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Browsing all 2002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德國拯救剩食運動擴散來台 「享食台灣」正發芽

本報2018年2月21日台北訊,吳宗霈報導近幾年「剩食」成為國際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台灣食物浪費也非常嚴重。據聯合報報導,亞太資訊平台糧損資料庫(APIP-PHLOWS)2011年時曾公布台灣的廚餘數據,我們每天平均丟棄的食物竟然超過300萬噸,這個數量能夠堆成60棟101大樓!來台灣學中文的德國人Stefa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深海裡出生入死 鱸鰻的生態謎題

作者/繪圖:李政霖(生態畫家)鱸鰻,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在我們島上,幾乎任一條水質清澈的溪流都能發現的物種,然而,關於牠們的一切,卻仍然像一團謎,充滿魅力卻始終模糊。聽說,深山中的鱸鰻可以長到2米以上,重達百斤。聽說,鱸鰻能離水而行,曾有人目擊鱸鰻進入竹林啃食竹筍。聽說,鱸鰻也獵食陸生動物,有吞食家禽的紀錄,甚至有吃人類嬰兒的傳說。聽說,巨型老鱸鰻擁有靈性,不能任意宰殺。部分段落以擬人化稱鱸鰻為BI...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工業地出代誌】產業高值化時代來臨! 「缺地」問題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專訪台北市立大學副教授鄭安廷(上)本報2018年2月21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土地是珍貴資產,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工業區土地也面臨不夠的問題。在蚊子園區問題未解的同時,產業界大喊「缺地」是否有理?「缺地」的背後隱含許多問題。從產業高值化的角度,這問題要從市場、人才、產業鏈的角度來切入,同時也與地價的合理性息息相關。本報專訪台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副教授、經濟部工業局智庫委員,也是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工業地出代誌】工業用地多少才「不缺」?工業區如何定總量與盤點

專訪台北市立大學副教授鄭安廷(下)本報2018年2月21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土地資源有限,如何分配土地利用成為關鍵。全國國土計畫要求,農委會、經濟部分別提出農地總量與產業用地總量。農委會更於去年進一步提出農地盤點,讓每一塊被誤用、占用的農地都清楚呈現於地圖,並上網公開。面臨囤積、工業宅、閒置等問題的工業地可能比照農地辦理工業區盤點嗎?民間急於了解產業「缺地」的真相!​農業土地的盤點農舍、工廠、農作項...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吸碳不如減排 歐專家:捕碳技術無法解決暖化

本報2018年2月21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歐盟科學顧問委員會(EASAC)1日發表新報告指出,考量緩解氣候變遷所需的減碳規模,從空氣中吸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是冒著破壞環境的風險,就是非常昂貴。因為二氧化碳減少速度太慢,不足以迅速達到零排放,必須靠所謂的「負排放技術(NETs)」幫忙。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而設想的絕大部分方法,都必須在本世紀下半葉...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年前憑空消失 三峽百年橄欖樹48小時尋獲 新北市府諾補救

本報2018年2月2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年前正當大家準備過年時,新北市三峽地區居民,卻赫然發現一株百歲錫蘭橄欖忽然憑空消失,讓樹保團體相當憂心,發文協尋。小年夜晚間新北市農業局景觀處人員在樹林備內街山區找到該樹,呈現樹冠已大幅修剪的慘樣。樹保團體指控,老樹原所在地目前已經是一片黃土,恐怕是整地後要開發。面對已經認列的受保樹木仍遭此橫難,樹保團體要求市府不能輕罰,更要在建照核發的過程中考量此案。新北...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雷茲圖克:砍伐一座城市小森林,換一座水泥籃球場,值得嗎?

作者:雷茲圖克北市木柵有一交通部公路總局的舊宿舍區,佔地千餘坪的基地除了幾座平房外,處處是樹齡超過4、50年的老樹,因為人員搬遷多年,時光與大自然於是送給城市居民一份珍貴禮物——一座綠意盎然的小森林。這個稀有的城市綠洲,不僅是老樹的家,也是小鳥的家,在清晨及傍晚時分,無數鳥兒跳躍枝頭,嘹亮鳴唱。好景不常,2017年年底,區內開來怪手,僅僅數日,小森林被摧毀,鳥聲不再。...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台日「垃圾外交」 交流減塑好點子

本報2018年2月22日沖繩訊,林育朱報導沖繩北部新理地區海灘。林育朱攝。「東亞地區海洋漂流物對策交流事務」本月9至11日於日本沖繩縣舉辦。除了共同淨灘,今年的交流重點更著重在「聚會・活動時所用的一次性塑膠容器減量」的討論。自2014年起,台灣與沖繩公私部門持續針對海洋廢棄物交流至今,去年開始中國民間團體一同參與。除了以往的成員,今年新增了台灣環保署、基隆市政府、澎湖O2海漂實驗室及台灣綠色和平。參...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為綠色保育農產品做後盾 全台里仁門市設專櫃

本報2018年2月2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保育水雉的菱角、護紫斑蝶的青芒果、讓老鷹飛的護鷹紅豆,季節性的綠保標章蔬果等,產品少又不穩定,消費者想買卻不知哪裡買得到?現在透過主流通路,消費者也能買得到綠保產品。全台里仁門市開設綠保專櫃,提供數十項綠保產品供消費者選購。里仁公司副總經理韓敬白表示,讓友善生態的產品流通是社會責任,唯有如此才有助生態保育、創造與經濟的雙贏。全台多數里仁門市都設有綠保...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研究:終止化石燃料補貼 2030年每年最多減22億噸二氧化碳

本報2018年2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一份發表於《自然》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終止化石燃料補貼將在2030年前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減少5至22億噸(0.5~2.2...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礦業改革 2公頃以上礦業用地需做變更用地審查

本報2018年2月2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面對民間要求礦業改革,民進黨黨團已定調礦業法、空污法將是新會期的優先法案,21日內政部營建署也表示,先前已經完成修法,未來林業用地採礦面積達2公頃以上,必須申請辦理使用分區及使用地變更,不再如過去林業用地直接容許作為礦業用地。這也是國土計畫法在2022年5月上路前的過渡與補強措施。長久以來水泥被當成是基礎產業,因此在制度上受到保障。圖片來源:我們的島【礦山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找出城市裡的循環經濟! 全球67城市同步響應

本報2018年2月23日台北訊,吳宗霈報導「循環經濟地圖標示週」( The Circular Economy Mapping Week )本月初於全球67個城市同步登場,世界各地關注循環經濟的組織在2月5日至11日期間籌畫工作坊,邀請民眾將所在城市裡具有循環經濟倡議的活動、服務、產品等標註出來。每個工作坊需要集結約20到30位參與者,並在3個小時內完任務。這次活動由「Circular Economy...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工業地出代誌】像工業區的農業區 vs. 像住宅區的工業區

本報2018年2月23日新北訊,陳文姿報導挑高灰暗的鐵皮廠房、厚重的機油味道、喀拉喀拉的機器聲,每個工業區都是這樣的嗎?工廠入侵農業土地問題由來已久,在一片「趕出工廠、保護農地」的吶喊中,一群年輕人反其道而行,組成「走讀工廠」訪調團,試圖重新看見工業區,找尋農地與工廠都能適地發展的可能。「走讀工廠」走入新莊、三重,遇見位在農地上的工廠聚落,以及隱身巷弄間,像是住家的工業區。也在熱鬧的碧華商業街中找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德國「低碳交通」指南 多付一歐支持鐵路用再生能源

作者:王振益(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氣候與能源計畫專員)這陣子因為不斷延燒的空污話題,如何減少各種交通工具等「移動排放源」造成的污染,成為一時熱門話題。2017年底,筆者跟著基金會同仁一起到德國波昂參加COP23(聯合國氣候公約組織第23屆締約方大會),每天從科隆住宿地點到聯合國會場的往返過程中,體驗到許多當地大眾運輸系統箇中的奧妙,也對德國如何降低交通「碳足跡」的作法有些了解。一張貼紙,大眾運輸免費搭...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潘塔納爾正凋零 農牧業威脅全球最大熱帶濕地

本報2018年2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鍾友珊編譯;Marcie審校巴西是全球最豐富的野生動物天堂,這裡自古以來一直是美洲豹、凱門鱷、南美澤鹿,以及金剛鸚鵡的生活圈,但現正在被蓬勃發展的黃豆生產及畜牧業威脅著。潘塔納爾(Pantanal)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濕地,在過去15年來,這橫跨巴西、巴拉圭,及玻利維亞約1812萬公頃的豐富生物群系(biome),幾乎是一個敘利亞的大小,如今卻已走樣,其中225萬...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19年來首次 今年宜蘭綠博承諾「全程無塑」

本報2018年2月23日台北訊,鄒敏惠整理報導落實減塑生活,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在縣府的支持下,喊出園區內「全程無塑」的承諾。今年綠博估計有40萬人次造訪,在3月31日至5月13日的開放期間,入園民眾請自備餐具,因為園區內將不再提供塑膠袋、塑膠吸管等一次性用品。這是綠博自2000年開辦以來,首度以「實踐 ·...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從糟糕的校園飲食說起 一群改變世界的紐奧良中小學生

作者:羅伯.高特里布Robert Gottlieb & 阿努帕瑪.喬旭Anupama Joshi卡崔娜颶風走了一年。大部分紐奧良市的學校不是全毀就是破損,一直到兩年後才重新開學。2005年卡崔娜颶風重創紐澳良市。圖片來源:Gilbert Mercier (CC BY-NC-ND...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森林是一座寶藏──自給自足的Wanakaset

作者:張正揚(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校長)除了提供食物、樹苗和磚塊,森林也提供學習和住宿的服務。台灣人對泰國並不陌生,雖然所處緯度差異不大,兩地的英文名稱還經常為外國人搞混,但是產業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卻很可觀。在台灣,當我們提到森林時,想到的通常是高山森林,但是在泰國,有很多時候指的是平地森林。2017年9月前往泰國參訪Wanakaset網絡,對其存在和運作留下深刻印象。Wanakaset的泰文原文為วน...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種芋頭兼採萵苣 有機農友芋菜間作獲利倍增

作者:編輯室整理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有機芋菜間作栽培模式,農友在有機田裡既種芋頭,又收萵苣,不但農地利用效率高,獲利倍增又穩定。種芋兼採菜,芋菜間作讓有機農友獲利大幅增加。圖片來源:農委會提供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有機村已成為全台知名的有機聚落,行健有機米等產品亦成為明星商品。然該村近年嘗試多元化有機栽培,檳榔心芋亦為試種的主力作物之一,自數年前試種至今,已成功銷售至棉花田等有機通路。然而有機芋頭栽培過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311後 群馬縣血癌3倍增 災民有感

作者:宋瑞文(媽盟特約撰述)從群馬縣避難到神戶的媽媽佐藤美香,在地震發生後的3年間,帶着孩子到海外避難;之後和孩子一道回國,今年春天,又帶着念中學的女兒再次避難到兵庫縣。儘管這對佐藤家的經濟造成很大的負擔,她又為何非得避難不可呢?請聽她的故事(中文字幕影片)。談起311後家裡遭遇的巨變,佐藤媽媽說:「是在地震發生後的黃金週(5月初的公眾假期)開始的。當時我的女兒上小學不久,黃金週時突然發燒,身體很不...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2002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