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4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蜜月灣的最後答案

$
0
0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藍色的海洋,綠色的山脈,構成蜜月灣最美的姿態,讓生物安棲,也讓人類安居。但是一項開發案將在海岸上動工,興建飯店、別墅,改變蜜月灣原貌。面對海岸開發,蜜月灣究竟會有什麼未來?人間在爭執,海灣也在等待答案...

宜蘭頭城的大溪漁港旁,有處寧靜的小小灣澳,被稱為蜜月灣,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這個海岸區域一直有著開發壓力,20多年前開始,業者不斷收購土地,計畫進行開發。

宜蘭的博愛企業,計畫開發蜜月灣100多公頃土地,從海岸到山坡,規劃別墅區、旅館區、遊憩區等區域,是宜蘭海岸線上的大型開發案。開發案在20多年前就提出,2003年通過環評,現今送到觀光局作最後審查,業者強調低密度開發,並且不會獨占沙灘。

不過宜蘭縣環保局指出,業者其實一直想獨占沙灘,環評通過後,與環保署進行了8年行政訴訟,爭取沙灘獨占使用,最後業者敗訴,卻依然想管制沙灘,進行收費。環保局要求重新檢視2003年通過的計畫書,和現今送審計畫書的差異,發現新的計畫書不是當初環評通過版本,可能是嚴重的行政錯誤,應該全案重送差異分析。

環保團體指出,開發區域超過一半是共有地,甚至還劃到海域上,無法理解海域為何能劃入?又是由哪個單位授權?開發業者大面積使用國有土地,卻宣稱符合公共利益,但是拿來販售房屋,經營旅館,何來公共利益?

漁船進港,船隻卸下漁貨。滿港漁船顯示漁業的興盛,因為海域生態豐富,讓漁民在不同季節,捕撈不同漁獲。在蜜月灣附近,居民散居海岸線上,長期以漁業為生,成為知名的觀光漁港。部分居民對開發案不是很清楚,也有人對開發案很期待,希望帶來更多繁榮。

一場開發公聽會上,當地環保人士以早期的海岸開發案為例,指出不當開發,將造成泥沙入海,掩蓋珊瑚,破壞生態。現今蜜月灣開發面積更大,對海洋的影響必須更注意。更大的危機在於,開發區內有4條新公布的土石流危害潛勢溪流,當初環評並未特別評估,可能成為安全隱憂。

蜜月灣開發案,除了帶來地質安全與生態危害的問題,還有就是會不會形成獨占,影響當地生機。以外澳旁的小漁村為例,因為遊客與衝浪客之賜,村落有了新生計,一些離鄉遊子也能回鄉工作。小漁村的再生希望,卻可能因為觀光局東北角管理處的外澳沙灘OT政策,出現一家獨占經營,其他業者無法生存的情形,回鄉發展的年輕人,也將無法立足。

外澳沙灘的例子,就是蜜月灣的問題,一塊公共海岸,原本是許多人回鄉或創業之夢,然而一旦財團建立園區,將打破多元發展的機會。

目前開發案已在觀光局審查通過,是否進行差異分析,必須等待環保署作最後認定。長期受到保護的蜜月灣,面對開發壓力,究竟會有怎樣的未來,也等待著最後的答案...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蜜月灣的最後答案】
05/11(一) 22:00首播
05/16(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


山是永遠的家:太魯閣富山石礦現勘側記

$
0
0
作者:吳如媚(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

※ 本文轉載自 地球公民通訊

太魯閣富山石礦現勘側記。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花蓮秀林鄉的三棧溪一帶,是太魯閣族道拉斯、布拉旦兩部落的世居地,也是溯溪游泳聖地。由於發生礦區土地爭議,我們沿著民享路往雙露山的方向,拜訪了現居半山地帶的阿原(匿名)一家人。

民國78年以前,阿原的爸爸(原爸)與親戚就已住在雙露山上稱為洛韶的地方,也就是富山石礦的礦區位址。阿原家在土地面積大約2.5公傾的山上,種植蔬菜,過著平凡知足的生活。

民國78年後,隨著礦區的土地開發,當時族人沒有土地權狀,在林務局以及新城鄉公所屢屢刁難下,部落族人只能含淚接受政府單位的協調,以微不足道的補償金,離開居住長達二十多年的原耕作地。

原爸以這筆補償金在原居地下方不遠處蓋了現居住所,繼續從事一級產業的工作。首先養豬,但當時豬價不好,幾乎慘賠。於是改種山蘇,經濟尚未穩定,又遭遇颱風重創,所有作物毀於一旦。連續的打擊讓原爸一家生活困頓,然而山不轉路轉,颱風後風倒木的整理,帶來了一線生機,儘管利潤相當差(一般雜木一噸僅收1400元,銀合歡則是一噸1600元),也還是咬緊牙關繼續生活在山上。渡過經濟擺盪的十餘年後,現在原爸以飼養放山雞為主,生活才逐漸穩定下來。

當年的生活再困苦,原爸說來仍是神采飛揚,手舞足蹈,彷彿吃苦儘是吃補。但一談起政府單位與礦公司,眼神一暗,滿臉無奈的表示,礦公司沒有找太魯閣族人工作,長期使用族人的私有土地,卻無任何回饋,更不用說還有採礦期間所帶來的噪音及各種污染。

部落近年不斷與礦公司進行交涉,然而礦公司始終僅派基層主管進行毫無實質溝通效益的對話,顯見其高傲輕忽的態度。在各方求助無門下,太魯閣族人決定自力救濟,取得部落高度共識後,提出訴求並封路以示決心。 

道拉斯部落的封路行動引起了小眾媒體關注,但尚未與政府達成共識。如今富山石礦已暫停開採,裸露的礦區灰白一片,死寂沈沈。解決產業發展與原住民傳統生活文化之間的衝突,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共同思索與討論和解之道。

節能旅行比一比 搭飛機比開車更「綠」?

$
0
0
本報2015年5月11日綜合外電報導,于修權編譯;蔡麗伶審校

旅行往往比住家、吃飯消耗更大量的能源。如果你想要奉行節能的生活態度,你所選擇的旅行方式就極為重要,也必須面對這個難題:你打算從華盛頓特區回底特律過感恩節,究竟該「打包行李開車」,還是花更多錢「訂張機票」?

飛機。(來源:Dave Heuts)

誰能載更多旅客? 能源效率比一比

密西根大學運輸研究所教授Michael Sivak的新研究指出,在今日,開車的能源密集度(Energy Intensity)比搭飛機要高出很多。

在這裡,能源密集度是指一定距離單位內,運載每位乘客所耗費能源。也就是說,開車其實比搭飛機更消耗能源。

到底憑什麼呢?其中一項決定性因素是每趟旅程運載的旅客多寡。能源密度的計算是比較飛行及開車時,每人每趟旅行所消耗的能源密度,而隨著近代商用客機跟汽車的能源效率皆逐漸提升,相對於一次只能運送少量人次的汽車而言,一次能夠運送大量旅客的噴射客機,才得以在這場競賽中取得壓倒的勝利。

「過去,飛美國國內線通常比開車消耗更多能源,但現在情況顛倒了。」Sivak說,其中一個原因是商用客機的座位數大幅提升,自小客車的乘客數及汽車總量卻下降。

美學者:搭飛機更具能源效率

Sivak分析美國交通部資料後發現,2012年平均每人駕駛小客車或休旅車等輕型車輛時,每英里所消耗能量消耗密度是4211個英制熱量單位(約4442840焦耳),反之每人飛行美國境內所消耗的能量密度則是2033英熱單位(約2144928焦耳)。

因此他認為平均而言,開車比飛行多消費約兩倍能量。

Sivak去年提出相關報告後發表這份分析, 切確指出開車其實比飛行多出57%的能源消耗,而他在近期在重新分析2012年的相關數據後,Sivak更新了這份分析中些關數據,並對飛行所消耗的能量密度做出些微改正,認為「飛行的能源效率優勢甚至更勝以往。」

乘客數、路程、機種、車種都是影響因素

但有些分析條件卻也影響了分析的結果,這些分析條件皆因樣本的差異而影響了總體結果,無論是飛行或開車,例如:乘客數量、每個人目的地不同、車型種類等。 而這些分析數據也讓人忽略了數據背後的樣本多樣性,以及每個樣本究竟消耗了多少能源。

例如節能車款代表消耗較少的能源,而若是載著較多乘客時,平均能量消費數字也會大大不同。

「當車上的乘客數變多時,即使把隨之變重的車重也納入計算,車上的每個人所消耗每英里的能源密度也會跟著降低」,報導指出。

而長程的飛行卻具有相對較低的能源消耗密度,其中關鍵在於,商用客機會因機型的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起飛耗油量。

所以當乘車人數變多,並如華盛頓特區到底特律這種中短程路線的情況下,汽車的能源消耗密度卻也可能低於飛機。

多利用共乘、長途駕駛、大眾運輸

另外,如果你常搭飛機,你飛行總消耗的能量密度,也可能大大超過你開車所消耗的能量。這可能是因為在比較單程飛行與開車兩者時,飛一趟的距離通常較開車更長,同時也消耗了更多能量。

以Sivak來說,開車一趟的平均距離是9英里,然而飛一趟的距離平均卻是895英里。

Sivak的研究也指出,這些能量密度消耗的大小也因時代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1970年代時,在一樣的能量比較單位下飛行比開車更為消耗能量,但隨著科技進步,汽車及飛機的能源效率皆已改善,只是飛機改善了更多。

所以如果你依然擔心開車造成較高的能源密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試著「共乘」及「長途駕駛」。同時別忘了,其實你還有更好的選擇,例如公車或火車,兩者的能源消耗密度皆較飛機及汽車小。

綠能車進入量產 搭飛機未必更節能

但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的Dan Rutherford的Irene Kwan的報告,卻對上述分析提出質疑,其中包括這兩人質疑該分析對兩種交通方式的能量效率比較級別並不對等 。

他們企圖找出能證明在不同情境下,兩者可能較對方有著更高能源效率的例子,而發現陷入只能從蘋果或橘子二選一的窘境。所以他們比較了飛行及開車兩者間,同樣行駛300-500英里時,各個比較組合下的能源消耗密度。

隨著汽車產業當道的節能趨勢,近年來大量生產的節能汽車,也能擁有比飛機更小的能量消耗密度。而這份結果也能證明,搭飛機未必具有較高的能源效率。

「當你『獨自』以每公升消耗低於40公里的油耗量開車」,也就是Sivak研究中,美國民眾平常出門購物、通勤等開一趟車的常見距離,與此相較之下,飛行的確較開車更為節能。

「若你多載一個乘客,理想上來說,開車就變得更為節能,除非你開的是排氣量大的車子。」 

研究:特有種何氏棘魞族群恢復快 遺傳多樣性卻不足

$
0
0
本報2015年5月11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發源於高屏溪流域台灣特有種淡水魚何氏棘魞,地理分布隨著溪流擴增到卑南溪,再往北到花蓮溪以及秀姑巒溪等河域,過去因寵物市場興衰,野外族群也隨之減增;近幾年則因放流西部河川,造成入侵事實,引發「本地外來種」議題,令頭前溪、大肚溪流域的幾個縣市十分頭痛。

然而,最近一份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淡水魚遺傳結構調查顯示,即使何氏棘魞族群數量恢復迅速,但基因多樣性卻因大量撈捕造成族群下降的「瓶頸效應」而降低,保育處境為難。

台灣特有種何氏棘魞族群數量雖然恢復很快,基因多樣性卻堪虞。(圖片來源:林務局)

陸封淡水魚  地理分布有跡可循

「談保育之前,必須建構台灣淡水魚類族群基因資料庫,作為監測以及未來引種的依據。」台南一中進修部老師林弘都表示,尤其橫跨濁水溪、高屏溪及秀姑巒溪三大水系的玉山國家公園,淡水魚保育地位舉足輕重。

由林弘都及台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曾登裕組成的研究團隊,即以微衛星DNA進行園區內台灣淡水魚類族群遺傳結構分析,辨別地理上的分割與族群遺傳分化的關係;並於發表於玉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成果報告。

台灣的淡水魚類約有160種,有63種屬於初級淡水魚類,其中一半的種類為台灣特有種。一般而言,初級性淡水魚類的遷移或擴散主要是靠著淡水水系之間的交流,而水系之間的交流除了河川襲奪,甚少出現自然擴散的情形。

諸如何氏棘魞這類的「陸封型魚類」,即指在水系交流間,受海或山系隔離限制的魚類;牠們的基因分化程度,相對於「降海性」或「周緣性」的魚類來得高。

「這也形成初級性淡水魚類分佈,常反應出一個地區在古地質生物學上的複雜性,尤其是水系的發展、分離還有相連結的過程。」林弘都指出,淡水魚在地理分布上經常出現顯著的動物地理區之特性。

東魚西放特有成外來種  基因多樣性回不去

但是這些原本在原生棲地維持一定生態平衡的淡水魚,卻常常因人類的需要錯置。林弘都解釋,我們認為所謂的外來種,都以為一定來自國外,其實台灣東、西河川魚類異地放流的情況相當嚴重,形成獨特的「本地未來種」現象,卻未受到足夠的注意。

研究團隊評估,園區內廣泛分佈的台灣鏟頷魚、高身鏟頷魚、何氏棘魞與台灣間爬岩鰍,可能尚未受放流或放生的物種及族群影響;應優先建立分子指紋資料庫。

他們選擇了台灣鏟頷魚(台灣鯝魚、苦花)以及何氏棘魞為第一年調查物種,並於園區內的陳有蘭溪流域(濁水溪水系)、荖濃溪流域(高屏溪水系)以及拉庫拉庫溪流域(秀姑巒溪水系)橫跨三個動物地理區,進行物種採集,微衛星DNA與粒線體DNA進行分析,其中又以何氏棘魞族群最值得關注。

林弘都表示,何氏棘魞入侵台灣西部河川的情形普遍,又會吃其他淡水魚,造成嚴重後果;若能建立原棲地族群的遺傳結構資料庫,有助於了解種源以及未來保育方向。

1990年至2000年代間,寵物市場興起,何氏棘魞的野外族群幾乎撈捕殆盡,當時甲仙地區一尾20~30公分長的何氏棘魞要價5000元,也發展了人工繁殖技術;隨著寵物市場不再熱絡,野外族群數量逐漸恢復,但過去野外過度撈捕已造成傷害。林弘都(2008年)何氏棘鲃的研究中(未發表),經與近緣種「光倒刺鲃」進行比較,族群基因多樣性顯著較低。

污染、天災衝擊台灣河川生態

研究團隊指出,台灣河川因高度的產業發展,造成河川生態的污染及破壞,影響河川的生態和物種多樣性,也影響了物種的遺傳多樣性;而921地震、八八風災使得河川、地質條件大為改變,颱風豪雨陸續造成山崩、土石流,大大改變河川中魚群的棲息環境。

以台灣鏟頷魚為例,2004年林弘都曾進行族群遺傳結構的分析,10年後再度比對,發現族群遺傳多樣性處於下降的情況,推測與八八風災造成淡水環境棲地破壞導致族群數量降低有關。

此項結果令人警覺到台灣淡水魚保育之迫切性,至於研究發現族群遺傳多樣性較低.研究團隊不排除可能受限於本次調查的採集方式,未來將進一步檢視此項結果;建議玉山國家公園成為這幾條河系淡水魚的核心區,保育種原,確保台灣淡水魚遺傳多樣性。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雲縣府退成龍火化場計畫 鄉公所環評硬招標

$
0
0
本報2015年5月1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儘管1日口湖鄉難得因反對新建火化場而聚集上千民眾遊行、原計劃遭雲林縣政府退件,口湖鄉公所不為所動,仍於6日,將火化場、殯儀館的規劃設計與環評標案上網招標,金額300萬元;不過口湖鄉民代表雖同意這筆預算,前提卻是須獲得內政部和縣政府經費挹注。只是雲林縣長李進勇已「否決了鄉公所的自作主張」,內政部經費也須完成相關文件才有機會。

口湖鄉為了反對火化場掀起抗議遊行。(轉載自口湖鄉拒設火葬場;攝影:李建昌)

3億打造生命園區 預期效益隨風飄散

由口湖鄉公所主導的「成龍生命園區火化場殯儀館新建計畫書」,總經費預計3億4652萬,包括申請中央補助1億1300萬,自籌2億3352萬的,預期效益只著墨「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固定污染源戴奧辛排放標準」兩項標準,隻字未提滿足多少需求,或這些需求來源。

本案上個月送雲林縣政府,卻因「超出期限」遭退件;雲林縣政府李進勇對媒體解釋,「雲林縣並無興建第二座火葬場的必要」,縣府已兩次退回口湖鄉公所火化場計畫申請。

地方自治事業 靠鄉民代表會把關

雖然雲林縣政府清楚表達反對意見,不過依據《地方制度法第20條,火葬場這類「殯葬設施之設置及管理」是屬於鄉公所「自治事項」,經費自籌,鄉民代表會同意後,即可依據《殯葬管理條例第6條,檢附「地點位置圖」、「地點範圍之土地登記(簿)謄本及地籍圖謄本」、「配置圖說」、「興建營運計畫」、「管理方式及收費標準」、「申請人之相關證明文件」以及「土地權利證明或土地使用同意書」等7項文件,報請雲林縣政府核准即可。

又因本案有火化場,屬於需進行環評事項,因此還須附上通過環評結論,才能核准設置。

縣政府能表達意見的機會很多,卻只能在送案時依據客觀事實論述;在此之前,鄉公所仍可進行前置作業。

另一方面,內政部民政司表示,「殯葬設施示範計畫第三期計畫103 年度計劃」目的是為了指導設置過程降低鄰避效應,但先決條件必須完成相關文件,才能送部審查。

土地環境易碎需守護 千名民眾站出來

此案因靠近濕地以及由濕地環境維繫的產業,引起當地民眾抗議,口湖鄉擁面積超過3千公頃年產值逾200億,選址周邊都是溼地以及濕地維繫的產業,是潔淨天然的生產基地;居民擔心火化場的設立將打擊辛苦建立的養殖產業。

成龍村井然有序的魚塭。

5月1日這一天,是舉辦第6年的「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揭幕記者會,今年度主題是「易碎品,小心守護」,象徵滋養生命的土地、環境有如易碎品,必須小心守護。記者會選在成龍村安龍宮前廣場舉行,揭開近一個月,國內外藝術家進駐村落所完成的作品。

當天同時為口湖鄉拒設火葬場抗爭遊行,呼應對環境的關切。根據媒體報導,遊行人數達2000多人,人數之多在當地十分罕見。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認為,居民的環境意識已抬頭,火葬場設置不免影響環境,相關議題應共同討論、面對

放過陽明山 柯市府決定停蓋北纜

$
0
0
本報2015年5月11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1979年由李登輝首次提出的北投纜車BOT案,恐將認賠喊卡。蘋果日報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昨(10)日坦承「政策轉彎」,證實因不願大規模開發陽明山,做出了停建決定。

北投纜車BOT案遭在地民眾反對。(來源:coolloud)

北投纜車2012年有條件通過環評,規劃路線全長4.8公里,期待能疏解陽明山花季的交通問題。但在地質安全、硫氣鏽蝕、文化衝擊、噪音、隱私、交通配套、弊案等疑慮未解之下,遭環團與地方居民提告。

根據本報報導,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的陸詩薇律師表示,BOT是公共工程交給民間興建,台北市政府主導的公共建設由台北市政府審理環評,球員兼裁判,不合乎規定。

去(2014)年7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北投纜車環評結果,由於內政部不認同法院見解,台北市政府討論後決定提出上訴。

柯文哲昨日則明確表態不興建,傳聞市府將賠3億元違約金,據蘋果日報引述北市新工處副處長黃治峯說法,今(11)日將向柯專案報告,若北市府決定終止,業者提出賠償金額後,再找第三方公正單位鑑價。

北市府的停蓋決定來得突然,中央社報導指出,柯文哲表示,當時廠商願意蓋北纜,是因為可以在陽明山開發;但他現在擺明反對開發陽明山保護區,所以廠商對經營賠錢的北纜意願不高。

爭議20年的北纜,在北市府決議撤案,廠商不願賠錢開發之下正式告終,現在雙方都進入退場機制協商階段。

市府演「喬蛋」戲碼 民間要提樹保公投

$
0
0
本報2015年5月11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樹木保護是不是普世價值?可以確定的是,台灣近年來護樹議題延燒,現有的樹保條例似乎陷入黔驢技窮的窘境,無法積極彰顯樹木保護功能,只能消極的將樹木移置他處。

台北市政府今(11日)早召開樹木保護條例修法座談會,多個樹保團體在市府門口召開記者會,呼籲市府成立單獨的樹保專責機構,並強調按照行政程序法,召開樹保修法公開聽證會議。

松菸公園催生聯盟召集人游藝

自由時報報導,松菸公園催生聯盟召集人游藝指出,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在文資與樹保審查部分,表面上開放公民參與,相關業務機關實質運作仍與郝市府如出一轍,甚至以「推動公營住宅」、「防災型都更」為由拿綠地開刀。

好勁稻工作室發言人郁良溎也表示,柯市府原本規劃將嘉禾新村作為防災型公園,又改說要推防災型都更,未來預計要引入5000-6000戶,「公共住宅要適性、適地、適時,不是為了衝存量而蓋!」24日北市文化局才召開文資會,審查堀仔頭、嘉禾新村等案,其犧牲歷史遺跡之決議頗令民間團體錯愕。

據中國時報引述游藝說法,這些案件的起因,都是開發思維綁架樹木保護觀念所致。「可以成立一個生態保護局,把大地處等相關生態保護單位統合,當生態保護與政策有衝突時,做一個制衡。」游藝表示。

不只是要成立專責機構,游藝也正式公布「拆蛋公投」連署書,回到護樹初衷,訴求「拆除黑心巨蛋、找回森林公園」,目標在今年5月底前,募集10,736位年滿20歲,設籍滿6個月的台北市民,參與第一階段提案;並在11月底前,募集107,360位台北市民,參與第二階段連署。

假葉的迷思──相思樹

$
0
0
作者:王升陽(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中研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如果您跟我一樣注意著自然四時的演替,時序進入4、5月,黃澄澄、毛絨熔的小花熱鬧地開放在樹梢,順著山勢疊疊層層仿如在山坡上灑滿碎金,那是相思樹(Acacia confusa)在開花。

相思樹屬(Acacia spp.)多為常綠喬木,全球約有120種,除了歐洲和南極以外,各大洲都有分佈,且全部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大洋洲為其主要分佈地,約有950 種,其中澳大利亞有830 多種,是相思樹的天然分佈中心,密花相思樹(A. pycnantha)為其國花;其次為非洲,以灌木和小喬木為主,少數能長成大喬木,亞洲大約有150多種。相思樹原產臺灣的恆春半島,又名台灣相思、相思仔、相絲樹,也有人用台灣柳稱呼它。

黃澄澄、毛絨熔的相思樹小花,圖片攝影:王升陽。

浪漫相思命名何來?

相思樹,有著相當浪漫的樹名,很多文人騷客喜歡將它入詩詞中,如1911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在林獻堂的邀請下曾來過台灣,寫下【台灣竹枝詞】10首,其中一首就寫到「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樹頭結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時?」

我一直對相思樹樹名的由來感到懷疑,很多人都會認為相思樹樹名的由來是源自於【搜神記】卷11中所描寫被宋康王拆散的韓憑夫婦,雖死後不能同葬,但自墓上迅速各長出兩大樹相抱在一起,後人將其稱作相思樹。

而把原文找出來:『宋康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美。康王奪之。憑怨,王囚之,論爲城旦。妻密遺憑書,繆其辭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既而王得其書,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蘇賀對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來也;日出當心,心有死志也。」俄而憑乃自殺。 其妻乃陰腐其衣。王與之登臺,妻遂自投台;左右攬之,衣不中手而死。遺書於帶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願以屍骨,賜憑合葬!」 王怒,弗聽,使裏人埋之,塚相望也。王曰:「爾夫婦相愛不已,若能使塚合,則吾弗阻也。」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塚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恒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於此也。南人謂此禽即韓憑夫婦之精魂。今睢陽有韓憑城。其歌謠至今猶存。』

我對這個很多人引用的故事感到不解,最大的理由有2個:

1. 相思樹原產於臺灣與菲律賓群島,跟這個故事的發生地有點距離。

2. 於文中所描述的「宿昔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塚之端,旬日而大抱。」大梓木,應該跟我們的相思樹無關吧!古代所稱的梓木類的樹種是紫葳科,梓樹屬的樹種,也就是現在的梓樹(Catalpa ovata)及楸樹(Catalpa bungei)。這類的木材自古即是中國黃河流域的名木,通志:「梓與楸相似。」《韻會》:「楸與梓本同末異。」,而陸璣《毛詩草木鳥獸魚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為梓。」,再者《埤雅》中寫道:「梓為百木長,故呼梓為木王。」,因此,臺灣相思樹應該不是因為這個典故而命名才是。

相思,像絲

另外,中國福建省福清市林業局蘇祖榮先生在福建林業期刊中發表了1篇「相思樹底說相思──散步台灣林業文化」講到了一個傳說,大意是閩南某地有一對教阿海與阿秀的恩愛小夫妻,阿海獨自一人到台灣謀生,留下5個月身孕的阿秀在大陸,反正就是阿秀在故鄉積勞成疾過世,阿海知道後把山上的相思樹當作是阿秀,不停地向相思樹傾述思念。回福建時,阿海挖了一株相思樹回去種在阿秀死的地方。從此相思樹在閩南繁衍。人們為了感懷阿害的真情便叫這樹為相思樹。

雖然我不相信這傳說,但可以知道中國大陸原來是沒有相思樹的, 所以【搜神記】所說的相思樹跟我們台灣的相思樹是無關的。

相思樹像絲狀一樣的假葉,而被叫做像絲一樣的樹,黃澄澄、毛絨熔的相思樹小花,圖片攝影:王升陽。那相思樹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我覺得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我的老師這樣稱呼相思樹的,台語裡,是不是都是說「相絲呀」?「思」跟「絲」這兩個字在台語的發音是不一樣的。如果要講相思,應該不會在語尾加呀的尾音。因此可能是因為相思樹的葉子(假葉)形狀,而被叫做像絲一樣的樹,後來又覺得相思樹這名字很好聽,所以就這樣叫了。

學名中Acacia的意思就是像針一樣的,這也說明這屬的植物葉子的特徵。相思樹屬的植物廣泛地分佈在地球上,台灣應該也現存10幾種。這類樹種的成分富含黃酮類及縮合型單寧,台灣相思樹也一樣。我系上的吳志鴻老師及其夫人童鈺棠博士2人的博士論文都是做相思樹的活性成分,他們二位都是台大張上鎮特聘教授的高徒,到目前為止張老師的團隊已對相思樹各部位的活性做了相當多的探討,主要還是集中在抗氧化的研究(我也有參與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張老師又發現相思樹的黃酮類除了抗發炎活性外,對抑制尿酸的過渡生成有著相當不錯的抑制活性,我也認為這個樹種具有發展的潛力。

順著山坡生長的相思樹,圖片攝影:王升陽。

上等炭材,化作焦炭也相思

而從木材利用的角度來看,相思樹的材質相當棒,只是台灣的相思樹分枝太多,不容易成材,因此如能從育種或基因體角度來著手,應該可以選殖出具良好材質的優良木材。北卡州立大學的張厚民教授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張森教授,一直以來就是鼓吹台灣的林業界能整合出一個團隊,共同來研究相思樹這個鄉土樹種。最近好像有進展,在林務局的支持下結合了林試所游漢民研究員、蔡佳彬副研究員,台大森林系關秉忠教授、曲芳華教授等人已整合了研究團隊,將從分子生物學、選種、育苗來推展這優良樹種。

我很喜歡張曉風文章裏的一句話:『化作焦炭也相思』,你知道的,相思樹一直以來都是製造上等木炭的材料,相思炭,好好聽的名字。而且相思樹也是種香菇的太空包或段木的主要原料。在民俗植物中,吃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鯨彩一生】魔鏡魔鏡 誰是世上最長壽的鯨魚?

$
0
0
作者:蔡政修(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地質系博士生)

How high does the sycamore grow? If you cut it down then you'll never know.

Pocahontas, 1995

梧桐樹可以長多高?如果人們早早就將他們砍下,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風中奇緣, 1995

「死亡」,在自然界中是一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當死亡是降臨在自己或是親朋好友身上,卻讓人很難以平常心看待,也因此,自古以來,總是有人致力於尋找長生不老的秘方。

難以察覺的歲月痕跡

「長命百歲」以人類來說,如果可以健康地活到100歲,我們就會覺得這已經算是很長壽了。但弓頭鯨(學名為Balaena mysticetus)卻可以活到200歲?!

基本上,要確定野生動物的年齡是一大挑戰。對於不同類群的生物,生物學家會在不同的生物中,利用不同的構造去判斷他們大概的年齡。例如大家熟知的樹的年輪。或如我們在「水族缸裡的白鯨記」有提到這些有牙齒的鯨豚可以利用「齒輪」來判斷年齡(雖然並不一定很精確,而且還有些爭議),但弓頭鯨是鬚鯨(Mysticeti),是沒有牙齒的,那我們要如何來判斷他們的年齡呢?

遨遊在北極海域的弓頭鯨。圖片取自Wilson, D. E. and Mittermeier, R. A. eds. 2014 Handbook of the Mammals of the World. Vol. 4. Sea Mammals. Lynx Edicions, Barcelona.

在理想的狀況下,如果我們可以在這些野生動物剛出生或是年齡還小的時候,就開始長期追蹤,直到他們自然死亡,我們就可以很確定他們的年齡。就好像我們人類一樣,剛出生後,就會去登記戶口,確認出生的年份及日期,所以之後可以很確定我們自己的歲數。但這對於鯨魚或其他沒有「身分證」的野生動物來說,基本上是很難100%確定他們的年齡。

最長壽弓頭鯨,可約達200多歲!

以鬚鯨來講,可以利用他們的鯨鬚(baleen)、耳骨(tympanic bulla)或是耳栓(ear plug)這幾種構造去估計他們的年齡,因為這3種構造都會留下「歲月」的痕跡,就好像齒鯨的「齒輪」一樣。但這3種構造在實際要估計他們的年齡時,都有各自的困難點。鯨鬚很容易磨損;耳骨非常的堅硬,要進行破壞性研究去觀察內部的結構有一定難度;而耳栓要實際取得並不容易。所以,這3種方式基本上都不太適用在年紀較大的個體,尤其是可能可以活到200歲的弓頭鯨!(順帶一提的是,弓頭鯨並不會像其他的鬚鯨一樣形成耳栓)。

弓頭鯨的頭骨(側面照)。作者攝於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

另一種方式是像同位素定年法一樣,利用一個物質或成分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進而利用這比例的改變來推算經過了多少時間。從弓頭鯨眼睛的水晶體(eye lens)裡,可以取得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一種生物體內的氨基酸),此氨基酸有兩種不同的形式(D和L的形式),利用這2種形式比例的變化,可以讓我們推算弓頭鯨的年齡。而因為溫度越高的時候,這氨基酸狀態改變的速度越快(化學反應名稱為racemization外消旋作用),由於這種氨基酸在水晶體裡的是比較不活化的(溫度較固定),因此可以提供較精確的年齡估計。

喬治(J.C. George)等人在1999年的加拿大動物學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發表的研究就是利用此氨基酸的比列來推估48隻弓頭鯨的年齡。然而要使用此方式來推估鯨魚的年齡,需要非常新鮮的個體,因此該研究團隊是利用愛斯基摩人的捕鯨個體來進行此研究,且如果標本(弓頭鯨眼睛的水晶體)稍有污染的話,就不能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這48隻弓頭鯨中,年紀最大的可以達到211歲!

長壽的秘密,有待未來研究

雖然該團隊也指出,這誤差值可能上下差到35歲。但從其他的個體來看,超過100歲的弓頭鯨算是稀鬆平常的一件事情,因為在這48隻裡還有172歲(誤差值為29)、159歲(誤差值為27)和135歲(誤差值為23)的。

而要提醒大家的是,這些弓頭鯨都是捕鯨的個體,也就是說,在自然狀況下,他們的壽命應該還可以更長!就如文章一開始 <風中奇緣>電影中講的一樣,如果我們早早就將梧桐樹砍下,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到底可以長多高。因此,弓頭鯨很有可能可以活超過200歲,是目前已知最長壽的哺乳動物!

值得一提的是,基音(M. Keane)等人在今年(2015年)的細胞報導Cell Reports中將我們目前知道壽命最長的哺乳動物──弓頭鯨的基因解序,想試著了解他們長壽的秘密。

雖然對於我們了解壽命長短的秘密並沒有實質上太大的幫助,但此研究確實替後續的研究工作給了一定的基礎,讓之後的研究可以利用更多解序的不同物種,來比對不一樣的基因組成,進而了解潛藏在弓頭鯨的長壽基因下的秘密!

尋找台灣「銀之匙」——觀豬之旅(上)

$
0
0
本報2015年5月1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

※ 編按:你知道午餐吃的紅燒排骨飯,那塊排骨是怎麼來的嗎?在食安風暴席捲的「逼迫」下,許多人開始探尋食物的真相,米飯怎麼來?青菜怎麼來?而本報特約記者在看了一部漫畫後,開始思考「肉」怎麼來。她決定親身走訪養豬場,跟從業人員聊聊,以「都市俗」角色寫下觀察,盼能作為楔子,引發讀者對畜產業的關注和討論,當個「知豬人」。今、明兩天連載刊出。

以畜牧業為主題的日本漫畫《銀之匙》;圖片提供:東立出版社。

「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物質缺乏的年代,豬隻在村子裡頭散步的畫面可能不足為奇;但在炸排骨、魯肉飯、東坡肉,種種豬肉美食垂手可得的今日,則是「吃過豬肉卻沒看過豬走路」,一說起養豬場,人人多皺起鼻子,更別說親眼目睹了。

一部日本漫畫《銀之匙》卻顛覆了眾人觀點:講述都市小孩八軒勇吾到北海道就讀酪農學系,養豬、騎馬、洗牛舍、外加做香腸臘肉、幫動物接生、解剖課等青春洋溢的生活,處處是挑戰,天天是驚喜,原來養豬也能這麼勵志!

而真實世界的養豬場與日本漫畫有何差異?記者實地走訪養豬場,採訪畜牧系(台灣畜牧系多已更名為動物科學系)畢業、目前從事養豬業的小馬,一起來說說台灣的《銀之匙》故事。

遇見1600頭豬  先從便便說起

擔心豬又臭又髒嗎?小馬的養豬場是現代集約式的中型養豬場,請先做好遇見1600頭豬的心理準備。

小馬的養豬場,為集约式中型飼養場域,共養了1600頭豬。攝影:陳文姿。

鄉間小路旁,零星工廠鐵皮屋間,意外地抵達了養豬場。說是意外,因為記者過往曾去過農家小型養豬場,僅有五六頭豬,臭度卻破表。相對來看,這個中型養豬場因為每天定期沖洗,味道反而不重,豬舍辦公室內幾乎沒異味。

豬舍一天需用水柱清洗1~2次,排泄物經由水道集中在養豬場後方的污水處理場。汙水處理場的造價高達2、3百萬,會先將固液體分開。

早期豬糞可以賣給農家,價格不錯。但現在因為用水沖過,營養成分降低,加上農家多採用現代肥料,在政府補貼肥料政策下,豬糞無處可去。

廢水則經厭氧發酵、生物曝氣手續等處理,待生化需氧量等指數達到規格才能放流,環保單位會不定期檢查。依據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規定,違反放流水標準可處6千~60萬元罰鍰,未依排放許可證或簡易排放許可文件之登記事項運作者,處新臺幣6萬~600萬元罰鍰。今年4月新北市便曾有養豬場因廢水汙染情節重大,遭重罰600萬元的案例。

養豬場的汙水處理設備,需處理過後才能放流。攝影:陳文姿。

吃米不知米價  吃豬肉不知豬價

在《銀之匙》漫畫中,主角八軒用暑假打工的積蓄,買下心愛小豬「豬丼」的肉,細心研究肉品加工,煙燻處理後的滋味,讓全校為之瘋狂。而在台灣,豬通常養到120公斤便送進拍賣市場,究竟買下一頭豬要多少錢呢?

以今年(2015)為例,年初時因雞鴨禽流感疫情,豬肉需求大增,導致豬隻拍賣價狂飆。4月間拍賣價從每公斤85元跌至58元左右,買下一頭豬約7000元;但傳統市場五花肉每台斤僅從130降到120元。市場未反映真實的成本價格,消基會卻僅消極呼籲大家抵制豬肉。

豬肉價格

所謂穀賤傷農,養豬的風險也一樣,養豬收益隨豬價波動起伏。豬價不僅受制市場因素,還受政府政策影響。

台灣豬隻於 1997 年爆發口蹄疫疫情後,出口量大減,改以內需為主。相對的,自從2002年加入WTO後,豬肉進口量便逐年提升,美豬更早在10多年前便已開放。以去年(2014)豬肉進口為例,加拿大和丹麥為大宗,荷蘭,美國分佔第三、四名。今年上半年更為了抑制豬價上揚,而大幅增加豬肉進口量,不過市場價仍僅微幅下跌。

每隻豬都一樣?  用心養育品牌豬

決心面對生命的沈重,執意買下心愛小豬的八軒,最後買到的是屠體,即已依部位被屠宰的肉塊。與台灣採用的是「活體」拍賣制度不同,日本有部分豬隻是以屠宰後的「屠體」送往食肉市場拍賣。在台灣的拍賣市場裡,每隻豬都要走過展示台,由廠商下標。小馬解釋,這樣的拍賣方式,僅能由外觀看出肥瘦肉比,瘦肉多的價格略高。

用心經營的業者,無論是用特別飼料或嶄新的飼育方式,例如多運動等等,在展示台上其實看不出太大差異。成本考量下,台灣豬的養育技術是停滯不前的,或僅止於朝降低成本方向研究。小馬認為,國內的豬隻飼育環境還有許多改進空間。

至於美食節目常強調的「油花分布均勻」,在活體拍賣的前提下是看不出來的。因此,畜產專家希望能推動「屠體計價」,以屠宰後的屠體做為計價標準,讓豬肉品質被看見,進一步推動肉品分級,才能鼓勵豬農養出好豬。

品質好的豬肉能否像有機米一樣自創品牌?答案是肯定的。現在也有農友自行推展的品牌豬肉,像是自然豬、香草豬、活力豬等。但對小農而言,建立豬肉自有品牌的門檻並非品質,行銷手法、包裝、通路、以及冷凍設備等,這些龐大經費負擔才是小農沒有辦法自創品牌的原因。

負起吃貨責任  當個「知豬人」

當八軒養幫心愛的小豬取名字「豬丼」時,大家都勸他萬萬不可。小豬每6~8個月就會被賣掉,試想每6個月就要跟寵物告別的心情,情何以堪。但八軒並沒有因此逃避吃肉,而是以認真的心情去面對動物飼養的生離死別。

現今社會,肉食(雜食)在生活中的比重極高,消費者在希望豬肉美味安全衛生之餘,又希望能兼顧動物福利、豬隻生活環境好、屠體品質佳、有機生產;也希望豬農生產效率高、豬價更便宜。

這麼多的願望相應之下,襯托出了大多數人對畜牧知識與產銷知識的貧乏。豬仔吃什麼?生病了怎麼辦?經營一間養豬場還要考慮哪些事呢?(明日待續)

黑猩猩也懂「烙人」? 學者:「搞政治」非人類專利

$
0
0
本報2015年5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許多人對政治冷感,但你知道除了人類以外,其他靈長類動物,甚至是細菌界,也有政治鬥爭的影子嗎?  

黑猩猩。(來源: Vinche Chung)

搞小團體 黑猩猩也會耍政治手段

人類的最近親黑猩猩就是一個例子。牠們不僅具有高度社會化的階層文化,牠們還了解,蠻力只能讓你爬到社會的最上位,但維持這個地位還需要一些政治謀略。

「搞政治」不外乎拓展人脈和發揮影響力。透過互相理毛,有的黑猩猩會廣交朋友,形成小團體,特別是想要成為首領的雄性黑猩猩,這樣的行為在牠們身上最為明顯。

一旦發生爭執或是感覺有人企圖篡位時,具野心的黑猩猩甚至會「烙人」來幫忙,以達到成為首領的目的。

取得優勢的團體可能得以維持地位,或是被新的團體取代。總而言之,取得人數上的優勢,就是維持領導地位的關鍵。

建立「執政黨」 黑猩猩藉此鞏固食物與異性

1980年代,荷蘭靈長類權威學者Frans de Waal花了6年時間,研究世界最大的圈養黑猩猩族群,寫成他的經典著作《黑猩猩的政治》(Chimpanzee Politics,1982)。

Frans de Waal很快發現,除了搞小團體,黑猩猩的政治也具有些許侵略性。

不同於現代社會的人類多半以投票取代強取豪奪,對黑猩猩來說,「執政黨」的結構以雄性個體的階層劃分,最優勢的個體能獲得最多資源,例如食物和母猩猩。

在許多靈長類社會中,執政黨的成員彼此是親戚,無血緣關係的個體之間,則必須以互惠利他為基礎,也就是「你幫我抓背,我就幫你抓背」的關係。

細菌也有民主制度? 「投票」決定誰生病

黑猩猩。(來源:  NIAID)更有趣的是,政治性的互動並非靈長類的專利。

細菌是簡單的微生物,但就連如此低等的生物都會影響其他個體以遵從自己的指示。

細菌之間雖然沒有領袖之別,但它們會形成一個一個的分散系統,透過一系列與族群密度相關的刺激和反應做決策,這個過程叫做「集體反應」(quorum sensing)。

細菌透過釋出傳訊化學物質來「投票」,還可計算釋出的化學物質量來「計票」。

例如,病菌必須投票決定什麼時候在宿主身上發作,也就是一起釋放有毒化學物質的時間點,才能同時作用,擊垮宿主的免疫系統,達到最大效益。

靈長類的和平主義者 蜘蛛猴用集體擁抱取代政爭

然而,物種的社會性不一定要靠執政黨或領袖來彰顯,靈長類世界中,也有沒有領袖的社會組織。巴西東南部的蜘蛛猴(woolly spider monkeys)就是一例。牠們總是一大群聚集在一起生活,卻沒有任何領袖。

公蜘蛛猴不會統御其他公或母的個體,也沒有優勢階層,是非常平等的社會。蜘蛛猴是愛好和平的靈長類,公蜘蛛猴甚至會排隊等候與母蜘蛛猴交配的機會。

和其他靈長類相比,蜘蛛猴相對不花那麼多時間互相理毛或社交。不過若解釋成缺乏政治系統又稍嫌過度簡化,因為蜘蛛猴的互動方式是集體擁抱。

另外,公蜘蛛猴與媽媽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就能從媽媽那裡獲得更多關於母蜘蛛猴的「知識」,也越可能擁有更多後代。

蜜蜂跳舞選築巢點 昆蟲也具有社會性

這種分散的政治制度也見於蜜蜂和螞蟻等社會性昆蟲。

尋找新的築巢點時,蜜蜂會透過群體感應決定地點。首先,蜜蜂個體會先外出尋找可能的地點,回到蜂巢後就會跳著名的搖擺舞,告訴大家牠們發現的地點。

如果這些地點不好,蜜蜂就會快速停止跳舞。那些跳得比較久,也最出風頭的蜜蜂,則會獲得最多跟隨者前往候選築巢點,跟隨者會從候選築巢點回到舊巢,變成行動家,加入搖擺舞並投下一票,直到某一個築巢點壓倒性勝出。

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小至細菌到大到如人類等靈長類動物,都脫離不了階級權力與鬥爭間的影子。

百年角豆樹遭鼠患 賽普勒斯找鴞與蛇當「防治大使」

$
0
0
本報2015年5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角豆樹是地中海島嶼上歷史悠久的特殊植物,曾經是出口大宗,但現在深受都市化和鼠患威脅。賽普勒斯為了保護角豆樹,徵召貓頭鷹和蛇來對抗鼠患。

賽普勒斯標誌性的植物──角豆樹。(來源:Public Domain Photos)

絕鼠患 倉鴞、無毒蛇來幫忙

4月起,保育專家在賽普勒斯南岸的百年角豆樹林,佈下倉鴞巢以及無毒黑蛇等爬蟲類的窩,希望以自然天敵取代人工鼠藥,抑制老鼠數量、保護樹木。

「角豆樹是賽普勒斯的歷史和文化資產,賽普勒斯島的象徵,也是當地居民的重要收入來源。」賽普勒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Menelaos Stavrinides說。

角豆樹容易生長,只需偶爾修剪。黑鼠是角豆樹最大的威脅,會啃咬樹皮,使之加速落葉,最終死亡。

傳統的鼠患抑制方式是下毒,但效果不彰,還可能危及鳥類、爬蟲類和昆蟲。一般認為角豆樹是賽普勒斯特有甲蟲的天然棲地,而這種甲蟲已經極度瀕危。

「我們讓貓頭鷹發揮自然的力量。一隻倉鴞一年可殺死3,000隻老鼠。」保育人士Lefkios Serghides說。Lefkios Serghides是參與計畫的保育組織Terra Cypria成員。

低密度農耕護生態 也保住島上經濟命脈

1960年代,角豆是高價的出口產品,每年平均產量53,000噸,讓賽普勒斯成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角豆莢中的種子可用來製作角豆膠,是普遍的食品稠化劑。

隨著賽普勒斯從農業經濟轉型成金融服務中心,角豆生產逐漸式微。根據2012年的最新統計資料,產量只剩下9,000噸。

Anogyra村是這個3年期保育計畫的重點位置之一。角豆樹曾是這個小村莊的經濟命脈。

這個3年期保育計畫的資金來自高天然價值農地保育計畫。歐盟執委會的賽普勒斯高天然價值農地保育計畫,以低密度農耕維持生物多樣性為核心概念。專家認為,這個保育計畫也有助進一步了解角豆樹的特性,如授粉昆蟲和樹齡。

世代以角豆樹維生的老農說,沒有人知道這些角豆樹幾歲了。「從我祖父那時起,他們就是老樹了。我們只是發現他們在這裡而已。」

中科四期展開二階環評 環團:污水全回收是底線

$
0
0
本報2015年5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2012年10月遭法院撤銷環評結論的中科四期,於12日在環署展開二階環評的範疇界定會議,進行了替代方案的確認。

開發單位中科提出相思寮聚落及耕地保留與低用水、低污染、排放量大減的變更,竹塘鄉公所與環團則堅持不能工業污水排放濁水溪、舊濁水溪,應該由園區自行處理,「污水全回收是底線」彰化環盟理事長施月英如此強調。

中科四期提出的替代方案

選址在彰南農地的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案,因為搶水、搶優良農地與污水排放等爭議而不斷遭逢抗爭,雖在2008年通過環評,更陸續在2010、2012年提出環差,調整園區土地使用配置與引進產業,回應了爭議,而有相思寮聚落原地保留、私人耕地易地保留與用水用電量及污染排放大幅減少的計畫修改,但此環評仍在2012年10月遭到撤銷,中科則在2014年6月的第262次環評大會主動提出進入二階環評,而重啟環評程序。

當時法院判決中提出工業區閒置、糧食安全、違反區域開發計畫、地層下陷等問題,認定中科四期開發違背「適當而合理」的相關法律與原則。而彰化縣長魏明谷上任後,也明確提出「北彰工、南彰農」的政策宣示,且周遭已有二林精機科技園區,兩者之間的競合,都是此案在二階環評中需面對的問題。

此次中科提出主方案與替代方案,主方案為在台糖大排沙與萬興農場進行631公頃的開發,計畫引進光電、半導體、精密、生技與綠能等產業,用水量2萬CMD、用電量389,000kW、放流水量2萬CMD與VOCs200公噸/年。

其中放流水排放置南側濁水溪,與空污排放增量將由台中園區的減量成果來抵換的計畫,都遭到民間的反對。竹塘鄉公所對於設置14.2公里的排放專管在自強大橋下游1公里處排放相當不滿,直問為何不就近處理,要繞一大圈來污染當地,要求中科做到零排放。

至於空污排放抵換的部分,雖然在2012年已獲環署空保處核備在案,但彰化醫界聯盟與要健康婆婆媽媽團也強調二林的PM2.5濃度去年為全國第二,且增量為全國第一,當地居民的健康面臨威脅,因此不願接受。

替代方案的部分則有開發地點、開發方式與環保措施的替代方案列入討論。

包括改用中部閒置的大型工業區用地、中科其他基地,轉作生技、機械化有機農業生產園區等。

其中環保措施的替代方案著重在放流水排放,雖然中科提出減少放流水、排放至舊濁水溪、海洋放流、排放至水深20公尺外海等,但到場的環團與居民強調僅願接受「全回收零排放」這一項。

《好魚慢食》本土繪本 告訴孩子如何「年年有魚」

$
0
0
本報2015年5月13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好魚慢食-吃對海鮮愛海洋》是以永續海鮮為主題的台灣繪本,教大家怎麼聰明吃魚,讓我們20年後還能吃得到海鮮!

《好魚慢食-吃對海鮮愛海洋》繪本內頁  圖片來源:海龍王愛地球協會

《好魚慢食-吃對海鮮愛海洋》繪本內頁;圖片來源:海龍王愛地球協會

場景來到2048年,故事主角王小呆看著阿公張貼「年年有魚」的春聯,但是王小呆從來沒看過魚是什麼,於是王小呆跟著青梅竹馬金小貝前往海邊,偶然間遇到來自大海的蔓龍女,開啟一段尋找「失落的海鮮」的故事。

2048年科學家預測海洋魚類幾乎滅絕,這本繪本便以此為故事背景,回到過去探索這些年海洋發生了什麼事,人類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把海裡的魚都吃光了。

《好魚慢食-吃對海鮮愛海洋》繪本內頁2;圖片來源:海龍王愛地球協會

《好魚慢食-吃對海鮮愛海洋》繪本內頁2;圖片來源:海龍王愛地球協會

《好魚慢食-吃對海鮮愛海洋》嘗試跳脫說教方式,要求大眾不要吃魚,而是以另一種角度告訴大家,要用什麼方式吃魚,才能讓魚在海中繁衍不斷。透過慢節奏的說故事方式,向大小讀者介紹如何挑選對環境友善的漁法,又有哪些生長速度快和繁殖力較強的魚可以食用等等。

不僅如此繪本還延伸出10個主題的教師手冊,主題涵蓋魚貨如何挑選、如何當負責任的消費者,還有海洋保護區的概念等等,讓小朋友聽故事之餘,也提供延伸探討的空間。

目前《好魚慢食-吃對海鮮愛海洋》繪本專案,於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募資,詳情請見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6002

救你一命的海洋藥房

$
0
0
作者:Dr. Steve Katona(海洋健康指數董事總經理);譯者:吳郁娟;審校:林育朱

※ 本文翻譯自 Ocean Health Index

亞洲中藥行的「乾貨」海馬。© Project Seahorse.

保育海洋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項,或許是讓人類活得更健康。除了提供蛋白質營養來源、供給食物、市場產品、調節氣候、就業機會、娛樂與美學價值之外,長久以來,海洋生物也應用在醫治各種人類疾病。

亞洲與其他地區的民俗療法常利用海洋生物為藥材來源,例如:乾海綿、珊瑚、水母、蟹殼、牡蠣、烏賊「骨」、海參、海馬、海螺等軟體動物製成藥粉、藥膏或藥水來治癒許多病狀。即使這些療法行之有年,但是療效還沒有獲得西方科學方法的證實或記載。

印尼海域的繽紛珊瑚礁。 ©Burt Jones and Maurine Shimlock.一些傳統療法必須使用到大量的動物個體。每年約2000萬隻海馬(約50噸)撈捕用於治療腎臟病、循環系統疾病和提升男性雄風等相關病症。

在目前約48種海馬中,其中23種以「乾貨」形式當作中藥販售、30種在水族箱內以活體販售。如此大規模市場需求,使得海馬族群數量持續減少,而捕撈過程中利用不永續的底拖法,不僅每年殘殺百萬隻海馬,並且破壞其棲息地,使族群量逐漸衰減。更棘手的是,族群減少的規模因為缺乏資料而難以估計。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中,38種海馬名列其中,其中1種屬瀕危物種(EN,endangered)、10種為易危(VU,vulnerable)、26種列為數據缺乏(DD,data deficient),只有1個物種的數量較為穩定。

雖然中國、越南和澳洲等地已有人工繁殖海馬,提供活體樣本給水族館,但因為沒有產出「乾貨」,因此野生海馬的生存壓力沒有因此降低。

神奇海洋醫藥箱

回到本文主題,我們將聚焦在海洋對人類健康的貢獻,不僅增進醫療福祉並將低對海洋生物野外族群危害的新技術。這個巨大的海洋生物醫藥箱,會讓你大吃一驚!

海膽、海星讓我們見識了單一受精卵形成胚胎的發育過程;鯊魚、魟魚、龍蝦和螃蟹幫助科學家探究腎臟如何運作;烏賊和龍蝦幫我們了解神經電傳導過程;鱟和魟在人類視覺研究上貢獻良多。

加勒比海海綿 © Sven Zea, www.spongeguide.org附著在蜂海綿(Haliclona sp. )上的軟體動物© Nick Hobgood

而這些生物對人類生理學研究的貢獻只是個開端。從海洋動植物、蕈類和菌類身上研發出來的抗生素、抗病原體、麻醉藥、黏劑、海洋基因產品都已應用於治療人類疾病,諸如癌症、白血病、囊胞纖維症、心臟疾病、外傷感染等。而科學家至少已從4,800物種提煉出18,000種產品。

何以海洋生物 醫學貢獻卓越

無數生物棲息於海洋,每個物種都擁有高度基因多樣性用以創造求生配備或各種特殊用途的化學基質。這些化合物可能用於防衛或侵略:競爭著床空間、防止附著生物的過度生長、嚇退敵人和癱瘓或殺死獵物;或是互相傳遞溝通資訊用的化合物:辨識身份辨識用(不論是同、異種間)、健康或生殖狀態以尋求潛在配偶。

這些特殊化合物帶著不尋常的特質,其生物研究或藥物研究的潛力,吸引了藥物研發者的興趣。

維多利亞多管水母(Aequorea aequorea)©Wikimedia Creative Commons由水母體內研發出的綠螢光蛋白(GFP),像我們揭示了老鼠大腦灰質層內神經細胞的結構。©Wikimedia Creative Commons

新藥潛力點:珊瑚礁、紅樹林

就在那些高度生物多樣性的海域!例如珊瑚礁、紅樹林、海底火山或其他生物相豐富的群落,這些地方物種繁多,最可能藏著人類感興趣的化合物。比方說,海綿、珊瑚、被囊動物等,這類固著生物,因其族群數量大、易於採樣、種類多,且自我防衛方式通常是藉由化學機制。

而且,這些生物體內常有大量的共生菌,或許也蘊藏著有用的化合物。另外,在極端環境的海域,像是海底熱泉、北極也可能發現驚人的生物相,儘管取樣非常困難,後續成果可應用於人類醫學或許更為顯著。

紅海鞭,攝於巴布亞紐幾內亞。©Gapowell


MIT:進入太陽能發電時代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0
0
摘譯自2015年5月7日ENS美國,麻州,劍橋市報導;林雅玲編譯;蔡麗伶審校

大規模的太陽能電力系統不但能滿足未來長期的能源需求,還能減少碳排放。不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能源計畫(MITEI)上週提交給美政府高層的報告指出,要實現這個願景,還需開發成本更低的技術,政府也需要推行更有效的政策。

太陽能產業。(來源:Greens MPs)

投資創新技術 降低太陽能發電成本

這份名為〈太陽能的未來〉的報告提到,美國要大規模部署太陽能發電,必須在電力系統方面做出預先規畫,因為一天當中,太陽能發電量難以正確預測。

報告作者指出,聯邦政府應該重新考慮如何提高成本效益,並盡快投入經費資助創新技術,尤其是能降低成本與大規模儲存電力的技術,同時必須更加重視獎勵生產太陽能電力。

「我們的目標是持續評估太陽能源當前和潛在的競爭優勢,並確認美國政府哪些政策的改變,長期來看更能有效支持大規模部署太陽能電力系統,我們認為這是相當關鍵的。」主持MITEI、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學工程學教授阿姆斯壯(Robert Armstrong)表示。

該研究小組在本週將調查結果提交給國會議員和華盛頓的政府高層官員。

美國透過再生能源配額制度支持利用再生資源發電,研究團隊也建議將該制度整合成統一的國家計畫,放寬各州進行信用額度交易,降低達到設定目標的成本。

新型太陽能電池 盼突破35%發電效率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目前正在開發數種新的太陽能技術。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佛大學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新型太陽能晶片(solar cell,俗稱太陽能電池),結合兩種吸收太陽光的材料,用以捕捉範圍更廣的太陽能量。

初版太陽能晶片的光電轉換效率雖然只有13.7%,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已經找到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到30%的方法,將能大幅改善目前以矽為基礎的商業太陽能晶片。研究人員表示該技術最終將能突破35%的發電效率。

這種新型太陽能晶片採用目前廣為使用的矽,再加上一層半透明的鈣鈦礦(perovskite),它可以吸收更高能量的光子。

非廉價勞力 中國太陽能板靠完善供應鏈壓低成本

因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截至2011年,中國生產的太陽能板佔全球63%,而咸信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太陽能板製造商。

但是,麻省理工學院和美國能源部再生能源實驗室於2013年的報告指出,美國可望在生產光伏(photovoltaic)領域再次擁有成本競爭力。

然而,詳細分析光伏的生產成本,發現中國較低價的光伏產品,主要源自經濟規模與完善的供應鏈,而並非廉價的勞動力。

「我們開發了由下而上(bottom-up)的模式,」該研究的共同作者、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副教授博納西西(Tonio Buonassisi)表示。該報告發表於《能源與環境科學》期刊。研究人員也評估生產光伏的成本,包括所有材料、人工、設備和製造過程中的間接費用。

博納西西表示,重點在於讓目前製造光伏組件的區域價格差異「恢復彈性,不再是因為國家特定的介入才擁有優勢」。因此,技術創新就有機會迅速帶動一個平等競爭環境。

Bright Future for Utility-Scale Solar Power: MIT Repor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ay 7, 2015 (ENS)

Solar energy on a grand scale could meet humanity’s future long-term energy needs while cutting carbon emissions, but lower-cost technologies and more effective government policies are needed to achieve this potential, finds a new study released Tuesday by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 Energy Initiative (MITEI).

“The Future of Solar Energy” says that America needs to prepare its electricity systems for very large-scale deployment of solar generation, which tends to vary unpredictably throughout the day.

The authors point to an urgent need for federal R&D dollars to be invested in new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low-cost, large-scale electricity storage, with greater emphasis on rewarding production of solar energy.

“Our objective has been to assess solar energy’s current and potential competitive position and to identify changes in U.S. government policies that could more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 support its massive deployment over the long term, which we view as necessary,” said MITEI Director Robert Armstrong, the Chevron Professor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t MIT.

The study group is presenting its findings to lawmakers and senior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this week in Washington.

Richard Schmalensee, the study’s chair and Howard W. Johnson Professor Emeritu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t the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aid, “What the study shows is that our focus needs to shift toward new technologies and policie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make solar a compelling economic option.”

Today’s federal and state subsidy programs designed to encourage investment in solar systems should be reconsidered, to increase their cost-effectiveness.

The group also recommends that state 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 which support increased power generation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be brought under a unified national program that would reduce the cost of meeting set targets by allowing unrestricted interstate trading of credits.

Several new solar technologies are being developed by MIT researchers.

Scientists at MIT and Stanford University have developed a new kind of solar cell that combines two different layers of sunlight-absorbing material in order to harvest a broader range of the sun’s energy.

The new cell uses a layer of silicon, which forms the basis for most of today’s solar panels, but adds a semi-transparent layer of a material called perovskite, which can absorb higher-energy particles of light.

In this initial version, the efficiency is 13.7 percent, but the researchers say they have identified low-cost ways of improving this to about 30 percent, a big improvement over today’s commercial silicon-based solar cells. They say this technology could ultimately achieve a power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35 percent.

It’s widely believed that China is the world’s dominant manufacturer of solar panels because of its low labor costs and strong government support. But a 2013 study by researchers at MIT and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indicate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once again become cost-competitive in photovoltaic (PV) manufacturing.

As of 2011, manufacturers in China accounted for 63 percent of all solar-panel production worldwide. Bu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ll costs associated with PV production shows that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at country’s lower PV prices are economies of scale and well-developed supply chains, not cheap labor.

“We developed a bottom-up model,” explains Tonio Buonassisi,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MIT and a co-author of the report,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 researchers estimated costs for virtually all the materials, labor, equipment and overhead involved in the PV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bottom line, Buonassisi says, is that today’s regional price differences in making photovoltaic modules are “not inherent [and] not driven by country-specific advantages.” As a resul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could rapidly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別處學不到的在地知識課 利吉國小跟著農業地圖認識家鄉

$
0
0
本報2015年5月13日台東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星期五下午(3/27)豔陽高照,富山國小利吉分校的師生,分搭兩部小貨卡,展開一段屬於利吉社區的「農業地圖」之旅。孩子們雀躍地指認沿途地景,釋迦、芒果、誰的家,一路上話聲、笑聲不斷,遇到認識的阿伯和阿嬸,還會元氣問候。「本位教學」課程這一年來就等於孩子們開心的代號,社區長輩化身孩子王傳授在地知識,別處可學不到呢!

小貨卡帶著孩子前進社區,並成了臨時教室。攝影:廖靜蕙。

小貨卡帶著孩子前進社區,並成了臨時教室。攝影:廖靜蕙。

芭樂好吃的祕密 社區孩子先知道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的利吉村,以惡地形聞名,此地傳聞有微量元素鎂的作用,種出來的釋迦、芭樂以及芒果,特別好吃,頗受消費者喜愛,因而促成當地農業地景自成一格,是利吉村最重要的資產。

這學期利吉分校的「社區本位教學」,即以農業為主軸,透過4次課程,帶孩子走訪社區中的幾個重要農作物產地。

社區本位教學,簡單的說,就是以社區為教學主體,內容以本地的知識為主,外部的知識體系為輔;教學場域以社區為主,由社區居民擔任老師。

3月第一次課程主題是「社區農業地圖」,由利吉社區發展協會邀請前村長曾金仁擔任講師,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炎湫、利吉阿幫安農場的曾怡潔(曾金仁的女兒)擔任助教,社區居民也義務協助提供小貨卡擔任駕駛,帶著孩子們走訪社區每個角落,繪製成利吉村農業地圖。

曾金仁老村長帶孩子們認識芭樂葉片。攝影:廖靜蕙。

曾金仁老村長帶孩子們認識芭樂葉片。攝影:廖靜蕙。

坐在小貨卡上,社區老師不忘沿途說明每戶人家是誰,種了那些作物,在社區裡擔任什麼職務,一路尋找社區的農業足跡。社區老師們早已尋找幾個制高點,進行定點講解,也有利於孩子們觀察,並繪製成社區農業地圖。

提到利吉,最有名的就是釋迦、芭樂和芒果,再其次是香蕉;偶爾可見荖花、荖葉這類檳榔配料作物以及百香果,構築成利吉區域產業的面貌。

老村長曾金仁卸任後專心當起社區解說導覽老師,不但對於利吉的歷史熟捻,惡地形、混同層這幾個地質學上的專有名詞,也能解釋得讓大家頓然開悟,可說是本位教學最重要的老師。他希望讓小朋友認識當地產業,引起對農作物產業的興趣,能幫助或投入農業、認同社區產業。

對於農業,他主張健康管理,認為要有健康的土地才能生產健康的農產品,期待當地能逐漸轉型,不使用化學物質,目前則停留在安全用藥的「吉園圃」認證。

農法友善環境多重要  到現場走一次

當地也在台東農業改良場輔導下,以草生栽培取代除草劑淨空土地的農法。兩者的差別,只需帶著孩子們親眼見證,立判高下。除草劑看似有效維持了「乾淨」、勤勞的標準,但表土裸露一經豪雨沖蝕,便形成一條條的侵蝕溝,表土隨之流失。土壤不見了,也造成水道淤積的問題。

使用除草劑雖讓果園看似乾淨,但是一經雨水沖刷,就有土石流失的危機。攝影:廖靜蕙。

使用除草劑雖讓果園看似乾淨,但是一經雨水沖刷,就有土石流失的危機。攝影:廖靜蕙。

這幾年來,社區致力於更友善環境的農法,不但大人的農法正在改變,更要傳遞正確觀念給孩子。無論是草生栽培或是不使用化學肥料藥劑的農法,都是友善環境的具體作法。

看到孩子們分不清芭樂、芒果葉,老村長直接帶孩子到芭樂園上課。「你們仔細看,芭樂的葉子是對生」並拿出事先準備的芒果枝葉,「芒果葉子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像爬樓梯一樣的複生。」實地講解勝過課堂上夾纏不清的語言解釋。

正在芭樂園忙碌的阿嬤,聽到小朋友們的叫聲,也隨著現身,看到這麼多小朋友來訪,非常開心。於是放下手邊的事,專心摘起芭樂,給師生每人一顆,孩子拿到現摘芭樂開心地叫著笑著,不忘說「阿嬤謝謝!」

從社區延伸到課堂學習  活化知識

利吉分校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的方式,從教學內容共同討論,現場的照片,如釋迦、芭樂等照片,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教學與示範嫁接由社區解說,教學PPT、學習單由分校老師們設計。

當社區講師上課時,則由分校老師從旁管理學童秩序,還比學生認真學習,因為他們要將課程延伸到數學、社會等課內課程中。

老師讓孩子指認作物種類與分布。攝影:廖靜蕙。

老師讓孩子指認作物種類與分布。攝影:廖靜蕙。

4月,老村長帶孩子到果園實地觀察。在慣行農法的釋迦園中抓蟲,但因地表裸露乾枯,幾乎只能在枯枝落葉中或樹上找蟲蟲;曾怡潔在草生栽培的果園先介紹過原理後,讓小朋友自由抓蟲,讓蟲進入觀察箱裡進行解說。小朋友分不清昆蟲種類,因此誤抓蜘蛛、蝸牛,正好趁機教大家分辨。

中年級的林老師認為,出來熟悉自己的社區到現在,孩子看到作物就能指認名稱,跟課堂上只能紙上談兵講解相比,效果更好。雖然工作量增加,不過能親自走過自己的社區、繪製地圖,都可做為社會課延伸教學的目標,也有更多話題可談,學習效益更顯著。

留住利吉分校 孩子更認同社區

利吉分校師生至今約30位,因人數少,1995年併入富山國小成為利吉分校;2005年就常名列「廢校」榜單。十年前藉由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研究團隊,在當地跑田野,並將所見所聞呈顯給居民,凸顯了學校在社區的重要性,使得原先主張廢校的居民,意識到分校所具備的知識中心、社區中心等功能,學校若不在當地,孩子對社區的認同感也不強,因此倡議留住分校。

2013年又有廢校之說,但社區居民決定以實際行動支持,經與研究團隊合作,示範一學期的課程規劃,這學期由利吉社區與分校主動規劃,以生態農業為主題,讓孩子認識可永續的農業產業;研究團隊則退居幕後,協助記錄。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不花錢換回社會信賴 Freegan楊宗翰談無消費生活

$
0
0
本報2015年5月13日台北訊,洪郁婷報導

如果你存了一筆錢來趟小旅行,你會選擇搭火車,還是搭便車?多數人可能選擇前者,但在西方國家,卻有一群人即使有錢,也寧可站在路旁等待陌生人的善心,選擇搭便車共享一段旅途。

環境資訊中心副刊人氣作家楊宗翰,花了半年時間在克羅埃西亞體驗無消費生活,昨(12)晚應社團法人環境資訊協會邀請,首次在北市分享他的「Freegan」人生。

楊宗翰分享禮物經濟行動。(攝影:洪郁婷)

Freegan,就是心地善良的笨蛋?

因為前往克羅埃西亞當交換生,大學時期的楊宗翰意外開啟了Freegan之路。

沒有宿舍住的他,跟著沙發客一起住進一處廢棄屠宰場、和一群無政府主義者佔領空屋、吃菜市場、麵包店剩餘的食物、收集各處撿回的東西成立免費商店,過著不工作、不消費,但仍衣食無缺的Freegan生活。

不過要當個Freegan並不容易。在許多人的觀念裡,「不工作」等同於為社會的寄生蟲;而「不消費」的理念,更常被視為一群心地善良的笨蛋。面對社會眼光,楊宗翰苦笑解釋:「我們其實很渴望吃下自己種的有機蔬菜、想住在自己親手蓋的房子中,我們其實很貪心,絕對不是什麼聖人。」

楊宗翰表示,Freegan希望生活在彼此信賴、相互擁抱的社會;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彼此合作、建立正常的信賴關係。因為有著這樣的「貪」念,才會跳出來選擇不一樣的方式生活,企圖讓「正常人」反思社會的種種問題,而這樣的溫柔革命,和聖人或善良一點關係都沒有。

賣場剩食多的誇張 撿回來是剛剛好

佔領廢棄屠宰場期間,楊宗翰和其他Freegan朋友靠著菜市場賣相差、賣不掉的蔬果、麵包店的隔夜麵包,就已足夠10多人每日食用。有些Freegan還會到超市垃圾桶尋寶,從毫無異味的垃圾桶中,撿出整包整包的「垃圾」,全是包裝完整、尚未過期的各式食品,從生鮮食品、蔬果、乾糧、起司、牛奶到啤酒一應俱全。描述起第一次見識垃圾桶裡塞滿食物的震撼畫面,楊宗翰至今仍歷歷在目。

與他一起佔領空屋的夥伴Marco,更曾經在義大利的超市垃圾桶撿到兩隻完整的全雞。聽到Marco的分享後,楊宗翰難過地想:「雞到底為什麼生來要受這種苦?在受盡許多折磨後,最後卻因為沒有人購買,而被丟到垃圾桶變成垃圾,難道這就是牠們的一生?」講到這裡,楊宗翰一度哽咽,說不出話來。

他直言,正是因為現在的消費習慣,除了很多資源被浪費掉,更多東西在買到的當下,它的生命週期就停止了,導致社會上充斥著太多用不到的東西。即便如此,多數人仍陷在賺錢、花錢的迴圈中。

楊宗翰有感而發,分享一段故事:空屋裡有位希臘人,他藉由街頭藝人表演賺錢,但賺到錢後,他只會買瓶啤酒喝,其餘的錢便沿路分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他之所以這麼做,純粹因為表演是他的興趣,而將得到的錢分給需要的人,才是他真正的工作。」楊宗翰說。

Free Hugs、故事Bar 「禮物經濟」找回社會溫暖

回到台灣的楊宗翰,並不急著在台灣佔領空屋或翻垃圾桶,而是依循「禮物經濟」的方式過活。

他目前正在「搭便車環島」,而他最想做的就是在全台各鄉鎮設立免費商店。不需要大店面、不用高昂的成本,只要一間閒置空屋,就能讓在地居民各取所需,也讓物品在需要的人手中重新獲得生命。

這次環島旅行出發前,他把替代役期間存下的薪水,全部轉交給媽媽,告訴她「記得每個月領5000塊出來,當作是我在工作拿回家的錢。妳領完時,也差不多是我回家的時候。」楊宗翰坦言,他確實算幸運,不需要負擔家中的經濟;但同樣地,他也不需要家裡的資助。

現在的他,白天在農場裡幫忙,學習自然農法,晚上到偏鄉書屋念書給孩子聽,有時帶著國外沙發客一起,到書屋與孩子分享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讓孩子知道,愛念書或不愛念書,並非決定未來生活的關鍵;偶爾,楊宗翰也和朋友一塊在城市街頭免費說一個故事,不求金錢回報,只想與路人分享生命的真實。

楊宗翰想用行動告訴人們,我們需要的真的不用那麼多;重要的是,我們還能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楊宗翰透過故事bar,向民眾分享免費故事。(圖片來源: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

養豬場APP沒說的事——觀豬之旅(下)

$
0
0
本報2015年5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

※ 編按:昨天我們從漫畫《銀之匙》切入,探討豬的便便、豬的價格等問題,今天從熱門的手機APP遊戲來看,在現實生活中,經營一個養豬場得注意哪些事呢?

熱門APP遊戲養豬場。圖片來源:養豬場
熱門APP遊戲養豬場。圖片來源:養豬場

虛擬網路上,養豬場APP正熱門。而真實世界裡,養豬要做哪些事?

購買小豬、清潔、飼養、疫苗與販賣。有豐富養豬經驗的小馬說,養豬不辛苦,讓豬隻健康成長就好了。

養豬場投資所費不貲

雖然小馬說得簡單,但養豬業仍然不是熱門職業選擇。小馬大學時就讀畜牧系(現已更名為動物生命系),同系同學多已離開畜牧業。他說,50個同學裡大約只剩3、4個繼續從事養豬業,少數從事飼料業。

而在台灣,找到適合的養豬場地是先決條件。養豬設備所費不貲,年輕養豬農戶只能先以承租方式使用養豬場。此外,買豬、買飼料、廠房租金、聘雇人員等,每月開銷動輒上百萬。因此,還必須爭取股東資金挹注,有無在養豬大場工作過的相當經驗等,都會成為股東判斷是否投資的依據。

也因為養豬須投資龐大資金,若豬場傳出疫病,損失將非常慘重。所以幾乎天天離不開豬場,工時長,也是投入養豬事業必須具備的決心。

豬吃餿水也吃飼料  先考量成本

養豬場裡的餿水處理設備;攝影:陳文姿。

養豬場裡的餿水處理設備;攝影:陳文姿。

豬並非都是吃餿水的,五年級生的記憶中,就有個豬飼料品牌叫「歐羅肥」。餿水跟飼料各有優缺點,餿水便宜,飼料可以添加高蛋白,讓豬隻長得快,但排泄物會比較臭。

小馬的豬場裡,豬吃飼料也吃餿水的理由就是成本。小馬說,經營養豬場跟學生時代最大的不同,就是處處都要考慮成本。

垃圾車收到的廚餘經清潔隊回收後,會由公所自行標售,每桶有300~400元的價值。登記有案的農工商廠(場)可去參與投標,等餿水運到養豬場後,還要經攪碎混合,高溫蒸煮機器處理,才會送給豬吃。

過去10年,進口玉米跟大豆價格上漲超過兩倍,飼料成本增加,豬價卻未隨之上揚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以進口豬肉來抑制價格。豬價長期偏低的結果,豬農無法改善設施獲利,也間接導致台灣豬肉無法提升品質。

防疫萬萬不可少

養豬的投資成本龐大,防疫非常重要。圖片來源:養豬場APP。
養豬的投資成本龐大,防疫非常重要。圖片來源:養豬場APP。

安排田園之旅容易,但要來場養豬場之旅可要看運氣。為了避免傳染疫病,養豬場不太歡迎陌生訪客,尤其是近期內曾去過其他豬場的訪客,更不這也增添了養豬場的神秘色彩。

1997年台灣爆發豬隻口蹄疫後,開始積極處理防疫問題。1998年公布畜牧法,訂定畜牧場獸醫師制度,主管機關也會定期查察防疫措施及消毒。但這些人車在豬場中來去,反而讓豬場主人煩憂。

疫苗的功能就是預防針。跟人類的流感疫苗一樣,醫生要預測今年流行哪一型病毒,養豬場主人也會視當地疫情決定施打哪些疫苗,豬瘟及口蹄疫疫苗則是必要項目。

當飼主發現豬隻有生病或精神不好的情形時,便做記號並觀察,病情嚴重者,視狀況決定打針或隔離。只有生病的豬才需要打抗生素。跟吃藥一樣,豬隻在停藥期過後才可販售。

遇見真實養豬場

長期受忽略的畜牧業其實沒有那麼神祕,經營起來風險高又辛苦。攝影:陳文姿。

終於來到賣豬的時刻,對豬場主人而言,這是收成的一刻,但在養豬APP遊戲裡,這是悲傷的分離。音樂揚起,賣豬車漸漸駛離,「這是怎麼一回事」、「一直想坐這個試試呢」、「我不是你的專寵嗎?」豬豬無辜的內心旁白讓養豬場APP主人有股淡淡哀愁。

這個小小遊戲,掀開畜牧產業的小角落,讓人正視現代生活中難以抹滅,卻長期被忽略隱蔽的地方。「都市俗」記者一睹養豬場真面目後,像是掀開了神祕箱,疑問、揣測跟想像的迷霧都隨之散去。

啊,原來,養豬場一點也不神秘。(全文完)

「今日聲音明日歷史」 城市聲景交織噪音世紀文化

$
0
0
【搶救寂靜,聲物狂想.系列報導5】
本報2015年5月13日台北訊,林姝函報導

記錄大自然的聲音可以探索動物的語言和性格,記錄城市的聲音可以重現社會的空間和文化。由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台灣聲景協會合作主辦的【聲物狂想曲】系列講座,昨(12日)晚進行到第五場,邀請到耳科學研究室負責人余仁方、金鼎獎作家兼聲聲音考古家李志銘,共談「城市的聲景記憶」。

當心!別讓噪音謀殺你的聽力

鏟鍋碰撞的金屬聲、抽油煙機轟轟作響,你知道煮飯時,最高能到幾分貝嗎?答案竟然是90-100!聽覺科學專家余仁方從最尋常、切身的聲音,講述生活中沒有察覺到「噪音」,這些包含:煮飯、講電話、聽音樂、室內的音樂才藝班、便利超商的「叮咚」、耕耘機等。

聽覺科學專家余仁方講述生活中沒有察覺的噪音將損傷聽力。
聽覺科學專家余仁方講述生活中沒有察覺的噪音將損傷聽力。攝影:林姝函。

「噪音」究竟如何定義?除了按照硬性的法規,不同時段有不同限量標準,也因每個人的大腦判定不同,只要主觀聽了覺得不舒服、不開心,即可歸為噪音。好惡有別,但人基本的承受力卻是一樣,根據臨床實驗,人處在32分貝環境中就會睡不著,連續8小時承受85分貝以上的聲響就會造成立即的聽力損傷。

余仁方當場調查,5種感官裡大家最不願意放棄的是哪一種?結果視覺占多數。他提醒,眼睛閉著就能休息,耳朵卻是24小時待命;現代醫療技術能整治視力衰退,聽力損傷後卻沒有回頭路。

早在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總結,噪音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僅次於空氣汙染,但台灣對聽力的認識與教育卻十分缺乏;我們自小被叮嚀不能在光線不足的地方看書,卻沒有人教育不要再吵鬧環境聽音樂,因為你只會不自覺越調越大聲。

聲音也影響人的體內運作與情緒。余仁方提出一個新名詞:「粉紅噪音」,指聲響與人類呼吸的頻率相近,每分鐘約12次,能讓人舒緩放鬆,如海浪聲或鳥鳴。另一種相反作用的,是吃到飽店播放的音樂,通常是超過70分貝的快歌,當人體處在該情境時,唾液分泌會減少、消化速度變慢,達到降低食慾的效果。

余仁方從現代的聲音分析噪音,另一位與談人李志銘,則從歷史暢談聲音紀錄的文化。

聲音勾勒文化  邀大家用音樂記錄台灣獨特

在雷達還不發達的時代,許多國家發明「聽音器」,以偵測敵軍轟炸機。圖片提供:李志銘。

在雷達還不發達的時代,許多國家發明「聽音器」,以偵測敵軍轟炸機。圖片提供:李志銘。

「人對抽象的聲音是充滿好奇與不確定性。」李志銘以一張二戰時期的圖片揭開下半場。圖片中,人們配裝各種形貌的聽音器,只為在雷達還不先進的二戰期間,掌握敵方轟炸機的方位,而聽音器的造型,完全反映人類對聲音的理解和探索。

作家兼聲音考古家李志銘談用聲音紀錄台灣文化與歷史
 
作家兼聲音考古家李志銘談用聲音紀錄台灣文化與歷史。攝影:林姝函。

「聲景」一詞由加拿大作曲家Murray Schafer創造,他也因此被尊稱「世界聲景之父」。1973年開啟「世界音景計畫」時,率先收錄其家鄉溫哥華的號角之聲與蒸汽火車、輪船汽笛聲,對他而言,這些勾勒出港口與海洋畫面的聲響,傳達了家鄉的意象。

爾後,日本鳥越會子將此概念譯成日文,成為日本民俗音樂家研究聲景的開端。1992年,日本官、學、民間合作,票選出100種代表日本文化的聲音,其中海與流水的種類最多,佔一半以上,其次是鐘鳴;前者流露出海洋民族文化,後者則反映明治維新期間,效仿歐洲以鐘報時、慶典。

至於什麼能代表台灣文化的聲音,李志銘直覺想到庶民文化,他到處收錄傳統市場、街道攤販的叫賣聲,甚至觀察出:清晨的市聲是朝氣蓬勃、明亮,黃昏後帶有濁氣,而四季也有差異。他現場播放一段成果,混雜著叫賣、交談、中古摩托車的引擎、塑膠袋窸窣聲、剁雞剁魚,李志銘愉悅地說,「這也是種交響樂」。

其他代表性的台灣聲景,還有阿里山火車及呂學炳收錄的「童謠」。火車汽鳴是許多長輩的歷史記憶與鄉愁,爬坡時氣息奄奄,發出「嗚──悽悽愴愴悽悽愴愴」,下坡時輕鬆費力,發出「嗚──澎澎恰恰澎恰恰」,有趣的是,這種將心境投射在聲音裏頭,不同版本竟對聲音有同樣的想像。呂學炳收錄在《民謠》的「童謠」,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角兩角三角形,四角五角六角半…」,此外還有另一首以不復聽見的「跳繩歌」,李志銘表示,這不僅是聲音的失落,更代表當時的時空已不存在。

回扣余仁方的當代噪音,李志銘認為21世紀是噪音的世紀;噪音是人類高度發展的結果,飛越的經濟同時對環境產生了致命性的破壞。他列舉中國詩人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其無聲襯有聲的情境,及日本名著《平安京‧音の宇宙》,探討聲音橫跨時空,想藉此表達人與環境的和諧。

李志銘認為,聲音是種文化財,「今天的聲音即是未來的歷史」;當民俗、文化、城市演進時,會出現隨著人類行為而消逝的「瀕危聲音」。但目前台灣自己保存的聲景卻不多,反倒是許多日本學者出版有關台灣聲音的專輯,他希望能激發更多人,用聲音的角度感受、紀錄台灣的獨特。

【聽,是誰在發聲】

你印象中最深的城市聲景是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24小時都在聽,然而這些生活中的音景往往最容易消失而無人注意。不管是噪音還是回憶,都構成了某一代城市人共同的回憶,也形塑了歷史文化。(文字:編輯室;錄音:李志銘)

2012.11.25 台北福和橋菜市場 攤販叫賣 

 2012.12.13 台北溫州街 修理紗窗紗門

Viewing all 1994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