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Browsing all 200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別在野外騷擾牠了 看《台灣蝶類誌》首卷盡閱鳳蝶科之美

本報2018年3月2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梁山伯與祝英台淒美的愛情故事,淚濕不少條手帕。根據古繪本,故事中羽化後的蝴蝶就是鳳蝶呢!鳳蝶由於美麗顯眼,全球為之著迷者眾,最受禮遇卻也形成捕捉壓力,幾乎盤據鱗翅目紅皮書與保育類名單。只是,化為蝴蝶還是難躲人類覬覦的眼光,這大概是梁祝創作者始料未及!最新出版的《台灣蝶類誌》鳳蝶科卷,記錄32種台灣原生鳳蝶。領導研究團隊的台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教授徐堉...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採礦威脅「失落之城」 科學家憂波蘭破壞地球生命發源地

本報2018年3月20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周念學審校位於大西洋中部的海底「失落之城」(Lost...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有的傷透菜農腦筋、有的受戰火波及 《蝶類誌》細數粉蝶科不凡身世

本報2018年3月2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菜園中常常出現的白粉蝶,讓農民傷透腦筋而成為防治對象。每年春天高雄美濃黃蝶翠谷翩翩飛舞的淡黃蝶,秋天越來越常見於金門的豔粉蝶,牠們從哪裡來?又曾經發生過甚麼故事?粉蝶擅長遷徙、隨著乾濕季變化斑紋、既讓農民頭痛又能指引生路,有如鄰家好友又撲朔迷離的令人神往。除了有《台灣蝶類誌》(卷二)透過科學紀錄平實記載其習性外,不妨聽聽蝴蝶研究學家徐堉峰細數家珍!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能源局副局長:用電零成長 2025前不可能

本報2018年3月2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深澳案再次引發供電與空污之間的爭議衝突,20日在立法院公聽會上,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坦言,「用電零成長在2025年前不可能」、「經濟成長、用電也要成長」。用電需求將不斷成長的政策設定,讓環團紛紛質疑,電力需求無限增加,對節電過於消極的態度,只會導致必須加煤、不廢核的結果,也將讓民眾持續籠罩在空污威脅裡。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賴品瑀攝。立委陳曼麗、吳焜裕舉辦「能源...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最後一隻雄性北白犀 溫柔巨獸「蘇丹」逝世

本報2018年3月20日綜合外電報導,黃鈺婷、彭瑞祥編譯;鄒敏惠審校「溫柔巨獸」蘇丹,過去生活在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育中心(Ol Pejeta Conser­vancy),這週一(19日)因退化造成的疼痛過於惡化而接受安樂死。如今在這世上與牠同屬北非白犀牛的個體,僅剩下牠的女兒和孫女(Naji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劉商隱:夢幻鯊魚巨口鯊的保育 我漁業管理責無旁貸

作者:劉商隱(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本月初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公開典藏研究中心存放的珍貴海洋生物標本、化石,及達悟族的拼板舟,其中最具可看性的為2005年於花蓮外海捕獲的全球第32號的巨口鯊樣本,此樣本原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所屬魚類資料庫所典藏,隨後轉贈海科館,媒體報導多聚焦於其稀有性,而忽略其保育現況。媒體報導多聚焦在巨口鯊的稀有性。圖片擷取自民視新聞,僅供示意。巨口鯊為1976年在夏威...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亞洲綠黨智庫創辦人 拒吃關東核食

作者:宋瑞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因為福島核災帶來的大量人工放射性物質,污染了食物、水、大氣與風雨,不只甲狀腺疾病,各種癌症、白血病等等急速增加。...可是媒體完全無視。究竟要犧牲多少民眾,他們才會稱心如意呢?」曾經來台參加亞太綠人大會的日本綠黨學者今本秀爾,憂心忡忡地寫道(於2018年)。今本秀爾來台交流。圖片來源:台灣綠黨。今本秀爾(Shuji...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賴揆諾環評法修法6個月內送立院 詹順貴:那時我即可退場

本報2018年3月2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因為對深澳電廠環差案投下通過一票,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一週內飽受抨擊,21日上午接受廣播節目「蔻蔻早餐」主持人周玉蔻專訪時說明,六個月內,環評法修正案將送入立法院審查,之後便會辭職退場,「只看是欣慰地、或是遺憾地離開。」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賴品瑀攝。詹順貴至今仍認為,不覺得自己有做錯、有需要為此下台,但回顧當時入閣,正是前行政院長林全認同他對環評制度改革的見解...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經部急滅火 沈榮津:深澳電廠符合國家能源轉型

本報2018年3月2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深澳電廠爭議中,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雖然票投通過,不過後續卻也不斷砲打經濟部沒有說明2025年能源配比的路徑,21日上午更在接受廣播專訪時強調,經濟部與台電交出相關資料後,環保署才會正式給出過關放行的行政處分,否則「他們拖著、我也拖著。」下午經濟部部長沈榮津,為此連忙出面開記者會滅火,再次強調深澳電廠更新計畫是符合國家能源轉型、確保區域電力供應的重要供電計畫。...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表揚優秀巡山員 扶輪社首度贊助獎金 創歷史新頁

本報2018年3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選在3月21日「國際森林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orest),林務局首次邀請企業團體,共同表揚從一千多人中脫穎而出的16位優秀巡山員。在國際扶輪社3523地區支持下,15名績優森林護管員、1名傑出護管員共獲頒每人1萬元及2萬元獎金。照片提供:林務局。以獎勵金回饋優良巡山員...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鉛毒進行式 研究:鉛暴露與少年反社會行為有關

摘譯自2018年3月13日ENS美國,麻塞諸塞州,劍橋報導;姜唯編譯;周念學審校根據最新一期的《犯罪學》期刊研究,兩位哈佛大學種族生態學者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鉛暴露與青少年時期的反社會行為有關,顯示鉛暴露是一種環境不正義(environmental inequity),不過研究沒有發現鉛暴露與逮捕行為有直接關係。美國今日還有400萬個家庭生活在高濃度的鉛暴露環境。圖片來源:Joseph...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立院自失監督立場 核二啟動令人遺憾

作者: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日中午台電在原能會的同意下,很快地預備啟動核二的作業, 全國廢核平台譴責政府強推核二草率運轉 , 立院未盡把關之責, 兩黨根本無心究責 ,...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中部空污交通排放、二次氣膠列前茅 學者:沿海大型工業減排最急

本報2018年3月2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台灣教授協會22日舉行座談會,對台灣空污治理提出加強跨縣市防治力道、這次空污法修法需要再加嚴的建議,中部地區更是需要從中火、中龍、彰濱、六輕等沿海大型工業的減排最先做起。22日台灣教授協會對空污治理提出建言。賴品瑀攝。長榮大學環境資訊中心主任賴信志認為,應該更理解氣候條件,並加強跨縣市防治的力道,緊急應變才會有效果。賴信志指出,由於台灣多高山等複雜地形與大氣...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各界響應台灣地球日 呼籲終結塑膠污染

本報2018年3月22日台北訊,吳宜靜、葉人豪報導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天舉行記者會,邀請台灣各界共同舉辦各項環保行動響應,並與相關團體共同發起連署支持環保署落實「2030全面禁用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4種一次性塑膠製品」政策,減少塑膠垃圾的危害,保護森林,海洋和濕地。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理事陳建志表示:「在減塑政策推行方面,目前在NGO和學校都做得滿好的。塑膠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正視海廢問題 世界地球日發布「塑膠污染十大真相」

資料整理:世界地球日網絡;編譯:彭瑞祥;審校:鄒敏惠塑膠污染正在扼殺我們的星球、侵害我們的海洋,世界地球日今年鎖定「終結塑膠污染」為行動目標,呼籲正視以下十大真相,號召周遭的親友、同事和社區採取行動,響應世界地球日終結塑膠污染的目標。從1950年代以來,人類已製造83億公噸的塑膠。一年生產的塑膠重量相當於全人類的體重總和。人類所製造的塑膠,除了少數被焚化燒掉外,至今都依舊以某種形狀存在著。91%的塑...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爭論三年後無替代方案 國道七號二階環評終進入「指引表」

本報2018年3月2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國道七號的二階環評案,經過三年多的爭論,終於在22日的第15次範疇界定延續會議時,進入到指引表,實質討論什麼項目要在二階環評中嚴審。初步決定,地形、地質、土壤、斷層等都將納入,但將要怎麼調查,卻仍爭議不斷。國道七號案為高雄港南星計畫的計畫道路,原計畫向北穿越大坪頂特定區、大寮區,在高雄市仁武區銜接目前的東西向國道十號,長約23公里。但由於因路線通過鳳山丘陵和...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張譽尹、楊品妏:將深澳電廠環差之怒化為修法力量

作者:張譽尹(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楊品妏(環境法律人協會法規專員)深澳燃煤電廠擴廠環差案於3月14日環保署環評大會,由作為主席的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投下關鍵一票,而做成「審核修正通過」之結論,引起社會譁然。詹副署長事後說明其投修正通過,在於現行《環評法《施行細則》》第38條之規定,並未給予委員會就影響比原案較為輕微的案件予以重做環評之空間,故深澳電廠的環差既已比原先的環評規劃影響輕微,若投下「應就...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竹科三期開發陰影下 耕作的農民

作者:吳其融(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台灣有些仍在耕種的農業生產區,在錯誤的土地開發規劃下,成了非農地,一旦被炒作土地的禿鷹鎖定,即使歷經數十年沒有開發,還是無法恢復為農地的身份。炒地集團憑藉在地雄厚政商實力,逐步買下將被區段徵收、協議架構的土地,在賺取暴利吃乾抹淨之後,再繼續炒作下個受害地區。而在這裡耕作的農民,除農政資源挹注不易,更要一直擔心無法繼續耕種。新竹縣竹東鎮...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百年米廠也變「綠」!來自後山的傳產節能標竿

作者:高宜凡(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回想一下,你印象中記得的傳統農業出現在媒體報導時,大概是什麼樣的姿態?我想答案應該不出以下兩種,一是某類農產品(例如前陣子的香蕉)價格暴跌時,皮膚黝黑的農民集體到官府前吶喊、陳情,期盼國人一起合力採購、狂吃搶救;另一種,多半是每次氣象災難(如颱風、豪雨、乾旱)過境後,大批媒體忙不迭地下鄉拍攝田地受創畫面,蒐集農民們忙碌搶收、或者望田興嘆的無奈表情。台灣人愈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十年屠殺 東亞合法野生物市場正在掏空非洲

摘譯自2018年3月15日ENS南非,開普敦報導;姜唯編譯;周念學審校不止非法盜獵,亞洲的合法出口市場也正在掏空非洲生態!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最新報告指出,非洲每年出口數千噸活體、骨、皮和肉類到亞洲,而且這個趨勢目前看不到盡頭。根據最近十年有紀錄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貿易資料,從2006年到2015年,約有140萬隻受管制的活體動植物、150萬件毛皮和200萬公斤...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200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