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彥樺(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研究員)
※編案:上一篇提到農村環境的變遷,導致青壯人口外移,農村氛圍緩慢流失。而我們也忽略了農村生產環境原有的生態價值,但其實,生產兼顧生態可以做很多的事,以下讓我們來了解生態農業有哪些參考的指標及案例,一同友善我們的土地。
農業生態的復甦,需要一些參考的指標,以下提出四個方向供農村再生社區、農場及小農們參考!
壹、友善環境農法 找回田間生態
化學藥劑及各類合成化學肥料的控管是農場或小農進行友善環境農法的基礎,衍生出有機認證、秀明自然農法、MOA自然農法、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BD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綠生農法及依循傳統智慧耕種等環境友善農法,在台灣各地開枝散葉。此皆屬於友善環境農法。
友善環境農法是回復田間生態系最重要的關鍵及基礎,沒有此基礎,難以談田間生態系的回復。
平原地區因自然棲地快速縮減之際,友善農法、植被覆蓋較高的農田,在一些地方卻逐漸成為平地保育類野生物的庇護所。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