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裡撿樹枝是快樂的事
2014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 作者:林珮芸(藝術環境文字工作者) 一直很喜歡走進關渡自然公園的感覺,一片綠地、森林、溼地、河道,和遠離塵囂的寧靜。所以當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需要志工時,我義不容辭馬上報名,雖然只當了兩天的翻譯達人(兼推手),但卻是我最開心的回憶。這次我協助的藝術家是來自紐西蘭的唐納.巴格勒斯(Donald...
View Article《夜的盡頭》鳥群如冰雹落下
作者:Paul Bogard;譯者:陳以禮 在多倫多,我和梅蘇爾(Michael Mesure)相約碰面,他是「認識致命照明計畫」(Fatal LightAwareness Program,簡稱FLAP)的發起人。多倫多市中心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View Article守護石虎重現在地生機 擴增無毒田區成政見
石虎米.溫柔革命,系列報導4 本報2014年11月24日苗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苗栗通宵楓樹里的農田,第二期稻作結實纍纍,形成黃金稻浪,在秋日陽光下閃閃發亮。由4位股東將廢耕多年的農地,整理、復耕的石虎田Ⅱ也在其中,隨著豐收的腳步來臨,將舉辦割稻體驗行程,讓民眾有機會親炙石虎喜愛的棲地。而最近參選楓樹里長的林義雄,更將擴增石虎田列入政見,顯見打造楓樹里石虎窩,已初具共識。為台南13號...
View Article【Cross系列】環境生態工作充電站,隨時上課趣!
作者:Cot 、夏洛克 環境管理與保育的思維與方法,隨著科技與觀念的進展,改變速度可說是越來越快,例如相較於過去「禁止」使用某些自然資源的觀念,近年來推動「永續利用」的聲勢逐漸水漲船高;在資源調查方面,公民科學、科學鑑識、新的建模方式等也不斷推陳出新,這些變化在在凸顯著環境工作者「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此外,對於環境非營利組織而言,環境工作的持續推動不僅有賴工作者具備相關的專業領域知識(domain...
View Article抗暖化白宮來硬的 美擬強制業者繳「碳排放費」
摘譯自2014年11月19日ENS美國,華盛頓特區報導;姜唯編譯;鄒敏惠審校 雖然美國期中選舉讓共和黨成為國會多數,其中有許多氣候否定論觀點,但民主黨並未放棄為氣候變遷而戰。羅德島民主黨參議員Sheldon Whitehouse 19日提出美國機會二氧化碳排放費法案(American Opportunity Carbon Fee...
View Article不讓夾板傷害雨林 美反走私法見成效
摘譯自2014年11月19日ENS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三角研究園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林務局經濟學家Jeff Prestemon的新研究顯示,由於完成相關修法,使得美國從南非和亞洲進口的非法木材,明顯比6年前要少。反走私法納木材...
View Article肉食者的抉擇:我們還能吃肉嗎?
撰文: Rpbert Kunzig;攝影:Brian Finke 導讀人:徐濟泰(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雖然低於阿根廷的每人每年平均牛肉消費量54.9 kg,美國每人每年平均牛肉消費量37 kg,已經遠高於全世界每人每年平均牛肉消費量9.4...
View Article瀕危物種網購買得到? 全球市值竟逾千萬美元
本報2014年11月27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網路上充斥來自世界各地的瀕危野生動物商品:活的老虎、熊、猩猩和黑猩猩,網頁上按幾下就能買到。想購買比較文靜的動物,還有祖母綠蟒蛇、蜂鳥或箭毒蛙可供選擇。野生動物製品更是不在話下。象牙佔了最大宗,再來是北極熊毛皮地毯、雪豹牙齒和售價55,000英鎊的犀牛角杯具。瀕臨絕種活體動物...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