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暖化升溫3.2°C 亞馬遜50%物種逃不過滅絕
本報2018年3月2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周念學審校研究發現,按照本世紀末預測,也就是暖化升溫3.2°C的情境下,可能導致亞馬遜流失幾乎50%的動物物種。研究人員檢視在全球35個自然生態最豐富地區,氣候變遷對近8萬種植物和動物的影響,發現若不積極因應氣候變遷,亞馬遜、加拉巴戈群島、馬達加斯加以及歐洲海岸和加勒比海等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超過一半的野生動植物,可能因溫度上升而在本世紀末面...
View Article場內外關注深澳案 空污法實質逐條討論待明天
本報2018年3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空污法修法原訂28日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進入逐條審查,不料在國民黨立委聯手提出11案臨時提案後,召委邱泰源宣布休息至中午12點。待下午完成臨時提案表決、宣讀58個版本草案後,恐怕次日才能正式展開逐條討論。賴品瑀攝會場內外,兩週前通過的深澳案環差案成焦點,除了國民黨提出多案相關的臨時提案,多個環團也前往行政院要求立即撤案。「拜託加速審查!」會前環保署署長李應元向...
View Article協和電廠燃油改燃氣 接收站需填海造地惹議
本報2018年3月28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兩週前環評大會通過深澳燃煤電廠環差案引發社會爭議,28日第329次環評,面臨的則是協和發電廠改建案。雖然此案是從燃油改天然氣,不過由於也將興建天然氣接收站,涉及填海造陸,因此恐怕爭議較大,台電在今年1月就直接提出自願進入二階環評。並沒有經過小組初審,就直接進入環評大會確認,相關問題將留到二階環評再討論。不過由於是電廠興建案,仍引來基隆副市長林永發、台北市環保...
View Article全球黑琵普查 台灣數量下降406 魚塭「種電」成隱憂
本報2018年3月2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2018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已於1月19~21日完成,全球記錄到3941隻黑面琵鷺,與去年數字相同未有增加。台灣記錄2195隻,雖仍穩坐全球黑琵度冬數量寶座,卻比去年減少406隻,是數年來首次數量下降;其中台南驟減544隻,當地團體憂心光電業者進駐魚塭,減少黑琵為首的水鳥食物來源,情況可能無法樂觀。黑面琵鷺。郭東輝攝,中華鳥會提供。台南主棲地數量大...
View Article核二廠2號機重啟又停機 原廠技師來台查原因
本報2018年3月29日台北訊,編輯室整理報導核二廠2號機27日中午12時55分併聯發電,同日晚上進行主汽機超速跳脫測試,隔(28)日上午7時26分完成發電機第二次併聯,下午約1時25分左右,卻發生反應爐自動停機。台電在停機後確認所有設備均在正常安全狀態。...
View Article空污法逐條審 朝野多支持刪「會同經濟部」 經部仍抗拒
本報2018年3月2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空污法29日在立院社福衛環委員會進入逐條討論,不過,不只會同會商之爭、許可證核發的規則,就連法條名稱是否要從《空氣污染防制法》改為空氣清淨法、潔淨空氣法都無定案,爭議法條幾乎皆落為「保留」,最快兩週後決定,或是有待協商。召委邱泰源解釋,由於國民黨的版本30日才會付委,等該版本正式加入後,再對國民黨有提案的條文做出決定較妥當,因此雖然展開逐條討論,但爭議的條文...
View Article致癌風險超標!民團2月就訴願獲勝 高市府今才公開報告
本報2018年3月29日高雄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高雄市政府環保局2014年委託正修科技大學進行臨海工業區臨近居民的健康風險評估,計畫已完成兩年多,但環保局竟不願公開該風險評估報告。地球公民基金會多次要求環保局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上網公開報告,但屢遭拒絕。經提起訴願,今(2018)年2月高市府法制局做出訴願決定,撤銷環保局「不予公開」的原處分。地球公民基金會今(29)日召開記者會,痛批環保局一再硬...
View Article世界水論壇建置媒合平台 鼓勵青年來提點子
本報2018年3月30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周念學審校你有解決水資源缺乏和氣候變遷問題的好點子嗎?現在有一個平台能讓你向全世界展示你的計畫,並吸引資金和其他資源來付諸實現!「水資源與氣候變遷青年」(#YWC)數位平台,在第八屆世界水論壇上正式啟動。3月18日至23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Brasilia)舉辦的世界水論壇,有十多位國家領導人參加。而YWC的目的是,替想解決自己社區或是更廣泛重大環境...
View Article環評修法重開機 環團籲:這個會期就進立院
本報2018年3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環境法律人等環團30日舉行記者會,要求《環評法》政院版草案這個會期內就要送入立院。「不要拖到選舉會期!」他們擔憂等到那個時候,可能無法獲得妥善的審查,或是甚至遭到遺忘。深澳燃煤電廠通過環差案後,環保署去年9月已推出草案,卻一度停擺的環評改革也重新受到關注,先是行政院長賴清德、環保署長李應元在立院質詢中表態六個月內將環評法政院版草案送入立法院,立院衛環委員會蔣...
View Article【你來報報】公園人工溼地營造有成 北市賞螢季即將開跑
作者:洪美惠(北市大湖里里長)農委會林試所與北市公燈處於3月30日舉辦「2018都會地區人工溼地螢火蟲及水域生物保育管理研討會」,會中報告台灣復育螢火蟲的成果以及蜻蛉種類及族群調查。公燈處處長黃立遠表示,非常感謝民間力量協助,才使得都會人工溼地也能出現漫天飛舞的螢火蟲。黃立遠指出,3月26日已經在大安森林公園3號池發現螢火蟲蹤跡,顯示野放有成。他並宣告2018賞螢季在4月16日開跑,民眾可到大安森林...
View Article瘋露營 業者求政府協助變更遊憩用地 農委會重申「農地農用」
本報2018年3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現階段要讓大家失望了,我們沒有能力處理土地問題。」觀光局技術組組長黃勢芳面對滿座露營場業者,強調依照目前的法規,林業用地、農牧用地無法就地合法露營場,雖然觀光局深知業者最期待政府能協助處理這個困境。近年露營活動「超夯」,但失控增長的露營場,目前已達2000個左右,讓親近自然反成破壞山坡地的憾事,面對社會開始關注並要求管制,業者也喊冤表示想要合法只是「無法可...
View Article邱文彥:奔向海洋的期待 寫在「海委會」上路之前
作者:邱文彥(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行政院將在4月正式設立「海洋委員會」,此譽為行政院組織改造最具亮點的新機關,海洋界高度期待。惟創制維艱,海委會或未來升格為「海洋部」,允宜有相當之視野、魄力及格局,建議如下提供參考:一、重擬海洋政策:行政院曾於2001年擬訂《海洋白皮書》、2006年《海洋政策白皮書》、2007年《海洋教育白皮書》。但時空背景不同,海洋事務權責分散,對於海洋生物...
View Article謝謝每一個遇見 小抹香鯨救援記
作者:李昕育編按:臨時搭建的復健池就像是鯨豚的加護病房,需要大量的救援志工24小時輪班,泡在水池裡捧著鯨豚進行保定,直到牠能自行游動。作者李昕育,因為名字諧音外號就叫蜥蜴,一位擱淺鯨豚救援的志工,從2010年參與接觸至今,他試著跟大家說他與鯨豚的故事,而這次他與相遇的是擱淺的小抹香鯨。3月20日星期二,在新北市磺港金青沙灘,發現一隻小抹香鯨趴在岸邊喘。看到這訊息時,沒錯,牠擱淺了!沒多久就看到決定送...
View Article【海洋奇緣】從國際水中攝影大師之眼 從心發現綠島之美
作者:黃小莫綠島燕魚不怕人,與台灣美女水中攝影師Peggy Chiang嬉戲同游大海。照片提供:Jerome Kim去年9月下旬,台灣觀光局為推廣國際潛水旅遊行銷,邀請多位國際知名的水中攝影師前往綠島拍攝海洋之美,有來自韓國的 Jerome Kim、馬來西亞的 Tim Ho、泰國的 Nu Parnupong、台灣的 Yorko...
View Article夢幻湖「聲景」盡收耳際 《在湖畔傾聽》新作發表
本報2018年4月1日台北訊,郭叡報導「在這裡,生命不一定是看見的,而是用聽見的。」自然作家暨野地錄音師,同時也是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范欽慧,以穩定的語調告訴在夢幻湖畔參與傾聽的人們。陽明山夢幻湖。攝影:郭叡。31日下午2點,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台灣聲景協會在陽明山遊客中心舉辦《在湖畔傾聽》有聲書作品發表會。陽管處長詹德樞表示,在環境教育中,實際體驗是一種認識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的方式,而聆聽自然的...
View Article【我們的島】妝點蘆竹湳 把傳統面貌找回來
公視記者:陳忠峰、陳佳利、賴冠丞300多年的時間流淌,為苗栗的蘆竹湳聚落敷上一層濃濃的歷史感,難得一見的古樸敦厚。一群有心人,努力保存聚落,以音樂與藝術滋養,添加元素而不掩蓋它原有的風采。時光走過的痕跡,留在古厝的紅磚牆上,每個轉角,都有讓人驚喜的小風景,舊舊的,卻令人著迷。空中的白煙,牆角的雜草,都遮不住這歷經滄桑的歷史美,整個社區保有50多座閩南式的三合院。然而,順著屋頂望過去,隔壁工業區的大煙...
View Article【我們的島】一木換一墓 樹葬必先有樹
公視記者:陳寧、張光宗、賴冠丞清明將至,又是追思懷念先人的時節。你是否想過,當生命走到終點,希望至親好友,用什麼樣的方式,送你最後一程?生和死的空間界線,如何在林蔭之下,找到新的平衡點?你是否想過,當生命走到終點,希望至親好友,用什麼樣的方式,送你最後一程。誦經聲中,將親人的骨灰,輕輕擺入大樹下預先挖好的洞穴。肉身終將化成春泥,成為讓大樹滋長的養分。從避談死亡,到找回如何處理身後事的主動權,社會風氣...
View Article【我們的島】城市新藍帶 台北市的生態夢
公視記者:陳佳利、賴冠丞、鄭嘉明「台灣是我心中最有資格講生態的島嶼,台北市是世界首都城市,最有潛力做生態城市。」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執行長郭城孟這樣認為,並提出大灣草圳、帶狀濕地的構想,希望野生動物有地方停駐,喚醒人們對水的關注。深深淺淺,層層疊疊,不同的綠,帶來療癒。人工少一點,自然多一點,這是大安森林公園的第三期小生態池,螢火蟲的新家。準備入住的黃緣螢,是台灣三種水生螢火蟲之一。大安森林公園之...
View Article川普任期第一年 「極端化石燃料」投資狂增到3兆台幣
本報2018年4月2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周念學審校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滿一年了,一份報告顯示,在第一年任期間,北美銀行對於化石燃料的融資不減反增,尤其是提供給「極端化石燃料」的資金增加了11%,來到1150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3393億元)。爭議性高污染焦油砂計畫的注資額則成長了一倍多,達到47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3647億元)。極端化石燃料(Extreme Fossil...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