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學家】為動物屍體拍照打卡 解讀路上死亡訊息的「路殺社」
作者:林德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金絲雀對瓦斯極其敏感,只要一點點的瓦斯就會讓其焦躁不安、發出警示鳴叫,加上相對於人類的體型小很多、基礎代謝高,只要稍微濃一點的瓦斯,就足以讓其死亡,因此在17世紀時就被英國人拿來養在礦坑中,做為偵測坑道中是否有致命的瓦斯毒氣。當礦工聽到金絲雀發出不尋常的鳴叫,就會提高警覺,一旦發現金絲雀死亡,即視為危險警訊並趕緊撤離。雖然這項預警技術已經因為科技的進步而...
View Article資訊揭露有進步 企業永續報告體檢:74%正向成長
摘譯自2017年10月27日ENS英國,倫敦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世界永續發展委員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的最新「Reporting...
View Article助海岸造林 慈心種樹團隊研發「水寶盆」不缺水配方
本報2017年12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整理報導面對環境變遷及臨海土地被過度經濟活動佔據等因素,台灣海岸線逐漸零碎化及退縮,嚴重影響環境及國土安全。沿著海岸線造林,有如收復失土,守護國土安全。只是造林過程往往因缺水,加上烈日、強風的困境,致使樹苗生長困難、成林速度緩慢。為了助海岸林一臂之力,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種樹團隊參考國外種樹技術,提出「水源寶植樹盆」技術,並與仁舟社會企業合作,為海岸...
View Article自砍爭議風場無用 衝突牽罟、藻礁、三接站 桃新離岸「不應開發」
本報2017年12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環署13日上午進行桃新離岸風電案第二次環評初審,由於衝擊當地牽罟與石滬文化、影響藻礁生態的問題,也可能與中油第三接收站衝突。經過三個小時的爭論之後,雖然業者在進入閉門會議前一刻,口頭聲明願意放棄北側衝突較大的區塊,但仍遭小組「快刀斬亂麻」建議「不應開發」。由於衝擊石滬、牽罟漁業,桃新離岸風機遭當地居民上百人抗議。賴品瑀攝。此案由「築能風力」開發,即是德國w...
View Article彰化近岸風機 兩業者通過環評大會 環團憂白海豚滅絕倒數
本報2017年12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環保署13日下午進行第321次環評大會,審查的六案全是風機案。其中彰化西島、彰芳、福芳與海峽離岸27、28號風場,皆是位在彰化外海航道內。環團擔憂,在沒有經過謹慎評估下,白海豚將因此走向滅絕,要求暫緩這五個案子,不過這五案仍照小組建議的全數通過了。在彰化外海27、28號風場同場較勁的兩家業者,分別是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與彰化在地產業力麗集團與...
View Article環境律師張兢兢:中國亟需監管海外投資的環境和社會影響
作者:張春(中外對話高級研究員)相比指引和鼓勵,環境律師張兢兢認為中國政府和立法機關更應該做好監管和追責,為海外投資設置堅固的法律底線。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連年增長的海外經濟活動更加引人關注。僅在拉丁美洲,中國直接投資就已超過1100億美元,在巴西等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額,中國已經和美國、西班牙不相上下。隨著哥倫比亞結束長達半個世紀的內戰迎來和平,這座南美第三大產油國亦有可能躋身巴西、秘魯...
View Article【公民科學家】狂犬病爆發意外喚起關注 「路殺2.0」推系統化調查
作者:林德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編按:本文接續上篇,介紹公民科學計畫「臺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與為此計畫創建的臉書社團「路殺社」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臉書社群平台的開放、便利、與人連結與即時回應的功能與特性,為路殺社開啟一扇大門,得以找到為數不多、對此議題有興趣的「社會邊緣人」成為基本社員,在成立的第一週即迅速超過250人,一年後來到800人,且其中有271人上傳回報了2078筆記錄,...
View Article不只缺糧 還讓貧窮世襲 世銀警告長期乾旱後果
本報'2017年12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乾旱破壞的農產之多,足以讓8000萬人吃一年,幾乎是一個德國的人口數。報告指出,洪水和風暴造成立即可見的破壞,而長期乾旱的後果就像慢動作,「驚人但不容易察覺」,不僅影響兒童的成長,甚至可能造成一生的貧困。長期乾旱的後果就像慢動作,「驚人但不容易察覺」。圖片來源:Pablo Tosco/Oxfam(CC...
View Article飯田哲也談日本能源轉型 賴清德:台灣新的階段已經開始了
本報2017年12月14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2011年福島核災後,日本再生能源快速發展,再生能源電力占比從2011年的10.5%增至14.8%。但另一方面,日本也依舊擁抱核能。日本能源轉型有何借鏡之處?日本環境能源政策所所長,日本再生能源躉購制度推手飯田哲也,13日應今周刊邀請分享日本的困境與突破。日本再生能源推手飯田哲也來台分享日本經驗。攝影:陳文姿飯田哲也表示,日本於311後引入躉購制度,公民大...
View Article不用學德國 綠色和平執行長的建言:讓台灣成為能源轉型典範
本報2017年12月14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說到「能源轉型」,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借鏡德國。不過,針對台灣目前面臨的困境,國際環保團體綠色和平全球執行長摩根(Jennifer...
View Article聲援反空污遊行 環團籲經部優先改善中火、興達中南部燃煤電廠
本報2017年12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本週日17日台中、高雄將舉辦反空污大遊行,14日上午北部環團也前往經濟部門前,除了表態將會包車、發動民眾南下參與,更喊話要求經濟部明確提出,台中火力發電廠、興達電廠為首的中南部燃煤電廠具體減煤路徑。他們認為,要改善中南部的空污問題,應該優先改善中南部的電廠,減煤降幅要大於全國。「不能讓中南部居民獨自面對!」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媽媽監...
View Article中科三期二階環評初審過關 調用農水前先作環調
本報2017年12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歷經訴訟、和解重回二階環評審查的中科三期,從2006年環說書送審開始,至今已與后里當地老農纏鬥近12年。14日環署舉行第三次二階環評初審,調用農業用水的疑慮仍是爭論的焦點。不過在老農反對調用農業用水狀況下,此案仍獲小組建議通過。小組要求,中科三期內的高科技產業需達到製程用水回收85%、全區用水回收達75%。用水量依經濟部水利署意見核減為4.3萬CMD,但在...
View Article政院版空污法出爐 環署主導權又沒了 管制措施仍須「會同」經濟部
本報2017年12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14日行政院院會通過《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草案,但遭立委評論根本是「經濟部的大勝利」。原因是現行條文中,必須「會同」、「會商」經濟部門才能制定的辦法,在8月間的環保署預告版中,相關字眼已刪除,也獲得環團正面肯定;然而,如今這些字眼都重新回到政院版條文。未來各方對空污法草案的任何意見,都將交由立法院去審查與角力。行政院另表示,除了送出政院版草案,將在21日宣...
View Article殺死蟲蟲也殺了生態 澳洲濕地底泥驗出常見殺蟲劑
本報2017年12月15日綜合外電報導,鍾友珊編譯;蘇瑋佳審校正如世界許多城市,澳洲墨爾本曾有多塊濕地遭排乾成為建地,也有多條溪流被水泥化。但近幾十年來,這些棲地的價值已廣為人知,社會凝聚共識,要逆轉之前的作法。於是,數百座人工濕地就這樣被營造出來。保護這些人工濕地以及其中所棲息的生物至關重要。然而,墨爾本大學的一項研究卻顯示,過去五年間,一種有毒物質在濕地底泥的含量暴增了四倍。更糟糕的是,此種名叫...
View Article「國產材台灣館」展現實力 以林產振興山村經濟、兼顧社會環境永續
本報2017年12月1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桂竹製作的地板柔軟有彈性,有如漫步雲端;一體成形、純「相思」木的烏克麗麗,熠熠生輝;醋漬冇骨消葉搭雞胸肉令人口齒留香。這些生產自台灣森林的產品,逐漸聚攏於我們生活的周遭,有待民眾釋放五官感受。農委會為了推廣國產材永續利用,首度參與國際建築大展,除了與台大實驗林管理處共同主辦,更邀集8家國產材業者合力打造「台灣館」;將台灣森林資本軟實力完整呈現,邀請...
View Article【南洋味】粽子與Ketupat,東南亞地區的節慶飲食
作者:楊慧梅隨著時節變換,台灣傳統民俗節慶也隨之輪番展演,從農曆正月的鹽水蜂炮、炸寒單爺,到3月的大甲媽祖遶境等,數百年來,因著時代變化而匯入的多元族群文化與宗教信仰,交融出台灣特有的風土與民情。而今,隨著東南亞通婚移民與移工日多,原屬於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以及中國雲南傣族的重要年節活動——潑水節,也開始在每年4月間,為台灣的節慶活動,增添濃濃的南洋風情。緬甸潑水節。圖片來源:EAJ(CC...
View Article南北捷運大車拚! 決定軌道節能的因素竟是這個
「低碳交通」系列九作者:鄭羽哲(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理事)軌道系統是屬於密集運輸的載具,不只財務效益上要達到一定運量才能損益平衡,其實就環境指標而言,也須達到一定輸量才能真正節能減碳。但各位是否有想過?軌道系統的興建方式,也會決定它的減碳程度嗎?節能關鍵,「場站」更勝「行車」儘管載送旅客的是「列車」,但為了提供服務,軌道系統還包含「車站」與其他設施的能源使用,也會成為評估軌道耗能狀況的一環。目前全...
View Article2018綠電躉購費定案 回應民團訴求 小容量太陽屋頂降幅減
本報2017年11月15日台北訊,陳文姿整理報導能源局15日公告2018年度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其中爭議最大的1至20瓩太陽光電躉購費率已做修正。跟聽證會中的試算費率相比,明年上半年從每度5.3848元增加為5.8744元,下半年從5.2827元增加至5.7493元,調幅分別為9.09%與8.83%,但仍較2017年費率低。參與行政院11月提出的「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行動方案」者,除了使用高效率模組可加...
View Article環團催提出減煤電明確規劃 更該納入節能、抑制用電
本報2017年12月15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週末反空污遊行就要上陣,民間團體要求政府提出明確的燃煤電廠退場規劃,15日立委陳曼麗、吳焜裕、蘇治芬等,為此舉行公聽會。面對2025年煤電佔比,要從現在的45%降至30%的目標,台電提出了從今年到2025年的新增與除役機組規劃,並強調,在以大幅增加燃氣作為暫時性的供電安全保障之外,未來還是會以綠能作為主要的電力來源。但環團要求繼續排出2025年之後老舊燃煤...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