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117

守護芝山岩史蹟,守住最符合人民利益的土地政策

2013-09-24 15:01
2013-09-24 15:01
發起單位:芝山岩好土聯盟、 芝山岩史蹟關懷小組

座落在台北士林的芝山岩,海拔52公尺高;它的旁邊,正要興建21層樓的大廈。未來,60多公尺的人造地景,將遮掩住這顆擁有數層考古遺址、蘊藏奧妙生態瑰寶的綠色珍珠!

芝山岩1993年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公園,1997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1996年市府曾委託專家學者對此公園進行植物、動物、地質、史前文化、歷史、視覺景觀等議題的相關調查研究,當時社區居民也一同參與,默默守護這塊「綠色島嶼」;山頂的貝殼化石、海邊植物搭肉刺,都可證明台北市曾經是在海平面下的證據;大樹、巨石、黃葉景觀,是芝山岩最令人難忘的情景;此處更是臺灣最早發現的考古遺址,已經確認包括有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訊塘埔文化、大坌坑文化等五個史前時代文化層。換句話說,芝山岩這座小小山頭,是我們領會歷史長廊、閱讀歲月縱深的一方空間。

然而,近年台灣社會經濟環境變化中,芝山岩小山丘周圍目前陸續進行著十層、甚至二十層以上的高樓建案,影響了人們由芝山岩觀賞台北市的視野,也破壞了市民觀看這座綠地的權利。從「101年台北市士林區通盤檢討(主要計畫)」中,提出對芝山岩周邊地區應改善「視覺景觀與天際線管制」之條文,臺北市政府顯然沒有遵循,反而毫無原則的讓周邊建築一棟一棟蓋起來;應該對美麗的城市加以細緻規劃的都發局、負責保留讓人們訴說故事的文化局,皆未對芝山岩周邊景觀管理機制的草案儘速制定,真令人痛心!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守護芝山岩。

長遠來看,芝山岩史蹟公園週邊目前仍有大面積的國有土地,分別隸屬國防部、財稅局、教育部、北市稅捐處等,都將面臨大型街廓開發的衝擊。在國防部遷走後的將來,我們認為較有公共利益的作法,其大面積國有土地開發應結合芝山岩史蹟接鄰地、芝玉路具自然湧泉之保護區特色,投入都市公共政策,以達芝山岩周邊土地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之結果。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一起加入【守護芝山岩】的連署行列,要求政府做到下列幾項訴求。
連署訴求:

  1. 週邊國有地開發應公有共用,不破壞原有風貌:芝山岩旁國防部軍情局所在之國有土地,未來應制訂以人民公共利益使用為主的政策,避免賤讓財團。
  2. 落實都市計畫及更新計畫制定,清楚明訂景觀管制計畫,且有民眾參與及審議制度:北市府都發局與文化局應積極提出有人民參與的「上位芝山岩周邊地區更新主要計畫」,落實101年「台北市士林區通盤檢討(主要計畫)」中對芝山岩周邊地區應改善「視覺景觀與天際線管制」之計畫內涵;在更新主要計畫中,應明定芝山岩周邊開發強度及範圍,且有民眾參與審議制度,以便民間參與都更時能有完整的依據 。
  3. 在新版景觀計畫施行前,都市設計審議應遵守原有景觀草案原則進行審議:在尚未完成新的景觀管理辦法或通行細部計劃之前,應依據北市府於民國89年7月完成《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資源維護展示計劃》中「芝山岩古蹟周邊景觀管制要點(草案)」提出的管理範圍及原則,將周邊開發案送至「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進行確切監督高度管理之責。
  4. 市府應撤回【101建字第0085號】不符合景觀計畫原則的建照且重新審查:檢討【101建字第0085號】建照核發過程 ,文化局與都發局未盡看守芝山岩古蹟暨周邊景觀管制之責,此基地於民國88年及89年有經過都市設計審議幹事會及委員會審查,但101年核准的建照,為何沒有經過都審會?市府應撤回已核發之14層樓建照。

1996年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資源調查小組【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陳亮全退休教授、 台大動物系袁孝維教授、台大地質系劉聰桂教授、台大植物系郭城孟退休教授、中研院台史所詹素娟教授、中研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中研院近史所陳儀深教授】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
淡江建築系助理教授 劉欣蓉(芝山岩名山里居民)
人民民主陣線(民陣) 士林工作站
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進會 總幹事 王芝安(芝山岩福志里居民)
芝園別莊(A)社區管理委員會主委 何美蓮(芝山岩岩山里居民)
芝園別莊(B)社區管理委員會主委 廖惠慶(芝山岩岩山里居民)
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 夏林清(芝山岩岩山里居民)
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 李憶微(士林居民)
王曉音(芝山岩租屋族)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徐苑斐
中華民國團體動力協會理事長 侯務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11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