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多年來德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再生能源比例迅速成長,佔了德國的總發電量的20%以上。儘管新聞媒體刺耳地警告,發展新的風力與太陽能發電要花上數十億美元;只是,這種說法的背後,為何多數德國民眾積極於能源轉型的真正原因,卻被忽略(參見:德國能源轉型專案)。
究竟是什麼原因,昂貴的乾淨能源如此受德國人歡迎?
理由一、電費單才是關鍵!
當媒體都關注在德國的電價上(註),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德國家庭的月均電費其實跟絕大多數的美國家庭一樣,僅僅約100美元。相較於美國人,德國民眾是比較有效率地使用能源,所以他們可以負擔得起較高的費率卻不用繳比較貴的帳單。
理由二、有長遠的願景!
目前德國當局在再生能源的政策上,不僅僅有循序漸進的配套措施,在84%的民意支持下,政府允諾儘快達到全面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
美國少數幾州有和德國相似的永續能源願景(例如2020年達到33%、或2025年以前達到25%占比之類﹞,但是他們深陷在一個迷思裡,那就是儘管從健康和環境效益上來衡量,永續能源可以為社會帶來巨幅的效益,但永續能源的電費帳單不應該比今日使用傳統能源的帳單要高。而德國民眾看的更長遠,例如能源安全,以及化石能源的價格波動等。
理由三、關乎自主權!
關於第一點「電費帳單才是關鍵」提到的「即使電價昂貴,他們仍負擔的起」。這邊請讓我澄清一下,其實讓德國民眾傾力追求再生能源的原因,不單單只是電價而已,而是一個能擁有私營發電系統的機會。數百萬的德國民眾投入自己的退休金,以獨資或合資方式建造私人的風力或太陽能發電站,供應社區所需電力。
德國有63,000MW的風力與太陽能,其中將近一半是社區型再生能源。這些社區能源的所有人當然在乎他們的電價成本,並且他們更在乎能長期擁有再生能源自主權。這些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站的所有人,不僅降低了他們自我的能源成本,同時也吸引跨國公營企業投資當地社區,發展在地經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在地所有」的觀念不僅顛覆了既有的能源供需觀念,使消費者變成為生產者,同時也推翻了能源國有的想法。更有3/4的德國民眾希望政府能維持「再生能源、全民共享、自我管理」的現況。
當媒體專注於電價議題,只是反映出當民眾開始產電自給,公營企業所面臨供電市佔率下滑的困境。同樣的爭議也發生在美國,新電廠只聚焦在每度電成本幾美元,卻忽略個人與社區發電站正竭力捍衛他們的新「能元」。
從我們這些消費者的角度看去,發現整個德國正義無反顧,竭盡全力發展再生能源。你我正處在能源轉型的洪流,這是掌握能源未來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樣的際遇,無價。
※ 本文翻譯自RenewablEenergy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