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廢食用油變潔淨能源 環署推100%生質柴油

$
0
0
本報2015年7月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

去年爆發黑心油品事件,廢食用油的管控與再製受到極大關注。環保署推估全年回收量可達6萬公噸,將力推廢食用油製成優質生質柴油,以供垃圾車使用。環保署表示,廢食用油做成能源,減碳又環保,而使用生質柴油,又能大幅減少空污。

環保署這次推出100%生質柴油,盼能重新提振大眾對生質柴油的信心。去年因遊覽車與貨車等抗議生質柴油導致油路堵塞,國內生質柴油推廣計畫臨時中止。如這次計畫能成功,將可望能重新檢討生質能源政策。

100%生質柴油可取代化石柴油。攝影:陳文姿。
100%生質柴油可取代化石柴油。攝影:陳文姿。

減碳健康又環保  本地廢食用油本地用

環保署廢管處長吳盛忠解說廢食用油製造生質柴油的步驟。攝影:陳文姿。
環保署廢管處長吳盛忠解說廢食用油製造生質柴油的步驟。攝影:陳文姿。

環署統計今年1至5月廢食用油回收共計2.56 萬公噸,推估全年回收量可達6萬公噸以上。這些廢食用正是生質柴油最好的原料。而生質柴油可做為替代能源,供柴油車使用。7月起,屏東垃圾車已率先使用100%生質柴油,未來將推廣到更多縣市。

環廢棄物管理處處長吳盛忠表示,將廢食用油交給合格業者回收製成生質柴油,避免被違法使用,也免去油礦開採與提煉的成本,還可減少空氣汙染,具備多重效益。

吳盛忠除了現場示範廢食用油轉酯化的過程,並以兩台車說明使用傳統化石燃料與生質柴油的差異。鏟裝車(小山貓)因使用化石柴油,容易燃燒不完全而產生大量黑煙。相對的,生質柴油容易完全燃燒,廢氣中的一氧化碳可減少48%,懸浮微粒減少47%,硫氧化物減少100%,多環芳香烴則減少80%,對環境有正面效益。

吳盛忠說,不擔心廢食用油沒去處,國外柴油價格高,國際間都在搶廢食用油。環保署表示,使用生質柴油有很多好處,國內產製生質柴油的技術與品質均達國際標準,希望能本地廢食用油本地用。

比較不同柴油產生的廢氣。左:小山貓,使用傳統化石柴油,右:使用100%生質柴油車。攝影:陳文姿。
比較不同柴油產生的廢氣。左:小山貓,使用傳統化石柴油,右:使用100%生質柴油車。攝影:陳文姿。

國際生質柴油需求高  4成輸出

根據環保署今年1-5月的資料分析,廢食用油僅62% (1.59公噸)供國內使用,近4成(38%,0.9萬公噸)銷往國外,由國外廠商製成生質柴油。

而國內部分,除了製成廢油甲酯賣給中油外,其餘0.58公噸製成生質柴油後,也幾乎都銷往國外。總計6成廢食用油最終都輸到國外。

國內最大生質柴油業者承德油脂總經理王明瑞解釋出口國的差異,由於韓國禁止進口生質柴油,因此高價收購廢食用油回去再製。而歐洲需要的是100%廢食用油製成的生質柴油,所以,由國內製成生質柴油後再銷往英國、荷蘭與西班牙等國。

2015年1~5月國內廢食用油流向。資料來源:環保署;製圖:陳文姿。
2015年1~5月國內廢食用油流向。資料來源:環保署;製圖:陳文姿。

生質柴油改作低價燃料油 業者大呼浪費

承德油脂總經理王明瑞。攝影:陳文姿。
承德油脂總經理王明瑞表示高品質生質柴油改作低價燃料油,十分浪費。攝影:陳文姿。

王明瑞說,國內生質柴油銷往歐洲是不得已的,因為能源局去年5月暫停收購生質柴油,11月改要求將廢食用油製成廢油甲酯,做為鍋爐燃料使用。

他解釋,生質柴油有助於改善國內空氣品質,尤其是公車跟垃圾車都是怠速行駛,民眾常吸到黑煙,改用100%生質柴油,可大幅減少空污,有益全民健康。高品質的油不能拿來使用,卻被用做燃料油,王明瑞直呼「這樣很浪費!」

生質柴油在國內沒出路,只能做為燃料油,價格僅15元/公升。銷往歐洲價格好,扣除輸運成本還有約22元/公升的收益。相較之下,廠商當然銷往歐洲。

王明瑞無奈表示,「全球耗用生質柴油2000萬公噸,台灣用10萬公噸,生質柴油真有問題,其他國家的車子不都阻塞了。」

生質柴油政策喊卡 環署盼重拾民眾信心

政府於2008年起開始鼓勵生質柴油,實施車用柴油B1,即化石柴油中添加1%生質柴油,2010年提升至生質柴油B2。但在2014年,全國加油站公會、遊覽車公會、貨車全聯會等不滿生質柴油引發油路堵塞,強烈抗議。因此5月能源局決議生質柴油政策將再審慎研議

生質能源政策不明,生質柴油廠商陷窘境。環保署廢管處技正李易書解釋,國內現在只剩下5家生質柴油大廠,都有銷往歐洲的經驗,技術跟品質都達高標準。而廠商也透過跟屏科大、北科大合作,提升油品品質。現在先在垃圾車、公車測試,如果有成功的案例,大眾都有信心後,生質柴油的推動才會順利。

 


護基隆河域百年遺址 錫口巡守隊自辦工作假期

$
0
0
本報2015年7月8日基隆訊,特約記者黃小玲報導

許多歷史及自然遺跡,往往在劃設後因缺乏維護管理而頹圮。擁有百年歷史的「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即面臨此危機。由一群社區大學成員組成的「我愛基隆河錫口巡守隊」,決定不只把巡邏河川當成最終目標,還要擴及範圍到周遭歷史遺跡的整理維護。

4日上午,一行人展開一整天的工作假期,以行動實際守護環境。錫口巡守隊表示,水源處必有人群聚集和產業發展,這深具百年歷史的遺跡不容忽視。巡守隊將持續透過工作假期,讓參與者親近大自然時並親身勞動時,得以感受先民拓墾的辛勤,結合起歷史人文、自然生態與觀光旅遊,延續此地獨一無二的文化。

百年礦工遺址   踏尋先民開採足跡

位於基隆暖暖區的暖東峽谷擁有自然美景,溪畔有頗具規模的先民石厝聚落遺址,以及暖暖地區最古老的荖寮坑礦場建物。清同治年間就有漢人來此開墾煤礦,停止開採後無人居住,建築物逐漸崩壞。因靠近溪畔,草木、苔蘚叢生,無法想像曾有人跡。

錫口巡守隊長王勝欽指出,此地位於東勢溪,屬基隆河支流,富有文化遺址。河畔的產業與先民活動的痕跡豐富了基隆歷史,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即是其一,保留完整遺跡才能延伸出更多故事。

王勝欽解釋,荖寮坑是因採煤發展出的聚落。根據暖暖區公所的史料記載,位於排煙道下方的木板平台,有鐵釘釘出左右兩個圓形定位記號,應是兩部絞盤,透過鍋爐蒸氣運轉,絞動鋼索拉起煤礦,上方則佈有軌道運走煤礦;另一處遺址是三合院建築,研判為礦工居所,目前僅存部分石牆。

錫口巡守隊長王勝欽正提醒隊員工作該注意清除的地方。攝影:黃小玲
錫口巡守隊長王勝欽正提醒隊員工作該注意清除的地方。攝影:黃小玲

工作假期  建立長期在地關懷

建於斜坡上的排煙道,都以石磚鋪蓋而成,附近的草木由梁蔭民老師與王勝欽隊長沿途清除。攝影:黃小玲

梁蔭民表示,最初環保署將基隆河分段,成立多個巡守隊協助照顧,一旦發現工業污染就立即回報,此重任也須由熟悉當地環境的在地居民肩負。一旦有人排污就能迅速通報有關單位;若由外地人來擔任巡守任務,因不熟悉地理環境,當發現污染時,常常已錯失最佳處理時機,難以彌補。可惜的是部分巡守隊沒有長遠計畫,很難堅持發展下去。

梁蔭民帶領錫口巡守隊,一開始也依環保署想法巡視負責的河域(大直到南港松山)。一段時間後,發覺很多工廠隨時代改變而遷移消逝,基隆河已不太可能有工廠排污,當初找尋不法事件的目標已不復存。

所以他決定改變方向,讓錫口巡守隊以關心整條基隆河域為目的,擴大關注層面。

例如河流沿岸仍保有許多像荖寮坑這樣的遺跡,主管機關基隆市文化局於此設置步道和告示牌,逐漸吸引遊客、鳥友和登山客來此旅遊。唯恐草木叢生毀壞遺跡,巡守隊決定以工作假期的形式號召,定期辦理維護行動。

訂立目標和目的  分工合作恢復遺址容貌

在此次行動中,由於園區範圍廣,考量人數與時間,領隊的梁蔭民和王勝欽只選定兩處遺址,分別是礦廠辦公室和排煙道,集中人力完成此次目標。

曾帶領錫口巡守隊2次來訪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的梁蔭民表示,有的樹會攀在牆頭上,樹根慢慢撐開、瓦解牆的結構,當颱風一來,可能使牆坍塌。因此他們基於對環境擾動最小的前提下清除草木,以人力整理出遺址原有外觀。

梁蔭民說,初次來訪時完全不見任何建築外觀;但半年後來看,石牆外觀保存尚佳,古老遺址得見天日。

牆外佈滿藤蔓和青苔,牆內草木叢生。攝影:黃小玲牆外佈滿藤蔓和青苔,牆內草木叢生,清除後連牆後的背景都清晰可見。攝影:黃小玲
上方排煙道未整理時,常被誤認為排水溝。攝影:黃小玲下方排煙道整理後外觀。攝影:黃小玲

基隆市文化局勘查  建立政府、民間相互了解契機

基隆市文化局辦事員陳秀娟也特別到場勘查,她認為巡守隊的行動出發點很好,能號召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文化局也樂於和民間合作,延續生態、人文,執行有意義的事。

現場地上可見散落石磚,陳秀娟認為,從文化角度她不希望遺址被破壞,如果更動石磚,或許會失去原貌,可能也會遭遊客質疑。所以她也和與錫口巡守隊達成共識,不隨意移動石磚。

對此王勝欽表示,透過溝通可知道政府觀點,了解彼此的想法是否一致,進一步達成共識。雖然目標都是保存文化資產,但雙方意見不能落差過大,否則行動就毫無意義,過程或做法若不被官方允許,很可能受阻,相對也會澆熄隊員們的熱情。

梁蔭民則強調,舉辦工作假期是想延續巡守隊的行動,往後只要選定地方,可以維護的遺址還很多。而他也訓練巡守隊有能力講述水資源、水環境議題,再跨足文史面向,除了讓每位隊員深入了解河川水文的知識和歷史背景,也希望透過發展導覽解說,帶領更多人投入守護願景。像各地童軍團或企業要舉辦河川導覽,就開始主動找上錫口巡守隊,由此建立連結,慢慢與民眾產生交集,強化巡守隊持續經營下去的能量。

無良7-11超商仍在賣魩仔魚飯團,加速海洋資源滅絕

$
0
0
作者:賴鵬智(野FUN生態實業公司總經理)
魩仔魚飯糰仍在7-11架上販賣,攝於2015年6月21日。攝影:賴鵬智。
魩仔魚飯糰仍在7-11架上販賣,攝於2015年6月21日。攝影:賴鵬智。

無數的年輕人(包含小孩與青少年)在台灣旅遊,一到旅遊地,幾乎都先看有沒有超商,如果沒有超商(尤其是7-11),立即宛如世界末日般,不知還有何生存樂趣。

台灣人應該是全世界最依賴超商生活的,大小事包括吃喝玩樂購物,幾乎都可在超商解決。而台灣的超商應該也是全世界獲利最高的同類型事業。但這麼賺錢的企業,台灣的超商到底負起了多少社會責任?

長期來魩仔魚是台灣常民料理食材,無論是居家、夜市、餐廳,許多料理會用到魩仔魚,一般民眾也都誤以為魩仔魚就是這麼大的魚,吃牠跟吃一般魚是一樣的。

我曾在2013年3月29日撰文「7-11販賣魩仔魚飯糰加速海洋資源滅絕,請大家抵制」,因為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這些魚苗還沒來得及長大、繁衍,或是作為食物鏈掠食者的食源,就被人類吃下肚,海洋資源無法永續,難怪漁民愈來愈捕不到魚。

當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也推出反對聲明,我與黑潮都去信7-11公司呼籲停止販售魩仔魚飯團,但都只獲得制式八股的回覆文,對抗議主旨卻一點都不回應,7-11知道我們是一群散兵游勇,發言不成氣候,根本不屑一顧。事實也是如此,7-11依然故我,社會也無動於衷,這就是海洋保育可悲之處。這只怪我沒錢可以買下7-11,也怪我不是明星、名嘴或有權有勢的政治人物,激不起輿論浪花,引不起社會重視,一切都只是狗吠火車,只能讓憤怒隨著潮水沈到海洋深處,淹沒、壓抑、無奈。

7-11從2009年就開始販售魩仔魚飯團,至今6年,7-11靠著魩仔魚賺進多少不義之財?耗損掉多少應該要留給後代子孫的海洋資源?雖然他們也曾透過媒體回應,說他們的魩仔魚都是合法捕抓的,是在政府許可的季節抓來的,沒有海洋資源枯竭的問題。但實際上,政府執法鬆散,漁民則多竭澤而漁,政府更不敢在魚源復原前全面禁捕魩仔魚,所以不見得合法就合理。況且在貨架上強調魩仔魚製品,就是在跟社會推銷魩仔魚,會誤導民眾對海洋資源保育的認知,完全不知道魩仔魚對永續海洋資源的重要性。而7-11就是要一直賣下去,一直賣到海洋沒有魚可抓為止,然後換成水母飯團繼續賣,賣到海枯石爛,萬物滅絕為止。

日前,我又在7-11超商看到販售魩仔魚飯團,只好再次拍照記錄並在這邊公布,希望有識之士一樣要抵制消費魩仔魚飯團,並且都跟店員講他們賣這個商品是不對的、是不好的,多少給現場人員一種壓力,並希望他們的感受可以讓總公司高層知道。我知道這還是沒有用的,尤其台灣人的生活已經被7-11宰制,民眾哪可能為了後代子孫福祉而來抵制7-11,7-11當然也有恃無恐,不怕「少數人」放炮,但有識之士總該表態一下吧,不然7-11還以為他們都沒錯呢。

這個議題是不會得到主流媒體的重視與披露,因為統一企業是主流媒體的廣告大金主,怎能得罪呢?如果您認同7-11不應該販售魩仔魚飯團,就麻煩您儘量轉傳這篇文章,靠著網路傳播讓更多人知道7-11賣不該賣的商品。

當然,也請您以身作則,都不再吃任何有魩仔魚的產品或料理,並積極宣導保護魩仔魚的好處。

外國學者政要:抗暖化兼顧GDP 必做這10件事

$
0
0
本報2015年7月9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由國際學者、政要組成的「全球氣候經濟委員會」(Global Commission on the Economy and Climate)7日發表報告,公開10個抗暖化同時提升GDP的方法,而其中最能幫助提升GDP的,就是改善能源效率和投資綠色城市2個方法。

籠罩在霧霾中的上海市。圖片來源:gabriel.jorby。(CC BY-NC-ND 2.0)

善用10法寶 拚升溫2℃內

除了能源效率和綠色城市,這10個方法還包括重視森林保護、一年1兆美元投資乾淨能源、碳價、基礎建設、低碳創新、企業和投資人行動、限制飛航和運輸碳排,以及減少強力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排放。

根據該報告,這10個方法將可達成2030年之前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的59%至96%,將全球暖化控制在2℃以內。

全球氣候經濟委員會由多位前政府領導人、商業領袖、經濟學家和其他專家學者組成,去年曾提出從化石燃料轉換成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其實不像許多國家政府所擔憂的會影響經濟,反而可以提升經濟成長。

根據該委員會去年的報告,燃燒煤和石油造成空氣污染,相當於耗損4.4%的年度全球GDP,更導致每年370萬人口早夭。

你浪費了多少能源? 全球總計18兆美元

報告對G20集團提出呼籲,應為照明、交通和建物等耗電領域設立高能效標準;並預測減少能源浪費,可以在2035年增進世界經濟輸出達18兆美元。

此外,投資城市的乾淨運輸、建物隔熱和改善廢水管理,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空氣污染,並在2050年省下高達16.6兆美元的成本。

報告未評估每項作法的金錢效益,因為其中有許多彼此重疊的部分。此外,效益的多寡也視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危害而定,但目前在許多國家,任意排放溫室氣體是沒有任何罰則的。

報告呼籲各國政府在12月巴黎峰會前採取行動,想辦法幫助緩解引發熱浪、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的氣候變遷。

一帶一路 中國出口基礎建設與環境覆轍

$
0
0
作者:Jiayi Zhou、Karl Hallding、Guoyi Han;譯者:子明

「一帶一路」在所涉及的大型基礎建設,存在著在其他國家重蹈中國國內環境危機的覆轍。

一帶一路戰略地圖。作者:Sweater。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09年,中國國家稅務局前副局長許善達向財政部提交了一份被稱為「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的議案。在全球金融危機、出口衰退、國內廣泛討論如何「創造需求」的大背景下,許善達提出應該利用中國龐大的外匯儲蓄,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並由中國企業向接受貸款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和建設服務。

簡而言之,這份所謂的「馬歇爾計劃」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補貼,旨在保持中國企業和生產的活力,維持就業率及GDP高成長。諸如此類的項目無論在字面上還是實際上都為中國商品和服務進入新的市場開拓了道路。許善達提出這個戰略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正是在於為中國過剩的產能尋找銷售管道。

習近平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上述觀點,或者可以說是許善達​​提議的一種變體。自從2013年宣布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來,中國一直竭盡全力地要保證這一計劃的成功,不僅對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大規模注資,還通過新絲綢之路基金( NSRF)、上海合作組織(SCO)以及其他雙邊協議對有關國家進行資金支持。

上述投資、貸款和撥款將用於建設一個包括道路、鐵路線、能源管道、電站以及沿海港口在內的基礎設施網絡,中國希望將這個網絡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向西延伸至歐洲,藉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南延伸至東南亞。

如此大規模的對外資本、企業和專案投入被作為中國走出去的堅實一步而備受稱頌:隨著中國終於將此前低調的經濟實力轉換成更為宏大的全球實力和領導力,地緣政治的平衡來到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雖然中國走上這條道路是受多種因素的推動,但最核心的動機仍然是「創造需求」以解決產能過剩以及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

產能過剩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中國已經在很多生產領域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當2008年面臨西方經濟衰退的溢出效應之時,中國的應對方式是投資約合5000億美元的資金刺激公共基礎設施、鐵路、城市住宅的建設,但這些部門正是效率低下、需求下降的行業。

作為短期解決手段,刺激起到了效果:中國基本可以說毫髮無傷地度過了那段多事之秋。然而,很多情況下,有機需求已經不足以消化信貸推動的產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報告,毫不留情地揭示了這種實際上的補貼所造成的浪費和低效。

這些基於信貸、供給驅動的計畫完全脫離了市場,不僅嚴重扭曲了中國所謂的資本主義經濟,更導致責任制遲遲無法推行。如今,中國的鋼鐵行業的閒置產能已經是美國鋼鐵產量的兩倍,而鋼鐵、水泥、鋁、玻璃、煤炭、造船、太陽能電池板以及其他很多行業都面臨著類似的需求減退和虧損。

一帶一路被認為是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捷徑,這一點並非秘密。中國的分析人士長期以來一直非常公開地探討一帶一路在這方面的益處。例如,現任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去年曾撰寫過一篇評論文章 ,明確表示要利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消化中國過剩的鋼鐵產能。

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國內的基礎工業產能將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多大作用。將體積和重量都很大的原材料運往國外所要克服的困難和成本本身就是嚴峻的挑戰。

此外,新近發布的一帶一路行動計劃表示「應努力推動綠色低碳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的治污之戰——如果中國政府是認真的,那麼,無論中國企業在國外參與了怎樣的計畫,中國國內的調整即便再艱難,也要繼續進行下去。

不過,一帶一路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將著眼於國內。根據規劃,很多大型基礎設施都旨在將中國的邊遠地區與更廣闊的國內和國際市場連接起來。雖然這一規劃在某些方面有其積極意義,但也無異​​於是對重工業的又一次大規模刺激,從而進一步拖延勢在必行的經濟結構轉型。

結構調整

調整國內經濟結構、改變此前以出口加工為主的發展方式將是痛苦的過程。多年人為扶持、信貸推動的增長已經使地方政府的利益、收入來源、就業和產業格局相對固化,而改變這一現狀將會帶來不穩定。削減過剩產能就會涉及減少就業、關閉工廠、停止生產。

對於一個以長遠考慮聞名的國家,社會穩定一直是最重要、最緊迫的優先考慮因素。高層所謂的可以接受經濟增速放緩(「新常態」)的聲明很大程度上不過是預期管理;只要關乎就業穩定,促進經濟仍然是中國領導人心頭的頭等大事。

顯然,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確影響到就業:中國勞工通訊今年早些時候報導稱,2014年工人罷工和騷亂數量較前一年明顯增加,這與經濟增速放緩有關。

考慮到受僱於出口相關產業、重工業和基礎設施生產行業的龐大人口數量(僅建築行業的就業人口總數就超過3000萬),如何改善出口數據和/或為轉移這些就業崗位、維持就業人口生計爭取寶貴的時間仍然是中國領導人最為關注的問題。

在一帶一路計劃的詳細闡述中,中國實際上明確表示是在為國內消費自然增長爭取時間。由消費引導經濟增長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才能實現;這方面取得的進展仍然「太少太慢」,不可能在近期為中國經濟提供依托。一帶一路計劃不單純是拖延了問題的解決,可能使其更加惡化。

具體來說,雖然一帶一路可以爭取時間,但其成本將是繼續為低效(高能耗、高污染)的國有企業和公司提供補貼,而這些企業如果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中早就應該萎縮或者倒閉。

依靠一帶一路政策來解決中國面臨的現實問題就好比是用創可貼或止痛藥來治療一位需要進行手術的病人。然而,即便如此,這個計畫仍有其經濟邏輯可循。一帶一路可以在對整個中國經濟帶來較低風險的情況下利用國內收益低下且不安分的資金。另外,海外需求的確存在。

亞洲開發銀行預計,亞太地區每年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達到8000億美元,而中國恰好可以通過亞投行和其他方式彌補這一缺口。不過,要滿足上述資金需求,還有其他風險需要考慮。

低投資回報

首先,一帶一路沿線許多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政治動盪、經濟脆弱的問題。雖然一帶一路計劃可以通過亞投行和其他機制對這些國家予以經濟援助,但資本既不能提供計畫順利進展所需的穩定或者安全保障,也不能保證交易對手會遵守合約承諾。

另外,一帶一路計劃無法左右公眾輿論:在一些政府極易被收買的國家,中國投資甚至成了民眾反對政府的導火索。使用中國員工的中國企業也並非總能受到熱情的歡迎,而中國商品的湧入也可能招致當地人的不滿甚至怨恨。

由於當地人反對、腐敗、監管問題以及法律問題,發展中國家到處可見半途而廢、停滯或者被各種問題所困擾的中國投資案。

第二,到目前為止,大約9成的中國對外投資都是通過政府渠道和國企完成的。由於國企對持有其股份的政府機構負責並享受國家的財政支持,這些中國企業幾乎完全沒有認真評估成本、收益和風險的動機。

這就導致投資收益率低下。比如,中國礦業協會的負責人2013年估計,大約8成的中國礦產企業海外投資和經營項目以失敗告終。中國已經表示,一帶一路將「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實際情況是,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很可能仍將是一帶一路的最大受益者。一帶一路很可能看上去像是「走出去」政策的激進版。雖然其他國家參與亞投行是一項積極的進步,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特別有說服力的跡象顯示一帶一路將不同於中國以往的政策和做法。

短視

總體來說,產能過剩當然只是中國眾多經濟和地緣政治動機中的一個,其他因素還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為亟待改革的國際金融體系提供另外的選擇、為中國自身建立更和諧的區域安全和政治環境以及開拓新的航運線路。

對於上述目標,一帶一路計劃或許真的可以非常成功地拓展中國的區域和地緣政治實力。但在直接的經濟實惠方面,一帶一路從削減過生產能的角度來說過於短視,從投資回報角度來看眼光又太過長遠,這還真是頗具諷刺意味。

細節決定成敗,而前方的路依然坎坷。西方世界對中國此舉反響不一,有的支持,有的驚恐,有的則懷疑中國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然而他們必須認識到,驅動中國走上這條路的不僅是地緣政治的考慮,也有極為嚴重的國內經濟問題。

在中國這邊,過於簡單地將一帶一路視為應對供給和產能過剩的解決方案則掩蓋了進行更深層次改革的需要,以及中國滿足(或者創造)所謂「市場」需求過程中將會遇到的具體風險。

復育劣化棲地 菌根菌加速植樹造林

$
0
0
本報2015年7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植物長得好不好?一般人大概都會從地表上的植株狀況來判斷,但其實隱藏在地底下的根系與真菌,才是秘密關鍵。

真菌與植物間數億年來演化的共生機制,讓彼此都得到莫大好處,此機制常運用於農園藝,例如將菌根菌接種在哈密瓜上,促進經濟效益。而農委會特生中心在接種試驗中,發現菌根菌明顯改善植物生長狀況,並在惡劣環境中扮演極重要角色。研究人員將收集不同棲地、耐酸抗旱菌種,用在復育劣化棲地、提升植樹造林成效。

菌根菌孢子。(圖片來源:特生中心)
菌根菌孢子。圖片來源:特生中心。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跨界共生  環境惡劣也不怕

九二一大地震曾造成九九峰大規模崩塌,原有的植群隨土層滑動崩落,稜線上成了光禿的不毛之地,土壤結構更因陽光直射,含水率低而劣化;該不該造林復育雖有爭執,不過由林務局補植的烏心石、台灣櫸生長不佳,非人為種植的二葉松卻能自然長成;而大屯火山群噴氣口200公尺內,植物無法生存,第一線植被白背芒卻能迎風搖曳。

為什麼二葉松、白背芒能夠適應惡劣環境,生長良好?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林子超,從植被根系的土壤中篩選出與植被共生的菌種,了解惡劣環境下植物仍能屹立不搖的秘密,原來是根系中的菌根菌加快了植物吸收養分、成長的速度,他進一步了解不同棲地獨特的優勢菌種能使得植物適應不同環境條件,這些技術有望使用在惡劣棲地地造林上。

為了收集更多菌根菌,林子超在玉山箭竹分離出一些低海拔看不到的菌種,在海岸林透過篩出的優勢菌種,進行相關實驗。

他以3種適應不同環境條件的植物:台灣櫸、大頭茶以及黃槿為實驗對象,分別種在陽明山大油坑口的土壤、海沙、河沙等土壤中,再分別接上一般菌種、陽明山分離出的菌種以及海岸林分離出的菌種,以及無菌對照組進行實驗。

黃槿接菌比較。
黃槿接菌比較。

常見的造林樹種台灣櫸,無論是種在大油坑口的土壤、接上原生育地耐酸的菌種,或種在海沙、接上耐鹽的海岸林菌種,都能長得很好;原本不適宜長在海邊的大頭茶、或在酸性土質長不好黃槿,只要接上適當的菌種都表現不錯。而有接菌的根,又比未接菌的根,根系長得特別茂盛。

實驗顯示,菌根菌並沒有宿主專一性,能適應不同的植物;國外研究更指出,植群的物種歧異度也因而提高,促使整個生態系的機能性更形完整。

數億年來的磨合 學習共生

內生菌根菌是土壤廣泛存在的真菌,這種共生的關係可追溯到4億3千萬年前。生物學家推測,植物要從水生過度到陸生的過程,借助了與菌類共生的機制,磨合至今,80%的陸生植物可與內生菌根菌形成共生。

真菌因為不能自行製造養分,而必須與其他生物藉由寄生、腐生或者共生方式來吸取生活需要的營養。林子超解釋,菌根菌無法獨自生存在自然界,它利用孢子繁殖,附著於植物根部,形成菌絲,增加養分的吸收帶給雙方好處。

有無接菌,效果具明顯差異。圖片來源:廖靜蕙。
有無接菌,效果具明顯差異

這種共生關係可促使植物和真菌間的養分成為雙向的循環,也就是植物提供真菌無法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而真菌則藉由延伸的根外菌絲,吸收原本植物不易吸收的水分和養分,並回饋給植物;菌根扮演著植物根系與土壤間重要的連結。

在植物接種試驗中,發現菌根菌確實會明顯改善植物的生長狀況,並在這些惡劣的生育環境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加快成林速度 復育生態也行

「研究菌根菌與植物間的共生關係,除了讓我們對於生物間的共生機制更加清楚,也有助於將來利用共生作用的效益。」林子超說,例如藉由在海岸或崩塌地的造林苗木接種適合的菌根菌,除了可提高造林的存活率,也可加快成造林的速度,使不良生育地的植生復育工作更能事半功倍。

內生菌生菌的運用,常見於農藝或園藝,例如農業試驗所嘉義分場以內生菌根菌接種於洋香瓜,技術多已純熟;但運用在生態,國內外都比較少;目前特生中心與新竹林管處海岸林工作站合作,推動海岸林復育。

菌根菌並非天下無敵,林子超說,殺菌劑是使得這類真菌消失的主因;而一樣促進生長,接菌又比使用化肥更符合生態原理。化學肥料雖然便宜、很快增加產量,卻會傷害土壤;接菌則3~6個月才能看出成效,但對土壤與環境較為友善。

「碳中和」是什麼? Q&A說分明

$
0
0
本報2015年7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

6月6日,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在台北、台中、台南3地與世界同步舉行。為了讓這場全球公民討論氣候變遷的會議更加名實相符,3場活動都採「碳中和」模式,緊密結合氣候議題的討論與日常實際行動。

「碳中和」是什麼?簡單的3個字,背後蘊含著生命週期概念、碳交易體系與不增加地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理念。

一項碳中和活動代表從籌備到會後總結,必須計算所有人員(含工作人員與參與者)在運輸、電力、食物、廢棄物等耗用的碳足跡,並設法降至最低。最後,再從外部取得碳權來抵換無法降低的碳排量,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沒有淨增加,等於達到「零碳」。

也就是說,一場活動中所涉及諸多食材與用品,無論是一張紙一度電,或是食材交通,通通都要納入計算!

聽起來像是不太可能達成的任務。本報記者在主辦單位、碳中和輔導廠商--產基會、以及驗證廠商--BSI,以及其他專家的協助下,深入了解碳中和活動,也釐清碳中和的實際運作方式與不同層面的意涵。

【暖身區】背景知識

所謂的碳足跡,是指生命週期過程中直接、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單一產品的碳足跡計算十分複雜,以食材碳足跡為例,從種子、農藥、灌溉、包裝、販賣、運輸、廚餘等,無一不列入計算。

在台灣實施碳中和皆依據PAS 2060實施碳中和參考規範(簡稱PAS2060) 這套國際標準程序進行。適用範圍從活動、產品、到建築物,甚至整個鄉鎮城市都可進行。本文僅說明活動碳中和的運作過程。

【第一步】碳盤查 

所謂碳盤查,簡單來說是統計所有活動中產生的碳足跡。以下分別自食物、電力、佈置、交通等說明盤查細節。

【餐飲篇】

每一項食物都要納入統計?
從食材運輸到廚餘的碳排量,都需計算。攝影:陳文姿。

Q1:活動當天主辦單位為長達9小時的活動準備了三餐與會後點心。台菜的成分與食材又很複雜,許多沒有國際標準(如中藥材)。如何去盤查每項食材的來源與重量?

A1:單項食品的碳足跡確實很難,但在國際上若遇到這樣的情況,是以供應餐點的總金額套用相關的係數計算,便可取得碳排放量。

這類的係數都必須經過嚴謹的方法學、計算及程序與認證後才獲得國際認可。我們這次採用的是日本餐飲的公式,再經匯率換算而得。

至於食材的運輸與清運,例如從食品公司出發到會場的距離,以及廚餘處理的里程等,則須另計。

左:先測空廚餘桶重量、右:面紙重量。即便是面紙也要列入碳盤查。
即便是面紙也要列入碳盤查。左:先測空廚餘桶重量、右:面紙重量。攝影:陳文姿。

【電力篇】

Q2:大螢幕、音響、燈光、空調到插座都需要用電,如何統計算總電量?

A2:電力計算有兩種方式,一是將每種電器的耗電量逐一加總,盤點人員會以燈管的瓦特數、冷氣的冷氣能力、與現場的電器設備等做為估算的標準。

這次的活動場地位在台北市政府內,採大樓中央空調,不易取得空調耗電量。所以在本次活動中,盤點人源須先取得整體耗電量,再以樓地板面積的比例換算。此外,因市府的電箱屬管制區,盤點人員必須事前申請才能進入,這也列在工作項目內。

台北市政府的電表,計算一天活動的耗電量。
工作人員抄寫台北市政府電表,計算一天活動耗電量。圖片提供:產基會。

【現場佈置篇】

會議手冊、簽到表也全部要納入碳足跡計算。所以主辦單位請大家盡量先事前下載會議手冊,減少碳足跡。
會議手冊、簽到表也全部要納入碳足跡計算。所以主辦單位請大家盡量先事前下載會議手冊,減少碳足跡。

Q3: 活動手冊,或是簽到紙都要納入計算嗎?哪些可以不必納入計算

A3:從海報、簽到紙、桌牌、餐巾紙到個人名牌,所有耗用的材料都需納入計算。

此外,為了減少會場佈置的碳排,現場應避免一次性的裝飾,例如桌花。本次活動主辦單位事前已請來賓先下載活動手冊電子檔,可減少活動手冊的印製。

場地布置與拆卸的的運輸、廢棄物、廚餘的重量、運送車輛及距離等也都納入計算。

【交通篇】

Q4: 如何統計現場來賓及工作人員到現場的交通工具及碳排放量?

A4: 我們這次以設計問卷方式詢問每個人來到現場與離開時的交通方式,以便會後進行統計,本次活動在事前也做了完整的宣導,提醒各場次的與會者以最低碳的交通運輸方式到達會場,例如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共乘、騎自行車等..。

主辦單位請大家留下交通方式,以便統計碳足跡。
主辦單位請大家留下交通方式,以便統計碳足跡。

【進階篇】使用過的碳足跡如何歸零?

Q5:請問以一天的室內座談活動來估計,台北場單場的碳排放大約是多少?

A5:每場次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但若以類似規模的活動來估計,大約少於25 公噸,多數的碳排放量來自交通及電力。[註]

交通盤點。不同的交通方式也會影響碳足跡。
交通盤點。不同的交通方式也會影響碳足跡。

Q6:國內仍沒有碳交易市場,碳權如何取得?

A6:雖然國內目前沒有碳交易市場,但環保署已經先規劃先期專案抵換專案兩項方案,廠商碳排放如果優於公告排放強度,或是藉技術提升減低碳排放,都可經由申請及審查程序取得國內碳權。這次會議北中南3場活動的碳權均是由國內企業友達贊助,屬於本土碳權。

此外,透過國際市場,也可取得境外碳權。依據 PAS2060,國內碳中和活動可納入碳中和的減量額度包括:(1) 國內先期與抵換專案所核發的減量額度 (2)CDM的CER (3)VCS (4)Gold Standard四種。除了第一項為國內碳權外,其餘三項均為境外碳權。

Q7: 進行碳中和的步驟包括那些?

A7:碳中和有三種模式,基本上是先提出碳足跡管理計畫書(CFM plan)後經第三者(查驗機構) 確認,之後,在活動過程中要「減量措施」以積極的作為實際減量。最後,購買碳權將活動無法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抵換,並將碳權額度註銷

由第三者查證通過後,即可達成碳中和宣告,並到環保署所建置的「碳中和登錄管理平台」完成登錄

整個碳中和的過程繁複,為了鼓勵低碳活動,環保署也允許自我查證或者是第二者查證(第二者是指能使用方法學進行有效確證者),但在登錄平台上都須清楚揭露。

由於本場活動屬於公益性質,國內許多廠商都義務提供協助。輔導廠商產基會、環科、成大,分別協助北中南三地的碳足跡管理計畫書及碳盤查工作,驗證廠商則由BSI、DNV、SGS擔任。

【高級篇】批評與挑戰

Q8:請問使用有機食材或非有機食材,可以看出碳排放量差異嗎?

A8:差異並不大,碳足跡的數字僅代表產品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但就整個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來看,產品的環境衝擊包括資源使用、人體健康及生態影響等,複雜的關連是無法用單一數字來呈現的。

Q9:活動採用在地食材,冷氣設定溫度調高等這樣可以減低碳盤點的排放總量嗎?

A9:這要看使用的計算方法,以食材為例,如果是採單項逐一計算,就會有差別。而本次的計算公式,在食材上是採用計價換算,電力是依樓地板比例,所以食材內容與溫度設定等無法反映出在減碳的數據上。

但這些努力可以納入「減量措施」中。「減量措施」可能是碳中和活動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環保署規定,在每次的碳中和活動,主辦單位都必須提出具體的「減量措施」。減量措施後,無法降低的碳排放,才進抵換。

例如這次主辦單位分三個場地進行,又以視訊的方式讓國際來賓參與,都實質減少許多因交通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遠距會議也可以減少往返的碳足跡
遠距會議也可以減少往返的碳足跡。

Q10:如果碳權價格很低,或是主辦單位願意花錢,那麼無須太多減量行動就能抵銷碳排放量,那碳中和活動會不會流於形式?

A10:碳中和標準中規定,活動須利用各項「減量措施」讓排碳量最小化,再進行抵銷。另外,許多低碳活動具有延續性的,無論是成效或是對未來的承諾,都非僅僅是一次性的碳中和。

碳中和也可以做為一種溝通的橋樑。以「2011海峽兩岸氣候變遷與能源永續發展論壇」為例,主辦單位事前取得與會者的共識,讓與會來賓理解活動碳中和的理念,以簡單舒適為原則,不鋪張不浪費,一樣能賓主盡歡。

※註:最終統計結果,要等會後統計完畢,並送驗證單位,及相關單位確認,最終結果會公佈在環保署碳中和管理系統

療傷序曲:知本濕地的前世今生

$
0
0
作者:池孟縉(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二年級生)

今年4月26日,台東野鳥學會、荒野保護協會和卡大地布部落聯合發起「為知本濕地療傷,讓鳥兒回家」活動,在兩台怪手回填知本濕地後,原本被人為破壞挖開的濕地生態,已漸漸復育。

荒野台東分會選在6月26日濕地回填後兩個月的這一天,邀請卡大地布文史工作者林金德長老和台東鳥會總幹事蘇俊榮先生至誠品故事館,分別從原住民觀點與知本綜合遊樂區開發爭議,分享知本濕地的前世今生。

4/26台東縣野鳥學會總幹事蘇俊榮主持「為知本濕地療傷,讓鳥兒回家」活動。攝影:林國勳。
4/26台東縣野鳥學會總幹事蘇俊榮主持「為知本濕地療傷,讓鳥兒回家」活動。攝影:林國勳。

知本遊樂區開發失利

知本濕地位於台東市知本溪北側出海口附近,範圍從東沿射馬干溪(知本大排)至太平洋海岸,西至省道台11線公路至知本溪河岸堤防,南以沿知本溪河堤至知本溪出海口為界,北至射馬干溪與省道台11線公路交會點,面積約1000公頃。

台東野鳥學會總幹事蘇俊榮先生講到知本濕地開發案的過程,自民國71年開始,台東縣政府就逐步在知本濕地內推動闢建「知本綜合遊樂區」計畫。將該地區土地所有權收歸縣政府所有,並以公共造產方式合作,再將知本濕地土地交給捷地爾公司開發。知本綜合遊樂區,總開發面積為285.1163公頃,該案還打算填平知本濕地,闢建高爾夫球場及遊樂休閒區。

因土地範圍廣大,投資金額龐大,縣政府期望本案能帶給台東豐厚的觀光收益,但開發過程並不順利。先是開發公司履約保證支票跳票,加上投資者的債務訴訟問題,也有台東野鳥學會等團體抗議破壞自然生態,要求修改計畫。

捷地爾開發公司與台東縣政府協議投資50億,預計12年期間分3期興建12個活動區,想徹底利用高達2000公尺長的海灘土地,興建遊艇港、遊艇碼頭、海上餐廳、沙灘旅館等。但由於該地是三角洲,砂量極高,在這個問題一直無法解決,也因常遭颱風帶來飄砂阻塞了航道,因此台東沙灘上會出現12公尺高的巨浪,更別說要蓋沙灘旅館、海上餐廳了。

蘇俊榮說:「在保安林內預備興建的木屋建築聯絡道路,也很具爭議性,這不但影響保安林的功能,更違反了保安林的使用限制,颱風的大浪常常越過保安林到達濕地,在這裡興建建築實在不是很恰當。」他又說:「現有約20公頃地濕地將被填平,要闢有27洞的高爾夫球場,佔地86公頃。這龐大的國有土地資源,僅提供給少數多金的會員來使用,也犧牲了大眾廣大的休閒環境。」

知本濕地小組的荒野志工蘇雅婷也補充,後來台東縣政府因為該地地權爭議,遲遲無法點交土地,捷地爾公司也並未履約開發。從民國77年算起,50年的開發合約至今已過將近30年,捷地爾公司卻還在跟台東縣政府打「確認合約關係存在」的官司。知本綜合遊樂區開發失利,台東縣政府卻從未放棄另找其他開發商開發,因此以「還在爭訟中」理由,迴避民間要求將知本濕地列為國家級重要溼地的訴求。

資料來源:卡大地布部落林金德長老
知本濕地周邊的傳統地名。資料來源:卡大地布部落林金德長老。

重新認識知本濕地

對比現今知本濕地因捷地爾開發案懸而未決的滿目瘡痍,林金德長老以「認識知本濕地的傳統地名、生活歷史及地圖地理」為題,生動活潑解說關於知本濕地6個傳統地名,包括:Kanaluvan(沼澤地帶)、Muvavunun(積水區泥淖地)、Pulud(川中島或河川地)、Kinkuwangan(槍響的地方)、Surhilraw(捕魚的地方)、Tavurung(建和溪中下游)。

演講分享中,我聽到印象最深刻的是,為何知本濕地是卡大地布族人的傳統領域,有何依據與物證?17世紀的Tavurung(今知本濕地),濕地內有很多魚,一旁有梅花鹿,不遠處有肥沃的耕地。濕地附近有個地名叫Kanaluvan(沼澤地帶),卡大地布Pakaruku(巴卡魯固)家族的祖先就住在那邊,利用濕地的環境資源,捕魚、獵鹿、耕作。

林金德在台​東誠品講座​​​。攝影:莊詠婷
林金德在台​東誠品講座​​​。攝影:莊詠婷

1641年左右,荷蘭人為了要尋找黃金及鹿皮,在知本濕地的海岸登陸。他們金髮碧眼的外觀,讓首次遇見洋人的祖先感到驚訝,荷蘭人拿起長槍擊殺鹿隻,更讓祖先極受恐嚇。這群怪人只要舉起木棍,鹿隻就會應聲立刻倒下,而木棍前方還會冒著煙,響如雷聲,祖先疑惑大太陽的白天哪來的打雷?「於是祖先就把射鹿隻的地方命名為Kinkuwangan,意指槍響處。」林長老這麼說。

林長老口述提到,知本濕地是具有文化、生態、歷史、教育與回憶的價值,這裡是台灣侯鳥遷徙路徑的重要棲息地以外,也是卡大地布族人的傳統領域。自從濕地遭不明份子開挖後,生態環境大受破壞,在這棲息的鳥類離開了、水上生物消失。林長老說,以前都常常和族人來這裡抓大螃蟹,帶回去吃,而現在想吃也吃不到,看也看不到,感到惋惜。「祖先們感到驚恐,但卻覺得對方毫無敵意,於是祖先熱忱招待他們,用比手畫腳來表達讓荷蘭人進入部落。在休息的時候,看到荷蘭人口中冒出白煙,祖先問那是什麼?荷蘭人回答tabako,這也是祖先們第一次見到手捲菸,並將掉落的種子所長出的菸草試吸,從此之後,族人就懂得怎麼抽菸了,這是『打麻固』的由來。」

縣政府各個單位在忙於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先深入了解本土環境的資料,因為台東長時間的努力衝刺、追求經濟發展,卻忽視了自然環境資源的重要性,也付出了無法預算的社會成本。而人們對土地墾荒的心態,使得原本優美的自然環境被用來挖路、堆積垃圾、興建工廠、建高爾夫球場等等。台灣的自然生態應該要讓它保有原來的現狀,政府與社會大眾也都該提高警覺,共同維護大自然的美。

地球的事,就是我們大家的事。知本濕地是一個非常珍貴的地方,不但是很多鳥友賞鳥玩水的地方,也是部落族人與知本各個居民的生活記憶。我覺得知本綜合遊樂區的開發計畫,無論是對濕地、還是對台東的發展來說,真的影響重大。

全球僅存2000隻的東方白鸛去年底在知本濕地的優游現身,可惜濕地被破壞後,旋即飛走。​照片提供:台東縣野鳥學會。​​
全球僅存2000隻的東方白鸛去年底在知本濕地的優游現身,可惜濕地被破壞後,旋即飛走。​照片提供:台東縣野鳥學會。​​

【30而綠】花蓮×黃斐悅:只要待在地方 至少可以做一件事

$
0
0
作者:言月青

黃斐悅,花蓮吉安鄉稻香村客家後代。多年來,「花蓮人」這個角色,持續和她的生命實踐和追尋,難以切割地交纏。斐悅的父母都是客家人,父親的祖先落腳於後山吉安,母親則是新竹北埔姜家後代。80年代後出生的斐悅,跟著移居城市的父母,在台北市長大,幼時的記憶,卻有許多是關於花蓮山海的。

斐悅的祖父出生於日據時代,接受日本式教育。戰後,在吉安稻香村的火車站旁經營貨運代辦行。「小時候,阿公常開著車,帶著我們堂兄弟姊妹到處拍照、到處玩。」祖父帶著蘿蔔頭遊山玩水。從山上到海邊,北邊的清水斷崖到南邊的磯崎、水璉,都有斐悅與手足們的童年記憶。直到國三為止,她的寒暑假,幾乎都在花蓮度過。

小斐悅在爺爺的辦公室前。圖片來源:黃斐悅

斐悅與土地的另一個連結,來自父母。愛好戶外運動的父親,常帶著妻小,回花蓮海邊玩滑翔翼,斐悅小學五年級時,父親黃雍熙和母親廖惠慶,加入荒野保護協會,成為創始會員。「印象中家裡的客廳總是很多人。」包括徐仁修老師等人,都是家裡的座上客,對鄉土、自然的關懷,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到斐悅的生命。雖然斐悅也曾經抗拒過這樣的價值。正值青少年階段的她,與同儕間的話題,不外漫畫、音樂、籃球,離自然保育的世界甚遠,讓斐悅相當無所適從:「國二時,媽媽要求我請假,和徐仁修老師去思源埡口,那次我開始有點反抗。因為這些事情,和同學的世界完全不同。」

直到上大學,斐悅參加台大自然保育社,才終於找到年齡相仿、且關懷相似的同儕。保育社期間,斐悅和社上同學們,一起參與阻擋烏來三峽聯外道路開發環評案。因為這個案件,斐悅首次接觸環境影響評估流程,並在大量接觸烏來當地原住民的過程,展開一連串關於「在地是什麼」的思考,也讓她開始反思,自然生態保育,依然必須奠基在對人、對地方的關懷上。

返鄉路上的歧異與撕裂

大學畢業後,斐悅繼續待在台北,進入工程顧問公司,透過大量接觸環境開發案件,熟悉環評遊戲規則。那些年,正值蘇花高議題沸沸揚揚的時刻,蘇花高興建與否,成為劃分、撕裂花蓮人的利刃。斐悅在體制當中,一面為諸多開發案的業主撰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一面以花蓮旅外遊子的身分參與議題,內外交迫與價值衝突相當強烈。

2008年,蘇花高議題的正反兩方,引發強烈對立的社會氛圍,環保署將環評報告退回交通部,同年7月,當時的交通部長劉兆玄提出「蘇花改」計畫,期待在正反兩造間求取平衡。當時,斐悅和許多花蓮學子一樣,面對著家鄉父老「年輕人不懂父母討生活辛苦」、「被台北人洗腦」的指責。贊成興建的一方提出「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另一方則提出「不一樣的返鄉路」做為訴求,認為花蓮有更多內部議題要被看見、重視。8月,斐悅和一群在花蓮長大、離鄉求學的遊子,回鄉舉辦「我們所看到的未來」訪調工作坊,期待跳脫蘇花高議題,透過訪調,看見花蓮人在教育、社區產業、醫療等各方面的真實需求,指出另一種理解花蓮發展的可能。從哪時開始,斐悅才覺得自己開始找到一種理解鄉親的可能:「也許蘇花高是一個假議題,真正的問題,在那些更貼近花蓮人生活的面相。」

棕櫚濱海度假村相關會議,斐悅代表環團提出訴求。圖片來源:黃斐悅

運用環運專長 守護吉野驛老屋

2010年,斐悅決定返鄉,從事專職環保運動。無獨有偶,斐悅忙著關注花東地區諸多開發案件同時,充滿童年回憶的老家竟也面臨徵收。當地為日據時的吉野驛(舊吉安火車站),隨著舊火車站廢除、當地也逐漸冷清,縣政府卻計畫拓寬道路,未經知會討論,將斐悅老家房舍變更為道路用地,直到2009年夏天的一紙公文來到,家人才知道老屋將被拆除。

斐悅一家開始四處陳情、期盼緩拆,一如台灣其他被徵收戶,「土地徵收條例」和背後的政府力量,突然具體得可怕。在與鄉公所的公文往來中,期盼這條通往廢棄鐵軌死路的拓寬工程,能夠縮短50米、保存老屋的陳情,卻被冠以「阻礙地方發展」之名。這樣的過程,斐悅更深刻體會她在其他環境議題中所看見的發展迷思:「這樣濫用『發展』一詞的工程,根本看不見都市計劃的功能,越是偏鄉地區,政府計畫越是疏漏百出,更需要公民團結監督!」

面對「自己家」這個議題,在情感上,不免要處理親族間的記憶與情緒,以及因歧異帶來的摩擦。斐悅在一邊要用環境運動專業者的理性腦袋,處理議題程序;同時還得面對街坊鄰居的意見帶來的情感壓力,因而極度疲累的日子裡曾寫下:「我害怕的,就是所愛的人事物,因我的所作所為而離開我。」在進行當地口述訪談、資料爬梳的過程中,這個「外地回來」孩子,不免受到鄉親父老的冷言冷語。溫潤的童年記憶投射,與現下疏離陌生之間的落差,常讓當時的斐悅心力交瘁。「所謂近鄉情卻,就是真真實實在講我這種從外地回來的人!」

然而,也因為祖父留下來的老照片,使家族對老房子的深刻情感漸被喚醒。祖父用一台日本人留下的相機,紀錄家人以及吉野驛周邊生活的點點滴滴,「那些照片,讓大家彷彿回到過去彼此緊密的生活,於是一一義無反顧的放下工作就趕回來,堅定無比地一起完成了照片展。」

棕櫚濱海度假村相關會議,斐悅代表環團提出訴求。圖片來源:黃斐悅

拆除令迫在眉睫的時刻,斐悅與手足,一起記錄鄰近房子拆除的過程、撿拾物品、
清理拆下來的門窗;在老屋中翻找老照片、看見上一輩的家書;聚在一起,反覆述說過去的故事,宛如儀式,讓整個家族重新面對、處理過往的快樂與傷痛。因為有這些,經過兩三年的重新磨合,家族成員才對保留運動漸漸有了共識。小小老屋的保留,讓斐悅一家人用盡心思管道、歷時數年,終於在2013年獲得最高行政法院判決,以行政瑕疵為由,撤銷徵收。

理解在地 是永遠的進行式

這5年來,從蘇花改、東發條例、萬里水力電廠,接二連三的開發案及監督,斐悅忙著組織地方團體、籌畫相關活動,對地方團體有了更多的認識與瞭解,也促使她持續思考:如何在花東地區的地理特殊性上,實踐真正的「永續發展」。當她在花東環境議題上逐漸成為一個中堅分子時,卻不免焦慮:「在自己的故鄉,除了打議題,還能做什麼?」對相信「只要一個人待在地方,一定可以做一件事」的斐悅而言,現下如何找到除了議題參與之外,更感踏實的定位與角色、安放自己對故鄉花蓮的關懷與情感,是一則長遠的課題。

除了斐悅,當年活躍於反蘇花高議題的旅外花蓮青年學子,也不約而同地紛紛回鄉,在小農產銷、社會工作等領域,開展自己對家鄉發展的關懷與實踐,也許,即便蘇花高議題已塵埃落定,但他們仍在尋找關於「除了阻擋開發,花蓮還(更)需要什麼?」的答案。就如同斐悅所說的:「理解在地這件事,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剪髮愛地球 髮長少1公分、體感溫度降1°C

$
0
0
作者:宋竑廣(文字工作者)

夏天快了,許多人為了避免身體燥熱,而去剪個短髮;然而更多人剪不剪短髮,比較在意的是好不好看。

日本美髮業者與全國理容連合會,配合政府節能推廣運動「COOL BIZ」,響應宣導口號:「髮長減少一公分、體感溫度下降一度C。」連年舉辦涼爽髮型比賽 ─ 「COOL BIZ.HAIR STYLE」,並邀請環境大臣一同召開記者會,向全國展示入選作品,讓民眾看到一系列既節能又有美感的髮型範例,增強為自己、為地球降溫的動力。

「2015 COOL BIZ.HAIR STYLE」最優秀賞得獎作品。圖片來源:日本環境省、全國理容聯合會

自2007年開始的這項比賽,今年已邁向第9年,照片投稿作品來自加盟日本全國理容連合會的6萬家理髮廳理髮師,及美髮學校的學生,今年除了原本有的兒童、男性、女性與老人4種項目之外,又新增合照項目(祖孫或親子等等),選出「家人一起來剪個涼爽髮型」的作品,最優秀賞是由藤井和弘所設計的父子髮型,表現出既時髦又充滿精神的模樣。

影片:前述得獎作品的髮式(soft Mohican)剪法示範。

美髮業能做的節能減碳項目,除了幫客人剪個涼爽的髮型之外,在理髮廳本身方面,也可推行種種的節能措施。自2009年開始,環境省和全國理容連合會便開始推動「COOL BIZ 理容室」運動,要求夏季室溫維持在28度,其後又倡導「少用吹風機且用毛巾擦乾」、「照明換LED」、「佈置植栽以利減碳」、「透過合照項目向家人推廣節能觀念」等做法。要注意的是,用毛巾給客人擦乾頭髮時,切記要由頭皮溫柔地開始,用指腹而非指甲,絕對不能過度用力,以免傷害髮質與頭皮。

也有其他的日本美髮業者組織,推動概念比較不同的環保美髮沙龍。全國BSC全國理美容協同組合(BeOne Study Circle)就提倡「樂活美髮」,希望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減量其廢水,減輕對客人、美髮師與地球的傷害,利用對頭皮高浸透率的水和藥劑混合,推動「化學藥劑減量至1/4計劃」,也避免這些藥劑以100%濃度的狀況流入水管。

BSC詳細說明化學藥劑對於理容從業人員的各種傷害(詳見此)。

BSC為此印製小冊子給機關學校,說明化學藥劑對人體的傷害,更重要的是,減少染髮劑中的苯二胺等化學藥劑的使用,也會減少從業人員的手部傷害,「許多人因為手部乾燥皸裂太過嚴重,放棄了當美髮師的夢想。」據稱是日本最廣泛的職業病。在國外的環保沙龍推廣裡,也提到化學藥劑的使用,勸導從業人員使用天然製品,或者詳細了解劑量限制與使用方法(比方需要戴手套)等。

拜有機農業的推廣之賜,民眾慢慢認識到,農藥對農夫的傷害;但美髮從業人員類似的職業傷害,在台灣似乎還很少人認識到,也不像日本有研究警示,倒是因為動保意識的關係,部份消費者會選擇沒有動保實驗的天然洗髮精,不管是從愛地球的動機出發也好,愛動物的動機也好,最後也會疼惜到搭乘著地球的一份子的人類自身吧!

暖化逢聖嬰年 美科學家:珊瑚將死於大規模白化

$
0
0
本報2015年7月10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警告,全球正發生一波大規模的珊瑚白化,恐怕會永遠摧毀上千平方公里的珊瑚礁生態,且這波大規模白化可能延續至2016。

珊瑚白化。圖片來源:mattk1979。(CC BY-SA 2.0)

溫熱海水的逆襲 珊瑚只怕挺不住

NOAA指出,去年此時開始,一股因氣候變遷形成的溫熱海水蔓延整個北太平洋,2014年6月抵達夏威夷和馬紹爾群島的珊瑚礁。現在這股熱海水又回到正緩慢從白化中復原的珊瑚礁地區,NOAA表示,去年開始,全球已有12%的珊瑚面臨白化危機,12,000平方公里的珊瑚可能永遠消失。

NOAA今年預測,大西洋西側溫度將升高,導致加勒比海沿岸珊瑚白化;屆時,全球熱帶海洋盆地幾乎已經全面籠罩在白化的陰影之下。

科學家預測,整體而言,這波大規模白化將導致15,000平方公里的珊瑚礁覆蓋永遠消失,佔全球僅存珊瑚的6%。

其他溫熱海流也在南太平洋夏季經過南海諸島。印度洋珊瑚礁也受到炎熱氣溫的影響。

最後一根稻草:全球暖化

昆士蘭大學全球變遷研究所主任Ove Hoegh-Guldberg認為NOAA的預測相當可信。Hoegh-Guldberg指出,1998年前,如此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現象,數百年甚至數千年都不曾發生過。

全球大規模珊瑚白化的歷史紀錄僅兩次,分別是1998年和2010年。1998年的聖嬰現象引起了全球一連串的暖化事件,摧毀全世界16-19%的珊瑚礁。

NOAA珊瑚礁觀察計畫協調人Mark Eakin說,這次的大規模白化和今年的聖嬰現象也有關係,但可以確定的是,全球暖化仍是最關鍵的原因。

珊瑚適應的溫度範圍很窄。水溫暖化1℃超過一週,就會白化。輕微的暖化還有機會讓珊瑚蟲恢復牠們的顏色。但如果是劇烈的暖化,珊瑚會死亡,只能期待長出新的珊瑚。

復原就要10年 暖化將雪上加霜

Eakin也指出,珊瑚從嚴重白化中復原得花上10年左右的時間。

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近期的研究發現,1998年聖嬰現象後,印度洋島國塞席爾(Republic of Seychelles)已有40%的白化珊瑚被藻類和海草取代,可見一旦這種大規模的變化發生,珊瑚很難復原。

Hoegh-Guldberg認為,氣候暖化也不利珊瑚的復原。經歷大規模暖化事件後,些微的暖化會讓已經受到壓力的珊瑚復原更慢。

「現在全球暖化僅0.8℃,珊瑚礁就已大規模死亡,等到上升2℃、3℃甚至4℃的時候會怎麼樣呢?」Hoegh-Guldberg說。

區域計畫再修仍把中南部當石化區 環團:應規劃轉型

$
0
0
本報2015年7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

在國土計畫法立法通過前,區域計畫為當前國土空間規劃的最高指導計畫。內政部最近將修正案(草案)提交環保署進行政策面環評,受到肯定。不過,環團發現修正案仍將中南部劃為石化產業區,趁著9日在營建署召開範疇界定會議時強力表達主張應再修正,以引導產業轉型。經討論後,工業局同意做部分調整。

環團抗議區域計畫修正草案仍把中南部當石化產業區。攝影:陳文姿。
環團抗議區域計畫修正草案仍把中南部當石化產業區。攝影:陳文姿。

由於「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草案中,經濟部工業局以維持現有產業聚落為由,仍將中南部規畫為石油及煤製品工業區,引發環團強烈不滿。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彰化縣醫療界聯盟、要健康婆婆媽媽團等團體北上抗議,共同指出:中南部空污嚴重且枯水期長,無法再負荷任何新增的石化產業,區域計畫應規劃產業轉型,而非讓污染加劇。

土地規劃納入環境因素

2013年9月內政部依行政院指示辦理全國區域計畫的修正作業,目前已初步完成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草案)。在立委及環團建議下,內政部主動將修正案草案送交環保署政策環評,以釐清區域中的土地規劃是否對環境有負面影響。

針對各界疑慮,承辦修正業務的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科長蔡玉滿解釋,區域計畫公告實施後,區域性公共設施仍應辦理開發許可、環評、水土保持等審查流程,並非納入區域計畫就可直接進行開發。

此外,不僅全國區域計畫要進行政策環評,未來直轄市、縣(市)的區域計畫也都必須提出政策環評。

產業規畫爭議多  環團不滿重北輕南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等民間團體,積極表達產業轉型主張。攝影:陳文姿。

「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草案)有四項重點,其中因產業用地規劃對環境影響產生負面影響,爭議最多,成為9日範疇界定會議的討論焦點。

經濟部工業局提出,未來產業用地應再增加2211公頃。而產業區的規劃,考量人力以及產業群聚效益等,北部將以資訊電子業為主,中南部仍維持以石油及媒製品、化學材料等為重心。此計畫引來中南部環團嚴正抗議。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常務理事吳麗慧質疑這樣的決策是重北輕南,北部都是輕工業跟服務業,耗水空污嚴重的石化產業、煤製品都放在南部。健康婆婆媽媽團執行長顏淑女提出,地方要思考產業轉型,中央應訂管制標準,不該以定性定量來決定發展。

工業局回應,要避免產業不斷擴張,引導產業,所以才會訂下總量(2211公頃),以避免產業面積爆增。近日中南部缺水問題,工業局已經反思,並對用水大戶輔導。希望未來能環境與發展並進。

經現場與會討論後,工業局同意調整與修正中南部的產業計畫,將納入更多類型。至於未來的產業土地規劃,不會以北中南區塊為主,而是依據產業別分配。

產業提總量管制

產業群聚廊帶。圖片來源: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草案)
產業群聚廊帶。圖片來源:全國區域計畫修正案(草案)

本次會議的重點是在「範疇界定」,範疇界定指的是在政策環評進行前,先行討論替代方案,以及必須納入政策評估的項目,內政部再依範疇界定所訂定項目提出完整報告。

針對替代方案,此次方案僅有主方案(原本的區域計畫草案)及零方案(不訂定區域性產業發展計畫)兩種選項。環保團體數度提出零方案的訴求或是擱置、延後本草案。

會議主席,內政部營建署長許文龍說明,如果沒計畫,就會變成誰先做誰先贏,反而不是大家樂見的。

蔡玉滿解釋,有全國的產業計畫,各個縣市政府或廠商的開發需求,將會受到總量控管,只要到達定量就不再受理。而各縣市政府也會因總量控管提出對應的規畫政策,對於開發多一層管控。缺乏這樣的上位政策時,反而會讓大型開發案增加,引發社會抗爭。

未來與前瞻性

在環評項目方面,顏淑女提出,應請將中南部生活品質的評估、公害污染、健康風險評估、致癌物分析等納入評估項目。內政部營建署跟區委會委員等,也都認同將國民健康及安全應納入評估。

環評委員簡連貴希望主方案中可以將環境成本及環境風險納入產業計畫。此外,他也認為,計畫不應只有做增量,也應做減量。

雖有與會者提議區域計畫應納入觀光產業、文化產業等的規畫,不過,因為這些項目不在目前計畫中,可能要等下次修訂才能加入。至於綠色產業,工業局補充,地熱風能等已納入本次計畫,而機械設備中也包含綠色設備的製造。

不少環評委員認為本次政策是以全國為尺度,有相當的困難性,但對這次全國區域計畫主動進行政策環評,予以正面肯定。

許文龍說明,全國的區域計畫主要是指導原則,未來直轄市、縣(市)的區域計畫都必須提出政策環評,將可看到更細部的規畫。

台灣PM2.5汙染已爆表 沒有新產業設置空間

$
0
0
本報2015年7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黃小玲報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標準,台灣自火焰山以南,PM2.5數值超標3至4倍。面對空污爆量,經濟與環境如何雙贏?「總量」管制是各界關注,且無法逃避的問題。

6月10日,由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台大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從褐色到綠色:難題?雙​贏?談:中科基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沙龍上,以中部科學園區歷次擴大與大肚基地為範疇,邀請產官學界就未來總量管制、科學園區環境影響評估等議題交換意見。

從事PM2.5研究近20年,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表示,中部PM2.5早已超量,任何新產業都應把舊污染減量後才能進行,若沒做配套更不應貿然開發。

國立台灣大學前副校長、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趙永茂為此議題致詞開場。攝影:黃小玲
台大前副校長、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趙永茂為此沙龍致詞開場。攝影:黃小玲
 

產業發展應有配套減污  避免增加PM2.5

2015年5月26日世衛組織通過空污決議文,認定PM2.5是一級致癌物,沒有安全劑量,恐造成全球370萬人死亡,其中8成為中風跟心血管疾病,其次是肺病、肺癌,再者會造成氣喘。

而台灣中部PM2.5總量已破表,但新產業開發仍未將管制空污量納入考量。詹長權回想,他曾寫下一篇文章給每位環評委員看,指出任一種新產業都應把舊污染減量後,才能開發,若沒配套更不應貿然開發。

但遺憾的是,環評委員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詹長權認為,顯然在民主程序或專家政治裡存在某些問題。在21世紀面臨的所有問題都需跨領域合作跟思考,如果各自堅持自己的本位,很難看出問題癥結。

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以專業來提醒國內問題和國際走向。攝影:黃小玲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以專業來提醒國內問題和國際走向。攝影:黃小玲

低碳社會為國際趨勢   燃煤火力發電應及早準備因應方式

21世紀結束後,國際趨勢為朝「無碳經濟」發展,所有含碳物都要存放在地表以下,不再去使用,人類才能避免2℃增溫的可能性。

為了達成此目標,詹長權表示,七大工業國於2015年6月9日在德國阿爾卑斯山下進行重要決議,今年12月的巴黎氣候變遷高峰會中,可能將訂定繼《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後的全球減碳決議,同意管制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目標是在2050年達到「低碳社會」。

他透露,國內的重大污染源來自北部的汽機車排放廢氣、中部的工業和火力發電廠,以及台灣電力公司和台塑企業兩大用煤來源,因此台灣對燃煤使用也應及早擬訂對策。從台積電設廠來看,它會增加台中燃煤火力發電廠11%的發電量,就能明白產生二氧化碳、PM2.5對整個中部地區,或者是全台灣地區的衝擊有多大,台灣除了偏離國際低碳目標的軌道,也牽涉民間討論各家燃煤火力發電廠可否繼續使用的問題。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秘書謝燕儒提出很多空汙減量的觀點,並會努力持續監測減汙的成效。攝影:黃小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秘書謝燕儒提出很多空污減量的觀點,並會努力持續監測減污的成效。攝影:黃小玲

粒狀污染傳遞無分界   空污減量注重後續監測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主任秘書謝燕儒認為,揮發性有機物、粒狀污染物及氣候變遷會影響空氣品質,尤其以粒狀污染物將越來越複雜,雖有逐漸改善但在監測上比較難,成效緩慢。很多重大開發案聚集在中部,環境負荷確實有增加。另外氣候變遷以發生在2009年8月的莫拉克風災為例,他10月到濁水溪西螺大橋上看到整片霧茫茫,因為風災前有發生地震,風災後才導致粉末增加,空氣問題更是複雜難解。

他近一步解釋,細懸浮微粒也非常複雜,它非一般顆粒,透過颱風、柴油車排氣管直接排出的顆粒皆屬源生性的PM2.5。此外把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氨等控制後,在空氣中經光化學反應會產生膠體狀懸浮微粒則屬衍生性的PM2.5。現階段面臨監測預警24小時,依數值劃分顏色做預警措施,尤其是10月到隔年3月,東北季風來台,中南部要特別關注並做預警,否則季風吹拂會讓PM2.5更複雜。

環保署一直有在改善空氣品質,但PM2.5真正監測是在民國95年才開始,截至目前為止還不到10年。並於民國98年擬定計畫,請學者研究與人體健康風險為主的空氣品質標準,後來民國100年反國光石化餐會環保團體要求環保署在2012年把空氣品質標準定出來,根據WHO的描述,標準可依各國條件、風險去劃分階段,環保署決定15微克/立方公尺(μg/m3)為全國平均值,並參考美國和日本的標準,定下10年的長期目標,但空氣品質面臨的挑戰包含火力發電廠、中鋼、石化業、零件公司、柴油車、汽機車等排放,所以後續監測相當重要,會設置監測站和員工監測來比對標準。

人力及法規有待加強   未來將朝資訊全公開與民眾共同監督空污

謝燕儒指出,環保署總人數1,000人不到,包括督察大隊幾百人,每局處大約30幾位,空保處正式聘用才39人,人力不足這點需要再加強。以往《水污染防治法》、《空氣污染防治法》、《廢棄物清裡法》都是產生污染才來做補救,確實過去設計上都屬於管末管理,要求對方改善依法執行,在機制上有效能但不夠好。

其中《空氣污染防治法》中的防治區指的是縣市,而且要提出空氣污染防治計畫書,須縣市首長簽名、公告並對民眾負責。照理說空氣污染可區域治理,但卻牽涉區域相連通的問題。對於防治區裡的事業還有權利義務之別,空污費費率也依防治區的級別不同而收費有差異。現階段的總量管制有排放權交易跟抵免的做法,卻只能算是減「量」的管制,而「濃度」得靠後續監測分析才能瞭解,未來也要規畫研究如何降低影響人民健康的風險。

行政院已採取「Open Data」的方式,目前有200項讓各部會把資料公開,行政院要求增至500項,將來這些申報數據,若未來能全部公告透明化最好,全民齊監督,成效肯定較佳。

台灣棘手的汽機車污染源   減少空污全民有責

謝燕儒建議,空氣污染的解決方法可藉由「總量管制」透過一個交易建立制度,最大特點在於持續減量到一定程度後,可以將超過減量標準的額度做保留、交易或拍賣,變成是一種經濟工具。想設新廠或擴廠的企業主就要取得減量的額度,亦或提出空污減量的作為。另一個方法是「使用者付費」,例如台積電使用台中火力發電廠11%電力,發電造成的空氣污染物是全國都在承擔風險, 希望台積電應出資成立綠電、收購老舊的二行程機車、補助柴油機車等方式改善空污。

他強調,台灣比較頭痛的問題是汽機車,幾乎人人都有一輛,平均車齡又比歐美來得長,車齡越長排氣越差,所以汰舊換新也是一種減污的行動,否則因為一時的節省,卻換得一輩子的健康危害,得不償失。目前他能想到立即有效改善都市空氣品質的方法為:全面規劃腳踏車道、全面改電動公車、禁止機車進入都市,這三種方法很環保,但在施行會有一定難度,因為政策的決定需要全盤考量。

註:世衛組織標準是每立方公尺的空氣中10微克(μg/m3),真正做風險評估標準是7.5微克/立方公尺(μg/m3),台灣從火焰山以南PM2.5數值約30至40微克/立方公尺(μg/m3)。

重構地震史 台美學者聯手解讀珊瑚礁

$
0
0
本報2015年7月1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除了提供海洋生物重要的庇護所,現在科學家更證明,可作為天然地震紀錄器。由台、美地質學家聯手合作,透過珊瑚礁化石採集,分析鈾釷定年,重建過去4千年來,發生在位於西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超級地震歷史。對於同屬板塊碰撞帶、地震頻繁的台灣,或能提供研究參考。

第一作者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班學生Kau Thirumalai與佛烈德泰勒教授勘查雷諾加島上的小環礁珊瑚。(圖片來源:科技部提供)
第一作者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班學生Kau Thirumalai與佛烈德泰勒教授勘查雷諾加島上的小環礁珊瑚。圖片來源:科技部。

研究珊瑚化石  解讀地面抬升密碼

由於無法預測時間和地點,地震令人聞之色變;尤其是引發海嘯的超級地震,往往瞬間奪走成千上百條人命,無論南亞大海嘯、日本311震災,傷亡人數更達萬人到數十萬人;所羅門群島則於2007年4月1日發生自1900年當地有地震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的8.1地震,造成12公尺高的大海嘯,雖當地人口稀少,但仍奪走5、60條寶貴生命。

還會有更大的地震嗎?若能重建過去強震歷史,一窺地震周期,或能解開謎底,增加逃命避災機會。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佛烈德泰勒(Fred Taylor)組成的研究團隊,即於離台灣5千公里的所羅門群島西側,長28公里、寬5公里的雷諾加島,進行3個月的全島野外工作。

沈川洲解釋,地震發生時,若引發地面突然上升、海水面相對下降,造成珊瑚暴露在空氣中而死亡。死亡後的小環礁、珊瑚或暴露的階地,與海水面的高度差,就是區域地面被地震抬升的高度;而珊瑚死亡的時間點便是地震發生之時。

研究團隊2012年5、6及8月,從南到北7個地點,共採集約30個珊瑚化石標本,並於台大地質系進行精準度極高的鈾釷定年工作。

超級地震無法擋  先建構地震史

「珊瑚鈾釷定年技術」是台大地質系利用鈾-238衰變系列中3個放射性核種:鈾238、鈾234、釷230的相對比例,計算珊瑚化石年齡,年齡分布從7千年前到現代都有,最小的誤差僅有正負11個月;以此重建發生在西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西側雷諾加島(Ranongga Island),過去數千年來的超級地震史。

分析結果發現, 4千年來雷諾加島至少共有4次史前大地震,平均大約500~1000年發生一次,每次引發地面抬升為2~3公尺,最近一次史前地震是750年前,地面抬升為3.4公尺;以目前資料,看不出明顯的規律週期。

這項結果與研究團隊在2008年12月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中,發現蘇門答臘明達威群島,自14世紀以來的兩百年超級地震週期,明顯不同。

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右)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佛烈德泰勒合影。(圖片來源:科技部提供)
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右)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佛烈德泰勒合影。圖片來源:科技部。

這項研究成果由科技部卓越領航計畫與台大共同資助,6月30日已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雖然對位於板塊碰撞帶的西所羅門群島而言,超級強震來襲是無法避免的宿命。不過研究團隊表示,依照目前證據顯示,如果板塊間相互運動模式不變,近期內當地發生誘發強烈海嘯,直接威脅該區域居民的規模8.0以上地震,機率不高。

沈川洲表示,台灣本島與離島也有許多珊瑚礁,如何應用這種珊瑚天然地震紀錄器,重建史前地震,是地質研究努力的方向。

珊瑚礁研究學者陳昭倫表示,一般可供古氣候、環境變遷研究的珊瑚礁,以鐘型微孔珊瑚為主。這類珊瑚成長速度慢、長得像山、十分強壯,對颱風、地震抵抗力高,骨骼長得好。可藉由打岩芯採集樣本,從放射線看出差異,再比對過去收集的歷史狀況,了解這些差異點發生的時間。

他說,從珊瑚礁來研究調查古氣候已有一段時間,難得看見用在地震史研究,顯示研究的前瞻性。至於台灣適合研究古地震的地點,他建議墾丁外海以及東部潮間帶,例如黃金海休閒渡假村預定地上挖出的「富山遺址」,底下即為珊瑚礁,極具古氣候、古地震研究價值。

生活在海邊潮間帶的團塊狀珊瑚,生長位置大約到低潮位時,珊瑚頂部會因暴露出海面而無法向上生長,只有側邊的活體珊瑚持續朝水平方向、以同心圓向外不斷延續生命,外型不再是團塊狀,而是呈現扁平的月餅狀,稱為小環礁(microatoll)。

東華「你丟我撿」分享平台 讓畢業季變撿寶季

$
0
0
本報2015年7月11日花蓮訊,公民記者謝宗璋報導

每逢6月是大學畢業季,宿舍外的子母車也常在一夕之間,湧入大量垃圾,這些學生帶不走、用不到的「廢物」,其實也可以是他人的「寶物」。東華大學有一群人自主發起「你丟我撿」活動,在今年6月的每一天,邀請學生透過物資交換,延續使用價值,減少資源浪費,讓二手物也有春天。

花蓮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美玲(右),在「你丟我撿」找到許多可以送給社區獨居老人的可用物資,並與呂帥鋒(中)合影留念。圖片提供:呂帥鋒。
花蓮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美玲(右),在「你丟我撿」找到許多可以送給社區獨居老人的可用物資,並與呂帥鋒(中)合影留念。圖片提供:呂帥鋒。

宿舍外空地上一座極簡帆布帳篷,是「你丟我撿」的工作站,別小看這些看似無用的「垃圾堆」,經常有人從中挖到寶。即將遷出宿舍的女學生,帶來幾張小卡片,卻從這裡帶走全新的資料夾、筆記本,以及插電式熱敷袋。來自紅葉部落的孩童們帶來自製紅蔾蛋糕、土鳳梨酥,也在這裡找到許多玩具。一位每日辛苦打掃宿舍的清潔阿姨,也在這裡帶走兩條市價逾千元的漂亮絲巾,滿懷愉悅地展開一天工作。

旅居花蓮的流浪歌手呂帥鋒,與東華大學中智佛學社員吳豐庭,及一群志願熱心幫忙的在校學生,有空就在這裡顧攤、整理物資,即便歷經夜雨侵襲,他們仍即時抵達現場,重新搭起帳棚,奮力保住這些「垃圾」。

其實「你丟我撿」最早發跡於2012年6月,當時就讀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陳世彬、陳星翰,是「單車合做社」的幹部,正在募集二手單車,由於惋惜許多堪用物資遭棄於子母車,便整理在一旁紙箱裡,並為它們立了一個牌子,告訴路人:「喜歡的請帶走,不要的請放下」。

隔年再辦,隨著物資增多,「你丟我撿」在宿舍外草地重新開張。呂帥鋒、吳豐庭無意間在此結識陳世彬,當時他們互有默契,決心要讓「你丟我撿」在東華校園裡延續。

「丟出物資並不可恥,真正可恥的是,有這麼好的物資,卻把它任意丟棄,而且還是別人可能有需要、可再使用的資源。」呂帥鋒表示,「分享代替丟棄」是「你丟我撿」這個互惠分享平台的核心理念,藉此他呼籲大家,珍惜既有物資,不需要的可分享出來,減少資源浪費;當你在這找到需要的,就不再需要消費,同樣能降低資源過度消耗,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他指出,二手物其實可以造福許多人,不只是學生,對於許多公益組織來說更是珍貴,可見其影響力不容小覷,藉由免費分享進行物資交換,更容易吸引人群來參與,也讓大家省思:「當我們對物資毫無利益考量,回歸以物易物,生活是否可以過得單純些?」

吳豐庭曾在「你丟我撿」撿到檯燈、衣服,至今還在使用,她笑說:「我發現我有好多用不到的東西,若不丟棄而留給他人,一個東西也可以造福他人生命。此理念正好符合中智佛學社『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創社精神。」

去年起她邀請社團夥伴來幫忙整理物資,今年連指導老師都肯定,同意讓她以社團名義向校方申請場地、借用帳篷,使得今年規模空前盛大,全校設有兩處據點,讓更多人可以參與。

有同學在「你丟我撿」找到喜歡的衣服,難掩喜悅。圖片提供:呂帥鋒。
有同學在「你丟我撿」找到喜歡的衣服,難掩喜悅。念。圖片提供:呂帥鋒。

除了東華校園共襄盛舉,呂帥鋒也在臉書上向花蓮許多公益組織發出邀請,截至6月底有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花蓮縣保護動物協會、社團法人花蓮縣新象社區交流協會、YMCA花蓮基督教女青年會等、鳳林鎮北林社區、紅葉部落等20餘個公益組織、社區單位在「你丟我撿」找到所需物資。

然而,曾有早班清潔阿姨發現,有不明人士趁清晨將所有物品一掃而空,呂帥鋒得知後感慨說,此舉已違反活動本意,他希望大家撿到自己夠用即可,把愛心留給他人。

今年「你丟我撿」充滿藝術氣息,呂帥鋒在這堆二手物裡,發現創作的契機。他與夥伴Angel提出「棄物再生改造計畫」,將可用物資經由一些創意巧思加以改造,他說:「廢輪胎、舊書、古早童玩等,都可以點綴在裝置藝術,或組裝為模型。」也有念藝術的學生,將破舊衣服、鞋子和吉他,改造成新的玩意。

「你丟我撿」不只是有形物質的交換平台,「技能、天賦、音樂、食物、擁抱等任何形式,都歡迎你來分享。」呂帥鋒說,有些人來撿到需要的東西後,就順手幫忙整理,付出勞力,甚至也有人發現帳棚經常鬆脫,便主動提供技能,同時我們也可以認識新朋友。

一位熱愛天然的農友黃小俊,帶來許多有機芭蕉,並在攤位上席地而坐,教導大家運用剩餘的芭蕉纖維,撚繩結成手環,呂帥鋒說:「它比一般化學合成繩質地堅硬,又不汙染環境。」

有機農友黃小俊(紅衣者)教導大家運用芭蕉纖維,撚繩結成手環,既精緻又天然。
有機農友黃小俊(紅衣者)教導大家運用芭蕉纖維,撚繩結成手環,既精緻又天然。。圖片提供:呂帥鋒。

「你丟我撿」隨著學期結束、學生返鄉,於6月底畫下句點,剩餘物資也全數分給公益組織,讓物資都有新主人。呂帥鋒與志工們企盼,這不只是個活動,還能形成一股風氣,在所有大學蔓延開來,延續二手物的使用價值,減少資源過度浪費。


水中的時光:小水鴨

$
0
0
文字:陳秀竹;繪圖:孫麗婷
浯江溪口小水鴨。繪圖:孫麗婷

/用小小的蹼
/慢慢
/划著
/水中的時光

/如流水
/慢慢
/生活
/也如流水
/慢慢

/生命
/只要
/餵飽肚子
/所有的時光
/慢慢的過
/划著水
/看著陽光
/慢慢移動

/聽著風
/淡淡
/說著
/旅行的故事

/生活
/就如流水
/只是慢慢
/偶而
/鑽進水裡
/喝口水
/吃著水藻
/生活就是環保
/慢慢的過

森林與大海的相互渴盼—《上山種下一棵樹》

$
0
0
作者:童心園

如果有一天,我們在山坡上,種下一棵樹,那麼遠方的大海,會收到什麼,關於來自這棵樹的信息呢?來自日本的繪本《上山種下一棵樹》,慢慢地、很有耐心地跟我們說了這樣的故事。

從森林到河流的旅程

《上山種下一棵樹》封面。圖片來源:小天下

男孩在山上種下一棵樹,樹木茁長、結實。因為樹,在森林裡串起了各種生命。許多動物吃果實,而松鼠將果實藏進地裡,如果牠忘了,果實也許就會發芽。森林裡有更大的動物,會吃松鼠和老鼠。秋風吹落了樹葉,落葉在土壤裡,被小蟲和微生物利用、分解,形成營養的「腐植土」。土壤更是許多動物的家,宛如森林的地下室,蚯蚓、鼴鼠、雞母蟲…都藏身在這片豐厚的腐植土中。

下雨了!腐植質中的營養成分「黃腐酸」,跟著雨水往下流、聚集成小溪、小溪匯集成河流。河水流進田間,餵養農田,以及住在田裡的許多小生物,像是尾巴拖著長長呼吸管、前方有一對大螯的紅娘華、還有青蛙、蝌蚪、田螺、泥鰍、水黽…牠們大多是喜歡平靜水域的小生物。

河水繼續往下流,來到河、海交界的「半淡鹹水域」,來自陸地的豐富營養鹽,在這裡供給了牡蠣、海膽、海兔生長所需;而在泥灘地裡上,也住著螃蟹、沙蠶和各式各樣的螺貝類。這裡,也是候鳥們的餐廳喔!熱鬧的珊瑚礁區,更像是大海中的森林一樣!在這裡,來自山上的養分,成為浮游植物的重要養分。

「黃腐酸」串起食物鏈

繪本中特別介紹了一種腐植質中,特殊而重要的成分—黃腐酸。黃腐酸能夠和土壤中的鐵質結合,成為黃腐酸鐵,使其中的鐵質更易於被大海裡的海藻和浮游植物吸收、利用。

「有大量的浮游植物居住,海洋的生態才會豐富。
因為浮游植物…… 是浮游動物的營養來源。
然後,浮游動物…… 是沙丁魚等小魚兒們的食物。
接著,小魚兒們……」

這段敘事當中,作者刻意拖慢文字的速度,讓每個跨頁只有一小段話,並逐頁分別配上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小魚等作為背景圖,透過畫面,呈現說明一層層的食物鏈關係,讓讀者透過圖文,理解健全的生態系,需要眾多生命的存在,才得以支撐。

在故事的最後,海裡的魚成為餐桌上的佳餚,窗外的雨正降臨在遠方的山上,而小男孩又上山種下了另一棵樹。

於是,我們又上山去,種下一顆顆的樹。《上山種下一棵樹》內頁。圖片來源:小天下

這部繪本的創作原型,來自日本東北的「牡犡爺爺」畠山重篤,牡蠣爺爺在海邊從事養殖業,但為了改善沿海受到汙染的狀況,她說服當地的漁夫,與他一起到山上、與山上的居民一起種樹,並且喊出了「森林是大海的戀人」的口號,在每年的6月發起植樹祭的活動、至今持續20餘年。他的努力、也讓聯合國森林論壇(UNFF)將2012的「國際森林年」第一屆的「森林英雄獎」,頒發給牡蠣爺爺與他的朋友。

林務局的「森林我的家」森林主題網也在年年有魚,是森林與大海 愛的心願 一文中,簡介全台各地沿海生態系的豐饒畫面,並告訴我們,全球有大約8成的商用魚類,都不免依賴河口環境,度過重要的生命階段。 

日本繪本作家杉山佳奈代的《上山種下一棵樹》,非常難得地用食物鏈和整體生態系的眼光,讓小讀者不只是看到森林、河流、海洋等單一的生態系,更告訴我們從山上的一棵樹,到我們餐桌上的海鮮彼此緊緊依存的關係,讓讀者明白,原來森林的健康,也影響了漁業資源呢!同時,進一步理解原來餐桌上的食物,不只需要用錢買,更需要萬物眾生的循環和供給,才能夠提供我們生存所需的能量。難怪提出「生物多樣性」一詞的哈佛大學榮譽教授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會說:「砍掉一棵樹,失去的絕不僅一棵樹,而是失去已知及未知的生物。」

相反地,如果人們留下一棵樹、甚至一片森林,所得到的,絕對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多。

更多生物多樣性綠繪本

《種子笑哈哈》書封。圖片來源:遠流

《種子笑哈哈》

一樣是日本的作品,自然繪本作家近藤薰美子的《種子笑哈哈》用既細膩又活潑可愛的畫風,描繪種子傳播的方式。

「種子爆開囉!」接著發生許多的事情,有些種子靠著爆破傳播、有些藉水運送、靠著動物吞食傳播,將種子的多彩多姿描繪得淋漓盡致…而當種子成熟的時候,許多小動物也沒閒著,在其間搬運、取食…是一本寓教於樂的作品!

《核彈MIT》李潔明的證詞

$
0
0
作者:賀立維

張憲義到了華府沒幾天,就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中出現,鉅細靡遺地將台灣發展核武的鐵證,一五一十向美國國會議員報告。這件事可以由已經解密的美國中情局官員李潔明(James R. Lilley)1996年1月19日在美國國會的證詞6中看出端倪。李潔明曾於1981年至1984年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他從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之初就加入了中情局,從事亞洲地區的祕密情報工作將近30年之久。

James Roderick Lilley李潔明,1981年-1984年曾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退休後出版回憶錄《中國通:亞洲冒險、間諜與外交生涯90年》。圖片來源:美國駐中國大使館。PDM/公共領域圖片

他的證詞裡,關於張憲義事件的關鍵點,摘譯如下:

「當在執行一項祕密任務時,需要具備一些很基本的條件。這需要一個能掌控全局的監視團隊;需要電話監聽,需要很嚴密的支援團隊,需要很清楚知道對方的安全組織與作業方法,尤其是在具有敵意的環境中工作;需要吸收對方的內間,再加以長時間訓練他。當這些人正好在美國境內時,就要去吸收他,再讓他回到自己的國家為你做事;與他簽約,讓他成為美國的情報僱員,支付他們薪資,讓他潛伏二、三十年。」

「當然,這種所謂軟性的作業,一旦他接受你的薪資,而你填滿他的飯碗,接著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也許他只能完成一些非常起碼的任務。一位有經驗的情報員,必須有能力研判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如果遇到騙子,或者是一個沒有生產力的對象,就要去阻止這件事,或設法把這個人排除掉。不過,問題是這些人大半都是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休斯頓這些地方被吸收的,然後回到他們的國家,如果不靠這些人,就很難去掌握祕密情報工作。」

「這些事得靠長期運作,必須要有耐心,而他們遲早會回饋你的。我在台灣服務的時候,我的辦公室有35個員工。有一位有關核武方面的內間,在許多年前就被我們吸收了。他是經由我們官方一代一代地交接下來,被處理得非常細緻,這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台灣的核武機構裡建立了滲透的管道。我們知道,若非經由這個方式,實在無法得到任何訊息,也無法以空中攝影獲取什麼,必須以人的滲透力,才能得到內部情報。而經由這個方式,我們得知台灣正在進行祕密的核武計畫。」

「我們很難跟他們面對面交談,或許你的間諜早已經死了。可能只有十到十五個人知道這件事。到了最後,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設法將他們安全地撤出他們的國家,並與他們討論確鑿的證據,整個作業程序才算告一段落。我認為,這整個操作程序完全是為了美國的利益。花了這麼多年的工作,年復一年,耐心地以反偵察的方式監視對方、掌握情資。雖然我知道,要讓當時我們在台灣的主管,由其他繁忙的工作中分出精神在這件事上,非常不容易。即使他說台灣的安全措施做得太厲害。我告訴他不用擔心,我會好好處理這件事,你只要將內間照顧好就行了。」

「我認為,我們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情報來源,除非你能安全地撤出你的間諜,我們在台灣就是這麼做的。而且,這是一種個案性的作業,我認為這是一個兩難的任務,你所做的事,是要滲透到其組織內部,你不得不這麼做,這不是容易的決定。」

李潔明的證詞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或設法把這個人排除掉。」真不知他所謂的「排除掉」是什麼意思?是滅口嗎?


《核彈MIT》書封。圖片提供:我們出版社

核彈MIT:一個尚未結束的故事

作者:賀立維
出版社:我們出版
出版日期:2015/5/25
ISBN:9789869125215

如果爆炸,苗栗以北都將化為灰燼,
全台都可能變成核子廢墟……

台灣曾在極度機密的狀態下,「幾乎」成功自製了一個爆炸威力驚人的核武裝置。但令人不解的是,它為何要設置在距石門水庫幾公里之遙的大漢溪畔?為何是固定式的?是為了「先求有,再求好」,還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兩位蔣總統的盤算為何?張憲義是叛逃的賣國賊,還是救了台灣的悲劇英雄?

而尚未結束的則是因之而來的核汙染!它使得桃園竟成為沒有核電廠、卻受核汙染最嚴重的地方……

※ 本文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

消失中的台灣精靈:小紅蜻蜓

$
0
0
作者:大型阿生

【小紅蜻蜓】Nannophya pygmaea Rambur, 1842

小紅蜻蜓。這是雄性,體型體色均與雌蜓有別。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體長僅約1.7到1.8公分,是全世界最小的蜻蜓。小紅蜻蜓僅分佈於台灣及日本,成蟲出現於5到9月之間。牠們在台灣的棲地位於宜蘭縣海拔800公尺左右,屬於山區封閉性靜水域,在實質上,該山中湖已是個演替末期的埤塘,目前長滿各式植物,由航照中已經無法顯示水域範圍,估計將在幾年後乾涸。

而小紅蜻蜓,也將隨著這唯一棲地的消失,在台灣走入歷史。

與小紅的一年之約 

這是我第四次造訪小紅蜻蜓的家。由於這棲地持續陸化,不知尚有幾年光景,所以和摯友俊祐哥便約定好,無論如何都得排出假期跑一趟宜蘭,要親眼目睹這世界上最小的蜻蜓,在這個物種消失在台灣之前.....由於摯友對這物種很有興趣,認為在有生之年該親眼一見,約好之後,便積極展開這趟行程。

到達宜蘭時,在雙連埤土地公廟前搭帳篷,考量到前一天體力已在長途開車和睡眠不足下耗盡,所以放棄了當晚的夜間拍攝;少見的在凌晨零點前就搭好帳篷入睡,4點時天未亮起床收拾帳篷和行李,然後徒步上山。 

其實說徒步上山有些牽強,畢竟路程僅4公里多。這是我第四次造訪,這裡真的很美,如盆地一般的與外環境巧妙隔離,有著獨自的微氣候。但可能也因為如此,體型微小的牠們遺世獨立,再也走不出這個埤塘。

小紅蜻蜓(雌)vs 銀腹蛛。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在外圍區域,很容易見到這個畫面。落網的幾乎都是雌蜓,就我幾次到此處來說,尚未見過落網的是雄蜓。

小紅蜻蜓(雌)。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此刻早晨7點多,這邊夜晚濕度很高,且因山勢的關係,整個區域僅有一半照到太陽;在陰影處的昆蟲,每隻都沾滿了露珠。

小紅蜻蜓(雄)。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這是雄性,體型體色均與雌蜓有別。這麼多的露水,應該很難受吧?野外的生活,想必萬分辛苦。

小紅蜻蜓(雄)vs 食指前端。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所謂體長1.7公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只要伸出食指然後看一下這張圖,就有小紅蜻蜓的大小概念了。

小紅蜻蜓(雌)。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這天運氣不錯,來這裡4次,倒是首次遇上晴天。早上9點多,此時全域幾乎已經都曬得到太陽,而小紅也與其它蜻蜓習性相同,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方向與姿勢來減少或增加陽光照射在身上的面積,以調整體溫。

小紅蜻蜓(雄)未熟。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未熟的雄性不具與成熟雄性的地盤競爭力,只要稍微靠近水域就會被成熟雄蜓驅離,所以這個階段的雄蜓多分布在外圍。

小紅蜻蜓(雄)未熟。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這比上一張的個體更不熟(年輕)。蜻蜓除了以不同姿勢與面對陽光的角度之外,張開和收合翅膀來調整氣流,也是控制體溫的一項法門。

小紅蜻蜓(雄)。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老熟的雄性,體色與未熟個體有別。

廣腹蜻蜓(雄)。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廣腹蜻蜓(雌)。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這個環境裡蜻蜓種類眾多,尤其廣腹在此算是優勢物種,數量不少,在整個外圍穿梭來去。牠們腹部寬廣,且會有節奏性的收縮與膨脹,相當明顯,靜靜的觀察片刻,很有意思。雌性數量比起雄性可少的太多,所以雄性間爭佔領域的戲碼不停上演.....。

廣腹蜻蜓(雄)。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我到這裡4趟,卻是首次拍攝其他蜻蜓。之前三趟總是來去匆匆,時間上相當緊迫,都是看看小紅拍拍小紅就直接下山;這次與摯友一起過來,當天就只有安排這裡的行程,終於可以放慢腳步稍微欣賞一下其他的物種。

無霸勾蜓(雄)。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這是台灣蜻蛉目成員之中唯一列名保育類的物種,也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蜻蜓;這是雄性,雌性體型更大。在這裡,台灣最大的蜻蜓與最小的蜻蜓比鄰而居。

三角蜻蜓(雄)。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離開山道之後,在雙連埤的農家水溝發現了幾隻。三角蜻蜓是我個人在蜻蛉目之中,自己最喜歡的前五名種類之一。

小紅蜻蜓(雌)。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雌蜓的身體各部位比例與其他蜻蜓略有不同,頗具特色;較為膨大的腹部讓造型卡通化,比起雄性我個人覺得雌蜓感覺可愛許多.....。

小紅蜻蜓(雄)。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人年紀大了,容易感懷,相較於第一次造訪的感動,這次則是多了不少思緒;這個環境究竟還能有6年?7年?8年呢?

小紅蜻蜓(雌)。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蜻蜓會習慣性的用前肢整理複眼,然後擺頭來保持頭胸之間的清潔;雖然牠可能並不在意我,但是在一旁靜靜看著牠扭擺頭部,如回眸顧盼,我就自作多情當是道別吧!

小紅蜻蜓(雌)。攝影:大型阿生。轉載自:DIGI PHOTO

我。會。再。來。

後記

蜻蛉目雌、雄蟲往往有二色化的情形 (就是雌雄體色不一樣),此種情形也常見於各種動物,雌性為了保護自己及育幼,體色往往趨於暗淡或與環境色融合;雄性為了獲得雌性的青睞或雄性間的競爭,體色往往趨於鮮艷或有特殊的器官。小紅雄蟲羽化初期體色淡黃,這是與棲息環境極為融合的顏色,因還沒性成熟的雄蟲常躲藏於草叢間覓食,黃色的體色恰與該環境融合;而性成熟後的雄蟲體色變成鮮紅色,遠處就能見到牠停棲在草莖上,省去與其他雄蟲的明爭,這樣的色彩卻也是種雄性間的暗鬥。

而雌蟲則具複雜的暗沉斑紋,增加在該環境產卵時的安全性;要繁殖的雌性才會飛入雄性競爭的環境,否則總是呆在該埤塘的最外圍草叢,那是比較乾燥的區塊,成熟雄蜓不會到這個區域來。不少人初見此種蜻蜓常被牠們的色彩所迷惑,誤以為有三種不同的小蜻蜓,但其實是相同的物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紅亦如是。牠們在食性上,和其他蜻蜓相同,也是獵食者。只不過牠們小,在這競爭激烈環境中,其它蜻蜓吃牠、蜘蛛、食蟲虻、小鳥等也都吃牠。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或者,哪個登山者忽然在台灣某個山區埤塘,發現有非常小的蜻蜓棲息繁衍,然後即使幾十年後,小紅仍在台灣.....
是我想太多,或不夠多。

誠摯的祝福大家,隨時都有心感動。
阿生 2013/07/06 於 台南

未曾落幕的東海岸攻防戰

$
0
0
作者:蔡中岳(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

2015年3月5日下午,緊鄰美麗灣的「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案」,在歷經近5年的審查,通過環差初審,成為推倒東海岸開發大門的第一張骨牌。

眾所注目的美麗灣環評案在司法定讞下暫停開發,好似為東海岸的不當開疆闢土守住底線,但只要觀光大建設的氛圍不變,所有開發仍舊虎視眈眈,整體範圍是美麗灣現有建築體26倍,預計建造500間客房,在用水、污水排放、停車與交通等問題還有待檢驗的棕櫚濱海案,是海岸爭議爆發後,第一個在環保署通過專案小組審查的東海岸觀光開發案。

杉原灣上,除了美麗灣及第一個通過審查的棕櫚濱海渡假村,還有3、4個案子蠢蠢欲動。製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畫面一轉,「好萊塢巨星李奧納多皮卡丘在花蓮耶!你快去跟他打招呼!」腦海立刻浮現電影《全面啟動》中,他清醒後身處的那片如夢海灘。上網搜尋,果然看到不少疑似他在牛山自然保留區拍電影的訊息,今年3月初,牛山呼庭園區暫停營業近10日,陸續有商家上傳國際劇組到店用餐的照片,不管皮卡丘是不是真來了,總之曾差點淪為花東火力電廠,日夜燃煤的牛山沙灘這回被好萊塢電影選用,看來確有此事。

從火力電廠到牛山

1994年下旬,正值台灣經濟奇蹟蓬勃的時刻,所有開放都備受肯定,經濟部公布「開放發電作業要點」讓民營發電廠設立;不到一年威京集團出資的公司選定水璉村的牛山海濱為花東火力電廠的預定廠址。1997年第一場地方說明會召開,據聞當時沒有告知所有村民,電廠意圖以「回饋金」作為交換條件,但出乎意料的,當地村民強烈反彈,爾後更開啟了一系列自救會的抗爭行動。

當時沒有《原住民族基本法》,縱使牛山水璉是阿美族[註1]的傳統領域,也沒有開發應經當地原住民族同意的條款,但牛山位在營建署公告的「台灣沿海地區自然保護計劃」中的「水璉-磯崎海岸自然保護區」,即不可開發區,執政當局當時也試圖用計畫檢討的方式,變更保護區劃設讓電廠解套。

只是這一切都被反對民眾看在眼裡,去能去的地方抗爭、在公聽會說之以理,窮極一切不見得被社會諒解的手法,希望火力發電所產生之煤灰及溫排水,不要影響當地以農業、漁撈為主的產業模式,甚至電廠的空氣污染,更可能因中央山脈太高而順著季風徘徊在花東縱谷之中,使整體花東發展受衝擊。當時如荒野保護協會、花蓮環保聯盟等團體及當地水璉國中的老師黃雍熙、廖惠慶夫婦、太巴塱國小退休的水璉當地人李來旺(帝瓦依‧撒耘)校長,更帶著幻燈片挨家挨戶地解說火力電廠可能造成的影響,寫信給當時政府官員,在這般相互呼應的情況下,1998年,此案因填寫資料不實被環保署退件,成為90年代花東環境抗爭中,極少數土地勝出的戰役。

被好萊塢電影看上並在此取景的牛山沙灘,曾是花東火力電廠的預定地。攝影:蔡中岳

時光快轉二十年,低度開發的海岸風光

經搶救運動後,開發案不再進駐,牛山沙灘變成當地族人低密度開發的私人觀光景點[註2],以裝置藝術為主,僅有少許住房及露營區,而牛山特色地質蠕動小階[註3],更成為花蓮高中學生的研究主題,拿下全國科學展覽冠軍。從台11線上僅有條蜿蜒且曲折的小路下山,遇到大雨還不時會有坍方危機,但也因此少有大量觀光客進入,保持其幽靜。雖部分團體對以私有地形式經營集合眾人之力保護的公共財,仍有所批判,但至少可肯定,相隔20年後,我們再重新回顧火力電廠與沙灘的選擇,答案已呼之欲出。

海景農地Villa,海岸開發另一挑戰

位在東海岸上的那界行館,近日被爆出超過農舍使用並佔用國有地,有諸多違建。攝影:蔡中岳

20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選擇以觀光為發展取向時,仍有許多待解的問題。近年來東海岸觀光發展盛行,除大型開發外,鄰近花東市區的台11線上,民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太平洋左岸彷彿歐洲,花蓮鹽寮地區小小一段公路旁,近百間的民宿比鄰而起,藍白相間的地中海風、希臘風、歐式城堡風交織出的海岸景觀,讓人忘掉這是海的子民─阿美族,邦查世居的傳統領域。而坐落在都蘭灣的那界行館,是號稱一夜兩萬元的私人招待所,面向Fudafudak(杉原的阿美族語舊名),擁有傳說中面海第一排的無敵海景,但仔細一查,這些民宿相當高比例都是非都市土地中農牧用地的農舍,不僅農地不農用,連建築也失了根似地在這塊土地上留下印記。

位在都蘭南八里上的大型農舍,目前正在興建中,空拍圖可以看見整個園區廣泛地佔據山腰。圖片提供:munch

東海岸農舍民宿化,對用水、污水排放、生態擾動等議題仍有影響,特別在農舍申請流程中,廢水部分只要在申請時有做簡易化糞池,不需要有廢汙水處理系統幾乎就過關;用水部分由於東海岸自來水接管率不高,照觀光遊客是當地人耗水量10倍的統計,水資源的取得將是一大挑戰,是否造成資源排擠,也是課題。

另外,這些農舍均位在花東沿海保護區的一般保護區中,其保護區計畫的政策,就是在不影響環境生態特色及自然景觀下,維持現有之資源利用型態。試問農舍民宿化後,能算是維持現有資源的利用型態嗎?而那些同樣位於海岸保護區的大型開發,更是不符合其精神。

今年通過的海岸管理法,就是要面對海岸資源的缺乏與管理的疏漏,延續沿海保護計畫的精神,完成整體海岸管理計畫的擬定,並隨著各地海岸型態不同,規劃各區域類型的保護。台灣最後一塊自然海岸在東部,中央主管機關營建署,要能正視該立法的宗旨,在未來規劃中做出對大開發或與在地文化脫軌的農舍之規範,將有助於海岸地景、文化與環境的守護,讓我們不要告別東海岸。

註1:現水璉部落在2007年撒奇萊雅族正名後,主要居住族群為撒奇萊雅。

註2:並未全面圈地,熟門熟路仍有自由進出沙灘之空間。而自然保護區中其實應禁止開發行為,但此地又為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族群應有可利用之限度調整,此點仍待爭議。

註3:蠕動小階是地層滑落的現象,形成原因則為在風化的坡地上,土壤因重力的關係而緩慢向下蠕動,在坡面上造成一列列小階梯,形如層層綠色波浪,是全台少見的地質景觀。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