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兼維繫生態系 田董米以「服務給付」暫代休耕補助
國土綠網系列報導(3)本報2018年3月23日宜蘭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位於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周邊的新南地區,在房仲業者插旗週知農地待價而沽之際,仍有一群農民維持農糧生產,更特別的是,一小群農民與林務局羅東林管處合作,透過「生態系服務給付」的概念,休耕期間不種綠肥、不使用除草劑,改而保留再生稻或湛水維繫過境鳥覓食、棲息環境,以此維繫生態系的完整,持續發揮其所提供的服務功能。農地待售的招牌仍常見。攝影...
View Article走訪大翅鯨的哺育地——沖繩賞鯨
作者:林雅容;攝影:張豈銘、巫佳容海面上,冷冷的空氣彷若凝結似地緊繃著,所有人屏住氣息,停止了動作遙望著遠方。忽然,「噗!」的一聲,一陣霧狀水氣噴出水面,兩隻黝黑的龐然大物跟著浮現。整船人就像鬆了發條似地發出聲聲驚呼,讚嘆著大海中野生生命的美麗。牠們是冬天洄游到沖繩海域的大翅鯨,結束了夏天在北極的覓食盛宴後,向南遷徙了兩三千公里來到沖繩的溫暖海域交配、繁殖、哺育幼鯨。因此每年1月到3月,都能見到三三...
View Article永續生活筆記:一包洋芋片的啟示
作者:林恆如有天我在回家途中買了一包洋芋片邊走邊吃,回家後順手將包裝袋丟進垃圾桶。幾秒鐘後,我望著原本空空的垃圾桶,突然多了一件垃圾。洋芋片。 圖片來源:flickr,MarkRattapong(CC BY-NC...
View Article資料不足 藻礁專家會議還要延續 中油:三接站恐延遲
本報2018年3月2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為了興建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預定地觀塘工業區工業港需進行環現差、對策檢討、環差的審查,經過兩次初審爭議不斷,23日環保署為此案舉行專家會議,釐清可能對大潭藻礁的影響與因應。不過,各方推薦的學者,對中油所提出的藻礁生態現況資料,多批評資料過於片段不足,部分專家更直言無法據此做出判斷,無法回答開發下去到底有沒有影響。此專家會議將再開延續會議,中油董事長戴謙表示...
View Article桃園航空城案 民團重批鄭文燦 要求國民黨市長候選人表態
本報2018年3月23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桃園航空城特定區計畫案將於下周二(3/27)提內政部都委會大會討論,為此,桃園航空城被徵收居民、桃園航空城反迫遷聯盟等團體,23日上午10點至國民黨中央黨部遞交「公民提問書」,要求黨主席吳敦義,黨籍市長候選人陳學聖、楊麗環、魯明哲,公開對航空城計畫表態。照片提供: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林彥彤回顧,航空城計畫於2010年區域計畫核定時,僅欲徵收1千...
View Article【我們的島】當動物變成寵物(上)
公視記者:胡慕情、林燕如、葉鎮中頂著犄角、卷尾纏樹、特殊對握的腳趾、獨立轉動的眼球,這是貌似遠古白堊紀時期,三觭龍外表的傑克森變色龍。牠從非洲熱帶雨林,被賣到台灣高雄這座城市,住在玻璃缸裡,和其他爬蟲動物待價而沽。傑克森變色龍從非洲熱帶雨林,被賣到台灣,住在玻璃缸裡,和其他爬蟲動物待價而沽。少年時期就對爬蟲深深著迷的洪鼎揚,因為所學不符興趣,大二毅然決然輟學,投身動物活體進口。五年前頂下這家寵物店,...
View Article【我們的島】當動物變成寵物(下)
公視記者:胡慕情、葉鎮中長著小老鼠的臉,卻有像豪豬一樣的刺。帶著反差萌的刺蝟,因為網路影片的流傳,也成為近年竄紅的新寵。但牠們的都市歷險,並不順利,有著可愛外表的牠們,有時也和爬蟲動物,有著一樣的命運。帶著反差萌的刺蝟,因為網路影片流傳,成為近年竄紅的新寵,但牠們的都市歷險並不順利。從同學那裡接手刺蝟浩克的陳采琳,剛開始將浩克養在小小的爬蟲箱裡,直到母親張如文來學校探望,才把浩克接回家。一開始張如文...
View Article【我們的島】來自深海的警訊 日本鰻資源銳減
公視記者:陳慶鍾、張岱屏、陳添寶2018年1月初,入夜後的宜蘭河口,風強雨急,陳振輝在大浪中等候的,是俗稱白鰻的日本鰻鰻苗。每年秋冬大雨過後,白鰻會降海洄游3000多公里,到馬里亞納海溝西側海域的深海產卵。每年11月到隔年2月,是台灣捕撈鰻苗旺季,但今年的情況不太樂觀。剛孵化的白鰻,體型扁平像一片柳葉,隨北赤道洋流,由東往西漂游,在菲律賓東方,北轉進入黑潮,這個時候,柳葉鰻會變態成為流線型的玻璃鰻,...
View Article讓黑琵巨星降落茄萣國際機場! 茄萣青年籲勿讓濕地降級
本報2018年3月26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全台濕地面積在去年內政部營建署的再評定作業中大減30%,損失上萬公頃,其中黑面琵鷺來台的主要棲息地西南沿海和北高雄濕地,更面臨政府發展綠能政策和地方開發的壓力,造成黑琵棲地破碎、鳥況下滑的危機。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指出,黑面琵鷺來台的主要棲息地台南七股、四草的台江國家公園,近年觀察到的黑琵數量有減少趨勢,周邊濕地的鳥況卻變得更好,例如布袋、鰲鼓、茄萣...
View Article樹木年輪揭密 科學家發現暖化觸發更多雪崩
摘譯自2018年3月14日ENS瑞士,日內瓦報導;姜唯編譯;周念學審校氣候變遷在山區造成的變化很多,包括冰川的退縮、雪崩頻率和強度增加。日內瓦大學(UNIGE)研究團隊發現,氣候變遷之下,山區的氣溫上升幅度高於平均,推測導致今日的雪崩更大、行進距離更遠,且每年發生的時間都比前一年要早。在最新一期的《國家科學院院刊》,科學家採用樹木年輪學——用樹木的年輪重建過去發生的災難事件,闡明全球暖化如何觸發雪崩...
View Article高雄林園PM2.5低過萬華 環團質疑環署監測動手腳
本報2018年3月2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高雄林園地區身處重工業區,半徑10公里內更是有429支大煙囪,環團與民眾長期擔憂當地7萬民眾致癌風險超標,要求政府加強管制空污,不過立委陳宜民、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26日提醒,當地空污監測數據從2012年開始大幅下降,甚至已經遠低於平均,其PM2.5的年平均值才18µg/m3,還勝過環保署所在的台北萬華測站21µg/m3,他們質疑這個不合理的數據是因為林園的...
View Article反亞泥,還我傳統領域自救會:亞泥案三方會談會後聲明
作者:反亞泥,還我傳統領域自救會好辛苦討論了三個月,讓反亞泥還我傳統領域自救會(以下簡稱自救會)戰戰兢兢的第一次三方會談終於落幕,本日會議中首次就亞泥案展開公開對話,自救會尤其肯定主持會議的原轉會委員們盡力傾聽族人心聲,並給予充分表達意見的空間。然而,今日三方會談雖就居住安全與真相調查取得部份共識(詳見https://goo.gl/N34sW2),但自救會仍有下列主張未在此次會談中獲得正面回應:1....
View Article說好的公園變園區 新店古墓遭破壞 民團扛墓碑闖市府
本報2018年3月26日新北訊,賴品瑀報導關心新北市文資的民間團體,26日下午扛著一塊清乾隆時代的墓碑,打算帶著墓碑參加文化局文資專案小組會議,在市府門前與警方一度發生推擠。民間團體強調,這塊墓碑不但是歷史古物,更是新北市府破壞古蹟的證物,經過協調後,改以推車運送而放行。新北市文化局26日下午進行文資專案小組會議,討論第一公墓古墓群登錄歷史建築案,此案是由於2月底新北市民政局殯葬處自行開工移動部分墓...
View Article紅樹林是儲碳寶庫 全球砍伐損失等於緬甸一年碳排量
本報2018年3月27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鄒敏惠審校一篇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的研究發現,全世界的紅樹林,用它們突出於水面的彎曲根部,幫我們儲存了超過40億噸的碳。但是2000年至2012年間,為了發展養殖漁業,大規模的砍伐讓全球紅樹林面積下降了2%,所釋出的二氧化碳達到一年2400萬噸,相當於緬甸一年的排放量。《Carbon...
View Article空污法明排審 環團籲刪「會同經濟部」、深澳電廠撤案
本報2018年3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兩週前環保署通過深澳燃煤電廠環差案,引發社會對空污治理、能源政策的議論。而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就在週三、週四要展開空污法審查前,環團紛紛拿深澳案來質疑政府對抗空污決心,大問是否玩真的。27日上午多個環團前往立法院,聯合要求空污法修法必須刪除「會同經濟部」、污染資訊公開,違規情節重大者更要加重處罰並取消優惠待遇。環團綠色和平也公開了北北基民調,指出受訪的上千人中,...
View Article運用AI影像辨識 「無人資源回收站」下半年有望上路
本報2018年3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2018智慧城市展」3月27日至3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國內資源回收業龍頭「大豐環保科技」展出「zero zero無人回收」概念站,透過AI人工智慧影像辨識來判別資源回收的正確性,無人站可24小時營業,也更方便民眾做回收。大豐透露,目前正在與超商、縣市政府積極討論,目標下半年開始上路。資源回收業者「大豐環保科技」展出「zero...
View ArticleTARA法籍研究船二度訪台 完成蘭嶼、綠島珊瑚採樣
本報2018年3月27日基隆訊,鄒敏惠報導睽違一年,法國籍科學研究調查帆船TARA號今(27)日二度停靠基隆港,也代表為期二年的「太平洋計畫」逐漸走到了尾聲。這次TARA將停留五天,除了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進行交流,也同樣開放船上參觀導覽。31日,這艘雙桅帆船將再次揚帆,繼續推廣海洋保育的旅程。TARA號自1989年誕生以來,肩負了許多不同的任務,而這次的太平洋計畫,是希望替全球暖化下的珊瑚礁生態找到...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