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精華地段的老街廓「金華社區」,因為政府推動「金磚計畫」金融中心而即將被夷為平地,社區學生訪調小組因為心疼這一片走過台灣,從日本時代、光復迄今近百年的活生生歷史,在鉛筆還沒描繪好藍圖前,即將被橡皮擦硬生生塗掉,上周日(17日)和社區文史工作者王禹奇、鄭涼勝共同辦理社區導覽,希望讓外界更認識這個社區。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當隊伍從中正紀念堂前,轉個彎走入半傾毀的小巷,仿佛穿過近百年的歷史迴廊,春日不知愁的老樹依然綠意盎然,九重葛染了半天桃紅,王禹奇比著,才開過的桃花,這下已經結果,卻不知能否捱到果香四溢的熟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日治時期的台北刑務所(台北監獄)曾經座落於此,這裡有百年歷史的監獄圍牆遺跡、黑瓦閃耀的日式宿舍群落。當時,台灣葉克膜之父柯文哲醫師正好路過,馬上投入關心的行列,他感嘆地說:「台灣有文明沒文化!」
柯文哲表示,縱觀台灣歷史400多年,幾乎每50年就要改朝換代一次;中國大陸改朝換代只是改變繳稅的對象,我們卻是要改變交出靈魂的對象──是連文字、文化都換掉!
他以自己的祖父為例,他的祖父出生在1895年的日本時代,當時算是日本人,受的是日本教育,皇民化的結果,連祖姓「柯」都改成日本姓青山。可是,當祖父50歲時,台灣光復到了民國時代,他卻變成日本帝國主義的走狗。「祖父的世界,一下子就崩盤了!」
他表示,我們對歷史沒有歸屬感,不但不會珍惜歷史,反而還當成包袱鏟除掉!「比如現在,我走遍台灣,唯一留下的日本式神社,只剩下大溪的武德殿,其他統統沒有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對於台北監獄的古牆,柯文哲表示,這是當年白色恐怖時代,許多政治犯被關的地方,這麼有歷史價值,要是在其他國家,絕對會當歷史保留下來;現在這塊地的具體規劃還沒有,也沒有廠商標下來,何必急著鏟除呢?(編註:目前台北刑務所南面古牆將剷平,北面已由台北市指定為古蹟。)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柯文哲問,那這些拉白布條屋子裡的人要去哪裡呢?如果不給他們安置,他們能去哪裡呢?
當天參與的人士還有遠從宜蘭來、高齡90多歲的日治時期台北刑務所管理員俞尚德、曾居住於此的資深劇場導演王墨林、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常委安德毅、香港獨立記者張翠容等。
值得一提的是,俞尚德已高齡90歲,在兩位女兒及女婿的陪同下,從宜蘭專程來尋根,尋找他70年前曾住過的單身宿舍。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俞尚德介紹他和刑務所的關係,「大約70年前,我也是經過考試才進入台北刑務所管理員,當時管理員還要佩刀,管理員數量很多,有幾十個吧?關的犯人也將近千個,不只政治犯啦,其他一般犯罪的犯人也有。」他繼續說,「當時我才20歲,我不會欺負犯人啦,我才做三年,等到台灣光復後就離開了。」
鄭涼勝拿出華光社區的地圖,帶著俞尚德穿梭小巷,就算外圍許多建築物都從木板屋改建變磚屋,憑著地圖及俞尚德的方向感,就在尋找單身宿舍位置中,鄭涼勝捨不得地指著一處白色地板說:「這就是我的家,就在去年年底拆了。」
在年前才火燒過的殘骸中,俞尚德依稀見到當年的規模,再往前,一座日式木造屋因應台灣溼氣的挑高底座、門檻、梁柱…精巧地呈現,可惜已不見牆面、木製地板,更別談禢禢米。俞尚德回想,當年還有為單身宿舍設置餐廳,沒當值的時候,還會提供餐飲照顧單身漢,可惜已經無人知道位置。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