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117

【來自花東的信息】來自部落的信物 緊繫人與土地的牽絆

本報2013年4月18日台北訊,賴品瑀、許惠婷報導

「不要告別東海岸」徒步行動本月4日從杉原灣出發,途經都蘭、比西里岸、靜浦、港口、太巴塱、吉拉卡樣,走過壽豐、花蓮、二結、礁溪、貢寮、溪洲部落、三鶯部落,在20日到達台北鬧區,開放民眾加入遊行最後4.2公里走上凱道。

在這段路途上,徒步隊伍一路用腳掌親吻土壤,聆聽土地的心跳聲。此次行動的「路隊長」藝術家饒愛琴表示,「每當大家走到每一個部落的時候,聽了他們的故事,新加入的朋友們也給我們很多力量」,因此,每當他們走完一天的行程到達部落時,晚上的分享會是雙方最為期待的時刻,部落的朋友們更總是熱情地迎接。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靜浦的長輩和徒步行動的成員擁抱,彼此鼓勵打氣。

但在熱情相迎的背後,許多土地被人類撕裂的悲劇,正微弱的等待更多人聽見,對於部落來說,目前正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土地和文化消失的問題。因此,每個部落都託付了徒步隊伍各種信物,希望將他們所面臨的困境,讓總統府與台北人能夠理解。因此,全程參與的音樂人巴奈認為,這次行動的最大目的,是傳達訊息,喚起漸漸失去與土地連結的都市人。

這些信物多為部落中的重要物品,或是大事件的紀念,背後都有很深的含意與期盼。

來自卡地布部落的信物,是「捍衛祖靈、拒絕遷葬」的簽名布條。位於知本的卑南族卡地布部落,雖然不在這次行腳的路線中,但他們仍積極參與。

卡地布祖先所在的第六公墓面臨市公所的強硬要求迫遷。因此,在2012年南島文化節的開幕式,當蘭嶼拜訪號大船上岸後,官員準備致詞的瞬間,族人衝上舞台,拉開抗爭標語布條,揭開一連串激烈抗爭的序幕,部落青年搭起瞭望台,開始日夜輪班守護祖靈地,期間曾爆發數次衝突,也為此走上街頭。

此案目前停工,言明在與部落取得共識前絕不開工,但全案尚未如願完全撤銷,卡地布部落目前也未曾鬆懈。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來自卡地布部落的信物,拒絕遷葬布條

都蘭部落交付的是「守衛傳統領域」布條,這條布條原綁在都蘭鼻上傳統領域(Pacifalan)的會所上,是2011年「為Sra而跳,護衛都蘭鼻」行動中所製作的,是由部落青年以護衛舞來宣告護衛傳統海域聖地的決心,而目前都蘭鼻的開發計畫已經暫緩,更讓部落青年決定如何發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來自都蘭部落的信物,為sra而跳警戒線

比西里岸(Pisilian)部落提供蓋滿族人紅色手印的布條,目前在他們的傳統領域上,同時有「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六福莊度假旅館」、「滿地富太平洋南島文化渡假村」3個BOT案蓄勢待發。同時,他們非常擔憂目前土地遭到買賣與炒作的狀況。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徒步行動成員向靜浦部落展示比西里岸部落給的信物—反對許多個預計蓋在比西里岸傳統領域的BOT案。

靜浦部落則交付了寫上靜浦族語名「Cawi」的竹筒,裡面裝有靜浦國小學童親手做的種子泥球,他們希望來自部落的泥土和種子可以成功送達總統府,讓大家知道部落與土地密不可分的關係。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面寫了Cawi(靜浦)的竹筒,裡面是靜浦國小的小朋友親手做的種子泥球

鄰近石梯坪的港口部落(makuta'ay)目前正面臨填港蓋劇場的荒謬計畫,他們則提供了雙黃藤編織成的藤環,象徵手牽著手一起走,而竹筒裝米酒,代表祖靈會一路照顧及保護徒步隊成員。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雙黃藤編織成的藤環,象徵手牽著手一起走;竹筒裝米酒,代表祖靈會一路照顧及保護大家。

港口部落更出借徒步隊一串鈴鐺,在路程中,掛在徒步行動成員Laway親手做的手杖上,一路叮鈴噹啷的響著,引領著隊伍繼續往前走。鈴鐺在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中,象徵小孩與母親之間的聯繫,而目前的人們與土地之間的聯繫日益薄弱,鈴鐺的聲響伴隨著每一步,提供反思。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鈴鐺掛在手杖上

位於花蓮豐濱的太巴塱部落(Tafalong),當天在路途中的制高點。便高舉著「部落自治」和「尊重原基法」的自製布條,等待徒步行動隊伍的到來,他們不但準備了五節芒讓徒步行動隊伍跨過以除穢,更提供了可以和祖靈溝通的陶製公杯母杯,希望祖靈能一路守護著徒步隊伍。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陶製的公杯母杯,可以用來和祖靈溝通

除了各部落所託付的信物外,刺桐部落的Sinsing(林淑玲)也在友人為此徒步活動特別手工繪製的帽子上,逐日紀錄各地爭議的議題,而這頂帽子,也成為造訪之後的部落時,可以藉此向族人與大眾逐一介紹一路走來的歷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林淑玲經過每一個部落,即在帽子上寫下在地爭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11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