我不知道老先生如何把正義兩個字教給下一代。

集水區過度開發 紐議會通過治汙新法案

$
0
0
2015年8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蘇瑋佳編譯,鍾友珊、鄭曉稔審校

集水區過度開發不只是台灣獨有的環境問題,紐西蘭坎特伯里區議會在今年稍早通過環境保護法案,決心加強控管當地汙染最嚴重的湖泊——埃爾斯米爾湖(Lake Ellesmere)集水區內的農業活動。

紐西蘭的埃爾斯米爾湖(Lake Ellesmere)。圖片來源:eutrophication&hypoxia(CC BY 2.0)

改善水質 要20年工夫

據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報導,紐西蘭坎特伯里區議會日前採納塞爾溫區委員會獨立委員的提議,變更塞爾溫區的土地水源管理計畫,該計畫為埃爾斯米爾湖(毛利文:Te Waihora)整治條例中的一部分。

埃爾斯米爾湖目前是紐西蘭污染狀況最為嚴重的湖泊。

整治條例不僅要求農民在2022年前,能有效抑制氮排放(Nitrogen Loss),如酪農的氮排放不得超過30%之外,引流河水與抽取地下水的灌溉方式也將有所控管,以改善湖泊和集水區的水質。此外,條例將針對社區汙水及工廠廢水,設立集水區氮排放規範。

坎特伯里環境委員Peter Skelton指出,湖泊整治計畫是一項艱巨的挑戰:「水資源過度使用,早已超過大自然的負荷,其中以地下水跟水質的影響更是如此。湖泊中的氮肥養分更影響集水區的水質,埃爾斯米爾湖最終也將難以倖免。」

Peter Skelton 補充說明,修法規範難以立竿見影,整治埃爾斯米爾湖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

過度使用水資源 迎來環境、文化雙重衝擊

新法除了要求大幅減少氮、磷等排放,從事農業活動也將需要申請許可。

身兼里斯敦鎮(Lesston)酪農與塞爾溫埃爾斯米爾湖區代表的John Sunckell指出,整治條例是一個追求平衡的法案,有其存在的必要。

John Sunckell說:「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已過度使用水資源,並對環境造成相當程度的衝擊,特別是低窪地區。若將對 Ngai Tahu 文化造成的衝擊也考慮進去,埃爾斯米爾湖整治條例勢在必行。另一方面,位於集水區下游的埃爾斯米爾湖含有大量氮肥營養鹽 (Nutrients),其中氮和磷也有過度使用的問題。整治條例將帶我們往前邁進,發展並藉由中央平原灌溉系統(the Central Plains Water),重新平衡集水區水資源。條例不會讓社區居民失望。在這3、4年間,你必須告訴自己,辛苦地從事科學研究的努力是不會白費的。」

「以後將有更多記錄要做、更多事情要報備。我們得提出自己的農場環境管理計畫,增加對塞爾溫區環境生態系統的認識,並對降低環境衝擊的議題提出具體作法,以瞭解我們的系統。未來若想要在塞爾溫從事農耕,都必須申請自然資源利用許可。」

※ 本文轉載自台灣濕地網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受夠六輕「合法污染」奪命 雲林居民聯合提告

$
0
0
本報2015年8月17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雲林麥寮六輕自1998年營運以來,工安空污爭議不斷。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經四年追蹤分析後,取得在地居民罹癌與六輕相關的確實數據。74名受害者決定站出來,委託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詹順貴律師對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麥寮汽電5家公司提告。詹順貴13日到雲林地方法院遞狀,求償7017萬。

詹順貴律師表示,六輕對經濟貢獻很大,但利益由大股東分享,禍害留給周邊鄉鎮居民。當地居民罹患跟石化污染相關的癌症,甚至死亡。藉由這次訴訟,不僅挑戰台塑石化王國,也挑戰政府過度偏向經濟發展、忽略人民健康的政策。

74名受害者決定站出來,委託師對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麥寮汽電5家公司提告。攝影:陳文姿。

以生命為證  雲林台西罹癌率增四倍

吳東融是雲林台西人,七年內有四位家人相繼罹癌過逝,家族承受極大的壓力。「接下來,誰會得癌症死掉?」吳東融問。

台西鄉民吳日輝問「雲林縣還要犧牲多少人,政府才願解決六輕污染問題?」。攝影:陳文姿。

另一位雲林台西的鄉民吳日輝問「雲林縣人還要犧牲多少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才願意解決六輕污染的問題?」

以往要提告時,台塑就會指稱,罹病的因素很多,不能確定是台塑六輕造成。但經數年研究,受雲林縣府委託調查的台大公衛團隊提出新數據,直指六輕來了之後,當地居民的癌症發生率增為四倍,成為訴訟有力的後盾。而以流行病學研究作為提告證據也是國內首例,若能成為案例,對未來將有重大影響。

這次起訴是依據民法184條的侵權行為,以及191-3條危險製造者的責任。請求賠償包括罹病者相關醫療費用、生病後因此減少收入、喪葬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等,約50~100萬,74名共7017萬。

詹順貴表示,跟台塑石化一年盈餘相比,這筆金額微不足道。藉由訴訟,是希望讓政府與企業了解,企業賺錢的同時也應注重居民健康,加強污染防治的效益。

六輕合法污染?  盼司法作為保護人民的最後一道防線

「這樣害人是合法,很奇怪。」被害者家屬黃源河問。

前雲林縣長蘇治芬說,環保署公告的污染物質比國外少很多,法規有許多漏洞。攝影:陳文姿。

台塑集團五個列為被告的公司,在近五年來違反空氣污染環保法規共計645件,但目前法規卻無法具體要求台塑改善。詹順貴解釋,這是因為目前的環評只針對個案,沒有管制地區的污染總量,六輕300多個煙囪,結果就是超量。

此外,即便廠商排放符合標準,但「累積性影響」造成健康問題,在法律上還是要負擔損害賠償責任。這次掌握了多年研究結果,才構成起訴證據。

前雲林縣長蘇治芬說,環保署公告的污染物質比國外少很多,法規有許多漏洞。因為無法證明六輕污染的影響,所以,在她擔任雲林縣長任內,特別編列預算請台大團隊展開調查。此外,她也將《雲林縣石化業專用移動式監測車監測計畫》、《雲林縣離島工業區紅外線連續監測及有害污染物調查計畫》、《離島工業區空氣污染管制資訊整合計畫》的資料交給詹順貴,希望成為法院尚有力的證據。

黃源河說,「我們並不是想求賠償,讓死去的親人回來或得癌症的人恢復健康,而是希望國家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給我們一個公平正義的回應」。

研究資料成關鍵

鄉民罹癌與台塑六輕直接相關的證據來自雲林縣政府2009年起就開始進行的「沿海地區空氣污染物及環境健康世代研究計畫」。計畫由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詹長權教授主持,研究區域為六輕工業區周遭的十個鄉鎮,距離最近的就是麥寮鄉與臺西鄉。

據2012年的研究指出,六輕開始運轉後對台西與麥寮等週遭鄉鎮空氣中SO2濃度有顯著的影響,而距離六輕十公里內(麥寮鄉與臺西)之居民,其2008~2010年間的癌症發生率是以1999~2001年的4.07倍。

但六輕所在地麥寮鄉,每年回饋金高達三億元,許多人受於同鄉的壓力,這次並沒有提出告訴。而部份台西鄉人,不想在耗費心力在訴訟上,也沒有提起訴訟。

與六輕僅隔一條濁水溪的彰化縣大城鄉,因不在雲林縣,長期缺乏監測資料,近年才開始展開監測跟流行病學調查。彰化縣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南風風速慢,濃度高,停留的時間長,彰化台西鄉受到的傷害不比雲林輕,但還需要更久的研究才能構成足夠的證據。未來,彰化也會比照這模式向台塑求償。

今年4月中南部六縣市曾共同簽署推動「禁燒生煤及石油焦」政策,雲林縣更是帶頭通過《雲林縣工商廠場禁止使用生煤及石油焦自治條例》,至今中央仍未具體回應。

在澳洲與土地談場戀愛:我的樸門之旅(三)

$
0
0
作者:林貞妤(蓋亞行者工作室創辦人)

※編按:樸門的生活智慧跟農業有非常緊密結合,當然絕大部分脫離不了「吃」,上篇我們學習到如何蒐集雨水、製做高級肥料,今天我們將從食物開始,告訴您如何有效地種植以獲取最大收穫。在樸門中,你會發現人和各類生物是如此的緊密依存!

樸門很強調藉由聰明的設計讓人們省時省工,效果加倍。所以樸門利用了生態學上的「共生關係」,植物與人類一樣,很難單獨在野外生存,它與周圍其他種植物,其實彼此間有著互利共生的關係,把這些互相扶持的夥伴植物種在一起,就是「群落種植」的概念。

小創意串成大力量

  • 食物花園

最經典的例子如:美洲印第安人的「生命三姊妹」,指的是將玉米、豆科植物、瓜類種在一起。玉米一向是印第安人的主食,是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來源,同時又提供豆科植物性喜向上攀爬的支架,而豆科的固氮能力為土壤提供肥沃的養分;瓜類因貼近土地上橫向生長,此特性能保護土壤免受風化侵蝕外,並抑制雜草叢生。

Tom也在農場上將番茄和羅勒,檸檬樹和印地安麻(Apocynum cannabinum L.)種在一起,並在木瓜樹周圍種植深根植物或堆放石頭。因為木瓜本身根系淺,周圍植物與石頭除了能緊實土壤,還能保持土壤的涼爽溼潤,避免過度曝曬。而晚間石頭也會放熱,形成微氣候,保持土壤的溫度,在日夜溫大的地區尤其適用。

Tom身後的木瓜樹便是與豆科植物一起種植。攝影:林貞妤。
Tom身後的木瓜樹便是與豆科植物一起種植。攝影:林貞妤。

群落種植為糧食安全的骨幹,其好處在於除了增加產量外,也避免了單一種植容易有的大面積蟲害危機,倘若將蔥或辣椒等一般害蟲不愛吃的植物,交錯種植在菜園中,便能有效地侷限害蟲的肆虐!這也符合混合農作(Mix Farming)系統的精神,世界各地如中南美洲的米爾帕(Milpa)農法、日本的農林間作,或是推拉技術(生物間的吸引與排斥效應),都是仿效生態學的概念,採取群落種植來管理農場,減少農業投入與危害。

  • 食物森林

除了群落種植的食物花園提供Tom一家人的蔬食外,他也規劃了食物森林區,用來耕種目標果樹。但在一開始,這塊農場野地是一片比人還高的蔓蔓雜草,所為野草除不盡,春風吹又生,光是靠他一己之力,那不知要花多時間才能拔除乾淨?於是他利用了樸門領域裡的「移動雞舍」,來協助他將一片雜草轉為具生產力的果園。

原本的雜草區,土壤貧瘠。攝影:林貞妤。
原本的雜草區,土壤貧瘠。攝影:林貞妤。
初級的食物森林,充滿各種果樹小苗,周圍覆蓋包含豆科植物的堆肥。攝影:林貞妤。
初級的食物森林,充滿各種果樹小苗,周圍覆蓋包含豆科植物的堆肥。攝影:林貞妤。

他首先裁出八根木條,用木條釘好三角柱形的外框,屋頂是一半遮蔭,一半網狀,讓雞隻可以有陰影處休息避雨與露天活動的場所。要種菜或建造食物森林之前,先把移動雞舍移到該區域上,再灑上一般常見的木屑,讓雞抓土找食的天性幫忙耕地、除草、吃蟲,而木屑吸附雞糞等排泄物與底下腐化的雜草土層融合,既除臭且形成天然的堆肥,增加土層中的磷含量。約一個月後,再將雞舍移到下個區域,而此區域就可以播種了!

透過移動雞舍改善土壤,並種植目標作物。攝影:林貞妤。
透過移動雞舍改善土壤,並種植目標作物。攝影:林貞妤。

這很符合了樸門的設計原則中的系統中的「每個元素可產生多種功能」,想想雞隻本身除了提供肉蛋等優質蛋白質來源外,雞糞可作堆肥,羽毛可做裝飾或掃把,而牠們本身的踩踏還能協助食物森林進展,一舉而數得!

是一種全方位的永續生活態度。攝影:林貞妤。
樸門是一種全方位的永續生活態度。圖片來源:林貞妤。

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樸門不只是一種農法,更應該說是一種全方位的永續生活態度,它教我們的遠不只是怎麼作肥料或養雞,而是如何用聰明設計將人為照顧的時間和精力減到最低,還能讓一個自然系統本身能永續運作。

樸門需要先瞭解環境生態本身的特性,其設計系統容納多樣的自然元素,考慮當地氣候、地景環境、水文、物種和在地文化習俗等,在各元素間建立環環相扣的複數連結關係,將樸門基本的知識與技術,在面對實際狀況時適地適性運用。

或許我們能夠從樸門學到的不只是農業設計,在我們經營組織、社區或從事社會運動時,也應因地制宜的彈性回應問題。但樸門裡不僅關注健康糧食的生產源頭,我們還需考慮到另個問題:糧食如何輸送?尤其是考量到在地建康食物輸送的碳足跡。(待續)

章魚基因解碼 智能演化驚艷學界

$
0
0
本報2015年8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章魚的八隻觸手、大頭、大眼外型,讓人聯想起外星生物,而事實上,科學家近日解碼章魚的基因組後驚訝發現,這些「外星生物」並非浪得虛名,甚至可稱為「地球上第一個智慧生物」。

Morten Brekkevold

科學家解碼章魚的基因組,發現章魚其實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圖片來源:Morten Brekkevold(CC BY-NC-SA 2.0)

章魚超大腦部 比脊椎動物還早「開竅」

沒錯,章魚的演化比哺乳類動物還早了2億3000萬年。

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科學家成功定序出章魚的基因碼,發現比起許多「高等」脊椎動物,章魚更早演化出智慧,而其中的演化秘密,就藏在其27億個「字母」的基因組當中。

「章魚是地球上第一個智慧生物。」章魚基因組計畫發起人,諾貝爾獎得主、劍橋大學獸醫Sydney Brenner說。

在所有頭足綱的掠食性軟體動物(如魷魚、墨魚和鸚鵡螺等)中,章魚是第一個被基因定序的動物。Brenner認為,研究頭足綱共同的基因組,可有助瞭解頭足綱成員的特性,並研究四億年前當章魚出現在海洋時,是如何演化出智慧的。

基因比人類多一萬個 還有複雜神經結構

這份發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顯示,章魚雖然基因組比人類略小,基因數卻比人類多出一萬個——總計約有3萬3000個。

科學家認為,這是基因組大量、廣泛重新排列組合的緣故,以及幫助章魚適應環境的新基因出現所致。而其中最顯著的不同就屬「原鈣黏附蛋白」(protocadherins)基因,這種基因是神經細胞發展和互動的基礎。而在章魚的基因組中,就有168個原鈣黏附蛋白基因,是其他無脊椎動物的十倍、哺乳動物的二倍。

科學家指出,哺乳動物的神經被一種絕緣脂肪「髓磷脂」所包覆,不過章魚並沒有這種結構,這將利於章魚神經系統的短距離互動。「章魚的神經系統組織方式與人類完全不同——中樞神經圍繞著食道,這是無脊椎動物的特性,同時觸手也有多組神經,可以相對自主地活動,還有巨大的視葉負責視覺。」

「我們發現章魚有許多基因類型擴張得比脊椎動物還快,我們認為這些基因類型是無脊椎動物發展出複雜神經結構的關鍵。」研究共同作者、芝加哥大學學者Clifton Ragsdale說。

章魚太聰明 英實驗動物法特別保護

「章魚不僅和其他動物大不相同,跟其他的頭足綱動物相比,也有非常驚人的差異,包括牠的八爪武器、超大腦部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agsdale說。

例如,章魚雖然沒有脊椎,但被關起來時卻很會「想辦法」找到逃出魚缸的路。除此之外,章魚還具有獨特的適應能力,能將體色變得與環境相同。科學家目前已找出可能與這個能力相關的基因。

「我們發現數百個其他動物身上沒有的獨特基因,可能和章魚的變色能力有關。」研究共同主持人、加州柏克萊大學學者Daniel Rokhsar說。

章魚也因為太聰明,是英國動物實驗相關法律中,唯一特別受到保護的無脊椎生物。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走讀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哈瑪星觀光另闢蹊徑

$
0
0
本報2015年8月18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高雄市鄰近高雄港的鹽埕、鼓山區,近年成為觀光熱門地點,高市府統計光鹽埕的駁二藝術特區每年就吸引400萬觀光人次,而西子灣地區也有140萬人次。因大量觀光客和大型遊覽車湧入西子灣,造成社區的負面環境效應,一度引發哈瑪星、哨船頭居民激烈抗議

哈瑪星願景聯盟表示,哈瑪星人不排斥觀光客,而是希望遊客能夠看見在地文化,在哈瑪星的八米社區街道內,有著豐富歷史文化脈落,適合慢行走讀,發展精緻深度小旅遊,希望市府不要漠視這裡的觀光潛能。

湊町是日治時期高雄的市政中心,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
湊町是日治時期高雄的市政中心,圖片來源:高雄市文化局

實際走訪哈瑪星,可見此地活絡的觀光氛圍。撇開那些直驅西子灣的大型遊覽車,仍有不少遊客是搭乘捷運來到哈瑪星,再以步行或租借腳踏車、電動車前往西子灣,或到渡船頭搭乘渡輪前往旗津。足見哈瑪星、西子灣一帶吸引的不只是團體觀光客,更有許多樂意步行、漫遊的自由行遊客。

不過,若能跟著導覽解說人員,走過哈瑪星街廓、品味特色老屋,才能認識此區歷史文化、探尋哈瑪星迷人的地方。

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哈瑪星的城市規劃遠見

日治時期,日人興建了二條濱海鐵路,因此稱為此區為濱線(Ha-Ma-Sen,哈瑪星),而當時的行政區名為湊町。為了讓民眾更深度體驗哈瑪星的老屋建築風貌,今年7月高雄市都發局舉辦「湊町漫遊祭」系列活動,都發局住宅發展處處長郭進宗表示,透過解說及導覽課程,希望喚起民眾一起來認識哈瑪星老屋,此外,也培訓導覽解說員,將來為哈瑪星歷史街區說故事。

哈瑪星代表著高雄現代城市的發軔,也是日治時期最早的都市計畫區。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副教授陳啟仁指出,日治時期政府從1908年開始,在哈瑪星有計劃地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包括最早有電力、自來水和下水道等公共設施,以及碼頭、車站等交通設施,這片海埔新生地上的市街設計,是順應著地理、氣候和日照,規劃出適宜居住的棋盤格狀的街廓。

完善的市街規劃,吸引各種商行店家遷入,使得哈瑪星不只是行政中心,也是工商業、金融、漁業著重鎮。看著哈瑪星老街廓的照片,陳啟仁說,「哈瑪星是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隨著時代變遷和都市發展,哈瑪星的市政機構逐漸往內陸遷移。但是,歷經二戰期間美軍轟炸,到戰後至今,在棋盤狀哈瑪星街道中留下來的老屋,仍舊展現著過往的城市風華。

老屋代表城市發展脈落  都發局協助老屋拉皮整建

透過老屋鑑賞活動,講師陳坤毅介紹了哈瑪星發展的歷史背景,也帶學員實際走訪街廓中的老屋,欣賞這些日治時期到戰後街屋建築的特色。

哈瑪星街角圓弧形街屋為其主要特色。李育琴攝
哈瑪星街角圓弧形街屋為其主要特色。攝影:李育琴。

哈瑪星老屋的風格,在外觀上,以二至三層樓的街屋為多,洗石子的立面造型突顯各個匠師的結構和修飾工藝,包括山牆、樑柱、門窗開口的構法和細部裝飾等,可說是當時營造工業和職人文化的展現,足見相關產業和技術面的豐富多元。

「這些老屋的留存,讓我們看見高雄城市發展的歷史脈落,」長期關注高雄老建築和哈瑪星歷史街廓保存的陳坤毅說,民眾來認識這些老房子,有助於讓屋主也感受到老屋的價值,進而一起加入保存的行列。

湊町賞老屋活動,未來都發局將進行老屋整建、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湊町賞老屋活動,未來都發局將進行老屋整建、活化利用。攝影:李育琴

近年哈瑪星的老屋持續面臨拆除危機,郭進宗指出,目前文資法僅針對古蹟和歷史建築進行保護,但是像哈瑪星這些具有歷史意義和特色的老房子,未達文資法保存的地位,屋主或管理人若還沒有拆除新建的打算,就是任其荒廢。

郭進宗表示,站在市府的角度,很希望屋主認同老房子的價值,為此都發局透過補助計畫,協助屋主進行拉皮和內部整建,未來能做更多元的利用,增添街區的內涵。

認識了哈瑪星的歷史和傳統建築工藝後,漫步於哈瑪星街區,不難發現為何哈瑪星人如此反對當前造成生活品質惡化卻對社區經濟無益的觀光政策。

哈瑪星願景聯盟強調,哈瑪星的特色在小巷弄裡,除了不適合大型遊覽車進出,也唯有走入這些巷弄,才能體會哈瑪星獨有街區氛圍和在地人情味,未來若能配合老屋整建、社區產業的推廣,將可形塑另一個高雄的特色區塊,重塑過往哈瑪星豐富多樣的市街風華。

不竭澤而漁的正港在地味 墾丁市集秀「生態經濟力」

$
0
0
本報2015年8月18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近年墾管處積極推動恆春半島社區生態旅遊,希望帶遊客走入社區,透過特色遊程的規劃,讓遊客更深刻了解地方的生態、文化特色,進而推廣在地社區產業。對於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的國家公園來說,推廣生態旅遊的理念是人與自然共生、永續經營,才能不竭澤而漁、耗盡珍貴資產。

墾管處為了協助在地社區行銷推廣農特產,上週末16、17日首度在墾丁大街旁舉辦市集,以友善環境、生態旅遊、環保和社區產業為主軸,號召近年努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的社區部落,和在地手作文創業者,一起參與市集展售。

市集取名為「墾丁ㄟ市集」,代表集結了墾丁在地豐富多元的特色產品,以及生態旅遊遊程的推廣。

墾丁ㄟ市集。李育琴攝
墾丁ㄟ市集。攝影:李育琴。

辦市集  讓生態旅遊社區更接近遊客

目前恆春半島有七個社區積極發展生態旅遊,生態旅遊不僅帶遊客走入社區,認識在地特色,實際上有助於社區產業的發展和推廣。

不過,墾管處處長劉培東表示,這些社區發掘了自己獨特的農特產品,卻沒有通路或地方販售,缺乏跟消費者接觸的管道,因此,今年墾管處在墾丁牌樓對面,設置了生態旅遊遊客中心,也首次舉辦市集,希望讓社區增加接觸遊客的機會,進而推廣社區生態旅遊遊程。

墾丁ㄟ市集也聯合長期舉辦恆春光市場週末市集的愛之光文化教育促進協會以及手手市集一起合作,以綠色、生態、保育等概念,不只有社區農特產品,還有創意手作、二手商品,讓市集的內容多元,吸引更多遊客來認識不一樣的墾丁。

吃大光花生、喝港口茶  採賣在地風味

黃昏時分,太陽逐漸西下,墾丁大街的人潮和車潮也持續湧入,在墾丁ㄟ市集中,各個攤位和社區展現出恆春半島的熱情招呼遊客,伴隨著舞台上獨立音樂表演,在海風吹拂下,十足悠閒的南島渡假氛圍。

恆春半島社區有豐盛的農特產品,大光社區的花生和菜脯是當地順應天候,在落山風吹拂下,種植抗風、耐旱、耐鹽的農作做製作的加工品,社區推出的生態旅遊還讓遊客體驗採收花生和製作花生豆腐,結合潮間帶導覽和浮淺遊程,體會後壁湖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光社區近年也吸引有理念的青年開設民宿,一起推廣在地生態旅遊。

大光社區將在地農產品發展成文創商品。李育琴攝
大光社區將在地農產品發展成文創商品。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唯一產茶的村落在滿州鄉的港口社區,港口茶的名聲隨著社區透過生態旅遊向外推廣,許多強調使用在地食材的料理都選用港口茶來製作,打出口碑。港口村村長楊秀蘭也將滿州產的有機黑豆,用手工火炒方式,製作成黑豆茶,風味濃醇,為社區開創另一項特色產品。港口社區還是觀賞陸蟹的景點,因棲地保育成功,陸蟹資源豐富,每年夏季至中秋期間,是賞陸蟹的好時機。

而旭海社區因阿塱壹古道發展生態旅遊極為成功,牡丹灣生態旅遊工作室的吳月清說,社區產業因而帶動,許多人都藉此開啟新的事業。

各個社區工作人員平時在社區裡接待遊客,里山生態公司林惠琪說,在墾丁ㄟ市集,他們可以主動與遊客互動,也藉由在地農特產品的介紹,讓遊客了解其社區生態旅遊的特色。不過,擺市集不是他們熟悉的工作,因此在攤位的設計和商品擺設上,還需要多一點經驗和努力。

光市場市集  匯集熱愛墾丁、關懷土地創作人

隅遇。共生藝術創作展。李育琴攝
隅遇。共生藝術創作展。攝影:李育琴。

這次墾管處找來光市場的團隊和手手市集一起加入,除了這兩個市集符合綠色環保、生態保育的主軸,也學習這個已經舉辦近5年的市集的經營方式。愛之光文化教育促進協會的Summer表示,墾丁聚集了許多熱愛這片土地和自然的藝術家,他們漂流到墾丁,停了下來,在這裡生活、創作,因此光市場在這些朋友的凝聚下,持續在恆春進行。

光市場的展售攤位,帶著閒散的山海藝術風情,在恆春開「海海集會所」的冠勳說,他們平時一起玩音樂、敲非洲鼓,賣的是有點嬉皮風味的手創藝品,他們定期到海邊淨攤,還鼓勵遊客把沙灘上的碎玻璃撿拾後到店裡消費,可享有折扣。

「雜草燒慢」則是環島尋找自然耕作農地採雜草的青年芝宇,她用柴燒煮雜草茶販售,透過採雜草、煮雜草茶的行動藝術,讓人體會親近自然土地的滋味。

芝宇的自然農地雜草茶行動藝術。李育琴攝
芝宇的自然農地雜草茶行動藝術。攝影:李育琴。

市集廣場並搭設漂流木架設的舞台,邀請獨立音樂人和在地民謠團體演出,在生態旅遊中心內,並邀請在地藝術家舉辦「隅遇。共生」藝術創作展,讓遊客看見墾丁,卻不是過去一般認知過度商業化的墾丁。

為期二日的墾丁ㄟ市集是墾管處首次舉辦,墾管處遊憩服務課洪楹彬表示,在暑期旅遊旺季嘗試舉辦市集,讓遊客體驗不一樣的墾丁,遊客和攤位的反應比預期好,後續將評估持續舉辦的可能。

涼涼海風中的音樂演唱。李育琴攝
涼涼海風中的音樂演唱。攝影:李育琴。

 


氣候異常影響產量 研究預測糧荒「30年來一次」

$
0
0
本報2015年8月19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去年,聯合國預告高糧價時代的來臨,根據一份最新研究的分析,由於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25年內,全球糧食短缺突發機率將高出過去兩倍,並將連帶影響FAO國際糧價指數,讓主要商品的國際價格指標驟升50%。

Nonie Reyes / World Bank
一名菲律賓農夫檢視遭洪水淹過的稻田。攝影:Nonie Reyes。圖片來源:World Bank(CC BY-NC-ND 2.0)

本世紀中 每30年就一次糧荒

過去,全球四大糧食作物——玉米、大豆、小麥和稻米——產量減少5%至7%的情況,一個世紀只會發生一次。但研究警告,到了2040年,這種情況將會增至每30年一次。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英美極端天氣和全球糧食系統恢復能力特別工作小組」(UK-US Taskforce on Extreme Weather and Global Food System Resilience)發表的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加上人口爆炸的需求壓力,可能讓糧食系統陷入相當危險的處境。

報告還顯示,本世紀下半葉除了氣候變遷導致的升溫現象外,到了2070年,達到10%的嚴重糧食短缺,也會越來越常發生。

「由於需求增加,而我們創造供給的能力有限,糧食系統的壓力越來越高。加上氣候變遷又影響了作物栽種的地區。如果我們以永續集約農業因應增加的需求,突然間糧食短缺發生,全世界的卡路里顯著減少,那人人都會感受到。」研究作者之一、里茲大學種群生態學教授Tim Benton說。

全球人口將破百億 缺糧危機近在眼前

糧食需求升高的主因,就是財富和人口的增加,而全球人口將在本世紀中達到97億。

南北美和東北亞等主要糧食產地的極端氣候事件,對全球糧食生產更加不利。1988至1989年間,美國和南美的乾旱導致玉米和大豆產量分別下跌12%和8.5%。

去年聯合國發出警訊,指出2050年的全球糧食產量必須增加60%,才能避免糧食短缺引發社會動盪和內戰。英國外交大臣上個月也指出,氣候變遷的風險等同於核子武器,部分原因就是氣候變遷對糧食安全威脅極大。

糧價上漲 每個國家都受衝擊

貧窮、政治動盪的開發中國家,受糧食產量不穩定的影響最大。

報告作者之一的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能源、環境和資源研究主任Rob Bailey表示,如此規模的糧食作物減產,將讓開發中國家陷入生存危機,而美國和英國則將面臨動盪和衝突的間接後果。

「最脆弱的國家最容易受影響,不論是總體經濟還是家庭層面,最貧窮的家庭將50%的收入花在糧食上。如果糧食價格增加50%或100%,貧窮家庭將難以生存。」Bailey說。

雖然較大的經濟體比較不易直接受影響,也較能吸收上漲的糧食價格,但Bailey認為,英美等國仍要承受間接後果,像是依賴糧食進口的北非國家,糧價上漲引發阿拉伯之春。

報告建議各國政府合作,加上來自公私部門的資金挹注,建立全球糧食系統的氣候變遷適應能力。

白海豚認股者的聲音:加油,我們一起守下這片濕地!

$
0
0
作者:溫于璇(師大環教所碩士)

※前言:「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是首次以環境信託方式號召民眾參與環境行動,引起廣大民眾支持,然而是什麼樣的原因引起民眾加入呢?參與過程中他們的想法又是什麼呢?本次專欄內容節錄自作者研究論文,為讀者揭開「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參與行動者的樣貌。

近年環境開發事件頻繁,環境行動四起,其中2010年發起之「全民來認股守護白海豚」更是備受注目。

萬人認股,合力守下白海豚的棲地。攝影:游忠霖

發起團體為阻擋興建國光石化廠(八輕),不直接以反對為號召,改以「守護」為訴求,進一步提出保護土地、生態的概念,並透過環境公益信託的方式,號召全民以一平方公尺為一股,每股119元價格邀請民眾擔任綠色股東,認股購買濁水溪口的海岸溼地,以面對、解決環境開發壓力。此行動約有7萬人參與,引起廣大迴響。然而參與環境行動的這群人是誰?他們對於參與環境行動看法又是什麼?

認股人*是誰?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參與網路認股的民眾扣除無法辨識性別者,網路認股者男性比例佔40.8%,女性佔59.2%,顯示女性在環境保護行動參與度高於男性。

檢視認股人出生地,發現全國各地皆有民眾參與此次行動,認股人分佈比例前五縣市依序為台北市、新北市、彰化縣、台中市、高雄市,顯示「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的行動,打破鄰避現象,讓環境運動不再只是當地受害者與環保團體的行動,而可喚起一般大眾實際行動。

全民認股守護白海豚記者會。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如何得知行動?

認股者得知認股行動消息來源前三為民間團體介紹、各網站宣傳、親朋好友,一般主流媒體如報章雜誌、廣播電視比例較不突出,顯示實際參與環境行動的認股者,以親朋好友之比例為最高,誘使人參與行動最佳方式為透過人與人之間互動接收行動訊息,可以參與度提升。

願意付多少錢支持購地行動?

認股人支持平均購地行動之願付金額為52.2股(6,212元),認股數最大為11,900股,最少認股數則為0股。

以認股數分組,整體而言有74.8%認股人認股數1至10股(119至1,190元)比例最高,也有15.3%認股人認股數11至50股(1,309至5,950元),101至500股,佔6.5%;1,001股以上的認股人最少,不到1%。無論是以出生地或性別做認股數差異分析來看,整體趨勢皆是如此,認股數1至10之區間為最高,驗證此行動為集結眾人之力,發揮人民財團環境信託精神──「一萬人一元的力量大於一人一萬元的力量」。

網路認股人說了什麼?

檢視認股人參與行動後的留言內容,認股人對行動看法分四類主題:

  1. 以「保護環境的理由」為主題,關切此行動保護環境不同面向,包含參與行動為「維護自然之美」、為「保護生態」、以「物種保存」為由、以「人類生存仰賴自然」為由、「保護我們的家」為由、為「避免環境破壞」為由、「為了健康安全」、為「保護是人類的責任」、及「為了下一代」等九大面向。
  2. 以「反對開發為由」為主題,不同意政府政策、治理行為,或是財團開發行為,包含從僅提到「反對設廠」而未抨擊政府或財團的情況;到「抨擊政府、財團」,特別是以諷刺方式凸顯政府官員的失言風波,或謾罵財團開發行為;第三層次是提到「政策的價值觀」的開發行為,是少數人的經濟利益為主,顯示開發後的經濟利益分配不公,也直指政策缺少為環境長遠價值觀;第四層次則是認股人會提出「政策建言」,積極舉出其發替代方案。
  3. 以「支持認股行動」作為留言重點,包含為整體行動「打氣鼓勵」,或信心喊話、提出除認股外會有「更多承諾」幫助整體行動、從參與行動的角度提出「認股行動的意涵」、表達環境公益信託是「集結人民力量」的行動、提出對於此「行動深化」的方案、及提出「建議更多信託行動」表達公益信託的其他想像與可能性。
  4. 針對「行政聯繫」提出行動疑問及行政事項聯繫。

在有留言者中,依據留言內容分析四大主類目分布情況如下:提及「支持認股行動」有8,679人為最高,其次是提及「保護環境的理由」為6,850人,第三為「反對開發為由」有1,989人,「行政聯繫」則1,285人。

細部檢視留言內容主題下的次類目分布,整體留言提及次數最多的是對於整體活動打氣鼓勵的話;提及物種保存相關概念的留言為次;而提及次數排序第三為保護整體台灣為由;排序第四為保護生態為由的留言;留言次數有提及聯繫相關行政聯繫事項則排第五。

各類型留言人數分布。。資料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如何讓民眾採取環境行動,是環境教育關心的範疇。「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是以環境公益信託作為環境行動的策略,以環境行動實踐過程中達到的環境教育功能。

整理結果顯示以保護的理由中,前五個排序為「物種保存」、「保護『家』的概念」、「保護生態」、「為了下一代」、「避免環境破壞」,「維護生活品質」這五項,代表這五面向為民眾參與行動理由中所關切的部分,因此未來在號召民眾的過程中,可參考成為行動訴求。其中,「物種保存」之理由,係因以「保護白海豚」為號召,可見「明星物種」是可以吸引民眾目光,帶動更多人關切環境,進而參與環境行動並關懷環境。

註:本研究稱之「認股者」係指以網路參與「全民來認股 守護白海豚」行動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之民眾。

「一次性」垃圾厲鬼現身鳳林 勸世減塑不嚇人

$
0
0
本報2015年8月19日花蓮訊,公民記者謝宗璋報導

「人們使用一次便丟掉的廢棄物,都變成厲鬼從垃圾堆裡跑出來了!」

8月15日在花蓮縣鳳林鎮北林里盛大舉辦的「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民眾發揮創意,裝扮成各路鬼怪,一同在街上群魔亂舞。其中有人將塑膠袋、衛生筷及紙餐盒,化腐朽為神奇,變身垃圾鬼。盼傳達垃圾鬼並不可怕,垃圾量才可怕的概念,民眾能從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做起,愛護地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穿上塑膠衣與民互動,希望引起民眾關注塑膠袋對環境產生的衝擊。(謝宗璋攝影)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穿上塑膠衣與民互動,希望引起民眾關注塑膠袋對環境產生的衝擊。攝影:謝宗璋。

連續舉辦第四年的「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已是北林里的年度盛事,歷年來都吸引逾千人湧入這座寧靜的客家農村。其實,北林、大榮一帶曾是日本官營移民村,放眼望去,許多老舊的客家菸樓、古井及日式房舍錯落田畝間。

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美玲表示,活動的發想是源於日本民間習俗「夏夜妖怪大遊行」,百姓透過扮鬼、撒豆,趨吉避凶,因此舉辦百鬼踩街活動,邀請民眾發揮創意「裝神弄鬼」,在農曆鬼月搞鬼狂歡之餘,也能體驗這裡濃厚的日本風情,同時為地方帶來觀光收益。

來自各地的參與隊伍使出渾身解數,無不各出奇招,化身各路妖魔鬼怪,群聚北林社區街道上。有人把全身彩繪得如鮮血直流、千瘡百孔,也有人戴上面具、披上白衣,在場大人小孩看得都驚呼連連,無不叫好稱奇。

願塑膠不再污染海洋  「健海天使」手作鬼裝

今年冒出一位「塑膠袋男鬼」,全身背負著各款式、數不清的塑膠袋匍伏前行,吸引民眾前來合影留念,有民眾直呼:「從沒看過這麼有創意的裝扮!」也有民眾認為:「他應該是想訴求環保,人類製造這麼多塑膠袋,卻讓地球來承受我們的無知。」

男鬼的真面目,其實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主任賴威任,雖然穿上這一套塑膠衣悶得令人窒息,但為推廣環境理念,他與現場民眾互動起來熱絡不已。他說,這件塑膠衣是15位來自台南市新山國小的「健海天使」,花了長達一個月在街頭向民眾募塑膠袋製作而成。7月23日,他們從台南挨了七小時的舟車勞頓前來花蓮,親自贈送給長期關心海洋的「黑潮」。

來自台南市新山國小的健海天使,贈送自製的塑膠衣給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台南市新山國小健海天使提供)
來自台南市新山國小的健海天使,贈送自製的塑膠衣給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圖片提供:台南市新山國小健海天使。

那天帶隊的黃柏堯也是「黑潮」志工,2013年底他發起「以工換願、健康海洋、為海而走」的行動,立志在有生之年,用雙腳走遍全台灣共2,659所小學,訴說海洋故事,喚起各地的「健海天使」,一起認真關注海洋,為海洋盡一份心力。

人造垃圾量比鬼恐怖!  台人年用750個塑膠袋

塑膠衣的創意其實是黃柏堯從紀錄片《海洋塑化記》發想,片中提及各國使用的塑膠袋數量,及其對海洋生態造成的衝擊。熱愛海洋的黃柏堯便號召這群健海天使,從海灘撿拾、向民眾募集了兩千多個塑膠袋。他們利用彈簧線,把蒐集來的塑膠袋,十個一串地袋袋相連,然後緊緊繫在展示網上,如此一前一後地串接組合,一件可穿走的「塑膠衣」便大功告成。

「這件塑膠衣上共有750個塑膠袋,根據統計,750其實就是每一位台灣人,從嬰幼兒到大人,每年使用的塑膠袋數量,這個數字是相當可怕的。」賴威任表示,這群健海天使們希望我們可以善加利用這件塑膠衣,向人們鼓吹環境理念。

他指出,恰好今年「百鬼夜行」主辦單位有意推動環保意識,希望從減量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做起,因此就穿來「嚇嚇大家」,期盼喚起民眾意識塑膠袋及一次性使用餐具對環境造成的浩劫。

深受健海天使贈送給「黑潮」的塑膠衣啟發,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青年志工也趕在活動前,動員社區孩子們,運用年輕人外食經常使用的衛生筷及紙餐盒,創造了「衛生筷王子」與「紙餐盒公主」,響應今年辦活動訴求環保的理念。

就讀東華大學三年級的青年志工鄭宇軒表示,兩件套裝其實都讓大家絞盡腦汁。她說,「衛生筷王子」身上的竹筷是以十支拼為一片,再利用鐵絲拼貼成一套衣服,營造出羅馬戰士的形象。「紙餐盒公主」則是想做出婚禮長紗的感覺,因此以舊毛線將紙餐盒纏繞起來,並用白膠、釘書機加以補強。

「塑膠袋男鬼」、「衛生筷王子」與「紙餐盒公主」現身「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塑膠袋男鬼」、「衛生筷王子」與「紙餐盒公主」現身「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圖片提供: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

隨身攜帶成習慣  環團盼消費者、商家齊減塑

「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容易落實的。」賴威任認為,就是養成隨身攜帶環保餐具的習慣,一個動作若重複21次就可會習慣,因此期盼大家從攜帶21次開始做起。至於塑膠袋也是不可避免的,他說:「盡量不要索取,但若有使用也應重複使用,至少讓它不要只用一次就被丟棄。」

針對企業或商家該如何改變,賴威任表示,消費者可以主動鼓勵店家,提供可重複使用的餐具,若有店家願意在餐具使用上友善環境,更應該鼓勵民眾去這些店家消費。

目前「黑潮」便帶頭向店家主動建議,他指出,花蓮市區有一家餐廳已不再提供消費者一次性餐具,但唯獨仍提供塑膠吸管,他們也曾透過消費與他們討論,最後他們真的願意配合,改提供不鏽鋼吸管。

【相關文章】

讓塑膠垃圾絕跡 從減塑做起!
讓塑膠垃圾絕跡 從減塑做起!
讓塑膠垃圾絕跡 從減塑做起!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等等,你是哪來的木頭? XyloTron一秒查獲非法盜伐

$
0
0
作者:Sammi Dowdell(保護法基金會海洋專案實習生)

現在海關人員可以快速準確地鑑別木材種類,當場查獲非法盜伐木材。

全球各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林業產品:硬木地板、筆記本、蘑菇、漿果等。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居民而言,他們尤為依賴森林所提供的木柴、建築材料以及食物。除了這些直接用途之外,森林還提供了一系列生態服務,包括碳封存、濾水、水土保持及為各種物種提供棲息地等。

但不幸的是,人類出於農業需要和為了獲取木材,不惜進行非法採伐,使全球各地的森林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非法採伐不僅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問題。樹木的非法採伐、運輸、以及加工壓低了全球合法木材的價格。世界銀行指出,由於非法採伐,全球市場每年大約損失100億美元 ,各國政府損失50億美元的稅收。對木材進出口國家的海關來說,執法任務變得十分艱鉅。 有效執法面臨的一個阻礙就是缺乏相應的機制,從而能夠快速準確地判斷木材是否受到國家法律或《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目前,非法採伐木材的鑑定需要專業人士對其進行解剖然後藉用顯微鏡進行檢查,或是在實驗室進行大量的基因測試。為了實現對木材的現場鑑定, 美國農業部林產品實驗室(FPL)正在研發一種便攜式木材結構掃描儀和輔助鑑定軟體——XyloTron

雖然體積不大,但XyloTron卻名副其實地像變形金剛一般令人興奮(至少對海關人員和林業官員來說)。林產品實驗室這一「未來機械」項目的原型機包括一個便攜式巨視顯微鏡(XyloScope)和配套鑑定軟體。XyloScope配有一組LED照明燈和一個科研級鏡頭,LED燈可以照亮木頭的橫截面,鏡頭則可以捕捉放大的圖像。

發明者之一:亞歷克斯·威登侯福德(Alex Wiedenhoeft)示範使用XyloTron系統鑑定木材。 圖片擷取自:《硬木地板雜誌》youtube影片

木材結構的圖像可以通過USB傳輸至電腦上,然後電腦上的軟體依據10種空間規格圖像,借助小波分析獲取木材橫向、縱向、對角向的訊息。如此一來,可以得到30點光譜特徵,這些特徵將會用來與參考數據庫進行對比。如果將搜索範圍限制在普通中美商用木材,XyloTron可以在幾秒內鑑別出木材所在的屬和可能所在的種(Hermanson et al. 2013)。在分辨桃花心木屬木材所在的種時,XyloTron的準確率可以達到80%,而專業人士即使依靠放大鏡、甚至顯微鏡也無法辨別木材所屬的種類。

XyloTron尚未被用來鑑別標本的來源地,但這一功能很重要,因為一些木材在有的區域採伐是合法行為,但在其它區域採伐則是非法行為。非法伐木者經常在進出口文件中篡改木材來源地,尤其是當這些木材來自於保護區時。鑑別木材來源的技術有可能實現,但需要使用DNA或穩定同位素鑑別法 ,以及大量的參考數據(如相關區域生物變種的DNA數據庫,有可能包括保護區內外樹根附近的葉片樣本)。

Xylotron對木材結構進行表徵(A),並根據10項標準計算小波能量(B)。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產生30點的能譜(C)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鑑定。 圖片來源:Hermanson et al.(2013)。

想要了解更多與木材DNA分析的訊息,請參閱對德州理工大學查克·坎農(Chuck Cannon)博士的專訪 ,以及這篇關於通過DNA對木材進行追踪的文章 。如今是打擊非法採伐的關鍵時期,因為亞馬遜 、 印尼等地的森林面積正在銳減,林業管理部門和技術人員必須著手應對這一挑戰。在巴西聖保羅州,當地環保警察和隸屬環保部門的林業科研院合作開展了「亞馬遜之友」(SPAA)項目。他們在數百座檢查站佈置了木材解剖專家和訓練有素執法人員。透過他們的共同努力和專業能力 ,在2010年到2014年之間,當地環保警察每年的罰款金額超過了1000萬巴西里爾(最高達到了2700萬巴西里爾)。

美國農業部林產品實驗室將與亞馬遜之友進行合作,測試並改進XyloTron設備,以協助專家鑑定木材、打擊非法亞馬遜木材交易。該實驗室的巴西商用木材建模工作已經​​進入尾聲,並通過亞馬遜之友項目在巴西進行實地測試。該實驗室同時還與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合作,對XyloTron進行測試,並在參考數據庫中增加了木材圖片,以提高系統可識別的木材種類數量。

鑑別專家約翰·霍曼森在新奧爾良港和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對XyloTron進行了實地測試,結果表明,如果使用得當,該設備的準確率要超過經歷一周培訓的工作人員(Wiedenhoeft and Hermanson 2015)。

美國農業部林產品實驗室正在重點針對中美洲和巴西的樹種進行建模。中美洲和巴西是盜伐最為猖獗的區域。XyloTron目前雖尚不能商用,但據FPL稱,該設備的價格在每台2000美元左右。如果該設備能夠用於地方海關、警察以及木材交易管理等部門,則可以幫助這些部門打擊跨州非法盜伐。

美研究引最新數據 中國霧霾日奪4000人命

$
0
0
本報2015年8月20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學家發表研究指出,以霧霾微粒為首的嚴重空氣污染,造成中國每年160萬人因心肺問題和中風死亡,等於每天4,000人。

Jonathan Kos-Read
中國四川一處水泥工廠排放出煙霧。圖片來源:Jonathan Kos-Read(CC BY-ND 2.0)

研究數據更嚴謹 揭露中國空汙現況

在中國,每六個過早死亡病例中就有一個是因為空氣污染而死。過去的研究曾計算出中國每年空污致死人數為一至二百萬人,這份刊登於PLOS One期刊的新研究,則是首次以最新空污監控數據為基礎計算出更精確的數字。

新研究認為發電和家庭暖氣用燃煤是空污主因,利用實際的空污測量資料和電腦模型,計算不同污染物質造成的心肺問題和中風死亡人數。

其他科學家對研究結果表示贊同。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學者Jason West認為這份研究相當具有影響力。

中國人呼吸的空氣 比美國最差的地方還糟

主要作者Robert Rohde說,中國有38%的人口居住在美國環保署認定空氣品質長期「不健康」的地區,這個比例相當高。

Rohde指出,美國肺藏協會近期資料顯示,加州馬德拉(Madera)地區是全美年度懸浮微粒濃度最高的地方,但是中國東部有99.9%的地區,全年度的懸浮微粒濃度高於馬德拉,其中包括首都北京的西南部地區。

「也就是說,中國幾乎所有人呼吸的空氣,都比美國空氣品質最糟的地方還差。」Rohde說。

冬天燒煤氣 空氣最差

美國環保署資料顯示,2010年全美有6萬3,000至8萬8,000人死於空氣污染,其他來源資料則顯示有3萬5,000至20萬人。

卡內基美隆大學Allen Robinson表示,美國匹茲堡等地過去空氣品質不佳,最近透過嚴格的管制加上重工業的大規模凋零而有所改善。

不同於美國,中國空氣最差的季節是冬天,因為冬天需要燃燒煤產生暖氣,天氣狀況也讓髒空氣更接近地面。而北京將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

Rohde認為,隨著中國開始清理自家空氣和限制燃煤量,全球暖化元兇二氧化碳排放也會隨之下降。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