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晏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所博士)
※編按:看完上周「早鳥篇」的裸鰓類海蛞蝓後,本週要帶領讀者進入夜晚的海洋,來瞭解哪些海蛞蝓是夜貓一族?而夜晚的海洋派對中還有哪些生物會前來共襄盛舉?現在就來一探究竟吧!
結束白天潛水調查後,接下來即等待夜晚的來臨。剛開始夜潛時,往往由於信心不足而稍微感到害怕,但經過多次練習後,卻發現夜潛其實是件很吸引人的事。
夜晚的綠島海洋派對
由於綠島水下的能見度相當優良,每次調查都有20公尺以上的能見度,清澈又溫暖的水讓世界各地前來綠島潛水的人讚不絕口。但除了溫暖的夏季之外,即便寒風刺骨,冬天依舊需下水作研究,並靠手電筒的燈光在礁石上尋找海蛞蝓。
而晚上海中生物的熱鬧程度一點也不輸白天,許多活躍的甲殼類、扁蟲、多毛類、仔稚魚都在此時現身。不同的是,晚上的珊瑚礁魚類會躲在洞穴中動也不動,好似在閉目養神。
研究時間久了後,我對夜潛越來越有興趣,每次總著期待能看見許多不同的物種。一小時的夜潛調查雖忙碌得不可開交,但也總帶回紀錄板上滿載的字跡及相機記憶卡內的生態照。
派對「嬌」點「小草莓」
在這麼多海下夜貓族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Tritonia sp.(屬於崔坦科),綠色的嗅角加上身上的小黑點,看起來就像顆小草莓一樣。海蛞蝓的嗅角是相當重要的器官,靠嗅角可以偵測氣味,找到食物方位。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