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品瑀;照片提供:張照堂
曾獲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的攝影大師張照堂,是許多文藝青年的共同偶像。2005年在與學生的玩笑中,部落格〈哆拉老師的又一天〉開張,張照堂至今不間斷的在上面發表,有過去經典作品的整理,亦跟隨著時代的脈動,關注目前社會議題。
張照堂最近陸續發表一系列〈台灣,核災之後〉作品,以蒼涼、淒美的黑白照片,充滿深厚寓意地呈現著他的想像。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自高中時代向攝影家鄭桑溪學習攝影,張照堂陸續吸收現代文學、音樂、哲學等藝術思潮,更將文學、劇場、詩性等元素融入攝影,而賦予作品現代面貌。因此就算出了攝影圈,藝術界對張照堂的尊崇依然,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便誇讚:「有著最偉大的眼睛,仍然有感動的能力,是當代最敏感、最聰明的藝術家。」
張照堂的攝影作品中常表現出迷惘與抑鬱畫面,當年成名作便是不見人頭的人體影像。早期作品尤其明顯的以荒誕狀態中的小人物為題,呈現出一種無厘頭的日常生活,彷彿說著生命中的無趣、無常與空虛茫然。而此次〈台灣,核災之後〉系列照片多為張照堂最近三個月所攝,這些的場景大多荒蕪而空無一人,影中人不是不見臉孔,便是面無表情。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其中有一張照片,多人等距整齊地平躺在沙灘上,毫無生氣如同死屍。張照堂透露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就距離核三廠不遠,他更表示,一旦核災,台灣無處可逃。而另一張兩三人在烈日下枯樹前,視線望向遠方,彷彿生還者正在見證歷史。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張照堂發表這些照片時,特別提及37年前在紀錄片作品《王船祭典》中,曾以英國音樂家Mike Oldfield的作品〈Ommadawn〉為配樂,如今也很適合與此系列搭配,組合成一場「人間祭典」。
詩人洛夫曾經如此評論,「他的悲劇精神透過鏡片直接而犀利擊中了我們的內心,開始使我們戰慄,繼而使我們感動,最後使我們落入沈思的緘默。」
看了張老師這一系列照片,請想想核災後的世界可能是什麼樣貌,那可是我們要的?
【延伸閱讀】張照堂部落格〈哆拉老師的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