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犧牲邵族換豪華飯店 誰的信賴保護原則?

$
0
0
作者:廖靜蕙(本報特約記者)

日月潭向山觀光旅館BOT案,由港商寶聲集團子公司仲成開發商,斥資20億、經管50年,在2.8公頃的土地上,興建地上6層、地下2層的觀光旅館。此地居住著僅剩約740位邵族原住民,屬於部落傳統領域,原民會雖已調查確認,卻遲遲未有法源公告,族人雖多次北上陳情表達反對旅館興建,此案仍有條件通過。

邵族人透早北上,為求生存。
為了捍衛傳統領域,邵族人透早北上抗議。攝影:廖靜蕙。

非過不可的環評?

日月潭向山觀光旅館BOT案雖於2013年8月30日通過環評審查,直至去(2014)年10月才公告審查結論,其中一項保障原住民權益的附帶條件,要求「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取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本案已符合《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規定所出具之公函」、「開發單位……並應於開發行為施工前30日內,以書面告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本署預定施工日期;採分段(分期)開發者,則提報各段(期)開發之第一次施工行為預定施工日期」。

然而,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不服環保署此項公告審查結論,向行政院提起訴願,由行政院判定此項結論為「自始無效之行政處分」。

行政院依據《行政程序法第111條第6及第7款規定,認定應為「自始無效之行政處分」,環保署也取消公告這項結論。

行政院認為,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未依法劃定,法令上未對傳統領域有任何認定和保護,就算開發案用地在已知的傳統領域中,也不違反原基法第21條。

其次,仲成公司已依該會議結論,於2010~2013年間召開3次地方說明會,行政院認為已「充分」聽取當地原住民之意見,「就本案已符合原基法第21條規定所出具之公函」,而環評結論要求日管處應取得原民會,則有違依法行政原則。因此,這部分的行政處分,「顯然逾越其法定職權」。

環保署綜計處副處長洪淑幸接受採訪時表示,為了確認環開發單位能依據評結論,出具或至少取得原基法第21條之規定,因此比一般案件花了更長的時間處理、公告;礙於傳統領域未依法公告,環保署只能依法行政,接受行政院訴願結果。

日管處從2012年即主張「本案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規定辦理,恐導致國賠問題,也就是說,若本案因尚未依法劃定公告之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問題,導致環評未通過,屆時開發單位恐將向訴願人申請解約及國家賠償,勢必造成訴願人之權利受損。」換句話說,環評未開始即已有定論。

忽視土地衝突未解  成本將轉嫁社會

邵族人訴求:護土地要生存。
邵族人訴求:護土地要生存。攝影:廖靜蕙。

只是《原基法》牽涉人民基本權益保障,即使目前尚無法令依據公告傳統領域,但就事實而言,原民會已調查確認該處為傳統領域。

未來若完成公告,仍會面臨土地利用衝突,被迫解決,成本將轉嫁給台灣社會。如此一來,人民對政府的信賴保護原則又在哪裡?

環評委員為此訂下預防性原則的審查結論,目的是積極行政、避免社會成本空轉,也是環境保護的精神。傳統領域在國際間視為傳統文化傳承實踐的場域,是不可以輕易變賣、改變用途,否則,是對原住民族的侵犯。

正當台灣社會反省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精神之際,犧牲原住民傳統領域,換豪華飯店的《促參法》是不是也該重新檢討?否則,一旦興建完工對外營業,台灣社會該如何向國際解釋,這座飯店是犧牲少數民族的權利換來的?

拼經濟、推觀光  不應犧牲少數原民

為了爭取存活的一口氣,3日一大早,族人們扶老攜幼,摸黑頂著露水,3點多搭著遊覽車,一路前來台北,要到行政院前表達心聲。這趟遠門讓邵族的阿嬤2點多就整裝等待遊覽車,部落的警察還擔心阿嬤是不是家裡有事,前來關心詢問。

過去,經歷了好幾場環評會議、陳情,族人必須放下日常生活,不惜舟車勞頓,就是要確認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還能自己作主。而這次,在環保律師詹順貴協助下,他們向行政院提撤銷環評的行政訴願,要再次告訴社會大眾,向山BOT未獲邵族同意,應立即退回。

他們的努力,也為台灣留住珍貴的文化多樣性,並以邵族的傳統智慧守護國土,而這是國家應給人們的信賴保護原則。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

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內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諮詢並取得原住民族同意或參與,原住民得分享相關利益。
政府或法令限制原住民族利用原住民族之土地及自然資源時,應與原住民族或原住民諮商,並取得其同意。
前二項營利所得,應提撥一定比例納入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作為回饋或補償經費。

:結論第一項之三記載「開發單位應在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取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就本案已符合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規定所出具之公函,且本環境影響說明書定稿經本署備查後始得動工,並應於開發行為施工前30日內,以書面告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本署預定施工日期;採分段(分期)開發者,則提報各段(期)開發之第1次施工行為預定施工日期。」


農舍修法踩煞車 民間批政院放任國土失序

$
0
0
本報2015年6月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農地農用很難嗎?說好6月底農舍修法,卻因立委反對而暫緩。民間團體昨(5日)召開記者會,力挺農舍修法、農地農用。他們帶著當天早上結穗的稻米,對照從苗栗、南投、花蓮、台東、高雄、新竹各縣市收集的豪華農舍,訴求讓農地結出糧食,農地要回歸農用,不該淪為論「坪」炒作的對象。

民間團體昨(5日)召開記者會,力挺農舍修法、農地農用。(攝影:陳政邦)
民間團體昨(5日)召開記者會,力挺農舍修法、農地農用。攝影:陳政邦。

修法農地價格跌?  農金局:貸款不受影響

宜蘭縣政府為了落實農地農用,從2月起一連串農舍整頓作為,讓農舍、農地行情崩跌,顯示假農舍情況超乎想像的嚴重,農舍解套似有起色,農委會也趁此機會提《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法,主委陳保基於4月9日立法院答詢時,承諾將於6月底前完成《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的修正,隨即公告實施;想不到卻驚動「高層」關切,攸關農業與糧食安全的修法,內政部、行政院硬生生踩剎車「暫緩」修法。

暫緩修法其來有自,中央社報導國民黨籍立委陳超明以新聞稿表示,多次反映陳情使得行政院秘書長簡太郎決定暫緩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因為一旦修法,原本1甲地原本可賣新台幣1000萬元以上,只剩800、900萬元。

苗栗一處山坡地。
農舍修法衝擊最大的就是投機客,圖為苗栗一處標售的山坡地。攝影:廖靜蕙。

提到修法,不只藍營立委反對,民進黨立委蘇震清以「農地價格崩盤,連帶衝擊農民使用農地貸款」為由反對,卻遭農委會農業金融局打臉,農舍修法衝擊最大的只有投機客

農民身分、農舍轉移對象未規範,假農舍林立

巢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社會住宅推動聯盟3日發出的聲明稿中指出,台灣農地一方面以都市計畫、科學園區、工業區等名目,大面積徵收,鯨吞農地;又因人們城市田園夢慾望,引發中產階級下鄉大量購買農地蓋農舍,蠶食農地,繼而淪為莊園、民宿、營地、餐廳,悖離「農地農用、農舍農用」政策方針。

大量農地遭受破壞,重挫農業生產、影響防洪排水,且造成公共建設無效率投入。這些亂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農舍相關辦法嚴重疏漏所致。

監察院雖予以糾正,然在2013年7月1日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卻仍未碰觸核心問題,致使農舍濫建現象有增無減。問題出於現行辦法對農民身分沒有明確定義,對於拿到建照的農舍移轉承受對象也無明確規範;對於農舍興建與使用缺乏有效管理標準,全數交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認定,有如將燙手山芋丟給地方政府把關,放任地方炒作農地,中央卸責已久。

「2000年農發條例修法、大開農舍濫建之門後,農地已成國土治理的最大破口。」守護宜蘭工作坊李寶蓮表示,農舍議題是全國的問題,也是國土治理的問題,政府必須要有長久的視野,不能因為幾個立委的施壓與反對,讓農地、山坡地這些具保全功能的國土,淪為短期投資的商品,行政院應該拿出決心確保農地農用、農舍農用。

新竹縣竹東田邊,隨處可見「璞玉田1坪8萬」、「芎林田求買家」這類的招牌,即使是在苗栗山坡農牧用地,也隨處可見。在新竹務農8年的農民詹武龍就說,農地不該拿來蓋房子,而是應該生產人類每日所吃的糧食。他帶著年輕人學習種田,但是年輕農民買不起農地,台灣農業不會有未來。

土地有比蓋房子更重要的利益,就是種出糧食。
土地有比蓋房子更重要的利益,就是種出糧食。攝影:廖靜蕙。

農地當建地賣,濫建危及國安全及性命財產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楊志彬秘書長以自己在埔里3年的親身經驗為例,指出南投、宜蘭、美濃、都有嚴重的農舍濫建問題;農舍亂象是全國性問題。

依據農委會農業金融局資料,全國5大農舍濫建嚴重的縣市,包括宜蘭、南投、花蓮、新竹和苗栗。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呂翊齊舉出實際數據,2008年到2014年宜蘭縣總計核發農舍建照4926棟,南投核發3046棟,苗栗核發2423棟,新竹1600多;在花東海岸則超限利用山坡地農牧用地。因此農舍問題不只是農民問題,更是人命關天的國土保安問題。

呂翊齊解釋,近兩年全國農舍違規使用比例高達75.92%。尤其南投與苗栗,都是開發山坡地,正是這次出來施壓立委的所在地,這些立委背後都是建商的勢力。建商購買山坡地農地並切割賣出,不經過環評就直接蓋成私人小木屋。清境農場的民宿,也全部都是農舍。

主婦聯盟基金會秘書長賴曉芬表示,農地是全民的糧倉,唯有優質、完整的農地,才能生產安全的食品。今天台灣農田卻佈滿工廠、餐廳、民宿,政府無法可管。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許秀嬌說,主婦聯盟代表全台灣6萬個家庭主婦與他們的家庭,以及餐桌,沒有農安就沒有食安,他號召全台主婦一起保護台灣農地。

傳統的里山地景,農地和農舍都是為了生產而存在。拍攝地點:苗栗通霄鎮。
傳統的里山地景,農地和農舍皆為了生產而存在。拍攝地點:苗栗通霄鎮。攝影:廖靜蕙。

李寶蓮說,國土治理是政府最重要的職責之一。政府針對不同屬性的土地做出地目編定,讓國家的建設、生產、開發、保育需求取得平衡與發展。「這就是治國。而放任國土失序的行政院長,根本不配治國!」

「農舍濫建不管理,就是助長農地炒作最大的元凶!」巢運團體指出,總統及行政首長為了台灣世世代代的永續經營,必須支持農委會推動《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的修訂,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應堅持立場推動修法,且不應暫緩法制作業。

全國反空污大遊行 公民訴求找回嘉南平原乾淨天空

$
0
0
【全國反空污大遊行系列報導】嘉義、台南場
本報2015年6月6日嘉義訊,特約記者陳怡樺報導

「為什麼又是灰色的天空?什麼時候才有青色天空?親愛的媽媽,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叔叔阿姨誰能夠回答?」由若瑟醫院醫師陳仲勳創作的《青空想望》一曲,迴盪在「空污走 健康來」嘉義遊行集合現場。

6日,全台8縣9市串連發起全國反空污大遊行,嘉義場由嘉義市社區醫療發展協會等團體發起,於嘉義市政府前集結。來自嘉義縣市、台南市新營、雲林地區等地的數百位民眾,及嘉義縣長張花冠、嘉義市長涂醒哲皆與會,和現場數百位大小朋友在「我們要爭一口好空氣」的口號中向前走,一起重新看到陳澄波的天空!

嘉義縣長張花冠(右二)、嘉義市長涂醒哲(左二)皆參與本次遊行,表態將改善空污。攝影:陳怡樺。
嘉義縣長張花冠(右二)、嘉義市長涂醒哲(左二)皆到場表態將改善空污。攝影:陳怡樺。

根據環保署公布的2014年細懸浮微粒(PM2.5)平均濃度,嘉義市平均濃度34.7微克/立方米登上全國之冠;而根據空氣品質監測網顯示,今年冬天嘉義市PM2.5濃度高達「極危險」級。為此,嘉義市也率全台之先正式向空污宣戰!

嘉義市長涂醒哲表示,嘉義市也於今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空污防治委員會,並於全市學校懸掛空污旗,且改採以美國AQI空污標準。

2013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更將把PM2.5列為第一級的致癌物,PM2.5自救會發起人余尚儒指出,細懸浮微粒(PM2.5)是空氣汙染物之一,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與肺腺癌。他強調,台灣於2012年5月雖增訂細懸浮微粒管制標準,但是部分地區的細懸浮微粒不降反升,年均值甚至高達標準值(15微克/立方米)的兩倍(30微克/立方米),台灣人的健康也因此遭受嚴重的威脅,近幾年來,肺腺癌、慢性肺病、氣喘等罹患率更大幅上升。

《青空想望》詞曲創作人陳仲勳說,孩子在無助的時候,往往是向身邊親近的大人求救,在空氣不好呼吸不舒服的時候,孩子也只能向身邊的爸爸媽媽求救,有感於此創作了這首歌。歌詞中寫道,「我不想要灰色的天空,我不想當霾害下的兒童。誰能給我安心長大的權利?」空氣品質日益惡化的現在,大人不為孩子站出來,孩子還能向誰求救呢?

嘉義縣長張花冠(右二)、嘉義市長涂醒哲(左二)皆參與本次遊行,表態將改善空污。攝影:陳怡樺。
全台8縣9市串連發起全國反空污大遊行,嘉義場有數百位民眾與會。攝影:陳怡樺。

重見「玉山積雪」:找回陳澄波的天空

當年嘉義著名畫家陳澄波從嘉義市遠眺玉山作畫而作「玉山積雪」,如今卻因空污,嘉義市民難以領略此景。因此,空污防治委員會委員提出「陳澄波指標」,從玉山能見度,判斷嘉義市當日的空氣品質。

嘉義縣長張花冠(右二)、嘉義市長涂醒哲(左二)皆參與本次遊行,表態將改善空污。攝影:陳怡樺。
空污防治委員會委員提出「陳澄波指標」,從玉山能見度,判斷嘉義市當日的空氣品質。攝影:陳怡樺。

遊行途經嘉義市公明路時,余尚儒請大家停下腳步眺望不遠處的山,現場教大家如何肉眼判斷目前PM2.5的數值。他說,位在群山邊的嘉義市,如果當天的PM2.5是10微克/立方米以下,遠方的山是有層次的;若當天PM2.5超過25微克/立方米,站在市中心的公明路上,遠方則會是霧茫茫一片,完全看不到山。

主婦聯盟合作社嘉義站主委許淑雲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因環境惡化走上街頭,也是第一次在嘉義遊行。這幾年明顯感受到嘉義市的空氣越來越差,以前望向遠方的山,總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山影,現在卻看不見。孩子要出門,她一定會叮囑他記得戴口罩。

談及減少空污問題,政府總建議市民多使用大眾運輸系統,但許淑雲認為,嘉義市區從四面八方移動到市中心摩托車程約10多分鐘可到。她建議市政府,若要嘉義市民多加利用大眾運輸系統,可在嘉義市區內定點設置密集班次的接駁公車。她曾嘗試要在市區內騎自行車,但因嘉義市區的地勢起伏頗大,騎乘不易,尤其到了盛夏,高溫更讓人吃不消。

抗空污  嘉義能,台南為何不能?

「嘉義市可以全面實施美國AQI標準的空品旗,台南市為什麼做不到?」、「嘉義市可以成立跨局處並邀請民團共同成立的空污防治委員會,台南市為什麼不可?」台南市空污防護自救會與綠黨台南支部也同步在台南市政府前,號召上百位市民向政府呼籲,台南的「健康城市」只是虛有其名!

根據環保署數據,2012年至今,中南部地區的空氣品質依舊在年均值30微克/立方米上下;2014年,台南市年均值更高達37.3微克/立方米。

台南市空污防護自救會指出,去年台南市的空污指數只有17天,低於美國AQI標準12微克/立方米的優良空氣品質的標準;換言之,一年有將近350天,台南市民都在空污籠罩的城市中生活。尤其9月中旬至隔年5月上旬,約有200天超過環保署所制訂、較寬鬆之35微克/立方米的標準,連續2年空污排名全台第五名。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呼籲,全體國民要重視台灣日益惡化的空氣污染,更要在明年大選「用選票選擇你要的空氣」!

正視氣候變遷與能源挑戰 北部公民籲節能、加強環境教育

$
0
0
【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系列報導】台北場
本報2015年6月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

每年,全球聯合國代表都會齊聚討論氣候變遷問題,但在溫室氣體減量行動上,卻不輕易做出承諾。為了讓公民的聲音直接在年底巴黎氣候大會(COP21)上呈現,6日,全球同步舉辦「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World Wide Views on Climate and Energy, WWViews)。從日出時間最早的斐濟開始展開,隨著地球轉動,80個國家,106地區,將陸續加入這場全球公民為主角的氣候大會。

本活動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秘書處、丹麥科技委員會、法國公共辯論國家委員會共同主辦。台灣則由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台中市政府以及台南市政府共同主辦。

北中台三地也連線加入這場世界公民高峰會,這是全台首度北中南同步連線的公民審議,共計有300位公民參加,在9小時的充分討論後,傳達台灣公民對氣候議題的想法。

青年代表畢侯威藍拉瓦(中)與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右二)共同揭開台北場序幕。攝影:陳文姿。
青年代表畢侯威藍拉瓦(中)與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右三)等人共同揭開會議序幕。攝影:陳文姿。

柯文哲:節能減碳要有sense,做就對了!

在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環保局長劉銘龍等均出席開幕。計畫主辦人,台大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倫表示,台灣在聯合國氣候會議上一直沒有實際發聲管道,藉此會議不僅彙集民眾對能源氣候變遷的觀點,更讓台灣民間聲音能傳達到聯合國。在全球聲音中,台灣民眾沒有缺席。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會議結束前來到現場,聽完公民政策意見後,他重提「要規定台北市政府,28度才能開冷氣」。他認為許多人在夏天穿西裝打領帶開冷氣,卻聲稱要節能減碳。柯P說,節能減碳就是要有sense,剩下的就是 Just do it (做就對了).

柯P補充,來台北市府穿短袖短褲都可以。政策方面,台北市將法規鼓勵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田園城市與滯洪池等計畫也都在持續進行中。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節能減碳,做就對了。攝影:陳文姿。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節能減碳,做就對了。攝影:陳文姿。

不只是投票  公民審議匯聚理性的討論與聲音

為擴大參與,減少民眾交通往返的碳足跡,全台公民就近分別加入台北市政府、台中市政府以及台南文化創意園區3個現場,其中台北106位、台中100位、台南94位,最遠來自金門。職業從學生、上班族、期貨公司職員及臨時演員,同時也有原住民族代表參加。這次大會特別爭取全球主辦單位同意,將參與年紀門檻降至16歲,以凸顯新世代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更加嚴峻的影響。

主辦單位從近千民報名者中選出300位幸運代表。抽選的標準考量年齡、性別與教育程度等因素,以符合台灣人口特性,在會場中充分呈現多元看法,不偏頗特定族群。

台北場公民討論中。攝影:陳文姿。
台北場公民討論中。攝影:陳文姿。

9小時的審議馬拉松,共包含5大議題共19道題目。內容涵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式、國際協商與承諾、各國責任與分擔與減緩氣候變遷的協定等。內容不僅具挑戰性,並密切連結年底氣候大會COP21的議題,展現COP21主辦國法國積極把公民的聲音帶入氣候大會的決心。

林子倫認為這場公民審議對台灣有另一層意義。台灣有許多迫切議題,例如12年國教、健保改革等民眾關切的議題,都可以透過這樣審議機制來討論。他補充說明,公民參與不是只有投票或是民調,平時就應關心公共事務,在充分的背景資訊下進行討論與審議,如此得到的結論會比較成熟與理性。

原青:氣候變遷、能源未轉型衝擊部落

參與討論的韓英師來自基隆,58歲的他表示,雖然平日就關心氣候議題,但重點多侷限在台灣本地,參加此會議讓他對國際觀點有進一步的認識。高二的蔡同學剛滿16歲,因父親非常關心氣候變遷,又知道大會很希望聽到年輕人的意見,因此在父親的鼓勵下前來參加。一天的討論下來,收穫良多。

泰雅族與阿美族的畢侯威藍拉瓦說這個題目看似跟原住民沒有關係,但其實原住民身受氣候變遷之害。政府允許企業在原住民地區設立工廠、礦場,並且計畫將核廢料放在部落領域,他問,為什麼用電大都在都會區,但直接承受極端氣候災難的卻是原住民部落?他認為,並不是政府的公權力說人民該做什麼,人民就只能遵從。

正視挑戰  北部公民要節能、發展再生能源

公民發表對台灣氣候變遷政策的建議。攝影:陳文姿。
公民發表對台灣氣候變遷政策的建議。攝影:陳文姿。

世界公民高峰會的網站也提供查詢全球最新討論結果。以台北場為例,8成公民認為聯合國自1992年起所簽訂的氣候決議相當不足。55%的公民認為應該停止開採化石燃料。

除了配合全球審議,大會特別增加在地政策單元,讓現場民眾提出對本地氣候政策的建議。台北場在經過公民討論及投票後,提出幾點意見:

一、改進環境資源立法程序,制訂明確法律,鼓勵創新與再生能源。

二、學校、社會跟職場,都應加強環境教育。

三、改變能源結構,減少能源浪費,鼓勵電業自由化、降低對化石能源的補貼。

副市長鄧家基表示,台北市將以民生跟服務業用電降低2%當作年度節能目標,未來將聚焦在全民參與,帶起風潮。他認為今天的會議,讓公民從參與,跨入意見發聲,甚至扮演壓力團體的角色,讓不作為的產業企業甚至政府,都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註:至截稿為止,全球80個國家所有場次尚未結束。

中部公民盼減碳、除空污 林佳龍:4年內減4成生煤用量

$
0
0
【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系列報導】台中場
本報2015年6月6日台中訊,鄒敏惠報導

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秘書處籌畫「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World Wide Views on Climate and Energy, WWViews),6日自亞太地區起跑,由斐濟、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同步揭開序幕,在結束將近9小時的馬拉松式腦力激盪後,交由歐陸、美西等地接棒。

因應氣候變遷  中部公民聚焦空污、減碳

台灣由北中南三地分頭辦理,中部場次於台中市政府舉行,近百位來自雲林、彰化、南投的民眾不畏上午的雨勢,抵達現場為台灣的氣候將來發聲。從中部場討論結果可看出,民眾十分關注空污及如何減碳,期待能朝永續城市、以媒體推動公共環境意識的方向努力。

台中女中學生蘇薏貞表示,對紀錄片《穹頂之下》印象特別深刻。「凡是重度汙染、不宜外出的天氣,柴靜便必須把女兒關在家裡,等於剝奪了基本的生活權利。」蘇蕙貞強調,中部的空氣汙染問題也已危及下一代,需要更多人重視。

擔任主持人的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楊志彬表示,期待藉由這場會議,民眾能回應國際提出的氣候變遷選擇題目,並達成具體結論,主辦單位也將在會議結束後,立即把結論送達UNFCCC秘書處,以期在年底的巴黎會議上,達到刺激政治影響力的效果。

台中女中學生蘇薏貞,指出中部民眾面臨的環境困境。攝影:鄒敏惠。
台中女中學生蘇薏貞,指出中部民眾面臨的環境困境。攝影:鄒敏惠。

氣候變遷就是生活!  BRT、護樹成熱議話題

「請問您有多關心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氣候變遷問題,到底有多急迫?面對問題意識,現場有來自雲林的民眾認為是「非常急迫」。雲林台西鄉位於台塑六輕下風處,當地居民健康日益惡化,幾乎成為「癌症村」,對於氣候變遷實質危害的感受度破表。

後續討論議題進入最生活化的層面,例如「減碳可以怎麼做?」、「如何減碳最有效?」台中市民獨有的大眾運輸8公里免費政策,以及大眾運輸BRT公車,立即成為現場熱烈討論的題目。但有民眾認為,BRT公車的站點設址不理想,因車站出入口與斑馬線有一定距離,民眾對於大眾運輸便利性的感受上打了折扣。

至於從北部紅到中南部的Ubike,民眾認為值得鼓勵,但也有民眾覺得,儘管立意良善,Ubike的減碳效果仍然有限,因其維護作業是由卡車載運,無形中增加了碳足跡。

另一方面,樹木是眾所周知的減碳功臣。但難道有植樹節就夠了嗎?現場有高中生直言,「種樹有點慢」。相較於砍樹再種樹,民眾認為護樹是更好的減碳選擇,也認為必須推廣環境教育,提升公民意識,加強監督政府的力量。

對於近幾年廣受矚目的護樹爭議,中部民眾不免提到市長林佳龍,指出其於今年植樹節喊出「8年內種下100萬顆樹」的承諾,近幾個月卻為台積電中科擴廠案,大砍樹萬株原始樹木,不只嚴重影響空氣品質和居民健康,更與國際減碳趨勢反其道而行。

公民熱烈討論。攝影:鄒敏惠。
公民熱烈討論。攝影:鄒敏惠。
海報上記錄了參與者對討論議題的想法。攝影:鄒敏惠。
海報上記錄了參與者對討論議題的想法。攝影:鄒敏惠。

台中火電如何減碳?  林佳龍:4年內減4成生煤用量

儘管會議討論是以全球減碳策略為主,大會最後也安排特殊時段,民眾可針對地區性有待改善的項目,透過討論與投票提出政策建議,呈交給市府單位。

其中,碳足跡標示、里程獎勵制度、永續城市、以媒體推動公共環境意識,都是中部地區民眾投票選出的重要政策建議。市長林佳龍也來到現場,逐一檢視各組提案成果。

林佳龍表示,台中市正著手進行氣候變遷相關行動綱領,以列出具體政策為目標努力。攝影:鄒敏惠。
林佳龍表示,台中市正著手進行氣候變遷相關行動綱領,以列出具體政策為目標努力。攝影:鄒敏惠。

針對民眾的期待,林佳龍回應,要先具有法律效力才能落實。不論碳足跡或食衣住行各方面,林佳龍表示,台中市正著手進行氣候變遷相關行動綱領,以列出具體政策為目標努力。

至於台中市的「驕傲」──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林佳龍也說,目前正在跟台電協調,希望未來4年能減少4成生煤用量,透過發許可證的方式,鼓勵台電投資設備、提高燃煤品質,或是改燒天然氣。

林佳龍最後再度強調,8年內種1百萬棵樹「不是不可能」,也鼓勵民間廣植樹木,綠化台中城。

氣候變遷公民發聲 台南要再生能源、復興農業

$
0
0
【2015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系列報導】台南場
本報2015年6月6日台南訊,特約記者王振益報導

氣候變遷已是不可否認的現實,但台灣各地民眾對此議題又有什麼看法?6日上午,台灣北、中、南三地與106個國家同步進行「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台南場於台南市政府舉辦,約有百位公民與會。

南部場民眾給在地政府能做的行動建議,是希望能發展太陽光電、推動海綿城市及產業轉型、復興農業。台南市長賴清德回應公民訴求時表示,除了保有台南古都文化,將以「低碳城市」打造新文明。除了低碳城市自治條例,也進行台南市的「碳盤查」,以及低碳示範社區;針對復興農業,市政府將推動「新農人」政策,朝零休耕目標前進。

城市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公民以海報展示分組討論的建議。攝影:王振益。
城市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公民以海報展示分組討論的建議。攝影:王振益。

全球脈絡、在地議題  5大主題同步掌握  

台南市副市長顏純左表示,氣候變遷很可能造成瘟疫疾病,死亡規模與戰爭相當,也可能使得生物大滅絕再度發生。家齊女中青年代表憂心指出,以往氣候變遷會議,許多國家仍然只願意簽署自願性減碳目標,遠低於京都議定書的目標,恐難以達成減緩全球暖化的目的。

會議主軸分5階段,依序討論5大主題:應對氣候變遷的重要性、應對氣候變遷的方式、聯合國氣候協商與各國承諾、公平性與各國責任的分擔、立下並信守減緩氣候變遷的承諾。

北中南三地同時轉播現場討論狀況。攝影:王振益。
北中南三地同時轉播現場討論狀況。攝影:王振益。

每一主題分別有影片介紹,討論與問卷投票的程序。主辦單位將會議手冊5個討論主題的長篇文字製作說明影片。每階段會議投票結果即時統計上傳官方網站,做成視覺化呈現的資料,可看到各國針對問卷的投票結果比較,透過網路資訊化迅速把每場會議結果讓全球人民觀看,是一大突破。

此次WWViews會議較上次2009年在台灣舉辦的會議不同的是,由台北、台中、台南三區同步進行及轉播,能夠及時看到其他場次狀況。台南場主持人呂家華不時請導播切換三畫面,讓3區都能看到各地開場,以及各地會議結論與市長回應。會場也有與韓國、日本連線,看到世界其他地方討論的畫面。

此次參與的公民踴躍,大學退休講師王迪新甚至自製簡報看板,分享其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將和國外購油的經費轉而發展綠色發電的想法。

公民自製簡報推廣解決全球暖化辦法。攝影:王振益。氣候與能源世界公民高峰會台南場討論實況。攝影:王振益。
公民自製簡報推廣解決全球暖化辦法。攝影:王振益。現場討論實況。攝影:王振益。

賴清德:低碳城市打造古都新文明、復興農業零休耕

主辦單位也安排公民政策建議與討論的時段,讓公民能針對台灣北中南區地方政府,應該優先面對的能源與氣候問題或行動,每組以海報型式呈現80字以內的文字,這樣的設計讓公民能體會到,聯合國會議代表如何完成各國都能接受的會議結論。

台南場的會議結論為:發展如太陽能的再生能源,推動海綿城市來讓雨水能充分利用,及產業轉型,復興農業。

賴清德回應前三名組別的建議,提到台南除了文化古都的舊有文化,將以「低碳城市」打造新文明,除了低碳城市自治條例,也進行台南市的碳盤查,以及低碳示範社區。針對復興農業,市政府將推動「新農人」政策,朝零休耕目標前進。

台南市長賴清德到場回應公民提出的訴求。攝影:王振益。
台南市長賴清德到場回應公民提出的訴求。攝影:王振益。

值得注意的是,主辦單位會後也統計參與公民的交通方式,再另外購買碳權來達成會議碳中和的目標,讓參與者親身實踐減碳行動。

606高雄大遊行 「拒當環境災民」反小港沿海石化業擴廠

$
0
0
【全國反空污大遊行系列報導】高雄場
本報2015年6月7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全台反空污行動在6月6日同步舉行,高雄長期發展石化和重工業帶來空污和公安問題,讓高雄市民一起走上街頭。由小港區沿海6里、要健康婆婆媽媽團等團體舉辦的「我要安全居住環境」大遊行,現場聚集了在地居民和環保團體等數百位民眾,從台17線與南星路口出發,一路走到中油大林廠,要將陳情書交給小港區所有的污染產業,並要求政府「調查旗山斷層、移走油槽石化管線」。

遊行隊伍走向大林蒲中油煉油廠大門口。攝影:李育琴。
遊行隊伍走向大林蒲中油煉油廠大門口。攝影:李育琴。

40年來,小港區沿海6里居民在周遭重工業工廠林立下,飽受空污危害,如今外海填海造陸工程不間斷、工業區石化廠還要擴建。日前又有調查指出此處極可能是旗山斷層所在,為眾多地下石化管線和油槽添增爆炸風險。

為此,沿海6里民眾在遊行前的記者會上怒吼,「我要生存!給我安全居住環境!」呼籲高雄市政府正視此問題。

高雄的環保團體也從各地來到港參與反空污行動,包括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綠黨、美濃愛鄉協進會、荒野保護協會、主婦聯盟綠主張合作社、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高雄好空氣自救會、反國7自救會、島國前進等。此外,立委林國正和部份民代也出席遊行。

鳳興里里長:污染嚴重,政府不顧2萬居民居住正義

鳳興里里長洪富賢頭戴自製的煤灰、礦砂造型帽,象徵中鋼露天堆放污染物,造成大林蒲的空污揮之不去。他不滿40年來石化和重工業設立在此,創造了台灣經濟,但政府卻不重視這裡的居住環境,不在乎居民的居住正義。

鳳興里里長洪富賢裝扮成污染產業中鋼。攝影:李育琴。
鳳興里里長洪富賢裝扮成污染產業中鋼。攝影:李育琴。

「PM2.5這麼嚴重,但工業區的健康風險評估都沒測,」他憤慨地說,這裡有將近500家工廠,把沿海6里圍了起來,為什麼政府還要開發新工廠和自由貿易港區,完全不顧居民的生存權?「這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對沿海6里居民的藐視。」他說大林蒲人已經不想再忍了,因此一早就有許多居民騎著車集合,自發性來參加遊行。

遊行出發地點南星路和台17線交會口,就是經濟部地調所報告中指出可能是旗山斷層的位置。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發言人陳椒華表示,這裡住了2萬多人,但是地底下都是石油管線和油槽,隨時有爆炸危險。儘管立委已要求經濟部進行調查,但她認為腳步太慢了,擔憂隨時可能發生地震,帶來災害。

美濃愛鄉:石化擴廠與民爭水、搶農地

美濃愛鄉協進會表示石化擴廠與民搶水爭地。攝影:李育琴。
美濃愛鄉協進會表示石化擴廠與民搶水爭地。攝影:李育琴。

遊行前,各環團也發表支持大林蒲居民反石化污染的訴求,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怒斥高雄市政府花費150億元發展亞洲新灣區,但相隔數公里外的大林蒲和鳳鼻頭卻得不到市府關注。

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長劉孝伸也站出來說,美濃雖然在高雄的內山,看似好山好水,但每到冬天,臨海和大社工業區污染物隨季風吹進美濃,造成臭氧污染嚴重,天空永遠灰濛濛。

此外,劉孝伸質疑高雄市政府在氣爆後不思產業轉型,為了讓石化業擴廠,仍向水利署提出2030年需要40萬噸的水來支應,造成工業與人民搶水,再順勢犧牲旗美地區農地來興建高屏大湖。因此,「美濃人也反對高污染、高耗水的石化業繼續擴廠。」

遷村換石化專區?高督盟:市府應傾聽民意,先改善污染產業

而隊伍中不乏世居小港沿海的年長者,住在大林蒲60多年的高雄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黃義英說,以前小港沿海有各種魚可捕,政府徵收土地後,污染也跟著進來,現在遊艇專區正在填海造陸,未來大林蒲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加險惡。

幾乎被工業區包圍的大林蒲、鳳鼻頭居民,面對政府漠視居民生活環境,也掀起了遷村討論。根據市政府民調,有7成民眾贊成遷村;部份民眾甚至表示,歡迎石化專區進到大林蒲,換取居民遷村。

參加遊行的72歲吳阿嬤卻希望能繼續住在大林蒲,她說,「在這裡已經住得很習慣了,還是希望政府把污染處裡好,讓我們能繼續生活,如果大家都要遷村,那也沒辦法,就請政府把我們安置好。」

去年81氣爆後,經濟部拋出在南星計畫區設置石化專區的構想,高雄市長陳菊日前在議會表示,「要設石化專區,先談大林蒲遷村」。

不過,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理事長陳銘彬說,遷村牽涉的經費太過龐大,中央政府和高雄市政府都不敢碰,過去紅毛港遷村歷經了40多年,但最後居民離開了原來的生活環境,過得並不好。

「就算要遷村,難道大林蒲、鳳鼻頭的居民必須繼續忍受污染幾十年嗎?」陳銘彬說,高雄市政府應傾聽民眾的聲音,不要再把污染工業帶進來,並且要嚴格要求業者的污染管控,此外,應加速產業升級,讓高污染低利潤的石化業轉型為高質化的石化產業。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向中油大林廠丟紙球。攝影:李育琴。
要健康婆婆媽媽團向中油大林廠丟紙球。攝影:李育琴。

遊行隊伍最後抵達大林蒲中油煉油廠大門,群眾演出「要中油享用污染大餐」行動劇,將代表污染物的紙球丟進中油大林廠大門,抗議中油煉油賺錢卻要民眾賠上健康。但是拿出的陳情書並無人接下,徒留一地寫著pm2.5、戴奧辛、重金屬、VOCs的污染物。

《海豚時鐘》12點鐘方向,熱帶斑海豚躍出水面

$
0
0
作者:童心園
《海豚時鐘》封面。(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海豚時鐘》封面。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在台灣的東海岸,有一個長年致力於鯨豚與海洋保育研究的組織「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他們深深著迷的海洋,黑潮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努力將海上的故事,化為一本本圖文並茂的繪本刊物。《海豚時鐘》就是其中之一本作品。《海豚時鐘》的故事主角,是熱愛鯨豚的解說員方方。每晚,方方總是做著關於鯨豚的夢,等到天一亮,方方就騎著車到花蓮港,搭著賞鯨船「小多多」繞過港口的紅燈塔,和遊客們一起尋找鯨豚的蹤跡。

「時鐘」在陸地上是關於時間的,但來到海上,它也指涉方位。「7點鐘方向,陸地上的人們起床…9點鐘方向,大山腳下,奇萊鼻峽角的白色燈塔顯得很渺小…」透過文字和配圖,作者帶著我們遠離陸地,從海上回望。

「12點鐘方向……熱帶斑斑高高跳出水面,一個完美的弧形。」在廣闊無垠的海面,最令人振奮的高潮,莫過於這一刻了!所有人奔到船舷,追隨鯨豚的背鰭,目不轉睛地看著牠們靈動的姿態:牠們或追著船邊的浪花競速,或躍出水面旋轉,或在水中上演搶親戲碼。運氣好的時候,會看見海豚媽媽身邊,跟著小一號的寶寶,形影不離。

但,大海總是說不準的。「不是每一趟船班都可以開開心心遇見可愛的鯨豚。有時候,小多多來了、大多多來了,還有其他的船都到海上來了,所有的人睜大眼睛拼命找,可是鯨豚通通不在家…」找不到鯨豚的未知空檔,不妨看看海的顏色被潮界線,劃成一層一層的;看陸地上,午後的雲開始在海岸山脈聚攏。偶爾,雖然找不到鯨豚,但會有雨傘旗魚,張著繽紛的背鰭在船舷張望,或者是閃亮修長的水針,溜溜地游過……

《海豚時鐘》內頁。03:00 肚子餓的飛旋等著和方方憶起去覓食,魚群因為月亮的召喚,紛紛往海水表層聚集,飛旋迫不急待開始追著魚群跑。圖片來源:黑潮文教基金會

並非所有的鯨豚都自由。「3點鐘方向,海洋公園裡的瓶鼻也想飛上天空變成白雲,這樣,牠們就可以回到大海的家,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畫面裡,海洋公園的瓶鼻海豚,正對著半圓形的觀眾席演出,而遠方,小多多正駛過遼闊的太平洋。

終於,「接近黃昏的時刻,就在前方,敲鑼打鼓般的水花叢裡,有一大群弗氏海豚等候已經來回奔波一整天的小多多。…」方方回家了,滿足地數著相機裡一張張來自大海的禮物。接近夢鄉的時刻,方方又數著「一隻海豚、兩隻海豚……」

那我把門打開 讓海豚出去

《海豚時鐘》文字口吻看似安靜的喃喃,在帶領小朋友閱讀時,需要更口語、活潑的述說技巧,但是每當我打開繪本,念給家中3、4歲的侄兒、姪女聽時,他們總是能夠跟著畫面,想像海的樣子、鯨豚的樣子。講到海豚被海洋公園關起來那一頁,當時3歲的姪女,曾經用有限的言語表達:「那我把門打開,讓海豚出去。」記得說到「出去」二字的時候,她的雙眼發亮,伸出手在半空中,比劃了一個自由奔躍的圓弧。

本書的出版單位──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長期與賞鯨公司合作,在船上擔任解說員並進行鯨豚的觀察紀錄,藉此能夠獲得更多親近海洋的機會。夥伴在進行《海豚時鐘》的規劃創作時,希望能夠以解說員的生活為藍本,述說對鯨豚與海洋的喜愛與情感。書中的人物、場景、船隻的模樣都相當寫實,設定的讀者,也以成人為主,希望更多人能夠親近、認識鯨豚。

台灣的東海岸,有非常豐富的鯨豚資源。尤其在花蓮外海,根據周蓮香教授的調查,花蓮海域的出海航次,鯨豚發現率高達90%。海洋作家廖鴻基曾說過:「船隻跨越一道色澤分明的潮水交界線,似從舊領域進入一個新世界,彷彿通過一道閘門,來到一個不可探究、不可預期的領域。」下次,當我們被陸地上的時間逼迫得疲累而不可開交時,不妨來到花蓮港,跟著小多多,尋找海上那抹美好又靈動的背鰭吧!


燃燒天空的火紅花:刺桐

$
0
0
作者:陳秀竹(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一樹火紅的刺桐花。攝影:陳秀竹

金門國家公園中山林行政中心大門前,有一株刺桐樹,每年吸引許多遊客造訪,大家總圍著刺桐樹駐足觀賞,品評分享,臉上漾著開心的笑容,大部分遊客都說怎麼長得這樣好?圓圓滿滿,樹型那般獲得大眾的喜愛,而在這裡上班的同仁,也是喜愛有加,都覺得好幸福!

我記得這樹是和管理處的辦公大樓落成啟用時,同時種下的,它的母株是從金門有名的「山后民俗文化村」那裡的老刺桐樹剪了兩個分枝一起種下,此後在同仁的關心與照顧下,成長、茁壯,一直以來總受到大家的關愛,因為它四季不同的風貌,十分吸引大家的目光。

有一年有斑鳩居然也看上眼,就在樹上築起巢來,同仁路過就看到鳥媽媽端坐在枝椏間認真的孵蛋,其實還有不同的鳥會選擇在這裡築巢,只是常常要等葉子掉光了,我們才會發現原來有鳥媽媽在這裡養育了鳥寶寶,鳥媽媽的智慧真讓人佩服!

鳥兒趁著春暖花開哺育幼雛。攝影:陳秀竹

有一年台灣的刺桐樹都遭到外來種「釉小蜂」的攻擊,晚了一、二年病毒也傳到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特別邀請專業的人員來指導,因為這裡遊客、洽公的人員及辦公的人員多,加上國家公園以保育為主,因此很注意不隨意用藥。經過指導,每天清晨噴水把蟲卵驅除,這樣持續的進行,果然看見成效,中間僅一、二年未見開花,接著刺桐美麗的鮮紅花朵再現,獲得遊客的掌聲與肯定。

每年約5月刺桐樹就綻放火紅的花朵,是先開花,再長綠葉,秋冬綠葉掉光,有一種滄桑之美。仲夏花開之後,總吸引著不同的鳥、蜂與蝶,在陽光裡刺桐樹熱鬧了起來,花一朵朵綻放,鳥一隻隻飛來或成群飛來,更多的是蜜蜂、蝶和蛾總是被吸引前來採花粉、花蜜,在陽光裡我帶著相機捕捉豐富的自然生態,多麼美好的時光!

最近我把刺桐花美麗、迷人的照片po在FB上,喜歡繪畫的朋友留言說刺桐有刺,鳥兒敢去嗎?我趕緊再前往仔細觀察,發現刺桐是樹幹及老枝上,長滿瘤狀銳刺,因而樹名才叫「刺桐」,站在樹下用心觀察,原來細的枝未見刺,開花的枝上也沒有,真的是老樹及樹幹上才長滿瘤刺,只見綠繡眼、白頭翁輕盈的跳躍著,一點無視刺桐的瘤刺,朋友開心的說那以後畫圖可以把鳥也畫上去,一幅花鳥圖相信會迷倒許多人。

綠繡眼在花間跳盪。攝影:陳秀竹

刺桐樹是一種四季變化的植物,每年5月看著它開滿火紅艷麗的花,枝上一串串的花苞每天開一朵給大家欣賞,花期大約2~3週,而且邊開花邊長綠葉,鮮紅與嫩綠,在夏天的艷陽中,展現特別迷人的風情,微微的5月風,吹動著枝椏,樹影舖滿一地,陽光夾著樹影讓遊客欣賞不同的風光,在時序的變化中,刺桐也讓大家驚艷不已!每天都展現不一樣的生命旅程,分享它的美麗與生命力。

天空中出奇的藍,流雲輕移,刺桐火紅的花與藍、白相映,出奇的美,美得動人心魄!心動不如行動,邀大家來刺桐樹下感動,要不然就預約明年的仲夏,金門中山林賞刺桐之美。

張口吐蚊的夜鷹?「蚊母鳥」誤會大了!

$
0
0
作者:江某

如果聽過希臘音樂家雅尼Yanni所作的一首優美又充滿中國古典音樂情調的《夜鶯》,再聽韓德爾的《杜鵑與夜鶯》,用管風琴生動又有趣的模仿著杜鵑與夜鶯的叫聲,總教人興味盎然。而近年來,總有人誤以為在中南部被控訴噪音擾人的夜鷹就是夜鶯。

就好像馬勒《少年的魔號》之「高度理解的讚美」中杜鵑與夜鶯的比賽歌唱。杜鵑單調的布穀、布穀鳴叫與聲音悅耳動聽的夜鶯,在馬勒歌詞中因杜鵑的狡猾請驢子當裁判,聲稱驢子有著大耳朵能聽得更仔細,結果音痴的驢子最後卻把優勝判給了杜鵑。這如同將夜鷹比作夜鶯一樣地,大概會令夜鶯忿而提出抗議吧!

台灣夜鷹、蚊母鳥。攝影:張瑞麟

許多人會誤以為夜鷹就是夜鶯,緣於其音同吧!夜鶯nightingale為歌鴝屬的一種鳥類。與其他鳥類不同,是少有的在夜間鳴唱的鳥類,其聲甜美婉轉,故俗名夜歌鴝。而夜鷹nightjars為夜鷹科鳥類,同樣在夜晚鳴叫,但其單音節的「追~追~」叫聲,彷彿初學弦樂器的稚童,用力扯著弦所發出的單調音節,在靜謐空靈的夜晚,忽起忽落的起伏著,睡意也就在寤寐間擺蕩。

之前在借宿的台中朋友家,終於領教了夜鷹失眠曲的滋味。但不知傳唱69年之久的「夜來香」歌詞中「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悽愴」,其中悽愴的夜鶯啼聲是否就是夜鷹呢?若是,那麼歌詞中另一段「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這夜鶯歌唱」,會是夜鷹嗎?以民國32年上海的時空背景,也許詞曲創作者黎錦光只是套用一般熟知的夜鶯而已吧。

夜鷹古名為「蚊母」。一般認為夜鷹的名稱源自於日本的「よだか」直譯為夜鷹沿用至今。蚊母之名乃因此鳥出沒於夜間,常張著大口捕食飛行中的蟲類,古人於夜裡昏暗的光線下誤以為其張口而蚊出,每作一聲,則蚊子群出其口,故名蚊母。唐代李肇記述曰:「江東有蚊母,亦謂吐蚊鳥,夏則夜鳴,吐蚊於叢草間。」

夜鷹羽毛黃褐色交雜有極佳的隱蔽色,眼大、呈紅寶石般光輝,白天常閉眼,腳短無力,難以行走,因其羽翼長而尖,於夜間展翅飛行時如鷹,其嘴短且嘴裂闊,口腔巨大,常被形容為外形醜陋,啼聲擾人,真是不討人喜歡的鳥類,但也因此不會被人類捕捉,,逃過一輩子在鳥籠裡度過的命運,這該是牠最慶幸的事了。

日本早期作家宮澤賢治寫過一篇感人的《夜鷹の星》:夜鷹其實是一種非常醜陋的鳥類。臉就像是被味噌給糊上去般,到處斑斑點點。凸出的鳥嘴呢,則是又扁又寬,幾乎要裂到耳朵邊。至於腳呢,簡直就像老人般的舉步蹣跚,笨重的連一步也踏不出去。雖是蜂鳥與翠鳥的哥哥,其醜陋的樣子卻常被其他鳥類欺負,又被老鷹強迫要改名,即使向太陽星星許願也不被理會。只有每晚不停在夜空中飛翔,牠常常覺得自己很醜且很自卑,也為了吃很多蟲而難過,漸漸地牠對生存產生了絕望,後來他選擇變成一顆星星,但是沒有錢和地位是被星星所瞧不起的,所以牠很努力很努力的飛,終於燃燒了自己變成了一顆星。真是可憐的童話故事呀!

唐‧本草拾遺曰:蚊母,此鳥大如,黑色。生南方池澤茹藘中,江東亦多,其聲如人嘔吐,每吐出蚊一二升,夫蚊乃惡水中蟲,羽化所生。而江東有蚊母鳥,塞北有蚊母樹,嶺南有蚊母草,此三物異類而同功也。

蚊母樹的蟲癭。圖片來源:江某
母草、毛蟲婆婆納、仙桃草。圖片來源:江某

台灣也有這3種生物,被稱作蚊母的台灣夜鷹為普遍的留鳥;蚊母樹為金縷梅科植物,台灣分布於恆春及蘭嶼,為稀有喬木。蚊母樹其名由來,傳說為其葉子容易受某類昆蟲寄生產卵而形成「蟲癭」,當蟲癭裡的幼蟲羽化後飛出時,恰巧被人發現,誤認為此樹會招來蚊子,因而稱為蚊母樹。

而蚊母草為玄參科婆婆納屬的草本植物,台灣稱為「毛蟲婆婆納」。因此種植物的子房往往被蟲寄生形成蟲癭而腫大,名稱由來與蚊母樹同。其果桃形,又名仙桃草。常生於平野、稻田等水濕處,四處可見。「婆婆納」舊名破破衲,為救荒植物。明‧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中記載:破破衲。不堪補。寒且饑,聊作脯;飽暖時,不忘汝。救饑:臘月便生,正二月采,熟食。三月老不堪食。

古時此類野菜名稱頗多怪名,如:清‧袁枚著的《隨園食單》中的〈野菜譜〉就一堆怪名字:菜譜〉就一堆怪名字:四明有雪里紅,雪深諸菜凍損,此獨青。又有破破衲、抓抓兒、絲蕎蕎、板蕎蕎、豬殃殃、油灼灼、看麥娘、燕子不來香、燈蛾兒、天藕兒、狗腳跡、貓耳朵、雁腸子、老鸛筋諸菜名。這些怪野菜名,若能探究出來源因由,將會是很有趣的典故呢! 

在過去的時代,人們雖然缺乏科學的驗證基礎,很多名字是在共同生活底層的經驗裡蘊釀而成,那裡面有許多的故事或共通的記憶。那些還藏在人們心裡的名字,在未被科學定義以前,也許具有一種浪漫的畫面或帶點矇矓的煙塵與香芬,也許那樣的漂浮不定,才存在著生命的想像空間與真正被呼喚的意義。

命名就像一場結婚儀式,戀愛總是在命名還來不及發生的時刻。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自然系麻豆

$
0
0
作者:李鍾旻

※ 本文節錄自《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作者李鍾旻是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碩士,曾任「科學月刊」主編、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編輯。常年從事生態觀察與科普寫作,也是環境資訊中心生物簡介專欄長期合作的作者,這次將多年的觀察紀錄累積成書,環資小編們也感到與有榮焉呢。

前看、側看、俯看,怎麼眼珠老是對著鏡頭?攝影:李鍾旻。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倒三角形的頭、一對看似不好惹的鐮刀手,這肯定是大多數人對螳螂的印象。螳螂是兇猛的殺手,天生肉食性,常埋伏在植物叢間,每當鎖定獵物,便會迅速的伸出那對特化的鐮刀狀前足,捕捉目標。

看看螳螂的身體,無時無刻不高舉著前足,再加上站立的姿態,以及能夠靈活轉動的頭,以外形而言,在節肢動物中,似乎沒有比螳螂更加「擬人化」的生物了。

若對著螳螂拍照,事後端詳起照片,你可能會發現,無論是從各種角度拍攝,螳螂那張三角臉,「眼珠」似乎總是不偏不倚的對著鏡頭!莫非牠是天生的模特兒,懂得拍照時要注視鏡頭?

你在看我嗎?

螳螂的一對複眼,是由無數六角形的小眼所組成。複眼中的那粒小黑點,往往看似對著眼前的你,貌似人類的瞳孔一般,讓人誤以為牠正轉動著眼珠,你走到哪就牠就瞪到哪。

寬腹螳螂成蟲。攝影:李鍾旻。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其實,相機所拍到的螳螂眼中的「黑點」,其實是我們視線方向中,那些小眼底部細胞內的黑色色素。由於有上萬個小眼,於是我們無論從哪個方向瞧,都看得到、拍得到特定區域的色素(黑點),也就形成「對方」似乎都正好也都盯著自己的目光、朝自己看的錯覺。而螳螂雖有著廣闊的視野範圍,頭部並且可大幅度旋轉,但眼睛的構造其實是不能轉動的。這看來好像轉來轉去的黑點,被稱作「偽瞳孔」;而這種現象在螳螂、一些甲殼類中特別明顯。

螳螂的複眼還有一項特性,每當夜晚或者光線較暗時,會轉變為深色。白天與身體顏色相同的眼,到了晚上則幾乎呈黑色,彷彿是戴起了一副墨鏡。其實,這是由於複眼中的色素,集中到了眼的最外層,這樣的現象有利於一些夜行性昆蟲在黑暗中的視力,也就是為了在晚上也能夠看清楚四周,便於生存與覓食。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_書封。天下文化提供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

作 者:李鍾旻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5/20
ISBN:9789863207160

大多數生活於都會環境的人們,可能除了蝴蝶、甲蟲等明星昆蟲物種之外,往往對許多生活於周遭的常見昆蟲視而不見。本書是第一本以台灣都會環境為出發點的昆蟲專書,專門介紹都會居住環境中的常見或特殊昆蟲,這些出現在都市裡、居所旁,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昆蟲鄰居,就是本書最重要的主角。

認識我們的昆蟲鄰居,學習在都會環境中親近昆蟲,享受觀察自然的樂趣。平易近人的昆蟲題材,以及淺顯易懂的科普寫作,本書不僅是中小學生的優異自然課外讀物,也可做為一般喜愛昆蟲生態者的入門參考書籍。

※ 本文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

中國環保人士遭構陷 支持者列席旁聽促公正

$
0
0
中國環境調查系列報導之二
本報2015年6月8日浙江訊,特約記者林吉洋報導

※ 環資特約記者林吉洋前往中國進行獨立調查,將為讀者帶來一系列台商在中國的環境表現、中國草根環保行動以及中國農村社造案例的相關報導,敬請期待。

6月3號,湖南衡陽,湖南岳陽,浙江東陽,同時開審與志願者被構陷、被陷害有關的案件。中國似乎正進入環保志願者遭遇構陷高峰期。此時,斑海豹保護志願者不禁想起:2013年10月,遼寧盤錦斑海豹保護協會會長田繼光,被誣以敲詐勒索和職務侵佔,入獄至今…

──環保記者、「自然大學」發起人馮永鋒於6月5號環境日微博留言

2015年6月3日,世界環境日6月5日的前夕,3起有關環境污染案件、環保志願者被控訴污衊、敲詐勒索等案,在環境日來臨前夕,高度意外地同時於6月3日開庭審理,這幾件事關環保人士的司法案件引發環保領域內的話題關注。

參與旁聽促公正行動的環保志願者,在旁聽之後合影展示團結。圖片來源:林吉洋

同時間,環保人士開始在網路上串連號召志願者自發性前往案件旁聽,這項被稱之為「旁聽促公正」行動的參與者認為,志願者參與旁聽有幾個重要的意義:第一、是表現出環保志願者的團結意識,第二、是對於被構陷的環保志願者安慰與信心,使其精神不至於因為長期牢獄折磨而喪志;第三、是給予辯護律師振奮士氣;第四、志願者在法庭內的旁聽參與,使法院感受到輿論的監督,而不至於做出離譜的判決。

這次的行動吸引了將近百位環保志願者分別奔赴湖南、浙江等地方法院參與旁聽。而筆者訪談觀察則是位在浙江金華市東陽縣,董政、成孟兩位環保志願者遭起訴「敲詐勒索」一案。

6月3日是東陽人民法院的一審第三次開庭,本案吸引來自湖南、浙江、北京、江蘇的環保志願者抵達東陽法院旁聽,以行動表達對兩位環保志願者的支持。

圈套? 前腳踏進企業 警察隨後逮人

本件起源在於,2013年11月金華冀發公司因非法排污,遭到董政、成孟兩位環保志願者向環保局舉發,經東陽市環保局行政裁罰後。冀發集團聲稱遭到董、成二人敲詐勒索取財。本案爭議在於法院僅以根據「被害人」冀發集團的證詞、一段截取不知前後脈絡的視頻,以及公安局對董政、成孟二人的爭議性筆錄(事後董、成均稱遭到毆打、恐嚇而寫下非自願的自白),

環保人士批評,本案疑點重重,檢察院單方面採信「污染企業」遭受環保志願者「敲詐勒索」證言,而不採信董、成二人所稱遭受暴力毆打取供的證言。

本案具有之可議性在於,環保志願者董、成二人乃是在「受邀」前往污染企業冀發公司討論改善污染問題與企業形象問題,冀發集團準備10萬現金作為「封口費」、同時報警抓人,而警察已經在現場埋伏,在企業報警2分鐘之內就進入公司逮捕環保志願者。

辯護律師王學明、鄭湘在法庭內,多次針對公訴人提出的各項證據予以反駁,並要求排除非法證據、要求兩位環保志願者無罪釋放。辯護律師結辯時稱:綜合所有證據,這是一起個別員警與企業合謀的構陷冤案,真正有罪的應該是企業與濫用公權的執法人員。

而東陽檢察院公訴人在第三次開庭結辯時出現戲劇性的改變,第二位資深公訴人坦言本案的證據存在瑕玼,公安局辦案過程,存在釣魚執法的爭議,因此向法院提出予以兩位環保志願者以「未遂犯」論,請法院予以「從輕量刑」。

環保大串聯 旁聽促公正

長期以來各地政府的不作為,環保志願者舉報污染企業短兵相接,時常有打壓、報復的行為。而這些打擊報復又會通過不公正的司法手段所達成。一旦類似環保志願者不能受到公正的審理,將會扼殺好不容易萌芽的民間環保行動者,對其他環保人造成心理上極大的恐慌與不安全感。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日,發起這項「旁聽促公正」行動的環保人士認為,除了以行動實踐公民權之外,環保志願者也應當建立的互助關愛機制,在環保志願者遭受到不公平對待或亟需法律支援與扶助時,草根組織或環保志願者群體應當團結一致相互支援,建立有效的自保方式。

環保志願者在6月5號網路串連發聲,希望環保志願者的行動與安全受到保障。圖片來源:林吉洋

NGO發展交流網(NGOCN)於近期的評論指出,政府通過一連串法令政策的措施,在資源、媒體傳播、法律空間上日益壓縮組織活動空間,進而意圖將民間組織置於可控制的範圍,然後局限於個人化的行動當中。

而在這日漸個人化、轉向非組織的草根行動者網絡,則勢必難以承受此類司法訴訟案件曠日費時的精神及資源損耗。這一類個人化、非組織的草根環保行動,如何在保持行動力同時,兼顧個人的安全保護,將是未來觀察中國第一線草根環保行動發展的重點。

黎明新村的挑戰

$
0
0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陳忠峰、張元昱;剪輯:陳忠峰

1950年代,兩岸關係緊張,為了分散行政中心都在台北的風險,省政府疏遷到中部,陸續建置了好幾批省府宿舍。在省府單位上班的李茂吉,跟著疏遷來到台中,住進了1975年完工的黎明新村,這是最後一批公家宿舍,共有1千多戶。

黎明溝守護著黎明社區,提供周遭農田灌溉和社區雨水排放。攝影:陳忠峰、張元昱。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40多公頃的黎明新村,延續當年新市鎮的規劃理念,把辦公室跟居住環境結合,不同的是,由於社會思維改變,黎明新村不再是只有居住權的公家宿舍,還開放給住戶購買。

跟其他省府新市鎮一樣,黎明新村採取低密度開發,享有大片綠意、完善公共設施、生活機能健全,即便到了今日,還是難能可貴的居住環境。大樹、綠地跟好空氣,讓黎明新村的房價高漲,好環境,讓人捨不得搬離。

其中,沿著社區外圍的黎明溝,一直是居民的生活重心,黎明溝守護著社區,提供周遭農田灌溉和社區雨水排放,河堤旁綠樹成蔭,早晚都有居民散步乘涼、欣賞生態。黎明溝的存在是居民的驕傲,也是社區推動社區營造的重點,居民對於生態復育充滿期待,自發性維護這條溪流。

黎明社區居民發性的維護這條溪流。攝影:陳忠峰、張元昱。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時代不停翻轉,原本以農為主的台中市,迅速進入工商時代,在台中市1986年第三次通盤檢討時,黎明溝對面的農地被變更為住宅區,稱為「第二單元黎明自辦市地重劃區」,佔地186公頃,為了增加土地完整性,黎明自辦市地重劃區重劃會,把失去灌溉功能的黎明溝加蓋,作為建地使用。

在居民眼中全長4公里的珍貴水系,在重劃單位眼裡,是大約3公頃的可建築用地。2010年在社區居民搶救下,只保留住位於黎明新村內的400公尺河溝,其餘都遭到填平。明溝變暗渠,居民認為黎明溝吸納雨水的能力,大打折扣。他們抱怨,40年來流暢的水文系統,在上游失去活水進駐,下游又無法排放的情況下,變成了斷節殘幹,水找不到出路。

因此,當得知重劃會還要填掉黎明溝南側支溝時,雙方衝突再度引發。南側溝是黎明溝的支流,過去也做為灌溉使用,如今只有排水功能,重劃會以交給地主土地完整性為由,準備加蓋南側溝,重新改建排水溝。

居民利用下班時間召開民間公聽會,商討對策攝影:陳忠峰、張元昱。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極端氣候下,降雨量暴增,時有所聞,居民擔憂未來水勢宣洩不如預期,尤其在南側溝的排水改建工程裡,其中一處設計最具爭議,因為配合土地所有權的關係,要「截直取彎」,改成3個90度直角。

居民利用下班時間召開民間公聽會,商討對策。社區內不乏水利專家,看到重劃會規劃的排水方式,也覺得荒謬。多次陳情抗議下,台中市府找來重劃會召開協商會議,就水溝是否該使用社區公有地?排水溝該怎樣走?希望取得雙方共識。

一條露天河溝,反映出人對自然的態度,過去小朋友可以親水玩耍的河溝,在重劃思維中,被埋入地面,見不了光。

過去可以親水玩耍的河溝,被埋入地面,見不了光。攝影:陳忠峰、張元昱。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經歷了40年歲月的黎明新村,被快速崛起的重劃區包圍,它的位置是大家眼中的一塊寶地。過去,中央也曾計畫賣掉黎明新村公有地,做為商業區,最後在地方政府反對下作罷,但長期關心中部發展的劉曜華觀察,開發威脅一直都在。

黎明新村的獨特,不只是它省府宿舍的背景,還有老社區與人、與河之間的故事,台中市政府解除禁建限制後,開發不斷,有故事的老社區顯得更加珍貴。當早期的市鎮藍圖,碰上現代化的新市鎮,在時代交替中如何縫合才不會走味?挑戰不只是黎明新村的,還挑戰著台中市是否成為一座有歷史的城市。

※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黎明新村的挑戰
06/08(一) 22:00首播
06/13(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

大西洋近半魚種都遭濫捕 世銀:每年浪費2兆元收益

$
0
0
本報2015年6月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本月初首次針對歐洲1,220種海洋物種進行調查,發現歐洲有40%的鯊魚和魟魚瀕臨滅絕。同日,世界銀行針對過度捕撈的成本提出警告;聯合國大會也同意,國際需要新條約保護公海域的海洋生態。

瀕危的扁鯊(Squatina squatina。圖片來源:bocagrandelasvegas

危害海洋生態 過漁列首因

IUCN曾發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世界權威環境組織。根據IUCN蒐集到的魚群數量資料,歐洲有近1/3魚種在減少當中。全球五大洲的海洋物種中,7.5%有滅絕風險,如果加上保護等級「近危」的物種,則有10%有滅絕風險。

IUCN認為,過度捕撈是減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主因,緊接著是混獲、海岸開發和污染。

漁業混獲,讓藍鯊的紅色名錄保護等級升高至近危物種,天使鯊瀕臨滅絕。天使鯊曾經是歐洲水域常見物種,現在只有在加那利群島見得到了。

IUCN紅色名錄也指出,受民眾歡迎的大西洋鮭魚、扁鱈和鱒魚,都因過度捕撈而接近易危邊緣。多寶魚(Scophthalmus maxima)在過去30年間數量減少了近1/3。

也有些魚種,包括大西洋鱈魚和黑鮪魚,數量緩慢回穩。儘管如此,2010年全歐仍實施黑鮪魚捕撈限額制。去年12月,在科學界的反對之下,歐洲將捕撈限額上調20%。

歐盟執委會本周稍早發表的評估報告揭露,大西洋近一半的海洋物種和地中海93%的物種並未受永續捕撈。

世銀:永續捕撈 漁業產值每年可增8百億美元

近期一份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永續捕撈可以讓漁業每年產值多增加8百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4千億)。

目前歐洲約有36種海洋物種必須依「最大持續生產量」進行捕撈,歐洲執委會查獲超過200件疑似非法捕魚,總罰款金額高達8百萬歐元(約新台幣2億7千萬)。

漁業代表、歐洲漁業貿易協會常務董事Kathryn Stack則認為,歐洲的過度捕撈數量自2005年起就顯著下降。

聯合國大會3日提議制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新條約,保護國際水域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如果成功,將會是超過20年來首份相關條約。

陳永陵的手作森林

$
0
0
採訪、撰稿:呂培苓;攝影、剪輯:葉鎮中

陳永陵的家,在台東池上與花蓮富里交接處,從屋頂眺望四周,林木蒼翠,彷彿一片從來不曾被人打擾的原始森林。很難想像,15年前,這裡除了芒草、竹林,就只有荒廢的果園。「鄰居說,你這個人好奇怪,旁邊好好的果樹、梅子樹,不好好照顧,老是照顧那些原生的樹種。」

陳永陵從原生樹苗開始打造手作森林。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生死掙扎的一場大病,讓原本住在台北的陳永陵,帶著家人來到山上,他們決定遠離石化污染,尋找清淨的生活空間。一家人用雙手雙腳,一吋吋清掉芒草與竹子,讓構樹、血桐、山麻黃等各種原生樹種,回到它們的家。一家人復育森林的方式和別人很不一樣。他們完全尊重大自然先來後到的順序,從保留原生種的小樹苗開始,讓大自然自己進行生態演替。

「剛開始都是先鋒部隊,像構樹、山黃麻、木通那些先長。」陳永陵對著來訪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夥伴說,「但是我去找樟樹、大葉楠那方面的,剛開始來都會死掉。因為它還不到這邊營養和微生物機制。經過7、8年,構樹慢慢衰竭,山黃麻達成任務也衰竭,大葉楠不用我找,鳥獸就會幫我找過來。」

陳永陵一家人經營的手作森林,越來越像隔壁的原始林,樹種多元,雜亂無章,和一般人工復育、整齊劃一、林相優美的經濟林,很不一樣。

陳永陵的手作森林,樹種多元雜亂無章。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呂翊齊說,「陳永陵的做法,跟過去那種經濟造林、單一造林,皆伐式的造林不一樣,是翻轉性的觀念。」研究員潘正正也說,「我們對森林的想像,常常受到溫帶國家森林的影響,然後覺得經濟林看過去很舒服。」研究員李翰林也同意,「台灣中低海拔森林自然秩序裡面不是這個樣子,如果變成單一樹種反而是病態、不是健康的。」

陳永陵搬到山上,就是為了尋找乾淨的生活空間,過去讓他痛不欲生的一場怪病,因為朋友的建議,吃了有機食物,健康慢慢好轉。於是他瞭悟到,不受石化污染的乾淨食物,是多麼重要。因此他特意搬到原始林邊緣,想要觀察、對照、模仿原始林的生態,徹底了解大自然的機制與活力,是怎麼進行的。

陳永陵的屋子用寬筋藤代替隔熱塗料。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由於他對食物的嚴格要求,剛上山的時候,妻子羅彩瑞感覺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辛苦,根本找不到食物。於是除了契作,羅彩瑞嘗試自己種菜,但是她發現,她買的種子很難種出菜來,「市面上買的都是化學種子,就是慣行農法培養出來的,有泡過藥,然後還要施肥的種子,如果我買那個種子來種,不施化學肥,它就發不了芽或者長不大。」更讓羅彩瑞吃驚的是,有人建議她將種子泡機油,這樣可以防止蟻蟲吃掉種子!

羅彩瑞與陳永陵一家人在山上盡量隔絕石化污染,包括牙膏、沐浴乳等清潔用品,都從森林採集植物發酵而成。以前陳永陵做建築業,在屋頂塗上隔熱、防水的化學藥劑,現在他捨棄不這麼做了,屋頂以綠色植栽的爬藤類植物,譬如寬筋藤代替。

他們家的房子是一棟參考風向、地下水脈,興建而成的綠建築。這棟涼爽舒適的建築,最大功臣就是他們花了15年的時間,復育而成的森林。森林幫他們過濾掉沙塵與熱氣,當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保育部主任楊俊朗問:「所以我們需要一座森林來維護我們的健康?」陳永陵堅定地回答說,「是的。」

※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陳永陵的手作森林
06/08(一) 22:00首播
06/13(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


2015世界海洋日:垃圾侵襲 我們的海正在死去

$
0
0
作者:洪郁婷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孕育著萬物,但隨著文明發展,人類與海洋的距離越來越遙遠,即便是生活在四面環海的臺灣,對於海洋的了解仍十分有限。

海洋對於我們不該僅是夏天消暑戲水的好去處,或是擁有各式各樣美味海鮮的地方,它更是地球的重要命脈。海洋佔據了地球70%的面積,除了是氣候調節的重要幫手,也是許多生物的居所,如此豐富的生態系餵養著人類所需,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棲地破壞等因素,海洋的健康逐漸出現問題。

1992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首度確定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2009年聯合國首次慶祝世界海洋日,希望全球關注海洋所面臨的嚴重問題。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為「健康海洋,健康星球」(Healthy oceans, healthy planet),欲傳達連接在地球各地的海洋,如同地球的心臟一般,輸送血液到各處,因此無論住在何處,關心海洋的健康問題,都是十分重要的事。

2015世界海洋日(圖片來源:World Oceans Day)
2015世界海洋日。圖片來源:World Oceans Day

然而,現在許多的海洋不再如此清澈蔚藍,反而在海底開始出現許多不該存在的垃圾,而這些垃圾更隨著洋流漂至各方。根據統計,海邊垃圾以塑膠最為常見,其次則為漁業相關垃圾,例如廢棄的漁網和釣魚線。全世界的海洋上漂流著超過5兆件塑膠垃圾,但海面下的垃圾量卻還遠高於海面上的10到30倍。

這些海洋塑膠垃圾,除了可能釋出有毒化學物質危害海洋生物健康,同時還會分解成難以處理的塑膠微粒,被魚類吃下肚後,再回到人類身上,造成整個食物鏈的健康問題。對於我們而言,辨識垃圾與食物是件容易的事,但對動物們來說,卻十分困難,一條橡皮筋或瓶蓋都可能讓牠們喪失性命,許多海洋生物因遭廢棄的漁網纏繞、或誤食塑膠袋而致死。

想要有健康的海洋,必須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包裝和免洗餐具等物品,都可能變成海洋塑膠垃圾,根據統計,全臺一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也就是說,平均每人一年使用782個,等於每天使用2.7個塑膠袋。與歐盟每年每人平均198個相比,臺灣足足多了3.9倍。

如果我們能從自身開始,外出時自備購物袋與餐具,減少塑膠袋、免洗餐具等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才能有效的減少海洋垃圾,還給地球健康、美麗的海洋。

保育海洋不可缺居民、遊客之力 墾管處:持續加強地方溝通

$
0
0
本報2015年6月8日屏東訊,特約記者吳佳其報導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台灣珊瑚礁學會及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主辦的2015年珊瑚礁生態保育週系列活動,6月8日世界海洋日前夕,於墾管處舉行了兩天的活動,除了號召各界愛海人士進行淨灘、淨海的工作外,還有豐富的內容包含海洋科技、生態新知,長期進行海洋環境生態保育的經驗分享以及恆春半島永續發展的跨領域研究介紹。活動中更與社區合作,由龍水、大光社區提供大碗公飯及漁夫便當等特色餐點。

參加潛水淨海活動的阿宏潛水林澤宏教練自組團隊,自2008年首次珊瑚礁生態保育中活動開始即年年參與至今,他表示很開心看到近年來海中垃圾越來越少,經濟魚種越來越多,並且,他的淨海團隊成員中今年首度出現了父子檔,保育工作有了傳承。

近年來,海洋議題越來越受到國人重視,雖然有很多人關心,不過,主辦單位之一的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孟培傑表示,希望能串聯更多的力量來推動海洋保育。而每年一度的珊瑚礁生態保育週活動正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讓關注海洋的團體或個人,可針對不同面向的觀察及研究一起進行討論與交流,進一步形成整合的力量。

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蔡永春理事長(左)愛護海洋不遺餘力,更希望大家一起來。照片由墾管處提供
墾管處珊瑚保育週,舉行兩天活動號召愛海人士淨灘、淨海。照片來源:墾管處。

在跨界合作的部分,今 (2015)年墾管處首度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合作,並簽訂合作備忘錄 (MOU),將墾管處多年來進行的珊瑚產卵監測工作,與高科技海洋探測設備與數值模擬分析技術結合,進一步了解在海流、風等的自然因素影響下珊瑚礁卵的遷徙狀態,而且水下攝影機傳回的即時影像,讓民眾在家也都能一起參與這一年一度的珊瑚產卵盛宴。(墾丁南灣珊瑚產卵即時影像:http://odp.tori.org.tw/ktreef/

墾管處處長劉培東與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林慧玲簽署兩年合作備忘錄。攝影:吳佳其。
墾管處處長劉培東與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林慧玲簽署兩年合作備忘錄。攝影:吳佳其。

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遊客最愛造訪的國家公園,面對地方經濟發展需求、遊客量年年攀升帶來的環境壓力,墾管處處長劉培東表示,不論是居民或是遊客,人很多正是墾丁的特色,未來將持續以地方溝通為經營管理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而不論是居民或是遊客都是海洋生態保育中最重要也最需要的人力。

除了6月6、7兩天的活動外,墾丁國家公園遊客中心至6月底都有「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103年度委辦研究計畫案成果發表海報展」,以及「海洋之美攝影作品展」,民眾均可自由參加。

另外,去(2014)年首度公告成為第二類保育類(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兩種魚類隆頭鸚哥魚與龍王鯛(曲紋唇魚),也成為日前截止的貼圖創作競賽「魚龍百變-樂洋洋」保育宣導主角,民眾很快就能下載貼圖,一起成為海洋保育工作的宣導大使。

「未來一定不會賤賣土地及文化」 東華學子與原民傳統建立親密關係

$
0
0
本報2015年6月8日花蓮訊,公民記者謝宗璋報導

「第四屆FATS(Food-and-Tourism-Studies)市集:食代・物語」在眾人齊心唱跳的樂舞聲中,6日於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盛情登場。東華學子們齊聚一堂,穿上許多不同族群既傳統又現代的衣裳,踩在自己開墾的土地上,訴說對於原民飲食、器物文化的學習和理解,演繹他們動人的故事。

東華學子穿上族服,訴說對於原民飲食、器物文化的學習和理解。攝影:謝宗璋。
周文龍(領頭者)帶領現場師生、來賓及民眾,以「宜灣樂舞」環視菜園,感謝祖靈賜予豐收。攝影:謝宗璋。

品味食代物語  多重感官體驗部落傳統智慧  

「FATS市集」邁入第四屆,今年不同以往,除了有飲食品嚐,還有許多器物手作DIY,都是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葉秀燕帶領,包括FATS團隊、東華小米園,與「原住民物質文化」、「原住民飲食文化」的課程學生,他們共同展演傳統生態的智慧——共勞共享、敬天謝人、友善環境的永續理念。

在葉秀燕主領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台灣觀光學院主任秘書劉家榛、阿美族木雕家Kacaw・Mayaw、布農族耆老Tinaisue受邀出席,與現場數十名東華學子及參與民眾,和著大三生周文龍的號令,又唱又跳地,以「宜灣樂舞」作為活動起頭。

新社部落出身的周文龍表示,這首源於台東宜灣部落的「宜灣樂舞」,是少數可在豐年祭以外場合唱誦的舞曲,除了宴靈,也可娛神、娛人、娛己,歌詞更傾訴著老祖先遷徙居地、發現新家的歡欣。他說,藉由帶領眾人隨著舞步環視菜園,讓同學及來賓以滿懷感恩的心,紀念祖靈賞賜的豐收。

葉秀燕則指出,取名「食代物語」意即「每一個時代都有其飲食故事、物質文化」,希望讓參與者通過嚐、看、聞、聽、說、做、跳的多重官能體驗,與有形的原住民物質、飲食產生「親密關係」,進而對無形且珍貴的原住民文化資產充滿敬意。

「銅門刀」文化再生  傳統技藝融合現代巧思  

「原住民物質文化」課程的同學們,分組把這學期在部落田野調查,所習得的傳統技藝,重現校園,有太魯閣族的銅門刀、阿美族的木雕、泰雅族的織布、排灣族的串珠等,學生展示他們傲人的成品,也邀請現場民眾來體驗,製作屬於自己故事的獨特手作帶回家。葉秀燕指出,學生的展示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加入創作者的現代創意巧思,不再是為傳統目的而做,是文化的再生。

「銅門刀」產地銅門部落,以品質極佳、堅韌無比的獵刀遠近馳名,擁有平埔族血脈的大三生傅信淵,這學期跟著同學每週往返部落,跟著老師傅鍾智明,學習銅門刀的裁鋼、鍛火、敲出刀型、焠火與冷卻,以及最後的刀鞘及刀柄製作。

學生體驗銅門刀鞘的美工設計,看來簡單,實際卻相當曠時費力。攝影:謝宗璋。
學生體驗銅門刀鞘的美工設計,看來簡單,實際卻相當曠時費力。攝影:謝宗璋。

傅信淵說:「銅門部落其實離東華不遠,卻鮮為人知,而銅門刀是其亮點。」顧及銅門刀製作費工費時,與安全的考量,這次只有體驗刀鞘的DIY,但在現場體驗的大一生張瑜讌表示,其實也並不輕鬆,「1小時已過,居然還沒做完,為了讓圖案排列更完美,需要多花心思,也相當困難的。」

野菜鍋飯又名「搖搖飯」  蘊藏孝敬長輩文化

在「原住民飲食文化」課程學生的飲食攤位上,炊煙裊繞、香味撲鼻,這群非專業廚師出身的學生,歷經半年,終於要「出師」上菜了!日正當中吸引許多饞客,有阿美族以檳榔葉製成的石頭火鍋、情人粽「阿里鳳鳳」(Alifongfong),以及泰雅族的馬告烤肉、竹筒飯,在在挑逗民眾的味蕾。

排灣族學生Kuliu Palivulj與同學準備的「野菜鍋飯」(Pinuljacengan),是現場一大亮點。攝影:謝宗璋。
排灣族學生Kuliu Palivulj與同學準備的「野菜鍋飯」(Pinuljacengan),是現場一大亮點。攝影:謝宗璋。

正在一旁大快朵頤的學生謝介碩說:「許多飲食都是初次嘗試,有外面吃不到的美味。」來自香港的僑生麥健威則讚賞原住民的飲食智慧,他說:「他們很會利用取材大自然,竹筒、石頭,都是我在香港從未見過的烹飪方式。」

當天最受青睞的,是由排灣族學生預備的「野菜鍋飯」(Pinuljacengan)。大一生Kuliu Palivulj表示,野菜鍋飯從備料到熬煮不需一小時,是部落裡最家常的裹腹餐食,所有食材都是從田園摘採來的野菜,如龍葵、昭和草、紫背菜、刺蔥等,傳統煮法也可加入現代吃法,加入小魚乾、豆腐乳,增添風味。

他也打趣,這是一種長輩教導孩子從小學習禮貌與尊長的食物,母親在熬煮時會不時告誡孩子:「長輩要先吃你們才可動手吃,且只能吃鍋邊,中間的只有長輩可以吃。」

原來隨著不停攪拌野菜飯,菜根裡最精華的美味都聚集在鍋中,「讓長輩吃得好」就是一種孝敬長輩的文化體現,而不停攪拌著鍋鏟,身體也自然隨之搖擺,因此又名「搖搖飯」。

沒有考試的課程  學生走入部落,帶回文化認同和使命感

在東華任教11年來,葉秀燕的學生都知道,她的課程從來沒有考試。每學期她都會要求學生走入部落,分組進行文化田野調查,並引導學生把與部落居民、耆老串連起來的互動關係,及所習得的知識帶回課堂,以期末展演作為評量依據。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FATS團隊主持人葉秀燕。(謝宗璋攝影)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FATS團隊主持人葉秀燕。攝影:謝宗璋。

她的教學助理、就讀自然資源與環境碩士班的蔡曉薇指出,這學習修課同學中,有大半學生並非原住民,因此葉秀燕在每組安排原住民學生,不只可在接觸他族後學習認識多元文化,同時向同學展示他所屬族群的文化涵養,讓非原民生透過合作學習,認識原民文化,也加強自身文化的深刻認同與使命,成為文化薪傳者。

葉秀燕在「良食菜園」的實驗也不曾間斷,她每年仍帶領學生開墾、播種,以及共勞共炊的實際烹飪經驗,在春雨的灌溉下,長出一片可食校園的願景,讓學生理解植物變成食物的文化意涵。通過此學習歷程,讓學生與土地、文化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她相信,未來他們一定不會賤賣土地及文化。

守護大地水龍頭 珍貴湧泉顧生態、解水荒

$
0
0
本報2015年6月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黃小玲報導

缺水只能建水庫嗎?極端氣候已成常態,旱情顯示台灣面臨危機。根據聯合國統計,台灣是排名第18名的缺水國家,雖然雨量不少,但陡峭地形能留下的水量不到2成,期盼下雨不見得能解決問題。

上週四(4日)在「打開土地的水龍頭-談國內外湧泉濕地」講座中,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指出,要讓國人更了解湧泉,採取行動保護自然儲水方式,對台灣缺水問題才真正有助益。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席地而坐,與聽眾互動。攝影:黃小玲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席地而坐,與聽眾互動。攝影:黃小玲

遍尋不著湧泉文獻   原來先人稱為「龍泉」

邱郁文表示,湧泉是地質現象,當地下水跟地面交接時,滲出水的地方,四處都有湧泉,只是被人們忽略。偏偏正式科學文獻裡遍尋不著「湧泉」的字義。

早期先民屯墾,會在湧泉處開莊立基,湧泉水灌溉百畝良田,從地名中,會發現湧泉無所不在。湧泉會出現在一座山的山崖底下,一座整座山在風水學裡稱為「龍脈」,從「龍脈」龍頭出來的水叫「龍水」,湧出泉水將地名叫「龍泉」,若水聚成一潭「玉泉」,水很清叫「清水」。

湧泉以前可稱為龍泉,除營造好的生態景致,更有宗教文化的建築以此命名。攝影:黃小玲
湧泉舊稱龍泉,除營造生態景致,更有宗教文化的建築以此命名。翻攝自邱郁文投影片。

探索湧泉  從物種、河川、文化尋地理位置

邱郁文與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丁澈士探討「湧泉」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但丁澈士也不了解,只能依多年研究屏東地下水的經驗,研判湧泉下方是不透水層,上方是透水層,雨水降下後,水會從透水層流到地勢低窪處再流出來。

丁澈士曾和一位研究客家文化的老師合作,以地理資訊系統分析南部六堆聚落遷移史和屏東湧泉位置,發現果然重疊,證實了六堆文化跟湧泉相關。而邱郁文再比對屏東平原的螺貝類分布及淡水溪流熱點,果然和丁澈士研究出的湧泉點接在一起。證實了乾淨的湧泉水提供生物良好棲地,而先民生活也仰賴水源和其生態資源。邱郁文表示,湧泉造就了人跟土地相繫的故事,也因此保護湧泉就等於保護生命之泉。

在林務局支持下,邱郁文開始做湧泉樣本調查,探索早期被命名為龍泉的所在地,將地形圖與原本水源地做比對,經過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累計,找到65個可能點,其中有52個湧泉處,宜蘭分布最多,台南跟嘉義較少。

湧泉濕地種類多樣   水質一級棒

目前湧泉類型大致可分為5種:

  1. 自然環境湧泉,自然又可利用,但台灣分布少之又少,以「滿州海岸湧泉濕地」為代表。
  2. 農村水圳湧泉,大部分都被農村、私人利用,有農業跟畜牧業,以「玉泉及五溝水湧泉水圳」為代表。
  3. 綠洲類型湧泉,岩類就在完善的都會區有一口泉水,像是綠洲,以「高雄市柴山動物園湧泉」、「台北市陽明山後山湧泉」為代表。
  4. 保育熱點型湧泉,以「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羅東林管處長自然湧泉的貯木池」、「台東琵琶湖」、「台東永安玉龍泉湧泉」及「花蓮馬光復太鞍濕地」為代表。
  5. 聚落文化型湧泉,以「南庄洗衣坑」為代表。

邱郁文指出,湧泉水溫常年維持在24度,可謂冬暖夏涼,是非常舒適的水質。以「河川污染程度指數(River Pollution Index, RPI)」測試湧泉水質,所有指數都落在未受汙染範圍,而這正是湧泉存在的最大益處,對飲水安全有很大幫助。目前台灣湧泉還算相當乾淨,唯有玉泉村湧泉因人為開發過度,除種植農作還養豬,導致水源遭汙染,足見湧泉保育仍需喚起民眾意識。

日人稱湧泉為「湧水」   卅年前就知重要性

而除了台灣,日本也是湧泉遍佈的國家。在日本,湧泉稱為「湧水」,30年前其就將湧水當做很重要的生態、文化資源。甚至每年選出很重要、漂亮的水體列入「百大名水」。其中湧泉佔了70%,瀑布20%,10%是與歷史、地理、文化有關的重要之水。

日本對湧泉做了深入研究,文獻非常詳盡。邱郁文將日本研究視為重要的參考文獻,更是台灣復育湧泉時參考的指標性國家。

湧泉觀光行銷   創造極大產業商機

他舉「白川水源」為例,說明日本九州的阿蘇山火山和豐富雨量,造就此湧泉環境,而此地與陽明山的大屯火山相似,為了台灣湧泉復育計畫,邱郁文遠到日本取經。

白川水源區內可見湧泉水源源不絕。翻攝自講師投影片。
白川水源區內可見湧泉水源源不絕。翻攝自邱郁文投影片。

邱郁文回憶,下了火車再步行幾分鐘就可抵達「白川水源」,付入場費後,入口處即可看見湧泉口冒水,每分鐘約60噸,相當於1秒鐘就有1噸水量。

在附近居民共同維護下,湧泉水變成了最好的水,販賣「水的精神」,現場更有空瓶讓遊客購買,在現場裝水飲用。此外更發展出與湧泉水相關的小產業,例如:遊客可用牛奶紙盒打成紙漿做紙,提供印章印出圖案,將手做明信片寄給親朋好友。或販售源自湧泉附近土地種出來的蔬果。三、販售湧泉水揉麵製成的湧泉餅。四、種植湧泉米的田地會出現湧泉蟹,擁有獨特產品履歷,還可做成米粉、麵條。五、用湧泉水做成的冰淇淋。六、與湧泉相關的祈福祭典活動。七、湧泉的純淨,可復育螢火蟲和青蛙創造自然生態。即便湧泉延伸出的產品價格都比一般貴上一倍,但仍吸引無數觀光客上門。

白川水源流入稻田,以湧泉水種植好米。翻攝自講師投影片。
白川水源流入稻田,以湧泉水種植好米。翻攝自講師投影片。

他以社區保育觀點深入觀察,日本高島市的針江社區被成為「生水之鄉」,家家戶戶各有1口湧泉,約200多口湧泉。每家湧泉池劃分3區塊,第一區洗菜,因水溫8度,冬天有冰鎮水果的效用,第二區洗碗,第三區養魚,早期魚被當作蛋白質來源,現在則飼養觀賞用的井鯉,還可賣魚飼料給遊客餵食。

居民皆遵循公約,每家用自然可分解的清潔劑。為使湧泉水活絡裝設太陽能壓力裝置,使湧泉水能不斷循環,更利用湧泉水力發電,供給路燈電力。遊客要離去時,有兩個水龍頭,先飲用湧泉水,再喝自來水就能辨別好壞,用這種二分法,讓遊客能親身體會湧泉價值。

針江社區保育水質相當成功,每戶人家都有劃分三區池水,各有用途。翻攝自講師投影片。
針江社區保育水質相當成功,每戶人家都有劃分3區池水,各有用途。翻攝自邱郁文投影片。

淡水生物的諾亞方舟   推動社區保育護台灣湧泉

被邱郁文稱為是「淡水生物的諾亞方舟」的湧泉,生物多樣性超乎想像,原生種和特有種都會棲息在湧泉處,甚至還發現了幾種世上未被定名的小型脊椎動物,未來會將這些生物名稱及特性寫成詳細紀錄後公布。

他進一步透露,湧泉也會聚集很多外來種,因為許多人會選擇風景明媚的廟宇放生,他曾發現過銀帶魚、紅龍魚、紅嘴魚、鴨嘴魚。甚至屏東縣五溝水還曾發現水族業者千里迢迢來放養,若魚種在此繁殖成功,往後就能收魚。

湧泉價值不只如此,當水體受汙染後,湧泉可供應乾淨水源,並提供水生生物棲地。湧泉溢出來的水,讓土地有充足水分種出作物,支持人類運用土地、生物資源。這種生活的表現就是「文化」。最後邱郁文總結,保護湧泉不只是保護生態、生物資源,也是維護人類基本的尊嚴與文化,更是未來教育資源及社區保育的新指標。

 

隱身巴西雲霧林 7新種迷你蛙首次亮相!

$
0
0
本報2015年6月9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科學家在巴西與世隔絕的山頂上,發現7種體型比熊蜂還小的新種迷你蛙。其中最大的一種迷你蛙,成蛙體長僅13公釐。

巴西雲霧森林中發現的新種迷你蛙。圖片來源:Luiz Fernando Ribeiro, CC BY SA

巴西雲霧森林中發現的新種迷你蛙。圖片來源:Luiz Fernando Ribeiro, CC BY SA

一出生就成熟 不經過蝌蚪階段的迷你蛙

這些迷你蛙是全世界體型最小的陸地脊椎動物。超迷你的體型,讓這些蛙類從卵中孵出來就是成蛙的體態,因此牠們不需要經過蝌蚪這個階段,離開水窪仍然可以生存。

演化過程中,手指和腳趾都隨著體型變小而減少。牠們濕潤的肚皮肌膚可以有效吸水,留住水份。

這裡發現的迷你蛙都是短頭蟾科,這一科的特徵就是體型都很小。牠們居住在被低緯度熱帶雨林環繞的高海拔森林,經過千年與世隔絕的演化,高度適應這裡的生活環境,有時分布範圍僅限一座山頭,和達爾文在加拉巴哥群島上發現的獨特物種有異曲同工之妙。

特有種卻不在保護區 森林砍伐立即威脅生存

巴拉那聯邦大學教授Marcio Pie帶領研究團隊,在巴西南大西洋沿岸的山區雲霧林進行為期5年的田野研究,並將研究發表在PeerJ期刊。Pie的研究讓短頭蟾科的物種數量增加了50%,共包含21種物種。

此研究發表的同時,全球的兩棲動物正因為一種壺菌的感染,數量急遽下降。至少有200種蛙因此瀕臨滅絕或數量減少。Pie認為,迷你蛙可能因為可以遠離水源生活,而較不受存在水源中的壺菌影響。

Pie說,如此高度適應當地的特有種尤其容易被棲地改變影響。非法伐木和氣候變遷造成雲霧森林變化是牠們的主要威脅。

而且這些新物種都不在保護區內,許多甚至居住在都市附近、容易受開發影響的森林。

「最大的威脅是氣候變遷,因為雲霧森林的存續依靠來自海洋的水氣和當地地形維持巧妙的平衡。如果氣候暖化破壞了平衡,影響森林的濕度,雲霧森林、迷你蛙甚至其他特有種都可能消失。」Pie說。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