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5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禁止農作 卻容許採礦? 請還東部應有的山林正義

$
0
0
作者:黃斐悅、呂翊齊、潘怡庭(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

※ 本文轉載自 地球公民通訊

太魯閣峽谷中美麗紋路的大理岩,既是花東重要觀光地標,也代表着水泥業覬覦的石灰岩地質。台灣的水泥原料,多來自宜花東地區中央山脈東翼的露天大理石礦場,業者從民國60年代即陸續開始進駐,到80年代政府大力推動產業東移,劃定了水泥特定專用區(和平工業區)。在經濟部長期的扶持下,如今花東地區最高產值並非觀光,而是水泥相關產業。

地球公民基金會追蹤之環境敏感區內礦場。

表一所列舉地球公民基金會追蹤的礦場案例,皆歷史悠久而位於法定環境敏感區域。其中,保安林雖禁止伐木,卻未限制採礦,導致潤泰水泥(見圖一)在水源涵養保安林開採四十年;國家公園在所有敏感區類別中律法最嚴明,但位於太魯閣的亞泥礦場(見圖二),只因設立時間早於國家公園,至今無法令其於停採;飲用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明文禁止採礦,然而不知是刻意還是業務疏失,竟造成北原石礦(見圖三)業者於保護區違法開挖;至於相當貼近文資法列管珍稀山毛櫸植群的萬達礦業(見圖一),由於林務局遲未依法公告保護區範圍,業者便以此為由執意開發。綜上所述,過去礦權許可以經濟發展導向為主,缺乏環境把關機制,致使今日產生許多難解的法令矛盾。

圖一:潤泰水泥在水源涵養保安林開採40年圖二:太魯閣的亞泥礦場
※ 圖一:潤泰水泥在保安林開採     ※ 圖二:太魯閣的亞泥礦場 

圖三:北原石礦於保護區違法開挖
※ 圖三:北原石礦於保護區違法開挖

這些露天礦場造成山坡地裸露長達三、四十年,即便植生復育成效也有限。40年前礦場現地不可能有田野調查資料,如今人們再也無法得知,開挖後水土究竟有何變化,以及對環境敏感區的影響。民國70年代以來,政府開始調查、劃設環境敏感區,但對老礦場問題的逃避,使一切顯得荒謬。除非內政部、林務局、經濟部等相關單位願意正視,開始共同檢視密密麻麻的相關法規並逐條修正,否則資源保護與土地開發的衝突依然持續。

多數礦區屬於環評法前案 環境影響難以得知

台灣的大型礦區不只早於敏感區的設立,更遠早於環評法的公告,因此存在數十年而未曾進行環評。環評法於84年發佈時,台灣早年經濟起飛期間推動的十大建設以及其它大型開發案,多已完成或正建設中,不可能重新環評,頂多做些污水、噪音處理的末端配套措施。

為了處理這尷尬的情形,環保署採取既往不咎作法—環評法公告時已開始施工的案件,提出環境調查報告備查即可;而環評法公告前已完成建設之案件,不需再環評。其時,大型礦場早都完工,加上一次就能申請到20年的礦權,業者有恃無恐,它們幾乎如中華民國一樣老,且隱匿東部深山。

至於76年才升格獨立的環保署,卻似個孩子,能處理西部平原上的工廠汙染糾紛就要偷笑,更別提管得動老礦場。再者當年水泥業等同黑道,恐怕誰也沒能力叫他們送環評。

近年環評法加嚴,欲擴建的礦場陸續送了環評資料,透過環保署資訊公開的程序,民眾才得以一窺礦場的情形。然而這類環評書多半缺乏實質意義,譬如在礦場數十公頃光禿禿的裸露岩盤進行動植物現況調查,或於數公里之遠的溪流分析水質變化。真不知一個既存已久的開發建設,究竟該如何評估「環境影響」?

這些報告大多無助於實質問題分析,業者和反對礦區的民眾當然只能各以主觀感受來爭論礦場對環境的影響。礦場位於敏感區到底是後果不堪,或者其實影響不顯著?以目前台灣政府投入的微薄調查資源,恐怕永遠無從得知了。

林業用地逕行容許採礦 國土計畫失靈

政府長期縱容加上法規主動退讓,環境敏感區遇到採礦形同虛設,非但如此,連國土計畫都獨厚水泥業者。一般而言,開發案除了環評之外,若面積過大涉及變更使用分區或使用地,還必須取得營建署區域計畫委員會的開發許可。然而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採礦案,沒有任何一個案件需要送進區委會審查,這是為什麼?

區域計畫的基本架構是以「使用分區」管制「使用地」、「使用地」管制「設施」三層級的方式來引導土地使用。例如特定農業區內允許編定農牧用地,農牧用地則容許農舍、農作設施等,科學園區要在此開發,必須通過區委會審查,將分區變更工業區,才能合法取得工業用地,否則就是所謂的違章工廠。但若開發案不涉及變更分區或用地,便不需審查即可開發。

然而仔細檢視法規,會發現一件非常詭異的事情:「林業用地不允許農作,但竟然容許採礦!」而目前幾乎所有礦區都是向林務局的國有林班地租地,林班地只編定為林業用地,這代表採礦開發可以不用變更分區和用地,無論面積大小、有無位於環境敏感區,都可直接從區委會審查逃脫,這是多麼荒謬的規定!明明使用地類別中就有所謂的「礦業用地」,實際上業者卻完全不需變更以接受國土計畫的審核,全台所有各類型的開發案,獨獨採礦是如此,這已不是歷史共業的問題,而是圖利和包庇。

區域計畫體制
※ 圖四:區域計畫體制

法外之地踩煞車 全國區域計畫是關鍵

營建署為銜接國土計畫法,去年公告全國區域計畫,將區域計畫分成兩層級,中央制訂上位指導原則,實質牽涉土地使用的規劃權則下放地方政府,未來位於環境敏感區的土地變更會更加嚴格。然而只要「林地容許採礦」的後門還在,採礦案仍然不需進入審查體制,全國區域計畫再怎麼立意良善都遏止不了礦場巨獸繼續吞噬山林。

亡羊補牢猶未晚,全國區域計畫現正進行修正案審查,這是一個由國土計畫帶頭,全面檢視各項法令的最好時機。我們在此嚴正呼籲營建署,檢討「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禁止林業用地採礦,後續擴建的礦場必須依法變更為礦業用地或特定專用區,比照所有開發案進入區委會審查(如圖四),徹底解決現今環境敏感區採礦的體制黑洞。

東部因為中央山脈長期的阻隔,型塑出與西部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很多人僅認為東部保留了臺灣僅存的好山好水,殊不知在陳舊偏袒的法令背後,採礦早已成為東部不可承受之重。西部瘋狂炒房炒地,建案雨後春筍的推,用水泥填滿河川和海岸,在區域發展不均的情形下,東部就只能毀林挖山來販賣命土。阻止環境敏感區採礦只是第一步,徹底檢討台灣營建業、公共建設浮濫使用水泥的現況,控制總量,才是正本清源之道,請還給東部遲來的環境正義。 


溫度降不下 特有亞種岩鷚快找不到家

$
0
0
本報2015年5月4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全球暖化已成不可避免的事實,不但人類熱爆了,中高海拔物種更是熱到無處躲。對大多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的台灣特有種生物,影響尤其顯著。

最近一份由玉管處委託台大丁宗蘇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調查指出,園區內48種鳥類海拔分布平均上升60公尺,而特有亞種岩鷚,已經逼上3660公尺以上,而過去常見的高海拔鳥種鷦鷯,雖然棲地條件不變,族群數已寥寥無幾;建議持續監測外,台灣減緩氣候變遷的腳步須再加快。

熱爆了,台灣特有亞種岩鷚快找不到家了!(攝影:廖東坤;玉山國家公園提供)

48種鳥  22年分布上升60公尺

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或多或少影響自然生態系及生物。鳥類由於具有活動性強,且易於調查、歷史紀錄較多等條件,因此常作為氣候變遷下生態反應的指標物種。

依據中華鳥會2014年公布的台灣鳥類名錄,25種台灣特有鳥種中,有19種主要分布於中高海拔山區;58種台灣特有亞種鳥類中,也是大多數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

玉山是台灣最重要的高山型國家公園,依據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副教授陳炤杰2009年調查,園區內已知紀錄189種鳥類,大部分為台灣的留鳥,其中不乏台灣特有、特有亞種鳥類。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高山鳥類監測,具有重要的環境意義。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丁宗蘇研究團隊於去(2014)年3~6月,以相同方法複查1992年丁宗蘇研究調查的50 個調查樣站,也於去年3~10月複查郭達仁(已故中華鳥會理事長首任理事長)1986年排雲山莊調查線。

1992年50個樣區,扣除崩塌、無法到達的樣區,仍有47個樣站。2014年的調查總共記錄到58種、19,557隻次的繁殖鳥類。

調查結果顯示,58種鳥類中21種海拔分布上升,6種海拔分布下降,3種海拔分布擴張。雖然許多鳥類海拔分布上升,但仍有許多鳥種的海拔分布是沒有變動、甚至是擴張或下降,其中48鳥種雖有升有降,但海拔分布加權計算之後,平均上升60公尺。

平均溫度升高0.92°C 下個60公尺無處找

紫嘯鶇。地點:九九峰(攝影:簡盈宜)另外,包括綠鳩(Treron bicinctus)、紫嘯鶇(Myophonus insularis)、小虎鶇(Zoothera dauma)、及黃羽鸚嘴(Suthora verreauxi)4種此次調查新增鳥種,黃羽鸚嘴疑因族群量增加所造成;而綠鳩及紫嘯鶇,應為分布擴張所造成;其中,紫嘯鶇的海拔擴張幅度最大。小虎鶇可能1992年即已出現於研究樣站內,但因研究者對其歌聲不熟悉,而未被記錄到。

黑枕藍鶲(Hypothymis azurea)、小彎嘴(Pomatorhinus musicus)、白環鸚嘴鵯(Spizixos semitorques)、及小鶯(Horornis fortipes)等,已適應擾動後植群的低海拔鳥種,22年後未再調查到。

台灣100多種留鳥大多分布於山區,而且特有鳥種大多棲息於中高海拔山區;棲息於高海拔棲地區的物種則無處可遷移,或是受到其他分布範圍有所變化的物種競爭而遭到更大威脅。

丁宗蘇指出,22年來,日月潭、阿里山、玉山等三氣象站的春夏氣溫平均增加0.92°C,分布顯著上升的鳥種多於下降的鳥種。

他依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台灣百年來平均溫度上升0.8°C,再以此推論生物生存臨界高度較百年前升高133公尺,22年等比例推估,物種生存臨界點約升高30公尺。以這次調查為例,發現鳥類海拔上升大多高於30公尺。

調查中也發現區域內某些鳥種生態習性類似,牠們的海拔分布似乎有連動關係。例如同屬Pyrrhula的褐鷽(1992年海拔1660~1710公尺,2014年海拔1430~2460公尺)海拔分布擴張,也會連帶影響灰鷽(2260~3190公尺,2630~3680公尺)海拔分布的上升;同屬Alcippe的繡眼畫眉(1410~2680公尺,1410~2720公尺)及褐頭花翼(2300~3500公尺,2500~3700公尺)也有這種關係。

特有亞種岩鷚、鷦鷯處境危急 優先監測第一級

丁宗蘇表示,雖然生物分布受多方因素影響,但中高海拔的鳥類仍大多上移,氣候變遷仍是重要警訊。

他進一步解釋,物種分布是持續變化的動態過程,受眾多因素左右,以本次調查,也與樣站植群結構、生物種間競爭、以及人為影響如提供食物的行為有關,但是這些因素都沒有比氣候變遷的影響來得大;又以海拔分布上升的物種多於海拔分布下降的物種、分布在3000公尺以上的物種仍持續上移,顯示氣候變遷影響鳥類的海拔分布。

已知分布海拔最高且狹窄的的台灣特有亞種岩鷚(Prunella collaris),1992年分布3550~3660公尺,2014年已分布3660公尺以上,而且持續尋找更高海拔的棲地;同樣是高海拔特有亞種鷦鷯(Troglodytes troglodytes),族群退縮速度更是明顯,過去塔塔加常見,現在幾乎看不到,僅剩零星個體,而棲地條件未見改變。

我們以為高山常見的鷦鷯,這幾年卻寥寥無幾。(攝影:陳加盛;玉山國家公園提供)

研究團隊建議,以氣候變遷模式及物種分布預測模型,評估玉山國家公園繁殖鳥類之脆弱度,篩選出易受衝擊之鳥種,並以海拔分布有顯著變化的鳥種為優先監測目標,並分為三級:

  • 第一級:岩鷚、鷦鷯。
  • 第二級:小翼鶇、紋翼畫眉、褐頭花翼、台灣叢樹鶯、灰鷽。
  • 第三級:白眉林鴝、深山鶯、褐鷽、台灣朱雀。

研究團隊也進行園區內鳥種脆弱度分析,針對現地調查以及歷史紀錄,呈現海拔分布有所變動的36種鳥類,包括14種台灣特有種,19種台灣特有亞種,以生物分布預測模式,評估繁殖鳥種面對氣候變遷之脆弱度;結果顯示棲地面積在2070年會減少,影響最大的包括褐頭花翼、台灣叢樹鶯、火冠戴菊、紅尾鶲、茶腹鳾、灰鷽、星鴉等鳥種。

這36種棲地適合度下降的鳥類中,其中29種未來依賴玉山國家公園提供的棲地更為顯著,如台灣叢樹鶯、棕噪眉、褐頭花翼、灰鷽、黃胸青鶲、火冠戴菊等,這類分布於台灣中高海拔之物種,也是台灣特有(亞)種與保育類鳥類,都名列其中,更顯出玉山棲地保護之重要性。

玉山中高海拔鳥種調查備忘錄

21種海拔分布上升:紋翼畫眉、褐頭花翼、台灣叢樹鶯、灰鷽、褐鷽、鷦鷯、小翼鶇、岩鷚、深山竹雞、大赤啄木、灰喉山椒、煤山雀、茶腹鳾、白耳畫眉、藪鳥、繡眼畫眉、棕噪眉、黃胸青鶲、深山鶯、台灣朱雀、白眉林鴝

6種海拔分布下降:紅胸啄花、棕面鶯、帝雉、鵂鶹、星鴉、金翼白眉

3種海拔分布擴張:中杜鵑、灰林鴿、紅尾鶲

本文與「低碳生活部落格合作刊登

暖化超過4℃ 全球1/6物種走向滅絕

$
0
0
本報2015年5月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科學》期刊30日發表的一份研究指出,各國領袖如果再不採取行動遏止氣候變遷,全球1/6的物種將會走向滅絕。

保育人士進一步表示,如此的物種損失將進一步演變成生態浩劫,最終反撲人類。

犀牛也面臨絕種的命運。(來源:RayMorris1)

未來,誰將不適生存?

這份研究分析1990年代初期以來,131份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研究,堪稱是目前最詳盡的一份。

研究模擬未來氣候之下,多少棲地會變得讓物種無法繼續生存。其中,由於特有種較多的關係,澳洲、紐西蘭和南非的物種比北美和歐洲物種受創更嚴重,如澳洲白狐猴負鼠(white lemuroid ringtail possums),高溫之下將於數小時內死亡。

而且澳洲和紐西蘭土地相對小,許多物種無法靠遷徙適應高溫。

又如夏威夷茂宜島上的特有植物Haleakalā silversword。19世紀因過度採集而瀕臨絕種,幸好被保育人士設法保留下來,現在又面臨氣候太乾熱,樹苗難以生存的問題。

恐啟動連鎖反應 環團:一場災難

全球暖化帶給野生物種的生存和棲地壓力,加上森林砍伐、污染和過度捕撈等活動,在過去40年來,已經讓地球失去一半的動物。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氣候部門的Jamie Carr說,「失去1/6的物種絕對是一場災難,不只是失去珍貴的自然資產而已。生物多樣性提供人類重要功能和服務。如此巨變將在生物系統產生連鎖反應,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崩壞。」IUCN是負責編制全球瀕危物種名錄的權威組織。

事實上,聯合國巴黎峰會的任何決議,都不足以立即控制暖化於2℃以內,必須靠政府持續加強減碳承諾,方可達成目標。

但研究發現,儘管政府能把暖化控制在2℃內,仍有1/20的物種將滅絕。

如果持續以目前破紀錄的速度排放人為溫室氣體,導致本世紀末溫度上升4℃,16%或1/6的物種將走向滅絕。

替地球請命 研究籲巴黎會議盡速減排

研究也強調,躲過暖化威脅而存活的動植物,數量和分布往往已經劇烈改變。

氣候變遷之下,氣候規律改變,導致糧食或棲地的改變,直接或間接影響野生物種生存。北極的物種尤其脆弱,當海冰減少至歷史新低,北極熊必須游更長的距離尋找食物,依靠海冰休息和交配的環斑海豹也受到影響。

不過,滅絕發生得緩慢,仍有機會逐步幫助風險最高的物種適應暖化的世界。

研究作者認為巴黎峰會應參考這份研究,立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別再等20年,屆時氣候暖化造成的物種滅絕將更為嚴重。

培育2萬6千種活體植物 全球熱帶植物方舟計畫啟動

$
0
0
本報2015年5月4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2007年由台泥辜家在屏東高樹所成立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歷經8年多來的蒐藏和培育,如今擁有超過2萬6千多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其活體植物收藏種類為亞洲第一,在全球植物的保育和研究上均有顯著成果。

保種中心執行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上週六(2日)表示,生物大滅絕已是現在進行式,環境危機是人類這個世紀最大的生存挑戰,唯有積極行動才可能拯救瀕危生態系。他說,保種中心進行的是個「方舟計畫」,未來要有更多方舟計畫,推展台灣經驗和成果,成為全球保種計畫的主導者。

熱帶植物異地保種計畫  20年達3萬種

2日總統馬英九首度到訪保種中心,李家維發表上述談話。8年前,他向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提出熱帶植物異地保種計畫,獲得辜家支持。保種中心就座落在辜家高樹的泰和農場內,台泥公司捐出農場土地,並承諾贊助保種中心運作20年。

所謂的異地保種,是指在原棲地以外的地區,替生物種源材料尋找合適的生存環境,以進行繁殖並保存。李家維指出,保種中心以異地活體保存、學術研究為本,透過國際學術交流,參與世界熱帶植物保育計畫,預計20年內達到3萬種以上的活體植物保存。

目前保種中心以蘭科、鳳梨科、秋海棠科和蕨類植物收藏量最多,居世界之首。這些植物以溫室收藏,有16棟溫網室透過遮光網來調節光度,並有定時噴霧,控制濕度和降溫;此外,還新建一座24度恆溫冷房,供水生植物、食蟲植物、秋海棠科等植物培養。

為了便於研究,保種中心內9萬株植物有電腦標籤條碼,中心資深蒐藏經理陳俊銘說,有了條碼,研究人員可隨時查詢植物名、原產地和何時進入台灣等資料。

台灣珍稀植物、雉科、龜類入列

台灣物種豐富,從海邊到山頂,有4300種植物。李家維表示,保種中心收藏多種本土的珍貴植物,例如蘭嶼法氏薑,全世界只有台灣蘭嶼有;還有台灣特有新種蘭花—假囊唇蘭、流蘇豆蘭,以及消失90餘年的台灣特有種茶科植物--武威烏皮茶。八八風災後,棲地遭破壞而生存面積減少的台灣特有種梅山鐵線蕨,以及全球僅存2株的紅衣指柱蘭,也都倖存在該保種中心。

馬英九總統參觀保種中心

除了植物,2013年起,保種中心也開始雉科鳥類的保種計畫,並受農委會林務局委託,託管走私查緝的保育烏龜,開啟龜類的保種工作。

境外保種行動  協助熱帶雨林搶救珍貴種源

這樣豐富的物種收藏,引起國際重視,吸引許多研究人員和機構;李家維說,幾乎每週都有國際學者來此採集標本進行學術研究。

除了在台灣建置保種中心,透過與政府部門合作,3年前他們推出境外保種行動,在大洋洲的索羅門群島建立基地,培訓當地年輕人探索、保育自己國家的自然資源,也將物種複份在保種中心。李家維表示,明年將在加勒比海的聖文森複製索羅門計畫,他期盼同樣的行動,能在東南亞及非洲展開,進行全球性的方舟計畫。

保種計畫吸引青年投入,目前保種中心有27名工作人員,多數為20~30歲的年輕人。

蒐藏經理陳威諺說,從小就喜歡植物的他,來到此地猶如天堂。他參與中心的索羅門群島植物保存計畫,了解到要在全球熱帶雨林尚未砍伐殆盡前,搶救寶貴的植物種源是那麼重要。他說,雖然對人類來說,這些植物有很多醫藥和利用價值,但他所抱持的理念是地球是萬物源頭,人類不應剝奪其他生物生存。他感謝保種中心成立,讓他能夠結合種植興趣和保護自然的理想。

種源  為農業之根 

如陳威諺所說,種源保存對人類有相當的經濟價值。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指出,種源是農業的根本,農業發展就是在種源和保種間來回震盪。而在全球氣候變遷中,全世界警覺到,如果不保種,在農業無限需求和利用之下,將喪失很多原來在地球上生存的種源,而品種窄化對農業發展也非常不利。

陳保基表示,農委會有國家級作物、畜產、林木及水產等種源庫,有了保種基礎,得以保存、研發及利用作物、藥用植物、觀賞植物及林木,讓台灣的蘭花、稻米、火龍果和印度棗等農業品種聞名世界;蘭花產業外銷更有近百億元產值。

總統馬英九在參觀保種中心後表示,全球氣候變遷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等議題普遍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台灣作為國際社會的成員,保種工作成果不僅在研究上有所表現,也能對外幫助其他國家,把這樣的努力變成國際社會資產,將受到國際重視和尊敬。

【民俗植物曆 】5月春裡的花樣年華:月桃

$
0
0
作者:王升陽(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中研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

那天在民歌40的音樂會上聽到胡德夫吟唱著他的新歌「芬芳的山谷」,磁性充滿感情的聲音娓娓地講述著他家鄉的故事「太麻里溪谷深處的地方,大武山懷抱的山谷常批著彩虹的故鄉,滿山月桃花飛舞的蝴蝶.....」。是的,台灣從南到北,從平地到高海拔,大概從4月起一直到6、7月可以陸續欣賞到各種月桃花在路邊、林下綻放著美麗的月桃花。

月桃=豆蔻

月桃1(圖片攝影:王升陽)我還在當林管處處長時,每當帶著朋友走過惠蓀林場由曾彥學教授(現任林管處長)所打造的月桃巷時,總會隨口用台語唸出俏皮的唸謠:「月桃開花倒吊開,樹梅開花半眠消,別人的阿娘是水又嬌,阮ㄟ阿娘是醜又嬲。」總引起大夥開心的大笑。在這台灣獨一無二的月桃巷中,我總會開始吹牛我所知道的月桃。

其實,月桃的台灣話是唸「硬桃」,唸著唸著就變成月桃了,那古時候月桃叫什麼呢?很有趣,叫「豆蔻」。

但您知道嗎?有「豆蔻」二字的植物有豆蔻 、草豆蔻 、白豆蔻 、肉豆蔻及红豆蔻等。大家所熟悉的豆蔻(nutmeg)是著名的香料,為前述「豆蔻」中的肉豆蔻。肉豆蔻記載於《開寶本草》:「肉荳蔻生胡國,胡名迦拘勒,中國無之......其形圓小,皮紫緊薄,中肉辛辣」。本草綱目:「實狀雖似草豆蔻,而皮肉之顆則不同類。顆外有皺紋,而內有斑擷紋,如檳榔紋,最易生蛀,......主治溫中、消食。」

白豆蔻亦始載於《開寶本草》: 「白荳蔻,出伽古羅國,呼為多骨,其草形如芭蕉,葉似杜若,長八、九尺,經冬不凋,花淺黃色,子作朵如葡萄,其子初出微青,熟則變白,七月採。」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草三 白荳蔻一節中敘述著:「白荳蔻子,圓大如白牽牛子,其殼白厚,其仁如縮砂仁,入藥,去皮炒用。」

而紅豆蔻在《開寶本草》中也記載:「紅荳蔻,云是高良薑子,其苗如蘆,葉似薑,花作穗,嫩葉卷而生,微帶紅色,生南海諸谷。」

草豆蔻則在《名醫別錄》被記載為荳蔻。於《開寶本草》亦稱豆蔻別名為草荳蔻:「草荳蔻今嶺南皆有之。苗似蘆,其葉似山薑、杜若輩,根似高良薑。二月開花作穗房,生於莖下,嫩葉卷之而生,初如芙蓉花,微紅,穗頭深紅色,其葉漸展,花漸出,而色漸淡,亦有黃白色者。」(杜若是鴨跖草科杜若屬的植物)。

若是我讀到這裏也會開始不耐煩,講那多古時候的話幹嘛?可不可以簡單的說說豆蔻是什麼?跟月桃有什麼關係呢?

考考你,荳蔻年華是幾歲 ?

讓我來重新整理一下,香料豆蔻(nutmeg)是高大喬木植物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的成熟種仁。草豆蔻跟紅豆蔻(又叫高良薑)是薑科月桃屬(Alpinia)的種子,至於白豆蔻雖也是薑科的植物,但是分類上是歸屬於豆蔻屬(Amomum)。楊化坤先生在他的大作《中國古大代詩詞中豆蔻意象考釋》中特別指出「綜合古代文學作品中所出現的荳蔻來看,所指應為荳蔻(草荳蔻)和紅荳蔻兩種。白荳蔻與肉荳蔻可能是舶來品的緣故,分佈較少,不為人注意。」(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四期,52-58。)

所以囉,在一些科普的演講中,我常會這樣問聽眾:「你們知道豆蔻年華是幾歲嗎?」「16 - 18 歲」是我最常聽到的答案,這時我會秀出一張漂亮月桃花的照片,接著告訴大家古時候有一位play boy,叫杜牧,他曾寫過兩首贈別詩,其中一首是這樣說的,「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所以啊!豆蔻年華就是指一個13、4的美麗女孩。

月桃2(圖片攝影:王升陽)

豆蔻年華中形容美麗女孩的豆蔻應該是草豆蔻的花。根據『月桃達人』曾彥學教授的研究,台灣現生的月桃共有18種,其中有兩個是他命名的,叫歐氏月桃和蘇氏月桃(分別是他獻給他的兩位恩師,歐辰雄教授和蘇鴻傑教授的禮物,以他們兩人姓氏命名),而這18種月桃超過2/3是台灣的特有種。

月桃多樣豐富 研究價值高 

說起月桃還真是寶貝的民俗植物,歷史上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她的《攤破浣溪沙》便提到「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樨花。」這首詞是李清照創作於晚年一場大病之後以詞舒情,描述當時的生活情狀。

「分茶」是宋朝人加工茶水的一種方式,楊萬里在其《談庵座上觀顯上人分茶》說道:「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所以李清照在這所飲用的即是用連枝帶梢的荳蔻煎成的熟水,並放上薑、鹽一齊煮成的茶。

月桃根(圖片攝影:王升陽)月桃之根莖部位具有芳香,常被利用當作為生薑的替代品。民間相傳,將月桃根莖部位煮湯服用後,具有排汗、利尿及減緩感冒症狀的功能,也可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原住民常見的使用方式,是將其根莖搗碎後敷治療腫傷或煎煮服用於熱病的治療。此外,我們對於月桃的認識還有葉子可以包糕粿、包粽子;黑色的種子外被白色膜質的假種皮,略帶芳香味,為製造仁丹之主要原料,亦可供做芳香健胃劑(仁丹可是超過百年的商品喔!)。此外,葉鞘曬乾編成帽子、草蓆,也可作編作繩索,甚至在日本也作為製紙的原料,真是一身是寶。

月桃果實(圖片攝影:王升陽)

說到這裏好像我很懂月桃,又是分類學,又是詩、又是詞的。但不瞞您說,幾前我是跟大多數的人一樣,『月桃』這個植物對我來講除了葉子可以來包粽子跟炊粿外,就沒有其它的了。我那裏知道地球上有那麼多種都叫月桃的植物?光是臺灣就有18種,普萊氏、恆春、角板山、屈尺、川上氏...。

讓我對這個非木本植物研究有興趣的人就是我們系上曾彥學老師,事實上,這幾年來,我研究室裏一半的研究題目都是曾老師幫我定的。我的本土月桃研究就是曾彥學幫我啟動的。在曾老師的推薦下,我們從台灣特有種普萊氏月桃(Alpinia pricei;又叫短穗山薑)開始。我們將普萊氏月桃中的主要酚類化合物分得很清楚,其中有一群跟卡瓦椒(KAVA KAVA)中的主成分一樣是kava lactone,另外就是C6-C3-C6的黃酮類,不過它的黃酮的C環並未形成,是屬於chalcoe骨架的黃酮。

在瞭解了普萊氏月桃的主要成分後,我們實驗室熟練地把月桃成分抗發炎的研究論文完成,在這篇發表於美國農業及食品化學期刊中的論文,並證實了普萊氏月桃在動物體內、外都有很好的抗發炎活性。同時我也建立了動物行為分析模式,並證實了普萊氏月桃的萃取物可以調節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

中國醫藥大學的楊新玲教授跟許游章教授的團隊在抗癌活性上亦有具體成果,趙培敏教授也證實了普萊氏月桃對血糖中的糖分具有調節的活性,同時我們興大食科系顏國欽大師亦發表了2篇普萊式月桃的活性報告,生醫所的闕斌如教授亦釐清了flavokawain B的抗癌分子機制。光是一種普萊氏月桃,我們就發表了10來篇國際期刊的學術論文,有時候一想到這點,心裏都會偷笑著,「台灣還有17種還可以做勒!」,玩到退休都做不完月桃吧!

【民俗植物曆】

 

※ 守護環境知情權,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擺脫窄化有機思維 綠保標章請瓢蟲、蜘蛛來幫忙

$
0
0
本報2015年5月5日花蓮訊,陳安蓓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動的「綠色保育標章」即將邁入第6年。透過全台百位農民的努力,已保育台灣數十種珍貴動物。

2015年,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更進一步結合農委會花蓮區農改場的水田生態多樣性研究計劃成果,擴大綠色保育標章保育對象,將「棲地環境營造」列入綠色保育驗證標準,並於4月30日頒發「綠色保育農產品證書」予花蓮富里水稻田7位通過綠色保育標章驗證之農民。

(左二)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左四)林務局棲地經營科科長黃群策(右四)花改場場長黃鵬與綠保農友合影(慈心基金會提供)

突破台灣有機瓶頸 綠色保育更親民

台灣有15萬公頃的水稻田,是目前台灣面積最大的人工濕地以及水域生態環境。除了產出稻米養活許多人,它還孕育了一個生態系。廣泛的研究顯示,不論在動物或植物方面,與慣行農業相比,有機農業往往擁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生物的多樣性一旦增加,對於蟲害防治與控制、增加授粉服務和土壤的生成上,皆會產生重要影響。

然而,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由於適耕地難覓、有機驗證補助減少、產品農藥抽驗零檢出等嚴格規定與限制條件,讓台灣有機農業不夠親近農民,目前台灣有機農業也因此遇到瓶頸。「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有機』的意義,思考我們要的農業是什麼?」蘇慕蓉說。

因此,基金會與林務局合作,企圖結合現代農業技術與有機農業精神,使農田環境與資源能永續利用,突破目前台灣有機驗證高難度困境。2015年更與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合作,首度將「棲地環境營造」納入綠色保育驗證標準,讓物種與環境都成為綠色保育精神所關顧的範疇,不只保護動物,也保護動物和人類共同的家園。

打造有機環境  瓢蟲、蜘蛛來幫忙

日本長腳蛛(花改場提供)

花蓮區農改場范副場長范美玲,自2012年起調查有機水稻田與慣行水稻田之間的生物多樣性差異,並以數量龐大、生活史短且廣泛分佈於稻田中的無脊椎動物群聚作為研究對象,於稻田進行掃網、鑑定和統計分析。

其中,日本長腳蛛、橙瓢蟲的數量,與田中所有補捉到的物種數量有顯著的正相關,同時牠們都是容易觀察且對農藥敏感的物種,一旦有不當操作或噴灑農藥等干擾,數量上便會大幅減少,因此可作為了解田區生態的指標。換句話說,只要觀察日本長腳蛛和橙瓢蟲的數量,就能大概知道這片稻田健不健康。

范美玲表示,以蜘蛛和瓢蟲作為指標物種,稻農容易辨識,也容易實際運用於田間做為棲地評估與監測之用。萬一出現大幅度的減少狀況,農民亦容易察覺,進而檢查自身在農業資材的使用上是否出了問題,或是有其他不當操作之處。

田埂綠籬也有機 增加生物多樣性又美麗

一般人面對田埂上妨礙行走的惱人雜草,仍會忍不住拿起除草劑殺之而後快。但焦黃枯槁的田埂,無法供給稻田動物們棲身之處,對於前述的橙瓢蟲和蜘蛛而言,無疑是一道強大殺傷力。

「要讓農田生態更豐富,不只農田,田間其他空間也要充分利用。」花蓮區農改場研究員林立說道。

花蓮區農改場研究員游之穎表示,草是生態系統的根本,豐富健康的草相才可以供養多樣的昆蟲與動物,維持生物的多樣性與穩定性,減少病蟲害的大發生。另外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減緩雨水的淋洗與土表逕流,防止水土流失崩塌,還能調節農田微氣候。因此,管理田埂,只要定期拔除較高大影響行走的雜草,留下低矮不影響通行的草種;而田埂已水泥化者,則可以在旁重新堆土作新田埂,種植夏枯草、魚腥草、爵床等植物。

以各種綠色植物和花朵在田埂上構築指標物種棲地(花改場提供)

綠籬一般用以阻隔農田外來汙染物,部分具有開花特性的綠籬亦可營造有益天敵的棲地,達到保育指標物種的功能。例如花蓮區農改場研究多年的馬利筋、扶桑花、金露花等,由於花期長、易生長,可做為指標物種的棲身之處。

研究員林立表示,利用這樣的方式營造出害蟲天敵的棲所,不僅明顯降低稻田害蟲,有益的橙瓢蟲和蜘蛛等指標物種也可在水稻收穫完後的空窗期有良好的棲身之處。田埂和綠籬的環境營造,既增加了田埂生物多樣性,也讓稻田變得更美了!

以綠籬植物營造指標物種和有益天敵(橙瓢蟲)的棲地(花改場提供)

自2011年起,綠保標章不斷獲得迴響,包括台北貢寮水梯田復耕、坪林茶園保護水資源、台東農民的生態保育、花蓮富里水稻田耕作等。

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經營科科長黃群策表示:「綠色保育標章從單一物種保育、指標性物種到棲地環境守護,一直不停在進步。我們的目標是持續推廣綠色保育標章,將綠色保育標章農田面積增加至200公頃。期許未來各綠色保育標章成果能成為一農業資料庫,進而能影響、成為農業政策,使農民可以依循。」

水稻田生態友善綠色保育示範田與掃網工作人員(陳安蓓攝)

綠色保育標章已逐步帶領農民走出窄化的有機名詞,提倡不以高規格標準要求田區、避免驗證費用的負擔,讓農民容易加入,期許市場重塑有機觀念,不僅生產營銷獲得解決,同時要側重於生態管理、人權、經濟發展、文化保存等精神,使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的當下,同時守護了環境與生物多樣性,進而讓產銷結構中的每一份子,共同以自身的行動,為台灣永續農業發展奉獻心力。

立法院公然違憲 箝制採訪自由 拒絕公民團體監督 

$
0
0
聲明團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本會)對立法院於日前在2015年3月30日逕行依內規《立法院採訪證件發放要點》第四條:「本院核發新聞採訪證件以完成公司(商業)登記有案⋯⋯常駐本院專任採訪記者為限,地方性報導媒體及屬於個人於主觀性發布新聞者均不發給」,以本會為公益社團、非商業公司為由,拒絕本會環境資訊電子報記者進入採訪。該舉動違反了大法官會議《釋字第689號解釋》的認定,即新聞採訪行為應不侷限於新聞機構的記者,亦保障一般人的採訪行為。本會對立法院公然違憲,箝制採訪自由,逃避公民團體監督之行為,在此提出嚴正抗議!

公民以手機紀錄立院外大型集會。圖片來源:tomscy2000

立法院採訪證核發對象僅限於「完成公司(商業)登記有案」的規定,非但排除社團法人與非商業性財團法人設立之媒體,更嚴重違背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的精神。該司法解釋是為確立民主政治的程序公開原則,保障新聞採訪權,謂「新聞自由所保障之新聞採訪自由並非僅保障隸屬於新聞機構之新聞記者之採訪行為,亦保障一般人為提供具新聞價值之資訊於眾,或為促進公共事務討論以監督政府,而從事之新聞採訪行為。」立法院的作為無疑大開民主倒車。

環團抗議立法院箝制新聞自由。攝影:Jiang;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事發隔日,本會行文立院,要求說明採訪證核發對象僅限「完成公司(商業)登記有案」之規定,有何法源依據?並強調,該規定如無依據,即應修改要點,取消商業登記之資格限制,以符合新聞自由、政府資訊公開以及大法官第689號保障新聞自由之釋憲文。立院於4月24日回文,內容迴避本會詢問其法源依據及違憲一事,刻意避重就輕,無具體、立即改善之誠意:「本院致力強化政府資訊公開工作,以滿足民眾知的權利暨各媒體採訪權益,惟對採訪證之發放對象及入院採訪人數,仍須考量維護機關內部之人、地、物安全以及會議之順利進行,貴協會所提寶貴建議,將供作日後本院修法參考。」

根據《釋字第689號解釋》,新聞媒體為形成公共意見與達成公共監督的重要機制,應受憲法第十一條所保障。立院表面宣稱欲強化政府資訊公開,實則處處阻饒新聞採訪報導的資料蒐集行為,對於缺乏法源依據的內規,又無即刻改善之誠意,可說是立法機關帶頭違憲的不良示範。因此,本會呼籲,立法院作為民意機構,屬環境相關立法、審查預算與監督行政的重要場域,為促進民主多元社會之正常發展,應以身作則遵守法律,摒棄利用商業登記與否限制採訪權,修訂出合乎憲法精神的採訪規定,以推動議事公開透明,保障民眾知的權利。

【連署】推動設立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發展研究院

$
0
0
2015-05-05 09:57
2015-05-05 09:57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

海洋主管機關之設置攸關我們國家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育和海洋資源的永續經營利用,更關係我們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和海洋尊嚴。我們強烈的要求設立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發展研究院。

【守護海洋!點此進入連署頁面

阿塱壹古道,葉品妤攝影

海洋委員會組織法如僅設置委員制和海巡署,實無法推動繁雜的海洋政策,無助於台灣海洋永續經營與海洋立國尊嚴,產學界與民間團體在此共同呼籲各黨重新協商,並在立院同時通過海洋組織四法。

海洋主管機關之設置攸關我們國家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育和海洋資源的永續經營利用,更關係我們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和海洋尊嚴。立法院在本會期如僅通過「海洋委員會組織法」及「海巡署組織法」,我們完全感受不到政府海洋立國和海洋興國的誠意與用心,我們的理由與呼籲如下:

一、陳前總統提出「海洋立國」及馬總統提出「藍色革命、海洋興國」皆為國家重要的海洋政策宣示,但由過去15年未成立專責之海洋部,而僅以「海洋事務委員會」推動海洋政策的經驗,已証明只設委員制與海巡署,實無法推動繁雜的海洋政策。以致永續海洋資源經營及海洋保育之總統政見無法實現,失信於民。

我們呼籲政府在無法實踐諾言成立海洋部之現況下,應在成立之海洋委員會下,除已有的海巡署外,應再增設「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發展研究院」以為因應,做為未來推動海洋部之基石,即預為二階段成立海洋部做準備。

二、台灣四面環海,海洋國土超過陸域的4.7倍以上。台灣海域所孕育的海洋生物及漁業資源異常豐富,這是使台灣能成為真正「海洋國家」的優勢條件。

2014年9月公布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以及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愛知目標》等均要求各國要重視海洋保育和永續的課題,積極從事海洋保育與復育的工作。因此,海洋保育不僅是國際的趨勢,也是攸關台灣未來海洋永續發展最重要的課題。

我國迄今並無專責機關統籌管理海洋保育而其相關的事務分散在11個部會缺乏整合,以至於各部會在推動業務時,重陸輕海、重經濟輕環保,甚至相互推託,多不願投入人力物力在海洋的保護及資源的復育工作上。

我們認為,海洋主管機關應該增設「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發展研究院」,因應國際海洋保育趨勢,以及有效地統籌和推動國內海洋保育的相關業務;並非只有以海域執法,取締走私及偷渡為主的海巡署一個單位就能推動,呼籲增設「海洋保育署」及「國家海洋發展研究院」為專責機關推動海洋事務。

此一訴求在各黨立委的努力下,在今年初由立法院王院長恊商下已獲得立法院黨團各黨代表委員同意並簽署,亦即獲得在「海洋委員會下設海洋保育署」和「三級研究機構」的結論。惟在立法院二讀前因故未完成立法,各界殷切期望能依各黨恊商結論完成立法,讓我國正式邁入海洋國家的新紀元。

三、民國99年台灣海洋工程學會與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聯合提出建議海洋委員會之組織應修正,並經產研同意連署(參與連署學界335位)。民國100、101年荒野保護協會及環資協會等民間保育團體亦提出連署,提醒政府勿忘海洋部,並增設海洋研究機構,同時呼籲「知識帶來力量與尊嚴,沒有海洋知識,就沒有真實的海洋國力。」

今年4月全國NGOs環境會議,更強烈呼籲在海洋委員會組織下,應增設海洋保育署,讓台灣能夠真正跟上當今各國海洋永續發展的潮流。

四、海委會、海巡署、海洋保育署和國家海洋發展研究院等四個組織法草案已在委員會立案,並經各黨委員和各部會多次討論,國發會也提出修正完成。有鑑於行政院組織法施行的落日期限,因而本會期審議各部會組織法案之時程緊迫。

故我們籲請立法院能將海洋組織四法儘速同時通過,並建議海委會、海巡署先行成立,使不致影響現有權益和職能;海洋保育署及研究院則給予先行成立籌備處之日出時間。設若海洋委員會組改遲未能通過,亦恐影響職掌相關之業務和其他部會組改之時程。

【發起單位/人】
台灣海洋工程學會           
台灣海洋產學策進會 理事長  陳陽益教授
          常務理事 邱永芳教授
中華民國海洋學會  理事長 魏慶琳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執行長  邵廣昭研究員
荒野保護協會    理事長 賴榮孝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秘書長 陳瑞賓

【延伸閱讀】


「飛雁」留不留?公民來決定 台南跨出開放政府第一步

$
0
0
本報2015年5月5日台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有「森林秘境」之稱的台南永康「飛雁新村」,在公辦都更過程,擬將森林樣貌改建為水泥叢林,並因罔顧文史脈絡及環境衝擊而引發爭議。為弭平爭端,市府踏出開放政府第一步,引入「開放決策」程序,邀請公民討論、凝聚共識,以此為政策依歸,並於昨(4日)召開第一次「預備會議」,讓公共參與有跡可循。

曾經是集合優秀空軍軍官的飛雁新村,為了掩護房舍以及偵訊設備,廣植樹木當掩體,如今一場都更,移植了林木,依稀留下房舍模糊輪廓。

樹木當掩體 欺敵無數

飛雁新村原為空軍眷村,土地為國防部所有,起始空間規劃是以樹木掩護國家通訊基地的概念設計,形成屋少樹多的獨特景觀。基地內的樹林早已成蔭,儼然平地森林,據當地公民團體調查,玉蘭花、福木、榕樹、苦楝、大葉山欖、樟樹、楓香、蓮霧等多達20幾種樹,林相豐富而有「森林秘境」之稱,蔚成台南最具特色的城鄉風貌。

2006年,內政部同意由原台南縣府代辦啟動首個都市更新計畫,2013年以《促參法》由遠雄集團以20.9億元得標,在3.5公頃土地中,規劃11棟樓高22~29層樓的大廈,不但改變地貌、影響周邊環境,並將原應開放給市民的公園,包圍在大樓之中,引起公民強力反彈。

面對反對聲浪,台南市政府選擇以「開放決策」回應,並以「願景工作坊」與「城鄉論壇」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願景工作坊預計5、6、7等3個月,分別針對「開發區內樹木保留」、「開發量體對地區之衝擊」、「遺址挖掘及古蹟再利用」與等三大議題進行溝通與討論。

依據台南市政府解釋,包括「決策開放」、「資料開放」「服務開放」,架構「開放政府」的三大項目,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森林變水泥叢林?先經公民審議!

根據開發單位遠雄集團調查,飛雁新村基地內樹群261棵,原地保留34棵,移除16棵,區內移植30棵,區外移植高達181棵。但是民間樹籍清查,樹群總數達411棵,差距極大;而在樹種辨識上也有出包紀錄。

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吳仁邦舉例,將芒果和龍眼樹的資料掛錯;將台灣原生種「掌葉蘋婆」標示為「木棉」,當附近木棉飄絮之際,唯獨此樹毫無動靜。若是樹種調查都出差錯,業者承諾的樹木保護如何取信於民?

去年冬天,遠雄集團為了移樹,修剪基地內樹木枝幹,原本植物攀爬包覆,難得鬱閉的城市森林,變得光禿,僅露出草生地。過程中未思考,喪失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後,可能對當地的環境衝擊。

另一方面,遠雄將「公園包在大樓內」的作法,民眾譏稱帝寶大廈,一般人恐進入無門、無福消受,既然是公辦都更,相關規劃都應顧及公民使用便利性。

基地內原用來指引飛機進入正確航道的羅針所與通訊所,已列為「歷史建物」,此外,由台灣大學提送疑似遺址試挖,挖出陶、瓷、石片等文物,疑為距今約2000~3500年前的大湖文化「六甲頂遺址」,都深具考古價值,開發過程能不能妥適保護,也須完善計畫及監測。

台南市政府首次開放決策,選定飛雁新村(攝影:吳仁邦)

從工作坊到論壇 公民意見指引施政方向

由於每個議題都牽涉到不同的專業,因此預備會議邀請涵蓋眷村文化、樹木保護、生態保育、公共藝術、交通運輸、都市計劃、文化遺址、法律、審議式民主各面向專家,共16位成員參加,是首個以開放決策模式凝聚共識的案例。

願景工作坊的結論和建議再提交預訂於8月份舉行的「城鄉論壇」,擴大由100位公民參與討論。台南市政府也將從最後投票彙整成成果報告,做為公民決策意見書,提供市政府做為未來施政決定參考。

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吳仁邦指出,第一次會議過程雖有些混亂,但認為相當滿意。有些委員、代表拋出開發相關的問題以及諸多疑點,雖未能於會議中一一解答或討論,卻是起點,一起學習如何聚焦、凝聚共識,因此混亂是在所難免。而國防部、遠雄集團也都派員到場,值得鼓勵。

台南市副市長曾旭正表示,預備會議的討論,已就「願景工作坊」的架構和主要議題達成初步共識; 6月也將進一步討論確認城鄉論壇的辦理方式。「台南市的『開放政府』非由市府單方面推動,而是公民得以從事討論和實質的決策,希望藉由此一民主、理性的決策平台,集合眾人的智慧,共同尋求飛雁新村合宜的發展方式。」

欲進一步了解預備會議實況,可連結「台南市政府開放資料平台」中「飛雁新村專案計畫」專頁查詢。

雲林不只有六輕! 「野放雲端」小旅行 發掘在地真情味

$
0
0
本報2015年5月5日雲林訊,特約記者黃小玲報導

雲林不只有六輕!在工業污染的天空下,這片肥沃的土地仍然孕育著豐富的生態和人文資產。能不能不再犧牲環境來換GDP?

由台灣永續聯盟主辦,黃金蝙蝠生態館、台西活力海岸、湖本生態合作社、林北卡好等在地團體及社區,加上風尚旅行社共同規劃的「野放雲端,摸蛤幸蝠鳥日子」小旅行,於5月2日~3日展開首梯行程。活動承辦、L-inStyle 風尚旅行故事學院帶路人魏兆廷表示,透過旅行,降低了議題門檻,用輕鬆詼諧、吃喝玩樂的方式,民眾可了解這些都是很「靠近生活」的事,進而能對在地多一份感情和關注。

來雲林住幾晚,品嚐一碗在地生態文化的真誠滋味。攝影:黃小玲。

陣頭文化響徹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從1700年建立到現在經過許多變革,已具有3百多年的歷史文化,以前廟有私塾才會在各處畫上神話傳說或忠貞愛國故事,除獅、虎、犬以外,最特別的是相傳龍有9個孩子但形態各異,仔細觀察贔屭、螭吻、蒲牢、狻猊、椒圖等5子就在此廟,並有各自的脾性與能力。

本次旅行策劃人暨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張恒嘉說,每年媽祖誕辰前,從農曆正月到3月底北港迎媽祖會湧進幾百萬的進香團人潮。陣頭號角吹響,法會開始前主神進廟會先「清場」,地上要佈滿鞭炮等候點燃,炮聲震撼四起,司法神手持各式法器刑具前進以致妖魔不敢靠近。特別是過年正月炮聲更是24小時不停歇,但隔日必定恢復街道整潔,體會北港鎮民的團結性。

L-inStyle 風尚旅行故事學院帶路人魏兆廷說明,廟的左邊設置庫房,專收富人的捐獻金;右邊設置「平民醫病所」,在醫療昂貴的年代,廟方聘醫生為眾信徒看病,無論所有人得到相同的醫療品質,窮人還能免費取藥。此外還因鐵路阻隔而出現「診療車」巡迴口湖、台西、麥寮等地,這些醫療措施是將信徒的供奉再造福更多人。

黃金蝙蝠生態館  滿足口福更大飽眼「蝠」

張恒嘉指出,一般地瓜種植時會添加「好年冬」,而稻田也會噴灑殺蟲劑,都為了促使量產要毒害偷食的昆蟲或老鼠,吃下昆蟲的蝙蝠就引發慢性中毒而亡,為此張恒嘉推動有機作物來保護蝙蝠的生存權利,在田間放蝙蝠屋,讓蝙蝠每夜到番薯田及稻米田吃昆蟲,目前約有5,000個蝙蝠屋掛於全台各有機農田、學校、國家公園,有機產量雖少賣相也不佳卻營養價值高,更不會威脅蝙蝠的生命,讓蝙蝠可以成為農田的守護者。

導覽員沅沅表示,過去蝙蝠被認為是好運的象徵,甚至建築外觀也刻有蝙蝠,並取自五福臨門的同音與含義。因為蝙蝠不會做窩,總是躲藏屋簷隙縫,現在可架設迷你版蝙蝠屋於牆上或樹上供其居住,每間約可住40隻。當地常見的有黃金鼠耳蝠、東亞家蝠、高頭蝠等種類,蝙蝠的糞便被稱為「夜明砂」,可當中藥材,也是發現牠所在位置的線索。在黃金蝙蝠生態館見到蝙蝠的標本和理解其生態環境受威脅的同時,能夠更有保護物種的行動力,為還沒有滅絕的蝙蝠提供自然健康的生存環境。

六輕汙染環境  台西海岸逐漸喪失「摸蛤仔」的趣味

周圍如同棋盤的魚塭,猶如迷宮,沒有在地人引導很容易迷路,活力海岸工作協會帶路人廖榮祥指出,從台西北面走往南面,雲林縣由麥寮、台西、四湖、口湖等地沿岸約20公里的海岸線。踩上沙岸,遠眺麥寮的六輕工業,一共398根冒白煙的大煙囪,汙染了附近的鰻魚苗、蚵仔、文蛤養殖,而且海洋應該是屬於每個人的,自從六輕建立在此,就禁止漁民跨越六輕附近海域,使用權竟變成屬於六輕的,著實令人訝異。

他說,潮間帶上的物種豐沛,包括公玳、彈塗魚、萬歲大眼蟹、台灣招潮蟹、寄居蟹、清白招潮蟹、北方凹指招潮蟹等,還當場以小鏟子輕翻沙泥在多處發現赤嘴,是一種狀似蛤,殼緣有紫色而得名,也許花很久時間才挖到幾顆,但摸蛤仔過程相當有趣。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每個人都應了解海洋汙染的嚴重性。

「龍過脈」物種豐富  撇見八色鳥身影

用笛子就能吹出八色鳥的叫聲,等候鳥的現身,這項本領令人讚嘆。生態保育志工張景開說,他原是湖本村的八色鳥獵人,小時候就開始用彈弓打鳥,早期缺乏蛋白質,就以鳥為食,還將鳥賣至日本當標本。

民國88年縣政府為了中二高的工程用土,要開採湖本村的砂石,他當時是反陸砂自救會的副會長,經常被恐嚇,輾轉得知八色鳥是我國第二級保育類,就向政府證明此地是八色鳥棲地後,土地才被保留下來。然而民國96年湖山水庫開發已讓棲地受到影響,八色鳥的數量因此銳減。

現在張景開都帶領鳥會、國內外團體來賞八色鳥,當地鳥種豐富,沿途可見繡眼畫眉、綠畫眉、赤翡翠、大彎嘴畫眉、小彎嘴畫眉、山紅頭、紅嘴黑鵯、白頭翁等。而往返途中也見到少量紫斑蝶和鳳蝶,不過主角八色鳥只相見短短幾秒就一飛而過,待5月底繁殖季才更容易看到。

見證「八田與一」日治水利建設奇蹟   現今工業用水引發危機

林北社區偏向客家文化,早期社區營造做出名氣,後來更發現此處有紫斑蝶的蝶道,也因清水溪和濁水溪而演變成農村。雲林縣社區產業文化協會理事長黃秀雲騎著自行車,沿路領隊解說。

她表示,「八卦分水池」是當地最大的分水溝,將水引進後分出給工業、農業、發電業使用。工業用引水道為「六輕」的取水口,全年開啟並沒有擋水;濁幹線是嘉南大圳的農業源頭用水,水閘門已放下讓水小出;平地發電廠的取水口,一座就在雲林,另一座在美濃,因取水口被擋住所以小出。政府總以GDP多寡來判斷給水多寡,秉持「工業第一,農業第二」的原則,但工業所帶來的糧食危機、環境汙染卻遠比GDP來得更重要。

黃秀雲解釋,「二號進水池」是日本人八田與一所蓋的水閘門,也是嘉南大圳用水的源頭,濁水溪的上游為合歡山,在每年端午節前夕水才會最濁。早期八田與一為興建烏山頭水庫,就利用濁水溪的水把圳挖深,通水發電後給烏山頭水庫用,從日本時代一直沿用至今的水利工程讓後代見證不朽的歷史。

兩天一夜親子旅行   自然接觸生態議題

「野放雲端,摸蛤幸蝠鳥日子」是適合親子的行程,魏兆廷表示,在地的生態或文化議題很容易被大眾或媒體忽略,規劃這樣的旅行,能以輕鬆詼諧和吃喝玩樂的方式,讓民眾了解,這些生態議題都很靠近日常生活。

而針對旅費問題,魏兆廷也貼心指出,將來會針對大學生規劃「離題旅行」,費用低但時間拉長為一週,參加者交換專長深入協助地方,暫時性離開原本生活,走訪不一樣的台灣文化,既兼顧休閒娛樂又對維護生態有所貢獻。

而張恒嘉回想,2014下半年開始規劃此生態體驗旅行,並串連多種元素,讓不同世代有機會交流。他認為在操作上並非想像中容易,太過理想會導致事情無法實踐,只能從制度上應付,照經驗來看,完全認同這種生態理念的10人中只會有1人,但仍須透過柔性的生態旅遊來扎根,才能讓更多民眾知道在地議題。

5月2日~6月7日的週末兩天一夜旅程,尚有5個報名梯次;張恒嘉表示,5梯次旅行結束後,會繼續在雲林辦理一日生態之旅,在各方面比較好掌控,實效性、機動性、績效性都會提升。

「象來了~」 印度簡訊通報系統 保人象平安

$
0
0
本報2015年5月5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在南印度Valparai高原,居民最害怕夜晚與象群不期而遇。每到傍晚時分,採茶和咖啡園的工人下工後,在業主經營的小鎮領取了口糧,便動身返家。巴士沿路放下工人,剩下的路途,他們必須小心的摸黑走回家。

印度每年約有100頭大象,必須穿越茶園,前往對面的雨林。來源:(Ganesh Raghunathan/Whitley Awards)

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象」

「他們都很害怕這段路。要是我我也會很害怕。」當地保育學者Ananda Kumar博士說:「這段夜路常常發生意外,因為晚上很難看見黑暗中的象群。大象體型太大,當大象注意到人類靠近時又往往定住不動,看起來像岩石。」

「科學已經證實大象的地域性很強。這裡是牠們的家,只是被長期的開發所剝奪。」Kumar說。他花了10年時間開發簡訊、電視和燈光警示系統,追蹤象群在農園的動向。

Ananda Kumar發明的簡訊警告系統,成功幫助工人們避開象群,安全回家,並於29日在倫敦贏得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的惠特萊獎(Whitley Award),獲得35,000英鎊獎金。

堅信「大象還是溫柔的」 發明巧思解決衝突

印度西高止山脈Valparai高原上,跨國公司鏟平221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開始種茶和咖啡。70,000名工人住在這塊清空的土地上,被Anamalai(泰米爾語的「大象之丘」)茂密的森林四面圍住。

也因此,棲息在大象之丘的2,000頭大象,仍然在Valparai高原上的茶園和咖啡園活動。每年約100頭大象會穿越這些農園,前往對面的雨林。

保育學者Ananda Kumar博士,於2015年4月29日贏得有「綠色奧斯卡」之稱的惠特萊獎(Whitley Award)。來源:(Ganesh Raghunathan/Whitley Awards)

一旦大象受到驚嚇或感到威脅,會變得非常危險。在Valparai這個小村落,1994年起已有41人因此死亡。人象衝突每年造成全印度400人和超過100頭大象死亡。

Kumar說,問題在於人們沒發現大象就在一旁。

「41人中有36人不知道大象的位置。如果能事先掌握大象的位置,就能避免意外。大象也會闖入民宅,衝向廚房找食物。人們會在半夜聽到廚房被破壞的聲音。儘管如此,人們仍然願意學著與象共存,而不是驅趕他們。因為印度信仰象神的關係,人們對象還是存在溫柔的印象。」Kumar說。

這個系統在解決人象衝突上的創新和實用性,獲得惠特萊獎評審青睞。10年間,Kumar的警告系統將死亡率從1年3人減少到1年1人,成為全印度解決人象衝突的典範。

印度村民圍觀經過的一隻大象。來源:(Ganesh Raghunathan/Whitley Awards)

人象雙贏 在地社群、政府都支持

警告系統也成立一組衝突反應團隊,在泰米爾納德邦林業部門工作人員和當地線人協助下,當大象穿越平原時追蹤大象動態。Kumar的同事Ganesh(這個名字剛好就是象神的意思)負責透過熱線傳送大象動態。這支熱線每年收到超過1,000個來電,大部分是回報象群位置。

觀察到象群行蹤時,便有簡訊通知位於方圓幾公里內的人們。每天傍晚5點,當地電視廣播象群在高原上的位置。這些警訊也會傳送到各個社區負責操作紅色警示燈的看守員,幫助人們規劃路線並事先警告來訪友人。

「地方社群皆已實施這個系統,政府也正面回應,一起創造人象雙贏的局面。」Kumar說。人們接納與象共存著的哲學,學會將糧食藏好,大象破壞財物的情況也減半了。

象群穿越印度一處茶園。來源:(Ganesh Raghunathan/Whitley Awards)

美麗綬草人人愛 自然公園內採摘已違法

$
0
0
本報2015年5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綬草淡雅美麗,用眼欣賞切勿動手(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動保處)花序如綬帶而得名的「綬草」,小巧玲瓏,人見人愛,卻常成為採摘對象。上個月底,即有民眾於園區內私自摘取綬草,共挖走約55株的綬草,雖然經工作人員及時擋下,但被挖出的綬草恐難復原。台北市政府動保處表示,生長在關渡自然公園的植物屬於公家財產,任何採摘行為皆已觸犯刑法之竊盜罪,切莫輕忽、以身試法。

正值綬草開花季節,花期在清明節前後的綬草又稱為「清明草」,是貨真價實的蘭科植物,花開時如青龍盤繞、且根如人蔘又名「盤龍蔘」。關渡自然公園指出,綬草可做藥用,開花期尤其明顯,易察覺其蹤跡,因此常淪為民眾採挖對象,以至於尚未成熟的蒴果無法繁殖;加上棲地大量破壞,如今野生綬草難以得見,亟需保育。

在台北市積極復育關渡濕地及台北市野鳥學會多年經營管理下,每年4月至5月初,總可見到園區內草地陸續綻放淡雅美麗的綬草。所以,當大批的綬草被盜挖而來不及蒴果成熟,著實令人非常痛心,希望前來關渡自然公園欣賞美麗綬草的民眾,切勿再當「盜草人」。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呼籲,關渡自然公園是以生態保育為主的自然公園,非一般遊憩型公園,園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有超過上千種的動植物紀錄,光是鳥類即記錄260種以上,其中48種保育類鳥種;園內大部分範圍為保育核心區、未對外開放,如擅闖恐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民眾參觀時應遵守相關規定,共同守護珍貴濕地。

【水情報】石門水庫供水區 5月16日前不停水

$
0
0
本報2015年5月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石門水庫供水區自即日起至5月16日(下週六),暫停實施第三階段停水措施,後續將併同高雄地區視最新水情狀況,自5月15日起於每週五檢討並發布次週是否採行停限水措施。

台灣自來水公司表示配合,自明(6)日起新北(板新、林口)及桃園(新竹縣新豐及湖口)地區暫停實施第三階段停水措施,以二階限水應變措施至5月16日;呼籲民眾共體時艱節約用水,將水資源做最有效利用。

石門水庫有水了!(圖片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水利署表示,3日過境台灣的鋒面降雨,截至今日中午12時,已為石門水庫集水區帶來累積降雨量達43毫米,預估可增加整體蓄水效益達1,200萬噸,下游三峽河及鳶山堰均已滿載取水,經評估石門水庫水情已略為紓緩。

水利署指出,石門水庫供水區自4月8日起至5月5日實施「供五停二」,即將滿4週,平均節省水量達每日18.8萬噸。

由於限水已有成效,再加上近期陸續有局部降雨,石門水庫水位緩步上升,預估石門水庫至6月30日可保有2300萬噸水量,足供20天的民生用水。此外,近日頗有降雨機會,水情變化快速,水利署表示將依最新水情進行評估檢討,機動調整相關限水措施,以降低民眾不便及產業衝擊。

依照中央氣象局預報,未來一週受鋒面影響,北部及東半部有短暫雨,午後中南部山區亦有局部短暫雨;另依照氣候背景南部5月中下旬梅雨來臨後有明顯雨勢,由於未來天氣變化較大,在旱象未完全解除前,仍需加強節約用水。

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於昨(4)日下午召開第4次抗旱會議,由於未來氣象變化較大,會中決定持續觀察水情,綜合研判各地區供水情勢,機動反應。

「城市礦場」煉金或開放廢五金? 環署:還在收集意見

$
0
0
本報2015年5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據資策會統計,我國每年賣出約700萬支手機,但我國目前手機每年的回收率約僅3成,其餘的7成卻恐成電子垃圾。

「每回收2萬支手機可提煉1公斤黃金」環署廢管處5日舉行記者會,指出這些電子廢棄物富含貴重金屬與稀土,若能妥善提煉即是「城市礦場」,呼籲民眾加強回收。

回收貴重金屬的業者也強調,目前技術與30年前大不同,已非如當時嚴重污染二仁溪的高污染產業。但此時拋出此議題是否等同是為近兩年飽受批判的「廢五金」放寬甚至進口有關,廢管處處長吳盛忠連忙澄清,表示還在收集各方意見中,並無時間表。

2萬支手機可提煉1公斤黃金 貴重金屬產值誘人

廢管處指出,2萬支手機中可以提煉出1公斤的黃金,若是要從金礦提煉,可要250倍重的金礦才能得到,顯見電子廢棄物回收附加經濟價值高,而目前台灣每年手機回收量約180萬支,大約可提煉90公斤重的黃金。

且除了黃金,包括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和手機這些3C電器中,還蘊含了銀鉑鉍鈷鎵鍶鉭等貴重金屬。廢管處指出,台灣目前每年從這些電子廢棄物中提煉出的稀貴金屬,年產值約1.46億元,這些稀貴的金屬對於汽車、照明、醫療、合金等工業都相當重要,對於自身不產金屬的台灣來說,若能妥善回收,就成了自產的「城市礦業」,因而呼籲民眾落實回收電子廢棄物。

這些電子廢棄物除了交給清潔隊的資源回收車外,目前國內已有22家業者簽署了行動通訊產品回收合作備忘錄,包括了超商、連鎖電器行、通訊業者、製造業者等,全國共1萬多個免費回收點,回收項目包括廢手機、PD、GPS、充電器、電池、耳機等。

廢管處引聯合國大學統計,指出2014年全球電子廢棄物已高達4,180萬公噸,估計其中含有300公噸金、1,000公噸銀與100公噸鈀,其他如銅、鐵、鋁、塑膠原料等也極具回收價值,總價值約可達1.6兆臺幣。

手機等3C含金量高,廢管處處長吳盛忠呼籲民眾回收

2年前環署提12項有害廢五金擬改列一般  電路板即是其一

目前全球趨勢,電子廢棄物以每年4至5%成長中,預估2018年將達到4,980萬公噸,當中有相當豐富的資源外,同樣也含有汞、鎘、鉻等重金屬與氟氯碳化物、阻燃劑等有害化學物質,這也是兩年前環署提出放寬有害廢五金認定標準,要讓電路板等12項廢五金開放進口時遭民間痛批「錢是業者在賺、污染卻全民承受」大力反對的原因。

兩年前環署拋出《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的修訂,要將12項廢五金從有害改列一般,印刷電路板即是其中一項,當時遭到環團的砲轟,甚至當時也有業者持反對態度,此次再提出討論,是否表示此修法要捲土重來?對此吳盛忠低調表示,一切尚在研議中,目前僅是收集各方意見。

吳盛忠表示,目前的管制與30年前嚴格許多,現在回收處理廠所排放的空污、水污都必須連線受環保單位監測,不會再發生當年的污染浩劫。

電路板名列有害廢棄物,回收業者盼以「專案申請」進口

從廢電路板中提煉出金銀銅等貴金屬的金益鼎公司,工安環保部經理鄒易達表示,目前的科技與30年前引起污染的作法已經大不相同,當時用強酸去溶解底材的方法取得貴重金屬,因此產生硝酸銅,造成綠牡蠣等污染現象,如今的作法則是從電路版溶出貴重金屬,剩餘的玻璃纖維則可運用在水泥中,提供聚合的功能,讓水泥更熟成。

鄒易達強調,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爭奪貴金屬、稀土,目前我國的業者已可做到99%以上的回收率,卻面臨產業外移而料源不足的危機,因此期待環署以專案管理的方式,允許回收商自台商的國外工廠輸入廢棄印刷電路板。鄒易達認為,如果以專案申請的方式進口,且搭配嚴格管制,業者在每個步驟中環署仔細交代流向,可減少污染環境的疑慮。

人為誘發地震 美證實油氣開採是主因

$
0
0
摘譯自2015年4月26日ENS美國,維吉尼亞州,雷斯頓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2009年起,美國中部和東部出現多起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認為,這乃是油氣業將廢水或其他液體注入深井所致。

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處鑽油場。(來源:facesoffracking)

美證實:開採石油「誘發地震」

USGS科學家發現,美國8州共17處的「誘發地震」活動率增加。誘發地震指的是人類活動改變地殼壓力和張力所導致的地震。

1973至2008年間,美國中部和東部平均每年僅出現21次規模大於3的地震。2009年至2013年暴增至美年99次規模3以上地震,活動率還持續升高。2014年總共發生659次規模3以上地震,大多介於3到4之間,雖有感但不致造成太大損失。部分州也曾出現規模5以上地震。

USGS首次針對這些誘發地震的危險性發表綜合報告。頻繁出現誘發地震的州有阿拉巴馬州、阿肯色州、科羅拉多州、堪薩斯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奧克拉荷馬州和德州。目前發生次數最多的屬堪薩斯州和奧克拉荷馬州。

廢水處置增加孔隙壓力

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水。這些高鹽份、化學物質污染的廢水,將注入特別建造並經過核可的深井中,以防污染淡水水源,但這同時會增加地下孔隙壓力。

USGS報告指出,孔隙壓力增加可能導致附近斷層滑動,增加地震發生機會。但報告也指出,雖然廢水注入深井的作法可能引發地震,大多數深井不會引發有感地震。

有人懷疑水力壓裂可能引發地震,但USGS認為,裂解過程並非有感地震的主因。

USGS分析誘發地震常見地區的地震活動率、地點、最大規模和地動方式,開發出可預測深井附近或其他誘發地震增加的工業作業地區地震的電腦模型,計算出接下來12個月的發生頻率和震度。

報告中分析的17個地區,地震活動性增加的規律皆不盡相同。有些地區地震活動間歇性的發生,如德州科格德爾和科羅拉多州蘭芝利。有些地區地震活動率呈現指數增加,持續至2015年。

Human-Caused Earthquake Hazards Jump in Eight States
RESTON, Virginia, April 26, 2015 (ENS)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triggered by human activities has soared since 2009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United States. New research by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links the increase to industrial operations that dispose of wastewater or other fluids by injecting it into deep wells.

USGS scientists identified 17 areas in eight states with increased rates of “induced seismicity,” which means earthquakes and tremor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y that alters the stresses and strains on the Earth’s crust.

Between the years 1973–2008, there was an average of 21 earthquakes of magnitude three and larger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United States. This rate jumped to an average of 99 M3+ earthquakes per year in 2009–2013, and the rate continues to rise. In 2014, alone, there were 659 M3 and larger earthquakes . Most of these earthquakes are in the magnitude 3–4 range, large enough to have been felt by many people, yet small enough to rarely cause damage. There were reports of damage from some of the larger events, including the M5.6 Prague, Oklahoma earthquake and the M5.3 Trinidad, Colorado earthquake.

This report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hazard levels associated with induced earthquak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human-caused earthquakes are occurring in eight states: Alabama, Arkansas, Colorado, Kansas, New Mexico, Ohio, Oklahoma, and Texas.

The greatest number of induced earthquakes by far have been felt in Kansas and Oklahoma.

Large volumes of polluted wastewater can result from energy production, among other industrial processes. Wastewater that is salty or polluted by chemicals needs to be disposed of in a way that prevents contaminating freshwater sources. Deep well injection of wastewater increases the underground pore pressure.

The USGS report states that increased pore pressure may “lubricate nearby faults thereby making earthquakes more likely to occur.”

Although the wastewater disposal process has the potential to trigger earthquakes, most wastewater disposal wells “do not produce felt earthquakes,” the report states.

Question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whether hydraulic fracturing, known as fracking,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cent increase of earthquakes.

USGS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actual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cess is only occasionally the direct cause of felt earthquakes.”

The USGS report outlines a preliminary set of computer models to forecast how hazardous ground shaking could be in the areas where sharp increases in seismicity have been recorded located near deep fluid injection wells or other industrial activities capable of inducing earthquakes.”

The models aim to calculate how often earthquakes are expected to occur over the next 12 months and how hard the ground will likely shake as a result.

Scientists developed the models by analyzing earthquakes in these zones and considering their rates, locations, maximum magnitude, and ground motions.

Patterns of increased seismicity vary between the 17 different areas analyzed in the report. Some areas show pulses of increased activity interspersed between periods with little or no activity as in Cogdell, Texas, and Rangely, Colorado.

Other areas, such as central Oklahoma and southern Kansas, show exponential growth patterns of seismicity that are continuing in 2015.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糧家賦女】立夏:老農飛鳥物語

$
0
0
作者:李慧宜

根據傳統農民曆的分類,一到立夏,就宣告春天已經過去,夏天,從這一天開始算起,可是過去的農民曆,是針對中國黃河流域的氣候和環境,所累積的農業生活指標,不見得完全適用遠在台灣南島的山城美濃。

然而,關於四季和二十四節氣的農村變化,其實也正在老人們的手上,悄悄地建立著屬於南台灣的經驗模式,像是昨晚洗碗的時候,婆婆就在我身邊喃喃自語著,「每年啊,只要到了這個時候,就很怕下雨會影響授粉,可是又很需要圳水灌溉稻田!」她那農家人的口吻,透露的就是穀雨到立夏這段期間,鋒面和梅雨所帶來的不穩定氣候。

田裡的稻草人身負趕鳥重任。攝影:李慧宜

現在的美濃,稻子正進入開花結穗的階段,稻田需要大量灌溉用水,可是卻遭逢難得一見的台灣大旱,高屏溪川流量屢屢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新低點,耕地位在水尾的農民,日等夜等等不到圳水餵飽田地,甚至還有農民為了搶水互毆,拿著刀棍相向對罵。

上個星期某天,一早七點多,我載著老二小樂樂到保母家,路上行經中壇地區的稻田。遠遠地,一道道閃光映入眼簾,一會兒,咻~碰、咻~碰的沖天炮,把還在睡夢中的孩子嚇哭,仔細一看,我笑了出來,原來是稻子結穗的這個時期,農民又開始跟麻雀開戰了!我把車子往向鳥兒宣戰的農民田邊停靠,拿起相機走向農民小聲問,「阿伯,你又要嚇鳥了喔?」他沒回我,我再靠近些差點被嚇得魂飛魄散,原來我剛剛是對著稻草人說話呢!

敲鑼打鼓都是為了趕鳥。攝影:李慧宜

兩分地的稻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田邊四周都圍上彩帶和三角旗,稻田和水圳之間立著穿上卡其襯衫的稻草人,這片稻田是住在下庄的姓林的老農民所有。站在灌溉水圳這一頭的林阿伯說,「我跟我太太啊,從禾仔開始灌漿(註1)就來驅鳥兒了!我站這裡負責放炮,她站排水圳那裡負責敲鑼打鼓。」我實在打從心底佩服這對老夫妻,他們分工清楚、執行確實。

我忍不住又問,「你們為什麼要比別人早蒔秧*啊?」林阿伯回道,「早種好處是灌溉的時候,不用跟人家搶水,可是壞處就是,鳥兒很聰明,看到附近那些開花的稻禾,牠們一點興趣都沒有,就是專門來啄我這些正在灌漿*的稻子。」一輩子年年都種稻,在田裡翻滾了三十多年的林阿伯心裡清楚,他躲得過灌溉無水的苦楚,但是還是得面對每天要比鳥兒早起、入夜要比鳥兒晚下班的趕鳥宿命。

老農飛鳥物語圖說 秀德伯01、秀德伯02:這就是秀德伯雞毛當令箭的魚目混珠花式驅鳥法。 秀德伯03、林阿伯03、秀德伯04、林阿伯01、林阿伯02、林阿伯05、林阿伯06:沖天炮、鞭炮、敲鑼打鼓,是聽覺驚嚇法;假老鷹、彩帶彩色旗、稻草人,是視覺驚嚇法。為了驅鳥,農民用盡絕招! 林阿伯04:拄著長棍,林阿伯站在田邊,一動也不動地望著遠方。他比稻草人更像稻草人! 秀德伯05:關於務農,秀德伯自有屬於他自己的一套方式,只要結穗期後遇到下雨,他的兩支細竹枝就會出動,因為他要在稻子倒伏前,先用細竹枝慢慢扶起一株一株的稻禾!走在田中央的這位老農,有如小說中武功高強的大俠,修道也修稻!

其實在美濃,還有更厲害的驅鳥農民,那是我在2006年底進入美濃田調時認識的第一個稻農大師──秀德伯,今年87歲的秀德伯,是美濃種植原種田時間最久的農民。在美濃,每年一期作種下的原種田,大約有四分地。原種田收成的稻種,將在同年第二期作種下四甲的採種田,而採種田收成的稻穀,就是第二年全美濃農民的稻種來源,可想而知,並不是每個農民都有能耐,可以負擔如此的重責大任,可是秀德伯卻種了將近三十年的原種田。

驅鳥方法百百種,秀德伯的第一招是「雞毛當令箭」和「魚目混珠」花式驚嚇法。我印象很深刻,2007年的二期稻,秀德伯的高雄145遇到颱風大雨倒伏嚴重,當時接近收割時期,麻雀們趁機作亂每天大肆下田餐餐飽食,秀德伯不得以拿出平常收藏的雞毛,用雞毛綁成一小把,再將一把把的雞毛掛在稻田四周,看起來真的就像一隻隻的死麻雀!

秀德伯雞毛當令箭的魚目混珠花式驅鳥法。攝影:李慧宜

可是這招用不到一個星期,麻雀就搞清楚了,真雞毛假死鳥一點也嚇不到牠們。秀德伯再換招數,他先到夜市買上五、六付的老鷹風箏,一一綁在竹竿頂端插在田埂上,再加上每天起大早拿著鞭炮和沖天炮稻田裡報到,只要看到麻雀俯衝而下,馬上燃起爆竹對準遠方的鳥群發射。

沖天炮、鞭炮、敲鑼打鼓,是聽覺驚嚇法;假老鷹、彩帶彩色旗、稻草人,是視覺驚嚇法。為了驅鳥,農民用盡絕招!攝影:李慧宜沖天炮、鞭炮、敲鑼打鼓,是聽覺驚嚇法;假老鷹、彩帶彩色旗、稻草人,是視覺驚嚇法。為了驅鳥,農民用盡絕招!攝影:李慧宜

一天早上10點多,日頭炎烈,我看到秀德伯一身大汗淋漓還在驅趕麻雀,緩緩走到他身邊,我提醒他,「阿伯,好了啊!日頭這麼大,趕快回家了,你如果在田裡昏倒了那伯姆怎麼辦呢?給小鳥吃點稻子也算做些好事啦!」秀德伯一臉堅定,「不行,這可是大家明年的希望啊!收成要守住,不然我們美濃的農民會沒有稻種啊!」我只能嘆口氣,然後傻傻地陪著他一起在烈日下盯住麻雀的去向。不一會兒,秀德伯突然翻過來用很認真的口吻對我說,「小姐,我以後一定要跟閻羅王討個公道,我啊!耕種了一輩子,已經夠了,我盡全力了,以後應該要換我坐在冷氣房拿小筆*,在田裡拿大筆*的工作,該換別人了!」

每天晚上8點多,結束一天的採訪工作,慢慢開著車從高雄夜都市出發,要回到那個入夏後空氣瀰漫稻香的美濃。車窗外的星星,如如不動,離我很遠,窗鏡反射的來向車燈,離我很近,但總是疾駛而過……我試著整裡,並寫下一點點這些年烙印心中的農民臉孔。

根據主計處102年的主力農家經營概況調查,全國經常從農主力工作者有10萬6419人,其中65歲以上者,佔23.31%,他們的平均務農年資為45.24年,其實秀德伯、林阿伯這群老農,就是這樣身分的專業農民。他們這群老農,在日治時期出生,走過台灣生產機械化的農業革命,和以農養工的建設時期,他們的種稻人生,正一點一滴拼湊著台灣農業發展的近代史。

關於務農,秀德伯自有屬於他自己的一套方式,只要結穗期後遇到下雨,他的兩支細竹枝就會出動,因為他要在稻子倒伏前,先用細竹枝慢慢扶起一株一株的稻禾!走在田中央的這位老農,有如小說中武功高強的大俠,修道也修稻!攝影:李慧宜

註1:蒔秧,插秧之意。

註2:灌漿,客家話「結穗」的意思。稻子開花前,稻莖會微微鼓起看起來就像懷孕一樣,接著稻穗會長出一朵朵白色的稻花,在授粉後,稻穗會慢慢飽實起來,這個階段就是「灌漿」。

註3:小筆,就是指原子筆、鉛筆等寫字用的筆。

註4:大筆,就是客家話中對鋤頭的形容。

作者簡介:

公共電視記者。高中喜歡看電影,大學蹺課玩社團,23歲到30歲之間,換了11個工作、搬過9次家,直到投入新聞工作後才得以確立人生志向,近年積極拍攝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

影像作品獲獎(入圍)紀錄:

【農村的生存遊戲】系列報導(榮獲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穿越時空看佳冬】系列報導(入圍2006年第一屆客家新聞獎)
【水圳在唱歌-美濃水圳】系列報導(入圍2007年第二屆客家新聞獎)
【淹沒溪望】水患系列報導(入圍2008年第七屆卓越新聞獎)
【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獲邀2011年國家生態電影節)

音樂作品:

2005年【好客戲】音樂專輯(協力製作人)(第17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2005年【被遺忘的國寶~樂生黑手那卡西】音樂專輯攝影
2010年【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配樂

 

北京「奧運藍」多有效? 研究:新生兒體重都增加

$
0
0
本報2015年5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李培福編譯;蔡麗伶審校

4月29日,加州州長宣布一項頗具野心的減碳計畫。同日,一篇國際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可能對胎兒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北京的藍天。(來源:annavsculture)

空氣汙染減輕新生兒體重

加州州長Jerry Brown提議,在未來15年內,碳排放將降到1990年排放等級的40%以下,盼抑制全球暖化的災害性影響,例如海平面上升與超級旱災。

同時,2015年4月底發表的兩項研究顯示,空氣汙染也有害大眾健康。

其中一篇探討空氣汙染對胎兒發育影響的報告顯示,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期間,中國大幅減少空氣污染,當時孕晚期的女性相較於前後一年同一階段的孕婦,產下體重更重的嬰兒。

根據這項研究,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期間懷孕8個月女性的嬰兒,比起2007年和2009年出生的嬰兒平均重了23克,不過奧運期間懷孕7個月女性的嬰兒則沒有任何顯著的體重差異。

這項研究將原因歸於空氣品質的改善。研究作者將北京描述為世界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而為了主辦奧運,迫使北京對抗空氣汙染,暫時關閉工廠、停止施工及減少道路車輛。報告發現,空氣汙染物,如二氧化氮與硫酸分子,在奧運47天期間下降了18%至59%。

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David Q Rich是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的流行病學家。他在聲明中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空氣汙染濃度與嬰兒出生重量的變化有明確的關聯。這項發現不僅是一項例證,也顯示汙染加重能造成相反的現象。」

暴露PM2.5 腦部提早老化

但是空氣汙染不單單只對胎兒造成風險,另一項研究發現,長期曝觸到空氣污染會導致腦部過早老化。

這項報告發表在5月的《中風期刊》(Stroke),分析了943位超過60歲男性與女性的資料,發現接觸到細懸浮微粒PM 2.5──一種能進入肺部和血液的汙染物的受試者,表現出總體腦部血容量較少的腦萎縮跡象。

隨著自然衰老,人類的腦部血容量會漸漸減少,不過這些發現指出,空氣汙染可能會加速這個過程。

這篇研究的主要作者Elissa H Wilker是波士頓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員,她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曝觸到空氣汙染可能對老化中腦部造成細微卻可能有害的影響。」

作者Wilker補述,需要更多研究調查長期曝觸到空氣汙染的影響。但是隨著空氣汙染造成每年全球3百萬例死亡,州長Jerry Brown減少碳排放的推動,比起以往更加急迫。

「兩岸猿聲啼不住」 野性呼喚連結人與動物心

$
0
0
【搶救寂靜,聲物狂想.系列報導4】
本報2015年5月6日台北訊,林睿妤報導

「我沒辦法看到,但藉由聲音,我就與動物有所連結。」延續每場不同主軸,聲物狂想曲系列講座第4場,昨(5日)夜以「森聲不息-野性的呼喚」為題,邀請到野聲環境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姜博仁,及台大音樂研究所副教授蔡振家分享哺乳動物的聲音世界。

以聆聽照見  動物的心情和生活

開場,姜博仁即以「聞屎工作者」比喻自己在山上進行的工作,直述大多時候,只得見野生動物的排遺痕跡,卻不見其蹤影。

「動物通常是安靜的移動,為了避免被獵物或獵食者發現,牠會非常隱密、小心翼翼的,所以真的看見了,就會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因為長期在山林裡「看不見」的經驗,姜博仁開始用聲音紀錄動物世界。

姜博仁指出,在做哺乳動物調查時,大部分聽到、錄到的聲音都是牠們表達緊張、警戒的聲音。現場他播放一個聲音片段,有兩隻山羊正互相吼叫,並伴隨著跺腳、落石聲。姜博仁解釋,這很有可能是兩隻山羊向彼此表達自己的存在,而許多草食動物在情緒激動時常會有跺腳的行為。

緊接著播放的山羌聲音,更包含節奏緊湊的吼叫聲及跺腳聲。姜博仁則接著播放山羌另外一種短促吠叫聲,說明通常這樣的聲音是山羌「猛然」發現你,而你們距離較近,牠一邊急促吼叫,一邊準備落跑離開,要是距離10公尺以上,聲音的緊張度就不會這麼高。

而接著的聲音片段,則較貼近動物們的生活聲響:夜晚,白面鼯鼠發出似口哨叫聲,接連出現「砰」的一聲,姜博仁說明,「砰」就是牠們滑到下一棵樹幹「降落」的撞擊聲。曾經他在山林,身邊不斷圍繞著口哨聲與砰聲,雖然看不見牠們,但就知道有很多飛鼠正在周圍「飛來飛去」。

接著播放兩隻雄性水鹿在打架的聲音片段時,讓人倍感意外,身為台灣最大型的哺乳動物,牠們發出的叫聲卻意外地細弱。而梅花鹿的聲音可就稱得上最怪聲響,在求偶季節,牠們會發出長長如嬰兒哭喊的低鳴聲,藉此吸引異性。

聲音也是環境指標

「當我走進山林,如果聽不到任何聲音,我會覺得這裡好像是死的。」姜博仁表示,自己開始錄音之後,學會用聽覺欣賞這世界。「當我們在看生態紀錄片的時候,影片如果沒有聲音,馬上就會覺得怪怪的」,姜博仁表示,人們慣用視覺表現、感知世界,聲音好像不被重視,但它明明對我們也很重要。

一般很難在山林看見動物,藉由聲音,能感覺到彼此有所連結,這是吸引姜博仁從事聲音研究的主要原因。姜博仁指出,以聲音做為生物調查工具,雖然常會遇到辨識的費時與困難,但現也有學者直接分析聲音形式(組成)的變化,作為環境改變的指標。

「概念就像聲音的多樣性指數,當聲音變得比較不豐富,也就代表有物種不見或環境改變了。」姜博仁指出20年前到福山植物園做調查,鳥的聲音很多,晚上在谷地周遭聽起來都會有2、30隻的貓頭鷹在鳴叫,但這幾年數量明顯變少。姜博仁說,所以聲音的變化,也是在告訴我們環境已經不同。

聲音  人與生物的共通語言

下半場,由台大音樂所副教授蔡振家從聲音文學開始談起。從詩經的表現手法「賦、比、興」延伸,蔡振家舉秋聲賦中,描述風聲用「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澎湃」;崑劇中,比喻歌聲「恰便似一串驪珠聲和韻閒」;以及觸景生情的聯想「哀猿斷腸,子歸叫血」。在文學中,聲音從未缺席,其中尤以「興」手法最為常見,而猿啼又彷彿是文人共通的情感寄託。

蔡振家說明,事實上,長臂猿的鳴唱,常是為標記領地進行的二重唱,文學中的猿啼就像是「悲傷的時候,聽到什麼聲音都覺得很悲傷」,是聽者依心情去詮釋的結果。依現今生物分布狀況,更曾有說法提到三峽一帶並無猿猴存在。根據後續研究則發現,長臂猿的確存在,但在清代以後,陸續因開墾消失。

但我們感知到的情緒,難道全是自己的情感投射嗎?蔡振家解釋,哺乳類動物之間因為演化關係較近,還是有許多相近的情緒表達方式,例如,在表達安撫或友好的態度時,音質是高昂、純淨並有強旋律性;在表達敵意時,通常會發出沙啞、低沉的聲音。

而演化,始終提供脈絡可循,哺乳類遠祖犬齒獸會發出高頻呼救聲,至今我們仍可以同理相同情緒,從狗兒的悲鳴聲感受到同情、不忍。更有說法提到,正因為悲傷音樂類似幼小動物的悲鳴,人們總是較容易受悲傷音樂感動。

特異的案例則展現聲音於不同動物間溝通的可能,2003年的紀錄片《駱駝駱駝不要哭》中,紀錄蒙古牧民用歌聲及馬頭琴為悲傷的母駱駝舒緩情緒的過程,音樂撫慰了母駱駝,終使牠不再因哺乳疼痛疏遠小駱駝。

講座尾聲,回應蔡振家所述「聽者先入為主的心情」,主持人范欽慧亦言「每個人對聲音的詮釋會不太一樣」。感知到的意義不同,但重點仍在「聽到」,姜博仁舉以前令他震撼許久的一句話作結,「麥克風不是耳朵、喇叭不是鳥、環繞音響室不是大自然」。想聽到更多聲音,對聲音有興趣,就直往大自然走去。
 
【聽,是誰在發聲】

曾在山徑上聽過山羌的聲音嗎?那突如其來、單聲、嘹喨如犬吠的叫聲,在近距離時往往會讓人嚇一大跳。山羌是台灣的特有亞種,主要於清晨、黃昏及夜晚活動,以植物的嫩芽、嫩葉為食;在台灣的低地至高海拔山區都有機會發現牠們的蹤跡喔。(文字:台灣聲景協會;錄音、圖片:姜博仁)

和平港用重金屬底泥「養灘」 宜縣府:形同海拋壞生態

$
0
0
本報2015年5月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由於花蓮和平工業專用港以清淤底泥養灘,2013年環署發現底泥重金屬濃度已超出《底泥品質指標之分類管理及用途限制辦法》下限值,因此要求和平港提出因應對策。

6日,第283次環評大會通過讓和平港「碼頭疏濬底泥不做養灘料源,但航道疏浚底泥仍可」的對策,並要求加強監測;但宜蘭縣政府及蘇澳區漁會對此作法相當不滿,直批「養灘就是海拋」,指和平港10年來養灘了近400萬噸底泥,覆蓋了海底的珊瑚、石頭,衝擊當地生態和漁業。

2015-05-06_06-22-45

污染在地方  宜縣卻無權管

宜蘭縣環保局局長陳登欽更強調,和平港的底泥與和平火力發電廠的溫排水都北漂影響宜蘭,但依現行法規宜蘭縣府卻無權管轄,因此他們只能一次一次的來環保署參與環評,要求還宜蘭縣一個公道。

環署督察總隊2013年審查和平港「清淤底泥用於養灘」對環境影響的調查報告後,發現養灘底泥重金屬超出「底泥品質指標之分類管理及用途限制辦法」的下限值,因此要求和平港提出因應對策。

和平港所提出的因應對策包括了訂定污染現值及處理方式、增加監測稽查等,承諾成立專責單位負責。對港區底泥重金屬超出下限值與上限值訂出不同處理辦法,表示由於碼頭疏浚土砂的粒徑較細、養灘效果差,且由於重金屬易吸附在細小石砂上,造成碼頭底泥的重金屬濃度較高,將不再作為養灘料源,之後將僅使用主航道所疏浚的土砂養灘,至於若疏浚底泥以達上限值,則將不再作為養灘料源,並以廢棄物相關規定進行處置。

和平港所提出的底泥處置流程

養灘底泥含重金屬  污染海洋壞生態

不過此案的碼頭疏浚底泥,僅佔養灘底泥的總量3%。和平港更引用環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農地土壤母質品質背景調查計畫」的報告資料,指出花東地區因為板塊與火山運動,鉻、鎳、砷等重金屬含量本來就偏高。

和平港所在的花蓮縣政府對此對策無太大意見,但面臨這些土砂北漂而上的宜蘭縣府與蘇澳區漁會則相當不滿,從會前書面資料到環評大會現場,都持續表達反對意見。

「底泥養灘作業形同海拋!」宜蘭縣府指出和平港的闢建造成突堤效應,破壞了海底地形,又因養灘工程讓海底的珊瑚、礁石遭大量泥沙覆蓋,破壞了底棲生物的生態,因此衝擊了宜蘭的漁場及海洋生態。蘇澳區漁會更指出,含重金屬的底泥造成了漁民損失,要求和平港負責賠償。

環保局長陳登欽強調,這些養灘底泥已確定含有重金屬,既然具汙染性,就不應做為養灘材料、經沖刷後直接排入海洋。且在環保署第249次環評大會中,就有結論「超出環保署「底泥品質指標之分類管理及用途限制辦法」之下限值,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應提因應對策」。因此宜蘭縣環保局主張,倘主航道底泥重金屬濃度監測值超出底泥指標下限值,即不得做為養灘料源,並且養灘區須有固灘設施,以免污染海洋。

要求和平港提因應對策  環評仍通過

雖然宜蘭縣對此案相當不滿,但環評大會仍認為及早確認因應對策,才能儘速落實改善與管制,因此選擇通過此案,環評大會決議認可和平港已就「港區清淤底泥養灘作業」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提出因應對策。

至於宜蘭縣政府與蘇澳區漁會所提出的「建立補償機制」、「海岸地形地貌航空照片」、「反對任何型態(含主航道)底泥養灘」、「退回專案小組」等意見,皆非此次因應對策審查範疇。

玩憤怒鳥救瀕絕鳥類 遊戲開發商投身保育行動

$
0
0
摘譯自2015年4月30日ENS芬蘭,埃斯波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電腦遊戲開發商Rovio Entertainment 30日發表憤怒鳥季節版,同時宣布將與非營利組織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合作,保護真實的南太平洋鳥類。

憤怒鳥將投身拯救太平洋的真實鳥類。(來源:kritical.mass)

新版憤怒鳥 開啟瀕危鳥種保衛戰

跟憤怒鳥遊戲的設定一樣,太平洋鳥類受到外來掠食者的威脅;外來掠食者會吃掉牠們的蛋,導致太平洋鳥類瀕臨絕種。

這款新遊戲讓玩家探索真實太平洋鳥類背後的故事,並支援牠們對抗非原生掠食者。

「憤怒鳥全球下載次數超過28億,我們的粉絲熟知憤怒鳥對抗小豬、拯救鳥蛋的故事。能在遊戲中反映真實鳥類現況,幫助國際鳥盟保護和復育太平洋鳥類真是太棒了。國際鳥盟所拯救的鳥類,有些數量已經比Rovio Entertainment的員工還要少。」Rovio Entertainment遊戲資深副總裁Sami Lahtinen說。

外來種威脅 瀕危鳥類更少了

人類引進老鼠等非原生物種到太平洋島嶼,造成太平洋鳥類物種半數滅絕。根據記錄,外來種是鳥類滅絕的主要原因,和超過半數瀕危鳥類的數量下降有關。

國際鳥盟指出,今日共有81種太平洋鳥類瀕臨絕種。

為了挽救這些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國際鳥盟和合作夥伴已經在5個太平洋國家重建超過30座島嶼,分別是庫克群島、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新喀裡多尼亞和帛琉。

棲地重建 國際鳥盟尋求各方支援

現在有了Rovio和社群募資平台kriticalmass的協助,國際鳥盟預計募款150,000美元,重建法屬玻里尼西亞的鳥類棲地島嶼。

法屬玻里尼西亞的計畫目標是回穩極度瀕危鳥種數量。如玻里尼西亞地鳩(Polynesian Ground-dove)等鳥種,現在只剩下不到100隻個體,將藉此獲得更大的存續機會。

使用者可上瀏覽或分享太平洋鳥類的故事,並成為志工、捐款或購買點數,幫助拯救太平洋鳥類。

除此之外,國際鳥盟也尋求其他資源協助執行全太平洋鳥類保育的長期計畫。

「過去10年,國際鳥盟已經成為移除太平洋島嶼外來掠食者的專家。有更多資金,我們就能將更多熱帶島嶼恢復成原始風貌,幫助當地鳥類和其他物種復育。」國際鳥盟執行長Patricia Zurita說。

Patricia Zurita補充,移除外來掠食者也能幫助當地社群增加作物收成。

瀕臨絕種的太平洋鳥類(來源:Photo © Pete Morris/www.rarebirdsyearbook.com courtesy BirdLife International)

Angry Birds Come to Life to Save Real Pacific Birds
ESPOO, Finland, April 30, 2015 (ENS)

The company behind the wildly popular computer game Angry Birds, Rovio Entertainment, is joining with the nonprofit BirdLife International in a unique campaign to protect real-life birds in the South Pacific.

Like their counterparts in the game, Pacific birds are threatened by introduced predators eating their eggs and pushing them to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Rovio Entertainment Ltd announced with the planned release of Angry Birds Seasons Thursday that they are entering the fight to save the most threatened birds of the Pacific from extinction.

The new game will allow players to explore the story behind real birds in the Pacific and support their struggle against non-native predators.

“With more than 2.8 billion downloads of Angry Birds our fans worldwide know only too well the story of the Angry Birds’ mission to protect their eggs from their mischievous nemesis, the piggies.” said Sami Lahtinen, senior vice president Games at Rovio Entertainment, based in Espoo, Finland.

“It is great to be able to reflect this story with a real life situation that helps BirdLife protect and restore bird populations in the Pacific,” he said.

“It’s really sobering to realize that some of the species to be saved by BirdLife have populations lower than the number of staff working at Rovio Entertainment,” said Lahtinen.

Humans have introduced non-native species such as rats to Pacific islands, causing the extinction of half of all bird species in the Pacific.

Introduced species have been the primary driver of documented bird extinctions. They are implicated in the decline of more than half of all threatened bird species.

BirdLife says 81 Pacific bird species ar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today.

To save their bird populations and other wildlife, BirdLife and its partners have restored more than 30 islands in five Pacific countries: the Cook Islands, Fiji, French Polynesia, New Caledonia and Palau.

Now, with the support from Rovio and the crowd, and run with positive impact platform kriticalmass, BirdLife is seeking to raise $150,000 for island restoration in French Polynesia.

The work in French Polynesia will target islands with populations of critically endangered birds. Species like the Polynesian Ground-dove, Gallicolumba erythroptera, now reduced to fewer than 100 birds, will be given a better chance of survival.

On www.kriticalmass.com/p/savepacificbirds users can hear and share the story and also volunteer, donate money or buy rewards to help save the birds in the Pacific.

BirdLife is also seeking additional support for its longer-term plans to save species from extinction across the Pacific.

“Over the past decad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has become expert at removing non-native predators from Pacific islands,” said Patricia Zurita, BirdLife’s CEO. “With more funding we can make a huge difference to more tropical islands and restore them back to their original paradise and help the local bird populations and other species thrive.

Zurita says local communities benefit from better crop yields when non-native predators are removed.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Viewing all 1995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