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環境資訊中心 - 點擊之間 創造環境大不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117

英國外海魚類抽檢 1/3體內有塑膠

$
0
0
本報2013年1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藍巧軒編譯,蔡麗伶審校

超過三分之一受檢驗的魚體內被發現含有體積小於1公厘、名為「微珠」的塑膠碎片。(攝影:Corbis,節錄自衛報報導)科學家發現,近1/3從英國西南外海捕獲的魚體內都殘留塑膠污染的痕跡,那些塑膠殘留物多來自於清潔產品和塑膠提袋等物。

普利茅斯大學針對在英吉利海峽捕獲的10種魚類調查其體內塑膠殘留物比率,並將研究發表在《海洋污染染學誌》(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期刊中。在受檢驗的504隻魚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魚體內含有大小在1公厘以下的微小塑膠碎片,科學家稱這些碎片為「微珠」──這是指直徑約0.5到500微米的均勻的聚合物粒子。

普利茅斯Richard Thompson教授說,「我們先前曾向大家說過,在世界各地的海岸線、海床、及英國周邊的水域中都分散著無數像這樣的塑膠碎片。但新研究顯示連魚類也開始攝入這些碎片。實驗室中關於蚌類的研究指出,有些有機體在攝入塑膠碎片後會將其保留在體內,因此使這些微小塑膠廢物在自然種群間循環。

研究人員表示,如此的循環可能會在生理上對魚類造成嚴重的後果,例如堵塞住牠們的消化系統或給牠們吃飽了的錯覺。

那些在距離普利茅斯西南海岸10公里、深55公尺處捕獲的魚類包含常見的鱈魚、竹筴魚、海魴與紅魴魚。在184隻體內有塑膠殘留的魚之腸胃道中發現有1到15片不等的合成聚合物。

利用光譜儀分析從魚體內取出的351項物體後發現,那些殘留物大多是人造絲,是一種常見於衣物與衛浴產品中的人造纖維。其他的殘留物包含那些「從大型物件上脫離的物品,例如:袋子和瓶罐中的聚酯纖維。」

儘管已多年禁用塑膠袋,但由英國超市提供給顧客使用的一次性薄型塑膠袋,在2011年使用量再次上升。2011約有8億個薄規格的塑膠袋被使用,比起2010年的7.6億個增加了5.4%,也就是說每人每月用掉將近11個塑膠袋。

不吃內臟  暫不影響健康

Thompson繼續說道,「那些塑膠殘留是在魚的內臟中發現,而我們基本上是不食用其內臟的,因此不用擔心會威脅到我們的健康。但我們不需要那些塑膠廢物遺留在海中。這些物質基本上都是可以回收的,可惜的是我們文化中長久以來的習慣都是把它們當成垃圾處理。我們必須重新了解這些塑膠廢棄物的價值,並藉由工業和製造業業者的協助來增加其再使用性與可回收性。

這個月,作為對海洋保育者抗議行動的回應,聯合利華已宣布他們的洗面乳、肥皂等產品將逐步淘汰使用微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11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