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成為全台最綠軌道 獻給「機捷」周年的綠色想像
「低碳交通」系列12作者:趙森重大建設常是改變地景的主因,在人稠地狹的台灣更是如此。近年國內最受矚目的交通建設,莫過於剛滿周歲的「桃園機場捷運」(簡稱「機捷」)。但比起其他建設,軌道一向有所謂的「沉沒成本」,完工後僅能提供運輸、難做其他用途,對環境的改變更是不可逆。因此機捷沿線23座車站和軌道,除了改變北北桃三縣市地貌,更會對周遭人文與地理景觀造成衝擊。以下,筆者以自身搭乘的經驗,歸納機捷帶來的三種...
View ArticlePO文買賣保育類野鳥 保七循線解救
本報2018年2月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網路是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化外之地?最近保七總隊第八大隊即透過網路搜尋、蒐證、埋伏,查獲以台灣原生雉雞環頸雉為大宗的盜獵買賣,並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送台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現場查獲的野鳥。圖片來源:保七總隊第八大隊內政部警政署保七總隊第八大隊日前搜尋網路上,有民眾發文意圖交易買賣保育類野生動物;隨即會同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及高雄市政府農業...
View Article砂石政策環評完成 未來六年將年採陸砂千萬噸
本報2018年2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台灣未來六年的砂石開發供應政策環評9日在第326次環評大會確認,在2018年至2023年之間,包括前瞻基礎建設需求的400萬噸,全台每年砂石需求量約為7400萬公噸,將以河川砂石、營建剩餘土石方及陸上土石採取為主,進口砂石則仍是定位於調節的輔助角色,其中陸砂將年採1020至2361萬噸之間,經濟部更表態,打算加速推動從河砂轉向陸砂開採,未來陸砂將是中長期砂石主...
View Article台灣野山羊大啖咬人貓 珍貴影像紀錄曝光
作者:編輯室整理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於105至106年委託東海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大霸尖山登山步道沿線的動物調查,除了以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台灣黑熊、水鹿、黃猴貂等瀕臨絕種或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更記錄到了台灣野山羊取食咬人貓的珍貴影像畫面。雪霸處表示,台灣野山羊在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珍貴稀有(第二級)的物種,牠們是屬於台灣特有種的牛科動物,公母頭上都有一對角,且與牛一樣終生不脫落。牠們為草食性動...
View Article生命的救贖來自 一口新鮮空氣、一方乾淨土壤
土殤──變色的稻穀,破碎的農田作者:柯金源數十年來,我們的山林、海岸以及水資源環境,因為天災與人禍交相影響,從相對穩定到逐漸崩毀;賴以維生的生命要素如空氣、水土以及糧食生產環境,也在人為力量下,處處顯得岌岌可危。2008年彰化二林稻田。圖片來源:衛城出版社六月初,稻子進入結穗期,是農民既期待又緊張的時刻;當季稻穀是否豐收,除了仰賴個人的農耕功力,也要氣候配合。祖先傳承下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辛勤耕作...
View Article【自然谷之星】這不是蜂窩 認識舉尾蟻窩 讓牠變成農民好幫手
作者:周昭蕊(自然谷專案經理)「唉!小心樹上有蜂窩,趕快離開這邊。」聽到這句話,抬頭看了一下,發現樹上有一團黑黑包裹著樹幹像巢一樣的東西,但沒有聽到蜂類翅膀振動時所產生的嗡嗡聲,也沒有看到天空中進出或圍繞蜂巢旁的蜂。真是誤會一場,它不是蜂窩,其實是蟻窩啦!但可不要以為人家是螞蟻就好欺負,那可是「舉尾蟻」的巢。巨大包覆著樹幹的舉尾蟻蟻巢。圖片來源:天問 小窩。(CC BY-SA...
View Article離岸風機環評「年末出清」 福海二期翻案失敗確定出局
本報2018年2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環署9日舉行兩次環評大會,一口氣審查了中能、福海、雲林、大彰化、海鼎等離岸風機環評案。前3案由於位在近岸,面臨民間團體的反彈,大彰化與海鼎則因為已在航道外而爭議較小,其中福海案雖然業者極力爭取翻案,不過在投票後,仍維持小組建議的不應開發,雲林離岸則需補正多項後再進大會確認。這一批離岸風機案通過的案子預計的發電量合計就達4.6GW,9日經環評大會確認後,通過者...
View ArticleTTIP僵局 法官員:沒有巴黎協定,不會有貿易協定
本報2018年2月12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媒體網站《氣候之家》(Climate Home)報導,法國高級官員2月1日表示,如果川普政府繼續威脅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歐盟和美國之間將不存在貿易協議。法國歐洲與外交部長下轄國務祕書勒穆安(Jean-Baptiste...
View Article環評子法二次預告 台糖優良農地、電鍍業得環評惹爭論
本報2018年2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環保署12日上午再次舉行環評相關子法公聽會,經過去年的爭論後,第2次預告修正中,環署提出礦權展延、露營區開發1公頃以上將納入環評、台糖「優良農地」開發不論面積全需環評,都市土地部分開發行為環評放寬則宣告暫緩。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目標3月要正式上路。不過,環評認定標準中,「石綿工業」、「石油化學中間原料工業」、「樹脂、塑膠、橡膠製造工業」、「人纖工業」、「...
View Article「滿地富」變更對照初審過關 業者:這次真的要動工了
本報2018年2月12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環署12日中午舉行台東成功鎮「滿地富」遊樂區變更內容對照表第三次初審。此次變更是由於調整基地範圍與配置,面對過去部分土地用地編定問題造成開發延宕,業者提出無償提供數筆土地作為保安用地作解,開發面積因此小幅下修,小組以「對環境影響輕微」建議通過此案。業者表示,此案通過後,他們將去申請興辦事業計畫,完成後「這次真的要動工了。」調整基地範圍、面積、配置,滿地富變更...
View Article【聯合投書】僅依據光電條例逕行開發 將破壞知本濕地多樣生態資源
作者:彭仁君(國立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段文宏(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呂佩倫(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蘇俊榮(台東縣野鳥學會理事)編按:台東縣政府於今(2018)年1月11日公告標租知本建康段46筆土地共161公頃,將作為「太陽光電示範專區」使用,預定於3月13日開標。台東在地生態學者對縣府的標租案提出招標異議,已於2月2日國際濕地日當天發文地方和中央政府相關單位,疾呼正視該案不當...
View Article好看好吃又省能 世界首棟「綠藻」建築師:台灣很適合
本報2018年2月13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德國北部大城漢堡有棟很獨特的綠色建築,走近一看,它的外牆裝上一片片的透明空心板,夾層裡的海藻與一個個緩緩往上飄的可愛氣泡,形成一幅動態的畫面。這些動態的海藻展示牆,不僅是新奇、美觀而已,它蘊含著人類對能源科技的全新想像,扮演著幫建築物降溫、提供熱水與生質能的多重功能。這棟名為的BIQ(生物智能住宅)的奇妙建築可能複製在其他地區嗎?建築設計師之一,奧雅納(AR...
View Article脫歐後談判新重點 美肉品抗生素是英國五倍
本報2018年2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英國正在尋求獨立於歐盟之外的對美貿易協定,美英抗生素用量比例將成為英國脫歐談判的一個新重點。英國衛報報導,根據最新資料,美國畜牧業飼料的抗生素劑量是英國的五倍,引發了英國對脫歐後貿易協定中肉類進口規則的疑慮。美國肉牛的抗生素用量參差不齊,差異可達9倍以上,而且每頭牛的用量可能高達英國的16倍。目前全歐洲禁止進口美國牛肉,主要原因是美國不管制生...
View Article民間參與限塑政策 2030全面禁用吸管等四種一次性塑膠
本報2018年2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環保署在年末拋出包括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四種一次性塑膠的減用時程表。署長李應元強調,在吸管的部分,可能是全球第一個以「全國」來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的例子。環保署13日拋出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一次性塑膠的減用時程表。賴品瑀攝。去年7月由八個公民團體與環保署一起創立的海廢平台,1...
View Article春節回暖恐蒙空污 新北市先演習緊急應變
本報2018年2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因為天氣逐漸回暖,預料春節假期可能蒙上空污陰影,新北市府13日下午進行空品不良應變演練,模擬空品不良達到一級標準時,市府相關14局處要如何應變。這也是新北市第一次對空污進行緊急應變演練,要強化應變處理能力並尋求最適合的處理程序。各處室聚在市府內災害應變中心,由副市長葉惠青擔任這一次演習的總指揮官,新北市府以之前跨年時,去年12月31日AQI大於150的狀況作...
View Article天然防曬取得不易 科學家用基改細菌盼量產
本報2018年2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英國獨立報報導,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了能產生天然防曬物質的細菌。防曬產品中的紫外線阻斷化學物質可能造成各種環境危害,尤其是珊瑚白化。環保的防曬替代品目前正開發中,但其關鍵成分「shinorine」只從野外採集藻類獲取,得來不易。傳統合成防曬產品跟塑膠一樣,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在環境中分解。圖片來源:Skeyndor(CC0...
View Article【永續海鱻食堂】永續海鮮這樣挑!9大心法教你吃對年菜
作者:白尚儒(台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理事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農傳媒》,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過年圍爐總少不了海鮮饗宴,但您知道要如何才能吃得永續嗎?吃對海鮮,才能讓海洋永續!不需要花大錢買名譽、當苦行僧,只要充實自身食魚教育與海洋知能,就能吃得永續又美味健康。不只是空喊口號,台灣永續鱻漁發展協會推出的產學合一版本的【永續海鮮 9原則:3選 3減...
View Article學術殿堂負起社會責任 台大實驗林推出「野放」阿薩姆茶
本報2018年2月14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香醇的阿薩姆紅茶,廣為消費者喜愛,過去產業為了方便採收而矮化植株,使得多數人忘了它野生的樣子。台大實驗林鳳凰茶園自1956年種下的阿薩姆茶樹,在半野放的條件下,如今長得高大壯碩。兩年前,園區人員嘗試摘取嫩葉製茶,口感意外純淨甘醇。這兩年已成園區春天採收對象。鳳凰茶園主任鄭森松說,要讓這批渾然天成的阿薩姆茶,成為台灣的「大紅袍」。台大阿薩姆老欉紅茶包裝...
View Article生物多樣性主流化跨部合作 「里山動物列車」 啟航
本報2018年2月14日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穿梭於北台灣、彩繪著台灣里山動物的列車,你看到了嗎?象徵著台灣即將展開的國土生態綠網計畫的彩繪列車,第一波以里山動物喚起人們與里山的情感連結,並透過通勤列車,走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中。行駛於台灣西部縱貫線的里山動物列車。攝影:廖靜蕙由林務局與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合作,宣示國土綠網計畫啟動。6日首發列車,從汐科站出發,滿載著乘客。不少民眾帶著紀念套票搭車,...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