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墓園裡的天牛觀察課

$
0
0
作者:李鍾旻

※ 本文節錄自《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作者李鍾旻是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碩士,曾任「科學月刊」主編、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編輯。常年從事生態觀察與科普寫作,也是環境資訊中心生物簡介專欄長期合作的作者,這次將多年的觀察紀錄累積成書,環資小編們也感到與有榮焉呢。

想到天牛,你的腦海中應該會浮現出那修長的觸角,以及有花紋的堅硬身體吧?特別是那對長觸角,看起來就像是牛頭上的犄角,更讓牠們有了「天牛」之名。多往山上走走,總會有機會在野外遇見天牛,牠們的種類繁多,身上的花紋有各種不同的樣式,體型有大有小,通常很討人喜歡。

星天牛(Anoplophora macularia),又稱馬庫白星天牛,平地志中海拔皆常見。寄主植物為柑橘類、苦楝及木麻黃等,也是有名的柑橘、荔枝等果樹害蟲。攝影:李鍾旻。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有一種情況讓我們這些都市人有機會觀察到天牛的幼蟲,那就是掃墓的時候。

清明掃墓時,大家不僅剪除雜草、藤蔓,也會一併砍去祖墳旁那些糾結的雜木、自然長出的樹苗,現場會留下很多樹枝的殘片。由於墓園多處於山坡地,這類雜木林的環境適合許多天牛生長,因此那些殘枝斷幹,缺口處有時就能發現天牛的幼蟲,也有可能找到蛹,成了觀察天牛生命各階段的現成最佳教材。

如果在現場沒有找到幼蟲,也可以將一些廢棄的樹枝帶回,用鑿子割開來尋找;除了天牛,說不定還能找到其他的甲蟲。尤其是那些表面看得到一些孔洞或木屑的樹枝,很有可能就有天牛在裡面。不過因為天牛的生活史長,大部分種類的幼蟲期長達一年,或者一年以上,如果有意飼養,可能會是個不小的挑戰。但如果飼養成功,便有機會進一步記錄下蛻皮、羽化等過程。

茶胡麻天牛的終齡幼蟲。攝影:李鍾旻。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以我的經驗,墓地周邊常自然長出構樹及小葉桑等生命力強的樹種。特別是構樹一旦被清除後,隔沒幾年又會再長出一整片,清明時節在其樹幹中常能發現茶胡麻天牛的幼蟲,有時也會發現體型較小的亞洲長角天牛。

茶胡麻天牛的食性很雜,牠的幼蟲除了吃構樹之外,烏桕、小葉桑、相思樹等樹木也都吃,枯樹或活樹裡都有可能發現牠的幼蟲,甚至果樹如百香果,也是牠取食的對象。茶胡麻天牛的成蟲身上有茶褐灰色的密毛,身上斑紋類似樹皮,構成良好的保護色。這種天牛成蟲的食物和其幼蟲類似,在野外可以觀察到成蟲會有取食樹皮的行為。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書封。天下文化提供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

作 者:李鍾旻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20
ISBN:9789863207160

大多數生活於都會環境的人們,可能除了蝴蝶、甲蟲等明星昆蟲物種之外,往往對許多生活於周遭的常見昆蟲視而不見。本書是第一本以台灣都會環境為出發點的昆蟲專書,專門介紹都會居住環境中的常見或特殊昆蟲,這些出現在都市裡、居所旁,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昆蟲鄰居,就是本書最重要的主角。

認識我們的昆蟲鄰居,學習在都會環境中親近昆蟲,享受觀察自然的樂趣。平易近人的昆蟲題材,以及淺顯易懂的科普寫作,本書不僅是中小學生的優異自然課外讀物,也可做為一般喜愛昆蟲生態者的入門參考書籍。

※ 本文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

 


《雲豹狂想曲》之二:失序山林

$
0
0
作者:邱志郁(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台灣雲豹。作者:Joseph Wolf。

台灣山野間,到底還有沒有雲豹?

這個有趣的議題,每隔一段時間,就被關切和提出討論。農委會也數次資助學術機構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研究。

最近的一次調查,將在今年正式結束。這次耗時多年的調查,動用了1500個紅外線感應器和400台相機,追蹤全台灣各地,尤其是雲豹最可能出沒的東部和南部深山地區。如此大規模動員,卻未能拍攝到雲豹的任何蹤跡。這項結果,破滅了大家所抱存的最後希望,正式宣告雲豹已經在台灣滅絕。

雖然是個讓人感傷的結論,卻也不至於感到太唐突意外。

就以雲豹的生態習性而言,雲豹所喜歡棲息的環境,是以樟樹為主的原生闊樹林,可惜目前台灣已砍伐殆盡。賴以維生的梅花鹿、獼猴等哺乳動物,又幾乎都列進了亟待保育或瀕臨滅絕的名單當中,數量稀少。再者,台灣遍佈密如蛛網的道路,已將山林生態切割得支離破碎,更阻礙了野生動物族群交配繁殖的機會。生存棲地、食物來源都已無著落的現實環境,讓雲豹自然存活繁衍的希望落得極為渺茫。

雲豹之類的肉食性猛獸,和人類是都位於食物鏈頂端。這些猛獸,除了和人類形成競爭和衝突的關係之外,對於自然生態系,究竟又具體扮演著什麼樣的意義和功能?

綜觀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人類不斷開發和破壞原始生態系,也對猛獸予以無情追殺。雲豹的美麗毛皮和肇因於人類「豹死留皮」的炫耀心理,更加重雲豹被濫捕的劫難。極為弔詭而諷刺地,雲豹之類的肉食性猛獸,竟然是一直透過間接的方式,庇蔭人類的生存環境。

近代許多新型的流行病,歸結其發生的原因,就是和地球上大型掠食者數量減少有關。例如,非洲的獅子和獵豹數量,隨著盜獵和棲地範圍縮小而日漸減少,導致猿猴數量激增。原本存在猿猴身上的病原,諸如愛滋病毒、伊波拉出血病毒、腸道寄生蟲…,得有機會轉移到附近居民身上,隨而傳播蔓延甚至爆發災難。

美國中西部的美洲獅數量減少,導致當地鹿群數量激增。鹿群啃食了大量的地被植物,威脅到生態系的物種多樣性,也導致地表裸露,改變溪流的流向和地貌,衝擊周邊的生態環境。

欠缺雲豹等猛獸的台灣山林,在野生動物的保育上,形成了詭譎難解的一塊拼圖。

近年來,墾丁國家公園進行梅花鹿的復育工作,似已有所成效,但也引發意想不到的考驗。梅花鹿嗜食樹木幼苗,斷絕了幼小樹苗順利成長的機會,影響到森林的天然更新作用,終將導致林木老化,妨礙森林的生態平衡。再者,梅花鹿也可能竄出森林,鹿隻軀體碩大,有橫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顧慮。

綠島也存在梅花鹿野放的問題。尤其是綠島面積狹小,受到環境衝擊的效應格外明顯。除了梅花鹿之外,過度放牧山羊,更加劇表土裸露侵蝕。有多少人會意會到,除了人類之外,溫馴的梅花鹿和山羊,竟然也是殘害小島森林生態的殺手?

山羊,山羊,俯首領受陽光。
海宇昇平,豈非假象?

綠島放牧羊群數量太多,過度啃食植被,已造成地表裸露,影響水土保持,危及島嶼生態。攝影:邱志郁

山羊,山羊,有你樹槁地荒。
漂泊地圖,怎堪相忘。

山羊攀爬在垂直峭壁上,呈「之」字形的羊腸小徑(左);山羊啃噬林投樹林,形成侵蝕崩塌的草地(右)。山羊具備極強的攀登和攝食適應能力。枯黃禾草甚至尖銳帶刺的林投樹葉,皆無礙於山羊嚼食。在植物不易生長的乾旱、瘠劣環境,山羊對於植被有極大的破壞力。草原過度放牧山羊,便是地球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攝影:邱志郁

廿多年前我曾到日本瀬戶內海的小豆島參觀,島內有座觀光猴園,圈養數百隻的獼猴。園方定時定點餵食,也販售飼料提供遊客參與,滿足了遊客的興致,也照顧了猴群的豐富營養。卻也出現眼前的景象:山林的樹冠上層樹枝都白了一圈,好似旌旗林立,蓄勢待發的獼猴軍團陣式。盤據此地數量龐大的猴群,大肆剝啃樹皮樹葉,已明顯傷害到林木的生長。

台灣獼猴目前是保育類動物,受到法令保護,不得捕捉傷害。民眾不敢明目張膽挑戰公權力,但是官員們卻沒有教導民眾,如何面對局部地區獼猴繁殖過度所造成的難題。諸如:對於遊客的侵擾、對於果園農作物的危害、對於林木生態系的衝擊,甚至衍生人畜共通疾病傳播的潛在危機。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就曾經發生鹿群繁衍過多,為害森林生態的困擾。最後所採用的辦法,是糾正了過去的錯誤,重新引進原本已被趕盡殺絕的灰狼。在當地復育狼群之後,終於克制了鹿群數量,舒緩了林木無法更新的現象。除此之外,美國幾處森林開放季節性狩獵,也是控制鹿群族群,保護森林生態的權宜辦法。

然而,台灣幅員太小,國人守法的觀念亦不足,開放狩獵可能連帶造成野生動物全面性的浩劫。

以上這些事例,說明了生態系遭破壞後,處理棘手。一知半解,卻又偏執的生態經營,不但難以預期,且後果堪虞。

欠缺食物鏈頂端消費者的山林,是傾斜失序而隱藏危機的森林生態系,默默蓄積著負面的能量。終將導致退化或崩潰,人類也將面臨生態環境的反撲。

欠缺雲豹的台灣山林,今後將會如何調適和演化?森林生態系的秩序,是歷經千萬年演化調整的結果。人類的智慧尚未能完全參透其中的奧秘,人類也絕對不是大自然稱職的仲裁者。

人世間常有的經驗,縱有嫌隙怨懟,一旦真正失去了曾經相處過的伙伴,才體會和懷念其重要價值。我們固然已無從挽回告別雲豹的遺憾,但是我們仍有機會避免下一個惆悵──目前岌岌可危的台灣石虎(山貓),絕對不可再被列進滅絕的野生動物名單。

生命轉折,悄悄掛在不期而遇的角落。
掙脫一道出口?卻萌生更臃腫的疑惑。

生命轉折,悄悄掛在不期而遇的角落。掙脫一道出口?卻萌生更臃腫的疑惑。在現今無人居住的馬祖大坵島上,野放的梅花鹿儼然成為了最具實力的主宰者。荒廢的碉堡和石屋牆上,原已爬滿了薜荔攀藤。梅花鹿群將牆面下緣的薜荔枝葉啃噬殆盡,形成宛如人工修剪過的模樣。梅花鹿雖深受民眾喜愛,但倘若不控管其族群數量,將會荼毒島嶼的植物生態。攝影:邱志郁

走過天涯海角,
任那歡笑,朵朵飛揚。
有妳,小綿羊。
咱們,一起去看山羊!

綠島常見的天然割草機(左圖),成群結隊的另類羊群─小綿羊機車(右圖)。天然割草機固然節能環保,卻也有剝光草皮的顧慮。日本管理國家公園的無人島,嚴格規定每個島上只能放牧一匹羊,就是為了防止羊群迅速繁殖,啃食過度成災。小綿羊機車充斥綠島,帶來噪音和廢氣。雖暢快了遊興,卻叨擾了這塊救贖自由和平的聖地。中國大陸普及的充電機車,真是該推廣在這觀光島嶼使用。

 

《森林和海的相遇》 看雨林樹海起落

$
0
0
作者:童心園

你曾經獨自走進一片森林、一片真正的原始林嗎?在裡面,仰頭看陽光穿過一層層樹葉的間隙,篩落一道道光影、聆聽林間動物悄然走過的窸窣聲、看大樹上附生的蕨類與爬藤,爭相攀附而上……或者,坐在一棵樹下,安靜地睡一覺。

繪本《森林和海洋的相遇》封面。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森林和海的相遇》描述一個小男生,搭船去探訪一座海濱的原始林。全書用小男孩獨白的角度說故事:「爸爸知道一個地方,要去這個地方,只能搭船。」小男孩跨上爸爸的動力小舢舨,穿過一片底下有著珊瑚礁和魚群的海域,「很少人會去那裡,你必須知道如何通過海裡的暗礁,才能到達…爸爸說,這片森林,已經有超過一億年的歷史了。」

剛到小島上時,男孩還穿著上衣,現在,他打赤膊、赤腳,揮別在沙灘上的父親,獨自踩入溪水中,開始上溯進入雨林。「我假裝現在是一億年以前。」在他前後左右開展的,是超過一個人高的板根、各種形狀的綠葉、附著在樹幹上的苔蘚。一隻寶藍色的長尾巴鳥,從他眼前劃過。

小男孩靜靜坐著、靜靜的看、靜靜的聽…他在森林裡冒險,發現中空的樹幹、爬進黝黑的樹洞裡,想像原始林的小孩可能也曾在這裡玩過呢!在他沒有注意到的角落,也許有一條蛇悄悄爬過、一個小原始人在他身後盪著樹藤……。時間過去,男孩轉身離開他的秘境,往海的聲音走回去,和爸爸一起吃著烤魚,卻覺得哀傷。「爸爸說,哪天我們還會再來。」「但是,等我們下次再來時,這個森林還在嗎?」最後一幕,作者用浮水印的手法,在既有地景上,放了房地產開發、遊艇和速食垃圾,形成強烈對比。

最古老的熱帶雨林

《森林和海的相遇》創作前後歷時4年,1972年就開始拼貼創作的Jeannie Baker,在這部作品中使用雕塑土、編織品、紙張等素材,將她在雨林中所見,縮小比例重現。她兩度帶著地圖、指南針、相機等簡單的裝備,到雨林裡收集素材,但也發現,森林裡層次多樣、斑駁變化的光影,難以用鏡頭準確地捕捉。

Jeannie Baker出生於英國、定居澳洲,她的作品常蘊含對生態、土地的關懷,獲獎無數,《森林和海的相遇》以昆士蘭北邊的丹吹雨林(Daintree River)為創作背景。當地緊鄰大堡礁,是澳洲僅存最大的原始雨林,超過1000種樹種在此繁衍,有些是當地才有的特有種。這座森林,其實大有來頭呢!這裡是迄今為止已知最古老的熱帶雨林,聯合國更是將其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當地政府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雨林觀光。

世界上最古老的雨林丹吹雨林(Daintree Rainforest )。攝影:Paul D'Ambra。CC BY-NC-ND 2.0
世界上最古老的雨林丹吹雨林(Daintree Rainforest )。攝影:Paul D'Ambra。CC BY-NC-ND 2.0

消失的雨林

Jeannie Baker作品描繪的丹吹雨林或許能倖免於難,但世界上為了種植經濟作物或畜牧業而進行的雨林砍伐,仍不斷發生。人類為了棕櫚油、黃豆、蔗糖、牛肉…大量砍伐熱帶國家如巴西、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的雨林,轉為牧場或農場。

以巴西為例,它曾擁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熱帶雨林,過去當地農人小規模砍伐森林進行農耕,但今日跨國的農企業以驚人的速度讓雨林消失。近40年來,已有20%的亞馬遜雨林被砍伐,並以每20分鐘200個足球場的速度持續砍伐中,直到2030年,將再減少40%的面積。除了亞馬遜流域,巴西東部的海岸線的森林也急遽減少,幾百年前,當地森林是德州兩倍大。今日僅存約15%。

今年,巴西東南部數十個城市遭遇80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供給最繁榮的城市—聖保羅地區用水的Cantareira水庫產能下降至6%,學校發布禁令,禁止學生在學校刷牙。氣候學家將乾旱的原因,指向亞馬遜流域雨林的濫伐,減少了東南部的降雨機率。

一同拯救雨林

也許我們從未想過,自己的日常行為,攸關遠方雨林的命運,回到個人層次,在消費時若能選用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紙張、購買公平貿易雨林咖啡、減少肉類消費(近年雨林砍伐的主因為種植飼料用黃豆)、拒絕購買破壞雨林的品牌、並持續關注相關訊息,都是友善森林的一小步!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這天不妨關上電腦、闔上書本,去尋找一片你生命中的森林秘境吧!

更多森林綠繪本

《誰要來種樹?》圖片來源:信誼基金出版社

台灣繪本作家在2002年出版的《誰要來種樹》,很適合與小小孩一起共讀!作者用剪貼的手法,呈現樸拙可愛的視覺效果。故事的序幕,月亮照在光禿禿的大地上,各種動物朋友們紛紛來到這裡種樹……文字有著兒歌般的韻律,從1棵樹、2棵樹、3棵樹,每個種樹的動物朋友,都有牠和小樹互動的方式。透過擬人化的動物行為,和數目的堆疊,帶孩子逐頁加深對樹木的印象。

 

《核彈MIT》導讀:台灣自製核彈的公案終於出土

$
0
0
作者:楊憲宏

核能專家賀立維老師寫了台灣核武發展的歷史,也是他個人一生最重要的經歷,是台灣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一個重大片段。雖然,這段歷史有過一些討論,但不論海內外的說法,其實有很多是以訛傳訛,不足採信。賀立維以自己親身經過的歷程,為這段台灣史定下正確的過去,對於未來有可觀的影響。

《核彈MIT》書封。圖片提供:我們出版社

本篇導讀可以完成寫作,當然是受到賀老師的書本出土的影響,而可以在許多過去有疑問的地方,找到了比較確定的判斷。以下是這個長久存在我心中的疑問的可能解答,作為賀立維老師本書的序文,應是風雲際會的世紀交流。

我從1979年12月正式成為記者,在戒嚴時代聽過很多傳聞─台灣自製原子彈,總覺得不可思議。解除戒嚴之後,有一些機會討論這個議題,問題是有太多傳聞而少有人證與物證,更重要的是,那種揭露祕辛的報導,不是我的興趣。真正想要探知的是,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所產生的想法?這樣的思維到底是對還是錯?很多塵封在記憶的祕辛,都在看到賀立維老師的見證之後,得到了連結,也相對有了對那個時代的理解與比較公道的評價。

我的記者生涯穿越了戒嚴時代,那個時代有很多至今未解的公案。新生代的記者多數未經歷過那些事件,很難有力量追蹤真相,所以這樣的議題,幾乎必須靠像我們這種已有30年以上在現場第一線的「台灣觀察者」才有判斷能力。核武事件,從民國50年代就有流傳,可是真正重要的是1988年的「張憲義事件」,我們經歷過這個事件的過程,當時除了用「詭異」兩個字描述之外,實在無法有任何的評語。在與賀立維老師交談後,發現有很多是當年情治單位故意誤導的訊息,揭開這些「迷幕」(veil)之後,真相才漸漸浮上。veil 這個英文字眼,曾是美國水門案的揭發者之一《華盛頓郵報》記者鮑伯.伍華德(Bob Woodward)一本在1980年代出版的書名,專門報導有關中央情報局的祕密作業(covert actions),其中也道出中情局如何在1970年代摧毀台灣核武計畫的活動。他的角度在於CIA的海外行動,對於我們想了解的時代議題─「台灣現場」的 why-how-what,沒有太大的助益。這回賀老師的回憶出土,才真正有助於我們挖找這個公案。

1964年中共原子彈試爆成功後,美國無力讓中共拆除核子反應爐,蔣介石決定,台灣也應該擁有核武,就此展開了台灣自製核彈的歷史,蔣介石還曾在國慶文告上宣告台灣將擁有原子彈。這段時期,美國也曾經在台灣台南空軍基地部署核彈頭,可是台灣一直沒有成功完成核彈裝置。1970年代末期,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祕密發展核設施,被美國中情局破壞,並被迫承諾不發展核彈,但是在1980年代,蔣經國晚年,還是背著美國研發了核彈,在他死前,幾乎完成一個固定裝置的核設施,其爆炸力,以所在地龍潭為中心,足以摧毀苗栗以北的北台灣,並讓整個台灣成為「核子廢墟」。1988年1月9日,為蔣經國發展核彈的主要成員張憲義,竟然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間諜,叛逃美國,1月13日,蔣經國病逝,美國軍方與情治單位大批人馬,在1月17、18日期間到達龍潭,多輛水泥車長驅直入,封死核廢料再處理的熱室(hot cell),抽走重水式核子反應爐的重水,再將使用過的600多支核燃料棒運走,但留下了由乾貯窖內取出時不慎發生氫爆而破損、有汙染問題的39支燃料棒,這些有問題的高階核燃料棒至今仍留置在桃園縣龍潭鄉佳安村的核研所內。這個殘破的「廢墟」,成為台灣曾發展核彈的一個「不光榮印記」。

蔣介石時代,與美國有邦交,發展核彈,應是美國的默許,只是美國是一個善於玩兩手的國家,反反覆覆,可以想像得到。而以核武作為攻擊性的戰略性武器,一度是這個冷戰時代的標記。台灣地處中共近鄰,不能沒有這樣的思維,是合理的推測。不要說台灣,與美國同盟的日本,幾乎無一日不思發展核武,日本的對手不只是中共,還有附近的北朝鮮。不久之前,美國才向日本要回300多公斤的武器級鈽,但到底有沒有真的要回去了,仍是個懸案。

蔣經國時期發展核武的目的何在,則十分費猜疑。尤其在1980年代的美國總統雷根時代,美國在全球,特別是太平洋西岸這個戰略點上,採取了「零方案」(zero option),也就是削減核武。而美國與中共建交,雷根不希望台灣擁有太多武器,他認為台灣像個小孩,不要玩刀弄槍,擁兵自重的結果可能招來更大的災禍,加上他與蘇聯戈巴契夫的和解順利,「雷根經濟學」也使美國宏圖大展,冷戰要結束了,這樣的大環境,蔣經國不顧美國反對,祕密地發展了核武。1980年代,鄧小平當道,改革開放是中共的主旋律,加上胡耀邦與趙紫陽當總書記,兩岸之間不可能有戰爭,從1978到1988的10年間,應是世界最平安的和平時期,但蔣經國卻要發展核武,而且是大動作。台美斷交應是主因,蔣經國沒有安全感,這段時期鄧小平不斷放出訊息,要蔣經國「相逢一笑泯恩仇」,但蔣經國堅持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鄧小平甚至派了人來傳話,可以將福建省讓給台灣,以求和解,都被蔣經國拒絕,而且令他懷疑中共其實是「笑裡藏刀」,有謀台之心,使他更加積極地製造核武。這段期間,也是台灣內部最動蕩的時期,美麗島事件、江南案、黨外運動……一直到他死前兩年,他至少到過龍潭7次,每次都是為了關心核彈的進度。

事實上,在1988年接近完成的核彈,不太可能用於投射,因為中科院的核彈投射部門早就解散了。這顆核彈等於是固定在龍潭,唯一可能的運用是就地引爆。有沒有可能,當時受到台美斷交的影響,蔣經國認為台灣有可能不保,「漢賊不兩立」的思想與「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恐懼,總和了這名獨裁者的心智,認為要有最壞的打算,不能讓中共拿走台灣,在最不測的時候,中共大軍占領台灣時就同歸於盡?這樣的思維,雖無文獻可以查證,但當時中科院製造核武的技術專家心中,都有這樣的懷疑。

張憲義的叛逃,阻止了台灣最接近成功的核武,到底應如何評價?過去大多從對國家忠誠的角度看,他是美國的間諜,雖不致罪該萬死,但總是一陣罵名。可是如果,他所揭發的是一個有可能「就地引爆」的核武器,那麼,張憲義的叛逃,就成了「義舉」了。事實上,從1980年代以來,大多數的國內外專家,也都認為台灣擁有核武,是禍不是福,即使有能力投射,也是一場亂局。保護不了台灣。張憲義現在住在美國受保護,據說,他在1998年時曾發表文章為自己辯護,並「主張」當時阻止台灣核武完成是「台美雙贏」。無法證實這確實是他的觀點,如果是,他還是沒有把話說清楚。

張憲義1月9日的叛逃,當然是在美國主使下的動作,就剛好在1月13日蔣經國過世的前四天,顯然美國認定,蔣經國已無能力處理這個事件。事實上,從醫學的角度,當時蔣已經沒有意識判斷能力,所以後來有傳聞說,蔣經國是被叛逃的消息氣死的,應是杜撰的說法。比較可能的反而是,叛逃消息根本沒有告知已病危的蔣經國。美國應是選擇這位獨裁者已無反應能力的狀況下,啟動了銷毀台灣核設施的行動,而此行動需要張憲義的配合,帶走正確的圖資及電腦檔案。也只有如此,美國才得以在一週後,也就是蔣經國過世四天後就來到台灣,直搗龍潭。

很難想像,如果美國當時不出手處理,隨後台灣有李登輝總統接任之後的3月政爭,一個弱勢的國家領導人,軍事情報的大權還不在手上,如何處理這個燒滾滾的核彈。沒有資料顯示,當時這個核武計畫,蔣經國曾經告知或授權過其他代理人,包括他的副總統李登輝。當時的中科院院長是郝柏村,或許知情耳聞,可是這個計畫的真正技術指揮者是代理院長黃孝宗,他向蔣經國直接報告。這樣的祕密指揮體系、單線報告的情治控管手法,符合蔣經國的特務性格;這樣的機密核武,一旦獨裁者死亡,很難想像會產生什麼樣的亂子。美國應是算準了蔣經國即將死亡,就在他生命最後幾天,處理掉這個美國的「超大頭痛」,畢竟當時,美國根本看不出李登輝是這麼一位有領導力的總統。不過即使李登輝天縱英明,這麼一個接近完成的核武,到底要怎麼處理?如果美國是到了李登輝接任之後才出手,這樣的台美關係又要搞成什麼亂局?實在很難想像。

1988年底,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出版的一本有關全球祕密製造核彈的書 The Undeclared Bomb: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1987-1988,已經將台灣列入其中;巴基斯坦在1968年已擁有核彈,另外印度、以色列與南非都在名單上。作者 Leonard S. Spector 指稱「這四個國家都採取了不正式公開、但用曖昧的訊息讓對手間接知道其核能力的戰略」,此外,他對台灣的狀況還有進一步的見解:「台灣1987年提煉鈽的成果(於雷根任內被美國中止),成為重新燃起各國核野心的一個案例。」

隨後 Kathleen C. Bailey 所寫的 Doomsday Weapons in the Hands of Many: The Arms Control Challenge of the ’90s 一書,也將台灣定位為核野心國家:「有些國家試圖生產能夠核分裂的鈽,阿根廷、巴西、印度、巴基斯坦、韓國和台灣則是用極小的實驗性規模,試圖從核廢料提煉出鈽。」

2003年 Dinshaw Mistry 所寫的 Containing Missile Proliferation: Strategic Technology, Security Regime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Arms Control 一書中,台灣也列名其中:「1969年,尼克森政府成功阻斷了台灣購買鈽再處理設備的企圖,然而1975年,台灣卻自己興建了實驗性規模的一座,福特政府隨後要求台灣拆除,未來也不得再犯。」

2007年,Jeffrey Richelson 的著作 Spying on the Bomb: American Nuclear Intelligence from Nazi Germany to Iran and North Korea 中,台灣也是討論的重點之一:「揮之不去的中國軍事威脅,使得憂慮的台灣不斷試圖發展飛彈,1974年,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於《海外學人》刊登廣告,徵求77位彈道方面的專家,往後的幾年,台灣學生也紛紛前往麻省理工學院尋求類似的訓練。但這個飛彈計畫很快就被美國國務院否決了,連帶未來的25年也提前封殺。」

這些外國學者對台灣都有很大的懷疑,認定只要中共的軍事威脅存在一天,台灣就不時地會有發展核武的企圖。事實上,台灣在不同政黨執政時,有關發展「關鍵性武器」(critical weapon)的想法,都不曾停止過,這個字不一定就是指核武,但只要這個概念出現在有實力的政治人士口中,常常就會引來美國官方的特別造訪。美國人想知道,台灣有無可能再啟動核武計畫。但其實,自1988年以後,台灣即使有心,也無力從事這樣的計畫了。核武的使用,除了恐怖主義者仍有這樣的企圖外,任何正常的民主國家都不會花錢去找一個頭痛。可以明確地說,台灣在2000及2008年兩次政黨輪替後,未來必然還會再次輪替,已使得這核武製造幾乎沒有任何的可能性。這個議題與台灣、中國之間的關係好壞已無關連,反而與台灣的民主化程度有強相關。

事實上,中共沒有任何機會對台灣使用核武,特別是兩岸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就連戰爭的可能性也大大地下降。台灣需要的是與美國、日本建立一個區域聯防的架構,不讓中共有機會突破第一島鏈的半月彎防線。也就是說,在目前台美日共同防線的基礎下,台灣所必要的是心防與民防為主的國防。

台灣地處太平洋的西岸,地位很特殊。如果太平洋是個圍棋棋盤,美國在棋盤的右半邊界,中國在棋盤的左半邊界,台灣就正好在棋盤左下角「三三」的位置,任何想取太平洋地盤的國家,必然要占住這個「三三」的位置,這也讓台灣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台後,以「新的大國關係」向美國強調,「太平洋夠大」,足以共享,很明顯地想占有這個棋盤左半邊的區域。這種野心造成了區域的緊張,東海與日本衝突,南海與菲律賓、越南對峙,中間夾著台灣海峽,等於把台灣放在「爆炸熱區」。最近中共操兵,將航空母艦開過台灣海峽,還揚言要切斷美日在亞洲的生命線。事實上,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日本以台灣海峽為海上運輸的通路,連接中東油源及與歐洲市場互通的路線,每天在水面上走的與在空中飛的運輸載具有上千航次,這也就是為什麼,美日不可能讓台灣落入中共之手的重要原因,一旦台灣成為中國的附屬領土,台灣海峽就成了中國內海,世界的平衡馬上改觀。

如今東海與南海都發生嚴重的資源爭奪,中國與這些鄰近國家已進入軍事緊張狀態,台灣就剛好在中共所布戰局的中心地帶。而最近的兩岸關係發展,普徧被認為台灣已向中共傾斜,這是個「誤區」,並不符合台灣真實的現狀,可是從經濟依賴已高達40%,國際觀察都對台灣的未來立場保持著警覺,一旦台灣成了中國的一部分,東亞的局勢丕變,是區域和平所不樂見。日本最近在集體自衛權方面的進展,有美國的大力支持,而日本擴張武力,針對台灣海峽的固守防衛,都是以台灣為親美日的「隱形成員」來處理,事實上,美日的確以防止「台灣及台灣周邊海域」落入中共之手來當演習方針,可是卻在軍事結盟過程跳過台灣,就是已經將台灣當作「和平中立區」在處理。美日當然深切理解,在未來有可能發生日中衝突或美中對抗的戰局時,不可以將台灣這個美日「隱形成員」拖下水,也不能逼台灣清楚表態,當戰爭發生在東海或南海,對美日來說,台灣最佳的立場就是不介入任何爭端,而非被中共用經濟與軍事逼迫宣告與中共站在同一戰線。這是台灣對新的東亞情勢必要的警覺。

這樣的新局面,都不利於台灣發展核武。台灣要的是民主自由,也不是核武可以保障的。賀立維老師的書重啟了這段歷史的討論,不但是為了過去,更是為了未來。

台灣鼠耳蝠分類大學問 釐清8種親緣關係

$
0
0
本報2015年6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可愛的黃金蝙蝠正名了!為了釐清台灣島上鼠耳蝠的親緣關係,農委會特生中心研究人員周政翰研究團隊,與東海大學生科系老師林良恭透過國際合作,以形態及分子科學鑑定,確認過去稱為渡瀨氏鼠耳蝠的蝙蝠,其實分屬2種。

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由去年和今年的學術發表已釐清台灣8種鼠耳蝠親緣關係,包括發現的1種新種蝙蝠,再次說明了台灣蝙蝠豐富的多樣性。

渡瀨氏鼠耳蝠經過分子科學及型態檢驗可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毛色亮麗討喜,又稱黃金蝙蝠。(攝影:周政翰)授權方式:請勿轉載。
渡瀨氏鼠耳蝠經過分子科學及型態檢驗可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毛色亮麗討喜,又稱黃金蝙蝠。圖片來源:周政翰。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渡瀨氏鼠耳蝠分道揚鑣

6月也是俗稱黃金蝙蝠來到平原生殖育幼的季節,1997年之前,人們對於金黃鼠耳蝠的認識,停留在和渡瀨氏鼠耳蝠(Myotis formsus watasei)是同種的顏色變異,紅紅的那種(渡瀨氏)稱為山區型,金黃色的這種則視為平地型,卻是美麗的誤解。

周政翰及國外學者所組成的研究團隊,經過這幾年爬梳,確認渡瀨氏鼠耳蝠隱含2種蝙蝠,其中毛色呈現紅黑色的應為Myotis rufoniger,近緣物種竟是遠在非洲的Myotis welwitschii;根據親緣關係分析,與取自南韓、中國、寮國等地的樣本幾乎無差異,所以應為同種,而非台灣特有亞種,因此不能再用「渡瀨氏(watasei)」這個名稱稱呼之。

另外,有「黃金蝙蝠」之稱的,則應為Myotis formosus。經與中國的個體比對分子親緣,則有些許差異,再加上頭骨形態特徵顯著大於中國的物種,仍應為有效亞種Myotis formosus flavus,中文命名為「金黃鼠耳蝠」。

這項結果已於去(2014)年8月發表於國際重要的學術期刊──Journal of Mammalogy(哺乳動物學期刊)。

鼠耳蝠分類大學問

提到鼠耳蝠屬的物種分類,周政翰說,一直都是最原始而難以分類的一群蝙蝠,已知全世界有1200多種蝙蝠,其中100多種就屬於鼠耳蝠屬。

他進一步解釋,鼠耳蝠屬(Myotis)為翼手目中物種歧異度最高且分布最廣的一屬,許多找不到有效分類特徵的蝙蝠類群,過去都曾一度放在鼠耳蝠屬中。

那麼台灣地區的鼠耳蝠有幾種呢?1997年出版的《台灣的蝙蝠》介紹22 種台灣原生蝙蝠,書中列出4種鼠耳蝠;到了2004年,周政翰的碩士論文已提出7種鼠耳蝠。

2014 年除了發表黃金鼠耳蝠命名,周政翰研究團隊透過國際合作的學者,包括日內瓦自然史博物館哺乳動物與鳥類部Manuel Ruedi博士,同時他也是世界上鼠耳蝠類群分類專家,堅強的研究陣容,得以持續釐清台灣地區的鼠耳蝠物種,並於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動物學分類學權威期刊《Zootaxa》 (動物分類學期刊)上。

1908年Linde將台灣鼠耳蝠命名為Myotis taiwanensis,根據比對結果,與分布於中國廈門的毛腿鼠耳蝠(Myotis fimbriatus) 不論形態或分子皆為同一類群中,但部分形態特徵顯著大於1870年命名的標本,所以應可列為台灣特有亞種。

台灣鼠耳蝠和廈門的毛腿鼠耳蝠(Myotis fimbriatus) 不論形態或分子皆屬於同一類群。(攝影:周政翰)
台灣鼠耳蝠和廈門的毛腿鼠耳蝠(Myotis fimbriatus) 不論形態或分子皆屬於同一類群。
圖片來源:周政翰。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過去稱為高山鼠耳蝠的物種,則因曾於武陵地區的山屋中發現牠們的蹤跡,而以高山鼠耳蝠暫稱之。研究團隊比對大陸地區的鼠耳蝠物種,釐清了與分布於廈門與海南的華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是同一物種。

寬吻鼠耳蝠類群細節多 喜見新種

寬吻鼠耳蝠過去多被捕獲於山區,毛色黑色不具任何明顯外部形態特徵。這一類群的蝙蝠在分類上,會先以其股間膜與翼膜於腳上的接點作為判斷基準。

研究團隊發現台灣地區該類群應包含了4種蝙蝠,分別為已知的寬吻鼠耳蝠、長尾鼠耳蝠Myotis frater、新種也是台灣特有種長趾鼠耳蝠(Myotis secundus),以及Csorba博士與台灣大學李玲玲老師研究團隊於2003年底於南投採集的個體,確定為新種且為台灣特有種,學名為Myotis soror

寬吻鼠耳蝠寬吻鼠的分類地位重要,學者在這類群發現新種。(攝影:周政翰攝)
寬吻鼠耳蝠的分類地位重要但已釐清,非鼠耳蝠屬物種。圖片來源:周政翰。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親緣證據也指出一項重要而有趣的發現,寬吻鼠耳蝠落於全世界鼠耳蝠類群的來源端,這項結論2005年周政翰所屬的研究團隊以海報發表於日本北海道參與國際哺乳動物學大會,吸引國外的研究者對台灣地區的鼠耳蝠物種感到興趣。

2015年所發表的文章中發現寬吻鼠耳蝠竟與學者Ziegler 2003年發現上中新世的化石類群(Submyotodon),牙齒結構形態相同,因此,將牠們從鼠耳蝠屬獨立出來,改屬於低齒丘鼠耳蝠屬,但仍為台灣特有種。

這些年來,周政翰持續蝙蝠的分類學研究,踏入台灣蝙蝠多樣性的世界。他說,台灣的蝙蝠種數從1997年22種到現在的36種,也就是20年間增加了14種,約占60%,速度之快以及多樣性之豐富,全世界少見。然而台灣蝙蝠多樣性仍處於進行式,尚有部分物種有待釐清。

這些研究成果已發表國際期刊,確定學名,不過在中文命名上卻是大學問,周政翰表示,後續將透過論文發表,陸續為這些蝙蝠命名,讓國人得知芳名。

20年來首見 聯合國擬訂新約護公海生態

$
0
0
本報2015年6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聯合國大會19日宣布,為了保護公海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將制定具法律約束力的新條約。這將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及確保永續利用方面,20年來第一個全球性條約。

目前絕大部分的公海未受保護,深海生物也沒有受到應有的保護。圖為生活在大西洋800公尺深處的海洋生物Cirrate Octopod。攝影:David Shale。WWF提供。

目前絕大部分的公海未受保護,因此這個決議是保護公海相當重要的一步。條約內容可能包含海洋保護區、環境衝擊評估、海洋基因資源取得與利益共享、能力建構以及海洋技術轉移等領域。

公海聯盟(High Seas Alliance,HSA)自2011年起倡議公海保護條約,其成員組織包括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皆樂見聯合國的決議。WWF全球海洋計畫經理Jessica Battle表示,國際社會非常歡迎能夠保護重要公海生態系統的公海條約。

這項決議是2012年聯合國Rio+20高峰會的延續。峰會上,各國元首皆承諾保護公海,也幾乎決議制定新條約,但當時因少數政府持反對立場而未成。

因此,聯合國工作小組必須決定是否為新條約制定與否開啟新的談判。在兩年的努力協調後,工作小組總算在各國間達成制定新條約的共識。

公海聯盟協調人Peggy Kalas說:「在許多贊成國的協助下,聯合國總算做出這個決議,這是個很重要的過程,希望能在2018年召開條約談判會議,讓公海以及其生態受到保護和妥善管理。接下來幾年,我們必須讓今天的成功延續下去。」

聯合國的決議強調,當前「亟需全球綜合性的公海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永續利用制度」,並給予2年時間準備條約的要件。條約內容的準備工作將從2016年開始到2017年底,包括是否在2018年召開正式條約內容談判會議。

公海聯盟與WWF均表示將密切追蹤討論進度。

全台珊瑚礁體檢 綠島列國際優良等級

$
0
0
本報2015年6月22日台東訊,林育朱報導

2015年綠島珊瑚礁體檢於6/19-20端午連假舉行,由12名潛水志工為當地珊瑚礁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依照國際標準,除了兩條穿越線活珊瑚礁覆蓋率屬「一般」等級,其他穿越線覆蓋率均為「優良」或「特優」等級。

海龜(蕭伊真提供)
志工在體檢過程中拍攝到的海龜。攝影:蕭伊真

珊瑚覆蓋率達一半以上

此次體檢適逢風平浪靜的好天氣,因此選定的調查點包含位於北邊和南邊的潛點分別為龜灣、石朗和柴口,而石朗和柴口海域為全年禁魚、僅能休閒遊憩的保護區。

結果顯示,三處的活珊瑚覆蓋率介於46.25-84.375%之間,除了石朗5米和柴口10米穿越線,其餘皆超過50%,依照國際標準,至少都是「優良」等級,而龜灣不論5米或10米穿越線覆蓋率都超過75%,屬於「特優」等級。而柴口10米穿越線雖未達「優良」標準,活珊瑚覆蓋率為46.25%,和去年相去不遠,而調查過程也依舊能發現黑皮海綿的蹤跡。

而指標性魚類和無脊椎動物數量部份,三處零星發現蝶魚、裸胸鯙、鸚哥魚和笛鯛,蝶魚族群密度最高的在龜灣10米處,平均100平方公尺有6.5隻,鸚哥魚數量最高在石朗5米,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有2.25隻,而也只有龜灣10米處紀錄到笛鯛,為2.25隻/每100平方公尺。

確實執法 保護區才能發揮效用

相當耐人尋味的是,柴口和石朗雖然是全年禁止捕撈的保護區,然而魚群數量卻不見得較為突出。一則是因為,體檢期間也適逢業者帶民眾前往浮潛,業者主動餵魚以吸引魚群圍繞在遊客身旁,因此只見遊客身旁圍繞許多魚兒,穿越線上卻不見魚類蹤跡,多少也影響到了調查結果。

另外,有媒體報導,今年4月柴口海域發生外地潛水人疑似夜潛打魚,雖然晚上燈光不佳,而在地人卻注意到他們的行徑進而通報海巡。最後海巡因為罪證不足,無法舉發,在綠島卻已經引起軒然大波。

雖然4月發生的疑似盜獵事件不見得與此次的調查結果直接相關,卻突顯出保護區的宣傳和執法還有努力空間,才不致讓人有心存僥倖的心態,也才能真正發揮保護區的效用。而當地人的主動通報,和後續主動前往海巡關心事件發展,顯見當地保育意識已逐漸抬頭,關注海洋資源永續使用。

而無脊椎動物的部份,多處穿越線上都有紀錄到硨磲貝和魔鬼海膽。而柴口10米處的族群密度最高,平均為1隻/每100平方公尺。

硨磲貝清潔蝦
硨磲貝。攝影:徐巧玲清潔蝦。攝影:徐巧玲。

以往綠島海域常見硨磲貝身影,然而在沒有管控的捕撈下,數量越來越少、個體越來越小。因此在2014年時台東縣政府將綠島週邊海域的硨磲貝列為保育對象,體長超過15公分才能捕撈,而龜灣、柴口和石朗區域則是不限體長、完全禁捕。

目前調查雖然還未見到許多硨磲貝個體,然而法令實施期間不長,禁捕令的效力或實施是否徹底,有待時間考驗。

關心珊瑚健康 在地業者同參與

多名志工參與綠島珊瑚礁體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調查結束後,志工也熱烈分享參與心得。志工黃素月表示,多年來自己常前往綠島潛水,相較此次和以前的潛水經驗,能見度不同以往,而珊瑚表面似乎也蒙上塵土。

藍莎潛水馬永正教練以自身長期觀察綠島海洋生態的經驗解釋,可能此次調查正逢這波潮水,水體裡較多浮游生物等,導致能見度下降,而海溫升高、營養鹽增加,也可能開始讓藻類增生,因而有些覆蓋到珊瑚表面。另外,也可能是近年來綠島陸域的綠地面積減少,一旦下雨,表土就較容易被沖刷入海,導致珊瑚蒙塵。

同樣是在地業者的邱教練首次參加珊瑚礁體檢,他表示抽樣調查的雖然只是大海中的一小小段,卻也是非常有意義。許多志工也是珊瑚礁體檢的新手,笑嘆體檢其實不太容易,但是也覺得調查過程非常有趣,明年一定要再來參與!

綠島珊瑚礁體檢為環境資訊協會主辦,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辦理,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協辦,接下來也將陸續於澎湖南方四島、東北角、野柳和台東等多處進行。

2015年台灣珊瑚礁體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伴魚

$
0
0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張光宗

隨著開發與污染變多,魚兒魚兒水中游的場景,已經越來越難見到,想看看魚,一定要跋山涉水嗎?住家附近,會不會就藏著魚兒的小秘密?

波光粼粼,樹影搖曳,清風在湖畔吹起。這是宜蘭縣面積最大的天然湖泊,龍潭湖。 水從地底持續不斷湧出,帶動了農業上的富饒,也餵養著生態上的美好。

宜蘭縣的天然湖泊龍潭湖。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靜謐卻不孤寂,龍潭湖有個當地人才知道的小秘密。任何生命在生產時刻,都是最脆弱的,住在龍潭湖的圓吻鯝魚,在每年清明節到端午節之間,得要離開湖泊,上溯湖畔的野溪,尋覓適合的小水塘產卵,這時候想抓魚,絕對輕而易舉,因而圓吻鯝魚又叫做憨仔魚。

圓吻鯝魚只生活在北台灣的淡水河與宜蘭水域,1990年被認定絕跡,後來在龍潭湖找到穩定族群,從此成為居民的寶貝,現在想趁機抓魚,是沒機會了。沿著龍潭湖,牠們會上溯4條野溪,其中一條因為發生崩塌,居民於是申請了水保局經費,自行設計,打造人工產房,並且在鯝魚產卵時,守在一旁護魚。

圓吻鯝魚。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一個多月前弄好的魚道,長出了綠意,不只是鯝魚的產房,也是其他生物的休憩小站。不知道鯝魚會不會再上來產卵,龍潭村長李志文決定端午之後再動手調整,還要展開湖域的生態調查、復育田蚌,夢想這裡能變成護魚的大自然教室。

台北市南港的久如社區,有另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溪流教室,濃濃的關懷,陪伴著另一群魚。

南港久如社區的溪流教室。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四分溪是基隆河的小支流,全長約7公里,源頭標高250公尺,位在文山、南港與信義區的交界,是台北市第一條、也是唯一一條封溪護魚的溪流,為什麼要護魚?要從2009年談起。

距離源頭不到10公尺,有個土石資源回收場,2003年開始營運後,溪流下游經常出現混濁,甚至嚴重到魚群翻肚。為了抵制污染,2009年,社區居民成立巡守隊,想辦法蒐證、舉發,並且在2012年業者申請展延的公聽會上,強力反對。

四分溪是北市唯一封溪護魚的溪流。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現在,掀起排水口的蓋子,流動的是透明清澈的溪水。歷經嚴重的污染事件,魚群數量還在慢慢復甦,封溪護魚除了杜絕污染,也希望民眾暫時不要來釣魚、抓魚,多給魚兒一些生存機會。

溫柔守候,見證生命的強韌,凝視的溫度,融化了人與自然間的冷漠,大自然從社區居民的守護中獲得力量,居民也在見證澎湃生命力時,尋到了自己的感動與價值。


綠隧道有危機

$
0
0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參天樹蔭,阻擋烈陽,風吹樹梢,帶來涼意,一棵棵老樹,像是排列的巨人,迎送來往的旅人,也成為生物的家園。台灣有很多迷人綠色隧道,成為知名地景,但是這些美麗綠隧道,卻面臨不同危機,讓老樹消失,記憶成空...

台灣有很多迷人綠色隧道。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準備好,進入由樹木圍成的綠隧道了嗎?

台南新營長勝營區,荒廢多年後突然成為熱門景點,因為這裡有條被喻為最美綠隧道的秘境。長長隧道圍繞營區,由芒果樹和榕樹構成,年代久遠,樹冠交錯。當地居民表示,綠隧道是當初軍營為隱蔽而形成,其中一邊ㄇ字型區域,歷經數十年沒有砍伐,留下今日景觀。

台南新營長勝營區成為熱門景點。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十多年前,軍營廢棄,居民進入,利用綠隧道作為運動空間,也自力發起照顧。這裡是豐富的植物世界,養蜂家族在一旁空地飼養蜜蜂,四處採蜜。一些愛樹訪客也會來這裡拍照上傳網路,讓美麗秘境成為知名景點。

但是,美麗綠隧道有了危機,一項都市更新案,計畫移植樹木,開發營區,引發社會關心。一場討論會議中,出席的環保團體強調綠隧道的珍貴。民意代表也提出環保與開發需要雙贏,要原地保留樹木,必須一起努力。

居民指出,ㄇ字型綠隧道各有不同樹種,希望完整保留。面對護樹民意,台南市府承諾保留ㄇ字型綠隧道。不過參與會議的綠黨指出,台南多項開發案都面臨相同土地開發與樹木保護問題,希望透過市民平台的更廣泛討論,讓營區朝向全區生態發展來思考。

台灣有多處綠隧道,像台東知名的卑南茄苳綠隧道,台南善化的芒果綠隧道,以及雲林貫穿台糖農地的綠隧道。大部分都在歷經開發危機後,幸運被保留。

彰化152縣道上,日治時代強制種植,原本綿延著長長的綠隧道,後來因為颱風、開發,僅有少數路段留存。現今在竹塘段,因為道路拓寬,老樹又面臨危機。當地農民心裡很不捨,覺得老樹是在地記憶,他不會因為樹木妨礙農作生長而不愛樹,反而感謝它們提供農人遮陽的空間。台南的芒果綠隧道,透過增加外線車道,原地保留樹群,因此彰化綠隧道保護聯盟也希望,合理徵收外側土地,增加車道,達到改善交通與保護樹木。

民眾希望增加外線車道以保留樹群。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綠隧道被保留下來,但是躲過開發,卻常毀於不友善的對待。最知名的集集綠隧道,就因為道路建設的壓迫,出現危機,生病的大樹群,用著生態語彙,發出健康警訊。集集鎮為了保護這重要的生態資產,決定請專家來上課,招募志工,展開搶救老樹行動。

準備好進入美麗綠隧道了嗎?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準備好進入美麗綠隧道了嗎?當參天樹蔭,擋住烈陽,風吹樹梢,帶來涼意,繁密枝葉,守護生態,綠隧道以一種美麗空間,守護共生的環境,也需要人們共同守護,讓路是無盡綿延的綠......

雙河之島

$
0
0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張光宗

7公尺高的河堤,阻隔了視線,讓人都快忘了,台北是個有河流陪伴的城市。沿著延平北路,基隆河與淡水河在路的盡頭交會,右側是關渡,左側是五股、蘆洲。腳下,則是社子島,在大台北防洪計畫裡被列為滯洪區,全面禁建。40多年來,從純樸走向混亂,成了大都會裡的庄腳所在。從地圖上看起來像隻水鳥頭部的社子島,一直想要起飛,但該怎麼飛?

社子島被列為滯洪區禁建40年。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從前,社子島是獨立的沙洲島,形狀像剖半的葫蘆,淡水河與基隆河帶來沃土,成為重要的蔬菜生產區。1974年,中山高速公路興建,蔬菜生產不敵中南部菜價而逐漸沒落。當時,修路工程填平了番仔溝,社子島從此變成半島,延平北路五六段與市區相連,因為交通便利,迅速發展,卻因為一場颱風,劇烈扭轉命運。

社子島的番仔溝填平後成為半島。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台北盆地大淹水,漲潮、海水倒灌,加上石門水庫以每秒高達1萬立方公尺的水量洩洪,社子島在水裡泡了3天3夜,造成224人死亡,損失超過14億。葛樂禮過後,台北盆地的水文系統因而大幅變動。

1964年起,水利單位將基隆河截彎取直,並炸開關渡的獅子頭隘口,修築以200年洪水頻率為保護標準的高堤。於是,高堤內住宅、商業大樓不斷建起,人口密集。高堤外與大台北的發展,一夕脫鉤。1970年,經濟部「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檢討報告」中,明訂社子島為洪泛區。

滯洪,全面禁建,苦了居民,隨著建物老化,生活品質日趨低落。農業沒落,部分居民把農地出租,資源回收場、土石堆置場、小型工廠進入社子島,現在這裡到處都有違章建築,原本引水灌溉的溝渠也不再清澈,流動的是工廠的廢水。

禁建也導致公共建設缺乏。雖然已經有9個抽水站,排水還是有問題。台北市士林區富洲里里長李賜福說,降雨每小時超過70毫米,就會造成路面淹水40公分左右。

李賜福說社子島有三多,違建多、外配多、低收入戶多,禁建導致經濟弱勢,從教育、工作機會到市容,都難以翻身。人口大量外移,這片近300公頃的土地原本有3個里,因為人口減少而縮減成2個里,聚落邁向頹廢,河邊卻是生態天堂。

1987年社子島堤防加高到6米,達到20年洪水頻率的保護標準,2005年基隆河上游的員山子分洪完工,大台北防洪系統不一樣了,社子島的命運也跟著改變。

2010年5月,行政院核定了台北地區防洪計畫,社子島要達到兩百年防洪標準,防範洪水入侵,需將堤防加高到9.65公尺,內水排除,必須將社子島的高程墊高到8.15公尺。這項計畫,成為台北市府與居民對話的基礎。前任台北市長郝龍斌,提出了台北曼哈頓的夢想。

2011年6月8日,社子島都市計畫發布,計畫人口3200人,採區段徵收作業方式開發。預計花費700億,填土1620萬噸,耗時14年。2014年6月及9月進行二次環評審查,因填土量過高、來源不確定、運土過程交通衝擊與自然環境破壞等因素,要求北市府補充資料再審議。

2014年北市長選舉,柯文哲團隊提出運河社子島與生態社子島方案,對於郝龍斌的台北曼哈頓計畫持保留態度。不過這些方案真能扭轉社子島的窘境嗎?按照大台北防洪計畫,社子島解除禁建的前提,是達到200年防洪標準,那何時能解禁?如果把作為洪泛區的社子島拉高保護,原本能流進社子島的水,往哪裡去?

來自基隆河的水,目前有關渡平原能滯洪,淡水河這一側,蘆洲的堤防是200年的保護標準,如果未來淡水河左右都拉高保護,下游又有關渡隘口,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系主任吳杰穎擔心,洪水可能會淹進台北市。

若社子島加高堤防水會往那裡去?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居民渴望改善現況,另一個問題是,政府的開發方式,所有居民都想要嗎?按照2011年通過的都市計畫,將以區段徵收方式辦理,但社子島的土地權屬很複雜。許多有屋無地的人,一旦土地徵收就可能無家可歸。安置,是發展的第一步,也是最棘手的一步。

那麼,該怎麼找出最適合社子島的方式呢?2015年6月15日,台北市政府在社子島設立專案小組,展開對話。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社子島應該早日發展 ,盡早解除禁建,將在今年年底,透過住民自決來確定發展方案。

社子島將透過住民自決來確定發展方案。攝影:張光宗。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當築堤保護被視為前提,人與水的關係,也該重新思考。海綿城市,還地於河,與水共生的新思維,在社子島其實有實踐案例。當地最大的信仰中心坤天亭,神明住到二樓去,彷彿提醒居民與洪水相處的可行方式。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廖桂賢認為,只要建築形式與生活模式適應洪水來來去去,就是與水共存。社子島保留大量的田園風光,應該加強,而不是把社子島變得像台北其他地方一樣。

社子島響起邁向轉變的前奏曲,居民的聲音將寫下屬於在地的音符,半年後旋律才會清楚,或許走過暗黑,迎來的光明會更耀眼...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雙河之島】
06/22(一) 22:00首播
06/27(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

佔海削山 義大母公司義聯集團 福建設廠惹議

$
0
0
中國環境調查系列報導之四
本報2015年6月22日福建寧德訊,特約記者林吉洋報導

寧德又「閩東」、別稱「蕉城」,位於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北,緊挨著浙江。山海在此交會,使得寧德擁有世界級的天然港灣——三都澳,700餘平方公里的港灣擁有廣闊的潮間帶,養殖產業大規模發展,成為沿岸居民的重要經濟來源。

寧德圍繞著三都澳港灣,豐富的潮間帶使得沿海養殖業非常發達,成為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攝影:林吉洋

對於寧德市區北側的彰灣鎮下塘村村人而言,位居在沿海經濟開發地區,毋寧是幸運的:打工既不需要外出遠方,留在家鄉也有養殖業、港口有勞務可養家活口。2011年村里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變化,即將改寫這一切。

世界第7大、亞洲第2大的不鏽鋼製造商──台灣義聯集團宣佈在寧德市彰灣鎮投資鎳合金產業,新成立的子公司「聯德」負責營運,投資總金額達到21.6億人民幣。未來將與義聯集團與東北的大型國企「鞍山鋼鐵」的合資公司供給互補,降低成本、取得融資管道創造雙贏

這個佔地達1900畝地的廠區上馬建設以來,已將山壁削去大半,臨海一側則強勢的緊緊挨著養殖業的潮間帶池塘,這個平凡的漁村開始失去原有的平靜。

義聯鎳合金廠區與露天堆置的尾礦堆,緊緊壓迫著鄰近的養殖戶。由於尾礦堆與養殖場並無圍牆隔離,目睹此景令人沈重。攝影:林吉洋

看新聞才知道事態嚴重

在筆者走訪的開始,村中長老質疑政府並沒有所謂的「公眾參與」,村民還是在這個鎳合金產業上馬啟動後,看見新聞才發現事態嚴重。此時有關部門已經拿著簽署同意書挨家挨戶對村民進行工作,要求簽署搬遷。長老商議認為,搬遷的條件十分苛刻,村民不僅拿不到任何保障,恐怕還將失去眼前一切賴以維生的土地房子、潮間帶的生計。

村民們所說的新聞事件是2013年項目剛建設的時候,140名退休老幹部聯名反映,反對在寧德推動鎳合金項目,反對理由在於:台灣義聯的30萬噸鎳合金項目投入生產後,將對寧德的生態環境產生極大的破壞,並造成一定漁業資源退化和海域環境的污染。這場聯名反映問題的上書運動之後,當地市委、市政府發起一次宣傳,聲勢浩大地邀請市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前往場區參訪,並舉辦座談以此弭平爭議。

根據當時媒體報導,環評官員主張該鎳合金項目所有程序都合法、合規,公示期間沒有任何人表達異議。相對的,當時台灣義聯旗下負責鎳合金項目的福建聯德企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吳夢珊則向媒體「坦承」投資過程確實存在「灰色地帶」,義聯聯德將會盡力達成環保達標;但矛盾的是,她也坦承環保如何兼顧建設?鎳合金項目仍難以避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

「你要走就走,不走也得走」寧德市政府強勢迫遷

兩年後,由當地村民發動新一波的反對行動。2014年年底,廠方即片面宣佈「試生產」開始,從此未曾停歇的生產,晚上的噪音與排廢棄嚴重干擾村民生活。在政府的默許下,這種「先投產後安置」的作法,已經違反環評規定,嚴重侵害當地民眾權益。居民主張在環評的防護距離1公里範圍內,居民與養殖作業的搬遷問題還沒有解決,廠方貿然投產過於強勢。

居民表示義聯未達環評要求便貿然投產。圖片來原:富春溪上釣魚翁微博

當地老人會長阮細佑說,家族世代在此生存已經900多年,憑甚麼台商一進來,就要居民搬走。村民也表示,政府搬出有恃無恐的態度:「你要走就走、不走也得走」,任由村民自生自滅的態度讓人心寒,更加深居民對抗該廠的憤愾。

下塘村老人會會長阮細佑說阮氏世代在此居住900多年,他有這個責任要繼續守護這個世代居住的村莊,才能不愧對祖先。攝影:林吉洋

阮細佑老人曾與鄰近村子的老人向上反應,沒想到幹部反而批評他「身為幹部,沒有幫忙做工作還帶頭造反?」無奈只好走向抗爭。對村民而言,台商投資進駐是好事一樁,原應該以禮相待,沒想到如今居然會弄到惡言相向。

面對遷村的強勢政策,村民們聯名寫了一封名為《關於下塘村拆遷補償要求報告》的陳情書,要求政府在義聯的鎳合金項目開發過程,必須妥善實施搬遷政策。然而上訪之後,政府的回應卻像石沉大海。

陳情書:《關於下塘村拆遷補償要求報告》。資料提供:下塘村老人協會

2015年的3月,下塘與鄰近兩個村串連前往廠區抗爭;村民採取攔路式抗爭,阻止載運鎳紅土的車輛進入,廠方向政府求援,來了200多位武警,衝突中帶回兩位老人不久隨即獲釋。

為什麼由老人帶領抗爭?村民透露,這是考量年輕人是家庭經濟支柱,如果被捕獲罪恐將危及家庭生計,於是這些抗爭活動都是由老人出面,老人年紀沒有70也有60,基本上「活夠了不怕死」、「在裡面、在外面都差不多」。

在村裡面走訪,看見有些家戶正在翻修房子大興土木,將土石老宅翻建成新屋。村民解釋:這是因為現有的補償拆遷政策,是依照房子的新舊設備估算,為了爭取更好的補償條件,正在將自己房子翻新或擴建。顯示一些村民對於抗爭結果抱持的悲觀,仍希望趁早為自己爭取更好的補償條件。

由於補償作業是依照測量時的房屋條件估算,有的村民為了爭取更好的補償自行改建房屋,形成村裡面一種改建熱潮。攝影:林吉洋

當務之急:海岸潮間帶保護

地方環保人士認為,由於政府的保護與縱容。目前寧德市政府已經在週邊港灣引進其他鎳合金項目、陸續投入生產。以最近的聯德廠區到市區直線距離還不足10公里,環保人士認為不僅未來「山海」寧德將永無寧日,這些項目都緊緊挨著潮間帶興建,三都澳優美的港灣與豐富的海洋資源,將化成泡影。

環保人士憂心忡忡的表示:「三都澳廣闊豐富的潮間帶生態,不僅僅只是一個海灣。更是寧德也是中國當前最脆弱的生態資產。」近年來,沿海省份的過度開發、用地不足,導致地方政府頻頻提出填海造陸,這個開發的迫切危機,遍及沿海省份,而這正是環保組織當前最大的挑戰之一。

午後前往潮間帶,村民們已經下海進行採集作業,僅僅位於聯德廠區旁一塊養殖場就有1500畝,這裡出產的海蟶(台灣稱西施舌)曾經獲得福建省代表物產的大獎。筆者初步估算,光是這塊養殖場裡面負責採集與運輸、後續處理,就已經僱用將近100多口人。

收工時,漁民一面在水中划行前進,一面清理衣物。攝影:林吉洋

採集的漁工在潮間帶上推著框箱緩緩前進、將手臂深入潮間帶當中抽出海蟶,一面緊湊而有序的進行作業,一方面又能夠彼此聊天八卦、不時嘻笑,讓人想起台灣的採茶文化。業者表示,海蟶養殖一般從9月投苗,經過八九個月養殖開始踩收,每年的價格穩定,均在一斤15、16塊上下浮動,一個工人每天平均可以踩收兩三百斤。

由於每個工人是按照自己的收穫量計算工資,因此每個框內放到排閥上,工人會有默契的低下頭來,讓操舟者取下斗笠上的牌子投入框內,形成一種有趣的默契。當落日來臨,漁工們上岸集結在倉庫作業區,全神貫注的觀看每個人的收穫量,暗自計算今天自己的成績表現,形成一種有趣的勞動文化。

一天最熱鬧的時刻。勞動的成果揭曉,人們圍繞在磅秤前探聽自己今天的成績。攝影:林吉洋

後續關注

三都澳海岸的鎳合金項目開發問題,將衝擊到當地居民的居住與生計問題,然而至今政府與居民仍然沒有解決歧見的途徑。環保人士提到政府部門只用一套法規進行補償作業,但是居民的搬遷與生計問題,卻不在物品,

目前環保組織與當地環保志願者正在密切關注鎳合金項目的發展,特別是義聯集團作為引進的台資,在各方面都受到特別禮遇與保護。環保人士認為,特別優待台商當然有統戰目的,地方政府能夠收到稅金充實財政,但是代價的卻是中國大陸的環境持續惡化、增加社會矛盾與衝突。

當地環保人士也提及,就義聯鎳合金項目在寧德的環境表現還不是最糟的一家,然而義聯的項目就緊鄰著潮間帶,對海岸環境的衝擊確實存在。在政策管控下,媒體對於台商的報導備受控管,輿論對台商的監督力道也確實較小。環保人士認為義聯集團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應該有起碼的企業社會責任,而不應該一直躲在政府的保護傘背後。

環保人士期待,台灣是一個開放民主的社會,也期待台灣社會有這樣的力量共同來督促上市公司改善在中國大陸的環境表現,這樣的民間交流才能跨越兩岸的政治侷限,共同開創民間社會與環境生態的雙贏。

※ 中國近年追求經濟發展,忽視環境成本,吸引商人赴中壓榨環境謀取利潤,台商亦未缺席。一味追求高利忽視環境和安全的後果,比方說2014年崑山工廠爆炸案、2015漳州PX廠爆炸案,都是悲傷的事件,也都是台商投資項目。兩岸互動對環境的影響究竟多深,林吉洋前往中國進行獨立調查,將為讀者帶來一系列台商在中國的環境表現、中國草根環保行動以及中國農村社造案例的相關報導。

【糧家賦女】夏至:又想起大埔

$
0
0
作者:李慧宜

一年之中,就屬「夏至」這一天,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天氣晴朗少雲,氣溫竄升到36度C以上也不奇怪,人就算乖乖坐著不動,照樣熱汗直流大汗披身。

氣溫一上升,就又想起5年前發生的「大埔事件」。這個事件,起源於國科會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規劃157公頃用地,作為竹科第四期擴建用地竹南基地,苗栗縣政府為執行「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周邊地區特定區」都市計畫,在該區進行區段徵收。

2010年6月9日,芒種過後夏至未到,苗栗縣政府在取得大多數地主同意並完成抵價地申請後,全面進行整地工程,就在此時,苗栗縣政府請怪手在即將收成的稻田中整地,壓壞稻株、破壞稻作的畫面,傳遍網路和電子媒體,憾動全國人心。

不只引爆後續居民抗爭和公民團體的聲援,更開啟了台灣社會對土地徵收政策的反省,包含公共利益的定義、徵收的必要性、程序的合理性與公民參與的空間等……然而,除了這些討論之外,以一個平凡媽媽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還有一些小事情同樣值得關注。

值得關注的小事情

也是6月的事!每年此時,梅雨過後、夏雨又來,我們家山上的竹筍,又進入了為期將近兩個月的產季。

2014年6月14日這一天,我第一次跟著婆婆的腳步,步入竹林採筍,這也是我第一次感覺到,婆媳之間透過採集山產進行家族生命的傳承。攝影:李慧宜

結婚當年的第一個筍季,在婚後的第一個月,當時每天都有新鮮的筍湯、沙拉涼筍可大快朵頤,我問婆婆,「今天我們吃的竹筍是家裡種的?還是親戚送的?」婆婆說:「這兩天山上下雨,山溝裡面水氣重,旁邊那叢老竹頭早就冒筍了!」沒等我回話,婆婆又說,「現在物價高,還好有我每天幫你們找吃的東西,你看看這些番薯葉、苦瓜、菜瓜、韭菜、芋頭……全部都是我種的,還好祖先有留土地給我們。全家要吃的菜,一樣都不缺!」我繼續問,「竹筍,是誰種的呢?」,婆婆回,「你們的祖母啊!這就是前人種竹,後人享福!」

柴燒竹筍湯,是每個孩子成長的記憶。攝影:李慧宜婆婆每天張羅三餐的功力,可謂女中豪傑。攝影:李慧宜

婆婆每天張羅三餐的功力,可謂女中豪傑 ;土地生成食物的過程,更讓我這個青春歲月都花在台北的都市佬,真正見識到自給自足的豪邁生活。我們朱家,主要是靠祖傳土地維生,田地不只身負經濟重任,近2、30年來,公公婆婆和他們的3個兒子,共同耕種木瓜,荔枝和番茄等經濟作物,收入主要支應家庭的公共開銷,除此之外,田地也提供婆婆種稻、種菜、採集野菜,而家中所需肉類如雞鴨魚豬,有2到3成是親友互贈或自家畜養,其他不足的就到市場採買料理。

另外,跟親友鄰居之間的分享,也能提升家中食物的多元化。好比說今天我們家的空心菜、蕃薯葉,有多餘的採收量,我們會放在隔壁嬸嬸家門口,或伯姆門前停的機車上,過1、2天後,某個傍晚,婆婆回家後,會在後門櫃子上發現,叔婆或舅舅送來的一把紅莧菜或一條絲瓜。每一片農村裡的田,法律上都是私人的財產,可是透過食物的分享,田地化零為整地成為每一個農家的食物來源。

夏至前後,是對面烏(破布子)盛產期。攝影:李慧宜夏至前後,屋旁、水畔、圳邊,處處開花、處處長絲瓜。:李慧宜

我無法精算出我們朱家的糧食自給率,但是跟台灣目前被打趴在地上的百分比比較起來,我們的糧食供應政策肯定是比農委會更為搶眼。追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始終守著祖先留下來的田地,並繼續耕種。雖然目前田地作物的年收入不到30萬,可是,我們三餐飲食無需依賴市場,也不怕國際糧荒的威脅,這就是我們朱家擁有的「糧食自主權」。其實,不只我們朱家是如此,鄰居親友只要是沒有賣地、擁有耕種能力和基本農工人力,也都跟我們一樣,可以擁有一桌飲食不愁挨餓。

農地的意義是什麼?

一旦田地沒有了,我們家會變得如何呢?三餐樣樣都要靠市場,三代同堂變成4個小康家庭,家中原本可以含飴弄孫的兩老,變成膝下無子無女的孤單老人,我們沒有權利選擇生活的方式,無情的現實條件,只允許我們兄弟姊妹們各過各的自己想辦法……沒有了農地,第一個面臨衝擊的,就是家庭的崩解。

家庭與家族,是農村運作的基本單位。每個個人依附在家庭裡生活耕種,每個家族也需要眾多個人投入農務,這個位居中堅的結構如果鬆動或遭到破壞,農村的敗壞將日趨劇烈,消失也是在所難免。在政府的眼光下或在都市生活的角度裡,農村的沒落不可避免,所以徵收農地,推動區段徵收才是解救農村的良方,可是如果農地上作物被建物取代,農村傳統家族被迫解散,農業還剩下什麼?有再多的面板、再多的開發,再全面的土地活化,還有用嗎?

一入夏,雨季來臨。走在鄉間產業道路上,或經過農家屋旁的畸零地,看到的是各式各樣的食物,有農民種的當季蔬菜,也有大自然撫育而生的野菜;已經重劃過後的大塊田地上,是自家吃的稻米和繳穀給農會的收成;山上的坡地上,有香蕉、土芒果、土龍眼……或是燉雞湯養生用的狗尾草;家家戶戶的婦人,會彼此餽贈菜、果,交流感情也交換食物;孩子在三合院裡,擁有寬敞的空間、奔跑的幸福、群體生活的分享與快樂的童年;到了晚上,大人們(現在都只剩「老人們」)拿出高腳竹椅坐在屋前、禾埕上,或產業道路旁,一邊泡茶一邊比誰說得最誇張;等到夜深人稀並不安靜,蟋蟀、青蛙、蚯蚓、夜鷺、貓頭鷹……齊聲高唱。

這就是我想說的小事情──家園感

2010年8月3日,被苗栗縣政府強制徵收土地的朱馮敏阿嬤,仰藥自殺。2013年的7月18日,苗栗縣府強拆大埔4戶。同年9月18日,張藥房老闆張森文,被發現陳屍住家附近排水溝。2014年1月3日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宣判,判決張藥房、朱樹、黃福記及柯成福4拆遷戶勝訴。2014年1月28日,內政部決定不上訴。

如果非得把「家園感」說得很獨特,一切都是因為農民越來越少、農村越來越都市化的關係!客家話說自己,是「自家」,福佬話稱自己,為「家己」,當要描述一群生命相連生活相倚的人們時,無論客家話還是福佬話,都是「大家」!農地,是人的根本,是家的所在,我們吃的、住的,孩子奔跑、跌倒又學會自己爬起的,老人們鬥嘴說笑、弦唱歌頌和生命終老而落葉歸根的,都在這裡!

我們家的陽光和稻香。攝影:李慧宜

作者簡介:

公共電視記者。高中喜歡看電影,大學蹺課玩社團,23歲到30歲之間,換了11個工作、搬過9次家,直到投入新聞工作後才得以確立人生志向,近年積極拍攝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

影像作品獲獎(入圍)紀錄:

【農村的生存遊戲】系列報導(榮獲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穿越時空看佳冬】系列報導(入圍2006年第一屆客家新聞獎)
【水圳在唱歌-美濃水圳】系列報導(入圍2007年第二屆客家新聞獎)
【淹沒溪望】水患系列報導(入圍2008年第七屆卓越新聞獎)
【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獲邀2011年國家生態電影節)

音樂作品:

2005年【好客戲】音樂專輯(協力製作人)(第17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2005年【被遺忘的國寶~樂生黑手那卡西】音樂專輯攝影
2010年【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配樂

 

【鯨彩一生】鯨生鯨逝:19世紀前的捕鯨文化

$
0
0
作者:蔡政修(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地質系博士生)

Though the only spout in sight was that of a Fin-Back, belonging to the species of uncapturable whales, because of its incredible power of swimming.

眼前所見的是長鬚鯨,由於他們那無與倫比的游泳能力,長鬚鯨是屬於那種無法捕捉的鯨魚。

《白鯨記 Moby Dick》 梅爾維爾 H. Melville, 1851

到底全世界現存的鯨魚有幾隻?至今沒有確切數字。但R.C. Rocha等人在去年(2014)於海洋漁業回顧(Marine Fisheries Review)統計了全球於20世紀年間獵捕了多少大型鯨魚,結果發現數量將近300萬隻!

在感到震驚的同時,我們需要先瞭解捕鯨的起源和發展。

對的鯨魚

人類和鯨魚互動的初體驗,大概是從沿海居民發現擱淺鯨魚個體開始,鯨魚偌大的體型和豐富的油脂,再加上大型骨骼或鯨鬚板,讓牠漸漸的成為早期人類在飲食上或是生活、文化上相當重要的一環,在許多不同地區,皆發展出不定時利用擱淺鯨魚個體或「捕鯨」的行為。

2004年,S.-M. Lee和D. Robineau於法文撰寫的人類學期刊(L’anthropologie)中,發現從韓國新石器時期的壁畫透露了西元前6000至1000年前可能的捕鯨狀況,顯示鯨魚在人類活動中佔有一席之地。

於韓國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壁畫,年代約介於西元前6000年至1000年,顯示早期的人類和鯨魚的互動及可能捕鯨狀況。圖片來源:Lee, S.-M. and Robineau, D. 2004學術文章。

但是,人類開始有計畫及系統性捕鯨的商業行為進而開啟了全球性的捕鯨工業,目前普遍認為最早有商業行為的捕鯨紀錄是在11世紀(最早的文獻紀錄為西元1059年)的大西洋東岸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主要沿著法國西南邊及西班牙北邊的海岸)。其位於法國境內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Basque)。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時,T. Urzainqui和J.M. de Olaizola在他們寫的一本書《La Navarra Maritima》中指出,巴斯克有系統的捕鯨行為或可往前推至西元670年,唯這份資料尚未沒獲得科學界共識。

早期可能在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的捕鯨情形。圖片來源:Aguilar, A. 1986學術文章。
早期可能在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的捕鯨情形。圖片來源:Aguilar, A. 1986學術文章。

當時法國巴斯克的捕鯨業,主要獵捕對象為大西洋露脊鯨(學名為Eubalaena glacialis)。有趣的是,露脊鯨的英文俗名──right whale,意即「對的鯨魚」。因為牠們游速慢,而且捕殺後,會浮在海上,方便人們進行「採收」的作業流程。

鯨魚悲歌的醞釀期:15世紀大航海時期

相反地,體型較大的藍鯨(學名為Balaenoptera musculus)或長鬚鯨(Balaenoptera physalus)等,在這個時期並非捕鯨業的首要對象,主因是牠們游泳的速度較快;更重要的是,牠們被獵捕後,會沉到海裡,不會浮在海面,不利漁民作業處理。

而從1059年法國巴斯克有系統的捕鯨業開始,產業開始緩慢地擴大到西班牙。將近100年後,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區(法國和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區基本上是相連的,即兩國交界處),也開始有了捕鯨業的正式紀錄。

接下來,巴斯克的捕鯨業持續向外發展,至1371年,捕鯨業在法國西南部的巴斯克地區到西班牙北部沿海皆處於蓬勃發展狀態,當時沿著比斯開灣海岸線,已有46個港口有捕鯨活動的紀錄。

此時期也是開啟15世紀大航海時代(Age of Discovery。尾田榮一郎沒有明確指出,不過,魯夫大概就是生活於在這時期?)的醞釀期,藉由商業活動發展,捕鯨開始往世界各個角落延伸,不論是在新地區建立起新的捕鯨港口、和當地原有捕鯨活動交換技術、或是競爭捕鯨數量等,都讓大型鯨魚的數量開始下降。

1860年代為早期及近代捕鯨史的分界

如上所述,當時捕鯨船的主要獵物是露脊鯨。但是,其他大型鯨魚也不時成為捕殺對象。最值得一提的,是大西洋的灰鯨(Eschrichtius robustus),目前所有現生的灰鯨僅生活在太平洋地區。雖然無直接證據證明人類獵捕導致大西洋的灰鯨族群消失,但P.J. Bryan1995年在哺乳動物學期刊(Journal of Mammalogy)利用碳元素對大西洋的灰鯨骨骼標本進行年代測定,結果顯示這些灰鯨至少在17世紀時還遨遊在大西洋中,因此P.J. Bryant認為當時的捕鯨活動就是造成大西洋灰鯨走向滅絕的因素。

不過早期的捕鯨活動不僅是項高風險行業,捕獲量其實也有限度。雖然一隻大型鯨魚可提供的肉或油脂等可利用成份相當可觀。但席捲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期的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也讓捕鯨業徹底轉型。

即使在19世紀早期,捕鯨仍是一件高風險的行業。圖片來源:Matthews, L.H. (e.d.) 1968. The whale. George Allen & Unwin, London.
早期捕獲鯨魚後取肉及油脂的狀況。圖片來源:Gesner, K. 1560. Icones animalium. Tiguri: Excudebat C. Froschouerus.

舉例來說,在捕鯨已算廣泛的16世紀,整個100年內全球捕鯨的數量約不到5萬隻;但光是大型鯨魚捕獲量最高的1960年,就已達約8萬隻!

在捕鯨歷史中,若要區分早期和近代的捕鯨階段,時間分界落在約1860年代,而區分方式主要依據獵捕方式及獵捕物種。

即使有系統的捕鯨已持續超過800年(從1059年至1860年代),但這期間捕鯨技術主要仍以人力為主,捕獲量及種類都有一定限制,如前所述,漁民們需要找到「對的鯨魚」才會出手。

而在捕鯨業早期過渡至近代的轉折時期,挪威捕鯨人Svend Føyn和美國的T.W. Roys扮演加速轉變的重要關鍵。他們發展出改裝用槍或砲彈式的矛來取代傳統捕鯨矛(以人力捕鯨),再加上工業革命後,蒸汽船或柴油動力船可追上藍鯨、長鬚鯨等游速較快的鯨魚,(牠們短距離的游速可達25至30節,相當於每小時46至55公里。而露脊鯨的較快游速大約是7節,相當於每小時13公里)。

另一個重要發明是空氣壓縮機,如前所述,藍鯨、長鬚鯨等大型鯨魚遭捕殺後會沉到海裡,所以很難帶回岸上或在船上處理。有了空氣壓縮機,漁民可以在獵殺鯨魚後,立刻在鯨體內注入空氣,使鯨魚持續浮在海面上,方便後續處理。因此到了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已經沒有一種鯨魚是無法捕獲的,捕獲的考量只有在經濟上及效率上對捕鯨業來說值不值得而已。

此時,許多捕鯨人士也意識到露脊鯨和其他游速較慢的鯨魚數量已經大幅下降到幾近滅絕,但上述先進設備及技術的改良,卻也帶給捕鯨人一絲希望──捕鯨業因技術的進步已經能夠輕鬆獵捕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如藍鯨。

 

註1:可參閱J.N. Tønnessen和A.O. Johnsen於1959年和1967至1970年代所出版的4冊關於近代捕鯨的歷史,書名為Den moderne hvalfangsts historie,原文為挪威文,目前已在1982年被翻譯為英文的當代捕鯨歷史(The history of modern whaling,原著4冊集合成一本書)。

※透過本文不但可以了解捕鯨歷史的悠久,也能得知鯨魚與海島居民人類生活關係的密切,而逐步進入20世紀後,捕鯨工業的演變對鯨魚又有什麼影響?人類對鯨魚的需求量跟前一樣嗎?敬請期待。

【鯨彩一生】系列

【參考資料】

  • Lee, S.-M. and Robineau, D. 2004. The cetaceans of the Neolithic rock carvings of Bangu-dae (South Korea) and the beginning of whaling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L’anthropologie 108: 137-151.
  • Aguilar, A. 1986. A review of old Basque whaling and its effect on the right whales (Eubalaena glacialis) of the North Atlantic. Reports of the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Special Issue 10: 191-199.
  • Gesner, K. 1560. Icones animalium. Tiguri: Excudebat C. Froschouerus.
  • Matthews, L.H. (e.d.) 1968. The whale. George Allen & Unwin, London.

※ 守護環境知情權,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誰是高富帥? 科學家揭露公夜鶯的「美聲心機」

$
0
0
本報2015年6月23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人類或許懂得欣賞夜鶯鳴叫的美妙,但可能無法像母夜鶯一般,從這些複雜的音符組成的美麗歌聲中,判斷求偶者是不是個好爸爸。

英國獨立報18日報導,科學家的新研究發現,母夜鶯可以從公夜鶯的鳴叫聲中聽出牠的家庭觀念,唱得越好,表示越能餵養、保護後代免於掠食者的威脅。

鳴唱中的公夜鶯。圖片來源:chapmankj75。(CC BY 2.0)

夜鶯總共可以發出250種嗡嗡聲、顫音和口哨聲。牠們從小學習發出這些聲音,像學說話一樣。一般的夜鶯可以用這些聲音組成約180種樂句。

「我們認為母夜鶯在乎的不是公夜鶯的歌聲動不動聽,而是歌聲中透露的關於公夜鶯的資訊──年齡、生長的地方、免疫系統強度以及照顧下一代的衝勁。」研究作者之一的Silke Kipper博士說,「公夜鶯的歌聲也能顯示出牠的學習能力,這是否能成為稱職父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雖然夜鶯的歌聲很複雜,母夜鶯擇偶的依據很簡單──唱得越賣力,越有機會。柏林自由大學學者發現,越複雜的編曲越難唱,只有體力很好的夜鶯才能在歌聲中加入許多長音嗡嗡聲。

根據「性感歌曲」假說──由羅納德·費雪的「性感兒子」(Sexy son hypothesis)假說衍伸而來──母夜鶯會選擇優秀的歌手當伴侶,以生出更有吸引力的後代,增加繁衍壯大家族的機會。也就是說,母夜鶯在擇偶上甚至看得更遠,藉由選擇較有吸引力的公夜鶯,讓兒子繼承父親的吸引力。

學者為20隻公夜鶯戴上電子記錄器,分析牠們在繁殖季節之初夜晚的鳴唱聲,並在這20隻公夜鶯找到對象後,拍下牠們在鳥巢生活的情況。

研究發現,公夜鶯努力不斷以同樣的順序組織樂句,組成的歌曲越長,越能吸引母夜鶯。年紀越大的公夜鶯能唱的歌越長,也顯示公夜鶯繁殖的經驗。

「越有經驗的公夜鶯更知道如何築巢、尋找食物和避開街道或火車等危險。」Kipper說。

環保署憑什麼在台北決定雲林的生死?

$
0
0
作者:自從六輕來了

環保署將於6月24日下午與行政院相關部會召開會議,共同討論是否備查《雲林縣工商廠場禁止使用生煤及石油焦自治條例》,當天將彙整意見,並由環保署空保處做出政策判斷,由環保署長魏國彥簽核。

由彰化遠望雲林麥寮。攝影:楊維晟

然而我們要問,環保署憑什麼在台北決定雲林的生死?

首先,六輕燃燒石油焦與煤,雲林人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而鄰近六輕之縣市居民亦深受影響,因此,這份自治條例的權益主體,理應是以雲林人為主的廣大中南部人民,環保署要召開會議,就應該來雲林開!環保署豈能把受害人民排除在外,專斷地在台北決定人民的生死?

再者,廣大的雲林選民才是自治條例的權力主體。整份自治的緣起、推動、到最終縣議會三讀通過,都是集結了無數公民的力量,才敦促縣長兌現承諾,並監督縣議會加速三讀通過,一切都是在地公民身為地方自治權力主體之展現,並經由民選縣長以及民意代表,經民主程序所通過。

環保署以及中央官員身為人民的公僕,要開會決定是否備查,當然要直接面對在地選民,溝通討論,否則,豈不是比秦始皇還要秦始皇?


實踐社會責任 企業志工帶動環境永續

$
0
0
作者:陳孟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整合發展部專案執行)

環境及自然資源永續為生態保育的核心,是所有為環境保育貢獻的夥伴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思考如何將社會上的不同族群串連起來,匯集各方資源、發揮群體力量來將環境保育的價值擴散出去,也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本會)在推動公民參與重要的一環。

除了針對一般大眾舉辦推廣活動,因著自然環境及社會產生的改變,本會也不斷嘗試結合企業的影響力,在累積了十多年的工作假期執行經驗後,工作假期的合作方式已發展為企業夥伴加強社會參與可選擇的方式之一。

宏碁電腦石門田園生態工作假期,志工協助修復砌石梯田
石門田園生態工作假期,志工協助修復砌石梯田。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企業社會責任的興起

隨著時代的演變、人民意識的覺醒,食安問題、環境資源、勞工權益等社會議題一項一項的浮出檯面,民眾不再單純以獲利、經營規模來評斷一間企業的好壞。當企業享用社會資源而生存營運的同時,民眾開始期待並要求企業能主動去負起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企業也發現,能長久永續經營下去的方法,不能只依賴營收,更需要加強組織與社會間的連結。如何以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來強化組織經營者、員工、周圍社群環境及消費者之間的正向關係,已成為企業是否能夠永續經營的重要課題。

「取之於社會,也得回饋社會」的觀念在社會各個角落不斷蔓延,因而許多企業發展出不同途徑來提供資源及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過去不少企業參與社會公益的方式是由高層決策者來捐款、捐物資給公益組織,這樣的方式對於社會是種實質的回饋,但員工卻可能無法從中理解及體會如此回饋的意義。因此,近年來企業開始從企業特色發展出相關的公益活動,或用員工福利等不同的形式,來間接或直接的鼓勵員工投入公益,帶領員工身體力行共同參與社會服務。這種由企業號召員工參與「企業志工」的模式也逐漸在社會上發酵,甚至成為一種新的志工服務活動發展趨勢。

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台灣大哥大企業志工
台北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企業志工。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企業志工也瘋工作假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2000年成立之初,即致力於推動以「環境信託」作為棲地守護的途徑,並至2004年將「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概念引入台灣,結合逐漸發展起來的「企業志工」風潮,帶領各方民眾及企業志工們(台灣拜耳公司)的力量,用建置人工濕地的方式,協助台東利嘉林道提昇處理污廢水能力。連續3年(2004-2006),本會與台灣拜耳公司依著生態工作假期的合作模式,陸續帶領著台灣拜耳公司的企業志工與許多熱情的志工共同投入陽明山雍來廢礦場的棲地復舊與生態多樣性的保存工作,以及協助花蓮南華社區的菸樓修復計畫,就此踏出了與企業合作舉辦企業志工工作假期的一大步。

近年來,陸續有許多企業開始藉由生態工作假期,鼓勵企業員工參與台灣環境保護行動。從2007年台灣愛普生(Epson)公司總經理親自率領18名員工及家屬,參與陽明山二子坪棲地保育工作,協助移除溼地裡的外來種。2008年台灣天柏嵐(Timberland)公司則號召了全國各地門市的員工近50位志工,至台北石門的阿里磅生態農場,協助移除園區外來種與栽植本土水生植物,進行台北赤蛙的保育工作。2010年Discovery傳播集團台灣分公司為了慶祝成立25週年,帶領29位員工來到台南七股海岸進行護沙行動。2013年於「世界清潔日」首次嘗室舉辦企業聯合淨灘,邀請台灣Epson、香港酩悅軒尼詩及味全共同響應淨灘及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直至今日,本會針對不同的企業志工舉辦超過50場生態工作假期。

藉由工作假期 深度認識環境

一直以來,本會所舉辦的企業志工工作假期的內容強調「志工服務」及「生態旅遊」兩大重要元素。山林、海洋、濕地,根據不同場域的需求,與在地團隊、社區發展協會或環境保育組織針對在地環境需求進行了解,以進行志工服務規劃。

「自己的故事自己說」,我們同時會邀請在地團隊來擔任工作假期的講師,並且將在地的文化特色、風味餐點融入工作假期的規劃中,帶領志工用視覺、味覺、聽覺深度認識當地自然環境及居民的生活。「志工服務」除了實際執行在地的棲地或文史遺跡的維護工作,協助在地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生態旅遊」也為當地的經濟及文化發展帶來一定的助益。

我們希望透過企業志工工作假期,帶領志工體驗當地的生態環境更親身為當地的保育實際付出勞力,再透過經驗分享將環境保育的種子持續的散播出去。為使志工深刻了解參與工作假期的意義,活動前會至企業公司為志工們舉辦行前說明會,針對活動場域、志工服務內容及相關注意事項作完整的介紹,以讓志工們對整個工作假期的樣貌有通盤的了解後,在活動當下更加投入參與行動。

嘉義布袋生態工作假期大合照。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新型態員工旅遊

除了志工服務行動外,更安排小遊戲將無痕山林及減少碳足跡的旅遊概念融入行程設計的一環,和志工約定出席工作假期的當天一定要攜帶綠背包(攜帶環保餐具、環保水壺及手帕),盡量減少遊憩過程中產生不必要的廢棄物,學習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透過工作假期提供親近大自然的機會讓志工感受風雨觸摸土地,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亦獲得心靈的滿足及成就感。

對於企業來說工作假期則是一種全新型態的員工旅遊,也是一種新的實踐社會責任的方式,由企業帶領員工、甚至是員工的家屬,在工作之餘利用假期自費參與生態工作假期。這種企業由上而下的帶領方式,所展現的是團隊集體的力量,透過企業的鼓勵與支持,員工也更樂於積極參與。對於企業內部一方面能加強員工間的互動、凝聚員工間的團結精神;另一方面也將企業的公益價值理念深植員工心中。對於社會則是發揮了深遠的教育及示範功能,帶來正向的社會意識。

一同彎腰 向土地學習

企業永續經營需要與社會更緊密的結合,活用企業資源,推動企業志工自動自發的團隊精神,向下紮根為社會建立服務的風氣。期待透過企業志工工作假期的參與及分享,感受為自然環境付出勞力後的深厚回饋和感動,只要願意張開雙手挺身而出,每個人都可以是讓世界更美好的那一股力量,相信共存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命也會因這些付出而更加圓滿。

博崴媽媽面對的大山

$
0
0
作者:林正修

張博崴是一位醫學院學生,因為媽媽從事英文補教的關係,他自小就到國外接受山野訓練,在國外爬山時也曾迷路,但最後卻也自行脫困。2011年他獨自一人攀登南投白姑山,因為山裡的地標921大地震後改變而迷路,他打了一通電話求救,但警消搜救多時卻無功而返,最後博崴在河谷失溫而喪命。

台灣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圖為玉山。攝影:Kailing3。來源:維基百科。CC BY-SA 3.0

博崴失溫的關鍵在於台灣山岳的特殊性,與博崴在國外習得的知識相反,台灣低緯度與高濕度的河谷並不適合做為迷途時下山求救的通道。正確的做法是往向陽的山頂走,儘量讓搜救者看到。

博崴的父母在喪失愛子之後,成立了面山教育的訊息平台。他們四處奔走,呼籲國人重視山野教育與尊重原住民文化。同時他們也提出國賠訴訟,要求調查南投警消在搜救的過程中,是否有疏漏而延誤了救援。日前台北地院判決政府該賠償張家276萬。消息一出,相關的社群意見兩極,一方為警消抱屈,認為此判決讓基層士氣受挫。另一方面山友多認為這是整頓救援體系的契機。博崴媽媽對此回應說,訴訟是針對國家機制,非對基層警消。

博崴不算山野運動的門外漢,但還是因為過於自信而付出生命的代價。負責搜救的埔里分隊長王繼增就說博崴「獨自一人入山而且連打火機都沒帶,實在不可思議」。這個早逝的生命提醒我們把知識在地化是性命交關的大事,而現有的體系面對這些大事時又是何其地粗疏。

如何與山林海洋相處

其實台灣何止不知如何面山,也不知面水及面對其他無法迴避的風險。台灣每年約有500人死於溺斃(含輕生),與OECD中的21個海島型國家相比,台灣兒童(14歲以下)的溺斃比例最高。是水域活動發達的澳洲的36倍。同時台灣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數將近2000人,因死重殘的人數也在此一倍之上。人均傷亡的比例近日本的3倍。

對於一個號稱少子化是國安問題的社會來說,卻縱容如此慘烈的人命傷亡一再發生,就不是個別部門(如教育)或政策宣導出了問題,而是社會的構造與集體心理出現了嚴重的缺陷。

博崴媽媽及友人在臉書上反省道:「我們一直都在一個『不』的環境下成長…長年下來,人民的思維是缺乏獨立與創意,人民的精神是缺乏冒險的精神。」儒家思維在面對風險時,最慣常的反應就是趨吉避凶。這種思維慣性形成於千年科舉與皇權統治,再加上近代的殖民、威權政治與國際產業分工,使得東亞社會難以發展出可以面對風險的獨立人格與必要的社會支持。

在東亞的百年來現代性探求中,已經有許多令人艷羨的成績,但也有些學費一付再付還是學不到教訓。好奇心不足是東亞式心靈的普遍的問題,但沒有好奇心並不代表沒有風險,缺乏冒險的精神讓東亞社會在網路的時代創新的底蘊不足,而漢人社會習慣地把集體該克服的危害當成個人的不幸,進而跪求父權國家的強勢作為,更是公民社會長期矮化發展的病徵。

東亞模式天花板

東亞的學生在數理的競賽中名列前茅,但絕大部分的學生都缺乏動手實作的能力,這是東亞模式的天花板,從高端製造、科研文創到人生應變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瓶頸。如果生死交關的知識無處可以習得並交流驗證,代表這個社會的知識生產體系是失敗的。規訓式的學習可以發展出世界級的供應鏈,卻產生不了能玩敢博的快意人生,也不會有真正的創新。

讓我們再以一個海泳常識離岸流(rip current)為例,重新檢視風險、知識與社群三者的關係。許多海岸的溺水案例都發生在泳者體力耗盡卻無法回到岸邊,原因無他,就是連個破碎浪區之間,必定會有一個離岸的水流。泳者置身其中只會一直被帶出,正確的做法是順流向兩邊游開,再趁勢上岸。這幾年來網路開始流傳如何識別離岸流並學習自救,然而在此之前,相關資訊大多是嚴禁下水游泳的無效宣導。但網路可以傳播新知,卻不會自動減低溺水的案例,關鍵在於如何透過創新的建制把概念變為體驗,將知識轉化為操作性的準則。

傳統上,家庭一直被視為東亞社會的核心單元,家庭也的確是體驗風險的重要元素。但東亞的人口結構與家庭組成正在激烈的變化,耳提面命式的經驗傳承正快速地失去正面的效果。如果沒有被尊重與傾聽的習慣,昔時不畏危險的青少年以後也變成焦躁不耐的父母。可能事實是,面對新類型的風險,父母並不比即將成年子女有更有經驗。多樣的風險及其體驗將改變東亞家庭內部的權力關係,平視年輕人面對的風險抉擇才是對話的開始。

積累在地智慧 降低人命傷亡

然而要提振國民的冒險精神也有兩條不同的思路,一條是強種尚武的國家行為,另一條路徑是公民自力的社會重建。前者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就是歐美文化的主流,亞洲的日韓中也有相應的建制。對於特定的場景或項目表現(如奧運),國家行為的確給力,但卻失去了社會自省及與他者對話的難得機會。公民運動也許無助益於得獎拿牌,卻能真實積累在地的智慧及有效降低人命的傷亡。

台灣對山海的管制有著明顯的殖民與威權的脈絡,即便解嚴多年,台灣山野體系中仍有嚴重的「漢番界線」。大部分體質上遠遜原住民的漢人登山客,安心地把原住民嚮導當挑夫使用,讓他們的膝蓋提早退化,卻不知珍惜原住民數線千年來與山海共處的在地知識。所以第二條體驗山海的路徑,就是以公民的力量善用網路與技術,並在台灣內部最大力度推動原漢和解。在這個意義上,台灣的面山之路,就是自我去殖之路。

在這條路上,台灣和博崴媽媽前面都還有一座大山。想要攀越此山就必須手腦並用,勞心者與實作者心意相通,虛擬與實體並進,更要求我們心懷敬畏,尊重山林原來的主人。

蜜蜂族群減 農業用殺菌劑也是幫兇

$
0
0
本報2015年6月2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殺蟲劑和蜜蜂之間的關係是近年相當受矚目的議題。科學家過去發現,如果是噴洒殺蟲劑,尤其是新菸鹼類殺蟲劑,答案是蜜蜂肯定會中毒,但不以除蟲為目的的殺菌劑(Fungicide),其與蜜蜂族群之間的關聯常被忽略,學界亦未有定論。

然而,根據英國衛報報導,有兩份新研究顯示,較少人注意但用量也快速增加的殺菌劑,也可能是授粉昆蟲的健康隱憂。

一隻誤入殺菌劑農藥罐的蜜蜂。圖片來源:Mesq。(CC BY-NC 2.0)

兩份新研究揭露殺菌劑危害

其中一份研究觀察到,在帶有殺菌劑的花上覓食,似乎會影響熊蜂的健康──蜂群變小,工蜂體型也比較小,蜂后看起來病懨懨的。

另一份研究則發現,農業地區的殺菌劑用量和當地野蜂數量減少有關。這只是兩份研究,尚未有任何確定性的結論,但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殺菌劑可能不是過去所想的那麼無害。

早期的安全性研究認為殺菌劑是安全的,不過這些研究僅以蜜蜂為研究對象,忽略了許多野蜂也會授粉。同時,早期研究也只聚焦明顯的損害,如蜜蜂1到2天內死亡,忽略了長期的效果,像是殺菌劑是否影響蜂的行為或免疫系統,以及長期的健康與繁殖能力。

銷量持續成長 殺菌劑汙染不受重視

在這些研究招致批評的同時,全球殺菌劑的銷量也穩定成長,2005年營業額80億美元,預計將在2017年達到210億美元。全美多處出現殺菌劑污染的跡象;蜂群多少都會接觸到殺菌劑,讓有些學者開始懷疑殺菌劑是否也是蜜蜂和野蜂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由於當地農民對於在作物開花、蜜蜂覓食時噴洒殺菌劑有安全性的疑慮,威斯康辛大學昆蟲學家Hannah Gaines-Day的研究團隊啟動一項新研究。研究的對象是5個小型的人工飼養熊蜂群,熊蜂授粉的花上噴洒農業實際用量的殺菌劑──四氯異苯腈(chlorothalonil)。

儘管此研究無法直接推論到真實世界的蜂群,研究結果也帶出明顯的方法學問題,但科學家觀察到熊蜂族群減少、帳棚裡的蜂無法在別處覓食,但是自由活動的蜂可以在沒有噴洒殺菌劑的地方覓食。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紐約州果園中,棲息在接近自然狀態區域的蜂比棲息在農業密集處的蜂要健康;而農業密集處的蜂群,數量和物種都較少。此外,野蜂比蜜蜂更容易受影響,且在開花期避免噴洒殺蟲劑也沒有用。

學者認為,大量使用傳統殺蟲劑,包括過去認為無害的殺蟲劑,讓作物對於蜂的淨效益為負,也就是說,作物可以餵養蜂,理應讓蜂群增加,但是帶有殺蟲劑的作物,卻讓蜂群不增反降。

※ 編按:在農藥的使用上,防治病害者為殺菌劑(fungicides),防治蟲害者為殺蟲劑(insecticides)。引起作物病害之病原種類繁多,可分成真菌(fungi)、細菌(bacteria)、病毒(virus)及線蟲(nematodes)等四大類,其中細菌性病害用抗生素類藥劑治療,真菌性病害則以殺菌劑進行防治。(資料來源:〈植物殺菌劑之使用介紹〉,行政院農委會藥毒所農藥應用組)

《溫減法》上路 逐條解析看能源轉型未來

$
0
0
本報2015年6月24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

環保署推動「能源(減碳)四法」做為能源轉型與管理的法源依據,其中《溫室氣體減量法》(以下簡稱《溫減法》)送入立院已近10年,卻遲遲無法通過。但就在今年,《溫減法》卻出乎意外,在立院會期結束前三讀通過,也宣告台灣進入溫室氣體減量的新紀元。

《溫減法》通過,子法仍未定案,台灣仍在減碳的路途上努力前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溫減法》讓利太多? 逐條解析來看明白

《溫減法》在國內溫室氣體管制,以及台灣參與國際行動,減緩地球暖化上的意義不容否認,但也有部分聲音擔憂《溫減法》讓利太多,導致管制效果不彰。

從條文來看,《溫減法》皆已明載減量期程與目標,但相關子法(如細則、綱領、方案)仍未訂定。未來,這些施行細節將是《溫減法》執行的重大關鍵。例如,碳交易與碳稅兩者間如何競合?該如何看待上游管制、下游管制、碳底價、配額等政策?

本法案在訂定之初雖是參考各國法條,但如何因應國內局勢,訂出適合台灣,或是各界可以接受的標準,相關管制及法規的訂定將是下一波的重點。而在未來,《溫減法》也有修正的空間,立委田秋堇舉例,食品衛生管理法每年都修改,法律應配合實際狀況與時俱進。

本文僅提出部分《溫減法》條文及各方意見供做交流參考,有待社會更多討論,一同關注《溫減法》的後續發展。

一、減量目標

第4條: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排放量50%。但可參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其協議,適時調整。

2005年排放量是 24,520萬公噸的50% 是12,260萬公噸。以台灣的國際責任跟國內能力來看,這樣的標準是高還是低?外界看法不一;但與BAU (business as usual)相比,這是個減量明確的目標,對外也宣示國內減碳的決心。

減碳目標入法,是《溫減法》通過與否最大的爭議。產業界希望《溫減法》減量目標不要入法,待年底氣候大會後的國際決議後再決定。但立委堅持,沒有減量目標的法律恐沒有任何實質作為,最後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共識。

今年(2015)年底的巴黎氣候大會(COP21)預計將產生取代京都議定書的新協定。新協定會更加嚴格或寬鬆,有待各國角力決定,目前國際上抱持態度為審慎、樂觀。

二、相關子法 (細則、綱領、方案) 與中期目標

第9條:行動綱領應每5年檢討一次;推動方案應包括階段管制目標、推動期程、推動策略、預期效益及管考機制等項目。

第11條:階段管制目標以5年為一階段,其目標及管制方式之準則,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邀集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組成諮詢委員會定之。

第9條:中央主管機關…..擬訂訂行動綱領及推動方案,會商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

《溫減法》所定2050年是35年後的長期目標,每5年一次的中期目標,其減量的程度與推動等,都是未來關注的焦點。而「目標及管制方式之準則」將是影響《溫減法》成效的關鍵。

準則的制定將循環保署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邀集學者、專家、民間團體組成的諮詢委員會訂定,未來這將是環保署、經濟部、環團、產業拔河的新戰場。

跟空污法比,《溫減法》在管制溫室氣體方面,有行動方案也有階段性目標,將會更形具體。看守台灣協會謝和霖秘書認為,如果環保署未來訂定的行動綱領與推動方案都很嚴謹,而能有效改變各部會相關政策,當然很好;但如果行政院長、總統仍以經濟成長為優先,而只核定弱化的行動綱領與推動方案,《溫減法》將無法發揮效果。

三、碳稅(能源稅)

第5條-3:依二氧化碳當量,推動進口化石燃料之稅費機制,以因應氣候變遷,並落實中立原則,促進社會公益。

田秋堇辦公室主任張智傑解釋,《溫減法》雖有提到進口化石燃料之稅費,但因稅、費等牽涉人民權利義務,必須以法律定之,所以無法以本條例的相關子法來處理,須要先通過能源稅法。

張智傑補充說明,所謂的「租稅中立原則」,指的是不以增加政府整體稅收為目的,調整稅賦結構,亦即課徵能源稅的同時,也會調整(減少或整併)如汽車燃料費、或減免個人所得稅或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等。

環團過往希望能源稅法能比《溫減法》先過,但能源稅法至今未能通過。2009年,時任行政院院長的吳敦義就曾表示不開徵能源稅。值得觀察的是,《溫減法》三讀後,經濟部又重新提出開徵能源稅的可能性。這部分是否能落實,仍有許多變數。

四、碳交易

第8條-12:溫室氣體總量管制、抵換、拍賣、配售、交易制度之建立及國際合作減量機制之推動。

碳交易的爭議在於減量未達到標準時,可藉由交易取得額度。環團擔心企業忽視實質減量,卻以交易來解決,有買空賣空之嫌。

但如果企業已經實質減量之後,仍未達減量標準,是否也該允許企業使用抵換(或交易)的機制,這一點值得思考。

而碳交易制度有總量管制的優勢,可以清楚掌握減量目標,而碳交易制度的建立與詳細規則要等碳交易法的擬訂。

五、碳洩漏

第20條-1:中央主管....於總量管制時應考量各行業之貿易強度、總量管制成本等因素,以避免碳洩漏影響全球減碳及國家整體競爭力之原則,將各階段排放總量所對應排放源之排放額度,以免費核配、拍賣或配售方式,核配其事業。該核配額中屬配售額之比例應於階段管制目標內明定,並應分階段增加至百分之百

碳洩漏指的是產業因溫室氣體管制而外移至其他管制寬鬆國家。碳洩漏的爭議之處在於,是否應該給排碳大企業更多碳排額度,以避免企業出走?

張智傑解釋,碳洩漏只是核配時的考量之一。如果產業因為管制成本,而外移到法規較寬鬆的地方,反而造成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碳洩漏風險較高的產業一樣須在總量管制、減量要求的框架下,進行合理的分配。也要遵循減量的目標與時程,逐步減少免費核配額度。

以區域性環境觀點,排碳大戶離開,或許可以留台灣一個好的環境,就全球觀點,卻無法緩解暖化問題。國內環保還是環境正義?環境還是發展?除了二選一,是否可能藉著《溫減法》協助國內產業增進效能減少排放,創造社會與產業的雙贏?這也是可以討論的重點。

六、核配額

第3條-24,25:核配排放額度(核配額):指核配排放源直接與間接排放二氧化碳當量的額度。配售排放額度(配售額):有償售予排放源於一定期間內許可之溫室氣體排放量。

此條文說明,配售額之比例最遲於本法施行後,12年內至少增加至百分之10為目標。碳核配額是指為產業定一個排碳標準,希望能將排放降至此標準以下,超過者要受罰,或是抵換。

關於此條文的解讀,綠黨認為這是允許污染者得到免費排碳的權利。核配量寬鬆的話,實質減碳的效果就不彰。但目前仍無相關細節。立委林淑芬提出應逐步增加配售額,等於未來的無償核配額會逐步減少。

七、境外碳權

第21條:事業用以扣減抵銷其超額量之國外排放額度應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可,且不得超過核配額十分之一。

此條文爭議在於,在國外買取碳權來抵銷國內的碳排放,似乎有國外減碳,污染留台灣之疑慮。

各國為了促進國內實質減碳,對境外碳權都有管制。開放1/10境外碳權是多是少?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所長李堅明教授認為,1/10是國際常用的標準。

就國際碳市場來看,英國及歐美都在調整碳價,當排碳底價(carbon floor price)機制建立,未來買境外碳權是否合算仍有待觀察。

八、各部會、中央與地方共同執行

第9條:國家能源、製造、運輸、住商及農業等各部門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依前項推動方案,訂定所屬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

第15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依行政院核定之推動方案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之行動方案,訂修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

此條文預計可以積極帶動全面的溫室氣體減量,也就是說減量不再只是排碳大戶的責任,而是應該從建築、交通、住商等都要全面性減量,而地方政府也須提出行動方案。

九、權責與決策方式 (會同、會商)

關於權責與決策方式,多款條文皆有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例如第20條及其他關於溫室氣體排放效能標準、核配排放額度、階段性管制目標、碳市場價格等相關條文。

謝和霖秘書認為,條文中有過多「會同」,擔憂環保署要施行《溫減法》時,會有相當大的妥協,結果可能會很寬鬆。但相對來看,可能這也是《溫減法》會過的原因。

張智傑解釋,「會同」或「會商」是立法過程中政治攻防最後的結果,但至少在行動綱領與推動方案部份(第9條),最後條文是會商,且要求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希望將政治責任拉到行政院層級,由行政院長負起政治責任。

十、獎勵

第17條:中央主管機關為獎勵經公告之排放源,在被納入總量管制前進行溫室氣體減量,得針對排放源訂定效能標準。

對於符合效能標準的廠商,會予以獎勵。但機制仍不清楚。立委邱文彥解釋,不應全部用懲罰性的條款,對於表現好的廠商,應予以適當的獎勵。

十一、罰則 (第五章)

第28條:帳戶中未登錄足供扣減之排放額度者,每公噸超額量處碳市場價格三倍之罰鍰,以每一公噸新臺幣一千五百元為上限。

第29條: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盤查、登錄者處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善,且於重新核配排放量時,扣減其登錄不實之差額排放量;屆期未完成改善者,按次處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停止操作、停工或停業,及限制或停止交易。 

※ 註:〈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協商結論〉即為最三讀版本

 

中國試行環境審計 下台前環境責任算清楚

$
0
0
作者:張春(中國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

為了加大環境治理強度,中國今年1月實施的新環保法和4月發布的「水十條」(水污染專項治理規劃),都確定了環境污染破壞要對官員進行終身究責。

問題是:怎麼追? 官員在任期間,環境變好還是變壞了? 生態資源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企業排污是改善還是惡化? 這些都是究責的內容。

鹽城水污染事件:標新化工廠後小河。圖片來源:Cobb Foster
中國鹽城水污染事件,標新化工廠後小河。圖片來源:Cobb Foster。CC BY-NC-SA 2.0

「要究責,就要把這些都量化,白紙黑字記錄在案,等官員卸任了,將到任前和卸任後情況一比,就知道環境是惡化還是變好。」中國環境學會環境審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孫興華說。

這種辦法,就是環境審計——對環境治理成效、環境組織管理效能等進行審計。審計的結果,就是給離任的官員一份「生態資源離任審計表」,用這張表來追究官員的環境責任。而這一辦法,正在中國特定地區試實施。

雙管齊下 終身責任制+環境審計 

自然資源核算體系,在國際上已經進行了幾十年的研究,中國是從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萌芽,卻一直不成體系。目前, 山東、貴州等省份對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進行了探索,但國家尚未出台整體規劃,總體還還停留在分散的、自發的研究狀態。

但是終身責任制已經開始推行,怎麼確定責任卻是個問題。「官員離任的時候生態資源是什麼狀況是可以查到的,但是上任的時候呢?」孫興華說。

新發布的水污染專項治理計劃「水十條」就強調污染的可量化性。環保部污防司副巡視員陳永清對媒體說 ,水十條共計238項措施,「所有措施都是可量化、可考核、可究責的。」 

但沒有審計準則,沒有環境核算辦法,也沒有環境會計準則,如何量化、核算,還有待探索。今年3月初,根據中國環保部下發的《關於開展政府環境審計試點工作的通知》,蘭州成為了全國第一個環境審計示範城市。

這項示範計畫,源於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2014年率先完成的一份報告 ,特別研究政府環境審計製度,將「在典型地區和城市開展幹部離任環境審計的試點工作」,併計劃在十三五之後在全國推廣。

但孫興華說:「財政部還沒開始做呢,不懂環境,沒法做。尤其是,會計審計不懂環境,查表也沒法查。環境審計難就難在它的跨學科交叉性,必須是會計、審計、環境專家共同協作。」 

中國環境審計的曲折歷程 

環境審計的目的,是要把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治理修復成本納入企業資產計量。用孫興華的話說,就是企業外部環境成本內部化,因企業7%的GDP增長率中,有3%可能都要用來支付環境治理成本,所以企業的實際GDP增長,應該是4%。「外部成本內部化,加大虧損,企業誰能願意呢?」孫興華說。

20多年來,環境審計工作走走停停。要做環境審計,第一步是要有綠色會計,沒有會計如實記錄核算自然資源的價值和損耗,審計工作沒法開展。但是會計們不懂環境,無法記錄自然資源的價值及污染破壞導致的損耗。孫興華只好投向環保陣營。事實上,環保方面做好監測記錄,環境審計工作就可以開展。

其時環保副部長潘岳力圖改革,啟動了綠色GDP課題組,並開始做測試。所謂綠色GDP,就是要在GDP增長中扣除環境污染成本,也是環境審計的要審核的內容。

孫興華說,十多年前中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組長牛文元,提出在GDP增長率中扣除生態赤字2個百分點,算作生態環境的成本。經過綠色GDP課題組的研究,2004年扣除4個百分點。GDP增長總共才7%左右,這一下就扣除了一多半。因這個扣除沒有實時監測記錄,以及會計基礎核算,也即沒有確實的依據,再加上每個省實際情況又不一樣,最後10個試驗省市的綠色GDP研究失敗了。

「我們認為要搞綠色GDP核算,必須從基礎開始,要把環境會計和基礎的核算工作搞起來。」他說。

不過,他2001年倡議成立的中國會計學會環境會計專委會,但許多專業的會計都反對。說這個綠色會計研究太超前。會計工作,只針對那些貨幣能夠計量的內容核算。而這些自然資源、礦山濕地、江河湖海,值多少錢呢? 環境污染沒有人給定價,所以沒法核算。

孫興華也曾做過嘗試,想看看在小範圍能否推動。北京朝陽區一個污水處理廠,是他的審計客戶。他想拿來做個技術節能減排環境審計先例。可審計核查發現,企業的出水監測不達標。他在審計報告裡如實寫了,廠方不同意出否定報告。最後報告沒有驗收,審計費用也沒支付。

這種困難,只有親自經歷才知道。當他呼籲環境審計工作迫在眉睫的時候,應者寥寥。他說:「現在整個的核算體系中,環保效益根本沒有核算。滇池治理,國家投入多少個億,治理效果怎麼樣,有環境績效審計嗎?沒有。太湖治理有嗎?也沒有。」

孫興華認為,最重要是建立一套協調配合、運轉有效的審計實施機制,需加強審計機構和環保、國土、水利等部門的協作機制。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