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野地錄音師捎來的啟示:「寂靜」是靈魂的智庫 卻逐漸被遮蔽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王舜薇報導在這個訊息紛亂的時代,寂靜或許是人們求索解答之所。台灣聲景協會日前舉辦「傾聽寂靜」講座,邀請《一平方英吋的寂靜》作者戈登·漢普頓(Gordon...
View Article蘇煥智:反駁陳永和不實的指控
文:蘇煥智(前台南縣長、2018年台南市長參選人)龍崎月世界。資料照片,陳宣竹攝。陳永和在採訪中不實的指控,本人不得不提出反駁:1、我反對龍崎掩埋場反了九年,沒有看到他在那裡。他竟然指控我是支持龍崎掩埋場。2、龍崎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是陳唐山縣長時代中央政府的事業廢棄物計劃。可是在我當縣長(2001-2010)的任內可以說毫無進展。陳永和不去了解,為什麼蘇煥智當縣長期間龍崎掩埋場的開發執照為什麼一直沒有...
View Article擴大限塑 海灘塑膠袋剩5.7% 環團:下一個 吸管!
本報2018年2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荒野保護協會公布2018年海廢調查數據,發現與在這一年內,海灘上撿到「塑膠提袋」數量大幅下降,從過去的從27.5%降到5.7%,顯示擴大限塑的政策的確帶來影響,不過,一次性吸管的數量卻仍不斷上升,佔比達13%,連3年盤據在前三名。用上萬支從海灘撿拾到的塑膠吸管,做成一個「噎」誕樹,呼籲大家過一個無塑聖誕,賴品瑀攝因此他們用上萬支從海灘撿拾到的塑膠吸管,做成一...
View Article謝和霖、黃煥彰:何忍挖斷龍脈,讓廢棄物住聖山?
文: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黃煥彰(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台南社大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看守台灣協會理事)龍崎,地處阿里山山脈尾端,是台南東南端的一個偏鄉,再往東或往南,就是高雄的內門與田寮,人口只約四千人,為台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在可考的歷史中,最早遷居至此的人類,是平埔族的西拉雅族的新港社人,因此它舊名「番社」,後在日治時期的1920年,取較大聚落龍船及崎頂之字,設置龍崎庄,是今日...
View Article墨西哥2018年新增300個流域護水系統 創下濕地保育里程碑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張瑋珊 編譯;楊璧如 審校墨西哥在2018年新增近300個流域建立水資源儲備系統, 此舉將保證未來50年間能夠為4500萬人提供水資源、以及保護該國極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與全球重要的濕地保護區。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指出,墨西哥政府這項措施,加上現有的水資源儲備系統,總計保護了墨西哥756個流域中約50%的水域,面積涵蓋墨國地表水的55%。...
View Article崔愫欣:台灣首次核電除役的嚴峻挑戰
文: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台灣從1970年代最早興建的第一座核電廠運轉開始算起,使用核電已40年,核一廠的一號機終於在12月5日執照到期,明年7月前核一廠的二號機組也即將到期,是台灣首次面對核電的除役關廠。但大眾普遍不了解什麼是核電除役,其實核電除役的風險與困難超乎一般人想像,核電跟一般電廠不同,運轉年限結束並不是簡單關廠就好,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與鉅額經費,謹慎地進行廠房拆除與關廠工作,以...
View Article【里海台灣】看見里海台灣 彰化芳苑人與沿海共存
文:潘佳修(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彰化芳苑濕地,「海牛」與遠方的普天宮。潘佳修攝。在海洋與陸地的交界處,有著一片廣大的泥灘地,寬度達六公里,這裡是番薯形狀台灣「腹」地,位在中部的彰化芳苑濕地,是台灣西岸僅存一片廣大無污染的潮間帶,具有獨特的「海牛」與蚵棚景觀,世界少見,深具國際級水準。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也是彰化鹿港人的施月英說:「小時候到海邊玩,覺得海好大!站在水裡就有種看不到陸地的感覺,總是要緊...
View Article寄鳥羽給生態學家健檢濕地 澳洲公民科學行動 2年持續不斷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鄭安珉 編譯;范仕穎 審校2016年4月的某一天,新南威爾斯大學生態科學中心的凱特‧布蘭迪斯(Kate Brandis)博士,收到一個從雪梨市郊寄給她的陳舊信封。信封裡裝的不是信件,而是澳洲白䴉(Threskiornis...
View Article過聖誕 英國人花20億買起司 卻有220萬公斤進廚餘桶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起司盤是歐美家庭聖誕節必備的餐點,選擇喜歡的起司,旁邊加上一些葡萄,隨意組合擺盤,不需要任何烹飪技巧。然而,近年英國人的聖誕節大餐,起司盤卻越來越「搞工」,常常造成大量廚餘,英國衛報消費記者最近指出了這個食物浪費的年節現象。無節制與規劃的大餐,常造成食物浪費。照片為示意圖, Ingrid...
View Article陳秉亨:從日本水俁病經驗 看二仁溪污染整治與地方創生契機
文、圖:陳秉亨(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在台灣環境保護歷史上,台南與高雄交界的二仁溪綠牡蠣事件相當知名,過去因為回收廢五金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2001環保署強力執法,拆除二仁溪兩岸57家違法工廠,加上民間團體近年來的努力,二仁溪的污染逐漸減少,社區也開始有了生態旅遊產業。二仁溪污染現勘隊伍但是仍有不少電子廢棄物埋沒在二仁溪兩岸的河床上,在立法委員陳曼麗多次要求下,環保署前署長李應元先生承諾積極辦...
View Article洪災氾濫 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復育濕地抗洪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張瑋珊 編譯;許念真 審校就外觀而言,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和任何其他快速發展的南亞城市沒什麼不同。但在水泥叢林的表皮下,可倫坡隱藏著天然的濕地。斯里蘭卡的巴達格納公園。圖片來源:Beddagana Wetland...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