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生態旅遊吃得在地 大光社區推永續漁產「漁夫便當」

$
0
0
本報2015年4月2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近年來墾丁地區的生態旅遊很獲好評,搭配遊程推出的各種社區風味餐更是行程中的亮點。前年底才投入生態旅遊行列的恆春大光社區,以後壁湖潮間帶的日夜觀察遊程而受到歡迎。

為了讓遊客體驗當地的特色餐點,昨(1)日大光社區正式推出了「漁夫便當」,透過社區媽媽製作的海味便當,推廣在地農漁特產。

澎湃海味便當,用得材料都是在地的農漁特產。攝影:李育琴。

吃得到滿滿恆春半島風味  跨社區合作推在地食材

漁夫便當主菜採用鯖魚製作的鹹魚,搭配在地產的花生、地瓜、鹿角菜、蘿蔔乾和小青龍等,米飯使用龍水社區的瑯嶠有機米,飯後飲用的是港口社區冷泡茶,在這份漁夫便當中,要讓遊客嚐到恆春半島著名的各種農漁美味。

大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郭辰鋒說:「這是記憶中小時候與父親出海捕魚的便當滋味。」

風味便當除了呈現大光討海人的故事,在食材的選擇上採用永續海鮮選購指南的建議魚種,並且跨區合作,採用恆春半島其他社區的龍水有機米和港口茶。郭辰鋒表示,未來會持續與其他社區合作,將墾丁各社區特色農產逐漸納入,「社區單打獨鬥比較歹命,希望墾丁生態旅遊朝面的發展,跟其他社區共同合作,把我們愛的這片土地推出去。」

保護後壁湖潮間帶  大光成立生態旅遊導覽巡守隊

大光社區位在恆春半島的西側,是恆春典型的農漁村社區,居民多以務農、漁撈為生。後壁湖漁港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品嚐海鮮,許多遊客吃完海鮮就離開,卻不知道後壁湖有廣大的珊瑚礁海蝕平台,日夜間的潮間帶生物相當精彩。

有感於社區所在的海洋生態資源豐富,而遊憩環境和生態資源日益遭到破壞, 2012年底,大光社區決定發展生態旅遊,建立了生態旅遊解說服務團隊及巡守隊,巡守隊屬於義務工作,團隊成員必須遵守公約,並且參與各種的訓練、會議和勤務。

郭辰鋒表示,成立巡守隊一方面可以瞭解潮間帶的生物資源的狀態,也可嚇阻違法在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採捕的非法活動。

大光社區潮間帶生態解說(大光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協助恆春半島社區推廣生態旅遊的里山生態公司林志遠表示,生態旅遊指的是用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小眾旅遊方式,讓遊客在自然環境從事旅遊活動,遊客從事生態旅遊之花費回饋到在地社區居民手上,給予居民支持,確保生態旅遊的永續發展,生態資源不受破壞。

大光社區在認同生態旅遊的理念下,2013年起經由墾管處的輔導,開始進行遊程路線規劃、解說設計、教育訓練等,成為恆春半島7個推廣生態旅遊的社區之一。

墾管處、7社區攜手  推生態旅遊

目前恆春半島推動生態旅遊的社區有社頂、水蛙窟、龍水、大光、滿洲、港口、里德7個社區組織。墾管處處長劉培東表示,生態旅遊這套系統是墾丁最讓人感動的地方,社區對環境負責、重視,透過社區在地故事發展出一套創意思維,大光社區的漁夫便當就是結合永續漁產和跨社區在地食材最好的創意展現。

墾管處與社區簽署合作備忘錄;攝影:李育琴。

為了支持社區,劉培東說,未來會多採購在地社區的農特產品作為墾管處的伴手禮。墾管處也即將在大灣設置生態旅遊營運中心,展示社區生態旅遊成果,並在週末擺設農民市集,與社區居民一起努力。

此外,墾管處與大光社區社區簽訂合作備忘錄,2015年將採購漁夫便當,用於會議餐點、接待外賓。

4月開始,大光社區正式推出「漁夫便當」。民眾可於3天前預約訂購,10人以上接受訂餐,每日限量提供45份,每份120元。大光社區生態旅遊遊程有日夜間潮間帶體驗、思想起民謠體驗,以及花生採收和花生豆腐DIY體驗等,預約洽詢見大光社區生態旅遊(https://www.facebook.com/DaGuangEcotourism)。


表演殘虐動物身心 動團籲立法禁止、民眾拒看

$
0
0
本報2015年4月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南頑皮世界利用動物表演長達20餘年的動物劇場,上月底正式走入歷史;不過,國內仍有兩家業者,打著「社會教育」、「終生學習」之名,利用海哺類動物進行表演。

昨(1日)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揭露野柳海洋世界、花蓮遠雄海洋公園,違反海豚、海獅天性進行相關訓練、影響動物身心,是負面教育,呼籲民眾拒看並通過立法,讓台灣成為禁止野生動物表演的國家。

遠雄海洋公園海豚表演橋段包含踢足球、尾鰭擊球、離水上岸、搖呼拉圈、仰姿前鰭打招呼等,擬人化的動作只是娛樂遊客,卻是負面的生命教育。(圖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動物表演不是環境教育  20年業者也轉型

台灣這幾年陸續完成《環境教育法》立法、《野生動物保育法》以及《動物保護法》修法,將動物表演排除在環境教育以及保育類野生動物申請展示的項目外,並明訂動物展演需取得主管機關審核同意。

甫於3月底結束長達20餘年動物表演的台南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副總經理李英俊說,動物表演雖吸引眾多遊客來訪,但不符合環境教育初衷,因此決定調整轉為展示,園方計畫提供舒適、符合動物需要的環境讓牠們安養;園方將規劃動線,遊客也能看到牠們的生活。

李英俊表示,園方每年都依法申請展示許可,修法後取得「表演證」也不難,但因動物表演引發負面觀感,因此朝改善品質、轉型為環境教育場域努力。

只有生病、死亡才能休息  表演動物「耗損」率高

昨召開記者會的兩團體指出,為了表演各種取悅人類的動作,訓練師以「飲食控制」等方式,讓動物接受指示,這些動物每週表演場次約23場,每場20分鐘,海豚必須日復一日重複「承載訓練師」、「舉尾鰭」、「跳舞」等不勝枚舉的動作,承受無止境的撫摸、接吻,而這些訓練,常常造成表演動物身心創傷。

動物表演訓練過程真的傷害動物?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表示,從海豚照片判讀,吻部出現白色的裂痕,有些是病毒感染,這些病毒可能是海豚與人類過度接觸而感染;而長期任由訓練師站在牠們的吻部,都會造成傷害;拉扯動物身體,除了生理傷害,更造成緊迫、內在壓力。尤其是人與動物合作,對動物身心造成極大的壓迫。

遠雄海洋公園海豚表演橋段之一,由兩隻海豚用吻部從水中頂起訓練師。(圖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兩會於去(2014)年9月召開「拒絕觀賞海洋哺乳動物展演」記者會後,園方已取消此一動作。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說,依據美國海洋哺乳動物清查報告(NMFS, The Marine Mammal Inventory Report),圈養海豚大多死於胃潰瘍、肺炎,都是緊迫或免疫力下降所導致。

而密集緊湊的演出、現場震耳欲聾的配樂與嘈雜人聲,長期下來使動物累積巨大壓力,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只有嚴重生病才能獲得喘息,至死方休。

依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調查,野柳海洋世界自1981年開幕營運以來,「耗損」至少超過60隻鯨豚,以及數量與來源皆不明的海獅。花蓮遠雄海洋公園自2002年至今,從「血色海灣」實境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購買了15隻瓶鼻及2隻瑞氏海豚,17隻海豚已死亡9 隻。

依據《動物保護法第6條,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江文全表示,所謂的任何人,沒有特例,動物表演訓練過程中造成動物傷害,皆可視為虐待舉報。

快樂建立在動物痛苦上  寓教於樂太沉重

野柳海洋世界、花蓮遠雄海洋公園是依《終身學習法》及《社會教育法》申請的「社會教育機構」。

海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卉君說明海豚習性。張卉君指出,展演機構常為了表演的娛樂性而扭曲動物的自然行為,例如野生海豚尾鰭擊水或嘴巴快速張合等表達「警示」的動作,在表演中卻被設計成回答算術題目或打招呼。此外表演中常見「空中旋轉」動作,在野外只有飛旋海豚會有如此行為,園方也訓練瓶鼻海豚做相同的動作。

「這些表演內容將野外鯨豚的特殊行為意涵錯置,甚至強迫海豚改變正常行為,嚴重誤導民眾對鯨豚生態習性的認知。」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政策部副主任張文昌表示,動物表演不該打著社教機構的名稱,行反教育、虐待動物之實,應立即撤銷教育機構的名稱,並要求教育部徹查各生態農場有無虐待動物的事實。

教育部代表表示,雖以社會教育法設立,仍受相關法令,如動物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育法等法令規範,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管理。

農委會表示,遠雄及野柳2家海洋公園現有之海洋哺乳動物,依規定每年需提出飼養、展示計畫書,經地方主管機關初審,再報經農委會同意,才能實施;每年地方主管機關也會進行飼養場所及個體健康狀況的查核,如有缺失則要求限期改善。《野生動物保育法第24條通過至今,農委會並未核准過海洋哺乳類野生動物活體以商業利用為目的而輸入。

展演業者設置管理辦法  處空窗期

2月4日才公布施行《動物保護法》修法,增列第3條第13款、第14款及增加第6條之1規定,規範動物展演相關事項,其中「經營展演動物業之業者,應向主管機關申領執照,始得經營。」不過,農委會至今尚未公告設置及管理辦法,預計4月底前完成草案內容。

農委會已於昨日行文花蓮縣政府及新北市政府啟動稽查工作,若有虐待、飼養場所及設備不符合標準,可處1萬5千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可依私立社會教育機構設立及獎勵辦法第29條由縣市政府廢止其立案及命令解散。。

無「退休計畫」  動物回不去海洋故鄉    

至於這些經長期禁錮,每天反覆相同練習與動作,為人類娛樂服務的鯨豚個體,至今尚未有業者提出人道的退休計畫。引述《台灣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表演調查報告》「就算動物變老、生病,無法繼續表演,展演機構也不會將動物野放回大海或是移居到庇護所,而是持續飼養、反覆治療,直至動物死在缸裡。換言之,一旦動物被捕並進入展演產業,絕大多數即註定得在水泥池子裡度過餘生直到嚥氣。」

野柳海洋世界目前有11隻海豚,分別被養在一個表演池與六個飼養池中,空間最大的表演池,長僅約25公尺、寬16公尺,水深更只有3公尺;其他飼養池都非常小,水深都是3公尺。所有海豚經年累月只能在窄小的水池裡繞圈圈。(圖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動社以及黑潮表示,已知國外對待退休海豚的方式,包括野放以及移入「庇護區」兩種做法,成本都非常高。

張卉君說,野放的技術層面相當高,具備條件以及考慮因素十分繁複,例如,個體的健康及長期存活機會,對野生族群保育的影響等等,必須經過相當嚴格謹慎的評估與籌畫。

另外,一些鯨豚經過長時間禁錮,生理及心理狀況皆無法返回野外,需人類照顧才能存活。此時則需天然海灣的安全圍欄(sea pen,或稱庇護所)內終老,世界上尚未有正式運作的庇護所,但目前已經有數處進入規劃或可行性評估階段。

但無論是野放或移至自然的庇護所終老,所需費用均極為龐大;在缺乏相關認知下,業者只看動物表演的利益,卻未能妥適安排牠們的安養計畫。

兩會呼籲政府立法禁止野生動物表演,邀請民眾加入「你的樂園?牠的地獄! 揭發遠雄、野柳海洋世界奴役血汗動物勞工 要求政府立法禁止野生動物表演!」聯署,並以行動抵制,絕不觀看嚴重剝削動物福利的海洋哺乳動物表演。

擎天崗可放風箏、丟飛盤、滑草? 陽管處:破壞環境將受罰

$
0
0
本報2015年4月2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春假即將展開,旅遊何處去?今(2日)台北市府於Upaper捷運報第12版都會風情版及台北旅遊網建議民眾前往陽明山玩,並提及可在擎天崗草地放風箏、丟飛盤等娛樂活動。

對此,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下午緊急發表回應,指出草原生態脆弱、維護不易,從事北市府建議的遊憩活動,將違反國家公園管理規定,第一次可處新台幣1,500元,第二次則為新台幣3,000元,呼籲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擎天崗草原禁止放風箏、滑草等行為,違者將受罰;圖片來源:Aki sa

擎天崗草原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是民眾遊憩著名景點之一,草原內樹叢、芒草及草坪間有不少小雲雀棲息其間,不時昇空定點歌唱,亦有番鵑、竹雞、家燕、洋燕等鳥類棲息其中,生態資源豐富。陽管處表示,為了草原生態環境,投注許多人力進行維護與管理。

台北市政府於Upaper捷運報第12版都會風情版及台北旅遊網刊載標題:「4天連假,台北城化身兒童遊樂場 就要玩翻天」,內容提及:「...無論是在擎天崗綠草如茵的大草地上放風箏、丟飛盤或與牛共步,還是坐著簡陋紙板不怕死地從山坡頂往下滑...。」

為了避免民中如文內所述,誤認為擎天崗草原可放風箏、丟飛盤、滑草,陽管處特別重申,這些人類行為除了會導致鳥類誤認有猛禽攻擊而逃離、草坪也將因滑草磨損,導致土壤裸露,干擾、破壞生態環境。

同時,陽管處也提醒,這些行為皆違反「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域內之禁止事項」第4點禁止項目,可依第13條第8款「其他經國家公園主管機關禁止之行為」及同法第26條規定予以裁罰。金額第1次為新台幣1,500元整,第2次為3,000元整。

陽管處建議,民眾春假仍可至園區各景點踏青賞景,但請遵守「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以「無痕山林」的友善行為對待大自然。

嘉明湖重開放 原民抗議付費制「就像回家要繳錢」

$
0
0
本報2015年4月2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

嘉明湖國家步道昨(1日)重新開放,同時實施總量管制和付費機制。但當地布農族人認為,該地為部落傳統領域,林務局決策前並未先與部落溝通,如今採收費制,對他們來說就像回家還要付錢一樣,族人難以接受。

為表達抗議,1日當天,包括利稻部落牧師余進仁、伊藍明基努安、台東大學教授劉炯錫及學生等23人,即準備入山返回傳統領域、宣示主權。23人中有5人非原民,按照規定繳費;其餘18人則拒絕登記和付費,警方與林務局人員則先錄影存證。

嘉明湖4/1重新開放,收費、共管新制仍未與取得當地部落信任;攝影:沈瑞筠。

強調傳統領域主權  政府不應收費

聯合報報導,牧師余進仁表示,他連續3次衝撞規定,是為了喚醒族人對傳統領域的主權意識,傳承高山文化。這次帶著春假返鄉青年進入向陽、嘉明湖山屋,除了宣示布農人傳統領域主權,同時也要學習山林倫理、登山呼吸行進、背負要領、山川地理、認識動植物文化及傳承神話傳說。

而伊藍明基努安說,原住民回傳統領域就等於回家,政府收費於情於理都不合。對此,台東林管處表示,法令存在時,所有人都該遵守,政府不會反對原住民返傳統領域重建傳統,若有爭議,可透過立法解決。

取消床位、當天來回  布農揹工嘆制度害人

由於過去嘉明湖遊人如織,造成高山環境不堪負荷。新制採總量管制,需先購得床位,但床位抽籤要求每個隊伍包含嚮導最多只能6人,而揹工須和隊伍一起抽籤,住宿費用自行吸收。而近年來才有一天4千元及公斤數行情,原民感嘆如此制度等於壓榨了原已不多的薪資。

中央社報載,布農族揹工認為林務局這項制度是要「消滅揹工」,揹工表示,揹工是由旅行社或登山社聘請的工人,視登山前情況聘請,因此根本無法事先決定是否要揹工;再者,很少有4個人的隊伍要請1個嚮導和1個揹工,新制讓山友僱用意願隨之降低。

而揹工除了工作外,也是高山救難和環境維護的第一線人員,更是山老鼠的首要剋星,如果揹工被消滅了,損失的是全民。

聯合報報導也指出,利稻部落布農族人強調,揹工和嚮導工作需要對山林有非常深的認識,才能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希望林務局不要因為收費制度,影響揹工和嚮導的工作權益。

林管處:使用者付費  將與公所建立共管

根據原民台報導,台東林管處表示,住宿費用皆繳回國庫,用在修繕山屋等設施上,以使用者付費概念經營是合理的;而布農族人從事揹工或嚮導也有向遊客收取費用,使用山屋付費也是合理。

自由時報報導,林管處將與海端鄉公所合作建立共管機制,由公所負責組織部落揹工與廚工,設置委員專責辦理,林管處也可居中轉介,新制甫上路,仍有商討改進的空間。公所則表示,過去曾有遊客自聘外地揹工與嚮導,限縮在地人工作機會,日後將與林管處協商共管。

使用者該不該付費?  山友樂觀其成

而對於登嘉明湖國家步道開始收費,中時電子報報導指出,台東縣登山會前理事長林發貴表示,嘉明湖近幾年來人滿為患,對當地動植物生態都會造成衝擊,有必要實施總量管制。

海端鄉長余忠義也認為遠離都市這麼遠的地方,提供方便設施,收費還算合理;他說,鄉公所與林管處發展共管機制,未來包括區園內的垃圾清理,都由鄉公所、部落共同維護,也希望能改善過去遊客過多,造成的住宿亂象。

目前嘉明湖每日開放176人進入,山屋平日收費新台幣300元、假日400元;不過因嘉明湖山屋營地尚未整理完成,目前每日申請人數140人,嘉明湖和向陽避難屋各70人。住宿日前45天~前8天,可上「台灣山林悠遊網」申請。

機車界的HTC Gogoro與共享綠能交通

$
0
0
作者:高志文

大台北地區擁有全國最完善的MRT與公車網,卻依然有400萬燃油機車。如政府全面買回並禁用50萬輛,10年以上二行程高污染機車,台北空氣會變好,大家會更健康。假設每輛機車占據1m×2m的免費路邊停車,回收50萬輛高汙染機車,可以馬上擁有500公里路邊安全單車專用道。

照片是以紐約曼哈頓近年來暴增的單車道及全面禁止路邊停車(右),與台大公館附近混亂現狀(左)所合成(中)。這個城市要50萬個路邊免費停車位,還是500公里安全的單車專用道?圖片來源:高志文

右圖是紐約曼哈頓近年來暴增的單車道及全面禁止路邊停車政策,左圖則是台大公館附近混亂現狀,回收50萬輛老舊機車,公館周邊也能如此清爽(上圖中),這個城市要50萬個路邊免費停車位,還是500公里安全的單車專用道?

多年來,台灣三大機車霸主YAMAHA, 光陽與三陽滿足於每年80萬輛高碳、高噪音燃油機車市場,4-5百億年營收百億獲利,無視全球運具快速低碳化的趨勢(聯合國所訂的目標是30 by 2030,即公元2030年時30%的運具電動化)。台灣最大的電動機車廠反而是中華汽車,而今智慧手機出身業者創立了Gogoro,這對傳統機車場大老闆應該是一大警訊。

但柯P站台力挺的Gogoro,除了華麗設計外表,其經營模式應徹底有別於傳統機車商,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創新,解決台灣長久以來的交通困境。其中最重要的是︰

1.放棄販賣個人運具過時商業模式

三大機車商都將機車銷售量極大化。多年來,讓小小的台灣擁有驚人的1400萬輛燃油機車,平均每天卻騎不到一小時,約8~9公里的平均里程。即便在早晚最忙碌的通勤時間,也僅不到半數的機車被使用,超過千萬輛的機車每日95%的時間是處於閒滯狀態,造成大量個人與社會成本巨大浪費與資源錯置。

其他如千萬輛汽、機車路邊停車,占據了原可做為單車專用道的寶貴城市空間,人行道與騎樓空間被大量機車占滿更是國人共同的都會經驗。

2. 著重開發智慧運具分享平台

公共運輸最妥適的大台北地區,至今每天仍有500多萬個機車旅次,未因投資了7,000億的北捷而有絲毫的下降跡象。

假設Gogoro及由環保署支持以Youbike模式在新北推廣的公共電動機車Ebike公司──城市動力(City Power)能在政府的支持下,以5到10年時間在大台北地區佈建50萬輛公共電動機車,讓市民可以在步行5分鐘內(300~500公尺),就能付費使用到管理完善的電動二輪運具。

以一輛公共電動機車一天24小時輪轉服務8位民眾計算,Youbike 模式的公共電動機車租賃系統可服務400萬旅次。目前大台北地區滿坑滿谷,停滿騎樓、人行道的400萬機車可望在10年內減少300萬輛,因為舊的逐漸收購報廢,雙北一年目前新增20多萬輛燃油機車將成為歷史。當人人有最好的牛奶喝,何必自己養牛?

不僅能大幅改善大台北地區空氣品質,目前路邊停車空間可改為單車道,進一步吸引大量單車通勤客。每百萬輛機車的路邊停車空間(以一輛1m×2m計),可創造1,000公里長2公尺寬的單車專用道)。街道巷弄車輛淨空後,城市將完全改頭換面,人行紅磚道停車空間改為無數的小花圃,讓台北都會區真正躋身一流城市。 

這當然是相當大的投資且電池交換系統必須密集且採取開放、共通的電池規格模式,不應採封閉性系統,目前的情況是電池只能在 Gogoro 的授權裝置中使用,在其充電站換電池。其他公司的電動車卻不能獲得電池交換服務,除非Gogoro 授權。試想,如果中油只服務 TOYOTA 的汽車, 因為中油與TOYOTA是同公司,這合理嗎?

此外,Gocoro強調速度與馬力與燃油機車一樣, 與推廣慢行安全交通概念, 以減低意外傷亡的原意不符。民國100年時有驚人的2,119 人騎機車事故死亡,這其中1,976死者為機車騎士, 143死者為被機車載者,這相當於台灣每個月固定有一場死傷慘重的空難發生。最糟糕的是,台灣汽車肇事死亡率這幾年一直降,因為汽車近年來變的較安全,如安全帶與氣囊煞車系統等及嚴格取締酒駕措施都有效,推廣電能化較慢的二輪運具勢在必行。

3.綠能交通導向的都市發展

柯P積極雙北合作與支持創新公司值得鼓勵,但改善都會區交通與減碳最策略性的工作就是讓企業與民眾租、住得起台北,政府也許做不到創造出「錢多事少」的工作,但透過綠色運輸導向的都市發展策略,讓大家就業與就學盡量「離家近」,從源頭減少雙北間大量就學與就業的旅運需求,例如鼓勵就讀社區高中,其實也是最好的交通政策,讓都會區整個18歲以下的人口都可以透過步行與單車上學。

其次是大幅移轉交通運輸需求到步行、單車、公車與捷運,再輔以公共、共享式如Ubike與公共化電動機車,隨時隨地都可租用的都會新共享電能交通運輸模式。因為即便將所有運具電動化,若依然是一人一運具,電動二輪電能運具勢必應該朝向公共化、共享化發展,透過公共電動機車,讓多數人不只用機車,而是多元的利用步行、單車捷運與巴士,及必要時使用公共機車等運具滿足各種交通需求。

台灣近年來政府投入超過兆元台幣推廣包括捷運在內的公共運輸,然而卻依然無法吸引沒有停車格與停車費負擔,方便勝過一切的千萬機車使用者改搭公共運輸。我們期待上述公共、共享式的智慧創新運輸模式,創新的投資100億(約興建捷運2公里的費用),為台灣交通與生活品質帶來重大改變的契機。

地球更綠了! 植被總量十年有成 就怕乾旱來攪局

$
0
0
摘譯自2015年3月31日ENS澳洲,雪梨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一項由澳洲主持的國際研究發現,儘管全球森林快速消失,但中國的大規模種樹活動和三大洲的降雨量增加,仍讓地球的總植被量在過去10年間增加了。

森林。(來源:Justin Meissen)

10年間 全球森林多爭取40億噸碳當量

研究團隊應用最新的技術,以衛星測量地表發射出的天然無線電波,並藉由分析過去20年的衛星資料,測量植被的生物量隨時間的變化。

這項發表於當期《自然氣候變遷》的研究發現,儘管熱帶森林持續大規模消失,2003年以來,地球總植被量增加了40億噸碳當量。

植被增加,表示澳洲的整體碳捕獲量也增加了。研究主要作者、新南威爾斯大學氣候系統科學中心遙測科學家Yi Liu博士說:「植被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環境和經濟上的巧合,以及中國的大規模種樹計畫。」

「中國是唯一以種樹計畫,有目的地增加植被的國家。」Yi Liu表示。

例如中國的三北防護林計畫(又名綠色長城計畫),就是一系列的人工防風林種植計畫,用意是防止戈壁沙漠擴張。綠色長城預計於2050年完工,屆時將綿延2,800英哩(4,500公里)長。

中國種樹 降雨增加助莽原成長

不過中國種樹並非地球總植被增加的唯一原因。

「澳洲、非洲和南美的莽原植被也因降雨增加而增加;俄羅斯和前蘇聯地區廢棄農田的森林也開始重新生長。」Liu說。

「過去的植被生物量分析都聚焦在森林覆蓋率的變化;然而,我們的方法發現,在北澳洲持續砍伐森林、都市化,以及澳洲其他地區乾旱的情況下,南非和北澳洲的莽原植被增加更顯得出乎意料。」共同作者、澳洲國家大學學者Albert van Dijk教授說。

研究者認為,稀樹草原植被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近年降雨量增加,而空氣中二氧化碳增加,可能也有助植物生長。

森林仍在消失 最怕長期乾旱

不過全球森林仍在消失中,尤其是亞馬遜森林邊緣和印尼蘇門達臘與加里曼丹,婆羅洲島上的印尼領土。

同時,另一位共同作者、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Pep Canadell博士指出,一旦莽原出現長期乾旱,情況就可能急轉直下。

「本研究顯示,碳捕捉深受每年莽原降雨量改變影響,對澳洲而言,甚至全球二氧化碳預算來說都是如此。我們仍要認清,若二氧化碳排放未被植被吸收,全球暖化就會快速加劇。」

自然雖然會幫助調節地球氣候,Canadell博士仍強調,要減緩全球暖化只有一途:「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有50%被植被吸收,仍有50%留在大氣中。唯一穩定氣候系統的方法是將全球化石燃料的碳排減至零。」

Earth’s Green Cover Increasing Despite Deforestation
SYDNEY, Australia, March 31, 2015 (ENS)

China’s large-scale tree planting efforts and increasing rainfall on three continents have con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total amount of vegetation on Earth over the past decade – reversing previous global forest loss,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scientists reports.

Despite ongoing large-scale deforestation in the tropics, the total amount of vegetation on Earth has increased by almost four billion tonnes of carbon since 2003, finds an analysis of 20 years of satellite data using a new technique – measuring Earth’s natural radio waves.

An Australian-led international team of scientists published these findings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the journal “Nature Climate Change.”

“The increase in vegetation primarily came from a lucky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massive tree-planting projects in China,” said Dr. Yi Liu a lead author and remote sensing scientist from the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limate System Scie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China was the only country to intentionally increase its vegetation with tree planting projects,” he said.

For instance, China’s Three-North Shelter Forest Program, also known as the Green Great Wall, is a series of human-planted windbreaking forest strips designed to hold back the expansion of the Gobi Desert. It is planned to be completed around 2050, and by then it will be 2,800 miles (4,500 km) long.

But tree planting in China is not the only reason for the overall increase in Earth’s vegetative cover.

“Vegetation increased on the savannas in Austral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as a result of increasing rainfall, while in Russia and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we have seen the regrowth of forests on abandoned farmland,” said Dr. Liu.

Yet forest loss is still happening elsewhere around the world. The greatest declines have been on the edge of the Amazon forests and in the Indonesian provinces of Sumatra and Kalimantan – the Indonesian part of the island of Borneo.

For their study the researchers pioneered a new technique to map changes in vegetation biomass over time, using satellite measurements of natural radio waves emitted from the Earth’s surface.

“Previous analyses of vegetation biomass focused on forest cover change,” said fellow lead author Professor Albert van Dijk of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ith our approach we found unexpectedly large vegetation increases in the savannas of southern Africa and northern Australia. The increase in Australia occurred despite ongoing land clearing, urbanization and big droughts across other parts of Australia,” he said.

The increased greening means th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captured in Australia’s vegetation has increased.

The main cause of this strong growth over the savannas came from higher rainfall,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higher levels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may have helped plants there to grow more vigorously, the scientists believe.

But the situation could rapidly reverse if the savannas experience extended dry periods, says CSIRO’s Dr. Pep Canadell, a co-author of the study.

“This study shows this capture of carbon is very sensitive to year-to-year changes in rainfall over savanna regions, both for Australia and for the global CO2 budget,” Dr. Canadell said.

“It’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at global warming would be happening faster if some of our CO2 emissions were not captured by this vegetation growth,” he said.

But even with the good news of nature helping regulate Earth’s climate, Dr. Canadell said there is still only one way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We know about 50 percent of emissions from human activities stay in the atmosphere even after the other half is removed by terrestrial vegetation and oceans,” he said. “The only way to stabilize the climate system is to reduce global fossil fuel emissions to zero.”

※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珍稀瀕危麻鷺 26年後喜現香港

$
0
0
本報2015年4月3日香港訊,特約記者廖靜蕙綜合報導

闊別26年的「栗鳽」重現香港,也是1972年以來香港第6筆紀錄。香港觀鳥會昨(2日)記者會表示,IUCN列為瀕危的栗鳽,面臨棲地減少的處境,棲地保護以及民眾參與,是保育致勝關鍵。

闊別26年,喜見麻鷺來訪。圖為正在啄食蚯蚓的麻鷺。(謝偉麟/香港觀鳥會)

西貢喜見久違麻鷺

「栗鳽」(Japanese Night Heron,學名Gorsachius goisagi)台灣稱為麻鷺,去(2014)年12月由兩位熱心的外籍居民於西貢發現,;經過多日觀察及搜集資料核對後,確定是麻鷺後立即通知觀鳥會前往確認。

發現者Jake Skinner及Tina Eldridge都不是資深鳥友,而發現麻鷺的地點,並非熱門的觀鳥地點,只是位於一般的鄉村民宅附近,民眾關心是重要的因素,也證明保育須靠民眾參與。

此次紀錄到的個體十分健康,和27年前在香港理工大學撞牆受傷的麻鷺截然不同,那一次經過救治後,於大埔滘野放重返自然。

香港只有6筆麻鷺紀錄,上一次紀錄是1988年,最早紀錄可追溯至1972年,而每次紀錄都只有一隻。

過境鳥種 喜愛森林、啄食蚯蚓

依據觀鳥會資料,麻鷺全球數量少於2,500隻,分佈非常狹窄,而且持續減少中,因此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

栗鳽(麻鷺)。(攝影:鍾潤德/香港觀鳥會)

主要分布於日本本州、九州和伊豆群島繁殖,台灣和南韓有零星的繁殖紀錄;越冬的地點主要在菲律賓和琉球群島,少數飛至印尼、汶萊和帛琉,遷徙時沿中國東部海岸線飛行,經過上海、福建和香港等地區。

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潮濕林區,都是適合麻鷺繁殖的棲地,越冬地時也會選擇近水源而比較陰暗的森林。麻鷺吃什麼呢?蚯蚓是主食,也會順道捕食蝸牛、蟹和甲蟲的幼蟲。覓食的以森林為主,偶爾在沼澤或農地覓食。

不能再少了 跨域棲地保護

麻鷺最大的威脅是原本棲息的樹林及農地不斷減少。觀鳥會指出,1970年代,麻鷺曾在伊豆群島擁有一個頗大的種群,不過隨著外來物種黃鼬的出現,數量急劇下降。

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說,只有香港及日本的麻鷺受當地法令明文保護,其他麻鷺渡冬棲地並沒有相對應的保護法例。棲地的消失令牠們陷於瀕危的處境,若各國政府未有長遠保育自然生態的政策,一旦進入「極度瀕危」的處境,保育恐已過遲。

觀鳥會保育主任胡明川表示,此次麻鷺是在「郊野公園不包括土地」內發現,該區村落居住人口不多,對環境的干擾相對較輕,而且村邊仍保留著自然植被、緊鄰郊野公園,是一處適合野生動物活動、覓食及棲息之地,證明保護區周邊的土地具有很高的生態價值。

然而,隨著開發腳步迫近,觀鳥會擔心若未有合適的管理,越來越多郊野公園外的自然棲地將逐漸消失,構成香港生態環境及野生動物的威脅。

註釋:

香港郊野公園:香港政府劃設的保護區,地位與IUCN國家公園相近。(參考:維基百科

拆散農夫和沃土的土地界標:我對不起你,堤防九分地

$
0
0
作者:小劍劍

※ 本文轉載自:小劍劍-白目農夫の奮鬥史

每個農夫,都有屬於他與農田之間的故事。我只是高中畢業的農夫,不太會寫什麼文章 ,我只會用簡單的文字敘述,我與這塊農田的故事。

小劍劍和堤防九分地。圖片來源:小劍劍-白目農夫の奮鬥史

這塊田,在我的生產履歷上標記他名叫「堤防九分地」。他位處於花蓮縣玉里鎮的堤防邊 ,農田面積:九分地(約2700坪)。老爸承租了好幾年,我返鄉務農後,由我接手繼續栽種……

當初,從北部回到鄉下務農,許多人看不起我,也不被人所認同。我曾經有一段時間,不喜歡去人多的市區,不想接觸那些負面的評論;常往堤防邊散心,也經常往九分地去;心情不好時,凝視著整片綠油油的九分地,心情自然的就放鬆了許多。

剛開始務農,不太了解所謂的務農是看天吃飯這句話的意思。插秧播種後,因為氣候影響、颱風肆虐而摧殘了幼小的水稻,「無力感」讓當年還年輕的我,摔過鋤頭想放棄。但是堤防九分地的土壤肥沃,讓水稻再次滋長起來!

看著傷殘不堪的水稻,竟然靠自己的力量成長茁壯,我更期許自己要向他看齊。多年後,現在對於農田的工作已經是得心應手,農閒時,總是喜歡在田間把腦袋放空,看著微微的涼風吹拂著稻穗 ,我就像稻浪般跟著搖曳!

一次的突發奇想 ,我放著音樂 ,站在九分地的田埂上,隨著稻穗擺動跳起舞來,讓我發現,苦悶的務農生活,也是有他讓人歡笑的方法……

因為不斷在網路上農田裡搞怪的行為,意外的讓網友們 ,想訂購這搞笑栽培出的好米 ,因此開創了自己的品牌。

當年 ,我所賣出的第一包米,就是在這地理環境良好的「九分地」農田栽培出來的。爾後的這幾年,努力的靠著農田收穫,自產自銷,讓家人衣食無虞,也在農業的領域上有點小小的成就,更讓當初看不起我的人,對我刮目相看。

即將與堤防九分地邁入第11年的最近,有一群人開著好幾台車,停在堤防邊看著他,正在除草的我知道,來者不善。不過幾天的時間 ,堤防的九分地就出現一個長柱狀寫著「土地界標」的水泥樁。

附近的農夫說,這塊農田已經準備賣出……。也曾遇過農地買賣後,農田租金的不合理漲價;也看過農田買賣過後,變成農田別墅,現在,換到我最愛的九分地了!

我不懂什麼土地情感,我只知道 ,我是個農夫。我知道 ,我失落失意失望時 ,是農田用豐收 ,讓我覺得有希望。我知道 ,我傷心難過想哭時 ,農田是我的療傷工具。我知道 ,我什麼都沒有跑回鄉務農時 ,是農田給我目前幸福的一切。

慢慢的,我會成為老農 。本來希望, 你能一直陪著我這老農一起走下去,成為我的老農伴。我也想過買下農地,但這11年來,務農賺的錢,根本不及農地漲價的速度……

但是我只能對您說:「對不起,堤防九分地,我救不了你。」我祈禱你只是投資客買賣賺錢的工具,不要是灌下水泥放上鋼筋的建地。


東北角三通檢10年未竟 環團籲應秉持海岸法精神

$
0
0
本報2015年4月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東北角龍洞海洋公園。圖片來源:黃基峰

葉世文營建署長任內提出的東北角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至今仍於都委會審議。其中近290公頃私人土地,申請由一般保護區、景觀保護區變更為乙種旅館區及遊樂區,一旦通過,等於在東北角沿海置入50倍美麗灣的旅館建築。環團、立委昨(2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內政部應以《海岸管理法》的精神嚴格把關,勿讓海岸財團化、私有化。

通檢聲聲慢 土地利用依據921前資料

東北角美麗國土,也是企業覬覦的肥肉。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至今仍未公告,環團擔憂幾處私有土地大面積由保護區變更為旅館、遊樂區,可能使得海岸線失據。

變更東北角海岸(含大溪海岸及頭城濱海)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2005年3月15日公告進行三通檢計畫草案,2010年12月15日公開展覽,至今還在審;目前土地利用依據,仍沿用2000年公告的第二次通盤檢討計畫,而此項計畫於1997年完成,當時台灣甚至未經921大地震洗禮,對於順向坡、斷層、海嘯等天然表現未有相關調查。

而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草案更涉及幾筆大面土地由保護區變更為旅館、遊樂區的陳情案。環團質疑圖利財團,要求撤案。

不過,通盤檢討是法令要求必須為之的事項,不關撤案與否。內政部營建署城鄉分署主任工程師李賢基說明,東北角都市計畫是1982年開始實施,屬於保護型保護區。根據《都市計畫法第26條,都市計畫一經發布實施,擬定計畫之機關每3~5年內至少應通盤檢討一次,並「依據發展情況,並參考人民建議作必要之變更。對於非必要之公共設施用地,應變更其使用。」

288公頃保護區陳請變更旅館、遊樂區

民眾可針對土地利用陳情,這些案件都須進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逐案審議,經過10次專案小組會議,已達成初步結論,只等都市計畫委員會大會進行確認。

第10次專案小組會議,已有初步結論,將送入大會進行確認。

其中有5筆民眾陳情,卻涉及大面積土地由一般保護區或景觀保護區,變更為旅館及遊樂區,總面積共288.12公頃。包括:

  1. 德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捷年的子公司)56.62公頃由一般保護區變更為乙種旅館區。
  2. 金沙灣的金沙灣實業公司有30.11公頃(包括農業區0.77、景觀保護區4.82和一般保護區24.52)變更為遊樂區。
  3. 內隆林(福隆舊草嶺隧道附近)的柯達公司有115.18公頃由一般保護區變更為遊樂區。
  4. 卯澳的金峪海灣育樂有限公司有86.21公頃(包括景觀保護區46.96和一般保護區39.25)變更為遊樂區。

環團召開記者會,呼籲東北角通盤檢討應符合海岸管理法精神。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粘麗玉主任表示,一旦通過,近290公頃土地將可變更為遊樂區跟旅館區,有圖利財團之嫌,更嚴重違背年初立法完成的《海岸管理法》精神。

立法委員劉建國表示,1月已通過《海岸管理法》應捍衛海岸,不該同意大面積的海岸開發。

不過,依據專案小組第十次小組紀錄,4筆土地都因發展率偏低、且現行都市計畫圖老舊,無法精確判定是否非屬環境敏感地區,亦無具體開發計畫,全數建議維持原計畫,也就是不同意變更。這項結論只等大會最後確認,一經確認,未來3~5年就必須依照通盤計畫的規範利用土地。

宜縣蜜月灣土地變更 確保海岸保育、全民使用

立委陳歐珀重申,三通盤計畫應回歸海岸法精神,《海岸管理法》相關的行政配套闕如之際,海岸開發計畫應等一等,海岸為公共財不該私有化。

去(2014)年9月內政部都委會審議,宜蘭縣政府建議將東北角風景特定區都市計畫內大溪蜜月灣地區之現有海蝕平台由「海岸發展區」變更為「景觀保護區」;「別墅區」排除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原始地形坡度超過30%區域變更為「保護區」;濱海「旅館區」範圍內之公有土地變更為公園用地,確保海岸及環境敏感區保育、海岸公共使用原則。

起初遭內政部營建署審查意見以「本案開發單位業依現行計畫相關規定申請開發在案」為由,基於信賴保護原則「未便採納」;後送專案小組審議,營建署仍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建議宜蘭縣政府審查整體開發計畫、水保、雜項及各項籌設經營許可階段,發現確有不適宜開發之土地,再依法定程序提出變更都市計畫。此項建議獲專案小組認可(參第十次專案小組會議紀錄第108~109頁)。

種出溪州最美的心意 尚水米譜寫永續農村曲

$
0
0
本報2015年4月4日彰化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想買有機米,民眾立即聯想到銀川米、行健米等東部品牌,那麼西部以友善農法耕種的品牌呢?集合十幾位農友改以不用化學藥肥的溪州尚水農產公司,經過三期作,近十甲農田恢復生態系服務,種出健康無毒的台灣米,為西部農業永續開路。

田埂的野草很多都是可以利用的植物。

「務農為何不能像上班族一樣,每個月領固定的薪水?」這個念頭讓「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公司」以契作面積計價的方式,讓農民無後顧之憂,投入不施化學肥藥的耕種行列,兼顧農田生產與復育。

歷經護水抗爭,溪州農民更珍惜母親之河,要以珍貴的水澆灌出最健康的稻米。2013年底來自7甲地、11位農民生產的「尚水米」首度面市,目前則有11甲地、22位農民加入,提供健康安全的糧食。

彩鷸為鄰

維持原貌的田埂,多樣性蘊含生機。春分之前的好天氣,農田裡佈滿秧苗逐漸茁壯,溪州尚水米契作的幾塊農地,秧苗行距比一般農田來得大,顯得稀鬆嫩綠。尚水米農民徐進昇第四次插秧,驅使他投入的動力,一方面來自對自然農法的理念,另一方面,則來自第一次吃到親手種出來的尚水米之感動。

他將屬於自己的那部分稻穀,以傳統稻埕日曬,碾出米分送親人,大家稱讚得彈舌。自己的哥哥弟弟吃了,再吃市售米,都說「回不去了!」雖然挲草真很費工,但這一口好吃的米飯,讓一切辛苦都值得。

田裡蟲害不多,幾乎不需要處理;引入濁水溪水的水溝,常帶來福壽螺幼苗,但只要稻苗夠大,就不受影響,反而是吃掉剛冒苗的雜草。健康的農田環境,也讓他的田哩,每期作都有彩鷸來築巢、生蛋,「鳥蛋很多」。

摘一把鼠麴草做粿

隔壁江水伯的田邊長著鼠麴草,農產公司董事長(謝)寶元叔的太太為了下周四活動,準備做在地美食草仔粿,跟江水伯打了聲招呼,專心摘了起來。

因為田埂維持原貌,過去播的種原,持續提供蔥、芫荽以及一些只有農村成長的人熟知利用的野草,而鼠麴草只是其中一種。如果願意請教農民,發現一小塊田埂,就蘊藏了強身健胃補氣解毒的材料,而他們總是很樂意分享。只有當農地不用藥,這些常民利用的植物才能出頭。

江水伯說,種有機只是減收一些,但安心多了,因為沒有農藥成分對身體好。「你看現在醫院都滿滿的,就是吃(到)農藥(成分)。」他投入2.9分地加入水田溼地計畫,節省成本的秘訣就是掌握要領,例如,要顧水不要讓水乾了,這樣雜草就不容易滋生。

雖然減收,但省下農藥錢和噴農藥的人工,相差沒多少,米比過去的好吃多了,還賺到健康。「愛生命的人就吃有機,不要命就吃農藥!」江水伯豪氣的說。

另一塊(鐘)秋榮叔的田,田埂多樣的雜草,他一連串用台語唸出來草名,無法以漢字對應,勉強記下龍葵、野杏菜,但還有一些退火、有助腸胃、潤肺、解毒的植物,有待進一步認識。因為有伴,他跟著投入水田濕地耕種計畫。

公司這兩年都在收成後,舉辦「米飯PARTY」,讓農民品嘗彼此種出來的米飯,觀摩學習。

對地保價確保農民生計及農田生態

尚水米包裝。受限於高成本、高售價,以及產量大需要通路等因素,尚水米一路走來戰戰兢兢。尚水米專員鄭雅云說,為了增加農民投入友善生產的誘因,收購方式一波三折。一開始每分地一期兩萬元收購農地生產的農產品,是體會每個農民都花了一樣的努力,卻因環境氣候等不可抗的因素而有不同產量,論斤計兩計算價格,似乎不合理。

公司雖以每公斤150元販售,只反映成本,卻缺乏利潤空間,難以推到通路販售。

為了順利營運,去年二期作與農民商量,調整契作金額,每分地由2萬調降到18000元。又因二期作產量超出預期,當地慣行水稻獲利相對高,而使得契作價格缺乏誘因。

這些經驗讓公司思考,需要更細緻的計價方式,才能達到保障農民的生計,又能維護農田生態的目的。這一期協調幾位農民休耕或不種水稻,除了政府提供的休耕補助之外,另提供經費讓農地維持濕地或不施藥劑、無毒的狀態。

「若能打通通路,更多人支持,使得銷售上軌道,就能繼續開放讓農民加入」鄭雅云說,今年以尋找合作通路為目標,先衝刺銷售端,等達到平衡時,再恢復種植面積。除了水稻,公司也考慮增加作物多樣性,包括旱作的雜糧大豆,解決地利的問題,又能增加產品多樣性。

目前尚水米以保育「彩鷸」申請綠色保育標章,每周六在台北台博館南門園區「田裡有腳印市集」都可以買到最新鮮的尚水米。

※ 本文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飛鳥時代後1400年 遇見守護故鄉的人們

$
0
0
作者:黃苑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

為了交流與學習的目的,自2005年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與「景観ボランティア明日香(ASCVA)」(以下簡稱志工會)」,每年互相參加彼此的工作假期,2014環資工作人員與志工一行5人,在11月1日至3日,也赴日參與了明日香村的景觀維護工作;本文旨在分享這次參與志工會活動運作的見學心得。

明日香工作假期,休息時間的台灣志工。攝影:黃苑蓉

初次見面! 以景觀保存聞名的明日香

從台灣的機場起飛,到抵達志工會的工作站,花費時間約6個小時,其實跟筆者從台北到環資台東工作站的時間差不多,沿途的景象,也是從人車雜沓的都市,過渡到寧靜的鄉間。不過在明日香村,我們看到的竟是來自飛鳥時代、有1,400多年歷史的古蹟,與現代聚落、梯田、山川景觀融合並存的景象。

明日香村的景觀保存成果─梯田。攝影:黃苑蓉

早在1966年,日本政府就用〈古都保存法〉來保護村中的人文與自然環境,迄今針對明日香村,陸續累積了共8條法律,不只照顧環境,也要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與經濟活動。例如,建築物的樣式、顏色,與周邊環境調和,沒有突兀的表現,甚至311震後日本興起裝設太陽能發電板的風潮,在村中也看不到,就是考量到板子反射的光線,會破壞整體的景觀。

沒有年輕人怎麼辦? 志工會的誕生

「明日香村地域振興公社」(以下簡稱公社)成員之一的吉田裕晶先生說,「過去村中曾有8千多的人口,現在只剩下約5,800人,而且村中的年輕人相當少。」隨著青壯勞動力的流失,村內環境與景觀的整理工作,漸漸無法為年事已高的長者所能負荷,於是竹林逼近梯田、草叢主導山坡,法律雖然阻止了人為破壞,卻無法抵擋大自然的生命力,這對想維持土地生產力與民宅腹地景觀的村民而言,是一個頭痛的課題。

工作日第二天完成時的大合照。照片來源:景観ボランティア明日香ASCVA

十多年前曾到英國參加國民信託組織活動的三木健二先生,現在是志工會的榮譽會長,他回憶當年的英國之旅,「原來在大自然裡辦工作假期可以這麼棒!」,使他產生為明日香創建志工會的念頭。於是,從2002年的第一次工作假期開始,到2014年,已經是第13屆長天數工作假期,志工會也吸納了來自村內外、各行各業的成員,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希望為這塊令人喜愛、歷史深厚的土地,盡一點自己的力量,親眼看到一點點的改變。

志工會的年中行事

明日香的志工們都在忙些什麼呢?三木先生說,目前由志工會主導的行動,2至3天的長天數工作假期一年一次,單日型的工作假期一年二次,志工會工作站環境的日常維護整理,另外,還協助村中十多戶特別需要人力、無力整理住家周圍環境的居民,幫忙戶外環境整理或割草;至於過去十多年來,由志工會陸陸續續整理起來的果園跟樹林,在完工之後,也都需要定期管理!

原來,賞心悅目的田園風光,得仰賴志工們長期付出時間與勞力,而這次台灣志工參加的,就是一年一度的長天數工作假期,幫忙清除逼近稻田與古蹟的竹林。砍下來的竹子經過挑選,一定直徑以上、又直又長的竹子,送給村中的藝術社團(草月流)製作裝置藝術需要的素材,其餘的焚燒變成草木灰,還原成養分回歸大地。

工作期間焚燒作業一直進行著,草木灰直接回到土地。攝影:黃苑蓉

整理竹林的工作假期

雖然是「整理竹林」聽起來如此單純的工作,光是志工會的參與者就有28名,加上明日香村的公社、村民、草月流夥伴,竹林現場有近50人一起工作,眾人按照能力分成三組帶開施作;前線負責砍倒竹子,後方則幫忙拖運、分類、切割、焚燒。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還分別負責安全、醫護、場控、設備…等項目,分工明快,經驗豐富,默契十足。

主辦單位準備了相當周全的工具,包括安全帽、護目鏡、手套、鋸子等等。攝影:黃苑蓉

原本負責幫台灣志工翻譯,以及行前接待的三木先生,在工地現場搖身一變,成為拿著哨子的安全戒護員。他強調,一個有能力組織志工的團體是很重要的,運作的重點,是志工團體本身要能容納各地各業的人力與資源,並且加以管理運用。三木先生認為,若沒有在地人、公社、法律、志工,這些幾方的力量一起集結,村裡的景觀保存工作就無法順利推動。

台灣志工被編入搬運組,經過說明,即使是從未做過的人,也可以很快上手,在田野中工作,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志工需要的是明確的引導,還有在地志工在場地安全的戒護。而熱情與合作的態度,則是無國界的語言,讓大家合為一個共同體。經過一天半的工作日,蔓延入侵農田的竹林已被清除,終於顯現出梯田原本的邊界。通往小溪谷的斜坡,陽光又再照射了進來,微小而清澈的流水,閃閃發光。

從住宿地"祝戶莊"門口看出去,遠方的稜線與山坡上的房舍融合在一起,房屋的樣式與高度,不會破壞景觀的協調性

台日志工交流的意義

從2005年起,環資與志工會開始參加彼此的工作假期,透過人與人的交流,學習因地制宜的辦活動方法,感受各地的風土民情。筆者身為環資在台東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本次親身看到志工會在明日香村累積了13年的活動經驗,每一件事情都進行得從容不迫,也看見他們對待人與土地的精準嚴謹。

與日本志工伙伴交流中。由左至右為,新開先生、山本先生、三木先生。攝影:黃苑蓉

不過,若非我親自與當地志工面對面交流,我更不會知道,日本志工們工作時看似一絲不苟的態度背後,大家的心裡都藏著非常浪漫的小宇宙,裡頭可能是春天櫻花林的盛開;當季農產山產鮮美的滋味;許多與志工把酒言歡的夜晚;受到幫忙的村民開心的笑靨......。

人想融入土地,需要時間;土地要接納人,也需要時間。當我回到台灣,面對原本在了解的環境議題,我能否不忘初心、腳踏實地、按部就班的繼續行動,當我想起這些遠在日本、活力充沛的歐吉桑志工們,心中就多了一股溫暖的力量。

一起加油吧! 成為環境的一份子,但也可以發揮不只一份的力量。

Pinatex植物皮革上市 動物的救星

$
0
0
作者:suiis 素易編輯部

※ 本文轉載自 suiis 素易

與真皮幾乎無異的「鳳梨皮製品」 圖片來源:Piñatex 臉書

未來,身上穿著的皮鞋、皮帶、皮衣,手上拎的皮包,口袋裡的皮夾,不再是殘殺各種動物取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新科博士伊卓莎(Carmen Hijosa),發明了一種質感、紋理、耐用度都比不真的皮革遜色的「植物皮革」,而且原料並不是高貴稀少的植物,而是來自你我都再也熟悉不過的水果 ──鳳梨。

皮革製品一直是素食者與動物保護人士批判嫌棄的產業,皮革不僅取得過程殺害動物殘忍,製造與染色過程必須添加許多化學藥劑、有機溶劑與漆料,不但毒害人體,產生的高濃度廢水、有機汙染物,都難以被微生物分解。

伊卓莎博士曾有15年在皮革業工作經驗,在一次受邀到菲律賓輔導皮革出口業者,她看到當地皮革品質不高、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汙染嚴重,於是改口建議業者:何不開發其他纖維?尤其是菲律賓擁有的各種天然纖維,伊卓莎也投入研發。

伊卓莎博士(Dr. Carmen Hijosa) Photo via Royal College of Art

反覆嘗試幾次後,伊卓莎最後發現鳳梨葉子纖維非常強韌,很適合做出非織造(non-woven mesh)網狀結構的料子,為了達到目的,還決定研讀博士加強專業知識。她後來回憶說:「我必須進行徹底研究,那得去念個學位才能辦到。」經過5年時間,她成功研發出一款皮革,專利取名「Piñatex™」,Piña就是西班牙文的鳳梨。這款纖維蠟化(Waxed)、壓痕等處理後,不但能完全取帶皮革,也呈現相當奢華質感。

與真皮具有相似的外觀,有能有像帆布那樣染色、印刷和處理,得到不同的紋理。伊卓莎說:「Piñatex™可以做成鞋子,我們可以做出包包。我們可以使用在椅子、沙發。最終它可製成汽車內部的襯裡」。

鳳梨纖維。圖片來源:Pinatex臉書

每片鳳梨葉能取得5%的皮革,售價約動物皮革的6成,每公尺18英鎊(約新台幣883元),廢棄物完全可生物分解。鳳梨皮革能夠製作皮衣褲、皮鞋、沙發、皮包、皮帽,許多織品大廠Puma、Camper、Ally Capellino都加入產品應用設計。伊卓莎未來將引借這個製程到其他地區,為永續農村經濟注入活水。

雖然伊卓莎想創建一個可以作為替代皮革的產品,她也希望它是環保的。因為它是鳳梨的副產品,生產Piñatex不需要使用額外的土地,她說「我們是全新的,我們不是取代,我們是一個另類。我們是一個替代皮革和替代石油為基礎的紡織品,是具備永續性,與很強社會連結和生態背景」

搖籃到搖籃的鳳梨皮革。圖片來源:Piñatex 臉書

【糧家賦女】清明:農村受難記

$
0
0
作者:李慧宜

聽說這幾天吹南風,高雄市的空氣比往常好多了,細懸浮微粒嚴重的區域,有往北移的傾向,不過這對時常戴口罩的我來說,其實也沒有多大差別。發完新聞步出公司大門,抬頭看著深藍接近墨黑的天色下,掛著一輪清晰的明月,幾朵月色下輪廓明顯的白雲緩緩飄過,心裡倒也真的浮起了一種空氣好像變好了的輕鬆感。

打開車門,把裝滿資料的大書包放在乘客座上,發動汽車、關上車門再轉開音響,習慣性地繼續聽著孩子們早上聽到一半的客家童謠。車子才剛起步,我就聞到乘客座下方兩顆木瓜的香氣,過了一個路口,聞到的是來自後座鳳梨豆醬的甜味,老蘿蔔乾的味道最沉,但也因為強烈而在最後瀰漫我的鼻腔覆蓋所有味覺,就在這個時候,即便車子還沒有奔上高速公路,可是我似乎回到了農村。

城鄉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在我的身體裡面,也有不同的作用!就以味道來說,都市的氣味,是汽機車的廢氣、一整排小吃攤長年累積的油耗味,再加上近年騎樓裡越來越濃郁的陸客香水,而農村的味道,有檳榔花香、老房子舊木板的陳年灰塵,或在稻熱病好發的此時從白天殘存到夜裡的農藥味。對一個像我這樣每天同步在都市和農村生活的人來說,這些豐富的氣味,已經達到一種化學平衡的狀態,沒有衝突只有理解和接納。

不過,一直沒有和解的,是在農村越來越多強出頭的水泥叢林!

美濃都市計劃區中的建地,興建不少社區住宅,一棟單價千萬起跳。攝影:李慧宜

一般來說,農村的傳統夥房(合院)是以公廳(放祖先牌位之處)為中心,後有化胎*前為禾埕,左右各有一排廂房,再講究一點的,禾埕外還會有一道柵門或一塘池水,這些空間的配置隱含著人與人的倫理關係和行為依據,同姓族人在夥房內共同生活、一起祭拜祖先,甚至團結抵禦外侮。而為了彼此尊重和諧相處,鄰居田友之間,也絕對不可能在他人家公廳往外延伸的空地上,耕種高莖作物或興建房子,以都市人的生活習慣來解釋,那就是不會有人白目到把車子直接擋住他人的正門,或運來一堆土堆放在鄰居的車庫前。

可是,美濃龍山里就有一棟即將落成的農舍別墅,蓋得很目中無人。屋主雖然沒有把房子興建在合院公廳的正前方,可是卻在屋外起了高度約一米三的圍牆,圍牆的轉角,恰好大剌剌地對著一戶老合院的公廳前。我好奇地問了幾位附近鄰居,一位伯姆反應很大並用右手食指示意我小聲一點,「你不要去問老人家喔!」我小心再問,「好,我知道,不過我覺得很奇怪,怎麼會有人這樣蓋房子呢?」伯姆說,「那個蓋新房子的,是花蓮台東那邊的人,就是外地人,才會這麼自私啦!」回家後,我把這樣的情況跟隔壁嬸嬸說,她說的直接,「那個蓋圍牆的人影響人家的風水,會有報應喔!」

好好的一戶客家夥房,過去常吸引畫家或攝影師前來取景,可是卻在外地人手中合法地失去了生活的尊嚴。

在國道10號通車前,美濃與高雄市勉強算是遠親,可是西元1999年國道十號通車後,自詡微笑之鄉又身為高雄大都會後花園的美濃,和高雄市瞬間變成近鄰,許多都市人不只喜歡到美濃體驗農村生活,更是千方百計想要住進美濃。

一年後,2000年,當時總統李登輝強力主導「農業發展條例」的修法,打破過去的嚴格管制,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就算不是農民,只要擁有0.25公頃的農地,就可以興建免稅農舍,從此之後,潘朵拉的盒子再也蓋不回去了,美濃成為台灣南部農地買賣的重心,第一波炒作的區域,就是離國道十號最近、有美濃鄉愁地景美濃山系為伴的福安地區。

第一次在田裡遇到外地人來看地,是8年多前的事了。美濃仲介私下跟我說,「我手上福安的這塊地,已經轉三手了,第一手是一分地200多萬,現在一分地350萬,一毛都不能少。」我走向來自高雄的頭家楊董身旁問,「美濃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裡?」他回答,「我喜歡這裡山明水秀啊!」我又問,「你之前不是買了一塊地蓋好房子了嗎?怎麼還想買?」他笑著說,「等一下我朋友也要來看,他從高雄來看地,我自己也有做土地買賣啦,最近行情很好!」

有美濃山系作為號召,美濃福安一帶的農地買賣特別熱絡。攝影:李慧宜

8年後的上個星期,我忍不住回去那塊地晃晃,看到了農地上的美輪美奐還很新的房子,遇到剛好走出來的屋主,我問,「你是高雄楊董介紹來這裡住的朋友嗎?」她說,「我不認識楊董。」我又問,「美濃環境很好喔!你們是外地人嗎?」屋主面有難色地說,「我們是退休老師,本來想來這裡過田園生活,可是最近窗戶一打開來,一直聞到農藥的味道,哎呀!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還有,這邊很會長草,我們很想全部鋪上水泥。」

美濃人是傳統的農村居民,會顧忌鄰舍親友看法而不喜歡賣農地,就算想賣也會害怕被訛詐不樂意賣給外地人,因此要買到美濃人的祖宗田,非得要熟門熟路可以牽親引戚的在地人出馬不可,專業仲介當然有這樣的本事,而本地的企業家或仕紳,也會在炒作地皮買賣農地上扮演重要角色。

繼福安地區後,中正湖周邊是美濃第二波炒作的區域,在地人在這一帶,四處奔走穿針引線的情形十分常見,像是一位長期高調贊助有機農業的企業家,邀人投資的農地範圍,大部分集中在中正湖以南,而還有一位出身教育界、文化圈,在近年積極推廣休閒旅遊的仕紳,則常跑中正湖北邊的農地......這樣的人,在美濃層出不窮,他們有些出身望族有名氣,有些見多識廣有地位,更有些人角色多元,早上可以高喊保護農村下午又帶都市人遊田看地挑選最佳投資標的。

美濃都市計劃區裡興建不少社區住宅。攝影:李慧宜

跟一輩子在田裡務農的農民比較,這些人,其實是農村的人生勝利組,他們站在浪頭上推波助瀾不足為奇,讓人好奇的是,這個浪頭從何而來?農發條例修法後這十五年,這部以發展農業為主的法律,反倒已經成為買賣農地的遊戲規則,高度便利於投資而不利甚至有害於耕種,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下,農村裡的吳三桂永遠不會消失。

農村只有農地淪陷嗎?不,建地也淪陷,也是合法的淪陷!美濃最近一次的都市計劃,是民國57年完成的,那可是半世紀前的事!當時的規劃與設計,根本無法呼應現在的農村現況和環保意識,看看現在美濃聚落和周邊的建地上,蓋滿了高級的社區住宅,沒有建案大興土木的,不是某建案的二期、三期,就是插著「售」字等著高價轉賣,位於這些建地旁的農地和農田裡的作物,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而很多坐落在建地上的合院老房子,只能一身頹圮、破舊等著被光鮮亮麗的透天獨棟新陳代謝掉!

農業如何被看待,農民、農地、農舍就怎麼被對待,強龍環伺,農村沒有地頭蛇,只有趁勢大撈一筆的在地人。住家正門前硬生生被圍牆擋住去路只是一例,背後代表的是「這是我買的地我要怎麼蓋房子不用你們同意」的心態,農地上大量冒出假農舍真豪宅轉手不斷,建地的社區住宅改寫農村天際線、影響作物日照,家庭污水每天大量順勢排入灌溉溝渠,這要農民怎麼好好務農?更別說同是在地老鄉三不五時關心問候又力勸「別再務農乾脆賣地該好好退休」的誘惑如影隨形!

農舍有個明顯的特徵-高大的圍牆。都市人來農村蓋豪宅,卻又用圍牆把自己圍在農村之外。攝影:李慧宜

最近宜蘭農地問題吵的不可開交,宜蘭縣政府魄力十足直剖病灶,為了保障真農民興建農舍的權益,提出「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草案,規定必須實際務農或農保達2年以上才能申請蓋農舍,這再度讓人想起美濃的現況!其實,美濃跟宜蘭的三星很像,面積都是120平方公里,都有山脈作為屏障,也有水圳灌溉良田,還有在地濃厚的人情味。相同的,農地自由買賣的措施,在南有國道十號、北有國道五號的催化下,也讓這兩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地區,漸漸失去務農的立足之地。

三星水田的秧苗,剛下不久,美濃有些稻子已經開花,漫步在田裡的白鷺鷥正在覓食,宜蘭傳統的竹圍農舍還在不在呢?美濃合院已經被大富翁遊戲改建,而還沒有被拆的老屋空間也已經崩解,農地變建地、建地矗立水泥如同瘋叢*,農舍成為別墅,農民被迫離農,當農村越來越都市化的時候,我真的很想問問,農委會大門前的那塊大型藝術「以農立國」,說的到底是真是假?政府的農業政策,究竟是走向滅農還是扶農?而農發條例到最後,又是發了誰?

人字山下的一塊農地,剛完成灌漿,肥沃的土地變成控固力,種田的地方開始要種房子了!攝影:李慧宜

作者簡介:

公共電視記者。高中喜歡看電影,大學蹺課玩社團,23歲到30歲之間,換了11個工作、搬過9次家,直到投入新聞工作後才得以確立人生志向,近年積極拍攝農村發展與生態環境議題。

影像作品獲獎(入圍)紀錄:

【農村的生存遊戲】系列報導(榮獲2009年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穿越時空看佳冬】系列報導(入圍2006年第一屆客家新聞獎)
【水圳在唱歌-美濃水圳】系列報導(入圍2007年第二屆客家新聞獎)
【淹沒溪望】水患系列報導(入圍2008年第七屆卓越新聞獎)
【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獲邀2011年國家生態電影節)

音樂作品:

2005年【好客戲】音樂專輯(協力製作人)(第17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
2005年【被遺忘的國寶~樂生黑手那卡西】音樂專輯攝影
2010年【縱古流今-高屏溪】紀錄片配樂

註1
化胎,客家夥房、土地公或墳墓後方隆起的土堆,是孕育家族生命的起源有如母親的子宮,因此稱之為「化胎」。

註2
瘋叢,在台灣,農友習慣將受到病毒感染的病株稱為「瘋叢」,病徵依病毒種類、栽培品種及環境因素會有所不同,有些葉片呈黃綠不均的現象,有些葉片表面呈凹凸不平、皺縮或畸形,新葉顏色變淡黃,葉片縮小或變細長、皺縮。總之,就是形容植株生病失控如人陷入瘋狂。

Dumpster Diving:到垃圾桶找大餐!

$
0
0
作者:楊宗翰

※ 本文轉載自 {空屋筆記} 免費的自由

來,頭燈帶著,我們去Dumpster Diving!圖片來源:楊宗翰

「這個給你戴著等下才比較方便。」Lea將一個可以綁在頭上的手電筒硬戴到了我滿是問號的頭上。一般來說我們只有在沒有電的屠宰場(註:作者和其他Freegan佔領的空屋)裡面才會需要照明,況且,一個禮拜前,我們終於有電了,屠宰場外的一間咖啡廳很阿沙力的直接讓我們從他店裡接了一個近百公尺的延長線,屠宰場終於得以重見光明......也開始變得夜夜笙歌,晚上都不睡覺了。

「不是要去市區嗎?幹嘛要帶手電筒?」隨著電力文明的到來,我以為我已經不再需要過著點蠟燭、帶手電筒的日子了。

「我們要去dumpster diving啊!」Lea衝進廚房抓了幾個塑膠袋給我後說。

打開垃圾桶尋寶。瑞典斯德哥爾摩的 Dumpster diving 。圖片來源:Sigurdas

我有聽她說過這玩意,大概是一個跟Squat同時出現在e-mail裡的單字,當時Lea說她在阿爾巴尼亞一個神奇的垃圾桶撿到了好多好多的東西:鍋子、外套、土耳其文字典(在土耳其搭便車超有用!),甚至還有一本她們心理系的原文教科書。

Dumpster diving指的應該就是去撿可以再被利用的垃圾吧……第一時間想到推著回收車的婆婆們。是說,我們之前半夜推著購物車到處撿家具根本就沒兩樣。這間空屋,其實原本就都是用Antonia她們四處撿回來的垃圾所拼湊出來的。

已經快10點了,我跟著Lea走在昏暗微寒的街道上,商家幾乎都關門了。我跟她走到了一間離我們最近的大賣場,然後看著她逕自往大賣場後方的倉儲區走去。我突然有點緊張……要是被發現會有麻煩吧,Lea這傢伙一天到晚慫恿我做一些會讓我家人緊張的事情……

「找到了,快點過來!」Lea站在一個巨大的垃圾桶前朝我揮手,我打開頭上的手電筒,帶著些許的猶豫緩緩湊上前去。在這間連鎖大賣場後方的黑暗角落,一個克羅埃西亞女生加上一個亞洲男生,在垃圾子母車前面鬼鬼祟祟,這實在是太可疑了……

打開蓋子看看垃圾車裡有什麼東西。圖片來源:楊宗翰

「我們來看看裡頭有沒有什麼有趣的…..」Lea將塑膠袋拿給我,雙手將那巨大的蓋子給抬起來,我則順著頭上的燈光向那陀黑暗中的垃圾瞧了一眼。

「Jebote!」我對著那堆垃圾喊出了克羅埃西亞最通俗的髒話。「怎麼都是食物?」

我活了20幾年,認知裡的垃圾桶裡頭裝的都是衛生紙、塑膠包裝、或是壞掉的食物等。但當時在我眼前的兩個垃圾桶,其中一個塞了滿滿的食物,上百公斤的番茄、柳丁、橘子、香蕉、蘋果、小黃瓜還有一大堆生菜就這樣堆滿了巨大的垃圾桶。也許因為全部都是水果,這些垃圾並沒有散發出台灣一般垃圾車常見的那種令人作嘔的腐爛味,反而比較像酵素的味道,但即便沒想像中那麼噁心,也絕對稱不上好聞。

相較於第一個垃圾桶的酵素味,第二個垃圾桶更是驚人……這一個完全沒有味道。第二個垃圾桶裡頭裝的不是食物,全部都是食品,除了一大堆拆開來的碎包裝紙、塑膠膜外,還有一盒一盒的餅乾、優格、牛奶、罐頭和調味料。我看得有些犯傻了,就這樣呆愣愣的站在垃圾桶前整個當機。

「我說過了啊,垃圾桶裡頭什麼東西都有。」Lea邊說邊伸手在垃圾桶裡頭翻找,頭燈的好處就是可以在照明的同時還能夠自在的使用雙手。「喔不,這些食物放的有點太久了,如果是當天來的話就大豐收了。」

堆滿食物的垃圾桶。圖片來源:楊宗翰

有多少人知道,在台灣,當牛奶的保存期限剩5天時,就必須下架,餅乾、泡麵這類的乾貨則是在剩不到3、4個月時,也必須下架。

我隨手撿起一個紙盒裝的牛奶,根本還沒過保存期限,其他優格或是餅乾都是,幾乎沒有一樣食品是因為真的「過期」才被丟掉了。意思是說,這盒牛奶,是在完全可以喝的情況下被從冷藏櫃拿出來,然後丟到垃圾桶裡,過了好幾個小時以後才臭酸的。

我們都被教育成去超市買牛奶一定要看日期,除非有特價不然一定要買保存期限最長的,這代表的是什麼?

如果一瓶牛奶在超市補新貨的時候沒被買走,它就完了!絕對不會有人要買它,這瓶牛奶就會從跟下一批牛奶差兩三天到最後差兩個禮拜過期被丟掉…..商家一定知道會發生這種事,所以只要相差到一兩次就會直接拿去丟掉了,發生這種情況的只有一瓶嗎?

被丟進垃圾桶的即期品。圖片來源:楊宗翰

保存期限到底是什麼東西?一項產品不會因為保存期限一到就爆炸、或是在一晚之間變成有毒的,那個數字只是廠商跟消費者間的風險評估遊戲,要讓產品容易被賣出去,保存期限越久越好,但是如果產品在保存期限前壞掉被消費者吃到的話,他們的聲譽就完了。

用高中生的信賴區間分布來猜的話…他們應該只能允許不到5%的比例,在保存期限到時壞掉。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推估,約9成的食物都是即便過了保存期限都還是可以吃的。然而,多數現代人早已經不相信我們有判斷食物可不可以吃的能力了。

「聞一聞、吃一吃就知道有沒有壞了,為什麼人們寧願相信一組數字、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身體呢?」Lea說。

最後,我跟Lea從那堆垃圾水果中挑了幾個比較完整的番茄、蘋果和柳丁,拿到了公共廁所去洗乾淨,最後還是判定,應該已經壞掉不能吃了。像他們這樣把全部的食物都丟在一個封閉的垃圾桶,只要一小部分壞掉就很容易造成整個垃圾桶無氧消化,就算隔著果皮還是很可能滲透到整個果實。

而且基本上,我們在屠宰場裡吃格外品蔬菜賣剩的麵包就已經豐衣足食了,其實根本沒必要冒這個險去Dumpster diving。只是,我就像中毒了一樣,從此之後,就算Lea不在了,我還是莫名其妙養成了一種會不小心散步到超市後的垃圾桶觀光的習慣。

希望你也能到超市後面的垃圾桶看看裡面有什麼。圖片來源:楊宗翰

我希望你走到超市背後,找到垃圾桶,然後看一下裡頭的樣子,你不需要拿任何東西回家,你也不需要跳進去裡頭。就為了你自己看一眼就好。垃圾桶也許會被鎖起來,或者是空的,所以多試幾個地方。

你只要看過一次裝了滿滿食物的垃圾桶,你的人生就會永遠改變了。

   垃圾桶食物展   

「黏」在恆春土地上 青年創業推廣墾丁生態旅遊

$
0
0
本報2015年4月5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4月1日,恆春大光社區「漁夫便當」的開賣發表會上,墾管處與大光社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處長劉培東承諾未來與社區一起推廣生態旅遊並支持其農特產品,包括社頂、里德、水蛙窟等社區夥伴也到場共襄盛舉,表達互相合作的支持。

除了墾管處和社區夥伴,在發表會上還有一群年輕人從中穿梭,接待記者、安排活動流程,規劃漁夫便當推出的各項工作,他們是里山生態公司的青年創業者林志遠、林惠琪等人。

墾丁每年有700萬觀光客,龐大的觀光錢潮吸引不少人來此開民宿、餐廳創業,但是同樣在墾丁創業的林志遠和夥伴們卻不一樣,他們在恆春老街上開了一間「森社場所」,提供的是墾丁地區的生態旅遊諮詢服務,店面並展售墾丁和屏東地區的社區農特產品。

里山生態公司青年創業者,左起為林惠琪、李怡慧、林志遠。

從學生時期跟著屏科大社區林業研究室的陳美惠老師一起出入墾丁,在社區蹲點,輔導社區推動生態旅遊,林志遠說,幾年下來,發現「恆春的土地很黏」,因此決定留下來創業,為墾丁開始萌芽的生態旅遊產業注入穩定的力量。

用生態旅遊創業:開發社區資源、包裝、再推出去

根據里山生態的統計,目前每年有2萬多人次進入社區進行生態旅遊,以墾丁每年700萬的遊客量來說,顯示當地生態旅遊的推動還有很大的成長機會。

里山生態在墾丁輔導合作的社區有7個,包括社頂、里德、水蛙窟、港口、大光、龍水和滿州協會,其中社頂的生態旅遊歷經10年經營,已經在墾丁形成口碑,其他如里德、港口有賞鷹、賞路蟹等特色遊程而受到歡迎,大光社區則是可以進入潮間帶做生態解說,也有不錯的迴響。

展售恆春半島農特產品

不過,這些看起來豐富又獨特的生態遊程,卻不是社區一開始就有的。林志遠說,這些社區能走到今天這樣的成果是一條漫長的路。

「社區有很多待開發的資源,但是過去沒有人協助他們把這些原料開發成產品,我們從旁邊輔導他們,開發產品,進行包裝,然後推廣出去。」在這當中,里山生態與社區的合作一開始是指導,慢慢地把一些經驗模式交給社區,讓社區可以自己承接起來。

這樣的過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力氣陪伴社區,「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跟社區居民開會,幫忙解決問題,辦活動一定一起處理,他們不知道怎麼做的事,我們就撩下去一起做,」林惠琪解釋。

林志遠則說自己如果不是在森社場所,就是在社區裡,幾乎每天都要不斷地與社區溝通協調,「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技術,就是一直陪在社區身邊。就好像今天社區大哥說的,做社區生態旅遊要有愚人(憨人)的精神,才能堅持下去。」

墾丁生態旅遊的整合服務窗口

當社區的遊程產品已經備齊,社區成員也準備充分。遊客從哪裡來?

「並不是教了他們導覽之後,遊客就會自動找上門來,」林志遠說,把產品開發出來,接著他們要協助社區做行銷和推廣,就在這樣一連串與社區的互動中,里山生態找到自己的定位。

林志遠提到,里山生態要做的是讓各個社區的遊程可以串連和整合推廣,當遊客想到墾丁進行生態旅遊,他們可以為遊客規劃1到3日的遊程和住宿建議,各個社區的特色農產伴手禮,也都集中在森社場所展售。他們成為墾丁生態旅遊的整合服務窗口。

黏在恆春土地上  成為生態旅遊的帶路人

恆春老街森社場所隨著業務量提升,目前公司成員也增加為5位。去年6月開始,他們在恆春老街上成立了「森社場所」,因為這裡可以增加接近遊客的機會。「到墾丁的遊客不一定會走到社區,但是有了店面後,遊客有比較大的機率走來這裡,走進來就可以認識社區,下一次再來墾丁的時候,可以考慮到社區走走。」

走進森社場所,迎面牆上掛著3個梅花鹿的頭骨裝飾,象徵著當初創業的3位成員,就像是墾丁生態旅遊的「帶路人」,「生態旅遊要有人帶頭去做,慢慢滾動讓更多人進來,」林志遠說,「社區的年輕人或許還沒有找到回鄉工作的理由,但是我們先代替他們與社區一起努力。」

從恆春半島小農的農產品、特色文創和屏東出版品,森社場所展售的不只是墾丁獨有的在地風味,更展示著年輕人留在鄉下為生態旅遊產業一起努力的熱情。


澳洲PM10爆量1倍 環團籲立即因應

$
0
0
本報2015年4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澳洲一份新分析報告指出,當地和呼吸道疾病高度相關的空氣汙染源,在過去5年間暴量1倍。環境與健康團體同時呼籲,政府應立即解決空污問題。

澳洲礦業導致空氣汙染。(來源:eyeweed)

澳洲空汙粒子總量成長1倍

根據澳洲聯邦政府的年度國家污染調查報告,2012至13年間,煤業排放435,000噸的PM10懸浮粒子。PM10即直徑10微米以下的顆粒。

澳洲環境正義組織(Environmental Justice Australia)指出,這個總量和過去5年相比成長1倍。該調查報告涵蓋4,300處重工業設備排放的數十種污染物質。

該組織認為,PM10的增加和採礦活動直接相關,因為鉛、砷和氟化物排放量也同時增加了;而排放量前10名的設備,過去5年間排放量成長48%至1030%。

PM10和其他灰塵、煙塵和煙霧釋放的懸浮微粒已知和多種疾病有關,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臟病。

死亡人數比車禍還多 環團籲提早修空汙法

但儘管污染程度升高,仍未大幅超過澳洲國家空污標準──任一處每立方公尺超過50微克PM10,持續5年。

因此民間環境健康組織認為,污染程度升高,亟需更嚴苛的新標準。澳洲環境正義組織文宣和研究總監Nicola Rivers說,空氣污染每年造成澳洲3,000例死亡,比車禍還多。

澳洲的空氣污染健康成本是每年243億美元。約有2.2%14歲以下病童的呼吸道疾病是PM10造成。

「國家標準並未依照人體安全標準設立,而且只監控人口超過25,000人的地方。PM10如此的增加幅度相當驚人。」Rivers說,「全世界許多研究皆指出,每減少1噸污染物都能帶來明顯的健康效益。我們需要維護空氣清潔的國家法律,目前的法規顯然做不到。我們呼籲法律應更嚴格規範煤業排放。」

Rivers認為澳洲環境部長Greg Hunt雖有所作為,但仍嫌不足。

Hunt正和州政府合作,預計明年規劃出國家乾淨空氣協議,為特定污染物訂定更嚴苛標準。

「自己的船自己管」 縱容非法捕魚 沿海國將面臨制裁

$
0
0
本報2015年4月6日綜合外電報導,李培福編譯;鄒敏惠審校

屢受他國非法捕魚船隻的騷擾,國內漁業資源不堪消耗的國家,終於看到了一線生機。

國際法庭2日裁決,國家如果沒有採取必要措施,防止船隻在他國海域進行非法、未通報或未控管的打撈活動,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歐洲漁船。(來源: Jo Benn / WWF)

在他國非法捕撈 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在亞區漁業委員會(SRFC)的申請下,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的「諮詢意見」(Advisory Opinion)收錄了這項裁決。亞區漁業委員會的會員國包含維德角(Cape Verde)、甘比亞(The Gambia)、幾內亞比索(Guinea-Bissau)、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塞內加爾(Senegal)及獅子山(Sierra Leone)等西非國家。

「我們將不必一船一船的打擊非法打撈。」在商議中,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國際海洋計畫執行長John Tanzer表示:「這項裁決非常受歡迎,能夠真正的改變遊戲規則。

「諮詢意見」陳述各國有謹慎調查(due diligence)的義務,確保漁船不在他國海域從事非法、未通報及未控管的打撈(IUU fishing),如果沒有盡到這個義務,就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諮詢意見」也指出,當歐盟與其他船旗國簽訂入漁協定(fisheries access agreement),就和船旗國一樣有謹慎調查的義務。

非法捕撈耗損百億美元

全世界每年非法、未通報和未控管的沿海水域打撈耗損100到200億美元、破壞漁業管理及搶奪沿海社區的食物和生計。

據信,西非水域是非法打撈的世界之最,相當於這個區域捕獲量高達37%。

謹慎調查的義務指的是船旗國將必須採取執法行動,確保船隻遵守SRFC會員國的法規,並採取必要措施,確保船隻遵守會員國所採行的保護措施。

國際海洋法法庭也加強鄰近沿海國家彼此間的義務,聲明「SRFC會員國有效措施要求會員國的密集經濟區共享魚種(shared fish stocks)的保育與發展,旨在防止共享魚種的過度開發,破壞永續開發與鄰近會員國的利益。」

水 為什麼留不住?

$
0
0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陳添寶、張元昱、陳忠峰;剪輯:陳忠峰

水是作物得以生長,人類得以生存的要素。台灣的水,有7成來自颱風和梅雨。但去年沒有大的颱風,今年氣象局又預估,梅雨季的雨量將不如預期,這當中雖然有幾場春雨,卻還是無法有效紓解旱象,望著不停下探的水庫刻度,大家都在渴望,大雨的來到…

石門阿姆坪看到的水庫景象。

水是作物得以生長,人類得以生存的要素。台灣的水,有7成來自颱風和梅雨。但去年沒有大的颱風,今年氣象局又預估,梅雨季的雨量將不如預期,這當中雖然有幾場春雨,卻還是無法有效紓解旱象,望著不停下探的水庫刻度,大家都在渴望,大雨的來到…

老天不下雨,各地水庫紛紛喊渴,在北部的石門水庫,今年1月的蓄水率,從43%到25%,水位降低到營運以來的同期最低。為了滿足新北市和桃園地區300萬人的用水需求,早在去年,水利署就協調桃園農田水利會,大約2萬多公頃的一期稻作休耕,把水提供給民生和工業用水。如果持續到5月還不下雨,桃園農田水利會會長黃金春說,有可能連二期稻作也要停灌。

說到缺水,桃園人心有餘悸,2004年艾利颱風帶來豪雨,夾帶泥流,讓石門水庫原水濁度升高,無法取水,停水了18天,創下全台停水最久、範圍最大的紀錄。事後,北區水資源局規劃興建分層取水口,讓豪雨濁度高時,水庫也能正常供水。這次的低水位,讓過去很少有機會看到的最下層取水口,也露出了洞口,為了多裝一點水,水利單位展開搶救水庫大作戰。

一輛卡車載出淤泥。

在大漢溪上游,桃園復興鄉的羅浮,一輛輛卡車來回忙著載運,這裡是石門水庫的淹沒範圍,滿水位時看不到底下淤沙。趁著水位低,北水局進行陸挖清淤,一年可以清40萬立方公尺、加上抽泥船一年35萬立方的抽泥量,人工清淤大約可以清除75萬立方公尺,但對已經淤積1/3的石門水庫來說,有點緩不應急,於是北水局在2012年興建排砂隧道,利用颱風強大水力來排砂。

借助水力排砂,被水利單位認為是解決水庫淤積的良方,不少嚴重淤積的水庫都開始規劃興建,我們來到這個看似深不見底的隧道,就是曾文水庫快要完工的防淤隧道,預估年排砂量可達104萬立方公尺。原本可蓄水7.4億立方公尺的曾文水庫,是全台灣最大的水庫,莫拉克風災貢獻了將近1億立方公尺的砂石量,整座水庫淤積了快要四成,只剩下4.7億的庫容量。

放眼望去,曾文水庫庫區周圍都是崩落的土石,說明庫區環境的脆弱,水庫淤積,連帶還影響當地的觀光發展,民眾期盼政府清淤速度能加快,不過這還受限於山區環境,以曾文水庫的清淤卡車來說,只能走唯一的聯外道路-台3線,從嘉義大埔到堆置場來回就要兩小時,估計一趟成本就要500塊,廠商欠缺利潤誘因,南水局多次招標不成,而如果車次太多,當地居民也會抗議,影響生活品質。

全台水庫有96座,平均淤積率29.5%,包括明德、永和山、霧社、南化水庫,都是淤積嚴重的病號,面臨山區運輸不易、淤泥無處可去的困境。砂石一旦進入水庫,想要把它拿出來並不容易,因此想解決問題,就得從減少砂石入庫做起,防止集水區的崩塌擴大。在曾文溪上游,早期為了攔截砂石,政府蓋起6座大壩,福山壩就是其中一座,台大社大研究員吳仁邦,帶我們走下曾文溪河床,擔心破堤的福山壩,未來河床抬高後,大水削減兩側坡腳,將可能讓兩側山坡崩塌。

崩塌原是大自然的一環,人為開墾卻讓崩塌現象更為巨大。這片位於阿里山鄉樂野的高山茶園,是當地居民向原住民承租的,行走時得要小心腳下,因為大片崩落土石夾帶茶樹,已經滑落山谷。

根據林務局的資料,在曾文水庫集水區的國有林地,遭到濫墾的有527公頃,大多以果樹、檳榔與茶樹居多。林務局已收回一半土地,這些農墾開發,吳仁邦認為跟阿里山的觀光有關,也是造成集水區崩塌的原因。道路也是讓集水區崩塌的兇手之一,水庫上方通常也是風景秀麗的地方,吳仁邦認為要兼顧觀光與山林保育,才能讓水資源得以永續。

淤積最嚴重的石門水庫,如今餐廳林立、道路開闢、大型開發、不當工程,各種有可能導致崩塌的情形,在這裡都能看到。我們來到大漢溪的溪口吊橋,復興區公所計畫將它改建成天梯,工程還沒完成,大量土石就已經崩落,影響水庫集水區的水土保持。

2004年艾利風災,政府編列石門水庫特別預算250億,到2009年莫拉克風災,政府編列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特別預算540億,林長茂認為,政府與其一直花大錢做水土保持工程,不如把錢多花在集水區的保育觀念上,尤其集水區內的管轄單位多,各自有其權責分工,如果沒有跨部會的整合,水庫的未來堪憂。

湖山水庫興建完成後,未來不太可能再興建大型水庫,要如何延長現有水庫的壽命,善待集水區是唯一的方法。2013年政府計畫修訂水保法,將原來水庫集水區「全區」應劃設為特定水保區的條款,改為「須特別保護者」才需要劃設,水保局認為此舉才能做到有效管理,但是誰又能界定需保護的安全範圍呢?環團擔心一旦修法,水庫上方的開發將難以控制,對山林保育、水庫安全都將造成威脅,現在水保法的修正案還在立法院,等待更多的監督與討論。

在氣候變遷下,水將成為下個世紀爭奪的重要資源,學者觀察,防洪和防旱都是我們急需面對的挑戰。過去,我們為了留住水,犧牲了環境生態,築起高壩,只為了用水安全無虞,現在,我們有沒有新的思維去看待水?在大型水庫之外,尋求另一種可能性。

 

※ 本文轉載自 我們的島【水 為什麼留不住?】
04/06(一) 22:00首播
04/11(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官網

抗旱 水哪來?

$
0
0
採訪/撰稿:梁德珊;攝影/剪輯:陳慶鍾

清明連假過後,桃園全區、新北、新竹部分地區,將面臨第三階段限水。水來5天停2天的日子,民眾勒緊褲帶省水,大小水盆儲滿水,進入抗旱狀態。水庫的便利,讓人忘了,其實從傳統的埤塘、地下水,到新興的雨污水回收再利用,還有許多供水方式。

其實從傳統的埤塘、地下水,到新興的雨污水回收再利用,也能得到用水。
 
清明連假過後,桃園全區、新北、新竹部分地區,將面臨第三階段限水。水來5天停2天的日子,民眾勒緊褲帶省水,大小水盆儲滿水,進入抗旱狀態。水庫的便利,讓人忘了,其實從傳統的埤塘、地下水,到新興的雨污水回收再利用,還有許多供水方式。

2月初,行政院舉行旱災緊急應變小組會議,將地下水資源視為抗旱緊急用水。地方政府開始清點境內抗旱水井,部分自來水公司,備有抗旱水井,以補足地面水的缺口。

高雄自來水廠近年來推動的高屏溪伏流水,也成了水荒期的重要用水。伏流水取用河道下方土層裡的水,經河床過濾,水質乾淨,即使枯水期河水乾涸,伏流水仍源源不絕。

其實在高雄地區,地面水枯豐期水量差異大,八八風災後,上游土石鬆動,遇雨容易崩落,即使夏季降下大雨,也會因地面水濁度太高,無法使用,伏流水與地下水就更顯重要。

都市地區新建大廈時,必須抽乾大量地下水才能施工。這些乾淨的水,抽取後往路邊一排,在缺水期更顯浪費。目前台中市政府與各工地合作,在工地設置儲水桶,供民眾或公務車取用。從2015315日以後,市府也要求新興工地,如有抽取地下水,都必須設置取水口。

新北市北大水資源回收中心在2014年底完工,廠外八隻拐杖糖造型的取水口,缺水期間不停水,免費供民眾取用。回收中心將北大特區的家庭廢水回收淨化後,一天能提供七千噸的再生水,可供澆灌、洗車、沖廁使用。不僅解決城市污水問題,也能提供新的水源。

然而,水並不是取之不盡。在這次的缺水中,也徵調桃園埤塘的水,但隨著埤塘一個個被填平、被污染。每一口埤塘的死亡,都宣告了救命水源的消逝。當水資源越來越珍貴,尋覓乾淨的水越來越難,保護水源或許是比開源更重要的課題…

 

※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抗旱 水哪來?】
04/06(一) 2200首播
04/11(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

沒水 怎麼活?

$
0
0
採訪/撰稿:陳寧;攝影/剪輯:陳添寶

中南部的黃花風鈴木,因為乾旱而盛開,雖然是植物的自然機制,景色也十分賞心悅目,但學者提醒,極端氣候一旦持續發生,對植物生長並不利。在人們沒注意到的角落,許多動植物也正因為這場大旱,遭遇生存危機...

黃花風鈴木因為乾旱盛開。

當人們面臨限水帶來的種種不便,許多動植物,也正遭遇生存危機

3月的高雄茂林,山區看不到春天的氣息,草木一片枯黃。在茂林山區調查紫斑蝶生態超過十年的保育志工,很少見到山區如此乾旱,他們感到十分憂心。因為蝴蝶必須在植物的嫩芽上產卵,缺水讓草木不發芽,蝴蝶難以繁衍後代,可能會造成紫斑蝶數量下降。

保育志工們更大的隱憂是,山區的大片造林地,近年來陸續遭到砍伐,不但破壞紫斑蝶的棲地,也讓山林涵養水源的功能喪失。他們希望,有關單位能調整造林補助方式,讓森林能夠繼續存在,紫斑蝶也能年年來茂林度冬。

當南部淺山地區,因為等不到春雨,缺乏生機,中南部的黃花風鈴木、苦楝、九重葛等景觀樹木,卻格外盛開。

旱季帶來花朵盛開的壯麗景觀,雖然是植物的自然機制,但專家認為,儘管適度的逆境,有利於樹木開花,如果極端氣候持續發生,卻不利樹木生長。

受到缺水影響的,還有保育類物種諸羅樹蛙。盛產竹筍的雲林古坑,一片又一片的竹林,是他們最愛的棲地。每年3月,春雨來臨,青蛙爭鳴,代表繁殖季的開始。今年,竹林卻顯得特別寂靜。

竹林中的積水,是卵泡發育成蝌蚪的必備條件。水還會加速竹葉的腐爛,形成腐植質,提供蝌蚪長大所需的養分。只要環境太過乾旱,雌蛙找不到可以產卵的泥地,蛙類的繁殖行為,就會停擺。

近年來,農地面積縮小、零碎化,諸羅樹蛙的棲地不斷遭到破壞,保育工作原本就已經很艱難,保育團體憂心,乾旱會讓牠們的數量更加下滑,連帶影響整個食物網。

往水的源頭走,在雲林古坑山區的野溪-嵙角溪,溪床也幾乎完全乾涸。只有幾處淺淺的積水,成了生物的避難所,各種台灣原生種的魚、蝦、蟹,紛紛在這裡聚集。

在乾旱的環境中,任何一滴水,生物們都不放過,努力抓住機會,延續生命。透過動植物們傳來的訊息,人們也應該重新思考,該如何珍惜、保護水資源。

※ 本文轉載自 公視 我們的島【沒水 怎麼活?】
04/06(一) 2200首播
04/11(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

Viewing all 19957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